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2131A - 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2131A
CN114852131A CN202210488988.5A CN202210488988A CN114852131A CN 114852131 A CN114852131 A CN 114852131A CN 202210488988 A CN202210488988 A CN 202210488988A CN 114852131 A CN114852131 A CN 114852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gth
partition
rbc
block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889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52131B (zh
Inventor
周小辉
邵乐乐
赵国辉
赵晓刚
马群英
刘强
李睿
盛雪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llysy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llysy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llysy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llysy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889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2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2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2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2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2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3/00Control, warning, or like safety means along the route or between vehicles or vehicle tra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于每一个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分别进行如下操作: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以及确定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将RBC_MA和TC_MA进行差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实现铁路信号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使闭塞分区长度划分不合理的问题在设计早期就被发现,大大的缩小工期并节约返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但不仅限于轨道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两个相邻站之间(铁路术语叫区间)的线路分为若干段,每一段称之为闭塞分区,其始端设信号机,实现对列车的自动控制。或者两个相邻站之间有多个信号机,每两个信号机柱之间的空间就叫闭塞分区。按照规定闭塞分区绝对不允许同时存在两辆列车。
在实际应用中,若闭塞分区长度不满足预设条件,即长度设计不合理,存在动车组无法按照线路设计速度正常运行,影响线路及路网的调度运输效率,同时闭塞分区长度设计不合理导致动车组在特定场景下触发最大常用制动或者紧急制动,影响旅客乘坐舒适体验及安全。
然而,目前,闭塞分区长度设计不合理都是在试运营阶段或者实际运营阶段才发现,此时要修正该问题,根本没法通过重新设计闭塞分区长度来矫正,只能通过其它技术或管理手段来避免问题的出现,会降低运营效率,且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包括:
对于每一个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以及确定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将RBC_MA和TC_MA进行差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处理器调用所述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铁路信号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可在闭塞分区设计阶段分析每一段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即分析每一段闭塞分区的长度设计是否合理,通过早期的干预达到消除问题,使闭塞分区长度划分不合理的问题在设计早期就被发现,使不合理设计的闭塞分区不会流到后期实验、试运营或运营阶段才发现,大大的缩小工期并节约返工成本。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正线接车的闭塞分区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侧线接车的闭塞分区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本申请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申请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发明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发明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对于每一个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分别进行如下步骤S101-S103的操作。
铁路两个相邻站之间一般会有多个闭塞分区,本实施例中,可在闭塞分区设计阶段分析每一段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即分析每一段闭塞分区的长度设计是否合理,通过早期的干预达到消除问题,使闭塞分区长度划分不合理的问题在设计早期就被发现,使不合理设计的闭塞分区不会流到后期实验、试运营或运营阶段才发现,大大的缩小工期并节约返工成本。
S101: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以及确定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
对于每一个闭塞分区,可通过比较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与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以判断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会造成行车许可回缩,引起列车制动。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及前方所有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以确定RBC_MA。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闭塞分区设计阶段预设的一个长度值,前方是指当前闭塞分区至进站信号机的方向。
在一示例中,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可以包括:
获取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以及获取当前闭塞分区前方所有闭塞分区的第二累加设计长度;将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与第二累加设计长度之和确定为RBC_MA。
本实施例中,可将当前闭塞分区及前方所有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的累加值作为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
本实施例可应用于正线追踪及正线进站场景,图2为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正线接车的闭塞分区示意图,如图2所示,正线进站由远至近的多个闭塞分区依次可标记为L4分区、L3分区、L2分区、L分区、LU分区、U分区和HU分区。L3分区的前方闭塞分区个数=5,L2分区的前方闭塞分区个数=4,L分区的前方闭塞分区个数=3,LU分区的前方闭塞分区个数=2。RBC_MA长度等于当前闭塞分区及相应分区下前方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之和,如正线接车时,L3分区的RBC_MA=L3分区的设计长度+前方5个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之和。
其中,在L4分区、L3分区、L2分区和L分区,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运行,列车信号机显示一个绿色灯光。LU分区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注意运行,列车信号机显示一个半绿半黄色灯光。U分区要求列车注意运行,列车信号机显示一个黄色灯光。HU分区要求列车及时采取停车措施,列车信号机显示一个半红半黄色灯光。
本实施例可应用于侧线接车场景,图3为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侧线接车的闭塞分区示意图,如图3所示,侧线进站由远至近的多个闭塞分区依次可标记为L4分区、L3分区、L2分区、L分区、LU分区、U2S分区、UUS分区和HU分区。L3分区的前方闭塞分区个数=6,L2分区的前方闭塞分区个数=5,L分区的前方闭塞分区个数=4,LU分区的前方闭塞分区个数=3。RBC_MA长度等于当前闭塞分区及相应分区下前方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之和,如侧线接车时,L3分区的RBC_MA=L3分区的设计长度+前方6个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之和。
其中,在L4分区、L3分区、L2分区和L分区,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运行,列车信号机显示一个绿色灯光。LU分区准许列车按规定速度注意运行,列车信号机显示一个半绿半黄点色灯光。U2S分区要求列车注意运行,地面信号机显示一个黄色闪光和一个黄色灯光,列车信号机显示一带“2”字的黄色闪光。UUS分区要求列车限速运行,表示列车接近的地面信号机开放道岔侧向位置进路,列车信号机显示一个双半黄色闪光。HU分区要求列车及时采取停车措施,列车信号机显示一个半红半黄色灯光。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某一长度范围内的多个坡段的设计长度及设计坡度值,确定某一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坡度的设计长度是闭塞分区设计阶段预设的一个坡度的长度值,坡度的设计坡度是闭塞分区设计阶段预设的一个坡度的坡度值。
在一示例中,可采用公式
Figure BDA0003630527130000051
确定某一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n为某一长度M范围内坡度的段数(或可称为坡段的数量,或可称为坡道的数量),n≥1,i=1,2…n;Gi为某一长度范围中每段坡度的设计坡度值,Li为某一长度范围中每段坡度的设计长度值。M=RBC_MA长度时,G为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
可通过取均值的方法获得某一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比如RBC_MA长度范围内有两段坡度,两段坡度的设计长度分别为a1和a2,两段坡度的坡度值分别为c1和c2,则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
Figure BDA0003630527130000061
在一示例中,Gi为某一长度范围中每段坡度的设计坡度值,若大于0‰的坡度取值为0‰。
S102: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以通过比较RBC_MA与TC_MA,来判断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一示例中,可预设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与TC_MA的对应关系,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通过查找该对应关系可确定对应的TC_MA。
在一示例中,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可以包括:
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闭塞分区平均长度;根据闭塞分区平均长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TC_MA。
本实施例中,可预设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与闭塞分区平均长度的对应关系,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通过查找该对应关系可确定对应的闭塞分区平均长度,根据对应的闭塞分区平均长度确定TC_MA。
在一示例中,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闭塞分区平均长度,可以包括:
在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大于或等于0‰时,闭塞分区平均长度=1800m;在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小于0‰且大于或等于负10‰时,闭塞分区平均长度=2100m;在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大小于负10‰大于或等于负20‰时,闭塞分区平均长度=2400m;在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小于负20‰时,闭塞分区平均长度=3000m。
本实施例可应用于正线追踪及正线进站场景,根据闭塞分区平均长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TC_MA,可以包括:
闭塞分区为正线接车闭塞分区时,TC_MA=闭塞分区平均长度*(当前闭塞分区前方所有闭塞分区个数+1+预留个数)。
以图2中的L3分区为例,正线接车时,L3分区的前方闭塞分区个数=5,L3分区的TC_MA=闭塞分区平均长度*(5+1+预留个数)。预留个数为正整数,预留个数可根据经验值而定,预留个数可以但不仅限于2。
本实施例可应用于侧线接车场景,根据闭塞分区平均长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TC_MA,可以包括:
闭塞分区为侧线接车闭塞分区时,TC_MA=闭塞分区平均长度*(当前闭塞分区至进站信号机所在闭塞分区之间所有闭塞分区个数+2)。
以图3中的L3分区为例,侧线接车时,L3分区的前方闭塞分区个数=6,L3分区的TC_MA=闭塞分区平均长度*(6+2)。
S103:将RBC_MA和TC_MA进行差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是否会引起列车制动。在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不会引起列车制动,则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满足预设条件,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合理。在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会引起列车制动,则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不满足预设条件,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不合理。
对于每一个闭塞分区,可通过比较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与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以判断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会造成行车许可回缩,引起列车制动。
在一示例中,在RBC_MA小于或等于TC_MA时,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满足预设条件;在RBC_MA大于TC_MA时,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入口速度,根据入口速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RBC_MA小于或等于TC_MA时,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不会造成行车许可回缩,不会引起列车制动,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合理。在RBC_MA大于TC_MA时,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存在引起列车制动的风险,进一步可通过当前闭塞分区的入口速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会引起列车制动。
以图2中的正线接车闭塞分区为例,L3分区、L2分区、L分区、LU分区、U分区和HU分区的设计长度分别为:5700m、5750m、4406m、3951m、1151m和4067m。在列车由L4分区运行至L3分区时,可确定L3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5700m+5750m+4406m+3951m+1151m+4067m=25025m。若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坡道的设计长度和设计坡度值分别为:14353:30‰的下坡道,1400:14‰的下坡道,3950:6.9‰的下坡道,1830:0‰的坡道,1070:5‰的上坡道,2312:19.5‰的上坡道,则RBC_MA范围内的平均坡度=(-14353*30-1400*14-3950*6.9+1830*0+1070*5+2312*19.5/(14353+1400+3950+1830+1070+2312)=-17.14。根据RBC_MA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对应的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在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大小于负10‰大于或等于负20‰时,闭塞分区平均长度=2400m。根据TC_MA=闭塞分区平均长度*(当前闭塞分区前方所有闭塞分区个数+1+预留个数),预留个数=2为例,TC_MA=2400*(5+1+2)=19200m。将RBC_MA与TC_MA比较,可知TC_MA(19200m)<RBC_MA(25025m),确定存在行车许可回缩,引起列车制动的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实现铁路信号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可在闭塞分区设计阶段分析每一段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即分析每一段闭塞分区的长度设计是否合理,通过早期的干预达到消除问题,使闭塞分区长度划分不合理的问题在设计早期就被发现,使不合理设计的闭塞分区不会流到后期实验、试运营或运营阶段才发现,大大的缩小工期并节约返工成本。
在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中,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入口速度,根据入口速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根据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的相关长度和相关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查找预设的制动距离表,以确定出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对应的第一入口速度;根据当前闭塞分区的TC_MA和T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查找预设的制动距离表,以确定出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对应的第二入口速度;将第一入口速度与第二入口速度进行比较,以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本实施例中,在RBC_MA大于TC_MA时,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对应的第一入口速度,以及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对应的第二入口速度,根据第一入口速度和第二入口速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一示例中,将第一入口速度与第二入口速度进行比较,以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在第一入口速度大于第二入口速度时,确定产生制动,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不满足预设条件;在第一入口速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入口速度时,确定不会产生制动,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满足预设条件。
可根据预先建立的制动距离表确定第一入口速度和第二入口速度,预设的制动距离表可以为长度、平均坡度与入口速度三者的映射关系表。
在一示例中,闭塞分区为正线接车闭塞分区时,无线闭塞中心的相关长度为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
本实施例可应用于正线追踪及正线进站场景,在RBC_MA大于TC_MA时,根据RBC_MA、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通过查找预设的第一制动距离表,获取当前闭塞分区的入口速度Speed_Entrance_RBC_MA(即第一入口速度)。根据TC_MA、T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通过查找预设的第一制动距离表,获取当前闭塞分区的入口速度Speed_Entrance_TC_MA(即第二入口速度)。
在Speed_Entrance_RBC_MA>Speed_Entrance_TC_MA时,确定会产生制动,闭塞分区的长度设计不合理。
在Speed_Entrance_RBC_MA<=Speed_Entrance_TC_MA时,确定不会产生制动,闭塞分区的长度设计合理。
可采用公式
Figure BDA0003630527130000091
确定某一长度范围M内的平均坡度,M=RBC_MA长度时,G为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M=TC_MA长度时,G为T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
在一示例中,闭塞分区为侧线接车闭塞分区时,无线闭塞中心的相关长度为当前闭塞分区至进站信号机的长度Length_Entrance,Length_Entrance=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当前闭塞分区至进站信号机所在闭塞分区之间所有闭塞分区的第一累加设计长度。
本实施例可应用于侧线接车场景,在RBC_MA大于TC_MA时,根据Length_Entrance、Length_Entrance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通过查找预设的第二制动距离表,获取当前闭塞分区的入口速度Speed_Entrance85(即第一入口速度,进站信号机的目标速度为85km/h)。根据TC_MA、T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通过查找预设的第二制动距离表,获取当前闭塞分区起点处的入口速度Speed_Entrance0(即第二入口速度)。
在Speed_Entrance85>Speed_Entrance0时,确定会产生制动,闭塞分区的长度设计不合理。否则不会产生制动,闭塞分区设计合理。
在Speed_Entrance85<=Speed_Entrance0时,确定不会产生制动,闭塞分区的长度设计合理。
可采用公式
Figure BDA0003630527130000101
确定某一长度范围M内的平均坡度,M=Length_Entrance长度时,G为Length_Entrance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M=TC_MA长度时,G为T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
可将当前闭塞分区及当前闭塞分区至进站信号机所在闭塞分区之间所有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的累加值作为当前闭塞分区至进站信号机的长度Length_Entrance。比如,当前闭塞分区为图3中的L3分区,进站信号机所在闭塞分区为图3中的LU分区,当前闭塞分区L3至进站信号机所在闭塞分区LU之间有两个闭塞分区:L2和L,则Length_Entrance=L3的设计长度+L2的设计长度+L的设计长度。
由于正线接车闭塞分区的制动距离表与侧线接车闭塞分区的制动距离表的映射关系值存在不同,本实施例可将正线接车闭塞分区的制动距离表称为第一制动距离表,将侧线接车闭塞分区的制动距离表称为第二制动距离表。
本发明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确定方法,包括:
对于每一个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以及确定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将RBC_MA和TC_MA进行差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满足预设条件,则将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确定为当前闭塞分区的实际长度。如果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将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进行调整或校正,直至调整后的设计长度满足预设条件,则将调整后的设计长度确定为当前闭塞分区的实际长度。
图4为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装置可以包括:存储器41和处理器42。
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者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当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装置运行时,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通信,处理器调用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对于每一个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以及确定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将RBC_MA和TC_MA进行差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中,处理器将RBC_MA和TC_MA进行差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在RBC_MA小于或等于TC_MA时,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满足预设条件;
在RBC_MA大于TC_MA时,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入口速度,根据所述入口速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中,处理器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入口速度,根据所述入口速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根据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的相关长度和所述相关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查找预设的制动距离表,以确定出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对应的第一入口速度,所述预设的制动距离表为长度、平均坡度与入口速度三者的映射关系表;
根据当前闭塞分区的TC_MA和T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查找所述预设的制动距离表,以确定出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对应的第二入口速度;
将所述第一入口速度与所述第二入口速度进行比较,在所述第一入口速度大于所述第二入口速度时,确定产生制动,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不满足预设条件;在所述第一入口速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入口速度时,确定不会产生制动,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满足预设条件。
在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闭塞分区为正线接车闭塞分区时,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的相关长度可以为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
在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闭塞分区为侧线接车闭塞分区时,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的相关长度可以为当前闭塞分区至进站信号机的长度Length_Entrance,Length_Entrance=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当前闭塞分区至进站信号机所在闭塞分区之间所有闭塞分区的第一累加设计长度。
在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可以包括:
获取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以及获取当前闭塞分区前方所有闭塞分区的第二累加设计长度;
将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与所述第二累加设计长度之和确定为RBC_MA。
在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中,采用公式
Figure BDA0003630527130000121
确定某一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n为某一长度M范围内坡度的段数,n≥1,i=1,2…n;Gi为某一长度范围中每段坡度的设计坡度值,Li为某一长度范围中每段坡度的设计长度值;
M=RBC_MA长度时,G为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
M=TC_MA长度时,G为T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
M=Length_Entrance长度时,G为Length_Entrance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
在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可以包括:
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闭塞分区平均长度;
根据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TC_MA;
所述闭塞分区为正线接车闭塞分区时,TC_MA=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当前闭塞分区前方所有闭塞分区个数+1+预留个数);
所述闭塞分区为侧线接车闭塞分区时,TC_MA=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当前闭塞分区至进站信号机所在闭塞分区之间所有闭塞分区个数+2)。
在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闭塞分区平均长度,可以包括:
在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大于或等于0‰时,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1800m;
在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小于0‰且大于或等于负10‰时,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2100m;
在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大小于负10‰大于或等于负20‰时,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2400m;
在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小于负20‰时,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3000m。
图5为本发明另一示例实施例提供的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数据输入模块51、追踪分析模块和输出模块52。
数据输入模块,用于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获取每一段闭塞分区的设计参数值,设计参数值可以包括: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坡道和设计长度和坡度值等。
追踪分析模块,用于对于每一个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以及确定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将RBC_MA和TC_MA进行差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输出模块52,用于输出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装置用于执行任一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实现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示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追踪分析模块可以包括:正线追踪分析模块53和侧线追踪分析模块54。
正线追踪分析模块,用于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对正线接车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进行检测,以确定正线接车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侧线追踪分析模块,用于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对侧线接车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进行检测,以确定侧线接车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卷积计算的实现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11)

1.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于每一个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以及确定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将RBC_MA和TC_MA进行差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RBC_MA和TC_MA进行差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在RBC_MA小于或等于TC_MA时,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满足预设条件;
在RBC_MA大于TC_MA时,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入口速度,根据所述入口速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入口速度,根据所述入口速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根据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的相关长度和所述相关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查找预设的制动距离表,以确定出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对应的第一入口速度,所述预设的制动距离表为长度、平均坡度与入口速度三者的映射关系表;
根据当前闭塞分区的TC_MA和T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查找所述预设的制动距离表,以确定出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对应的第二入口速度;
将所述第一入口速度与所述第二入口速度进行比较,在所述第一入口速度大于所述第二入口速度时,确定产生制动,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不满足预设条件;在所述第一入口速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入口速度时,确定不会产生制动,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满足预设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塞分区为正线接车闭塞分区时,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的相关长度为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塞分区为侧线接车闭塞分区时,所述无线闭塞中心的相关长度为当前闭塞分区至进站信号机的长度Length_Entrance,Length_Entrance=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当前闭塞分区至进站信号机所在闭塞分区之间所有闭塞分区的第一累加设计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无线闭塞中心预设的许可长度RBC_MA,包括:
获取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以及获取当前闭塞分区前方所有闭塞分区的第二累加设计长度;
将当前闭塞分区的设计长度与所述第二累加设计长度之和确定为RBC_MA。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公式
Figure FDA0003630527120000021
确定某一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n为某一长度M范围内坡度的段数,n≥1,i=1,2…n;Gi为某一长度范围中每段坡度的设计坡度值,Li为某一长度范围中每段坡度的设计长度值;
M=RBC_MA长度时,G为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
M=TC_MA长度时,G为T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
M=Length_Entrance长度时,G为Length_Entrance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轨道电路行车的许可长度TC_MA,包括:
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闭塞分区平均长度;
根据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确定当前闭塞分区的TC_MA;
所述闭塞分区为正线接车闭塞分区时,TC_MA=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当前闭塞分区前方所有闭塞分区个数+1+预留个数);
所述闭塞分区为侧线接车闭塞分区时,TC_MA=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当前闭塞分区至进站信号机所在闭塞分区之间所有闭塞分区个数+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确定闭塞分区平均长度,包括:
在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大于或等于0‰时,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1800m;
在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小于0‰且大于或等于负10‰时,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2100m;
在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大小于负10‰大于或等于负20‰时,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2400m;
在RBC_MA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小于负20‰时,所述闭塞分区平均长度=3000m。
10.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处理器调用所述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488988.5A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852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8988.5A CN114852131B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8988.5A CN114852131B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2131A true CN114852131A (zh) 2022-08-05
CN114852131B CN114852131B (zh) 2023-12-22

Family

ID=82634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88988.5A Active CN114852131B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213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0004A (zh) * 2022-09-13 2022-10-14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闭塞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97462A (ja) * 1989-01-25 1990-08-06 Kyosan Electric Mfg Co Ltd 走行パターン制御式列車制御装置
JP2002249047A (ja) * 2001-02-21 2002-09-03 Kyosan Electric Mfg Co Ltd 速度距離テーブルを使用した自動列車制御装置及び自動列車制御方法
JP2011045168A (ja) * 2009-08-19 2011-03-03 Toshiba Corp 列車制御装置及び列車制御方法
CN102632910A (zh) * 2012-03-31 2012-08-15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感知控制的高速列车闭塞区间智能控制系统
CN102653278A (zh) * 2011-07-27 2012-09-05 徐菲 一种基于测距的列车控制车载移动闭塞系统及方法
CN102653279A (zh) * 2011-09-15 2012-09-05 徐菲 一种列车信号系统装置及列车可行距离检测方法
JP2012236506A (ja) * 2011-05-12 2012-12-06 Railway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等間隔信号の抽出方法
DE102011079419A1 (de) * 2011-07-19 2013-01-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sowie Steuereinrichtung zum Bestimmen der Länge zumindest eines Gleisabschnitts
CN108791361A (zh) * 2018-05-16 2018-11-13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闭塞中重载列车的车载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9910957A (zh) * 2019-03-27 2019-06-21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闭塞生成行车许可的方法及系统
CN110705200A (zh) * 2019-09-30 2020-01-1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区间轨道电路分割方法及装置
CN111422220A (zh) * 2020-04-02 2020-07-17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tcs-3级列控系统融合车载定位信息判定闭塞分区占用的方法
CN111891193A (zh) * 2020-08-27 2020-11-06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确定prt导轨闭塞区间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12793630A (zh) * 2021-01-04 2021-05-14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距离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2032727A (ja) * 2020-08-13 2022-02-25 株式会社東芝 列車速度位置算出装置、列車運転支援装置、列車運転制御装置及び列車速度位置算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97462A (ja) * 1989-01-25 1990-08-06 Kyosan Electric Mfg Co Ltd 走行パターン制御式列車制御装置
JP2002249047A (ja) * 2001-02-21 2002-09-03 Kyosan Electric Mfg Co Ltd 速度距離テーブルを使用した自動列車制御装置及び自動列車制御方法
JP2011045168A (ja) * 2009-08-19 2011-03-03 Toshiba Corp 列車制御装置及び列車制御方法
JP2012236506A (ja) * 2011-05-12 2012-12-06 Railway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等間隔信号の抽出方法
DE102011079419A1 (de) * 2011-07-19 2013-01-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sowie Steuereinrichtung zum Bestimmen der Länge zumindest eines Gleisabschnitts
CN102653278A (zh) * 2011-07-27 2012-09-05 徐菲 一种基于测距的列车控制车载移动闭塞系统及方法
CN102653279A (zh) * 2011-09-15 2012-09-05 徐菲 一种列车信号系统装置及列车可行距离检测方法
CN102632910A (zh) * 2012-03-31 2012-08-15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感知控制的高速列车闭塞区间智能控制系统
CN108791361A (zh) * 2018-05-16 2018-11-13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闭塞中重载列车的车载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9910957A (zh) * 2019-03-27 2019-06-21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合闭塞生成行车许可的方法及系统
CN110705200A (zh) * 2019-09-30 2020-01-1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区间轨道电路分割方法及装置
CN111422220A (zh) * 2020-04-02 2020-07-17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tcs-3级列控系统融合车载定位信息判定闭塞分区占用的方法
JP2022032727A (ja) * 2020-08-13 2022-02-25 株式会社東芝 列車速度位置算出装置、列車運転支援装置、列車運転制御装置及び列車速度位置算出方法
CN111891193A (zh) * 2020-08-27 2020-11-06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确定prt导轨闭塞区间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12793630A (zh) * 2021-01-04 2021-05-14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距离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博;钱伟;: "自动闭塞区段通过信号机布置方法探讨", 铁道通信信号, no. 11 *
张守帅;田长海;: "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列车运行速度相关问题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 no. 03 *
杜旭升;刘启刚;张巍;王海志;: "大型客运站列车技术作业过程模拟技术探讨", 铁道标准设计, no. 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0004A (zh) * 2022-09-13 2022-10-14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闭塞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5180004B (zh) * 2022-09-13 2023-03-17 卡斯柯信号(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闭塞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2131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67043B2 (en) Control method for supporting dynamic coupling and uncoupling of train
CN112572541B (zh) 一种货运铁路列车安全位置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JP7040399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180281833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hybrid operation of trains having different formation lengths and 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
CN113240907B (zh) 基于c-v2x的车辆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10957B (zh) 一种基于混合闭塞生成行车许可的方法及系统
CN107985352B (zh) 一种适用于全自动驾驶的库内ma确定的方法
CN109263686B (zh) 一种atp与lkj不停车自动切换控制权的方法、列车
CN111422226B (zh) 一种闭塞分区设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914739A (zh) 对列车进行移动授权控制的方法
CN114852131A (zh) 一种闭塞分区长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625035B (zh) 隧道地上混合线路的列车运行模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63701A (zh) 一种评估正线通过能力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45858B (zh) 确定车辆后筛结果的行车控制方法、区域控制器及系统
CN115366955A (zh) 建立脱轨防护区域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7539298B (zh) 一种列车的空气制动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11845863B (zh) 确定安全行车区域的行车控制方法、区域控制器及系统
CN113068148A (zh) 一种实现授权管理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3682353B (zh) 一种实现平均制动减速度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45859B (zh) 确定车辆前筛结果的行车控制方法、区域控制器及系统
CN1163592A (zh) 用于将列车/机车制动到停车点的目标制动方法
CN112849224A (zh) 一种应用于新线铁路工程上列车之间的移动闭塞方法
CN114475723B (zh) 站后折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129883A1 (en) Headway control device
JP4609932B2 (ja)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