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6780U - 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6780U
CN218096780U CN202221693000.0U CN202221693000U CN218096780U CN 218096780 U CN218096780 U CN 218096780U CN 202221693000 U CN202221693000 U CN 202221693000U CN 218096780 U CN218096780 U CN 218096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low
stage
temperature stage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30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煜森
赵向辉
李大伟
郑皓宇
孙永升
张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30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6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6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6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装置,包括箱体、高温级和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包括高温级压缩机、高温级节流装置和高温级蒸发器;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包括低温级压缩机和低温级冷凝器,其内流通有第二制冷剂;箱体中具有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高温级、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分别为第一储物间室、第二储物间室供冷,低温级冷凝器贴附于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流经低温级冷凝器的第二制冷剂与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换热。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对低温级冷凝器快速散热,解决低温级压缩机启动瞬间冷凝压力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越来越便捷,冷链运输也应运而生,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食材逐渐进入商场超市,并步入家庭餐桌,但是不同食材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其可以储存的时间长短不同,甚至食材的新鲜程度也会随储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对不同种类的食材进行分类储藏。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具有不同储藏温度的储物间室的制冷装置,然而由于具有较低温区的储物间室所需的供冷量大,会导致给其供冷的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在启动瞬间的冷凝压力过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制冷装置给低温区的储物间室供冷的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启动瞬间冷凝压力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包括,
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包括串联设置的高温级压缩机、高温级节流装置和高温级蒸发器;
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包括低温级压缩机和低温级冷凝器,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流通有第二制冷剂;
箱体,其中具有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所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为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供冷,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为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供冷,所述低温级冷凝器贴附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流经所述低温级冷凝器的第二制冷剂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换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控制器、设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并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高温级压缩机和所述低温级压缩机的运行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温级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低温级压缩机的转速。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温级蒸发器贴附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流经所述高温级蒸发器的第一制冷剂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换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设于所述高温级压缩机和所述高温级蒸发器之间的高温级回气管,流经所述高温级节流装置内的第一制冷剂与流经所述高温级回气管内的第一制冷剂换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温级节流装置与所述高温级回气管通过相互套接或贴靠设置的方式热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包括串联设置的低温级节流装置、低温级蒸发器和第一回气管段,所述低温级冷凝器设于所述低温级压缩机与所述低温级节流装置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流经所述第一回气管段内的第二制冷剂与流经所述低温级节流装置内的第二制冷剂换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二回气管段和放热管段,所述第二回气管段设于所述低温级蒸发器和所述低温级压缩机之间,所述放热管段设于所述低温级压缩机和所述低温级冷凝器之间,流经所述第二回气管段内的第二制冷剂与流经所述放热管段内的第二制冷剂换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回气管段位于所述第一回气管段和所述低温级压缩机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第一制冷剂于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中流通时,高温级蒸发器为第一储物间室供冷;通过低温级冷凝器贴附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可以借助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冷量与低温级冷凝器进行热交换,从而利用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对低温级冷凝器快速散热,解决由于低温级压缩机启动瞬间低温级冷凝器的散热量过大而导致的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的冷凝压力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装置,包括箱体和门体,箱体中具有储物间室,门体用于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制冷装置还包括制冷系统,制冷系统设于箱体中并向储物间室供冷。具体地,制冷装置可以设置为冷柜、冰箱等,以满足不同用户和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中具有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第一储物间室可以为冷藏间室或冷冻间室,第二储物间室可以为变温间室或深冷间室。制冷系统100包括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和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
为便于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以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为第一储物间室供冷,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为第二储物间室供冷为例展开描述。当然,二者也可以互换。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除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之外的其它储物间室。
参看图1,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包括相互串联设置的高温级压缩机 11、高温级节流装置15和高温级蒸发器12,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内流通有第一制冷剂。
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包括低温级压缩机22和低温级冷凝器21,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内流通有第二制冷剂。低温级冷凝器21贴附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流经低温级冷凝器21的第二制冷剂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换热。
这样,第一制冷剂于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中流通时,高温级蒸发器12 为第一储物间室供冷;通过低温级冷凝器21贴附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可以借助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冷量与低温级冷凝器21进行热交换,从而利用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对低温级冷凝器21快速散热,解决由于低温级压缩机 22启动瞬间低温级冷凝器21的散热量过大而导致的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 的冷凝压力大的问题。
进一步地,高温级蒸发器12贴附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流经高温级蒸发器12的第一制冷剂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换热,从而给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供冷,也就是说,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采取直冷方式为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供冷。这样,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为第一储物间室的温度最低的位置,从而可以加快对低温级冷凝器21的散热效率,避免冷凝压力过大。
进一步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还包括设于高温级压缩机11和高温级蒸发器12之间的高温级回气管13,流经高温级节流装置15内的第一制冷剂与流经高温级回气管13内的第一制冷剂换热,从而可以利用高温级回气管 13中的第一制冷剂给高温级节流装置15中的第一制冷剂降温,增大制冷量,并提高高温级压缩机11的吸气温度,使其升温至环温左右,提高高温级压缩机11的制冷效率,提高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的工作效率,这样,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可以实现-30~10℃的温度范围。
优选地,高温级节流装置15为毛细管。
高温级节流装置15与高温级回气管13通过相互套接或贴靠设置的方式热连接,以利于二者中流通的第一制冷剂的热交换效率,提高能量利用率。
进一步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还包括设于高温级冷凝器14和高温级节流装置15之间的高温级干燥过滤器16,以及设置于高温级蒸发器12和高温级回气管13之间的储液包17。
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包括串联设置的低温级节流装置23、低温级蒸发器24和第一回气管段25,低温级冷凝器21设于低温级压缩机22与低温级节流装置23之间。
进一步地,流经第一回气管段25内的第二制冷剂与流经低温级节流装置 23内的第二制冷剂换热,从而可以使流经第一回气管段25内的第二制冷剂吸收流经低温级节流装置23内的第二制冷剂的热量,提高流向低温级压缩机 22吸入口的第二制冷剂的温度,从而提高低温级压缩机22的吸气温度,而且提高了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的能量利用率,提高了整个制冷装置的能效。
优选地,低温级节流装置23为毛细管,第一回气管段25与低温级节流装置23相互套接或贴靠设置,以利于二者中流通的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效率,提高能量利用率。
进一步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还包括第二回气管段26和放热管段 27,第二回气管段26设于低温级蒸发器24和低温级压缩机22之间,放热管段27设于低温级压缩机22和低温级冷凝器21之间,流经第二回气管段26 内的第二制冷剂与流经放热管段27内的第二制冷剂换热。从而可以使流经第二回气管段26内的第二制冷剂吸收流经放热管段27内的第二制冷剂的热量,提高低温级压缩机22的吸气温度,并且降低了自放热管段27流向低温级冷凝器21的第二制冷剂的冷量,使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可以实现更低的温度,使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在-60~-20℃的温度范围内实现温度可调,而且提高了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的能量利用率,提高了整个制冷装置的能效。
优选地,第二回气管段26位于第一回气管段25和低温级压缩机22之间,可以最大化地提高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的能量利用率。
第二回气管段26与放热管段27相互套接或贴靠设置,以利于二者中流通的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效率,提高能量利用率。
进一步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还包括设于低温级压缩机22和放热管段27之间的低温级散热管28,以及设置于低温级冷凝器21和低温级节流装置23之间的低温级干燥过滤器29。通过低温级散热管28,可以对低温级压缩机22中流出的第二制冷剂进行散热,从而使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可以实现更低的温度;通过低温级干燥过滤器29,可以对低温级冷凝器21流出的第二制冷剂进行干燥和过滤。
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可为相同的制冷剂,也可以为不同的制冷剂。
另外,“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和“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中的“高温”和“低温”是相对而言的,相对而言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内所流经的第一制冷剂的蒸发温度高于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内所流经的第二制冷剂的蒸发温度。
进一步地,制冷装置还包括控制器、设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内的温度;也即,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即为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即为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内的温度。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并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和低温级压缩机22的运行状态。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用于,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T1≥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预设开机温度T1开,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T2≥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预设开机温度 T2开时,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
在预设时间t1内,若T1降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预设关机温度T1关,则判断T2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该时刻T2≥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预设开机温度T2开,或者,该时刻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预设关机温度T2关<T2<T2开且该时刻前T2始终大于T2关
若是,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
若否,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
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均需要制冷时,首先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为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供冷,以使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处于较低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对低温级冷凝器21进行散热;在预设时间t1内,若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降至其预设关机温度,则判断所述第二储物间室是否需要制冷,若是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以给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供冷,若否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以节约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T1≥T1开,且T2≥T2开时,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
经预设时间t1后,若T2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
若T2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判断T1是否小于T1开
若T1<T1开,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该时刻T2≥T2开,或者,该时刻T2关<T2<T2开且预设时间t1内T2始终大于T2关
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均需要制冷时,首先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为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供冷,以使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处于较低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对低温级冷凝器21进行散热;经预设时间t1后,若所述第二储物间室需要制冷,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从而可以解决由于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瞬间低温级冷凝器21的散热量过大而导致的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的冷凝压力大的问题;若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以节约能耗。
优选地,t1=5~30min,从而可以保证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具有足够的冷量对低温级冷凝器21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T1≥T1开,且T2<T2开时,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
实时监测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T1,若T1≤T1关,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
实时监测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T2,若T2≥T2开,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若T2≤T2关,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停机。
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储物间室需要制冷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时,仅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即可。在此过程中,实时监测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若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实时监测第二储物间室内的温度,若所述第二储物间室需要制冷,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至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时,控制低温级压缩机 22停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T1<T1开,且T2≥T2开时,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
实时监测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T2,若T2≤T2关,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停机;
实时监测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T1,若T1≥T1开,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若T1≤T1关,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
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二储物间室需要制冷而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时,仅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即可。在此过程中,实时监测第二储物间室内的温度,若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停机;实时监测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若所述第一储物间室需要制冷,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时,控制高温级压缩机 11停机。
优选地,低温级压缩机22为变频压缩机,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T2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的转速R,以免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过大。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自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开始,在预设时间t2内,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以第一预设转速R1运行;
经预设时间t2后,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以第二预设转速R2运行;
其中,低温级压缩机22的最低转速Rmin≤R1≤0.7R2。
也就是说,通过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初期以较低的转速R1运行预设时间t2,从而避免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初期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过大;经预设时间t2后,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稳定运行以后,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以第二预设转速R2运行,其中,控制Rmin≤R1≤0.7R2,一方面可以使低温级压缩机 22启动初期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可以为所述第二储物间室提供一定的冷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初期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过大。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T2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以第二预设转速R2运行的时间。
具体地,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时,若T2>-20℃,则t2=6min;
若-40℃≤T2≤-20℃,则t2=4min;
若T2<-40℃,则t2=2min。
也就是说,根据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时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内的温度T2大小,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初期以较低转速R2运行的时间,从而可以均衡制冷效率和制冷系统运行压力。具体地,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时T2越小,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初期以较低转速R2运行的时间越短。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如前所述的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T1≥其预设开机温度T1开,且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内的温度T2≥其预设开机温度T2开时,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
在预设时间t1内,若T1降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预设关机温度T1关,则判断T2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该时刻T2≥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预设开机温度T2开,或者,该时刻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预设关机温度T2关<T2<T2开且该时刻前T2始终大于T2关
若是,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
若否,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
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均需要制冷时,首先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为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供冷,以使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处于较低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对低温级冷凝器21进行散热;在预设时间t1内,若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降至其预设关机温度,则判断所述第二储物间室是否需要制冷,若是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以给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供冷,若否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以节约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T1≥T1开,且T2≥T2开时,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
经预设时间t1后,若T2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
若T2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判断T1是否小于T1开
若T1<T1开,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该时刻T2≥T2开,或者,该时刻T2关<T2<T2开且预设时间t1内T2始终大于T2关
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均需要制冷时,首先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为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供冷,以使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处于较低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对低温级冷凝器21进行散热;经预设时间t1后,若所述第二储物间室需要制冷,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从而可以解决由于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瞬间低温级冷凝器21的散热量过大而导致的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的冷凝压力大的问题;若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以节约能耗。
优选地,t1=5~30min,从而可以保证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具有足够的冷量对低温级冷凝器21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T1≥T1开,且T2<T2开时,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
实时监测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T1,若T1≤T1关,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
实时监测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内的温度T2,若T2≥T2开,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若T2≤T2关,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停机。
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储物间室需要制冷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时,仅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即可。在此过程中,实时监测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若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实时监测第二储物间室内的温度,若所述第二储物间室需要制冷,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至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时,控制低温级压缩机 22停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T1<T1开,且T2≥T2开时,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
实时监测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内的温度T2,若T2≤T2关,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停机;
实时监测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T1,若T1≥T1开,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若T1≤T1关,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
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二储物间室需要制冷而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时,仅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即可。在此过程中,实时监测第二储物间室内的温度,若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则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停机;实时监测第一储物间室内的温度,若所述第一储物间室需要制冷,则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启动,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不需要制冷时,控制高温级压缩机11停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自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开始,在预设时间t2内,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以第一预设转速R1运行;
经预设时间t2后,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以第二预设转速R2运行;
其中,低温级压缩机22的最低转速Rmin≤R1≤0.7R2。
也就是说,通过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初期以较低的转速R1运行预设时间t2,从而避免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初期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过大;经预设时间t2后,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稳定运行以后,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以第二预设转速R2运行,其中,控制Rmin≤R1≤0.7R2,一方面可以使低温级压缩机 22启动初期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可以为所述第二储物间室提供一定的冷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初期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过大。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时,若T2>-20℃,则t2=6min;
若-40℃≤T2≤-20℃,则t2=4min;
若T2<-40℃,则t2=2min。
也就是说,根据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时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内的温度T2 大小,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初期以较低转速R2运行的时间,从而可以均衡制冷效率和制冷系统运行压力。具体地,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时T2越小,控制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初期以较低转速R2运行的时间越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装置以及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制冷剂于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1中流通时,高温级蒸发器12为第一储物间室供冷;通过低温级冷凝器21贴附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可以借助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冷量与低温级冷凝器21进行热交换,从而利用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对低温级冷凝器21快速散热,解决由于低温级压缩机22启动瞬间低温级冷凝器21的散热量过大而导致的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2的冷凝压力大的问题。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包括串联设置的高温级压缩机、高温级节流装置和高温级蒸发器;
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包括低温级压缩机和低温级冷凝器,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内流通有第二制冷剂;
箱体,其中具有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所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为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供冷,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为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供冷,所述低温级冷凝器贴附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流经所述低温级冷凝器的第二制冷剂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设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并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高温级压缩机和所述低温级压缩机的运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级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低温级压缩机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级蒸发器贴附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流经所述高温级蒸发器的第一制冷剂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内胆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设于所述高温级压缩机和所述高温级蒸发器之间的高温级回气管,流经所述高温级节流装置内的第一制冷剂与流经所述高温级回气管内的第一制冷剂换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级节流装置与所述高温级回气管通过相互套接或贴靠设置的方式热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包括串联设置的低温级节流装置、低温级蒸发器和第一回气管段,所述低温级冷凝器设于所述低温级压缩机与所述低温级节流装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流经所述第一回气管段内的第二制冷剂与流经所述低温级节流装置内的第二制冷剂换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级制冷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二回气管段和放热管段,所述第二回气管段设于所述低温级蒸发器和所述低温级压缩机之间,所述放热管段设于所述低温级压缩机和所述低温级冷凝器之间,流经所述第二回气管段内的第二制冷剂与流经所述放热管段内的第二制冷剂换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气管段位于所述第一回气管段和所述低温级压缩机之间。
CN202221693000.0U 2022-06-30 2022-06-30 制冷装置 Active CN218096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3000.0U CN218096780U (zh) 2022-06-30 2022-06-30 制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3000.0U CN218096780U (zh) 2022-06-30 2022-06-30 制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6780U true CN218096780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8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3000.0U Active CN218096780U (zh) 2022-06-30 2022-06-30 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6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4246C (zh) 冷却加热装置
JP3816872B2 (ja) 2つの蒸発器を備えた冷凍システムの運転制御方法
CN212205243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6769658U (zh) 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空调扇
JP4178646B2 (ja) 冷蔵庫
CN212378319U (zh) 冷藏冷冻装置
JP3576040B2 (ja) 冷却システムおよび冷蔵庫
CN212205242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8096780U (zh) 制冷装置
CN218096667U (zh) 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制冷装置
CN109780776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12205125U (zh) 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以及具有其的冷藏冷冻装置
CN218179339U (zh) 制冷装置
JP5056026B2 (ja) 自動販売機
JP2006125843A (ja) 冷却サイクル及び冷蔵庫
JP2003214748A (ja) 冷蔵庫
CN218096665U (zh) 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218096664U (zh) 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及制冷装置
CN117366986A (zh) 制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3404313B2 (ja) 冷蔵庫
CN111811184A (zh) 立式冷柜及其控制方法
CN117366948A (zh) 制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15894B (zh) 冰箱及其制冷方法
CN117366899A (zh) 复叠式压缩制冷系统、制冷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7366898A (zh)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