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9608B - 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9608B
CN114799608B CN202210759493.1A CN202210759493A CN114799608B CN 114799608 B CN114799608 B CN 114799608B CN 202210759493 A CN202210759493 A CN 202210759493A CN 114799608 B CN114799608 B CN 114799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rrection
correcting
transmission devic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94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99608A (zh
Inventor
金静
管银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Donglai Automobile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Donglai Automobile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Donglai Automobile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Donglai Automobile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94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99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99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9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99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9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1/00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1/02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relating to soldering or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2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 B23P19/027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using hydraulic or pneuma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包括机架、水平传输装置、校正单元、焊接辅助矫正装置和压装装置;水平传输装置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机架上;校正单元横跨设置于水平传输装置的正上方;焊接辅助矫正装置固定安装于机架上;压装装置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于校正单元顶部;本申请可以自动对支架进行传输,并在对螺帽和转动连接部焊接的过程汇总采用自动校正设备辅助焊接,从而绝对保证螺帽和转动连接部焊接的位置和与支架之间的同轴度,保证最终成品的统一性。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发动机机脚胶用于将发动机安装在车架上,隔离发动机的共震,主要有缓冲震动的作用。发动机机脚胶(发动机支架),又称为机胶、机爪胶、机爪垫;现有的机脚架通常由一个支架和一个转动连接部组成,根据使用位置的不同,支架和转动连接部的形状也会随之进行改变,如前机脚架,前机脚支架由一个支架以及卡装于支架顶部所开设卡口处的转动连接部以及同轴焊接设置于所述支架底部安装孔一侧连接的螺帽组成;
在前机脚生产的过程中,各零件均是通过人工手动焊接的方式进行拼装焊接,虽然各零件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部,但是均通过手动操作无法保证最终成品之间的均一性;尤其是在对螺帽和转动连接部和支架进行焊接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螺帽与安装孔和转动连接部与卡口之间的同轴度;无论哪一个零件焊接偏移,都由可能导致使用安装过程中的失败,被用户退回,进行返工,造成不必要的生产损耗;
为此,我们需要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包括机架、水平传输装置、校正单元、焊接辅助矫正装置和压装装置;水平传输装置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机架上,水平传输装置靠近机架边缘设置;校正单元横跨设置于水平传输装置的正上方;焊接辅助矫正装置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焊接辅助矫正装置的输出端水平朝向水平传输装置的一端设置;所述焊接辅助矫正装置朝向水平传输装置的一端为水平传输装置的进料端,水平传输装置远离焊接辅助矫正装置的另一端为出料端;压装装置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于校正单元顶部;压装装置靠近水平传输装置的出料端设置。
优选的,水平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链板式带式传输机和竖板;链板式带式传输机通过第一安装架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机架上,链板式带式传输机沿着机架的长边方向水平设置,所述链板式带式传输机上还间隔垂直设置有多个竖板。
优选的,校正单元包括安装板、第一滑槽、固定矫正架、活动矫正架、锁紧旋钮、第一摩擦矫正组和第二摩擦矫正组;安装板通过固定架呈水平状态横跨设置于水平传输装置上方;第一滑槽贯穿开设于安装板上;固定矫正架沿着安装板的长边垂直设置于安装板端部的正下方;固定矫正架位于水平传输装置的外侧;活动矫正架平行设置于固定矫正架一侧;活动矫正架的顶部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矫正架的顶部还开设有螺纹孔;锁紧旋钮与螺纹孔旋接;第一摩擦矫正组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摩擦矫正组呈镜像状态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固定矫正架和活动矫正架上;第一摩擦矫正组靠近水平传输装置出料端方向设置;第二摩擦矫正组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摩擦矫正组呈镜像状态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固定矫正架和活动矫正架上,两组第二摩擦矫正组靠近水平传输装置进料端方向设置,两组第二摩擦矫正组设置于焊接辅助矫正装置和压装装置之间;第一摩擦矫正组和第二摩擦矫正组结构相同。
优选的,第二摩擦矫正组包括固定架、摩擦条和倾斜部;固定架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固定矫正架或活动矫正架上;摩擦条可拆卸的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摩擦条上还设置有一个倾斜部。
优选的,焊接辅助矫正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架、直线往复驱动器、第一滑轨、滑动架、第二滑槽、校正组件和旋转驱动器;直线往复驱动器通过第二安装架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直线往复驱动器工作端朝向水平传输装置方向设置;第一滑轨平行设置于直线往复驱动器一侧;滑动架滑动设置于第一滑轨上,滑动架的驱动端与直线往复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滑槽贯穿开设于滑动架上;校正组件垂直设置于滑动架靠近水平传输装置方向的一侧;旋转驱动器固定安装于滑动架上;旋转驱动器相对校正组件设置于滑动架的另一侧;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校正组件的驱动端传动连接。
优选的,校正组件包括第一校正杆、第二校正杆、固定杆、转动杆、矫正柱、螺纹校正杆和锥部;第二校正杆呈垂直状态固定安装于滑动架的表面;第一校正杆垂直设置于滑动架上,第一校正杆平行设置于第二校正杆的一侧,第一校正杆的连接端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内;第二校正杆和第一校正杆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校正杆由依次同轴设置的固定杆、转动杆、矫正柱、螺纹校正杆和锥部组成;转动杆同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固定杆的端部;所述固定杆和转动杆的内部均开设有与螺纹校正杆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矫正柱同轴固定安装于转动杆前端;所述螺纹校正杆的端部还设置有锥部。
优选的,旋转驱动器包括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四齿轮和同步带;第一齿轮同轴固定安装于伺服电机输出端;第四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同轴固定安装于第一校正杆和第二校正杆外;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压装装置包括间歇式送料机构、竖直往复驱动器、压装组件和感应元件;间歇式送料机构呈竖直状态设置于安装板上;竖直往复驱动器呈竖直状态设置于间歇式送料机构的一侧;压装组件可滑动的设置于竖直往复驱动器上,压装组件的驱动端与竖直往复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感应元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水平传输装置的一侧;感应元件设置于压装组件的正下方。
优选的,竖直往复驱动器包括支撑架、第二滑轨、滑块、驱动气缸和连接架;第二滑轨通过支撑架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滑轨上;驱动气缸固定安装于第二滑轨的背面;连接架用以将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和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压装组件包括压装单元、导料架、引料架、凸部、弹性收束单元和引导板;导料架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于滑块表面;压装单元固定安装于导料架顶部,压装单元的压装端朝向导料架内部设置;引料架呈倾斜状态设置于导料架的一侧,引料架与导料架内部连通设置;所述导料架的底部两侧还镜像设置有两组凸部;弹性收束单元设置有两组,两组弹性收束单元分别嵌入式安装于两个凸部内部;所述弹性收束单元由限位滑块和弹簧组成;限位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凸部内部,限位滑块的限位端穿过导料架朝向导料架内部设置;弹簧设置于限位滑块背部,弹簧一端与限位滑块背部抵触连接,另一端与凸部内壁抵触连接;引导板设置有两个,两个引导板相对设置于导料架底部长边方向的两侧。
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第一摩擦矫正组和第二摩擦矫正组的配合,实现了如何对通过水平传输装置进行传输的支架进行摩擦居中校正的工作;使得通过水平传输装置进行传输过程中的支架始终保持居中对其状态;保证传输状态下支架的统一性。
2.本申请通过焊接辅助矫正装置实现了如何在对螺帽进行焊接时,保证螺帽与安装孔之间的绝对同轴度,通过螺纹校正杆代替螺栓辅助焊接,从而保证每组焊接的螺帽都可以通过螺栓与车架进行固定安装,不会出现螺帽焊接偏移,导致螺栓无法同轴旋拧至螺帽内部的情况。
3.本申请通过间歇式送料机构、竖直往复驱动器、压装组件和感应元件的配合,实现了如何对转动连接部自动上料及准确压装的工作;保证转动连接部压装至支架上的统一性;使其焊接成品均以;不会出现不良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申请的主视图;
图3是本申请的立体图二;
图4是本申请的去除压装装置和焊接辅助矫正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申请的矫正单元立体图;
图6是本申请的焊接辅助矫正装置立体图;
图7是本申请的焊接辅助矫正装置部分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本申请的压装装置立体图;
图9是本申请的压装装置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10是图9的B-B处截面剖视图。
图中标号为:
1-机架;
2-水平传输装置;2a-第一安装架;2b-链板式带式传输机;2c-竖板;
3-校正单元;3a-安装板;3b-第一滑槽;3c-固定矫正架;3d-活动矫正架;3e-锁紧旋钮;3f-第一摩擦矫正组;3g-第二摩擦矫正组;3g1-固定架;3g2-摩擦条;3g3-倾斜部;
4-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a-第二安装架;4b-直线往复驱动器;4c-第一滑轨;4d-滑动架;4e-第二滑槽;4f-校正组件;4f1-第一校正杆;4f2-第二校正杆;4f3-固定杆;4f4-转动杆;4f5-矫正柱;4f6-螺纹校正杆;4f7-锥部;4g-旋转驱动器;4g1-伺服电机;4g2-第一齿轮;4g3-第二齿轮;4g4-第四齿轮;4g5-同步带;
5-压装装置;5a-间歇式送料机构;5b-竖直往复驱动器;5b1-支撑架;5b2-第二滑轨;5b3-滑块;5b4-驱动气缸;5b5-连接架;5c-压装组件;5c1-压装单元;5c2-导料架;5c3-引料架;5c4-凸部;5c5-弹性收束单元;5c6-引导板;5c7-限位滑块;5c8-弹簧;5d-感应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申请提供:
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水平传输装置2、校正单元3、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和压装装置5;水平传输装置2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水平传输装置2靠近机架1边缘设置;校正单元3横跨设置于水平传输装置2的正上方;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的输出端水平朝向水平传输装置2的一端设置;所述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朝向水平传输装置2的一端为水平传输装置2的进料端,水平传输装置2远离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的另一端为出料端;压装装置5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于校正单元3顶部;压装装置5靠近水平传输装置2的出料端设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由一个支架以及卡装于支架顶部所开设卡口处的转动连接部以及同轴焊接设置于所述支架底部安装孔一侧的螺帽组成;支架为预先焊接完毕的成品组件,工作状态下当需要对支架安装孔处进行电焊螺帽时,工作人员首先将支架排列放置于水平传输装置2通过水平传输装置2带动支架进行间歇式水平传输,在传输状态下的支架通过校正单元3进行辅助校正,从而保证支架在水平传输装置2上传输过程中的统一性;所述支架首先在水平传输装置2的驱动下移动至第一加工工位,即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的正前方,随后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工作,输出轴延伸插入并穿过所述支架上所开设的安装孔,随后工作人员将螺帽旋套至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的输出端,直至螺帽靠近支架的一侧与支架表面贴合后停止,随之工作人员对螺帽和支架之间进行电焊,使其螺帽固定焊接于支架上,焊接完毕后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输出端旋转退出螺帽后并收缩至初始位置;螺帽焊接完毕后的支架继续通过水平传输装置2朝向压装装置5方向进行传输,当支架传输至第二加工工位,即压装装置5输出端的正下方时,压装装置5工作推动输出端的转动连接部竖直下降,直至转动连接部卡装至支架顶部所开设的卡口处,即完成了转动连接部的自动装配工作,装配完毕转动连接部的支架继续在水平传输装置2的驱动下水平朝向出料端方向移动,直至支架和转动连接部之间通过或人工完成焊接固定后,组成成品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
水平传输装置2包括第一安装架2a、链板式带式传输机2b和竖板2c;链板式带式传输机2b通过第一安装架2a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链板式带式传输机2b沿着机架1的长边方向水平设置,所述链板式带式传输机2b上还间隔垂直设置有多个竖板2c。
基于上述实施例,工作状态下当需要对支架进行传输时,优先将支架的一侧抵靠竖板2c设置,从而实现对支架的初步辅助矫正工作,保证在通过链板式带式传输机2b进行传输中的支架,停止至加工工位时,都可以停止至预设位置;所述竖板2c的宽度小于支架侧边的宽度。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
校正单元3包括安装板3a、第一滑槽3b、固定矫正架3c、活动矫正架3d、锁紧旋钮3e、第一摩擦矫正组3f和第二摩擦矫正组3g;安装板3a通过固定架呈水平状态横跨设置于水平传输装置2上方;第一滑槽3b贯穿开设于安装板3a上;固定矫正架3c沿着安装板3a的长边垂直设置于安装板3a端部的正下方;固定矫正架3c位于水平传输装置2的外侧;活动矫正架3d平行设置于固定矫正架3c一侧;活动矫正架3d的顶部与第一滑槽3b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矫正架3d的顶部还开设有螺纹孔;锁紧旋钮3e与螺纹孔旋接;第一摩擦矫正组3f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摩擦矫正组3f呈镜像状态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固定矫正架3c和活动矫正架3d上;第一摩擦矫正组3f靠近水平传输装置2出料端方向设置;第二摩擦矫正组3g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摩擦矫正组3g呈镜像状态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固定矫正架3c和活动矫正架3d上,两组第二摩擦矫正组3g靠近水平传输装置2进料端方向设置,两组第二摩擦矫正组3g设置于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和压装装置5之间;第一摩擦矫正组3f和第二摩擦矫正组3g结构相同。
基于上述实施例,工作状态下当需要在对支架进行传输前,工作人员首先将拿取一个支架对活动矫正架3d至固定矫正架3c之间的距离进行矫正,使其固定矫正架3c和活动矫正架3d之间的距离调节至适当距离后,通过旋紧锁紧旋钮3e对活动矫正架3d进行锁紧固定所述第一摩擦矫正组3f和第二摩擦矫正组3g用以通过水平传输装置2进行传输状态中的支架进行摩擦矫正工作,通过两组第一摩擦矫正组3f分别从支架的两侧对其外壁进行摩擦,使其支架都呈水状态朝向竖板2c侧壁进行贴合;从而完成对支架的辅助校正工作。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
第二摩擦矫正组3g包括固定架3g1、摩擦条3g2和倾斜部3g3;固定架3g1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固定矫正架(3c)或活动矫正架3d上;摩擦条3g2可拆卸的设置于固定架3g1上;所述摩擦条3g2上还设置有一个倾斜部3g3。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倾斜部3g3靠近水平传输装置2的进料端方向设置;倾斜部3g3用以对支架进行摩擦引导,当支架出现轻微偏移时通过倾斜部3g3对其引导校正。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
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包括第二安装架4a、直线往复驱动器4b、第一滑轨4c、滑动架4d、第二滑槽4e、校正组件4f和旋转驱动器4g;直线往复驱动器4b通过第二安装架4a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直线往复驱动器4b工作端朝向水平传输装置2方向设置;第一滑轨4c平行设置于直线往复驱动器4b一侧;滑动架4d滑动设置于第一滑轨4c上,滑动架4d的驱动端与直线往复驱动器4b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滑槽4e贯穿开设于滑动架4d上;校正组件4f垂直设置于滑动架4d靠近水平传输装置2方向的一侧;旋转驱动器4g固定安装于滑动架4d上;旋转驱动器4g相对校正组件4f设置于滑动架4d的另一侧;旋转驱动器4g的输出端与校正组件4f的驱动端传动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工作状态下当需要在支架安装孔处同轴电焊螺帽时,首先接入外部电源驱动直线往复驱动器4b工作,所述直线往复驱动器4b为优选为电动推杆,直线往复驱动器4b输出轴延伸推动滑动架4d在第一滑轨4c上滑动,进而带动校正组件4f和旋转驱动器4g同步朝向水平传输装置2方向移动,直至校正组件4f的输出端同轴插入至所述安装孔内部,随后工作人员拿取螺帽,并将螺帽旋拧在校正组件4f输出端,直至螺帽靠近支架的一侧与支架表面贴合后停止,随之工作人员对螺帽和支架之间进行电焊,使其螺帽固定焊接于支架上,焊接完毕后,驱动旋转驱动器4g工作,旋转驱动器4g输出轴转动驱动校正组件4f输出轴转动轴向收缩,直至旋出至螺帽外后停止,直线往复驱动器4b输出轴收缩带动校正组件4f和旋转驱动器4g移动至初始位置。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
校正组件4f包括第一校正杆4f1、第二校正杆4f2、固定杆4f3、转动杆4f4、矫正柱4f5、螺纹校正杆4f6和锥部4f7;第二校正杆4f2呈垂直状态固定安装于滑动架4d的表面;第一校正杆4f1垂直设置于滑动架4d上,第一校正杆4f1平行设置于第二校正杆4f2的一侧,第一校正杆4f1的连接端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4e内;第二校正杆4f2和第一校正杆4f1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校正杆4f1由依次同轴设置的固定杆4f3、转动杆4f4、矫正柱4f5、螺纹校正杆4f6和锥部4f7组成;转动杆4f4同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固定杆4f3的端部;所述固定杆4f3和转动杆4f4的内部均开设有与螺纹校正杆4f6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矫正柱4f5同轴固定安装于转动杆4f4前端;所述螺纹校正杆4f6的端部还设置有锥部4f7。
基于上述实施例,工作状态下第二校正杆4f2在直线往复驱动器4b的驱动下水平朝向支架方向水平移动,直至第一校正杆4f1和第二校正杆4f2的端部依次穿过安装孔,由于所述矫正柱4f5的端部设置有锥部4f7,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锥部4f7可以辅助螺纹校正杆4f6更加轻易的插入至安装孔内部,并且在穿插的过程中在配合矫正柱4f5可以同时对两个安装孔进行同轴矫正工作,进而保证最后焊接至安装孔处的螺帽都保持绝对同轴,不会在后期安装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螺栓无法旋拧至螺帽内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如图6和图7所示:
旋转驱动器4g包括伺服电机4g1、第一齿轮4g2、第二齿轮4g3、第四齿轮4g4和同步带4g5;第一齿轮4g2同轴固定安装于伺服电机4g1输出端;第四齿轮4g4和第二齿轮4g3分别同轴固定安装于第一校正杆4f1和第二校正杆4f2外;所述第一齿轮4g2、第二齿轮4g3和第四齿轮4g4之间通过同步带4g5传动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第二齿轮4g3和第四齿轮4g4分别同轴设置于第一校正杆4f1中转动杆4f4和第二校正杆4f2中的转动杆4f4外;当螺帽和之间焊接完毕后,伺服电机4g1驱动第一齿轮4g2进行转动,第一齿轮4g2在转动状态下通过同步带4g5同步带动第二齿轮4g3和第四齿轮4g4进行同步转动,从而驱动螺纹校正杆4f6在转动状态下从螺帽中退出。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
压装装置5包括间歇式送料机构5a、竖直往复驱动器5b、压装组件5c和感应元件5d;间歇式送料机构5a呈竖直状态设置于安装板3a上;竖直往复驱动器5b呈竖直状态设置于间歇式送料机构5a的一侧;压装组件5c可滑动的设置于竖直往复驱动器5b上,压装组件5c的驱动端与竖直往复驱动器5b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感应元件5d可拆卸的设置于水平传输装置2的一侧;感应元件5d设置于压装组件5c的正下方。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间歇式送料机构5a为现有技术,图中未详细出示,间歇式送料机构5a用以将转动连接部呈间隔式朝向压装组件5c内部进行送料;当间歇式送料机构5a将物料送入至压装组件5c内部后;感应元件5d感应到支架被传输至第二工位后,控制竖直往复驱动器5b带动压装组件5c竖直下降至支架正上方,随后压装组件5c将内部存放的转动连接部压装至支架上;从而完成对转动连接部的自动装配工作;所述感应元件5d为红外传感装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累述。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
竖直往复驱动器5b包括支撑架5b1、第二滑轨5b2、滑块5b3、驱动气缸5b4和连接架5b5;第二滑轨5b2通过支撑架5b1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3a上;滑块5b3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滑轨5b2上;驱动气缸5b4固定安装于第二滑轨5b2的背面;连接架5b5用以将驱动气缸5b4的输出端和滑块5b3的顶部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当需要驱动压装组件5c进行竖直升降时,只需启动驱动气缸5b4工作,驱动气缸5b4输出轴延伸拉动固定安装于滑块5b3表面的压装组件5c进行竖直上下滑动,从而实现对压装组件5c竖直方向的升降调节工作。
进一步的,如图9和图10所示:
压装组件5c包括压装单元5c1、导料架5c2、引料架5c3、凸部5c4、弹性收束单元5c5和引导板5c6;导料架5c2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于滑块5b3表面;压装单元5c1固定安装于导料架5c2顶部,压装单元5c1的压装端朝向导料架5c2内部设置;引料架5c3呈倾斜状态设置于导料架5c2的一侧,引料架5c3与导料架5c2内部连通设置;所述导料架5c2的底部两侧还镜像设置有两组凸部5c4;弹性收束单元5c5设置有两组,两组弹性收束单元5c5分别嵌入式安装于两个凸部5c4内部;所述弹性收束单元5c5由限位滑块5c7和弹簧5c8组成;限位滑块5c7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凸部5c4内部,限位滑块5c7的限位端穿过导料架5c2朝向导料架5c2内部设置;弹簧5c8设置于限位滑块5c7背部,弹簧5c8一端与限位滑块5c7背部抵触连接,另一端与凸部5c4内壁抵触连接;引导板5c6设置有两个,两个引导板5c6相对设置于导料架5c2底部长边方向的两侧。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压装单元5c1由一个长轴推杆和固定安装于所述长轴推杆端部的下压块组成;经过间歇式送料机构5a输送的转动连接部顺着引料架5c3滚动落入至导料架5c2内部;最后掉落至两组弹性收束单元5c5之间,卡存至导料架5c2下端;当需要对转动连接部进行压装至,只需驱动长轴推杆工作,长轴推杆输出轴延伸带动下压块竖直朝向转动连接部移动,最后将转动连接部压入至支架顶部,从而完后对转动连接件的卡装工作。
本申请可以自动对支架进行传输,并在对螺帽和转动连接部焊接的过程汇总采用自动校正设备辅助焊接,从而绝对保证螺帽和转动连接部焊接的位置和与支架之间的同轴度,保证最终成品的统一性。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水平传输装置(2)、校正单元(3)、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和压装装置(5);水平传输装置(2)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水平传输装置(2)靠近机架(1)边缘设置;校正单元(3)横跨设置于水平传输装置(2)的正上方;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的输出端水平朝向水平传输装置(2)的一端设置;所述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朝向水平传输装置(2)的一端为水平传输装置(2)的进料端,水平传输装置(2)远离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的另一端为出料端;压装装置(5)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于校正单元(3)顶部;压装装置(5)靠近水平传输装置(2)的出料端设置;
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包括第二安装架(4a)、直线往复驱动器(4b)、第一滑轨(4c)、滑动架(4d)、第二滑槽(4e)、校正组件(4f)和旋转驱动器(4g);直线往复驱动器(4b)通过第二安装架(4a)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直线往复驱动器(4b)工作端朝向水平传输装置(2)方向设置;第一滑轨(4c)平行设置于直线往复驱动器(4b)一侧;滑动架(4d)滑动设置于第一滑轨(4c)上,滑动架(4d)的驱动端与直线往复驱动器(4b)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滑槽(4e)贯穿开设于滑动架(4d)上;校正组件(4f)垂直设置于滑动架(4d)靠近水平传输装置(2)方向的一侧;旋转驱动器(4g)固定安装于滑动架(4d)上;旋转驱动器(4g)相对校正组件(4f)设置于滑动架(4d)的另一侧;旋转驱动器(4g)的输出端与校正组件(4f)的驱动端传动连接;
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由一个支架以及卡装于支架顶部所开设卡口处的转动连接部以及同轴焊接设置于所述支架底部安装孔一侧的螺帽组成,通过水平传输装置(2)带动支架进行间歇式水平传输,在传输状态下的支架通过校正单元(3)进行辅助校正,所述支架首先在水平传输装置(2)的驱动下移动至第一加工工位,将螺帽旋套至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的输出端,直至螺帽靠近支架的一侧与支架表面贴合后停止,随之工作人员对螺帽和支架之间进行电焊,螺帽焊接完毕后的支架继续通过水平传输装置(2)朝向压装装置(5)方向进行传输,当支架传输至第二加工工位,压装装置(5)工作推动输出端的转动连接部竖直下降,直至转动连接部卡装至支架顶部所开设的卡口处,装配完毕转动连接部的支架继续在水平传输装置(2)的驱动下水平朝向出料端方向移动,直至支架和转动连接部之间完成焊接固定后,组成成品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水平传输装置(2)包括第一安装架(2a)、链板式带式传输机(2b)和竖板(2c);链板式带式传输机(2b)通过第一安装架(2a)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链板式带式传输机(2b)沿着机架(1)的长边方向水平设置,所述链板式带式传输机(2b)上还间隔垂直设置有多个竖板(2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校正单元(3)包括安装板(3a)、第一滑槽(3b)、固定矫正架(3c)、活动矫正架(3d)、锁紧旋钮(3e)、第一摩擦矫正组(3f)和第二摩擦矫正组(3g);安装板(3a)通过固定架呈水平状态横跨设置于水平传输装置(2)上方;第一滑槽(3b)贯穿开设于安装板(3a)上;固定矫正架(3c)沿着安装板(3a)的长边垂直设置于安装板(3a)端部的正下方;固定矫正架(3c)位于水平传输装置(2)的外侧;活动矫正架(3d)平行设置于固定矫正架(3c)一侧;活动矫正架(3d)的顶部与第一滑槽(3b)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矫正架(3d)的顶部还开设有螺纹孔;锁紧旋钮(3e)与螺纹孔旋接;第一摩擦矫正组(3f)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摩擦矫正组(3f)呈镜像状态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固定矫正架(3c)和活动矫正架(3d)上;第一摩擦矫正组(3f)靠近水平传输装置(2)出料端方向设置;第二摩擦矫正组(3g)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摩擦矫正组(3g)呈镜像状态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固定矫正架(3c)和活动矫正架(3d)上,两组第二摩擦矫正组(3g)靠近水平传输装置(2)进料端方向设置,两组第二摩擦矫正组(3g)设置于焊接辅助矫正装置(4)和压装装置(5)之间;第一摩擦矫正组(3f)和第二摩擦矫正组(3g)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摩擦矫正组(3g)包括固定架(3g1)、摩擦条(3g2)和倾斜部(3g3);固定架(3g1)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固定矫正架(3c)或活动矫正架(3d)上;摩擦条(3g2)可拆卸的设置于固定架(3g1)上;所述摩擦条(3g2)上还设置有一个倾斜部(3g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校正组件(4f)包括第一校正杆(4f1)、第二校正杆(4f2)、固定杆(4f3)、转动杆(4f4)、矫正柱(4f5)、螺纹校正杆(4f6)和锥部(4f7);第二校正杆(4f2)呈垂直状态固定安装于滑动架(4d)的表面;第一校正杆(4f1)垂直设置于滑动架(4d)上,第一校正杆(4f1)平行设置于第二校正杆(4f2)的一侧,第一校正杆(4f1)的连接端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4e)内;第二校正杆(4f2)和第一校正杆(4f1)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校正杆(4f1)由依次同轴设置的固定杆(4f3)、转动杆(4f4)、矫正柱(4f5)、螺纹校正杆(4f6)和锥部(4f7)组成;转动杆(4f4)同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固定杆(4f3)的端部;所述固定杆(4f3)和转动杆(4f4)的内部均开设有与螺纹校正杆(4f6)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矫正柱(4f5)同轴固定安装于转动杆(4f4)前端;所述螺纹校正杆(4f6)的端部还设置有锥部(4f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旋转驱动器(4g)包括伺服电机(4g1)、第一齿轮(4g2)、第二齿轮(4g3)、第四齿轮(4g4)和同步带(4g5);第一齿轮(4g2)同轴固定安装于伺服电机(4g1)输出端;第四齿轮(4g4)和第二齿轮(4g3)分别同轴固定安装于第一校正杆(4f1)和第二校正杆(4f2)外;所述第一齿轮(4g2)、第二齿轮(4g3)和第四齿轮(4g4)之间通过同步带(4g5)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压装装置(5)包括间歇式送料机构(5a)、竖直往复驱动器(5b)、压装组件(5c)和感应元件(5d);间歇式送料机构(5a)呈竖直状态设置于安装板(3a)上;竖直往复驱动器(5b)呈竖直状态设置于间歇式送料机构(5a)的一侧;压装组件(5c)可滑动的设置于竖直往复驱动器(5b)上,压装组件(5c)的驱动端与竖直往复驱动器(5b)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感应元件(5d)可拆卸的设置于水平传输装置(2)的一侧;感应元件(5d)设置于压装组件(5c)的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竖直往复驱动器(5b)包括支撑架(5b1)、第二滑轨(5b2)、滑块(5b3)、驱动气缸(5b4)和连接架(5b5);第二滑轨(5b2)通过支撑架(5b1)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于安装板(3a)上;滑块(5b3)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滑轨(5b2)上;驱动气缸(5b4)固定安装于第二滑轨(5b2)的背面;连接架(5b5)用以将驱动气缸(5b4)的输出端和滑块(5b3)的顶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压装组件(5c)包括压装单元(5c1)、导料架(5c2)、引料架(5c3)、凸部(5c4)、弹性收束单元(5c5)和引导板(5c6);导料架(5c2)呈竖直状态固定安装于滑块(5b3)表面;压装单元(5c1)固定安装于导料架(5c2)顶部,压装单元(5c1)的压装端朝向导料架(5c2)内部设置;引料架(5c3)呈倾斜状态设置于导料架(5c2)的一侧,引料架(5c3)与导料架(5c2)内部连通设置;所述导料架(5c2)的底部两侧还镜像设置有两组凸部(5c4);弹性收束单元(5c5)设置有两组,两组弹性收束单元(5c5)分别嵌入式安装于两个凸部(5c4)内部;所述弹性收束单元(5c5)由限位滑块(5c7)和弹簧(5c8)组成;限位滑块(5c7)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凸部(5c4)内部,限位滑块(5c7)的限位端穿过导料架(5c2)朝向导料架(5c2)内部设置;弹簧(5c8)设置于限位滑块(5c7)背部,弹簧(5c8)一端与限位滑块(5c7)背部抵触连接,另一端与凸部(5c4)内壁抵触连接;引导板(5c6)设置有两个,两个引导板(5c6)相对设置于导料架(5c2)底部长边方向的两侧。
CN202210759493.1A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 Active CN114799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9493.1A CN114799608B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9493.1A CN114799608B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9608A CN114799608A (zh) 2022-07-29
CN114799608B true CN114799608B (zh) 2022-09-20

Family

ID=82523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9493.1A Active CN114799608B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9960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02715A2 (en) * 1998-11-20 2000-05-24 Kamewa Finland Ltd. Adjustable foundation for machine units in ships
CN202319862U (zh) * 2011-11-18 2012-07-11 玉柴重工(常州)有限公司 柴油发动机前安装机脚
CN106553016A (zh) * 2016-08-31 2017-04-05 杭州钱江万胜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机脚焊装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8581131A (zh) * 2018-04-18 2018-09-28 湖州勤立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钢板矫正工艺及钢板矫正辅助工具
CN108840045A (zh) * 2018-08-14 2018-11-20 刘富仪 带有夹紧机构的棒料输送机
CN215432221U (zh) * 2021-09-13 2022-01-07 合肥飞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机脚安装座烧焊的工装
CN215469263U (zh) * 2021-09-13 2022-01-11 合肥飞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机脚安装座点焊的工装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02715A2 (en) * 1998-11-20 2000-05-24 Kamewa Finland Ltd. Adjustable foundation for machine units in ships
CN202319862U (zh) * 2011-11-18 2012-07-11 玉柴重工(常州)有限公司 柴油发动机前安装机脚
CN106553016A (zh) * 2016-08-31 2017-04-05 杭州钱江万胜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机脚焊装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8581131A (zh) * 2018-04-18 2018-09-28 湖州勤立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钢板矫正工艺及钢板矫正辅助工具
CN108840045A (zh) * 2018-08-14 2018-11-20 刘富仪 带有夹紧机构的棒料输送机
CN215432221U (zh) * 2021-09-13 2022-01-07 合肥飞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机脚安装座烧焊的工装
CN215469263U (zh) * 2021-09-13 2022-01-11 合肥飞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机脚安装座点焊的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9608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2382B (zh) 超声波式钢管探伤装置
CN212020394U (zh) 一种铝单板生产用自动抛光机
CN109226351A (zh) 一种全自动h型钢卧式矫正机
CN114749513A (zh) 一种钢结构矫正加工用的矫正设备
CN109434426A (zh) 一种舵机齿轮轴快速压装设备
CN114799608B (zh) 一种发动机前侧机脚支架智能焊接设备
EP0098470B1 (en) Veneer lathe drive with powered rolls
CN110919321A (zh) 一种车灯调光支架的自动装配生产线
KR101729488B1 (ko) 탈형 데크의 간격재 자동 조립 장치
CN117182693A (zh) 一种管道连接法兰加工设备
CN112247543A (zh) 一种用于生产活塞组件的限位螺母上料拧紧装置及活塞组件组装设备
CN115255072B (zh) 一种智能化自动顶弯设备
CN209020981U (zh) 一种全自动h型钢卧式矫正机
CN112122645A (zh) 一种刹车片生产用打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61696B (zh) 一种型材组框生产线及其组框方法
CN109425658B (zh) 金属管螺旋线接触式进料矫直方法
CN109425659B (zh) 一种钢管探伤系统
CN216397600U (zh) 一种滚筒可调节的钢板矫平机
CN104493477A (zh) 灯管自动打螺丝设备
CN210546435U (zh) 一种管卡螺纹检测机构及管卡自动组装机
CN109273251B (zh) 一种电感线圈用半自动上料设备
CN218464615U (zh) 一种物料旋转装置
CN109425653B (zh) 一种用于钢管探伤的动力装置
CN106391775B (zh) 一种折弯机
CN117184868B (zh) 一种铝制软管灌装封尾机的自动上管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