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7850A - 集成式冷却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集成式冷却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87850A
CN114687850A CN202210419961.0A CN202210419961A CN114687850A CN 114687850 A CN114687850 A CN 114687850A CN 202210419961 A CN202210419961 A CN 202210419961A CN 114687850 A CN114687850 A CN 114687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water
cooling device
assembling
pu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99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87850B (zh
Inventor
张万胜
张付贵
汪毛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itia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itia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itia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itia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199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878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87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7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87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78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4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01P11/16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coolant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4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01P11/18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coolant pressure, coolant flow, or liquid-coolant lev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10Pumping liquid coolant; Arrangements of coolant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冷却装置和车辆。集成式冷却装置包括水壶、水泵以及液位传感器,水壶包括水壶本体、第一装配部以及第二装配部,第一装配部与第二装配部均连接于水壶本体。水泵包括相连接的水泵本体和泵体装配部,泵体装配部装配于第一装配部,水泵本体的进水端连通于水壶本体的出水端。液位传感器装配于第二装配部并适于检测水壶本体内的液位,有助于提高集成式冷却装置的集成度,节省车辆的空间,减少安装固定点,而且通过将水壶与水泵作为总成供货,还有助于减少供方管理和生产线生产工时。

Description

集成式冷却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式冷却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车辆冷却装置中,水壶、水泵等结构设计得不太合理,占据了车辆内较多的安装空间,不利于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集成式冷却装置或车辆,以改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集成式冷却装置,集成式冷却装置包括水壶、水泵以及液位传感器,水壶包括水壶本体、第一装配部以及第二装配部,第一装配部与第二装配部均连接于水壶本体。水泵包括相连接的水泵本体和泵体装配部,泵体装配部装配于第一装配部,水泵本体的进水端连通于水壶本体的出水端。液位传感器装配于第二装配部并适于检测水壶本体内的液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泵本体的进水端至少部分地位于水壶本体的出水端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装配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装配部均连接于水壶本体,多个第一装配部环绕水壶本体的出水端分布。泵体装配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泵体装配部均连接于水泵本体,多个泵体装配部环绕水泵本体的进水端分布,多个泵体装配部与多个第一装配部一一对应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壶还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连接于水壶本体,多个第一装配部环绕第一定位部分布。水泵还包括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连接于水泵本体,多个泵体装配部环绕第二定位部分布,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壶还包括第三装配部,第三装配部连接于水壶本体。集成式冷却装置还包括散热器,散热器包括相连接的散热器本体和散热器装配部,散热器装配部装配于第三装配部,散热器本体的进水端连通水泵本体的出水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壶还包括出水管,出水管连接于水壶本体,出水管的进水端连通散热器本体的出水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集成式冷却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水壶还包括传感器装配部,传感器装配部连接于出水管,温度传感器装配于传感器装配部并适于检测出水管内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集成式冷却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水壶还包括传感器装配部,传感器装配部连接于水壶本体,温度传感器装配于传感器装配部并适于检测水壶本体内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装配部包括侧壁,侧壁限定出收容孔,侧壁设有卡孔,卡孔与收容孔连通,温度传感器装配于收容孔内。集成式冷却装置还包括卡簧,卡簧夹设于温度传感器并卡设于卡孔内。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体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集成式冷却装置,集成式冷却装置装配于车体。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集成式冷却装置和车辆中,水壶的第一装配部与第二装配部均连接于水壶本体,水泵的泵体装配部装配于第一装配部,水泵的水泵本体的进水端连通于水壶的水壶本体的出水端,使得水壶与水泵集成于一体,有助于提高集成式冷却装置的集成度,节省车辆的空间,减少安装固定点,而且通过将水壶与水泵作为总成供货,还有助于减少供方管理和生产线生产工时。此外,液位传感器装配于第二装配部并适于检测水壶本体内的液位,既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集成式冷却装置的集成度,又有助于用户通过液位传感器对水壶本体内的冷却液进行监控,以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冷却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集成式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集成式冷却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集成式冷却装置的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集成式冷却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集成式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集成式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集成式冷却装置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的集成式冷却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集成式冷却装置100,集成式冷却装置100可以应用于车辆,以便于车辆可以通过集成式冷却装置100对其他结构进行冷却。其中,车辆可以为陆行车辆、陆空二栖车辆、海陆空三栖车辆等类型。本发明以车辆为陆空二栖车辆作为例子进行说明,例如车辆可以为飞行汽车。
集成式冷却装置100包括水壶10、水泵20以及液位传感器30,水泵20以及液位传感器30均装配于水壶10。
水壶10可以用于存储冷却液。水壶10包括水壶本体11、第一装配部12以及第二装配部13,第一装配部12与第二装配部13均连接于水壶本体11。
水壶本体11可以大体呈柱状,例如图1所示。水壶本体11也可以大体呈正方体状,例如图5所示。水壶本体1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
请参阅图1和图2,水壶本体11的内部可以设有储液腔110,储液腔110可以存储冷却液。水壶本体11还可以设有补液开口,补液开口与储液腔110连通,以便于用户可以通过补液开口将冷却液加入储液腔110内。
其中,水壶10还可以包括壶盖14,壶盖14可以拆卸地装配于水壶本体11的补液开口。在壶盖14从水壶本体11拆卸下来后,壶盖14可以敞开补液开口以便于用户补充冷却液。在壶盖14装配于水壶本体11后,壶盖14可以将补液开口进行密封。
壶盖14与水壶本体11可以采用螺纹结构实现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壶盖14可以设有内螺纹,水壶本体11可以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适配,则壶盖14与水壶本体11可以通过螺纹结构螺旋拧紧。
第一装配部12适于与水泵20进行配合,第二装配部13适于与液位传感器30进行配合。
水泵20与水壶10连通,以便于为冷却液在冷却回路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水泵20包括水泵本体21和泵体装配部22,水泵本体21和泵体装配部22相连接。水泵本体21的进水端211连通于水壶本体11的出水端111,则在水泵本体21的抽吸作用下,水壶本体11内的冷却液可以从水壶本体11的出水端111流入水泵本体21的进水端211内。
水泵本体21的出水端212可以连通冷却回路的其他结构,以便于将冷却液输送至水泵本体21外。水壶本体11的进水端112也可以连通冷却回路的其他结构,以便于重新存储回流的冷却液。
其中,水泵本体21的进水端211与水壶本体11的出水端111可以直接连通,如此,有助于省去两者的连接管路,减少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零件数量,也节省车辆的空间,同时也有助于缩短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减少了不必要的热量的传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泵本体21的进水端211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水壶本体11的出水端111内。例如水泵本体21的进水端211可以部分地位于水壶本体11的出水端111内,又例如水泵本体21的进水端211可以全部地位于水壶本体11的出水端111内。如此,有助于水泵本体21与水壶本体11的结构排布得更为紧凑,减小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体积,降低集成式冷却装置100占用车辆的空间。
泵体装配部22装配于第一装配部12,使得水壶10与水泵20可以集成于一体,有助于提高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集成度,节省车辆的空间,减少安装固定点,而且通过将水壶10与水泵20作为总成供货,还有助于减少供方管理和生产线生产工时。
泵体装配部22与第一装配部12可以通过螺钉、螺栓、螺杆、铆钉或其他紧固件进行连接,泵体装配部22与第一装配部12也可以通过卡扣、焊接或其他方式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泵体装配部22可以呈柱状结构,例如泵体装配部22可以大体呈圆柱状结构。泵体装配部22可以设有通孔221。对应地,第一装配部12可以呈柱状结构,例如第一装配部12可以大体呈圆柱状结构。第一装配部12可以设有螺纹孔121,则紧固件91可以穿设于通孔221并安装于螺纹孔121内,以实现泵体装配部22与第一装配部12的固定连接。
泵体装配部22与水泵本体21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泵体装配部22与水泵本体21的壳体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如此,有助于简化泵体装配部22与水泵本体21的结构,同时亦有助于泵体装配部22与水泵本体21的结构排布得更为紧凑,有助于减小水泵20的体积,降低水泵20占用车辆的空间。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泵体装配部22与水泵本体21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
此外,第一装配部12与水壶本体11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第一装配部12与水壶本体11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如此,有助于简化第一装配部12与水壶本体11的结构,同时亦有助于第一装配部12与水壶本体11的结构排布得更为紧凑,有助于减小水壶10的体积,降低水壶10占用车辆的空间。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装配部12与水壶本体11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装配部1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装配部12均可以连接于水壶本体11。对应地,泵体装配部2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泵体装配部22均可以连接于水泵本体21,多个泵体装配部22与多个第一装配部12可以一一对应连接。如此,多个第一装配部12与多个泵体装配部22的连接有助于提高水壶10与水泵20连接的稳定性和稳固性,使得水壶10与水泵20不容易发生脱离。
其中,多个第一装配部12可以连接于水壶本体11的外侧面,多个泵体装配部22可以连接于水泵本体21的外侧面。
多个第一装配部12可以环绕水壶本体11的出水端111分布,多个泵体装配部22可以环绕水泵本体21的进水端211分布。如此,有助于提高水泵本体21的进水端211连通水壶本体11的出水端111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术语“多个”是指大于或等于两个,例如第一装配部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其他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装配部12的数量为四个。对应地,泵体装配部22的数量也为四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壶10与水泵20可以通过定位结构进行定位配合。例如请参阅图2和图3,水壶10还可以包括第一定位部15,第一定位部15可以连接于水壶本体11。水泵20还可以包括第二定位部23,第二定位部23可以连接于水泵本体21,第二定位部23与第一定位部15定位配合。如此,在装配水壶10与水泵20的过程中,有助于通过第二定位部23与第一定位部15可以减少水壶10与水泵20的对位时长,提高装配效率。
第一定位部15可以位于多个第一装配部12围设的范围内,例如多个第一装配部12环绕第一定位部15分布。对应地,第二定位部23可以位于多个泵体装配部22围设的范围内,例如多个泵体装配部22环绕第二定位部23分布。如此,有助于第一定位部15与多个第一装配部12的距离较近,第二定位部23与多个泵体装配部22的距离较近,使得多个第一装配部12与多个泵体装配部22对位时不至于因第一定位部15与第二定位部23的制造误差而产生较大的偏离。
此外,由于第一定位部15位于水壶本体11朝向水泵本体21的一侧,第二定位部23位于水泵本体21朝向水壶本体11的一侧,如此,在水壶10与水泵20连接后,第一定位部15不会占据水壶本体11背离水泵本体21一侧的空间位置,第二定位部23也不会占据水泵本体21背离水壶本体11一侧的空间位置,有助于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结构分布得更为紧凑,减小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体积,降低集成式冷却装置100占用车辆的空间。
第一定位部15与第二定位部23可以通过槽与块的配合方式实现水壶10与水泵20的定位配合。例如第一定位部15可以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可以设于水壶本体11朝向水泵本体21的表面,定位槽可以位于水壶本体11的出水端111与第一装配部12之间。对应地,第二定位部23可以大体呈块状结构,第二定位部23可以位于水泵本体21朝向水壶本体11的表面,第二定位部23可以位于水泵本体21的进水端211与泵体装配部22之间,第二定位部23可以嵌设于定位槽内。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15与第二定位部23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水壶10与水泵20的定位配合。
第一定位部15与水壶本体11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第一定位部15与水壶本体11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如此,有助于简化第一定位部15与水壶本体11的结构,同时亦有助于第一定位部15与水壶本体11的结构排布得更为紧凑,有助于减小水壶10的体积,降低水壶10占用车辆的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15与水壶本体11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
同样地,第二定位部23与水泵本体21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第二定位部23与水泵本体21的壳体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如此,有助于简化第二定位部23与水泵本体21的结构,同时亦有助于第二定位部23与水泵本体21的结构排布得更为紧凑,有助于减小水泵20的体积,降低水泵20占用车辆的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部23与水泵本体21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
液位传感器30适于检测水壶本体11内的液位,有助于用户通过液位传感器30对水壶本体11内的冷却液进行监控,以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冷却液。其中,液位传感器30可以为磁性液位变送器、投入式液位变送器、超声波液位变送器、雷达液位变送器或其他类型的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30装配于第二装配部13,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集成度。
第二装配部13与第一装配部12可以位于水壶本体11的不同位置。例如图5所示,第二装配部13与第一装配部12可以位于水壶本体11的相背两侧。又例如图1所示,第二装配部13与第一装配部12均可以连接于水壶本体11的侧壁,第二装配部13可以位于靠近水壶本体11的顶端的位置,第一装配部12可以位于靠近水壶本体11的底部的位置。如此,有助于减少液位传感器30与水泵20装配于水壶10后相互造成干涉的影响。
请参阅图2和图3,第二装配部13可以大体呈柱状或其他形状,第二装配部13可以凸设于水壶本体11的外表面。第二装配部13可以设有安装孔131,安装孔131与水壶本体11的储液腔110连通。液位传感器30可以位于安装孔131并伸入水壶本体11内。
第二装配部13与水壶本体11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第二装配部13与水壶本体11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如此,有助于简化第二装配部13与水壶本体11的结构,同时亦有助于第二装配部13与水壶本体11的结构排布得更为紧凑,降低水壶10的占用空间,有利于进一步节省车辆的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装配部13与水壶本体11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
请参阅图1,集成式冷却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40,温度传感器40可以适于检测水壶10的温度,以便于用户对水壶10的温度进行监控,在水壶10的温度异常时能够及时预警。其中,温度传感器40可以为压力式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辐射温度传感器或其他类型的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40可以装配于水壶10,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集成度。为适配于温度传感器40与水壶10的装配,水壶10还可以包括传感器装配部16,温度传感器40可以装配于传感器装配部16。
请参阅图3和图4,传感器装配部16可以包括侧壁161,侧壁161可以为环形侧壁,例如侧壁161可以大体呈圆环形结构。侧壁161可以限定出收容孔162,温度传感器40可以装配于收容孔162内。
集成式冷却装置100还可以设有卡紧结构以提高温度传感器40装配于传感器装配部16的稳定性。例如集成式冷却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卡簧50,卡簧50可以夹设于温度传感器40。例如卡簧50可以包括连接臂51、第一夹臂52以及第二夹臂53,第一夹臂52与第二夹臂53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于连接臂51的两端,使得卡簧50可以大体呈“U”形结构。在第一夹臂52与第二夹臂53的作用下,卡簧50能够通过夹紧力夹设温度传感器40。
对应地,侧壁161可以设有卡孔163,卡孔163与收容孔162连通。例如卡孔163可以包括第一子卡孔1631和第二子卡孔1632,第一子卡孔1631与第二子卡孔1632均连通收容孔162。第一子卡孔1631与第二子卡孔1632间隔地设于侧壁161,第一子卡孔1631与第二子卡孔1632可以相对分布。
卡簧50可以卡设于卡孔163内,例如第一夹臂52可以穿设于第一子卡孔1631,第二夹臂53可以穿设于第二子卡孔1632,连接臂51可以位于收容孔162外。如此,卡簧50可以将温度传感器40卡紧于传感器装配部16,使得温度传感器40不容易脱离传感器装配部16。
在温度传感器40适于检测水壶本体11内的温度的情况下,传感器装配部16可以连接于水壶本体11,收容孔162可以与水壶本体11内的储液腔110连通,以便于温度传感器40可以从收容孔162伸入储液腔110内。
其中,温度传感器40的探头可以位于水壶本体11的出水端111处,以便于温度传感器40可以更为准确地检测出从水壶本体11流入水泵本体21的冷却液的温度。
传感器装配部16与水壶本体11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传感器装配部16与水壶本体11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如此,有助于简化传感器装配部16与水壶本体11的结构,同时亦有助于传感器装配部16与水壶本体11的结构排布得更为紧凑,有助于减小水壶10的体积,降低水壶10占用车辆的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传感器装配部16与水壶本体11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
请参阅图6,集成式冷却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散热器60,散热器60可以对冷却液进行散热。散热器60可以包括散热器本体61和散热器装配部62,散热器本体61和散热器装配部62相连接。
请参阅图7和图8,散热器本体61的进水端611可以连通水泵本体21的出水端212,则在水泵本体21的抽吸作用下,水泵本体21内的冷却液可以从水泵本体21的出水端212流入散热器本体61的进水端611内,以便于散热器本体61可以对冷却液进行散热。
散热器本体61的出水端612可以连通冷却回路的其他结构,以便于将冷却液输送至散热器本体61外。
其中,散热器本体61的进水端611与水泵本体21的出水端212可以直接连通,如此,有助于省去两者的连接管路,减少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零件数量,也节省车辆的空间,同时也有助于缩短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减少了不必要的热量的传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器本体61的进水端611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水泵本体21的出水端212内。例如散热器本体61的进水端611可以部分地位于水泵本体21的出水端212内,又例如散热器本体61的进水端611可以全部地位于水泵本体21的出水端212内。如此,有助于散热器本体61与水泵本体21的结构排布得更为紧凑,减小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体积,降低集成式冷却装置100占用车辆的空间。
散热器装配部62适于与水壶10连接。例如水壶10还可以包括第三装配部17,第三装配部17可以连接于水壶本体11。散热器装配部62可以装配于第三装配部17,使得散热器60与水壶10可以集成于一体,有助于提高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集成度,节省车辆的空间,减少安装固定点,而且通过将散热器60与水壶10作为总成供货,还有助于减少供方管理和生产线生产工时。
散热器装配部62与第三装配部17可以通过螺钉、螺栓、螺杆、铆钉或其他紧固件进行连接,散热器装配部62与第三装配部17也可以通过卡扣、焊接或其他方式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器装配部62可以呈板状结构,例如散热器装配部62可以大体呈平板状结构。散热器装配部62可以设有通孔620。对应地,第三装配部17可以呈凸台状结构,例如第三装配部17可以大体呈圆台状结构。第三装配部17可以设有螺纹孔170,则紧固件可以穿设于通孔620并安装于螺纹孔170内,以实现散热器装配部62与第三装配部17的固定连接。
散热器装配部62与散热器本体61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散热器装配部62与散热器本体61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如此,有助于简化散热器装配部62与散热器本体61的结构,同时亦有助于散热器装配部62与散热器本体61的结构排布得更为紧凑,有助于减小散热器60的体积,降低散热器60占用车辆的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散热器装配部62与散热器本体61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
此外,第三装配部17与水壶本体11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第三装配部17与水壶本体11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如此,有助于简化第三装配部17与水壶本体11的结构,同时亦有助于第三装配部17与水壶本体11的结构排布得更为紧凑,有助于减小水壶10的体积,降低水壶10占用车辆的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装配部17与水壶本体11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装配部17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三装配部17均可以连接于水壶本体11。对应地,散热器装配部6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散热器装配部62均可以连接于散热器本体61,多个散热器装配部62与多个第三装配部17可以一一对应连接。如此,多个第三装配部17与多个散热器装配部62的连接有助于提高水壶10与散热器60连接的稳定性和稳固性,使得水壶10与散热器60不容易发生脱离。
其中,多个第三装配部17可以分别位于水壶本体11的不同侧面,例如多个第三装配部17可以分别位于水壶本体11的相邻的两个侧面。如此,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水壶10与散热器60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装配部17的数量为三个。对应地,泵体装配部22的数量也为三个。
在集成式冷却装置100包括散热器60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40的检测点可以适配调整。例如温度传感器40可以检测经散热器60散热后的冷却液的温度,从而有助于提高温度传感器40检测集成式冷却装置100输出冷却液的温度的准确性。
为适配于温度传感器40检测点的调整,温度传感器40装配于水壶10的位置也可以进行调整。例如水壶10还可以包括出水管18,出水管18可以连接于水壶本体11。出水管18的进水端181连通散热器本体61的出水端612,则在水泵本体21的抽吸作用下,散热器本体61内的冷却液可以从散热器本体61的出水端612流入出水管18的进水端181内。出水管18的出水端182可以连通冷却回路的其他结构,以便于将冷却液输送至出水管18外。
温度传感器40可以适于检测出水管18内的温度。则水壶10的传感器装配部16可以连接于出水管18,收容孔162可以与出水管18的内部连通,以便于温度传感器40可以从收容孔162伸入出水管18内。
出水管18的进水端181与散热器本体61的出水端612可以直接连通,如此,有助于省去两者的连接管路,减少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零件数量,也节省车辆的空间,同时也有助于缩短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减少了不必要的热量的传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管18的进水端181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散热器本体61的出水端612内。例如出水管18的进水端181可以部分地位于散热器本体61的出水端612内,又例如出水管18的进水端181可以全部地位于散热器本体61的出水端612内。如此,有助于出水管18与散热器本体61的结构排布得更为紧凑,减小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体积,降低集成式冷却装置100占用车辆的空间。
出水管18与水壶本体11可以为一体结构,例如出水管18与水壶本体11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如此,有助于简化出水管18与水壶本体11的结构,同时亦有助于出水管18与水壶本体11的结构排布得更为紧凑,有助于减小水壶10的体积,降低水壶10占用车辆的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出水管18与水壶本体11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
请参阅图9,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车辆1000,车辆1000可以为陆行车辆、陆空二栖车辆、海陆空三栖车辆等类型。车辆1000包括车体200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集成式冷却装置100,集成式冷却装置100装配于车体200。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1000中,水壶10的第一装配部12与第二装配部13均连接于水壶本体11,水泵20的泵体装配部22装配于第一装配部12,水泵20的水泵本体21的进水端211连通于水壶10的水壶本体11的出水端111,使得水壶10与水泵20集成于一体,有助于提高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集成度,节省车辆1000的空间,减少安装固定点,而且通过将水壶10与水泵20作为总成供货,还有助于减少供方管理和生产线生产工时。此外,液位传感器30装配于第二装配部13并适于检测水壶本体11内的液位,既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集成式冷却装置100的集成度,又有助于通过液位传感器30对水壶本体11内的冷却液进行监控,以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冷却液。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或传动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发明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壶,所述水壶包括水壶本体、第一装配部以及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均连接于所述水壶本体;
水泵,所述水泵包括相连接的水泵本体和泵体装配部,所述泵体装配部装配于所述第一装配部,所述水泵本体的进水端连通于所述水壶本体的出水端;以及
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装配于所述第二装配部并适于检测所述水壶本体内的液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本体的进水端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水壶本体的出水端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装配部均连接于所述水壶本体,多个所述第一装配部环绕所述水壶本体的出水端分布;
所述泵体装配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泵体装配部均连接于所述水泵本体,多个所述泵体装配部环绕所述水泵本体的进水端分布,多个所述泵体装配部与多个所述第一装配部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还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于所述水壶本体,多个所述第一装配部环绕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布;所述水泵还包括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于所述水泵本体,多个所述泵体装配部环绕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布,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还包括第三装配部,所述第三装配部连接于所述水壶本体;
所述集成式冷却装置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相连接的散热器本体和散热器装配部,所述散热器装配部装配于所述第三装配部,所述散热器本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泵本体的出水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于所述水壶本体,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出水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冷却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水壶还包括传感器装配部,所述传感器装配部连接于所述出水管,所述温度传感器装配于所述传感器装配部并适于检测所述出水管内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冷却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水壶还包括传感器装配部,所述传感器装配部连接于所述水壶本体,所述温度传感器装配于所述传感器装配部并适于检测所述水壶本体内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集成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配部包括侧壁,所述侧壁限定出收容孔,所述侧壁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所述收容孔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装配于所述收容孔内;
所述集成式冷却装置还包括卡簧,所述卡簧夹设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并卡设于所述卡孔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冷却装置,所述集成式冷却装置装配于所述车体。
CN202210419961.0A 2022-04-20 2022-04-20 集成式冷却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1146878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9961.0A CN114687850B (zh) 2022-04-20 2022-04-20 集成式冷却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9961.0A CN114687850B (zh) 2022-04-20 2022-04-20 集成式冷却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7850A true CN114687850A (zh) 2022-07-01
CN114687850B CN114687850B (zh) 2023-04-18

Family

ID=82144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9961.0A Active CN114687850B (zh) 2022-04-20 2022-04-20 集成式冷却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87850B (zh)

Citation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3983A (en) * 1984-02-07 1986-01-14 Nissan Motor Co., Ltd. Intercooler arrangement for supercharg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4598687A (en) * 1983-10-26 1986-07-08 Nissan Motor Co., Ltd. Intercooler for supercharg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0598964A (ja) * 1991-10-01 1993-04-20 Hino Motors Ltd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CA2180273A1 (en) * 1993-12-31 1995-07-06 Erwin Burner Vehicle heating appliance with overheating checking device
JP2009079505A (ja) * 2007-09-25 2009-04-16 Toyot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及び車両
JP2010144532A (ja) * 2008-12-16 2010-07-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エンジン冷却・暖機用水タンク
WO2012086187A1 (ja) * 2010-12-21 2012-06-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システム
US20130338899A1 (en) * 2012-06-19 2013-12-19 Bret Dwayne Word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agnosing an engine
CN204677944U (zh) * 2015-03-31 2015-09-30 美嘉帕拉斯特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水管接头
CN205085549U (zh) * 2015-11-13 2016-03-16 北京鼎城汇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焊字机的防冻冷却装置
US20160208675A1 (en) * 2015-01-16 2016-07-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oling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a vehicle
CN106939816A (zh) * 2017-04-29 2017-07-11 江苏新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水箱
CN206535295U (zh) * 2017-03-13 2017-10-03 大同煤矿集团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型风水一体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07004633U (zh) * 2017-06-30 2018-02-1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液位报警功能的重卡膨胀水壶
US20180086292A1 (en) * 2016-09-26 2018-03-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oling Control Systems
CN207437190U (zh) * 2017-10-26 2018-06-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水壶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8252793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深圳光启飞行包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水箱
CN207761788U (zh) * 2017-11-30 2018-08-24 占水秀 一种可清洁的汽车发动机散热器
CN110439665A (zh) * 2019-08-22 2019-11-12 锡动柴油机(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单缸水冷静音发电机组强制循环水冷系统
CN110481275A (zh) * 2019-09-02 2019-11-2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的集成式膨胀水壶以及电动汽车
CN209981428U (zh) * 2019-06-26 2020-01-2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冷却液温控集成装置和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CN209972404U (zh) * 2018-11-27 2020-01-21 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清洗设备以及智能车
CN210425557U (zh) * 2019-06-06 2020-04-28 无锡溥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高低温水箱
CN112074162A (zh) * 2020-09-11 2020-12-11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变流器用紧凑型冷却装置
CN112483241A (zh) * 2020-12-11 2021-03-12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膨胀水壶
CN212870204U (zh) * 2020-08-18 2021-04-02 上海鹤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探伤机恒温水箱
US20210104935A1 (en) * 2019-10-08 2021-04-08 Alakai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ooling plate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 fuel electric vehicles
CN112721736A (zh) * 2021-01-14 2021-04-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冷却和灭火功能的一体式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JP2021158792A (ja) * 2020-03-26 2021-10-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Pcuの冷却装置
CN214450131U (zh) * 2021-02-25 2021-10-22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纯电动商用车电池冷却和空调制冷集成的热管理系统
CN113547957A (zh) * 2021-08-05 2021-10-26 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及其热管理系统
CN214577343U (zh) * 2021-04-01 2021-11-02 常州凯鹏液流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散热模块
CN113733844A (zh) * 2020-05-29 2021-12-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水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3733841A (zh) * 2020-05-29 2021-12-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水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3914987A (zh) * 2021-09-09 2022-01-11 武汉理工大学 水车式智能散热装置
CN114290874A (zh) * 2021-12-31 2022-04-08 上海飞龙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6342424U (zh) * 2021-10-28 2022-04-19 常州恒河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功能强的汽车膨胀水壶

Patent Citation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8687A (en) * 1983-10-26 1986-07-08 Nissan Motor Co., Ltd. Intercooler for supercharg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4563983A (en) * 1984-02-07 1986-01-14 Nissan Motor Co., Ltd. Intercooler arrangement for supercharg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0598964A (ja) * 1991-10-01 1993-04-20 Hino Motors Ltd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CA2180273A1 (en) * 1993-12-31 1995-07-06 Erwin Burner Vehicle heating appliance with overheating checking device
JP2009079505A (ja) * 2007-09-25 2009-04-16 Toyot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及び車両
JP2010144532A (ja) * 2008-12-16 2010-07-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エンジン冷却・暖機用水タンク
WO2012086187A1 (ja) * 2010-12-21 2012-06-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システム
US20130338899A1 (en) * 2012-06-19 2013-12-19 Bret Dwayne Word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agnosing an engine
US20160208675A1 (en) * 2015-01-16 2016-07-2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oling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a vehicle
CN204677944U (zh) * 2015-03-31 2015-09-30 美嘉帕拉斯特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水管接头
CN205085549U (zh) * 2015-11-13 2016-03-16 北京鼎城汇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焊字机的防冻冷却装置
US20180086292A1 (en) * 2016-09-26 2018-03-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oling Control Systems
CN108252793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深圳光启飞行包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水箱
CN206535295U (zh) * 2017-03-13 2017-10-03 大同煤矿集团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型风水一体冷却水循环装置
CN106939816A (zh) * 2017-04-29 2017-07-11 江苏新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水箱
CN207004633U (zh) * 2017-06-30 2018-02-1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液位报警功能的重卡膨胀水壶
CN207437190U (zh) * 2017-10-26 2018-06-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水壶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7761788U (zh) * 2017-11-30 2018-08-24 占水秀 一种可清洁的汽车发动机散热器
CN209972404U (zh) * 2018-11-27 2020-01-21 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清洗设备以及智能车
CN210425557U (zh) * 2019-06-06 2020-04-28 无锡溥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高低温水箱
CN209981428U (zh) * 2019-06-26 2020-01-2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冷却液温控集成装置和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CN110439665A (zh) * 2019-08-22 2019-11-12 锡动柴油机(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单缸水冷静音发电机组强制循环水冷系统
CN110481275A (zh) * 2019-09-02 2019-11-22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的集成式膨胀水壶以及电动汽车
US20210104935A1 (en) * 2019-10-08 2021-04-08 Alakai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ooling plate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 fuel electric vehicles
JP2021158792A (ja) * 2020-03-26 2021-10-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Pcuの冷却装置
CN113733841A (zh) * 2020-05-29 2021-12-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水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3733844A (zh) * 2020-05-29 2021-12-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水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212870204U (zh) * 2020-08-18 2021-04-02 上海鹤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探伤机恒温水箱
CN112074162A (zh) * 2020-09-11 2020-12-11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变流器用紧凑型冷却装置
CN112483241A (zh) * 2020-12-11 2021-03-12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膨胀水壶
CN112721736A (zh) * 2021-01-14 2021-04-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冷却和灭火功能的一体式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4450131U (zh) * 2021-02-25 2021-10-22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纯电动商用车电池冷却和空调制冷集成的热管理系统
CN214577343U (zh) * 2021-04-01 2021-11-02 常州凯鹏液流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散热模块
CN113547957A (zh) * 2021-08-05 2021-10-26 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13914987A (zh) * 2021-09-09 2022-01-11 武汉理工大学 水车式智能散热装置
CN216342424U (zh) * 2021-10-28 2022-04-19 常州恒河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功能强的汽车膨胀水壶
CN114290874A (zh) * 2021-12-31 2022-04-08 上海飞龙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红霞等: "移动电源车模块化集成冷却系统解决方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7850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279300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integration module and electric vehicle
EP2222948B1 (en) Fuel liquid and vapor pressure sensor
US6302190B1 (en) Cooling an engine control unit
US20220021052A1 (en) Liquid cooling plug-in assembly, liquid cooling plug-in device, and battery pack assembly
US20200384841A1 (en) Accumulator arrangement
US20230128506A1 (en) Hydraulic pressure supply unit
CN114687850B (zh) 集成式冷却装置和车辆
CN210181547U (zh) 水冷散热器
CN110566516A (zh) 一种可冷却电路板的汽车电子水泵
WO2018072557A1 (zh) 尿素泵模块
CN114658887A (zh) 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210769549U (zh) 一种可冷却电路板的汽车电子水泵
CN217283850U (zh) 散热结构
CN220053502U (zh) 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CN114658885A (zh) 流体管理装置及电动阀
CN220053441U (zh) 热管理模块的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CN215979584U (zh) 摩托车、发动机及节温器封装结构
CN212690193U (zh) 全地形车及其发动机
US20220209261A1 (en) Ion filter for fuel-cell stack
WO2018072559A1 (zh) 尿素泵模块
CN216518253U (zh) 节温器下壳体
CN212563449U (zh) 全地形车及其发动机
CN220037579U (zh) 一种歧管
CN220079253U (zh) 外延用冷却装置
CN218677369U (zh) 电池箱、动力电池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