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3087A - 针座装配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针座装配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3087A
CN114833087A CN202111631953.4A CN202111631953A CN114833087A CN 114833087 A CN114833087 A CN 114833087A CN 202111631953 A CN202111631953 A CN 202111631953A CN 114833087 A CN114833087 A CN 114833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late
cylinder
fixing
rever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19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3087B (zh
Inventor
钱军
陈晶明
刘立舰
徐广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i'aituo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i'aituo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i'aituo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i'aituo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319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3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3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3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3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3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B07C5/362Separating or distributor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针座装配检测设备,涉及一种采血针及输液针加工领域,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闭环的传输链机构,所述传输链机构的一侧按照产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针座上料机构、检测机构、不良品下料机构、涂硅油机构、控硅油机构、套管机构、压管机构、点胶机构、烘干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针座装配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传输链机构、针座上料机构、检测机构、涂硅油机构、控硅油机构、套管机构、压管机构、点胶机构、烘干机构和下料机构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产品的一致性好,本申请中的传输链机构为封闭的循环的,能够使得载具实现循环利用,避免了人工搬运载具。

Description

针座装配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血针及输液针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座装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针座在组装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针座进行检验,检验针座上是否有毛刺,然后在针座上涂硅油、控油,然后在针座上套管、压管、在针座的小孔内点胶、将胶烘干、然后下料,此套流程中工序较多,人工装配人员需求量大、工作效率低,且一致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节省人力、工作效率高且装配后的产品的一致性好的针座装配检测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座装配检测设备,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闭环的传输链机构,所述传输链机构的一侧按照产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针座上料机构、检测机构、不良品下料机构、涂硅油机构、控硅油机构、套管机构、压管机构、点胶机构、烘干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针座装配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传输链机构、针座上料机构、检测机构、涂硅油机构、控硅油机构、套管机构、压管机构、点胶机构、烘干机构和下料机构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针座上料机构包括针座上料传输组件,所述针座上料传输组件靠近传输链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调距组件,所述第一固定座上位于调距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夹取组件和第二夹取组件,所述第一夹取组件可带动针座水平转动90度,所述第一夹取组件和第二夹取组件分别设置在调距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还设置用于带动第一夹取组件和第二夹取组件水平移动的第一水平移动组件。
进一步的是:所述针座上料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的传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空的针座载具拨动到第二传输带上的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拨爪和驱动拨爪水平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一气缸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夹取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水平移动组件上的第一上下移动组件,所述第一上下移动组件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轴上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内侧位于齿条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多个齿轮,各个所述齿轮通过连接轴连接有第一夹爪气缸,所述第一夹爪气缸上连接有第一夹爪,所述第一上下移动组件、第二气缸和第一夹爪气缸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夹取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水平移动组件上的第二上下移动组件,所述第二上下移动组件上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夹爪气缸,各个所述第二夹爪气缸上连接有第二夹爪,所述第二上下移动组件和第二夹爪气缸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调距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上连接有同步轮,所述同步轮的外表面连接有同步带,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载具,除了中间的一个第一载具外,其余的第一载具均通过第四连接板连接在同步带上,位于中间的第一载具两侧的第一载具分别通过第四连接板连接在同步带的两个相对面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传输链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的第四固定架,所述第四固定架上设置有传输框架,所述传输框架内设置有传输槽,载具在传输槽内传动,所述传输框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皮带传输线和第四皮带传输线,所述第三皮带传输线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换向组件,所述第三皮带传输线的起始端设置有第二换向组件,所述第四皮带传输线上设置有第三换向组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和第三换向组件之间设置有第四换向组件,所述第三换向组件和第二换向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五换向组件,所述第三皮带传输线、第四皮带传输线、第一换向组件、第二换向组件、第三换向组件、第四换向组件和第五换向组件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包括设置在传输框架外侧的第二拨料板,所述第二拨料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拨料板水平移动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在第四固定架上;
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包括设置传输框架外侧的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设置在第三皮带传输线的起始端,所述第一推板远离第三皮带传输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推板推动第四气缸;
所述第三换向组件包括设置在传输框架外侧的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远离第四皮带传输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推板推动的第五气缸,所述第四皮带传输线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拨动载具换向的第三拨料板,所述第三拨料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拨料板水平移动的第六气缸;
所述第四换向组件包括设置在传输框架上的第一换向板,所述第一换向板的起始端设置有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推板水平移动的第七气缸,所述第一换向板的末端设置有第四拨料板,所述第四拨料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四拨料板水平移动的第八气缸;
所述第五换向组件包括设置在传输框架上的第二换向板,所述第二换向板的起始端设置有第四推板,所述第四推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四推板的第九气缸,所述第二换向板的末端设置有第五拨料板,所述第五拨料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五拨料板水平移动的第十气缸。
进一步的是: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的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三固定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针座是否合格的相机,所述相机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套管机构包括第七固定架,所述第七固定架上设置有套管仓组件,所述套管仓组件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三夹取组件,所述第三夹取组件可转动90度,所述第三夹取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扶正组件;
所述套管仓组件包括套管仓,所述套管仓的下方连接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上设置有多个出料槽,所述出料板的下方设置有振动器;
所述第三夹取组件包括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第七固定架上的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夹爪气缸,各个所述第三夹爪气缸上设置有第三夹爪,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上通过第五连接板连接有第十一气缸,所述第十一气缸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第七固定架上,所述第十一气缸的驱动轴与第五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的另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与第七固定架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扶正组件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扶正板,所述第一扶正板的相对面上设置有弧形通槽,两个第一扶正板的相对面上通过第六连接板连接有第一双向气缸,所述第六连接板与第一双向气缸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双向气缸设置在传输框架的下方,所述第一双向气缸的下方通过第七连接板连接有用于顶升第七连接板的顶升气缸;
所述第一扶正板上位于弧形通槽的上方设置有向外侧倾斜的导向槽。
进一步的是:所述压管机构包括用于扶正管件的第二扶正组件,所述第二扶正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第二扶正板,各个所述第二扶正板上设置有扶正孔,两个所述第二扶正板的上连接有用于驱动两个第二扶正板相对或相向移动的第二双向气缸,所述第二扶正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压管件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上下移动的第十二气缸,所述第二双向气缸和第十二气缸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第五固定架,所述第五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针座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给针座点胶的点胶组件,所述点胶组件远离固定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点胶组件水平移动的第二水平移动组件,所述点胶组件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点胶组件和第二水平移动组件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在固定架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第十三气缸,所述第三固定座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九连接板,所述第十三气缸的驱动轴上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第四连接座,所述第四连接座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八连接板,所述第八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所述第八连接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第十四气缸,所述第十四气缸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第九连接板上,所述第十四气缸的驱动轴与第八连接板转动连接;
所述点胶组件包括点胶头、点胶阀和与点胶阀连接的胶桶,所述点胶头和点胶阀设置在第二水平移动组件上;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水平滑动连接在第五固定架上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远离点胶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块,所述防护板和防护块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点胶头穿过防护板和防护块;
所述防护块远离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成弧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六固定架,所述第六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三水平移动组件,所述第三水平移动组件上设置有第四夹爪气缸,所述第四夹爪气缸上设置有第四夹爪,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架上的下料滑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自动上料针座、自动检测针尖是否合格、将不合格的针座下料、自动在针座上沾硅油、自动将针尖内的硅油控掉、自动上料管件、自动将管件套在针座上、自动将管件压在针座上、自动在针座的小孔内涂胶、固定针座内部的隔离塞、自动将烘干点的胶、然后自动下料,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产品的一致性好,本申请中的传输链机构为封闭的循环的,能够使得载具实现循环利用,避免了人工搬运载具。
附图说明
图1为针座装配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针座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针座上料传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夹取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调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传输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换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换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三换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四换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五换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套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套管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第三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第一扶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压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点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固定架;2、传输链机构;3、针座上料机构;4、检测机构;5、不良品下料机构;6、涂硅油机构;7、控硅油机构;8、套管机构;9、压管机构;10、点胶机构;11、烘干机构;12、下料机构;
31、针座上料传输组件;32、第一固定座;33、调距组件;34、第一夹取组件;35、第二夹取组件;36、第一水平移动组件;311、第一传输带;312、第二传输带;313、拨动组件;341、第一上下移动组件;342、第一连接板;343、第二连接板;344、第二气缸;345、第三连接板;346、齿条;347、齿轮;348、第一夹爪气缸;349、第一夹爪;361、第二上下移动组件;362、第二连接座;363、第二夹爪气缸;364、第二夹爪;331、第二固定架;332、第一伺服电机;334、同步带;335、第一载具;336、第四连接板;
22、传输框架;24、第三皮带传输线;25、第四皮带传输线;26、第一换向组件;27、第二换向组件;28、第三换向组件;29、第四换向组件;261、第二拨料板;262、第三气缸;271、第一推板;272、第四气缸;281、第二推板;282、第五气缸;283、第三拨料板;284、第六气缸;291、第一换向板;292、第三推板;293、第七气缸;294、第四拨料板;295、第八气缸;211、第二换向板;212、第四推板;213、第九气缸;214、第五拨料板;215、第十气缸;
41、第三固定架;42、相机;
81、第七固定架;82、套管仓组件;83、第三夹取组件;84、第一扶正组件;821、套管仓;822、出料板;823、出料槽;811、第三连接座;812、第三夹爪气缸;813、第三夹爪;814、第十一气缸;816、第五连接板;841、第一扶正板;842、第六连接板;843、第一双向气缸;844、第七连接板;845、顶升气缸;846、导向槽;
911、第二扶正板;912、扶正孔;913、第二双向气缸;914、压板;915、第十二气缸;
101、第五固定架;102、固定组件;103、点胶组件;104、第二水平移动组件;105、防护组件;1021、第十四气缸;1022、第三固定座;1023、第十三气缸;1024、第九连接板;1025、第四连接座;1026、定位块;1027、第八连接板;1028、固定板;1029、固定槽;1031、点胶头;1032、点胶阀;1051、防护板;1052、防护块;
121、第六固定架;122、第三水平移动组件;123、第四夹爪气缸;124、第四夹爪;125、下料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座装配检测设备,该针座装配检测设备包括固定架1,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闭环的传输链机构2,所述传输链机构2为封闭的,所述传输链机构2用于带动针座移动到不同的工位,载具在传输链机构2上循环。
所述传输链机构2的一侧按照产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针座上料机构3、检测机构4、不良品下料机构5、涂硅油机构6、控硅油机构7、套管机构8、压管机构9、点胶机构10、烘干机构11和下料机构12。
外部设备将针座放置到针座上料机构3上,所述针座上料机构3将针座放置到传输链机构2内的载具上,所述传输链机构2带动载具进行传动,所述检测机构4检测针尖上是否有毛刺,当检测到针座上有毛刺时,所述不良品下料机构5将不良品下料,载具继续传动,所述涂硅油机构6在针座上涂硅油,然后进行控油,所述套管机构8在针座上套管,所述压管机构9将套在针座上的管件压实,所述点胶机构10在针座上的小孔内点胶,从而固定针座内的隔离塞,所述烘干机构11对针座上的胶烘干,加快胶干燥的速度,所述下料机构12将组装合格的产品下料,空的载具回到上料位。
所述针座装配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传输链机构2、针座上料机构3、检测机构4、涂硅油机构6、控硅油机构7、套管机构8、压管机构9、点胶机构10、烘干机构11和下料机构12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针座上料机构3包括针座上料传输组件31,所述针座上料传输组件31带动针座传动。
所述针座上料传输组件31靠近传输链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座32,所述第一固定座32上设置有调距组件33,所述第一固定座32上位于调距组件3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夹取组件34和第二夹取组件35,所述第一夹取组件34可带动针座水平转动90度,所述第一夹取组件34和第二夹取组件35分别设置在调距组件33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座32上还设置用于带动第一夹取组件34和第二夹取组件35水平移动的第一水平移动组件36。
外部设备将带有针座的载具放置在针座上料传输组件31上,所述针座上料传输组件31带动针座进行传输,所述第一夹取组件34夹取载具上的针座并带动针座转动90度,然后将针座放置到调距组件33上,所述调距组件33对相邻的两个针座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便于第二夹取组件35进行夹取,所述第二夹取组件35夹取调距组件33上的针座并将针座放置到传输链机构2上的载具上。
在工作时,所述第一夹取组件34和第二夹取组件35同时水平移动,所述第一夹取组件34夹取针座上料传输组件31上的针座放置在调距组件33上,所述第二夹取组件35等传输链机构2内的产品移走后将针座放置到空的载具上,然后同时水平移动。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针座上料传输组件31包括第一传输带311和第二传输带312,所述第一传输带311和第二传输带312的传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传输带311用于驱动带有针座的载具进行传输,便于第一夹取组件34夹取,所述第二传输带312用于驱动孔的载具返回。
所述第一传输带311和第二传输带31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空的针座载具拨动到第二传输带312上的拨动组件313,所述拨动组件313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拨爪和驱动拨爪水平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传输带311、第二传输带312和第一气缸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传输带311驱动带动针座的载具向第一夹取组件34方向移动,第一夹取组件34将载具上的针座夹取完后,所述拨动组件313将空的载具拨动到第二传输带312上,所述十二传输带驱动空的载具传出。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4、图5所示,所述第一夹取组件34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水平移动组件36上的第一上下移动组件341,所述第一上下移动组件341用于带动第一夹取组件34上下移动。
所述第一上下移动组件341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42,所述第一连接板34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43,所述第二连接板343设置有第二气缸344,所述第二气缸344的驱动轴上连接有第三连接板345,所述第三连接板345上固定连接有齿条346,所述第三连接板345的内侧位于齿条346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多个齿轮347,所述第二气缸344驱动第三连接板345水平移动,从而带动齿条346水平移动,所述齿条346移动带动齿轮347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夹爪气缸348进而带动第一夹爪带动针座转动90度。针座上料传输组件31上针座的方向与调距组件33上针座的方向不同,需要将针座旋转90度才能将针座放置到调距组件33上。
各个所述齿轮347通过连接轴连接有第一夹爪气缸348,所述第一夹爪气缸348上连接有第一夹爪349,所述第一上下移动组件341、第二气缸344和第一夹爪气缸348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夹爪气缸348驱动第一夹爪349夹取针座上料传输组件31上的针座,所述第一上下移动组件341带动产品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水平移动组件36带动产品移动到调距组件33处,在产品移动到调距组件33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气缸344驱动第三连接板345水平移动,从而带动齿条346水平移动,所述齿条346移动带动齿轮347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夹爪气缸348进而带动第一夹爪带动针座转动90度。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夹取组件35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水平移动组件36上的第二上下移动组件361,所述第二上下移动组件361上连接有第二连接座362,所述第二连接座36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夹爪气缸363,各个所述第二夹爪气缸363上连接有第二夹爪364,所述第二上下移动组件361和第二夹爪气缸363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夹爪气缸363驱动第二夹爪364夹住调距组件33上的针座,所述第二上下移动组件361带动产品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水平移动组件36带动产品从调距组件33上移动到传输链机构2上的载具上。
如图7所示,所述调距组件33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上的第二固定架331,所述第二固定架331上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33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32的驱动轴上连接有同步轮,所述同步轮的外表面连接有同步带334,所述第二固定架331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载具335,除了中间的一个第一载具335外,其余的第一载具335均通过第四连接板336连接在同步带334上,位于中间的第一载具335两侧的第一载具335分别通过第四连接板336连接在同步带334的两个相对面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32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32转动带动同步轮转动,从而带动同步带334传动,同步轮两侧的同步带334的传动方向相反,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载具335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大或变小。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8所示,所述传输链机构2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架1上的第四固定架,所述第四固定架上设置有传输框架22,所述传输框架22内设置有传输槽,载具在传输槽内传动,所述传输框架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皮带传输线24和第四皮带传输线25,所述第三皮带传输线24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换向组件26,所述第三皮带传输线24的起始端设置有第二换向组件27,所述第四皮带传输线25上设置有第三换向组件28,所述第一换向组件26和第三换向组件28之间设置有第四换向组件29,所述第三换向组件28和第二换向组件27之间设置有第五换向组件21,所述第三皮带传输线24、第四皮带传输线25、第一换向组件26、第二换向组件27、第三换向组件28、第四换向组件29和第五换向组件21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第三皮带传输线24用于上料空的载具,所述第四皮带传输线25用于带动针座传动,所述第一换向组件26、用于给空的载具换向,并给换向后的载具提供动力,供载具传动,所述第二换向组件27用于给空的载具换向,并使空的载具传动到第三皮带传输线24上,所述第三换向组件28、第四换向组件29和第五换向组件21用于给载具换向,并给载具提供向前传动的动力,本申请中的五个转向组件既能够带动载具转向,节省占地空间,又节省了传动组件。
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换向组件26包括设置在传输框架22外侧的第二拨料板261,所述第二拨料板26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拨料板261水平移动的第三气缸262,所述第三气缸262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在第四固定架上。
所述第三气缸262驱动第二拨料板261水平移动,从而带动空的载具水平移动。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换向组件27包括设置传输框架22外侧的第一推板271,所述第一推板271设置在第三皮带传输线24的起始端,所述第一推板271远离第三皮带传输线2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推板271推动第四气缸272。
空的载具传动到第一推板271处,所述第四气缸272驱动第一推板271水平移动,将空的载具推动到第三皮带传输线24上。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三换向组件28包括设置在传输框架22外侧的第二推板281,所述第二推板281远离第四皮带传输线25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推板281推动的第五气缸282。
载具传动到第二推板281处,所述第五气缸282驱动第二推板281水平移动,从而将载具推动到第四皮带传输线25上。
所述第四皮带传输线25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拨动载具换向的第三拨料板283,所述第三拨料板28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拨料板283水平移动的第六气缸284。
载具传动到第四皮带传输线25的末端时,所述第六气缸284驱动第三拨料板283水平移动。
如图12所示,所述第四换向组件29包括设置在传输框架22上的第一换向板291,所述第一换向板291的起始端设置有第三推板292,所述第三推板29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推板292水平移动的第七气缸293,所述第一换向板291的末端设置有第四拨料板294,所述第四拨料板29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四拨料板294水平移动的第八气缸295。
载具传动到第一换向板291的起始端时,所述第七气缸293驱动第三推板292水平移动,从而推动前面的载具移动;当载具移动到第一换向板291的末端时,所述第八气缸295驱动第四拨料板294水平移动,并推动前面的载具传动。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五换向组件21包括设置在传输框架22上的第二换向板211,所述第二换向板211的起始端设置有第四推板212,所述第四推板2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四推板212推动的第九气缸213,所述第二换向板211的末端设置有第五拨料板214,所述第五拨料板21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五拨料板214水平移动的第十气缸215。
当载具传动到第二换向板211的起始端时,所述第九气缸213驱动第四推板212水平传动,从而推动载具水平传动,当载具传动到第二换向板211的末端时,所述第十气缸215驱动第五拨料板214水平移动,推动前面的载具传动。
如图14所示,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检测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上的第三固定架41,所述第三固定架4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针座是否合格的相机42,所述相机42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所述相机42用于检测针座上是否有毛刺。
如图15所示,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套管机构8包括第七固定架81,所述第七固定架81上设置有套管仓组件82,所述套管仓组件82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三夹取组件83,所述第三夹取组件83可转动90度,所述第三夹取组件8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扶正组件84。
所述套管仓组件82用于提供管件,并将管件整齐排列,便于第三夹取组件83夹取,所述第一扶正组件84用于扶正针座,便于在针座上套管。
首先套管仓组件82带动管件整齐传动,所述第三夹取组件83夹取管件,所述扶正组件夹紧防止针座歪斜,然后所述第三夹取组件83带动管件移动到扶正组件处,并将管件套在针座上。
如图16所示,所述套管仓组件82包括套管仓821,所述套管仓821的下方连接有出料板822,所述出料板822上设置有多个出料槽823,所述出料板822的下方设置有振动器。
所述振动器工作,所述管件沿着出料槽823被振出。
如图17所示,所述第三夹取组件83包括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第七固定架81上的第三连接座811,所述第三连接座8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夹爪气缸812,各个所述第三夹爪气缸812上设置有第三夹爪813,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上通过第五连接板816连接有第十一气缸814,所述第十一气缸814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第七固定架81上,所述第十一气缸814的驱动轴与第五连接板81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816的另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与第七固定架81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夹爪气缸812驱动第三夹爪813夹取管件,然后所述第十一气缸814驱动第五连接板816,从而驱动连接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三夹爪813转动,使得管件转动90度,转动到扶正组件处。
如图18所示,所述第一扶正组件84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扶正板841,所述第一扶正板841的相对面上设置有弧形通槽,两个第一扶正板841的相对面上通过第六连接板842连接有第一双向气缸843,所述第六连接板842与第一双向气缸843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双向气缸843设置在传输框架22的下方,所述第一双向气缸843的下方通过第七连接板844连接有用于顶升第七连接板844的顶升气缸845。
所述第一双向气缸843驱动两个第一扶正板841相对移动,将针座固定住,然后所述顶升气缸845驱动第七连接板844从而驱动第一扶正板841向上移动,从而接住管件,使得管件落入到弧形通槽内。
所述第一扶正板841上位于弧形通槽的上方设置有向外侧倾斜的导向槽846,所述导向槽846用于导向,便于管件落入到弧形通槽内。
如图19所示,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压管机构9包括用于扶正管件的第二扶正组件,所述第二扶正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第二扶正板911,各个所述第二扶正板911上设置有扶正孔912,两个所述第二扶正板911的上连接有用于驱动两个第二扶正板911相对或相向移动的第二双向气缸913,所述第二扶正板91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压管件的压板914,所述压板91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914上下移动的第十二气缸915,所述第二双向气缸913和第十二气缸915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双向气缸913驱动两个第二扶正板911相对移动将针座和管件扶正,然后所述第十二气缸915驱动压板914向下移动,从而将管件压到针座上。
如图20所示,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点胶机构10包括第五固定架101,所述第五固定架10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针座的固定组件102,所述固定组件10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给针座点胶的点胶组件103,所述点胶组件103远离固定组件10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点胶组件103水平移动的第二水平移动组件104,所述点胶组件103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105,所述固定组件102、点胶组件103和第二水平移动组件104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102用于固定针座和管件,所述点胶组件103用于在针座上小孔内点胶,从而固定针座内的隔离塞,所述第二水平移动组件104用于带动点胶组件103水平移动,在不点胶时所述点胶组件103向远离固定组件102的方向移动,避让空间,供载具传动,所述防护组件105用于保护针座和针座,防止多点胶,在不点胶时,所述固定组件102向远离点胶组件103的一侧移动,避让空间,供载具传动。
首先所述固定组件102将针座和管件固定住,然后所述第二水平移动带动点胶组件103和防护组件105水平移动到点胶处,所述点胶组件103在针座的小孔内点胶。
如图21所示,所述固定组件102包括连接在固定架1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座1022,所述第三固定座1022上固定连接有第十三气缸1023,所述第三固定座1022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九连接板1024,所述第十三气缸1023的驱动轴上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第四连接座1025,所述第四连接座1025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026,所述定位块1026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八连接板1027,所述第八连接板1027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28,所述固定板1028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固定槽1029,所述第八连接板1027远离固定板1028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第十四气缸1021,所述第十四气缸1021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第九连接板1024上,所述第十四气缸1021的驱动轴与第八连接板1027转动连接。
所述第十三气缸1023驱动第四连接座1025水平移动,从而驱动固定块和固定板1028水平移动到载具处,所述第十四气缸1021驱动第八连接板1027转动,使得固定槽1029处于竖直状态,将管件护住。
所述第八连接板1027远离固定板1028的一端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八连接板1027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九连接板1024连接,所述弹簧用于在第十四气缸1021不顶升时,能够拉动第八连接板从而拉动固定板1028复位。
如图22所示,所述点胶组件103包括点胶头1031、点胶阀1032和与点胶阀1032连接的胶桶,所述点胶头1031和点胶阀1032设置在第二水平移动组件104上,所述点胶阀1032控制胶水是否流出。
如图23所示,所述防护组件105包括水平滑动连接在第五固定架101上的防护板1051,所述防护板1051远离点胶组件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块1052,所述防护板1051和防护块1052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点胶头1031穿过防护板1051和防护块1052,所述点胶头1031穿过防护块1052和防护板1051,防止胶涂到针座上小孔以外的位置。
所述防护块1052远离防护板1051的一侧设置成弧形,用于与针座贴合,防止点胶头1031点胶时打滑。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24所示,所述下料机构12包括第六固定架121,所述第六固定架121上设置有第三水平移动组件122,所述第三水平移动组件122上设置有第四夹爪气缸123,所述第四夹爪气缸123上设置有第四夹爪124,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架1上的下料滑轨125。
所述第四夹爪气缸123驱动第四夹爪124夹住装配好的产品,所述第三水平移动组件122带动产品移动到下料滑轨125的上方,所述第四夹爪气缸123驱动第四夹爪124松开产品,产品从下料滑轨125内滑下,实现下料。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针座装配检测设备,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闭环的传输链机构(2),所述传输链机构(2)的一侧按照产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针座上料机构(3)、检测机构(4)、不良品下料机构(5)、涂硅油机构(6)、控硅油机构(7)、套管机构(8)、压管机构(9)、点胶机构(10)、烘干机构(11)和下料机构(12),所述针座装配检测设备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传输链机构(2)、针座上料机构(3)、检测机构(4)、涂硅油机构(6)、控硅油机构(7)、套管机构(8)、压管机构(9)、点胶机构(10)、烘干机构(11)和下料机构(12)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装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上料机构(3)包括针座上料传输组件(31),所述针座上料传输组件(31)靠近传输链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座(32),所述第一固定座(32)上设置有调距组件(33),所述第一固定座(32)上位于调距组件(3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夹取组件(34)和第二夹取组件(35),所述第一夹取组件(34)可带动针座水平转动90度,所述第一夹取组件(34)和第二夹取组件(35)分别设置在调距组件(33)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座(32)上还设置用于带动第一夹取组件(34)和第二夹取组件(35)水平移动的第一水平移动组件(3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座装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上料传输组件(31)包括第一传输带(311)和第二传输带(312),所述第一传输带(311)和第二传输带(312)的传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传输带(311)和第二传输带(31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空的针座载具拨动到第二传输带(312)上的拨动组件(313),所述拨动组件(313)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拨爪和驱动拨爪水平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传输带(311)、第二传输带(312)和第一气缸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座装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取组件(34)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水平移动组件(36)上的第一上下移动组件(341),所述第一上下移动组件(341)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42),所述第一连接板(34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43),所述第二连接板(343)设置有第二气缸(344),所述第二气缸(344)的驱动轴上连接有第三连接板(345),所述第三连接板(345)上固定连接有齿条(346),所述第三连接板(345)的内侧位于齿条(346)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多个齿轮(347),各个所述齿轮(347)通过连接轴连接有第一夹爪气缸(348),所述第一夹爪气缸(348)上连接有第一夹爪(349),所述第一上下移动组件(341)、第二气缸(344)和第一夹爪气缸(348)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夹取组件(35)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水平移动组件(36)上的第二上下移动组件(361),所述第二上下移动组件(361)上连接有第二连接座(362),所述第二连接座(36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夹爪气缸(363),各个所述第二夹爪气缸(363)上连接有第二夹爪(364),所述第二上下移动组件(361)和第二夹爪气缸(363)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调距组件(33)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上的第二固定架(331),所述第二固定架(331)上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33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32)的驱动轴上连接有同步轮,所述同步轮的外表面连接有同步带(334),所述第二固定架(331)的上端面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载具(335),除了中间的一个第一载具(335)外,其余的第一载具(335)均通过第四连接板(336)连接在同步带(334)上,位于中间的第一载具(335)两侧的第一载具(335)分别通过第四连接板(336)连接在同步带(334)的两个相对面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32)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装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链机构(2)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架(1)上的第四固定架,所述第四固定架上设置有传输框架(22),所述传输框架(22)内设置有传输槽,载具在传输槽内传动,所述传输框架(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皮带传输线(24)和第四皮带传输线(25),所述第三皮带传输线(24)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换向组件(26),所述第三皮带传输线(24)的起始端设置有第二换向组件(27),所述第四皮带传输线(25)上设置有第三换向组件(28),所述第一换向组件(26)和第三换向组件(28)之间设置有第四换向组件(29),所述第三换向组件(28)和第二换向组件(27)之间设置有第五换向组件(21),所述第三皮带传输线(24)、第四皮带传输线(25)、第一换向组件(26)、第二换向组件(27)、第三换向组件(28)、第四换向组件(29)和第五换向组件(21)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换向组件(26)包括设置在传输框架(22)外侧的第二拨料板(261),所述第二拨料板(26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拨料板(261)水平移动的第三气缸(262),所述第三气缸(262)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在第四固定架上;
所述第二换向组件(27)包括设置传输框架(22)外侧的第一推板(271),所述第一推板(271)设置在第三皮带传输线(24)的起始端,所述第一推板(271)远离第三皮带传输线(2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推板(271)推动第四气缸(272);
所述第三换向组件(28)包括设置在传输框架(22)外侧的第二推板(281),所述第二推板(281)远离第四皮带传输线(25)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推板(281)推动的第五气缸(282),所述第四皮带传输线(25)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拨动载具换向的第三拨料板(283),所述第三拨料板(28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拨料板(283)水平移动的第六气缸(284);
所述第四换向组件(29)包括设置在传输框架(22)上的第一换向板(291),所述第一换向板(291)的起始端设置有第三推板(292),所述第三推板(29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三推板(292)水平移动的第七气缸(293),所述第一换向板(291)的末端设置有第四拨料板(294),所述第四拨料板(29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四拨料板(294)水平移动的第八气缸(295);
所述第五换向组件(21)包括设置在传输框架(22)上的第二换向板(211),所述第二换向板(211)的起始端设置有第四推板(212),所述第四推板(2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四推板(212)推动的第九气缸(213),所述第二换向板(211)的末端设置有第五拨料板(214),所述第五拨料板(21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五拨料板(214)水平移动的第十气缸(2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装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上的第三固定架(41),所述第三固定架(4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针座是否合格的相机(42),所述相机(42)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装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机构(8)包括第七固定架(81),所述第七固定架(81)上设置有套管仓组件(82),所述套管仓组件(82)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三夹取组件(83),所述第三夹取组件(83)可转动90度,所述第三夹取组件(8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扶正组件(84);
所述套管仓组件(82)包括套管仓(821),所述套管仓(821)的下方连接有出料板(822),所述出料板(822)上设置有多个出料槽(823),所述出料板(822)的下方设置有振动器;
所述第三夹取组件(83)包括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第七固定架(81)上的第三连接座(811),所述第三连接座(8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夹爪气缸(812),各个所述第三夹爪气缸(812)上设置有第三夹爪(813),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上通过第五连接板(816)连接有第十一气缸(814),所述第十一气缸(814)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第七固定架(81)上,所述第十一气缸(814)的驱动轴与第五连接板(81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816)的另一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与第七固定架(81)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扶正组件(84)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第一扶正板(841),所述第一扶正板(841)的相对面上设置有弧形通槽,两个第一扶正板(841)的相对面上通过第六连接板(842)连接有第一双向气缸(843),所述第六连接板(842)与第一双向气缸(843)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双向气缸(843)设置在传输框架(22)的下方,所述第一双向气缸(843)的下方通过第七连接板(844)连接有用于顶升第七连接板(844)的顶升气缸(845);
所述第一扶正板(841)上位于弧形通槽的上方设置有向外侧倾斜的导向槽(84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装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管机构(9)包括用于扶正管件的第二扶正组件,所述第二扶正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第二扶正板(911),各个所述第二扶正板(911)上设置有扶正孔(912),两个所述第二扶正板(911)的上连接有用于驱动两个第二扶正板(911)相对或相向移动的第二双向气缸(913),所述第二扶正板(91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压管件的压板(914),所述压板(91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914)上下移动的第十二气缸(915),所述第二双向气缸(913)和第十二气缸(915)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装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构(10)包括第五固定架(101),所述第五固定架(10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针座的固定组件(102),所述固定组件(10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给针座点胶的点胶组件(103),所述点胶组件(103)远离固定组件(10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点胶组件(103)水平移动的第二水平移动组件(104),所述点胶组件(103)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组件(105),所述固定组件(102)、点胶组件(103)和第二水平移动组件(104)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102)包括连接在固定架(1)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座(1022),所述第三固定座(1022)上固定连接有第十三气缸(1023),所述第三固定座(1022)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九连接板(1024),所述第十三气缸(1023)的驱动轴上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第四连接座(1025),所述第四连接座(1025)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026),所述定位块(1026)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八连接板(1027),所述第八连接板(1027)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28),所述固定板(1028)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固定槽(1029),所述第八连接板(1027)远离固定板(1028)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第十四气缸(1021),所述第十四气缸(1021)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第九连接板(1024)上,所述第十四气缸(1021)的驱动轴与第八连接板(1027)转动连接;
所述第八连接板(1027)远离固定板(1028)的一端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八连接板(1027)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九连接板(1024)连接;
所述点胶组件(103)包括点胶头(1031)、点胶阀(1032)和与点胶阀(1032)连接的胶桶,所述点胶头(1031)和点胶阀(1032)设置在第二水平移动组件(104)上;
所述防护组件(105)包括水平滑动连接在第五固定架(101)上的防护板(1051),所述防护板(1051)远离点胶组件(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块(1052),所述防护板(1051)和防护块(1052)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点胶头(1031)穿过防护板(1051)和防护块(1052);
所述防护块(1052)远离防护板(1051)的一侧设置成弧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座装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12)包括第六固定架(121),所述第六固定架(121)上设置有第三水平移动组件(122),所述第三水平移动组件(122)上设置有第四夹爪气缸(123),所述第四夹爪气缸(123)上设置有第四夹爪(124),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架(1)上的下料滑轨(125)。
CN202111631953.4A 2022-06-09 2022-06-09 针座装配检测设备 Active CN114833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1953.4A CN114833087B (zh) 2022-06-09 2022-06-09 针座装配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1953.4A CN114833087B (zh) 2022-06-09 2022-06-09 针座装配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3087A true CN114833087A (zh) 2022-08-02
CN114833087B CN114833087B (zh) 2024-02-13

Family

ID=82562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1953.4A Active CN114833087B (zh) 2022-06-09 2022-06-09 针座装配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308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3158A (en) * 1991-04-26 1992-06-23 Dixon Automatic Tool, Inc. Automatic assembly machine with coordinately movable fastener driving gun and locating template
CN201959308U (zh) * 2011-01-27 2011-09-07 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针座安装装置
CN205926194U (zh) * 2016-08-22 2017-02-08 烟台凯博机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针与针座的自动涂胶装置
CN205950237U (zh) * 2016-07-18 2017-02-15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采血针装配的针座组装机
CN110653846A (zh) * 2019-11-13 2020-01-07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间距可变的超级电容开合吸取装置
WO2020082506A1 (zh) * 2018-10-26 2020-04-30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上料装置及工件上料方法
CN211538395U (zh) * 2019-12-04 2020-09-22 深圳市鑫三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异形曲面五轴联动控制的点胶结构
CN113275867A (zh) * 2021-05-22 2021-08-20 河南驼人医疗器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留置针穿刺件与软管组件固化组装装置
CN216370912U (zh) * 2021-05-21 2022-04-26 湃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将留置针的隔离塞装配到位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3158A (en) * 1991-04-26 1992-06-23 Dixon Automatic Tool, Inc. Automatic assembly machine with coordinately movable fastener driving gun and locating template
CN201959308U (zh) * 2011-01-27 2011-09-07 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针座安装装置
CN205950237U (zh) * 2016-07-18 2017-02-15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采血针装配的针座组装机
CN205926194U (zh) * 2016-08-22 2017-02-08 烟台凯博机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针与针座的自动涂胶装置
WO2020082506A1 (zh) * 2018-10-26 2020-04-30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上料装置及工件上料方法
CN110653846A (zh) * 2019-11-13 2020-01-07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间距可变的超级电容开合吸取装置
CN211538395U (zh) * 2019-12-04 2020-09-22 深圳市鑫三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异形曲面五轴联动控制的点胶结构
CN216370912U (zh) * 2021-05-21 2022-04-26 湃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将留置针的隔离塞装配到位的设备
CN113275867A (zh) * 2021-05-22 2021-08-20 河南驼人医疗器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留置针穿刺件与软管组件固化组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3087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3954B (zh) 衬套外管全自动内涂胶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CN111229531A (zh) 一种涂胶封边生产线
CN210364732U (zh) 流水式全自动双工位手机壳贴标生产线
CN207848122U (zh) 一种磁瓦产品自动组装检测设备
CN212120590U (zh) 一种涂胶封边生产线
CN210603414U (zh) 预处理流水线
CN109051659B (zh) 一种批咀自动装胶条机
CN114833087A (zh) 针座装配检测设备
CN114473279A (zh) 电极片焊接加工前承载装置
CN208091413U (zh) 一种磁瓦产品自动检测下料装置
CN219216732U (zh) Pcb自动上料机构
CN112044681A (zh) 点胶设备
CN111530709A (zh) 一种自动刷胶设备及其刷胶方法
CN216917658U (zh) 针座上料机构
CN216784881U (zh) 一种Face ID模组下料装置
CN205084940U (zh) 一种圆形海绵粘贴机构
CN209140026U (zh) 焊接机
CN112407497A (zh) 一种输氧管自动组装机
CN112747785A (zh) 预处理流水线
CN216564853U (zh) 一种定子磁芯组装设备
CN212596824U (zh) 一种自动刷胶设备
CN115514177B (zh) 一种电机定子热套组装生产线
CN216704897U (zh) 电池涂胶装置
CN108773663A (zh) 分选设备
CN216360243U (zh) 带导线接线盒上料模组及光伏组件接线盒自动上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