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6222B -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6222B
CN114636222B CN202011488074.6A CN202011488074A CN114636222B CN 114636222 B CN114636222 B CN 114636222B CN 202011488074 A CN202011488074 A CN 202011488074A CN 114636222 B CN114636222 B CN 1146362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emperature
water tank
wet curtain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80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36222A (zh
Inventor
魏留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Little Sw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Little Sw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Little Sw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Little Sw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80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62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6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6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36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6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5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riable-flow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器包括第一水箱、制冷循环装置、放冷循环装置和湿帘降温装置,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制冷换热器、压缩机、冷凝器和制冷循环回路,制冷换热器安装在第一水箱内,制冷循环回路依次连通制冷换热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放冷循环装置包括取冷换热器、泵体、放冷换热器和放冷循环回路,取冷换热器安装在第一水箱内,放冷循环回路依次连通取冷换热器、泵体和放冷换热器;湿帘降温装置包括湿帘和用于抽水至湿帘的水泵。由于本发明设置有湿帘降温装置,因此,在执行放冷操作的过程中,当第一水箱内的蓄冰量不足时,能够采用湿帘降温装置继续对环境空气进行辅助降温,提高了用户体验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冰蓄冷空调器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冰蓄冷空调器在空闲时间段运行时,会促使蓄冷装置内的水结冰,当需要放冷时能够融化蓄冷装置内的冰,从而为房间提供冷量。但是,对于现有的冰蓄冷空调器,用户经常会遇到蓄冰量不够用的情况,在冰块完全融化之后无法对房间继续降温,从而影响用户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冰量不足的情况下继续对环境空气进行降温,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第一水箱;
制冷循环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水箱蓄冰,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制冷换热器、压缩机、冷凝器和制冷循环回路,所述制冷换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水箱内,所述制冷循环回路依次连通所述制冷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
放冷循环装置,用于向所述空调器所在的环境释放所述第一水箱内的冷量,所述放冷循环装置包括取冷换热器、泵体、放冷换热器和放冷循环回路,所述取冷换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水箱内,所述放冷循环回路依次连通所述取冷换热器、所述泵体和所述放冷换热器;
湿帘降温装置,用于辅助放冷,所述湿帘降温装置包括湿帘和用于抽水至所述湿帘的水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设置有湿帘降温装置,因此,在执行放冷操作的过程中,当第一水箱内的蓄冰量不足时,即表明放冷循环装置的放冷能力不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冰量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湿帘降温装置继续对环境空气进行辅助降温,提高了用户体验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湿帘降温装置还包括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湿帘,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抽水管道将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所述湿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存放常温水的第二水箱,所述湿帘降温装置还包括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湿帘,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抽水管道将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所述湿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风机和与所述风机对应的风道,所述冷凝器、所述放冷换热器和所述湿帘均安装在所述风道内。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第一水箱;
制冷循环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水箱蓄冰;
放冷循环装置,用于向所述空调器所在的环境释放所述第一水箱内的冷量;
第一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水箱,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水箱内的蓄冰量;
湿帘降温装置,用于辅助放冷;
控制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湿帘降温装置,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当所述当前蓄冰量小于预设蓄冰量,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湿帘降温装置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和湿帘降温装置,当需要执行放冷操作时,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在当前蓄冰量低于预设蓄冰量的情况下,表明第一水箱内的冰块已经完全融化或者接近完全融化,然后本发明实施例会响应控制湿帘降温装置工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冰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湿帘降温装置继续对环境空气进行降温,提高了用户体验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第二传感器,所述湿帘降温装置包括湿帘和用于抽水至所述湿帘的水泵;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并比较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再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水泵的抽水方式,其中,不同的所述抽水方式所对应抽取的水的温度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水箱的水温小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水泵的抽水方式,包括:
当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所述湿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风机和用于获取所述风机的出风温度的第三传感器,所述风机用于使空气流经所述湿帘;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水泵以第一设定转速工作,并且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二设定转速工作;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三传感器获取所述风机的当前出风温度,并比较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和预设出风温度,再根据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和所述预设出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风机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和所述预设出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出风温度,所述控制器提高所述水泵的转速和/或降低所述风机的转速;
当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小于所述预设出风温度,所述控制器保持所述水泵和所述风机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存放常温水的第二水箱;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水泵的抽水方式,包括:
当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所述湿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用于使空气流经所述湿帘;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水泵以所述水泵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大转速工作,并控制所述风机以所述风机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小转速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水箱的液位高度的第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四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二水箱的当前液位高度;当所述当前液位高度小于液位设定值,所述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灶具温度的第五传感器,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之前,当所述灶具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值,所述第五传感器响应生成触发信号;所述控制器获取来自所述第五传感器的所述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放冷循环装置工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
第一水箱;
制冷循环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水箱蓄冰;
放冷循环装置,用于向所述空调器所在的环境释放所述第一水箱内的冷量;
第一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水箱,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水箱内的蓄冰量;
湿帘降温装置,用于辅助放冷;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
当所述当前蓄冰量小于预设蓄冰量,控制所述湿帘降温装置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和湿帘降温装置,当需要执行放冷操作时,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在当前蓄冰量低于预设蓄冰量的情况下,表明第一水箱内的冰块已经完全融化或者接近完全融化,然后本发明实施例会响应控制湿帘降温装置工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冰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湿帘降温装置继续对环境空气进行降温,提高了用户体验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第二传感器,所述湿帘降温装置包括湿帘和用于抽水至所述湿帘的水泵;
所述控制所述湿帘降温装置工作,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温度;
比较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并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水泵的抽水方式,其中,不同的所述抽水方式所对应抽取的水的温度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水箱的水温小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水泵的抽水方式,包括:
当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所述湿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风机和用于获取所述风机的出风温度的第三传感器,所述风机用于使空气流经所述湿帘;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水泵以第一设定转速工作,并且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二设定转速工作;
通过所述第三传感器获取所述风机的当前出风温度;
比较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和预设出风温度,并根据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和所述预设出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风机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和所述预设出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出风温度,提高所述水泵的转速和/或降低所述风机的转速;
当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小于所述预设出风温度,保持所述水泵和所述风机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存放常温水的第二水箱;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水泵的抽水方式,包括:
当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所述湿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用于使空气流经所述湿帘;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水泵以所述水泵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大转速工作;
控制所述风机以所述风机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小转速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水箱的液位高度的第四传感器;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四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二水箱的当前液位高度;
当所述当前液位高度小于液位设定值,生成告警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灶具温度的第五传感器,当所述灶具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值,所述第五传感器响应生成触发信号;
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来自所述第五传感器的所述触发信号;
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放冷循环装置工作。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能够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而空调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和湿帘降温装置,当需要执行放冷操作时,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在当前蓄冰量低于预设蓄冰量的情况下,表明第一水箱内的冰块已经完全融化或者接近完全融化,然后本发明实施例会响应控制湿帘降温装置工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冰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湿帘降温装置继续对环境空气进行降温,提高了用户体验效果。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执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整机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整机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总体逻辑思维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冰蓄冷空调器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冰蓄冷空调器在空闲时间段运行时,会促使蓄冷装置内的水结冰,当需要放冷时能够融化蓄冷装置内的冰,从而为房间提供冷量。但是,对于现有的冰蓄冷空调器,用户经常会遇到蓄冰量不够用的情况,在冰块完全融化之后无法对房间继续降温,从而影响用户体验效果。具体地,对于冰蓄冷空调来说,用户经常会遇到蓄冰量不够用的情况,在蓄冰融化结束后不能够对房间继续降温,影响用户体验效果,而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增大设备的额定蓄冰量,但是这会增大了系统成本和设备体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中,空调器包括第一水箱、制冷循环装置、放冷循环装置和湿帘降温装置。具体地,制冷循环装置用于使第一水箱蓄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制冷换热器、压缩机、冷凝器和制冷循环回路,制冷换热器安装在第一水箱内,制冷循环回路依次连通制冷换热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放冷循环装置用于向空调器所在的环境释放第一水箱内的冷量,放冷循环装置包括取冷换热器、泵体、放冷换热器和放冷循环回路,取冷换热器安装在第一水箱内,放冷循环回路依次连通取冷换热器、泵体和放冷换热器;湿帘降温装置用于辅助放冷,湿帘降温装置包括湿帘和用于抽水至湿帘的水泵。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设置有湿帘降温装置,因此,在执行放冷操作的过程中,当第一水箱内的蓄冰量不足时,即表明放冷循环装置的放冷能力不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冰量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湿帘降温装置继续对环境空气进行辅助降温,提高了用户体验效果。
另外,空调器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第一传感器安装于第一水箱并且用于检测第一水箱内的蓄冰量;控制器分别连接至第一传感器和湿帘降温装置,控制器用于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如果当前蓄冰量小于预设蓄冰量,控制器控制湿帘降温装置工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和湿帘降温装置,当需要执行放冷操作时,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在当前蓄冰量低于预设蓄冰量的情况下,表明第一水箱内的冰块已经完全融化或者接近完全融化,然后本发明实施例会响应控制湿帘降温装置工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冰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湿帘降温装置继续对环境空气进行降温,提高了用户体验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执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控制器110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10可以内置于空调器中或者外置于空调器外,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1和存储器112,图1中以一个处理器111及一个存储器112为例。
处理器111和存储器11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1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112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11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1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1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112,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控制器1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控制器11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图1所示的控制器110中,处理器11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12中储存的空调器控制程序,以实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基于上述控制器110的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各个实施例。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工作原理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但不限于有第一水箱200、制冷循环装置300、放冷循环装置400和湿帘降温装置500。
具体地,第一水箱200用于存储蓄冷剂,其中蓄冷剂可以是水或冰;其次,制冷循环装置300用于使第一水箱200蓄冰,在制冷循环装置300工作的情况下,制冷循环装置300会促使第一水箱200内的水降温,直至第一水箱200内的水结冰;另外,放冷循环装置400用于释放第一水箱200内的冷量,在放冷循环装置400工作的情况下,放冷循环装置400会将第一水箱200内的冷量释放至环境空气中,直至第一水箱200内的冰完全融化成冰。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上述的第一水箱200,为能够存储蓄冷剂的装置,示例性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水箱200可以是箱体、缸体或者其他类型的容器。另外,关于第一水箱200内的蓄冷剂,可以是能够进行吸热和放热的介质,示例性地,本发明实施例的蓄冷剂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其他液体。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水箱200的外形可以但不限于为圆形和方形。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为冰蓄冷空调器,包括但不限于有蓄冰、融冰放冷和蒸发放冷三个工作过程。其中,蓄冰工作过程可以由制冷循环装置300实现,融冰放冷工作过程可以由放冷循环装置400实现,蒸发放冷工作过程可以由湿帘降温装置500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的制冷循环装置300,包括但不限于有制冷换热器310、压缩机320、冷凝器330和制冷循环回路340,具体地,制冷换热器310安装在第一水箱200内,制冷循环回路340依次连通制冷换热器310、压缩机320和冷凝器330,并且制冷循环回路340内存储有第一载冷剂。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制冷换热器310可以是蒸发器;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载冷剂可以是氟利昂,也可以是其他液体。
具体地,当空调器执行蓄冰工作时,由于制冷换热器310安装在第一水箱200内并于浸泡在蓄冷剂中,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运行压缩机320使得蒸汽压缩蓄冷循环,从而控制制冷换热器310的蒸发温度使得第一水箱200内的蓄冰剂能够得以降温。示例性地,在蓄冰剂为水并且第一载冷剂为氟利昂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运行压缩机320使得蒸汽压缩蓄冷循环,并且将制冷换热器310的蒸发温度控制在水的凝固点以下,随着氟利昂循环过程的不断进行,制冷换热器310就会不断给第一水箱200内的水降温,直至第一水箱200内的水部分结冰或者完全结冰。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大冷凝器330的散热效率,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可以增设风机600,当空调器执行蓄冰工作的期间同时运行风机600,使得环境中的空气更快更多地流经放冷换热器430从而带走热量,进而达到提高冷凝器330的热量释放效率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整机主视图,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整机剖视图。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换热器310可以设置于第一水箱200的内腔上部,其次,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换热器310可以为单面铲片换热器,铲片沿第一水箱200的内壁四周均匀排布,并且铲片朝向第一水箱200内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关于上述的放冷循环装置400,包括但不限于有取冷换热器410、泵体420、放冷换热器430和放冷循环回路440,取冷换热器410安装在第一水箱200内,放冷循环回路440依次连通取冷换热器410、泵体420和放冷换热器430,并且放冷循环回路440内存储有第二载冷剂。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载冷剂可以是乙二醇溶液,也可以是其他液体。当蓄冷剂为水的情况下,由于乙二醇溶液在0℃左右不会凝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载冷剂可以选用乙二醇溶液,从而可以顺利地从第一水箱200中带出冷量。
具体地,当空调器执行融冰放冷工作时,由于取冷换热器410安装在第一水箱200内并于浸泡在蓄冷剂中,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运行泵体420使得放冷循环回路440内的第二载冷剂不断循环,从而从第一水箱200中的蓄冷剂中循环带出冷量,然后循环到放冷换热器430处释放冷量,达到降温的目的。示例性地,在蓄冷剂为水并且第二载冷剂为乙二醇溶液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运行泵体420使得放冷循环回路440内的乙二醇溶液不断循环,由于乙二醇溶液在0℃左右不凝固,因此乙二醇溶液能够循环从第一水箱200中的冰中带出冷量,然后循环到放冷换热器430中释放冷量,达到降温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大放冷换热器430的冷量释放效率,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可以增设风机600,当空调器执行融冰放冷工作的期间同时运行风机600,使得环境中的空气更快更多地流经放冷换热器430从而带走冷量,进而达到提高冷量释放效率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取冷换热器410可以设置在第一水箱200的中间位置,并且该取冷换热器410在类型上可以为常规的管翅式换热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关于上述的湿帘降温装置500,包括但不限于有湿帘530、水泵520和抽水管道510,其中,水泵520用于通过抽水管道510抽水至湿帘530。
具体地,当空调器执行蒸发放冷工作时,为了使得湿帘530能够起到蒸发降温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可以增设风机600,当空调器执行蒸发放冷工作的期间同时运行风机600,使得环境中的空气流经湿帘530并带走湿帘530内表面的水所蒸发得到的冷量,进而达到蒸发降温的目的。具体地,当风机600运行时在湿帘530两边产生压差,使空气流过多孔湿润的湿帘530,湿帘530内表面上的水蒸发,又被流经湿帘530的空气带走,同时带走了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了空气自身的温度。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差值越大,降温效果就越好。
值得注意的是,抽水管道510的入水口可以连通上述的第一水箱200,水泵520能够通过抽水管道510将第一水箱200内的冷冻水抽取至湿帘530。又或者,抽水管道510的入水口可以连通第二水箱700,其中,第二水箱700用于存放常温水,水泵520能够通过抽水管道510将第二水箱700内的常温水抽取至湿帘530。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放冷换热器430、冷凝器330和湿帘530并排设置并且可以共用风道,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蓄冰、融冰放冷、蒸发放冷三个工作过程共用一个风道,减少了结构件数量,空间更加紧凑。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600可以设置在风道的进风口或者风道的出风口,当风机600运行时,会带动环境中的空气流经放冷换热器430、冷凝器330和湿帘530。
如图4所示,当空调器进行蓄冰工作时,气流依次经过放冷换热器430、冷凝器330和湿帘530,其中,放冷换热器430和湿帘530处于非工作状态,冷凝器330处于工作状态,冷凝器330能够将流经的气流加热,最后从风道的出风口流出。
如图4所示,当空调器进行融冰放冷工作时,气流依次经过放冷换热器430、冷凝器330和湿帘530,其中,冷凝器330和湿帘530处于非工作状态,放冷换热器430处于工作状态,放冷换热器430能够对流经的气流进行降温,最后从风道的出风口流出。
如图4所示,当空调器进行蒸发放冷工作时,气流依次经过放冷换热器430、冷凝器330和湿帘530,其中,放冷换热器430和冷凝器330处于非工作状态,湿帘530处于工作状态,湿帘530能够对流经的气流进行降温,最后从风道的出风口流出。
基于上述蓄冰工作过程、融冰放冷工作过程和蒸发放冷工作过程的描述,蓄冰工作过程、融冰放冷工作过程和蒸发放冷工作过程这三个过程彼此相互独立,能够循环不断交替进行蓄冰、放冷和蓄冰,保证了空调器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传感器安装于第一水箱200,并且用于检测第一水箱200内的蓄冰量。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除了上述的第一传感器,还可以包括其他传感器,其中,空调器还包括但不限于有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第二传感器、用于获取风机600的出风温度的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水箱700的液位高度的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灶具温度的第五传感器。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上述的第一传感器,可以为冰量传感器;其次,关于上述的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五传感器,可以为温度传感器,具体地,可以为红外检测传感器;另外,关于上述的第四传感器,可以为液位传感器。
具体地,冰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冰比水有较低的密度,即有较高的比容。由于第一水箱200中的部分水会变成冰,这就使得此冰水的体积增加,从而使第一水箱200中的水位升高。冰量传感器是一种灵敏的压力差变换器,能够检测出由于第一水箱200中水的深度增加而产生的压力变化。由于第一水箱200的工作循环是通过制冰和融冰方式进行的,因此第一水箱200的水位的变化与第一水箱200中的储冰量成正比。同时,冰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也就相应地予以改变。
另外,关于上述第一传感器和控制器110的功能作用,具体如下: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10能够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水箱200的当前蓄冰量;若当前蓄冰量小于预设蓄冰量,控制器110响应控制湿帘降温装置500工作。当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需要执行放冷操作时,控制器110能够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水箱200的当前蓄冰量,在当前蓄冰量低于预设蓄冰量的情况下,表明第一水箱200内的冰块已经完全融化或者接近完全融化,然后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10会响应控制湿帘降温装置500工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将湿帘530蒸发制冷技术结合至冰蓄冷系统,能够在冰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湿帘降温装置500继续对环境空气进行降温,起到补充冰蓄冷系统放冷的作用,提高了用户体验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上述的预设蓄冰量,可以由用户通过空调器的控制面板或者远程终端设备输入。其中,终端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和电子穿戴设备等。
另外,关于上述第二传感器和控制器110的功能作用,具体如下: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10能够通过第二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温度;接着控制器110会比较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并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水泵520的抽水方式,其中,不同的抽水方式所对应抽取的水的温度不同。具体地,当需要控制湿帘降温装置500工作时,本发明实施例会通过第二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并将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到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之间的比较结果,然后再根据该比较结果确定水泵520的抽水方式。由于不同的比较结果对应不同的抽水方式,而且不同的抽水方式所对应抽取的水的温度不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温度配置不同温度的水流经湿帘530。具体地,当环境温度不太高时可以使用常温水进行蒸发降温,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使用冷冻水进行蒸发降温,灵活性强。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上述的温度设定值,可以由用户通过空调器的控制面板或者远程终端设备输入。其中,终端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和电子穿戴设备等。上述的温度设定值可以是指用户所需要的环境温度值。
另外,关于上述水泵520的抽冷冻水方式,具体如下:若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10能够控制水泵520将第一水箱200内的水抽取至湿帘530。具体地,如果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则可以认为环境温度较高、冷负荷需求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会选择开启冷冻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由于融冰放冷结束后,第一水箱200内会存储有大量的冷冻水,由于冷冻水的温度在0℃左右,因此第一水箱200内的冷冻水的温度较低,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控制水泵520抽取第一水箱200内的冷冻水,以实现冷冻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另外,为了使得湿帘530能够顺利起到蒸发降温的效果,在控制水泵520抽取第一水箱200内的冷冻水的期间,本发明实施例还会控制风机600工作,使得环境中的空气流经湿帘530并带走湿帘530内表面的水所蒸发得到的冷量,进而达到蒸发降温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上述的预设差值,可以是人为设定。
另外,关于上述第三传感器、风机600和控制器110的功能作用,具体如下:第三传感器用于获取风机600的出风温度,在冷冻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下,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10能够控制水泵520以第一设定转速工作,并且控制风机600以第二设定转速工作;接着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10会通过第三传感器获取风机600的当前出风温度,并且比较当前出风温度和预设出风温度,并根据当前出风温度和预设出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水泵520和/或风机600的转速。具体地,当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开启冷冻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时,会控制水泵520以第一设定转速工作并将第一水箱200内的水抽取至湿帘530,同时还会控制风机600以第二设定转速工作;接着,本发明实施例还会通过第三传感器获取风机600的当前出风温度,并将当前出风温度和预设出风温度进行比较,得到两者的比较结果,再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水泵520和/或风机600的转速。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的预设出风温度,可以由当前环境温度计算得到。当第二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温度之后,本发明实施例会根据数据库计算出适宜的出风温度作为预设出风温度。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用户体验阶段,根据用户比较舒适的体表风温,实测空调器出风口的温度,再结合室内的环境温度、人机距离建立一个经验关联式或者数据库,然后在后续使用中,系统会自动根据当前环境温度结合数据库中的数据计算出适宜的出风温度作为预设出风温度。由于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当前环境温度计算出适宜的出风温度作为预设出风温度,从而能够得到用户舒适的体表风温,又能减小出风与环境换热的热损失。
另外,在冷冻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下,若当前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出风温度,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10能够提高水泵520和/或降低风机600的转速。具体地,如果当前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出风温度,则表明空调器的当前出风温度较高,因此需要降低空调器的当前出风温度。对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增大水泵520的转速,或者,降低风机600的转速,又或者,增大水泵520的转速的同时降低风机600的转速,从而能够降低空调器出风口的风温,直至水泵520达到最大转速和风机600达到最小转速。当水泵520转速达到最大转速并且风机600转速达到最小转速,则本发明实施例的湿帘降温装置500处于最大蒸发制冷能力状态。在调节水泵转速和/或风机600转速的时候,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水泵转速和/或风机600转速进行逐级调节,示例性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控制水泵按10%转速的速度增大转速,可以控制风机600按照10%转速的速度降低转速,直至水泵的转速达到最大转速值和风机600的转速达到最小转速值。
另外,在冷冻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下,若当前出风温度小于预设出风温度,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10保持水泵520和风机600的转速。具体地,如果当前出风温度小于预设出风温度,则表明空调器的当前出风温度较低并且符合出风温度要求,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只需要保持水泵520和风机600的转速即可。
另外,关于上述水泵520的抽常温水方式,具体如下:若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10能够控制水泵520将第二水箱700内的水抽取至湿帘530。具体地,如果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可以认为冷负荷需求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会选择开启常温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会增设第二水箱700,并且第二水箱700用于存放常温水,本发明实施例会控制水泵520抽取第二水箱700内的常温水进行蒸发制冷,以实现常温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湿帘能够顺利起到蒸发降温的效果,在控制水泵抽取第二水箱700内的常温水的期间,本发明实施例还会控制风机600工作,使得环境中的空气流经湿帘并带走湿帘内表面的水所蒸发得到的冷量,进而达到蒸发降温的目的。此时整个湿帘降温装置类似于一个冷风机600,一般适用于冷负荷较小的时候。可以理解的是,关于上述的预设差值,可以是人为设定。
另外,在常温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下,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10会控制水泵520以水泵520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大转速工作,并且控制风机600以风机600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小转速工作。具体地,当本发明实施例选择开启常温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时,由于常温水蒸发制冷的效果有限,因此一般按照最大制冷能力运行,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会控制水泵520以最大转速工作,同时会控制风机600以最小转速工作,以保证较低的出风温度。此时整个湿帘降温装置500类似于一个冷风机600,一般适用于冷负荷较小的时候。
另外,关于上述第四传感器和控制器110的功能作用,具体如下: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水箱700的液位高度,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10能够通过第四传感器获取第二水箱700的当前液位高度,若当前液位高度小于液位设定值,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器110响应生成告警信息。具体地,由于在常温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下,第二水箱700的常温水会不断蒸发消耗,因此会导致第二水箱700的液位不断下降。对此,为了保证常温水循环蒸发制冷过程的正常,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第四传感器获取第二水箱700的当前液位高度,并将当前液位高度和液位设定值进行对比,如果当前液位高度小于液位设定值时,即表明第二水箱700内的常温水较少,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会响应生成告警信息,提醒用户加水。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告警信息,也可以是通过扬声器播报告警信息,也可以将告警信息远程发送至终端设备以提醒用户加水。
另外,关于上述第五传感器和控制器110的功能作用,具体如下:第五传感器用于检测灶具温度,当灶具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值,第五传感器响应生成触发信号,接着控制器110能够根据触发信号控制放冷循环装置400工作。具体地,当用户开启空调器之后,本发明实施例会通过第五传感器检测灶具温度。当检测灶具区域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则会识别为灶火开启,第五传感器会响应生成触发信号,接着本发明实施例会获取来自第五传感器的触发信号,并根据触发信号控制放冷循环装置400工作。当放冷循环装置400工作时,第一水箱200内的冰块会不断融化放冷,因此蓄冰量会越来越少,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会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水箱200的当前蓄冰量。
基于上述控制器100和空调器的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其中,空调器包括但不限于有第一水箱、制冷循环装置、放冷循环装置、第一传感器和湿帘降温装置,具体地,制冷循环装置用于使第一水箱蓄冰,放冷循环装置用于向空调器所在的环境释放第一水箱内的冷量,第一传感器安装于第一水箱并且用于检测第一水箱内的蓄冰量,湿帘降温装置用于辅助放冷。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100和步骤S200。
步骤S100,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
步骤S200,当当前蓄冰量小于预设蓄冰量,控制湿帘降温装置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有上述步骤S100和步骤S200,因此,当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需要执行放冷操作时,能够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在当前蓄冰量低于预设蓄冰量的情况下,表明第一水箱内的冰块已经完全融化或者接近完全融化,然后本发明实施例会响应控制湿帘降温装置工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将湿帘蒸发制冷技术结合至冰蓄冷系统,能够在冰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湿帘降温装置继续对环境空气进行降温,起到补充冰蓄冷系统放冷的作用,提高了用户体验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上述的预设蓄冰量,可以由用户通过空调器的控制面板或者远程终端设备输入。其中,终端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和电子穿戴设备等。
另外,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当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第二传感器,湿帘降温装置包括湿帘和用于抽水至湿帘的水泵;关于上述步骤S200中的控制湿帘降温装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310和步骤S320。
步骤S310,通过第二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温度;
步骤S320,比较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并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水泵的抽水方式,其中,不同的抽水方式所对应抽取的水的温度不同。
具体地,当需要控制湿帘降温装置工作时,本发明实施例会通过第二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并将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到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之间的比较结果,然后再根据该比较结果确定水泵的抽水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上述的温度设定值,可以由用户通过空调器的控制面板或者远程终端设备输入。其中,终端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和电子穿戴设备等。上述的温度设定值可以是指用户所需要的环境温度值。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比较结果对应不同的抽水方式,而且不同的抽水方式所对应抽取的水的温度不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温度配置不同温度的水流经湿帘。具体地,当环境温度不太高时可以使用常温水进行蒸发降温,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使用冷冻水进行蒸发降温,灵活性强。
基于上述图6中的抽水方式的不同,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可以采用冷冻水进行蒸发降温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常温水进行蒸发降温的方式。其中,采用冷冻水进行蒸发降温的方式的具体方法步骤可以参照图7至图10所示,采用常温水进行蒸发降温的方式的具体方法步骤可以参照图11至图13所示。
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由于第一水箱内的水为冰块后融化的水,因此,第一水箱内的水为冷冻水,第一水箱的水温小于当前环境温度;关于上述步骤S320中的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水泵的抽水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400。
步骤S400,当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控制水泵将第一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湿帘。
具体地,如果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则可以认为环境温度较高、冷负荷需求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会选择开启冷冻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由于融冰放冷结束后,第一水箱内会存储有大量的冷冻水,由于冷冻水的温度在0℃左右,因此第一水箱内的冷冻水的温度较低,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控制水泵抽取第一水箱内的冷冻水,以实现冷冻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湿帘能够顺利起到蒸发降温的效果,在控制水泵抽取第一水箱内的冷冻水的期间,本发明实施例还会控制风机工作,使得环境中的空气流经湿帘并带走湿帘内表面的水所蒸发得到的冷量,进而达到蒸发降温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上述的预设差值,可以是人为设定。
另外,参照图8,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当空调器还包括风机和用于获取风机的出风温度的第三传感器,其中,风机用于使空气流经湿帘;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510、步骤S520和步骤S530。
步骤S510,控制水泵以第一设定转速工作,并且控制风机以第二设定转速工作;
步骤S520,通过第三传感器获取风机的当前出风温度;
步骤S530,比较当前出风温度和预设出风温度,并根据当前出风温度和预设出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水泵和/或风机的转速。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的预设出风温度,可以由当前环境温度计算得到。当第二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温度之后,本发明实施例会根据数据库计算出适宜的出风温度作为预设出风温度。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用户体验阶段,根据用户比较舒适的体表风温,实测空调器出风口的温度,再结合室内的环境温度、人机距离建立一个经验关联式或者数据库,然后在后续使用中,系统会自动根据当前环境温度结合数据库中的数据计算出适宜的出风温度作为预设出风温度。由于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根据当前环境温度计算出适宜的出风温度作为预设出风温度,从而能够得到用户舒适的体表风温,又能减小出风与环境换热的热损失。
具体地,当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开启冷冻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时,会控制水泵以第一设定转速工作并将第一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湿帘,同时还会控制风机以第二设定转速工作;接着,本发明实施例还会通过第三传感器获取风机的当前出风温度,并将当前出风温度和预设出风温度进行比较,得到两者的比较结果,再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水泵和/或风机的转速。
另外,关于图8中的步骤S530中的根据当前出风温度和预设出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水泵和/或风机的转速,可以包括图9中的方法步骤或者图10中的方法步骤。
参照图9,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关于上述步骤S530中的根据当前出风温度和预设出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水泵和/或风机的转速,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610。
步骤S610,当当前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出风温度,提高水泵和/或降低风机的转速。
具体地,如果当前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出风温度,则表明空调器的当前出风温度较高,因此需要降低空调器的当前出风温度。对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增大水泵的转速,或者,降低风机的转速,又或者,增大水泵的转速的同时降低风机的转速,从而能够降低空调器出风口的风温,直至水泵达到最大转速和风机达到最小转速。当水泵转速达到最大转速并且风机转速达到最小转速,则本发明实施例的湿帘降温装置处于最大蒸发制冷能力状态。
在调节水泵转速和/或风机转速的时候,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水泵转速和/或风机转速进行逐级调节,示例性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控制水泵按10%转速的速度增大转速,可以控制风机按照10%转速的速度降低转速,直至水泵的转速达到最大转速值和风机的转速达到最小转速值。
参照图10,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关于上述步骤S530中的根据当前出风温度和预设出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水泵和/或风机的转速,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620。
步骤S620,当当前出风温度小于预设出风温度,保持水泵和风机的转速。
具体地,如果当前出风温度小于预设出风温度,则表明空调器的当前出风温度较低并且符合出风温度要求,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只需要保持水泵和风机的转速即可。
参照图11,图11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存放常温水的第二水箱;关于上述步骤S320中的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水泵的抽水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700。
步骤S700,当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控制水泵将第二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湿帘。
具体地,如果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可以认为冷负荷需求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会选择开启常温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会增设第二水箱,并且第二水箱用于存放常温水,本发明实施例会控制水泵抽取第二水箱内的常温水进行蒸发制冷,以实现常温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湿帘能够顺利起到蒸发降温的效果,在控制水泵抽取第二水箱内的常温水的期间,本发明实施例还会控制风机工作,使得环境中的空气流经湿帘并带走湿帘内表面的水所蒸发得到的冷量,进而达到蒸发降温的目的。此时整个湿帘降温装置类似于一个冷风机,一般适用于冷负荷较小的时候。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上述的预设差值,可以是人为设定。
另外,参照图12,图1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当空调器还包括风机,其中,风机用于使空气流经湿帘;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810和步骤S820。
步骤S810,控制水泵以水泵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大转速工作;
步骤S820,控制风机以风机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小转速工作。
具体地,当本发明实施例选择开启常温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时,由于常温水蒸发制冷的效果有限,因此一般按照最大制冷能力运行,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会控制水泵以最大转速工作,同时会控制风机以最小转速工作,以保证较低的出风温度。此时整个湿帘降温装置类似于一个冷风机,一般适用于冷负荷较小的时候。
另外,参照图13,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第二水箱的液位高度的第四传感器;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910和步骤S920。
步骤S910,通过第四传感器获取第二水箱的当前液位高度;
步骤S920,当当前液位高度小于液位设定值,生成告警信息。
具体地,由于在常温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下,第二水箱的常温水会不断蒸发消耗,因此会导致第二水箱的液位不断下降。对此,为了保证常温水循环蒸发制冷过程的正常,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第四传感器获取第二水箱的当前液位高度,并将当前液位高度和液位设定值进行对比,如果当前液位高度小于液位设定值时,即表明第二水箱内的常温水较少,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会响应生成告警信息,提醒用户加水。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告警信息,也可以是通过扬声器播报告警信息,也可以将告警信息远程发送至终端设备以提醒用户加水。
另外,参照图14,图14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灶具温度的第五传感器,当灶具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值,第五传感器响应生成触发信号;在步骤S100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1010和步骤S1020。
步骤S1010,获取来自第五传感器的触发信号;
步骤S1020,根据触发信号控制放冷循环装置工作。
具体地,当用户开启空调器之后,本发明实施例会通过第五传感器检测灶具温度。当检测灶具区域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则会识别为灶火开启,第五传感器会响应生成触发信号,接着本发明实施例会获取来自第五传感器的触发信号,并根据触发信号控制放冷循环装置工作。当放冷循环装置工作时,第一水箱内的冰块会不断融化放冷,因此蓄冰量会越来越少,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会继续执行步骤S100,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考虑安全、防水等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空调器的顶端。
基于上述图5至图14中的方法步骤,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总体逻辑思维流程图,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1101、步骤S1102、步骤S1103、步骤S1104、步骤S1105、步骤C110、步骤S1106、步骤S1107、步骤C120、步骤S1108、步骤S1109、步骤S1110、步骤C130、步骤S1111、步骤S1112、步骤S1113、步骤S1114。
步骤S1101,接收用户输入的空调器开启指令,并执行步骤S1102;
步骤S1102,通过第五传感器检测灶具温度,并执行步骤S1103;
步骤S1103,当所检测到的灶具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值,识别为灶具开启,并执行步骤S1104;
步骤S1104,控制放冷循环装置工作,开启融冰放冷方式,放冷循环装置以最大功率放冷,以满足周围环境的冷负荷需求,并执行步骤S1105;
步骤S1105,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M1,并将当前蓄冰量M1与预设蓄冰量M0相比较,并执行步骤C110;
步骤C110,判断M1是否大于或等于M0,当M1<M0,执行步骤S1106,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1102;
步骤S1106,认为当前融冰结束,启动蒸发制冷方式,并执行步骤S1107;
步骤S1107,通过第二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温度T1,并根据数据库计算出预设出风温度Ts,将当前环境温度T1与用户输入的温度设定值Ty相比较,并执行步骤C120;
步骤C120,判断T1和Ty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T0,当T1-Ty≥T0,执行步骤S1108,否则执行步骤S1112;
步骤S1108,认为当前的环境温度较高、冷负荷需求大,并开启冷冻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并执行步骤S1109;
步骤S1109,控制水泵以第一设定转速N1工作,并且控制风机以第二设定转速N2工作,并执行步骤S1110;
步骤S1110,通过第三传感器获取风机的当前出风温度Tc,并将当前出风温度Tc和预设出风温度Ts相比较,并执行步骤C130;
步骤C130,判断Tc是否大于或等于Ts,当Tc≥Ts,执行步骤S1111,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1102;
步骤S1111,控制水泵按10%转速的速度增大转速,同时控制风机按照10%转速的速度降低转速,直至水泵的转速达到最大转速值和风机的转速达到最小转速值;
步骤S1112,认为冷负荷需求小,并开启常温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并执行步骤S1113;
步骤S1113,控制水泵将第二水箱内的常温水抽取至湿帘,并且控制水泵以水泵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大转速工作,以及控制风机以风机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小转速工作,并执行步骤S1114;
步骤S1114,通过第四传感器获取第二水箱的当前液位高度,当当前液位高度小于液位设定值,生成告警信息。
具体地,在使用期间,用户开启空调器之后,空调器的顶端的红外传感器会检测区域内的灶火信息,当检测房间内的热源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会识别为灶火开启;接着本发明实施例会开启融冰放冷方式,系统以最大功率放冷,满足房间的负荷需求;接着本发明实施例会通过冰量传感器检测第一水箱内的剩余冰量,即当前蓄冰量M1,并将当前蓄冰量M1与预设蓄冰量M0相比较:如果M1≥M0,系统保持上述动作;如果M1<M0,系统认为融冰结束,启动蒸发制冷方式;接着本发明实施例会检测室内的当前环境温度T1,系统根据数据库计算出适宜的出风温度作为预设出风温度Ts;接着本发明实施例会将当前环境温度T1与用户设定的温度设定值Ty相比较,其中T0是当前环境温度T1与温度设定值Ty的差值,差值越小冷负荷越小。如果T1-Ty<T0,系统认为冷负荷需求小,本发明实施例会开启常温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会控制水泵抽取第二水箱内的常温水,并且水泵按最大转速运转,风机按最小转速运转,因为常温水蒸发制冷的效果有限,一般按照最大制冷能力运行,以保证较低的出风温度,这个时候整个系统类似于一个冷风机,一般适用于冷负荷较小的时候。同时第二水箱内的水位传感器会检测水位高低,当低于液位设定值时控制器会发出警告,提醒用户加水。如果T1-Ty≥T0,系统认为环境温度较高,冷负荷需求大,本发明实施例会开启冷冻水循环蒸发制冷方式,由于融冰放冷结束后,在第一水箱内就会有大量的冷冻水,冷冻水的温度仍然很低(0℃左右),其中,控制器会控制水泵按设定转速N1抽取第一水箱内的冷冻水,控制风机按设定转速N2运转;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会检测空调器实际出风的当前出风温度Tc,并与计算值Ts相比较;如果Tc≥Ts,控制器会控制水泵按10%转速的速度增大转速,并且控制器会控制风机按10%转速的速度降低转速,目的是降低空调器出风口的风温,直至达到水泵最大转速和风机最小转速,这个时候整个系统处于最大制冷能力状态。如果Tc<Ts,系统保持上述动作。
对于冰蓄冷空调来说,用户经常会遇到蓄冰量不够用的情况,在蓄冰融化结束后不能够对房间继续降温。本发明实施例将融冰放冷方式和湿帘蒸发制冷方式结合到一起,在融冰放冷结束后,通过冷冻水的再利用,既实现了继续对房间供冷,又实现了低品位能源的再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湿帘蒸发制冷技术能够根据房间的温度配置不同温度的水温流经湿帘,当环境温度不太高时使用常温水进行蒸发降温,当环境为高温时,使用冷冻水,以增强降温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厨房场景,即指在厨房非做饭时间段内,利用制冷循环装置制冷,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在做饭时,利用放冷循环装置或者湿帘降温装置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厨房的冷负荷需求。
基于上述的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湿帘蒸发制冷技术结合冰蓄冷技术,在蓄冰融化结束后能够对房间继续降温,起到补充冰蓄冷系统放冷的作用;同时通过冷冻水的再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另外,湿帘蒸发制冷技术能够根据房间的温度配置不同温度的水温流经湿帘,当环境温度不太高时使用常温水进行蒸发降温,当环境为高温时,使用冷冻水,增强了降温效果。另外,蓄冰过程、用冷过程和湿帘降温过程共用了一个风道,减少了结构件数量,空间更加紧凑。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会根据当前环境温度计算出适宜的出风温度作为预设出风温度,这样能够得到用户舒适的体表风温,又能减小了出风与环境换热的热损失。
基于上述的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下面分别提出本发明的控制器、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各个实施例。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系统架构平台,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能够构成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系统架构平台的一部分,两者属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因此两者具有相同的实现原理以及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详述。
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5至图15中的方法步骤。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湿帘蒸发制冷技术结合冰蓄冷技术,在蓄冰融化结束后能够对房间继续降温,起到补充冰蓄冷系统放冷的作用;同时通过冷冻水的再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另外,湿帘蒸发制冷技术能够根据房间的温度配置不同温度的水温流经湿帘,当环境温度不太高时使用常温水进行蒸发降温,当环境为高温时,使用冷冻水,增强了降温效果。另外,蓄冰过程、用冷过程和湿帘降温过程共用了一个风道,减少了结构件数量,空间更加紧凑。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会根据当前环境温度计算出适宜的出风温度作为预设出风温度,这样能够得到用户舒适的体表风温,又能减小了出风与环境换热的热损失。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控制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有上述实施例的控制器,而上述实施例的控制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技术效果。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湿帘蒸发制冷技术结合冰蓄冷技术,在蓄冰融化结束后能够对房间继续降温,起到补充冰蓄冷系统放冷的作用;同时通过冷冻水的再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另外,湿帘蒸发制冷技术能够根据房间的温度配置不同温度的水温流经湿帘,当环境温度不太高时使用常温水进行蒸发降温,当环境为高温时,使用冷冻水,增强了降温效果。另外,蓄冰过程、用冷过程和湿帘降温过程共用了一个风道,减少了结构件数量,空间更加紧凑。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会根据当前环境温度计算出适宜的出风温度作为预设出风温度,这样能够得到用户舒适的体表风温,又能减小了出风与环境换热的热损失。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5至图15中的方法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共享条件下还可作出种种等同的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水箱;
制冷循环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水箱蓄冰,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制冷换热器、压缩机、冷凝器和制冷循环回路,所述制冷换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水箱内,所述制冷循环回路依次连通所述制冷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
放冷循环装置,用于向所述空调器所在的环境释放所述第一水箱内的冷量,所述放冷循环装置包括取冷换热器、泵体、放冷换热器和放冷循环回路,所述取冷换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一水箱内,所述放冷循环回路依次连通所述取冷换热器、所述泵体和所述放冷换热器;
湿帘降温装置,用于辅助放冷,所述湿帘降温装置包括湿帘和用于抽水至所述湿帘的水泵;
第一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水箱,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水箱内的蓄冰量;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当所述当前蓄冰量小于预设蓄冰量,控制所述湿帘降温装置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降温装置还包括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湿帘,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抽水管道将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所述湿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存放常温水的第二水箱,所述湿帘降温装置还包括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湿帘,所述水泵通过所述抽水管道将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所述湿帘。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风机和与所述风机对应的风道,所述冷凝器、所述放冷换热器和所述湿帘均安装在所述风道内。
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水箱;
制冷循环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水箱蓄冰;
放冷循环装置,用于向所述空调器所在的环境释放所述第一水箱内的冷量;
第一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水箱,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水箱内的蓄冰量;
湿帘降温装置,用于辅助放冷;
控制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湿帘降温装置,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当所述当前蓄冰量小于预设蓄冰量,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湿帘降温装置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第二传感器,所述湿帘降温装置包括湿帘和用于抽水至所述湿帘的水泵;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温度,并比较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再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水泵的抽水方式,其中,不同的所述抽水方式所对应抽取的水的温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的水温小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水泵的抽水方式,包括:
当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所述湿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风机和用于获取所述风机的出风温度的第三传感器,所述风机用于使空气流经所述湿帘;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水泵以第一设定转速工作,并且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二设定转速工作;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三传感器获取所述风机的当前出风温度,并比较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和预设出风温度,再根据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和所述预设出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风机的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和所述预设出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出风温度,所述控制器提高所述水泵的转速和/或降低所述风机的转速;
当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小于所述预设出风温度,所述控制器保持所述水泵和所述风机的转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存放常温水的第二水箱;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水泵的抽水方式,包括:
当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所述湿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用于使空气流经所述湿帘;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水泵以所述水泵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大转速工作,并控制所述风机以所述风机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小转速工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水箱的液位高度的第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四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二水箱的当前液位高度;当所述当前液位高度小于液位设定值,所述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灶具温度的第五传感器,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之前,当所述灶具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值,所述第五传感器响应生成触发信号;所述控制器获取来自所述第五传感器的所述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放冷循环装置工作。
14.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第一水箱;
制冷循环装置,用于使所述第一水箱蓄冰;
放冷循环装置,用于向所述空调器所在的环境释放所述第一水箱内的冷量;
第一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水箱,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水箱内的蓄冰量;
湿帘降温装置,用于辅助放冷;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
当所述当前蓄冰量小于预设蓄冰量,控制所述湿帘降温装置工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第二传感器,所述湿帘降温装置包括湿帘和用于抽水至所述湿帘的水泵;
所述控制所述湿帘降温装置工作,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获取当前环境温度;
比较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值,并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水泵的抽水方式,其中,不同的所述抽水方式所对应抽取的水的温度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的水温小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水泵的抽水方式,包括:
当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所述湿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风机和用于获取所述风机的出风温度的第三传感器,所述风机用于使空气流经所述湿帘;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水泵以第一设定转速工作,并且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二设定转速工作;
通过所述第三传感器获取所述风机的当前出风温度;
比较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和预设出风温度,并根据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和所述预设出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风机的转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和所述预设出风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水泵和/或所述风机的转速,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出风温度,提高所述水泵的转速和/或降低所述风机的转速;
当所述当前出风温度小于所述预设出风温度,保持所述水泵和所述风机的转速。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存放常温水的第二水箱;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水泵的抽水方式,包括:
当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和所述温度设定值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控制所述水泵将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抽取至所述湿帘。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用于使空气流经所述湿帘;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水泵以所述水泵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大转速工作;
控制所述风机以所述风机的工作转速区间的最小转速工作。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水箱的液位高度的第四传感器;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四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二水箱的当前液位高度;
当所述当前液位高度小于液位设定值,生成告警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4至21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灶具温度的第五传感器,当所述灶具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值,所述第五传感器响应生成触发信号;
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水箱的当前蓄冰量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来自所述第五传感器的所述触发信号;
根据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放冷循环装置工作。
23.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至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011488074.6A 2020-12-16 2020-12-16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6362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8074.6A CN114636222B (zh) 2020-12-16 2020-12-16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8074.6A CN114636222B (zh) 2020-12-16 2020-12-16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6222A CN114636222A (zh) 2022-06-17
CN114636222B true CN114636222B (zh) 2023-11-21

Family

ID=81944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8074.6A Active CN114636222B (zh) 2020-12-16 2020-12-16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622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8540A (ja) * 1983-08-11 1985-02-2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空調冷房システムの蓄冷装置
US5724827A (en) * 1995-03-15 1998-03-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ce regenerative air conditioner system
JP2003035440A (ja) * 2002-07-12 2003-02-07 Daikin Ind Ltd 氷蓄熱式冷凍装置
JP2006342994A (ja) * 2005-06-07 2006-12-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氷蓄熱空調装置
CN101487616A (zh) * 2009-02-11 2009-07-22 阿尔西制冷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储冰制冷的空调系统
CN203533762U (zh) * 2013-10-22 2014-04-09 深圳市惠盈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节能空调系统
CN104344485A (zh) * 2014-10-17 2015-02-11 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蓄冷中新型湿帘制冷装置
CN204830273U (zh) * 2015-07-03 2015-12-02 南安市德华电子设备厂 一种多功能空调扇
CN106091127A (zh) * 2016-07-24 2016-11-09 天津隆雷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蓄冷型冷暖空调
CN207455805U (zh) * 2017-10-10 2018-06-05 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变水温湿帘空调机
CN111735167A (zh) * 2020-07-23 2020-10-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8540A (ja) * 1983-08-11 1985-02-2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空調冷房システムの蓄冷装置
US5724827A (en) * 1995-03-15 1998-03-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ce regenerative air conditioner system
JP2003035440A (ja) * 2002-07-12 2003-02-07 Daikin Ind Ltd 氷蓄熱式冷凍装置
JP2006342994A (ja) * 2005-06-07 2006-12-2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氷蓄熱空調装置
CN101487616A (zh) * 2009-02-11 2009-07-22 阿尔西制冷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储冰制冷的空调系统
CN203533762U (zh) * 2013-10-22 2014-04-09 深圳市惠盈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节能空调系统
CN104344485A (zh) * 2014-10-17 2015-02-11 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水蓄冷中新型湿帘制冷装置
CN204830273U (zh) * 2015-07-03 2015-12-02 南安市德华电子设备厂 一种多功能空调扇
CN106091127A (zh) * 2016-07-24 2016-11-09 天津隆雷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蓄冷型冷暖空调
CN207455805U (zh) * 2017-10-10 2018-06-05 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变水温湿帘空调机
CN111735167A (zh) * 2020-07-23 2020-10-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关村软件园软件出口服务中心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何海亮;;暖通空调(第0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6222A (zh) 2022-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54845A1 (en) Equipment cooling device
CN104266307B (zh) 空调的保护方法和空调的保护装置
CN110375422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气调节设备
JPWO2016059837A1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暖房装置
CN111795535A (zh) 制冷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0567850C (zh) 满液式冰水机
CN106403175A (zh) 冷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冷水机组
CN114636222B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JP2015206504A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CN114110920A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JP2018071955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1306675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器
CN11521844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0925914B (zh) 用于空调的水循环系统、温度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器
CN114777379A (zh) 一种冰箱及冰箱控制方法
JP2012225527A (ja) 冷却貯蔵庫の除霜制御装置
CN114251806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65122A (zh) 蓄冰控制方法、装置及冰蓄冷空调
CN114576826B (zh) 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4636240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JP2004233009A (ja) 蓄氷型冷水装置の運転制御方法
CN117515686A (zh) 冰蓄冷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4234371B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214307518U (zh) 空调电控模块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CN117006629A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