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6165B - 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6165B
CN114836165B CN202210510336.7A CN202210510336A CN114836165B CN 114836165 B CN114836165 B CN 114836165B CN 202210510336 A CN202210510336 A CN 202210510336A CN 114836165 B CN114836165 B CN 114836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stirring
driving
parts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03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6165A (zh
Inventor
汤炼
胡方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Xinglong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Xinglong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Xinglong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Xinglong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103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61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6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6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6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6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01J19/20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in the form of helices, e.g. screw rea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65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ir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5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particle size in gener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6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Magnetic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转印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30‑40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20份的聚酯丙烯酸酯、10‑12份的环氧丙烯酸酯、3‑5份的不饱和羧酸、1‑3份的光引发剂、0.5‑1份的有色磁性粉以及0.2‑0.4份的稀释剂。本发明具有将有色磁性粉与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不饱和羧酸、光引发剂以及稀释剂混合,以通过有色磁性粉上色的同时,通过有色磁性粉的磁力实现大面积动态吸附的作用,从而显著提升UV转印胶的制备效率以及在光固定形时的效率,且在控制组分数量的同时,降低混合均匀的难度,以使得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印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UV转印胶是一种光固化型单组分成型点胶,主要通过模具成型于PC、PET及TPU等其它聚酯薄膜表面,也可单独点在薄膜表面,主要用来制作高档手机按键和CD拉丝纹等。在UV转印胶的转印操作中,UV胶水首先通过点胶头注射到转印模具上,然后将待印刷的基材放置在转印模具上,再通过压合单元对基材和转印模具进行压合,使基材和转印模具之间的UV胶水匀量,然后通过光固单元进行光固定形,完成整个UV转印过程。
公开号为CN109943270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UV转印胶水配方及制作工艺,该UV转印胶水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预聚物30-38、丙烯酸酯单体56-65、光引发剂1-4、助剂0.2-1;其中,所述丙烯酸酯单体是单官能丙烯酸酯、双官能丙烯酸酯的复配物;单官能丙烯酸酯采用丙烯酸异冰片酯,双官能丙烯酸酯采用1,6-已二醇双丙烯酸酯;单官能丙烯酸酯与双官能丙烯酸酯的重量比为(3-4):(1-1.5);制作时,先制得丙烯酸异冰片酯、1,6-已二醇双丙烯酸酯的复配物;再制得预聚物;再将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光引发剂、助剂混合获得UV转印胶水。
但是该UV转印胶水配方制备的UV转印胶水具有材料多样且混合均匀的难度大,进而导致制得的UV转印胶水具有制备效率低下以及硬度、稀释性和固化速度不均匀的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到UV转印胶水的使用效果,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V转印胶,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UV转印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30-40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20份的聚酯丙烯酸酯、10-12份的环氧丙烯酸酯、3-5份的不饱和羧酸、1-3份的光引发剂、0.5-1份的有色磁性粉以及0.2-0.4份的稀释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有色磁性粉与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不饱和羧酸、光引发剂以及稀释剂混合,以通过有色磁性粉上色的同时,通过有色磁性粉的磁力实现大面积动态吸附的作用,从而显著提升UV转印胶的制备效率以及在光固定形时的效率,且在控制组分数量的同时,降低混合均匀的难度,以使得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二苯甲酮、三芳基硫鎓盐以及苯偶酞缩酮的混合物,且所述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二苯甲酮、三芳基硫鎓盐以及苯偶酞缩酮按重量份比为1:0.2-2:0.2-2:0.1-0.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令该光引发剂在吸收相应波长的能量与产生自由基和/或阳离子时,显著提升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的效率,以实现显著提升制备效率的和光固定形时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有色磁性粉为磁性氧化铁粉;所述磁性氧化铁粉的粒径为0.10μm-0.25μm,且所述磁性氧化铁粉的BET比表面积为5m2/g-18m2/g。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著提升磁性氧化铁粉的混合效率与均匀度,并使得磁性氧化铁粉在起到上色作用的同时,通过磁力实现大面积动态吸附的效果,从而显著提升UV转印胶的制备效率以及在光固定形时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稀释剂为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丙三醇三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稀释剂起到调节UV转印胶的整体粘度,以实现增加UV转印胶与PC板表面的润湿性、改善固化前后转印胶的硬度、稀释性和柔韧性性能的作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按重量份为30-40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20份的聚酯丙烯酸酯和3-5份的不饱和羧酸混合均匀,获得混合A组分待用;将按装两份为10-12份的环氧丙烯酸酯、1-3份的光引发剂以及0.2-0.4份的稀释剂混合均匀,获得混合B组分待用;
步骤2、将混合A组分和混合B组分加入混合反应釜中混合,并控制反应釜温度为35℃,时间为1-2h,获得混合C组分;
步骤3、将按重量份为0.5-1份的有色磁性粉导入混合C组分内,继续混合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为30℃,时间为1-2h,获得UV转印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组分材料以及混合步骤,以在降低混合组成成分的混合均匀难度的同时,提升制备效率以及避免硬度、稀释性和固化速度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性氧化铁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稀酸液与铁矿粉混合反应,获得含铁离子无机盐溶液;s2、向含铁离子无机盐溶液内置入碱性物质,将铁离子置换呈固体沉积物,经过滤获得含铁固体;s3、将含铁固体加入反应釜中煅烧,控制反应釜内氧气浓度大于85%,温度大于1200℃,并持续煅烧0.5-3h,获得煅烧氧化铁;s4、将煅烧氧化铁置入研磨滚筒机内研磨塑形,并降温至环境温度时获得成品磁性氧化铁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效获得粒径均匀且为0.10μm-0.25μm的成品磁性氧化铁粉,且使得磁性氧化铁粉的BET比表面积为5m2/g-18m2/g,以使得磁性氧化铁粉在起到上色作用的同时,通过磁力实现大面积动态吸附的效果,从而显著提升UV转印胶的制备效率以及在光固定形时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立架,所述立架设置有驱动搅拌单元,所述驱动搅拌单元连接有插接在所述反应釜体内并用于混合搅拌的混合搅拌单元,所述混合搅拌单元连接有驱动升降单元,所述驱动升降单元与所述驱动搅拌单元连接,并驱动所述混合搅拌单元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搅拌单元在运行时带动插接在反应釜体内的混合搅拌单元,以通过混合搅拌单元进行物料的混合搅拌的作业;与此同时,驱动搅拌单元带动驱动升降单元运行,以使得驱动升降单元同时驱动混合搅拌单元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以使得处于混合搅拌状态的混合搅拌单元通过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实现压实物料和抬升物料的效果,以进一步提升混合均匀效果和效率,并使得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搅拌单元包括搅拌电机和垂直斜齿轮,所述立架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搅拌电机的支撑板,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从上至下贯穿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垂直斜齿轮连接固定;所述驱动升降单元与所述垂直斜齿轮啮合,并在所述垂直斜齿轮的转动运动中驱动运行;所述混合搅拌单元与所述垂直斜齿轮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电机运行时,输出轴带动垂直斜齿轮做周向转动运动,进而将在直接带动混合搅拌单元做周向的转动运动的同时,通过与驱动升降单元啮合的方式驱使驱动升降单元运动,以实现通过驱动升降单元驱使混合搅拌单元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的效果,并使得处于混合搅拌状态的混合搅拌单元通过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实现有效的压实物料和抬升物料的效果,以进一步提升混合均匀效果和效率,并使得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搅拌单元包括连接套柱、搅拌插接柱以及搅拌叶片组;所述连接套柱的内侧中空并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连接限位槽;所述垂直斜齿轮的底部设置有插接在所述连接套柱内并螺栓固定的垂直插接体;所述搅拌插接柱的上端沿竖直方向插接在所述连接套柱内并做相对于所述连接套柱的竖直升降运动,所述搅拌插接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升降单元连接的转动连接部;所述搅拌叶片组由多个搅拌叶片以螺旋方式排列分布组成,且在所述搅拌叶片上设置有叶片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搅拌单元在运行时,通过连接套柱连接垂直斜齿轮和搅拌插接柱,并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垂直斜齿轮、连接套柱和搅拌插接柱做周向转动运动,以在带动搅拌叶片组做周向转动运动以完成混合搅拌作业的同时,在驱动升降单元的驱动下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从而令多个以螺旋方式排列分布的搅拌叶片实现对物料的压实和抬升分离的效果,并使得混合的物料通过叶片穿孔相互分离与组合,实现显著提升混合均匀度以及制备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升降单元包括升降驱动柱、驱动偏心转轮和水平斜齿轮;所述立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套筒,所述升降驱动柱的上下两端均插接在相应的所述限位套筒内,且在所述升降驱动柱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腰型驱动体,底部设置有套接在所述转动连接部上的套接环体;所述驱动偏心转轮插接在所述腰型驱动体内,且所述驱动偏心转轮的偏心处与所述水平斜齿轮的轴线处连接固定;所述水平斜齿轮与所述垂直斜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升降单元在运行时通过与垂直斜齿轮啮合的水平斜齿轮进行传动,以使得水平斜齿轮在垂直斜齿轮的作用下做周向的转动运动,进而带动插接在升降驱动柱中间部位的腰型驱动体内的驱动偏心转轮做周向转动运动,由于驱动偏心转轮的转动轴处于偏离于轴心的部位,进而将带动升降驱动柱在限位套筒的限位下做沿竖直方向的垂直升降运动,又由于升降驱动柱底部的套接环体套接在转动连接部上,进而将在搅拌插接柱做周向转动运动的同时,套接环体起到驱动搅拌插接柱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运动的作用,以使得搅拌插接柱做相对于连接套柱的竖直升降往复运动,并使得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有色磁性粉与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不饱和羧酸、光引发剂以及稀释剂混合,以通过有色磁性粉上色的同时,通过有色磁性粉的磁力实现大面积动态吸附的作用,从而显著提升UV转印胶的制备效率以及在光固定形时的效率,且通过优化组分材料以及混合步骤,以在降低混合组成成分的混合均匀难度的同时,提升制备效率以及避免硬度、稀释性和固化速度不均匀的问题;与此同时,采用由搅拌电机驱动垂直斜齿轮、连接套柱、搅拌插接体和搅拌叶片组的周向转动运动以及与垂直斜齿轮啮合的水平斜齿轮带动驱动偏心转轮转动,进而带动升降驱动柱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运动后带动做周向转动的搅拌叶片组同时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以实现显著提升混合均匀度以及制备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反应釜体;11、立架;111、限位套筒;112、支撑板;2、升降驱动柱;21、腰型驱动体;22、套接环体;3、驱动偏心转轮;4、水平斜齿轮;5、搅拌电机;6、垂直斜齿轮;61、垂直插接体;7、连接套柱;71、连接限位槽;8、搅拌插接柱;81、转动连接部;9、搅拌叶片组;91、叶片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针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UV转印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30-40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20份的聚酯丙烯酸酯、10-12份的环氧丙烯酸酯、3-5份的不饱和羧酸、1-3份的光引发剂、0.5-1份的有色磁性粉以及0.2-0.4份的稀释剂。
其中,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二苯甲酮、三芳基硫鎓盐以及苯偶酞缩酮的混合物,且所述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二苯甲酮、三芳基硫鎓盐以及苯偶酞缩酮按重量份比为1:0.2-2:0.2-2:0.1-0.3。有色磁性粉为磁性氧化铁粉;所述磁性氧化铁粉的粒径为0.10μm-0.25μm,且所述磁性氧化铁粉的BET比表面积为5m2/g-18m2/g。稀释剂为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丙三醇三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因此,光引发剂在吸收相应波长的能量与产生自由基和/或阳离子时,显著提升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的效率,以实现显著提升制备效率的和光固定形时的效率;并通过磁性氧化铁粉显著提升有色磁性粉的混合效率与均匀度,并使得磁性氧化铁粉在起到上色作用的同时,通过磁力实现大面积动态吸附的效果,从而显著提升UV转印胶的制备效率以及在光固定形时的效率。与此同时,稀释剂起到调节UV转印胶的整体粘度,以实现增加UV转印胶与PC板表面的润湿性、改善固化前后转印胶的硬度、稀释性和柔韧性性能的作用。因此,在在将有色磁性粉与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不饱和羧酸、光引发剂以及稀释剂混合,并以有色磁性粉上色的同时,将通过有色磁性粉的磁力实现大面积动态吸附的作用,从而显著提升UV转印胶的制备效率以及在光固定形时的效率,且在控制组分数量的同时,降低混合均匀的难度,以使得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按重量份为30-40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20份的聚酯丙烯酸酯和3-5份的不饱和羧酸混合均匀,获得混合A组分待用;将按装两份为10-12份的环氧丙烯酸酯、1-3份的光引发剂以及0.2-0.4份的稀释剂混合均匀,获得混合B组分待用;
步骤2、将混合A组分和混合B组分加入混合反应釜中混合,并控制反应釜温度为35℃,时间为1-2h,获得混合C组分;
步骤3、将按重量份为0.5-1份的有色磁性粉导入混合C组分内,继续混合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为30℃,时间为1-2h,获得UV转印胶。
其中,磁性氧化铁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稀酸液与铁矿粉混合反应,获得含铁离子无机盐溶液;s2、向含铁离子无机盐溶液内置入碱性物质,将铁离子置换呈固体沉积物,经过滤获得含铁固体;s3、将含铁固体加入反应釜中煅烧,控制反应釜内氧气浓度大于85%,温度大于1200℃,并持续煅烧0.5-3h,获得煅烧氧化铁;s4、将煅烧氧化铁置入研磨滚筒机内研磨塑形,并降温至环境温度时获得成品磁性氧化铁粉。因此,该磁性氧化铁粉的制备方法将实现高效获得粒径均匀且为0.10μm-0.25μm的成品磁性氧化铁粉,且使得磁性氧化铁粉的BET比表面积为5m2/g-18m2/g,以使得磁性氧化铁粉在起到上色作用的同时,通过磁力实现大面积动态吸附的效果,从而显著提升UV转印胶的制备效率以及在光固定形时的效率。且该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用过优化组分材料以及混合步骤,以在降低混合组成成分的混合均匀难度的同时,提升制备效率以及避免硬度、稀释性和固化速度不均匀的问题。
如图1所示,该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中所采用的混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在反应釜体1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立架11,且在立架11上设置有驱动搅拌单元。驱动搅拌单元连接有插接在反应釜体1内并用于混合搅拌的混合搅拌单元。混合搅拌单元连接有驱动升降单元,且驱动升降单元与驱动搅拌单元连接,并驱动混合搅拌单元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因此,驱动搅拌单元在运行时带动插接在反应釜体1内的混合搅拌单元,以通过混合搅拌单元进行物料的混合搅拌的作业;与此同时,驱动搅拌单元带动驱动升降单元运行,以使得驱动升降单元同时驱动混合搅拌单元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以使得处于混合搅拌状态的混合搅拌单元通过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实现压实物料和抬升物料的效果,以进一步提升混合均匀效果和效率,并使得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如图2、图3所示,驱动搅拌单元包括搅拌电机5和垂直斜齿轮6。在立架1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搅拌电机5的支撑板112,且搅拌电机5的输出轴从上至下贯穿支撑板112并与垂直斜齿轮6连接固定。其中,驱动升降单元与垂直斜齿轮6啮合,并在垂直斜齿轮6的转动运动中驱动运行。混合搅拌单元与垂直斜齿轮6连接固定,以在搅拌电机5运行时,输出轴带动垂直斜齿轮6做周向转动运动,进而将在直接带动混合搅拌单元做周向的转动运动的同时,通过与驱动升降单元啮合的方式驱使驱动升降单元运动,以实现通过驱动升降单元驱使混合搅拌单元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的效果,并使得处于混合搅拌状态的混合搅拌单元通过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实现有效的压实物料和抬升物料的效果,以进一步提升混合均匀效果和效率,并使得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需要提及的是,混合搅拌单元包括连接套柱7、搅拌插接柱8以及搅拌叶片组9。其中,连接套柱7的内侧中空并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连接限位槽71。垂直斜齿轮6的底部设置有插接在连接套柱7内并螺栓固定的垂直插接体61。在搅拌插接柱8的上端沿竖直方向插接在连接套柱7内并做相对于连接套柱7的竖直升降运动。在搅拌插接柱8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驱动升降单元连接的转动连接部81。与此同时,搅拌叶片组9由多个搅拌叶片以螺旋方式排列分布组成,且在搅拌叶片上设置有叶片穿孔91,进而在混合搅拌单元运行时,通过连接套柱7连接垂直斜齿轮6和搅拌插接柱8,并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垂直斜齿轮6、连接套柱7和搅拌插接柱8做周向转动运动,以在带动搅拌叶片组9做周向转动运动以完成混合搅拌作业的同时,在驱动升降单元的驱动下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从而令多个以螺旋方式排列分布的搅拌叶片实现对物料的压实和抬升分离的效果,并使得混合的物料通过叶片穿孔91相互分离与组合,实现显著提升混合均匀度以及制备效率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升降单元包括升降驱动柱2、驱动偏心转轮3和水平斜齿轮4。在立架1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套筒111,且升降驱动柱2的上下两端均插接在相应的限位套筒111内。与此同时,在升降驱动柱2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腰型驱动体21,在升降驱动柱2的底部设置有套接在转动连接部81上的套接环体22。其中,驱动偏心转轮3插接在所述腰型驱动体21内,且驱动偏心转轮3的偏心处与水平斜齿轮4的轴线处连接固定,水平斜齿轮4与垂直斜齿轮6啮合。因此,驱动升降单元在运行时通过与垂直斜齿轮6啮合的水平斜齿轮4进行传动,以使得水平斜齿轮4在垂直斜齿轮6的作用下做周向的转动运动,进而带动插接在升降驱动柱2中间部位的腰型驱动体21内的驱动偏心转轮3做周向转动运动,由于驱动偏心转轮3的转动轴处于偏离于轴心的部位,进而将带动升降驱动柱2在限位套筒111的限位下做沿竖直方向的垂直升降运动,又由于升降驱动柱2底部的套接环体22套接在转动连接部81上,进而将在搅拌插接柱8做周向转动运动的同时,套接环体22起到驱动搅拌插接柱8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运动的作用,以使得搅拌插接柱8做相对于连接套柱7的竖直升降往复运动,并使得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实施例一
一种UV转印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30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份的聚酯丙烯酸酯、10份的环氧丙烯酸酯、3份的不饱和羧酸、1份的光引发剂、0.5份的有色磁性粉以及0.2份的稀释剂。
其中,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二苯甲酮、三芳基硫鎓盐以及苯偶酞缩酮的混合物,且所述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二苯甲酮、三芳基硫鎓盐以及苯偶酞缩酮按重量份比为1:0.2:0.2:0.1。有色磁性粉为磁性氧化铁粉;所述磁性氧化铁粉的粒径为0.10μm,且所述磁性氧化铁粉的BET比表面积为5m2/g。稀释剂为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因此,光引发剂在吸收相应波长的能量与产生自由基和/或阳离子时,显著提升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的效率,以实现显著提升制备效率的和光固定形时的效率;并通过磁性氧化铁粉显著提升有色磁性粉的混合效率与均匀度,并使得磁性氧化铁粉在起到上色作用的同时,通过磁力实现大面积动态吸附的效果,从而显著提升UV转印胶的制备效率以及在光固定形时的效率。与此同时,稀释剂起到调节UV转印胶的整体粘度,以实现增加UV转印胶与PC板表面的润湿性、改善固化前后转印胶的硬度、稀释性和柔韧性性能的作用。因此,在在将有色磁性粉与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不饱和羧酸、光引发剂以及稀释剂混合,并以有色磁性粉上色的同时,将通过有色磁性粉的磁力实现大面积动态吸附的作用,从而显著提升UV转印胶的制备效率以及在光固定形时的效率,且在控制组分数量的同时,降低混合均匀的难度,以使得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按重量份为30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份的聚酯丙烯酸酯和3份的不饱和羧酸混合均匀,获得混合A组分待用;将按装两份为10份的环氧丙烯酸酯、1份的光引发剂以及0.2份的稀释剂混合均匀,获得混合B组分待用;
步骤2、将混合A组分和混合B组分加入混合反应釜中混合,并控制反应釜温度为35℃,时间为1h,获得混合C组分;
步骤3、将按重量份为0.5份的有色磁性粉导入混合C组分内,继续混合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为30℃,时间为1h,获得UV转印胶。
其中,磁性氧化铁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稀酸液与铁矿粉混合反应,获得含铁离子无机盐溶液;s2、向含铁离子无机盐溶液内置入碱性物质,将铁离子置换呈固体沉积物,经过滤获得含铁固体;s3、将含铁固体加入反应釜中煅烧,控制反应釜内氧气浓度大于85%,温度大于1200℃,并持续煅烧0.5h,获得煅烧氧化铁;s4、将煅烧氧化铁置入研磨滚筒机内研磨塑形,并降温至环境温度时获得成品磁性氧化铁粉。因此,该磁性氧化铁粉的制备方法将实现高效获得粒径均匀且为0.10μm的成品磁性氧化铁粉,且使得磁性氧化铁粉的BET比表面积为5m2/g,以使得磁性氧化铁粉在起到上色作用的同时,通过磁力实现大面积动态吸附的效果,从而显著提升UV转印胶的制备效率以及在光固定形时的效率。且该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用过优化组分材料以及混合步骤,以在降低混合组成成分的混合均匀难度的同时,提升制备效率以及避免硬度、稀释性和固化速度不均匀的问题。
如图1所示,该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中所采用的混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在反应釜体1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立架11,且在立架11上设置有驱动搅拌单元。驱动搅拌单元连接有插接在反应釜体1内并用于混合搅拌的混合搅拌单元。混合搅拌单元连接有驱动升降单元,且驱动升降单元与驱动搅拌单元连接,并驱动混合搅拌单元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因此,驱动搅拌单元在运行时带动插接在反应釜体1内的混合搅拌单元,以通过混合搅拌单元进行物料的混合搅拌的作业;与此同时,驱动搅拌单元带动驱动升降单元运行,以使得驱动升降单元同时驱动混合搅拌单元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以使得处于混合搅拌状态的混合搅拌单元通过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实现压实物料和抬升物料的效果,以进一步提升混合均匀效果和效率,并使得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如图2、图3所示,驱动搅拌单元包括搅拌电机5和垂直斜齿轮6。在立架1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搅拌电机5的支撑板112,且搅拌电机5的输出轴从上至下贯穿支撑板112并与垂直斜齿轮6连接固定。其中,驱动升降单元与垂直斜齿轮6啮合,并在垂直斜齿轮6的转动运动中驱动运行。混合搅拌单元与垂直斜齿轮6连接固定,以在搅拌电机5运行时,输出轴带动垂直斜齿轮6做周向转动运动,进而将在直接带动混合搅拌单元做周向的转动运动的同时,通过与驱动升降单元啮合的方式驱使驱动升降单元运动,以实现通过驱动升降单元驱使混合搅拌单元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的效果,并使得处于混合搅拌状态的混合搅拌单元通过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实现有效的压实物料和抬升物料的效果,以进一步提升混合均匀效果和效率,并使得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需要提及的是,混合搅拌单元包括连接套柱7、搅拌插接柱8以及搅拌叶片组9。其中,连接套柱7的内侧中空并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连接限位槽71。垂直斜齿轮6的底部设置有插接在连接套柱7内并螺栓固定的垂直插接体61。在搅拌插接柱8的上端沿竖直方向插接在连接套柱7内并做相对于连接套柱7的竖直升降运动。在搅拌插接柱8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驱动升降单元连接的转动连接部81。与此同时,搅拌叶片组9由多个搅拌叶片以螺旋方式排列分布组成,且在搅拌叶片上设置有叶片穿孔91,进而在混合搅拌单元运行时,通过连接套柱7连接垂直斜齿轮6和搅拌插接柱8,并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垂直斜齿轮6、连接套柱7和搅拌插接柱8做周向转动运动,以在带动搅拌叶片组9做周向转动运动以完成混合搅拌作业的同时,在驱动升降单元的驱动下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从而令多个以螺旋方式排列分布的搅拌叶片实现对物料的压实和抬升分离的效果,并使得混合的物料通过叶片穿孔91相互分离与组合,实现显著提升混合均匀度以及制备效率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升降单元包括升降驱动柱2、驱动偏心转轮3和水平斜齿轮4。在立架1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套筒111,且升降驱动柱2的上下两端均插接在相应的限位套筒111内。与此同时,在升降驱动柱2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腰型驱动体21,在升降驱动柱2的底部设置有套接在转动连接部81上的套接环体22。其中,驱动偏心转轮3插接在所述腰型驱动体21内,且驱动偏心转轮3的偏心处与水平斜齿轮4的轴线处连接固定,水平斜齿轮4与垂直斜齿轮6啮合。因此,驱动升降单元在运行时通过与垂直斜齿轮6啮合的水平斜齿轮4进行传动,以使得水平斜齿轮4在垂直斜齿轮6的作用下做周向的转动运动,进而带动插接在升降驱动柱2中间部位的腰型驱动体21内的驱动偏心转轮3做周向转动运动,由于驱动偏心转轮3的转动轴处于偏离于轴心的部位,进而将带动升降驱动柱2在限位套筒111的限位下做沿竖直方向的垂直升降运动,又由于升降驱动柱2底部的套接环体22套接在转动连接部81上,进而将在搅拌插接柱8做周向转动运动的同时,套接环体22起到驱动搅拌插接柱8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运动的作用,以使得搅拌插接柱8做相对于连接套柱7的竖直升降往复运动,并使得该UV转印胶具有显著提升制备效率和混合均匀度的效果。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的UV转印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35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5份的聚酯丙烯酸酯、11份的环氧丙烯酸酯、4份的不饱和羧酸、2份的光引发剂、0.75份的有色磁性粉以及0.3份的稀释剂。
其中,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二苯甲酮、三芳基硫鎓盐以及苯偶酞缩酮的混合物,且所述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二苯甲酮、三芳基硫鎓盐以及苯偶酞缩酮按重量份比为1:1:1:0.2。有色磁性粉为磁性氧化铁粉;所述磁性氧化铁粉的粒径为0.15μm,且所述磁性氧化铁粉的BET比表面积为10m2/g。稀释剂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该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按重量份为35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5份的聚酯丙烯酸酯和4份的不饱和羧酸混合均匀,获得混合A组分待用;将按装两份为11份的环氧丙烯酸酯、2份的光引发剂以及0.3份的稀释剂混合均匀,获得混合B组分待用;
步骤2、将混合A组分和混合B组分加入混合反应釜中混合,并控制反应釜温度为35℃,时间为1.5h,获得混合C组分;
步骤3、将按重量份为0.75份的有色磁性粉导入混合C组分内,继续混合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为30℃,时间为1.5h,获得UV转印胶。
磁性氧化铁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稀酸液与铁矿粉混合反应,获得含铁离子无机盐溶液;s2、向含铁离子无机盐溶液内置入碱性物质,将铁离子置换呈固体沉积物,经过滤获得含铁固体;s3、将含铁固体加入反应釜中煅烧,控制反应釜内氧气浓度大于85%,温度大于1200℃,并持续煅烧2h,获得煅烧氧化铁;s4、将煅烧氧化铁置入研磨滚筒机内研磨塑形,并降温至环境温度时获得成品磁性氧化铁粉。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中的UV转印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40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20份的聚酯丙烯酸酯、12份的环氧丙烯酸酯、5份的不饱和羧酸、3份的光引发剂、1份的有色磁性粉以及0.4份的稀释剂。
其中,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二苯甲酮、三芳基硫鎓盐以及苯偶酞缩酮的混合物,且所述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二苯甲酮、三芳基硫鎓盐以及苯偶酞缩酮按重量份比为1:2:2:0.3。有色磁性粉为磁性氧化铁粉,且磁性氧化铁粉的粒径为0.25μm,且所述磁性氧化铁粉的BET比表面积为18m2/g。稀释剂为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丙氧基化丙三醇三丙烯酸酯。
该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按重量份为40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20份的聚酯丙烯酸酯和5份的不饱和羧酸混合均匀,获得混合A组分待用;将按装两份为12份的环氧丙烯酸酯、3份的光引发剂以及0.4份的稀释剂混合均匀,获得混合B组分待用;
步骤2、将混合A组分和混合B组分加入混合反应釜中混合,并控制反应釜温度为35℃,时间为2h,获得混合C组分;
步骤3、将按重量份为1份的有色磁性粉导入混合C组分内,继续混合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为30℃,时间为2h,获得UV转印胶。
磁性氧化铁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稀酸液与铁矿粉混合反应,获得含铁离子无机盐溶液;s2、向含铁离子无机盐溶液内置入碱性物质,将铁离子置换呈固体沉积物,经过滤获得含铁固体;s3、将含铁固体加入反应釜中煅烧,控制反应釜内氧气浓度大于85%,温度大于1200℃,并持续煅烧3h,获得煅烧氧化铁;s4、将煅烧氧化铁置入研磨滚筒机内研磨塑形,并降温至环境温度时获得成品磁性氧化铁粉。
综上,本申请通过将有色磁性粉与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不饱和羧酸、光引发剂以及稀释剂混合,以通过有色磁性粉上色的同时,通过有色磁性粉的磁力实现大面积动态吸附的作用,从而显著提升UV转印胶的制备效率以及在光固定形时的效率,且通过优化组分材料以及混合步骤,以在降低混合组成成分的混合均匀难度的同时,提升制备效率以及避免硬度、稀释性和固化速度不均匀的问题;与此同时,采用由搅拌电机驱动垂直斜齿轮、连接套柱、搅拌插接体和搅拌叶片组的周向转动运动以及与垂直斜齿轮啮合的水平斜齿轮带动驱动偏心转轮转动,进而带动升降驱动柱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运动后带动做周向转动的搅拌叶片组同时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以实现显著提升混合均匀度以及制备效率的目的。
本申请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UV转印胶,所述UV转印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30-40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20份的聚酯丙烯酸酯、10-12份的环氧丙烯酸酯、3-5份的不饱和羧酸、1-3份的光引发剂、0.5-1份的有色磁性粉以及0.2-0.4份的稀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按重量份为30-40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20份的聚酯丙烯酸酯和3-5份的不饱和羧酸混合均匀,获得混合A组分待用;将按重量份为10-12份的环氧丙烯酸酯、1-3份的光引发剂以及0.2-0.4份的稀释剂混合均匀,获得混合B组分待用;
步骤2、将混合A组分和混合B组分加入混合反应釜中混合,并控制反应釜温度为35℃,时间为1-2h,获得混合C组分;
步骤3、将按重量份为0.5-1份的有色磁性粉导入混合C组分内,继续混合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为30℃,时间为1-2h,获得UV转印胶;
其中:所述混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所述反应釜体(1)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立架(11),所述立架(11)设置有驱动搅拌单元,所述驱动搅拌单元连接有插接在所述反应釜体(1)内并用于混合搅拌的混合搅拌单元,所述混合搅拌单元连接有驱动升降单元,所述驱动升降单元与所述驱动搅拌单元连接,并驱动所述混合搅拌单元做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往复运动;所述驱动搅拌单元包括搅拌电机(5)和垂直斜齿轮(6),所述立架(11)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搅拌电机(5)的支撑板(112),所述搅拌电机(5)的输出轴从上至下贯穿所述支撑板(112)并与所述垂直斜齿轮(6)连接固定;所述驱动升降单元与所述垂直斜齿轮(6)啮合,并在所述垂直斜齿轮(6)的转动运动中驱动运行;所述混合搅拌单元与所述垂直斜齿轮(6)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二苯甲酮、三芳基硫鎓盐以及苯偶酞缩酮的混合物,且所述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二苯甲酮、三芳基硫鎓盐以及苯偶酞缩酮按重量份比为1:0.2-2:0.2-2:0.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磁性粉为磁性氧化铁粉;所述磁性氧化铁粉的粒径为0.10μm-0.25μm,且所述磁性氧化铁粉的BET比表面积为5m2/g-18m2/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丙三醇三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氧化铁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稀酸液与铁矿粉混合反应,获得含铁离子无机盐溶液;s2、向含铁离子无机盐溶液内置入碱性物质,将铁离子置换呈固体沉积物,经过滤获得含铁固体;s3、将含铁固体加入反应釜中煅烧,控制反应釜内氧气浓度大于85%,温度大于1200℃,并持续煅烧0.5-3h,获得煅烧氧化铁;s4、将煅烧氧化铁置入研磨滚筒机内研磨塑形,并降温至环境温度时获得成品磁性氧化铁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搅拌单元包括连接套柱(7)、搅拌插接柱(8)以及搅拌叶片组(9);所述连接套柱(7)的内侧中空并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连接限位槽(71);所述垂直斜齿轮(6)的底部设置有插接在所述连接套柱(7)内并螺栓固定的垂直插接体(61);所述搅拌插接柱(8)的上端沿竖直方向插接在所述连接套柱(7)内并做相对于所述连接套柱(7)的竖直升降运动,所述搅拌插接柱(8)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升降单元连接的转动连接部(81);所述搅拌叶片组(9)由多个搅拌叶片以螺旋方式排列分布组成,且在所述搅拌叶片上设置有叶片穿孔(9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UV转印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升降单元包括升降驱动柱(2)、驱动偏心转轮(3)和水平斜齿轮(4);所述立架(1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套筒(111),所述升降驱动柱(2)的上下两端均插接在相应的所述限位套筒(111)内,且在所述升降驱动柱(2)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腰型驱动体(21),底部设置有套接在所述转动连接部(81)上的套接环体(22);所述驱动偏心转轮(3)插接在所述腰型驱动体(21)内,且所述驱动偏心转轮(3)的偏心处与所述水平斜齿轮(4)的轴线处连接固定;所述水平斜齿轮(4)与所述垂直斜齿轮(6)啮合。
CN202210510336.7A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836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0336.7A CN114836165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0336.7A CN114836165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6165A CN114836165A (zh) 2022-08-02
CN114836165B true CN114836165B (zh) 2023-10-20

Family

ID=82569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0336.7A Active CN114836165B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616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96960A (en) * 1979-01-17 1980-07-23 Hitachi Metals Ltd Magnetic toner
JP2002182429A (ja) * 2000-12-14 2002-06-26 Canon Inc 重合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WO2011003249A1 (zh) * 2009-07-06 2011-01-13 珠海东诚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 紫外光固化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52223A (zh) * 2015-07-23 2015-12-16 南通万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硬磁体的精细颗粒磁性氧化铁粉制备方法
CN109929471A (zh) * 2018-12-21 2019-06-25 南通万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的辐射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3270A (zh) * 2019-03-27 2019-06-28 广东信毅新材料有限公司 Uv转印胶水配方及制作工艺
CN111004603A (zh) * 2019-12-30 2020-04-14 广州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74229A (zh) * 2021-03-30 2021-07-27 江门市久冠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制品表面转印用的uv-led压印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14106895U (zh) * 2020-11-26 2021-09-03 上海欧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升降的搅拌乳化超声反应釜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96960A (en) * 1979-01-17 1980-07-23 Hitachi Metals Ltd Magnetic toner
JP2002182429A (ja) * 2000-12-14 2002-06-26 Canon Inc 重合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WO2011003249A1 (zh) * 2009-07-06 2011-01-13 珠海东诚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 紫外光固化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52223A (zh) * 2015-07-23 2015-12-16 南通万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硬磁体的精细颗粒磁性氧化铁粉制备方法
CN109929471A (zh) * 2018-12-21 2019-06-25 南通万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的辐射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43270A (zh) * 2019-03-27 2019-06-28 广东信毅新材料有限公司 Uv转印胶水配方及制作工艺
CN111004603A (zh) * 2019-12-30 2020-04-14 广州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4106895U (zh) * 2020-11-26 2021-09-03 上海欧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升降的搅拌乳化超声反应釜装置
CN113174229A (zh) * 2021-03-30 2021-07-27 江门市久冠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制品表面转印用的uv-led压印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6165A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3643A (zh) 一种电子生产加工用胶水搅拌装置
CN108435070A (zh) 一种油漆生产加工用升降型混合设备
CN114836165B (zh) 一种uv转印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21222A (zh) 一种高效的化工搅拌装置
CN215139884U (zh) 一种环氧树脂板加工用混料搅拌装置
CN101623897A (zh) 人造石原料搅拌设备及方法
CN210448944U (zh) 基于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染色工艺的快速色浆配制装置
CN210874931U (zh) 一种水性高弹胶生产用物料桶的搅拌混合装置
CN210875066U (zh) 一种自动化加工用搅拌装置
CN208583271U (zh) 一种led灯制作用导电银胶的搅拌设备
CN217068577U (zh) 一种水性胶脱模剂混合装置
CN109575491A (zh) 一种废旧电路板非金属粉聚双环戊二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14287787U (zh) 超支化聚酰胺磁性纳米球的制备装置
CN221107835U (zh) 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21045855U (zh) 一种眼影生产用混料机构
CN221287572U (zh) 一种电池配料搅拌机分散锥齿轮结构
CN220861141U (zh) 一种生物基环氧树脂生产的配置装置
CN215694418U (zh) 一种油漆配料的研磨装置
CN217752366U (zh) 一种亚克力工艺礼品生产用灌料装置
CN221062436U (zh)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生产用搅拌器
CN217449889U (zh) 一种改性沥青生产用搅拌装置
CN113263627B (zh) 一种改善流变性的混凝土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215202725U (zh)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用具有定量导料结构的生产装置
CN215311992U (zh) 用于镭雕纹理验证硅胶配色体混合的搅拌器
CN217614339U (zh) 一种用于预分散导电涂料的高速搅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