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6240A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6240A
CN114636240A CN202011488085.4A CN202011488085A CN114636240A CN 114636240 A CN114636240 A CN 114636240A CN 202011488085 A CN202011488085 A CN 202011488085A CN 114636240 A CN114636240 A CN 114636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air conditioner
parameter
refrigeration mode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80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留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80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62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6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62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a single mode of oper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5B1/00 - F25B21/00, e.g. using selective radiation effe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放冷循环系统,方法包括:获取运行环境参数;根据运行环境参数确定制冷方式,其中,制冷方式为融冰制冷方式或真空制冷方式;利用已确定的制冷方式进行制冷。空调器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获取运行环境参数,然后根据运行环境参数的情况确定不同的制冷方式,可以是融冰制冷方式,也可以是真空制冷方式,然后可以利用已确定的制冷方式进行制冷,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并制冷,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空调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在空闲时间段运行时,在蓄冷装置内的水结冰,在使用时使蓄冷装置内的冰融化,并将冷量通过放冷循环系统传输释放至房间以调节房间的温度。现有的系统为了最大程度的提供制冷量,在融冰放冷时,空调器自开机起,会以最大频率向房间进行放冷,容易出现放冷量与冷量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例如在环境温度最热最需要制冷的时候,蓄冷装置内的储冰已经用完了,导致不能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从而影响用户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放冷循环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运行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运行环境参数确定制冷方式,其中,所述制冷方式为融冰制冷方式或真空制冷方式,所述融冰制冷方式为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利用由所述蓄冷循环系统处理得到的蓄冰进行制冷,所述真空制冷方式为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利用所述空调器所存储的蓄水进行真空制冷;
利用已确定的制冷方式进行制冷。
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空调器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放冷循环系统,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获取运行环境参数,然后根据运行环境参数的情况确定不同的制冷方式,可以是融冰制冷方式,也可以是真空制冷方式,利用已确定的制冷方式进行制冷。可以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并进行制冷,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可选地,所述运行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参数,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环境参数确定制冷方式,所述制冷方式包括融冰制冷方式和真空制冷方式,包括: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确定所述制冷方式为真空制冷方式;
或者,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大于第一温度阈值,确定所述制冷方式为融冰制冷方式。
当空调器检测到周围的环境温度参数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的时候,可以判断周围环境对于制冷量的需要较低,无需使用融冰制冷方式,可以选择使用真空制冷方式对周围环境进行制冷,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或者,
当空调器检测到周围的环境温度参数大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的时候,可以判断周围环境对于制冷量的需要较高,真空制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环境的需要,可以选择使用融冰制冷方式对周围环境进行制冷,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可选地,所述运行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参数和冷负荷参数,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环境参数确定制冷方式,所述制冷方式包括融冰制冷方式和真空制冷方式,包括: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冷负荷参数小于冷负荷阈值,确定所述制冷方式为真空制冷方式;
或者,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冷负荷参数大于冷负荷阈值,确定所述制冷方式为融冰制冷方式。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冷负荷参数小于冷负荷阈值,可以判断周围环境对于制冷量的需要较低,无需使用融冰制冷方式,可以选择使用真空制冷方式对周围环境进行制冷,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或者,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冷负荷参数大于冷负荷阈值,可以判断周围环境对于制冷量的需要较高,真空制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环境的需要,可以选择使用融冰制冷方式对周围环境进行制冷,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可选地,当确定的制冷方式为融冰制冷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存储的蓄冰量;
当所述蓄冰量小于冰量阈值,将所述制冷方式调整为真空制冷方式。
在空调器在融冰制冷方式的制冷工作过程中,可以获取空调器所存储的蓄冰量,当蓄冰量小于冰量阈值,可以判定空调器中的冰已经融化,已经无法再使用融冰制冷方式进行制冷,此时可以将制冷方式调整为真空制冷方式,以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包括用于存储冷量的蓄冷装置,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包括真空泵,当确定的制冷方式为真空制冷方式,所述利用已确定的制冷方式进行制冷包括:
控制所述真空泵降低所述蓄冷装置的气压以使所述蓄冷装置产生冷量;
控制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利用所述蓄冷装置所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
空调器可以包括蓄冷装置,其放冷循环系统可以包括真空泵,真空制冷方式的其中一种实现形式可以是,控制真空泵抽出蓄冷装置中的气体,降低蓄冷装置中的气压,能够加速蓄冷装置中的液体汽化,汽化的过程中会吸热,从而使放冷循环系统中的载冷溶液降温,能够降低冷量的温度,控制放冷循环系统利用蓄冷装置中通过真空汽化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可选地,所述蓄冷装置利用水存储冷量,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和风机组件,所述控制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利用所述蓄冷装置所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包括:
获取所述蓄冷装置中的水的温度参数;
当所述温度参数达到预设温度值,根据预设运行参数控制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以利用所述蓄冷装置所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
放冷循环系统中可以包括循环泵和风机组件,空调器在真空制冷方式工作中,可以获取蓄冷装置中的水的温度参数,当温度参数达到预设温度值时,可以根据预设运行参数控制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以利用所述蓄冷装置中通过真空汽化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可选地,在根据预设运行参数控制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环境温度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参数与第二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放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所述真空泵的工作频率;
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
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
空调器在真空制冷方式工作中,可以继续获取环境温度参数,然后可以将获取的环境温度参数与第二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的情况可以调整放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以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可选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参数与第二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放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包括: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增大所述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
或者,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降低所述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
或者,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维持所述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
当获取的环境温度参数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可以增大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转速,从而能够加大放冷量,以匹配环境冷量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当获取的环境温度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可以降低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转速,从而能够减少放冷量,以匹配环境冷量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当获取的环境温度参数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可以保持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降低转速,以匹配环境冷量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可选地,所述蓄冷装置利用水存储冷量,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包括水泵和风机组件,所述控制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利用所述蓄冷装置所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包括:
获取所述蓄冷装置中的水的温度参数;
当所述温度参数达到预设温度值,根据预设运行参数控制所述水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以利用所述蓄冷装置所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
放冷循环系统中可以包括水泵和风机组件,空调器在真空制冷方式工作中,可以获取蓄冷装置中的水的温度参数,当温度参数达到预设温度值时,可以根据预设运行参数控制水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以利用所述蓄冷装置中通过真空汽化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包括报警模块,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报警模块和利用水存储冷量的蓄冷装置,当确定的制冷方式为真空制冷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蓄冷装置中的水位参数;
当所述水位参数小于水位阈值,控制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空调器在真空制冷方式工作中,可以对蓄冷装置中的水位进行检测,获取蓄冷装置中的水位参数,当获取的水位参数小于水位阈值,可以判定为当前蓄冷装置中溶液的剩余量过少,无法满足真空制冷方式的制冷要求,可以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告知用户往蓄冷装置中添加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在空调器工作过程中,控制装置可以获取运行环境参数,然后根据运行环境参数的情况确定不同的制冷方式,可以是融冰制冷方式,也可以是真空制冷方式,利用已确定的制冷方式进行制冷。可以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空调器,包括第二方面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上述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在空调器工作过程中,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可以获取运行环境参数,然后根据运行环境参数的情况确定不同的制冷方式,可以是融冰制冷方式,也可以是真空制冷方式,利用已确定的制冷方式进行制冷。可以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的根据环境温度参数确定真空制冷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的根据环境温度参数确定融冰制冷方式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的根据环境温度参数和冷负荷参数确认真空制冷方式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的根据环境温度参数和冷负荷参数确认融冰制冷方式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的根据冰量参数切换真空制冷方式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的真空制冷方式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根据水的温度参数调整真空制冷方式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根据环境控制参数调整真空制冷方式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根据水的温度参数调整真空制冷方式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中根据水位参数控制报警模块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放冷循环系统,方法包括:获取运行环境参数;根据运行环境参数确定制冷方式,制冷方式包括融冰制冷方式和真空制冷方式。空调器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获取运行环境参数,然后根据运行环境参数的情况确定不同的制冷方式,可以是融冰制冷方式,也可以是真空制冷方式,利用已确定的制冷方式进行制冷。可以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2,图1至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示意图,空调器包括蓄冷装置110、制冷循环系统和放冷循环系统,蓄冷装置110设置有溶液温度传感器、冰量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空调器设置有环境温度传感器,放冷循环系统包括依次首尾管道连接的取冷换热模块121、循环泵122以及放冷换热模块123,放冷循环系统还包括用于抽出蓄冷装置中气体的真空泵111和用于将取冷换热模块121产生的冷量向外吹送的风机组件124,制冷循环系统包括依次首尾管道连接的制冰换热模块131、节流器132、压缩机133和放热制冷模块134,取冷换热模块121和制冰换热模块131放置于蓄冷装置110的溶液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管道中流动的载冷介质可以是制冷剂氟利昂,在放冷循环系统的管道中流动的载冷介质可以是乙二醇溶液,在蓄冷装置110中存储的可以是水,本实施例对制冷循环系统、放冷循环系统和蓄冷装置110中的液体组合不作唯一限定,能够实现空调器的制冷、放冷工作的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真空泵111可以是旋片式真空泵,可以是水环式真空泵,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取冷换热模块121可以是取冷换热器,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唯一限定,能够实现对溶液的取冷换热功能的部件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放冷换热模块123可以是放冷换热器,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唯一限定,能够实现将溶液的冷量释放进而换取空气的热量的功能的部件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制冰换热模块131可以是蒸发器,可以是单面铲片换热器,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具体限定,能够实现对溶液进行制冷制冰功能的部件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放热制冷模块134可以是冷凝器,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唯一限定,能够实现对空气进行放热从而使管道中的溶液进行制冷的功能的部件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蓄冷装置110设置有水箱,水箱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状,可以是方形状,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空调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蓄冰时,空调器可以启动制冷循环系统,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制冰换热模块131、节流器132、压缩机133和放热制冷模块134能够形成的制冷循环,可以通过节流器132、压缩机133和放热制冷模块134将管道中的溶液的温度降低,然后通过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制冰换热模块131将管道中的溶液的冷量对蓄冷装置110中的溶液进行制冰,直至将蓄冷装置110中的水完全制成冰,关闭制冷循环系统。
当周围环境需要降温时,空调器的运作方式可以是融冰制冷方式,此时可以启动放冷循环系统,放冷循环系统中的取冷换热模块121、循环泵122以及放冷换热模块123能够形成的放冷循环,可以通过取冷换热模块121将蓄冷装置110中的冰的冷量使管道中的载冷介质降温,然后通过循环泵122将管道中受蓄冷装置110降温后的溶液传输至放冷换热模块123,以通过放冷换热模块123向周围环境释放冷量,能够实现融冰制冷。
当周围环境需要降温时,空调器的运作方式还可以是真空制冷方式,可以通过启动真空泵111,以使蓄冷装置110中的气压迅速降低,能够加快蓄冷装置110中的水蒸发,水在蒸发的过程中需要吸热,能够降低放冷循环系统的管道中的载冷介质的温度,然后通过循环泵122将已降温的载冷介质传输至放冷换热模块123进行放冷,从而实现真空制冷。
需要说明的是,需要加快对环境释放冷量,可以通过启动风机组件124,从而快速将放冷换热模块123释放的冷量快速吹至周围环境。
在一实施例中,放冷循环系统可以包括放冷换热模块123和水泵,放冷换热模块123的输入端与水泵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放冷换热模块123的输出端可以通过管道延伸至蓄冷装置110的水中,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延伸至蓄冷装置110的水中。当空调器的运作方式是真空制冷方式,可以通过启动真空泵111,以使蓄冷装置110中的气压迅速降低,能够加快蓄冷装置110中的水蒸发,水在蒸发的过程中需要吸热,能够降低水的温度,然后通过水泵将已经降温的水传输至放冷换热模块123进行放冷,从而实现真空制冷。
需要说明的是,水泵可以是离心泵,可以是轴流泵,也可以是混流泵,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上述空调器的结构,提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在一实施例中,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310,获取运行环境参数;
步骤S320,根据运行环境参数确定制冷方式,其中,制冷方式为融冰制冷方式或真空制冷方式,融冰制冷方式为放冷循环系统利用由蓄冷循环系统处理得到的蓄冰进行制冷,真空制冷方式为放冷循环系统利用空调器所存储的蓄水进行真空制冷;
步骤S330,利用已确定的制冷方式进行制冷。
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放冷循环系统,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获取运行环境参数,然后根据运行环境参数的情况确定不同的制冷方式,可以是融冰制冷方式,也可以是真空制冷方式,利用已确定的制冷方式进行制冷。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并进行制冷,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真空制冷方式的工作过程可以通过真空泵降低气压提高蒸发效率进行实现,即控制真空泵抽出蓄冷装置中的气体,降低蓄冷装置中的气压,能够加速蓄冷装置中的液体汽化,由于汽化的过程中会吸热,从而使放冷循环系统中的载冷溶液降温,能够降低冷量的温度,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运行环境参数可以包括环境温度参数,可以包括冷负荷参数,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参照图4,当获取的运行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参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2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410,当环境温度参数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确定制冷方式为真空制冷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当空调器检测到周围的环境温度参数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的时候,可以判断周围环境对于制冷量的需要较低,无需使用融冰制冷方式,可以选择使用真空制冷方式对周围环境进行制冷,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温度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也可以由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自定义设置,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2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510,当环境温度参数大于第一温度阈值,确定制冷方式为融冰制冷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当空调器检测到周围的环境温度参数大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的时候,可以判断周围环境对于制冷量的需要较高,真空制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环境的需要,可以选择使用融冰制冷方式对周围环境进行制冷,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参照图6,当运行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参数和冷负荷参数,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2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610,当环境温度参数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且冷负荷参数小于冷负荷阈值,确定制冷方式为真空制冷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参数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且冷负荷参数小于冷负荷阈值,可以判断周围环境对于制冷量的需要较低,无需使用融冰制冷方式,可以选择使用真空制冷方式对周围环境进行制冷,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冷负荷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设,也可以由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自定义设置,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冷负荷参数是管道中的载冷溶液的比热容值、载冷溶液的流量值以及载冷溶液的温度差值三者的乘积。例如:通过获取载冷介质的流量和载冷介质在放冷换热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温度差,其中载冷介质可以是40%的乙二醇溶液,利用乙二醇溶液的比热容、载冷介质的流量和载冷介质在放冷换热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温度差三者的乘积可以计算得出冷负荷参数。
参照图7,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2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710,当环境温度参数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且冷负荷参数大于冷负荷阈值,确定制冷方式为融冰制冷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参数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且冷负荷参数大于冷负荷阈值,可以判断周围环境对于制冷量的需要较高,真空制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环境的需要,可以选择使用融冰制冷方式对周围环境进行制冷,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参照图8,在一实施例中,当确定的制冷方式为融冰制冷方式,步骤S330、步骤S510或者步骤S710之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810,获取空调器所存储的蓄冰量;
步骤S820,当蓄冰量小于冰量阈值,将制冷方式调整为真空制冷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在融冰制冷方式的制冷工作过程中,可以获取空调器所存储的蓄冰量,当蓄冰量小于冰量阈值,可以判定空调器中的冰已经融化,已经无法再使用融冰制冷方式进行制冷,此时可以将制冷方式调整为真空制冷方式,以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参照图9,空调器包括用于存储冷量的蓄冷装置,放冷循环系统包括真空泵,当确定的制冷方式为真空制冷方式,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3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910,控制真空泵降低蓄冷装置的气压以使蓄冷装置产生冷量;
步骤S920,控制放冷循环系统利用蓄冷装置所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
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器可以包括蓄冷装置,其放冷循环系统可以包括真空泵,真空制冷方式的其中一种实现形式可以是,控制真空泵抽出蓄冷装置中的气体,降低蓄冷装置中的气压,能够加速蓄冷装置中的液体汽化,汽化的过程中会吸热,从而使放冷循环系统中的载冷溶液降温,能够降低冷量的温度,控制放冷循环系统利用蓄冷装置中通过真空汽化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参照图10,蓄冷装置利用水存储冷量,放冷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和风机组件,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92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010,获取蓄冷装置中的水的温度参数;
步骤S1020,当温度参数达到预设温度值,根据预设运行参数控制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以利用蓄冷装置所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
在一实施例中,放冷循环系统中可以包括循环泵和风机组件,空调器在真空制冷方式工作中,可以获取蓄冷装置中的水的温度参数,当温度参数达到预设温度值时,可以根据预设运行参数控制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以利用蓄冷装置中通过真空汽化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温度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参照图11,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20之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110,获取环境温度参数;
步骤S1120,根据环境温度参数与第二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调整放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器在真空制冷方式工作中,可以继续获取环境温度参数,然后可以将获取的环境温度参数与第二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的情况可以调整放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以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运行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之一: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循环泵的工作频率;风机组件的转速。
在一实施例中,当运行参数包括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且获取的环境温度参数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可以控制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增大转速,从而能够加大放冷量,以匹配环境冷量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当运行参数包括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且当环境温度参数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控制真空泵增大转速,并调整循环泵和风机组件以大于预设运行参数的转速运行。即当获取的环境温度参数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可以控制真空泵增大的工作频率,并对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进行控制,以使两者的转速大于预设运行参数的转速要求,从而能够加大放冷量,以匹配环境冷量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当运行参数包括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且当获取的环境温度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可以控制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降低转速,从而能够减少放冷量,以匹配环境冷量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降低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并调整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以小于预设运行参数的转速运行。当获取的环境温度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可以控制真空泵降低转速,并对循环泵和风机组件的转速进行控制,以使两者的转速小于预设运行参数的转速要求,从而能够减少放冷量,以匹配环境冷量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放冷循环系统包括真空泵、循环泵以及风机组件,当需要通过调节放冷循环系统对空调器的制冷效率进行控制时,可以同时增大或者减少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循环泵的工作频率以及风机组件的转速,可以只增大或者减少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可以只增大或者减少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可以只增大或者减少风机组件的转速,可以同时增大或者减少真空泵的工作频率以及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可以同时增大或者减少循环泵的工作频率以及风机组件的转速,也可以同时增大或者减少真空泵的工作频率以及风机组件的转速,从而增大或者减少空调器的制冷效率。
参照图12,蓄冷装置利用水存储冷量,放冷循环系统可以包括水泵和风机组件,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92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210,获取蓄冷装置中的水的温度参数;
步骤S1220,当温度参数达到预设温度值,根据预设运行参数控制水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以利用蓄冷装置所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
在一实施例中,放冷循环系统中可以包括水泵和风机组件,空调器在真空制冷方式工作中,可以获取蓄冷装置中的水的温度参数,当温度参数达到预设温度值时,可以根据预设运行参数控制水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能够利用蓄冷装置中通过真空汽化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当运行参数包括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水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且获取的环境温度参数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可以控制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水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增大转速,从而能够加大放冷量,以匹配环境冷量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当运行参数包括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水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且当环境温度参数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控制真空泵增大转速,并调整水泵和风机组件以大于预设运行参数的转速运行。即当获取的环境温度参数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可以控制真空泵增大的工作频率,并对水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进行控制,以使两者的转速大于预设运行参数的转速要求,从而能够加大放冷量,以匹配环境冷量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当运行参数包括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水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且当获取的环境温度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可以控制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水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降低转速,从而能够减少放冷量,以匹配环境冷量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降低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并调整水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以小于预设运行参数的转速运行。当获取的环境温度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可以控制真空泵降低转速,并对水泵和风机组件的转速进行控制,以使两者的转速小于预设运行参数的转速要求,从而能够减少放冷量,以匹配环境冷量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放冷循环系统包括真空泵、水泵以及风机组件,当需要通过调节放冷循环系统对空调器的制冷效率进行控制时,可以同时增大或者减少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水泵的工作频率以及风机组件的转速,可以只增大或者减少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可以只增大或者减少水泵的工作频率,可以只增大或者减少风机组件的转速,可以同时增大或者减少真空泵的工作频率以及水泵的工作频率,可以同时增大或者减少水泵的工作频率以及风机组件的转速,也可以同时增大或者减少真空泵的工作频率以及风机组件的转速,从而增大或者减少空调器的制冷效率。
参照图13,空调器还包括报警模块,当制冷方式确定为真空制冷方式,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30、步骤S510或者步骤S710之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310,获取蓄冷装置中的水位参数;
步骤S1320,当水位参数小于水位阈值,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器在真空制冷方式工作中,可以对蓄冷装置中的水位进行检测,获取蓄冷装置中的水位参数,当获取的水位参数小于水位阈值,可以判定为当前蓄冷装置中溶液的剩余量过少,无法满足真空制冷方式的制冷要求,可以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告知用户往蓄冷装置中添加用于制冷的液体,例如水。
需要说明的是,水位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参照图14,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空调器,在一实施例中,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401,启动空调器;
步骤S1402,根据初始设定参数启动循环泵和风机组件;
步骤S1403,获取环境温度参数和冷负荷参数;
步骤S1404,当环境温度参数达到第一温度阈值,判断冷负荷参数是否小于冷负荷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1405,若否,执行步骤S1406;
步骤S1405,以真空制冷方式进行制冷,执行S1409;
步骤S1406,以融冰制冷方式进行制冷;
步骤S1407,获取蓄冰量;
步骤S1408,判断蓄冰量是否小于冰量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1405,若否,执行步骤S1406;
步骤S1409,控制真空泵抽出蓄冷装置中的气体,汽化蓄冷装置中的溶液以使溶液的温度下降至预设温度值;
步骤S1410,控制循环泵和风机组件以第二预设参数运行;
步骤S1411,获取环境温度参数;
步骤S1412,判断环境温度参数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1413,若否,执行步骤S1414;
步骤S1413,增加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
步骤S1414,降低真空泵的工作频率、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风机组件的转速;
步骤S1415,获取水位参数;
步骤S1416,当水位参数小于水位阈值,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在一实施例中,启动空调器,可以根据第一预设参数启动循环泵和风机组件,获取环境温度参数和冷负荷参数,当环境温度参数达到第一温度阈值,判断冷负荷参数是否小于冷负荷阈值,若是,启动真空制冷方式进行制冷,若否,启动融冰制冷方式进行制冷;在融冰制冷方式下,获取冰量参数,判断冰量参数是否小于冰量阈值,若否继续以融冰制冷方式进行制冷,若是,以真空制冷方式进行制冷;在真空制冷方式下,控制真空泵抽出蓄冷装置中的气体,汽化蓄冷装置中的溶液以使溶液的温度下降至预设温度值,然后控制循环泵和风机组件以第二预设参数运行;在运行过程中,获取环境温度参数,判断环境温度参数是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若是,控制真空泵、循环泵和风机组件增加运行频率,若否,控制真空泵、循环泵和风机组件减小运行频率;在运行过程中还可以获取水位参数,当水位参数小于水位阈值,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以提醒用户向蓄冷装置中添加溶液。
在一实施例中,当空调器应用在厨房时,按初始设定参数控制循环泵和风机组件开启,工作过程中获取载冷介质的流量和载冷介质在放冷换热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温度差,可以计算厨房内的实时输出冷负荷参数,其中载冷介质可以是40%的乙二醇溶液,冷负荷参数等于乙二醇溶液的比热容、载冷介质的流量和载冷介质在放冷换热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温度差的乘积;再检测厨房内的环境温度参数,并比较环境温度参数与第一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当检测到的环境温度参数达到第一温度阈值,即达温后,将检测到的冷负荷参数与预设的冷负荷阈值比较:(冷负荷阈值可以通过空调器在厨房体验阶段获取的,选取多种常用大小面积的厨房、多组体验数据统计得到,冷负荷阈值介于备菜阶段冷负荷和炒菜阶段冷负荷之间;因为炒菜阶段由于需要开火,冷负荷需求量比较大,启此时气温明显高于其他阶段。)
如果冷负荷参数小于冷负荷阈值,那么可以判定当前该厨房处于备菜阶段,由于不需要使用炉具生火,需要冷负荷较小,可以确定使用真空制冷方式对环境进行制冷;
如果冷负荷参数大于冷负荷阈值,那么可以判定当前该厨房处于炒菜阶段,由于需要使用到炉具生火作业,需要冷负荷较大,可以确定使用融冰放冷方式对环境进行制冷,可以最大功率进行放冷。在融冰制冷的同时冰量传感器检测可以对蓄冷装置中的蓄冰量进行监控,并获取到的蓄冰量与冰量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冰量参数小于冰量阈值,可以判定当前处于蓄冰完全融化的状态;否则由于当前为炒菜阶段、炉具生火作业,厨房环境温度较高,将可以持续以最大功率融冰放冷。
当判定当前处于蓄冰完全融化的状态,可以控制真空泵开启,使蓄冷装置内的压力不断下降同时蓄冷装置中的溶液不断汽化成为蒸汽,蒸发吸热能够使溶液的温度下降至预设温度值;控制循环泵和风机转速至预设运行参数;这里由于蓄冷装置中溶液不断蒸发,可以实现蓄冰槽下方的溶液是形成冷的甚至结成冰晶,然后放冷循环系统的管道中乙二醇循环可以通过循环泵源源不断对厨房进行冷量输出。
可以持续检测厨房内的环境温度参数,并对环境温度参数与第二温度阈值进行比较:
若环境温度参数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增加真空泵转速进一步降低蓄冷装置内压力,并增大循环泵和风机组件转速;若环境温度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减小真空泵转速进一步增大槽内压力,并减小循环泵和风机组件转速。
在真空制冷方式的工作过程中,由于空调器的真空制冷系统是开式的真空制冷系统,即真空泵将蒸发的水蒸汽直接排出,蓄冷装置内的水在此过程中不断蒸发吸热产生冷效应,由于蓄冰槽内的水不断蒸发会逐渐耗尽,因此可以持续对蓄冷装置内的水位进行检测,当获取的水位参数低于水位阈值可以启动报警模块,提醒用户增加溶液。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要保持系统持续正常运行,水蒸汽必须及时采用真空泵抽送,所以真空泵必须持续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为充分保证真空制冷效果,蓄冷装置的冷冻水温度可以保持在0-20度,本实施例对于蓄冷装置中的冷冻水温度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参数和第二预设参数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进行预设,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预设温度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进行预设,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冰量阈值、水量阈值可以根据空调的结构大小进行预设,本实施例对其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参照图15,控制装置1500包括存储器1520、处理器1510及存储在存储器1520上并可在处理器15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510执行时实现前述的任一项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获取运行环境参数,然后根据运行环境参数的情况控制真空泵将蓄冷装置中的气体进行向外抽出,此过程中蓄冷装置中的气压不断下降,低气压能够使蓄冷装置中的溶液不断汽化,在溶液汽化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溶液的热量,以使溶液的温度下降,可以控制放冷循环系统将蓄冷装置中通过真空汽化产生的冷量进行传输并向外释放,达到制冷效果,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能够提高制冷速度,并且可以通过增加制冷方式有效延长制冷的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参照图16,空调器16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1500。空调1600的控制装置1500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获取运行环境参数,然后根据运行环境参数的情况确定不同的制冷方式,可以是融冰制冷方式,也可以是真空制冷方式,根据环境的需要对制冷方式进行控制变更,能够使放冷量与冷量需求匹配,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例如,被上述实施例中终端中的一个处理器执行,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3中的方法步骤S310至S320、图4中的方法步骤S410、图5中的方法步骤510、图6中的方法步骤S610,图7中的方法步骤S710、图8中的方法步骤S810至S820、图9中的方法步骤S910至S920、图10中的方法步骤S1010至S1020,图11中的方法步骤S1110至步骤S1120,图12中的方法步骤S1210至S1220,图13中的方法步骤S1310至S1320,图14中的方法步骤S1401至S1416。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蓄冷循环系统和放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运行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运行环境参数确定制冷方式,其中,所述制冷方式为融冰制冷方式或真空制冷方式,所述融冰制冷方式为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利用由所述蓄冷循环系统处理得到的蓄冰进行制冷,所述真空制冷方式为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利用所述空调器所存储的蓄水进行真空制冷;
利用已确定的制冷方式进行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参数,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环境参数确定制冷方式,包括: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确定所述制冷方式为真空制冷方式;
或者,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大于第一温度阈值,确定所述制冷方式为融冰制冷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参数和冷负荷参数,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环境参数确定制冷方式,包括: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冷负荷参数小于冷负荷阈值,确定所述制冷方式为真空制冷方式;
或者,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达到第一温度阈值,且所述冷负荷参数大于冷负荷阈值,确定所述制冷方式为融冰制冷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的制冷方式为融冰制冷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所存储的蓄冰量;
当所述蓄冰量小于冰量阈值,将所述制冷方式调整为真空制冷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用于存储冷量的蓄冷装置,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包括真空泵,当确定的制冷方式为真空制冷方式,所述利用已确定的制冷方式进行制冷包括:
控制所述真空泵降低所述蓄冷装置的气压以使所述蓄冷装置产生冷量;
控制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利用所述蓄冷装置所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装置利用水存储冷量,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和风机组件,所述控制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利用所述蓄冷装置所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包括:
获取所述蓄冷装置中的水的温度参数;
当所述温度参数达到预设温度值,根据预设运行参数控制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以利用所述蓄冷装置所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预设运行参数控制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环境温度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参数与第二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放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所述真空泵的工作频率;
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
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参数与第二温度阈值的比较结果,调整所述放冷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包括: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增大所述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
或者,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降低所述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
或者,
当所述环境温度参数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维持所述真空泵的工作频率、所述循环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装置利用水存储冷量,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包括水泵和风机组件,所述控制所述放冷循环系统利用所述蓄冷装置所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包括:
获取所述蓄冷装置中的水的温度参数;
当所述温度参数达到预设温度值,根据预设运行参数控制所述水泵的工作频率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转速,以利用所述蓄冷装置所产生的冷量进行制冷。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报警模块和利用水存储冷量的蓄冷装置,当确定的制冷方式为真空制冷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蓄冷装置中的水位参数;
当所述水位参数小于水位阈值,控制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11.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装置。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2011488085.4A 2020-12-16 2020-12-16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Pending CN1146362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8085.4A CN114636240A (zh) 2020-12-16 2020-12-16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8085.4A CN114636240A (zh) 2020-12-16 2020-12-16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6240A true CN114636240A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44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8085.4A Pending CN114636240A (zh) 2020-12-16 2020-12-16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624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1912Y (zh) * 2002-05-17 2003-05-21 清华大学 一体化冰蓄冷机组
KR20060033368A (ko) * 2004-10-15 2006-04-19 주식회사 삼화에이스 자연공조 냉방시스템 및 그 운전방법
CN102135304A (zh) * 2011-03-04 2011-07-27 厉群 一种不间断精密空调
CN110848852A (zh) * 2019-11-29 2020-0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0953668A (zh) * 2019-12-23 2020-04-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冷源空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1912Y (zh) * 2002-05-17 2003-05-21 清华大学 一体化冰蓄冷机组
KR20060033368A (ko) * 2004-10-15 2006-04-19 주식회사 삼화에이스 자연공조 냉방시스템 및 그 운전방법
CN102135304A (zh) * 2011-03-04 2011-07-27 厉群 一种不间断精密空调
CN110848852A (zh) * 2019-11-29 2020-0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0953668A (zh) * 2019-12-23 2020-04-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冷源空调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学助等: "《通风空调工长手册》", vol. 1, 30 April 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ages: 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2679B (zh) 空调器的室外风机的控制方法
CN107514731A (zh) 冷水机组的变频风机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4390311B (zh) 针对高温服务器的空调制冷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20207899A1 (en)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CN108458520A (zh) 冷水机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
TW201802359A (zh) 具有螺旋壓縮機之冷卻器之容量控制
JP6835651B2 (ja) 冷凍機制御装置、ターボ冷凍機、冷凍機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4636240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1207562B (zh) 一种冰箱的运行控制方法及冰箱
CN112460826A (zh) 蓄冷式冷水机
CN104776524A (zh) 带自然冷的多联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200173693A1 (en) Control device of refrigerating cycle, heat sourc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6600597B2 (ja) ターボ冷凍機
CN115031430A (zh) 复叠式制冷系统控制方法、存储介质、系统、冰箱及冷库
US11391495B2 (en) Turbo refrigerator and startup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4636222B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CN104896630B (zh) 多联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5056026B2 (ja) 自動販売機
US20210033316A1 (en) Oil pump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control program, and turbo refrigerator
JP3888814B2 (ja) 製氷用冷却装置
CN113995318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8096780U (zh) 制冷装置
US11927380B2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3164079B2 (ja) 冷凍装置
CN114198869B (zh) 厨房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厨房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