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9525A -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89525A CN114789525A CN202110106096.XA CN202110106096A CN114789525A CN 114789525 A CN114789525 A CN 114789525A CN 202110106096 A CN202110106096 A CN 202110106096A CN 114789525 A CN114789525 A CN 1147895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xture
- mold
- shell
- textures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329 nano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960 computer-aided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06 ultrasonic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71 vacuum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23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06 photo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29C33/3842—Manufacturing moulds, e.g. shaping the mould surface by machin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42—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moulding surface, e.g. ribs or groov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纹理制作技术领域。壳体制作方法用于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区域,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包括:在第一模具上制作纹理,所述纹理在对应于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区域衔接处连续设置;将所述第一模具上的所述纹理转印至基材上;将所述基材装配于壳体本体上。本申请提供的壳体制作方法,可使制得壳体上的纹理具有一体化美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纹理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产品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及竞争力,摄像头的数量越来越多,使得摄像头镜片的面积也越来越大,摄像头镜片上颜色、材料、表面处理(Color-Material-Finishing,CMF)的表现形式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现有电子设备壳体的摄像头镜片区域、后壳区域等不同区域的纹理无法呈现一体化美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以使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的不同区域呈现纹理一体化的美感。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壳体制作方法,用于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区域,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包括:
在第一模具上制作纹理,所述纹理在对应于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区域衔接处连续设置;
将所述第一模具上的所述纹理转印至基材上;
将所述基材装配于壳体本体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第一模具上制作纹理包括:
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至少两种纹理;其中,一种所述纹理对应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两个区域设置,且对其他纹理的设置位置进行避让,同时,该种所述纹理在对应于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区域衔接处连续设置;其他所述纹理中的每一种所述纹理对应所述壳体中的一个所述区域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至少两种纹理包括:
通过至少两种加工工艺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对应位置分别制作所述至少两种纹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所述壳体包括两种纹理,所述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至少两种纹理包括:
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第一纹理和第二纹理;其中,所述第二纹理对应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区域进行设置;所述第一纹理对应所述壳体的两个区域设置,且对所述第二纹理的设置位置进行避让;在对应于所述壳体上两区域的衔接处,所述第一纹理连续设置;所述第一纹理和所述第二纹理分别与所述壳体上的两种纹理一一对应,且均互为反向。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第一纹理和第二纹理包括:
在第二模具上制作第三纹理,所述第三纹理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纹理在所述第一模具上的位置对应,且对所述第二模具中对应所述第二纹理的位置进行避让;所述第三纹理与所述第一纹理互为反向;
在所述第二模具上制作第四纹理,所述第四纹理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纹理在所述第一模具上的位置对应,且对所述第二模具中对应所述第一纹理的位置进行避让;所述第四纹理与所述第二纹理互为反向;
将所述第二模具上的所述第三纹理和所述第四纹理转印至所述第一模具的对应位置,以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得所述第一纹理和所述第二纹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第二模具上制作第三纹理,所述第三纹理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纹理在所述第一模具上的位置对应,且对所述第二模具中对应所述第二纹理的位置进行避让包括:
在第三模具上丝印第一黑色油墨,且所述第一黑色油墨对应所述第二模具上所述第四纹理的位置进行设置;
在第四模具上刻蚀所述第三纹理,且所述第三纹理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对应;
将所述第四模具上的所述第三纹理转印至第五模具上,以在所述第五模具上制得所述第一纹理;
将所述第五模具上的所述第一纹理转印至所述第三模具上,并对所述第一黑色油墨对应的位置进行避让,在所述第三模具上制得所述第三纹理;
将所述第三模具上的所述第三纹理转印至第六模具,以在所述第六模具上制得所述第一纹理;
将所述第六模具上的所述第一纹理转印至所述第二模具上,以在所述第二模具上制得所述第三纹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二模具上制作第四纹理,所述第四纹理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纹理在所述第一模具上的位置对应,且对所述第二模具中对应所述第一纹理的位置进行避让包括:
在第七模具上刻蚀所述第四纹理,所述第四纹理在所述第七模具上的位置与所述第四纹理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位置对应;
将所述第七模具上的所述第四纹理转印至第八模具,以在所述第八模具上制得所述第二纹理;
在第九模具上丝印第二黑色油墨,所述第二黑色油墨在所述第九模具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三纹理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位置对应;
将所述第九模具、所述第二模具和所述第八模具由上至下对应层叠放置,将所述第八模具上的所述第二纹理转印至所述第二模具的对应位置,以在所述第二模具上制得所述第四纹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至少两种纹理包括:
通过同一加工工艺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对应位置制作所述至少两种纹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至少两种纹理包括:
结合所述至少两种纹理的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至少两种纹理绘制于电子图档,并将所述电子图档录入刻蚀设备;
所述刻蚀设备根据所述电子图档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对应位置分别刻蚀所述至少两种纹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模具上的所述纹理转印至基材上包括:
根据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两个区域对所述第一模具进行拆版,以将所述第一模具上的所述纹理拆版至若干个子模具上;
将各所述子模具上的纹理一一对应的转印至所述基材中的若干个子基板上,其中,所述若干个子基板与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一一对应。
一种壳体制作方法,所述壳体包括镜片区域和后壳区域,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包括:
在第一模具上制作第一纹理、第二纹理和第五纹理;其中,所述第二纹理对应所述镜片区域的CD纹位置设置,所述第五纹理对应所述镜片区域的透光部设置;所述第一纹理对应所述镜片区域和所述后壳区域设置,且对所述第二纹理和所述第五纹理的设置位置进行避让;在对应于所述镜片区域和所述后壳区域的衔接处,所述第一纹理连续设置;
将所述第一模具上的所述第一纹理、所述第二纹理和所述第五纹理转印至基材上;
根据所述壳体的所述镜片区域和所述后壳区域对所述基材进行裁切,以形成对应于所述镜片区域的镜片基材以及对应于所述后壳区域的后壳基材;
将所述镜片基材和所述后壳基材分别贴装于对应的镜片玻璃和后壳玻璃;
将贴装后的所述镜片玻璃和所述后壳玻璃分别对应装配在壳体本体的对应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壳体,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制得。
一种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区域,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区域衔接处的纹理具有连续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壳体。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其中,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区域,该壳体制作方法包括:首先在第一模具上制作纹理,纹理在对应于该至少两个区域的区域衔接处连续设置;再将第一模具上的纹理转印至基材上,将基材装配于壳体本体上。
因第一模具中的纹理在对应于区域衔接处是连续设置的;从而在制得的基材上,对应该至少两个区域的区域衔接处的纹理也是连续的。由此,使得壳体的不同区域的区域衔接处纹理呈现连续性,进而使得壳体上不同区域的纹理呈现一体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另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壳体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种第一模具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另一种第一模具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一种在第二模具上制第三纹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一种第二模具上第三纹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一种第三模具中第一黑色油墨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一种第四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一种第三模具中第三纹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一种第二模具在制作第四纹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12示出了一种第二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一种第七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一种第九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一种第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600-壳体;610-后壳区域;620-镜片区域;630-字符区域;601-壳体纹;602-CD纹;603-空白纹理;604-字符纹理;
61-第一模具;62-第二模具;63-第三模具;64-第四模具;65-第七模具;66-第九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可用于电子设备中。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中的一种。一方面,壳体可以对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壳体的表面会设置有相应的纹理及颜色,可用于装饰电子设备,使电子产品的外观呈现出相应的美感。
如图1和图2所示,为电子设备的壳体6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600可包括至少两个区域,该至少两个区域衔接处的纹理具有连续性,从而使得壳体600的不同区域纹理呈现出一体化,从而给用户相应的视觉冲击。
如图1所示,示例性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600可包括后壳区域610和镜片区域620。其中,后壳区域610对应电子设备的后方设置,且在对应摄像头的部分设置有避让孔。镜片区域620对应电子设备内的摄像头位置设置,即镜片区域620对应设置于后壳区域610的避让孔位置处。
同时,壳体600上还设置有壳体纹601、CD纹602(Compact Disk,CD,镭射盘)和空白纹理603三种纹理。其中,CD纹602和空白纹理603设置于镜片区域620上,且对应于电子设备内的摄像头的镜头位置处设置。其中,空白纹理603的表面平滑设置,空白纹理603设置于CD纹602的中心部分,且对应摄像头的入光位置设置,即空白纹理603设置于镜片区域620的透光部。壳体纹601设置于后壳区域610和镜片区域620,且对CD纹602和空白纹理603的设置位置处进行避让。同时,在后壳区域610和镜片区域620的衔接处,后壳区域610上的壳体纹601与镜片区域620上的壳体纹601具有连续性。
由此,在后壳区域610和镜片区域620的衔接处为同一种纹理,且具有连续性。从而,使得后壳区域610和镜片区域620的纹理呈现一体化,使得壳体600具有一体化美感。
如图2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600还可包括字符区域630。相应的,壳体600上还可设置有字符纹理604,字符纹理604设置于字符区域630中。
壳体纹601设置于后壳区域610、镜片区域620和字符区域630中,且对CD纹602、空白纹理603和字符纹理604进行避让。同时,壳体纹601在后壳区域610与镜片区域620的衔接处,以及在后壳区域610与字符区域630的衔接处均具有连续性。由此,使得壳体600的纹理呈现一体化的美感。
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镜片区域620也可设置有相应的字符文理604。可以理解的是,设置于镜片区域620上的壳体纹601同时对CD纹602和该字符纹理604进行避让。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600上可仅设置有后壳区域610和字符区域630。相应的,壳体600上设置有壳体纹601和字符纹理604。字符纹理604设置于字符区域630,壳体纹601设置于后壳区域610和字符区域630,且在后壳区域610和字符区域630的衔接处连续设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600还可包括三个、四个、五个等数量的区域。壳体纹601也可设置于壳体600的三个、四个、五个等数量区域内,且对其他纹理所在位置进行避让。在各区域的衔接处,壳体纹601连续设置,从而使壳体600的外观纹理呈现一体化。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600上可仅设置有一种纹理,该纹理对应设置于壳体600的至少两个区域。同时,在对应该至少两个区域的区域衔接处,该纹理连续设置。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组、中框及上述提供的壳体600。其中,显示模组设置于中框的一侧面,相应的,壳体600设置于中框远离显示模组的一侧面。壳体600可对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进行保护,且可用于装置电子设备,提高电子设备的美感。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可用于制作上述壳体600。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可包括:
S100:在第一模具61上制作纹理,且纹理在对应于壳体600上的至少两个区域的区域衔接处连续设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600上设置有至少两种纹理。在第一模具61上制作该至少两种纹理;其中一纹理对应壳体600的该至少两个区域进行设置,且对其他纹理的设置位置进行避让。其他纹理分别对应于壳体600的某一区域进行设置,可对应设置于该区域的非边缘位置。
其中,可通过相同或不同的加工工艺在第一模具61上加工该至少两种纹理。当利用不同工艺加工时,在第一模具61上加工一纹理时,应对第一模具61上其他纹理的对应位置进行避让。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模具61上的至少两种纹理与壳体600上的至少两种纹理一一对应,且均互为反向。第一模具61可以是聚酯板(polycarbonate board,PC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600上可仅包括一种纹理,该纹理对应设置于壳体600的至少两个区域。
S200:将第一模具61上的纹理转印至基材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可包括一子基板,且该子基板对应于壳体600的该至少两个区域。加工时,可将第一模具61上的纹理直接转印至该子基板的一表面。从而,可在基材上形成与壳体600所需纹理一致的纹理,即在基材的一表面形成纹理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基材可以包括至少两子基板,且该至少两子基板与壳体600的该至少两个区域一一对应。实施例中,可根据壳体600上的至少两个区域的相对位置将第一模具进行拆板,以形成对应的若干个子模具,且若干个子模具与该至少两子基板一一对应。随后,可将若干个子模具上的纹理分别转印至对应的子基板上。
S300:在基材的纹理表面镀颜色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真空镀膜工艺在基材的纹理层表面镀上颜色层,可以理解的是,颜色层设置于纹理层远离基材的一侧。其中,颜色层的颜色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示例性,颜色层可以设置成金色、银色、渐变色等颜色。
S400:在颜色层远离基材纹理的一侧印油墨层。
具体的,可在颜色层远离纹理层的一侧印刷3至4层油墨,以形成油墨层。其中,每印刷一层油墨,对该层油墨进行烘干后再印刷下一层油墨。具体的,可将基材放置于恒温烤箱中烘烤30min,温度可设置在80℃,以使油墨固化。
一方面,油墨层可起到遮挡、防止漏光的效果,同时也可使颜色层的颜色完全向外反射,以使用户看到壳体600所呈现的颜色。另一方面,黑色油墨层可对颜色层进行保护,在基材的存储或运输过程中,可防止颜色层被刮花或磨损,进而避免影响到壳体600的成色。
S500:将基材装配于壳体本体上。
可以理解的是,该步骤中,是将加工后的基材装配于壳体本体上。由此,以形成完整的壳体600,壳体600可用于电子设备中。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基材可直接或间接的装配于壳体本体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600可以是手机壳体。其中,壳体600可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区域可以是与电池对应的后壳区域610,第二区域可以是与摄像头对应的镜片区域620。壳体600上可设置有CD纹602、空白纹理603和壳体纹601,空白纹理603为光滑平面,壳体纹601异于CD纹602。可以理解的是,CD纹602和空白纹理603设置于壳体600的镜片区域620,且与摄像头的镜头对应。其中,空白纹理603设置于CD纹602的中心位置,且对应摄像头的入光位置设置。壳体纹601设置于后壳区域610和镜片区域620,以形成壳体600的主要纹理。其中,壳体纹601的具体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相同的工艺在第一模具61上加工第一纹理、第二纹理和第五纹理。其中,第一纹理与壳体纹601互为反向,第二纹理与CD纹602互为反向。第五纹理与空白纹理603对应,相应的,第五纹理也为光滑平面,即空白纹理603在第一模具61中的对应位置可无需制作纹理。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S110:结合壳体纹601、CD纹602和空白纹理603的相对位置关系,绘制第一纹理和第二纹理的电子图档,并将电子图档录入刻蚀设备。
在电子图档中,第一纹理和第二纹理的相对位置关系应与壳体600中的壳体纹601和CD纹602的相对位置关系相一致,且尺寸规格相一致。其中,第二纹理对应镜片区域620的CD纹602位置进行设置。第一纹理对应壳体600的镜片区域620和后壳区域610设置,且对第二纹理及其第二纹理的中心内部进行避让。在对应于镜片区域620与后壳区域610的衔接处,第一纹理连续设置。其中,电子图档可以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图(Computer AidedDesign,CAD)。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壳体600包括有三个、四个、五个等数量的区域时,且对应设置有三种、四种、五种等种类的纹理时,可根据壳体600中各纹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绘制其对应的反向纹理电子图档。
S120:刻蚀设备根据电子图档在第一模具61的对应位置分别刻蚀第一纹理和第二纹理。
其中,刻蚀设备可以是纳米光刻机或机加工机器。示例性,纳米光刻机可根据电子图档对第一模具61进行光刻,以在第一模具61上形成所需的第一纹理和第二纹理。同理,机加工机器可根据电子图档对第一模具61进行激光直写,以在第一模具61上形成所需的第一纹理和第二纹理。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刻蚀设备在第一模具61上加工第一纹理和第二纹理时,可一次加工完成。
S130:对第一模具61进行固化、清洗及干燥。
具体的,当第一模具61上的纹理加工完成后,可在恒温烤箱中对第一模具61进行固化,以使第一模具61上的纹理结构更加稳固。随后,可在超声波清洗机中对第一模具61进行清洗,以避免第一模具61上残留杂质,从而确保壳体的纹理呈现良好的效果。清洗完成后,将第一模具61进行干燥;具体的,可将第一模具61放入恒温烤箱中烘干或者自然风干。
如图5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61中的一部分纹理可通过纳米光刻机进行加工,另一部分纹理可通过机加工机器进行加工,即第一模具61中的纹理通过不同的工艺加工。实施例中,其具体加工过程可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第二模具62上制作第三纹理,第三纹理对应第一模具61上第一纹理的位置进行设置,且对第二模具62中对应第二纹理和第五纹理的位置进行避让;第三纹理与第一纹理互为反向。
如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纹理在第二模具62上的位置与壳体纹601在壳体600上的位置一致,且第三纹理与壳体纹601相同。在第二模具62上加工第三纹理时,应对第二模具62中对应于第二纹理和第五纹理的位置进行避让,避免第三纹理落入该位置。如图6所示,其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S1011:在第三模具63上丝印第一黑色油墨,且第一黑色油墨在第三模具63中的位置与壳体600中CD纹602和空白纹理603的位置相一致。
具体的,定位CD纹602在壳体600上的相对位置,根据CD纹602的相对位置制CAD图,并制作CD纹602及空白纹理603区域外的丝印网板。将丝印网板贴合于第三模具63的一表面并丝印黑色油墨,以在第三模具63上制得第一黑色油墨,如图8所示。第三模具63的该表面记为第三模具的背面。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三模具63的背面除了CD纹602及空白纹理603对应的位置处被黑色油墨遮蔽,其他区域均无黑色油墨。丝印完成后,将第三模具63放入恒温烤箱中,以对第一黑色油墨固化。其中,固化温度可以设置层80℃,时间设置为30min。
S1012:在第四模具64上刻蚀第三纹理,第四模具64上第三纹理的位置对应壳体600上后壳区域610和镜片区域620的位置进行设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可通过机加工机器在第四模具64上加工第三纹理。具体的,根据壳体纹601制作CAD图,并上传至机加工机器中。然后,机加工机器在第四模具64上加工第三纹理。其中,第三纹理遍及第四模具64,即对应壳体600的后壳区域610和镜片区域620,如图9所示。
S1013:将第四模具64上的第三纹理转印至第五模具上,以在第五模具上制得第一纹理。
实施例中,可通过UV转印的方法将第四模具64上的纹理转印至第五模具上。具体的,将第四模具64放置于UV转印机上,在第四模具64有第三纹理的一面点感光胶。将第五模具盖合于感光胶上,并进行压合。随后,通过紫外线对感光胶进行固化。固化完成后,将第五模具取下并进行清洗及干燥;其中,可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可用恒温烤箱进行干燥。由此,即可在第五模具上加工出第一纹理。
S1014:将第五模具上的第一纹理转印至第三模具63上,以在第三模具63上制得第三纹理。其中,第三纹理位于第三模具63远离第一黑色油墨的一侧。
具体的,将第五模具放置于UV转印机上,并在第五模具有第一纹理的一面上点感光胶。将第三模具63的正面盖合于第五模具的感光胶上,并对其进行压合。其中,第三模具63的正面指第三模具63中远离第一黑色油墨的一面。之后,通过紫外线对感光胶进行固化。随后,将第三模具63取下,并进行清洗及干燥。由此,在第三模具63上制得第三纹理,如图10所示。
其中,由于第一黑色油墨的遮蔽作用,在其对应位置处的感光胶无法进行固化,在清洗过程中可以全部脱落,即第三模具63中对应壳体600上CD纹602和空白纹理603位置处的感光胶全部脱落。
S1015:将第三模具63上的第三纹理转印至第六模具,以在第六模具的对应位置制得第一纹理。
具体的,可将第三模具63放置于UV转印机,在第三模具63设置有第三纹理的一面点感光胶。将第六模具盖合于感光胶上,并进行压合及紫外线固化。固化完成后,将第六模具取下,并进行清洗及干燥。
S1016:将第六模具上的第一纹理转印至第二模具62上,以在第二模具62的对应位置制得第三纹理。
具体的,可将第六模具放置于UV转印机,在第六模具设置有第一纹理的一面点感光胶。将第二模具62盖合于感光胶上,并进行压合及紫外线固化。固化完成后,将第二模具62取下,并进行清洗及干燥。由此,在第二模具62的对应位置处形成第三纹理,并在第二模具62中对应CD纹602和空白纹理603的位置进行避让。
S102:在第二模具62上制作第四纹理,第四纹理对应第一模具61上第二纹理的位置进行设置,并对第二模具62中对应第一纹理和第五纹理的位置进行避让;第四纹理与第二纹理互为反向。
如图1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四纹理在第二模具62上的位置与CD纹602在壳体600上的位置一致,且第四纹理与CD纹602相同。在第二模具62上加工第四纹理时,应对第二模具中对应于第一纹理和第五纹理的位置进行避让,避免第四纹理落入该位置。如图11所示,其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S1021:在第七模具65上刻蚀第四纹理,第七模具65上第四纹理的位置对应第一模具61上第二纹理的位置进行设置。
如图1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四纹理在第七模具65上的位置与CD纹602在壳体600上的位置一致,且第四纹理与CD纹602相同。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可通过纳米光刻机在第七模具65上加工第四纹理。具体的,可结合CD纹602在壳体600上的相对位置制CAD图,并将CAD图录入纳米光刻机中。然后,纳米光刻机根据CAD图在第七模具65上加工第四纹理。
S1022:将第七模具65上的第四纹理转印至第八模具,以在第八模具的对应位置制得第二纹理。
具体的,可将第七模具65放置于UV转印机上,在第七模具65设置有第四纹理的一面点感光胶。将第八模具盖合于感光胶上,并进行压合及紫外线固化。固化完成后,将第八模具取下,并进行清洗及干燥。
S1023:在第九模具66上丝印第二黑色油墨,第二黑色油墨对应第一模具61上第一纹理和第五纹理的位置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制作第三模具63方法来加工第九模具66。具体的,定位CD纹602在壳体600上的相对位置,根据CD纹602的相对位置制CAD图,并制CD纹602区域的丝印网板。将该丝印网板贴合于第九模具66的一表面并丝印黑色油墨,以在第九模具66上制得第二黑色油墨,如图14所示。第九模具66的该表面记为第九模具66的背面。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九模具66的背面除了CD纹602对应的位置处无黑色油墨,其他区域均被黑色油墨遮蔽。丝印完成后,将第九模具66放入恒温烤箱中,以对第二黑色油墨固化。
S1024:将第九模具66、第二模具62和第八模具由上至下对应层叠放置,将第八模具上的第二纹理转印至第二模具62的对应位置,以在第二模具上制得第四纹理。
具体的,可将第八模具放置在UV转印机上,并在第八模具设有第二纹理的一面点感光胶,将第二模具62盖合于感光胶上,将第九模具66设置于第二模具62的上方。其中,第八模具、第二模具及第九模具中的各位置区域相对应放置。随后,对第二模具62进行压合,并通过紫外线对感光胶进行固化。之后,将第二模具62取下,并进行清洗及干燥。
其中,因第九模具66上第二黑色油墨的遮蔽作用,与之对应的感光胶均无法固化,在清洗过程中会完全脱落。对应于CD纹602位置的感光胶则可以得到固化,从而在第二模具62的对应位置形成第四纹理,即CD纹602。此时,第二模具62上同时具有第三纹理和第四纹理,即壳体纹601及CD纹602。
S103:将第二模具62上的第三纹理和第四纹理转印至第一模具61的对应位置,以在第一模具61上制得第一纹理、第二纹理和第五纹理,如图15所示。
具体的,可将第二模具62放置于UV转印机上,在第二模具62设置有纹理的一面点感光胶。将第一模具61盖合于感光胶上,并进行压合及紫外线固化。固化完成后,将第一模具61取下,并进行清洗及干燥。
在传统的壳体加工过程中,后壳基材中对应镜片区域620的部分将被裁切丢掉。而本申请中,则可以将后壳基材中对应镜片区域620的部分加以利用,无需再单独制作镜片基材。由此,本申请提供的壳体加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加工方法,可以实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效果。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壳体600上具有三个、四个、五个等数量的区域时,且对应设置有三种、四种、五种等种类的纹理时,可根据上述工艺进行多层嵌套,依次将各纹理转印于同一模具上。
实施例中,各步骤所用模具均可选用PC板。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上述第一模具61直接制作壳体600的基材。其中,基材可以是一菲林膜片或一复合板。复合板可选用聚碳酸酯复合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板等光学复合板。示例性,本实施例中,基材为一菲林膜片。
具体的,将第一模具61放置于UV转印机上,在第一模具61设置有纹理的一侧点感光胶,将菲林膜片盖合于感光胶上并进行压合。随后,通过紫外线对感光胶进行固化。将菲林膜片从第一模具61上取下,并进行清洗及干燥。由此,即可在菲林膜片上加工出对应的壳体纹601、CD纹602及空白纹理603。
随后,在菲林膜片的纹理表面镀颜色层。具体的,可通过真空镀膜的工艺进行颜色层。其中,颜色层的颜色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待镀完颜色层之后,在颜色层上印三或四层油墨,以在颜色层远离菲林膜片的一侧形成油墨层。可以理解的是,在镀颜色层和印油墨时,应对空白纹理603进行避让,避免干扰到摄像头的采光。
然后,根据壳体600中后壳区域610及镜片区域620的相对位置关系对菲林膜片进行裁切,以形成相应的镜片基材和后壳基材。可以理解的是,后壳基材与壳体600的后壳区域610对应,镜片基材与镜片区域620对应。
之后,将镜片基材和后壳基材分别贴装于对应的镜片玻璃和后壳玻璃上,其中,油墨层靠近玻璃一侧设置。贴装完成后,将贴装后的镜片玻璃安装于壳体本体中对应摄像头的位置,将后壳玻璃贴装于壳体本体上。镜片玻璃和后壳玻璃均对应壳体本体的外表面一侧设置,即远离电子设备内部的一侧。可以理解的使,壳体本体可提前通过注塑加工而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壳体600中后壳区域610和镜片区域620的相对位置对第一模具61进行拆版,以形成两子模具。随后,可通过拆版后的两子模具分别加工对应后壳区域610和镜片区域620的两菲林膜片。可以理解的是,在菲林膜片上加工纹理后,分别对其进行镀颜色层及印油墨层;其中,两菲林膜片上的颜色层的颜色应一致。之后分别将后壳基材和镜片基材贴装于对应的玻璃上,以及将贴装后的玻璃安装于壳体本体的对应位置。通过拆版加工时,可减少对基材的裁切,从而可避免因裁切基材带来的加工误差,由此可提高加工精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壳体600中后壳区域610和镜片区域620的相对位置对第一模具61进行拆版,以形成两子模具。随后,可通过拆版后的子模具加工对应后壳区域610玻璃,以及与镜片区域620对应的菲林膜片。即将壳体纹601直接制作在后壳玻璃上。然后,对后壳玻璃上的纹理和菲林膜片上的纹理镀颜色层以及印油墨,其中,后壳玻璃和菲林膜片上的颜色层的颜色应一致。之后,将后壳玻璃直接安装于壳体本体的对应位置。将菲林膜片贴装于镜片玻璃上,随后将镜片玻璃再安装于壳体本体的对应位置。
综上,通过本申请加工的电子设备的壳体600,可实现不用区域纹理的一体化设计,给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美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壳体制作方法,用于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包括:
在第一模具上制作纹理,所述纹理在对应于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区域衔接处连续设置;
将所述第一模具上的所述纹理转印至基材上;
将所述基材装配于壳体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模具上制作纹理包括:
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至少两种纹理;其中,一种所述纹理对应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两个区域设置,且对其他纹理的设置位置进行避让,同时,该种所述纹理在对应于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区域衔接处连续设置;其他所述纹理中的每一种所述纹理对应所述壳体中的一个所述区域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至少两种纹理包括:
通过至少两种加工工艺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对应位置分别制作所述至少两种纹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所述壳体包括两种纹理,所述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至少两种纹理包括:
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第一纹理和第二纹理;其中,所述第二纹理对应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区域进行设置;所述第一纹理对应所述壳体的两个区域设置,且对所述第二纹理的设置位置进行避让;在对应于所述壳体上两区域的衔接处,所述第一纹理连续设置;所述第一纹理和所述第二纹理分别与所述壳体上的两种纹理一一对应,且均互为反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第一纹理和第二纹理包括:
在第二模具上制作第三纹理,所述第三纹理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纹理在所述第一模具上的位置对应,且对所述第二模具中对应所述第二纹理的位置进行避让;所述第三纹理与所述第一纹理互为反向;
在所述第二模具上制作第四纹理,所述第四纹理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纹理在所述第一模具上的位置对应,且对所述第二模具中对应所述第一纹理的位置进行避让;所述第四纹理与所述第二纹理互为反向;
将所述第二模具上的所述第三纹理和所述第四纹理转印至所述第一模具的对应位置,以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得所述第一纹理和所述第二纹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模具上制作第三纹理,所述第三纹理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纹理在所述第一模具上的位置对应,且对所述第二模具中对应所述第二纹理的位置进行避让包括:
在第三模具上丝印第一黑色油墨,且所述第一黑色油墨对应所述第二模具上所述第四纹理的位置进行设置;
在第四模具上刻蚀所述第三纹理,且所述第三纹理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对应;
将所述第四模具上的所述第三纹理转印至第五模具上,以在所述第五模具上制得所述第一纹理;
将所述第五模具上的所述第一纹理转印至所述第三模具上,并对所述第一黑色油墨对应的位置进行避让,在所述第三模具上制得所述第三纹理;
将所述第三模具上的所述第三纹理转印至第六模具,以在所述第六模具上制得所述第一纹理;
将所述第六模具上的所述第一纹理转印至所述第二模具上,以在所述第二模具上制得所述第三纹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模具上制作第四纹理,所述第四纹理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纹理在所述第一模具上的位置对应,且对所述第二模具中对应所述第一纹理的位置进行避让包括:
在第七模具上刻蚀所述第四纹理,所述第四纹理在所述第七模具上的位置与所述第四纹理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位置对应;
将所述第七模具上的所述第四纹理转印至第八模具,以在所述第八模具上制得所述第二纹理;
在第九模具上丝印第二黑色油墨,所述第二黑色油墨在所述第九模具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三纹理在所述第二模具上的位置对应;
将所述第九模具、所述第二模具和所述第八模具由上至下对应层叠放置,将所述第八模具上的所述第二纹理转印至所述第二模具的对应位置,以在所述第二模具上制得所述第四纹理。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至少两种纹理包括:
通过同一加工工艺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对应位置制作所述至少两种纹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模具上制作至少两种纹理包括:
结合所述至少两种纹理的相对位置关系,将所述至少两种纹理绘制于电子图档,并将所述电子图档录入刻蚀设备;
所述刻蚀设备根据所述电子图档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对应位置分别刻蚀所述至少两种纹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模具上的所述纹理转印至基材上包括:
根据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两个区域对所述第一模具进行拆版,以将所述第一模具上的所述纹理拆版至若干个子模具上;
将各所述子模具上的纹理一一对应的转印至所述基材中的若干个子基板上,其中,所述若干个子基板与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一一对应。
11.一种壳体制作方法,所述壳体包括镜片区域和后壳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包括:
在第一模具上制作第一纹理、第二纹理和第五纹理;其中,所述第二纹理对应所述镜片区域的CD纹位置设置,所述第五纹理对应所述镜片区域的透光部设置;所述第一纹理对应所述镜片区域和所述后壳区域设置,且对所述第二纹理和所述第五纹理的设置位置进行避让;在对应于所述镜片区域和所述后壳区域的衔接处,所述第一纹理连续设置;
将所述第一模具上的所述第一纹理、所述第二纹理和所述第五纹理转印至基材上;
根据所述壳体的所述镜片区域和所述后壳区域对所述基材进行裁切,以形成对应于所述镜片区域的镜片基材以及对应于所述后壳区域的后壳基材;
将所述镜片基材和所述后壳基材分别贴装于对应的镜片玻璃和后壳玻璃;
将贴装后的所述镜片玻璃和所述后壳玻璃分别对应装配在壳体本体的对应位置。
12.一种壳体,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通过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制得。
13.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区域,所述至少两个区域的区域衔接处的纹理具有连续性。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壳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06096.XA CN114789525A (zh) | 2021-01-26 | 2021-01-26 |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06096.XA CN114789525A (zh) | 2021-01-26 | 2021-01-26 |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89525A true CN114789525A (zh) | 2022-07-26 |
Family
ID=82460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06096.XA Pending CN114789525A (zh) | 2021-01-26 | 2021-01-26 |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89525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37934A (ja) * | 2000-02-22 | 2001-08-31 | Hiroshi Kamiki | 表示パネルを有した電子機器及び携帯用無線通信装置 |
CN1449235A (zh) * | 2002-04-04 | 2003-10-15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面板、壳体和按键组的制造方法 |
KR20120063939A (ko) * | 2010-12-08 | 2012-06-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
US20160048288A1 (en) * | 2014-08-13 | 2016-02-18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
CN208210040U (zh) * | 2018-06-19 | 2018-12-07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盲孔和花纹结构的盖板 |
CN110621131A (zh) * | 2019-09-27 | 2019-12-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塑胶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
CN111016415A (zh) * | 2019-12-23 | 2020-04-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纹理转印母模、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电子设备 |
US20200183060A1 (en) * | 2017-08-11 | 2020-06-11 | Shine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 Texture structure, optical thin film, moul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ver plate |
-
2021
- 2021-01-26 CN CN202110106096.XA patent/CN11478952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37934A (ja) * | 2000-02-22 | 2001-08-31 | Hiroshi Kamiki | 表示パネルを有した電子機器及び携帯用無線通信装置 |
CN1449235A (zh) * | 2002-04-04 | 2003-10-15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面板、壳体和按键组的制造方法 |
KR20120063939A (ko) * | 2010-12-08 | 2012-06-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
US20160048288A1 (en) * | 2014-08-13 | 2016-02-18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
US20200183060A1 (en) * | 2017-08-11 | 2020-06-11 | Shine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 Texture structure, optical thin film, moul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ver plate |
CN208210040U (zh) * | 2018-06-19 | 2018-12-07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盲孔和花纹结构的盖板 |
CN110621131A (zh) * | 2019-09-27 | 2019-12-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塑胶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
CN111016415A (zh) * | 2019-12-23 | 2020-04-1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纹理转印母模、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15983B (zh) |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 |
EP3880471B1 (en) | Decoration film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10830609A (zh) | 一种壳体及移动终端 | |
JP2008254428A (ja) | 携帯電子装置用カバ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9327582B (zh) |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
CN106893132A (zh) | 一种有机曲面壳体加工方法和有机曲面壳体 | |
CN108347843A (zh) | 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电子设备 | |
TWI635793B (zh) | 電子裝置及背蓋 | |
CN104661444A (zh) | 一种高平整度回字型油墨开窗软硬结合板及制造方法 | |
CN113568282A (zh) | 转印模具的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
CN106445225A (zh) | 一种触摸屏及其加工方法 | |
CN114789525A (zh) |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 |
CN114280711B (zh) | 透明板材及其制作方法、壳体和移动终端 | |
CN112319114A (zh) | 壳体及壳体上纹路的制作方法 | |
CN106909243B (zh) | 保护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2477493A (zh) | 外壳及其制备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11716951A (zh) | 壳体的制作工艺、壳体及电子设备 | |
CN113573526A (zh) | 壳体的制备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 |
TWI396499B (zh) | 具屏蔽功能之機殼及其製造方法與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 |
WO2019001261A1 (zh) | 一种光学薄膜、模具及电子设备盖板 | |
TWM527383U (zh) | 具有紋路裝飾的非平面鋼化玻璃 | |
CN219181794U (zh) | 装饰件、电子设备的外壳及电子设备 | |
US11903147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housing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housing | |
TWI497372B (zh) | 遮光圖案的製造方法 | |
US9249494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metal film of touch pane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