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1441U - 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以及刺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以及刺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1441U
CN217651441U CN202220553878.8U CN202220553878U CN217651441U CN 217651441 U CN217651441 U CN 217651441U CN 202220553878 U CN202220553878 U CN 202220553878U CN 217651441 U CN217651441 U CN 217651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arm
embroidery
upper thread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538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天龙
方狄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umeike Intelligent Embroid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umeike Intelligent Embroid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umeike Intelligent Embroid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umeike Intelligent Embroid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538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1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1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1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驱动杆、传动臂;所述驱动器设置在刺绣机的机头壳体上;所述驱动杆受所述驱动器驱使可伸缩活动;所述传动臂的臂身设有转动连接部并且转动连接在刺绣机的机头壳体上;所述传动臂的第一端部由所述驱动杆传动;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部用于传动面线夹持机构的顶杆;所述机头壳体设有竖向延伸的针杆驱动轴,所述针杆驱动轴位于所述传动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具有这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的刺绣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提高驱动运行的平稳性,减少绣线的磨损,结构简易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以及刺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以及刺绣机,应用在刺绣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刺绣机针杆架中,针杆均配置有面线夹持机构,当针杆进行刺绣时面线夹持机构允许绣线通过面线夹持机构,当针杆停止刺绣时面线夹持机构将绣线夹持固定住,使其无法继续向下输送绣线。
例如现有技术公开号CN205907487U公开了一种内置面线夹持驱动器的绣花机机壳,面线夹持驱动器安装孔内设有直线驱动的面线夹持驱动器,所述的面线夹持驱动器包括电磁铁直线驱动的顶杆,电磁铁安装于电磁铁座上,电磁铁座上设有引导顶杆的导向槽,所述的顶杆与电磁铁之间通过安装块连接,安装块上设有导向销,导向销配合连接电磁铁座上的导向槽。
又例如现有技术公开号CN207130460U公开了一种绣花机的面线夹持装置,驱动杆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头上的电磁铁安装座,在电磁铁安装座上设有电磁铁,所述的电磁铁的铁芯上连接有驱动杆推板。
以上两个现有技术都公开了面线夹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面线夹持机构,受限于刺绣机机头较为狭小的安装空间,为了避免造成机械干涉,这两个驱动机构的传动臂(顶杆、驱动杆推板)用于推动的一端都不在驱动杆(电磁铁的铁芯)的中轴线上,因此这两种驱动机构在运行驱动时,传动臂会受到反作用力并且作用在驱动杆上,该反作用力的方向和驱动杆的轴向存在一定夹角,从而造成对驱动杆产生了沿其径向的分力。该径向分力会增加驱动杆受到的摩擦阻力,从而影响到驱动杆伸缩活动的平稳性,甚至会造成驱动杆卡住的情况发生;并且,该径向分力还会导致驱动杆逐渐磨损,从而变得容易折断。
现有技术不仅在面线夹持驱动机构存在技术问题,在面线夹持机构上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例如现有技术公开号CN209602790U公开了一种刺绣机用面线夹持装置,包括均具有一个长度结构的夹线座和压线长条,夹线座的横截面成一个U形结构,压线长条设置在夹线座的U形槽内,并靠紧该U形槽的后槽壁设置,所述的夹线座和压线长条上活动穿过有一排移动顶杆,一排移动顶杆沿夹线座的长度方向排列,位于U形槽内一段的移动顶杆上套接有移动压块,露出在夹线座外部的移动顶杆上套设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的前端与夹线座相抵、后端与移动顶杆上的顶杆凸台相抵,夹线座的顶部开设有一排过线孔,过线孔内套接有过线瓷套。
使用时,需将绣线从过线瓷套穿入夹线座内,使得绣线从压线长条和移动压块之间穿出夹线座,由于无法观察到夹线座内的情况,并且绣线在夹线座内如若碰触到压线长条或移动压块容易卷曲,因此导致操作不太简便,另外该面线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组成零部件较多,检修维护时较为麻烦,成本也相对较高。
又例如现有技术公开号CN214422885U公开了一种面线夹持结构,包括夹持座、压线片、顶杆及弹簧,压线片设于夹持座上,顶杆沿前后方向布置且前端与压线片连接,弹簧套设于顶杆的外部。
参照该实用新型专利的附图6,该面线夹持结构的压线片的顶端水平弯折并且具有允许绣线通过的槽,由于压线片的片状结构导致槽的边缘处较为锋利,容易割伤甚至隔断绣线,会造成绣品质量较差、刺绣中断。另外刺绣机运行时会产生振动使得顶杆会绕其轴线发生转动,而压线片的定位效果较差,容易随顶杆发生转动,从而影响到绣线的输送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以及刺绣机,可以提高驱动运行的平稳性,减少绣线的磨损,结构简易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驱动杆、传动臂;所述驱动器设置在刺绣机的机头壳体上;所述驱动杆受所述驱动器驱使可伸缩活动;所述传动臂的臂身设有转动连接部并且转动连接在刺绣机的机头壳体上;所述传动臂的第一端部由所述驱动杆传动;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部用于传动面线夹持机构的顶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头壳体设有竖向延伸的针杆驱动轴,所述针杆驱动轴位于所述传动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臂的转动连接部和第一端部位于所述针杆驱动轴的同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臂的转动连接部到第二端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有避让所述针杆驱动轴的弯曲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臂靠近第一端部处设有沿臂身延伸的滑动槽,所述驱动杆设有穿过滑动槽并且可沿滑动槽滑动的轴件;所述滑动槽用于传动连接驱动杆并阻止驱动杆绕其轴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槽在第一端部形成开口,所述轴件固定连接在驱动杆上;或者,所述滑动槽为封闭槽,所述轴件可拆卸连接在驱动杆上;或者,所述滑动槽在第一端部形成开口,所述轴件可拆卸连接在驱动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器设为电磁驱动器。
一种刺绣机,包括机头壳体、设置在机头壳体正面的针杆架、所述面线夹持驱动机构、面线夹持机构;所述针杆架设有竖向延伸的针杆;所述面线夹持机构包括面线夹持板、顶杆、过线结构、面线夹持片;所述面线夹持板设置在所述针杆架的正面;所述过线结构设置在面线夹持板的正面,并且具有允许绣线通过的过线槽;所述顶杆穿过所述针杆架以及面线夹持板,所述顶杆的前端设有所述面线夹持片,后端由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部传动;所述顶杆可沿其轴向移动,使得所述面线夹持片和面线夹持板夹持或松开绣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杆架上部设有用于引导绣线的挑线杆;所述挑线杆和所述顶杆位于所述针杆的同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部用于推动所述顶杆沿轴向向前移动使得面线夹持片和面线夹持板松开绣线;所述顶杆设有弹性复位结构,用于驱使所述顶杆复位使得面线夹持片和面线夹持板夹住绣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线夹持片设有被所述过线结构穿过的限制槽,用于阻止面线夹持片绕顶杆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线结构包括相互间隔的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两者之间形成所述过线槽;在所述顶杆沿其轴向移动的正常工作的行程范围内,所述第一支臂始终保持穿过所述限制槽的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沿轴向向前移动,并且所述面线夹持片和所述第二支臂分离,两者之间形成有缝隙,使得绣线可以从所述过线结构外落入所述过线槽内;或者,所述顶杆沿轴向向前移动,并且所述第二支臂并没有从所述限制槽所限定的空间中脱离,所述第二支臂和限制槽的四个槽壁可以形成间隙,使得绣线可以贴着第二支臂的端部从过线结构外扣入所述过线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臂远离所述过线槽的一侧形成有逐渐向第二支臂端部收拢的滑坡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线结构设置为陶瓷或硬化钢材制得的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动臂,利用杠杆原理可以极大地减少驱动杆受到的径向作用力,从而提高驱动杆运行的平稳性,避免摩擦阻力过大、被卡住、折断的情况发生。
2.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将第一端部、第二端部、转动连接部的位置布局,可以缩短驱动杆的行程,从而缩小驱动器的整体长度有利于狭小空间的安装布局;可以减少传动臂的转动幅度,从而使得驱动杆所受作用力方向改变幅度较小,提高驱动运行的平稳性。
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驱动杆上设置轴件并穿过传动臂的滑动槽,可以起到限制作用,以阻止驱动杆绕其轴线转动,从而减少摩擦进一步提高平稳性。
4.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杆、针杆、挑线杆的位置布局,可以避免绣线被夹持时由于刺绣机的机械振动而发生跳脱的现象。
5.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杆带动面线夹持片和面线夹持板用来夹持或松开绣线,整体结构相比现有技术更为简单,成本较低。
6. 本实用新型的线结构不易对绣线造成损伤,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的结构便于绣线落入过线槽内,操作也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案例,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刺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头壳体和针杆架的分体示意图;
图3为机头壳体和面线夹持驱动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4为面线夹持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传动臂和驱动杆传动连接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为传动臂和驱动杆传动连接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为传动臂和驱动杆传动连接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8为针杆架的正视示意图;
图9为面线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面线夹持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过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参照图1、图2,一种刺绣机,包括机头壳体3、针杆架4、面线夹持驱动机构1、面线夹持机构2;其中,所述针杆架4设置在机头壳体3的正面,针杆架4上装配有竖向延伸的针杆41,针杆41的底端装配绣针用于刺绣。在一种实施案例中,刺绣机所实施的是多色刺绣,因此所述针杆架4装装配有多个左右并排布置的针杆41,并且在机头壳体3的正面设置左右方向延伸的滑轨31,针杆架4滑动装配在滑轨31上,从而可以通过左右横向移动来更换针杆41。在另一种实施案例中,刺绣机所实施的是单色刺绣,因此针杆架4装配一个针杆41,针杆架4和机头壳体3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所述机头壳体3上装配有竖向延伸的针杆驱动轴32,在针杆驱动轴32上设有针杆连接结构33,针杆连接结构33和针杆架4上的针杆41相连接,从而带动针杆41上下移动进行刺绣。
所述针杆架4上对应针杆41的中下部设置所述面线夹持机构2,所述机头壳体3上设置所述面线夹持驱动机构1。所述面线夹持驱动机构1用于驱动面线夹持机构2活动,从而使得面线夹持机构2可以夹持或者松开绣线,当针杆41进行刺绣时,所述面线夹持机构2将绣线松开,使得绣线可以由上而下向绣针输送进行刺绣;当针杆41停针时,所述面线夹持机构2将绣线夹持住,从而避免绣线向下输送或者发生跳动。
参照图3、图4,所述面线夹持驱动机构1包括驱动器11、驱动杆12、传动臂13,所述驱动器11设置在机头壳体3上,驱动杆12装配在驱动器11上,受到驱动器11驱使可以伸缩活动,所述传动臂13的臂身设置有转动连接部133,所述转动连接部133转动连接在机头壳体3上,所述转动臂的两个端部分别记为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其中所述第一端部131由所述驱动杆12传动,所述第二端部132用于传动面线夹持机构2的顶杆22,顶杆如下文所述。更为具体的,所述机头壳体3呈中空壳体,其具有底板3-1、左右两个侧板3-2、顶部架体结构,底板3-1和左右两个侧板3-2大体上呈现为平板结构,并且底板3-2由前向后朝上倾斜。所述底板3-1靠近前端的位置固定有呈竖立状的轴,所述传动臂13的转动连接部133套接在该轴上,并且可以绕该轴在水平面转动。
在现有技术中,传动臂(电磁铁顶杆或者驱动杆推板)都是直接固定连接在驱动器(电磁铁)的驱动杆(铁芯)上的,由于传动臂倾斜于驱动杆,因此使得传动臂作用在顶杆上的部位不在铁芯的轴线上,在推动顶杆向前移动时,对铁芯的反作用力或产生沿铁芯径向的分力,因而在驱动杆受驱动器驱使沿轴向移动时,会产生摩擦阻力,从而影响到驱动杆的轴向行径,会提高驱动杆的损耗程度,也会使其更加容易发生弯曲变形,甚至还会出现驱动杆被卡住从而无法驱动顶杆的情况出现。
因此针对该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传动臂13利用了杠杆原理,在进行驱动时由顶杆22产生的反作用力传递至第一端部131,并且对所述驱动杆12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的方向是垂直于第一端部131到转动连接部133的连线,并且方向会随着传动臂13的转动发生变化,但是顶杆22所需要的行程距离较短,使得所述传动臂13转动的幅度较小,因此第一端部131对驱动杆12施加作用力的方向偏离驱动杆12轴向的角度非常小,即传动臂13的第一端部131对驱动杆12作用力产生的径向分力相对于现有技术非常小,从而不会影响到驱动杆12的轴向移动,可以避免摩擦过大导致的损伤以及卡住等问题发生。
由于针杆驱动轴32上的针杆连接结构33需要能够和针杆41连接或者分离,因此所述机头壳体3内还需要设置一个驱动机构,用于驱使针杆连接结构33和针杆41连接或分离,机头壳体3的中部左右横向贯穿设置有主轴(图中未显示),因此机头壳体3只有在针杆驱动轴32的左右两侧具有安装该驱动机构的空间,以图3为例,在所述针杆驱动轴32左侧设置了该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固定在机头壳体3左侧的侧板上。因此只有在所述针杆驱动轴32右侧具有安装所述面线夹持驱动机构1的空间。当然,也可以将两个安装位置互换一下。所述传动臂13需要具备一定的长度,如果传动臂13的长度太短,所述针杆驱动轴32一侧的空间也极为有限,将传动臂13的第一端部131、第二端部132、转动连接部133全部设置在针杆驱动轴32一侧的空间不仅容易产生机械干涉的问题,组装起来也较为麻烦。
因此,所述针杆驱动轴32位于所述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之间,即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分别位于针杆驱动轴32的左右两侧。
首先,可以避免传动臂13的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设置在同一个狭小空间内,从而杜绝机械干涉的风险。
其次,将第一端部131受到的作用力记为F1,将第一端部131到转动连接部133之间的力臂记为L1,将第二端部132受到的作用力为F2,将第二端部132到转动连接部133之间的力臂记为L2,顶杆22若要实现绣线的夹持或松开,其受到的作用力和轴向移动距离都有最低阈值,相对应的,所述传动臂13的基本长度得到满足,那么L1和L2的大小也得到了适当的放大,在顶杆轴向移动距离不小于最低阈值的情况下,传动臂13转动的幅度可被适当缩小,从而使得第一端部131对驱动杆12施加作用力的方向变化更小,可以进一步提高驱动杆12伸缩活动的稳定性。
再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臂13的转动连接部133和第一端部131位于所述针杆驱动轴32的同一侧,以图3为例,所述转动连接部133位于针杆驱动轴32的右侧。在传动臂13的长度确定后,L1的大小可适当放小,L2的大小可适当放大。根据F1*L1=F2*L2,F2需满足最低阈值的情况下,L2增大L1减小会使得F1增大,相对应地提高了所述驱动器11的动力强度要求,这对于本申请而言是可以接受的。第一端部131和第二端部132绕转动连接部133转动所形成的弧形路程大小和L1、L2的大小是呈正比的,因此,相对应的,驱动杆12的伸缩行程也得到了适当的缩短,从而可以缩短所述驱动器11的整体长度,这对于狭小空间布置驱动器11的优化是十分有利的。
所述传动臂13的转动连接部133到第二端部13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避让所述针杆驱动轴32的弯曲段13A。一方面,设置弯曲段13A可以避免所述传动臂13在转动时和所述针杆驱动轴32发生机械干涉;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传动臂13的整体延伸尽量是沿左右方向的,从而使得转动连接部133到第一端部131之间的部分基本垂直于驱动杆12。
所述驱动器11设为电磁驱动器,所述驱动器11通电后通过磁力来驱动所述驱动杆12。
所述机头壳体3的下部设有用于安装驱动器11的安装壳体3-3,在空间上驱动器的一部分位于机头壳体3内、另一部分位于机头壳体3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机头壳体3内空间,同时也可以避免安装壳体3-3占据太多机头壳体3之外的空间,从而导致的机械干涉风险。更为具体地,所述机头壳体3的底板部分向内凹陷的安装壳体3-3,使得所述安装壳体3-3的一部分在机头壳体3内,另一部分在机头壳体3外,所述驱动器11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3-3内,所述安装壳体3-3的前端面开设有开口,允许所述驱动杆12伸出开口和传动臂13的第一端部131传动连接。设置安装壳体3-3可以增大一些驱动器11的装配空间,并且只有部分位于机头壳体3外,避免机械干涉。当然,所述安装壳体3-3是可以拆卸的,可以整体拆卸,也可以是局部拆卸,便于装入或者维修更换所述驱动器11。
考虑到确保所述驱动杆12伸缩活动的平稳性,尽量减少摩擦阻力,驱动杆12设置成圆杆状结构,并且驱动杆12和驱动器11之间并没有设置导向结构,因此驱动杆12在伸缩活动的同时会出现绕其轴线转动的情况发生。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要在驱动杆12和传动臂13的第一端部131传动连接的同时限制驱动杆12绕其轴线转动。另外,受限于狭小空间,驱动杆12和传动臂13的拆卸也需尽可能地方便。
参照图5,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传动臂13靠近第一端部131处设置有沿臂身延伸的滑动槽13-j,并且该滑动槽13-j在第一端部131形成有开口,从而使得传动臂13的第一端部131呈现为双叉结构。所述驱动杆12由其端部沿其延伸方向形成有开槽结构12-k,所述传动臂13插设在驱动杆12的开槽结构12-k内。所述驱动杆12设置有轴件121,轴件121可使用销轴,并且穿过所述传动臂13上的滑动槽13-j,从而实现传动连接,并且由于所述轴件121插设在滑动槽13-j内,对所述驱动杆12也起到限制作用,以阻止其发生绕轴转动的情况。所述轴件121可以固定在驱动杆12上,在组装拆卸时将传动臂13第一端部131的双叉结构插入或拔出驱动杆12即可。
参照图6,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所述传动臂13靠近第一端部131处设置有沿臂身延伸的滑动槽13-j,并且该滑动槽13-j为封闭槽。所述驱动杆12由其端部沿其延伸方向形成有开槽结构12-k,所述传动臂13插设在驱动杆12的开槽结构12-k内,所述驱动杆12设置有轴件121,轴件121可使用销轴,并且穿过所述传动臂13上的滑动槽13-j,从而实现传动连接。所述轴件121可拆卸连接在驱动杆12上,在组装拆卸时将轴件121拆卸掉,即可将传动臂13和驱动杆12分离。
参照图7,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所述传动臂13靠近第一端部131处设置有沿臂身延伸的滑动槽13-j,并且该滑动槽13-j为封闭槽。所述传动臂13和所述驱动杆12交叉设置,所述驱动杆12设置有轴件121,轴件121可使用销轴,并且穿过所述传动臂13上的滑动槽13-j,从而实现传动连接。所述轴件121可拆卸连接在驱动杆12上,在组装拆卸时将轴件121拆卸掉,即可将传动臂13和驱动杆12分离。
这三种实施方式,相同的是都是通过轴件121穿过滑动槽13-j从而可以对驱动杆12起到限制作用,不同之处在于驱动杆12和传动臂13的拆卸方式,可以将滑动槽13-j在第一端部131形成开口,从而可以将传动臂13在驱动杆12上插拔,也可以将滑动槽13-j设置为封闭槽,将轴件121可拆卸连接在驱动杆12上。当然,这两种可实施拆卸的结构并存亦可。
参照图9-图11,所述面线夹持机构2包括面线夹持板21、顶杆22、面线夹持片23、过线结构24。所述面线夹持板21设置在所述针杆架4的正面,所述顶杆22水平设置并且穿过针杆架4和面线夹持板21,顶杆22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面线夹持片23,所述顶杆22可沿其轴向往复移动,从而使得面线夹持片23贴合在面线夹持板21的正面、或者离开面线夹持板21的正面。所述过线结构24设置在面线夹持板21的正面,其具有允许绣线竖向通过的过线槽24a,用于限定绣线的位置从而防止刺绣过程中绣线发生晃动。当刺绣机进行刺绣时,所述顶杆22向前移动,面线夹持片23和面线夹持板21分离用于松开绣线,使其可向下输送;当刺绣机停止刺绣或者当前针杆停针时,所述顶杆22向后移动,面线夹持片23贴合在面线夹持板21上用于夹持住绣线。
面线夹持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结构25,用于驱使所述顶杆22复位使得面线夹持片23和面线夹持板21夹住绣线。更为具体的,所述弹性复位机构采用复位弹簧,在所述顶杆22上设置止抵结构21,将复位弹簧套于顶杆22位于止抵结构21和面线夹持板21之间的部分,使得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止抵结构21和面线夹持板21上。
刺绣时顶杆22受第二端部132的推动向前移动用于松开绣线,此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停针时顶杆22不受第二端部132的作用力,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用于夹持绣线。
参照图8并结合图10,所述针杆架4上部设有用于引导绣线的挑线杆42;所述挑线杆42和所述顶杆22位于所述针杆41的同一侧。由于挑线杆42只能设置在针杆41的一侧,因此绣线从挑线杆41到面线夹持机构2的部分并非是竖立的,是略微有些倾斜的。而绣线被夹持时由于刺绣机的机械振动会容易导致绣线朝着倾斜方向逐渐跳脱。而将顶杆22和挑线杆42设置在针杆的同一侧,可以使得顶杆22和面线夹持片23连接的部位是在绣线跳脱方向上的,由于面线夹持片23和顶杆22连接的部位是面线夹持片23和面线夹持板21夹持程度最紧的部位,因此可以避免绣线的跳脱。
所述面线夹持片23设有贯通的限制槽23-1,所述过线结构24穿过所述限制槽23-1。所述顶杆22沿其轴向移动时,所述过线结构24和限制槽23-1会发生相对滑动,使得面线夹持片23始终处于被限制的状态,避免了面线夹持片23绕顶杆22转动,使得刺绣过程中绣线不会受到干扰。
所述过线结构24包括相互间隔开的第一支臂241、第二支臂242,所述第一支臂241和第二支臂242之间形成所述过线槽24a,所述第一支臂241和第二支臂242均穿过所述限制槽23-1。所述第一支臂241的长度长于第二支臂242,并且在所述顶杆22沿其轴向移动的正常工作的行程范围内,所述第一支臂241始终保持穿过所述限制槽23-1的状态,第一支臂241的作用是保持过线结构24始终处于限制槽23-1的限制范围内,避免过线结构24和面线夹持片23发生脱离。
在现有技术中绣线都是从上而下穿过面线夹持结构的,例如CN209602790U从过线瓷套穿入夹线座,这种穿线方式操作时相对比较麻烦,当使用的绣线材质较为柔软时就会额外提高操作难度,为解决该技术问题,在本申请中,第二支臂242的长度短于第一支臂241,并且所述顶杆22在沿轴向向前移动时,所述面线夹持片23会与所述第二支臂242的端部分离,两者之间形成有缝隙,从而使得绣线从所述过线结构24外落入所述过线槽24a内,即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操作难度,此后所述顶杆22在其工作状态时,基于面线夹持片23的阻挡作用,所述过线槽24a均为闭合状态,绣线即被限制在过线槽24a内。
或者,所述顶杆22沿轴向向前移动,所述第二支臂4并没有从所述限制槽23-1所限定的空间中脱离,即从俯视视角下,第二支臂4并没有和面线夹持片23分离,所述第二支臂242和限制槽23-1的四个槽壁可以形成间隙。这里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第二支臂242和限制槽23-1的槽壁不接触,由于绣线为柔性材质,绣线贴着第二支臂242,由于存在间隙,绣线可以顺着第二支臂242的端部从过线结构24外扣入所述过线槽24a内。第二种情况:第二支臂242和限制槽23-1的上下两个槽壁中的其中一个有间隙,而面线夹持片23和顶杆22并非完全固死,两者之间可以发生一定幅度的相对活动,从而在扣入绣线时第二支臂242和另一个槽壁产生了间隙,从而也可以将绣线扣入过线槽24a内。
为了使得绣线从过线结构24外落入过线槽24a的操作更为方便,所述第二支臂242远离所述过线槽24a的一侧形成有逐渐向第二支臂242端部收拢的滑坡面2421,所述第二支臂242的端部呈现为向过线槽24a弯曲的钩状。
所述面线夹持板21的正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槽21-1,由于多个顶杆22和面线夹持片23共用一个面线夹持板21,因此所述定位槽21-1沿着面线夹持板21的方向延伸并呈直槽结构,定位槽21-1的作用是用来定位过线结构24的,所述第一支臂241和第二支臂242的根部嵌入定位槽21-1内并固定在面线夹持板21上。
所述过线结构24还包括柄部243,所述柄部243连接所述第一支臂241和第二支臂242的根部,使得过线结构24呈现为U型的结构,所述柄部243嵌入所述定位槽21-1内并且固定在面线夹持板21的正面。更为具体的,所述柄部243具有一个插杆结构,该插杆结构穿过所述面线夹持板21从而将过线结构24固定在面线夹持板21上。过线结构24固定在面线夹持板21的方式有很多,也可以使用黏胶将柄部243以及第一支臂241、第二支臂242的根部黏贴在定位槽21-1内。
所述过线结构24设置为陶瓷或硬化钢材制得,使其具有光滑耐磨的特性,可延长使用寿命以减少更换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案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案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案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面线夹持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驱动杆、传动臂;所述驱动器设置在刺绣机的机头壳体上;所述驱动杆受所述驱动器驱使可伸缩活动;所述传动臂的臂身设有转动连接部并且转动连接在刺绣机的机头壳体上;所述传动臂的第一端部由所述驱动杆传动;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部用于传动面线夹持机构的顶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线夹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壳体设有竖向延伸的针杆驱动轴,所述针杆驱动轴位于所述传动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面线夹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臂的转动连接部和第一端部位于所述针杆驱动轴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面线夹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臂的转动连接部到第二端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有避让所述针杆驱动轴的弯曲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线夹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臂靠近第一端部处设有沿臂身延伸的滑动槽或者通孔,所述驱动杆设有穿过滑动槽或通孔的轴件;所述滑动槽用于传动连接驱动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面线夹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或通孔在第一端部形成开口,所述轴件固定连接在驱动杆上;或者,所述滑动槽或通孔为封闭结构,所述轴件可拆卸连接在驱动杆上;或者,所述滑动槽或通孔在第一端部形成开口,所述轴件可拆卸连接在驱动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线夹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设为电磁驱动器。
8.一种刺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壳体、设置在机头壳体正面的针杆架、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面线夹持驱动机构、面线夹持机构;所述针杆架设有竖向延伸的针杆;所述面线夹持机构包括面线夹持板、顶杆、过线结构、面线夹持片;所述面线夹持板设置在所述针杆架的正面;所述过线结构设置在面线夹持板的正面,并且具有允许绣线通过的过线槽;所述顶杆穿过所述针杆架以及面线夹持板,所述顶杆的前端设有所述面线夹持片,后端由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部传动;所述顶杆可沿其轴向移动,使得所述面线夹持片和面线夹持板夹持或松开绣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刺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架上部设有用于引导绣线的挑线杆;所述挑线杆和所述顶杆位于所述针杆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刺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臂的第二端部用于推动所述顶杆沿轴向向前移动使得面线夹持片和面线夹持板松开绣线;所述顶杆设有弹性复位结构,用于驱使所述顶杆复位使得面线夹持片和面线夹持板夹住绣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刺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线夹持片设有被所述过线结构穿过的限制槽,用于阻止面线夹持片绕顶杆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刺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结构包括相互间隔的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两者之间形成所述过线槽;在所述顶杆沿其轴向移动的正常工作的行程范围内,所述第一支臂始终保持穿过所述限制槽的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刺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沿轴向向前移动,并且所述面线夹持片和所述第二支臂分离,两者之间形成有缝隙,使得绣线可以从所述过线结构外落入所述过线槽内;或者,所述顶杆沿轴向向前移动,并且所述第二支臂并没有从所述限制槽所限定的空间中脱离,所述第二支臂和限制槽的四个槽壁可以形成间隙,使得绣线可以贴着第二支臂的端部从过线结构外扣入所述过线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刺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远离所述过线槽的一侧形成有逐渐向第二支臂端部收拢的滑坡面。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刺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结构设置为陶瓷或硬化钢材制得的构件。
CN202220553878.8U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以及刺绣机 Active CN217651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3878.8U CN217651441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以及刺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3878.8U CN217651441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以及刺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1441U true CN217651441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62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53878.8U Active CN217651441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以及刺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1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51441U (zh) 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以及刺绣机
CN102530338B (zh) 用于附装扣件的装置
CN210596569U (zh) 双针驱动小头距绣花机机头的勾线装置及绣花机
CN114717762A (zh) 一种面线夹持驱动机构以及刺绣机
CN211620971U (zh) 一种剪棉纱线机
CN111020903B (zh) 起缝剪线机构及其方法
CN210596568U (zh) 双针驱动小头距绣花机机头的面线夹持装置及绣花机
CN107419449B (zh) 一种电脑直驱式综合送料缝纫机
CN217298266U (zh) 一种面线夹持机构以及刺绣机针杆架
JP2012046835A (ja) レピア織機における緯入れ装置
CN210314710U (zh) 一种横机的压线装置
CN217052608U (zh) 一种高速手套机可控伸缩选针机构
JP3292389B2 (ja) ミシン
KR101096723B1 (ko) 쌍침 사절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재봉틀
JP3154157B2 (ja) ジャガード織機用のヘルドロッド保持装置
JP3749149B2 (ja) 選択係合機構及び圧電素子支援による電子式開口装置
JP2797868B2 (ja) ミシン
JP2994663B2 (ja) 織機の開口形成装置
CN114737304B (zh) 一种接经机
CN212560682U (zh) 松线装置及具有其的缝纫机
CN212822458U (zh) 铆接装置和具有其的铜扣机
CN211769387U (zh) 一种防脱落针织机进线机构
CN220284318U (zh) 一种包芯纱生产用的纱线引导装置
CN210561120U (zh) 一种缝纫机的松线板及松线装置
CN214263692U (zh) 一种电感尾线去除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