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2795A - 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2795A
CN114872795A CN202210624220.6A CN202210624220A CN114872795A CN 114872795 A CN114872795 A CN 114872795A CN 202210624220 A CN202210624220 A CN 202210624220A CN 114872795 A CN114872795 A CN 114872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electric vehicle
suspension
control arm
steering kn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42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石超
丁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6242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27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2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2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5/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 B60G15/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1/00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60G21/02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 B60G21/04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 B60G21/05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between wheels on the same axle bu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vehicle, i.e.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suspensions being interconnected
    • B60G21/055Stabiliser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06Attaching arms to sprung or unsprung part of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controlled by an external actuator, e.g. a fluid or electrical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8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movement or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vehicle and to the end result to be achieved by the control action
    • B60G2800/16Running
    • B60G2800/162Reducing road induced vib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8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movement or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vehicle and to the end result to be achieved by the control action
    • B60G2800/20Stationary vehicle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及电动车,该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包括后副车架总成;后副车架总成包括左铸件和右铸件,左铸件和右铸件之间连接有多根横梁;左铸件和右铸件上均镜像装配有悬架单侧结构;每个悬架单侧结构均包括:轮边系统、控制臂系统、以及滑柱系统;轮边系统包括后转向节总成,后转向节总成具有连接控制臂系统以及滑柱系统的多个悬臂结构。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该悬架系统满足车辆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等动力学性能需求,又具备合理空间布局。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该电动车包括车身,车身上装配有上述的悬架系统,从而使电动车在具备高强度的同时整车重量减低,振动噪声较小,乘坐舒适性显著提高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后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系统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操纵稳定性,还会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常见的燃油车后悬架系统一般都以E形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和扭转梁式半独立悬架为主,承载能力差,悬架系统性能解耦不好,无法实现较高的操控性和平顺性的目标。并且,在装配大功率电机布置需求当中,现有的悬架系统空间不能很好的满足悬架系统零部件,电驱系统、车身等周边零部件的空间布置需求,本专利针对大功率电驱系统的布置需求,开发了一种布置合理,性能先进的悬架平台。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及电动车,满足车辆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等动力学性能需求,具有结构合理性好,重量轻,刚度、强度、模态指标高、耐久性能好等优点。
第一方面,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包括:后副车架总成;
所述后副车架总成包括空心结构的左铸件和右铸件,所述左铸件和所述右铸件之间连接有多根横梁;所述左铸件和所述右铸件上均镜像装配有独立的悬架单侧结构,且两个所述悬架单侧结构之间装配有电驱动系统;
每个悬架单侧结构均包括:轮边系统、控制臂系统、弹簧系统、以及滑柱系统;其中,
所述轮边系统包括后转向节总成,所述后转向节总成具有连接所述控制臂系统以及所述滑柱系统的多个悬臂结构;所述弹簧系统装配在所述控制臂系统上且与所述滑柱系统采用弹减分离的布置型式;
所述电动车后悬架系统还包括有后稳定杆系统,所述后稳定杆系统设置在所述后副车架总成的后侧。
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通过该悬架系统的硬点布置能呈现优异的动力学指标,满足车辆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等动力学性能需求;该悬架系统的空间能很好的满足悬架系统零部件,电驱系统、车身等周边零部件的空间布置需求;悬架系统各零部件具有结构合理性好,重量轻,刚度、强度、模态指标高、耐久性能好等优点。
在一个具体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后副车架总成具有至少四个与车身连接的副车架悬置衬套。通过多个副车架悬置衬套与车身多点连接。
在一个具体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多根横梁的数量为三根,三根横梁分别为前横梁、后横梁、以及位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的中下横梁。通过加长或缩短三根横梁长度,使悬架单侧结构整体平移,可以拓宽或缩减轮距,实现在悬架系统上衍生开发平台车型的目的。
在一个具体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后副车架总成上设置有用于装配所述电驱动系统的电机前悬置安装支架。
在一个具体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臂系统包括:梯形臂总成;
所述梯形臂总成整体呈梯形形状,且所述梯形臂总成前端的两个安装点压装有橡胶衬套,所述梯形臂总成外侧后端的安装点压装有球面销;
所述前端的两个安装点与所述后副车架总成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外侧后端的安装点与所述后转向节总成连接。满足大功率电动车型的开发需求。
在一个具体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后副架总成上纵向设置有用于增加所述梯形臂总成连接强度的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上具有供所述电驱动系统的轴端穿过的镂空结构。在增强安装强度的同时,布局合理。
在一个具体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臂系统包括:前束控制臂总成;
所述前束控制臂总成截面呈几字型,所述前束控制臂总成的第一端与所述后副车架总成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前束控制臂总成的第二端与所述滑柱系统共同装配在后转向节的其中一个悬臂结构上。
在一个具体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臂系统包括:后上控制臂总成;
所述后上控制臂总成整体呈弓型,所述后上控制臂总成连接在所述后副车架总成和所述后转向节总成之间。
在一个具体可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前束控制臂总成的第二端与所述滑柱系统共同装配在后转向节的其中一个悬臂结构上;
所述后转向节总成与梯形臂总成之间连接有解耦连杆,所述解耦连杆装配在后转向节的另一个悬臂结构上。解耦连杆连接在梯形臂总成和后转向节总成之间,梯形臂总成承受了大部分车辆垂向、纵向载荷和一部分侧向载荷,上控制臂总成承受了一部分侧向载荷并主要控制车轮的外倾角度,前束控制臂承受了一部分侧向载荷并主要控制车轮的前束运动,解耦连杆可以在车轮纵向运动和侧向运动时提供更大的摆动自由度,在一定程度上解耦车轮的垂向运动、纵向运动和侧向运动,防止系统出现过约束。
在一个具体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梯形臂总成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弹簧系统的圆形凹坑结构。弹簧系统上连接点位置较矮,可避免侵占过多的高度方向的空间,为车辆提供更高的内部乘坐空间。
第二方面,一种电动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装配有上述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从而使电动车在具备高强度的同时整车重量减低,振动噪声较小,乘坐舒适性显著提高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副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悬架单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外一个视角的悬架单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及电动车,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现有悬架系统性能解耦不好,无法实现较高的操控性和平顺性的目标。并且,在装配大功率电机布置需求当中,现有的悬架系统空间不能很好的满足悬架系统零部件,电驱系统、车身等周边零部件的空间布置需求,以及存在悬架系统各零部件具有结构合理性差,减重不明显,刚度、强度、模态指标较低、以及耐久性能差的问题。本申请通过梯形多连杆式悬架,该悬架系统可以很好的满足某大功率电动车型的开发需求。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1示出电动车后悬架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该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后副车架总成由后副车架总成1、轮边系统、控制臂系统、弹簧系统、滑柱系统、后稳定杆系统等几个子系统组成。
后副车架总成1由后副车架和至少四个与车身连接的副车架悬置衬套组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副车架悬置衬套的个数为四个,分别为:左前点副车架悬置衬套1.7、右前点副车架悬置衬套1.8、左后点副车架悬置衬套1.9和右后点副车架悬置衬套1.10。并且,后副车架四角设置有四个悬置衬套安装孔1.1.1,用于压装副车架悬置衬套;四个副车架悬置衬套与车身连接。
后副车架材质为铝合金,由空心结构的左铸件1.1、右铸件1.2组成,左铸件1.1和右铸件1.2之间连接有多根横梁;多根横梁的数量为三根,三根横梁分别为前横梁1.3、后横梁1.4、以及位于前横梁1.3和后横梁1.4之间的中下横梁1.5。同时为了装配大功率电机,还包括有电机前悬置安装支架1.6;左铸件1.1、右铸件1.2、前横梁1.3、中下横梁1.5、后横梁1.4、电机前悬置安装支架1.6通过焊接形成副车架,其中左铸件1.1、右铸件1.2、前横梁1.3、中下横梁1.5、后横梁1.4均为空心结构,左铸件1.1、右铸件1.2为低压铸件,前横梁1.3、中下横梁1.5、后横梁1.4、电机前悬置安装支架1.6为挤压铝型材。
在平台化策略方面,通过(加长或缩短三根横梁长度和悬架单侧结构整体平移)的策略可以拓宽或缩减轮距,实现在本悬架系统上衍生开发平台车型的目的。
参考图1-3,左铸件1.1和右铸件1.2上均镜像装配有独立的悬架单侧结构,且两个悬架单侧结构之间装配有电驱动系统。
在电驱动系统布置过程中,后副车架中部为镂空结构,空间较大,电驱动系统中的电机11可以直接容纳于后副车架内部;后副车架为电机11提供三个悬置安装接口,电机悬置与后副车架的布置关系为:电机前悬置14轴线沿左右方向,后副车架上为电机前悬置提供双耳片结构的安装支架1.6;电机左后悬置12、电机右后悬置13轴线沿左右方向,后副车架左、右纵梁后部设置电机左后悬置安装点1.1.7,电机右后悬置安装点1.1.8,以上两安装点结构为沉坑结构,沉坑内设置安装凸台和螺纹孔;半轴15与电机相连,后副车架纵梁下部设置有镂空结构1.1.9,半轴穿过该镂空结构1.1.9与轮边系统相连。
该轮边系统包括后转向节总成2,后转向节总成2由后转向节以及三个衬套组成,后转向节材质为铝合金,采用铸锻工艺成型,铸锻工艺可以使材料呈现更好的力学性能。后转向节总成2通过制动钳安装点2.5与制动钳相连,通过轴承安装点2.6与轴承连接;具体的,后转向节后部设置有制动钳安装点2.5,该安装点与制动钳相连;后转向节外侧端面设置有轴承安装端面和四个轴承安装点2.6,该安装点与轴承相连。制动盘、轮辋、轮胎相连,后转向节、制动钳、轴承、制动盘、轮辋、轮胎共同构成轮边系统。
另外,本申请中的控制臂系统包括:梯形臂总成3;梯形臂总成3整体呈梯形形状,且梯形臂总成3前端的两个安装点压装有橡胶衬套,梯形臂总成后端的两个安装点压装有球面销;内侧的两个安装点与后副车架总成1的一端对应连接,外侧后端的安装点与后转向节总成2连接。
在一个可实施例中,梯形臂总成3由梯形臂、两个橡胶衬套以及两个球面销组成,梯形臂四角有四个连接点,整体呈现梯形形状,梯形臂为钢质冲焊结构,由上下板和四个套管焊接而成;梯形臂内前点3.2、梯形臂外前点3.4压装普通橡胶衬套,梯形臂内后点3.1、梯形臂外后点3.3压装球面销(与传统的普通橡胶衬套相比,两个球面销可以更好的承担作用在梯形臂上的垂向、侧向载荷,同时可以限制梯形臂在前后方向的位移,并给以上两个连接点提供更大的摆动自由度);梯形臂中后部设置有圆形凹坑结构3.5,该结构可以为弹簧系统下软垫提供配合接口;梯形臂后部焊接有稳定杆连接杆安装支架3.6,稳定杆连接杆下点连接于此处。
在具体对梯形臂总成进行装配时,后副车架前下部设置有梯形臂内前点安装支架1.1.4,该支架为双支撑结构,两侧支撑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和螺栓孔,梯形臂内前点3.2连接与该处;后副车架后下部设置有梯形臂内后点安装支架1.1.5,该支架为双支撑结构,两侧支撑上分别设置有螺栓孔,梯形臂外前点3.4连接与该处。另外,如图4中所示,后转向节后下部设置有梯形臂外后点安装支架2.1,该支架为双耳片结构,耳片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该梯形臂外后点安装支架2.1与梯形臂内后点3.1、梯形臂外后点3.3连接。
此外,后副架总成1上纵向设置有用于增加梯形臂总成3连接强度的加强肋板1.1.10,加强肋板1.1.10上具有供电驱动系统的轴端穿过的镂空结构1.1.9。在增强安装强度的同时,布局合理。具体的,梯形臂内前点安装支架1.1.4和梯形臂内后点安装支架1.1.5之间设置有纵向的加强肋板1.1.10,该加强肋板1.1.10可以提升以上两连接点的刚度和强度;该肋板上部为避让镂空结构1.1.9,半轴15穿过该结构,该结构可有效躲避半轴15的运动包络。
继续参阅图1和图2,此外,控制臂系统还包括:前束控制臂总成4;前束控制臂总成4的第一端与后副车架总成1的一端对应连接,前束控制臂总成4的第二端与滑柱系统共同装配在第一悬臂结构2.2上。满足大功率电动车型的开发需求。
前束控制臂总成4由前束控制臂和一个橡胶衬套组成,前束控制臂为钢质冲焊结构,由本体和一个套管焊接而成,本体呈现“几”字型截面,前束控制臂内点压装衬套、外点为双耳片结构。
在具体装配前束控制臂总成4时,前束控制臂布置在悬架系统中的前下部,有两个连接点,其前束控制臂内点4.1与前束控制臂安装结构1.1.3相连,其前束控制臂外点4.2与第一悬臂结构2.2相连。
后副车架下部靠前位置设置有前束控制臂安装结构1.1.3,该结构为单支撑悬臂结构,该结构上设置有螺纹孔,前束控制臂内点4.1通过螺栓连接于该处;后转向节前下部设置有第一悬臂结构2.2,该第一悬臂结构2.2上压装有两个衬套,下方的衬套与前束控制臂相连,上方的衬套与滑柱系统的后减振器相连。
另外,控制臂系统还包括:后上控制臂总成5;后上控制臂总成5连接在后副车架总成1和后转向节总成2之间。
后上控制臂总成5由后上控制臂和两个橡胶衬套组成,后上控制臂为铝质锻造结构,后上控制臂整体呈现弯弓状,中部下弯以躲避车身纵梁,两端设置有两个衬套安装孔用于压装衬套。
在具体对后上控制臂进行装配时,后副车架纵梁中部侧面设置有后上控制臂安装支架1.1.2,该支架为双耳片结构,耳片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用于连接后上控制臂内点5.2;后转向节中上部设置有后上控制臂安装支架2.4,该支架为双耳片结构,耳片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用于连接后上控制臂外点5.1。
一并参考图1和图4,在前束控制臂总成4的第二端与滑柱系统共同装配在第一悬臂结构2.2上时,悬臂结构的个数为两个;后转向节总成2与梯形臂总成3之间连接有解耦连杆6,解耦连杆6装配在第二悬臂结构2.3上。具体的,解耦连杆6为钢质弯折冲压结构,上下端均为双耳片结构;后转向节前上部设置有第二悬臂结构2.3,该第二悬臂结构上压装有一个衬套,该衬套与解耦连杆6相连。
从而在一个解耦连杆6连接在梯形臂总成3和后转向节总成2之间,梯形臂总成3承受了大部分车辆垂向、纵向载荷和一部分侧向载荷,上控制臂总成5承受了一部分侧向载荷并主要控制车轮的外倾角度,前束控制臂总成4承受了一部分侧向载荷并主要控制车轮的前束运动,解耦连杆6可以在车轮纵向运动和侧向运动时提供更大的摆动自由度,在一定程度上解耦车轮的垂向运动、纵向运动和侧向运动,防止系统出现过约束。
由此可见,控制臂系统的硬点布置可以为车辆提供优异的动力学性能,同时硬点布置比较合理,有利于零部件的结构设计,避免因硬点布置不合理导致零件结构奇形怪状的现象。
另外,本申请中的悬架系统采用弹簧和减振器分离布置的型式,避免了传统滑柱式布置(传统的滑柱式布置将弹簧布置在减振器上形成滑柱)导致的弹簧、减振器性能不能解耦的问题,同时为后续空气弹簧布置提供了更多可能;具体的,弹簧系统7由后弹簧上软垫、螺旋弹簧、弹簧下软垫依次从上向下串联组成,弹簧上下软垫为内埋塑料骨架的橡胶件,弹簧下软垫与梯形臂配合面为平面结构,弹簧下软垫与螺旋弹簧配合面带升程;螺旋弹簧下端圈带升程,与弹簧下软垫升程一致,接触圈数为0.85圈,螺旋弹簧上端圈不带升程,与弹簧上软垫接触圈数为0.6圈;弹簧上软垫与弹簧上端圈、车身接触区域均为平面结构。
弹簧系统7布置在梯形臂上方、副车架左后悬置点1.10前方,其中弹簧上软垫与车身相连,弹簧下软垫坐落于梯形臂的3.5结构上,梯形臂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弹簧系统7的圆形凹坑结构。弹簧系统7上连接点位置较矮,可避免侵占过多的高度方向的空间,为车辆提供更高的内部乘坐空间。
后滑柱系统8由后上悬置8.4、后缓冲块8.3、后防尘罩8.2、后减振器8.1依次从上向下串联组成,后防尘罩8.2卡接于后缓冲块8.3的沟槽上,后缓冲块8.3过盈压入后上悬置8.4的安装基座内,后上悬置8.4与车身配合面为斜面,其上设置两个螺栓安装孔。
后滑柱系统8布置在车辆外侧靠近轮边的位置、在后上控制臂和解耦连杆6之间,其靠外布置可以为车辆提供更宽的内部乘坐空间,其中后上悬置8.4与车身相连、后减振器8.1下部为节叉结构8.1.1与转向节的第一悬臂结构2.2结构相连。
参阅图5,电动车后悬架系统还包括有后稳定杆系统,后稳定杆系统设置在后副车架总成1的后侧。后稳定杆系统由后稳定杆总成9和后稳定杆连接杆10组成;后稳定杆总成9由后稳定杆9.1、两个稳定杆衬套9.3和两个稳定杆盖板9.2粘接而成。
后稳定杆连接杆10双球头结构,由两个球头、一个金属连杆注塑成型,采用塑料的球壳可以进一步降低零件重量,起到很好的轻量化的目的。
后稳定杆总成9布置在后副车架正后方,与后副车架左右对称的连接点1.1.6相连;后稳定杆连接杆10布置在梯形臂中后部,其上端与后稳定杆总成9相连,下端与梯形臂连接点3.6相连。
该后副车架与车身的前、后连接点、弹簧系统的上连接点在车辆左右方向的坐标基本一致,该布置可以使车身纵梁纵向更加平直;后副车架与车身后连接点、弹簧系统7的上连接点在高度方向的坐标基本一致,该布置可以使车身纵梁后部在高度方向上更加平直。
本申请中,悬架系统的硬点布置能呈现优异的动力学指标,满足车辆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等动力学性能需求;空间能很好的满足悬架系统零部件,电驱系统、车身等周边零部件的空间布置需求;悬架零部件大面积应用铝合金材质,具有重量轻,刚度、强度、模态指标高、耐久性能好等优点。
此外,在平台化策略方面,通过(加长或缩短三根横梁长度+悬架单侧结构整体平移)的策略可以拓宽或缩减轮距,实现在本悬架系统上衍生开发平台车型的目的。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该电动车包括车身,车身上装配有上述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从而使电动车在具备高强度的同时整车重量减低,振动噪声较小,乘坐舒适性显著提高的优势。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副车架总成;
所述后副车架总成包括空心结构的左铸件和右铸件,所述左铸件和所述右铸件之间连接有多根横梁;所述左铸件和所述右铸件上均镜像装配有独立的悬架单侧结构,且两个所述悬架单侧结构之间装配有电驱动系统;
每个悬架单侧结构均包括:轮边系统、控制臂系统、弹簧系统、以及滑柱系统;其中,
所述轮边系统包括后转向节总成,所述后转向节总成具有连接所述控制臂系统以及所述滑柱系统的多个悬臂结构;所述弹簧系统装配在所述控制臂系统上且与所述滑柱系统采用弹减分离的布置形式;
所述电动车后悬架系统还包括有后稳定杆系统,所述后稳定杆系统设置在所述后副车架总成的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总成具有至少四个与车身连接的副车架悬置衬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横梁的数量为三根,三根横梁分别为前横梁、后横梁、以及位于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的中下横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总成上设置有用于装配所述电驱动系统的电机前悬置安装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系统包括:梯形臂总成;
所述梯形臂总成整体呈梯形形状,且所述梯形臂总成前端的两个安装点压装有橡胶衬套,所述梯形臂总成外侧后端的安装点压装有球面销;
所述前端的两个安装点与所述后副车架总成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外侧后端的安装点与所述后转向节总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架总成上纵向设置有用于增加所述梯形臂总成连接强度的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上具有供所述电驱动系统的轴端穿过的镂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系统包括:前束控制臂总成;
所述前束控制臂总成截面呈几字型,所述前束控制臂总成的第一端与所述后副车架总成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前束控制臂总成的第二端与所述滑柱系统共同装配在后转向节的一个悬臂结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系统包括:后上控制臂总成;
所述后上控制臂总成整体呈弓型,所述后上控制臂总成连接在所述后副车架总成和所述后转向节总成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束控制臂总成的第二端与所述滑柱系统共同装配在后转向节的一个悬臂结构上;
所述后转向节总成与梯形臂总成之间连接有解耦连杆,所述解耦连杆装配在后转向节的另一个悬臂结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臂总成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弹簧系统的圆形凹坑结构。
11.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装配有如权利要求1~10中所述的电动车后悬架系统。
CN202210624220.6A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及电动车 Pending CN1148727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4220.6A CN114872795A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4220.6A CN114872795A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2795A true CN114872795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79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4220.6A Pending CN114872795A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7279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678715U (zh) * 2017-01-24 2017-11-2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乘用车后驱动轮的独立悬架系统
CN207579476U (zh) * 2017-01-24 2018-07-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乘用车的独立后悬架系统
CN108382470A (zh) * 2018-04-24 2018-08-1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悬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001343A (zh) * 2018-12-26 2019-07-12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多连杆后悬架、车桥总成和车辆
US20190283561A1 (en) * 2018-03-13 2019-09-19 Fca Italy S.P.A. Electric vehicle having a modular structure
CN210149098U (zh) * 2019-05-15 2020-03-1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后悬架系统
CN111055663A (zh) * 2019-12-27 2020-04-2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驱动后桥总成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678715U (zh) * 2017-01-24 2017-11-2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乘用车后驱动轮的独立悬架系统
CN207579476U (zh) * 2017-01-24 2018-07-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乘用车的独立后悬架系统
US20190283561A1 (en) * 2018-03-13 2019-09-19 Fca Italy S.P.A. Electric vehicle having a modular structure
CN108382470A (zh) * 2018-04-24 2018-08-1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悬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001343A (zh) * 2018-12-26 2019-07-12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多连杆后悬架、车桥总成和车辆
CN210149098U (zh) * 2019-05-15 2020-03-1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后悬架系统
CN111055663A (zh) * 2019-12-27 2020-04-2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驱动后桥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21157A1 (en) Vehicl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CN101263042A (zh) 特别用于汽车的前桥支架
CN106739895A (zh) 一种下摆臂
CN215205057U (zh) 一种转向节
JP3175523B2 (ja)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クロスメンバ
CN2823017Y (zh) 轿车的后悬架系统
CN218806105U (zh) 一种前后轴通用的行驶模块及汽车
CN114872795A (zh) 一种电动车后悬架系统及电动车
CN111439083A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057156U (zh) 一种后独立悬架结构
CN201914037U (zh) 汽车前控制臂总成
CN201217449Y (zh) 一种汽车前梁
CN210760117U (zh) 五连杆后悬架及具有该后悬架的车辆结构
CN106004291A (zh) 一种车辆前桥
CN217259450U (zh) 双横臂悬架及车辆
CN219277167U (zh) 一种用于电车的摆臂
CN111376668A (zh) 横置板簧悬架
CN218084979U (zh) 一种上控制臂结构及悬架系统
CN220429788U (zh) 悬架控制臂以及车辆
CN214492430U (zh) 车辆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10881563U (zh) 一种前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12400816U (zh) 汽车后悬架系统、汽车后悬架套件和汽车
CN115503411B (zh) 一种承载控制臂、承载控制臂组件和车辆
CN212737662U (zh) 后悬架总成以及皮卡车辆
CN219256979U (zh) 后悬架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