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6972A - 用于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6972A
CN114786972A CN202080085537.6A CN202080085537A CN114786972A CN 114786972 A CN114786972 A CN 114786972A CN 202080085537 A CN202080085537 A CN 202080085537A CN 114786972 A CN114786972 A CN 114786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horizontal
knob body
knob
horizontal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55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箕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Korea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Kore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Korea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Kore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786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6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5Control members, e.g. levers or kno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21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pivoting shut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92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使车辆通风口的水平叶片和竖直叶片旋转的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包括旋钮主体和叶片旋转部分。旋钮主体耦合至水平叶片,同时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水平地贯穿旋钮主体形成使水平叶片在向前方向上插入到其中的插入间隙以及从插入间隙扩大的接收间隙。叶片旋转部分通过旋钮主体的移动而使竖直叶片旋转。叶片旋转部分在插入间隙下方配合至旋钮主体的后端部并连接至竖直叶片。旋钮主体耦合至水平叶片,使得水平叶片的前端部定位在接收间隙中并且使得叶片旋转部分邻近水平叶片的后端部。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
背景技术
用于将冷风、暖风或室温风排放到机动车辆内部的通风口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内部。通风口安装在用于提供风的风道的朝向机动车辆内部的端部上。例如,通风口安装在仪表板中,仪表板安装在机动车辆内部的前侧。
传统的通风口具有多个水平叶片和多个竖直叶片,它们位于外壳的排风出口处并且可旋转地安装在外壳内部。水平叶片用于上下调节风向,并且竖直叶片用于左右调节风向。为了使水平叶片和竖直叶片旋转,调节旋钮安装在一个水平叶片的中部处从而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并且连接至竖直叶片。调节旋钮通过设置在调节旋钮后侧的叶片旋转部分连接至竖直叶片。
随着机动车辆中的乘客左右移动调节旋钮,调节旋钮的叶片旋转部分使竖直叶片左右旋转,从而可以左右调节风向。随着乘客上下移动调节旋钮,调节旋钮使水平叶片上下旋转,从而可以上下调节风向。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其简单且容易地耦合至通风口的水平叶片,同时连接至通风口的竖直叶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其不会产生由于在操纵调节旋钮期间施加力而造成的与通风口的水平叶片分离的现象。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其与通风口的水平叶片保持接触并且不产生诸如撞击声的噪声。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使安装在通风口的外壳中的水平叶片和竖直叶片旋转。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包括旋钮主体和叶片旋转部分。旋钮主体被构造为耦合至水平叶片从而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水平叶片在向前方向上插入到其中的插入间隙以及从插入间隙扩大的接收间隙在水平方向上贯穿旋钮主体。叶片旋转部分被构造为通过旋钮主体的移动使竖直叶片旋转。叶片旋转部分在插入间隙下方固定至旋钮主体的后端部并连接至竖直叶片。旋钮主体耦合至水平叶片,使得水平叶片的前端部定位在接收间隙中并且使得叶片旋转部分邻近水平叶片的后端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水平叶片在其上表面中具有形成在水平方向上的引导孔,并且旋钮主体具有在插入间隙上方从旋钮主体的后端部突出并插入到引导孔中的第一引导突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水平叶片在其下表面中具有形成在水平方向上的引导槽,并且旋钮主体具有从插入间隙的下表面向上突出并插入到引导槽中的第二引导突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旋钮主体包括上耦合部分和下耦合部分,它们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弹性变形并在竖直方向上耦合至水平叶片。插入间隙和接收间隙被限定在上耦合部分和下耦合部分之间,并且叶片旋转部分固定至下耦合部分的后端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水平叶片在其后端部处具有形成在水平方向上的凹部,并且旋钮主体具有从下耦合部分的后端部朝向插入间隙突出的接合突起。接合突起插入到凹部中并防止旋钮主体在向前方向上分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包括耦合至接收间隙的弹性构件。弹性构件被构造为在其外周表面处与接收间隙的表面接触并且在其内周表面处面朝水平叶片的前端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旋钮主体在接收间隙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配合突起。弹性构件在其外周表面上具有使配合突起配合在其中的配合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风口具有定位在水平叶片前方并在水平方向上固定至外壳的成型构件。旋钮主体耦合至水平叶片,使得成型构件在水平叶片的前端部与弹性构件的内周表面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穿过接收间隙。弹性构件被构造为在向上和向下旋转旋钮主体时在其内周表面处与成型构件进行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包括耦合至旋钮主体的前端部的装饰构件。旋钮主体具有形成为与接收间隙连通的通孔并且装饰构件具有配合在通孔中的配合突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将与叶片旋转部分耦合的旋钮主体推向通风口的水平叶片,旋钮主体可以被安装到水平叶片处从而能够进行操作,并且调节旋钮连接至竖直叶片。因此,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可以简单且容易地安装在通风口的水平叶片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旋钮主体可沿着水平叶片滑动地移动,并且可稳定地耦合至水平叶片而不会因外力而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由于在旋钮主体中安装有弹性构件,因此可以增强旋钮主体的操作感受,并且可以在旋钮主体的上下旋转期间防止产生诸如撞击声的噪声。
在将用于增强通风口的美感的成型构件固定至通风口的外壳的一个使用例中,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可以在成型构件接收在调节旋钮内的情况下安装在水平叶片处,并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机动车辆通风口和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通风口的水平叶片和调节旋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通风口的水平叶片和竖直叶片以及调节旋钮的剖视图。
图4是通风口的水平叶片的仰视立体图。
图5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的旋钮主体和叶片旋转部分的后视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的旋钮主体和叶片旋转部分的前视立体图。
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的弹性构件的前视立体图。
图8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的弹性构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9是示出安装有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的通风口的另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水平叶片和竖直叶片位于图9所示的通风口中并且耦合有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目的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不限于下文提供的实施方式或这些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都包含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目的而选择的,不是为了限制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范围而选择的。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应被理解为具有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可能性的开放式术语,除非在包含这些表述的短语或句子中另有说明。
在本发明中,一个元件“连接”、“耦合”或“固定”至另一个元件的描述应理解为表示一个元件可以直接连接、耦合或固定至另一个元件,或者还应理解为表示可以在该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之间插入新元件。
本发明中使用的向前方向、向后方向、向上方向、向下方向、向左方向和向右方向对应于图1所示的附图标记FD、BD、UD、DD、LD和RD分别代表的箭头方向。本发明中使用的水平方向XD包括向左方向LD和向右方向RD。本发明中使用的前后方向YD包括向前方向FD和向后方向BD。本发明中使用的竖直方向ZD包括向上方向UD和向下方向DD。向前方向FD是指朝向机动车辆的内部的方向,并且可以参照向前方向FD定义其他方向。上述方向仅是为了描述本发明从而对其进行清楚理解而给出的,并且可以根据参照物的放置位置来不同地定义各个方向。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元件。
图1是示出安装有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的机动车辆通风口的立体图。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机动车辆通风口(下文简称为通风口)和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下文简称为调节旋钮)。
参照图1,用于将暖风、冷风或室温风排放到机动车辆的内部的通风口200包括外壳210。外壳210中具有使风流过的通道。暖风、冷风或室温风通过形成在外壳210的前端部中的排出口211排出到机动车辆的内部。
通风口200可具有安装在外壳210的排出口211处的多个水平叶片220和多个竖直叶片230。多个水平叶片220安装在外壳210中,以在向上方向UD和向下方向DD上旋转并在竖直方向ZD上调节从排出口排出的风的风向。多个水平叶片220通过设置在竖直方向上的第一连杆构件(未被示出)彼此连接。随着一个水平叶片220向上或向下旋转,其余的水平叶片通过第一连杆构件向上或向下旋转。多个竖直叶片230位于水平叶片220后方。多个竖直叶片230安装在外壳210中,以在向左方向LD和向右方向RD上旋转并在水平方向XD上调节从排出口排出的风的风向。多个竖直叶片230通过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的第二连杆构件(未被示出)彼此连接。随着一个竖直叶片230向左或向右旋转,其余的竖直叶片通过第二连杆构件向左或向右旋转。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水平叶片220和竖直叶片230通过调节旋钮100进行旋转。水平叶片220和竖直叶片230通过调节旋钮100进行旋转,由此可以调节从排出口排出的风的风向。
调节旋钮100耦合至多个水平叶片中的一个水平叶片220。调节旋钮100耦合至水平叶片220从而能够在水平方向XD上移动、具体而言滑动。调节旋钮100耦合至水平叶片220使得其在水平方向XD上的位置可以改变。然而,调节旋钮在竖直方向ZD上的位置相对于水平叶片220不变。因此,随着乘客在向上方向UD或向下方向DD上推动或旋转调节旋钮100,水平叶片220随着与其耦合的调节旋钮100在向上方向UD或向下方向DD上旋转,并且其余的水平叶片220通过第一连杆构件在向上方向UD或向下方向DD上旋转。
调节旋钮100连接至多个竖直叶片中的一个竖直叶片230。随着调节旋钮100在与水平叶片220耦合的状态下在向左方向LD或向右方向RD上移动,竖直叶片230随着与其连接的调节旋钮100在向左方向LD或向右方向RD上旋转,并且其余的竖直叶片230通过第二连杆构件在向左方向LD或向右方向RD上旋转。
图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通风口的水平叶片和调节旋钮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通风口的水平叶片和竖直叶片以及调节旋钮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通风口的水平叶片的仰视立体图。图5和图6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的旋钮主体和叶片旋转部分的立体图。图7和图8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的弹性构件的立体图。
参照图2和图3,调节旋钮100耦合至通风口的多个水平叶片中的一个水平叶片220,并且在与水平叶片220耦合的状态下连接至通风口的多个竖直叶片中的一个竖直叶片230。如图2所示,水平叶片220在其前端部附近具有一对旋转轴221,并且在旋转轴221处旋转地耦合至通风口的外壳。水平叶片220和与该水平叶片耦合的调节旋钮100能围绕水平叶片的旋转轴221在竖直方向ZD上旋转。水平叶片220在旋转轴221的后方具有连杆轴222,上述的第一连杆构件与连杆轴222连接。如图3所示,竖直叶片230在其上端部和下端部处具有旋转轴231并且在旋转轴231处旋转地耦合至通风口的外壳。竖直叶片230在其上端部处具有连杆轴232,上述的第二连杆构件与连杆轴232连接。此外,竖直叶片230具有连杆销233,连杆销233连接至调节旋钮100的一部分(例如,将在下面描述的调节旋钮的叶片旋转部分)。
调节旋钮100包括被构造为与水平叶片220移动地耦合的旋钮主体110以及被构造为通过旋钮主体110的移动使竖直叶片230旋转的叶片旋转部分120。
旋钮主体110是调节旋钮100的一部分,机动车辆中的乘客可以操纵该部分来调节风向。旋钮主体110耦合至水平叶片220从而能够在水平方向XD上滑动。旋钮主体110通过在竖直方向ZD上与水平叶片220接触的方式、即通过与水平叶片220的上表面接触并与水平叶片220的下表面接触的方式耦合至水平叶片220。
旋钮主体110可以耦合至水平叶片220,使得旋钮主体在围住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同时在向后方向BD上固定到水平叶片220上。旋钮主体110具有在水平方向XD上贯穿其中的间隙,并且水平叶片220在水平方向上的一部分被插入并接收在该间隙中。
旋钮主体110具有插入间隙111A和接收间隙111B作为用于连接旋钮主体110和水平叶片220的前述间隙。插入间隙111A在水平方向XD上从旋钮主体的后端部朝向旋钮主体的前端部贯穿旋钮主体110。水平叶片220在向前方向FD上插入到插入间隙111A中。接收间隙111B在向前方向FD上从插入间隙111A延伸,并与插入间隙111A连通。接收间隙111B从插入间隙111A扩大。接收间隙111B在水平方向XD上从插入间隙111A朝向旋钮主体110的前端部贯穿旋钮主体110。
调节旋钮100被构造为通过将旋钮主体110在向后方向BD上推向水平叶片220而通过简单的操作立刻与水平叶片220耦合。因此,水平叶片220在向前方向FD上插入到插入间隙111A中。在图3所示的旋钮主体与水平叶片耦合的状态下,旋钮主体110移动地耦合至水平叶片220,使得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位于接收间隙111B中。
由于插入间隙111A和接收间隙111B在水平方向上贯穿旋钮主体110,因此当从侧面观察旋钮主体110时旋钮主体110具有大致U形。因此,旋钮主体110包括能在竖直方向上弹性变形的上耦合部分112A和下耦合部分112B。上耦合部分112A和下耦合部分112B通过位于旋钮主体110的前端部处的连接部分112C彼此连接,并且能弹性变形成围绕连接部分112C彼此远离或接近。
插入间隙111A和接收间隙111B被限定在上耦合部分112A和下耦合部分112B之间。因此,当如图3所示调节旋钮耦合至水平叶片时,上耦合部分112A和下耦合部分112B与水平叶片220的除了邻近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的部分以外的部分耦合和接触。
在上耦合部分112A和下耦合部分112B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水平叶片220的状态下(即,在水平叶片220的除了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以外的部分插入到插入间隙111A中的状态下),旋钮主体110能沿着水平叶片220在水平方向XD上滑动。针对旋钮主体110和水平叶片220之间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固定和水平方向上的滑动运动,在旋钮主体110和水平叶片220中设置有使用突起和凹槽的固定结构。
水平叶片220在其上表面中具有形成在水平方向XD上的引导孔223。引导孔223可被限定在从水平叶片的上表面突出的托架224与水平叶片的上表面之间。旋钮主体110具有插入到水平叶片的引导孔223中的第一引导突起113A。第一引导突起113A位于插入间隙111A的上方,并在向后方向BD上从旋钮主体110的后端部(上耦合部分112A的后端部)突出。
水平叶片220在其下表面中具有形成在水平方向XD上的引导槽225(见图4)。引导槽225位于水平叶片的前端部附近。旋钮主体110具有插入到水平叶片的引导槽225中的第二引导突起113B。第二引导突起113B位于插入间隙111A中。第二引导突起113B从插入间隙111A的下表面(即,限定插入间隙的下耦合部分112B的上表面)向上突出。
此外,水平叶片220在邻近其后端部的下表面中具有形成在水平方向XD上的凹部226(见图4)。旋钮主体110在其后端部处具有插入到凹部226中的一对接合突起113C(见图5)。接合突起113C从旋钮主体110的后端部(具体地,下耦合部分112B的后端部)朝向插入间隙111A突出。接合突起113C的前端表面在向前方向上倾斜,并且凹部226的与接合突起的前端表面对应的表面在向前方向上倾斜。
如果水平叶片220在向前方向FD上插在上耦合部分112A和下耦合部分112B之间,即在向前方向FD上插入到插入间隙111A中,则第一引导突起113A插入到引导孔223中,并且第二引导突起113B插入到引导槽225中。在引导孔223限定的范围内,旋钮主体110可以沿着水平叶片220在水平方向XD上滑动。此外,如果旋钮主体110耦合至水平叶片220,则接合突起113C插入到凹部226中。接合突起113C能够在向前方向FD上与凹部226的前表面接合。因此,可以防止调节旋钮100在旋钮主体110的向前方向上分离。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旋钮主体110可以具有第一引导突起113A和接合突起113C,水平叶片220的上表面和上耦合部分112A的下表面可以彼此接触,并且水平叶片220的下表面和下耦合部分112B的上表面可以彼此接触。
通过旋钮主体110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竖直叶片230在水平方向XD上旋转。固定至旋钮主体110的后端部的叶片旋转部分120使竖直叶片230在水平方向XD上旋转。
叶片旋转部分120形成为叉形,在其中具有狭缝121。叶片旋转部分120固定至旋钮主体110的后端部。叶片旋转部分120连接至竖直叶片230,使得竖直叶片的连杆销233插入到狭缝121中。随着在水平方向XD上移动旋钮主体110,通过叶片旋转部分120将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力施加到连杆销233上。因此,竖直叶片230可以围绕旋转轴231在水平方向XD上旋转。
叶片旋转部分120位于旋钮主体110的后端部处,并在插入间隙111A的下方固定至旋钮主体110的后端部。叶片旋转部分120与第一引导突起113A向下间隔开。因此,水平叶片220可以通过形成在第一引导突起113A和叶片旋转部分120之间的空间插入到插入间隙111A中。因此,如图3所示,旋钮主体110耦合至水平叶片220,使得叶片旋转部分120邻近水平叶片220的后端部。
叶片旋转部分120固定至下耦合部分112B的后端部。参照图5和图6,旋钮主体110在下耦合部分112B的后端部处具有在水平方向XD上贯穿的一对配合孔115A。向后突出的U形支架115B限定配合孔115A。向前突出的弹性片115C设置在一个支架115B中。叶片旋转部分120在其前端部处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突出的一对配合突起122。如果将叶片旋转部分120在向前方向上插入到下耦合部分112B中,则每个配合突起122配合在配合孔115A中,并且能够将叶片旋转部分120固定至下耦合部分112B的后端部。
参照图2和图3,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包括弹性构件130,其与旋钮主体的接收间隙111B耦合。弹性构件130被构造为在其外周表面131处与接收间隙111B的表面接触并且在其内周表面132处面朝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弹性构件130由具有自弹力的材料形成,例如橡胶。当从侧面观察弹性构件130时,弹性构件130具有大致C形。因此,弹性构件130形成为与旋钮主体的接收间隙111B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弹性构件130在整个外周表面131处与接收间隙111B的表面接触,并在内周表面132处面朝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
弹性构件130可以通过配合而被固定至旋钮主体的接收间隙111B。针对旋钮主体与弹性构件9之间的配合构造,参照图5至图8。
旋钮主体110在接收间隙111B的表面上具有形成在水平方向XD上的一对配合突起114A。弹性构件130在外周表面131中具有分别使配合突起114A配合在其中的一对配合槽133。作为另一个例子,一个配合突起114A可以设置在接收间隙111B的表面上,并且一个配合槽133可以设置在弹性构件130的外周表面131中。
旋钮主体110在配合突起114A与接收间隙111B的表面之间具有肋突起114B。弹性构件130在外周表面131中具有肋槽134,该肋槽134在弹性构件130的圆周方向上从配合槽133的中部形成。如果弹性构件130耦合至旋钮主体的接收间隙111B,则肋突起114B插入到肋槽134中。
旋钮主体110在接收间隙111B的表面上具有一对定位突起114C。一对定位突起114C之间的距离对应于弹性构件130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弹性构件130可配合在定位突起114C之间。
弹性构件130在其每个端部处具有形成在水平方向XD上的凹槽135。旋钮主体110在接收间隙111B的表面上具有分别配合在弹性构件130的凹槽135中的一对台阶突起114D。台阶突起114D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在接收间隙111B的表面上。
弹性构件130可以在上耦合部分112A和下耦合部分112B彼此略微间隔开或保持插入间隙111A的状态下在横向方向上与接收间隙111B耦合。弹性构件130固定至并安装在旋钮主体的接收间隙111B中,使得旋钮主体的一对配合突起114A插入到弹性构件的配合槽133中并且使得弹性构件130插在旋钮主体的一对定位突起114C之间。
弹性构件130在与和接收间隙的表面接触的外周表面131相对的内周表面132处面朝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当从侧面观察弹性构件130时,弹性构件130形成为其内周表面132围住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的形状。弹性构件130可以耦合至旋钮主体的接收间隙,使得弹性构件在其内周表面132处与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接触或者以微小的间隙与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间隔开。当旋钮主体左右移动或上下旋转时,弹性构件130可以在内周表面132处与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接触。
参照图2和图3,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通风口包括成型构件240,其用于增强通风口的排出口处的美感。成型构件240具有条形并且可以形成为具有银色。成型构件240在水平方向XD上固定至通风口的外壳,从而位于水平叶片220的前方。在通风口具有如上所述的成型构件240的情况下,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安装在水平叶片220处,使得旋钮主体110围住水平叶片220和成型构件240。
如果旋钮主体110耦合至水平叶片220,则成型构件240位于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的前方并且位于旋钮主体的接收间隙111B中。即,旋钮主体110与水平叶片220耦合,使得成型构件240在水平方向XD上在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与弹性构件130的内周表面132之间穿过接收间隙111B。
如果旋钮主体110耦合至水平叶片220,则弹性构件130的内周表面132可以与成型构件240的表面接触。替代地,弹性构件130的内周表面132可以与成型构件240的表面以微小的间隙间隔开。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调节旋钮100时,弹性构件130的内周表面132可以与成型构件240的表面接触,并且弹性构件130可以对旋钮主体110施加摩擦阻力。因此,当机动车辆中的乘客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具有弹性构件130的旋钮主体110时,具有弹性构件130的调节旋钮100可以给乘客赋予增强的操作感受。此外,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调节旋钮100时,弹性构件130可以引导旋钮主体110的运动,并且弹性构件130可以改善旋钮主体110的晃动。
此外,弹性构件130被构造为在向上和向下旋转旋钮主体110时在其内周表面132处与成型构件240接触。由于弹性构件130与成型构件240接触,因此在旋钮主体110的上下旋转过程中可以防止在旋钮主体与成型构件之间产生诸如撞击声或摩擦声的噪声。如图3所示,弹性构件130可以形成为使得其两个端部分别位于成型构件240的上方和下方,或者使得其两个端部位于比成型构件240更靠后的位置。随着向上或向下推动与水平叶片220耦合的旋钮主体110,水平叶片220和旋钮主体110围绕水平叶片220的旋转轴221向上或向下旋转。成型构件240固定在通风口的外壳上并且不移动。因此,当向上和向下旋转旋钮主体110时,成型构件240可以在与弹性构件130的内周表面132接触的同时沿着内周表面132滑动,或者可以与弹性构件130的内周表面132接触。由于在旋钮主体110上下旋转的过程中旋钮主体110通过弹性构件130与成型构件240接触,因此可以防止产生噪声。
参照图2和图3,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100可以包括与旋钮主体110的前端部耦合的装饰构件140。装饰构件140可以与调节旋钮100的连接部分112C耦合。装饰构件140具有插入到旋钮主体110的内部中的配合突起141。旋钮主体110具有使配合突起141穿过的通孔116。通孔116形成为贯穿连接部分112C,并与接收间隙111B连通。此外,如图7所示,弹性构件130在其外周表面131中具有与通孔116对齐的配合孔136。配合孔136形成在一对配合槽133之间。如果如图3所示装饰构件140耦合至旋钮主体110的前端部,则配合突起141配合在通孔116中并且还穿过通孔116配合在配合孔136中。旋钮主体的通孔116和弹性构件的配合孔136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随着装饰构件的配合突起141穿过通孔116配合在配合孔136中,弹性构件130可以固定至旋钮主体110和装饰构件140。
下面参照图2和图3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进行组装的例子和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安装在通风口的水平叶片处的例子。
用于增强通风口的美感的成型构件240固定至通风口的外壳,从而位于水平叶片220的前方。用于使竖直叶片旋转的叶片旋转部分120可以固定至旋钮主体的下耦合部分112B的后端部。因此,能够将叶片旋转部分120和旋钮主体110设置为单一的单元。弹性构件130可以在横向方向上耦合至接收间隙111B。
将弹性构件130和叶片旋转部分120安装在其中的旋钮主体110在向后方向BD上被推向成型构件240和位于成型构件240后方的水平叶片220。因此,成型构件240和水平叶片220在向前方向FD上插入到插入间隙111A中,并且成型构件240和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定位在接收间隙111B中。随着在向后方向BD上将旋钮主体110推向水平叶片220,设置在上耦合部分112A上的引导突起112A被插入到水平叶片220的引导孔223中,并且设置在插入间隙111A中的第二引导突起112B被插入到水平叶片220的引导槽225中。此外,随着在向后方向BD上将旋钮主体110推向水平叶片220,从下耦合部分112B突出的叶片旋转部分120在水平叶片220的后端部处定位为超过水平叶片220的下表面,并且下耦合部分112B的接合突起113C(见图5)被插入到水平叶片220的凹部226(见图4)中。
如果旋钮主体110耦合至水平叶片220,则成型构件240在水平叶片220前方定位在旋钮主体的接收间隙111B中。此外,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在成型构件240后方定位在接收间隙111B中,水平叶片220的除了水平叶片的前端部以外的部分定位在上耦合部分112A和下耦合部分112B之间(插入间隙111A中),并且叶片旋转部分120连接至竖直叶片230。通过如上所述将旋钮主体110推向水平叶片220的操作,具有叶片旋转部分的调节旋钮100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立刻安装在水平叶片220处。
在将旋钮主体110安装在水平叶片220处之后,装饰构件140可以耦合至旋钮主体110,使得装饰构件140的配合突起141穿过通孔116配合在弹性构件130的配合孔136(见图7)中。因此,可以完成调节旋钮100的组装和安装。
随着机动车辆中的乘客在向左方向LD或向右方向RD上移动调节旋钮100,调节旋钮100沿着水平叶片220在向左方向LD或向右方向RD上滑动。在旋钮主体的第一引导突起112A和第二引导突起112B分别插入到水平叶片的引导孔223和引导槽225中的状态下,调节旋钮100在向左方向LD或向右方向RD上滑动。通过调节旋钮100的滑动运动,叶片旋转部分120使竖直叶片230在向左方向LD或向右方向RD上旋转。因此,可以将从通风口的外壳排出的风向调节为向左方向或向右方向。在调节旋钮100滑动的过程中,弹性构件130可以进行接触或可以保持接触状态。因此,弹性构件130可以为乘客提供增强的操作感受并且可以改善调节旋钮的晃动。此外,由于弹性构件130通过使用突起和凹槽的配合而固定至旋钮主体110,因此在调节旋钮100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在不分离的情况下将弹性构件固定至旋钮主体110。
如果乘客在向上方向UD或向下方向DD上推动调节旋钮100,则通过上耦合部分112A或下耦合部分112B施加到水平叶片220上的力使水平叶片220围绕旋转轴221在向上方向或向下方向上旋转。因此,可以将从通风口的外壳排出的风向调节为向上方向或向下方向。由于成型构件240固定至通风口的外壳,因此只有水平叶片220和调节旋钮100可以向上和向下旋转。由于弹性构件130与成型构件240接触,因此在调节旋钮100向上和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防止产生诸如撞击声的噪声。
图9是示出安装有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的通风口的另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并且图10是示出水平叶片和竖直叶片位于图9所示的通风口中并且耦合有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旋钮的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9,一对通风口200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并且彼此连接。左通风口的外壳210的前端部分和右通风口的外壳210的前端部分可以通过间隔件212在水平方向上彼此连接。单个成型构件240固定至左外壳210和右外壳210。此外,成型构件240固定至间隔件212。因此,在并排设置的一对通风口200中,成型构件240和间隔件212是不移动的固定元件。由于机动车辆的内部设计的限制,因此如图9所示可能需要一对通风口,并且可以在该对通风口中安装单一的不进行分割的成型构件240。
参照图10,在每个通风口中,调节旋钮100耦合至水平叶片220从而能够在水平方向XD上移动,同时向上和向下支撑水平叶片220。此外,调节旋钮100通过叶片旋转部分120与竖直叶片中的一个竖直叶片230连接。
在调节旋钮100与水平叶片220耦合的状态下,成型构件240定位在水平叶片220前方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穿过旋钮主体的接收间隙111B。上述的弹性构件与旋钮主体110的接收间隙111B耦合,并且弹性构件在其内周表面处与成型构件240的表面接触或与成型构件240的表面略微间隔开。调节旋钮100和水平叶片220可围绕水平叶片的旋转轴221上下旋转。调节旋钮100在与水平叶片220耦合的状态下在水平方向XD上移动,并且能够通过叶片旋转部分120使竖直叶片230围绕旋转轴231左右旋转。
在叶片旋转部分120和上述的弹性构件安装在旋钮主体110中的状态下,调节旋钮100通过在向后方向BD上被推向成型构件240和位于成型构件240后方的水平叶片220而耦合至水平叶片220。在旋钮主体110与水平叶片220耦合的状态下,上述的弹性构件的内周表面可以与成型构件240的表面接触。由于上述的弹性构件,调节旋钮100可以表现出增强的操作感受、可以改善晃动并且可以防止产生噪声。
到此为止,已经参照附图中所示的一些实施方式和例子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然而,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替换、修改和变化。此外,应当理解,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100),其用于使安装在通风口(200)的外壳(210)中的水平叶片(220)和竖直叶片(230)旋转,其包括:
旋钮主体(110),其被构造为耦合至所述水平叶片(220)从而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其中使所述水平叶片在向前方向上插入到其中的插入间隙(111A)以及从所述插入间隙扩大的接收间隙(111B)在水平方向上贯穿所述旋钮主体;以及
叶片旋转部分(120),其被构造为通过所述旋钮主体(110)的移动使所述竖直叶片(230)旋转,所述叶片旋转部分在所述插入间隙(111A)下方固定至所述旋钮主体(110)的后端部并连接至所述竖直叶片,
其中,所述旋钮主体(110)耦合至所述水平叶片(220),使得所述水平叶片的前端部定位在所述接收间隙(111B)中并且使得所述叶片旋转部分(120)邻近所述水平叶片的后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旋钮,其中,所述水平叶片(220)在其上表面中具有形成在水平方向上的引导孔(223),并且
其中,所述旋钮主体(110)具有第一引导突起(113A),其在所述插入间隙(111A)上方从所述旋钮主体的后端部突出并插入到所述引导孔(22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旋钮,其中,所述水平叶片(220)在其下表面中具有形成在水平方向上的引导槽(225),并且
其中,所述旋钮主体(110)具有第二引导突起(113B),其从所述插入间隙(111A)的下表面向上突出并插入到所述引导槽(225)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旋钮,其中,所述旋钮主体(110)包括上耦合部分(112A)和下耦合部分(112B),它们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弹性变形并在竖直方向上耦合至所述水平叶片,并且
其中,所述插入间隙(111A)和所述接收间隙(111B)被限定在所述上耦合部分(112A)和所述下耦合部分(112B)之间,并且所述叶片旋转部分(120)固定至所述下耦合部分(112B)的后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旋钮,其中,所述水平叶片(220)在其后端部处具有形成在水平方向上的凹部(226),
其中,所述旋钮主体(110)具有从所述下耦合部分(112B)的后端部朝向所述插入间隙(111A)突出的接合突起(113C),并且
其中,所述接合突起(113C)插入到所述凹部(226)中并防止所述旋钮主体(110)在向前方向上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旋钮,其还包括耦合至所述接收间隙(111B)的弹性构件(130),所述弹性构件被构造为在其外周表面(131)处与所述接收间隙的表面接触并且在其内周表面(132)处面朝所述水平叶片(220)的前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旋钮,其中,所述旋钮主体(110)在所述接收间隙(111B)的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配合突起(114A),并且
其中,所述弹性构件(130)在所述外周表面(131)上具有使所述配合突起(114A)配合在其中的配合槽(13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旋钮,其中,所述通风口(200)具有成型构件(240),其定位在所述水平叶片(220)前方并在水平方向上固定至所述外壳(210),并且
其中,所述旋钮主体(110)耦合至所述水平叶片(220),使得所述成型构件(240)在所述水平叶片的前端部与所述弹性构件(130)的所述内周表面(132)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穿过所述接收间隙(111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旋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130)被构造为在向上和向下旋转所述旋钮主体(110)时在所述内周表面(132)处与所述成型构件(240)进行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旋钮,其还包括耦合至所述旋钮主体(110)的前端部的装饰构件(140),
其中,所述旋钮主体(110)具有形成为与所述接收间隙(111B)连通的通孔(116)并且所述装饰构件(140)具有配合在所述通孔中的配合突起(141)。
CN202080085537.6A 2019-12-11 2020-12-10 用于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 Pending CN1147869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65038A KR102310012B1 (ko) 2019-12-11 2019-12-11 자동차의 에어벤트용 조절노브
KR10-2019-0165038 2019-12-11
PCT/KR2020/018019 WO2021118245A1 (ko) 2019-12-11 2020-12-10 자동차 에어 벤트용 조절 노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6972A true CN114786972A (zh) 2022-07-22

Family

ID=7632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5537.6A Pending CN114786972A (zh) 2019-12-11 2020-12-10 用于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5043A1 (zh)
KR (1) KR102310012B1 (zh)
CN (1) CN114786972A (zh)
DE (1) DE112020006020T5 (zh)
WO (1) WO20211182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88817B1 (ko) * 2021-07-12 2023-10-17 에코플라스틱 주식회사 에어벤트의 윙 노브 장치
KR200496161Y1 (ko) * 2021-12-09 2022-11-16 주식회사 제이피씨오토모티브 차량용 에어벤트 노브
KR20240092373A (ko) 2022-12-14 2024-06-24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KR200497730Y1 (ko) 2023-07-19 2024-02-08 주식회사 제이피씨오토모티브 차량용 에어벤트의 히든베인용 노브
KR102633945B1 (ko) 2023-07-19 2024-02-06 주식회사 제이피씨오토모티브 차량용 에어벤트의 히든베인용 노브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45628B1 (fr) * 1989-04-06 1994-08-05 Bourbon Ind Aerateur
JP3691203B2 (ja) * 1997-03-17 2005-09-07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風向調整装置
JP3726681B2 (ja) * 2000-12-22 2005-12-14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風向調整装置
KR20030031219A (ko) * 2001-10-12 2003-04-2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에어벤트 조절용 노브 어셈블리
KR100728731B1 (ko) * 2005-11-01 2007-06-1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벤트의 윙 노브 구조
KR200472150Y1 (ko) 2012-07-06 2014-04-07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자동차의 에어벤트 노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074055A (ko) 2021-06-21
US20230025043A1 (en) 2023-01-26
WO2021118245A1 (ko) 2021-06-17
KR102310012B1 (ko) 2021-10-08
DE112020006020T5 (de)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86972A (zh) 用于车辆通风口的调节旋钮
US20070111653A1 (en) Air vent register
CN107428224B (zh) 汽车的通风口把手
KR20180070200A (ko) 차량용 에어벤트 구조
CN209944569U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密封组件和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US10787062B2 (en) Damper assembly of vehicle air vent
JP2002067679A (ja) 空調用吹出口装置
KR101683508B1 (ko) 차량용 에어 벤트 장치
KR100227978B1 (ko) 가스기기용 조절노브
JP2016153295A (ja) レジスタ
JP2009154783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における風向制御機構
WO2020121543A1 (ja)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JP3149585U (ja) レジスタ
KR20200015446A (ko) 독립된 푸시-풀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스마트 잠금장치
JP7512079B2 (ja) ベンチレータ
JP2015071383A (ja) 車室用空気吹出装置
JP6858528B2 (ja) レジスタのダイヤルノブ装置
KR101318356B1 (ko) 컨트롤러의 노브 장치
JP2022047147A (ja) 冷蔵庫
CN210463490U (zh) 空调器
CN221437686U (zh) 驱动叶片串进行模式切换及校准的控制单元和出风装置
KR101155491B1 (ko) 컨트롤러의 노브 장치
CN217073986U (zh) 一种出风口
JP6858918B1 (ja) レジスタの操作ノブ装置
KR100967536B1 (ko) 공기조화장치의 연결부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