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52059A - 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52059A
CN114752059A CN202210410742.6A CN202210410742A CN114752059A CN 114752059 A CN114752059 A CN 114752059A CN 202210410742 A CN202210410742 A CN 202210410742A CN 114752059 A CN114752059 A CN 114752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stirring
anhydride
molecular weight
polyester am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07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52059B (zh
Inventor
危仁波
周凌云
王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4107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52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52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2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52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2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44Polyester-am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先将二元醇、二元胺和氨基烷基醇分别与酸酐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混合后与高沸点二元醇、催化剂和热稳定剂进行酯化反应,除去酯化反应产生的水后再进行缩聚反应,最后进行扩链反应得到高分子量的脂肪族聚酯酰胺。本发明中二元醇、二元胺和氨基烷基醇与酸酐反应活性高、反应温度低,避免了直接酯化时低沸点的反应原料被反应产生的水带出反应釜而导致反应原料配比发生变化;酯化阶段使用高沸点二元醇,且进行回流反应,也可保证反应原料配比的稳定。该方法适用于规模制备高分子量的脂肪族聚酯酰胺,该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避免原料浪费、设备要求低。

Description

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肪族聚酯很容易生物降解,研究较为成熟,主要有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其共聚物等,它们在药物控制释放体系、骨折内骨固定装置、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中获得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然而脂肪族二元酸二元醇聚酯一般熔点较低,机械强度不够高,限制了其更大规模的应用。相对比,聚酰胺如尼龙6、尼龙66等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但不具有生物降解性。近年来,有研究者利用化学方法在聚酯分子链中引入了适量的能够形成分子间氢键的酰胺链段以提高强度,发现它们也具有生物降解性,从而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酯酰胺(PEA)及其共聚物。目前,基于脂肪族聚酯酰胺共聚物具有无毒及可降解性,已成为生物降解材料新的一员,引起了环境学家和化学研究者的强烈关注。并已有文献报道这类共聚物结合了聚己内酯优秀的生物降解性和聚酰胺巨大的机械强度而应用于塑料包装,农业及医疗等领域。
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开环聚合法和缩合聚合法。其中开环聚合需要特殊的单体,因此缩合聚合法是最常用和最便捷的制备聚酯酰胺的方法。缩合聚合法又通常分为两个步骤: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由于聚酯酰胺的制备过程中反应单体通常是一起加入到反应釜中的,因此直接缩合聚合法存在以下缺陷:(1)酯化过程中会产生水,需要不断的馏出反应釜,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低沸点的二元醇和二元胺也会伴随水一起被馏出反应釜,导致体系中反应原料配比发生变化,而且馏出原料需要增加设备以便这些原料的回收利用;(2)通常直接缩合聚合法时羟基和氨基的摩尔量之和过量于羧酸的摩尔量,这样会导致不易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酯酰胺产品;(3)反应单体一起加入到反应釜中,但是氨基和羟基的反应活性不同,而氨基和羟基又有部分被馏出反应釜,因此得到聚酯酰胺产物与设计聚酯酰胺的结构不一致,尤其是含羟基与氨基的原料较多时,可能导致某些原料根本没参与反应。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反应速率高、避免原料浪费、易控制的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直接缩合聚合制备聚酯酰胺时,低沸点的原料易与酯化产生的水一起馏出反应釜,羟基和氨基的摩尔量之和过量于羧酸的摩尔量,导致不易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酯酰胺产品,以及氨基和羟基的反应活性不同易导致得到聚酯酰胺产物与设计聚酯酰胺的结构不一致等缺陷,提供一种反应速率高、避免原料浪费、易控制的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先将二元醇、二元胺和氨基烷基醇分别与酸酐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混合后与高沸点二元醇、催化剂和热稳定剂进行酯化反应,除去酯化反应产生的水后再进行缩聚反应,最后进行扩链反应得到高分子量的脂肪族聚酯酰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氮气保护下,将二元醇与酸酐a搅拌回流反应,得到组分A;二元胺与酸酐b搅拌回流反应,得到组分B;氨基烷基醇与酸酐c搅拌回流反应,得到组分C;
(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的A、B、C三组分加入反应釜中,随后加入高沸点二元醇、催化剂和热稳定剂,搅拌回流进行酯化反应;
(3)将上述步骤(2)反应体系温度升高至220~300℃,抽真空,维持釜内压力,搅拌反应,随后降压继续搅拌进行缩聚反应;
(4)关闭真空泵,向步骤(3)反应体系中通入氮气,使体系恢复常压,向体系中加入扩链剂,搅拌进行扩链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趁热将产物导入水中冷却并拉成丝,然后将得到聚合物丝切成粒料,即可得到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粒料。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文献和已有专利都是直接将二元醇、二元胺、氨基烷基醇与二元羧酸进行酯化反应,然后在进行缩聚得到聚酯酰胺,酯化与缩聚反应温度高,产生的水需要除去,在除去水的过程中低沸点的二元醇、二元胺也很容易一起被蒸馏出反应釜,导致反应釜中二元醇、二元胺、氨基烷基醇量变少,破坏反应原料配比。本发明将二元醇、二元胺、氨基烷基醇先与2倍以上的酸酐反应,酸酐的反应活性高,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与二元醇、二元胺、氨基烷基醇的羟基或者氨基反应,同时将酸酐开环,得到含有两个酯键或酰胺键或一个酰胺键一个酯键链接的二元羧酸,由于反应温度低,反应无水生成,不需要除去水,且是回流反应,因此低沸点的二元醇、二元胺、氨基烷基醇不会被蒸馏出反应釜,可以保证反应原料的配比不变。生成的中间体由于分子量变大,其沸点比二元醇、二元胺、氨基烷基醇的沸点高,在后续的酯化和缩聚反应中不会被蒸馏出反应釜。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二元醇与酸酐a的摩尔比为1:2~2.2,回流反应温度为80~150℃,反应时间为0.5~2h;搅拌速率为60~300r/min;
二元胺与酸酐b的摩尔比为1:2~2.2,回流反应温度为80~150℃,反应时间为0.5~2h;搅拌速率为60~300r/min;
氨基烷基醇与酸酐c的摩尔比为1:2~2.2,回流反应温度为80~150℃,反应时间为0.5~2h;搅拌速率为60~300r/min。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二元醇至少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二乙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1,8-辛二醇、1,10-癸二醇中的一种,
所述二元胺至少为乙二胺、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8-辛二胺、1,10-癸二胺中的一种,
所述酸酐a、酸酐b和酸酐c比例为任意比例,且均至少为丁二酸酐、甲基丁二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二甘醇酸酐中的一种,
所述氨基烷基醇至少为乙醇胺、3-氨基-1-丙醇、4-氨基-1-丁醇、6-氨基-1-己醇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回流反应温度为150~200℃,反应时间为0.5~4h,搅拌速率为60~300r/min。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高沸点二元醇至少为1,6-己二醇、1,4-环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1,10-癸二醇中的一种,高沸点二元醇的摩尔量为酸酐a、b、c摩尔量之和减去二元醇、二元胺、氨基烷基醇三者摩尔量之和;
所述催化剂至少为氧化锡、钛酸四丁酯、醋酸锌、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中的一种,催化剂用量为总质量的0.01~1;
所述热稳定剂至少为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甲酯、亚磷酸三乙酯、磷酸三甲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乙酯中的一种,热稳定剂用量为总质量的0.05~3%。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釜内的压力保持在400~2000Pa,以60~300rpm搅拌速率反应0.2~2h,然后将压力控制在50~200Pa,继续以60~300rpm搅拌速率搅拌1~4h进行缩聚反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加入扩链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10wt%,及扩链反应温度为220~300℃,反应时间为0.2~2h,搅拌速率为20~100r/min。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异效果:
1)本发明方法中低沸点二元醇、二元胺、氨基烷基醇先与酸酐发生反应形成高沸点二元羧酸中间体,不会在酯化过程中被馏出反应釜,保证了反应体系中羟基与氨基的总量与羧基的总量一致,便于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酯酰胺产品;
2)本发明由于无低沸点的二元醇、二元胺、氨基烷基醇被馏出反应釜,该方法无污染、且无需回收被馏出反应釜的低沸点装置,成本低;
3)本发明由于氨基提前与酸酐发生反应,酯化与缩聚过程中只有羧基与羟基之间的化学反应,避免了氨基与羟基同时存在时反应活性不一致的问题;且本发明适用于规模制备高分子量的脂肪族聚酯酰胺,该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避免原料浪费、设备要求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聚酯酰胺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制备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方法。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的阐述,但不可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作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与调整,也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在氮气保护下,将90.1g的1,4-丁二醇与200.0g丁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A;44.0g的1,4-丁二胺与100.0g丁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B;44.6g的4-氨基-1-丁醇与100.0g丁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C;
(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的A、B、C三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入236.4g的1,6-己二醇、1.6g的醋酸锑作为催化剂和16.3g的磷酸三乙酯作为热稳定剂,在200℃以120rpm搅拌速率回流2h进行酯化反应;
(3)将上述步骤(2)反应体系温度升高至240℃,抽真空,使反应釜内的压力保持在1000Pa,以120rpm搅拌速率反应0.5h,然后将压力控制在200Pa,继续以120rpm搅拌速率搅拌2h进行缩聚反应;
(4)关闭真空泵,向步骤(3)反应体系通入氮气,使体系恢复常压,向体系中加入16.7g的1,6-己二异氰酸酯作为扩链剂,在220以30rpm搅拌速率搅拌0.5h进行扩链反应,反应结束后趁热将产物导入水中冷却并拉成丝,然后将得到聚合物丝切成粒料,得到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粒料,GPC测试显示聚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7.2×104g/mol。
实施例2
(1)在氮气保护下,将90.1g的1,4-丁二醇与200.0g丁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A;44.0g的1,4-丁二胺与100.0g丁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B;
(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的A、B两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入177.3g的1,6-己二醇,1.2g的醋酸锑作为催化剂,12.2g的磷酸三乙酯作为热稳定剂,在200℃以120rpm搅拌速率回流2h进行酯化反应;
(3)将上述步骤(2)反应体系温度升高至240℃,抽真空,使反应釜内的压力保持在1000Pa,以120rpm搅拌速率反应0.5h,然后将压力控制在200Pa,继续以120rpm搅拌速率搅拌2h进行缩聚反应;
(4)关闭真空泵,向步骤(3)反应体系通入氮气,使体系恢复常压,向体系中加入12.5g的1,6-己二异氰酸酯作为扩链剂,在220以30rpm搅拌速率搅拌0.5h进行扩链反应,反应结束后趁热将产物导入水中冷却并拉成丝,然后将得到聚合物丝切成粒料,得到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粒料,GPC测试显示聚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6.8×104g/mol。
实施例3
(1)在氮气保护下,将90.1g的1,4-丁二醇与200.0g丁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A;44.6g的4-氨基-1-丁醇与100.0g丁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C;
(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的A、C二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入236.4g的1,6-己二醇,1.3g的醋酸锑作为催化剂,13.4g的磷酸三乙酯作为热稳定剂,在200℃以120rpm搅拌速率回流2h进行酯化反应;
(3)将上述步骤(2)反应体系温度升高至240℃,抽真空,使反应釜内的压力保持在1000Pa,以120rpm搅拌速率反应0.5h,然后将压力控制在200Pa,继续以120rpm搅拌速率搅拌2h进行缩聚反应;
(4)关闭真空泵,向步骤(3)反应体系通入氮气,使体系恢复常压,向体系中加入13.7g的1,6-己二异氰酸酯作为扩链剂,在220以30rpm搅拌速率搅拌0.5h进行扩链反应,反应结束后趁热将产物导入水中冷却并拉成丝,然后将得到聚合物丝切成粒料,得到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粒料,GPC测试显示聚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7.0×104g/mol。
实施例4
(1)在氮气保护下,将44.0g的1,4-丁二胺与100.0g丁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B;44.6g的4-氨基-1-丁醇与100.0g丁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C;
(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的B、C二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入118.2g的1,6-己二醇,0.8g的醋酸锑作为催化剂,8.1g的磷酸三乙酯作为热稳定剂,在200℃以120rpm搅拌速率回流2h进行酯化反应;
(3)将上述步骤(2)反应体系温度升高至240℃,抽真空,使反应釜内的压力保持在1000Pa,以120rpm搅拌速率反应0.5h,然后将压力控制在200Pa,继续以120rpm搅拌速率搅拌2h进行缩聚反应;
(4)关闭真空泵,向步骤(3)反应体系通入氮气,使体系恢复常压,向体系中加入8.3g的1,6-己二异氰酸酯作为扩链剂,在220以30rpm搅拌速率搅拌0.5h进行扩链反应,反应结束后趁热将产物导入水中冷却并拉成丝,然后将得到聚合物丝切成粒料,得到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粒料,GPC测试显示聚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7.6×104g/mol。
实施例5
(1)同实施例1步骤(1);
(2)同实施例1步骤(2);
(3)同实施例1步骤(3);
(4)关闭真空泵,向步骤(3)反应体系通入氮气,使体系恢复常压,向体系中加入16.7g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作为扩链剂,在220以30rpm搅拌速率搅拌0.5h进行扩链反应,反应结束后趁热将产物导入水中冷却并拉成丝,然后将得到聚合物丝切成粒料,得到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粒料,GPC测试显示聚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8.2×104g/mol。
实施例6
(1)同实施例1步骤(1);
(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的A、B、C三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入236.4g的1,6-己二醇,1.6g的钛酸四丁酯作为催化剂,16.3g的磷酸三乙酯作为热稳定剂,在200℃以120rpm搅拌速率回流2h进行酯化反应;
(3)同实施例1步骤(3);
(4)同实施例1步骤(4),GPC测试显示聚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6.2×104g/mol。
实施例7
(1)同实施例1步骤(1);
(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的A、B、C三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入236.4g的1,6-己二醇,1.6g的钛酸四丁酯作为催化剂,16.3g的亚磷酸三甲酯作为热稳定剂,在200℃以120rpm搅拌速率回流2h进行酯化反应;
(3)同实施例1步骤(3);
(4)同实施例1步骤(4),GPC测试显示聚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6.4×104g/mol。
实施例8
(1)同实施例1步骤(1);
(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的A、B、C三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入348.6g的1,10-癸二醇,1.9g的钛酸四丁酯作为催化剂,18.5g的磷酸三乙酯作为热稳定剂,在200℃以120rpm搅拌速率回流2h进行酯化反应;
(3)同实施例1步骤(3);
(4)同实施例1步骤(4),GPC测试显示聚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6.3×104g/mol。
实施例9
(1)在氮气保护下,将90.1g的1,4-丁二醇与200.0g丁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A;44.0g的1,4-丁二胺与114.1g甲基丁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B;44.6g的4-氨基-1-丁醇与114.1g戊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C;
(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的A、B、C三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入236.4g的1,6-己二醇,1.7g的醋酸锑作为催化剂,16.8g的磷酸三乙酯作为热稳定剂,在200℃以120rpm搅拌速率回流2h进行酯化反应;
(3)将上述步骤(2)反应体系温度升高至240℃,抽真空,使反应釜内的压力保持在1000Pa,以120rpm搅拌速率反应0.5h,然后将压力控制在200Pa,继续以120rpm搅拌速率搅拌2h进行缩聚反应;
(4)关闭真空泵,向步骤(3)反应体系通入氮气,使体系恢复常压,向体系中加入17.2g的1,6-己二异氰酸酯作为扩链剂,在220以30rpm搅拌速率搅拌0.5h进行扩链反应,反应结束后趁热将产物导入水中冷却并拉成丝,然后将得到聚合物丝切成粒料,得到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粒料,GPC测试显示聚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8.8×104g/mol。
实施例10
(1)在氮气保护下,将62.1g的乙二醇与200.0g丁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A;30.0g的乙二胺与114.1g甲基丁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B;30.6g的乙醇胺与114.1g戊二酸酐在120℃以180rpm搅拌速率反应1h,得到组分C;
(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的A、B、C三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入236.4g的1,6-己二醇,1.6g的醋酸锑作为催化剂,15.7g的磷酸三乙酯作为热稳定剂,在200℃以120rpm搅拌速率回流2h进行酯化反应;
(3)将上述步骤(2)反应体系温度升高至240℃,抽真空,使反应釜内的压力保持在1000Pa,以120rpm搅拌速率反应0.5h,然后将压力控制在200Pa,继续以120rpm搅拌速率搅拌2h进行缩聚反应;
(1)关闭真空泵,向步骤(3)反应体系通入氮气,使体系恢复常压,向体系中加入16.1g的1,6-己二异氰酸酯作为扩链剂,在220以30rpm搅拌速率搅拌0.5h进行扩链反应,反应结束后趁热将产物导入水中冷却并拉成丝,然后将得到聚合物丝切成粒料,得到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粒料,GPC测试显示聚酯酰胺的数均分子量为1.2×105g/mol。
通过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聚酯酰胺分子量均在5万以上,由此即可验证本发明制备生成了聚酯酰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氮气保护下,将二元醇与酸酐a搅拌回流反应,得到组分A;二元胺与酸酐b搅拌回流反应,得到组分B;氨基烷基醇与酸酐c搅拌回流反应,得到组分C;
(2)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1)所得的A、B、C三组分加入反应釜中,随后加入高沸点二元醇、催化剂和热稳定剂,搅拌回流进行酯化反应;
(3)将上述步骤(2)反应体系温度升高至220~300℃,抽真空,维持釜内压力,搅拌反应,随后降压继续搅拌进行缩聚反应;
(4)关闭真空泵,向步骤(3)反应体系中通入氮气,使体系恢复常压,向体系中加入扩链剂,搅拌进行扩链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趁热将产物导入水中冷却并拉成丝,然后将得到聚合物丝切成粒料,即可得到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粒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二元醇与酸酐a的摩尔比为1:2~2.2,回流反应温度为80~150℃,反应时间为0.5~2h;搅拌速率为60~300r/min;
二元胺与酸酐b的摩尔比为1:2~2.2,回流反应温度为80~150℃,反应时间为0.5~2h;搅拌速率为60~300r/min;
氨基烷基醇与酸酐c的摩尔比为1:2~2.2,回流反应温度为80~150℃,反应时间为0.5~2h;搅拌速率为60~300r/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醇至少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二乙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1,8-辛二醇、1,10-癸二醇中的一种,所述二元胺至少为乙二胺、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8-辛二胺、1,10-癸二胺中的一种,所述酸酐a、酸酐b和酸酐c比例为任意比例,且均至少为丁二酸酐、甲基丁二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二甘醇酸酐中的一种,所述氨基烷基醇至少为乙醇胺、3-氨基-1-丙醇、4-氨基-1-丁醇、6-氨基-1-己醇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回流反应温度为150~200℃,反应时间为0.5~4h,搅拌速率为60~30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沸点二元醇至少为1,6-己二醇、1,4-环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1,10-癸二醇中的一种,且高沸点二元醇的摩尔量为酸酐a、b、c摩尔量之和减去二元醇、二元胺、氨基烷基醇三者摩尔量之和;
所述催化剂至少为氧化锡、钛酸四丁酯、醋酸锌、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中的一种,催化剂用量为总质量的0.01~1;
所述热稳定剂至少为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甲酯、亚磷酸三乙酯、磷酸三甲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乙酯中的一种,热稳定剂用量为总质量的0.0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釜内的压力保持在400~2000Pa,以60~300rpm搅拌速率反应0.2~2h,然后将压力控制在50~200Pa,继续以60~300rpm搅拌速率搅拌1~4h进行缩聚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加入扩链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10wt%,及扩链反应温度为220~300℃,反应时间为0.2~2h,搅拌速率为20~100r/min。
CN202210410742.6A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752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0742.6A CN114752059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0742.6A CN114752059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2059A true CN114752059A (zh) 2022-07-15
CN114752059B CN114752059B (zh) 2023-06-16

Family

ID=82330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0742.6A Active CN114752059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5205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0073A (ja) * 1994-10-21 1996-05-14 Unitika Ltd ポリエステルアミド共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法
US20080214743A1 (en) * 2005-06-16 2008-09-04 Rene Broos Aliphatic Polyester-Amide Compositions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079814A (zh) * 2010-12-21 2011-06-01 北京化工大学 含短聚酰胺段的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2234372A (zh) * 2010-04-30 2011-11-09 北京化工大学 嵌段可生物降解聚酰胺酯的制备方法
CN103387668A (zh) * 2012-05-07 2013-11-13 北京化工大学 带有脲键的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3881085A (zh) * 2012-12-22 2014-06-25 北京化工大学 可生物降解交替聚四酰胺二酯的制备方法
CN104710623A (zh) * 2013-12-11 2015-06-17 北京化工大学 可生物降解聚酯酰胺改性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CN106967214A (zh) * 2017-05-10 2017-07-2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酰胺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4775A (zh) * 2019-04-26 2019-07-26 东莞市江南现代远程信息研究院 一种聚酯酰胺连续化生产工艺
CN110591086A (zh) * 2019-09-12 2019-12-20 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降解聚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0073A (ja) * 1994-10-21 1996-05-14 Unitika Ltd ポリエステルアミド共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法
US20080214743A1 (en) * 2005-06-16 2008-09-04 Rene Broos Aliphatic Polyester-Amide Compositions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234372A (zh) * 2010-04-30 2011-11-09 北京化工大学 嵌段可生物降解聚酰胺酯的制备方法
CN102079814A (zh) * 2010-12-21 2011-06-01 北京化工大学 含短聚酰胺段的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3387668A (zh) * 2012-05-07 2013-11-13 北京化工大学 带有脲键的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3881085A (zh) * 2012-12-22 2014-06-25 北京化工大学 可生物降解交替聚四酰胺二酯的制备方法
CN104710623A (zh) * 2013-12-11 2015-06-17 北京化工大学 可生物降解聚酯酰胺改性聚乳酸的制备方法
CN106967214A (zh) * 2017-05-10 2017-07-2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酰胺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4775A (zh) * 2019-04-26 2019-07-26 东莞市江南现代远程信息研究院 一种聚酯酰胺连续化生产工艺
CN110591086A (zh) * 2019-09-12 2019-12-20 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降解聚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2059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13595B2 (en) Co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and a process of preparation thereof
IL140049A (en) Polyurethane biomedical,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JP3339297B2 (ja)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
JP3377143B2 (ja)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共重合体の製造法
Yu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degradable poly (lactic acid)‐block‐poly (ε‐caprolactone) multiblock copolymer
CN110054775B (zh) 一种聚酯酰胺连续化生产工艺
JPH08239461A (ja)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703177A (en) Partially crystalline block copolyester-polyamides
CN114752059B (zh) 一种高分子量脂肪族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JP3480274B2 (ja)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14249889A (zh) 聚酰胺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3287425B2 (ja) 水酸基末端をエステル封鎖したポリ乳酸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EP0647668A1 (en) Aliphatic polyest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3353468B2 (ja)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374616B2 (ja)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共重合体の製造法
CN114672017B (zh) 一种乙二醇制备脂肪族聚酯酰胺的方法
CN114752060A (zh) 一种aabb型聚酯酰胺的制备方法
Garg et al. Concept and synthesis of poly (ester amide) s with one isolated, two or three consecutive amide bonds random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polyester backbone
JP3374530B2 (ja)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676127B2 (ja) 生分解性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3211651B2 (ja) 農業用マルチフィルム
US20060122337A1 (en) Polyester amide copolymer, and moldings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of the copolymer
JP4047160B2 (ja)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共重合体からなるフィルム
JP3374617B2 (ja)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共重合体の製造法
JP3342570B2 (ja) ポリエチレンサクシネート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