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8540U - 电池组以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以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8540U
CN217788540U CN202221674375.2U CN202221674375U CN217788540U CN 217788540 U CN217788540 U CN 217788540U CN 202221674375 U CN202221674375 U CN 202221674375U CN 217788540 U CN217788540 U CN 217788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battery
end plate
battery pack
heat s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43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佳良
顾晓峰
张中林
周燕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743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8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8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8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以及电池包,电池组包括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电芯;多个散热器组件夹设于多个电芯之间并与电芯相对设置,每相邻两个散热器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芯,多个散热器组件均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口和第一介质出口;端板组件设置于电池单元和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端,且位于端部的电芯与端板组件相对设置,端板组件设置有第二介质进口和第二介质出口,第二介质进口与第一介质进口相连通,第二介质出口与第一介质出口相连通,以形成介质冷却通道。可以通过液冷、风冷和直冷的方式对电芯散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提升电池组的兼容性和通用性,不需要额外选择冷却介质,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电池组以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组以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于电芯的散热有液冷、风冷和直冷等方式。但是,大多数的电池组对于电芯的散热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对液冷、风冷和直冷等方式进行兼容,从而电池组在使用时兼容性较差,而且由于冷却介质不同,还会增加冷却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可以通过液冷、风冷和直冷的方式对电芯进行散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这样可以提升电池组的兼容性和通用性,不需要额外选择冷却介质,降低冷却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电池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包括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电芯;多个散热器组件,多个所述散热器组件夹设于多个所述电芯之间并与所述电芯相对设置,每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器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芯,多个所述散热器组件上均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口和第一介质出口;端板组件,所述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单元和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两端,且位于端部的所述电芯与所述端板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端板组件设置有第二介质进口和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第二介质进口与所述第一介质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口相连通,以形成介质冷却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通过端板组件和多个散热器组件可以形成介质冷却通道,便于电芯的散热,而且介质冷却通道可以由冷却液和冷却气体通过,如此,可以通过液冷、风冷和直冷的方式对电芯进行散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这样可以提升电池组的兼容性和通用性,不需要额外选择冷却介质,降低冷却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散热器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和安装框,每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芯,所述第一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框内对应所述电芯的位置,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凸出所述安装框的所述第一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一介质出口,所述第一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一介质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一介质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框在第二方向两侧,所述第一散热器内形成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介质流道,多个所述介质流道均与所述第一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一介质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一介质出口均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口段和第二口段,所述第一口段和所述第二口段分别沿所述安装框第一方向的两侧延伸,所述第二口段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口段的开口尺寸以使所述第一口段至少部分插接在相邻的所述安装框的所述第二口段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散热器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口段的外周壁上和/或所述第二口段的内周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端板组件包括:端板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端板与位于端部的所述电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端板内对应所述电芯的位置,所述端板上设置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凸出所述端板的所述第二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第二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二介质出口均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介质进口朝向第三方向延伸构造为长条状;和/或所述第一介质出口朝向第三方向延伸构造为长条状;和/或所述第二介质进口朝向第三方向延伸构造为长条状;和/或所述第二介质出口朝向第三方向延伸构造为长条状,其中,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位于所述电池单元中部的所述电芯与相邻的所述散热器组件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电池单元端部的所述电芯与所述端板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每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器组件之间、所述端板组件与相邻的所述散热器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电芯,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为弹性绝缘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电池组还包括:极耳支撑板,所述电芯的极耳设置于所述极耳支撑板上,所述散热器组件和至少一个所述端板组件设置有卡接部,所述极耳支撑板与所述卡接部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包括:托盘;以上所述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设置于所述托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局部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第一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第二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散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池组;
10、电芯;11、第一绝缘件;12、第二绝缘件;13、极耳;20、散热器组件;21、第一介质进口;22、第一介质出口;23、第一散热器;24、安装框;25、介质流道;26、第一口段;27、第二口段;28、密封圈;29、卡接部;30、端板组件;31、第二介质进口;32、第二介质出口;33、端板;34、第二散热器;35、凹槽;36、介质冷却通道;37、凸起部;40、极耳支撑板;2、电池包;50、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1,电池组1设置于电池包2的托盘50内。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1,包括:电芯单元、多个散热器组件20和端板组件30。电池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电芯10,第一方向可以是电芯10的厚度方向,电芯10可以提供电能,设置有等多个电芯10,这样可以使电池包2的储电量更大。散热器组件20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而多个散热器可以更好地对多个电芯10进行散热。端板组件30主要起到端部安装和固定的作用,当然,电池组1也可以通过端板33与外部连通。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多个散热器组件20夹设于多个电芯10之间并与电芯10相对设置,这样电芯10上的热量可以传递到散热器组件20上,而且每相邻两个散热器组件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芯10,这样至少一个电芯10上的热量可以传递至相邻两个散热器组件20上,便于电芯10热量的散发。另外,多个散热器组件20上均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冷却介质可以通过第一介质进口21进入,从第一介质出口22排出,这样冷却介质在经过散热器组件20时,电芯10传递至散热器组件20上的热量可以继续传递至冷却介质,最终冷却介质将热量带走。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端板组件30设置于电池单元和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端,也就是多个电芯10和多个散热器组件20夹持在两个端板组件30之间。位于端部的电芯10与端板组件30相对设置,这样位于端部的电芯10上的热量可以传递到端板组件30上,而且端板组件30设置有第二介质进口31和第二介质出口32,同样,冷却介质可以通过第二介质进口31进入,从第二介质出口32排出,这样冷却介质在经过端板组件30时,电芯10传递至端板组件30上的热量可以继续传递至冷却介质,最终冷却介质将热量带走。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介质进口31与第一介质进口21相连通,第二介质出口32与第一介质出口22相连通,以形成介质冷却通道36。也就是说,外部的冷却介质可以通过位于另一端的端板组件30的第二介质进口31进入到电池组1,第二介质进口31与第一介质进口21相连通,当然,可以理解地,位于一端的端板组件30的第二介质进口31需要和第二介质出口32相连通,而且第二介质出口32与第一介质出口22相连通,这样两个端板组件30和多个散热器组件20之间就可以连接成一个介质冷却通道36,冷却介质可以流经两个端板组件30和多个散热器组件20,带走电芯10传递至端板组件30和散热器组件20上的热量,最后从位于另一端的端板组件30的第二介质出口32排出,从而可以实现电芯10的散热。
由此,通过端板组件30和多个散热器组件20可以形成介质冷却通道36,便于电芯10的散热,而且介质冷却通道36可以由冷却液经过,由冷却液带走电芯10产生的热量,实现液冷效果,也可以由冷却气体通过,冷却气体可以带走电芯10产生的热量,实现风冷效果,另外,也可以直接通过直冷的方式进行散热,例如:可以向介质冷却通道36通入冷气流,使其在介质冷却通道36内结冰,通过冰吸热融化吸收电芯10产生的热量。如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这样可以提升电池组1的兼容性和通用性,不需要额外选择冷却介质,降低冷却成本。
其中,如图5所示,散热器组件20包括:第一散热器23和安装框24,每相邻两个安装框2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芯10,第一散热器23设置于安装框24内对应电芯10的位置,安装框24上设置有在第一方向上凸出安装框24的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分别与第一散热器23相连通。第一散热器23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而安装框24主要起到安装的作用,每相邻两个安装框2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芯10,将第一散热器23设置于安装框24内对应电芯10的位置,这样既可以固定第一散热器23,而且便于电芯10上的热量传递到第一散热器23上,从而可以更好地对电芯10进行散热。安装框24上设置有在第一方向上凸出安装框(24)的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分别与第一散热器23相连通,也就是说,冷却介质可以通过安装框24上的第一介质进口21通入到第一散热器23内,而电芯10与第一散热器23相对设置,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散热器23内的冷却介质带走位于中部的电芯10产生的热量,电芯10的散热效果也更好。另外,电芯10分别设置于第一散热器23的两侧,这样第一散热器23两侧的电芯10都可以通过同一个第一散热器23进行散热,提升第一散热器23的利用率,减少第一散热器23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成本。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散热器23可以通过一体注塑的方式成型于安装框24上,第一散热器23可以为口琴管,铝挤成型,第一散热器23的材质优选为金属件,金属件的导热效果更好,当然,第一散热器23也可以为其他合适的具有导热效果的材质。
此外,如图3-图7所示,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分别设置于安装框24在第二方向两侧,第一散热器23内形成有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介质流道25,多个介质流道25均与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相连通,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定义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电芯10的长度方向,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分别设置于安装框24在第二方向两侧,而第一散热器23内形成有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介质流道25,并且多个介质流道25均与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相连通,这样冷却介质可以通入到多个介质流道25中,而且由于多个介质流道25在沿第二方向延伸,这样位于中部的电芯10可以更多地与介质流道25接触,从而可以增大介质流道25内冷却介质与电芯10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电芯10上的热量可以更好、更快地传递至冷却介质,最终被冷却介质带走。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均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口段26和第二口段27,而且第一口段26和第二口段27分别沿安装框24第一方向的两侧延伸,第二口段27的开口尺寸大于第一口段26的开口尺寸以使第一口段26至少部分插接在相邻的安装框24的第二口段27内。由于多个散热器组件20之间需要在第一方向上层叠设置,那么第一介质进口21与第一介质进口21之间在第一方向上需要连接,而相互连通的第一口段26和第二口段27需要插接配合,那么第一口段26和第二口段27的结构存在区别,将第一口段26和第二口段27分别沿安装框24第一方向的两侧延伸,这样设置合理,而且第二口段27的开口尺寸大于第一口段26的开口尺寸,这样第一口段26可以至少部分插接在相邻的安装框24的第二口段27内,从而可以使相邻的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相连通。
当然,如图3和图5所示,散热器组件20还包括:密封圈28,密封圈28设置于第一口段26的外周壁上和/或第二口段27的内周壁上。密封圈28可以起到密封效果,由于第一口段26插接在第二口段27内,第一口段26的外径要小于第二口段27的内径,如此,在第一口段26的外周壁上和/或第二口段27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密封圈28,在第一口段26插接在第二口段27后,密封圈28可以挤压于第一口段26的外周壁和第二口段27的内周壁之间,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第一口段26和第二口段27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冷却介质泄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3、图4和图8所示,端板组件30包括:端板33和第二散热器34,端板33与位于端部的电芯10相对设置,第二散热器34设置于端板33内对应电芯10的位置,端板33上设置有在第一方向上凸出端板33的第二介质进口31和第二介质出口32,第二介质进口31和第二介质出口32均与第二散热器34相连通。第二散热器34也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而端板33主要起到安装和固定的作用,将第二散热器34设置于端板33内对应电芯10的位置,这样可以固定第二散热器34,而且便于电芯10上的热量传递到第二散热器34上,从而可以更好地对电芯10进行散热。端板33上设置有在第一方向上凸出端板33的第二介质进口31和第二介质出口32,第二介质进口31和第二介质出口32均与第二散热器34相连通,也就是说,冷却介质可以通过端板33上的第二介质进口31通入到第二散热器34内,而端板33与位于端部的电芯10相对设置,第二散热器34设置于端板33内对应电芯10的位置,这样可以通过第二散热器34内的冷却介质带走位于端部的电芯10产生的热量,电芯10的散热效果也更好。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散热器34与第一散热器23结构相同,第二散热器34可以通过一体注塑的方式成型于端板33上,第二散热器34可以为口琴管,铝挤成型,第二散热器34的材质优选为金属件,金属件的导热效果更好,当然,第二散热器34也可以为其他合适的具有导热效果的材质。
此外,如图8所示,端板33在远离电芯10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凸出的凸起部37。在端板33远离电芯10的一侧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凸出的凸起部37,这样可以起到定向的作用,在安装端板33时不易弄错方向。另外,在将电池组1安装于托盘50上时,可以通过凸起部37将电池组整体夹紧,从而可以更好地对电池组进行安装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2、图5和图8所示,第一介质进口21朝向第三方向上延伸构造为长条状,和/或第一介质出口22朝向第三方向上延伸构造为长条状,和/或第二介质进口31朝向第三方向上延伸构造为长条状,和/或第二介质出口32朝向第三方向上延伸构造为长条状,以及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限定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三方向可以是电芯10的高度方向,第一介质进口21在第三方向上构造为长条状,这样可以避免第一介质进口21与同样设置于安装框24上的第一散热器23在第二方向上产生干涉,使第一散热器23的设置面积足够大,从而可以与电芯10的接触面积足够大,电芯10散热效果好,当然,这样也可以使第一介质进口21在第三方向上的尺寸足够大,第一介质进口21内的冷却介质能够通入到相同高度的第一散热器23内,从而使第一散热器23有效地给电芯10进行散热。如此,第一介质出口22、第二介质进口31和第二介质出口32均在第三方向上构造为长条状。
另外,如图2-图4所示,位于电池单元中部的电芯10与相邻的散热器组件20之间,以及位于电池单元端部的电芯10与端板组件30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11,每相邻两个散热器组件20之间、端板组件30与相邻的散热器组件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电芯10,相邻两个电芯10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件12,第二绝缘件12为弹性绝缘件。当第一散热器23和第二散热器34的材质为金属件时,金属件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在电芯10与相邻的散热器组件20之间,以及电芯10与端板组件30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11,也就是位于中部的电芯10与第一散热器23,以及位于端部的电芯10与第二散热器34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11,第一绝缘件11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可以避免第一散热器23和第二散热器34直接与电芯10接触,从而发生短路的情况。而每相邻两个散热器组件20之间、端板组件30与相邻的散热器组件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电芯10,在相邻两个电芯10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件12,第二绝缘件12也可以对相邻两个电芯10之间起到绝缘的作用,防止相邻两个电芯10之间直接接触而造成短路,而且第二绝缘件12为弹性绝缘件,通过弹性绝缘件的弹性变形,可以吸收电芯10厚度公差和装配公差。
可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电池组1还包括:极耳支撑板40,电芯10的极耳13设置于极耳支撑板40上。电芯的极耳13可以起到电连接的作用,从而可以传递电芯10上的电能,极耳1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于极耳支撑板40上,极耳支撑板40可以对极耳13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且极耳支撑板40可以使多个电芯10上的极耳13连接在一起,便于多个电芯10之间的连接。另外,散热器组件20的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和端板组件30的第二介质进口31和第二介质出口32可以位于横向方向上的两端,此时第一散热器23和第二散热器34中的冷却介质横向流动,电芯10的极耳13设置于电芯10的竖向方向的上端,当然,散热器组件20的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和端板组件30的第二介质进口31和第二介质出口32也可以位于竖向方向上的两端时,此时第一散热器23和第二散热器34中的冷却介质竖向流动,电芯10的极耳13可以设置于电芯10的横向方向的两端,这样电池组1的设置可以符合不同方位和不同电芯10的要求,从而可以提升电池组1的通用性。
除此之外,如图4和图5所示,散热器组件20和至少一个端板组件30设置有卡接部29,极耳支撑板40与卡接部29卡接配合。通过在散热器组件20和至少一个端板组件30设置有卡接部29,卡接部29可以对极耳支撑板40进行卡接,从而可以对极耳支撑板40进行固定,使电芯10可以更稳定地工作。另外,为了避免极耳13与散热器组件20之间产生干涉,在散热器组件20上端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35,电芯10上端一侧的极耳13均弯折配合于凹槽35上。
如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2,包括:托盘50和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组1,电池组1设置于托盘50上,这样可以使电池组1的设置更加稳定,另外,电芯10模组横向方向上的尺寸范围可以为:100mm-350mm,这样电池组1可以适用于较小的电动车辆的电池包2,当然,尺寸范围也可以为:400mm-1500mm,这样电池组1也可以适用于较大的电动车辆的电池包2,可以根据实际的车型和需要进行设定,从而可以提升电池组1的通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电芯(10);
多个散热器组件(20),多个所述散热器组件(20)夹设于多个所述电芯(10)之间并与所述电芯(10)相对设置,每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器组件(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芯(10),多个所述散热器组件(20)上均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口(21)和第一介质出口(22);
端板组件(30),所述端板组件(30)设置于所述电池单元和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两端,且位于端部的所述电芯(10)与所述端板组件(30)相对设置,所述端板组件(30)设置有第二介质进口(31)和第二介质出口(32),所述第二介质进口(31)与所述第一介质进口(21)相连通,所述第二介质出口(32)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口(22)相连通,以形成介质冷却通道(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组件(20)包括:第一散热器(23)和安装框(24),每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框(2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芯(10),所述第一散热器(23)设置于所述安装框(24)内对应所述电芯(10)的位置,所述安装框(24)上设置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凸出所述安装框(24)的所述第一介质进口(21)和所述第一介质出口(22),所述第一介质进口(21)和所述第一介质出口(22)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器(23)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进口(21)和所述第一介质出口(22)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框(24)在第二方向两侧,所述第一散热器(23)内形成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介质流道(25),多个所述介质流道(25)均与所述第一介质进口(21)和所述第一介质出口(22)相连通,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进口(21)和所述第一介质出口(22)均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口段(26)和第二口段(27),所述第一口段(26)和所述第二口段(27)分别沿所述安装框(24)第一方向的两侧延伸,所述第二口段(27)的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口段(26)的开口尺寸以使所述第一口段(26)至少部分插接在相邻的所述安装框(24)的所述第二口段(2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组件(20)还包括:密封圈(28),所述密封圈(28)设置于所述第一口段(26)的外周壁上和/或所述第二口段(27)的内周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组件(30)包括:端板(33)和第二散热器(34),所述端板(33)与位于端部的所述电芯(1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散热器(34)设置于所述端板(33)内对应所述电芯(10)的位置,所述端板(33)上设置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凸出所述端板(33)的所述第二介质进口(31)和所述第二介质出口(32),所述第二介质进口(31)和所述第二介质出口(32)均与所述第二散热器(34)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进口(21)朝向第三方向上延伸构造为长条状;和/或
所述第一介质出口(22)朝向在第三方向上延伸构造为长条状;和/或
所述第二介质进口(31)朝向在第三方向上延伸构造为长条状;和/或
所述第二介质出口(32)朝向在第三方向上延伸构造为长条状;以及
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池单元中部的所述电芯(10)与相邻的所述散热器组件(20)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电池单元端部的所述电芯(10)与所述端板组件(30)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11),每相邻两个所述散热器组件(20)之间、所述端板组件(30)与相邻的所述散热器组件(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电芯(10),相邻两个所述电芯(10)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件(12),所述第二绝缘件(12)为弹性绝缘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耳支撑板(40),所述电芯(10)的极耳(13)设置于所述极耳支撑板(40)上,所述散热器组件(20)和至少一个所述端板组件(30)设置有卡接部(29),所述极耳支撑板(40)与所述卡接部(29)卡接配合。
10.一种电池包(2),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50);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1),所述电池组(1)设置于所述托盘(50)上。
CN202221674375.2U 2022-06-30 2022-06-30 电池组以及电池包 Active CN217788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4375.2U CN217788540U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池组以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4375.2U CN217788540U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池组以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8540U true CN217788540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36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4375.2U Active CN217788540U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池组以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8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6351B (zh) 第一子底板
KR20120096133A (ko) 냉각 효율성이 향상된 냉각부재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CN218333983U (zh) 电池的液冷bdu模组
CN217214922U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CN116031533A (zh) 冷却板及电池包
CN212659613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CN217788540U (zh) 电池组以及电池包
CN210224226U (zh) 车辆及其电池包
CN218123544U (zh) 一种集成液冷结构的电芯壳体
WO2023280284A1 (zh) 动力电池总成和车辆
CN216288626U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CN115966808A (zh) 一种集成式侧面液冷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2848623U (zh) 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新能源车辆
CN211980710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
CN213752807U (zh) 用于动力电池的液冷板和车辆
CN211789201U (zh) 一种集成式电池模组
CN211829109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20382196U (zh) 电池包的侧框板、边框、下箱体及电池包
CN218939800U (zh) 一种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17822988U (zh) 一种电池箱及电池包
CN219716972U (zh)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
CN212848622U (zh) 电池包的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CN219642924U (zh) 电池托盘、电池包和车辆
CN219801003U (zh) 电池包
CN219321457U (zh)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