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15921U - 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15921U
CN214115921U CN202023179494.4U CN202023179494U CN214115921U CN 214115921 U CN214115921 U CN 214115921U CN 202023179494 U CN202023179494 U CN 202023179494U CN 214115921 U CN214115921 U CN 214115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spring
thread hooking
embroidery machine
f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794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天龙
方狄永
吴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umeike Intelligent Embroid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umeike Intelligent Embroid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umeike Intelligent Embroid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umeike Intelligent Embroid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794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15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15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15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刺绣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安装有的勾线刀、用于带动所述勾线刀前后移动的下拨叉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下拨叉在前后间来回摆动的上拨叉,所述上拨叉和所述下拨叉均套设在一安装连接在所述基板上定位轴上,所述上拨叉和所述下拨叉之间安装连接有驱动扭簧,所述勾线刀还连接有供其自动收紧面线的弹性调整装置,能自行调整线量且剪线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刺绣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刺绣机种类繁多,但是大部分刺绣机都是需要配置相应的勾线装置,因为当绣品完成一个图形单元,开始刺绣另外一个图形单元时或换色时需要对绣料下方的面线和底线进行剪线处理,在剪线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勾刀及驱动勾刀的勾线拉杆装置等机械结构,也即需要勾线装置来勾线才能较好地完成剪线流程。
如申请号为0223963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多头电脑刺绣机集体勾线机构,每一组勾线机构均设置一个凸轮;所述凸轮铰接勾线驱动杆,该勾线驱动杆的中部设置的固定转轴,所述勾线拉杆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两个推挡夹块,所述两个推挡夹块之间设置弹簧,并且该两个推挡夹块之间所述勾线拉杆穿过推挡块并与之间隙配合;该推挡块与“L”形的拨叉一端铰接,该拨叉的“L”形拐角处设置固定转轴该拨叉的拨叉端在线勾机架内连接线勾轴,所述线勾轴安装固定线勾;
又如申请号为02207245.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服装行业使用的电脑刺绣机集体勾线机构,该机构每套勾线机构中设置有一勾线线勾离合装置,并在曲柄与拔叉之间安装扭簧,当某一头或多头勾线机构不需工作时,只需将离合销伸出限制该头或多头机构中的拔义摆动,而曲柄仍可正常摆动,实现了每套勾线机构的线勾可单独开关,同时不影响其它头勾线机构的正常工作。
现有的这些勾线设备都能有效完成勾线的流程,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产品上线头过程、勾线过程中线断裂等问题,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是有较大的影响。
特别地,如申请号为202010098291.8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绣花机面线线头长度可控的剪线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绣花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步骤S01,控制旋梭带动面线旋转,并控制扣线保持器将脱出旋梭的面线挂在扣线保持器上,以实现面线保持;步骤S02,依据所需面线剪线长度,控制带绣料框架的移动行程,以获得不同长度的面线线头;步骤S03,控制剪线动刀勾取底线和面线至圈定底线和面线位置;步骤S04,控制带绣料框架移动至原位;步骤S05,控制剪线刀剪断底线和面线,装置依据上述方法实现,该专利基于现有绣花机结构下,仅利用勾刀勾起面线线头,通过控制带绣料框架的行程控制面线剪线长度,剪线后面线线头长度的一致性高。该现有设计中,是通过控制绣料框架的移动来控制面线剪线的作业,虽然对于长度的一致性控制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对于剪线后线头的长度、线结的收紧、剪线的质量等方面的控制,还不够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且剪线效果更好的刺绣机勾线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安装有的勾线刀、用于带动所述勾线刀a向前移动出刀的下拨叉b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下拨叉在前后间来回摆动的上拨叉,所述上拨叉和所述下拨叉均套设在一安装连接在所述基板上定位轴上,所述上拨叉和所述下拨叉之间安装连接有驱动扭簧,所述勾线刀还连接有供其自动收紧面线的弹性调整装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勾线刀的刀柄上固定有供所述下拨叉向前推动以带动所述勾线刀出刀的导柱,所述弹性调整装置包括与所述导柱连接住并用于在面线调整过程中使得勾线刀能通过弹性力拉住面线的弹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处固定有供导柱和勾线刀在前后方直线行进的直线引导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直线引导板的下部形成有前后延伸的呈倒置U型结构并供所述勾线刀前后通行的U型槽,所述直线引导板的上部形成有前后延伸的跟所述U型槽上下连通并供所述导柱前后通行的直线导向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所述弹性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弹簧压缩以形成弹性力的弹簧压缩配合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弹簧压缩配合结构包括所述基板上固定有的位于所述导柱前方的前定位挡块,所述弹簧至少有一段抵靠在所述导柱和所述前定位挡块之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前定位挡块上还安装有向后延伸的前后引导杆,所述前后引导杆前后穿过所述导柱,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前后引导杆外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弹簧为拉伸弹簧,所述弹性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弹簧拉伸以形成弹性力的弹簧拉伸配合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弹簧拉伸配合结构包括所述基板上固定有的位于所述导柱后方的后固定柱,所述弹簧的线圈部分至少有一段连接在所述导柱和所述后固定柱之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弹簧的线圈轴向与所述勾线刀的前后行进方向一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弹簧两端的拉钩分别套设在所述导柱和所述后固定柱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下拨叉靠定位轴远端的端部能贴靠住所述导柱。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下拨叉靠定位轴远端的端部处在所述导柱和所述后固定柱之间的前后间隔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该勾线器在勾线刀出刀后勾住面线以后,通过弹性调整装置的设计,使得当面线进行线量调整的过程中,勾线刀可以更好地调整其对面线的拉力,形成一个自行完成的适应过程,使得线量会调整在一个更加合理的范围内;
2.由其当通过控制带绣料框架的行程控制面线剪线长度的设备上时,线头长度得到有效控制,线结的收紧也更加稳定;
3.勾线刀的运行更加稳定,勾线效果更好,降低毛线、断线等的发生概率;
4.剪线效果更好,绣品的品质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刺绣机勾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后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左前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刺绣机勾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后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左前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a、勾线刀,b、下拨叉,c、上拨叉,2、定位轴,d、驱动扭簧,a1、导柱,e、弹簧,g、直线引导板,g0、U型槽,g1、直线导向槽,e1、前定位挡块,e2、前后引导杆,f1、后固定柱,e0、拉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上安装有的勾线刀a、用于带动所述勾线刀a向前移动出刀的下拨叉b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下拨叉b在前后间来回摆动的上拨叉c,基板1作为整个勾线器的基础部件来承载和安装各种零部件,当然,基板1本身也是需要安装到刺绣机的机头中的支撑结构上,所以也需要开设一些安装孔洞,这是常规的结构,这里不详细说明,另外,基板1在刺绣机上安装后通常是优选向前下方呈倾斜的状态为宜,并使得整个勾线装置安装后整体也是向前下方呈倾斜状态为宜,而勾线刀a也是向前斜下方伸出进行勾线,向后斜上方回退以回到原位,绣料框架处在勾线装置下方的区域,当针带着面线一针下去以后经过若干次在绣料上穿针以后并在剪线之前,勾线刀才会向前伸出去勾线,在剪线以后就回位。勾线刀a本身确实优选是直线型的移动方式,也是现在最简单有效的出刀方式,但是驱动其移动的下拨叉b则是一种摆动结构,也即下拨叉b是绕着轴转动的方式来驱动的,因此会做如下设计,所述下拨叉b套设在一安装连接在所述基板1上的定位轴2上,下拨叉b就是绕着定位轴2在前后间的一段区域内摆动的,定位轴2和勾线刀a分别处在下拨叉b靠两个端部的位置,以下方案以定位轴2在左侧为例,则勾线刀a就在右侧,这样才能发挥拨叉的功能,而上拨叉c同样也是套设在该定位轴2上,上拨叉c和下拨叉b上下处在该定位轴2上。
具体地,下拨叉b可以采用左右延伸的结构板,而上拨叉c则选用现有的L型结构,及上拨叉c包括两个一体连接的部分,通常采用前后延伸的第一部分c1和第一部分c1前端一体连接有的向右延伸的第二部分c2,第一部分c1和第二部分c2通常优选呈垂直状或者接近垂直的状态且这两者交接的部位就套设在定位轴2上,另外,第一部分c1上还会固定有联动柱c3,联动柱c3是为了能将刺绣机上一排若干个勾线器一起进行控制用的,也即刺绣机上的勾线器的联动柱c3会通过一个可移动的连杆串接在一起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部分c1倍拨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c1要去出刀勾线时是向右拨动,第二部分c2向前摆动,从而可以通过驱动扭簧d的弹性力能够在第一部分c1的带动下,使得下拨叉b被驱动后能向前摆动,这样就能带动勾线刀向前出刀去勾面线。
接下来就是本实例最为关键的一点,即所述勾线刀a还连接有供其自动收紧面线的弹性调整装置。所述勾线刀a还连接有供其自动收紧面线的弹性调整装置弹性收紧面线是在面线进行线量调节的过程中进行的,也即是在勾线刀出刀并勾住面线以后发生,由于弹性调整装置提供的弹性拉伸力是在往勾线刀出刀的反方向才能形成这种弹性自动调整线量,所以弹性调整装置的弹性拉力是能往靠后方向的,这一点会影响出刀,所以在设计的时候驱动扭簧d的扭力是要比弹性调整装置的弹性张紧拉力大很大的,确切的来说就是驱动扭簧d的劲度系数要比弹性调整装置的中弹性设备的劲度系数要大很多,劲度系数也即弹性系数,这样,驱动扭簧d初始驱动时很小的形变量就能克服弹性调整装置的上的弹力使得勾线刀出刀, 而当出刀以后勾住面线,当面线调整线量过程中,勾线刀被面线进一步向前牵拉时,弹性调整装置就会根据面线调整的状况形成相应的弹性张紧力,从而可以保证面线始终处于一个弹性张紧状态。简单来说,使得勾线刀a去勾面线以后,在设备进行面线长度调整过程中,就能形成较好的弹性力,使得面线始终有一个弹性的力在拉着,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防止面线被推动时受到的力给造成损伤甚至断裂,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而且在面线调整过程中始终有一个较好的拉伸弹力,而不会使得面线松弛。
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申请号为202010098291.8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绣花机面线线头长度可控的剪线控制方法及装置,其提到:无需改变现有绣花机结构,通过控制带绣料框架的移动行程来控制所需面线线头的线头长度,能根据不同绣花需求,针对不同材质、粗细的绣线和不同密度、厚薄的绣料进行适应性面线线头长度调整;另外利用带绣料框架的移动行程来统一调节多个机头下的面线长度,相比利用多个机头对应的各个勾刀各自勾取面线长度方法而言,剪线后面线线头长度的一致性更好,大大提高了绣品的质量。还提到:在步骤S01中,控制主轴驱动旋梭勾取并带动面线旋转,并控制扣线保持器靠近旋梭拦截面线,使脱出旋梭的面线挂在扣线保持器上形成并保持线圈的状态。挂在扣线保持器上的面线呈类三角状线圈,底线位于三角状线圈中间的位置。此线圈可分为左侧腰线段、右侧腰线段和底侧线段。利用扣线保持器可将面线分成可被剪线刀勾取待剪断部分即左侧腰线段,以及可被勾刀勾取送至面线夹部分即右侧腰线段,这样便于有效剪断面线,避免发生剪错而影响下一个图形单元刺绣。并且,由于底线位于三角状线圈中间的位置,则面线与底线能被明确区分开来,可便于准确剪断面线和底线。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绣料框架的移动行程来控制面线长度,但是他在回位时,会造成面线的松动,而且绷紧的绣料中间部分会浮起,不仅线长会需要更多,而且绣料与针板的贴合性不够,会造成用线长、线结松散等问题,而本实施中新设计的勾线器,就能使绣料框架的移动行程来控制所需面线的线头长度的过程中,面线始终具有一定的弹性张力,不会松弛,不仅面线长度可以减少,线结也更贴紧绣料底部,主要原因也就是在于面线始终处于具有张力的状态,使得绣料能处在更加平整的工况下,以使得线结可以收得更紧,线头不容易松脱,还能减少线量的使用。
简单介绍,上述涉及的驱动扭簧d是采用单扭簧的,驱动扭簧d的两个扭簧臂或者说扭簧脚是分别支撑在上拨叉c和下拨叉b上的,驱动扭簧d的两个扭簧臂可以分别直接插接在上拨叉c和下拨叉b上,也可以贴靠在相应的拨叉能一直形成抵靠作用力的一侧,如其中一个扭簧臂贴靠在第一部分c1的右侧面部分,另一个从下拨叉b上表面处向下插入,当然,下拨叉b上需要开设相应的孔洞供扭簧臂插入进行安装。所述驱动扭簧d的线圈部分也是环绕在所述定位轴2外围,驱动扭簧d的线圈部分位置就是在上拨叉和下拨叉之间的。为了进一步提升现场使用的结构稳定性和防护性,第一部分c1和第二部分c2的交接处用于套在定位轴上的部分向下一体连接形成有套设在定位轴上的上轴套z1,驱动扭簧的线圈可以进一步直接套在上轴套z1外壁上,上轴套z1既有对驱动扭簧的线圈部分具有定位作用,也可以起到上下支撑的作用避免驱动扭簧的线圈部分被上拨叉和下拨叉上下压坏。同理,下拨叉套在定位轴上的部分向下一体连接形成有套设在定位轴2上的下轴套z2,上轴套z1和下轴套z2与定位轴2可以都是不固定的,也即是活动连接,因为在有些工况,上拨叉转动,下拨叉是不能转动的,后续会讲这一点,由此,也是可以这两个轴套里其中一个跟定位轴固定,另一个不固定,但一般两个都不固定更加推荐使用,最主要的就是能让上拨叉和下拨叉顺利摆动并能分状态摆动,可以采用现有的其他安装方式。通过这些基础构件是布置和配合,可以使得弹性调整装置更好地发挥对面线的拽拉弹性控制。
具体关于弹性调整装置自身以及相关结构的设计如下:所述勾线刀a的刀柄上固定有供所述下拨叉b向前推动以带动所述勾线刀a出刀的导柱a1,勾线刀a采用普通的刀结构,一般就是包括扁平的刀柄和刀柄前端一体连接有的呈钩状的刀头,勾线刀a平躺着基板的上表面处,导柱a1是固定在刀柄的上表面处,固定方式可以通过焊接、一体成型等工艺实现,导柱a1通常是采用圆柱体状的结构并可以呈直立状垂直于刀柄的状态,本实施例中,下拨叉b与导柱a1之间初始状态或者说摆动过程中只要能抵靠住导柱a1后侧就行,比较有效的实现方式,就是下拨叉靠定位轴远端的端部初始状态贴靠在导柱a1的后侧即可,这样就能使得下拨叉从初始在被驱动的情况下克服弹性调整装置在勾线刀前进过程形成的反向弹性力完成出刀动作并停止,此后当面线在线量调整过程中面线向前拖拉进一步形成的弹性力就是用来有效形成弹性张力使得勾线刀通过弹性的拉拽力收紧面线,这个时候,由于向前拖拉,使得导柱a1和下拨叉b会有分离,可以处于脱离状态,使得弹性调整装置更好地发挥收紧面线的作用,而且不影响回位,因为剪线以后,面线断开,勾线刀也就没有向前拖拉的趋势,导柱a1受弹性调整装置向后的弹力就会又回退贴紧下拨叉b,然后,下拨叉b向后回位到初始位置,导柱a1还会受弹性调整装置初始出刀过程同样形成向后的弹力就能回到原位,也就能带动勾线刀回位了,这样就能较好地实现出刀、张紧面线、回刀这一整套动作。特别地,所述弹性调整装置的具体结构主要是包括与所述导柱a1连接住并用于在面线调整过程中使得勾线刀a能通过弹性力拉住面线的弹簧e。借助的就是这个弹簧e设计,弹簧e优选是需要采用直线型的在前后延伸的这种结构,也即弹力是在前后方的,应该尽量跟勾线刀的行进方向保持一致并是这个弹力是阻止勾线刀向前行进的弹力,也即是向后方拉勾线刀的。
在介绍这个弹簧e具体设置方式之前,先介绍一下,勾线刀的一些基本导向结构,一般也是现有的采用的结构,即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处固定有供导柱a1和勾线刀a在前后方直线行进的直线引导板g,所述直线引导板g的下部形成有前后延伸的呈倒置U型结构并供所述勾线刀a前后通行的U型槽g0,所述直线引导板g的上部形成有前后延伸的跟所述U型槽g0上下连通并供所述导柱a1前后通行的直线导向槽g1,基板1和直线引导板下部形成的U型槽g0形成一个矩形状的前后通行道供勾线刀前后直线行进时进行直线引导,U型槽g0向前是要能连通到外部的,这样能收勾线刀的刀头伸出,U型槽g0向后最好也是能连通道外部后方的,这样刀柄后端有先后倒退的余量,这样,导柱a1可以处在刀柄a11前后端之间的位置,结构更加优化,导柱a1则固定在刀柄a11上表面处并上下穿过直线导向槽g1,导柱a1的直径跟直线导向槽g1,的左右宽度尽量保持一致,这样,导柱a1的直线引导会更加准确。直线导向槽g1在直线引导板g上前后端均优选封堵住,对导柱a1前后都有限位,防止前后意外穿出。
另外,作为优选,上拨叉c上固定有在下拨叉b前侧进行限位并能抵靠住下拨叉b的前限位部分,该前限位部分可以优选为上拨叉c上一体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前挡板h并在下拨叉b被其抵靠部分的前侧,前侧的限位减少下拨叉b在面线调整的过程中受到影响,而是让弹性调整装置自行更好地完成弹性式的有效张紧,前挡板h可以进一步优化为一体连接在第二部分c2的前侧。
前述刺绣机上是要安装很多个勾线器的并通过联动柱串连进行一起驱动的,但是总会有有些勾线器坏掉了或者出现其他问题需要维修等的情况,那么如何才能在不影响其他正常勾线器正常使用又能让出现问题的勾线器不进行出刀的使用工况,就是要锁定住下拨叉b,由于前述的结构介绍,当下拨叉b被锁定住以后,上拨叉还是能跟随着其他勾线器一起动作的,只不过是会进一步比较大力的压缩驱动扭簧而已,只要保证驱动扭簧的强度不会压坏,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这种结构也是现有常规的设计,就是在基板1上安装连接有可上下移动并用于锁住下拨叉的锁定销s,所述下拨叉b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供所述锁定销s向上插入的锁定孔s0。这样,可以让勾线器不仅可以更加顺利地前后带动勾线刀运行,也能保证刺绣机上某些勾线器出现问题时,不影响整体刺绣机的运行。
勾线器的运行也比较方便,驱动上拨叉作用使得下拨叉摆动,从而带动勾线刀向前进行勾线,然后停住上拨叉,绣料框架移动调整面线,一般都是横向拉长面线,勾线器借助性调整装置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个弹性自适应调整过程,使得勾线刀总是有弹性力张紧着面线,当剪线装置准备好以后,绣料框架回退并剪线装置剪线,过程中会形成线结,此后,两个拨叉和勾线刀回退到初始原位置即可。
本申请设计的固定方式或者一体连接的方式,都可以采用焊接、一体成型或者其他螺栓类安装方式都可以,因为本申请设计的都是钢铁等金属类结构,采用现有连接手段即可。
下面重点来说明弹性调整装置,其实,在弹性调整装置具体结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了两种优选方式来实现,本实例提供第一种结构样式:所述弹簧e采用压缩弹簧,除了这个压缩弹簧,所述弹性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弹簧e压缩以形成弹性力的弹簧压缩配合结构,弹簧压缩配合结构是为了能使得弹簧在勾线刀出刀以及在线量调整过程中,配合导柱a1这个结构并可以设计在导柱a1前方对弹簧前侧部分进行定位,从而达到压缩的效果,但不排除其他可以使得弹簧压缩形成弹性力的结构,本实施中介绍一种结构,具体为,所述弹簧压缩配合结构包括所述基板1上固定有的位于所述导柱a1前方的前定位挡块e1,所述弹簧e至少有一段抵靠在所述导柱a1和所述前定位挡块e1之间。压缩弹簧前后延伸并用在导柱a1和前定位挡块e1之间,当导柱a1向前行进,压缩弹簧就能形成向后的弹性力,这个向后弹性力,在驱动出刀过程是远小于驱动扭簧的扭动力的,才能让下拨叉b顺利拨动勾线刀出刀,当出刀完成以后进行面线调整的过程中,面线横移拉长就会向前拽拉勾线刀,使得压缩弹簧进一步会有压缩的动作,从而会保持对面线弹性的张紧力,这就是本申请设计的关键所在,压缩弹簧基本上都是线圈,其两端线圈部分可以分别穿设在导柱a1和前定位挡块e1上,只有在导柱a1和前定位挡块e1之间留一段压缩弹簧的线圈,当然尽量将更多的弹簧线圈设置导柱a1和前定位挡块e1之间,前定位挡块e1可以直接安装固定在直线引导板g的上表面处,并处在直线导向槽g1前方的位置。
更进一步,所述前定位挡块e1上还安装连接有向后延伸的前后引导杆e2,所述前后引导杆e2前后穿过所述导柱a1,所述弹簧e套设在所述前后引导杆e2外围。前后引导杆e2跟直线导向槽g1上下相对,一方面可以使得导柱a1能在前后引导杆e2前后通行进一步提升直线引导性,另一方面,保证弹簧e的弹性力的直线性,避免当压缩过程力的偏移,前后引导杆e2的前端穿入所述前定位挡块e1左右靠中间的部位中,这里,导柱a1上应开设有相应的前后延伸的孔洞供前后引导杆e2穿过,进一步优选,导柱a1上开设前后贯通的供前后引导杆e2穿过的贯穿孔,并导柱a1可在前后引导杆e2上前后移动,而前后引导杆e2的前端跟前定位挡块e1应该固定住,或者前定位挡块e1前侧封堵住前后引导杆e2的前端前行,这样前后引导杆e2就不会跟随着勾线刀也伸出去,减少不必要的结构干扰,当然,前定位挡块e1供前后引导杆e2前端插入的孔洞也是贯穿孔,但是其前侧需形成向前径向尺寸变小的锥形孔部,前后引导杆e2前端形成相应的锥形段,这样就伸不出去了,就能保证前后引导杆e2的位置稳定,以更好地供勾线刀和弹性调整装置进行作业。
实施例2,如图4-6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弹性调整装置具体结构设计,也就是实施例1提到两种优选方式的第二种结构样式,具体为所述弹簧e为拉伸弹簧,除了这个拉伸弹簧,所述弹性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弹簧e拉伸以形成弹性力的弹簧拉伸配合结构,弹簧拉伸配合结构是为了能使得弹簧在勾线刀出刀以及线量调整过程中,配合导柱a1这个结构并可以设计在导柱a1后方对弹簧后侧部分进行定位,从而达到拉伸的效果,但不排除其他可以使得弹簧拉伸以形成弹性力的结构,本实施中介绍一种结构,具体为,所述弹簧拉伸配合结构包括所述基板1上固定有的位于所述导柱a1后方的后固定柱f1,所述弹簧e的线圈部分至少有一段连接在所述导柱a1和所述后固定柱f1之间,由于拉伸弹簧的结构特征,两端是通常都会有拉钩的结构设计,所以,拉伸弹簧的弹簧线圈部分基本上可以保持在所述导柱a1和所述后固定柱f1之间的,可以比较好地进行发力。跟实施例1的压缩弹簧相比,拉伸弹簧的位置跟压缩弹簧的位置正好相反,其是位于导柱a1后方,但是形成的弹性力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同样具有不错的自适应调整线量的效果。另外,也是同样的,所述弹簧e的线圈轴向与所述勾线刀a的前后行进方向一致。作为优选,所述弹簧e两端的拉钩e0分别套设在所述导柱a1和所述后固定柱f1上,拉钩e0可以采用圆环形的结构,方便套设,导柱a1和后固定柱f1上应开设有相应环形凹槽e01供拉钩e0更好地套入并使得不容易松脱。而基板的尾部可以一体延伸一块供后固定柱f1固定用的尾板f11,处于结构空间的有效利用率的问题,尾板f11不能太大,只要保证后固定柱f1能固定住即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所述下拨叉b靠定位轴2远端的端部应该能贴靠住所述导柱a1,主要就是能在出刀过程中有效对勾线刀进行推动即可,因为退刀时导柱a1是能自动复位的,当然,所述下拨叉b靠定位轴2远端的端部还是可以优选处在所述导柱和所述后固定柱之间的前后间隔处,能比较好地使得下拨叉b作用到导柱a1后侧部位,这里因为有了后固定柱f1的设计,所以这个前后间隔尺寸应能保证所述下拨叉b的端部伸入,在实施例1中指的就是下拨叉b的右端端部能贴靠着导柱a1后侧向前进行拨动出刀。
本实施例的这种结构设计,也能较好地实现实施例1中的各种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上安装有的勾线刀(a)、用于带动所述勾线刀(a)向前移动出刀的下拨叉(b)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下拨叉(b)在前后间来回摆动的上拨叉(c),所述上拨叉(c)和所述下拨叉(b)均套设在一安装连接在所述基板(1)上定位轴(2)上,所述上拨叉(c)和所述下拨叉(b)之间安装连接有驱动扭簧(d),所述勾线刀(a)还连接有供其自动收紧面线的弹性调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线刀(a)的刀柄上固定有供所述下拨叉(b)向前推动以带动所述勾线刀(a)出刀的导柱(a1),所述弹性调整装置包括与所述导柱(a1)连接住并用于在面线调整过程中使得勾线刀(a)能通过弹性力拉住面线的弹簧(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上表面处固定有供导柱(a1)和勾线刀(a)在前后方直线行进的直线引导板(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e)为压缩弹簧,所述弹性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弹簧(e)压缩以形成弹性力的弹簧压缩配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压缩配合结构包括所述基板(1)上固定有的位于所述导柱(a1)前方的前定位挡块(e1),所述弹簧(e)至少有一段抵靠在所述导柱(a1)和所述前定位挡块(e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定位挡块(e1)上还安装有向后延伸的前后引导杆(e2),所述前后引导杆(e2)前后穿过所述导柱(a1),所述弹簧(e)套设在所述前后引导杆(e2)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e)为拉伸弹簧,所述弹性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弹簧(e)拉伸以形成弹性力的弹簧拉伸配合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拉伸配合结构包括所述基板(1)上固定有的位于所述导柱(a1)后方的后固定柱(f1),所述弹簧(e)的线圈部分至少有一段连接在所述导柱(a1)和所述后固定柱(f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e)的线圈轴向与所述勾线刀(a)的前后行进方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e)两端的拉钩(e0)分别套设在所述导柱(a1)和所述后固定柱(f1)上。
CN202023179494.4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 Active CN214115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9494.4U CN214115921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9494.4U CN214115921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15921U true CN214115921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14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79494.4U Active CN214115921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15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2808A (zh) 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
CN100402727C (zh) 多针双重锁边缝纫机的针线控制装置
CN115710783A (zh) 一种刺绣机剪线方法
US4285289A (en) Embroidering machine
CA1188932A (en) Tufting looper apparatus with opposed clip support
CN214115921U (zh) 一种能自行调整线量的刺绣机勾线器
CN1523156B (zh) 缝纫机
JP2007050041A (ja) 偏平縫いミシン
US4301751A (en) Tufting machine for producing a variety of pile fabrics
KR20210044869A (ko) 코드재를 봉착할 수 있는 미싱 및 코드 컷 장치
CN212388184U (zh) 一种链式平缝机
CN212582158U (zh) 一种刺绣机的线量自适应勾线装置
US4250824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ming an overcast seam with a zig-zag sewing machine
HUT77538A (hu) Kétszálas láncöltéses "Zarif" varrógép
CN112064235A (zh) 一种刺绣机的线量自适应勾线装置
CN210506737U (zh) 一种绷缝机及其剪线松线机构
DE2349510C3 (de) Vorrichtung an Mehrnadelnähmaschinen zum Vorlegen eines die Nadelfadenstichreihe quer zu Nährichtung verbindenden Deckfadens
JP3006841B2 (ja) 多本糸かがり縫い目を形成するためのかがり縫いミシン
JP2006057201A (ja) 製網方法及び製網機
JP2007130211A (ja) 多針ミシン
DE955191C (de) Fadenfuehrender Kettenstich-Greifer
CN215561140U (zh) 一种小头距勾线装置
CN216040159U (zh) 一种改进的缝纫机挑线杆结构
DE4446138C1 (de) Nähaggregat mit einem relativ zur fadenführenden Nadel verschiebbaren Nähguthalter und einem Nähgutniederhalter mit einer Nadeldurchtrittsöffnung
US4546715A (en) Overcasting attachment for a sew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