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8998B - 旋转电机和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和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8998B
CN114678998B CN202111577317.8A CN202111577317A CN114678998B CN 114678998 B CN114678998 B CN 114678998B CN 202111577317 A CN202111577317 A CN 202111577317A CN 114678998 B CN114678998 B CN 1146789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stator
rib
stator fixing
peripher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73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8998A (zh
Inventor
赤石浩毅
山本和志
小笠原大介
牧野祐辅
中川爱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678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8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8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8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5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or around a fixed spindle;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or direct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旋转电机和驱动装置。该旋转电机具有:转子,其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其具有位于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定子铁芯;外壳,其在内部收纳转子和定子;以及轴承,其将转子支承为能够旋转。外壳具有:盖壁部,其位于定子的轴向一侧;周壁部,其包围定子,从盖壁部的径向外周缘部向轴向另一侧延伸;轴承保持部,其设置于盖壁部,在内部保持轴承;以及肋,其设置于盖壁部中的轴向另一侧的面,将轴承保持部和周壁部连接起来。周壁部具有固定定子铁芯的定子固定部。肋包含第1肋。沿轴向观察时,第1肋从轴承保持部朝向定子固定部而沿相对于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和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和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各种旋转电机的振动应对。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降低激励振动的激振力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6710号公报
在旋转电机中,有时会产生定子铁芯在绕中心轴线扭转的朝向上振动的扭转共振。若产生该扭转共振,则旋转电机整体容易振动,因此存在由旋转电机产生的噪音容易变大的问题。因此,要求能够进一步降低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能够降低噪音的构造的旋转电机和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旋转电机,其具有:转子,其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其具有位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定子铁芯;外壳,其在内部收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以及轴承,其将所述转子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外壳具有:盖壁部,其位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一侧;周壁部,其包围所述定子,从所述盖壁部的径向外周缘部向轴向另一侧延伸,轴承保持部,其设置于所述盖壁部,在内部保持所述轴承;以及肋,其设置于所述盖壁部中的轴向另一侧的面,将所述轴承保持部和所述周壁部连接起来。所述周壁部具有固定所述定子铁芯的定子固定部。所述肋包含第1肋。沿轴向观察时,所述第1肋从所述轴承保持部朝向所述定子固定部而沿相对于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驱动装置,其搭载于车辆,使车轴旋转,该驱动装置具有:上述的旋转电机;以及传递装置,其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将所述转子的旋转传递至所述车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旋转电机和驱动装置中,能够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外壳的一部分的剖视立体图。
图5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旋转电机;20:马达外壳(外壳);21:周壁部;22:盖壁部;24:外壳流路部;25:泵安装部;26:冷却器安装部;27:定子固定部;28:轴承保持部;30:转子;34:轴承;40:定子;41:定子铁芯;60:传递装置;64:车轴;70:肋;71、71a、71b、71c、71d:第1肋;71s:第1肋组;72、72a、72b、72c、72d、72e:第2肋;74a:第1连接部;74b:第2连接部;80:逆变器单元;81:逆变器壳体;81a:第1壁部;81b:第2壁部;82a:逆变器电路;100:驱动装置;110:泵;120:冷却器;J:中心轴线;O:油(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基于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搭载于位于水平的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来规定铅垂方向而进行说明。即,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关于铅垂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只要至少在驱动装置搭载于位于水平的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下满足即可。
在附图中,适当示出XYZ坐标系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为铅垂方向。+Z侧为铅垂方向上侧,-Z侧为铅垂方向下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铅垂方向上侧简称为“上侧”,将铅垂方向下侧简称为“下侧”。X轴方向为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是搭载有驱动装置的车辆的前后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X侧为车辆的前侧,-X侧为车辆的后侧。Y轴方向为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是车辆的左右方向即车宽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Y侧为车辆的左侧,-Y侧为车辆的右侧。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为与铅垂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
另外,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X侧为车辆的后侧,-X侧为车辆的前侧。在该情况下,+Y侧为车辆的右侧,-Y侧为车辆的左侧。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垂直的方向。
适当地图示的中心轴线J是沿与铅垂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假想轴线。更详细而言,中心轴线J沿与铅垂方向垂直的Y轴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即绕中心轴线J的方向简称为“周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Y侧)相当于“轴向一侧”,右侧(-Y侧)相当于“轴向另一侧”。
适当地图示的箭头θ表示周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周向中的从右侧观察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顺时针前进的一侧、即箭头θ所朝向的一侧(+θ侧)称为“周向一侧”,将周向中的从右侧观察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逆时针前进的一侧、即与箭头θ所朝向的一侧相反的一侧(-θ侧)称为“周向另一侧”。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0是搭载于车辆并使车轴64旋转的驱动装置。搭载有驱动装置100的车辆是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等以马达作为动力源的车辆。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100具有旋转电机10和传递装置60。传递装置60与旋转电机10连接,将旋转电机10的旋转、即后述的转子30的旋转传递至车辆的车轴64。本实施方式的传递装置60具有齿轮外壳61、与旋转电机10连接的减速装置62以及与减速装置62连接的差动装置63。
齿轮外壳61在内部收纳减速装置62、差动装置63以及油O。油O贮存在齿轮外壳61内的下部区域。油O在后述的制冷剂流路90内循环。油O被用作冷却旋转电机10的制冷剂。另外,油O相对于减速装置62和差动装置63作为润滑油来使用。作为油O,例如优选使用与粘度比较低的自动变速器用润滑油(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同等的油,以起到制冷剂和润滑油的功能,。
差动装置63具有齿圈63a。从旋转电机10输出的扭矩经由减速装置62传递至齿圈63a。齿圈63a的下侧的端部浸渍在贮存于齿轮外壳61内的油O中。通过齿圈63a旋转,油O被扬起。被扬起的油O例如作为润滑油而被提供给减速装置62和差动装置63。
旋转电机10是对驱动装置100进行驱动的部分。旋转电机10例如位于传递装置60的右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10是马达。旋转电机10具有马达外壳20、转子30、定子40、制冷剂供给部50、轴承34、35、泵110以及冷却器120,其中,该转子30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进行旋转。
转子30具有轴31和转子主体32。虽然省略了图示,转子主体32具有转子铁芯和固定于转子铁芯的转子磁铁。转子30的扭矩被传递至传递装置60。
轴31能够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进行旋转。轴31被轴承34、35支承为能够旋转。由此,轴承34、35将转子30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34、35例如是球轴承。在本实施方式中,轴31是中空轴。轴3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在轴31上设置有连接轴31的内部和轴31的外部的孔部33。轴31跨越马达外壳20的内部和齿轮外壳61的内部而延伸。轴31的左侧的端部向齿轮外壳61的内部突出。在轴31的左侧的端部连接有减速装置62。
定子40与转子30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更详细而言,定子40位于转子30的径向外侧。定子40固定在马达外壳20的内部。定子40具有定子铁芯41和线圈组件42。
定子铁芯41呈包围旋转电机10的中心轴线J的环状。定子铁芯41位于转子30的径向外侧。定子铁芯41包围转子30。定子铁芯41例如是通过沿轴向层叠多个电磁钢板等板部件而构成的。
如图2所示,定子铁芯41具有定子铁芯主体43和突出部49。定子铁芯主体43呈包围转子30的环状。更详细而言,定子铁芯主体43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在轴向两侧开口的圆筒状。定子铁芯主体43具有包围转子30的圆筒状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主体43的外周面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虽然省略了图示,定子铁芯主体43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铁芯背部和从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
突出部49从定子铁芯主体43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突出部49是固定于马达外壳20的部分。突出部49沿轴向延伸。突出部49例如从定子铁芯主体43的左侧的端部延伸至定子铁芯主体43的右侧的端部。突出部49的周向的尺寸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变小。沿轴向观察时,突出部49的径向外端部的外形为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圆弧状。
各突出部49具有沿轴向贯穿各突出部49的贯通孔49a。贯通孔49a例如是圆形状的孔。在贯通孔49a中通入有沿轴向延伸的螺栓29。螺栓29例如从右侧(-Y侧)通入到贯通孔49a中而拧入设置于马达外壳20的内螺纹孔27e。由此,突出部49通过螺栓29而固定于马达外壳20。
突出部49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突出部49例如设置有4个。突出部49包含第1突出部44、第2突出部45、第3突出部46以及第4突出部47。第1突出部44、第2突出部45、第3突出部46以及第4突出部47彼此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突出部44和第2突出部45位于比中心轴线J靠上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突出部46和第4突出部47位于比中心轴线J靠下侧的位置。第1突出部44、第2突出部45、第3突出部46以及第4突出部47例如在周向的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第1突出部44、第2突出部45、第3突出部46以及第4突出部47例如为彼此相同的形状。
第1突出部44设置于定子铁芯主体43的前侧部分的上侧的端部。第1突出部44从定子铁芯主体43向上侧斜前方突出。第2突出部45设置于定子铁芯主体43的后侧部分的上侧的端部。第2突出部45从定子铁芯主体43向上侧斜后方突出。第3突出部46设置于定子铁芯主体43的后侧部分的下侧的端部。第3突出部46从定子铁芯主体43向下侧斜后方突出。第4突出部47设置于定子铁芯主体43的前侧部分的下侧的端部。第4突出部47从定子铁芯主体43向下侧斜前方突出。
第1突出部44和第2突出部45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对称地配置。第3突出部46和第4突出部47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对称地配置。第1突出部44和第4突出部47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上对称地配置。第2突出部45和第3突出部46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上对称地配置。
如图1所示,线圈组件42具有沿着周向安装于定子铁芯41的多个线圈42c。多个线圈42c隔着未图示的绝缘件而分别安装于定子铁芯41的各齿上。多个线圈42c沿着周向配置。更详细而言,多个线圈42c沿着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虽然省略了图示,线圈组件42可以具有捆扎各线圈42c的捆扎部件等,也可以具有将各线圈42c彼此相连的搭接线。
线圈组件42具有从定子铁芯41沿轴向突出的线圈端部42a、42b。线圈端部42a是从定子铁芯41向左侧突出的部分。线圈端部42b是从定子铁芯41向右侧突出的部分。线圈端部42a包含线圈组件42所包含的各线圈42c中的比定子铁芯41向左侧突出的部分。线圈端部42b包含线圈组件42所包含的各线圈42c中的比定子铁芯41向右侧突出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端部42a、42b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虽然省略了图示,线圈端部42a、42b可以包含捆扎各线圈42c的捆扎部件等,也可以包含将各线圈42c彼此相连的搭接线。
马达外壳20是在内部收纳转子30和定子40的外壳。马达外壳20与齿轮外壳61的右侧相连。马达外壳20具有周壁部21、盖壁部22以及盖部件23。周壁部21和盖壁部22例如是同一单一部件的一部分。盖部件23例如与周壁部21和盖壁部22是分体的。
盖壁部22位于定子40的左侧(+Y侧)。盖壁部22沿径向扩展。盖壁部22将马达外壳20的内部和齿轮外壳61的内部在轴向上分隔开。盖壁部22具有供轴31通过的贯通孔22b。贯通孔22b将马达外壳20的内部和齿轮外壳61的内部连接起来。
盖壁部22具有连接马达外壳20的内部和齿轮外壳61的内部的开口22a。如图3所示,沿轴向观察时,开口22a为大致四边形状。开口22a设置于盖壁部22中的下侧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22a位于比中心轴线J靠前侧(+X侧)的位置。
如图1所示,周壁部21呈包围中心轴线J并在右侧开口的筒状。周壁部21从盖壁部22的径向外周缘部向右侧(-Y侧)延伸。周壁部21包围定子40。在周壁部21的径向内侧嵌合有定子铁芯主体43。
如图3和图4所示,周壁部21具有定子固定部27。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固定部27是朝向右侧(-Y侧)的面。定子固定部27例如是与轴向垂直的平坦的面。如图4所示,定子固定部27通过设置从周壁部21的内周面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21a而制成。凹部21a沿轴向延伸。凹部21a的右侧的端部开口。凹部21a的左侧(+Y侧)的端部比盖壁部22向右侧离开地配置。定子固定部27是凹部21a的内表面中的位于左侧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固定部27从周壁部21的内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定子固定部27的周向的尺寸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变小。沿轴向观察时,定子固定部27的径向外端部的外形为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圆弧状。定子固定部27的形状与突出部49的左侧的端面的形状相同。突出部49的左侧的端面与定子固定部27接触。
在定子固定部27设置有从定子固定部27向左侧(+Y侧)凹陷的内螺纹孔27e。在内螺纹孔27e中拧入有通入到突出部49的贯通孔49a中的螺栓29。突出部49通过螺栓29而固定于定子固定部27。由此,定子铁芯41通过螺栓29而固定于定子固定部27。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固定部27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定子固定部27例如设置有4个。定子固定部27包含第1定子固定部27a、第2定子固定部27b、第3定子固定部27c以及第4定子固定部27d。第1定子固定部27a、第2定子固定部27b、第3定子固定部27c以及第4定子固定部27d彼此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定子固定部27a和第2定子固定部27b位于比中心轴线J靠上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定子固定部27c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位于比中心轴线J靠下侧的位置。第1定子固定部27a、第2定子固定部27b、第3定子固定部27c以及第4定子固定部27d例如在周向的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第1定子固定部27a、第2定子固定部27b、第3定子固定部27c以及第4定子固定部27d例如为彼此相同的形状。
第1定子固定部27a设置于周壁部21的内周面中的前侧部分的上侧的端部。第1定子固定部27a从周壁部21的内周面向上侧斜前方突出。第2定子固定部27b设置于周壁部21的内周面中的后侧部分的上侧的端部。第2定子固定部27b从周壁部21的内周面向上侧斜后方突出。第3定子固定部27c设置于周壁部21的内周面中的后侧部分的下侧的端部。第3定子固定部27c从周壁部21的内周面向下侧斜后方突出。第4定子固定部27d设置于周壁部21的内周面中的前侧部分的下侧的端部。第4定子固定部27d从周壁部21的内周面向下侧斜前方突出。
第1定子固定部27a和第2定子固定部27b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对称地配置。第3定子固定部27c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对称地配置。第1定子固定部27a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上对称地配置。第2定子固定部27b和第3定子固定部27c在铅垂方向(Z轴方向)上对称地配置。
在第1定子固定部27a固定有第1突出部44。在第2定子固定部27b固定有第2突出部45。在第3定子固定部27c固定有第3突出部46。在第4定子固定部27d固定有第4突出部47。
如图1所示,盖部件23固定于周壁部21的右侧(-Y侧)的端部。盖部件23封闭周壁部21的右侧的开口。在盖部件23保持有轴承35。
如图3所示,马达外壳20具有轴承保持部28。轴承保持部28设置于盖壁部22。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保持部28从盖壁部22向右侧(-Y侧)突出。轴承保持部28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轴承保持部28的内部构成贯通孔22b的内部的一部分。轴承保持部28在内部保持轴承34。如图3所示,轴承保持部28具有孔部28a。孔部28a沿铅垂方向贯穿轴承保持部28的上侧的端部中的壁部。孔部28a在右侧(-Y侧)开口。
马达外壳20具有肋70。肋70设置于盖壁部22的右侧(-Y侧)的面。肋70将轴承保持部28和周壁部21连接起来。更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肋70将轴承保持部28的外周面和周壁部21的内周面中的向左侧(+Y侧)远离定子固定部27的部分连接起来。在本实施方式中,肋70呈从盖壁部22的右侧的面向右侧突出的板状。肋70的板面例如朝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轴向观察时,肋70呈直线状延伸。肋70、周壁部21以及盖壁部22例如是同一单一部件的一部分。
如图3所示,肋70包含第1肋71和第2肋72。沿轴向观察时,第1肋71从轴承保持部28朝向定子固定部27而沿相对于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轴向观察时,第1肋从轴承保持部朝向定子固定部而沿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是指,沿轴向观察时,第1肋71沿相对于连结第1肋中的与轴承保持部相连的径向内端部和中心轴线J的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肋71设置有多个。多个第1肋71包含由2个以上的第1肋71构成且按每个定子固定部27设置的第1肋组71s。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肋组71s沿着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设置有4个。沿轴向观察时,各第1肋组71s分别朝向各定子固定部27延伸。第1肋组71s各自例如由4个第1肋71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1肋组71s分别包含一对第1肋71a、71b和一对第1肋71c、71d。
沿轴向观察时,一对第1肋71a、71b相互交叉。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1肋71包含相互交叉的第1肋71a、71b。沿轴向观察时,一对第1肋71a、71b呈X字形状配置。第1肋71a随着从轴承保持部28朝向径向外侧而位于周向一侧(+θ侧)。第1肋71b随着从轴承保持部28朝向径向外侧而位于周向另一侧(-θ侧)。第1肋71a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周壁部21的内周面中的位于与定子固定部27的周向一侧的端部的周向位置相同的周向位置的部分相连。第1肋71b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周壁部21的内周面中的位于与定子固定部27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周向位置相同的周向位置的部分相连。
一对第1肋71c、71d沿周向夹持一对第1肋71a、71b。第1肋71c位于一对第1肋71a、71b的周向一侧(+θ侧)。第1肋71d位于一对第1肋71a、71b的周向另一侧(-θ侧)。在每个第1肋组71s中,第1肋71c和第1肋71d沿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1肋71c、71d沿连结第1肋71a与第1肋71b交叉的部分和中心轴线J的径向延伸。
第1肋71c随着从轴承保持部28朝向径向外侧而位于周向另一侧(-θ侧)。第1肋71d随着从轴承保持部28朝向径向外侧而位于周向一侧(+θ侧)。第1肋71c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周壁部21的内周面中的位于与定子固定部27的周向一侧的端部的周向位置相同的周向位置的部分相连。第1肋71d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周壁部21的内周面中的位于与定子固定部27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周向位置相同的周向位置的部分相连。一对第1肋71c、71d的径向两端部例如从一对第1肋71a、71b的径向两端部沿周向稍微分离地配置。另外,一对第1肋71c、71d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也可以分别与一对第1肋71a、71b的径向外侧的端部相连。一对第1肋71c、71d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也可以分别与一对第1肋71a、71b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相连。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肋72设置有多个。沿轴向观察时,在沿周向相邻的定子固定部27彼此之间配置有至少1个第2肋72。多个第2肋72在沿周向相邻的第1肋组71s彼此之间至少各配置有1个。沿轴向观察时,第2肋72从轴承保持部28朝向周壁部21中的周向位置与定子固定部27的周向位置不同的部分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肋72从轴承保持部28朝向周壁部21而沿着径向延伸。
第2肋72包含一对第2肋72a、72b。一对第2肋72a、72b位于沿轴向观察时朝向第1定子固定部27a延伸的第1肋组71s与沿轴向观察时朝向第2定子固定部27b延伸的第1肋组71s的周向之间。第2肋72a位于远离第2肋72b的周向一侧(+θ侧)的位置。一对第2肋72a、72b从轴承保持部28中的位于孔部28a的周向两侧的部分向上侧延伸。一对第2肋72a、72b沿随着朝向径向外侧(上侧)而在周向上相互分离的朝向延伸。
第2肋72包含第2肋72c、第2肋72d以及第2肋72e。第2肋72c位于沿轴向观察时朝向第2定子固定部27b延伸的第1肋组71s与沿轴向观察时朝向第3定子固定部27c延伸的第1肋组71s的周向之间。第2肋72d位于沿轴向观察时朝向第3定子固定部27c延伸的第1肋组71s与沿轴向观察时朝向第4定子固定部27d延伸的第1肋组71s的周向之间。第2肋72e位于沿轴向观察时朝向第4定子固定部27d延伸的第1肋组71s与沿轴向观察时朝向第1定子固定部27a延伸的第1肋组71s的周向之间。第2肋72c和第2肋72e沿前后方向(X轴方向)延伸。第2肋72d从轴承保持部28向下侧延伸。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肋70具有第1连接部74a和第2连接部74b。即,第1肋71和第2肋72分别具有第1连接部74a和第2连接部74b。
第1连接部74a与轴承保持部28相连。更详细而言,第1连接部74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轴承保持部28的外周面相连。第1连接部74a的右侧(-Y侧)的端部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位于左侧(+Y侧)。第1连接部74a的右侧的端部中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轴承保持部28的右侧的端部相连。第1连接部74a的右侧的端部中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轴向位置与轴承保持部28的右侧的端部的轴向位置相同。
第2连接部74b位于比第1连接部74a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接部74b与第1连接部74a的径向外侧连接。第2连接部74b与周壁部21相连。更详细而言,第2连接部74b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周壁部21的内周面相连。第2连接部74b的延伸方向的尺寸比第1连接部74a的延伸方向的尺寸大。第2连接部74b的右侧(-Y侧)的端部位于比第1连接部74a的右侧的端部靠左侧(+Y侧)的位置。第2连接部74b的右侧的端部位于比轴承保持部28的右侧的端部靠左侧的位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肋70的右侧(-Y侧)的端部(即第1肋71的右侧的端部和第2肋72的右侧的端部)位于比轴承保持部28中的右侧的端部靠左侧(+Y侧)的位置,或者肋70的右侧(-Y侧)的端部(即第1肋71的右侧的端部和第2肋72的右侧的端部)的轴向位置与轴承保持部28中的右侧的端部的轴向位置相同。在第2连接部74b的右侧对置地配置有线圈端部42a。线圈端部42a的左侧的端部位于比第1连接部74a的右侧的端部靠左侧的位置。线圈端部42a包围第1连接部74a的右侧的端部和轴承保持部28的右侧的端部。
如图3所示,马达外壳20具有外壳流路部24、泵安装部25以及冷却器安装部26。外壳流路部24是供作为流体的油O在内部流动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流路部24从周壁部21向径向外侧突出。更详细而言,外壳流路部24从周壁部21的前侧部分向前侧(+X侧)突出。在周壁部21中的与外壳流路部24相连的前侧部分设置有第1定子固定部27a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流路部24沿铅垂方向延伸。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某个定子固定部设置于周壁部中的与某个对象相连的部分”,包含沿轴向观察时某个定子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周壁部的内部与某个对象之间的情况。
泵安装部25是供泵110安装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泵安装部25从周壁部21的下侧部分向下侧突出。泵安装部25具有安装孔部25a。如图1所示,安装孔部25a从泵安装部25的右侧(-Y侧)的面向左侧(+Y侧)凹陷。安装孔部25a是在左侧具有底部的孔。在安装孔部25a的内部从右侧插入有泵110。在本实施方式中,泵安装部25的左侧(+Y侧)的端部与齿轮外壳61相连。如图3所示,在周壁部21中的与泵安装部25相连的下侧部分设置有第3定子固定部27c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
冷却器安装部26是供冷却器120安装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器安装部26从周壁部21的上侧部分向上侧突出。冷却器安装部26的前侧的端部与外壳流路部24的上侧的端部相连。在周壁部21中的与冷却器安装部26相连的上侧部分设置有第1定子固定部27a和第2定子固定部27b。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供给部50呈沿轴向延伸的管状。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供给部50是沿轴向延伸的管。制冷剂供给部50的轴向两端部被马达外壳20支承。制冷剂供给部50的左侧的端部例如被盖壁部22支承。制冷剂供给部50的右侧的端部例如被盖部件23支承。制冷剂供给部50位于定子40的径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供给部50位于定子40的上侧。如图3所示,制冷剂供给部50位于孔部28a的正上方。制冷剂供给部50的周向位置是第2肋72a的上侧的端部的周向位置与第2肋72b的上侧的端部的周向位置之间。
如图1所示,制冷剂供给部50具有向定子40提供作为制冷剂的油O的供给口50a。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口50a是使流入到制冷剂供给部50内的油O的一部分向制冷剂供给部50的外部喷射的喷射口。供给口50a设置有多个。供给口50a包含向定子铁芯41提供油O的供给口50a和向线圈端部42a、42b提供油O的供给口50a。
如图3所示,制冷剂供给部50具有向轴承34提供油O的供给口50b。供给口50b位于孔部28a的上侧。从供给口50b向下侧喷出的油O从孔部28a流入到轴承保持部28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供给口50b排出的油O通过第2肋72a与第2肋72b的周向之间而流入孔部28a。通过一对第2肋72a、72b,能够将从供给口50b排出的油O引导到孔部28a内。
泵110输送作为在外壳流路部24内流动的流体的油O。如图1所示,泵110插入到安装孔部25a内并安装于泵安装部25。在本实施方式中,泵110从安装孔部25a向右侧(-Y侧)突出。泵110例如是电动泵。
冷却器120对作为在外壳流路部24内流动的流体的油O进行冷却。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器120是油冷却器。冷却器120安装于马达外壳20的上侧。如图3所示,冷却器120安装于冷却器安装部26的上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10具有逆变器单元80。逆变器单元80具有逆变器壳体81和逆变器主体82。逆变器主体82具有逆变器电路82a。即,逆变器单元80具有逆变器电路82a。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壳体81呈大致长方体箱状。逆变器壳体81在内部收纳逆变器主体82。即,逆变器壳体81在内部收纳逆变器电路82a。逆变器壳体81具有壳体主体部81d和盖部81e。
壳体主体部81d呈在上侧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箱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主体部81d设置于马达外壳20。壳体主体部81d和马达外壳20中的周壁部21和盖壁部22例如是同一单一部件的一部分。壳体主体部81d具有第1壁部81a、第2壁部81b以及第3壁部81c。即,逆变器壳体81具有:第1壁部81a,其设置于马达外壳20;第2壁部81b,其设置于马达外壳20;以及第3壁部81c,其设置于马达外壳20。
第1壁部81a是构成大致长方体箱状的壳体主体部81d的壁部中的位于前侧(+X侧)的壁部。沿轴向观察时,第1壁部81a沿铅垂方向延伸。第1壁部81a的下侧部分构成周壁部21中的后侧(-X侧)的端部中的上侧的端部。在第1壁部81a设置有第2定子固定部27b。沿轴向观察时,设置于第1壁部81a的第2定子固定部27b从周壁部21的内周面突出的方向是与第1壁部81a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某个定子固定部从周壁部的内周面突出的方向”,例如是沿轴向观察时连结某个定子固定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和中心轴线J的径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定子固定部27b从周壁部21的内周面突出的方向是沿轴向观察时相对于第1壁部81a所延伸的铅垂方向而向后侧(-X侧)斜向地倾斜的方向。
第2壁部81b是构成大致长方体箱状的壳体主体部81d的壁部中的位于下侧的壁部。沿轴向观察时,第2壁部81b沿前后方向(X轴方向)延伸。即,沿轴向观察时,第2壁部81b沿与第1壁部81a不同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轴向观察时,第2壁部81b沿与第1壁部81a垂直的方向延伸。第2壁部81b的前侧部分与马达外壳20相连。第2壁部81b的前侧的端部与周壁部21中的位于设置有第2定子固定部27b的部分与设置有第3定子固定部27c的部分的周向之间的部分相连。第2壁部81b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比第1壁部81a的铅垂方向的尺寸大。即,沿轴向观察时,第1壁部81a的延伸方向的尺寸比第2壁部81b的延伸方向的尺寸小。
第3壁部81c是构成大致长方体箱状的壳体主体部81d的壁部中的位于后侧(-X侧)的壁部。沿轴向观察时,第3壁部81c沿铅垂方向延伸。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轴向观察时,第3壁部81c沿与第1壁部81a所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盖部81e例如与壳体主体部81d是分体的。盖部81e固定于壳体主体部81d的上侧。盖部81e封闭壳体主体部81d的上侧的开口。
逆变器主体82收纳在逆变器壳体81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主体82固定于盖部81e的下侧的面。逆变器主体82的逆变器电路82a与定子40电连接。虽然省略了图示,逆变器电路82a例如由多个晶体管构成。通过逆变器电路82a调整向定子40提供的电力。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装置100设置有供作为制冷剂的油O循环的制冷剂流路90。制冷剂流路90跨越马达外壳20的内部和齿轮外壳61的内部而设置。制冷剂流路90是将贮存在齿轮外壳61内的油O提供给旋转电机10并再次返回到齿轮外壳61内的路径。在制冷剂流路90设置有泵110、冷却器120以及制冷剂供给部50。制冷剂流路90具有第1流路部91、第2流路部92、第3流路部93以及第4流路部94。
第1流路部91、第2流路部92、第3流路部93以及第4流路部94例如设置于马达外壳20。第1流路部91连接齿轮外壳61的内部中的贮留有油O的部分和泵110。第1流路部91例如设置于泵安装部25。
第2流路部92连接泵110和冷却器120。如图3所示,第2流路部92具有第1部分92a、第2部分92b以及第3部分92c。第2部分92b由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外壳流路部24构成。第1部分92a连接泵110和第2部分92b的下侧的端部。第3部分92c连接第2部分92b的上侧的端部和冷却器120。
第3流路部93连接冷却器120和制冷剂供给部50的内部。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流路部93与制冷剂供给部50的左侧(+Y侧)的端部相连。第4流路部94连接制冷剂供给部50的内部和轴31的内部。第4流路部94例如设置于盖部件2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4流路部94与制冷剂供给部50的右侧(-Y侧)的端部和轴31的右侧的端部相连。
当泵110被驱动时,贮存在齿轮外壳61内的油O通过第1流路部91而被吸引到泵110内,通过第2流路部92而流入到冷却器120内。流入到冷却器120内的油O在冷却器120内被冷却后,通过第3流路部93而向制冷剂供给部50的内部流动。流入到制冷剂供给部50内的油O的一部分从供给口50a、50b喷射并提供给定子40或轴承34。流入到制冷剂供给部50内的油O的另一部分通过第4流路部94而流入到轴31的内部。流入到轴31内的油O的一部分从孔部33通过转子主体32的内部而向定子40飞散。流入到轴31内的油O的另一部分从轴31的左侧的开口排出到齿轮外壳61的内部,而再次贮存在齿轮外壳61内。
从供给口50a向定子40提供的油O和从轴31内向定子40提供的油O从定子40夺取热。冷却了定子40的油O向下侧落下,积存在马达外壳20内的下部区域。积存在马达外壳20内的下部区域的油O经由设置于盖壁部22的开口22a而返回到齿轮外壳61内。如上所述,制冷剂流路90将贮存在齿轮外壳61内的油O提供给转子30和定子40。
根据本实施方式,连接轴承保持部28和周壁部21的肋70包含第1肋71。沿轴向观察时,第1肋71从轴承保持部28朝向定子固定部27而沿相对于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因此,通过第1肋71,能够提高周壁部21中的设置有定子固定部27的部分的刚性。由此,即使产生了定子铁芯41在绕中心轴线J扭转的朝向上振动的扭转共振,也能够抑制固定有定子铁芯41的定子固定部27在绕中心轴线J的扭转方向上振动。因此,能够抑制马达外壳20整体在扭转方向上振动。另外,沿轴向观察时,第1肋71沿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即,第1肋71沿相对于径向而向周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因此,与第1肋71仅沿径向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绕中心轴线J的扭转方向上增大第1肋71的刚性。由此,通过第1肋71与周壁部21中的设置有定子固定部27的部分相连,能够进一步提高周壁部21中的设置有定子固定部27的部分的刚性。因此,即使产生上述的扭转共振,也能够进一步抑制定子固定部27在绕中心轴线J的扭转方向上振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马达外壳20整体在扭转方向上振动。由此,即使产生上述的扭转共振,也能够抑制从旋转电机10产生的噪音变大。由此,能够降低从旋转电机10产生的噪音。因此,也能够降低从设置有旋转电机10的驱动装置100产生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第1肋71包含相互交叉的第1肋71a、71b。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第1肋71a的刚性和第1肋71b的刚性。由此,能够通过第1肋71a、71b进一步抑制定子固定部27在绕中心轴线J的扭转方向上振动。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从旋转电机10产生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第1肋71包含由2个以上的第1肋71构成且按每个定子固定部27设置的第1肋组71s。各第1肋组71s分别包含沿轴向观察时相互交叉的一对第1肋71a、71b和沿周向夹持一对第1肋71a、71b的另一对第1肋71c、71d。因此,通过第1肋组71s,能够更加适当地提高周壁部21中的设置有各定子固定部27的部分各自的刚性。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从旋转电机10产生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肋71具有:第1连接部74a,其与轴承保持部28相连;以及第2连接部74b,其与周壁部21相连,位于比第1连接部74a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第2连接部74b的右侧的端部位于比第1连接部74a的右侧的端部靠左侧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第1肋71的径向外侧部分向左侧、即盖壁部22侧凹陷。由此,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线圈端部42a与第2连接部74b在轴向上对置地配置的情况下,能够将线圈端部42a靠近盖壁部22而配置。因此,即使设置有第1肋71,也能够抑制马达外壳20在轴向上大型化。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1连接部74a,能够确保第1肋71的刚性。因此,通过设置第1肋71,能够适当地得到上述的噪音降低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肋71的右侧的端部位于比轴承保持部28中的右侧的端部靠左侧的位置,或者第1肋71的右侧的端部的轴向位置与轴承保持部28中的右侧的端部的轴向位置相同。因此,第1肋71不会比轴承保持部28向右侧突出。由此,能够抑制第1肋71与转子30和定子40发生干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肋70包含第2肋72。沿轴向观察时,在沿周向相邻的定子固定部27之间配置有至少1个第2肋72,该第2肋72从轴承保持部28朝向周壁部21中的周向位置与定子固定部27的周向位置不同的部分延伸。因此,通过第2肋72,能够进一步提高周壁部21相对于扭转方向的刚性。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从旋转电机10产生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定子固定部27包含设置于逆变器壳体81的第1壁部81a的第2定子固定部27b。沿轴向观察时,设置于第1壁部81a的第2定子固定部27b从周壁部21的内周面突出的方向是与第1壁部81a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因此,与沿轴向观察时第2定子固定部27b从周壁部21的内周面突出的方向为第1壁部81a所延伸的方向的情况相比,即使在第2定子固定部27b在绕中心轴线J的扭转方向上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1壁部81a不易在倾倒的方向(前后方向)上振动。由此,即使在产生了上述的扭转共振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逆变器壳体81振动。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从旋转电机10产生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逆变器壳体81具有沿轴向观察时沿与第1壁部81a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2壁部81b。沿轴向观察时,第1壁部81a的延伸方向的尺寸比第2壁部81b的延伸方向的尺寸小。因此,能够使沿轴向观察时的第1壁部81a的长度比较小。由此,即使从第2定子固定部27b向第1壁部81a传递振动,也能够使第1壁部81a不易振动。因此,即使在产生了上述扭转共振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逆变器壳体81振动。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从旋转电机10产生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定子固定部27包含设置于周壁部21中的与外壳流路部24相连的部分的第1定子固定部27a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由于马达外壳20的壁部的厚度因外壳流路部24而变大,因此周壁部21中的与外壳流路部24相连的部分的刚性与周壁部21的其他部分的刚性相比容易变大。因此,通过在周壁部21中的与外壳流路部24相连的部分设置第1定子固定部27a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容易提高第1定子固定部27a的刚性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的刚性。由此,即使在产生了上述扭转共振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第1定子固定部27a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振动。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从旋转电机10产生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外壳流路部24从周壁部21向径向外侧突出。因此,外壳流路部24作为肋而发挥功能,能够提高周壁部21中的与外壳流路部24相连的部分的刚性。由此,通过在周壁部21中的与外壳流路部24相连的部分设置第1定子固定部27a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能够适当地提高第1定子固定部27a的刚性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的刚性。因此,即使在产生了上述扭转共振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第1定子固定部27a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振动。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从旋转电机10产生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定子固定部27包含设置于周壁部21中的与冷却器安装部26相连的部分的第1定子固定部27a和第2定子固定部27b。由于马达外壳20的壁部的厚度因冷却器安装部26而变大,因此周壁部21中的与冷却器安装部26相连的部分的刚性与周壁部21的其他部分的刚性相比容易变大。另外,由于安装有冷却器120,冷却器安装部26的刚性容易变大。因此,周壁部21中的与冷却器安装部26相连的部分的刚性更加容易变大。由此,通过在周壁部21中的与冷却器安装部26相连的部分设置第1定子固定部27a和第2定子固定部27b,容易提高第1定子固定部27a的刚性和第2定子固定部27b的刚性。因此,即使在产生了上述扭转共振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第1定子固定部27a和第2定子固定部27b振动。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从旋转电机10产生的噪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定子固定部27包含设置于周壁部21中的与泵安装部25相连的部分的第3定子固定部27c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由于马达外壳20的壁部的厚度因泵安装部25而变大,因此周壁部21中的与泵安装部25相连的部分的刚性与周壁部21的其他部分的刚性相比容易变大。另外,由于安装有泵110,泵安装部25的刚性容易变大。因此,周壁部21中的与泵安装部25相连的部分的刚性更加容易变大。由此,通过在周壁部21中的与泵安装部25相连的部分设置第3定子固定部27c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容易提高第3定子固定部27c的刚性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的刚性。因此,即使在产生了上述扭转共振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第3定子固定部27c和第4定子固定部27d振动。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从旋转电机10产生的噪音。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也能够采用其他结构和其他方法。肋只要包含至少1个第1肋,则可以包含任意的肋。第1肋的数量只要为1个以上即可,没有特别限定。第1肋只要在沿轴向观察时从轴承保持部朝向定子固定部而沿相对于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则可以沿任何方向延伸。第1肋也可以不包含相互交叉的第1肋。在设置有多个定子固定部的情况下,第1肋也可以仅设置于多个定子固定部中的一部分的定子固定部。第1肋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第1肋也可以在沿轴向观察时呈曲线状延伸。第1肋的轴向的尺寸可以在整体上相同。第1肋也可以比轴承保持部向轴向另一侧(右侧)突出。也可以不设置第2肋。
定子固定部的数量只要为1个以上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定子固定部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定子固定部也可以设置于周壁部的任意部分。也可以不设置外壳流路部。也可以不设置泵安装部。也可以不设置冷却器安装部。也可以不设置逆变器单元。在外壳流路部内流动的流体可以是任意的流体。流体例如可以是绝缘液,也可以是水。在流体是水并且是对定子进行冷却的制冷剂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定子的表面实施绝缘处理。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某个对象设置于其他对象”,可以是某个对象和其他对象的至少一部分是同一单一部件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某个对象与其他对象是分体的且某个对象固定于其他对象。具体而言,例如,关于“第1壁部设置于外壳”,可以是第1壁部和外壳的至少一部分是同一单一部件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第1壁部与外壳是分体的且第1壁部固定于外壳。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图示了逆变器壳体81的壳体主体部81d与马达外壳20的一部分成为一体的结构、即壳体主体部81d和马达外壳20的一部分是同一单一部件的一部分的结构,但不限于此。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逆变器壳体81的整体与马达外壳20是分体的。
应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不限于马达,也可以是发电机。旋转电机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旋转电机例如可以在使车轴旋转的用途以外的用途中搭载于车辆,也可以搭载于车辆以外的设备。使用旋转电机时的姿势没有特别限定。旋转电机的中心轴线也可以沿铅垂方向延伸。以上,在本说明书中进行了说明的结构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Claims (9)

1.一种旋转电机,其具有:
转子,其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定子,其具有位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定子铁芯;
外壳,其在内部收纳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以及
轴承,其将所述转子支承为能够旋转,
所述外壳具有:
盖壁部,其位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一侧;
周壁部,其包围所述定子,从所述盖壁部的径向外周缘部向轴向另一侧延伸,
轴承保持部,其设置于所述盖壁部,在内部保持所述轴承;以及
肋,其设置于所述盖壁部中的轴向另一侧的面,将所述轴承保持部和所述周壁部连接起来,
所述周壁部具有固定所述定子铁芯的定子固定部,
所述肋包含第1肋,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第1肋从所述轴承保持部朝向所述定子固定部而沿相对于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倾斜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1肋设置有多个,
所述多个第1肋包含相互交叉的第1肋,
所述定子固定部设置有多个,
所述多个第1肋包含由2个以上的所述第1肋构成且按每个所述定子固定部设置的第1肋组,
各所述第1肋组分别包含:
一对第1肋,沿轴向观察时,该一对第1肋相互交叉;以及
另一对第1肋,该另一对第1肋沿周向夹持所述一对第1肋,
所述另一对第1肋沿互相平行的方向延伸,
所述另一对第1肋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周壁部的内周面中的位于与所述定子固定部的周向一侧和周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周向位置相同的周向位置的部分相连,
该旋转电机还具有逆变器单元,该逆变器单元具有与所述定子电连接的逆变器电路,
所述逆变器单元具有逆变器壳体,该逆变器壳体在内部收纳所述逆变器电路,
所述逆变器壳体具有第1壁部,该第1壁部设置于所述外壳,
所述定子固定部包含设置于所述第1壁部的定子固定部,并且所述定子固定部从所述周壁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
沿轴向观察时,设置于所述第1壁部的所述定子固定部从所述周壁部的内周面突出的方向是与所述第1壁部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
所述逆变器壳体具有第2壁部,沿轴向观察时,该第2壁部沿与所述第1壁部不同的方向延伸,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第1壁部的延伸方向的尺寸比所述第2壁部的延伸方向的尺寸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1肋具有:
第1连接部,其与所述轴承保持部相连;以及
第2连接部,其位于比所述第1连接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与所述周壁部相连,
所述第2连接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第1连接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靠轴向一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第1肋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轴承保持部中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靠轴向一侧的位置,或者所述第1肋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轴向位置与所述轴承保持部中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轴向位置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肋包含第2肋,
沿轴向观察时,在沿周向相邻的所述定子固定部之间配置有至少1个所述第2肋,并且该第2肋从所述轴承保持部朝向所述周壁部中的周向位置与所述定子固定部的周向位置不同的部分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外壳具有外壳流路部,该外壳流路部供流体在内部流动,
所述定子固定部包含设置于所述周壁部中的与所述外壳流路部相连的部分的定子固定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外壳流路部从所述周壁部向径向外侧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该旋转电机还具有冷却器,该冷却器对在所述外壳流路部内流动的流体进行冷却,
所述外壳具有冷却器安装部,该冷却器安装部供所述冷却器安装,
所述定子固定部包含设置于所述周壁部中的与所述冷却器安装部相连的部分的定子固定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该旋转电机还具有泵,该泵输送在所述外壳流路部内流动的流体,
所述外壳具有泵安装部,该泵安装部供所述泵安装,
所述定子固定部包含设置于所述周壁部中的与所述泵安装部相连的部分的定子固定部。
9.一种驱动装置,其搭载于车辆,使车轴旋转,其中,
该驱动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以及
传递装置,其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将所述转子的旋转传递至所述车轴。
CN202111577317.8A 2020-12-24 2021-12-21 旋转电机和驱动装置 Active CN1146789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5307 2020-12-24
JP2020215307A JP2022100990A (ja) 2020-12-24 2020-12-24 回転電機、および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8998A CN114678998A (zh) 2022-06-28
CN114678998B true CN114678998B (zh) 2024-04-09

Family

ID=82071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7317.8A Active CN114678998B (zh) 2020-12-24 2021-12-21 旋转电机和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00990A (zh)
CN (1) CN114678998B (zh)
TW (1) TWI7978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2796A1 (ja) * 2022-08-25 2024-02-29 ニデック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9774A1 (ja) * 2011-11-09 2013-05-1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駆動装置
CN105846588A (zh) * 2016-03-23 2016-08-10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的端盖和具有其的电机
CN207910579U (zh) * 2018-01-16 2018-09-25 恒速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及其端盖
CN109450145A (zh) * 2018-09-20 2019-03-08 杭州多宝电子有限公司 罩盖及其制作方法
CN111130249A (zh) * 2018-10-31 2020-05-08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端盖结构
CN111512526A (zh) * 2017-12-28 2020-08-0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211930409U (zh) * 2020-02-21 2020-11-13 苏州国致优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泵的接线盒盖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23202A1 (de) * 2004-10-02 2006-09-07 Schaeffler Kg Nockenwellenversteller
US9762106B2 (en) * 2014-12-04 2017-09-12 Atieva, Inc. Motor cool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9774A1 (ja) * 2011-11-09 2013-05-1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駆動装置
CN105846588A (zh) * 2016-03-23 2016-08-10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的端盖和具有其的电机
CN111512526A (zh) * 2017-12-28 2020-08-0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207910579U (zh) * 2018-01-16 2018-09-25 恒速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及其端盖
CN109450145A (zh) * 2018-09-20 2019-03-08 杭州多宝电子有限公司 罩盖及其制作方法
CN111130249A (zh) * 2018-10-31 2020-05-08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轮毂电机端盖结构
CN211930409U (zh) * 2020-02-21 2020-11-13 苏州国致优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泵的接线盒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7895B (zh) 2023-04-01
JP2022100990A (ja) 2022-07-06
TW202226715A (zh) 2022-07-01
CN114678998A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5394B (zh) 马达单元
JP2021008901A (ja) 駆動装置
JP7400365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WO2021124792A1 (ja) 駆動装置
US11906034B2 (en) Drive apparatus
CN115051500A (zh) 驱动装置
CN111527673B (zh) 马达单元
CN114678998B (zh) 旋转电机和驱动装置
CN115095648A (zh) 驱动装置
JP2021016257A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CN111527678B (zh) 马达单元和马达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15152133A (zh) 马达单元
US20220352790A1 (en) Drive device
US20230090548A1 (en) Drive apparatus
JP2022136836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駆動装置
JP7468313B2 (ja) 駆動装置
US20230344303A1 (en) Motor and motor unit
JP2022136835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駆動装置
CN115051513A (zh) 驱动装置
CN111953115B (zh) 马达单元
WO2023243314A1 (ja) 駆動装置
WO2023243315A1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駆動装置
CN218603308U (zh) 马达单元
US20230139180A1 (en) Drive apparatus
CN117424386A (zh) 旋转电机及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