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3502U - 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3502U
CN220053502U CN202321737014.2U CN202321737014U CN220053502U CN 220053502 U CN220053502 U CN 220053502U CN 202321737014 U CN202321737014 U CN 202321737014U CN 220053502 U CN220053502 U CN 220053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pump
side assembly
management module
thermal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370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新
程浩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370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3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3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3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所述水侧组件包括流道板、水泵和水阀,所述流道板包括主体和至少一个安装座,所述主体内具有水通道,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主体上;所述水泵和所述水阀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水通道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模块的水侧组件,该水侧组件中将水泵和水阀安装在流道板上,并设置了安装座来定位水泵或水阀,可以提高水侧组件的集成度,并方便水泵和水阀的安装,提高水泵和水阀的安装稳定性,降低漏水风险。

Description

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热管理技术领域,特别设计一种热管理模块的水侧组件、包括该水侧组件的热管理模块和包括该热管理模块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汽车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混合动力汽车或者新能源汽车,汽车驱动系统都需要更加精确的热管理模块保证各个消耗能源的部件处于其最佳工作温度。
由于新能源汽车上需要额外的考虑到电池散热、电机散热等问题,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会比传统燃油汽车复杂,管路也会多很多。但是车辆的整体布局空间是有限的,这就对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的布置带来了困扰和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管理模块的水侧组件,该水侧组件中将水泵和水阀安装在流道板上,并设置了安装座来定位水泵或水阀,可以提高水侧组件的集成度,并方便水泵和水阀的安装,提高水泵和水阀的安装稳定性,降低漏水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管理模块,该热管理模块包括前述的水侧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述的热管理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模块的水侧组件,包括流道板、水泵和水阀,所述流道板包括主体和至少一个安装座,所述主体内具有水通道,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主体上;所述水泵和所述水阀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水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模块的水侧组件,该水侧组件中将水泵和水阀安装在流道板上,并设置了安装座来定位水泵或水阀,可以提高水侧组件的集成度,并方便水泵和水阀的安装,提高水泵和水阀的安装稳定性,降低漏水风险。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热管理模块的水侧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座包括水泵座,所述水泵座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敞开,且另一侧设有连通水通道的通孔,所述水泵的至少一部分套接于所述容置腔。
可选地,所述水泵座被构造成一端连接所述主体且另一端敞开的筒状,所述水泵座的内侧构造出所述容置腔,所述通孔设于所述主体上,并位于所述水泵座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水泵座的敞开端内侧构造成外扩的台阶状。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的周围设有多个定位柱,多个所述定位柱围绕所述容置腔设置,并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外侧,所述水泵与所述定位柱相连。
可选地,所述流道板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水泵座和所述主体相连,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水泵座的外侧,并围绕所述水泵座。
可选地,所述加强筋包括多个第一筋条,多个所述第一筋条与所述水泵座相连,并配置为以所述水泵座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形状;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围绕所述水泵座,并与多个所述第一筋条相连。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座还包括阀座,所述阀座上具有阀口,所述阀口与所述水通道连通,所述水阀与所述阀座相连,并与所述阀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一区域面和第二区域面,所述第一区域面高于所述第二区域面,所述阀口设于所述第一区域面上,且所述水阀与所述第二区域面对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区域面围绕所述第一区域面;所述第二区域面上设有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区域面上位于所述第一区域面相对两侧的位置均设有所述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主体和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座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模块,包括根据前述的热管理模块的水侧组件;冷媒侧组件,所述冷媒侧组件与所述水侧组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冷媒侧组件包括冷媒板,所述冷媒板与所述流道板层叠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根据前述的热管理模块,所述热管理模块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中,将水泵和水阀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安装座固定于流道板上,可以方便水泵和水阀连接流道板内的水通道,提高了水侧组件的集成度,并提高了水泵和水阀在流道板上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其中,通过加强筋、定位柱等结构,可以提高水泵与水泵座的配合稳定性,通过阀座上的凸起结构,能够提高水阀与阀座之间的配合紧密度。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降低漏水风险。另外,在具有该水侧组件的热管理模块中,能够提高水侧组件和冷媒侧组件的装配稳定性,实现稳定地换热,降低能量损失,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利用该热管理模块,能够实现对车辆内个模块温度的稳定控制,使车辆的各部分能够维持在更好的温度环境下,优化车辆的舒适性和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模块的水侧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水侧组件的流道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水侧组件的流道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水侧组件的流道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水侧组件的流道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模块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车辆1000,热管理模块100,水侧组件10,流道板11,主体111,水通道101,水泵座1121a,容置腔1121b,通孔1121c,定位柱1121d,阀座1122a,第一区域面1122b,第二区域面1122c,阀口1122d,安装孔1122e,加强筋113,第一筋条113a,第二筋条113b,水泵12,水阀13,水壶14,冷媒侧组件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包括流道板11,流道板11内具有水通道101,例如可以为该水侧组件10提供多条串联、并联的流道,替代传统的管路连接,同时为其他零件提供安装点。其中,流道板11包括主体111和至少一个安装座,主体111内具有水通道101,安装座设于主体111上,可以通过主体111为水侧组件10提供流道,以便于换热水流通。而安装在主体111上的安装座可以用于各工作元件的安装,可以将工作元件稳定的安装在主体111上,提高工作元件的安装稳定性,减少漏水等问题的发生。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元件可以为水泵12、水阀13以及水壶14等元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水侧组件10还可以包括水泵12和水阀13,水泵12和水阀13中的至少一个与安装座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将水泵12和水阀13集成在流道板11上,并通过安装座的定位和安装,提高水侧组件10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该水侧组件10中将水泵12和水阀13安装在流道板11上,并设置了安装座来定位水泵12或水阀13,可以提高水侧组件10的集成度,并方便水泵12和水阀13的安装,提高水泵12和水阀13的安装稳定性,降低漏水风险。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水通道101可以供换热介质流通,该换热介质可以为水、油液等,本实用新型主要以水为例进行说明,这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水侧组件10上可以形成有循环通路,或水侧组件10与其他部件(例如电池冷却回路、电控板冷却回路等等)组合形成循环回路。另外,流道板11上的水泵12和水阀13可以与水通道101连通,从而通过水泵12来驱动水通道101内的换热介质,并通过水阀13来调节换热介质的流量、流向等。
本实用新型中的水侧组件10还可以包括水壶14,可以将水壶14安装在流道板11上,以进一步地提高水侧件的集成度,其中水壶14可以为至少一个,例如,水侧组件10可以包括一个水壶14或至少两个水壶14。水壶14可以为该水侧组件10提供补液、除气、降噪的功能,可根据不同系统回路配置,水壶14的数量可以为1~2个。
水泵12可以为水侧组件10所在的循环回路提供动力,以驱动换热介质沿冷却回路流通,本实用新型中的水泵12可以为至少一个,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水泵12可以为一个或至少两个。根据不同系统回路配置,水泵12的数量可为1~3个。
水阀13可以为水侧组件10所在的循环回路提供流道切换功能和不同流道流量比例调节功能,本实用新型中的水阀13可以为至少一个,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水阀13可以为一个或至少两个。根据不同系统回路配置,水阀13的数量可以为1~3个。
流道板11内可以具有水通道101,其中流道板11内的水通道101可以分布为一层,也就是说将一个或多个水通道101平铺设置在一层流道板11上,而流道板11也可以设为多层,例如,将该水侧组件10设置成包括多个流道板11,多个流道板11层叠设置;或者该水侧组件10包括一个流道板11,该流道板11内设置多层水通道101,每层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水通道101,或者将不同层的通道连通组合形成一个水通道101。
结合前述可以在流道板11上设置一个或至少两个安装座,该安装座可以用于安装水泵12,或者用于安装水阀13,其中,流道板11上可以设置一个安装座,该安装座可以用于安装定位水泵12、或用于安装定位水阀13、或用于同时安装定位水泵12和水阀13等;流道板11上也可以设置多个安装座,多个安装座可以用于安装多个水泵12、或用于安装多个水阀13、或分别用于安装水泵12和水阀13等。可以根据实际的流路情况调节安装座、水泵12以及水阀13等部件或结构的数量和形状,下面参照附图做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至少一个安装座包括水泵座1121a,该水泵座1121a可以用于安装和定位水泵12。其中,水泵座1121a内具有容置腔1121b,容置腔1121b的一侧敞开,且另一侧设有通孔1121c,该通孔1121c可以与流道板11内的水通道101连通,水泵12的至少一部分套接于容置腔1121b。通过设置水泵座1121a来定位安装水泵12,可以提高水泵12的稳定性,同时,由于水泵12与通孔1121c对接的位置套接于容置腔1121b内,可以减少水泵12与通孔1121c的连接处的漏水风险,提高水泵12的运行稳定性,避免由于漏水导致的能量或冷却液损失。
其中,水泵座1121a被构造成筒状,筒状的水泵座1121a的一端可以连接主体111,水泵座1121a的另一端可以敞开,另外,水泵座1121a的内侧构造出容置腔1121b,用于容纳水泵12的至少一部分。通孔1121c设于主体111上,并位于水泵座1121a的内侧。在将水泵12安装于水泵座1121a时,可以将水泵12与通孔1121c连通。筒状结构能够方便水泵座1121a的成型,并便于水泵12与水泵座1121a的装配,方便水泵12稳定地安装在流道板11上。另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泵座1121a的情况,例如,将水泵座1121a的形状设置成与水泵12的形状一致,以便于水泵12能够快速稳定的套接至水泵座1121a内。
如图2和图3,水泵座1121a的敞开端内侧构造成外扩的台阶状。具体而言,水泵座1121a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水泵座1121a的轴线方向对接,其中,第一部分与主体111相连,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连,通孔1121c设于第一部分的内侧,第二部分的背离第一部分的一侧构造出敞开口,其中第二部分的内径大于第一部分的内径,从而在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的连接处构造出台阶状。在水泵12的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该台阶结构对水泵12提供定位。
同时在流道板11注塑成型时,水泵座1121a的开口端减薄能够方便脱模,从而方便流道板11的成型,同时能够减少由于应力集中导致的问题,提高安装座的稳定性,提高注塑成型的效率和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水泵12可以通过螺纹配合、卡扣连接或卡箍定位等方式与水泵座1121a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等方式将水泵12安装至水泵座1121a上。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安装座的周围设有多个定位柱1121d,多个定位柱1121d围绕容置腔设置,并设于容置腔的外侧,水泵12与定位柱1121d相连。多个定位柱1121d可以分别与水泵座1121a固定连接,其中水泵座1121a上可以设置连接耳部,将连接耳部与定位柱1121d对接,并通过螺钉锁紧,从而可以实现水泵12与水泵座1121a之间的固定连接,提高水泵12的定位稳定性。
可选地,定位柱1121d可以设置成与水泵座1121a的轴线同向延伸的形式,定位柱1121d可以连接于水泵座1121a的周壁上,也可以连接于主体111上,其中,定位柱1121d与水泵座1121a之间可以通过连接筋连接。例如,可以将定位柱1121d与水泵座1121a的外周面间隔开,并通过连接筋将定位柱1121d与水泵座1121a固定连接,其中每个定位柱1121d可以通过多个连接筋与水泵座1121a相连,多个连接筋可以沿对应定位柱1121d的周向设置,并间隔开。可选地,每个定位柱1121d与水泵座1121a之间包括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定位柱1121d和水泵座1121a,且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之间具有0°到90°的夹角。其中通过定位柱1121d与安装座间隔设置的形式,在通过注塑成型流道板11时,能够避免该区域的注塑厚度过大导致的注塑不良的问题,减少注塑过程产生的应力集中问题,提高流道板11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如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流道板11还包括加强筋113,加强筋113与主体111相连,并设于水泵座1121a的底壁外侧。通过设置加强筋113,能够提高水泵座1121a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水泵12与流道板11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水泵12的晃动,并避免由于运输等问题导致损坏。
其中,加强筋113可以设置成沿水泵座1121a的周向延伸,在沿所述水泵座1121a的轴线方向的正投影中,加强筋113从水泵座1121a的内侧延伸到水泵座1121a的外侧。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加强筋113可以设于水泵座1121a的底壁外侧面上,并沿水泵座1121a的周向延伸。这样,能够避免加强筋113占用容置腔1121b内的空间,可以降低水泵12的重心相对于流道板11的高度,减少晃动对流道板11的影响,提高水泵12的安装稳定性。
其中,如图4,加强筋113包括多个第一筋条113a,多个第一筋条113a与所述容置腔1121b的底壁相连,并配置为一通孔1121c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形状。通过多个第一筋条113a,能够提高水泵座1121a与主体1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实现对水泵座1121a各个方向的定位,另外,加强筋113还可以包括第二筋条113b,第二筋条113b沿水泵座1121a的周向延伸,并与多个第一筋条113a相连。可以提高多个第一加强筋113之间,以及第一加强筋113与主体111之间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水泵座1121a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可选地,第二筋条113b沿通孔1121c的周沿延伸,并朝背离容置腔1121b的方向凸出,多个第一筋条113a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筋条113b,且沿通孔1121c的径向延伸。
另外,水泵座1121a与主体之间还设有第三筋条,第三筋条包括围绕水泵座设置的多个,多个第三筋条布置呈沿水泵座的周向设置的的辐射状,第三筋条与水泵座的外周面连接,并与主体的表面连接。
结合前述实施例,通过水泵座1121a能够实现对水泵12的有效定位。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主体111上还可以设置阀座1122a,通过阀座1122a来实现对水阀13的安装和定位。
如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至少一个安装座还包括阀座1122a,该阀座1122a可以用于安装和定位水阀13。其中,阀座1122a上具有阀口1122d,水阀13与阀座1122a相连,并与阀口1122d连通。通过设置阀座1122a来定位安装水阀13,可以提高水阀13的稳定性,减少水阀13与流道板11连接处的漏水风险,避免由于漏水导致的能量或冷却液损失。
其中,如图5,阀座1122a上设有第一区域面1122b和第二区域面1122c,第一区域面1122b高于第二区域面1122c,阀口1122d设于第一区域面1122b上,且水阀13与第二区域面1122c对接连接。也就是说,第一区域面1122b凸出第二区域面1122c,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将水阀13与阀座1122a配合,其中,第一区域面1122b与水阀13上的接口配合,可以提高阀座1122a与水阀13之间的密封性能,减少水阀13与阀座1122a之间配合处的漏水可能性,提高水阀13的稳定性。
另外,第二区域面1122c围绕第一区域面1122b,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水阀13与阀座1122a之间配合处的密封性能。另外,第二区域面1122c上设有安装孔1122e,可以在水阀13上设有配合孔,将水阀13上的配合孔与第二区域面1122c上的安装孔1122e相对,并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或螺栓等)紧固连接,从而实现水阀13与阀座1122a之间的稳定配合。另外第二区域面1122c上位于第一区域面1122b相对两侧的位置均设有安装孔1122e。也就是说,在第一区域面1122b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安装孔1122e,水阀13与第一区域面1122b的相对两侧均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可以使得水阀13与阀座1122a之间的紧固力均匀,可以使得水阀13与阀座1122a之间配合稳定,避免单侧紧固导致水阀13的一侧相对于阀座1122a翘起,影响水阀13与阀座1122a之间的密封效果。
结合前述的实施例,主体111和至少一个安装座一体成型。可以提高流道板11的集成性,降低水侧组件10的漏水可能性,提高了水侧组件10的稳定性和换热效果。
如图2,流道板11包括本体和多个安装座,流体呈板状,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多个安装座设于本体的第一侧面,且流道板11的第一侧板设有多个多个筋条,多个筋条纵横交错一提高流道板11的结构强度,且安装座凸出流道板11的第一侧面,多个筋条可以与多个安装座相连。流道板11的第二侧面可以设置加强筋113。另外,流道板11的第一侧面还设有多个端口,用于外接管路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侧组件10,水侧组件10包括流道板11、水壶14、水阀13以及水泵12等,流道板11水平设置,水壶14居于上部,流道板11位于水壶14底部,与水壶14底板相对一体固定或密封连接,其中,流道板11位置居于水壶14下部最省空间,当然流道板11与水壶14也可以错位布置,或将流道板11放置于水壶14的侧面。其中水壶14包含一个及以上腔体,并且可选择性的增加用于液位监测的液位传感器。而水阀13、水泵12与流道板11相对固定或密封连接,水阀13和水泵12中的至少一个与水壶14相对位于流道板11两侧最节省空间,当然,也可以将,水阀13和水泵12中的至少一个与水壶14分列到流道板11的同侧。另外,水侧组件10还可以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与流道板11相对固定或密封连接,保证换热器内的水侧流道能够与水侧组件10流道连通,由水壶14、流道板11、水阀13、水泵12、换热器及车辆1000其余热管理组件共同组成整个冷却液的回路。
如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模块100,包括根据前述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冷媒侧组件20,冷媒侧组件20与水侧组件10相连。冷媒侧组件20具有冷媒流道,并适于通过冷媒的相变来进行温度调节,冷媒侧组件20与水侧组件10换热配合。通过冷媒侧组件20和水侧组件10的配合,能够利用冷媒侧组件20来进行温度的调节,该热管理模块100可以用于车辆1000中,通过水侧组件10与电池换热通道、电控换热通道或其他通道相连,从而利用冷媒侧组件20来调节车辆1000中各区域的温度,以实现温度的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媒侧组件20包括冷媒板,冷媒板与流道板11层叠并相连。其中冷媒板内具有冷媒流道,热管理模块100可以与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节流元件相连,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节流元件等通过冷媒流道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其中,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一个可以与水侧组件10换热配合,从而可以通过冷媒侧组件20来调节水侧组件10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度,而水侧组件10与换热通道的配合形成循环回路,从而实现对驾驶舱、电池、电控以及发动机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温度调节。
另外,冷媒侧组件20还包括阀装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液分离器、储液器及冷媒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且所述至少一个安装于所述冷媒板上。水侧组件10可以包含水壶14、水阀13、水泵12、水温传感器、冷却液换热器等中的至少一个,且所述至少一个安装于所述流道板11上。
如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包括车体;根据前述的热管理模块100,热管理模块100安装于车体上。通过设置前述的热管理模块100,能够实现对车辆1000内的温度调节,优化了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度,提高了车辆1000内的空间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侧组件10、热管理模块100和车辆1000中,将水泵12和水阀13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安装座固定于流道板11上,可以方便水泵12和水阀13连接流道板11内的水通道101,提高了水侧组件10的集成度,并提高了水泵12和水阀13在流道板11上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其中,通过加强筋113、定位柱1121d等结构,可以提高水泵12与水泵座1121a的配合稳定性,通过阀座1122a上的凸起结构,能够提高水阀13与阀座1122a之间的配合紧密度。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降低漏水风险。另外,在具有该水侧组件10的热管理模块100中,能够提高水侧组件10和冷媒侧组件20的装配稳定性,实现稳定地换热,降低能量损失,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利用该热管理模块100,能够实现对车辆1000内个模块温度的稳定控制,使车辆1000的各部分能够维持在更好的温度环境下,优化车辆1000的舒适性和续航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板(11)、水泵(12)和水阀(13),所述流道板(11)包括主体(111)和至少一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主体(111)上;
所述水泵(12)和所述水阀(13)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座包括水泵座(1121a),所述水泵座(1121a)内具有容置腔(1121b),所述容置腔(1121b)的一侧敞开,且另一侧设有通孔(1121c),所述水泵(12)的至少一部分套接于所述容置腔(1121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座(1121a)被构造成一端连接所述主体(111)且另一端敞开的筒状,所述水泵座(1121a)的内侧构造出所述容置腔(1121b),所述通孔(1121c)设于所述主体(111)上,并位于所述水泵座(1121a)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座(1121a)的敞开端内侧构造成外扩的台阶状。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周围设有多个定位柱(1121d),多个所述定位柱(1121d)围绕所述容置腔设置,并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外侧,所述水泵(12)与所述定位柱(1121d)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11)还包括加强筋(113),所述加强筋(113)与所述主体(111)相连,并设于所述水泵座(1121a)的底壁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13)包括:
多个第一筋条(113a),多个所述第一筋条(113a)配置为以所述通孔(1121c)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形状;
第二筋条(113b),所述第二筋条(113b)沿所述水泵座(1121a)的周向延伸,并与多个所述第一筋条(113a)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座还包括阀座(1122a),所述阀座(1122a)上具有阀口(1122d),所述水阀(13)与所述阀座(1122a)相连,并与所述阀口(1122d)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122a)上设有第一区域面(1122b)和第二区域面(1122c),所述第一区域面(1122b)高于所述第二区域面(1122c),所述阀口(1122d)设于所述第一区域面(1122b)上,且所述水阀(13)与所述第二区域面(1122c)对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面(1122c)围绕所述第一区域面(1122b);所述第二区域面(1122c)上设有安装孔(1122e),且所述第二区域面(1122c)上位于所述第一区域面(1122b)相对两侧的位置均设有所述安装孔(1122e)。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1)和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座一体成型。
12.一种热管理模块(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00)的水侧组件(10);
冷媒侧组件(20),所述冷媒侧组件(20)与所述水侧组件(10)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管理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侧组件(20)包括冷媒板,所述冷媒板与所述流道板(11)层叠并相连。
14.一种车辆(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的热管理模块(100),所述热管理模块(100)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CN202321737014.2U 2023-07-03 2023-07-03 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Active CN220053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7014.2U CN220053502U (zh) 2023-07-03 2023-07-03 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7014.2U CN220053502U (zh) 2023-07-03 2023-07-03 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3502U true CN220053502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6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37014.2U Active CN220053502U (zh) 2023-07-03 2023-07-03 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3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415541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integration module and electric vehicle
WO2024051038A1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及电动汽车
US20240167769A1 (en) Integrated cooling module
US20230082483A1 (en) Component housing unit and a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mprising a component housing unit
CN220053502U (zh) 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US20210332911A1 (en) Electronic Valve, Valve Body Structure, Valve, Valve Core, and Integral Valve Core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Valve
CN117261544A (zh) 一种应用于混动车辆的集成热管理系统及混动车
CN212659613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CN112018941B (zh) 一种汽车电机的散热装置
CN114834209A (zh) 冷却液路集成座、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0941251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集成式膨胀水壶以及电动汽车
CN209892833U (zh) 一种电子阀及其阀体结构
CN220053437U (zh) 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CN220053441U (zh) 热管理模块的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CN111412321A (zh) 一种电子阀及其阀体结构
WO2022266945A1 (zh) 多通道冷却管路集成装置、热管理集成模块和电动车辆
CN218112294U (zh) 集成模块以及热管理系统
CN215600435U (zh) 一种用于锂电冷却的铝板塑料组合式热交换板
CN220528459U (zh) 热管理模块的流道板、水侧组件、热管理模块和车辆
CN218299943U (zh) 水冷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1226363U (zh) 集成式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池系统
CN218367329U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9248489U (zh) 液体加热器及新能源汽车
CN217788540U (zh) 电池组以及电池包
CN219658745U (zh) 冷却进气集成装置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