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5579A - 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管桩以及桩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管桩以及桩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5579A
CN114775579A CN202210524528.3A CN202210524528A CN114775579A CN 114775579 A CN114775579 A CN 114775579A CN 202210524528 A CN202210524528 A CN 202210524528A CN 114775579 A CN114775579 A CN 114775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ile
cover
lock catch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45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75579B (zh
Inventor
兰金平
杨建冲
唐明刚
梁春艳
彭上志
刘建卫
陈文杰
谢贤举
温新刚
刘成军
胡科
杨天琦
王雨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45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75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75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5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75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5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24Prefabricated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06Moles; Piers; Quays; Quay walls; Groynes; Breakwaters ; Wave dissipating walls; Quay equip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10Deep foundations
    • E02D27/12Pile found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02Sheet piles or sheet pile bulkheads
    • E02D5/03Prefabricated parts, e.g. composite sheet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48Piles varying in construction along their length, i.e. along the body between head and shoe, e.g. 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long their l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管桩。管桩的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第一防护罩包括第一罩部分和第二罩部分。第一罩部分和第二罩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一锁扣的两侧附近。第一罩部分和第二罩部分沿管桩本体的纵轴方向从第一锁扣的顶端延伸到底端。第一罩部分、第二罩部分以及管壁围合成用于容纳卡合的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的空间。第一罩部分的第一自由端和第二罩部分的第二自由端两者均与第一锁扣的背离管壁的端面相对。第二防护罩靠近第一锁扣的底端设置。管壁与第二防护罩的底壁、至少一个侧壁管壁围合形成开口结构。开口结构包围所述第一锁扣的底端以及所述第一防护罩的底端。

Description

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管桩以及桩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码头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管桩以及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桩基结构。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码头结构主要包括如下三大类:重力式结构、高桩承台式结构和板桩结构。其中,板桩结构的优点为结构简单、材料用量少、造价低。相对于重力式结构而言,板桩结构对地基条件要求较低。与高桩承台式结构相比,板桩结构局部超载的适应性更强,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先打板桩后再进行墙前港池的开挖,能大量减少挖填土方量。
为进一步适用于大型深水码头建设,板桩结构逐渐演化出一些新的形式,例如管板桩组合结构。管板桩组合结构包括板桩和管桩,板桩和管桩间隔设置。通常情况下,管桩的管壁外侧对称地焊接有两个锁扣,锁扣呈长形凸肋状并沿管桩的纵轴方向在管桩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相应地,在板桩的端侧也设置有对应的锁扣,板桩的锁扣沿板桩的延伸方向在板桩的整个长度上延伸。板桩经由其自身的锁扣与相邻的管桩的锁扣的卡合而相连。在管板桩组合结构中,管桩的抗弯能力强,用于承受外力和减少结构变形,而板桩用来挡土。因此,管板桩组合结构能够有效解决深水码头建设中存在的桩基结构受力大和变形大的问题。
在对管板桩组合结构进行施工时,先将管桩施打到地基中,然后在管桩间隔处将板桩施打到地基中,使得板桩与管桩经由锁扣相互连接。然而,在将管桩施打到地基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泥沙或者其他杂物进入管桩锁扣的锁口中,从而造成锁口的堵塞。特别地,在深水码头建设中,码头前沿桩位的地质较为复杂,更易导致密实的沙土进入锁口。管桩锁扣的锁口的堵塞或者密实的沙土的进入,将会影响到板桩的施打以及锁扣的咬合连接质量,还有可能会造成板桩施工过程中锁扣撕裂,从而导致漏砂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管桩,以避免沙土密实锁扣。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管桩。所述管桩包括管桩本体,所述管桩本体的管壁外侧对称地固定有两个第一锁扣,每个所述第一锁扣呈长形凸肋状并沿所述管桩本体的纵轴方向在所述管桩本体的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每个所述第一锁扣均包括设置有锁口的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所述管桩通过所述第一锁扣与相邻的板桩的相应设置的第一锁扣卡合而相互连接,其中,所述管桩还包括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设置在所述管桩本体的管壁上并且包括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包括第一罩部分和第二罩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罩部分和所述第二罩部分分别靠近所述第一锁扣的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设置,所述第一罩部分和所述第二罩部分沿所述纵轴方向从所述第一锁扣的顶端延伸到底端,所述第一罩部分具有背离所述管壁的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罩部分具有背离所述管壁的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自由端两者均与所述第一锁扣的背离所述管壁的端面相对,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自由端之间形成用于插设所述板桩的间隙,所述第一罩部分、所述第二罩部分以及所述管壁形成用于容纳卡合的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的空间。所述第二防护罩靠近所述第一锁扣的底端设置且包括底壁和至少一个侧壁,所述底壁、所述至少一个侧壁以及所述管壁围合成开口结构,其中,所述开口结构包围所述第一锁扣的底端以及所述第一防护罩的底端,所述第一防护罩与所述至少一个侧壁中的部分侧壁以及所述底壁不接触,以在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之间形成通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桩基结构。所述桩基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板桩和多个根据本公开的管桩。
通过在管桩的锁扣周围设置第一防护罩,并且在管桩的锁扣的底端设置第二防护罩,以避免在管桩施工的过程中沙土进入锁扣的锁口内。此外,通过将第一防护罩设置为与第一防护罩中的部分侧壁和底壁不接触,可以使得在第二防护罩内部形成连通周围环境的通道,以便于排沙。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管桩的示意图,其中,管桩的一侧的锁扣与板桩的锁扣卡合。
图2从另一角度示出了图1中的管桩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管桩的锁扣以及防护装置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3的管桩的锁扣以及防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管桩的锁扣以及防护装置的放大图,其中,该锁扣与板桩的锁扣卡合。
图6示出了图5中的管桩的锁扣以及防护装置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管桩的第二防护罩的放大图。
图8示出了图7中的管桩的第二防护罩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管桩;2000板桩;100管桩本体;300防护装置;400加强肋;110第一锁扣;200第二锁扣;310第一防护罩;320第二防护罩;D纵轴方向;111端面;311第一罩部分;312第二罩部分;311a第一自由端;312a第二自由端;313间隙;321底壁;322侧壁;410加强肋本体;420斜板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要素不意图限定这些要素的位置关系、时序关系或重要性关系,这种术语只是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要素和第二要素可以指向该要素的同一实例,而在某些情况下,基于上下文的描述,它们也可以指代不同实例。
在本公开中对各种所述示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表明,如果不特意限定要素的数量,则该要素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涵盖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全部可能的组合方式。
在将管桩施打到地基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泥沙或者其他杂物进入管桩锁扣的锁口中,从而造成锁口的堵塞。管桩锁扣的锁口的堵塞或者密实的沙土的进入,将会影响到板桩的施工以及锁扣的咬合连接质量,还有可能会造成板桩施工过程中锁扣撕裂,从而导致漏砂情况。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沙土堵塞锁扣,通常是在管桩施打完成后对锁扣进行清孔。目前的清孔方式包括人工清孔以及抽沙清孔。人工清孔是通过手工将锁扣内的沙土一点点地清理出来。这种清孔方式工作效率低,且清孔效果不理想,并且在清孔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站立在锁扣旁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抽沙清孔是通过抽沙设备将锁扣内的沙土抽取出来。抽沙设备需要配备电源,并且需要起重机的配合才可操作。这种清孔方式的经济性较差。
在本公开中,提供了一种设置有防护装置的管桩,通过在管桩的锁扣周围设置第一防护罩,并且在管桩的锁扣的底端设置第二防护罩,以避免在管桩施工的过程中沙土进入锁扣的锁口内。此外,通过将第一防护罩设置为与第一防护罩中的部分侧壁和底壁不接触,可以使得在第二防护罩内部形成连通周围环境的通道,以便于排沙。这种在施工过程中防护的装置相比于施工后的清孔方式更加经济、安全、有效,并且无需其他工作人员或者设备的配合操作。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管桩1000的示意图,其中,管桩1000的一侧的锁扣110(在下文中称为第一锁扣110)与板桩2000的锁扣200(在下文中称为第二锁扣200)卡合;图2从另一角度示出了图1中的管桩1000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管桩1000可包括管桩本体100。管桩本体100的管壁外侧对称地固定(例如,焊接)有两个第一锁扣110。每个第一锁扣110呈长形凸肋状并沿管桩本体100的纵轴方向D在管桩本体1000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每个第一锁扣110均包括设置有锁口112的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管桩1000通过第一锁扣110与相邻板桩2000的相应设置的第二锁扣200卡合而相互连接。管桩1000还可包括防护装置300。防护装置300设置在管桩本体100的管壁上并且可包括第一防护罩310和第二防护罩320。
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防护罩310包括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第一罩部分311设置在第一锁扣110的第一侧附近且沿管桩本体100的纵轴方向D从第一锁扣110的顶端延伸到底端。同样地,第二罩部分312设置在第一锁扣110的第二侧附近且沿管桩本体100的纵轴方向D从第一锁扣110的顶端延伸到底端。第一罩部分311具有背离管壁的第一自由端311a。第二罩部分312具有背离管壁的第二自由端312a。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自由端312a两者均与第一锁扣110的背离管壁的端面111相对。在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自由端312a之间形成用于插设板桩2000的间隙313。第一罩部分311、第二罩部分312以及管壁围合成用于容纳卡合的第一锁扣110和第二锁扣200的空间。在本文中,第一锁扣110的顶端是指管桩1000在施打到地基中后,第一锁扣110的沿第一锁扣110的延伸方向且远离地基的端部。第一锁扣110的底端是指管桩1000在施打到地基中后,第一锁扣110的沿第一锁扣110的延伸方向且靠近地基的端部。
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第二防护罩320靠近第一锁扣110的底端设置且可包括底壁321和至少一个侧壁322。底壁321、至少一个侧壁322以及管壁围合形成开口结构。开口结构包围第一锁扣110的底端以及第一防护罩310的底端。第一防护罩310与至少一个侧壁322中的部分侧壁以及底壁321不接触,以在第一防护罩310和第二防护罩320之间形成有通道。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设置在第一锁扣110的两侧并且第一罩部分311的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罩部分321的第二自由端312a与第一锁扣110的背离管壁的端面111相对,使得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可以包围在第一锁扣110的周围,从而较好地防止在管桩1000施打时沙土从第一锁扣110的周侧进入锁口112。另外,通过将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21从第一锁扣110的顶端延伸到底端,可以使得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完全覆盖第一锁扣110的整个长度,从而进一步地防止沙土从第一锁扣110的周侧进入锁口。此外,通过在第一锁扣110的底端设置包围第一锁扣110的底端以及第一防护罩310的底端的第二防护罩320,可以防止在管桩1000施打时沙土从第一锁扣110的底端进入锁口112。
此外,通过将第一防护罩310设置为与第一防护罩310中的部分侧壁322和底壁321不接触,可以使得在第二防护罩320内部形成连通周围环境的通道,有利于落入第二防护罩320内的沙土在其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从该通道溢出,从而便于排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可以由钢等材料制成。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的壁厚可以在10mm至15mm之间,可例如为12mm。在此应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将该壁厚设定为其他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固定在管桩1000的管壁上。在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通过焊接固定在管壁上时,通过焊接可以在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中的一者与管壁的连接位置处形成角焊缝。在一些示例中,角焊缝可形成在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的背离第一锁扣110的外侧,以便于将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焊接到管壁上,而不与第一锁扣110干涉。在一些示例中,角焊缝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在8mm到20mm的范围内,可例如为10mm,以促进第一防护罩310与管壁的连接的牢固性。在此应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将该厚度设定为其他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中的每个罩部分的横截面为L形。L形的罩部分,一方面可以便于将两个罩部分焊接到管壁上,另一方面可以便于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自由端312a的对齐,以避免在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自由端312a之间在例如沿垂直于管壁的方向也具有缝隙,从而使得间隙313不至于过大,进一步防止沙土的进入。在此应理解,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中的每个罩部分的横截面还可以是弧形、直线形以及除L形外的其他折线形等,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沿第一锁扣110的延伸方向的顶端(即,管桩1000施打到地基中后远离地基的一端)可以与第一锁扣110的顶端平齐,也可以超过第一锁扣110的顶端突出。同样地,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沿第一锁扣110的延伸方向的底端(即,管桩1000施打到地基中后靠近地基的一端)可以与第一锁扣110的底端平齐,也可以超过第一锁扣110的底端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罩部分311的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罩部分312的第二自由端312a与管壁的距离可以相等。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自由端312a可以对齐。也就是说,在垂直于管壁的方向上不错位,从而可以避免在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自由端312a之间形成沿垂直于管壁方向上的缝隙,使得间隙313不至于过大,进一步防止沙土的进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罩部分311的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罩部分312的第二自由端312a可以与第一锁扣110的端面111不接触。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自由端312a与第一锁扣110的端面111之间距离可设定为使得第一防护罩310与管壁形成的空间可以容纳卡合的第一锁扣110和第二锁扣20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自由端312a与第一锁扣110的端面111之间距离可以约为5-10cm,优选地可为8cm。在此应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将该距离设定为其他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罩部分311的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罩部分312的第二自由端312a之间的间隙313可以以如下方式设置,使得在板桩2000插入到间隙313中的情况下,第二锁扣200与第一锁扣110卡合。由此,可以促进管桩1000的第一锁扣110和板桩2000的第二锁扣200的较为准确地咬合,提高管桩1000和板桩2000之间的连接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自由端312a对齐,并且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自由端312a之间的间隙313在第一锁扣110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宽度,且宽度等于板桩2000的壁厚。在本文中,“等于”可以包括完全相等或者略大于。通过将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自由端312a设置为彼此对齐并且将间隙313的宽度设置为等于板桩2000的壁厚,可以使得在间隙313可以插设板桩2000的同时又不至于过大,从而确保板桩2000可以顺利插入间隙313中,并且同时避免在施打管桩1000时过多的沙土穿过间隙313进入锁口112。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自由端312a对齐,并且第一自由端311a和第二自由端312a之间的间隙313从第一锁扣110的顶端到底端具有逐渐减小的宽度,从而有利于板桩2000插入到间隙313中,以便于板桩2000的施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护罩310还包括防沙隔膜(未示出),防沙隔膜连接在第一自由端311a与第二自由端312a之间并且封闭间隙313,从而避免在施打管桩1000的过程中沙土穿过间隙313而进入锁口112。在将板桩2000与管桩1000相连接时,板桩2000可以穿透防沙隔膜插入到间隙313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护罩310与第二防护罩320的至少一个侧壁322中的部分侧壁不接触可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任一种:第一防护罩310与第二防护罩320的与管壁相对的侧壁不接触,而与第二防护罩320的其他侧壁接触,如图4所示;第一防护罩310与第二防护罩320的与管壁相邻的一个侧壁不接触,而与第二防护罩320的其他侧壁接触;第一防护罩310与第二防护罩320的与管壁相对的侧壁的部分不接触;以及在第二防护罩320仅包括一个侧壁时,第一防护罩310与该一个侧壁的部分不接触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罩320可以由钢等材料制成。第二防护罩320的壁厚可以在10mm至15mm之间,可例如为12mm。在此应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将该壁厚设定为其他数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罩320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管壁上。通过焊接可以在第二防护罩320与管壁的连接位置处形成角焊缝。在一些示例中,角焊缝可形成在第二防护罩320的背离第一防护罩310的外侧,以便于对第二防护罩320进行焊接。在一些示例中,角焊缝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在8mm到120mm的范围内,可例如为10mm或12mm,以促进第二防护罩320与管壁的连接的牢固性。在此应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将该厚度设定为其他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罩320沿纵轴方向D的长度可以设定为500mm至700mm的范围内,可例如为635mm。此外,第二防护罩320的与管壁相对的侧壁沿纵轴方向D的长度可以设定为100mm至200mm,可例如为150mm。相应地,第一防护罩310的伸入到第二防护罩310内的长度可以设定为100mm至200mm,可例如为150mm。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防护罩310的底端可以与第二防护罩320的与管壁相对的侧壁的底侧齐平或不齐平。在此应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将上述尺寸设定为其他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罩320的沿垂直于管壁方向的最大尺寸可设定为250mm至300mm的范围内,可例如为280mm。此外,第二防护罩320的沿平行于管壁方向的宽度可设定为200mm至250mm,可例如为230mm。在此应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将上述尺寸设定为其他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防护罩320的底壁321倾斜设置并且底壁321与管壁的距离在管桩1000的纵轴方向D上、沿远离第一锁扣110底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并且至少一个侧壁322平行于纵轴方向D设置。也就是说,底壁321从至少一个侧壁322朝向管壁倾斜。具有上述特征的第二防护罩320可以在管桩1000施打的过程中减小土层与第二防护罩320的摩擦力并帮助管桩100进行破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罩320的底壁321和至少一个侧壁322可以一体式形成。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防护罩320的底壁321和至少一个侧壁322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并通过焊接等接合在一起。其中,焊缝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在8mm到20mm的范围内,可例如为10mm。在此应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将该厚度设定为其他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设置的底壁321与管桩1000的纵轴方向D的角度可以在15°到45°的范围内,优选的为30°,从而不仅可以便于形成用于排沙的通道,还可便于促进破土。在此应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将该角度设定为其他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覆盖第一锁扣110的整个长度的第一防护罩310的长度比较长,为了增加固定在管壁上的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的稳定性,可以在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与管壁之间设置加强肋。具体地,如图1、图2以及图7所示,防护装置300还可包括多个加强肋400,多个加强肋400中的一部分加强肋沿第一罩部分311的延伸方向等距地分布并连接在第一罩部分311和管壁之间,并且多个加强肋400中的另一部分加强肋沿第二罩部分312的延伸方向等距地分布并连接在第二罩部分312和管壁之间。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加强肋400可通过焊接等与管壁和第一罩部分311或第二罩部分312相连。
通过上述加强肋的设置,有利于增加第一防护罩310与管桩1000的连接位置处的刚度与强度,使得第一防护罩310与管桩1000不易弯曲变形,进而使的相邻的管桩1000和板桩2000的连接更加稳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加强肋400中的一部分加强肋可沿第一罩部分311的延伸方向在第一罩部分311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如图1和图2所示,以进一步增加第一罩部分311的稳定性。替代地,多个加强肋400中的一部分加强肋也可在第一罩部分311的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同样地,多个加强肋400中的另一部分加强肋沿第二罩部分312的延伸方向在第二罩部分312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以进一步增加第二罩部分312的稳定性。替代地,多个加强肋400中的另一部分加强肋也可在第二罩部分312的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罩部分311上的相邻加强肋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与第二罩部分312上的相邻加强肋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或者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肋400的相邻的两个侧面分别连接在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中的一者和管壁上并且两个侧面的相交位置附接在在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中的该一者和管壁的连接位置上。由此,可以增加加强肋400与第一罩部分311/第二罩部分312和管壁的连接长度,以进一步增加第一防护罩310与管桩1000的连接处的刚度与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肋400的朝向第一锁扣110的底端的表面从加强肋400的自由侧朝向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中的该一者和管壁的连接位置处倾斜设置。在本文中,“自由侧”是指部件的不与其他部件接触的端侧。加强肋400倾斜设置的底面,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增加第一防护罩310与管桩1000的连接位置处的刚度与强度,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在管桩1000施打时减少加强肋400与沙土的摩擦力并促进破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加强肋400还可包括加强肋本体410和斜板部分420,加强肋本体410连接在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中的一者与管壁之间。斜板部分420具有三个端侧,该三个端侧分别与加强肋本体410的自由侧、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中的一者以及管壁相连,并且斜板部分420从加强肋本体410的自由侧朝向第一锁扣110的底端、朝向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中的该一者以及管壁的连接位置处倾斜。在本文中,“自由侧”是指部件的不与其他部件接触的端侧。通过倾斜设置的斜板部分,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增加第一防护罩310与管桩1000的连接处的刚度与强度,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在管桩1000施打时减少加强肋400与沙土的摩擦力并促进破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肋本体410的相邻的两个侧面分别连接在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中的一者和管壁上并且两个侧面的相交位置附接在在第一罩部分311和第二罩部分312中的该一者和管壁的连接位置上。由此,可以增加加强肋本体410与第一罩部分311/第二罩部分312和管壁的连接长度,以进一步增加第一防护罩310与管桩1000的连接处的刚度与强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桩基结构。桩基结构可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板桩2000和多个根据本公开的上述管桩1000。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尺寸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尺寸,使用这些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并且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说明书提供了能够用于实现本公开的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应当理解的是,这些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完全是示例性的,并且不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说明书的公开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想到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管桩,其中,所述管桩包括管桩本体,所述管桩本体的管壁外侧对称地固定有两个第一锁扣,每个所述第一锁扣呈长形凸肋状并沿所述管桩本体的纵轴方向在所述管桩本体的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每个所述第一锁扣均包括设置有锁口的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所述管桩通过所述第一锁扣与相邻的板桩的相应设置的第二锁扣卡合而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管桩还包括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设置在所述管桩本体的管壁上并且包括:
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包括:
第一罩部分和第二罩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罩部分和所述第二罩部分分别靠近所述第一锁扣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设置,所述第一罩部分和所述第二罩部分沿所述纵轴方向从所述第一锁扣的顶端延伸到底端,所述第一罩部分具有背离所述管壁的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罩部分具有背离所述管壁的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自由端两者均与所述第一锁扣的背离所述管壁的端面相对,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自由端和所述第二自由端之间形成用于插设所述板桩的间隙,所述第一罩部分、所述第二罩部分以及所述管壁形成用于容纳卡合的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的空间;以及
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靠近所述第一锁扣的底端设置且包括底壁和至少一个侧壁,所述底壁、所述至少一个侧壁以及所述管壁围合成开口结构,
其中,所述开口结构包围所述第一锁扣的底端以及所述第一防护罩的底端,所述第一防护罩与所述至少一个侧壁中的部分侧壁以及所述底壁不接触,以在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之间形成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其中,所述第一罩部分和所述第二罩部分的横截面均为L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其中,所述第一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自由端对齐,所述间隙在所述第一锁扣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宽度,且所述宽度等于所述板桩的壁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其中,所述底壁倾斜设置并且所述底壁与所述管壁的距离在所述纵轴方向上、沿远离所述第一锁扣的底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并且所述至少一个侧壁平行于所述纵轴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桩,其中,所述底壁与所述纵轴方向的角度为15°~4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桩,其中,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多个加强肋,所述多个加强肋中的一部分加强肋沿所述第一罩部分的延伸方向等距地分布并连接在所述第一罩部分和所述管壁之间,并且所述多个加强肋中的另一部分加强肋沿所述第二罩部分的延伸方向等距地分布并连接在所述第二罩部分和所述管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桩,其中,所述加强肋朝向所述第一锁扣的底端的表面从所述加强肋的自由侧朝向所述第一罩部分和第二罩部分中的一者和管壁的连接位置处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桩,其中,所述加强肋包括加强肋本体和斜板部分,所述加强肋本体连接在所述第一罩部分和所述第二罩部分中的一者与所述管壁之间,所述斜板部分具有三个端侧,所述三个端侧分别与加强肋本体的自由侧、所述第一罩部分和所述第二罩部分中的所述一者以及所述管壁相连,并且所述斜板部分从所述加强肋本体的自由侧朝向所述第一锁扣的底端、朝向所述第一罩部分和所述第二罩部分中的所述一者以及所述管壁的连接位置处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桩,其中,所述第一防护罩还包括防沙隔膜,所述防沙隔膜连接在所述第一自由端与所述第二自由端之间并且封闭所述间隙。
10.一种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桩基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板桩和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桩。
CN202210524528.3A 2022-05-13 2022-05-13 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管桩以及桩基结构 Active CN114775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4528.3A CN114775579B (zh) 2022-05-13 2022-05-13 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管桩以及桩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4528.3A CN114775579B (zh) 2022-05-13 2022-05-13 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管桩以及桩基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5579A true CN114775579A (zh) 2022-07-22
CN114775579B CN114775579B (zh) 2023-06-02

Family

ID=82437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4528.3A Active CN114775579B (zh) 2022-05-13 2022-05-13 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管桩以及桩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557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49388A (ja) * 1995-08-07 1997-02-18 Oobayashi Doro Kk 土留め用パイプの雄・雌継ぎ手並びに連結装置及び土留め用パイプを用いた山留め壁体の形成方法
CN104099940A (zh) * 2014-07-01 2014-10-15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带有宽榫槽装置的钢圆筒
CN208618431U (zh) * 2018-08-02 2019-03-19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钢圆筒榫槽结构
CN208949872U (zh) * 2018-08-13 2019-06-07 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拉森钢板桩进入软岩层的辅助装置
CN209989826U (zh) * 2019-05-07 2020-01-24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久性的钢圆筒榫槽结构
CN113653034A (zh) * 2021-08-12 2021-11-16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海域环境下特长钢栈桥用内膨式钢管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49388A (ja) * 1995-08-07 1997-02-18 Oobayashi Doro Kk 土留め用パイプの雄・雌継ぎ手並びに連結装置及び土留め用パイプを用いた山留め壁体の形成方法
CN104099940A (zh) * 2014-07-01 2014-10-15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带有宽榫槽装置的钢圆筒
CN208618431U (zh) * 2018-08-02 2019-03-19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钢圆筒榫槽结构
CN208949872U (zh) * 2018-08-13 2019-06-07 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拉森钢板桩进入软岩层的辅助装置
CN209989826U (zh) * 2019-05-07 2020-01-24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久性的钢圆筒榫槽结构
CN113653034A (zh) * 2021-08-12 2021-11-16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海域环境下特长钢栈桥用内膨式钢管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5579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75579A (zh) 用于码头建设施工的管桩以及桩基结构
CN211773702U (zh) 一种软硬岩复杂地层基坑支护结构
CN218508416U (zh) 一种杂填土高回填地质条件下的旋挖灌注桩
KR101372236B1 (ko) 튜브구조체 충진용 호스연결모듈 및 튜브구조체 충진용 호스연결모듈을 구비한 준설토주입모듈
CN211973630U (zh) 一种用于反铲装载机结构改进的液压破碎锤
JP7384108B2 (ja) ケーソン
JP6285117B2 (ja) 可搬式排水ポンプ
CN213204173U (zh) 双钢护筒法进行内钢护筒u型槽切割的挡水装置
KR200459039Y1 (ko) 귀삽 보호 및 마찰 방지용 투수를 갖는 굴삭기용 버켓
JP4436218B2 (ja) コンクリート矢板
JP2002227185A (ja) 地盤液状化時の地中構造物浮上り防止工法
CN217053485U (zh) 一种用于框架箱涵钢边止水带的保护装置
US7249926B1 (en) Driveway truck restraint
KR102565961B1 (ko) 지중연속벽 이음부 보강 시공 방법
CN219773703U (zh) 一种护筒锁口结构
KR200312755Y1 (ko) 지중 매설관 보호구
CN107956232A (zh) 岩石层地基破碎用多斗钩式铲斗装置
CN215630208U (zh) 一种测斜管保护施工结构
CN113756347B (zh) 一种支护承台施工辅助设备及施工方法
CN215669831U (zh) 一种装载机铲斗齿尖防护罩
CN112796690B (zh) 一种用于冲孔灌注桩施工的泥浆防溅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7974557U (zh) 一种挖掘机的油箱防护装置
CN215330160U (zh) 一种淤泥质粉质粘土中冻结法联络通道土层开挖装置
KR102012214B1 (ko) 해저 케이블 보호용 블록 및 이를 이용한 블록 매트리스
KR200481156Y1 (ko) 단폭 굴착 및 파쇄가 가능한 굴삭기용 어태치먼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