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2973B - 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92973B
CN114892973B CN202210342393.9A CN202210342393A CN114892973B CN 114892973 B CN114892973 B CN 114892973B CN 202210342393 A CN202210342393 A CN 202210342393A CN 114892973 B CN114892973 B CN 1148929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eam
adjusting screw
adjusting
deformation joint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423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92973A (zh
Inventor
乔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23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929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92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2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92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2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5/00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making openings, cavities, slits, or chan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多个搭接机构,所述搭接机构包括檩条,所述檩条包括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上分别设有多个限位管托槽;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通过多个调节机构相连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本发明公开的加固装置,方便对变形缝两侧模板的安装定位,可以很好的保证变形缝区域两侧模板的支撑强度,避免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强度、刚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变形缝两侧混凝土结构出现垂直度、平整度、密实度超过验收规范允许偏差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
变形缝的位置与宽度根据建筑高度、结构形式和抗震设防烈度等诸多因素确定,变形缝的宽度一般均较小,变形缝两侧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模板安装无作业空间,现场施工时常采用加塞聚苯板隔离免支模或模板间加木方等措施,由于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强度、刚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变形缝两侧混凝土结构出现垂直度、平整度、密实度超过验收规范允许偏差范围,混凝土成型质量较差,不仅影响美观,甚至影响使用功能。
所以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就需要对传统模板结构的支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变形缝区域布置的模板结构强度的加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多个搭接机构,所述搭接机构包括檩条,所述檩条包括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上分别设有多个限位管托槽;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通过多个调节机构相连接;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主梁上的第一连接孔和设置在第二主梁上的第二连接孔;每个所述调节机构中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对布置;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调节丝套;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设有联动部件,所述联动部件包括连接丝筒,所述连接丝筒连接在调节丝套内部,所述连接丝筒两端分别连接有调节丝杆;所述连接丝筒两端的调节丝杆分别穿过相邻的第一主梁或者第二主梁设置;所述连接丝筒远离调节丝套一端与对应的调节丝杆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包括基础孔和外接孔;所述基础孔与外接孔相连通,所述基础孔内径大于外接孔内径。
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的基础孔深度与调节丝套长度相同;所述调节丝套插接在基础孔内。
所述连接丝筒远离调节丝套一端通过转轴与对应的调节丝杆相连接,所述转轴与相连接的连接丝筒和调节丝杆均为转动连接。
所述转轴外径大于调节丝杆外径,所述转轴外径小于连接丝筒外径。
相邻檩条之间通过搭接部相连接,所述搭接部包括设置在檩条上的搭接凹槽和搭接凸起;每个所述檩条中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均是一端设有搭接凹槽,另一端设有搭接凸起;每个檩条中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上的搭接凹槽和搭接凸起布置方向相同;相邻檩条通过一个檩条上的搭接凸起插接在另一个相邻檩条上的搭接凹槽内实现相邻檩条的搭接。
每个限位管托槽均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单体管托槽,在两个所述单体管托槽的中心位置处至少布置有一个调节机构。
每个所述单体管托槽均为弧形槽。
一种所述的模板加固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建筑变形缝区域布置模板结构,首先对变形缝区域的一侧进行模板及钢管背楞安装;该侧钢管背楞在后续连接时与第二主梁相连接;
步骤2:在步骤1完成后,先调节模板加固装置;旋转调节丝杆牵动连接丝筒拧入调节丝套内,使该加固装置中的各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背对紧贴;随后将该组搭接机构放入变形缝间;在该组搭接机构放置到设置位置后,使用螺帽实现该搭接机构与步骤1中安装的模板和钢管背楞的连接;
步骤3:在步骤2完成后,在变形缝区域安装与步骤1相对一侧的模板及钢管背楞;上述安装的模板及钢管背楞与步骤1中的模板及钢管背楞相对布置;要求:步骤2中的模板加固装置中靠近该侧模板与钢管背楞的调节丝杆穿过该侧模板布置;
步骤4:步骤3完成后,对变形缝区域的模板加固装置中的檩条进行校正;根据变形缝宽度,旋转靠近第一主梁的各个调节丝杆,通过控制该调节丝杆连接的调节丝筒进行转动,使其拧入或拧出连接调节丝套,进而使得第一主梁与第二主梁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直至变形缝两侧模板外边距离等于变形缝宽度时,在上述调节丝杆上固定安装螺帽;
步骤5:步骤4完成后,对变形缝两侧模板结构内进行混凝土浇筑;
步骤6:步骤5完成后,待变形缝区域两侧的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条件时,进行上述模板加固装置拆除工作;随后进行模板结构的拆除。
在进行步骤3前,要求通过转动第一主梁上的各个调节丝杆,使得步骤2中的连接丝筒拧出调节丝套;使得模板加固装置中的各个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之间的间隔与设定变形缝宽度接近;再以各个第一主梁为基础,实现步骤3中模板及钢管背楞的安装初定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本发明公开的加固装置,方便对变形缝两侧模板的安装定位,可以很好的保证变形缝区域两侧模板的支撑强度,避免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强度、刚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变形缝两侧混凝土结构出现垂直度、平整度、密实度超过验收规范允许偏差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搭接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搭接机构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连接丝筒通过转轴与调节丝杆相连接后的仰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搭接机构,11、第一主梁,12、第二主梁,2、限位管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多个搭接机构1,所述搭接机构1包括檩条,所述檩条包括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所述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上分别设有多个限位管托槽2;所述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通过多个调节机构相连接;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主梁11上的第一连接孔6和设置在第二主梁12上的第二连接孔5;每个所述调节机构中的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5相对布置;所述第一连接孔6内设有调节丝套4;所述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5内设有联动部件3,所述联动部件3包括连接丝筒31,所述连接丝筒31连接在调节丝套4内部,所述连接丝筒31两端分别连接有调节丝杆7;所述连接丝筒31两端的调节丝杆7分别穿过相邻的第一主梁11或者第二主梁12设置;所述连接丝筒31远离调节丝套4一端与对应的调节丝杆7活动连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本发明公开的加固装置,方便对变形缝两侧模板的安装定位,可以很好的保证变形缝区域两侧模板的支撑强度,避免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强度、刚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变形缝两侧混凝土结构出现垂直度、平整度、密实度超过验收规范允许偏差范围。
在本发明公开的模板加固装置主要适用于变形缝模板结构的侧面支撑,保证变形缝两侧模板的支撑强度;具体本发明公开的加固装置主要包括搭接机构1,搭接机构1的设置,起到了一个外部支撑作用,很好的保证了对应模板或者钢管瓦楞的支撑强度;另外,在本发明中设置多个搭接机构1;多个搭接机构1横向依次搭接,这样很好的对侧板的整体支撑,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拼装成对应长度的加固装置,保证侧板整个横向的支撑;另外,作为优选的,本发明中每个所述搭接机构1包括檩条;檩条主要相当于支撑梁结构,方便了与侧板之间的贴合,同时也方便了后续的搭接拼装,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檩条包括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在整体结构上基板箱体,在实际布置可以要求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在结构和尺寸上完全相同,区别就是在布置位置不同,布置方向相反,这里只是使用位置不同,故而可以人为的使用不同的名称进行描述,换言之,就是,本发明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可以使用同一类型和同一型号的梁体结构,只是要求在实际使用时根据需要改变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的布置位置即可;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上分别设有多个限位管托槽2;限位管托槽2的设置;方便了加固装置与钢管背楞之间的定位连接,避免第一主梁11或者第二主梁12横向在模板结构上横向移动;同时,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通过多个调节机构相连接;调节机构的设置,方便了在后续调节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之间的 位置,方便后续控制两个侧板所在位置,进而实现变形缝宽度的控制;具体,在本发明中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主梁11上的第一连接孔6和设置在第二主梁12上的第二连接孔5;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5的设置,方便后续调节丝套4和连接丝筒31的布置,同时方便了后续控制连接丝筒31的转动,实现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之间间隔的调节;另外,在本发明中每个所述调节机构中的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5相对布置;方便了联动部件3的穿接布置,同时所述第一连接孔6内设有调节丝套4;调节丝套4的设置,方便了后续配合连接丝筒31实现连接丝筒31的横向位置调节;在本发明为了方便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之间的连接,要求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5内设有联动部件3,所述联动部件3包括连接丝筒31,所述连接丝筒31连接在调节丝套4内部,所述连接丝筒31两端分别连接有调节丝杆7;所述连接丝筒31两端的调节丝杆7分别穿过相邻的第一主梁11或者第二主梁12设置;所述连接丝筒31远离调节丝套4一端与对应的调节丝杆7活动连接;联动部件3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方便后续根据需要改变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实际时,要求穿过第二主梁12的调节丝杆7与连接丝筒31端部活动连接,活动连接的方式要求是该调节丝杆7可以相对于连接丝筒31端部进行转动;穿过第一主梁11的调节丝杆7与连接丝筒31端部固定连接,使用时,分布在第一主梁11上的调节丝杆7带动连接丝筒31进行转动,使得连接丝筒31被旋入调节丝套4内部,从而实现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之间的相对移动;同时在本发明中分布在第一主梁11上的调节丝杆7是可以正转和翻转的,进而可以实现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之间间距的调节,从而方便后续对模板结构的位置进行限定和控制;方便保证变形缝达到设定要求。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5均包括基础孔和外接孔;所述基础孔与外接孔相连通,所述基础孔内径大于外接孔内径;在本发明中,基础孔和外接孔方便了调节丝杆7的穿接,同时在本发明中基础孔的设置,方便了调节丝套4的连接,调节丝套4与基础孔固定连接;常规连接方式可以是过盈配合,另外,在本发明中基础孔和外接孔内径不同,使得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5内具有阶梯平面,可以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方便了调节丝套4或者连接丝筒31的限位。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连接孔6内的基础孔深度与调节丝套4长度相同;所述调节丝套4插接在基础孔内;这样的设置,使得调节丝套4端面与第一主梁11的端面相互齐平,避免调节丝套4外露而影响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的对接,减少了干涉问题的存在。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连接丝筒31远离调节丝套4一端通过转轴32与对应的调节丝杆7相连接,所述转轴32与相连接的连接丝筒31和调节丝杆7均为转动连接;转动轴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桥接作用,方便了连接丝筒31与布置在第二主梁12上的调节丝杆7相连接,并且在实际布置时,转轴32两端分别与相连接的连接丝筒31和调节丝杆7转动连接;这里转动连接时要求转轴32需要与相连接部件相连接,同时转轴32与相邻部件能够相当于转动,这样设置目的设置,是为了达到后续在转动第一主梁11上的调节丝杆7时,连接丝筒31带动第二主梁12上的调节丝杆7转动,避免第二主梁12上的调节丝杆7的存在而影响连接丝筒31在调节丝套4内的移动。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所述转轴32外径大于调节丝杆7外径,所述转轴32外径小于连接丝筒31外径;这样的设置,转轴32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避免转轴32穿过第二转轴32进行移动,同时避免转轴32尺寸较大而影响整个加固装置的调节。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相邻檩条之间通过搭接部相连接,所述搭接部包括设置在檩条上的搭接凹槽8和搭接凸起9;每个所述檩条中的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均是一端设有搭接凹槽8,另一端设有搭接凸起9;每个檩条中的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上的搭接凹槽8和搭接凸起9布置方向相同;相邻檩条通过一个檩条上的搭接凸起9插接在另一个相邻檩条上的搭接凹槽8内实现相邻檩条的搭接;本发明通过搭接部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多个平行放置的搭接机构1进行相互搭接,保证加固装置在整个模板结构侧面的布置。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每个限位管托槽2均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单体管托槽21,这样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并列放置的两个钢管背楞进行限位固定,同时在本发明中在两个所述单体管托槽21的中心位置处至少布置有一个调节机构;这样的布置方式,使得加固装置对多个钢管背楞的能够同时固定,优化固定支撑效果,同时可以保证整个加固装置受到外力的均匀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每个所述单体管托槽21均为弧形槽;这样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限位作用,避免加固装置的横向移动,另外,在本发明中弧形槽的设置,方便了管托槽的加工,同时方便与钢管背楞外侧面的接触面积,保证第一主梁11或者第二主梁12对钢管背楞的限位固定。
一种所述的模板加固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建筑变形缝区域布置模板结构,首先对变形缝区域的一侧进行模板及钢管背楞安装;该侧钢管背楞在后续连接时与第二主梁12相连接;
步骤2:在步骤1完成后,先调节模板加固装置;旋转调节丝杆7牵动连接丝筒31拧入调节丝套4内,使该加固装置中的各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背对紧贴;随后将该组搭接机构1放入变形缝间;在该组搭接机构1放置到设置位置后,使用螺帽实现该搭接机构1与步骤1中安装的模板和钢管背楞的连接;
步骤3:在步骤2完成后,在变形缝区域安装与步骤1相对一侧的模板及钢管背楞;上述安装的模板及钢管背楞与步骤1中的模板及钢管背楞相对布置;要求:步骤2中的模板加固装置中靠近该侧模板与钢管背楞的调节丝杆7穿过该侧模板布置;
步骤4:步骤3完成后,对变形缝区域的模板加固装置中的檩条进行校正;根据变形缝宽度,旋转靠近第一主梁11的各个调节丝杆7,通过控制该调节丝杆7连接的调节丝筒进行转动,使其拧入或拧出连接调节丝套4,进而使得第一主梁11与第二主梁12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直至变形缝两侧模板外边距离等于变形缝宽度时,在上述调节丝杆7上固定安装螺帽;
步骤5:步骤4完成后,对变形缝两侧模板结构内进行混凝土浇筑;
步骤6:步骤5完成后,待变形缝区域两侧的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条件时,进行上述模板加固装置拆除工作;随后进行模板结构的拆除。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在进行步骤3前,要求通过转动第一主梁11上的各个调节丝杆7,使得步骤2中的连接丝筒31拧出调节丝套4;使得模板加固装置中的各个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之间的间隔与设定变形缝宽度接近;再以各个第一主梁11为基础,实现步骤3中模板及钢管背楞的安装初定位;本发明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了对该侧模板以及钢管背楞的定位,方便了该侧模板以及钢管背楞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本发明公开的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多个搭接机构1,所述搭接机构1包括檩条,所述檩条包括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所述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上分别设有多个限位管托槽2;所述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通过多个调节机构相连接;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主梁11上的第一连接孔6和设置在第二主梁12上的第二连接孔5;每个所述调节机构中的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5相对布置;所述第一连接孔6内设有调节丝套4;所述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5内设有联动部件3,所述联动部件3包括连接丝筒31,所述连接丝筒31连接在调节丝套4内部,所述连接丝筒31两端分别连接有调节丝杆7;所述连接丝筒31两端的调节丝杆7分别穿过相邻的第一主梁11或者第二主梁12设置;所述连接丝筒31远离调节丝套4一端与对应的调节丝杆7活动连接;在本发明中调节机构充当的是连接件,方便了第一主梁11与第二主梁12之间的连接,并且,在实际布置时为了避免干涉,要求调节机构垂直与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布置。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均为长方体钢质材料,宽度和高度宜为50mm-100mm,长度宜为2m,在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侧面平行于其高度方向设置若干管托槽。
另外,在本发明中各个限位管托槽2包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单体管托槽21;每个所述单体管托槽21呈圆弧形,单体管托槽21的半径可以选用大于等于拟使用的钢管背楞半径,两个单体管槽槽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螺杆孔外径,相邻限位管托槽2间的距离等于钢管背楞间距。
同时,在本发明中所述调节丝套4为带内丝口的空腔圆管形,调节丝套4平行于第一主梁11宽度方向,调节丝套4轴心穿过限位管托槽2中心,调节丝套4一端与主梁相对管托的另一侧平齐,另一端垂直连接螺杆孔,调节丝套4长度加外接孔长度等于第一主梁11宽度,外接孔内径大于等于调节丝杆7外径且小于调节丝套4内径;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连接丝套在调节丝套4内的连接,同时避免干涉。
更进一步地,所述联动部件3包括连接丝筒31、转轴32和调节丝杆7,连接丝筒31一端垂直连接着一个调节丝杆7,另一端垂直连接转轴32,转轴32相对丝筒的另一端连接着另一个调节丝杆7。
所述连接丝筒31为空腔圆柱体,丝筒外径小于等于调节丝套4内径且大于外接内径,起到很好的限位作为,另外,连接丝筒31周向设置的丝扣与调节丝套4内丝相匹配;连接丝筒31两端封闭,丝筒一端垂直连接着一个调节丝杆7,该调节丝杆7穿接在第一主梁11上;另一端垂直连接转轴32并且该转轴32还连接着另一个调节丝杆7,该调节丝杆7穿接在第二主梁12上;在使用时,驱动第一主梁11上的调节丝杆7,使得对应的调节丝杆7牵动对应连接丝筒31拧入或拧出调节丝套4,驱使相互平行的第一主梁11或第二主梁12相对拉近或远离。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转轴32外径小于等于丝筒外径且大于等于丝杆外径,转轴32一端的连接丝筒31和转轴32另一端的调节丝杆7可相对自由转动,互不影响。
本发明一种基于模板加固装置的变形缝模板安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对变形缝一侧模板及钢管背楞安装;在具体安装前,要求变形缝待安装模板及钢管背楞一侧的钢筋先进行安装;完成后,再进行该侧模板及钢管背楞安装;
S2:步骤S1完成后,对S1中的模板及钢管背楞进行模板加固装置安装;在具体连接前,先通过控制第一主梁11上的调节丝杆7,通过旋第一主梁11穿接的调节丝杆7牵动连接丝筒31拧入调节丝套4内,使相互平行的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背对紧贴,将该组搭接机构1放入变形缝间,该搭接机构1中第二主梁12上的限位管托槽2对准对应的钢管背楞;同时根据模板长度确定搭接机构1拼接而成的加固装置长度,并要求相邻搭接机构1中的檩条间相互搭接接长;在对应搭接机构1与模板及钢管背楞连接时,要去第二主梁12上的各个调节丝杆7穿入该侧模板预先开设的模板孔中,并通过搭配螺帽,完成该侧搭接机构1与模板的连接;
S3:步骤2完成后,根据变形缝设定宽度,通过旋转S2中各个搭接机构1中第一主梁11中各个调节丝杆7;使得该调节丝杆7牵动连接丝筒31拧出调节丝套4,使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之间间距发生变化,因为第二主梁12已经被限定,所以第一主梁11会被朝向远离第二主梁12一侧移动,要求第一主梁11和第二主梁12外边距离略等于变形缝宽度;
S4:步骤S3完成后;对与S1中相对一侧的模板及钢管背楞进行安装;同理,在进行该侧模板与钢管背楞安装完成后,要求该侧变形缝的钢筋也要预先安装完成;在上述钢筋预安装完成后,再进行该侧模板及钢管背楞安装,钢管背楞对准步骤S3中第一主梁11上的各个管托槽,通过要求第一主梁11上的各个调节丝杆7穿入该侧模板对应的模板孔内;
S5:变形缝另一侧檩条校正;根据变形缝宽度,旋转第一主梁11上的各个调节丝杆7,使得该侧调节丝杆7带动连接丝筒31拧入或拧出调节丝套4,驱动第一主梁11带动管托槽、钢管背楞及模板沿着变形缝宽度方向相对移动,当变形缝两侧模板外边距离等于变形缝宽度时,完成檩条校正工作,在S4中的调节丝杆7上安装螺帽;
S6:在变形缝两侧的模板结构内进行混凝土浇筑,继而形成变形缝;
S7:装置拆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条件时,逆向进行加固装置和模板结构拆除工作即可。
另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后续模板结构的拆装,要求在对应的调节丝杆上设有PVC管,PVC管的设置,方便了整个模板加固装置的拆装。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搭接机构,所述搭接机构包括檩条,所述檩条包括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上分别设有多个限位管托槽;所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通过多个调节机构相连接;每个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主梁上的第一连接孔和设置在第二主梁上的第二连接孔;每个所述调节机构中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对布置;所述第一连接孔内设有调节丝套;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设有联动部件,所述联动部件包括连接丝筒,所述连接丝筒连接在调节丝套内部,所述连接丝筒两端分别连接有调节丝杆;所述连接丝筒两端的调节丝杆分别穿过相邻的第一主梁或者第二主梁设置;所述连接丝筒远离调节丝套一端与对应的调节丝杆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包括基础孔和外接孔;所述基础孔与外接孔相连通,所述基础孔内径大于外接孔内径;
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的基础孔深度与调节丝套长度相同;所述调节丝套插接在基础孔内;
所述第一主梁上的调节丝杆带动连接丝筒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筒远离调节丝套一端通过转轴与对应的调节丝杆相连接,所述转轴与相连接的连接丝筒和调节丝杆均为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外径大于调节丝杆外径,所述转轴外径小于连接丝筒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檩条之间通过搭接部相连接,所述搭接部包括设置在檩条上的搭接凹槽和搭接凸起;每个所述檩条中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均是一端设有搭接凹槽,另一端设有搭接凸起;每个檩条中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上的搭接凹槽和搭接凸起布置方向相同;相邻檩条通过一个檩条上的搭接凸起插接在另一个相邻檩条上的搭接凹槽内实现相邻檩条的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限位管托槽均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单体管托槽,在两个所述单体管托槽的中心位置处至少布置有一个调节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体管托槽均为弧形槽。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模板加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建筑变形缝区域布置模板结构,首先对变形缝区域的一侧进行模板及钢管背楞安装;该侧钢管背楞在后续连接时与第二主梁相连接;
步骤2:在步骤1完成后,先调节模板加固装置;旋转调节丝杆牵动连接丝筒拧入调节丝套内,使该加固装置中的各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背对紧贴;随后将该组搭接机构放入变形缝间;在该组搭接机构放置到设置位置后,使用螺帽实现该搭接机构与步骤1中安装的模板和钢管背楞的连接;
步骤3:在步骤2完成后,在变形缝区域安装与步骤1相对一侧的模板及钢管背楞;上述安装的模板及钢管背楞与步骤1中的模板及钢管背楞相对布置;要求:步骤2中的模板加固装置中靠近该侧模板与钢管背楞的调节丝杆穿过该侧模板布置;
步骤4:步骤3完成后,对变形缝区域的模板加固装置中的檩条进行校正;根据变形缝宽度,旋转靠近第一主梁的各个调节丝杆,通过控制该调节丝杆连接的调节丝筒进行转动,使其拧入或拧出连接调节丝套,进而使得第一主梁与第二主梁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直至变形缝两侧模板外边距离等于变形缝宽度时,在上述调节丝杆上固定安装螺帽;
步骤5:步骤4完成后,对变形缝两侧模板结构内进行混凝土浇筑;
步骤6:步骤5完成后,待变形缝区域两侧的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条件时,进行上述模板加固装置拆除工作;随后进行模板结构的拆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板加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3前,要求通过转动第一主梁上的各个调节丝杆,使得步骤2中的连接丝筒拧出调节丝套;使得模板加固装置中的各个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之间的间隔与设定变形缝宽度接近;再以各个第一主梁为基础,实现步骤3中模板及钢管背楞的安装初定位。
CN202210342393.9A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892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2393.9A CN114892973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2393.9A CN114892973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2973A CN114892973A (zh) 2022-08-12
CN114892973B true CN114892973B (zh) 2023-08-29

Family

ID=82715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2393.9A Active CN114892973B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9297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12921A (ja) * 2016-07-19 2018-01-25 明正工業株式会社 建材パネルの目地幅調整治具
CN107740572A (zh) * 2017-11-29 2018-02-27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狭小空间内双剪力墙模板装置及模板安拆方法
CN208105869U (zh) * 2018-04-19 2018-11-16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狭窄变形缝定型钢模板支撑体系
CN209353696U (zh) * 2018-12-10 2019-09-06 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变形缝支模工具及其支撑模架
CN111411773A (zh) * 2020-03-31 2020-07-14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用于变形缝支模加固的可拆重复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1396604U (zh) * 2019-11-08 2020-09-01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有限空间可调节双侧模板装置
CN211622592U (zh) * 2019-11-30 2020-10-02 河南宏程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施工用模板组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12921A (ja) * 2016-07-19 2018-01-25 明正工業株式会社 建材パネルの目地幅調整治具
CN107740572A (zh) * 2017-11-29 2018-02-27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狭小空间内双剪力墙模板装置及模板安拆方法
CN208105869U (zh) * 2018-04-19 2018-11-16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狭窄变形缝定型钢模板支撑体系
CN209353696U (zh) * 2018-12-10 2019-09-06 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变形缝支模工具及其支撑模架
CN211396604U (zh) * 2019-11-08 2020-09-01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有限空间可调节双侧模板装置
CN211622592U (zh) * 2019-11-30 2020-10-02 河南宏程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施工用模板组件
CN111411773A (zh) * 2020-03-31 2020-07-14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用于变形缝支模加固的可拆重复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2973A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38145B (zh) 建筑加固工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348587U (zh) 一种钢筋定位模块
CN111395754B (zh) 支模支撑系统的实施方法
CN114892973B (zh) 一种变形缝两侧模板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958206U (zh) 现浇箱梁模板
CN112459472A (zh) 一种二次砌体结构完成后的构造柱的施工方法
CN209837653U (zh) 一种用于安装石材幕墙的脚手架
CN217205406U (zh) 一种快拆柱钢筋定位装置
CN215717187U (zh) 一种后浇带可调节独立钢管支撑施工工具
CN113323143A (zh) 一种建筑钢管束支撑平台结构
CN111997083B (zh) 一种热镀锌地脚预埋螺栓成型制作方法
CN210947726U (zh) 一种建筑模板简易夹具
CN217128969U (zh) 一种建筑模板夹具
CN211522913U (zh) 一种装配式节段箱梁的定位及安装装置
CN110761198A (zh) 一种装配式节段箱梁的定位及安装装置
CN219887168U (zh) 一种多种土建钢梁间的可调连接结构
CN215859150U (zh) 一种可调节大面积厂房组合砼楼面找平辅助工具
CN212652950U (zh) 一种焊接夹具
CN210498971U (zh) 一种钢筋接长同轴焊接装置
CN215760463U (zh) 窗台梁模板自动紧固装置
CN219753488U (zh)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连接节点
CN116427269B (zh) 变截面倾斜塔柱钢混结合段双层锚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947944U (zh) 无拉杆整体式涵洞墙身施工模板
CN219080675U (zh) Alc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在钢结构中管卡焊接固定结构
CN219825855U (zh) 装配式建筑预制柱施工现场预留钢筋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