CN114937500A - 一种声音气体复合检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声音气体复合检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37500A CN114937500A CN202210527326.4A CN202210527326A CN114937500A CN 114937500 A CN114937500 A CN 114937500A CN 202210527326 A CN202210527326 A CN 202210527326A CN 114937500 A CN114937500 A CN 1149375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er
- odor
- environment
- factors
- str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Fluid Adsorption Or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体医疗监测。系统生成应激反应风险评估,应激反应风险评估至少包含针对测试者身处环境进行第一认知鉴别,并基于第一认知鉴别结果寻找测试者应激反应诱因;第一认知鉴别为第一认知模块基于测试者身处环境预先鉴别环境中的气味因子,用于获取测试者身处环境中的气味因子以作为测试者应激反应发生诱因筛查的第一预警评估参数,并将第一预警评估参数与由测试者提供权限向历史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而获得的测试者既往病史发送至测试者的风险管理模块;风险管理模块基于第一预警评估参数和测试者既往病史实现测试者应激等级评定,并基于应激等级确认测试者在当前所处环境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音气体复合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部分具有过敏性变态反应的人群在吸入特定过敏原时会产生过渡免疫反应,体内产生过量组织胺而产生过敏症状。组织胺的过度分泌会导致人体痒痛或皮肤浮肿,使人体处于非疾病症状的疼痛状态。这类状态一般需要人体接触特定的过敏原而发生。
公开号为CN104894278A涉及一种快速高效的筛查检测食品过敏原的方法。筛选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取样品的DNA,将样品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基于PCR仪的多通道性质一次性对单个反应管进行16种过敏原成分的筛查,经过两轮PCR能够确定过敏原成分。
现有技术主要是检测人体的过敏原。通过人体主观的判断避开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的过敏原。很多过敏原属于生活环境经常出现的物质,例如花粉、柳絮、大颗粒灰尘。
对于环境中的过敏原的监测方法,公开号为CN109147957A的中国专利涉及一种空气中过敏原的个性化监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环保监测设备服务器,所述环保监测设备服务器与一智能客户端通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智能客户端获得用户的体质信息,从而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一过敏原信息和对所述第一过敏原信息的敏感度信息;通过所述环保监测设备,获得第一过敏原数据库;根据所述第一过敏原数据库,获得所述第一过敏原数据库中过敏原的指标信息;根据所述敏感度信息、所述指标信息,获得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过敏原的加权值;根据所述加权值,确定所述用户对空气中过敏原的第一安全距离。或者,如公开号为CN106384008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基于增量式神经网络模型的过敏性鼻炎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过敏性鼻炎日常数据数据库;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采集日常生活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保存至用户日常数据记录表;从用户日常数据记录表中提取当日数据,形成n维向量,做归一化处理后输入过敏性鼻炎病理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过敏性鼻炎概率预测;智能家庭过敏性鼻炎护理设备判断过敏性鼻炎概率值是否大于0.5;如将用户判定为得了过敏性鼻炎,则用户自行去医院检查,将检查结果通过智能家庭过敏性鼻炎护理设备传送回服务器,服务器判断检查结果是否正确;当检查结果错误时执行增量式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动态修正。由于人体生活环境复杂,仅通过日常环境的数据总结对于人体可能触碰过敏原的概率换算误差极大。当系统判断失误时,错误的药物使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基于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声音气体复合检测系统,其能够以移动终端的形式伴随人体并对人体所处环境进行过敏原监测,通过对过敏原的不同体量的检测结果而生成对应的防护措施建议。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声音气体复合检测方法。方法至少包含应激反应风险评估,应激反应风险评估至少包含针对测试者身处环境进行第一认知鉴别,并基于第一认知鉴别结果寻找测试者应激反应诱因。通过精密的机械形成的仿生感官元件对测试者身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使测试者能够掌握所处的环境的变化,以及时应对可能出现过敏原的变化的环境。
第一认知鉴别为第一认知模块基于测试者身处环境预先鉴别环境中的气味因子,用于获取测试者身处环境中的气味因子以作为测试者应激反应发生诱因筛查的第一预警评估参数。第一认知模块将第一预警评估参数与由测试者提供权限向历史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而获得的测试者既往病史发送至测试者的风险管理模块。对于环境中的变化,气味因子能够优先逸散而被气味传感器捕捉。第一认知模块能够对测试者身处环境的气味因子实时监测。基于对测试者身处环境的气味因子的感知,测试者能够及时发现过敏原的出现。具体地,第一认知模块接收气味因子,并生成第一预警评估参数。通过历史数据库获得测试者的应激历史或引起应激反应的诱因记录,从而确定能引起测试者的应激反应的诱因,诱因能够为过敏原。优选地,第一认知模块集合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采集环境中的气味分子,并基于环境中的气味分子对其电流传输的影响而生成对应不同气味分子的不同大小的电流。气体传感器能够通过监测环境中的气体浓度、气体种类或气体流速,使后端的处理模块对环境中的异味进行综合评价。
气味检测在某些技术选择下可以基于化学触媒而实现被动式检测,即仅有特定气味分子进入第一认知模块并与特定化学触媒产生反应之后才会被第一认知模块的特定检测回路所检测,也即说明本方案所采用的第一认知模块即便是长期处于对气味分子进行搜索的工作模式下也是非常省电的,这对于需要面对实时变化的测试者的生活环境的情况而言,有益效果明显,设备自持性、续航、免维护性大幅提高。同时,第一认知模块需要集合在移动终端上才能够对测试者所处环境实时监测,因此,集合于移动终端上的第一认知模块能够减少对移动终端的电量的消耗。
风险管理模块基于第一预警评估参数和测试者既往病史实现测试者应激等级评定,并基于应激等级确认测试者在当前所处环境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基于第一认知鉴别的应激反应风险评估包含测试者在当前所处环境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一认知模块能够基于测试者的授权而访问存储有患者既往病史的历史数据库。风险管理模块通过将气味因子和能够引起患者既往病史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将气味因子归为三类,分别为非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弱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和强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
非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为检测到的不会引起测试者的应激反应的气味因子。若采集的气味因子与测试者既往病史诱因既不相同也不同族,则该气味因子为非风险因素。
弱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为与测试者既往病史诱因同族的气味因子。具体地,引起测试者的应激反应的诱因中过敏原占据很大部分,例如刺激性气体。气体能够为84消毒液、油漆、香水、橡皮泥、轮胎等散发的味道。以上述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关联依据,分析采集到的气体因子中的成分是否与上述化学成分同族。当采集的化学成分与既往病史诱因同族时,该气味因子为弱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分子。
强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为与测试者既往病史诱因相同的气味因子。通过与既往病史的诱因比较,当出现与该诱因一致的气味因子时,该气味因子为强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例如,轮胎焦化的味道是测试者曾经发生的应激反应的诱因。当采集的气味因子与轮胎焦化的气味一致时,该气味因子则为强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应对措施包含三类。基于不同级别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测试者能够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每一个防护措施对应一个级别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测试者处于包含非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的环境时基于检测系统显示的气味因子种类自愿选择经过所处环境,并以自身五感感知环境。基于既往病史的诱因与采集的气味因子的比较结果,风险管理模块将气味因子归类为非风险因素。风险管理模块能够通过移动终端向测试者发送环境气味的检测结果。在环境中的气味因子无风险时,测试者能够长时间处于该环境且无任何应激反应发生的危险。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测试者处于包含与测试者既往病史诱因同族的弱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的环境时基于检测系统显示的气味因子种类接受风险管理模块提供的物理防护的建议,从而降低与测试者既往病史诱因同族的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在测试者的呼吸系统的聚集浓度。在当前环境中若存在弱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时,说明环境中的某些或全部气味因子存在引起测试者应激反应的可能。例如,84消毒液的氯化物是84消毒液中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当采集的气味因子与该氯化物的结构相似或同族时,该气味因子存在引起测试者应激反应的可能,但由于结构相似度非完全一致,在初期数量较少时,呼吸道反应不敏感。在该气味因子达到一定数量且聚集于呼吸道系统时,该气味因子引起应激反应。对于该气味因子,最有效的防护措施为物理隔绝气味因子与呼吸道。由于检测先于过敏症状的产生,因此,通过医疗器械有效隔断气味因子和呼吸道就能够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优选地,同族气味因子的判断方式能够为基本化学式相同,例如,苯环构成的气味因子及苯环的异构体(包含了手性分子)构成的气味因子即为同族。异构体中如手性分子的化学物质有芫荽香味的(S)-香芹酮和留兰香味的(R)-香芹酮。
即使是两个化学分子产生的味道不同,但由于其结构大多脱胎于同一个基础化学式,例如苯或三羟基,这类对人体会产生特殊作用的物质,并且两个化学分子作用于人体的机理相同。这两个化学分子在稳定环境中均能够引起人体的应激反应。本发明通过分析引起人体应激反应的气味因子的化学式并对其进行分类,再通过同族的相似性分类,提高测试者过敏原的检测精度和覆盖范围。在应对复杂的生活环境时,不以生活物品的种类作为应激反应诱因的归类根据,而采用过敏原化学式作为归类根据。一方面,这样的归类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检测精度,避免相同化学物质在不同生活物品中无法被发现而导致未及时提示测试者远离过敏原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复杂度的增加,以生活物品作为应激反应诱因的比较会增加系统的存储空间和用于比较评估的系统运算时间,进而使系统的处理过程更为复杂。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测试者处于包含与测试者既往病史诱因相同的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的环境时基于检测系统显示的气味因子种类完成应激反应的物理和药物防护的应对措施,从而阻隔测试者的应激反应的发生。与测试者既往病史诱因相同的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在过去曾直接诱发测试者产生应激反应,因此当测试者再次接触该种类的气味因子时,该气味因子能够直接诱发测试者的应激反应。当采集的气味因子与测试者既往病史诱因相同时,风险管理模块生成对应的防护措施的建议。为了预防测试者的应激反应的发生,一方面,通过药物的摄取阻断测试者体内可能产生的免疫过度反应;另一方面,通过佩戴口罩等物理阻断手段避免引起应激反应的气味因子进入测试者的呼吸系统。基于风险管理模块向移动终端发送的检测结果,测试者还能够更改行进的路程,以避免过量吸入气味因子而导致应激反应加重。
气味因子在测试者呼吸系统中的数量累计会导致测试者的应激反应加重。对于一些会导致测试者应激反应加重的气味因子的路线,测试者大多需要另外选择该气味因子数量较少甚至没有的路线行进。在遭遇该类气味时,测试者吸入才能够感知气味的存在。在通过自身嗅觉判断该类气味因子的逸散方向和浓度时,测试者已经在呼吸系统累计数量不低的该类气味因子,即使知晓如何行走才能够避开引起应激反应的气味因子也无济于事。
本检测系统中涉及的第一认知模块能够对环境中的气味因子的数量即气味浓度进行监测。优选地,第一认知模块周向集合多个气味传感器。周向分布的气味传感器能够在360°方向监测传播的气味。由于第一认知模块集合于移动终端上,手持的移动终端能够在以测试者为中心位置而形成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X、Y与Z方向上进行气味浓度的监测。如图1所示,气体在三维空间内飘散。第一认知模块的一个或几个气味传感器采集的该类气味因子的数量最多,因此,能够确认该类气味因子在X轴和Y轴上的坐标位置。当移动终端高度降低时,其仍然能够获得该类气味因子在X轴和Y轴上的坐标位置。通过对气味因子的来源判断,测试者能够避开该位置坐标。优选地,第一认知模块为被动检测模块,即随着测试者的位置移动,其能够实时更新会导致测试者应激反应的气味因子的传播位置和浓度数值。根据气味因子的浓度数值和位置变化,测试者能够有效绕离传播该气味因子的传播源,以减少吸入该类气味因子的数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测试者的应激反应包含过敏症状、呼吸系统排异症状及感冒症状。
IU/ml是医学上常用的一种测量单位,是指每毫升所含血清特异性IgE国际单位的数量。过敏原数值与等级是指对测定的特异性IgE的所测数值进行分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品的标定,将所测数值分为0-Ⅵ级,单位为IU/ml。具体地,分为以下等级:
0级:<0.35IU/ml,不含或不能检出血清特异性IgE,临床意义为对该过敏原不过敏;
Ⅰ级:0.35-0.7(IU/ml),血清特异性IgE含量低,临床意义为对该过敏原可疑或有轻度过敏;
Ⅱ级:0.7-3.5(IU/ml),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为中,临床意义为对该过敏原有轻度过敏;
Ⅲ级:3.5-17.5(IU/ml),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为高,临床意义为对该过敏原有中度过敏;
Ⅳ级:17.5-50(IU/ml),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为特高(+),临床意义为对该过敏原有中度到重度过敏;
Ⅴ级:50-100(IU/ml),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为特高(++),临床意义为对该过敏原有重度过敏;
Ⅵ级:>100(IU/ml),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为特高(+++),临床意义为对该过敏原有特别严重的过敏。
当气味因子为能够引起患者中度或重度过敏的过敏原的同族时,即使是测试者吸入少量气味因子,也可能会引起测试者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主要表现为测试者打喷嚏。
当气温较低或者测试者个体免疫力较弱时,测试者同样会因为感冒而打喷嚏。区别于过敏反应发生的连续性喷嚏,因感冒的问题发生的喷嚏数量在三个以内,且持续时间不长。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测试者提供权限向历史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包含以下步骤:
通过测试者的移动终端的面部信息和/或指纹信息完成与测试者身份信息的比对;当对比结果显示发送查询请求的操作人与历史数据库中存储的对象的身份信息符合时,历史数据库允许第一认知模块查询其储存的病例内容;当对比结果显示发送查询请求的操作人与历史数据库中存储的对象的身份信息不符合时,历史数据库拒绝第一认知模块的查询请求并基于移动终端发送个人信息错误提示。
基于对测试者的不同类型应激反应的区分,以确定测试者是否需要避开气味因子传播源,本系统还包含能够进行第二认知鉴别的第二认知模块。第二认知模块能够采集环境中的声音信息。优选地,第二认知模块集合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能够采集环境中的声音,并将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转化为后端处理模块能够识别的数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应激反应风险评估还包括第二认知鉴别,基于应激等级评定,第二认知模块监控测试者的应激反应的发生频率。第二认知模块采集测试者产生的声音信息,并将声音信息发送至风险管理模块。风险管理模块判断重复性声音片段(即打喷嚏的频率)的发生频率,当频率或重复率超出第二阈值时,确认测试者基于过敏原因打喷嚏而非感冒打喷嚏。基于化学结构的比较而确定采集的化学因子与病例内容中的过敏原呈弱关联时,第二认知模块采集测试者的喷嚏声音以确认是否发生应激反应。当测试者连续性打喷嚏超出30s时,风险管理模块基于第二认知模块采集的声音生成确认测试者发生过敏性的应激反应的第二认知鉴别。应激反应风险评估基于第一认知鉴别和第二认知鉴别确认测试者发生过敏性应激反应。应激等级评定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非风险、弱关联和强关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物理防护为通过物理手段将与呼吸系统相通的感官和外界气味因子隔离开。优选地,测试者佩戴口罩将呼吸系统相通的感官和外界气味因子隔离开。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一种声音气体复合检测系统。系统至少包含第一认知模块和风险管理模块,其中,第一认知模块和风险管理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应激反应风险评估,应激反应风险评估至少包含针对测试者身处环境进行第一认知鉴别,并基于第一认知鉴别结果寻找测试者应激反应诱因。第一认知鉴别为第一认知模块基于测试者身处环境预先鉴别环境中的气味因子,用于获取测试者身处环境中的气味因子以作为测试者应激反应发生诱因筛查的第一预警评估参数。第一认知模块将第一预警评估参数与由测试者提供权限向历史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而获得的测试者既往病史发送至测试者的风险管理模块。风险管理模块基于第一预警评估参数和测试者既往病史实现测试者应激等级评定,并基于应激等级确认测试者在当前所处环境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基于第一认知鉴别生成的应激反应风险评估的内容中包含测试者在当前所处环境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气体采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近年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全球约有10%~40%的人被鼻炎困扰,美国有20%的成年人患有过敏性鼻炎,我国的患病率从11.1%升高到17.6%,而日本则高达25%,堪称鼻炎大国。在过敏性鼻炎的病发症状中,由灰尘或花粉引起的过敏症状常常被人们关注,而气体过敏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其主要原因是粉尘和花粉这类过敏原为颗粒状且现象较明显,人们能够肉眼观察到,而气体过敏则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当人们通过鼻腔感知到过敏原气体的存在时,过敏原已经进入人体呼吸系统。气体过敏原的不可识别性使人们无法通过感官判断提前避开,因此气体过敏往往发生隐秘且迅速。
环境中存在油漆刷涂场景。
第一认知模块采集测试者所处环境的气味因子。采集的气味因子作为第一预警评估参数发送至风险管理模块。
测试者使用自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对第一认知模块发送的查询请求进行授权。移动终端包含手机、平板或主机。测试者扫描面部信息或指纹信息,从而确认向第一认知模块授权访问许可。当测试者的特征信息与历史数据库中存储的人物的身份相同时,认为授权许可为本人授权,历史数据库允许第一认知模块查询储存于历史数据库中的测试者的病例内容。病例内容包含测试者既往发生的过敏史、引起过敏史的过敏原以及通过医疗手段检测到的过敏原。第一认知模块获取与测试者的病例内容相关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风险管理模块。
风险管理模块获得测试者所处环境的气味因子信息和测试者的病例内容。
风险管理模块比较测试者的病例内容和采集的气味因子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采集的油漆气味与测试者的既往病史可能存在三种比较结果。
第一种为测试者的病例内容中的过敏原与油漆气味完全不同,即油漆气味不会引起测试者的应激反应。该结果中的采集的气味因子被判定为非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
第二种为油漆气味与测试者的病例内容中的过敏原同族。油漆气味主要为苯及苯系物。苯及苯系物还能够存在于胶水、涂料及黏合剂中。存在于不同的日常使用品的苯及苯系物能够为同族化合物或者带有苯环结构的不同异构体,其作为气味因子存在引起应激反应的可能。当测试者的病例内容中存在测试的过敏原或引起过应激反应的过敏原为胶水、涂料及黏合剂时,油漆气味能够作为诱发应激反应的同族物质被风险管理模块列出。该结果中的采集的气味因子被判定为弱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
第三种为油漆气味因子与测试者的病例内容中的过敏原相同。在病例内容中,测试者发生过因吸入油漆气味而引起应激反应的病例时,采集的气味因子与病例内容中的过敏原在化学性质方面相同。该结果中的采集的气味因子被判定为强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
基于第一认知模块的传输的信息,风险管理模块生成第一认知鉴别结果。基于第一认知鉴别结果,风险管理模块为测试者提供相应的避免应激反应产生的建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风险管理模块生成测试者所处环境中存在弱/强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时,建议测试者更改行进路线。
方法至少包含应激反应风险评估,应激反应风险评估至少包含针对测试者身处环境进行第一认知鉴别,并基于第一认知鉴别结果寻找测试者应激反应诱因。
进一步地,应激反应风险评估还能够包含第二认知模块对测试者的声音的采集而生成的第二认知鉴别。尤其是当环境中的气味因子与患者的既往病例内容中的过敏原为同族时,对当前环境是否避让的选择对于测试者难以确定。第二认知模块采集测试者的声音。当第一认知模块采集的气味因子与既往病例内容呈弱关联时,第二认知模块开启工作。
第二认知模块将采集的声音发送至风险管理模块。当测试者出现持续时间超出30s的连续性喷嚏的声音时,风险管理模块判断当前测试者的应激反应为过敏原作为诱因产生的过敏反应,并生成第二认知鉴别。应激反应风险评估基于第一认知鉴别和第二认知鉴别判断测试者出现过敏原引起的应激反应,并认为该弱关联的气味因子为诱因。风险管理模块生成建议。建议内容包含提示测试者佩戴防毒口罩,绕行。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物理防护为通过物理手段隔离与呼吸系统相通的感官和外界气味因子。基于气味因子为游离的小分子,在本实施例中,测试者佩戴的口罩能够为设置有活性炭的防毒口罩,该口罩能够有效隔绝呼吸系统相通的感官和外界气味因子。
本发明中涉及的能够引起人体应激反应的物质还能够为对测试者产生伤害的气味,如烟雾粉尘或与火灾相关的焦糊味道。本发明中的检测系统能够用于火灾现场,为消防或其他参与灭火的人员提供危险源识别和判断的信息。例如,消防员随身携带本系统进入火灾现场。第一认知模块对消防员所处环境中的气味进行监测。第二认知模块对消防员所述环境中的声音进行监测。在消防员进入火灾现场时,第一认知模块能够通过对烟尘、焦糊气味的监测为消防员提供可视化的路线指引,即当消防员的目的为进入火场救援时,第一认知模块能够为消防员提供火灾现场中远离浓度高的位置,使消防员能够避开危险源。当第二认知模块检测到有人员呼救声音时,以人员呼救声音传播的方向为指引,风险管理模块生成烟尘或气味浓度相对低的路线,以帮助消防人员快速到达呼救位置。部分火灾可能存在电火花,在可视化浓度较低的火灾或其他灾害现场(如爆炸)消防人员可能无法在安全距离感知其行进路线存在电路放电的危险,导致消防人员在灾害现场明视距离降低而发生危险。第二认知模块能够对消防人员所处环境中的放电声音进行实时监测,在消防人员基于第一认知模块生成的第一认知鉴别被风险管理模块接收而生成指示消防人员行进的路线行进时,第二认知模块生成第二认知鉴别以为风险管理模块判断环境中的其他危险源提供判断依据。风险管理模块基于第二认知鉴别而生成电路放电的危险提示,使消防员能够及时规避该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Claims (10)
1.一种声音气体复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至少包含第一认知模块和风险管理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认知模块和所述风险管理模块被配置为执行应激反应风险评估,所述应激反应风险评估至少包含针对测试者身处环境进行第一认知鉴别,并基于第一认知鉴别结果寻找所述测试者应激反应诱因;
所述第一认知鉴别为第一认知模块基于所述测试者身处环境预先鉴别环境中的气味因子,用于获取所述测试者身处环境中的气味因子以作为所述测试者应激反应发生诱因筛查的第一预警评估参数;
所述风险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预警评估参数和所述测试者既往病史实现所述测试者应激等级评定,并基于所述应激等级确认所述测试者在当前所处环境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对措施包含:
所述测试者处于包含非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的环境时基于检测系统显示的气味因子种类自愿选择经过所处环境,并以自身五感感知环境;
所述测试者处于包含弱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的环境时基于检测系统显示的气味因子种类接受所述风险管理模块提供的物理防护的建议,从而降低与所述测试者既往病史诱因同族的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在所述测试者的呼吸系统的聚集浓度;
所述测试者处于包含强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的环境时基于检测系统显示的气味因子种类完成应激反应的物理和药物防护的应对措施,从而阻隔所述测试者的应激反应的发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为与测试者既往病史诱因同族的气味因子,所述强关联风险因素的气味因子为与测试者既往病史诱因相同的气味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认知模块能够对环境中的气味因子的数量即气味浓度进行监测,其中,所述第一认知模块周向集合多个气味传感器以能够在360°方向监测传播的气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对措施与应激等级匹配,使所述风险管理模块能够基于每一个应激等级生成相应的应对措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认知模块将由所述测试者提供权限向历史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而获得的所述测试者既往病史发送至所述测试者的风险管理模块,其中,所述测试者提供权限向历史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包含以下步骤:
通过测试者的移动终端的面部信息和/或指纹信息完成与测试者身份信息的比对;当对比结果显示发送查询请求的操作人与历史数据库中存储的对象的身份信息符合时,历史数据库允许第一认知模块查询其储存的病例内容;当对比结果显示发送查询请求的操作人与历史数据库中存储的对象的身份信息不符合时,历史数据库拒绝第一认知模块的查询请求并基于移动终端发送个人信息错误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激反应风险评估还包括第二认知鉴别,基于所述应激等级评定,所述第二认知模块监控所述测试者的应激反应的发生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激反应包含过敏症状、呼吸系统排异症状及感冒症状。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防护为通过物理手段将与呼吸系统相通的感官和外界气味因子隔离。
10.一种声音气体复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含:
应激反应风险评估,所述应激反应风险评估至少包含针对测试者身处环境进行第一认知鉴别,并基于第一认知鉴别结果寻找所述测试者应激反应诱因;
所述第一认知鉴别为第一认知模块基于所述测试者身处环境预先鉴别环境中的气味因子,用于获取所述测试者身处环境中的气味因子以作为所述测试者应激反应发生诱因筛查的第一预警评估参数,并将所述第一预警评估参数与由所述测试者提供权限向历史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而获得的所述测试者既往病史发送至所述测试者的风险管理模块;
所述风险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一预警评估参数和所述测试者既往病史实现所述测试者应激等级评定,并基于所述应激等级确认所述测试者在当前所处环境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378117 | 2021-11-11 | ||
CN202111337811 | 2021-11-1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37500A true CN114937500A (zh) | 2022-08-23 |
Family
ID=82510143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55452.3A Active CN114878666B (zh) | 2021-11-11 | 2022-04-26 | 一种低功耗环境监测装置 |
CN202210455451.9A Active CN114812681B (zh) | 2021-11-11 | 2022-04-26 | 一种复杂环境下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检测系统 |
CN202210527060.3A Pending CN114837746A (zh) | 2021-11-11 | 2022-05-13 | 一种用于气体敏感检测的探测系统 |
CN202210527326.4A Pending CN114937500A (zh) | 2021-11-11 | 2022-05-13 | 一种声音气体复合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202210602944.0A Active CN115019480B (zh) | 2021-11-11 | 2022-05-27 | 一种用于监控声音和气体暴露的系统及方法 |
CN202210602938.5A Pending CN115014505A (zh) | 2021-11-11 | 2022-05-27 | 一种用于声音及气体敏感检测的系统 |
CN202210732523.XA Pending CN114987501A (zh) | 2021-11-11 | 2022-06-23 | 一种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
CN202210807092.9A Pending CN115169609A (zh) | 2021-11-11 | 2022-07-08 | 一种设备性能评估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55452.3A Active CN114878666B (zh) | 2021-11-11 | 2022-04-26 | 一种低功耗环境监测装置 |
CN202210455451.9A Active CN114812681B (zh) | 2021-11-11 | 2022-04-26 | 一种复杂环境下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检测系统 |
CN202210527060.3A Pending CN114837746A (zh) | 2021-11-11 | 2022-05-13 | 一种用于气体敏感检测的探测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02944.0A Active CN115019480B (zh) | 2021-11-11 | 2022-05-27 | 一种用于监控声音和气体暴露的系统及方法 |
CN202210602938.5A Pending CN115014505A (zh) | 2021-11-11 | 2022-05-27 | 一种用于声音及气体敏感检测的系统 |
CN202210732523.XA Pending CN114987501A (zh) | 2021-11-11 | 2022-06-23 | 一种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
CN202210807092.9A Pending CN115169609A (zh) | 2021-11-11 | 2022-07-08 | 一种设备性能评估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8) | CN11487866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06505B (zh) * | 2023-04-13 | 2023-06-09 | 西南石油大学 | 基于天然气开采用浓度分析系统及分析方法 |
CN116720999B (zh) * | 2023-08-07 | 2023-11-07 | 戈尔电梯(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智慧社区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76918B2 (ja) * | 1991-03-26 | 1997-01-29 | 高圧ガス保安協会 | ガス漏洩検知装置 |
DE19823599A1 (de) * | 1998-05-27 | 1999-12-09 | Beb Erdgas & Erdoel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r Überwachung von Anlagen der chemischen Industrie |
JP2000123135A (ja) * | 1998-10-15 | 2000-04-28 | Sharp Corp | 表示装置付き情報カード |
JP2002257568A (ja) * | 2001-03-05 | 2002-09-11 | Denso Corp | ニオイ付情報再生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US20020173940A1 (en) * | 2001-05-18 | 2002-11-21 | Thacker Paul Thoma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imulated stalking system |
CN102555803B (zh) * | 2012-02-20 | 2014-05-07 | 吉林大学 | 驾驶员酒驾检测警示干预系统及其操控方法 |
CN203671693U (zh) * | 2013-09-16 | 2014-06-25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吸油烟机 |
US9364178B2 (en) * | 2013-11-26 | 2016-06-14 | Elwha Llc | Robotic vehicle control |
CN103630698A (zh) * | 2013-12-03 | 2014-03-12 | 杭州协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模仿动物嗅觉器官结构的立体电子鼻 |
KR101608275B1 (ko) * | 2014-08-21 | 2016-04-04 | 호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전력설비 음향 진단 시스템 |
CN104374885A (zh) * | 2014-12-12 | 2015-02-25 | 重庆市荣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易爆气体的危险声源功能检测装置 |
CN104637485B (zh) * | 2015-03-03 | 2018-05-01 |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一种用于保护汉语语音私密度的掩蔽信号的生成方法 |
CN104819011A (zh) * | 2015-04-24 | 2015-08-05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煤矿安全监测系统 |
CN105222506B (zh) * | 2015-08-21 | 2018-01-16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气体浓度预警方法、气体浓度预警装置和冰箱 |
CN204921044U (zh) * | 2015-09-21 | 2015-12-30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智能变速风机的井下信息安全预警装置 |
CN105262986B (zh) * | 2015-09-23 | 2018-04-10 | 郑州大学 | 野生猕猴追踪监测装置及系统 |
KR101700084B1 (ko) * | 2016-03-22 | 2017-01-26 | 주식회사 광명전기 | 태양광 접속반용 전기화재 감시 시스템 |
CN106358152A (zh) * | 2016-10-19 | 2017-01-25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
CN106680430B (zh) * | 2016-12-27 | 2021-01-05 | 台州市吉吉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利用手机寻找气味来源的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手机 |
KR20180077891A (ko) * | 2016-12-29 | 2018-07-09 | 쌍용자동차 주식회사 | 차량의 지능형 위해 방지방법 |
CN109719737A (zh) * | 2017-10-31 | 2019-05-07 | 西安思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实验室夜间巡逻机器人 |
CN107725110A (zh) * | 2017-12-01 | 2018-02-23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基于测距和测速的掘进工作面灾害报警系统 |
DE102017011683A1 (de) * | 2017-12-18 | 2019-06-19 | Dräger Safety AG & Co. KGaA | Gasmessvorrichtung |
JP6986234B2 (ja) * | 2018-04-06 | 2021-12-2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車両制御装置、及び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
CN108829158A (zh) * | 2018-06-22 | 2018-11-16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实验室安全监控系统 |
CN109118722A (zh) * | 2018-08-31 | 2019-01-01 | 钟祥博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燃气体检测装置及系统 |
CN111076246B (zh) * | 2018-10-19 | 2021-07-23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油烟机故障异音的方法 |
CN110109428B (zh) * | 2019-04-19 | 2020-09-18 |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实验室设备的险情监测系统 |
DE102019002963A1 (de) * | 2019-04-25 | 2020-10-29 | Drägerwerk AG & Co. KGaA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r Schall- und Gasexpositon |
CN110118999A (zh) * | 2019-06-11 | 2019-08-13 | 威海程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搜索系统及方法 |
CN110456846A (zh) * | 2019-08-19 | 2019-11-15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适应多感官睡眠辅助系统 |
CN110524559B (zh) * | 2019-08-30 | 2022-06-10 | 成都未至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人员行为数据的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及方法 |
CN110672950A (zh) * | 2019-10-08 | 2020-01-10 | 深圳海岸语音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设备故障声像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12904785A (zh) * | 2019-12-04 | 2021-06-04 | 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验室智能安全预警系统 |
CN111025969B (zh) * | 2019-12-05 | 2021-04-27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野生动物监测系统及方法 |
CN113124644B (zh) * | 2020-01-16 | 2022-12-16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冰箱内的异味食物的识别方法、冰箱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271936B (zh) * | 2020-01-23 | 2022-03-22 | 深圳市大拿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冰箱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1624437B (zh) * | 2020-04-18 | 2021-07-3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体式综合地下电缆维护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及检测仪器 |
DE102020111979B3 (de) * | 2020-05-04 | 2021-04-22 | Comlogo GmbH | Vorrichtung zum Ändern eines Zustands in einer Umgebung der Vorrichtung |
CN212228114U (zh) * | 2020-06-30 | 2020-12-2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声学的危化气体泄漏智能监测系统 |
CN111812181A (zh) * | 2020-07-21 | 2020-10-23 | 艾感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气体传感器的远程校准方法及系统 |
CN111899480B (zh) * | 2020-08-11 | 2022-01-28 | 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空间可燃气体监测动态预警分级方法及系统 |
CN112014797A (zh) * | 2020-09-02 | 2020-12-01 | 衢州学院 | 一种网络摄像机的听声辩位系统 |
CN212935942U (zh) * | 2020-09-21 | 2021-04-09 | 合肥晨乐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可用于冰箱运行状态分析的管控系统 |
CN112326290A (zh) * | 2020-11-04 | 2021-02-05 | 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 一种吸油烟机性能的一体化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CN112709935A (zh) * | 2020-12-09 | 2021-04-27 | 解光有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感官的装备气体泄漏监测系统及方法 |
CN213779130U (zh) * | 2021-04-29 | 2021-07-23 | 南昌华梦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安装的实时检测装置 |
CN113240889B (zh) * | 2021-05-17 | 2022-02-11 | 安徽省亳州煤业有限公司信湖煤矿 | 用于矿井的危险气体险情预警方法及系统 |
CN113203841B (zh) * | 2021-06-21 | 2022-08-26 | 北京思路智园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有害气体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13586150A (zh) * | 2021-06-30 | 2021-11-02 |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一种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方法 |
-
2022
- 2022-04-26 CN CN202210455452.3A patent/CN114878666B/zh active Active
- 2022-04-26 CN CN202210455451.9A patent/CN114812681B/zh active Active
- 2022-05-13 CN CN202210527060.3A patent/CN114837746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5-13 CN CN202210527326.4A patent/CN114937500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5-27 CN CN202210602944.0A patent/CN115019480B/zh active Active
- 2022-05-27 CN CN202210602938.5A patent/CN115014505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6-23 CN CN202210732523.XA patent/CN114987501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7-08 CN CN202210807092.9A patent/CN115169609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14505A (zh) | 2022-09-06 |
CN114987501A (zh) | 2022-09-02 |
CN114837746A (zh) | 2022-08-02 |
CN115019480A (zh) | 2022-09-06 |
CN115169609A (zh) | 2022-10-11 |
CN114812681A (zh) | 2022-07-29 |
CN114878666A (zh) | 2022-08-09 |
CN115019480B (zh) | 2023-12-26 |
CN114878666B (zh) | 2024-04-16 |
CN114812681B (zh) | 2023-1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937500A (zh) | 一种声音气体复合检测系统及方法 | |
Doty et al. | Olfactory sensitivity, nasal resistance, and autonom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ies | |
Veneziano et al.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 sex offender behaviors and victim characteristics with prior victimization | |
CN104856679B (zh) | 用于哮喘、肺结核及肺癌诊断及疾病管控的呼吸分析系统及方法 | |
Cameranesi | Battering typologies, attachment insecurity,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 |
JP2008011865A (ja) | 健康管理装置及びこれを機能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 |
US11854699B1 (en) | Predicting respiratory distress | |
Bet et al. | Foreseeing future falls with accelerometer features in active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rsons with no recent history of falls | |
Singh et al. |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sthma phenotypes in dental healthcare workers | |
JP2016154759A (ja) | 生体情報収集椅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乗り物並びに生体情報診断システム | |
Joshi et al. | Quick laboratory methodology for determining the particle filtration efficiency of face masks/respirators in the wake of COVID-19 pandemic | |
Walker et al. | Perceptual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Non‐smokers to a Range of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Concentrations | |
Jothi et al. | On-mask sensor network for lung disease monitoring | |
Mossman | Dangerousness decisions: An essay on the mathematics of clinical violence prediction and involuntary hospitalization | |
Chow et al. | On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 |
Sussman et al. | Psychosocial variables as prospective predictors of violent events among adolescents | |
CN113686757B (zh) | 一种日用口罩透气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9640819A (zh) | 用于检测对象的哮喘发作或哮喘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 |
Melnik et al. | Digital medicine technologies for pre-trip medical examination of drivers | |
Kim et al. | Protection from Particulate Matter and Infection: Thermal Imaging and Deep Learning-based Fit-checking of Quasi-drug Masks | |
Rowlett | The Perceptions of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Fit Testing Protocols and Relevance of the Clean-Shaven Guidance for the Current Field of Reusable Elastomeric Half-Mask Respirators | |
CN117275736B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居家养老健康监测方法及系统 | |
RU2309674C2 (ru) | Способ наблюдения за личностью | |
Chourasiya et al. | Environment-Based Asthma Trigger Detection (ATD) | |
Hamatani et al. | Automated inference of cognitive performance by fusing multimodal information acquired by smartphon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