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7304B - 一种接经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7304B
CN114737304B CN202210202078.6A CN202210202078A CN114737304B CN 114737304 B CN114737304 B CN 114737304B CN 202210202078 A CN202210202078 A CN 202210202078A CN 114737304 B CN114737304 B CN 114737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presser foot
knife
knot
kno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020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7304A (zh
Inventor
黄伟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ji Fengcai Machinery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Zhuji Fengcai Machinery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ji Fengcai Machinery Factory filed Critical Zhuji Fengcai Machinery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2102020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37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7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7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7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7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J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 WEAVERS' TOOLS; SHUTTLES
    • D03J1/00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 D03J1/16Apparatus for joining warp ends
    • D03J1/18Apparatus for joining warp ends for joining, e.g. tying, a complete series of fresh warp threads to the used warp threa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6Disintegrating fibre-containing textile articles to obtain fibres for re-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经机,包括机壳、传动装置、废丝处理装置、选纱部件、剪压纱装置、压脚装置、刀式打结部件、移结装置和探纱和前进装置,传动装置作为选纱部件、废丝处理装置、剪压纱装置、压脚装置、管式打结刀部件和移结装置的动力源,探纱和前进装置包括上探纱机构、下探纱机构、上前进机构和下前进机构,本发明设计后传动机构的后轴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与选纱部件中心线所在的水平面共面,保证侧驱动机构在接经机有限空间的安装,为分绞齿轮作为分绞装置的动力源驱动分绞装置运行提供足够的空间,接经机的打结刀装置采用管式打结部件或刀式打结部件进行打结。

Description

一种接经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接经机领域,涉及一种接经机。
背景技术
接经机用于将织机上快要用完的经纱和新经轴上的经纱用打结的方式将两者连接,使织机可以继续生产,由于自动接经机的使用将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且生产率大为提高,在纺织机械市场上广受欢迎,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接经机大多来自于外来品牌,如德国费希尔,以及脱胎于费希尔的本土品牌西湖,其中牵扯到专利许可以及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德国费希尔以及西湖接经机机头的机头与机架配套使用,其他品牌机头无法使用,但费希尔价格高昂,零件数量多,安装拆卸繁琐以及复杂,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接经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传动装置、废丝处理装置、选纱部件、剪压纱装置、压脚装置、刀式打结部件、移结装置和探纱和前进装置,传动装置作为选纱部件、废丝处理装置、剪压纱装置、压脚装置、管式打结刀部件和移结装置的动力源,探纱和前进装置包括上探纱机构、下探纱机构、上前进机构和下前进机构,上前进机构包括上棘轮、和上棘轮钩拨杆,下前进机构包括下棘轮和下棘轮爪拨杆,上棘轮的棘齿与下棘轮的棘齿朝向相同,上棘轮钩拨杆拨动上棘轮转动的方向与上棘轮的棘齿朝向相反,下棘轮爪拨杆拨动下棘轮转动的方向与下棘轮的棘齿朝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前传动机构、后传动机构、侧传动机构、侧驱动机构以及动力装置,前传动机构、后传动机构、侧传动机构、侧驱动机构以及动力装置分别安装在接经机的机壳上,接经机自动运行的动力沿路径动力装置、侧传动机构、后传动机构、侧驱动机构以及前传动机构传递,接经机手动运行的动力沿路径侧驱动机构、后传动机构和侧传动机构以及沿路径侧驱动机构和前传动机构传递,后传动机构包括后轴,后轴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与选纱部件中心线所在的水平面共面。
进一步的;所述前传动机构包括前传动齿轮和主轴,前传动齿轮固设在主轴表面,用于与侧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侧驱动机构包括过桥齿轮、分绞齿轮和机头手轮,过桥齿轮、分绞齿轮和机头手轮分别与机壳转动连接,过桥齿轮与前传动机构的前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机头手轮上固设有手轮正齿,过桥齿轮分别与分绞齿轮和手轮正齿啮合连接,机头手轮作为接经机手动传动时的动力源,分绞齿轮作为选纱部件的分绞装置的动力源,后传动机构包括后轴、后传动齿轮和后传动斜轮,后传动齿轮和后传动斜轮分别固设在后轴的两端,后传动齿轮与侧驱动机构的分绞齿轮啮合连接,侧传动机构包括侧传动主轴、侧传动主轴齿轮、侧传动斜轮和打结对齿,侧传动主轴齿轮、侧传动斜轮和打结对齿分别固设在侧传动主轴,侧传动斜轮与后传动斜轮啮合连接,打结对齿与打结刀装置的打结正齿啮合连接,侧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打结刀装置进行打结工序。
进一步的;所述刀式打结部件包括刀式打结刀装置、刀式勒结聚纱装置和刀式废丝插丝装置,刀式打结刀装置位于刀式勒结聚纱装置和刀式废丝插丝装置之间,刀式废丝插丝装置与刀式打结刀装置固设连接形成安装模块,刀式打结刀装置包括刀式打结支座、刀式打结刀和刀式打结驱动组件,刀式废丝插丝装置包括废丝插丝支座、废丝插丝驱动机构和废丝插针,刀式勒结聚纱装置包括刀式勒结支座、凸轮组件、刀式勒结钩、刀式打结辅助以及隔离组件,刀式打结支座安装在接经机的机壳,刀式打结驱动组件驱动刀式打结刀转动进行打结以及剪短废纱,刀式打结刀上设置有打结定位孔,刀式打结驱动组件设置有打结定位块,打结定位块和打结定位孔配合用于对刀式打结刀的安装进行定位以及限制,刀式打结支座上下端面固设有打结支座固定板,打结支座固定板上固设有若干打结支座固定孔,接经机的机架上固设有对应的打结刀安装孔,打结支座固定孔与打结刀安装孔相对,安装件插入打结支座固定孔与打结刀安装孔并将打结支座固定板与接经机的机架固设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剪压纱装置包括剪纱组件、辅助压脚组件和剪压纱驱动组件,辅助压脚组件包括调节件,剪压纱驱动组件控制剪纱组件的剪纱运动以及辅助压脚组件的压纱运动,调节件用于控制辅助压脚组件与剪压纱驱动组件间的移动间隙,剪纱组件包括剪刀支座、固定剪刀和活动剪刀,剪纱组件通过剪刀支座固设在接经机的压脚装置,剪刀支座上固设有通腔,固定剪刀固设安装在剪刀支座,固定剪刀的端面固设有切面,固定剪刀与通腔的下端面之间形成剪刀滑腔,活动剪刀位于剪刀滑腔内并沿剪刀滑腔滑动,活动剪刀包括活动剪刀固定端和活动剪刀滑动端,活动剪刀固定端与剪压纱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活动剪刀滑动端的上下两侧固设有纱线容纳腔,纱线容纳腔的一端与活动剪刀滑动端的上端面平滑连接,便于纱线导入,纱线容纳腔的另一端设为锐口。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压脚组件包括辅助压脚安装座、辅助压脚台阶、辅助压脚头和辅助压脚杆,辅助压脚安装座固设安装在剪刀支座,辅助压脚台阶固设安装在辅助压脚安装座,辅助压脚杆贯穿辅助压脚台阶并与辅助压脚台阶滑动连接,辅助压脚头固设在辅助压脚杆,辅助压脚杆沿辅助压脚台阶滑动带动辅助压脚头远离辅助压脚台阶放松纱线或与辅助压脚台阶相抵压紧纱线。
进一步的;压脚装置包括压脚安装座、压脚驱动组件、压脚组件、压脚调节件和压脚限位调节件,压脚驱动组件、压脚组件和压脚限位调节件分别安装在压脚安装座,压脚限位调节件与压脚调节件保持相抵状态用于限制压脚调节件的移动,述压脚安装座包括压脚推杆安装座、压脚安装基板和压脚支座,剪压纱装置固设在压脚安装基板,压脚安装基板固设在接经机的机壳,压脚推杆安装座和压脚支座位于压脚安装基板的两侧,且与压脚安装基板固设连接,压脚驱动组件安装在压脚推杆安装座一侧,压脚组件、压脚调节件和压脚限位调节件安装在压脚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选纱部件采用有绞选纱装置,有绞选纱装置包括分绞毛刷装置、分绞装置、张紧装置和接受叉装置,分绞毛刷装置包括分绞上驱动组件和分绞下驱动组件,分绞上驱动组件包括分绞上驱动部件和分绞上执行部件,分绞下驱动组件包括分绞下驱动部件和分绞下执行部件,张紧装置包括上张紧机构、下张紧机构和张紧凸轮机构,张紧凸轮机构控制上张紧机构、下张紧机构同步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的;所述选纱部件采用无绞选纱装置,无绞选纱装置包括选纱摆杆装置、张紧装置、选纱针限位装置和可调防退钩装置,选纱摆杆装置包括上选纱组件、下选纱组件、选纱摆杆驱动组件、选纱连接组件以及选纱调节组件,上选纱组件和下选纱组件通过选纱连接组件进行同步运行,选纱调节组件修正上选纱组件和下选纱组件的安装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移结装置包括移结摆杆、移结连杆、移结钩、移结曲柄以及成结挡板,移结曲柄的固定端固设于接经机传动装置的前传动机构的主轴上,前传动机构将动力通过主轴传递给移结曲柄,移结摆杆与机壳转动连接,移结钩一端与移结摆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固设有移结滑动槽,移结连杆贯穿移结滑动槽与移结曲柄的活动端转动连接,移结连杆相对于移结滑动槽滑动连接,移结连杆的另一端与移结摆杆转动连接,移结连杆的转动连接位置位于移结摆杆与机壳的转动连接位置与移结钩与移结摆杆的转动连接位置之间,移结钩的下方固设有移结片,移结钩以及移结片均设为多孔位结构,可实现不同的组合,前传动机构驱动移结曲柄转动通过移结摆杆、移结连杆、移结钩、移结曲柄的连接,使移结片沿弧形路径将打结后纱线向后拨动,成结挡板包括成结固定挡板和成结活动挡板,成结固定挡板和成结活动挡板为分体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设计后传动机构的后轴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与选纱部件中心线所在的水平面共面,保证侧驱动机构在接经机有限空间的安装,为分绞齿轮作为分绞装置的动力源驱动分绞装置运行提供足够的空间,接经机的打结刀装置采用管式打结部件或刀式打结部件进行打结。
本发明本发明设计角度可调的分绞上执行部件和分绞下执行部件使分绞毛刷装置适用于接经机有绞选纱和无绞选纱,本发明在分绞毛刷上安装块设计分绞毛刷第一限制块和分绞毛刷第二限制块,限制了分绞毛刷上安装块的角度调节位置,方便调整,同时避免多次调整,提高了速度,本发明通过分绞驱动机构控制分绞机构做水平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分绞传动机构通过分绞传动齿条与分绞传动齿轮的连接控制分绞杆的转动,从而放松纱线便于分绞毛刷装置分绞纱线,以及将下一次分绞的纱线进行限制,优化了连接以及传动结构,传动效率高,操作方便,非常利于在接经机内部的有限空间内安装。
本发明将刀式打结刀和刀式打结驱动组件安装在刀式打结支座,且刀式打结支座作为刀式废丝插丝装置的安装基座,从而实现模块化的整体安装,简化了安装程序,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通过刀式打结刀的打结定位孔以及刀式打结驱动组件设的打结定位块配合,从而提高刀式打结刀的安装效率和打结剪纱效率,本发明的刀式打结刀采用浇注工艺生产,相较于现有的线切割生产工艺,减少刀式打结刀生产时间以及人工成本,实现刀式打结刀的批量化标准化生产。
本发明设计废丝插丝凸轮由三段不同弧度的弧形构成,废丝插丝凸轮通过推动废丝凸块以及弹簧复位实现废丝摆杆的摆动,从而带动废丝插针升程进纱以及两次回程插丝,本发明通过设置海绵将细小的废纱清理干净,同时防止废丝插针将废丝箱的废纱带出,海绵成本低,安装方便大大提高了废丝清理的效果。
本发明取消卡钳,设计刀式勒结钩和刀式打结辅助来驱动纱线,相较于传统的卡钳驱动,纱线的拉长量短,传动路径短,纱线断裂量小,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通过凸轮组件以及弹簧实现刀式勒结钩和刀式打结辅助的运行和复位,传动路径短,传动效率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设计第一钢套、第二钢套、隔离垫圈,隔离垫圈将刀式勒结钩和刀式打结辅助完全隔离,避免出现运动干涉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弹簧使废丝毛刷安装垫块与废丝防护罩的废丝防护底板保持相贴或近似相贴状态,防止废丝移动至废丝毛刷安装垫块与废丝防护罩之间,发生废丝堆叠等问题,保证废丝能处理干净,本发明通过自调整的结构,相较于传统的将废丝处理装置整体拆卸后进行调整的结构,本实施例调整方式更加简单方便。
本发明通过辅助压脚组件在剪纱组件剪纱时压紧纱线,避免张紧的纱线在剪断的瞬间产生抖动弹跳等问题,同时可避免出现掉纱问题,实现了纱线张力的释缓,辅助压脚组件借用剪纱组件的回程,及时解除压纱状态,精简结构,以免干涉压脚装置的后续操作,本发明设计调节件与辅助压脚杆可调节连接,通过调整调节件在辅助压脚杆的位置可控制调节件端面与剪刀推杆联结块的间距,进而控制辅助压脚组件脱纱和剪纱组件回程的时间差。
本发明通过通过压脚后连杆控制压脚推杆移动,使压脚头移动至与压脚滑块相抵将纱线压紧,在纱线压紧的同时通过第二压脚弹簧压脚滑块可进行一定的缓冲,以缓减纱线的张紧力,其次便于打结刀打结时抽线,同时设计压脚限位调节件对压脚调节件进行限制,保证压脚装置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提高压脚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将上探摆杆和上探纱片、下探摆杆和下探纱片设计为分体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同时在上探纱片设计上探纱安装块与上探摆杆可拆卸安装,在下探纱片设计下探纱安装块与下探摆杆可拆卸安装,上探纱安装块以及下探纱安装块设计调节槽,通过调节槽调节实现对上探纱片和下探纱片的微调,并大幅度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整机生产成本,本发明通过上调节后连杆连接上探纱机构和上前进机构以及下调节后连杆连接下探纱机构和下前进机构,零件数量少,传动方式简洁,传动效率高,本发明的上前进机构和下前进机构适配于费希尔机架以及西湖接经机的机架,使本发明的接经机具备较高的兼容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本发明的接经机机头可用于费希尔以及西湖品牌的接经机机架,实现了接经机机头相对于进口设备机头的可替代性。
本发明通过将选纱连接组件与选纱调节组件连接,选纱调节组件相对下选纱摆杆可调整位置,进而调整上选纱摆杆和下选纱摆杆的夹角角度,进而调整上选纱针与下选纱针的间距,解决因零件误差以及长时间使用引起的上选纱摆杆与下选纱摆杆上下不对称的问题,选纱调节组件可方便快速进行修正,提高调整效率以及可提高选纱摆杆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设计独立选纱针限位驱动机构驱动针限位安装支座,进而将针限位块和下针限位块移动至指定位置,相较于借用接受叉连杆的行程实现选纱针限位装置的限位功能的方式,本申请耗费的时间短,控制上针限位块和下针限位块更快移动至指定位置,提高了速度,本发明设计独立选纱针限位驱动机构驱动针限位安装支座,进而将针限位块和下针限位块移动至指定位置,相较于借用接受叉连杆的行程实现选纱针限位装置的限位功能的方式,本申请耗费的时间短,控制上针限位块和下针限位块更快移动至指定位置,提高了速度。
本发明在针限位安装支座一侧设计行程挡块,将行程挡块固设在接受叉装置的接受叉连杆,接受叉装置驱动行程挡块移动可带动针限位安装支座移动,从而通过借用接受叉连杆的行程实现选纱针限位装置的限位功能,同时减少零件数量,极大利用了接经机的空间。
本发明的设计防退通锥孔以及具备锥形面的调节件,在接经机无绞选纱情况下,可以进一步保证防退钩固定的稳定性,在失效状态下可使防退钩相对于基板处于可调节的活动状态,同时保证防退钩复位的位置保持一致,防止因出现位置偏移导致防退钩活动端的偏差,影响后续的工序,本发明采用锁紧件将调节件锁死,防止因抖动震颤等导致调节件发生自转逐渐脱离防退钩固定端,并采用锁紧件将限制件锁死,保证限制件安装的稳定性,本发明通过限制件对防退钩复位进行限制和定位,可保证防退钩位置精确度。
本发明对传动装置、废丝处理装置、选纱部件、剪压纱装置、压脚装置、刀式打结部件、移结装置和探纱和前进装置实行模块化安装,并对各装置进行优化,相较于费希尔多用选纱接经机,减少约1/3的零件数量,制造成本大幅下降;模块化的安装方式使的安装拆卸、替换更加快捷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接经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传动装置与机壳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有绞选纱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分绞毛刷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分绞毛刷装置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分绞毛刷装置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分绞毛刷上摆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分绞毛刷上摆杆和分绞毛刷上安装块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分绞装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张紧装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刀式打结部件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刀式打结刀装置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发明的刀式打结刀装置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发明的刀式打结刀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刀式打结刀与刀式打结驱动组件装配。
图17为本发明的刀式废丝插丝装置示意图一。
图18为本发明的刀式废丝插丝装置示意图二。
图19为本发明的废丝插针插丝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废丝插丝凸轮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废丝插针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刀式废丝插丝装置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废丝插针插丝剖切图。
图24为本发明的装置示意图一。
图25为本发明的装置示意图二。
图26为本发明的刀式勒结钩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的刀式打结辅助示意图。
图28为图25中C-C的剖切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的废丝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的废丝防护罩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的废丝处理机构、废丝处理驱动机构以及废丝处理支座装配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的废丝处理机构、废丝处理驱动机构以及废丝处理支座装配侧视图。
图33为图31中D-D的剖切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的剪压纱装置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的剪压纱装置正视图。
图36为本发明的活动剪刀示意图。
图37为本发明的压脚装置示意图一。
图38为本发明的压脚装置示意图二。
图39为本发明的压脚装置俯视图。
图40为本发明的压脚限位调节件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的探纱和前进装置和机壳以及机架装配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的探纱和前进装置与固架齿条以及游架齿条装配示意图。
图43为本发明的上前进机构和下前进机构示意图。
图44为本发明的上探摆杆以及下探摆杆示意图。
图45为本发明的移结装置示意图。
图4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无绞选纱装置示意图。
图4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可调防退钩装置示意图一。
图4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可调防退钩装置侧视图。
图49为图48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5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可调防退钩装置示意图二。
图5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基板示意图。
图5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防退钩示意图。
图5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选纱摆杆装置示意图。
图5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选纱摆杆装置主视图。
图5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选纱摆杆装置仰视图。
图5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选纱调节组件示意图。
图5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张紧装置示意图。
图5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选纱针限位装置示意图。
图5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选纱针限位装置俯视图。
图6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选纱针限位装置正视图。
图6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行程挡块与针限位安装支座装配示意图。
图62为图59中B-B的剖切示意图。
图6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选纱针限位装置示意图。
图6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选纱针限位装置正视图。
图6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选纱针限位驱动机构与针限位安装支座装配示意图。
图6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针限位摆杆示意图。
图中标识:前传动机构81、前传动齿轮811、主轴812、侧驱动机构82、过桥齿轮821、分绞齿轮822、机头手轮824、后传动机构83、后轴831、后传动斜轮832、后传动齿轮833、动力装置84、电机841、动力齿轮842、动力固定齿轮843、侧传动机构85、侧传动主轴齿轮851、侧传动斜轮852、侧传动主轴853、打结对齿854、刀式打结部件1、分绞上驱动组件320、分绞毛刷上动轮321、分绞毛刷上摆杆322、分绞毛刷上连杆323、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分绞上毛刷325、分绞下驱动组件326、分绞毛刷安装件327、分绞毛刷本体3221、分绞毛刷第一限制块3222和分绞毛刷第二限制块3223、分绞毛刷装置32、分绞装置33、张紧装置34和接受叉装置38、分绞支座330、分绞驱动机构331、分绞传动机构332、分绞机构338、分绞偏心轮3311、分绞传动齿条3321、分绞驱动连接杆3343、分绞传动齿轮3342、分绞杆3341、分绞驱动联结块333、上张紧摆杆342、左上张紧片343、右上张紧片344、下张紧摆杆347、左下张紧片345、右下张紧片346、上张紧推块341、下张紧推块348、上张紧凸轮340、下张紧凸轮349、刀式打结支座111、刀式打结刀112、打结正齿113、打结传动轴114、打结支座固定板1111、打结支座铜套115、打结刀定位螺钉116、打结定位孔1121、打结传动轴定位孔1141、安装面1112、勒结凸轮141、刀式打结辅助凸轮142、刀式打结辅助143、刀式勒结钩144、刀式勒结螺丝145、刀式勒结支座146、辅助凸轮滚珠147、勒结钩凸轮滚珠148、刀式勒结支座固定端1461、刀式勒结支座安装端1462、第一钢套1491、第二钢套1492、隔离垫圈1493、辅助输入端1431、辅助输出端1432、辅助安装孔14311、弧形面14321、末端14322、勒结钩输入端1441、勒结钩输出端1442、勒结钩安装孔14411、勒结钩钩板14421、废丝插丝支座120、废丝插丝凸轮121、废丝摆杆122、废丝箱123、第二固定板124、废丝插针125、废丝凸块126、第一固定板127、废丝插丝处理端1201、插针移动腔1202、废丝插丝通腔1203、废丝插丝固定端1204、纱线缝腔1205、废丝内腔1209、第一凸轮弧形1211、第二凸轮弧形1212、第三凸轮弧形1213、废丝活动端1221、废丝复位端1222、废丝滑槽1223、废丝插针连接端1251、废丝插针插丝端1252、剪刀后连杆210、剪刀推杆联结块211、活动剪刀212、活动剪刀固定端2121、活动剪刀滑动端2122、纱线容纳腔2123、剪刀支座213、固定剪刀214、辅助压脚头215、辅助压脚台阶216、辅助压脚安装座217、和辅助压脚杆218、调节件219、压脚后连杆220、压脚推杆221、压脚推杆安装座2221、压脚安装基板2222、压脚支座2223、压脚安装腔2224、压脚通腔2225、压脚推杆调节孔2226、避空腔2227、压脚调节件223、压脚滑块连杆224、压脚调节块225、压脚前连杆226、压脚头227、压脚滑块228、压脚限位调节件229、压脚限位固定端2291、压脚限位螺母2292、压脚限位滚珠端2293、上调节后连杆4211、上探摆杆4212、上探纱片4213、上探纱安装块42131、上探纱推块4214、上调节安装垫柱4215、下调节后连杆4221、下探摆杆4222、下探纱片4223、下探纱安装块42231、下探纱推块4224、下调节安装垫柱4225、主轴424、主轴安装座4241、上探纱调节凸轮4246、下探纱调节凸轮4245、下蜗杆4250、下棘轮4251、下棘轮爪拨杆4252、下调节块4253、上蜗杆4260、上棘轮4261、上棘轮钩拨杆4262、上调节块4263、机架9、滑轨97、固架齿条96、游架齿条95、上张紧摆杆342、左上张紧片343、右上张紧片344、下张紧摆杆347、左下张紧片345、右下张紧片346、上张紧推块341、下张紧推块348、上张紧凸轮340、下张紧凸轮349、基板351、上选纱弹簧安装块360、上选纱摆杆361、上选纱针362、下选纱摆杆363、下选纱针364、选纱连接组件365、选纱调节组件366、下选纱弹簧安装块367、调节移动腔3661、选纱调节上固定块3663、选纱调节下固定块3662、选纱摆杆驱动凸轮368、选纱摆杆滚珠369、行程挡块370、上螺帽371、上伸缩杆安装块372、上针限位伸缩杆373、针限位安装支座374、上针限位块375、下针限位块376、下针限位伸缩杆377、下伸缩杆安装块378、下螺帽379、接受叉偏心轮382、分绞偏心轮中片383、偏心轮联结块384、接受叉后连杆385、接受叉连杆386、选纱板387、针限位外圆凸轮391、针限位摆杆392、针限位摆杆输入端3921、针限位摆杆输出端3922、针限位推块393、锁紧件350、基板351、基板第一安装孔3512、限制孔3513、安装腔3514、基板第二安装孔3515、基板滑腔352、基板固定部353、限制件354、调节件356、固定件357、防退钩358、防退钩固定端3581、防退通孔3582、防退通锥孔3583、防退钩活动端3584、防退钩头3585。
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横向、纵向……)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实施例
如图1-21、24-45所示,一种接经机,包括机壳7、传动装置、废丝处理装置31、选纱部件、剪压纱装置21、压脚装置22、刀式打结部件1、移结装置73和探纱和前进装置,传动装置作为选纱部件72、废丝处理装置31、剪压纱装置21、压脚装置22、管式打结刀部件5和移结装置73的动力源,探纱和前进装置包括上探纱机构、下探纱机构、上前进机构和下前进机构,上前进机构包括上棘轮4261、和上棘轮钩拨杆4262,下前进机构包括下棘轮4251和下棘轮爪拨杆4252,上棘轮4261的棘齿与下棘轮4251的棘齿朝向相同,上棘轮钩拨杆4262拨动上棘轮4261转动的方向与上棘轮4261的棘齿朝向相反,下棘轮爪拨杆4252拨动下棘轮4251转动的方向与下棘轮4251的棘齿朝向相反。
如图2-3所示,传动装置包括前传动机构81、后传动机构83、侧传动机构85、侧驱动机构82以及动力装置84,前传动机构81以及后传动机构83控制选纱部件的运行,后传动机构83包括后轴831,后轴831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与选纱部件中心线所在的水平面共面。
接经机集自动和手动于一体,通过手动对接经机位置等进行调整,正常运行状态下采用自动方式,提高了效率,前传动机构81、后传动机构83、侧传动机构85、侧驱动机构82以及动力装置84分别安装在接经机的机壳7上,接经机自动运行的动力沿路径动力装置84、侧传动机构85、后传动机构83、侧驱动机构82以及前传动机构81传递,接经机手动运行的动力沿路径侧驱动机构82、后传动机构83和侧传动机构85以及沿路径侧驱动机构82和前传动机构81传递。
前传动机构81包括前传动齿轮811和主轴812,前传动齿轮811固设在主轴812表面,用于与侧驱动机构82连接,实现前传动机构81和侧驱动机构82间的动力传递。
侧驱动机构82包括过桥齿轮821、分绞齿轮822和机头手轮824,过桥齿轮821、分绞齿轮822和机头手轮824分别与机壳7转动连接,过桥齿轮821与前传动机构81的前传动齿轮811啮合连接,实现前传动机构81和侧驱动机构82间的动力传递,机头手轮824上固设有手轮正齿(图未标识),过桥齿轮821分别与分绞齿轮822和手轮正齿啮合连接,机头手轮824作为接经机手动传动时的动力源,分绞齿轮822作为选纱部件的分绞装置的动力源。
后传动机构83包括后轴831、后传动齿轮833和后传动斜轮832,后传动齿轮833和后传动斜轮832分别固设在后轴831的两端,后传动齿轮833与侧驱动机构82的分绞齿轮822啮合连接,实现侧驱动机构82和后传动机构83间的动力传递,后轴831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与选纱部件中心线所在的水平面共面。
侧传动机构85包括侧传动主轴853、侧传动主轴齿轮851、侧传动斜轮852和打结对齿854,侧传动主轴齿轮851、侧传动斜轮852和打结对齿854分别固设在侧传动主轴853,侧传动主轴853的轴线和后轴831的轴线垂直分布,侧传动斜轮852与后传动斜轮832啮合连接,实现侧传动机构85和后传动机构83间的动力传递,打结对齿854与刀式打结部件1的打结正齿啮合连接,侧传动机构85将动力传递至刀式打结部件1进行打结工序。
动力装置84包括电机841、动力固定齿轮843和动力齿轮842,动力固定齿轮843固设于电机841的输出轴,动力固定齿轮843与动力齿轮842啮合连接,动力齿轮842与侧传动主轴齿轮851啮合连接,实现动力装置84和侧传动机构85间的动力传递。
接经机可兼容有绞选纱装置6和无绞选纱装置3,以提高接经机的适用范围,本实施例中,选纱部件采用有绞选纱装置6,具体如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有绞选纱装置6,如图4-11所示,有绞选纱装置6包括分绞毛刷装置32、分绞装置33、张紧装置34和接受叉装置38,分绞毛刷装置32包括分绞上驱动组件320和分绞下驱动组件326,分绞上驱动组件320包括分绞上驱动部件和分绞上执行部件,分绞下驱动组件326包括分绞下驱动部件和分绞下执行部件,张紧装置34包括上张紧机构、下张紧机构和张紧凸轮机构,张紧凸轮机构控制上张紧机构、下张紧机构同步靠近或远离。
本实施例中,分绞上驱动组件320和分绞下驱动组件326结构相同,分绞上驱动部件和分绞上执行部件分别与分绞下驱动部件和分绞下执行部件结构相同,分绞上驱动组件320和分绞下驱动组件326上下对称安装在废丝处理支座313,废丝处理支座313安装在机壳上,以下以分绞上驱动组件320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分绞上驱动部件包括分绞毛刷上动轮321,分绞毛刷动轮321与废丝处理支座313转动连接,分绞下驱动部件的分绞毛刷下动轮(图未标识)与废丝处理支座313转动连接并与分绞毛刷上动轮321啮合连接,本实施例中,分绞毛刷上动轮321与接经机的前传动机构连接,前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分绞毛刷上动轮321,控制分绞上驱动部件运行,通过分绞毛刷上动轮321和分绞毛刷下动轮的啮合连接控制分绞下驱动组件326同步运行。
分绞上执行部件包括分绞毛刷上摆杆322、分绞毛刷上连杆323、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以及分绞上毛刷325,分绞毛刷上摆杆322一端与分绞毛刷上动轮32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分绞毛刷上连杆323转动连接,分绞毛刷上连杆323与废丝处理支座313转动连接,分绞上毛刷325固设在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端面,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通过分绞毛刷安装件327可拆卸安装在分绞毛刷上摆杆322,进而控制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相对于分绞毛刷上摆杆322的角度,无绞选纱时,通过调整分绞毛刷安装件327使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和分绞毛刷上摆杆322处于活动状态,根据图5的视觉角度,将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逆时针转动,使分绞上毛刷325远离纱线,保证接经机执行过程中,分绞上毛刷325与纱线始终处于相离的状态,有绞选纱时,通过调整分绞毛刷安装件327使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和分绞毛刷上摆杆322处于活动状态,根据图4的视觉角度,将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顺时针转动,使分绞上毛刷325靠近纱线,保证接经机执行过程中,分绞上毛刷325处于可将纱线移动至接经机接收叉装置的执行状态。
为进一步限制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的调整位置,方便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的调整,分绞毛刷上摆杆322包括分绞毛刷本体3221、分绞毛刷第一限制块3222和分绞毛刷第二限制块3223,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固设有分绞毛刷限制腔3241,分绞毛刷第一限制块3222和分绞毛刷第二限制块3223作为分绞毛刷限制组件对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具体来说,分绞毛刷第一限制块3222位于分绞毛刷限制腔3241内,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通过分绞毛刷安装件327与分绞毛刷第一限制块3222安装,接经机无绞选纱时,将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旋转至分绞毛刷限制腔3241的腔壁与分绞毛刷第一限制块3222相抵,并通过调整分绞毛刷安装件327使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与分绞毛刷上摆杆322固定连接,此时分绞上毛刷325与纱线始终处于相离的状态;接经机有绞选纱时,将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旋转至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与分绞毛刷第二限制块3223相抵,并通过调整分绞毛刷安装件327使分绞毛刷上安装块324与分绞毛刷上摆杆322固定连接,使分绞上毛刷325与纱线始终处于执行状态。
分绞装置33包括分绞支座330、分绞驱动机构331、分绞传动机构332、分绞机构338,分绞驱动机构331、分绞传动机构332、分绞机构338分别安装在分绞支座330,分绞装置33通过分绞支座330安装在机壳7上,分绞驱动机构331包括分绞偏心轮3311,分绞偏心轮3311固设于接经机后传动机构83的后轴831上,后传动机构83驱动分绞偏心轮3311转动,分绞传动机构332包括分绞传动齿条3321,分绞传动齿条3321通过接经机侧驱动机构82的分绞齿轮822驱动,分绞机构338包括分绞驱动连接杆3343、分绞传动齿轮3342和分绞杆3341,分绞驱动连接杆3343与分绞驱动机构331通过分绞驱动联结块333连接,分绞驱动联结块333可调整分绞驱动机构331与分绞机构338的间距,分绞驱动机构331控制分绞机构338做水平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分绞传动齿轮3342与分绞传动齿条3321啮合连接,分绞传动机构332通过分绞传动齿条3321与分绞传动齿轮3342的连接控制分绞杆3341的转动,从而放松纱线便于分绞毛刷装置32分绞纱线,以及将下一次分绞的纱线进行限制。
张紧装置34包括上张紧机构、下张紧机构和张紧凸轮机构,上张紧机构包括上张紧摆杆342、左上张紧片343和右上张紧片344,下张紧机构包括下张紧摆杆347、左下张紧片345和右下张紧片346,上张紧机构和下张紧机构上下对称安装在基板351上,上张紧摆杆342和下张紧摆杆347转动连接在基板351,且与机壳7通过弹簧连接,弹簧用于上张紧机构和下张紧机构的复位,左上张紧片343和右上张紧片344固设在上张紧摆杆342的一端,上张紧摆杆342的另一端固设有上张紧推块341,左下张紧片345和右下张紧片346固设在下张紧摆杆347的一端,下张紧摆杆347的另一端固设有下张紧推块348,张紧凸轮机构包括上张紧凸轮340和下张紧凸轮349,上张紧凸轮340推动上张紧推块341,下张紧凸轮349推动下张紧推块348,通过上张紧凸轮340和下张紧凸轮349实现左下张紧片345和右下张紧片346与左上张紧片343和右上张紧片344相互靠近,通过弹簧复位使左下张紧片345和右下张紧片346与左上张紧片343和右上张紧片344相互远离,从而实现将分绞毛刷32移动过来的纱线压入接受叉装置38。
接受叉装置38安装在基板351的中心位置,张紧装置34的上张紧机构和下张紧机构相对于接受叉装置38对称分布,接受叉装置38可采用现有的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中,接经机的后传动机构83的后轴831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与有绞选纱装置,即分绞毛刷装置32、分绞装置33、张紧装置34和接受叉装置38中心线所在的水平面共面。
如图12-21,24-28所示,刀式打结部件1,包括刀式打结刀装置11、刀式勒结聚纱装置14和刀式废丝插丝装置12,刀式打结刀装置11位于刀式勒结聚纱装置14和刀式废丝插丝装置12之间,刀式废丝插丝装置12与刀式打结刀装置11固设连接形成安装模块,刀式打结刀装置11包括刀式打结支座111、刀式打结刀112和刀式打结驱动组件,刀式废丝插丝装置12包括废丝插丝支座120、废丝插丝驱动机构和废丝插针125,刀式勒结聚纱装置14包括刀式勒结支座146、凸轮组件、刀式勒结钩144、刀式打结辅助143以及隔离组件。
如图13-16所示,刀式打结支座111安装在接经机的机架,刀式打结驱动组件驱动刀式打结刀112转动进行打结以及剪短废纱,刀式打结刀112上设置有打结定位孔1121,刀式打结驱动组件设置有打结定位块,打结定位块和打结定位孔1121配合用于对刀式打结刀112的安装进行定位以及限制。
刀式打结支座111设置为类方形结构,刀式打结支座111上下端面固设有打结支座固定板1111,打结支座固定板1111上固设有若干打结支座固定孔(图未标识),接经机的机架上固设有对应的打结刀安装孔(图未显示),打结支座固定孔与打结刀安装孔相对,安装件如螺钉等插入打结支座固定孔与打结刀安装孔并将打结支座固定板与接经机的机架固设连接,从而实现刀式打结刀装置的安装,根据图12的视觉角度,刀式打结支座111左右方向的任一侧面作为接经机刀式废丝插丝装置的安装面1112,刀式打结支座111内固设有通腔(图未标识),刀式打结刀112和刀式打结驱动组件安装在刀式打结支座111的通腔内。
刀式打结刀112包括刀头端和固定端,刀头端包括打结刀固定刀片、打结刀弹簧片以及打结刀中片,打结刀固定刀片、打结刀弹簧片以及打结刀中片采用常规设置在此不作赘述,刀式打结刀112的固定端用于与刀式打结驱动组件固设连接,打结定位孔1121位于刀式打结刀112的固定端,相较于传统的刀式打结刀,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打结定位块和对应的打结定位孔1121,在安装时先进行定位,定位后可进一步限定刀式打结刀112在轴向的移动,可避免出现晃动等问题,影响后续的打结剪纱,从而提高刀式打结刀112的安装效率和打结剪纱效率。
刀式打结驱动组件包括打结传动轴114、打结支座铜套115、打结正齿113以及打结刀定位螺钉116,打结传动轴114伸入通腔,打结传动轴114位于通腔内的外表面固设有打结传动轴定位孔1141,打结传动轴定位孔与打结定位孔1121位置相对,打结定位块依次插入打结传动轴定位孔1141与打结定位孔1121将刀式打结刀112固设在打结传动轴114上,打结正齿113和打结支座铜套115固设于打结传动轴114位于通腔外的外表面,打结正齿113与接经机的驱动装置上打结对齿啮合连接,从而使传动装置的运动传递至刀式打结刀装置进行打结以及剪短废纱操作,打结刀定位螺钉116插入打结传动轴114与刀式打结刀112连接,位于打结传动轴114内部的打结刀定位螺钉116外表面可固设有第二打结刀定位螺钉(图未显示),用于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打结刀定位螺钉116。
本实施例中,刀式打结刀112采用浇注工艺生产,相较于现有的线切割生产工艺,减少刀式打结刀112生产时间以及人工成本,实现刀式打结刀112的批量化标准化生产。
如图17-23所示,刀式废丝插丝装置12包括废丝插丝支座120、废丝插丝驱动机构和废丝插针125,废丝插丝驱动机构安装在废丝插丝支座120,废丝插丝驱动机构驱动废丝插针125运行处理废丝。
废丝插丝支座120包括废丝插丝固定端1204和废丝插丝处理端1201,本实施例中,废丝插丝固定端1204和废丝插丝处理端1201一体成型,废丝插丝固定端1204安装在刀式打结刀装置的安装面1112上,刀式废丝插丝装置与刀式打结刀装置构成一个安装模块,可实现模块化标准化安装,废丝插丝固定端1204以及废丝插丝处理端1201固设有开口朝外的纱线缝腔1205,废丝插丝固定端1204以及废丝插丝处理端1201相对的端面设置为弧形,从而便于将上下纱线进行聚拢,将纱线移动至纱线缝腔1205进行归束,方便刀式打结刀装置打结,废丝插丝支座120上还固设有插针移动腔1202,废丝插针125位于插针移动腔1202内且沿插针移动腔1202上下滑动。
废丝插丝驱动机构包括废丝插丝凸轮121以及废丝摆杆122,废丝插丝凸轮121由接经机前传动机构(图未显示)驱动,废丝插丝凸轮121固设于前传动机构的主轴外表面,前传动机构带动废丝插丝凸轮121转动。
废丝摆杆122与废丝插丝固定端1204转动连接,废丝摆杆122与废丝插丝固定端1204的转动连接点与废丝摆杆122的一端构成废丝复位端1222,转动连接点与废丝摆杆122的另一端构成废丝活动端1221,废丝复位端1222与接经机机壳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复位实现废丝插针125执行废丝插丝,废丝活动端1221固设有废丝滑槽1223,废丝插针125与废丝活动端1221连接,且相对于废丝滑槽1223滑动连接,废丝活动端1221还固设有废丝凸块126,废丝插丝凸轮121通过推动废丝凸块126以及弹簧复位实现废丝摆杆122的摆动,从而带动废丝插针125升程进纱以及回程插丝。
本实施例中,废丝插丝凸轮121由三段不同弧度的弧形构成,包括第一凸轮弧形1211、第二凸轮弧形1212和第三凸轮弧形1213,第三凸轮弧形1213与废丝插丝凸轮121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二凸轮弧形1212废丝插丝凸轮121中心的距离,第二凸轮弧形1212废丝插丝凸轮121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一凸轮弧形1211废丝插丝凸轮121中心的距离,第三凸轮弧形1213与废丝凸块126相抵,控制废丝插针125升程移动至第一位置,即行程的最高位置,使纱线顺利移动至纱线缝腔1205而不与废丝插针125发生干涉,第二凸轮弧形1212与废丝凸块126相抵,控制废丝插针125回程移动至第二位置,废丝插针125将纱线进行限制,防止纱线脱离纱线缝腔1205,废丝插丝凸轮121转动至第三凸轮弧形1213与废丝凸块126相对时,废丝插丝凸轮121与废丝凸块126脱离相抵状态,弹簧复位,控制废丝插针125回程移动至第三位置,废丝插针125将废丝插丝处理,根据图18的视觉角度,废丝插丝凸轮121顺时针转动。
废丝插针125由废丝插针连接端1251和废丝插针插丝端1252构成,废丝插针连接端1251与废丝活动端1221连接,且相对于废丝滑槽1223滑动连接,废丝插针插丝端1252设置有插丝口,废丝插针125回程过程中将纱线限制在插丝口内。
废丝插丝支座120的废丝插丝处理端1201固设有废丝插丝通腔1203,根据图17的视觉角度,废丝插丝通腔1203左右贯通与外部连通,废丝插丝通腔1203内安装有废丝箱123,废丝插丝处理端120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一固定板127和第二固定板124,第一固定板127和第二固定板124位于废丝箱123的左右两侧,将废丝箱123固定在废丝插丝通腔1203内,废丝箱123固设有废丝箱通腔(图未标识),废丝箱通腔与纱线缝腔1205连通,废丝插针125依次沿插针移动腔1202、纱线缝腔1205插入废丝箱通腔,将刀式打结刀装置剪短的废纱插入到废丝箱123内。
优选的,为防止废丝插针125将废丝箱通腔的废纱带出以及细小废纱无法清理干净,废丝箱123的外部可拆卸安装海绵(图未显示),海绵位于废丝箱123上端且覆盖废丝箱通腔的进口端,海绵在插丝方向的移动行程小于废丝插针125在废丝箱123的移动行程,在实施过程中,纱线限制在废丝插针125的插丝口,废丝插针125的废丝插针插丝端1252带动海绵下移,海绵将细小的废纱清理干净,废丝插针125剖破海绵将废纱插入废丝箱123,海绵成本低,安装方便大大提高了废丝清理的效果。
如图24-28所示,刀式勒结聚纱装置14包括刀式勒结支座146、凸轮组件、刀式勒结钩144、刀式打结辅助143以及隔离组件,凸轮组件分别驱动刀式勒结钩144和刀式打结辅助143运行,刀式勒结钩144和刀式打结辅助143移动纱线并勒结,隔离组件用于隔离刀式勒结钩144和刀式打结辅助143。
刀式勒结支座146包括刀式勒结支座固定端1461和刀式勒结支座安装端1462,刀式勒结支座固定端146与接经机的机架固设连接,接经机的机架上固设有用于刀式勒结支座146安装的刀式勒结支座安装腔(图未显示),刀式勒结支座安装腔对刀式勒结支座146进行定位,从而提高刀式勒结支座146的安装效率,刀式勒结钩144和刀式打结辅助143安装在刀式勒结支座安装端1462,刀式勒结支座安装端1462固设有刀式勒结螺丝145,刀式勒结钩144和刀式打结辅助143通过隔离组件安装在刀式勒结螺丝145,具体来说,隔离组件包括第一钢套1491、第二钢套1492和隔离垫圈1493,第一钢套1491、第二钢套1492转动连接在刀式勒结螺丝145外表面,刀式勒结钩144和刀式打结辅助143分别固设在第一钢套1491、第二钢套1492外表面,从而可使刀式勒结钩144和刀式打结辅助143相对独立转动,隔离垫圈1493套设在刀式勒结螺丝145外表面且位于第一钢套1491和第二钢套1492之间,使刀式勒结钩144位于隔离垫圈1493和刀式勒结支座146之前,使刀式打结辅助143位于隔离垫圈1493与刀式勒结螺丝145的固定端之间,且隔离垫圈1493的内径与第一钢套1491和第二钢套1492的内径相配,隔离垫圈1493的外径大于第一钢套1491和第二钢套1492的外径,隔离垫圈1493将刀式勒结钩144和刀式打结辅助143完全隔离,避免出现运动干涉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刀式勒结聚纱装置安装在接经机,位于与刀式打结刀装置相邻的位置,且刀式勒结支座146、刀式勒结钩144、刀式打结辅助143依次靠近刀式打结刀装置。
凸轮组件包括勒结凸轮141和刀式打结辅助凸轮142,勒结凸轮141和刀式打结辅助凸轮142由接经机的前传动机构驱动,勒结凸轮141和刀式打结辅助凸轮142固设在前传动机构的主轴外表面,通过勒结凸轮141和刀式打结辅助凸轮142分别驱动刀式勒结钩144和刀式打结辅助143。
刀式打结辅助143包括辅助输入端1431和辅助输出端1432,辅助输出端1432与辅助输入端1431固设连接,通过驱动辅助输入端1431控制辅助输出端1432的摆动角度。
如图26所示,辅助输入端1431的一端固设有辅助安装孔14311,刀式勒结螺丝145贯穿辅助安装孔14311并与辅助输入端1431转动连接,辅助输入端1431的另一端固设有辅助凸轮滚珠147,刀式打结辅助凸轮142与辅助凸轮滚珠147相抵,刀式打结辅助凸轮142转动时驱动辅助凸轮滚珠147在竖直方向下移,带动辅助输入端1431转动,从而驱动辅助输出端1432摆动。
辅助输出端1432固设有弧形面14321,弧形面14321的开口方向与纱线的长度方向相对,在勒结聚纱过程中,纱线位于弧形面14321构成的区域内,辅助输出端1432的末端14322与刀式勒结支座146之间连接有弹簧(图未显示),用于复位。
刀式勒结钩144包括勒结钩输入端1441和勒结钩输出端1442,勒结钩输出端1442与勒结钩输入端1441固设连接,通过驱动勒结钩输入端1441控制勒结钩输出端1442的摆动角度。
如图27所示,勒结钩输入端1441的一端固设有勒结钩安装孔14411,刀式勒结螺丝145贯穿勒结钩安装孔14411并与勒结钩输入端1441转动连接,勒结钩输入端1441的另一端固设有勒结钩凸轮滚珠148,刀式打结勒结钩凸轮141与勒结钩凸轮滚珠148相抵,刀式打结勒结钩凸轮141转动时驱动勒结钩凸轮滚珠148在竖直方向下移,带动勒结钩输入端1441转动,从而驱动勒结钩输出端1442摆动。
勒结钩输出端1442固设有勒结钩钩板14421,有勒结钩钩板14421与勒结钩输出端1442端面构成容纳腔(图未标识),在勒结聚纱过程中,纱线位于容纳腔内,勒结钩输出端1442与刀式勒结支座146之间连接有弹簧(图未显示),用于复位。
本实施例实施过程中,刀式打结辅助143在刀式打结辅助凸轮142的驱动下将刀式打结刀装置在绕圈时将纱线驱动至合适位置保证打结刀完成纱线绕圈工作,完成后刀式打结辅助143复位,刀式打结刀装置在抽结脱结阶段时,勒结凸轮141驱动勒结钩输入端1441向内摆动,从而带动纱线移动使纱线脱离刀式打结刀装置,完成后刀式勒结钩144复位,刀式勒结钩144提供张力,便于打结刀的抽结脱结操作,刀式打结辅助143复位以及刀式勒结钩144复位将下一组纱线容纳在弧形面14321和勒结钩钩板14421之间,相较于传统的卡钳驱动,纱线的拉长量短,传动路径短,纱线断裂量小,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辅助凸轮滚珠147中心与辅助安装孔14311的中心间的距离小于辅助输出端1432的弧形面14321中心与辅助安装孔14311的中心间的距离;勒结钩凸轮滚珠148中心与勒结钩安装孔14411的中心间的距离小于勒结钩钩板14421中心与勒结钩安装孔14411的中心间的距离。
实施例
如图22-2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中额外设计废丝箱123处理废丝,而本实施例中,将废丝插丝支座120的废丝插丝处理端1201设计为废丝处理部件。
废丝插丝处理端1201内固设有废丝内腔1209,废丝插丝处理端1201的另一端固设有第二固定板124,第二固定板124与废丝插丝处理端1201构成废丝处理箱,废丝处理箱与实施例一的废丝箱123功能一致,第二固定板124与废丝内腔1209的内壁构成废丝处理腔(图未标识),废丝处理腔与实施例一的废丝箱通腔功能一致,废丝插针125插入废丝处理腔将刀式打结刀装置剪短的废纱插入到废丝处理箱。
本实施例刀式打结部件的实施过程如下:接经机的压脚装置将纱线压入刀式打结刀装置11刀头端的刀口内侧,废丝插丝驱动机构控制废丝插针125回程移动至第二位置限制纱线,并进一步将纱线推至刀口内侧,刀式勒结聚纱装置14的凸轮组件驱动刀式打结辅助143,刀式打结辅助143将纱线向前推动至刀头端的外侧,使刀式打结驱动组件驱动刀式打结刀112第一圈绕纱时不会发生干涉,刀式勒结钩144回程将经纱适度拉回以束拢上下经纱,确保刀式打结刀112绕第二圈时能钳到纱线,刀式勒结钩144继续回程将经刀式打结刀112二次绕纱形成的线圈勒结,废丝插丝驱动机构控制废丝插针125回程移动至第三位置,废丝插针125将打结后剪切的废纱插入到废丝箱123,实现一次打结工序。
如图29-33所示,废丝处理装置31包括废丝防护罩317、废丝处理机构、废丝处理驱动机构以及废丝处理支座313,废丝处理机构包括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和废丝毛刷312,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与废丝防护罩317保持相贴或近似相贴状态,废丝处理驱动机构控制废丝处理机构运行。
废丝防护罩317用于对废丝处理机构、废丝处理驱动机构以及废丝处理支座313进行防护,提高设备的安全等级,防止用户误伤,同时废丝防护罩317对废丝进行归束,如图30所示,废丝防护罩317包括废丝防护底板3172和废丝防护侧板3171,废丝防护侧板3171呈弧形固设在废丝防护底板3172,废丝防护侧板3171和废丝防护底板3172形成废丝处理机构的废丝安装腔3175,废丝防护侧板3171将废丝进行导向归束,废丝防护侧板3171固设有安装侧耳3173,安装侧耳3173通过安装件与接经机的机壳固设连接,废丝防护底板3172上固设有防护底板通孔3174。
废丝处理支座313上固设有处理支座安装孔3131,接经机的机壳上固设有对应的处理支座连接孔(图未显示),处理支座安装孔3131与处理支座连接孔一一对应,安装件依次插入处理支座安装孔3131和处理支座连接孔并将废丝处理支座313与机壳固设连接。
废丝处理驱动机构包括废丝驱动齿轮314,废丝驱动齿轮314与侧驱动机构82的过桥齿轮821啮合连接,实现侧驱动机构的运动传递,废丝驱动齿轮314通过第一支轴315与废丝处理支座313转动连接,具体来说,第一支轴315一端与废丝处理支座313固设连接,另一端贯穿废丝驱动齿轮314并与废丝驱动齿轮314转动连接,废丝驱动齿轮314的轴线与废丝驱动齿轮314的中轴线共线。
废丝驱动齿轮314上设有若干第二支轴316,若干第二支轴316以第一支轴315为中心环形分布,本实施例中,第二支轴316设有两组,第二支轴316分别与废丝驱动齿轮314和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固设连接,废丝驱动齿轮314通过第二支轴316带动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转动,废丝毛刷312固设在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进而通过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的转动带动废丝毛刷312转动处理废丝。
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固设有安装垫块通孔3112和若干沉孔3111,安装垫块通孔3112位于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的中心且安装垫块通孔3112的轴线与第一支轴315、防护底板通孔3174的轴线共线,第一支轴315伸入安装垫块通孔3112,第一支轴315的端面位于安装垫块通孔3112内,防止出现干涉,第一支轴315外表面套设由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废丝驱动齿轮314和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连接,通过弹簧使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与废丝防护罩317的废丝防护底板3172保持相贴或近似相贴状态,防止废丝移动至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与废丝防护罩317之间,发生废丝堆叠等问题,保证废丝能处理干净;沉孔3111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二支轴316的数量和位置相配,第二支轴316插入沉孔3111并使第二支轴316与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固设连接。
第二支轴316包括固定端(图未标识)和安装端(图未标识),第二支轴316的固定端与废丝驱动齿轮314和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固设连接,安装端的宽度大于固定端的宽度;沉孔3111由小孔和大孔构成,小孔的直径与固定端的直径相配,固定端贯穿小孔并与小孔孔壁螺纹连接,大孔的直径大于安装端的宽度,安装端位于大孔内,且安装端的高度小于大孔的高度,根据图33的视觉角度,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与第二支轴316处于紧固状态时,安装端的下端面不超过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的下端面,防止发生干涉,安装端的上端面与大孔的上端壁存在废丝毛刷间隙,当需要调整时,第二支轴316脱离与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的固设状态,废丝毛刷安装垫块311移动至安装端与大孔端壁相抵,进而带动废丝驱动齿轮314进行调整,相较于传统的将废丝处理装置31整体拆卸后进行调整的结构,本实施例调整方式更加简单方便。
如图34-36所示,剪压纱装置21包括剪纱组件、辅助压脚组件和剪压纱驱动组件,辅助压脚组件包括调节件219,剪压纱驱动组件控制剪纱组件的剪纱运动以及辅助压脚组件的压纱运动,调节件219用于控制辅助压脚组件与剪压纱驱动组件间的移动间隙。
剪纱组件包括剪刀支座213、固定剪刀214和活动剪刀212,剪纱组件通过剪刀支座213固设在接经机的压脚装置上,剪压纱装置21与压脚装置构成整体,从而通过整体安装接经机的机壳,剪刀支座213上固设有通腔(图未标识),固定剪刀214固设安装在剪刀支座213,固定剪刀214的端面固设有切面,固定剪刀214与通腔的下端面之间形成剪刀滑腔(图未标识),活动剪刀212位于剪刀滑腔内并可沿剪刀滑腔滑动,剪刀滑腔的高度优选与活动剪刀212的厚度相配,使活动剪刀212与固定剪刀214之间的剪纱间隙为零或近似为零,避免剪线后纱线落入剪纱间隙内。
如图36所示,活动剪刀212包括活动剪刀固定端2121和活动剪刀滑动端2122,活动剪刀固定端2121与剪压纱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活动剪刀滑动端2122的上下两侧固设有纱线容纳腔2123,纱线容纳腔2123的一端与活动剪刀滑动端2122的上端面平滑连接,便于纱线导入,纱线容纳腔2123的另一端设为锐口,在活动剪刀212滑动时,纱线容纳腔2123的锐口与固定剪刀214的切面靠近,纱线移动至锐口,直至固定剪刀214的切面将纱线剪切。
辅助压脚组件包括辅助压脚安装座217、辅助压脚台阶216、辅助压脚头215和辅助压脚杆218,辅助压脚安装座217固设安装在剪刀支座213,辅助压脚台阶216固设安装在辅助压脚安装座217,辅助压脚杆218贯穿辅助压脚台阶216并与辅助压脚台阶216滑动连接,辅助压脚头215固设在辅助压脚杆21,辅助压脚杆218沿辅助压脚台阶216滑动带动辅助压脚头215远离辅助压脚台阶216放松纱线或与辅助压脚台阶216相抵压紧纱线,优选的,辅助压脚头215与辅助压脚台阶216相对的端面固设有用于缓冲的橡胶圈。
辅助压脚头215和辅助压脚台阶216的压线面与剪压纱驱动组件的距离大于剪纱组件的剪线位置与剪压纱驱动组件的距离,使辅助压脚头215先将纱线压住后再进行剪纱操作。
剪压纱驱动组件包括剪刀后连杆210和剪刀推杆联结块211,剪刀推杆联结块211用于连接剪刀后连杆210和剪纱组件,具体来说,剪刀推杆联结块211与剪刀后连杆210转动连接,活动剪刀212的活动剪刀固定端2121插入剪刀推杆联结块211,并通过剪压纱顶紧件(图未显示)将剪刀推杆联结块211与剪刀推杆联结块211顶紧,保证两者的固定连接状态,剪刀后连杆210通过接经机的驱动装置驱动,控制剪刀后连杆210做往复运动。
调节件219与辅助压脚杆218可调节连接,如螺纹连接等,调节件219与辅助压脚头215位于辅助压脚台阶216的两端,辅助压脚杆218套设有辅助压脚弹簧(图未显示),辅助压脚弹簧分别与辅助压脚台阶216端面以及调节件219端面连接,调节件219与剪刀推杆联结块211间设置有移动间隙。
本实施例剪压纱装置21实施过程中,剪压纱后,剪刀后连杆210带动剪刀推杆联结块211朝向剪刀支座213移动,同时带动活动剪刀212滑动,使活动剪刀212脱离与固定剪刀214的剪切状态,并带动活动剪刀212继续滑动,纱线容纳腔2123与外部连通,纱线移动至纱线容纳腔2123,进行下一次剪纱工序,在剪刀推杆联结块211带动活动剪刀212滑动过程中,剪刀推杆联结块211与调节件219相抵,并推动调节件219使辅助压脚头215脱离与辅助压脚台阶216的压纱状态,防止干涉打结工序,进行剪纱时,剪刀后连杆210带动剪刀推杆联结块211朝向固定剪刀214移动,辅助压脚弹簧复位带动辅助压脚头215朝辅助压脚台阶216滑动直至将纱线压紧,剪刀后连杆210带动剪刀推杆联结块211继续移动直至将纱线剪切,本实施例通过辅助压脚组件在剪纱组件剪纱时压紧纱线,避免张紧的纱线在剪断的瞬间产生抖动弹跳等问题,同时可避免出现掉纱问题,实现了纱线张力的释缓,辅助压脚组件借用剪纱组件的回程,及时解除压纱状态,精简结构,以免干涉压脚装置的后续操作。
调节件219与辅助压脚杆218可调节连接,如螺纹连接等,通过调整调节件219在辅助压脚杆218的位置可控制调节件219端面与剪刀推杆联结块211的间距,进而控制辅助压脚组件脱纱和剪纱组件回程的时间差,从而可修正零件的安装误差,并适应接经机的多用选纱。
如图37-40所示,压脚装置22包括压脚安装座、压脚驱动组件、压脚组件、压脚调节件223和压脚限位调节件229,压脚驱动组件、压脚组件和压脚限位调节件229分别安装在压脚安装座,压脚限位调节件229与压脚调节件223保持相抵状态用于限制压脚调节件223的移动。
压脚安装座包括压脚推杆安装座2221、压脚安装基板2222和压脚支座2223,剪压纱装置固设在压脚安装基板2222,压脚安装基板2222固设在接经机的机壳,压脚推杆安装座2221和压脚支座2223位于压脚安装基板2222的两侧,且与压脚安装基板2222固设连接,压脚驱动组件安装在压脚推杆安装座2221一侧,压脚组件、压脚调节件223和压脚限位调节件229安装在压脚支座2223。
压脚驱动组件包括压脚后连杆220和压脚推杆221,压脚后连杆220与压脚推杆221转动连接,压脚后连杆220通过接经机的驱动装置驱动,压脚推杆安装座2221上固设有压脚推腔(图未标识),压脚推杆221位于压脚推腔且相对压脚推腔滑动连接,驱动装置通过压脚后连杆220控制压脚推杆221做直线的往复运动。
压脚组件包括压脚前连杆226、压脚滑块228以及压脚头227,压脚前连杆226的两端分别贯穿压脚支座2223和压脚安装基板2222,且与压脚支座2223和压脚安装基板2222滑动连接,压脚前连杆226的一端伸入压脚推腔与压脚推杆221固设连接,压脚头227固设于压脚前连杆226的另一端。
压脚支座2223固设有压脚安装腔2224和压脚通腔2225,根据图37的视觉角度,两组压脚滑块228以压脚前连杆226为中心上下对称安装在压脚安装腔2224内,压脚前连杆226相对于两组压脚滑块228滑动连接,压脚通腔2225内设置两组压脚滑块连杆224,两组压脚滑块连杆224分别与两组压脚滑块228对应,压脚滑块连杆224一端与压脚支座2223固设连接,另一端贯穿压脚支座2223与压脚滑块228滑动连接,在压脚前连杆226的移动方向上,压脚滑块228与压脚安装腔2224的之间设置有压脚缓冲间隙。
压脚调节件223设置有两组且以压脚前连杆226为中心上下对称安装在压脚支座2223,压脚调节件223与压脚前连杆226的间距大于压脚滑块连杆224与压脚前连杆226的间距,压脚支座2223上固设有压脚调节孔(图未标识),压脚调节孔的轴线与压脚前连杆226的轴线平行,压脚调节件223贯穿压脚调节孔延伸至压脚通腔2225并与压脚支座2223固设连接,本实施例压脚调节件223可设为螺丝,压脚调节件223与压脚支座2223通过螺纹连接。
压脚调节件223与压脚滑块连杆224之间设置有压脚调节块225,压脚调节块225与压脚调节件223和压脚滑块连杆224滑动连接,压脚调节件223套设有第一压脚弹簧(图未显示),第一压脚弹簧位于压脚调节块225的端面与压脚通腔2225的端壁之间,压脚滑块连杆224套设有第二压脚弹簧(图未显示),第二压脚弹簧两端连接压脚调节块225的端面与压脚滑块228的端面,压脚调节块225用于同步控制第一压脚弹簧和第二压脚弹簧的弹簧状态,即影响第一压脚弹簧或第二压脚弹簧的弹簧状态可影响第二压脚弹簧或第一压脚弹簧的状态。
驱动装置启动通过压脚后连杆220控制压脚推杆221移动,使压脚头227移动至与压脚滑块228相抵将纱线压紧,在纱线压紧的同时通过第二压脚弹簧压脚滑块228可进行一定的缓冲,以缓减纱线的张紧力,其次便于打结刀打结时抽线。
压脚支座2223固设有压脚限位调节孔(图未标识),压脚限位调节孔与压脚调节孔连通,且压脚限位调节孔的轴线与压脚调节孔的轴线垂直,压脚限位调节件229插入压脚限位调节孔并与压脚支座2223固设连接,压脚限位调节件229与压脚调节件223相抵,具体来说,压脚限位调节件229包括压脚限位固定端2291、压脚限位滚珠端2293以及压脚限位螺母2292,压脚限位固定端2291与压脚限位调节孔的孔壁螺纹连接,压脚限位螺母2292将压脚限位固定端2291与压脚支座2223固设连接,压脚限位滚珠端2293位于压脚限位固定端2291一端,且与压脚限位固定端2291弹性连接,压脚装置22运行时,因为弹性作用,压脚限位滚珠端2293与压脚调节件223始终保持相抵状态,从而防止压脚调节件223松动,影响第一压脚弹簧、第二压脚弹簧的弹簧状态,进而影响压脚滑块228的缓冲状态,从而通过压脚限位调节件229保证压脚装置22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提高压脚装置2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压脚推杆安装座2221固设有压脚推杆调节孔2226,压脚推杆调节孔2226与压脚推腔连通,压脚推杆调节孔2226用于拆卸、安装或修正压脚前连杆226与压脚推杆221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压脚推杆安装座2221还设有避空腔2227,防止与零件干涉。
如图41-4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所述的探纱和前进装置包括上探纱机构、下探纱机构、上前进机构和下前进机构,上前进机构包括上棘轮4261、和上棘轮钩拨杆4262,下前进机构包括下棘轮4251和下棘轮爪拨杆4252,上棘轮4261的棘齿与下棘轮4251的棘齿朝向相同,棘齿方向均以机头前进方向为正方向的左旋方向,上棘轮钩拨杆4262拨动上棘轮4261转动的方向与上棘轮4261的棘齿朝向相反,下棘轮爪拨杆4252拨动下棘轮4251转动的方向与下棘轮4251的棘齿朝向相反。
上探纱机构用于检测上层纱线,上探纱机构包括上探摆杆4212和上探纱片4213,上探摆杆4212和上探纱片4213设置为分体结构,上探摆杆4212固设有上调节安装垫柱4215,上调节安装垫柱4215与接经机的机壳7转动连接,使上探摆杆4212以上调节安装垫柱4215为摆动点进行摆动,上探摆杆4212的一端与上探纱片4213连接,上探摆杆4212的另一端与上前进机构连接,具体来说,上探纱片4213固设有上探纱安装块42131,上探纱安装块42131与上探摆杆4212可拆卸安装,上探纱安装块42131上固设有上探纱调节槽(图未标识),通过上探纱调节槽调节上探纱安装块42131在上探摆杆4212上的安装位置,从而实现对上探纱片4213的微调,上探摆杆4212与机壳7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复位驱动上探纱片4213下移。
下探纱机构用于检测下层纱线,下探纱机构包括下探摆杆4222和下探纱片4223,下探摆杆4222和下探纱片4223设置为分体结构,下探摆杆4222固设有下调节安装垫柱4225,下调节安装垫柱4225与接经机的机壳7转动连接,使下探摆杆4222以下调节安装垫柱4225为摆动点进行摆动,下探摆杆4222的一端与下探纱片4223连接,下探摆杆4222的另一端与下前进机构连接,具体来说,下探纱片4223固设有下探纱安装块42231,下探纱安装块42231与下探摆杆4222可拆卸安装,下探纱安装块42231下固设有下探纱调节槽(图未标识),通过下探纱调节槽调节下探纱安装块42231在下探摆杆4222下的安装位置,从而实现对下探纱片4223的微调,下探摆杆4222与机壳7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复位驱动下探摆杆4222上移。
本实施例中,上调节安装垫柱4215和下调节安装垫柱4225的轴线非共线设置。
上探纱机构和下探纱机构通过接经机的前传动机构驱动,具体来说,前传动机构包括主轴424,主轴424通过主轴安装座4241安装在机壳7上,主轴424上固设有上探纱调节凸轮4246和下探纱调节凸轮4245,上探摆杆4212上固设有上探纱推块4214,下探摆杆4222上固设有下探纱推块4224,上探纱调节凸轮4246和下探纱调节凸轮4245分别对上探纱推块4214和下探纱推块4224进行推动,进而驱动下探纱片4223和上探纱片4213进行纱线检测工序。
接经机与机架9连接,本实施例的机架9指西湖接经机专用机架,机架9包括滑轨97、固架齿条96和游架齿条95,滑轨97与机壳7滑动连接,固架齿条96与上前进机构对应,游架齿条95与下前进机构对应,固架齿条96的齿形与游架齿条95的齿形倾斜方向相同,固架齿条96的齿形以及游架齿条95的齿形均沿接经机移动的正方向即图示中的y方向倾斜分布,固架齿条96的齿形以及游架齿条95的齿形均与接经机移动的正方向即图示中的y方向的夹角设置为锐角,滑轨97与机架7的下端面滑动连接,且滑轨97作为支撑部件对接经机进行支撑,相较于适用于飞红机架的接经机来说,两者的游架齿条95齿形相同,而固架齿条96的齿形相反。
上前进机构与上探纱机构通过上调节后连杆4211连接,上前进机构还包括包括上蜗杆4260和上调节块4263,上蜗杆4260和上棘轮4261作为整体与机壳7转动连接,上棘轮4261转动可带动上蜗杆4260转动,上调节块4263与机壳7转动连接,上调节块4263与上调节后连杆4211转动连接,形成类连杆结构,实现动力的传递,上棘轮4261表面的棘齿朝向箭头X的正方向,上棘轮钩拨杆4262呈弧形结构,上棘轮钩拨杆4262位于上蜗杆4260的一侧,上棘轮钩拨杆4262包括钩拨杆固定端和钩型端,上棘轮钩拨杆4262的钩拨杆固定端与上调节块4263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调节块4263与上调节后连杆4211的转动连接位置以及上棘轮钩拨杆4262的钩拨杆固定端与上调节块4263的转动连接位置位于上棘轮4261与下棘轮4251之间的区域,钩型端设置为钩型,上棘轮钩拨杆4262的钩型端用于拨动上棘轮4261的棘齿,进而控制上棘轮4261以及上蜗杆4260的转动,上蜗杆4260与固架齿条96啮合,驱动接经机的机头前进,通过上棘轮钩拨杆4262的钩型设计使上前进机构与上探纱机构的运动实现有效传递,进而通过上探纱机构的运动带动上前进机构的运行,集成了探纱操作和机头前进操作。
下前进机构与下探纱机构通过下调节后连杆4221连接,下前进机构包括下蜗杆4250、下棘轮4251、下棘轮爪拨杆4252和下调节块4253,下蜗杆4250和下棘轮4251作为整体与机壳7转动连接,下棘轮4251转动可带动下蜗杆4250转动,下调节块4253与机壳7转动连接,下调节块4253与下调节后连杆4211转动连接,形成类连杆结构,实现动力的传递,下棘轮4251表面的棘齿朝向箭头X的正方向,下棘轮爪拨杆4252呈弧形结构,下棘轮爪拨杆4252位于下蜗杆4250的一侧,下棘轮爪拨杆4252包括爪拨杆固定端和尖型端,下棘轮爪拨杆4252的爪拨杆固定端与下调节块4253转动连接,下棘轮爪拨杆4252的爪拨杆固定端与下调节块4253的转动连接位置以及下调节块4253与下调节后连杆4211的转动连接位置位于上棘轮4261与下棘轮4251之间的区域,尖型端为尖型,下棘轮爪拨杆4252的尖型端用于拨动下棘轮4251的棘齿,进而控制下棘轮4251以及下蜗杆4250的转动,下蜗杆4250与游架齿条96啮合,驱动接经机的机头前进。
上棘轮4261以及下棘轮4251的棘齿方向相同,棘齿方向均以机头前进方向为正方向的左旋方向,上棘轮钩拨杆4262与下棘轮爪拨杆4252位于上棘轮4261以及下棘轮4251的异侧且位于上棘轮4261以及下棘轮4251相对的一侧,本实施例中,上棘轮钩拨杆4262位于上棘轮4261的右侧,下棘轮爪拨杆4252下棘轮4251的左侧,相较于适用于飞红机架的接经机来说,两者下棘轮4251的棘齿方向以及下棘轮爪拨杆4252的安装方向相同,而两者的上棘轮4261的棘齿方向以及上棘轮钩拨杆4262的安装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实施过程中,主轴424转动,使上探纱调节凸轮4246脱离与上探纱推块4214的相抵状态,上探纱片4213下移,若有纱线时,纱线对上探纱片4213进行支撑,上探纱片4213下移的距离不足以使上棘轮钩拨杆4262前进一个棘齿,上前进机构的上蜗杆4260和上棘轮4261保持不变,若无纱线,上探纱片4213继续下移,上探摆杆4212带动下调节后连杆4211、上调节块4263上移,使上棘轮钩拨杆4262前进一个棘齿,上探纱调节凸轮4246转动与上探纱推块4214相抵,将上探纱片4213顶起,上探摆杆4212带动下调节后连杆4211、上调节块4263下移,上棘轮钩拨杆4262拨动上棘轮4261朝箭头X负方向转动,上蜗杆4260与固架齿条96啮合,使接经机前进,主轴424转动,使下探纱调节凸轮4245脱离与下探纱推块4224的相抵状态,下探纱片4223上移,若有纱线时,纱线对下探纱片4223的上移进行限制,下探纱片4223上移的距离不足以使下棘轮爪拨杆4262后退一个棘齿,下前进机构的下蜗杆4260和下棘轮4261保持不变,若无纱线,下探纱片4223继续上移,下探摆杆4222带动下调节后连杆4221、下调节块4263下移,使下棘轮爪拨杆4262后退一个棘齿,下探纱调节凸轮4246转动与下探纱推块4224相抵,将下探纱片4223下压,下探摆杆4222带动下调节后连杆4221、下调节块4263上移,下棘轮爪拨杆4262拨动下棘轮4261朝箭头X负方向转动,下蜗杆4260与游架齿条96啮合,使接经机的机头前进。
如图45所示,移结装置73包括移结摆杆731、移结连杆732、移结钩734、移结曲柄737以及成结挡板,移结曲柄737的固定端固设于接经机传动装置的前传动机构81的主轴812上,前传动机构81将动力通过主轴812传递给移结曲柄737,移结摆杆731与机壳7转动连接,移结钩734一端与移结摆杆731转动连接,另一端固设有移结滑动槽(图未显示),移结连杆732贯穿移结滑动槽与移结曲柄737的活动端转动连接,移结连杆732相对于移结滑动槽滑动连接,移结连杆732的另一端与移结摆杆731转动连接,移结连杆732的转动连接位置位于移结摆杆731与机壳7的转动连接位置与移结钩734与移结摆杆731的转动连接位置之间,移结钩734的下方固设有移结片736,移结钩734以及移结片736均设为多孔位结构,可实现不同的组合,前传动机构81驱动移结曲柄737转动通过移结摆杆731、移结连杆732、移结钩734、移结曲柄737的连接,使移结片736沿弧形路径将打结后纱线向后拨动。
成结挡板包括成结固定挡板733和成结活动挡板735,成结固定挡板733和成结活动挡板735为分体结构,成结固定挡板733固设在机壳7上,成结活动挡板735安装在机壳7,且成结活动挡板735的安装角度可调,以便适应不同的移结场景。
实施例
如图46-62所示,本实施例的选纱部件采用无绞选纱装置3,无绞选纱装置3包括选纱摆杆装置36、张紧装置34、选纱针限位装置和可调防退钩装置,选纱摆杆装置36包括上选纱组件、下选纱组件、选纱摆杆驱动组件、选纱连接组件365以及选纱调节组件366,上选纱组件和下选纱组件通过选纱连接组件365进行同步运行,选纱调节组件366用于调整上选纱组件和下选纱组件的间距。
如图47-52所示,可调防退钩装置包括基板351和两组防退钩组件,两组防退钩组件对称安装在基板351,防退钩组件包括防退钩358、固定组件、限制组件和锁紧件350,固定组件用于防退钩358的安装,限制组件对防退钩358的调节位置进行限制和定位,锁紧件350用于锁死固定组件和限制组件。
基板351设置为板状结构,基板351的上下的端面固设有基板固定部353,基板固定部353与机壳相抵,通过常规的固定方式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基板351上固设有内凹的基板滑腔352,基板滑腔352与水平面平行且位于基板351的中心位置,两组防退钩组件相对于基板滑腔352对称安装在基板351上。
防退钩358包括防退钩固定端3581和防退钩活动端3584,防退钩固定端3581和防退钩活动端3584固设连接,防退钩活动端3584的端面固设有防退钩头3585,防退钩固定端3581用于与基板351连接,防退钩活动端3584设置为折线结构,可防止调节时与限制组件发生干涉问题,具体来说,防退钩固定端3581上固设有防退通孔3582和防退通锥孔3583,基板351上固设有基板第一安装孔3512和基板第二安装孔3515,基板第一安装孔3512与防退通孔3582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基板第二安装孔3515与防退通锥孔3583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
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357和调节件356,固定件357依次插入防退通孔3582、基板第一安装孔3512将防退钩固定端3581固定安装在基板351,固定件357可采用螺钉、螺丝等现有的紧固结构,调节件356依次插入防退通锥孔3583、基板第二安装孔3515将防退钩固定端3581固定安装在基板351,调节件356可采用锥形螺钉、锥形螺丝等现有的紧固结构,调节件356包括锥形面,锥形面与锥度与防退通锥孔3583锥面的锥度相配,锥形面的高度大于锥面的高度,防退钩固定端3581与基板351紧固时,调节件356的锥形面与防退通锥孔3583的锥面相抵,位于外部的锥形面与防退钩固定端3581的端面相抵,且位于外部的锥形面的直径大于防退通锥孔3583的直径,在固定件357固定,即防退钩358执行的接经机无绞选纱情况下,可以进一步保证防退钩358固定的稳定性,在失效状态下即无需防退钩358执行的接经机有绞选纱情况下,去除固定件357,旋松调节件356,可使防退钩358相对于基板351处于可调节的活动状态,同时保证防退钩358复位的位置保持一致,防止因出现位置偏移导致防退钩活动端3584的偏差,影响后续的工序。
锁紧件350可采用现有的无头螺丝等零件,锁紧件350插入基板第二安装孔3515,锁紧件350与调节件356沿基板第二安装孔3515的两端插入第二安装孔3515,锁紧件350将调节件356锁死,防止因抖动震颤等导致调节件356发生自转逐渐脱离防退钩固定端3581。
基板351上固设有安装腔3514,安装腔3514为内凹结构,安装腔3514上固设有限制孔3513,限制孔3513的轴线与基板第一安装孔3512以及基板第二安装孔3515的轴线垂直,限制组件包括限制件354,限制件354插入限制孔3513,并固定在基板351,如图49所示,在竖直方向上防退钩固定端3581的上端面位于安装腔3514的上下端面之间以及限制件354的上下端之间,在水平方向上,限制件354的端面超出基板351的端面,接经机无绞选纱时,防退钩固定端3581的前端面与限制件354的后端面相抵,根据图52的视觉角度,防退钩固定端3581水平方向的尺寸小于竖直方向的尺寸,防退钩358转动调节使之失效时,防退钩固定端3581不会与限制件354干涉,防退钩358复位时,防退钩固定端3581与限制件354相抵,从而对防退钩358复位进行定位,防止出现转动过度的问题,保证复位的精确度。
为保证限制件354安装的稳定性,基板351上固设有限制安装孔(图未标识),限制安装孔的轴线与限制孔3513的轴线垂直,且限制安装孔与限制孔3513连通,限制安装孔内装配有锁紧件350,锁紧件350将限制件354锁死,从而保证限制件354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可调防退钩装置的实施过程中,接经机无绞选纱时,固定件357和调节件356将防退钩358与基板351固定连接,防退钩固定端3581与限制件354相抵,防退钩358处于执行状态,当接经机有绞选纱时,取出固定件357,旋松调节件356,手动转动防退钩358,使防退钩358脱离执行状态且与部件无干涉,使防退钩358进入失效状态,并通过固定件357和调节件356使防退钩358保持失效状态,接经机再次无绞选纱时,防退钩358复位,防退钩固定端3581与限制件354相抵,限制件354对防退钩358复位进行限制和定位,使防退钩358进入执行状态,并通过固定件357和调节件356使防退钩358保持执行状态,本实施例实施过程中,调节件356与防退钩固定端3581始终保持活动或固定的连接状态,从而保证防退钩358的位置始终保持一致。
本实施例中,可调防退钩装置可采用不可调结构。
如图53-56所示,本实施例中,上选纱组件以及下选纱组件安装在基板351上,且以基板351中心线为中心上下对称分布,选纱摆杆装置与可调防退钩装置分别安装在基板351的两侧,且选纱摆杆装置与可调防退钩装置的中心线共面。
上选纱组件包括上选纱摆杆361和上选纱针362,上选纱针362安装在上选纱摆杆361的一端,上选纱摆杆361的另一端安装有上选纱弹簧安装块360,上选纱弹簧安装块360与基板351间连接有弹簧,用于上选纱摆杆361的复位,上选纱摆杆361与基板351转动连接,且上选纱摆杆361与基板351的连接位置设置为上摆动点,上摆动点位于上选纱针362与上选纱弹簧安装块360之间,上摆动点与上选纱针362的距离大于上摆动点与上选纱弹簧安装块360的距离。
下选纱组件和上选纱组件结构相同,下选纱组件包括下选纱摆杆363和下选纱针364,下选纱针364安装在下选纱摆杆363的一端,下选纱摆杆363的另一端安装有下选纱弹簧安装块367,下选纱弹簧安装块367与基板351间连接有弹簧,用于下选纱摆杆363的复位,下选纱摆杆363与基板351转动连接,且下选纱摆杆363与基板351的连接位置设置为下摆动点,下摆动点位于下选纱针364与下选纱弹簧安装块367之间,下摆动点与下选纱针364的距离大于下摆动点与下选纱弹簧安装块367的距离。
选纱调节组件366安装在下选纱摆杆363且位于下选纱弹簧安装块367和下摆动点之间,选纱调节组件366沿下选纱摆杆363滑动,调节选纱调节组件366在下选纱摆杆363的位置,如图56所示,选纱调节组件366设置为类C型结构,具体来说,选纱调节组件366固设有贯穿的调节移动腔3661,下选纱摆杆363插入调节移动腔3661,调节移动腔3661的侧边固设有选纱调节上固定块3663和选纱调节下固定块3662,选纱调节上固定块3663和选纱调节下固定块3662间形成调节间隙槽,调节间隙槽与调节移动腔3661连通,选纱调节上固定块3663和选纱调节下固定块3662间连接有选纱调节件(图未显示),选纱调节件控制调节间隙槽的间距,调节间隙槽的间距控制下选纱摆杆363外壁与调节移动腔3661内壁的间隙,选纱调节件将控制选纱调节上固定块3663和选纱调节下固定块3662处于锁紧状态时,调节间隙槽的间距降低,下选纱摆杆363外壁与调节移动腔3661内壁相抵,选纱调节组件366与下选纱摆杆363固定连接,选纱调节件控制选纱调节上固定块3663和选纱调节下固定块3662处于放松状态时,调节间隙槽的间距回复初始状态,下选纱摆杆363外壁脱离与调节移动腔3661相抵状态,选纱调节组件366相对于下选纱摆杆363活动连接,此时可调整选纱调节组件366在下选纱摆杆363的位置,选纱调节组件366移动至设定位置时,选纱调节件锁紧即可。
选纱连接组件365的一端与上选纱摆杆361转动连接,选纱连接组件365与上选纱摆杆361转动连接的转动点位于上选纱针362与上摆动点之间,选纱连接组件365的另一端与选纱调节组件366转动连接,选纱调节组件366在下选纱摆杆363上位置的移动带动选纱连接组件365的移动,从而调整上选纱摆杆361和下选纱摆杆363的夹角角度,进而调整上选纱针362与下选纱针364的间距,从而满足上选纱针362与下选纱针364间不同的间距需要,解决因零件误差以及长时间使用引起的上选纱摆杆361与下选纱摆杆363上下不对称的问题,选纱调节组件可方便快速进行修正,提高调整效率以及可提高选纱摆杆装置的使用寿命。
选纱摆杆驱动组件包括选纱摆杆驱动凸轮368,选纱摆杆驱动凸轮368固设在接经机前传动机构的传动主轴424,选纱摆杆驱动凸轮368通过传动主轴424驱动,选纱连接组件365上安装有选纱摆杆滚珠369,选纱摆杆驱动凸轮368转动与选纱摆杆滚珠369相抵,进而控制选纱连接组件365下移,选纱连接组件365下移带动上选纱摆杆361以及下选纱摆杆363同步反向运行,使上选纱针362和下选纱针364同步反向摆动实现选纱。
如图57所示,张紧装置34包括上张紧机构、下张紧机构和张紧凸轮机构,上张紧机构包括上张紧摆杆342、左上张紧片343和右上张紧片344,下张紧机构包括下张紧摆杆347、左下张紧片345和右下张紧片346,上张紧机构和下张紧机构上下对称安装在基板351上,上张紧摆杆342和下张紧摆杆347转动连接在基板351,且与机壳7通过弹簧连接,弹簧用于上张紧机构和下张紧机构的复位,左上张紧片343和右上张紧片344固设在上张紧摆杆342的一端,上张紧摆杆342的另一端固设有上张紧推块341,左下张紧片345和右下张紧片346固设在下张紧摆杆347的一端,下张紧摆杆347的另一端固设有下张紧推块348,张紧凸轮机构包括上张紧凸轮340和下张紧凸轮349,上张紧凸轮340推动上张紧推块341,下张紧凸轮349推动下张紧推块348,通过上张紧凸轮340和下张紧凸轮349实现左下张紧片345和右下张紧片346与左上张紧片343和右上张紧片344相互靠近,通过弹簧复位使左下张紧片345和右下张紧片346与左上张紧片343和右上张紧片344相互远离,从而实现将分绞毛刷32移动过来的纱线压入接受叉装置38。
如图58-62所示,选纱针限位装置包括行程挡块370、上针限位块375、下针限位块376和针限位安装支座374,上针限位块375和下针限位块376安装在针限位安装支座374,行程挡块370固设在接受叉装置,接受叉装置通过行程挡块370带动针限位安装支座374运行。
接受叉装置安装在基板351上,且与可调防退钩装置位于基板351的同侧,接受叉装置包括接受叉偏心轮382、接受叉后连杆385、选纱板387以及接受叉连杆386,接受叉偏心轮382固设在后传动机构的后轴91上,接受叉偏心轮382的转动中心偏离接受叉偏心轮382的圆心位置,接受叉偏心轮382包括分绞偏心轮中片383,分绞偏心轮中片383与接受叉后连杆385通过偏心轮联结块384联结,具体来说,分绞偏心轮中片383与偏心轮联结块384转动连接,接受叉后连杆385插入偏心轮联结块384并固设连接进行锁定,需要调整时,解除接受叉后连杆385与偏心轮联结块384的锁定状态,偏心轮联结块384沿接受叉后连杆385滑动至设定位置再次锁定即可,调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申请的偏心轮联结块384与选纱摆杆的选纱调节组件结构相同,再次不作赘述,选纱板387固设在基板351上,接受叉后连杆385与接受叉连杆386固设连接,且接受叉后连杆385与接受叉连杆386相对于选纱板387滑动连接,接受叉装置还包括其他部件,这些部件采用现有结构即可,再次不作赘述。
如图60所示,行程挡块370固设在接受叉连杆386的端面,行程挡块370与针限位安装支座374位置相对,行程挡块370位于针限位安装支座374的一侧,且在竖直方向上,行程挡块370与针限位安装支座374具有重叠部分,后传动机构启动带动接受叉偏心轮382转动,进而通过分绞偏心轮中片383带动接受叉后连杆385做直线往复运动,使接受叉连杆386带动行程挡块370做直线往复运动。
上针限位块375和下针限位块376以基板351中心线为中心上下对称分布,接受叉装置安装在基板351的中心线,即上针限位块375和下针限位块376以接受叉装置中心线为中心上下对称分布,针限位安装支座374与接受叉装置的选纱板387滑动连接。
选纱针限位装置还包括上伸缩杆安装块372和下伸缩杆安装块378,上伸缩杆安装块372和下伸缩杆安装块378固设在基板351,上伸缩杆安装块372和下伸缩杆安装块378以基板351中心线为中心上下对称分布,针限位安装支座374的上侧固设有上针限位伸缩杆373,上针限位伸缩杆373贯穿上伸缩杆安装块372并与上伸缩杆安装块372滑动连接,上针限位伸缩杆373的端面安装有上螺帽371,用于限制上针限位块375的移动行程,上针限位伸缩杆373套设有弹簧(图未显示),弹簧分别连接针限位安装支座374和上伸缩杆安装块372,用于上针限位块375的复位。
针限位安装支座374的下侧固设有下针限位伸缩杆377,下针限位伸缩杆377贯穿下伸缩杆安装块378并与下伸缩杆安装块378滑动连接,下针限位伸缩杆377的端面安装有下螺帽379,用于限制下针限位块376的移动行程,下针限位伸缩杆377套设有弹簧(图未显示),弹簧分别连接针限位安装支座374和下伸缩杆安装块378,用于下针限位块376的复位。
根据图61的视觉角度,行程挡块370位于针限位安装支座374的前侧即箭头a方向,后传动机构启动依次通过接受叉偏心轮382、分绞偏心轮中片383、偏心轮联结块384、接受叉后连杆385以及接受叉连杆386带动行程挡块370做沿箭头a方向的直线运动,因为行程挡块370位于针限位安装支座374的前侧,行程挡块370沿箭头a方向的直线运动不会带动偏心轮联结块384运动,后传动机构带动行程挡块370反向运动时,行程挡块370与针限位安装支座374相抵,行程挡块370的移动带动针限位安装支座374沿箭头a的反向运行,并通过弹簧实现上针限位块375和下针限位块376的复位,选纱针限位装置借用接受叉连杆386的行程实现选纱针限位装置的限位功能,同时减少零件数量,极大利用了接经机的空间。
实施例
如图63-6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中,选纱针限位装置借用接受叉连杆的行程实现选纱针限位装置的限位功能,而本实施例中,选纱针限位装置采用独立选纱针限位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选纱针限位装置包括选纱针限位驱动机构、上针限位块375、下针限位块376和针限位安装支座374,上针限位块375和下针限位块376安装在针限位安装支座374,选纱针限位驱动机构通过驱动针限位安装支座374控制上针限位块375和下针限位块376的运行。
上针限位块375和下针限位块376以接经机的基板351中心线为中心上下对称分布,接受叉装置安装在基板351的中心线,即上针限位块375和下针限位块376以接受叉装置中心线为中心上下对称分布。
接受叉装置包括接受叉偏心轮382、接受叉后连杆385、选纱板387以及接受叉连杆386,接受叉偏心轮382固设在后传动机构的后轴91上,接受叉偏心轮382的转动中心偏离接受叉偏心轮382的圆心位置,接受叉偏心轮382包括分绞偏心轮中片383,分绞偏心轮中片383与接受叉后连杆385通过偏心轮联结块384联结,具体来说,分绞偏心轮中片383与偏心轮联结块384转动连接,接受叉后连杆385插入偏心轮联结块384并固设连接进行锁定,需要调整时,解除接受叉后连杆385与偏心轮联结块384的锁定状态,偏心轮联结块384沿接受叉后连杆385滑动至设定位置再次锁定即可,调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申请的偏心轮联结块384与选纱摆杆的选纱调节组件结构相同,再次不作赘述,选纱板387固设在基板351上,接受叉后连杆385与接受叉连杆386固设连接,且接受叉后连杆385与接受叉连杆386相对于选纱板387滑动连接,接受叉装置还包括其他部件,这些部件采用现有结构即可,再次不作赘述。
针限位安装支座374与接受叉装置的选纱板387滑动连接。
选纱针限位装置还包括上伸缩杆安装块372和下伸缩杆安装块378,上伸缩杆安装块372和下伸缩杆安装块378固设在基板351,上伸缩杆安装块372和下伸缩杆安装块378以基板351中心线为中心上下对称分布,针限位安装支座374的上侧固设有上针限位伸缩杆373,上针限位伸缩杆373贯穿上伸缩杆安装块372并与上伸缩杆安装块372滑动连接,上针限位伸缩杆373的端面安装有上螺帽371,用于限制上针限位块375的移动行程,上针限位伸缩杆373套设有弹簧(图未显示),弹簧分别连接上螺帽371和上伸缩杆安装块372,用于上针限位块375的复位。
针限位安装支座374的下侧固设有下针限位伸缩杆377,下针限位伸缩杆377贯穿下伸缩杆安装块378并与下伸缩杆安装块378滑动连接,下针限位伸缩杆377的端面安装有下螺帽379,用于限制下针限位块376的移动行程,下针限位伸缩杆377套设有弹簧(图未显示),弹簧分别连接下螺帽379和下伸缩杆安装块378,用于下针限位块376的复位。
根据图65的视觉角度,选纱针限位驱动机构包括针限位外圆凸轮391和针限位摆杆392,针限位外圆凸轮391固设于接经机前传动机构的主轴424上,主轴424带动针限位外圆凸轮391转动,针限位摆杆392与基板351转动连接,针限位摆杆392由针限位摆杆输入端3921和针限位摆杆输出端3922构成,针限位摆杆输入端3921安装有针限位推块393,针限位摆杆输出端3922设置为L型结构,针限位摆杆输出端3922用于推动针限位安装支座374进而带动上针限位块375和下针限位块376移动。
本实施例的选纱针限位装置实施过程中,接经机前传动机构的主轴424转动使针限位外圆凸轮391的长边与针限位推块393相抵,使针限位摆杆输出端3922沿箭头a方向推动针限位安装支座374移动,此时弹簧被压缩,将上针限位块375和下针限位块376移动至指定位置对选纱针进行限位,针限位外圆凸轮391继续转动,针限位外圆凸轮391逐渐脱离与针限位推块393的相抵状态,弹簧回复使针限位安装支座374复位,相较于借用接受叉装置行程的运行原理,本实施例控制上针限位块375和下针限位块376更快移动至指定位置,提高了速度。
其他实施例中,分绞上执行部件与分绞上驱动部件可固设连接,分绞下驱动部件和分绞下执行部件可固设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探纱机构与下探纱机构也可采用常规设计,即一体式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装置、废丝处理装置31、选纱部件、剪压纱装置21、压脚装置22、刀式打结部件1、移结装置73和探纱和前进装置可分别应用于现有设备。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接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传动装置、废丝处理装置、选纱部件、剪压纱装置、压脚装置、刀式打结部件、移结装置和探纱和前进装置,传动装置作为选纱部件、废丝处理装置、剪压纱装置、压脚装置、刀式打结部件和移结装置的动力源,探纱和前进装置包括上探纱机构、下探纱机构、上前进机构和下前进机构,上前进机构包括上棘轮、和上棘轮钩拨杆,下前进机构包括下棘轮和下棘轮爪拨杆,上棘轮的棘齿与下棘轮的棘齿朝向相同,棘齿方向设置为以机头前进方向为正方向的左旋方向,上棘轮钩拨杆包括钩型的钩型端,下棘轮爪拨杆包括尖型的尖型端,上棘轮钩拨杆拨动上棘轮转动的方向与上棘轮的棘齿朝向相反,下棘轮爪拨杆拨动下棘轮转动的方向与下棘轮的棘齿朝向相反,上棘轮钩拨杆与下棘轮爪拨杆位于上棘轮以及下棘轮的异侧且位于上棘轮以及下棘轮相对的一侧,传动装置包括前传动机构、后传动机构、侧传动机构、侧驱动机构以及动力装置,前传动机构、后传动机构、侧传动机构、侧驱动机构以及动力装置分别安装在接经机的机壳上,接经机自动运行的动力沿路径动力装置、侧传动机构、后传动机构、侧驱动机构以及前传动机构传递,接经机手动运行的动力沿路径侧驱动机构、后传动机构和侧传动机构以及沿路径侧驱动机构和前传动机构传递,后传动机构包括后轴,后轴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与选纱部件中心线所在的水平面共面,废丝处理装置包括废丝防护罩、废丝处理机构、废丝处理驱动机构以及废丝处理支座,废丝处理机构包括废丝毛刷安装垫块和废丝毛刷,废丝毛刷安装垫块与废丝防护罩保持相贴或近似相贴状态,废丝处理驱动机构控制废丝处理机构运行,压脚装置包括压脚安装座、压脚驱动组件、压脚组件、压脚调节件和压脚限位调节件,压脚驱动组件、压脚组件和压脚限位调节件分别安装在压脚安装座,压脚限位调节件与压脚调节件保持相抵状态用于限制压脚调节件的移动,所述剪压纱装置包括剪纱组件、辅助压脚组件和剪压纱驱动组件,辅助压脚组件包括调节件,剪压纱驱动组件控制剪纱组件的剪纱运动以及辅助压脚组件的压纱运动,调节件用于控制辅助压脚组件与剪压纱驱动组件间的移动间隙,剪纱组件包括剪刀支座、固定剪刀和活动剪刀,剪纱组件通过剪刀支座固设在接经机的压脚装置,剪刀支座上固设有通腔,固定剪刀固设安装在剪刀支座,固定剪刀的端面固设有切面,固定剪刀与通腔的下端面之间形成剪刀滑腔,活动剪刀位于剪刀滑腔内并沿剪刀滑腔滑动,活动剪刀包括活动剪刀固定端和活动剪刀滑动端,活动剪刀固定端与剪压纱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活动剪刀滑动端的上下两侧固设有纱线容纳腔,纱线容纳腔的一端与活动剪刀滑动端的上端面平滑连接,便于纱线导入,纱线容纳腔的另一端设为锐口,所述辅助压脚组件包括辅助压脚安装座、辅助压脚台阶、辅助压脚头和辅助压脚杆,辅助压脚安装座固设安装在剪刀支座,辅助压脚台阶固设安装在辅助压脚安装座,辅助压脚杆贯穿辅助压脚台阶并与辅助压脚台阶滑动连接,辅助压脚头固设在辅助压脚杆,辅助压脚杆沿辅助压脚台阶滑动带动辅助压脚头远离辅助压脚台阶放松纱线或与辅助压脚台阶相抵压紧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动机构包括前传动齿轮和主轴,前传动齿轮固设在主轴表面,用于与侧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侧驱动机构包括过桥齿轮、分绞齿轮和机头手轮,过桥齿轮、分绞齿轮和机头手轮分别与机壳转动连接,过桥齿轮与前传动机构的前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机头手轮上固设有手轮正齿,过桥齿轮分别与分绞齿轮和手轮正齿啮合连接,机头手轮作为接经机手动传动时的动力源,分绞齿轮作为选纱部件的分绞装置的动力源,后传动机构包括后轴、后传动齿轮和后传动斜轮,后传动齿轮和后传动斜轮分别固设在后轴的两端,后传动齿轮与侧驱动机构的分绞齿轮啮合连接,侧传动机构包括侧传动主轴、侧传动主轴齿轮、侧传动斜轮和打结对齿,侧传动主轴齿轮、侧传动斜轮和打结对齿分别固设在侧传动主轴,侧传动斜轮与后传动斜轮啮合连接,打结对齿与刀式打结部件的打结正齿啮合连接,侧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刀式打结部件进行打结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式打结部件包括刀式打结刀装置、刀式勒结聚纱装置和刀式废丝插丝装置,刀式打结刀装置位于刀式勒结聚纱装置和刀式废丝插丝装置之间,刀式废丝插丝装置与刀式打结刀装置固设连接形成安装模块,刀式打结刀装置包括刀式打结支座、刀式打结刀和刀式打结驱动组件,刀式废丝插丝装置包括废丝插丝支座、废丝插丝驱动机构和废丝插针,刀式勒结聚纱装置包括刀式勒结支座、凸轮组件、刀式勒结钩、刀式打结辅助以及隔离组件,刀式打结支座安装在接经机的机壳,刀式打结驱动组件驱动刀式打结刀转动进行打结以及剪短废纱,刀式打结刀上设置有打结定位孔,刀式打结驱动组件设置有打结定位块,打结定位块和打结定位孔配合用于对刀式打结刀的安装进行定位以及限制,刀式打结支座上下端面固设有打结支座固定板,打结支座固定板上固设有若干打结支座固定孔,接经机的机架上固设有对应的打结刀安装孔,打结支座固定孔与打结刀安装孔相对,安装件插入打结支座固定孔与打结刀安装孔并将打结支座固定板与接经机的机架固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安装座包括压脚推杆安装座、压脚安装基板和压脚支座,剪压纱装置固设在压脚安装基板,压脚安装基板固设在接经机的机壳,压脚推杆安装座和压脚支座位于压脚安装基板的两侧,且与压脚安装基板固设连接,压脚驱动组件安装在压脚推杆安装座一侧,压脚组件、压脚调节件和压脚限位调节件安装在压脚支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纱部件采用有绞选纱部件,有绞选纱部件包括分绞毛刷装置、分绞装置、张紧装置和接受叉装置,分绞毛刷装置包括分绞上驱动组件和分绞下驱动组件,分绞上驱动组件包括分绞上驱动部件和分绞上执行部件,分绞下驱动组件包括分绞下驱动部件和分绞下执行部件,张紧装置包括上张紧机构、下张紧机构和张紧凸轮机构,张紧凸轮机构控制上张紧机构、下张紧机构同步靠近或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纱部件采用无绞选纱部件,无绞选纱部件包括选纱摆杆装置、张紧装置、选纱针限位装置和可调防退钩装置,选纱摆杆装置包括上选纱组件、下选纱组件、选纱摆杆驱动组件、选纱连接组件以及选纱调节组件,上选纱组件和下选纱组件通过选纱连接组件进行同步运行,选纱调节组件用于选纱调节组件修正上选纱组件和下选纱组件的安装误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结装置包括移结摆杆、移结连杆、移结钩、移结曲柄以及成结挡板,移结曲柄的固定端固设于接经机传动装置的前传动机构的主轴上,前传动机构将动力通过主轴传递给移结曲柄,移结摆杆与机壳转动连接,移结钩一端与移结摆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固设有移结滑动槽,移结连杆贯穿移结滑动槽与移结曲柄的活动端转动连接,移结连杆相对于移结滑动槽滑动连接,移结连杆的另一端与移结摆杆转动连接,移结连杆的转动连接位置位于移结摆杆与机壳的转动连接位置与移结钩与移结摆杆的转动连接位置之间,移结钩的下方固设有移结片,移结钩以及移结片均设为多孔位结构,可实现不同的组合,前传动机构驱动移结曲柄转动通过移结摆杆、移结连杆、移结钩、移结曲柄的连接,使移结片沿弧形路径将打结后纱线向后拨动,成结挡板包括成结固定挡板和成结活动挡板,成结固定挡板和成结活动挡板为分体结构。
CN202210202078.6A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接经机 Active CN114737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2078.6A CN114737304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接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2078.6A CN114737304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接经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7304A CN114737304A (zh) 2022-07-12
CN114737304B true CN114737304B (zh) 2023-09-08

Family

ID=82274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02078.6A Active CN114737304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接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730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227892A (en) * 1912-12-03 1913-09-25 Otto Fischer Improvements in Warp-tying Machines.
GB191505574A (en) * 1915-04-13 1916-03-16 Barber & Colman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Warp Uniting Machines.
CN2651280Y (zh) * 2003-10-17 2004-10-27 黄伟柯 多功能自动结经机
CN202936577U (zh) * 2012-12-17 2013-05-15 诸暨市凯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多功能自动结经机
CN104178893A (zh) * 2014-08-05 2014-12-03 黄伟才 模块化自动接经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227892A (en) * 1912-12-03 1913-09-25 Otto Fischer Improvements in Warp-tying Machines.
GB191505574A (en) * 1915-04-13 1916-03-16 Barber & Colman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Warp Uniting Machines.
CN2651280Y (zh) * 2003-10-17 2004-10-27 黄伟柯 多功能自动结经机
CN202936577U (zh) * 2012-12-17 2013-05-15 诸暨市凯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多功能自动结经机
CN104178893A (zh) * 2014-08-05 2014-12-03 黄伟才 模块化自动接经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7304A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9862B (zh) 一种络筒机的纱线驱动机构
CN114737304B (zh) 一种接经机
US7036442B2 (en) Yarn pass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for embroidery
JPH08173676A (ja) ミシンの糸端処理装置
CN106702602B (zh) 一种平缝机
WO2021120641A1 (zh) 起缝剪线机构及其方法
CN1523156B (zh) 缝纫机
CN114960004B (zh) 一种接经机
CN210420395U (zh) 针织横机剪抽纱设备
US5477793A (en) Cutting and nipping apparatus for the front yarn for embroidery machines
CN210596567U (zh) 双针驱动小头距绣花机机头及绣花机
CN107653560B (zh) 一种应用于圆编机的可摆角度变色头
CN220351350U (zh) 一种新型纱线收卷装置
CN214115921U (zh) 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
JP2005179818A (ja) 変位可能ヤーンガイド付サンプル整経機
JP3292389B2 (ja) ミシン
CN212812918U (zh) 一种香蕉植株处理刀
JP3775472B2 (ja) 多色縫いミシン
CN217651441U (zh) 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以及刺绣机
CN216807636U (zh) 一种用于重绕机的断线结构
CN220596642U (zh) 一种络筒机
JP3487634B2 (ja) 自動綾取機における経糸分離装置
CN210420396U (zh) 断纱装置以及具有其的针织横机剪抽纱设备
JP2010063571A (ja) ミシン
JP2797867B2 (ja) 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