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9519A - 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及使用其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及使用其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9519A
CN114829519A CN202080089630.4A CN202080089630A CN114829519A CN 114829519 A CN114829519 A CN 114829519A CN 202080089630 A CN202080089630 A CN 202080089630A CN 114829519 A CN114829519 A CN 114829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film
coating composition
base coating
form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96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29519B (zh
Inventor
铃木聪
迫山和哲
永田浩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Paint Automotive Coat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Paint Automotive Coat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Paint Automotive Coat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Paint Automotive Coating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29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9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29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9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50Multilayers
    • B05D7/56Three layers or more
    • B05D7/57Three layers or more the last layer being a clear coat
    • B05D7/572Three layers or more the last layer being a clear coat all layers being cured or baked toge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36Successively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e.g. without intermediate 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2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ba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20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36Pearl essence, e.g. coatings containing platelet-like pigments for pearl lust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43Thicken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09D7/62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modified by treatment with othe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6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le siz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70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e.g. fibres, flakes or microspheres

Abstract

提供水性涂料组合物,其可形成具有高设计性的金属质感涂膜,而且可形成显示良好的涂膜物性的涂膜。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含有形成第1底基涂膜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形成第2底基涂膜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所述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1涂膜形成树脂、第1固化剂、第1无机光泽剂和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所述第1无机光泽剂为选自二氧化硅、滑石、碳酸钙、高岭土、硫酸钡和硅藻土的1种或多种,所述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2涂膜形成树脂、第2固化剂、第2光亮材料、第2无机系粘性剂、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和第2分散剂,所述第2无机系粘性剂含有具有多个无机结晶层堆叠而成的层叠结构的层状物。

Description

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及使用其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及使用该套装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汽车涂装的涂膜外观中,具有金属质感光泽的涂膜受到关注。对于这样的涂膜,要求有高的随角异色性(所谓的FF(flip-flop)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随角异色性,颜料需要具有一定的取向而存在于涂料中。另外,具有金属质感光泽的涂膜优选不显示颗粒感(眩光),而满足致密感。
日本特开2006-95522 (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形成金属质感、高设计性的涂膜为目的,将涂料中的固体成分被调整为20~40重量%的水性底涂层涂料(A1)按照干燥膜厚达到1~15μm的方式涂装在被涂物上后,在未固化的涂膜上,将涂料中的固体成分被调整为2~15重量%的水性底涂层涂料(A2)按照干燥膜厚达到0.1~5μm的方式涂装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955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若使用专利文献1所示的水性底涂层涂料(A1)和水性底涂层涂料(A2),则光亮性颜料的取向有变得不充分的倾向,涂膜外观有产生不均匀之虞。此外,若光亮性颜料的取向变得不充分,则容易产生光的漫反射,因此设计性有降低之虞。
最近,在汽车等工业产品中,采用引入大量曲面的设计。因此,需要即使是复杂形状的被涂物也可容易地涂装、具有美丽的金属质感光泽的涂膜。
另外,对于汽车用涂料组合物,要求可提高涂膜的耐崩裂性、耐水性等物理特性。
在汽车外板的涂装线上,在烘烤固化后的基底涂膜上存在灰尘或涂膜缺陷等不良情况的情况下,有时在研磨该部位进行修正后,进行涂装面漆涂料(底基涂料和透明涂料)的工序。此时,有时会引起该研磨的磨痕(在用砂纸等研磨过的部位形成的纹路)浮在涂装面漆后的涂膜上的现象(基底转印)。特别是在面漆涂料中含有光亮材料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该基底转印。因此,特别是在金属或云母系的涂色中,作为涂装操作性的课题,要求是不易产生该基底转印的涂膜(砂磨痕遮掩性(下地転写性,sanding-mark hidingproperty))。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形成金属质感涂膜的涂料组合物中,仅着眼于提高设计性,如上所述的涂膜物性的保证有赖于其它涂膜。因此,例如必须考虑确保涂膜物性的涂膜与显示金属质感的设计性的涂膜的关系来制备涂料组合物。其结果是,有时无法得到优异的金属质感涂膜。另外,多层涂膜的形成工序也复杂化。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可形成具有高设计性的金属质感涂膜,而且可形成显示良好的涂膜物性的涂膜的涂料组合物。
鉴于上述现状,本公开提供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可形成设计性优异、具有金属质感光泽的涂膜,而且具备耐崩裂性等提高的涂膜物性、砂磨痕遮掩性。另外,本公开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可形成具有优异的耐水性的多层涂膜。
此外,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提供下述方式。
[1] 本公开为用于形成具有第1底基涂膜和第2底基涂膜的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
所述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含有形成第1底基涂膜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形成第2底基涂膜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
所述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1涂膜形成树脂、第1固化剂、第1无机光泽剂和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所述第1无机光泽剂含有选自二氧化硅、滑石、碳酸钙、高岭土、硫酸钡和硅藻土的1种或多种,
所述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2涂膜形成树脂、第2固化剂、第2光亮材料、第2无机系粘性剂、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和第2分散剂,
所述第2无机系粘性剂含有具有无机结晶层的层叠结构的层状物。
[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2光亮材料含有经表面处理的光亮材料。
[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2光亮材料含有具有鳞片状的形状、纵横比为5~2000的光亮材料。
[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相对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质量份以上且7质量份以下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
且相对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的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还含有第2无机光泽剂,其中,
在相对于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将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第1无机光泽剂的量设为(Am1),
且相对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将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第2无机光泽剂的量设为(Am2)的情况下,
(Am1)与(Am2)的比(Am1)/(Am2)可为2.0以上。
[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的不挥发成分含量(NV1)为10%以上且45%以下。
[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的不挥发成分含量(NV2)为3%以上且18%以下。
[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还含有第1光亮材料和第1无机系粘性剂中的至少其一。
[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2涂膜形成树脂含有选自丙烯酸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聚酯系树脂的至少1种。
[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2无机系粘性剂为硅酸盐层状化合物。
[1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和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中的至少其一含有氨基甲酸酯系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还含有第1分散剂,
第1分散剂和第2分散剂中的至少其一含有聚合物型分散剂,所述聚合物型分散剂具有选自阴离子性基团、阳离子性基团和非离子性基团的至少1种。
[1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1无机光泽剂含有表面带正电的无机光泽剂。
[1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2无机光泽剂含有表面带正电的无机光泽剂。
[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1无机系粘性剂的厚度为100nm以下。
[1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2无机系粘性剂的厚度为100nm以下。
[17]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公开为使用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中,
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包括:
在被涂物上涂装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的工序,
在未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上涂装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的工序,
在未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上涂装形成透明涂膜的透明涂料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透明涂膜的工序,以及
将未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未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和未固化的透明涂膜同时烘烤固化,形成多层涂膜的工序;
由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经加热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t1)为1μm以上且35μm以下,
由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经加热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t2)为1μm以上且20μm以下。
[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经加热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t1)与经加热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t2)具有(t1)≥(t2)的关系。
发明的效果
本公开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可形成金属质感的设计性优异的涂膜,而且可形成具有耐崩裂性和耐水性等良好的涂膜物性的涂膜。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达到本公开的过程。
通常,在形成具有金属质感光泽的单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中,将涂料组合物的固含量(也称为不挥发成分(NonVolatile=NV)含量)设定得高(例如,NV量=25%)。若提高NV量,则可使涂料粘度升高,因此可防止涂料组合物的流动,而且可防止光亮材料的沉降。
但是,NV量高的水性涂料组合物的粘度也高,因此产生光亮材料难以均匀取向的问题。例如,若使用NV量为25%左右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形成涂膜,则光亮材料的取向不固定,涂膜产生颗粒感(眩光),此外,基底的掩蔽力也有降低之虞。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将由NV量高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形成的薄膜进行多层重叠。由此,可期待提高光亮材料的取向性。但是,如上所述,光亮材料的取向性依然没有提高,无法得到良好的金属质感涂膜。
另外,若使用水性涂料组合物例如通过湿碰湿(wet on wet)涂装形成多层涂膜,则在层的界面附近可产生混相。但是,若尝试抑制混相,则有产生设计性降低、涂膜物性降低之虞。因此,本公开人对可形成平衡性良好地具有高设计性和涂膜物性的涂膜的涂料组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完成了本公开。
完全解决这样的课题的本公开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是用于形成具有第1底基涂膜和第2底基涂膜的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
所述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含有形成所述第1底基涂膜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形成所述第2底基涂膜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
所述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1涂膜形成树脂、第1固化剂、第1无机光泽剂和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所述第1无机光泽剂含有选自二氧化硅、滑石、碳酸钙、高岭土、硫酸钡和硅藻土的1种或多种,
所述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2涂膜形成树脂、第2固化剂、第2光亮材料、第2无机系粘性剂、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和第2分散剂,
所述第2无机系粘性剂含有具有多个无机结晶层堆叠而成的层叠结构的层状物。
若是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则光亮材料(光亮性颜料)的取向性提高。因此,可形成可抑制光的漫反射,且具有充分的高亮亮度的优异的金属质感涂膜。此外,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即使是复杂形状的被涂物,也可容易地涂装,可形成具有美丽的金属质感光泽的涂膜。
而且,若是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则可形成具有良好的耐崩裂性、耐候性、耐水性和高温耐水性等优异的涂膜物性的涂膜。此外,涂膜不仅具备优异的砂磨痕遮掩性,而且基底掩蔽性也优异。
虽然不应限定于特定的理论来解释,但在本公开中,通过特定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特定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组合,可控制光线透射。这被推测有助于多层涂膜的优异耐候性。
此外,虽然不应限定于特定的理论来解释,但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通过使各涂料组合物具有规定的构成,可大幅抑制在本公开所涉及的规定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与规定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层间可产生的混相。因此,例如,可使用湿碰湿涂装形成多层涂膜。由此,可减少用于形成涂膜的工序数,因此可减少环境负荷。
而且,由于第2无机系粘性剂含有具有无机结晶层的层叠结构的层状物,所以,虽然不应限定于特定的理论来解释,但产生由第2光亮材料与第2无机系粘性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结构化(凝聚力),防止第2底基涂膜中的第2光亮材料的取向混乱,形成优异的金属质感涂膜。此外,得到的涂膜的耐水性优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第2光亮材料的浓度(PWC:颜料重量浓度(Pigment weight concentration))高的情况下,通过在本说明书所记载的范围内含有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也可容易地保持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稳定性。此外,第2底基涂膜的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可容易地形成具有优异的设计性、涂膜物性和耐水性的涂膜。
以下,对本公开所涉及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及使用该套装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
本公开中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1涂膜形成树脂、第1固化剂、第1无机光泽剂和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如果是本公开所涉及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具有这样的组成,还含有后述的规定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则可形成除了优异的基底掩蔽性、耐崩裂性等以外,还具有美丽的金属感的多层涂膜(光亮性多层涂膜)。
在一些方式中,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还含有第1光亮材料和第1无机系粘性剂中的至少其一。例如,通过使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1光亮材料,可进一步提高基底掩蔽性。而且,可与第2底基涂膜一起形成呈现更有深度的金属感的多层涂膜。
对于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在含有第1光亮材料的方式中,可含有第1无机系粘性剂。在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通过并用第1光亮材料和第1无机系粘性剂,可避免第1光亮材料在涂膜的形成中沉降和涂膜产生浑浊。另外,由于第1光亮材料更均匀地取向,所以可得到具有更优异的设计性的第1底基涂膜和具有该第1底基涂膜的多层涂膜。
在一些方式中,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的不挥发成分含量(NV1)为10%以上且45%以下,例如(NV1)为10%以上且35%以下。在一些方式中,(NV1)为10%以上且30%以下,例如为15%以上且25%以下。
不挥发成分含量(NV1)是通过[(干燥后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质量)/(干燥前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质量)]×100(%)计算的值。不挥发成分含量可通过调节涂料组合物中的溶剂的量来控制。
通过使不挥发成分含量(NV1)在上述范围内,可将本公开所涉及的第1底基涂膜和第2底基涂膜的体积收缩率保持在充分的范围内,可形成具有良好的金属质感光泽的多层涂膜。
另外,可得到良好的涂膜性状,例如,可使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的流挂性良好,进而可使涂装操作性良好。
需说明的是,不挥发成分可通过JISK5601-1-2 (加热残留量)的方法测定。
所形成的第1底基涂膜的干燥膜厚(t1)为1μm以上且35μm以下,例如为1μm以上且30μm以下。在另一方式中,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为1μm以上且16μm以下。另外,本公开所涉及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可防止涂料组合物流挂的现象和根据需要添加的第1光亮材料的沉降。而且,即使是引入大量曲面的复杂形状的被涂物,也可形成具有均匀的美丽金属质感光泽的涂膜。
(第1涂膜形成树脂)
在一些方式中,本公开中的第1涂膜形成树脂是数均分子量为5000以上且30000以下、例如7000以上且25000以下的树脂。通过使数均分子量在这样的范围内,可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进而可具有适于本公开所涉及的多层涂膜的固化性。
需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分子量通过以苯乙烯聚合物为标准的GPC法来确定。
在一些方式中,第1涂膜形成树脂具有20以上且180以下的羟值,例如具有30以上且160以下的羟值。通过使第1涂膜形成树脂的羟值在这样的范围内,第1底基涂膜可具有充分的耐水性、例如优异的高温耐水性(80℃)。另外,具有良好的涂膜固化性。
在一些方式中,第1涂膜形成树脂具有10mgKOH/g以上且80mgKOH/g以下的酸值,例如具有15mgKOH/g以上且70mgKOH/g以下的酸值。通过使第1涂膜形成树脂的酸值在这样的范围内,第1底基涂膜可具有充分的耐水性、例如优异的高温耐水性(80℃)。另外,具有良好的涂膜固化性。
作为第1涂膜形成树脂,可例示出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醇酸系树脂、聚醚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三聚氰胺系树脂等涂膜形成树脂。可单独含有这些树脂,也可组合含有2种以上。
例如,从涂膜强度、耐候性和耐水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使用选自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它们的混合物的第1涂膜形成树脂。例如,第1涂膜形成树脂含有选自丙烯酸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聚酯系树脂的至少1种。
在一个方式中,可并用丙烯酸系树脂和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可以含有以固体成分量计为40质量份以上且60质量份以下的丙烯酸系树脂,且含有以固体成分量计为1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内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
可适当调整,在使用多种丙烯酸系树脂的情况下,使各丙烯酸系树脂的质量份的合计包含在上述范围内,同样地在使用多种氨基甲酸酯系树脂的情况下,使得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的质量份的合计包含在上述范围内。
在本公开中,有时将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涂膜固化剂合称为“第1主树脂”。另外,“第1主树脂的树脂固体成分质量”是指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固体成分总量。例如,“第1主树脂”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相当于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
(第1固化剂)
本公开所涉及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与第1涂膜形成树脂所具有的固化性官能团的种类适当对应的第1固化剂。
第1固化剂可使用公知的物质,例如包括氨基树脂、封闭异氰酸酯树脂、环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碳二亚胺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等。从得到的涂膜的各种性能、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氨基树脂和/或封闭异氰酸酯树脂。
第1固化剂中含有的氨基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水溶性三聚氰胺树脂和/或非水溶性三聚氰胺树脂。
封闭异氰酸酯树脂可通过在三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多异氰酸酯上加成具有活性氢的封闭剂来制备。这样的封闭异氰酸酯树脂,通过加热使封闭剂离解而产生异氰酸酯基,与上述树脂成分中的官能团反应而固化。
第1固化剂的配合量,例如相对于第1主树脂(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5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例如为5质量份以上且40质量份以下。通过使第1固化剂的配合量在这样的范围内,可得到充分的涂膜固化性。
(第1无机光泽剂)
第1无机光泽剂为选自二氧化硅、滑石、碳酸钙、高岭土、硫酸钡和硅藻土的1种或多种。通过使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1无机光泽剂,可提高多层涂膜整体的光泽,可形成优异的设计性、例如金属感优异的多层涂膜。
虽然不应限定于特定的理论来解释,但若在由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涂膜(第1底基涂膜)上涂装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则第1无机光泽剂将吸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溶剂。随着该溶剂的迁移,第2光亮材料移动,因此其取向性提高。此外,由于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粘度上升,所以容易维持第2光亮材料的取向。其结果是,第2底基涂膜中的第2光亮材料的取向性提高。通过提高光亮性颜料的取向性,可形成光的漫反射得到抑制的优异的金属质感涂膜。
此外,第1无机光泽剂可有助于抑制第1底基涂膜与第2底基涂膜之间的混相。若混相得到抑制,则可抑制涂膜的外观降低,可更良好地保持耐崩裂性等涂膜物性。
在一些方式中,第1无机光泽剂含有表面带正电的无机光泽剂。由此,例如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可进一步提高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第1光亮材料的取向性。
此外,在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1光亮材料的方式中,第1无机光泽剂促进第1光亮材料均匀分散,可抑制第1光亮材料的局部存在化。此外,第1无机光泽剂可抑制第1底基涂膜的不均匀。
另外,第1无机光泽剂可对本公开所涉及的第1底基涂膜赋予将冲击应力分散的能力。因此,例如由具有规定组成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第1底基涂膜可具有良好的耐崩裂性。
在一些方式中,第1无机光泽剂含有表面带正电的无机光泽剂,例如第1无机光泽剂含有硫酸钡。
例如,通过使第1无机光泽剂含有硫酸钡,可更有效地抑制与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混相。另外,由于混相得到抑制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本公开所涉及的特定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所以在第2底基涂膜上产生凝聚力(结构化),可更有效地防止第2光亮材料的取向混乱。
这样,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1无机光泽剂含有硫酸钡,进一步提高防止第1底基涂膜与第2底基涂膜的混相的效果,可更有效地防止第2底基涂膜中的第2光亮材料的取向混乱。
在一些方式中,第1无机光泽剂的平均一次粒径为1μm以下,例如为0.01μm以上且0.8μm以下,例如为0.05μm以上且0.5μm以下。平均一次粒径的测定可依据已知的方法进行测定。
第1无机光泽剂的量,例如相对于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1质量份以上且40质量份以下,例如为5质量份以上且40质量份以下。在一些方式中,第1无机光泽剂的量相对于上述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7质量份以上且35质量份以下。通过使第1无机光泽剂的量在这样的范围内,混相容易得到进一步抑制,可容易地形成具有良好光泽的涂膜。
(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本公开所涉及的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通过与在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第1涂膜形成树脂、第1固化剂和第1无机光泽剂组成的组所构成的至少1种所具有的疏水性基团中的至少1个之间产生的疏水性相互作用,可使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的粘度上升。通过使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可抑制第1底基涂膜的缩孔、凹痕等涂装缺陷,可提高第1底基涂膜与第2底基涂膜的界面的平滑性。
另外,可抑制上述界面附近的第1光亮材料的取向混乱,可形成具有优异的金属感的光亮性多层涂膜。
作为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例如可列举出将疏水性单体共聚而成的聚丙烯酸系粘性剂、分子中具有疏水性链的聚氨酯系粘性剂、主链的至少一部分为疏水性氨基甲酸酯链的氨基甲酸酯-脲系粘性剂、主链的至少一部分为疏水性酰胺链的酰胺-脲系粘性剂和其它粘性剂等。
在一些方式中,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含有分子中具有疏水性链的聚氨酯系粘性剂、主链的至少一部分为疏水性氨基甲酸酯链的氨基甲酸酯-脲系粘性剂。通过含有这样的疏水缔合型粘性剂,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在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等含有水系材料的体系中,可更有效地显示优异的防沉降性和流挂性。
例如,聚氨酯系粘性剂、氨基甲酸酯-脲系粘性剂等氨基甲酸酯系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具有在低剪切时容易表现粘度、在高剪切时难以表现粘度的特性,触变性优异。由于这样的特性,本公开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例如可适宜地用于喷雾涂装等。此外,由含有这样的疏水缔合型粘性剂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第1底基涂膜可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高温耐水性。
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的市售品的实例可列举出BYK-425 (脲改性氨基甲酸酯化合物:BYK-Chemie公司制)、BYK-420 (氨基甲酸酯-脲化合物:BYK-Chemie公司制)、BYK-430(酰胺-脲化合物:BYK-Chemie公司制)、PU 1250 (聚氨酯聚合物,BASF公司制)、 SNThickener-660T、SN Thickener-665T (氨基甲酸酯系:San Nopco Limited制)、RHEOLATE216 (氨基甲酸酯-脲化合物:ELEMENTIS公司制)、Primal RM-12W、Primal RM-895(氨基甲酸酯系:陶氏化学公司制)、DISPARLON AQ-021 (楠本化成)等。
本公开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相对于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含有0.1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例如含有0.1质量份以上且4.0质量份以下的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优选相对于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以0.2质量份以上且3.5质量份以下、例如0.2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的量含有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通过在这样的范围内含有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容易避免在第1底基涂膜的形成中第1无机光泽剂和根据需要添加的第1光亮材料沉降以及第1底基涂膜产生浑浊。
另外,由于可使根据需要添加的第1光亮材料更均匀地取向,所以容易得到具有优异的设计性、特别是优异的金属质感的第1底基涂膜和多层涂膜。而且,由于第1底基涂膜可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进而可具有优异的高温耐水附着性,所以可进一步提高多层涂膜整体的耐水性和高温耐水性。
(第1分散剂)
本公开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可含有第1分散剂。通过含有第1分散剂,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各种成分的分散稳定性提高。
在一些方式中,第1分散剂具有为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提供分散稳定性的取代基。通过使第1分散剂具有这样的取代基,第1分散剂例如可有效地被覆第1无机光泽剂、根据需要可添加的第1光亮材料,此外,可根据第1分散剂的分子量的大小,增大第1无机光泽剂、第1光亮材料的位阻,因此可抑制它们的凝聚。另外,这样的第1分散剂可提高第1无机光泽剂、第1光亮材料的分散性。
在一些方式中,第1分散剂可具有疏水性高的侧链。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第1分散剂溶解于例如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的有机溶剂(例如醇系有机溶剂、二醇醚系有机溶剂等)中。
第1分散剂是聚合物型分散剂、低分子的表面活性剂型分散剂均可。例如,从阻碍第1光亮材料的凝聚的观点出发,优选聚合物型分散剂。聚合物型分散剂优选为具有选自阴离子性基团、阳离子性基团或非离子性基团的至少1种基团的聚合物型分散剂,更优选为选自具有疏水性高的侧链的、具有阴离子性基团的聚合物型分散剂、具有非离子性基团的聚合物型分散剂和它们的混合物的至少1种。作为阴离子性基团的实例,可列举出磷酸基、羧酸基等。作为非离子性基团的实例,可列举出聚氧化烯基。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基团。
如上所述,聚合物型分散剂可使用阴离子性、阳离子性、非离子性的丙烯酸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公知的分散剂。在一个方式中,从分散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阴离子性或非离子性的聚合物,优选丙烯酸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
作为聚合物型分散剂,可使用公知的分散剂,也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出:BYK-Chemie公司制DISPERBYK系列,例如DISPERBYK、DISPERBYK-194、DISPERBYK-194N、DISPERBYK-192);Lubrizol公司制Solsperse41000、Solsperse43000、Solsperse44000、Solsperse47000等。可优选使用DISPERBYK-192、DISPERBYK-194N、DISPERBYK。
第1分散剂的量,相对于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可以是1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通过为这样的范围,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各种成分的分散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在第1底基涂膜的形成工序中,可有效地抑制各成分的凝聚。在一些方式中,可有效地阻碍第1光亮材料的凝聚,提高第1光亮材料的分散性。
(第1光亮材料)
在一些方式中,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1光亮材料和第1无机系粘性剂中的至少其一。根据所要求的金属感,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可含有第1光亮材料。
本公开中的第1光亮材料是对涂膜提供金属质感的光泽的颜料。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可单独使用1种第1光亮材料,也可组合使用多种第1光亮材料。
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的第1光亮材料的质量浓度(PWC) (%)用下式表示:
PWC=(第1光亮材料的合计质量)/[(第1涂膜形成树脂的树脂固体成分和第1固化剂的树脂固体成分的合计质量)+(第1光亮材料的合计质量)]×100。
在这种情况下,PWC的范围可以是0%以上且30%以下,例如为1%以上且30%以下,在一些方式中,为5%以上且20%以下,例如为5%以上且15%以下。通过使第1光亮材料的质量浓度为上述范围,在涂膜形成后,第1光亮材料更均匀地取向,因此可容易地形成具有优异的光亮性、设计性优异的涂膜。此外,得到的涂膜可具有良好的基底掩蔽性。
第1光亮材料可以是与后述的第2光亮材料相同的光亮材料。在该方式中,第1光亮材料的特性等的详细说明可援用后述的第2光亮材料的相关记载。
另外,第1光亮材料可以是经表面处理的光亮材料,例如可以是用于水性涂料组合物的经表面处理的光亮材料。
在一个方式中,通过对铝光亮材料的表面处理,具有可抑制水性涂料组合物中的放气(铝表面通过被水氧化而产生氢气)的优点。作为表面处理,例如可列举出二氧化硅处理(硅烷偶联剂涂布)、钼处理(钼酸涂布)、有机处理(树脂涂布)等。
作为第1光亮材料和经表面处理的第1光亮材料,可使用市售的光亮材料,例如可列举出:ECKART公司制的METALURE(注册商标)系列、SILVERSHINE(注册商标)系列、HYDROSHINE(注册商标)系列、Liquid Black(注册商标)、PLISMATIC(注册商标)系列,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制的FD系列、GX系列、BS系列和WA系列,Toyo Aluminium K.K.制的46系列、63系列、WL系列、WM系列、EMERAL系列等。
(第1无机系粘性剂)
本公开所涉及的第1无机系粘性剂优选为具有多个无机结晶层堆叠而成的层叠结构的层状物。这样具有层状结构的第1无机系粘性剂在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溶胀,形成片架(cardhouse)结构,因此对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提供适度的粘度,带来优异的涂膜强度。
作为第1无机系粘性剂的一次粒子的形状,可列举出圆盘状、板状、球状、粒状、立方状、针状、棒状和无定形等,优选圆盘状或板状。
第1无机系粘性剂的厚度优选为100nm以下。由此,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的粘度容易被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第1无机系粘性剂的厚度更优选为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nm以下,特别优选为5nm以下。第1无机系粘性剂的厚度例如可以是0.1nm以上,也可以是0.3nm以上。
圆盘状或板状以外的第1无机系粘性剂的厚度与一次粒子的平均径同义。平均径是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得到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中的50%平均粒径(D50)。圆盘状或板状的第1无机系粘性剂的厚度是与其主面垂直的方向上的第1无机系粘性剂的长度。第2无机系粘性剂的厚度也是同样的。
本公开所涉及的无机系粘性剂包括硅酸盐层状化合物(硅酸盐矿物)、卤化矿物、氧化矿物、碳酸盐矿物、硼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钼酸盐矿物、钨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砷酸盐矿物、钒酸盐矿物等。这样的无机系粘性剂对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提供适度的粘度和优异的涂膜强度。
例如,通过并用无机系粘性剂和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可对第1底基涂膜提供优异的耐水性、高温耐水性,可良好地保持多层涂膜整体的耐水性、高温耐水性。
在一些方式中,第1无机系粘性剂含有硅酸盐层状化合物。
硅酸盐层状化合物的具体例包括天然或合成的如下物质:锂蒙脱石、皂石、硅镁石、翠绿锂辉石、蒙脱石、绿脱石、膨润土等蒙皂石属粘土矿物,Na型四硅氟云母、Li型四硅氟云母、Na型氟带云母、Li型氟带云母等溶胀性云母属粘土矿物,和蛭石或高岭石,或它们的混合物。
无机系粘性剂的市售品的实例包括LAPONITE XLG (BYK公司制合成锂蒙脱石类似物质)、LAPONITE RD (BYK公司制合成锂蒙脱石类似物质)、LAPONITE EP (BYK公司制合成锂蒙脱石类似物质)、LAPONITE RDS (BYK公司制合成锂蒙脱石类似物质)、OptiGel WX(BYK公司制Na取代型膨润土)、サーマビス (HENKEL公司制合成锂蒙脱石类似物质)、Sumecton SA-1 (KUNIMINE INDUSTRIES CO., LTD.制皂石类似物质)、BEN-GEL (HOJUNCo., Ltd.销售的天然膨润土)、Kunipia F (KUNIMINE INDUSTRIES CO., LTD.销售的天然蒙脱石)、VEEGUM (美国Vanderbilt公司制的天然锂蒙脱石)、Dimonite (TOPYINDUSTRIES, LIMITED制的合成溶胀性云母)、Somasif (CO-OP CHEMICAL CO., LTD.制的合成溶胀性云母)、SWN (CO-OP CHEMICAL CO.,LTD.制的合成蒙皂石)、SWF (CO-OPCHEMICAL CO., LTD.制的合成蒙皂石)等。
在一些方式中,本公开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相对于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相对于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树脂固体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含有0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的量的第1无机系粘性剂,例如含有0.5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的第1无机系粘性剂。在一些方式中,本公开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相对于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树脂固体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含有0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的第1无机系粘性剂。
通过以这样的量含有,可形成具有良好的耐水性的涂膜。
通过在这样的范围内含有第1无机系粘性剂,在第1底基涂膜的形成中,容易避免根据需要添加的第1光亮材料沉降,容易得到具有优异的设计性、特别是优异的金属质感的涂膜。
<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
本公开中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2涂膜形成树脂、第2固化剂、第2光亮材料、第2无机系粘性剂、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和第2分散剂。
此外,第2无机系粘性剂含有具有无机结晶层的层叠结构的层状物。需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第2无机系粘性剂含有具有多个无机结晶层堆叠而成的层叠结构的层状物”的记载与“第2无机系粘性剂含有具有无机结晶层的层叠结构的层状物”同义。
若是本公开所涉及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含有具有这样的规定组成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和上述的规定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则可形成光亮材料的取向性提高、光的漫反射得到抑制的优异的金属质感涂膜。此外,即使是复杂形状的被涂物,也可容易地涂装,可形成具有美丽的金属质感光泽的涂膜。而且,若是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则可形成具有良好的耐崩裂性、耐水性、高温耐水性等物理特性的涂膜。此外,具有具备优异的砂磨痕遮掩性的优点。
因此,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可形成具有优异的设计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涂膜物性的金属质感的多层涂膜(光亮性多层涂膜)。
在一些方式中,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的不挥发成分含量(NV2)为3%以上且18%以下,例如(NV2)为4%以上且17%以下。在一些方式中,(NV2)为5%以上且15%以下。
不挥发成分含量(NV2)是通过[(干燥后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质量)/(干燥前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质量)]×100(%)计算的值。不挥发性成分含量可通过调节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的溶剂的量来控制。
通过使不挥发成分含量(NV2)在上述范围内,可将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膜的体积收缩率保持在充分的范围内,可容易地形成具有良好的金属质感光泽的多层涂膜。
另外,可得到良好的涂膜性状,例如可使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流挂性良好,进而可使涂装操作性良好。
不挥发成分可利用JISK5601-1-2 (加热残留量)的方法测定。
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尽管不挥发成分含量(NV2)低,但可防止第2光亮材料的沉降和涂料组合物的流动。另外,由于本公开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可形成薄膜,所以可使第2光亮材更均匀地取向。由此,可容易地得到优异的金属质感涂膜。
此外,即使被涂物的形状复杂,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也可在不产生流挂的情况下进行涂装。而且,由于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为水性,所以对环境和操作者的负荷少。
如上所述,由于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显示低的不挥发成分含量(NV2),所以可使涂膜的膜厚薄且均匀。在一些方式中,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t2)为1μm以上且20μm以下,例如为2μm以上且低于15μm。在另一方式中,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为3μm以上且7μm以下。另外,若由低NV量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涂膜,则由于涂装后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体积收缩,可使第2光亮材料更均匀地取向,可具有高随角异色性。
即,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与NV量高(例如,NV量=25%)的以往的水性涂料组合物不同,可自如地形成具有均匀的膜厚的薄膜,可形成具有高随角异色性的涂膜。
而且,若是本公开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则由于因本公开所涉及的规定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与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组合所起到的相互作用、和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具有的低不挥发成分含量(NV2),可使第2光亮材料更均匀地取向,可具有更高的随角异色性、更低的G值(颗粒感)。
另外,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尽管具有这样的低NV量,但可防止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流挂的现象和第2光亮材料的沉降。而且,即使是引入大量曲面的复杂形状的被涂物,也可形成均匀的具有美丽的金属质感光泽的第2底基涂膜和多层涂膜。
(第2涂膜形成树脂)
本公开中的第2涂膜形成树脂可含有与上述的第1涂膜形成树脂相同种类的树脂,也可含有不同种类的树脂,还可以是它们的混合物。例如,第2涂膜形成树脂含有与第1涂膜形成树脂相同种类的树脂。
在一些方式中,第2涂膜形成树脂是数均分子量为5000以上且30000以下、例如7000以上且25000以下的树脂。通过使数均分子量在这样的范围内,可具有良好的操作性,此外,可具有适于本公开所涉及的多层涂膜的固化性。
在一些方式中,第2涂膜形成树脂具有20以上且180以下的羟值,例如具有30以上且160以下的羟值。
在一些方式中,第2涂膜形成树脂具有10mgKOH/g以上且80mgKOH/g以下的酸值,例如具有15mgKOH/g以上且70mgKOH/g以下的酸值。
通过使第2涂膜形成树脂的羟值和/或酸值在这样的范围内,第2底基涂膜可具有充分的耐水性、例如优异的高温耐水性(80℃)。另外,第2底基涂膜具有良好的涂膜固化性。
作为第2涂膜形成树脂,可例示出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醇酸系树脂、聚醚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三聚氰胺系树脂等涂膜形成树脂。这些树脂可单独地含有,也可组合含有2种以上。
例如,从涂膜强度、耐候性和耐水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使用选自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它们的混合物的第1涂膜形成树脂。例如,第2涂膜形成树脂含有选自丙烯酸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聚酯系树脂的至少1种。
在一些方式中,可并用丙烯酸系树脂和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可以含有以固体成分量计为40质量份以上且60质量份以下的量的丙烯酸系树脂,且含有以固体成分量计为1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的范围内的聚氨酯系树脂。
可适当调整,在使用多种丙烯酸系树脂的情况下,使各丙烯酸系树脂的质量份的合计包含在上述范围内,同样地在使用多种氨基甲酸酯系树脂的情况下,使得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的质量份的合计包含在上述范围内。
例如,“第2主树脂的树脂固体成分质量”是指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固体成分总量。例如,“第2主树脂”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相当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
(第2固化剂)
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与第2涂膜形成树脂所具有的固化性官能团的种类适当对应的固化剂。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可含有与上述的第1固化剂相同种类的树脂,也可含有不同种类的固化剂,还可以是它们的混合物。例如,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与第1固化剂相同种类的固化剂。
第2固化剂的种类、配合量等可援用上述的第1固化剂的有关记载,可适当选择其化合物、配合量等。
(第2光亮材料)
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2光亮材料。本公开中的第2光亮材料是对涂膜提供金属质感的光泽的颜料。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可单独使用1种第2光亮材料,也可组合使用多种第2光亮材料。
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的所述第2光亮材料的质量浓度(PWC) (%)用下式表示:
PWC=(第2光亮材料的合计质量)/[(第2涂膜形成树脂的树脂固体成分和第2固化剂的树脂固体成分的合计质量)+(第2光亮材料的合计质量)]×100。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PWC的范围为5%以上且40%以下,例如PWC的范围为10%以上且40%以下。在一些方式中,PWC的范围为15%以上且40%以下,例如为20%以上且40%以下。
通过使第2光亮材料的质量浓度为上述范围,容易提高光亮性颜料的取向性,可容易地形成优异的金属质感涂膜。特别是由于本公开是含有本公开所涉及的规定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规定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所以规定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规定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可相互作用,第2光亮材料容易更均匀地取向。由此,可形成光的漫反射得到抑制的优异的金属质感涂膜。
本公开中的第2光亮材料例如平均粒径(D50)为3μm以上且25μm以下。在另一方式中,平均粒径可以是3μm以上且20μm以下,例如可以是5μm以上且18μm以下。平均粒径通常可使用湿式流动式粒径形状分析装置测定,例如可使用FPIA-3000S (SYSMEX公司制)测定。
本公开中的第2光亮材料的平均厚度可以是3μm以下,例如为1μm以下。在一些方式中,第2光亮材料的厚度为500nm以下,例如为250nm以下,在一些方式中为100nm以下。
优选第2光亮材料的平均厚度为10nm以上,例如为20nm以上。在这里,光亮材料的平均厚度可由JIS K5906的水面扩散(被覆)面积计算。
通过使第2光亮材料的厚度在这样的范围内,且包含在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随着涂装后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体积收缩,第2光亮材料容易更均匀地取向。因此,可容易地形成金属质感光泽优异的、显示高随角异色性的涂膜。
另外,通过使第2光亮材料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难以引起光亮材料的重叠部的光亮材端面所导致的可见光区域的光的散射,因此颗粒感低,可实现致密的设计(平滑的设计),并且可得到高金属感。
由此,第2底基涂膜和多层涂膜显示低颗粒度(graininess)值,颗粒感低,具有致密的设计。
在一些方式中,第2光亮材料具有鳞片状的形状。例如,第2光亮材料的纵横比为5以上且2000以下,可以是10以上且2000以下。
在另一方式中,第2光亮材料的纵横比为10以上且1000以下,例如为10以上且800以下。
通过含有具有这样的形状的第2光亮材料,第2光亮材料容易随着涂装后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体积收缩而均匀地取向。由此,可容易地形成金属质感光泽优异的显示高随角异色性的涂膜。另外,难以对被涂物与涂膜的附着性产生不良影响。
特别是由于本公开是含有规定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规定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所以通过规定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与规定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相互作用,可使第2光亮材料的取向更均匀。由此,可容易地形成光的漫反射得到抑制的、具有优异的金属质感光泽的涂膜。
需说明的是,在使用市售品作为第2光亮材料的情况下,有时用平均纵横比表示纵横比。只要第2光亮材料的平均纵横比包含在上述范围内即可。
在一些方式中,第2光亮材料的厚度为10nm以上且250nm以下,且纵横比为10以上且1000以下。在另一方式中,第2光亮材料的厚度为10nm以上且150nm以下,且纵横比为10以上且1000以下。
在又一方式中,第2光亮材料的厚度为10nm以上且低于150nm,且纵横比为10以上且800以下。
通过使第2光亮材料具有这样的形状,可容易地形成金属质感光泽优异、显示高随角异色性的第2底基涂膜和多层涂膜。此外,可抑制可见光的散射,可得到第2底基涂膜和多层涂膜的高金属感。另外,可容易地形成显示低颗粒度值、颗粒感低且具有致密的设计(平滑的设计)的第2底基涂膜和多层涂膜。
第2光亮材料例如可含有选自金属片、金属氧化物片、珠光颜料和它们的混合物的颜料。作为金属片,例如可列举出铝、铬、金、银、铜、黄铜、钛、镍、镍铬、不锈钢等。另外,作为金属氧化物片,可列举出上述金属片的氧化物,例如氧化铝、氧化铬、云母等。
在一些方式中,第2光亮材料含有经表面处理的光亮材料。
例如,为了防止金属片、金属氧化物片和珠光颜料等与水反应而产生气体,可在金属片、金属氧化物片和珠光颜料上形成金属被膜(例如钼酸、铬酸、钇和稀土类金属等金属化合物的被膜)或有机高分子被膜(例如使用聚合性单体等制备的有机高分子的被膜)。
例如,金属片、金属氧化物片和珍珠(珠光颜料)等光亮材料可具有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铬、聚合化合成树脂、氧化钒、氧化钼和/或过氧化钼、磷酸盐(酯)、亚磷酸盐(酯)、硼酸盐(酯)、铬酸盐(酯)或它们的混合物或组合的被膜。
需说明的是,例如在使用氧化铬等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化学上惰性化的物质,可除去毒性。
第2光亮材料也可含有蒸镀金属颜料。这样的第2光亮材料通常通过在基膜上蒸镀金属薄膜(金属氧化物薄膜),剥离基膜后,粉碎蒸镀金属膜而制成金属片(金属氧化物片)来得到。
作为蒸镀的金属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针对上述金属片、金属氧化物片记载的材料。优选第2光亮材料含有蒸镀铝颜料、蒸镀铬颜料、蒸镀氧化铝颜料、蒸镀氧化铬颜料。对于蒸镀金属颜料,根据需要,也可在其表面具有如上所述的被膜。
另外,第2光亮材料例如也可以是用于水性涂料组合物的经表面处理的光亮材料。
在一些方式中,通过对铝光亮材料的表面处理,可抑制水性涂料组合物中的放气(铝表面通过被水氧化而产生氢气)。例如可列举出二氧化硅处理(硅烷偶联剂涂布)、钼处理(钼酸涂布)、有机处理(树脂涂布)等。
作为第2光亮材料和经表面处理的第2光亮材料,可使用市售的光亮材料,例如可列举出:ECKART公司制的METALURE(注册商标)系列、SILVERSHINE(注册商标)系列、HYDROSHINE(注册商标)系列、Liquid Black(注册商标)、PLISMATIC(注册商标)系列,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制的FD系列、GX系列BS系列和WA系列,Toyo Aluminium K.K.制的46系列、63系列、WL系列、WM系列、EMERAL系列等。
(第2无机系粘性剂)
本公开中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含有具有多个无机结晶层堆叠而成的层叠结构的层状物。具有这样的层状结构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在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溶胀,形成片架结构,因此对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提供适度的粘度,带来优异的涂膜强度。
此外,第2无机系粘性剂良好地维持第2光亮材料的取向。虽然不应限定于特定的理论来解释,但第2无机系粘性剂对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赋予触变性。如上所述,在第1底基涂膜上涂装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时,可产生溶剂的迁移。但是,由于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被第2无机系粘性剂赋予触变性,所以低剪切区域的粘度小,可良好地维持第2光亮材料的取向。其结果是,可形成光的漫反射得到抑制的、优异的金属质感涂膜。
此外,虽然不应限定于特定的理论来解释,但认为是通过使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2无机系粘性剂,产生由光亮材料(例如铝)与第2无机系粘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结构化,防止因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内聚力(结构化)引起的取向混乱。而且,可提高光亮材料的PWC高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稳定性。
另外,第2无机系粘性剂可有助于抑制第1底基涂膜与第2底基涂膜之间的混相。若混相得到抑制,则可抑制涂膜的外观降低,可更良好地保持耐崩裂性等涂膜物性。
作为第2无机系粘性剂的一次粒子的形状,可列举出圆盘状、板状、球状、粒状、立方状、针状、棒状和无定形等,优选圆盘状或板状。
第2无机系粘性剂的厚度优选为100nm以下。由此,更容易防止光亮材料的取向混乱。第2无机系粘性剂的厚度更优选为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nm以下,特别优选为5nm以下。第2无机系粘性剂的厚度例如可以是0.1nm以上,也可以是0.3nm以上。
作为本公开中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包括硅酸盐层状化合物(硅酸盐矿物)、卤化矿物、氧化矿物、碳酸盐矿物、硼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钼酸盐矿物、钨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砷酸盐矿物、钒酸盐矿物等。
在一些方式中,第2无机系粘性剂含有硅酸盐层状化合物。通过含有硅酸盐层状化合物,可对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提供适度的粘度和优异的涂膜强度。另外,通过并用第2无机系粘性剂和后述的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由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第2底基涂膜可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而且还可具有优异的高温耐水性(80℃)。
硅酸盐层状化合物的具体例包括天然或合成的如下物质:锂蒙脱石、皂石、硅镁石、翠绿锂辉石、蒙脱石、绿脱石、膨润土等蒙皂石属粘土矿物,或Na型四硅氟云母、Li型四硅氟云母、Na型氟带云母、Li型氟带云母等溶胀性云母属粘土矿物,和蛭石或高岭石,或它们的混合物。
在一些方式中,硅酸盐层状化合物含有选自天然或合成的锂蒙脱石、皂石、硅镁石、翠绿锂辉石、蒙脱石、绿脱石和膨润土的至少1种蒙皂石属粘土矿物。
在另一方式中,硅酸盐层状化合物含有选自锂蒙脱石、皂石、蒙脱石和膨润土的至少1种蒙皂石属粘土矿物。
通过使硅酸盐层状化合物含有这样的矿物,虽然不应限定于特定的理论来解释,但认为例如通过与上述的第1无机光泽剂等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规定成分的协同效果,可使第2底基涂膜中的第2光亮材料的取向良好,而且,可更有效地抑制在第1底基涂膜与第2底基涂膜之间可能产生的混相。
其结果是,可形成光亮性颜料的取向性提高、光的漫反射得到抑制的优异的金属质感涂膜。另外,可抑制由混相引起的涂膜的外观降低,此外,可良好地保持耐崩裂性等涂膜物性。
第2无机系粘性剂的市售品的实例包括LAPONITE XLG (BYK公司制合成锂蒙脱石类似物质)、LAPONITE RD (BYK公司制合成锂蒙脱石类似物质)、LAPONITE RDS (BYK公司制合成锂蒙脱石类似物质)、LAPONITE EP (BYK公司制合成锂蒙脱石类似物质)、OptiGel WX(BYK公司制Na取代型膨润土)、サーマビス (HENKEL公司制合成锂蒙脱石类似物质)、Sumecton SA-1 (KUNIMINE INDUSTRIES CO., LTD.制皂石类似物质)、BEN-GEL (HOJUNCo., Ltd. 销售的天然膨润土)、Kunipia F (KUNIMINE INDUSTRIES CO., LTD.销售的天然蒙脱石)、VEEGUM (美国Vanderbilt公司制的天然锂蒙脱石)、Dimonite (TOPYINDUSTRIES, LIMITED制的合成溶胀性云母)、Somasif (CO-OP CHEMICAL CO., LTD.制的合成溶胀性云母)、SWN (CO-OP CHEMICAL CO., LTD.制的合成蒙皂石)、SWF (CO-OPCHEMICAL CO., LTD.制的合成蒙皂石)等。
在一些方式中,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相对于涂膜形成树脂和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质量份以上且7质量份以下的量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
在一些方式中,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相对于涂膜形成树脂和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优选含有1质量份以上且7质量份以下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例如更优选含有2质量份以上且7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含有2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的量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
通过在这样的范围内含有第2无机系粘性剂,容易避免第2光亮材料在第2底基涂膜的形成中沉降和第2底基涂膜产生浑浊。而且,可更有效地抑制在第1底基涂膜与第2底基涂膜之间可产生的混相。
另外,由于可使第2光亮材料均匀地取向,所以可得到具有优异的设计性、特别是优异的金属质感的第2底基涂膜。
例如,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以规定的关系含有第2无机系粘性剂和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在一些方式中,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相对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1质量份以上且7质量份以下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此外,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相对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1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的后述的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例如含有1质量份以上且低于15质量份的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需说明的是,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可含有2质量份以上且7质量份以下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例如可以2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的量含有第2无机系粘性剂。
如上所述,通过使本公开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相对于涂膜形成树脂和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分别为规定的质量份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和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可有效地避免第2光亮材料在涂膜的形成中沉降和第2底基涂膜产生浑浊。另外,由于可使第2光亮材料的取向均匀,所以容易得到具有优异的设计性的涂膜。而且,第2底基涂膜可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而且也可具有优异的高温耐水性(80℃)。
本公开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只要并用第2无机系粘性剂和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则第2无机系粘性剂与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的含量比(质量比)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第2无机系粘性剂与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的含量比(质量比)可以是第2无机系粘性剂/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1/1~5/1,在另一方式中,可以是第2无机系粘性剂/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1/1~1/5。
在一些方式中,本公开所涉及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中,相对于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的第1无机光泽剂的量,比相对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的量少。
通过使本公开所涉及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以这样的关系含有第2无机系粘性剂和第1无机光泽剂,可形成设计性更优异的具有金属质感光泽的涂膜,而且可得到具备耐崩裂性、耐水性和高温耐水性等进一步提高的涂膜物性和优异的砂磨痕遮掩性的多层涂膜。
(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通过与在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第2涂膜形成树脂、第2固化剂、第2光亮材料、第2无机系粘性剂和第2分散剂组成的组所构成的至少1种所具有的疏水性基团中的至少1个之间产生的疏水性相互作用,可使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粘度上升。
通过含有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可抑制第2底基涂膜的缩孔、凹痕等涂装缺陷,可在第2底基涂膜与第1底基涂膜之间具有高平滑性。
另外,由于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2无机系粘性剂和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所以可更有效地避免第2光亮材料在涂膜的形成中沉降和第2底基涂膜产生浑浊。此外,由于可使第2光亮材料均匀地取向,所以可得到具有优异的设计性的涂膜。而且,第2底基涂膜可具有优异的耐水性,也可具有优异的高温耐水性(80℃)。
作为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特别优选的物质可列举出将疏水性单体共聚而成的聚丙烯酸系粘性剂、分子中具有疏水性链的氨基甲酸酯系粘性剂、主链的至少一部分为疏水性氨基甲酸酯链的氨基甲酸酯-脲系粘性剂、主链的至少一部分为疏水性酰胺链的酰胺-脲系粘性剂和其它粘性剂等。
在一些方式中,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包括分子中具有疏水性链的聚氨酯系粘性剂、主链的至少一部分为疏水性氨基甲酸酯链的氨基甲酸酯-脲系粘性剂。通过含有这样的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在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等含有水系材料的体系中,可更有效地显示优异的防沉降性和流挂性。
例如,聚氨酯系粘性剂、氨基甲酸酯-脲系粘性剂等氨基甲酸酯系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具有在低剪切时容易表现粘度、在高剪切时难以表现粘度的特性,触变性优异。由于这样的特性,本公开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例如可适宜地用于喷雾涂装等。此外,由含有这样的疏水缔合型粘性剂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第2底基涂膜可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高温耐水性。
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的市售品的实例可列举出BYK-425 (脲改性氨基甲酸酯化合物:BYK-Chemie公司制)、BYK-420 (氨基甲酸酯-脲化合物:BYK-Chemie公司制)、BYK-430(酰胺-脲化合物:BYK-Chemie公司制)、PU 1250 (聚氨酯聚合物,BASF公司制)、 SNThickener-660T、SN Thickener-665T (氨基甲酸酯系:San Nopco Limited制)、RHEOLATE216 (氨基甲酸酯-脲化合物:ELEMENTIS公司制)、Primal RM-12W、Primal RM-895(氨基甲酸酯系:陶氏化学公司制)、DISPARLON AQ-021 (楠本化成)等。
本公开的水性涂料组合物中,相对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的量的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例如含有1质量份以上且低于15质量份。在一些方式中,相对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含有2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的量的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例如含有2质量份以上且低于15质量份,在一些方式中,含有2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在另一方式中,以2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的量含有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通过在这样的范围内含有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可更有效地避免第2光亮材料在第2底基涂膜的形成中沉降和第2底基涂膜产生浑浊。另外,由于可使第2光亮材料均匀地取向,所以容易得到具有优异的设计性、特别是优异的金属质感的涂膜。而且,通过配合规定量的规定的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第2底基涂膜和多层涂膜可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进而可具有优异的高温耐水附着性。
(第2无机光泽剂)
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根据需要可含有第2无机光泽剂。第2无机光泽剂可以是与上述第1无机光泽剂为相同种类,也可以不同。
例如,第2无机光泽剂为选自二氧化硅、滑石、碳酸钙、高岭土、硫酸钡和硅藻土的1种或多种。
在一些方式中,第1无机光泽剂含有表面带正电的无机光泽剂,例如含有硫酸钡。第2无机光泽剂可援用上述第1无机光泽剂中记载的物质。通过含有第2无机光泽剂,可将第2底基涂膜的光泽调整到所希望的范围。
在一些方式中,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可含有与第1无机光泽剂相同种类的第2无机光泽剂。虽然不应限定于特定的理论来解释,但通过使第1无机光泽剂与第2无机光泽剂为相同种类,可进一步降低起因于第2底基涂膜与第1底基涂膜之间可能产生的折射率差的干涉不均。
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可含有相对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0.01质量份以上且低于10质量份的第2无机光泽剂,例如可含有0.01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的第2无机光泽剂。在一些方式中,含有相对于上述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低于0.1质量份的第2无机光泽剂,例如可含有0.01质量份以上且低于0.1质量份的第2无机光泽剂。通过在这样的范围内含有第2无机光泽剂,可形成优异的金属质感涂膜。
在这里,在本公开中,可根据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光亮材料的种类(例如,大小、厚度)来选择第2无机光泽剂的配合量,可进一步提高设计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可含有第2无机光泽剂。
在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2无机光泽剂的方式中,例如,在相对于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将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第1无机光泽剂的量设为(Am1),相对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将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第2无机光泽剂的量设为(Am2)的情况下,(Am1)的量与(Am2)的量的比(Am1)/(Am2)优选为2.0以上。
通过具有这样的关系,可进一步降低起因于第2底基涂膜与第1底基涂膜之间可能产生的折射率差的干涉不均。
(第2分散剂)
本公开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2分散剂。
通过含有第2分散剂,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各种成分的分散稳定性提高。
在一些方式中,第2分散剂具有对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提供分散稳定性的取代基。通过使第2分散剂具有这样的取代基,第2分散剂可有效地被覆第2光亮材料,此外,可根据第2分散剂的分子量的大小增大第2光亮材料的位阻,因此可抑制第2光亮材料的凝聚。另外,这样的第2分散剂可提高第2光亮材料的分散性。
在一些方式中,第2分散剂可具有疏水性高的侧链。由于第2分散剂具有疏水性高的侧链,第2分散剂例如也可溶解于2-乙基己醇(2EHOH)、单乙二醇单2-乙基己基醚(EHG)等溶剂中。
第2分散剂为聚合物型分散剂、低分子的表面活性剂型分散剂均可。例如,从阻碍第2光亮材料的凝聚的观点出发,优选聚合物型分散剂。聚合物型分散剂优选为具有选自阴离子性基团、阳离子性基团或非离子性基团的至少1种的聚合物型分散剂,更优选为选自具有疏水性高的侧链的、具有阴离子性基团的聚合物型分散剂、具有非离子性基团的聚合物型分散剂和它们的混合物的至少1种。作为阴离子性基团的实例,可列举出磷酸基、羧酸基等。作为非离子性基团的实例,可列举出聚氧化烯基。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基团。
如上所述,聚合物型分散剂可使用阴离子性、阳离子性、非离子性的丙烯酸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公知的分散剂。在一个方式中,从分散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阴离子性或非离子性的聚合物,优选丙烯酸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
作为聚合物型分散剂,可使用公知的分散剂,例如可含有按照第1分散剂记载的市售品。
第2分散剂的量,相对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可以是1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在一些方式中,第2分散剂的量相对于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1质量份以上且12质量份以下,例如为3质量份以上且12质量份以下。
通过使第2分散剂的量为这样的范围,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各种成分的分散稳定性提高,在第2底基涂膜的形成工序中,可抑制各成分的凝聚。另外,可更有效地阻碍第2光亮材料的凝聚,提高第2光亮材料的分散性。
<有机溶剂>
本公开所涉及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至少一方中可含有有机溶剂。例如,可含有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沸点为160℃以上且200℃以下的醇系有机溶剂,根据需要,还可含有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沸点为205℃以上且240℃以下的二醇醚系有机溶剂。另外,可组合使用公知的溶剂,也可单独使用。需说明的是,上述溶解度是以百分率表示的20℃下溶解于100质量份的水中的有机溶剂的质量。
此外,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可含有相同种类的有机溶剂。
通过使醇系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在上述范围内,具有可更好地调整涂料粘度和涂装操作性等的优点。醇系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优选为0.0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通过使醇系有机溶剂的沸点在上述范围内,具有可在更良好的范围内确保涂装操作性、特别是起泡性、流挂性等的优点。醇系有机溶剂的沸点优选为170℃以上且190℃以下。
上述醇系有机溶剂(溶解度,沸点)选自庚醇(0.5质量%,168℃)、2-乙基己醇(0.1质量%,184℃)和环己醇(4.0质量%,161℃),从树脂水分散体的稳定性(粒径)的观点出发,优选2-乙基己醇(2EHOH)。
水性涂料组合物中的醇系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涂膜形成树脂和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例如为10质量份以上且15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上且100质量份以下。若上述含量为这样的范围,则容易提高防止鳞片状颜料凝聚的效果,并且容易提高起泡性等涂装操作性。
需说明的是,在使用多种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可将各有机溶剂的合计量调整为上述范围内。
若将上述醇系有机溶剂添加到水性涂料组合物中,则涂装时的微粒化提高,因此可显著地防止鳞片状颜料的凝聚。
根据需要,在本公开的水性涂料组合物中可添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沸点为205℃以上且240℃以下的二醇醚系有机溶剂。
若二醇醚系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则容易将水性涂料组合物调整为适于涂装的粘度。二醇醚系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优选为0.0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若二醇醚系有机溶剂的沸点为205℃以上且240℃以下,则容易提高涂装操作性、特别是起泡性和流挂性。二醇醚系有机溶剂的沸点优选为210℃以上且230℃以下。
上述二醇醚类有机溶剂(溶解度,沸点)选自乙二醇单己基醚(己二醇,1.0质量%,208℃)、乙二醇单2-乙基己基醚(2-乙基己二醇(EHG),0.2质量%,225℃)和二丙二醇单丁基醚(5.0质量%,215℃),从丙烯酸乳液树脂、疏水性三聚氰胺树脂水分散体的稳定性(粒径)的观点出发,优选乙二醇单2-乙基己基醚(EHG)。
水性涂料组合物中的二醇醚系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涂膜形成树脂和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例如为10质量份以上且15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上且100质量份以下。若上述含量为这样的范围,则容易提高防止鳞片状颜料凝聚的效果,并且容易提高起泡性等涂装操作性。
需说明的是,在使用多种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可将各有机溶剂的合计量调整为上述范围内。
在本公开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含有醇系有机溶剂和二醇醚系有机溶剂的情况下,醇系有机溶剂/二醇醚系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1~3/1。若质量比为该范围,则可抑制涂料粘性的过度降低,涂装操作性提高,并且经时的涂料组合物的稳定性也容易提高。
另外,也可在水性涂料组合物中单独添加二醇醚系有机溶剂。
<其它成分>
本公开所涉及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至少一方中,除了上述成分以外,还可含有水、消泡剂、着色颜料、体质颜料、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光稳定剂、抗氧化剂、交联树脂粒子、表面调整剂、成膜助剂、防锈颜料、防锈剂等。
<底基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第1和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只要可将上述成分均匀地分散,则没有特别限定。第1和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例如捏合机、磨机或辊磨机等)制备。
<第1涂膜和第2涂膜>
可由本公开所涉及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第1涂膜,可由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第2涂膜。具有这样的第1底基涂膜和第2底基涂膜的多层涂膜由于光亮材料的取向性高,所以具有光的漫反射得到抑制的优异的金属感。而且,多层涂膜具有优异的耐崩裂性、耐水性和高温耐水性等物理特性以及操作性。
因此,由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形成的多层涂膜具有优异的金属感,并且具有良好的涂膜物性。
在一些方式中,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t1)为1μm以上且35μm以下,例如可以是1μm以上且30μm以下,也可以是1μm以上且16μm以下。另外,也可以是2μm以上且15μm以下。在另一方式中,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为2.5μm以上且11μm以下。
通过使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在这样的范围内,特别是可形成耐崩裂性、砂磨痕遮掩性优异,设计性优异的多层涂膜。需说明的是,上述膜厚是加热固化后的膜厚。
在一些方式中,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t2)为1μm以上且20μm以下,例如为2μm以上且低于15μm。在另一方式中,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为3μm以上且7μm以下。
通过使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在这样的范围内,可形成防流挂性优异、设计性优异的多层涂膜。需说明的是,上述膜厚是加热固化后的膜厚。
例如,由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经加热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t1)和由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经加热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t2)具有(t1)≥(t2)的关系。通过具有这样的关系,可形成具有更优异的金属感的多层涂膜,而且,可不损害优异的金属感而形成耐崩裂性等物理特性和作为涂装操作性的砂磨痕遮掩性优异的多层涂膜。此外,可形成耐水性和高温耐水性也优异的多层涂膜。
<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是使用含有本公开所涉及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
所述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包括:
在被涂物上涂装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的工序,
在未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上涂装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的工序,
在未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上涂装形成透明涂膜的透明涂料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透明涂膜的工序,以及
将未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未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和未固化的透明涂膜同时烘烤固化,形成多层涂膜的工序;
由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经加热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为1μm以上且35μm以下,
由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经加热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为1μm以上且20μm以下。
在另一方式中,本公开提供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
所述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包括:
在被涂物上涂装水性中涂层涂料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中涂层涂膜的工序,
在未固化的中涂层涂膜上涂装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的工序,
在未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上涂装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的工序,
在未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上涂装形成透明涂膜的透明涂料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透明涂膜的工序,以及
将未固化的中涂层涂膜、未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未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和未固化的透明涂膜同时烘烤固化,形成多层涂膜的工序;
由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经加热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为1μm以上且35μm以下,
由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经加热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为1μm以上且20μm。
在被涂物上涂装本公开所涉及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前,可形成中涂层涂膜。中涂层涂膜可为了进一步提高被涂物表面的掩蔽性、与被涂物的附着性以及耐崩裂性而形成。
中涂层涂膜的膜厚例如以干燥膜厚计为10μm以上且50μm以下。用于形成中涂层膜的中涂层涂料组合物含有涂膜形成成分,例如可使用含有含羟基的聚酯树脂和/或含羟基的丙烯酸树脂与三聚氰胺树脂和/或封闭化多异氰酸酯的组合物等已知的组合物。
根据所使用的中涂层涂料组合物的形态,它们在涂装后,通过常温或加热而被干燥或固化。需说明的是,可不使中涂层涂膜固化而通过所谓的湿碰湿涂装来涂装本公开所涉及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
本公开所涉及的被涂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铁、铜、铝、锡、锌和含有这些金属的合金,以及基于这些金属的镀敷或蒸镀制品、塑料、发泡体等。被涂物的表面上可形成固化电沉积涂膜。固化电沉积涂膜通过对被涂物电沉积涂装电沉积涂料并加热固化而形成。电沉积涂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公知的阳离子电沉积涂料或阴离子电沉积涂料。另外,电沉积涂装方法和电沉积涂装后的涂膜的加热固化可以通常用于对汽车车体进行电沉积涂装的方法和条件进行。
本公开所涉及的多层涂膜(光亮性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例如优选应用于由这些金属构成的成型物、例如汽车车体的外板等。
作为本公开中使用的透明涂料组合物,可使用作为用于汽车车体的透明涂料组合物已知的涂料组合物。作为这样的透明涂料组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含有分散或溶解于介质中的状态下的透明涂膜形成树脂、以及根据需要的固化剂和其它添加剂的透明涂料组合物。作为透明涂膜形成树脂,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等。它们可与氨基树脂和/或异氰酸酯树脂等固化剂组合使用。从透明性或耐酸蚀刻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丙烯酸树脂和/或聚酯树脂与氨基树脂的组合、或具有羧酸·环氧固化系的丙烯酸树脂和/或聚酯树脂等。例如,透明涂料组合物通过含有上述树脂成分连同规定量的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从而与防腐蚀涂膜的附着性良好。另外,从即使在容易受到盐害的地区使用也可防止腐蚀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这样的透明涂料组合物。
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t1)为1μm以上且35μm以下,例如可以是1μm以上且30μm以下,也可以是1μm以上且16μm以下。另外,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t1)可以是2μm以上且15μm以下。在另一方式中,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为2.5μm以上且11μm以下。
通过使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在这样的范围内,特别是可形成耐崩裂性、砂磨痕遮掩性优异,设计性优异的多层涂膜。需说明的是,上述膜厚是加热固化后的膜厚。
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为1μm以上且20μm以下,例如为2μm以上且低于15μm。在另一方式中,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为3μm以上且7μm以下。
通过使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在这样的范围内,可形成防流挂性优异、设计性优异的多层涂膜。需说明的是,上述膜厚是加热固化后的膜厚。
例如,由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经加热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t1)和由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经加热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t2)具有(t1)≥(t2)的关系。通过具有这样的关系,可形成具有更优异的金属感的多层涂膜,而且,可形成耐崩裂性等物理特性和作为涂装操作性的砂磨痕遮掩性优异的多层涂膜。此外,可形成耐水性和高温耐水性也优异的多层涂膜。
得到的薄膜是具有优异的光泽和高随角异色性(所谓的FF性),满足不显示颗粒感(眩光)的致密感的金属质感的涂膜,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掩蔽力。
涂装本公开的底基涂料组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浸渍、毛刷、辊、辊涂机、空气喷雾、无气喷雾、帘式流动涂布机(curtain flow coater)、辊式帘式涂布机(roller curtain coater)、模涂机等通常使用的涂装方法等。它们可根据被涂物适当选择。例如,可利用静电涂装机进行水性涂料组合物的涂装。另外,涂膜的喷出量等条件可根据所需要的涂膜的膜厚等适当设定。
优选在涂装底基涂料组合物后在40℃以上且100℃以下进行1分钟以上且10分钟以下的使水分挥发的工序。通过将透明涂装后的固化温度设定为80℃以上且180℃以下、优选120℃以上且160℃以下,可得到高交联度的固化涂膜。若固化温度为该范围,则得到的涂膜被充分固化,另一方面,抑制了过度的效果。固化时间根据固化温度而变化,但在120℃~160℃下10分钟以上且30分钟以下是适当的。
实施例
通过以下实施例来更具体地说明本公开,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实施例中“份”和“%”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基于质量基准。
(实施例1~37、比较例1~3)
<树脂组合物1的制备>
制备第1和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树脂组合物1 (主成分)。具体而言,使用以下成分。
(1) Nippon Paint Co., Ltd.制丙烯酸乳液树脂(平均粒径为150nm,不挥发成分为20%,固体成分酸值为20mgKOH/g,羟值为40mgKOH/g) 236份
(2) 10质量%二甲基乙醇胺水溶液 10份
(3) Nippon Paint Co., Ltd.制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不挥发成分为30%,固体成分酸值为40mgKOH/g,羟值为50mgKOH/g) 28.3份
(4) 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制“Primepole PX-1000”(双官能聚醚多元醇,数均分子量为400,羟值为278mgKOH/g,伯/仲羟值比=63/37,不挥发成分为100%) 8.6份
(5) 三井化学社制“CYMEL 204”(混合烷基化型三聚氰胺树脂,不挥发成分为100%) 21.5份
(6) Avecia Inc.制“NeoRez R-9603”(聚碳酸酯系氨基甲酸酯乳液树脂,不挥发成分为33%) 26份
(7) 月桂醇酸式磷酸酯 0.2份
(8) 2-乙基己醇 60份
(9) 单2-乙基己基醚 30份
树脂组合物中的涂膜形成树脂的固体成分质量和固化剂的固体成分质量的合计(主树脂的固体成分量)为100质量份。
<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的制备>
对上述树脂组合物1,如表1所示地配合以下所示的各成分,用水稀释,得到第1底基水性涂料组合物。
表中,不挥发成分含量(NV1)、第1光亮材料的PWC和第1无机光泽剂的PWC通过下式计算。
不挥发成分含量(NV1)=[(干燥后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质量)/(干燥前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质量)]×100(%)
第1光亮材料的质量浓度(PWC)=(第1光亮材料的合计质量)/[(第1涂膜形成树脂的树脂固体成分和第1固化剂的树脂固体成分的合计质量)+(第1光亮材料的合计质量)]×100(%)
第1无机光泽剂的质量浓度(PWC)是将上述第1光亮材料的(PWC)计算式中的第1光亮材料置换为第1无机光泽剂来计算的。
(第1光亮材料)
CP-315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制 铝颜料 厚度为0.17μm,纵横比为88)。
(第1无机光泽剂)
硫酸钡(堺化学工业公司制 平均粒径:30nm)。
(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BYK-425 (脲改性氨基甲酸酯化合物:BYK-Chemie公司制,相对于主树脂的固体成分量100质量份,为1质量份)。
<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制备>
对上述树脂组合物1,如表1所示地配合以下所示的各成分,用水稀释,得到第2底基水性涂料组合物。
表中,不挥发成分含量(NV2)、第2光亮材料的PWC和第2无机光泽剂的PWC与上述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的制备的记载相同地计算。
(第2光亮材料)
SB10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制,铝颜料,厚度为0.06μm,平均纵横比为170)
FD-508H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制,铝颜料,厚度为0.08μm,平均纵横比为96)
FD-5090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制,铝颜料,厚度为0.11μm,平均纵横比为80)
WM2068 (Toyo Aluminium K.K.制,铝颜料,厚度为0.15μm,平均纵横比为110)
WA3180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制,铝颜料,厚度为0.25μm,平均纵横比为55)
WS-3001 (ECKART公司制,铝颜料,厚度为0.03μm,平均纵横比为500)。
(第2无机光泽剂)
硫酸钡:BARIFINE BF-20 (堺化学工业公司制 平均粒径为30nm)。
(第2无机系粘性剂)
LAPONITE RD (BYK公司制合成锂蒙脱石类似物质,厚度:0.9nm~1.0nm)
LAPONITE EP (BYK公司制合成锂蒙脱石类似物质,厚度:0.9nm~1.0nm)
OptiGel WX (BYK公司制Na取代型膨润土)
表中,“LAPO”是指LAPONITE ,“Opti”是指OptiGel。
(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BYK-425 (脲改性氨基甲酸酯化合物:BYK-Chemie公司制)
ADEKANOL UH550 (氨基甲酸酯化合物:ADEKA CORPORATION制)
DISPARLON AQ021 (氨基甲酸酯化合物:楠本化成工业公司制)
表中,“425”是指BYK-425,“UH550”是指ADEKANOL UH550,“AQ021”是指DISPARLONAQ021。
(第2分散剂)
DISPERBYK-192 (BYK-Chemie公司制)
SURFYNOL-465 (EVONIK公司制)
SURFYNOL-440 (EVONIK公司制)
表中,“192”是指DISPERBYK-192,“465”是指SURFYNOL-465,“440”是指SURFYNOL-440。
DISPERBYK-192为阴离子系的分散剂,SURFYNOL为非离子系(乙炔二醇系化合物的聚醚加成物)。
<涂膜的制备例>
在磷酸锌处理过的厚度0.8mm、70×150mm尺寸的SPCC-SD钢板(无光钢板)上,,以使干燥涂膜达到20μm的方式电沉积涂装阳离子电沉积涂料“PowerTop U-50”(パワートップU-50, Nippon Paint Co., Ltd.制),在160℃下烘烤30分钟。进而,在该涂板上,将预先稀释到粘度为25秒(使用4号福特杯,在20℃下测定)的灰色中涂层涂料“Orga P-30”(オルガP-30, Nippon Paint Co., Ltd.制聚酯·三聚氰胺系涂料),以使干燥膜厚达到35μm的方式静电涂装,在140℃下烘烤30分钟,从而制成基材。
在得到的的基材上,利用Cartridge Bell (ABB公司制旋转雾化涂装机)涂装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以达到表1所示的干燥膜厚。
接着,在80℃下预热3分钟后,利用Cartridge Bell (ABB公司制旋转雾化涂装机)涂装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以达到表1所示的干燥膜厚。
接着,在80℃下预热3分钟,利用旋转雾化型静电涂装机湿碰湿地涂装透明涂料“MacFlow O-1820 Clear”(マックフローO-1820クリヤー, Nippon Paint Co., Ltd.制,环氧固化型丙烯酸树脂系涂料),以使干燥膜厚达到35μm。
涂装后,在140℃下烘烤30分钟,由此得到各实施例和比较例所涉及的多层涂膜。
<评价>
基于以下标准评价多层涂膜、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相关的物性。将结果示出于表1中。
(沉降性)
将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放入50mL的样品罐中,基于以下标准评价在室温下静置10天时的沉降情况。
○:颜料等没有沉降,完全看不到分离
△:颜料等稍有沉降,上清液浑浊
×:颜料等沉降,上清液变得透明。
(分散稳定性)
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250mL的得到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在30℃下搅拌7天后,用200目的过滤器过滤,评价第2光亮材料的凝聚情况。
○:第2光亮材料未凝聚
×:第2光亮材料凝聚。
(流挂性)
对于开有直径为5mm的孔的具有电沉积涂膜和中涂层涂膜(由Orga P-30形成)的涂板,将得到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以达到下表所示的干燥膜厚的方式利用Cartridge Bell (ABB公司制旋转雾化涂装机)涂装,在80℃下预热3分钟后,在140℃下进行30分钟的加热固化,测定孔下部的流挂长度。
这些数值越小,表示流挂性越好,5mm以下的记作流挂性良好(○),比5mm长的记作流挂性NG (×)。
需说明的是,(△)是指,即使使用相同的涂料组合物,也会出现流挂性良好的情况和流挂性NG的情况的情形。
(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的掩蔽性)
以达到下表所示的干燥膜厚的方式,利用Cartridge Bell (ABB公司制旋转雾化涂装机)在白黑掩蔽试验纸上涂装所得到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在80℃下预热3分钟后,在140℃下进行30分钟的加热固化。目视评价得到的样品的掩蔽情况。
可完全掩蔽的记作(○),透出基底的记作(×)。
需说明的是,掩蔽性为(◎)是指显示更高的掩蔽性。
另外,掩蔽性为(△)是指,即使使用相同的涂料组合物,也会出现掩蔽性为(○)的情况和在一小部分的部位出现(×)的情况的情形。
(砂磨痕遮掩性)
在基材上形成中涂层涂膜(由Orga P-30形成),用#800的水磨用砂纸对得到的涂板的中涂层涂膜进行水磨,使得60度的光泽达到50%为止。接着,基于与上述涂膜的制备例同样的程序,形成第1底基涂膜、第2底基涂膜和透明涂膜,从而形成复合涂膜。然后,目视确认有无磨痕的转印。
评价标准如下。
○:无磨痕
△:观察到轻微的磨痕
×:在整个面上观察到磨痕。
(金属感)
在基材上形成电沉积涂膜、中涂层涂膜。进而在其上制作具有第1底基涂膜和第2底基涂膜以及透明涂膜的多层涂膜。对于得到的多层涂膜,利用“BYK-mac”(BYK-Gardner公司制),测定FI值(随角异色性)、G值(颗粒感),作为设计性的评价。随角异色性越高、颗粒感越致密,则金属感越良好。
◎:FI值为20以上且G值为3.0以下
○:FI值为20以上且G值为3.5以下
△:FI值为15以上且G值为4.0以下
×:FI值为低于15或G值为4.0以上。
(耐水附着性)
在基材上形成电沉积涂膜、中涂层涂膜。制作进而在其上具有第1底基涂膜和第2底基涂膜以及透明涂膜的多层涂膜。将得到的试验片在40℃的水中浸渍240小时后,目视观察涂膜的外观,实施后述的附着性试验。评价标准如下所述。
(高温耐水附着性)
在基材上形成电沉积涂膜、中涂层涂膜。制作进而在其上具有第1底基涂膜和第2底基涂膜以及透明涂膜的多层涂膜。将得到的试验片在80℃的水中浸渍120小时后,目视观察涂膜的外观,实施后述的附着性试验。评价标准如下所述。
(附着性试验)
在试验片的涂膜上,用切割刀以1mm的间隔纵横各切出10条切口,在其上粘贴Cello-Tape(注册商标) (NICHIBAN CO., LTD.制)后,剥离,对100个方格中被剥离的方格的数量进行计数(也称为棋盘格试验)。通过该试验,确认涂膜有无剥离。
需说明的是,例如在棋盘格试验的结果为100/100的情况下,指涂膜的剥离面积为100%,涂膜被剥离。
(耐崩裂性评价)
在基材上形成电沉积涂膜、中涂层涂膜。制作进而在其上具有由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第1底基涂膜和第2底基涂膜、透明涂膜的多层涂膜。对于得到的试验板,使用碎石试验机KSS-1 (Suga Test Instruments Co., Ltd.制),在以下的条件下进行飞石试验(设想汽车的发动机罩)。
<试验方法>
石子的种类:玄武岩7号
石子的大小:3~4mm
石子的量:100g
距离:35cm
发射压力:0.3MPa
发射角度:30°
试验温度:-20℃
根据下述标准评价飞石试验后的试验板。
○:最大剥落部直径为1.0mm以下
△:最大剥落部直径为超过1.0mm且3.0mm以下
×:最大剥落部直径为超过3.0mm
[表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表2]
Figure 117886DEST_PATH_IMAGE002
[表3]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表4]
Figure 972709DEST_PATH_IMAGE004
若是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则光亮性颜料的取向性提高。因此,可形成可抑制光的漫反射、且具有充分的高亮亮度的优异的金属质感涂膜。
另外,由本公开的组合物套装形成的多层涂膜的耐候性也优异。
而且,若是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则可形成良好的耐崩裂性、耐水性和高温耐水性等物理特性以及作为涂装操作性的砂磨痕遮掩性优异的涂膜。
因此,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可形成具有优异的设计性、特别是优异的金属感,并且具有良好的涂膜物性的金属质感的多层涂膜。
此外,由于可使用湿碰湿涂装形成多层涂膜,所以可减少涂膜形成工序的工序数,可减少环境负荷。
另一方面,比较例1由于不含有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无机系粘性剂,所以第2涂料组合物的沉降性差,分散稳定性也降低。而且,得到的涂膜的耐水性(40℃)和高温耐水性(80℃)都不充分。
比较例2由于不含有本公开所涉及的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所以第2涂料组合物的沉降性差,分散稳定性也降低。此外,关于金属感,FI值和G值均不满足标准值。
比较例3由于不含有第1无机光泽剂,所以G值不满足标准值,是缺乏金属感的多层涂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若是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则光亮性颜料的取向性提高。因此,可形成可抑制光的漫反射、且具有充分的高亮亮度的优异的金属质感涂膜。而且,若是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则可形成良好的耐崩裂性等物理特性和作为涂装操作性的砂磨痕遮掩性优异的涂膜。
本申请基于2019年12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9-232918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将其记载内容全部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Claims (18)

1.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是用于形成具有第1底基涂膜和第2底基涂膜的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
所述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含有形成所述第1底基涂膜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形成所述第2底基涂膜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
所述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1涂膜形成树脂、第1固化剂、第1无机光泽剂和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所述第1无机光泽剂为选自二氧化硅、滑石、碳酸钙、高岭土、硫酸钡和硅藻土的1种或多种,
所述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2涂膜形成树脂、第2固化剂、第2光亮材料、第2无机系粘性剂、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和第2分散剂,
所述第2无机系粘性剂含有具有无机结晶层的层叠结构的层状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2光亮材料含有经表面处理的光亮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2光亮材料含有具有鳞片状的形状、纵横比为5~2000的光亮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相对于所述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所述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质量份以上且7质量份以下的所述第2无机系粘性剂,
且相对于所述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所述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的所述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还含有第2无机光泽剂,
在相对于所述第1涂膜形成树脂和第1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将所述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所述第1无机光泽剂的量设为Am1,
且相对于所述第2涂膜形成树脂和所述第2固化剂的合计的树脂固体成分100质量份,将所述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含有的所述第2无机光泽剂的量设为Am2的情况下,
所述Am1与所述Am2的比(Am1)/(Am2)为2.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的不挥发成分含量NV1为10%以上且45%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中的不挥发成分含量NV2为3%以上且18%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还含有第1光亮材料和第1无机系粘性剂中的至少其一。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2涂膜形成树脂含有选自丙烯酸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聚酯系树脂的至少1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2无机系粘性剂含有硅酸盐层状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和所述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中的至少其一含有氨基甲酸酯系疏水缔合型粘性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还含有第1分散剂,
所述第1分散剂和所述第2分散剂中的至少其一含有聚合物型分散剂,所述聚合物型分散剂具有选自阴离子性基团、阳离子性基团和非离子性基团的至少1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1无机光泽剂含有表面带正电的无机光泽剂。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2无机光泽剂含有表面带正电的无机光泽剂。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1无机系粘性剂的厚度为100nm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中,所述第2无机系粘性剂的厚度为100nm以下。
17.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是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中,
所述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包括:
在被涂物上涂装所述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的工序,
在所述未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上涂装所述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的工序,
在所述未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上涂装形成透明涂膜的透明涂料组合物,形成未固化的透明涂膜的工序,以及
将所述未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所述未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和所述未固化的透明涂膜同时烘烤固化,形成多层涂膜的工序;
由所述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经加热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t1为1μm以上且35μm以下,
由所述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经加热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t2为1μm以上且20μm以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经加热固化的第1底基涂膜的膜厚t1与所述经加热固化的第2底基涂膜的膜厚t2具有(t1)≥(t2)的关系。
CN202080089630.4A 2019-12-24 2020-12-22 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及使用其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 Active CN1148295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2918 2019-12-24
JP2019232918 2019-12-24
PCT/JP2020/047997 WO2021132258A1 (ja) 2019-12-24 2020-12-22 水性塗料組成物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複層塗膜の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9519A true CN114829519A (zh) 2022-07-29
CN114829519B CN114829519B (zh) 2024-05-03

Family

ID=76572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9630.4A Active CN114829519B (zh) 2019-12-24 2020-12-22 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及使用其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0282A1 (zh)
JP (1) JPWO2021132258A1 (zh)
CN (1) CN114829519B (zh)
CA (1) CA3162837A1 (zh)
WO (1) WO2021132258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1780A (ja) * 1998-08-05 2000-02-22 Kansai Paint Co Ltd 複層塗膜形成方法
JP2004358329A (ja) * 2003-06-03 2004-12-24 Nippon Yushi Basf Coatings Kk 金属調光輝性塗膜形成方法
JP2006095522A (ja) * 2004-09-06 2006-04-13 Kansai Paint Co Ltd 水性ベースコート塗料の塗装方法
CN1836794A (zh) * 2004-11-25 2006-09-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涂膜形成方法以及涂覆制品
CN1938107A (zh) * 2004-03-29 2007-03-28 日本涂料株式会社 光亮性涂膜形成方法和光亮性涂装件
CN104910788A (zh) * 2014-03-14 2015-09-16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水性金属基础涂料组合物
CN105377450A (zh) * 2013-02-04 2016-03-02 日涂汽车涂料有限公司 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
CN107207813A (zh) * 2015-02-16 2017-09-2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嵌段共聚物的取向控制的氟‑醇添加剂
CN108367312A (zh) * 2015-12-25 2018-08-03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多层涂膜形成方法
CN109415593A (zh) * 2016-06-15 2019-03-01 日涂汽车涂料有限公司 水性涂料组合物和使用其的金属外观涂膜的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1160B2 (ja) * 1989-03-31 1994-07-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水性メタリック塗料の塗装方法
JP2002273333A (ja) * 2001-03-21 2002-09-24 Nippon Paint Co Ltd 光輝性塗膜形成方法および塗装物
JP6587404B2 (ja) * 2015-03-27 2019-10-09 日本ペイント・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コーテ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複層塗膜の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1780A (ja) * 1998-08-05 2000-02-22 Kansai Paint Co Ltd 複層塗膜形成方法
JP2004358329A (ja) * 2003-06-03 2004-12-24 Nippon Yushi Basf Coatings Kk 金属調光輝性塗膜形成方法
CN1938107A (zh) * 2004-03-29 2007-03-28 日本涂料株式会社 光亮性涂膜形成方法和光亮性涂装件
JP2006095522A (ja) * 2004-09-06 2006-04-13 Kansai Paint Co Ltd 水性ベースコート塗料の塗装方法
CN1836794A (zh) * 2004-11-25 2006-09-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涂膜形成方法以及涂覆制品
CN105377450A (zh) * 2013-02-04 2016-03-02 日涂汽车涂料有限公司 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
CN104910788A (zh) * 2014-03-14 2015-09-16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水性金属基础涂料组合物
CN107207813A (zh) * 2015-02-16 2017-09-2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嵌段共聚物的取向控制的氟‑醇添加剂
CN108367312A (zh) * 2015-12-25 2018-08-03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多层涂膜形成方法
CN109415593A (zh) * 2016-06-15 2019-03-01 日涂汽车涂料有限公司 水性涂料组合物和使用其的金属外观涂膜的形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ITAL, SR: "《Wettability and kinetics of hydroxyapatite precipitation on a laser-textured Ca-P bioceramic coating》", 《ACTA BIOMATERIALIA》, 1 September 2009 (2009-09-01) *
王世忠: "《外墙彩色反射隔热砂壁质感涂料的研制与性能研究》", 《混凝土世界》, 20 February 2021 (2021-02-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2258A1 (ja) 2021-07-01
CN114829519B (zh) 2024-05-03
CA3162837A1 (en) 2021-07-01
US20230040282A1 (en) 2023-02-09
JPWO2021132258A1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7180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 passivated pigment slurry for an aqueous topcoat coating composition
JP6684348B2 (ja) 水性塗料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金属調塗膜の形成方法
EP1152041B1 (en) Coating system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s
MXPA06003867A (es) Proceso para la produccion de revestimientos de capas multiples.
JP6710282B2 (ja) 自動車中塗り用水溶性塗料組成物、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自動車塗装方法
CN108727955B (zh) 多成分型的水性底漆涂料组合物以及涂装方法
MXPA06003868A (es) Proceso para la produccion de revestimientos de capas multiples en matices claros de color metalico
JP2012050908A (ja) 複層塗膜の形成方法
JP7318109B2 (ja) 光輝コート層を含む多層コーティングの生成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で得られる多層コーティング
CN114829519B (zh) 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及使用其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
JP5089518B2 (ja) 補修塗装方法
EP1945379B1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multilayer vehicle repair coating
JP7406176B1 (ja) 光輝性塗料及び塗装物品
EP4230308A1 (en) Multi-layer coating film forming method
EP4296056A1 (en) Multi-layer coating film
WO2022255216A1 (ja) 水性塗料組成物および塗装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22113338A (ja) 複層塗膜形成方法
JP2021130812A (ja) 水性多液型塗料組成物、塗膜形成方法、多色仕上げ塗装方法及び塗装体の補修塗装方法
JP2004283763A (ja) 塗膜形成法
JP2006130480A (ja) 塗膜の補修方法及び複層塗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