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展示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车辆可包括车载设备,该车载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车载设备。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启后备箱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车辆的组成构架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组成架构示意图。
其中,该车辆可包括仪表盘、摄像头、车载设备、后备箱和智能模块。
其中,上述仪表盘可用于显示车辆状态(例如,锁定或者解锁状态等等)、地图、车辆导航信息、车辆播放音乐等等,也可以显示后备箱的启动状态,或者是否装载有物品等状态。
其中,上述摄像头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360°全景摄像头、夜视摄像头、倒车影像摄像头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上述智能模块也可安装于车载设备中,该智能模块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模块、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or uint)模块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在具体实现中,当车辆处于锁定状态时,该微控制器MCU模块保持启动状态,不会断电,但是上述微处理器MPU模块会处于休眠状态。
其中,结合上述车载设备以及上述智能模块可用于智能启动上述后备箱,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接收用户针对目标车辆(即如图1A所示的车辆)的解锁指令,记录所述解锁指令对应的第一时刻;计算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上一次锁车指令对应的时刻;若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启动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若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则开启所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如此,可通过两次用车之间的时间差,以及通过摄像头进行模式识别成功以后,确定该用户用车场景为短时间用车场景,则可自动开启目标车辆的后备箱,不需要用户经过复杂操作以开启后备箱,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B,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开启后备箱的方法的系统构架示意图。如图1B所示,系统构架可包括:整车系统和车钥匙。
其中,该整车系统可包括: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模块、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or uint)模块、后备箱和摄像头;该整车系统适用于如图1A所示的车辆。
其中,当目标车辆处于锁定状态(关闭状态)时,上述微处理器MPU模块处于休眠状态,但是微控制器MCU模块保持在工作状态。
其中,用户可通过车钥匙控制整车系统解锁和/或开锁,微控制器MCU模块和/或微处理器MPU模块可通过该车钥匙确定用户与后备箱之间的距离。
其中,上述微控制器MCU模块可接收用户针对目标车辆的解锁指令,记录所述解锁指令对应的第一时刻;上述微控制器MCU模块可计算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上一次锁车指令对应的时刻;若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唤醒微处理器MPU模块,通过微处理器MPU模块可启动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若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则微处理器MPU模块可开启所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上述系统确定用户在两次用车之间的时间差,以及通过摄像头进行模式识别成功以后,确定该用户用车场景为短时间用车场景,可在用户短时间内返回拿取物品时,自动开启目标车辆的后备箱,不需要用户经过复杂操作以开启后备箱,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启后备箱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车载设备,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智能开启后备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接收用户针对目标车辆的解锁指令,记录所述解锁指令对应的第一时刻。
其中,上述车载设备可安装于目标车辆的中控台内部,在功能上能够实现用户与车,车与外界(车与车)的信息通讯。
其中,上述用户可为具备使用上述目标车辆的人,可以为车主,也可以为手持车钥匙的任意一个用户。
其中,上述目标车辆可为该用户通过车钥匙(例如,蓝牙钥匙)进行操控的车辆,该目标车辆可与上述车钥匙一一对应,该目标车辆可为如图1A所示的车辆,上述车载设备可安装于该车辆中,并且可与如图1B所示的微控制器MCU模块和微处理器MPU模块进行通信,当然,上述微控制器MCU模块和微处理器MPU模块也可安装于该车载设备中,具体的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用户可通过上述车钥匙以控制目标车辆解锁,具体可通过车钥匙唤醒该目标车辆中的CAN通信矩阵对应的休眠网络,并生成ACC_ON事件,该事件表示接通上述目标车辆部分电器电源(例如,CD、点烟器等等),发送上述ACC_ON事件到微控制器MCU模块(如图1B所示的微控制器MCU模块),并通过该微控制器MCU模块接收到用户针对该目标车辆的解锁指令,记录该解锁指令对应的第一时刻。
其中,上述CAN通信矩阵(CAN Communication Matrix)通常由整车厂进行定义,在车辆网络中,各个节点需要遵循该通信矩阵才能完成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102、计算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上一次锁车指令对应的时刻。
其中,上述第二时刻可指用户上一次锁车时产生锁车指令所对应的时刻。
其中,可由如图1B所示的微控制器MCU模块计算该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
其中,可通过上述差值确定用户在上一次锁车到本次解锁之间当前用车场景,该当前用车场景可包括:正常用车场景、短时间用车场景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其中,上述正常用车场景可理解为用户正常启动车辆并开走车辆等场景,上述短时间用车场景可理解为用户在锁车以后,由于一些情况(例如,忘记物品在后备箱等情况)而在短时间内返回到车辆附近,并需要打开后备箱、车门等等情况。
103、若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启动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
其中,上述预设阈值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该预设阈值可根据用户习惯而设定,该预设阈值可为根据该用户的用户习惯而设定的经验数据,设定为2min、5min、10min等等,具体的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具体实现中,上述预设阈值的可以通过收集该用户平时解锁和锁车用车习惯来进行收集,由于用户有时候会连续短时间内锁车和解锁,或者在地库进行找车的场景等等,因此,该预设阈值具体可设置为大于无效的锁车和解锁的频次。
举例来说,由于在一般情况下,微控制器MCU模块是不下电的,但是微处理器MPU模块可能会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可在确定该目标车辆熄火之后,通过微控制器MCU模块确定距离目标车辆中发动机熄火5min(也可设定为其他值,一般情况下,因为常规的锁车用车间隔超过5min以上,该用户基本上是远离该目标车辆了)内最后一次的锁车事件,并收集每一次该锁车事件对应的锁车时间T2;通过微控制器MCU模块计算上次锁车时间T2与本次解锁时间T1的间隔值,并确定该间隔值是否大于5min来判断,若大于该5min,则去除该次采集得到的间隔值,若小于或等于5min,则保留该次采集得到的间隔值;如此,可得到多个间隔值,计算上述多个间隔值对应的均值,可得到上述预设阈值;如此,通过上述方式可得到符合该用户习惯的预设阈值。
可选地,上述预设阈值也可通过如下算法得到,例如,保留每一次T2(上次锁车时间)-T1(本次解锁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tn,其中,n为正整数,以得到符合用户习惯的时间间隔集合{t1,t2,t3,t4......};若上述时间间隔过大,则确定用户当前用车对应的当前用车场景为正常用车场景;若上述时间间隔很小,则表示该时间间隔对应的场景为用户习惯锁车解锁车场景(有些用户习惯性的在车附近再次或多次进行锁车或者解锁场景等等(例如,该用户不确定车是否处于锁定状态,因此,重复操作车钥匙以进行解锁锁车,以进一步确定该车辆处于锁定状态))。
进一步地,可筛选出上述两种场景对应的时间间隔,上述两种场景均不满足上述短时间用车场景,并从上述{t1,t2,t3,t4......}集合中去除大于上述5min的所有数据,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5min以上的场景是上述正常用车场景,然后确定{t1,t2,t3,t4......}集合中的最大值,并将该最大值确定为预设阈值,即MAX{t1,t2,t3,t4....}(t<=5min);如此,可根据用户习惯对上述时间间隔进行筛选,以剔除掉不满足上述短时间用车场景的数据,以保证上述预设阈值设定的准确性,有利于识别效率。
其中,若上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可表明上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当前用车场景可能为短时间用车场景,进而,可进一步通过后续步骤判断该用户是否需要开启后备箱(通过摄像头进行模式识别),若模式识别成功,则可确定当前用车场景为短时间用车场景;若上述差值大于上述预设阈值,则可认为上述当前用车场景为正常用车场景。
可选地,还可设定最小时间间隔,该最小时间间隔可小于上述预设阈值,当上述预设阈值小于该最小时间间隔时,则可保持该目标车辆的解锁状态,以等待该用户用车。例如,上述最小时间间隔可设定为1min,上述预设阈值可设定为4min,若上述差值为45s,小于该最小时间间隔,该用户可能处于下车以后手滑锁上了车,并解锁继续开走车辆的场景,因此,此时无需进行后续步骤,可确定该场景不为短时间用车场景。
可选地,若所述差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且接收到针对所述目标车辆的锁车指令,则更新所述锁车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二时刻,如此,可在下一次循环执行上述步骤101之后的步骤,可用于下一次流程的计算。
其中,上述摄像头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例如,该摄像头可为360°全景摄像头、倒车影像摄像头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上述预设周期可为用户自行设定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该预设周期可为5min、8min、10min、1h等等,可在该预设周期内进行倒计时计算,并在该预设周期内通过上述摄像头对预设范围进行轮询拍摄。
其中,上述预设范围可为用户自行设定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该预设范围可为该摄像头的拍摄范围。
其中,上述模式识别可用于识别在近车环境中该用户的动作,例如,可为手势动作,若该手势动作满足开启车辆的后备箱的动作,则可确定该模式识别成功。
可选地,当车载设备具备上述模式识别(或者图像处理)的计算能力时,可在本地进行模式识别;若车载设备不具备计算能力,可将摄像头采集得到的多张手部图像上传到云端或者云服务器以实现对多张手部图像的模式识别或者图像处理,如此,有利于提高计算效率,并且不占用车载设备内部的内存空间,有利于节省计算资源。
可选地,在所述启动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之前,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A1、检测所述用户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距离;
A2、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则执行所述启动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的步骤。
其中,上述第一预设距离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可在上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以后,启动上述微处理器MPU模块,以通过该微处理器MPU模块控制并启动目标车辆中的蓝牙装置,通过该蓝牙装置检测该用户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距离,具体地,可通过蓝牙车钥匙和该蓝牙装置确定用户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距离。
其中,上述目标车辆中可包括多个蓝牙装置,可装载于整车的不同部位,以用于精确定位,例如,可通过装载于目标车辆的蓝牙装置,检测得到其与车钥匙之间的第一距离。
其中,若上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则可表明该用户可能需要开启该后备箱,则可启动上述摄像头,以通过该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上述预设范围内进行模式识别,可持续保持上述模式识别状态,直到模式识别成功或者超过预设周期。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需要上述目标车辆在一定周期内保持摄像头或者其他部件的轮询状态,以确定用户是否返回,有利于减少该目标车辆的功耗;可在用户与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距离满足第一预设距离以后,再通过摄像头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以进一步确定是否需要自动开启上述后备箱,当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以后,才开启上述后备箱,如此,有利于降低目标车辆的功耗,并且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通过所述摄像头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所述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可包括如下步骤:
31、通过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多张手部图像;
32、对所述多张手部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得到多个评价值;
33、选取所述多个评价值中大于预设评价值的手部图像为目标手部图像,得到至少一个目标手部图像;
34、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手部图像与预设手部图像进行匹配,在任意一个所述目标手部图像与所述预设手部图像匹配成功时,则确定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
35、若不存在任意一个所述目标手部图像与所述预设手部图像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失败。
其中,可通过上述摄像头对用户进行手势识别,以识别该用户是否符合手拿东西靠近后备箱的状态。
其中,上述预设评价值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在图像识别过程中,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像的图像质量,因此,可对摄像头拍摄的连续的多张手部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得到多个评价值。
具体地,可采用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对多帧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得到多个图像质量评价值,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平均灰度、均方差、熵、边缘保持度、信噪比等等,在对用户进行手势识别时,由于手势动作是指的连续时间内的手部的动作变化,每一图像对应的手势动作可能是不同的,当用户在保持一个动作时,手部动作的变化范围在短时间内可能变化不大,因此,可定义大于上述预设评价值的图像的质量为达标状态,即该图像的参数满足后续进行手势识别的图像参数,可以选取超过预设评价值的至少一个目标手部图像,以更精确的实现对手势的识别。
其中,上述预设手部图像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该预设手部图像可提前收集,可收集用户抓取后备箱或者开启后备箱或者按下后备箱开启按钮等等操作时的手部动作图像,并将该手部动作图像作为上述预设手部图像。
进一步地,可将上述至少一个目标手部图像与预设手部图像进行匹配,若任意一个目标手部图像与预设手部图像匹配成功,则可确定该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反之,则为模式识别失败。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步骤34,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手部图像与预设手部图像进行匹配,可包括如下步骤:对所述至少一个目标手部图像中任意一个所述目标手部图像i进行轮廓提取,得到每一所述目标手部图像中的手部轮廓;确定每一手部轮廓的坐标点集;根据所述坐标点集,确定每一目标手部图像中每一凹点以及每一凸点分别对应的坐标;根据每一所述凹点以及每一所述凸点分别对应的坐标,利用余弦定理计算每一所述手部轮廓中每两个手指之间的夹角;获取所述预设手部图像中每两个手指之间的预设夹角;计算所述夹角与所述预设夹角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若所述绝对值在预设区间内,则确定所述目标手部图像i与所述预设手部图像匹配成功。
其中,上述凸点可指手势轮廓中的凸起部位,凹点可指凹陷点位置,在手势轮廓中,凸起部位对应的可为手指部分,因此,可通过凸点确定每一手部轮廓中的手指。
其中,上述轮廓提取的算法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霍夫变换、canny算子等等,在此不做限定,特征点提取的算法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Harris角点、尺度不变特征提取变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上述预设手部图像可对应预设手势,该预设手势由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该预设手势可指用户打开上述后备箱所预设的标准手势;上述预设手势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点击手势、抓取手势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可事先对每一预设手部图像进行轮廓提取,以确定每一凸点和凹点的坐标,并根据上述坐标计算出每两根手指之间的预设夹角,并将该预设手部图像作为其对应的标准手势图像。
其中,上述预设区间可为用户自行设定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当夹角与上述预设夹角之间的差的绝对值在该预设区间内时,则可表明目标手部图像与预设手部图像中的两个手指对应的手势一致。
其中,在上述目标手部图像i中所有的每两个手指之间的夹角与预设手部图像中对应的每两个手指的预设夹角之间对比完成以后,则可确定该目标手部图像与预设手部图像匹配成功,则可确定上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
举例来说,如图1D所示,为一种智能开启后备箱的方法的场景示意图,当如图中所示的目标手部图像与预设手部图像匹配时,即从至少一个目标手部图像中检测到如图所示的手势时,则可确定模式识别成功,进一步地,可在后续检测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时,确定该用户的当前使用场景为短时间用车场景,则开启上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
104、若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则开启所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
其中,可对上述一定时间内获取的多个手部图像进行识别,当上述多个手部图像对应的手势为预设手势时,则可开启上述后备箱。
可选地,可在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以后,确定该用户的当前用车场景为短时用车场景,并开启上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
其中,上述当前用车场景可包括:正常用车场景、短时间用车场景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上述正常用车场景可理解为用户正常启动车辆并开走车辆等场景,上述短时间用车场景可理解为用户在锁车以后,由于一些情况(例如,忘记物品在后备箱等情况)而在短时间内返回,并需要开启后备箱、车门等等情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为用户需要开启后备箱,若用户需要开启的是车门等部位,本申请实施例也同样适用。
可选地,所述目标车辆包括微处理器MPU模块,在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B1、唤醒所述微处理器MPU模块,通过所述微处理器MPU模块检测所述用户与所述后备箱之间的第二距离;
B2、在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且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以后,执行所述开启所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其中,上述第二预设距离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由于用户在靠近目标车辆时,其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始终是在变化的,而微处理器MPU模块唤醒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该第二预设距离可设置为小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预设距离,例如,上述第一预设距离可设置为5m,上述第二预设距离可设置为1.5m。
其中,上述第一距离为当微处理器MPU模块未被唤醒,但是上述微控制器MCU模块一直处于启动状态时,通过微控制器MCU模块接收到用户的解锁指令以后检测车钥匙与目标车辆之间的距离得到,此时用户距离该目标车辆的距离可能还远,可不唤醒MPU模块;当MPU模块被唤醒以后,该第二距离为微处理器MPU模块检测车钥匙与后备箱之间的距离得到,如此,可节省微控制器MCU模块的功耗,上述开启目标车辆的后备箱的步骤是由该MPU模块执行的。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上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以确定该用户靠近后车厢,并通过模式识别成功,以确定该用户想要开启后备箱以获取物品;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以后,则可执行通过微处理器MPU模块开启后备箱的步骤,如此,可提高确定需要开启后备箱的准确率,并有利于降低目标车辆(例如,摄像头或者微控制器MCU模块等等)的功耗。
可选地,若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失败,或者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则控制所述微处理器MPU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若上述任意一个条件不符合条件,即在预设周期内摄像头模式识别失败,或者第二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则确定该用户没有开启后备箱的意图,则可控制上述微处理器MPU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可选地,可在上述后备箱被开启以后,通过微处理器MPU模块标记该后备箱开启过。
可选地,若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行程结束,或者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门被开启,则检测是否有针对所述后备箱的标记信息,所述标记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后备箱内保存有物品;若检测到所述标识信息,则向所述用户推送预设语音信息,所述预设语音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不要遗落所述物品。
其中,上述标记信息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上述标记信息用于确定该后备箱是否被开启过,具体地,若上述后备箱被开启过,则可以检测到上述标记信息,若未检测到标记信息,则可确定该后备箱上一次未被开启过。
其中,上述预设语音信息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在此不作限定。该预设语音信息可用于提醒用户不要遗落物品。
其中,可通过上述摄像头检测后备箱中是否放置有物品,或者当用户在后备箱存放物品以后,可生成一个物品标识,以标记用户在后备箱存放有物品,当用户将该物品拿出以后,则删除该物品标识。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后备箱中存放有物体,可在行程结束或者车门被开启以后,通过语音提醒用于不要遗落物品,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开启智能开启后备箱的方法,应用于车载设备,可接收用户针对目标车辆的解锁指令,记录所述解锁指令对应的第一时刻;计算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上一次锁车指令对应的时刻;若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启动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若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则开启所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如此,可通过两次用车之间的时间差,以及通过摄像头进行模式识别成功以后,确定该用户用车场景为短时间用车场景,则可自动开启目标车辆的后备箱,不需要用户经过复杂操作以开启后备箱,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与上述一致地,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启后备箱的方法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智能开启后备箱的方法,应用于车载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201、接收用户针对目标车辆的解锁指令,记录所述解锁指令对应的第一时刻。
202、计算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上一次锁车指令对应的时刻。
203、若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检测所述用户与所述后备箱之间的第一距离。
204、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则执行所述启动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的步骤。
205、唤醒所述微处理器MPU模块,通过所述微处理器MPU模块检测所述用户与所述后备箱之间的第二距离。
206、在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且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以后,则执行所述开启所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207、若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失败,或者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则控制所述微处理器MPU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208、若所述差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且接收到针对所述目标车辆的锁车指令,则更新所述锁车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二时刻。
可选地,上述步骤201-步骤208的具体描述可参照图1C所描述的智能开启后备箱的方法的步骤101-步骤104的对应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开启后备箱的方法,应用于车载设备,接收用户针对目标车辆的解锁指令,记录所述解锁指令对应的第一时刻;计算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上一次锁车指令对应的时刻;若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检测所述用户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距离;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则执行所述启动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的步骤;唤醒所述微处理器MPU模块,通过所述微处理器MPU模块检测所述用户与所述后备箱之间的第二距离;在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且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以后,则执行所述开启所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如此,可在两次用车之间的时间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之后,执行通过摄像头进行模式识别,并唤醒微处理器MPU模块,通过该微处理器MPU模块检测用户与后备箱之间的第二距离,有利于节省目标车辆的功耗,并在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以后,且上述模式识别成功以后,确定该用户用车场景为短时间用车场景,并自动开启目标车辆的后备箱,不需要用户经过复杂操作以开启后备箱,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与上述一致地,以下为实施上述智能开启后备箱的方法的装置,具体如下:
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启后备箱的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智能开启后备箱的装置,应用于车载设备,包括:接收单元301、计算单元302、模式识别单元303和开启单元304,具体如下:
所述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用户针对目标车辆的解锁指令,记录所述解锁指令对应的第一时刻;
所述计算单元302,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上一次锁车指令对应的时刻;
所述模式识别单元303,若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启动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
所述开启单元304,用于若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则开启所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
其中,上述接收单元301可用于实现上述步骤101所描述的方法,计算单元302可用于实现上述步骤102所描述的方法,模式识别单元303可用于实现上述步骤103所描述的方法,开启单元304可用于实现上述步骤104所描述的方法,以下如此类推。
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智能开启后备箱的装置,可接收用户针对目标车辆的解锁指令,记录所述解锁指令对应的第一时刻;计算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上一次锁车指令对应的时刻;若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启动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若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则开启所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如此,可通过两次用车之间的时间差,以及通过摄像头进行模式识别成功以后,确定该用户用车场景为短时间用车场景,则可自动开启目标车辆的后备箱,不需要用户经过复杂操作以开启后备箱,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摄像头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所述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方面,所述模式识别单元303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多张手部图像;
对所述多张手部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得到多个评价值;
选取所述多个评价值中大于预设评价值的手部图像为目标手部图像,得到至少一个目标手部图像;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手部图像与预设手部图像进行匹配,在任意一个所述目标手部图像与所述预设手部图像匹配成功时,则确定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
若不存在任意一个所述目标手部图像与所述预设手部图像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失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智能开启后备箱的装置的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与上述一致地,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车载设备,如图所示,该车载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接收用户针对目标车辆的解锁指令,记录所述解锁指令对应的第一时刻;
计算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上一次锁车指令对应的时刻;
若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启动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
若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则开启所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
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车载设备,可接收用户针对目标车辆的解锁指令,记录所述解锁指令对应的第一时刻;计算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为上一次锁车指令对应的时刻;若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启动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若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则开启所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如此,可通过两次用车之间的时间差,以及通过摄像头进行模式识别成功以后,确定该用户用车场景为短时间用车场景,则可自动开启目标车辆的后备箱,不需要用户经过复杂操作以开启后备箱,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之前,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检测所述用户与所述目标车辆之间的第一距离;
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则执行所述启动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在预设周期内对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的步骤。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摄像头在所述预设周期内对所述预设范围进行模式识别方面,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通过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多张手部图像;
对所述多张手部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得到多个评价值;
选取所述多个评价值中大于预设评价值的手部图像为目标手部图像,得到至少一个目标手部图像;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手部图像与预设手部图像进行匹配,在任意一个所述目标手部图像与所述预设手部图像匹配成功时,则确定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
若不存在任意一个所述目标手部图像与所述预设手部图像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目标车辆包括微处理器MPU模块,在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唤醒所述微处理器MPU模块,通过所述微处理器MPU模块检测所述用户与所述后备箱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且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成功以后,执行所述开启所述目标车辆的后备箱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若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摄像头模式识别失败,或者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则控制所述微处理器MPU模块进入休眠状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若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行程结束,或者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门被开启,则检测是否有针对所述后备箱的标记信息,所述标记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后备箱内保存有物品;
若检测到所述标识信息,则向所述用户推送预设语音信息,所述预设语音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不要遗落所述物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若所述差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且接收到针对所述目标车辆的锁车指令,则更新所述锁车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二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智能开启后备箱的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存储/分布在合适的介质中,与其它硬件一起提供或作为硬件的一部分,也可以采用其他分布形式,如通过Internet或其它有线或无线电信系统。
本申请是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智能开启后备箱的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智能开启后备箱的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智能开启后备箱的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智能开启后备箱的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