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4974A - 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 Google Patents

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4974A
CN114694974A CN202011627618.2A CN202011627618A CN114694974A CN 114694974 A CN114694974 A CN 114694974A CN 202011627618 A CN202011627618 A CN 202011627618A CN 114694974 A CN114694974 A CN 114694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nitride
oxynitride
oxycarbide
carbonit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76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明谷
方皓苇
吴家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da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da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da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da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76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49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4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49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8Housing;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08Terminals
    • H01G9/012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id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包括卷绕型电容器、封装结构、第一导电接脚以及第二导电接脚。卷绕型电容器包括卷绕式正极箔片以及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卷绕型电容器被容置在封装结构内。第一导电接脚与第二导电接脚电性接触卷绕型电容器。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包括导电基底以及分别设置在导电基底的两相反表面上的两个导电化合物层。借此,导电化合物层能用于防止导电基底被电解液溶液所接触而受到腐蚀,所以导电基底的厚度能通过导电化合物层的保护而不会改变。

Description

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负极箔片,特别是涉及一种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背景技术
电容器已广泛被使用于消费性家电用品、计算机主板、电源供应器、通讯产品以及汽车等的基本组件,其主要的作用包括滤波、旁路、整流、耦合、去耦、转相等等,是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组件之一。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卷绕型电容器的负极箔片容易受到电解液溶液的腐蚀而降低其原有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其包括:一卷绕型电容器、一封装结构、一第一导电接脚以及一第二导电接脚。卷绕型电容器包括一卷绕式正极箔片、一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以及两个卷绕式绝缘隔离纸,两个卷绕式绝缘隔离纸的其中之一设置在卷绕式正极箔片与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间,卷绕式正极箔片与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其中之一设置在两个卷绕式绝缘隔离纸之间。卷绕型电容器被容置在封装结构内。第一导电接脚包括被容置在封装结构的内部的一第一内埋部以及裸露在封装结构的外部的一第一裸露部,第一导电接脚电性接触卷绕式正极箔片与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导电接脚包括被容置在封装结构的内部的一第二内埋部以及裸露在封装结构的外部的一第二裸露部,第二导电接脚电性接触卷绕式正极箔片与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中的另外一个。其中,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包括一导电基底以及分别设置在导电基底的两相反表面上的两个导电化合物层,且导电化合物层为一氮化物层、一碳化物层、一碳氮化物层、一氮氧化物层以及一碳氧化物层之中的至少一者。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其包括:一卷绕型电容器、一封装结构、一第一导电接脚以及一第二导电接脚。卷绕型电容器包括一卷绕式正极箔片以及一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卷绕型电容器被容置在封装结构内。第一导电接脚电性接触卷绕式正极箔片与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导电接脚电性接触卷绕式正极箔片与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中的另外一个。其中,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包括一导电基底以及分别设置在导电基底的两相反表面上的两个导电化合物层,且导电化合物层为一氮化物层、一碳化物层、一碳氮化物层、一氮氧化物层以及一碳氧化物层之中的至少一者。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再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其包括:一卷绕型电容器、一封装结构、一第一导电接脚以及一第二导电接脚。卷绕型电容器包括一卷绕式正极箔片以及一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卷绕型电容器被容置在封装结构内。第一导电接脚电性接触卷绕式正极箔片与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导电接脚电性接触卷绕式正极箔片与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中的另外一个。其中,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包括一导电基底以及分别设置在导电基底的两相反表面上的两个导电化合物层,且导电化合物层为一氮化物层、一碳化物层、一碳氮化物层、一氮氧化物层以及一碳氧化物层之中的至少一者。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又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其包括:一导电基底以及两个导电化合物层。两个导电化合物层分别设置在导电基底的两相反表面上。其中,导电化合物层为一氮化物层、一碳化物层、一碳氮化物层、一氮氧化物层以及一碳氧化物层之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氮化物层至少由氮化物(nitride)所制成,且氮化物选自于由氮化硅(Si3N4)、氮化钛(TiN)、氮化铝(AlN)、氮化钛铝((Ti,Al)N)、氮化铬(CrN)、氮化钼(MoN)、氮化钨(WN)以及氮化钽(TaN)所组成的群组;其中,碳化物层至少由碳化物(carbide)所制成,且碳化物选自于由碳化钛(TiC)、碳化铝(AlC)、碳化铬(CrC)、碳化钼(MoC)、碳化钨(WC)以及碳化钽(TaC)所组成的群组;其中,碳氮化物层至少由碳氮化物(carbon nitride)所制成,且碳氮化物选自于由碳氮化钛(TiCxNy)、碳氮化铝(AlCxNy)、碳氮化铬(CrCxNy)、碳氮化钼(MoCxNy)、碳氮化钨(WCxNy)以及碳氮化钽(TaCxNy)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氮氧化物层至少由氮氧化物所制成,且氮氧化物选自于由氮氧化钛(TiOxNy)、氮氧化铝(AlOxNy)、氮氧化铬(CrOxNy)、氮氧化钼(MoOxNy)、氮氧化钨(WOxNy)以及氮氧化钽(TaOxNy)所组成的群组;其中,碳氧化物层至少由碳氧化物(carbonoxide)所制成,且碳氧化物选自于由碳氧化钛(TiOxCy)、碳氧化铝(AlOxCy)、碳氧化铬(CrOxCy)、碳氧化钼(MoOxCy)、碳氧化钨(WOxCy)以及碳氧化钽(TaOxCy)所组成的群组。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其能通过“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包括一导电基底以及分别设置在导电基底的两相反表面上的两个导电化合物层”以及“导电化合物层为一氮化物层、一碳化物层、一碳氮化物层、一氮氧化物层以及一碳氧化物层之中的至少一者”的技术方案,以使得导电化合物层能用于防止导电基底被电解液溶液所接触而受到腐蚀,所以导电基底的厚度能通过导电化合物层的保护而不会改变。
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的卷绕型电容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的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I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的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的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V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的V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符号说明】
Z: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
1:卷绕型电容器
11:卷绕式正极箔片
12: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120:导电基底
1200:氧化层
12000:粗糙化表面
121:导电化合物层
13:卷绕式绝缘隔离纸
2:封装结构
20:壳体结构
3:第一导电接脚
31:第一内埋部
32:第一裸露部
4:第二导电接脚
41:第二内埋部
42:第二裸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有关“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实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配合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Z,其包括:一卷绕型电容器1、一封装结构2、一第一导电接脚3以及一第二导电接脚4。
首先,如图1所示,卷绕型电容器1包括一卷绕式正极箔片11、一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以及两个卷绕式绝缘隔离纸13。更进一步来说,两个卷绕式绝缘隔离纸13的其中之一设置在卷绕式正极箔片11与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两者之间,并且卷绕式正极箔片11与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两者其中之一设置在两个卷绕式绝缘隔离纸13之间。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卷绕式正极箔片11会设置在两个卷绕式绝缘隔离纸13之间。另外,卷绕式绝缘隔离纸13可为一种通过含浸方式以附着有电解液溶液的隔离纸或者纸制箔片。然而,本发明不以上述所举出的例子为限。
再者,配合图1与图2所示,卷绕型电容器1被容置在封装结构2内。举例来说,封装结构2包括一壳体结构20(例如铝壳或其它金属壳体),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举例为限。此外,第一导电接脚3包括被容置在封装结构2的内部的一第一内埋部31以及裸露在封装结构2的外部的一第一裸露部32,并且第一导电接脚3电性接触卷绕式正极箔片11与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两者之中的其中一个。另外,第二导电接脚4包括被容置在封装结构2的内部的一第二内埋部41以及裸露在封装结构2的外部的一第二裸露部42,并且第二导电接脚4电性接触卷绕式正极箔片11与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两者之中的另外一个。
此外,配合图3至图5所示,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包括一导电基底120以及分别设置在导电基底120的两相反表面上的两个导电化合物层121。举例来说,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50μm,并且形成在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上的导电化合物层121的厚度可介于10nm至2000nm之间,另一佳的范围为10nm至500nm之间。另外,导电基底120的两个表面都可以是由机械加工(例如滚压、压印等方式)所形成的粗糙化表面12000,并且粗糙化表面12000的粗糙度可以小于或者等于50μm。借此,由于通过粗糙化表面12000的形成而增加导电基底120的表面积,使得导电化合物层121附着在导电基底120的附着强度也能被提升,所以导电化合物层121不容易脱离导电基底120,以有效提升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的可靠度。然而,本发明不以上述所举出的例子为限。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4或者图5所示,导电基底120可为Al材料,并且导电基底120没有氧化层且没有腐蚀层。也就是说,当导电基底120尚未被氧化前,两个导电化合物层121可以预先分别设置在导电基底120的两个粗糙化表面12000上。导电化合物层121可为厚度介于10nm至2000nm之间的一电解液溶液阻隔层,以用于防止导电基底120被电解液溶液所接触而受到腐蚀,所以导电基底120的厚度能通过导电化合物层121的保护而不会改变。也就是说,由于导电基底120能通过导电化合物层121的保护而不会受到电解液溶液的腐蚀而降低原有的厚度,所以本发明所使用的导电化合物层121的厚度即使只有10nm,导电基底120还是能通过导电化合物层121的保护而不会被电解液溶液所腐蚀而降低原有的厚度,以使得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依然能够保持能够满足后续加工条件的结构强度。然而,本发明不以上述所举出的例子为限。
举例来说,导电化合物层121可为一氮化物层、一碳化物层、一碳氮化物层、一氮氧化物层以及一碳氧化物层之中的至少一者。然而,本发明不以上述所举出的例子为限。
当导电化合物层121为氮化物层时,氮化物层至少由氮化物(nitride)所制成,并且氮化物可选自于由氮化硅(Si3N4)、氮化钛(TiN)、氮化铝(AlN)、氮化钛铝((Ti,Al)N)、氮化铬(CrN)、氮化钼(MoN)、氮化钨(WN)以及氮化钽(TaN)所组成的群组。
当导电化合物层121为碳化物层时,碳化物层至少由碳化物(carbide)所制成,且碳化物可选自于由碳化钛(TiC)、碳化铝(AlC)、碳化铬(CrC)、碳化钼(MoC)、碳化钨(WC)以及碳化钽(TaC)所组成的群组。
当导电化合物层121为碳氮化物层时,碳氮化物层至少由碳氮化物(carbonnitride)所制成,且碳氮化物可选自于由碳氮化钛(TiCxNy)、碳氮化铝(AlCxNy)、碳氮化铬(CrCxNy)、碳氮化钼(MoCxNy)、碳氮化钨(WCxNy)以及碳氮化钽(TaCxNy)所组成的群组。
当导电化合物层121为氮氧化物层时,氮氧化物层至少由氮氧化物所制成,且氮氧化物可选自于由氮氧化钛(TiOxNy)、氮氧化铝(AlOxNy)、氮氧化铬(CrOxNy)、氮氧化钼(MoOxNy)、氮氧化钨(WOxNy)以及氮氧化钽(TaOxNy)所组成的群组。
当导电化合物层121为碳氧化物层时,碳氧化物层至少由碳氧化物(carbonoxide)所制成,且碳氧化物可选自于由碳氧化钛(TiOxCy)、碳氧化铝(AlOxCy)、碳氧化铬(CrOxCy)、碳氧化钼(MoOxCy)、碳氧化钨(WOxCy)以及碳氧化钽(TaOxCy)所组成的群组。
值得一提的是,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是以日本电子情报技术产业协会(JEITA)规格EIAJ RC-2364A的耐水和性试验方法在测试前与测试后所得到介于1~10%之间的「静电容量变化率」以及介于0~5%之间的「耐电压变化率」。
[第二实施例]
配合图1、图2以及图6至图8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Z,其包括:一卷绕型电容器1、一封装结构2、一第一导电接脚3以及一第二导电接脚4。由图7与图4的比较,以及图8与图5的比较可知,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导电基底120有氧化层1200而无腐蚀层。也就是说,当导电基底120已经被氧化而形成氧化层1200之后,两个导电化合物层121才接着分别设置在导电基底120的两个粗糙化表面12000上。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导电基底120没有氧化层且没有腐蚀层(第一实施例)”或者是“导电基底120有氧化层1200而无腐蚀层(第二实施例)”,导电化合物层121可以用于防止导电基底120被电解液溶液所接触而受到腐蚀,所以导电基底120的厚度能通过导电化合物层121的保护而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导电基底120能通过导电化合物层121的保护而不会被电解液溶液所腐蚀而降低原有的厚度),以使得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依然能够保持能够满足后续加工条件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Z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其能通过“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12包括一导电基底120以及分别设置在导电基底120的两相反表面上的两个导电化合物层121”以及“导电化合物层121为一氮化物层、一碳化物层、一碳氮化物层、一氮氧化物层以及一碳氧化物层之中的至少一者”的技术方案,以使得导电化合物层121能用于防止导电基底120被电解液溶液所接触而受到腐蚀120,所以导电基底120的厚度能通过导电化合物层121的保护而不会改变。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包括:
卷绕型电容器,所述卷绕型电容器包括卷绕式正极箔片、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以及两个卷绕式绝缘隔离纸,两个所述卷绕式绝缘隔离纸的其中之一设置在所述卷绕式正极箔片与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间,所述卷绕式正极箔片与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其中之一设置在两个所述卷绕式绝缘隔离纸之间;
封装结构,所述卷绕型电容器被容置在所述封装结构内;
第一导电接脚,所述第一导电接脚包括被容置在所述封装结构的内部的第一内埋部以及裸露在所述封装结构的外部的第一裸露部,所述第一导电接脚电性接触所述卷绕式正极箔片与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中的其中一个;以及
第二导电接脚,所述第二导电接脚包括被容置在所述封装结构的内部的第二内埋部以及裸露在所述封装结构的外部的第二裸露部,所述第二导电接脚电性接触所述卷绕式正极箔片与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中的另外一个;
其中,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包括导电基底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导电基底的两相反表面上的两个导电化合物层,且所述导电化合物层为氮化物层、碳化物层、碳氮化物层、氮氧化物层以及碳氧化物层之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50μm,所述导电基底的两个所述表面都是粗糙化表面,且所述粗糙化表面的粗糙度小于或者等于50μm;其中,所述导电基底为Al材料,且所述导电基底没有氧化层且没有腐蚀层,或者所述导电基底有氧化层而无腐蚀层;其中,所述导电化合物层为厚度介于10nm至2000nm之间的电解液溶液阻隔层,以用于防止所述导电基底被电解液溶液所接触而受到腐蚀,所以所述导电基底的厚度通过所述导电化合物层的保护而不会改变;其中,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以日本电子情报技术产业协会的耐水和性试验方法在试测前与测试后所得到介于1~10%之间的静电容量变化以及介于0~5%之间的耐电压变化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物层至少由氮化物所制成,且所述氮化物选自于由氮化硅、氮化钛、氮化铝、氮化钛铝、氮化铬、氮化钼、氮化钨以及氮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碳化物层至少由碳化物所制成,且所述碳化物选自于由碳化钛、碳化铝、碳化铬、碳化钼、碳化钨以及碳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碳氮化物层至少由碳氮化物所制成,且所述碳氮化物选自于由碳氮化钛、碳氮化铝、碳氮化铬、碳氮化钼、碳氮化钨以及碳氮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氮氧化物层至少由氮氧化物所制成,且所述氮氧化物选自于由氮氧化钛、氮氧化铝、氮氧化铬、氮氧化钼、氮氧化钨以及氮氧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碳氧化物层至少由碳氧化物所制成,且所述碳氧化物选自于由碳氧化钛、碳氧化铝、碳氧化铬、碳氧化钼、碳氧化钨以及碳氧化钽所组成的群组。
4.一种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包括:
卷绕型电容器,所述卷绕型电容器包括卷绕式正极箔片以及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封装结构,所述卷绕型电容器被容置在所述封装结构内;
第一导电接脚,所述第一导电接脚电性接触所述卷绕式正极箔片与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中的其中一个;以及
第二导电接脚,所述第二导电接脚电性接触所述卷绕式正极箔片与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中的另外一个;
其中,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包括导电基底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导电基底的两相反表面上的两个导电化合物层,且所述导电化合物层为氮化物层、碳化物层、碳氮化物层、氮氧化物层以及碳氧化物层之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50μm,所述导电基底的两个所述表面都是粗糙化表面,且所述粗糙化表面的粗糙度小于或者等于50μm;其中,所述导电基底为Al材料,且所述导电基底没有氧化层且没有腐蚀层,或者所述导电基底有氧化层而无腐蚀层;其中,所述导电化合物层为厚度介于10nm至2000nm之间的电解液溶液阻隔层,以用于防止所述导电基底被电解液溶液所接触而受到腐蚀,所以所述导电基底的厚度通过所述导电化合物层的保护而不会改变;其中,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以日本电子情报技术产业协会的耐水和性试验方法在试测前与测试后所得到介于1~10%之间的静电容量变化以及介于0~5%之间的耐电压变化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物层至少由氮化物所制成,且所述氮化物选自于由氮化硅、氮化钛、氮化铝、氮化钛铝、氮化铬、氮化钼、氮化钨以及氮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碳化物层至少由碳化物所制成,且所述碳化物选自于由碳化钛、碳化铝、碳化铬、碳化钼、碳化钨以及碳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碳氮化物层至少由碳氮化物所制成,且所述碳氮化物选自于由碳氮化钛、碳氮化铝、碳氮化铬、碳氮化钼、碳氮化钨以及碳氮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氮氧化物层至少由氮氧化物所制成,且所述氮氧化物选自于由氮氧化钛、氮氧化铝、氮氧化铬、氮氧化钼、氮氧化钨以及氮氧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碳氧化物层至少由碳氧化物所制成,且所述碳氧化物选自于由碳氧化钛、碳氧化铝、碳氧化铬、碳氧化钼、碳氧化钨以及碳氧化钽所组成的群组。
7.一种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包括:
卷绕型电容器,所述卷绕型电容器包括卷绕式正极箔片以及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封装结构,所述卷绕型电容器被容置在所述封装结构内;
第一导电接脚,所述第一导电接脚电性接触所述卷绕式正极箔片与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中的其中一个;以及
第二导电接脚,所述第二导电接脚电性接触所述卷绕式正极箔片与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两者之中的另外一个;
其中,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包括导电基底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导电基底的两相反表面上的两个导电化合物层,且所述导电化合物层为氮化物层、碳化物层、碳氮化物层、氮氧化物层以及碳氧化物层之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50μm,所述导电基底的两个所述表面都是粗糙化表面,且所述粗糙化表面的粗糙度小于或者等于50μm;其中,所述导电基底为Al材料,且所述导电基底没有氧化层且没有腐蚀层,或者所述导电基底有氧化层而无腐蚀层;所述导电化合物层为厚度介于10nm至2000nm之间的电解液溶液阻隔层,以用于防止电解液溶液接触可侵蚀到所述导电基底,所以所述导电基底的厚度通过所述导电化合物层的保护而不会改变;其中,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以日本电子情报技术产业协会的耐水和性试验方法在试测前与测试后所得到介于1~10%之间的静电容量变化以及介于0~5%之间的耐电压变化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物层至少由氮化物所制成,且所述氮化物选自于由氮化硅、氮化钛、氮化铝、氮化钛铝、氮化铬、氮化钼、氮化钨以及氮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碳化物层至少由碳化物所制成,且所述碳化物选自于由碳化钛、碳化铝、碳化铬、碳化钼、碳化钨以及碳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碳氮化物层至少由碳氮化物所制成,且所述碳氮化物选自于由碳氮化钛、碳氮化铝、碳氮化铬、碳氮化钼、碳氮化钨以及碳氮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氮氧化物层至少由氮氧化物所制成,且所述氮氧化物选自于由氮氧化钛、氮氧化铝、氮氧化铬、氮氧化钼、氮氧化钨以及氮氧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碳氧化物层至少由碳氧化物所制成,且所述碳氧化物选自于由碳氧化钛、碳氧化铝、碳氧化铬、碳氧化钼、碳氧化钨以及碳氧化钽所组成的群组。
10.一种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包括:
导电基底;以及
两个导电化合物层,两个所述导电化合物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导电基底的两相反表面上;
其中,所述导电化合物层为氮化物层、碳化物层、碳氮化物层、氮氧化物层以及碳氧化物层之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氮化物层至少由氮化物所制成,且所述氮化物选自于由氮化硅、氮化钛、氮化铝、氮化钛铝、氮化铬、氮化钼、氮化钨以及氮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碳化物层至少由碳化物所制成,且所述碳化物选自于由碳化钛、碳化铝、碳化铬、碳化钼、碳化钨以及碳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碳氮化物层至少由碳氮化物所制成,且所述碳氮化物选自于由碳氮化钛、碳氮化铝、碳氮化铬、碳氮化钼、碳氮化钨以及碳氮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氮氧化物层至少由氮氧化物所制成,且所述氮氧化物选自于由氮氧化钛、氮氧化铝、氮氧化铬、氮氧化钼、氮氧化钨以及氮氧化钽所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碳氧化物层至少由碳氧化物所制成,且所述碳氧化物选自于由碳氧化钛、碳氧化铝、碳氧化铬、碳氧化钼、碳氧化钨以及碳氧化钽所组成的群组。
CN202011627618.2A 2020-12-30 2020-12-30 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Pending CN1146949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7618.2A CN114694974A (zh) 2020-12-30 2020-12-30 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7618.2A CN114694974A (zh) 2020-12-30 2020-12-30 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4974A true CN114694974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34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7618.2A Pending CN114694974A (zh) 2020-12-30 2020-12-30 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49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6712B (zh) 2022-11-09 2024-03-21 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捲繞型電容器封裝結構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26762A1 (en) * 1999-02-08 2000-08-09 Wilson Greatbatch Ltd. Chemical vapor deposited electrode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471187A (zh) * 2002-06-13 2004-01-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全固体电池
CN1741214A (zh) * 2005-07-15 2006-03-01 复旦大学 有机聚合物自由基/碳复合材料为正极的电化学超电容器
CN101329953A (zh) * 2008-07-14 2008-12-24 钰邦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固态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01354966A (zh) * 2007-07-25 2009-01-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容器用电极箔及使用该电极箔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US20100128416A1 (en) * 2008-11-26 2010-05-2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osite cathode foils and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1752091A (zh) * 2008-12-08 2010-06-2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复合阴极箔及包含此阴极箔的固态电解电容器
CN107967992A (zh) * 2016-10-19 2018-04-27 钰邦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具有纳米材料的导电箔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容器封装结构
CN108022757A (zh) * 2016-10-28 2018-05-11 钰邦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具有非等宽导电箔片的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组件
US20200321582A1 (en) * 2017-10-04 2020-10-08 Navitas Systems, Llc Separator for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26762A1 (en) * 1999-02-08 2000-08-09 Wilson Greatbatch Ltd. Chemical vapor deposited electrode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471187A (zh) * 2002-06-13 2004-01-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全固体电池
CN1741214A (zh) * 2005-07-15 2006-03-01 复旦大学 有机聚合物自由基/碳复合材料为正极的电化学超电容器
CN101354966A (zh) * 2007-07-25 2009-01-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容器用电极箔及使用该电极箔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CN101329953A (zh) * 2008-07-14 2008-12-24 钰邦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固态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US20100128416A1 (en) * 2008-11-26 2010-05-2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osite cathode foils and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1752091A (zh) * 2008-12-08 2010-06-2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复合阴极箔及包含此阴极箔的固态电解电容器
CN107967992A (zh) * 2016-10-19 2018-04-27 钰邦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具有纳米材料的导电箔及其制作方法,及电容器封装结构
CN108022757A (zh) * 2016-10-28 2018-05-11 钰邦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具有非等宽导电箔片的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组件
US20200321582A1 (en) * 2017-10-04 2020-10-08 Navitas Systems, Llc Separator for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6712B (zh) 2022-11-09 2024-03-21 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捲繞型電容器封裝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190878A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846218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lytic capacitor
TWI748923B (zh) 捲繞型電解電容器封裝結構及其捲繞式抗腐蝕負極箔片
TWI731825B (zh) 捲繞型電解電容器封裝結構及其捲繞式抗腐蝕負極箔片
JP4487818B2 (ja) 金属化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JP2006049760A (ja) 湿式電解コンデンサ
TWI230955B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JP5328870B2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
US8208242B2 (en) Electrode foil and capacitor using the same
CN114694974A (zh) 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JP3439064B2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CN115512973A (zh) 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封装结构及其卷绕式抗腐蚀负极箔片
CN1754235B (zh) 固体电解电容器
JP4671339B2 (ja) 積層型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TWI635521B (zh) 電容器封裝結構及其抗氧化複合式電極箔
US7885054B2 (en)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JP3016421B2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用アルミニウム陰極箔
US20050056939A1 (en) Thin-film capaci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capacitor
TWI807317B (zh) 電容器組件封裝結構以及電容器素子及其製作方法
TWI702620B (zh) 電容器組件封裝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US9023186B1 (en) High performance titania capacitor with a scalable processing method
EP2400514A1 (en)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
JP4835488B2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TWI698891B (zh) 電容器封裝結構及其抗氧化複合式電極箔
US20230154678A1 (en)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