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7575B - 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及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及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7575B
CN114847575B CN202210787285.2A CN202210787285A CN114847575B CN 114847575 B CN114847575 B CN 114847575B CN 202210787285 A CN202210787285 A CN 202210787285A CN 114847575 B CN114847575 B CN 114847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olen
cloth
sewing
piece
l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72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47575A (zh
Inventor
袁才华
李华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uans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uans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uans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uans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872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7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7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7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47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7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2Handl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e.g. feeding, piling, separating or revers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及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该呢料服装加工包括将呢料裁片进行拼接的步骤,该步骤包括:(1)将两片薄裁片车缝形成第一固定缝,制成拼接件,所述的拼接件具有分别处于第一固定缝两侧的两片第一缝头和两片第二缝头;(2)将所述的拼接件置于两片呢料裁片之间,使两片第一缝头分别外翻至两片呢料裁片的外侧面,使两片第二缝头分别外翻至两片呢料裁片的内侧面,将第一缝头、呢料裁片和第二缝头车缝固定。工艺适用范围广、易于实施,且获得的呢料裁片拼接结构厚度小,生产效率高;该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及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及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呢子面料是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多用来做制服、大衣等,由于风格新颖别致,挺括中不失柔软,朴实中又不失时尚,粗犷中蕴涵典雅,故在秋冬市场十分走俏。
传统的呢料服装的制作方法,通常是按照衣身各个部分,将呢料裁切而后拼接缝合而成。其中,传统的拼接方式包括:先将两片衣片重叠,留出缝头后机缝一道线,再将缝头熨烫使其倒伏,最后通过手工将缝头与一侧或两侧衣片缝合。
这种拼接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1)单层呢料本身厚度即较大,而拼接缝处呢料层数通常是衣片的两倍或三倍,导致拼缝处厚度较大,不仅导致成衣硬挺、不美观,而且拼缝处较为硌人,穿着舒适度较差;(2)为免固定缝头时在衣片上留下线迹,需要人工缝合缝头,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108823939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正反都不露线迹的双面呢拼接工艺,该拼接工艺包括:(1)在靠近第一双面呢裁片需要拼接的一侧边缘机缝第一净缝线,在靠近第二双面呢裁片相应一侧边缘机缝第二净缝线,若定义第一净缝线或第二净缝线距离边缘的距离为X,则X=2×缝份宽+双面呢面料厚度+毛边修剪量;(2)使用剖缝机对第一双面呢裁片和第二双面呢裁片进行剖缝,缝深等于X,第一双面呢裁片形成第一面缝份、第一里缝份,第二双面呢裁片形成第二面缝份、第二里缝份;(3)对第一面缝份、第一里缝份,第二面缝份和第二里缝份进行熨烫,并修剪毛边至顺直;(4)将第一面缝份和第二里缝份向内剪裁,剪裁宽度为步骤(1)缝份宽,第一面缝份剩余的部分为第一余缝份, 第二里缝份剩余的部分为第二余缝份;(5)将第一里缝份向第一面缝份一侧倒烫,倒烫宽度等于步骤(1)缝份宽,第二面缝份向第二里缝份一侧倒烫,倒烫宽度等于步骤(1)缝份宽;(6)第一里缝份与第二面缝份搭接后进行“互”式拼接,在正面参照第一双面呢裁片上的第一净缝线,使用暗缲藏针法将第一余缝份与第二面缝份缝合在一起,在反面参照第二双面呢裁片上的第二净缝线,使用暗缲藏针法将第二余缝份与第一里缝份缝合在一起;(7)拆掉第一净缝线和第二净缝线。
上述拼接工艺的不足之处在于:(1)只适用于对双面呢料进行拼接,不适于对单面呢料进行拼接;(2)虽然在拼缝处将双面呢裁片进行剖缝后再缝合,但拼接位置的厚度仍旧是四层呢料厚度,没有根本解决拼接处厚度过大的问题;(3)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及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该呢料服装加工工艺适用范围广、易于实施,且获得的呢料裁片拼接结构厚度小,生产效率高;该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生产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包括将呢料裁片进行拼接的步骤,该步骤包括:
(1)将两片薄裁片车缝形成第一固定缝,制成拼接件,所述的拼接件具有分别处于第一固定缝两侧的两片第一缝头和两片第二缝头;
(2)将所述的拼接件置于两片呢料裁片之间,使两片第一缝头分别外翻至两片呢料裁片的外侧面,使两片第二缝头分别外翻至两片呢料裁片的内侧面,将第一缝头、呢料裁片和第二缝头车缝固定。
本发明在将呢料裁片进行拼接时,摒弃了传统工艺中直接在呢料裁片上设置缝合线的方法,而是额外利用两片薄裁片制成拼接件,再利用拼接件上预留的两对缝头与两片呢料裁片固定,拼接完成后,两片呢料裁片在拼缝处紧密对接但不重叠,使得拼接处厚度与裁片厚度相当,成衣更加轻盈、美观;不仅适用于任意厚度或层数的呢料裁片,而且制作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中,用于制作拼接件的薄裁片的材质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厚度较单层呢料裁片要薄且能将呢料裁片稳固拼接即可。
在上述的呢料服装加工工艺的步骤(1)中,第一缝头和第二缝头处于同一薄裁片上或处于不同薄裁片上。
本发明中,拼接件上的第一固定缝可以仅设置一条,也可以设置多条,显然,第一固定缝的条数较多时拼接效果更好。
当所述的拼接件上仅有一条第一固定缝时,优选地,在所述的步骤(2)中,使该第一固定缝靠近呢料裁片的外侧面。确保在呢料裁片的外侧面处,两片呢料裁片之间不会留有缝隙。
而当所述的拼接件上有至少两条第一固定缝时,优选地,距离最远的两条第一固定缝之间的距离与呢料裁片的厚度相当或小于呢料裁片的厚度。如此可确保拼接件将呢料裁片的边缘完全且紧密地包裹,提高拼接稳定性。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呢料服装加工工艺中,在所述的步骤(2)中,至少将所述的第一缝头的外边缘向内折弯形成止口后再与呢料裁片和第二缝头车缝固定。即显露于成衣外侧的第一缝头需要向内折弯形成止口,当所制备的呢料服装为双面穿着时,则第一缝头和第二缝头均应当向内折弯形成止口后再与呢料裁片车缝固定。
呢料由于本身的厚度较大,若仍采用呢料制作口袋虽然造型感较佳,但无疑又增大了成衣的重量,且双层呢料形成的口袋显得较为笨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的呢料服装加工工艺还包括在呢料裁片上制作立体口袋的步骤,该步骤包括:
(a)采用衬布和里布制成具有内袋口的袋体,所述的衬布背向里布的一侧具有双面衬;
(b)在呢料裁片上裁剪出外袋口,将袋体置于呢料裁片的下方,并使袋体的内袋口的位置与外袋口的位置对应;
(c)将立体口袋模型从外袋口和内袋口处伸入袋体内,在高温下使料裁片变形以形成与立体口袋模型相适配的立体口袋,同时使衬布通过双面衬与立体口袋相互粘接以固定立体口袋的造型。
本发明利用衬布和里布先预制一袋体,并将袋体置于呢料裁片上的外袋口处,而后将立体口袋模型置入袋体内,在高温条件下,立体口袋模型挤压呢料裁片,使呢料裁片局部变形形成立体口袋,同时衬布在高温下通过双面衬与立体口袋相互粘接,在将袋体固定到呢料裁片上的同时也起到使立体口袋保持其立体造型的作用。
本发明制备的立体口袋不仅造型感十足,而且从外侧看是与呢料裁片一体成型的,成衣更显利落干练和轻盈。
在上述呢料服装加工工艺的步骤(a)中,所述的衬布与所述的里布之间通过双面衬粘接成袋体;或者,所述的衬布和所述的里布通过车线缝合形成袋体;
所述的衬布的宽度与立体口袋的宽度相当,所述的里布的宽度小于衬布的宽度。
衬布和里布之间可以是车缝固定的也可以是通过双面衬粘接固定的,以上两种袋体的制作方式均可。
本发明中,里布的宽度优选是比衬布要小的,当衬布与立体口袋粘合后,宽度较小的里布也有助于保持立体口袋的造型。
在上述的呢料服装加工工艺中,所述的外袋口具有处于立体口袋上的第一裁剪部和处于呢料裁片上的第二裁剪部,所述的里布与该第二裁剪部缝合固定或通过双面衬粘接固定。将里布在内袋口处与第二裁剪部向固定,则袋体与呢料裁片之间能更加牢固地相连,可减轻立体口袋承重时衬布与立体口袋之间双面衬的承重压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有用于传送呢料裁片的传送平台,该传送平台的上方架设有:
造型机构,该造型机构用于将呢料裁片上的预制口袋制成立体口袋;
压料机构,该压料机构用于将呢料裁片固定在传送平台上以便造型机构造型;
所述的传送平台的出料端与至少一台缝纫机相连,所述的缝纫机用于对呢料裁片上的立体口袋进行后整理并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将呢料裁片拼接成成衣。
本发明的智能加工设备中,工人只需按照预设方向和预设间距将需要制作立体口袋的呢料裁片置于传送平台上,传送平台即会将呢料裁片送至造型机构和压料机构的下方,压料机构先将呢料平台压紧固定,而后造型机构即将呢料裁片的预制口袋制成立体口袋;立体口袋成型后,传送平台即将呢料裁片送往缝纫机处对呢料裁片上的立体口袋进行后整理,并进一步与其他呢料裁片拼接,最终获得成衣。
在上述的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中,所述的传送平台的上方设有升降座以及驱使该升降座竖直升降的升降驱动器,所述的造型机构包括与升降座滑动配合的滑移座以及用于驱使滑移座沿升降座水平滑移的滑移驱动器,该滑移座的底部通过连杆固设有立体口袋模型;
所述的压料机构包括固设于该升降座底部的压料板,所述的造型机构还包括加热模,该压料板的底部凹设有用于容纳该加热模的凹陷区,所述的加热模背向压料板的一侧形成有与立体口袋模型相适配的成型凹槽;
所述的传送平台上设有沿传送方向均匀布置的监测点位,所述的压料板的底部设有监测器,该监测器、升降驱动器、滑移驱动器和传送平台均与控制机构相连,该监测器用于监测传送平台上的监测点位以确定呢料裁片上的预制口袋是否到达预设位置,所述的控制机构用于根据监测器的监测信号控制传送平台、升降驱动器和滑移驱动器的工作。
呢料裁片的预制口袋中,由于里布的宽度是比衬布要小的,因此当里布放平时,衬布会拱起而为立体口袋模型的插入预留缝隙。造型时,先将呢料裁片的预制口袋置于监测点位处,当呢料裁片随传送平台到达压料板下方时,监测器监测到监测点位出现并立即向控制机构发送监测信号,此时控制机构即使传送平台暂停,并启动升降驱动器,使压料板和立体口袋模型均随升降座下降;其中,压料板压紧呢料裁片并使已预热的加热模覆盖在立体口袋的形成位置上;而立体口袋模型在接触呢料裁片后,控制机构即启动滑移驱动器,使立体口袋模型朝向加热模所在方向移动并从呢料裁片的预留缝隙处插入预制口袋内,直至立体口袋模型和加热模的成型凹槽将呢料裁片夹紧,此时加热模即对呢料裁片进行局部加热,立体口袋模型即使之局部变形形成立体口袋。
其中,所述的监测点位可以是布置在传送平台上的磁铁方阵,所述的监测器可以是磁力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在将呢料裁片进行拼接时,摒弃了传统工艺中直接在呢料裁片上设置缝合线的方法,而是额外利用两片薄裁片制成拼接件,再利用拼接件上预留的两对缝头与两片呢料裁片固定,拼接完成后,两片呢料裁片在拼缝处紧密对接但不重叠,使得拼接处厚度与裁片厚度相当,成衣更加轻盈、美观;不仅适用于任意厚度或层数的呢料裁片,而且制作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
(2)本发明利用衬布和里布先预制一袋体,并将袋体置于呢料裁片上的外袋口处,而后将立体口袋模型置入袋体内,在高温条件下,立体口袋模型挤压呢料裁片,使呢料裁片局部变形形成立体口袋,同时衬布在高温下通过双面衬与立体口袋相互粘接,在将袋体固定到呢料裁片上的同时也起到使立体口袋保持其立体造型的作用;本发明制备的立体口袋不仅造型感十足,而且从外侧看是与呢料裁片一体成型的,成衣更显利落干练和轻盈。
(3)本发明的智能加工设备中,工人只需按照预设方向和预设间距将需要制作立体口袋的呢料裁片置于传送平台上,传送平台即会将呢料裁片送至造型机构和压料机构的下方,此时节拍控制机构即暂停传送平台,压料机构先将呢料平台压紧固定,而后造型机构即将呢料裁片的预制口袋制成立体口袋;立体口袋成型后,传送平台再次启动,将呢料裁片送往缝纫机处对呢料裁片上的立体口袋进行后整理,并进一步与其他呢料裁片拼接,最终获得成衣;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呢料服装加工工艺获得的呢料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呢料服装加工工艺获得的第二种呢料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呢料服装加工工艺获得的第三种呢料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呢料服装加工工艺获得的立体口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呢料服装加工工艺获得的立体口袋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呢料服装加工工艺获得的立体口袋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呢料服装加工工艺获得的立体口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压料板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压料板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的模块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将呢料裁片(100)进行拼接的步骤,该步骤包括:
(1)将两片薄裁片1车缝形成第一固定缝2,制成拼接件3,该拼接件3具有分别处于第一固定缝2两侧的两片第一缝头4和两片第二缝头5;
其中,本实施例对薄裁片1的材质没有要求,只要厚度较薄,且能将呢料裁片100稳固拼接即可;两片薄裁片1车缝后,在第一固定缝2的两侧,即形成了两片第一缝头4和两片第二缝头5;
(2)将拼接件3置于两片呢料裁片100之间,使两片第一缝头4分别外翻至两片呢料裁片100的外侧面,使两片第二缝头5分别外翻至两片呢料裁片100的内侧面,将第一缝头4、呢料裁片100和第二缝头5车缝固定,形成第二固定缝6。
第一缝头4和第二缝头5其实是一样的,仅仅是在拼接呢料裁片100时处于呢料裁片100的不同位置(外侧或内侧)而已;第一缝头4和第二缝头5可以是处于同一薄裁片1上的,也可以是处于不同薄裁片1上的,本实施例对此也无要求;
本实施例中,拼接件3上的第一固定缝2可以仅设置一条(如图1所示),此时,在采用拼接件3拼接呢料裁片100时,使该第一固定缝2靠近呢料裁片100的外侧面;如此可以确保在呢料裁片100的外侧面处,两片呢料裁片100之间不会留有缝隙,拼接紧密。
拼接件3上的第一固定缝2可也可以设置多条(两条或两条以上,如图2和图3所示),显然,第一固定缝2的条数较多时拼接效果更好;此时,需要确保距离最远的两条第一固定缝2之间的距离与呢料裁片100的厚度相当或稍小于呢料裁片100的厚度,如此可确保拼接件3将呢料裁片100的边缘完全且紧密地包裹,提高拼接稳定性。
如图1-图3所示,至少将第一缝头4的外边缘向内折弯形成止口7后再与呢料裁片100和第二缝头5车缝固定,即显露于成衣外侧的第一缝头4需要向内折弯形成止口7(如图1和图2所示);当所制备的呢料服装为双面穿着时,则第一缝头4和第二缝头5均应当向内折弯形成止口7后再与呢料裁片100车缝固定(如图3所示)。
采用上述方法拼接完成后,两片呢料裁片100在拼缝处紧密对接但不重叠,使得拼接处厚度与裁片厚度相当,成衣更加轻盈、美观;该拼接方法不仅适用于任意厚度或层数的呢料裁片100,而且制作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包括在呢料裁片100上制作立体口袋8的步骤,该步骤包括:
(a)采用衬布9和里布10制成具有内袋口201的袋体200,至少衬布9背向里布10的一侧具有双面衬11;
衬布9与里布10之间可以是通过双面衬11粘接成袋体200的,也可以如图5所示是通过车线缝合形成袋体200的,衬布9与里布10之间形成了呈U型的第三固定缝12;
(b)在呢料裁片100上裁剪出外袋口300,将袋体200置于呢料裁片100的下方,并使袋体200的内袋口201的位置与外袋口300的位置对应;
(c)将立体口袋模型27从外袋口300和内袋口201处伸入袋体200内,在高温下使呢料裁片100变形以形成与立体口袋模型27相适配的立体口袋8,同时使衬布9通过双面衬11与立体口袋8相互粘接以固定立体口袋8的造型;
其中,衬布9的宽度与立体口袋8的宽度相当,而里布10的宽度小于衬布9的宽度;则当衬布9与立体口袋8粘合后,宽度较小的里布10也有助于保持立体口袋8的造型;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外袋口300具有处于立体口袋8上的第一裁剪部301和处于呢料裁片100上的第二裁剪部302,在第一裁剪部301处缝合第四固定缝13,并在第二裁剪部302和里布10之间缝合第五固定缝14,即完成了立体口袋8的制作;该立体口袋8不仅造型感十足,而且从外侧看是与呢料裁片100一体成型的,成衣更显利落干练和轻盈。
实施例3
如图8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15,机架15上设有用于传送呢料裁片100的传送平台16,该传送平台16是由往复回转的传送带17形成的,传送带17的运行则由电机带动传送辊18旋转而带动。
该传送平台16的上方架设有用于将呢料裁片100上的预制口袋制成立体口袋8的造型机构19,以及用于将呢料裁片100固定在传送平台16上以便造型机构19造型的压料机构20;传送平台16的出料端与至少一台缝纫机21相连,缝纫机21用于对呢料裁片100上的立体口袋8进行后整理并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将呢料裁片100拼接成成衣。
具体地,如图8所示,在传送平台16的上方设有升降座22以及驱使该升降座22竖直升降的升降驱动器23,该升降驱动器23有两个且均固定在机架15上,本实施例采用的升降驱动器23为气缸;该造型机构19即包括与升降座22滑动配合的滑移座24以及用于驱使滑移座24沿升降座22水平滑移的滑移驱动器25,该压料机构20包括固设于该升降座22底部的压料板26,该滑移驱动器25固设于升降座22上且位于滑移座24远离压料板26的一侧。
如图9和图10所示、结合图8可见,该造型机构19还包括立体口袋模型27和加热模28,其中,立体口袋模型27通过连杆29固设于滑移座24的底部,而加热模28则被固设于压料板26底部的凹陷区内,该加热模28背向压料板26的一侧形成有与立体口袋模型27相适配的成型凹槽30,如此立体口袋模型27和加热模28的成型凹槽30即可将呢料裁片100夹紧,加热模28即可对呢料裁片100进行局部加热并变形形成立体口袋8;作为优选,压料板26是采用绝缘不导热的耐热材料制成的。
如图10和图11所示,压料板26具有处于凹陷区边缘的压料部31,该压料部31上设有若干监测器32(本实施例采用的是磁力传感器),而传送平台16上则设有沿传送方向均匀布置的若干监测点位33(本实施例采用的监测点位(33)为U型磁铁方阵)。
本实施例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为:
由于呢料裁片100的预制口袋中,里布10的宽度是比衬布9要小的,因此当里布10放平时,衬布9会拱起而为立体口袋模型27的插入预留缝隙;在放料时,工作人员将呢料裁片100的预制口袋放置在处于磁铁方阵内围的传送平台16位置上,并使呢料裁片100上的预制口袋开口背向前进方向,以便立体口袋模型27插入;
当传送平台16将呢料裁片100传送至压料板26下方时,磁力传感器感应到磁铁方阵并将监测信号传送给控制机构34,控制机构34即使传送平台16暂停,并启动升降驱动器23,使压料板26和立体口袋模型27均随升降座22下降;其中,压料板26的压料部31压紧呢料裁片100并使已预热的加热模28覆盖在立体口袋8的形成位置上;而立体口袋模型27在接触呢料裁片100后,控制机构34即启动滑移驱动器25,使立体口袋模型27朝向加热模28所在方向移动并从呢料裁片100的预留缝隙处插入预制口袋内,直至立体口袋模型27和加热模28的成型凹槽30将呢料裁片100夹紧,此时加热模28即对呢料裁片100进行局部加热,立体口袋模型27即使之局部变形形成立体口袋8;
加热预定时间后,控制机构34再次启动滑移驱动器25,使立体口袋模型27退出立体口袋8,而后启动升降驱动器23,使压料板26和立体口袋模型27随升降座22上行,等待下次造型;
已完成立体口袋8制作的呢料裁片100随传送平台16前进,在传送平台16的出料端和缝纫机21之间设有收集网,呢料裁片100先在收集网处收集,待工作人员取用,以将该具有立体口袋8的呢料裁片100与其他呢料裁片100进行拼接,拼接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9)

1.一种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呢料裁片(100)进行拼接的步骤,该步骤包括:
(1)将两片薄裁片(1)车缝形成第一固定缝(2),制成拼接件(3),所述的拼接件(3)具有分别处于第一固定缝(2)两侧的两片第一缝头(4)和两片第二缝头(5);
(2)将所述的拼接件(3)置于两片呢料裁片(100)之间,使两片第一缝头(4)分别外翻至两片呢料裁片(100)的外侧面,使两片第二缝头(5)分别外翻至两片呢料裁片(100)的内侧面,将第一缝头(4)、呢料裁片(100)和第二缝头(5)车缝固定,
还包括在呢料裁片(100)上制作立体口袋(8)的步骤,该步骤包括:
(a)采用衬布(9)和里布(10)制成具有内袋口(201)的袋体(200),所述的衬布(9)背向里布(10)的一侧具有双面衬(11);
(b)在呢料裁片(100)上裁剪出外袋口(300),将袋体(200)置于呢料裁片(100)的下方,并使袋体(200)的内袋口(201)的位置与外袋口(300)的位置对应;
(c)将立体口袋模型(27)从外袋口(300)和内袋口(201)处伸入袋体(200)内,在高温下使料裁片变形以形成与立体口袋模型(27)相适配的立体口袋(8),同时使衬布(9)通过双面衬(11)与立体口袋(8)相互粘接以固定立体口袋(8)的造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第一缝头(4)和第二缝头(5)处于同一薄裁片(1)上或处于不同薄裁片(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接件(3)上有一条第一固定缝(2),在所述的步骤(2)中,使该第一固定缝(2)靠近呢料裁片(100)的外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接件(3)上有至少两条第一固定缝(2),距离最远的两条第一固定缝(2)之间的距离与呢料裁片(100)的厚度相当或小于呢料裁片(100)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中,至少将所述的第一缝头(4)的外边缘向内折弯形成止口(7)后再与呢料裁片(100)和第二缝头(5)车缝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衬布(9)与所述的里布(10)之间通过双面衬(11)粘接成袋体(200);或者,所述的衬布(9)和所述的里布(10)通过车线缝合形成袋体(200);
所述的衬布(9)的宽度与立体口袋(8)的宽度相当,所述的里布(10)的宽度小于衬布(9)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袋口(300)具有处于立体口袋(8)上的第一裁剪部(301)和处于呢料裁片(100)上的第二裁剪部(302),所述的里布(10)与该第二裁剪部(302)缝合固定或通过双面衬粘接固定。
8.一种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5)上设有用于传送呢料裁片(100)的传送平台(16),该传送平台(16)的上方架设有:
造型机构(19),该造型机构(19)用于将呢料裁片(100)上的预制口袋制成立体口袋(8);
压料机构(20),该压料机构(20)用于将呢料裁片(100)固定在传送平台(16)上以便造型机构(19)造型;
所述的传送平台(16)的上方设有升降座(22)以及驱使该升降座(22)竖直升降的升降驱动器(23),所述的造型机构(19)包括与升降座(22)滑动配合的滑移座(24)以及用于驱使滑移座(24)沿升降座(22)水平滑移的滑移驱动器(25),该滑移座(24)的底部通过连杆(29)固设有立体口袋模型(27);
所述的压料机构(20)包括固设于该升降座(22)底部的压料板(26),所述的造型机构(19)还包括加热模(28),该压料板(26)的底部凹设有用于容纳该加热模(28)的凹陷区,所述的加热模(28)背向压料板(26)的一侧形成有与立体口袋模型(27)相适配的成型凹槽(30);
所述的传送平台(16)的出料端与至少一台缝纫机(21)相连,所述的缝纫机(21)用于对呢料裁片(100)上的立体口袋(8)进行后整理并采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将呢料裁片(100)拼接成成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送平台(16)上设有沿传送方向均匀布置的监测点位(33),所述的压料板(26)的底部设有监测器(32),该监测器(32)、升降驱动器(23)、滑移驱动器(25)和传送平台(16)均与控制机构(34)相连,该监测器(32)用于监测传送平台(16)上的监测点位(33)以确定呢料裁片(100)上的预制口袋是否到达预设位置,所述的控制机构(34)用于根据监测器(32)的监测信号控制传送平台(16)、升降驱动器(23)和滑移驱动器(25)的工作。
CN202210787285.2A 2022-07-06 2022-07-06 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及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 Active CN114847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7285.2A CN114847575B (zh) 2022-07-06 2022-07-06 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及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7285.2A CN114847575B (zh) 2022-07-06 2022-07-06 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及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7575A CN114847575A (zh) 2022-08-05
CN114847575B true CN114847575B (zh) 2022-09-23

Family

ID=82625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7285.2A Active CN114847575B (zh) 2022-07-06 2022-07-06 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及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47575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42167A (en) * 1947-12-04 1950-08-30 Stephen Hereward Hammersley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ockets for overcoats or the like
AT296915B (de) * 1966-04-22 1972-03-10 Werner Augusti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Umbruchkanten an textilen Warenbahnen, Kleidungsstücken u.dgl. sowie Einlagestreifen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ES179025U (es) * 1972-03-23 1972-12-01 Castany Ferre Y Sanrama Padro J Y Ramon Plantilla para conformar bolsillos y piezas similares de confeccion.
US3845732A (en) * 1971-04-09 1974-11-05 Tech Des Ind De L Habillement Method of forming braided elongated openings
IT1030315B (it) * 1975-03-11 1979-03-30 Dollfus Mieg Et Cie Procedimento per il fissaggio dei saccetti delle tasche sui capi di vestiario
US4315793A (en) * 1979-03-01 1982-02-16 Haggar Company Apparatus for implanting pockets
JP2001269494A (ja) * 2000-03-27 2001-10-02 Japan Vilene Co Ltd 生地の止着方法
CN1715476A (zh) * 2004-06-28 2006-01-04 阳光时尚株式会社 立体型窄幅带状物
TW200637504A (en) * 2005-04-25 2006-11-01 Kyoung-Soo Yoo Seamless bag-shaped masculine underpants and its manufacture method
JP6423567B1 (ja) * 2018-06-26 2018-11-14 双日株式会社 縫製装置
WO2018206145A1 (de) * 2017-05-08 2018-11-15 Pfaff Industriesysteme Und Maschinen Gmbh Taschenaufnähschablone sowie nähautomaten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r cargotasche
CN110582603A (zh) * 2017-05-04 2019-12-17 德利姆股份责任有限公司 在一块布料上熨烫和缝制口袋的系统和方法
CN210445812U (zh) * 2019-08-07 2020-05-05 郑金忠 一种带定型功能的男用内裤囊袋热压成型机
CN211256273U (zh) * 2019-08-27 2020-08-14 石家庄嘉恒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口袋缝制设备定位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511121A (en) * 1915-07-31 1916-04-20 William Mitchell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ockets for Coats or other Garments.
US20030172430A1 (en) * 2002-03-15 2003-09-18 Jarrett Nancy L. Changeable pockets on garments
US20120317701A1 (en) * 2011-06-14 2012-12-20 Iris Bohun Attachable Pocket and Method of Attachment Utilizing a Continuous Backing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42167A (en) * 1947-12-04 1950-08-30 Stephen Hereward Hammersley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ockets for overcoats or the like
AT296915B (de) * 1966-04-22 1972-03-10 Werner Augusti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Umbruchkanten an textilen Warenbahnen, Kleidungsstücken u.dgl. sowie Einlagestreifen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US3845732A (en) * 1971-04-09 1974-11-05 Tech Des Ind De L Habillement Method of forming braided elongated openings
ES179025U (es) * 1972-03-23 1972-12-01 Castany Ferre Y Sanrama Padro J Y Ramon Plantilla para conformar bolsillos y piezas similares de confeccion.
IT1030315B (it) * 1975-03-11 1979-03-30 Dollfus Mieg Et Cie Procedimento per il fissaggio dei saccetti delle tasche sui capi di vestiario
US4315793A (en) * 1979-03-01 1982-02-16 Haggar Company Apparatus for implanting pockets
JP2001269494A (ja) * 2000-03-27 2001-10-02 Japan Vilene Co Ltd 生地の止着方法
CN1715476A (zh) * 2004-06-28 2006-01-04 阳光时尚株式会社 立体型窄幅带状物
TW200637504A (en) * 2005-04-25 2006-11-01 Kyoung-Soo Yoo Seamless bag-shaped masculine underpants and its manufacture method
CN110582603A (zh) * 2017-05-04 2019-12-17 德利姆股份责任有限公司 在一块布料上熨烫和缝制口袋的系统和方法
WO2018206145A1 (de) * 2017-05-08 2018-11-15 Pfaff Industriesysteme Und Maschinen Gmbh Taschenaufnähschablone sowie nähautomaten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r cargotasche
JP6423567B1 (ja) * 2018-06-26 2018-11-14 双日株式会社 縫製装置
CN210445812U (zh) * 2019-08-07 2020-05-05 郑金忠 一种带定型功能的男用内裤囊袋热压成型机
CN211256273U (zh) * 2019-08-27 2020-08-14 石家庄嘉恒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口袋缝制设备定位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7575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34968A1 (zh) 防漏绒羽绒制品及其生产方法
WO2019205240A1 (zh) 一种无缝针织衬衫的制作方法
JP3135471U (ja) シームレスブラジャー
CN114847575B (zh) 呢料服装加工工艺及呢料服装智能加工设备
US20090017725A1 (en) High Elastic Fiber Cup
US20090305608A1 (en) Method for Making a Concave-Shaped Textile Lingerie Article, in Particular a Brassiere Cup, by Edge-to-Edge Assembly of Two Pieces to at Least One Curved Edge and Resulting Article
TW201412256A (zh) 具有外層面布的胸罩罩杯及其製造方法
CN201119449Y (zh) 无缝粘合机上胶装置
CN113558320B (zh) 复合成衣的制作工艺及复合成衣
CN2699692Y (zh) 女士内衣胸杯的平滑缝合结构
CN112450509B (zh) 一种双面呢大衣的工艺处理方法
WO2020186835A1 (zh) 一种生产多层填充保温材料的方法
CN217791581U (zh) 呢料服装及其立体口袋
CN104738871A (zh) 一种防水缝口的超声波熔接工艺
CN106418821A (zh) 一种无缝贴袋结构及其缝制方法
CN105533927A (zh) 一种鞋帮形成方法
CN202873815U (zh) 一种带有外层面布的文胸罩杯
CN217791521U (zh) 呢料拼接结构及呢料拼接服装
CN216493546U (zh) 一种组合式文胸
CN200947826Y (zh) 无车缝线口袋
CN101390786B (zh) 眼罩超声波成型装置及眼罩加工方法
CN116807095A (zh) 一种一体式内衣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CN217851416U (zh) 一种保暖双面服装
CN217039011U (zh) 一种防羽布型羽绒服面料
CN213013358U (zh) 贴兜快速勾缝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