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5838A -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5838A
CN114615838A CN202011435572.4A CN202011435572A CN114615838A CN 114615838 A CN114615838 A CN 114615838A CN 202011435572 A CN202011435572 A CN 202011435572A CN 114615838 A CN114615838 A CN 114615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ed
structures
housing assembly
glass body
fro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55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15838B (zh
Inventor
邹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55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5838B/zh
Priority to EP21902181.3A priority patent/EP425088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22256 priority patent/WO202212147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5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5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15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5838B/zh
Priority to US18/317,817 priority patent/US2023029245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5/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etch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3/00Other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C23/0075Cleaning of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8/00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 C03C2218/30Aspects of 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not covered above
    • C03C2218/32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8/00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 C03C2218/30Aspects of 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not covered above
    • C03C2218/34Mas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玻璃本体,所述玻璃本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微米级的尖状凸起结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包括尖端、底部,以及由所述尖端向所述底部延伸的三个棱切面,其中,在多个所述尖状凸起结构中,至少95%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的长宽比为1:(0.6‑31/2/2)。该壳体组件可以实现防指纹和防眩光的效果,同时尖状凸起结构具有多个棱切面,可以对光线就行反射,产生珠光效果,极大提升了壳体组件的外观,并且大部分的尖状凸起结构的长宽相差不大,使得尖状凸起结构在不同角度下的珠光效果相同,提高珠光效果的一致性。本申请还提供了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外观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为了满足越来越高的用户审美要求,电子设备的外观也需要不断发展丰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该壳体组件具有防眩光效果以及珠光效果,可以呈现闪闪发光的视觉效果,极大提升了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的外观表现力,增强产品竞争力。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玻璃本体,所述玻璃本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微米级的尖状凸起结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包括尖端、底部,以及由所述尖端向所述底部延伸的三个棱切面,其中,在多个所述尖状凸起结构中,至少95%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的长宽比为1:(0.6-31/2/2)。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蒙砂液,对玻璃本体前体的第一表面进行蒙砂处理并清洗,得到壳体组件,其中,所述蒙砂液包含氟硅酸,在所述蒙砂液中,与所述氟硅酸反应的阳离子为铵离子;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微米级的尖状凸起结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包括尖端、底部,以及由所述尖端向所述底部延伸的三个棱切面,其中,在多个所述尖状凸起结构中,至少95%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的长宽比为1:(0.6-31/2/2)。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和主板,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玻璃本体,所述玻璃本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微米级的尖状凸起结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包括尖端、底部,以及由所述尖端向所述底部延伸的三个棱切面,其中,在多个所述尖状凸起结构中,至少95%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的长宽比为1:(0.6-31/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的表面具有多个微米级的尖状凸起结构,使得壳体组件具有防指纹和防眩光的效果,同时该尖状凸起结构具有多个棱切面,可以对光线就行反射,产生珠光效果,极大提升了壳体组件的外观,并且大部分的尖状凸起结构的长宽相差不大,尖状凸起结构形貌均一性好,在不同角度下的珠光效果相同,提高珠光效果的一致性;该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设备的外观变现力和产品竞争力提升,更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区域A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玻璃本体第一表面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的外观效果图。
图8为实施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的表面微观结构示意图。
图9为对比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的表面微观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玻璃本体-10,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尖状凸起结构-11,尖端-111,底部-112,棱切面-113,装饰层-20,壳体组件-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壳体组件100包括玻璃本体10,玻璃本体10具有第一表面101,第一表面101上具有多个微米级的尖状凸起结构11。请参阅图2,为图1中区域A的放大图,其中,尖状凸起结构11包括尖端111、底部112,以及由尖端111向底部112延伸的三个棱切面113,在多个所述尖状凸起结构11中,至少95%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为1:(0.6-31/2/2)。
在本申请中,玻璃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上具有多个微米级的尖状凸起结构11,使得壳体组件100具有蒙砂效果,尖状凸起结构11与手指接触面积小,从而实现防指纹、防划伤、防眩光的效果;进一步的,尖状凸起结构11具有多个棱切面113,光线在棱切面113上发生反射,由于棱切面113角度不同,从而可以产生不同方向上的反射光,实现闪闪发光的珠光效果,极大地丰富了壳体组件100的视觉效果,同时大部分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相差不大,形貌尺寸均一性好,从而使得多个棱切面113之间的面积相差不大,在不同棱切面113产生的反射光强度相近,保证了尖状凸起结构11在不同角度下闪光强度的一致性,提高珠光效果的一致性和均匀性。相关技术中,壳体组件100仅仅具有蒙砂效果,表面几乎为圆形颗粒状的凸起,粒径小,容易产生漫反射,无珠光效果,需要配合珠光油墨使用,才能具有珠光;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100避免了珠光油墨的使用,节省了制作流程和成本,同时,第一表面101上的尖状凸起结构11形貌均匀性好,长宽相差不大,使得珠光效果在不同角度下都能够均匀、一致,提升了壳体组件100外观效果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可以理解的,玻璃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即为壳体组件100的第一表面101,玻璃本体10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尖状凸起结构11。请参阅图1,玻璃本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其中第二表面102可以具有尖状凸起结构11,也可以不具有尖状凸起结构11,对此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
在本申请中,玻璃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上具有多个微米级的尖状凸起结构11,尖状凸起结构11包括尖端111、底部112,以及由尖端111向底部112延伸的三个棱切面113,光线在多个棱切面113上发生反射,从而使得该尖状凸起结构11成为闪光点,多个尖状凸起结构11使得壳体组件100呈现出闪闪发光的视觉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尖状凸起结构11由尖端111、底部112,以及由尖端111向底部112延伸的三个棱切面113组成。在尖状凸起结构11尺寸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于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棱切面113结构,三个棱切面113中每一个棱切面113的面积都比较大,从而能够反射更多的光线,产生更加强烈的闪光效果;同时,尖状凸起结构11的形貌均一,每一尖状凸起结构11的珠光效果相似,提升了壳体组件100在宏观上的珠光效果均一性。此时,三个棱切面113两两相交,形成三条棱边。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尖状凸起结构11可以为三棱锥和类三棱锥中的至少一种。此时,尖状凸起结构11为(类)三棱锥,使得棱切面113的面积分布更趋近于一致,形貌结构均一,不同角度的闪光效果一致性强,从而使得第一表面101的微观结构均匀性优异,更好地提升了宏观上壳体组件100的珠光效果均匀性,提升壳体组件100品质。在本申请中,类三棱锥为与三棱锥类似的结构,例如,类三棱锥的尖端111为面状等。在本申请中,尖状凸起结构11可以和(类)三棱锥形貌结构大致一致即可,允许存在一定的偏差。此时,三个棱切面113两两相交,形成三条棱边。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玻璃本体第一表面的俯视图,其中,玻璃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上尖状凸起结构11为三棱锥,在光线照射在尖状凸起结构11上时,会在棱切面113产生强烈的反射,如镜面反射等,从而产生闪闪发光的效果,提升壳体组件100的视觉效果。
在本申请中,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度为尖状凸起结构11在第二表面102上的正投影的轮廓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间距的最大值;宽度为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该正投影的轮廓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间距的最大值;高度为尖状凸起结构11中尖端111至底部112之间的间距。由于尖状凸起结构11为微米级结构,尺寸较小,相对来说,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为1:(0.6-31/2/2),即1:
Figure BDA0002827321860000051
长宽相差不大,高度在微米级范围内,使得尖状凸起结构11的多个棱切面113之间的面积相差不大,从而在不同棱切面113产生的反射光强度相近,保证了尖状凸起结构11在不同角度下闪光强度的一致性,提高珠光效果的一致性和均匀性。在本申请中,在多个尖状凸起结构11中,至少95%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为1:(0.6-31/2/2)。可以理解的,以第一表面101上所有尖状凸起结构11的数量为100%,其中至少95%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满足上述条件。具体的,可以通过对单位面积内的尖状凸起结构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测量,并计算长宽比,通过分析得到其中有至少95%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在上述范围内。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满足该条件,从而使得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相差不大,均匀性好。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为至少96%、至少97%、至少98%、至少99%等。在一实施例中,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为1:(0.6-31/2/2)。所有尖状凸起结构11满足上述条件,从而使得形貌均匀一致性高,宏观上的珠光效果更加均一。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尖状凸起结构11中,至少95%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为1:(0.6-31/2/2)。当尖状凸起结构11为三棱锥或类三棱锥时,使得尖状凸起结构11在第二表面102上的正投影更接近于正三角形,形貌结构更加规整,有利于珠光效果均匀性的提升。进一步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为1:31/2/2。当尖状凸起结构11为三棱锥或类三棱锥时,使得尖状凸起结构11在第二表面102上的正投影为正三角形,形貌均匀一致度佳,珠光效果一致性优异。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为1:(0.6-0.7)。具体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可以但不限于为1:0.62、1:0.63、1:0.65、1:0.67、1:0.68、1:0.71、1:0.72、1:0.75、1:0.76、1:0.77、1:0.78、1:0.79、1:0.8、1:0.81、1:0.82、1:0.84、1:0.85、1:0.86等。在一实施例中,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度为20μm-200μm。进一步的,长度为20μm-100μm。具体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度可以但不限于为20μm、35μm、50μm、60μm、80μm、95μm、100μm、110μm、120μm、135μm、150μm、165μm、170μm、180μm、190μm、200μm等。在另一实施例中,尖状凸起结构11的宽度为15μm-160μm。进一步的,宽度为20μm-150μm。具体的,宽度可以但不限于为20μm、25μm、30μm、50μm、65μm、80μm、90μm、100μm、110μm、125μm、130μm、145μm、150μm等。在又一实施例中,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度为20μm-200μm,宽度为15μm-160μm。在上述范围内的尖状凸起结构11之间的形貌尺寸差异较小,从而保证了第一表面101宏观上外观效果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至少95%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为1:(0.6-31/2/2),这些尖状凸起结构11均匀分布在第一表面101上,可以提升珠光效果的均匀性。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度和高度比大于7。从而使得微米级的尖状凸起结构11中,高度的变化不会过多影响尖状凸起结构11的形貌,从而保证尖状凸起结构11形貌均一性,以及珠光效果的均匀性。在一实施例中,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宽比为1:(0.6-31/2/2),且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度和高度比大于7。进一步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度和高度比大于10。更进一步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度和高度比不大于400。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表面101的粗糙度,使得具有良好的防指纹、防眩光、防滑效果。在一实施方式中,尖状凸起结构11的高度为0.5μm-3μm。从而使得玻璃本体10具有蒙砂触感,具有防指纹效果,同时又不会过多增加立体触感,保持顺滑的手感。进一步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高度为1μm-2.5μm。更进一步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高度为1.2μm-2.2μm。具体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高度可以但不限于为0.5μm、0.6μm、0.8μm、1μm、1.5μm、2μm、2.5μm、3μm等。
在本申请中,相邻尖状凸起结构11之间可以无缝连接,也可以具有间距。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相邻尖状凸起结构11之间的间距为0μm-30μm,以实现密集或相对分散的珠光效果。可以理解的,相邻尖状凸起结构11之间的间距为相邻尖状凸起结构11在第二表面102上的正投影轮廓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具体的,相邻尖状凸起结构11之间的间距可以但不限于为0μm、0.5μm、3μm、5μm、10μm、16μm、20μm、25μm、30μm等。在一实施例中,长宽比为1:(0.6-31/2/2)的尖状凸起结构11均匀分散设置在第一表面101上,第一表面101上任意相邻的尖状凸起结构11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三个棱切面113的面积比为1:(0.9-1):(0.9:1),棱切面113面积相近,从而在不同角度下的珠光效果一致性高。进一步的,三个棱切面113的面积比为1:(0.95-1):(0.95:1)。在本申请中,棱切面113与第二表面102具有锐角夹角。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锐角夹角为10°-80°,从而使得棱切面113可以在更大角度范围内使入射光反射,产生闪闪发光的效果。进一步的,锐角夹角为30°-60°。具体的,锐角夹角可以但不限于为10°、20°、30°、40°、50°、60°、70°、80°等。在本申请中,相邻棱切面113之间具有夹角。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相邻棱切面11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从而能够极大地增强反射光的强度,提升珠光效果。
在本申请中,尖状凸起结构11为三棱锥和类三棱锥中的至少一种时,三个棱切面113两两相交,形成了三条棱边。可以理解的,此时尖状凸起结构11在第二表面102上的正投影为三角形,尖状凸起结构11的长度即为三角形的最大边长,宽度即为与最大边长对应的端点到最大边长的高度值。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尖状凸起结构11具有第一棱边、第二棱边和第三棱边。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棱边、第二棱边和第三棱边的长度比为1:(0.8-1):(0.8:1)。三条棱边长度相近,使得尖状凸起结构11中的棱切面113面积相近,从而在不同角度下的珠光效果一致性高。进一步的,第一棱边、第二棱边和第三棱边的长度比为1:(0.9-1):(0.9:1)。具体的,第一棱边的长度可以但不限于为15μm-55μm。在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棱边与尖状凸起结构11的高度比值为1:(0.01-15)。从而使得尖状凸起结构11的形貌相对均匀一致,提升珠光效果的强度。进一步的,第一棱边与尖状凸起结构11的高度比值为1:(0.5-10)。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100的至少一部分是由玻璃本体10构成,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具有蒙砂效果,并且还有闪闪发光的珠光效果,视觉效果丰富,表现力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0中的部分是由玻璃本体10组成,部分由其他材质组成,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的不同材质区域具有不同的外观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壳体组件100的外观表现力。在另一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0由玻璃本体10形成,从而使得整个壳体组件100具有蒙砂和珠光效果,整体一致性佳。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组件100由玻璃本体10形成。可以理解的,壳体组件100在使用中具有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此时,第一表面101为壳体组件100的外表面或外表面的一部分,以使得壳体组件100的蒙砂效果和珠光效果均能够呈现。
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组件100还包括设置在玻璃本体10第二表面102的装饰层20。具体的,装饰层20可以但不限于为颜色层、光学膜层、纹理层、防护层和盖底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颜色层用于提供色彩,光学膜层可以产生光影流动的视觉效果,纹理层可以提供纹理效果,防护层用于对壳体组件100产生保护作用,盖底层能够对壳体组件100的一侧光线进行遮挡。在一实施例中,纹理层、光学膜层、颜色层和盖底层依次设置在玻璃本体10的第二表面102。在另一实施例中,光学膜层、颜色层和盖底层依次设置在玻璃本体10的第二表面102。在又一实施例中,防护层设置在玻璃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从而对壳体组件100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的,防护层的厚度小于50μm,从而可以壳体组件100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又不会影响第一表面101上尖状凸起结构11的珠光效果。
在本申请中,玻璃本体10可以为2D结构、2.5D结构或3D结构,具体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进行选择,从而决定了壳体组件100的形状结构。玻璃本体10和壳体组件100的厚度也可以根据应用需要进行选择,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分别选自0.1mm-1mm、0.2mm-0.8mm或0.3mm-0.6mm等。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101的表面粗糙度为0.5μm-3μm。表面粗糙度过小,影响蒙砂效果和珠光效果,表面粗糙度过大,影响壳体组件100的触感;第一表面101的表面粗糙度为0.5μm-3μm时,可以使壳体组件100具有明显的触感和立体感,优异的防指纹、防眩光、防滑效果,同时尖状凸起结构11的分布更加密集,尖状凸起结构11之间的间距更小,使得在相同范围内的壳体组件100具有更加强烈的珠光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01的表面粗糙度为0.7μm-1.1μm。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表面具有良好的蒙砂效果,珠光效果更加细腻、均匀。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01的表面粗糙度为1.5μm-2.5μm。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表面具有良好的蒙砂效果和珠光效果,有明显的立体触感,防指纹、防滑效果更加。具体的,第一表面101的表面粗糙度可以但不限于为0.5μm、0.6μm、0.8μm、0.9μm、1μm、1.2μm、1.3μm、1.4μm、1.6μm、1.7μm、1.8μm、1.9μm、2μm、2.1μm、2.2μm、2.3μm、2.4μm、2.6μm、2.7μm、2.8μm或2.9μm。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玻璃本体10的雾度为30%-90%。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产生朦胧的视觉效果,提升美感。在一实施例中,玻璃本体10的雾度为30%-50%。玻璃本体10雾度不高,从而使得壳体组件100具有隐约可见的视觉效果。在另一实施例中,玻璃本体10的雾度为70%-90%。玻璃本体10具有较高的雾度,使得壳体组件100具有较好的遮挡作用。具体的,玻璃本体10的雾度可以但不限于为30%、40%、50%、55%、60%、70%、75%、80%、88%、90%等。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玻璃本体10的透过率为10%-80%。在本申请中,玻璃本体10的透过率为在420nm-780nm波长下的光线的透过率。该玻璃本体10具有较宽的透过率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需的透过率。在一实施例中,玻璃本体10的透过率为10%-30%。此时,玻璃本体10的透过率较低,从而使得反射的光线较多,进而会产生较强的珠光效果。在另一实施例中,玻璃本体10的透过率为50%-80%。此时,玻璃本体10具有较高的透过率,通透性更好,外观表现力更强。具体的,玻璃本体10的透过率可以但不限于为10%、20%、30%、40%、50%、60%、70%、75%、80%等。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玻璃本体10为强化玻璃。从而使得玻璃本体10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提升壳体组件100的使用寿命。在一实施例中,玻璃本体10的抗冲击强度可以为500MPa-800MPa。进一步的,玻璃本体10的抗冲击强度可以为550MPa-700MPa。具体的,玻璃本体10的抗冲击强度可以但不限于为500MPa、580MPa、600MPa、650MPa、690MPa、700MPa、730MPa、800MPa等。
在本申请中,玻璃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由于具有多个尖状凸起结构11,使得壳体组件100具有优异的耐摩擦、耐脏、耐腐蚀的性能。在一实施方式中,在负载1kg、速率为50次/min、行程为40nm的灰橡皮摩擦第一表面101,耐摩擦次数不小于1300次。进一步的,耐摩擦次数不小于1500次。更进一步的,耐摩擦次数不小于1800次。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负载1kg、速率为50次/min、行程为40nm的灰橡皮以及人工汗同时摩擦第一表面101,耐摩擦次数不小于200次。在又一实施方式中,通过牛仔布进行干摩测试,耐摩擦次数不小于2.5万次。进一步的,耐磨次数不小于2.9万次。更进一步的,耐磨次数不小于3万次。在又一实施方式中,通过牛仔布进行湿摩测试,耐摩擦次数不小于1.8万次。进一步的,耐磨次数不小于2万次。更进一步的,耐磨次数不小于2.1万次。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100能够满足2H的振动耐磨测试。在又一实施方式中,使用BONSTAR 0000#钢丝绒,负重1kg,钢丝绒面积为20mm×20mm,频率为60次/min,行程为30mm-40mm,摩擦至少2500次表面无划痕。进一步的,摩擦至少2700次表面无划痕。
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100具有蒙砂效果,实现防指纹和防眩光,同时第一表面101能够对光线就行反射,产生珠光效果,极大提升了壳体组件100的外观,且第一表面101上的珠光效果的一致性、均匀度高,视觉效果好。
本申请还提供的了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包括:
提供蒙砂液,对玻璃本体前体的第一表面进行蒙砂处理并清洗,得到壳体组件,其中,蒙砂液包含氟硅酸,在蒙砂液中,与氟硅酸反应的阳离子为铵离子;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微米级的尖状凸起结构,尖状凸起结构包括尖端、底部,以及由尖端向底部延伸的三个棱切面,其中,在多个尖状凸起结构中,至少95%的尖状凸起结构的长宽比为1:(0.6-31/2/2)。
在本申请中,通过蒙砂液与玻璃本体前体反应生成氟硅酸盐晶体,氟硅酸盐晶体附着至玻璃本体前体的第一表面101,有晶体附着的位置会阻挡反应的进行,未有晶体附着的区域会继续反应;蒙砂处理后,玻璃本体前体变为玻璃本体10,将附着有氟硅酸盐晶体的玻璃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进行清洗,得到了成型在玻璃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上的尖状凸起结构11,制得壳体组件100;尖状凸起结构11的形貌与生成的晶体形貌有关,本申请蒙砂液中阳离子为铵离子,从而使得绝大部分的氟硅酸盐为氟硅酸铵,氟硅酸铵为多棱锥形状,从而可以形成上述尖状凸起结构11。可以理解的,玻璃中可能存在含镁化合物、含钾化合物等,氟硅酸与这些物质也可以形成氟硅酸盐,相较于氟硅酸铵,这类氟硅酸盐含量很少,不会影响或改变氟硅酸铵晶体形貌以及最终形成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形貌。该壳体组件10的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流程少,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成本低,制得的壳体组件10不仅具有蒙砂、防指纹、防眩光、防滑等效果,还成型出闪闪发光的珠光效果,外观表现力强。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进行蒙砂处理之前,还可以包括对玻璃本体前体进行清洗处理。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为对玻璃本体前体进行水洗和酸洗,以去除玻璃本体前体表面的脏污。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对玻璃本体前体进行水洗20s-30s,然后采用质量浓度为5%的氢氟酸对玻璃本体前体进行酸洗15s-20s,以去除玻璃本体前体表面油污和较难去除的脏污,以达到整体而均匀的清洁和活化的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进行蒙砂处理之前,还可以包括对本体前体中不进行蒙砂处理的表面上设置保护层。从而对不进行蒙砂处理的表面进行保护,防止与蒙砂液进行接触。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在玻璃本体前体的一侧表面设置耐酸性油墨,形成保护层。进一步的,在蒙砂处理后,还包括去除保护层。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进行蒙砂处理之前,还可以包括将蒙砂液熟化24h-36h。通过熟化处理,使得蒙砂液成分混合均匀,并在此过程中使得蒙砂液内部缓慢产生出氢氟酸,有利于蒙砂处理的进行,同时相比于直接加入氢氟酸,通过间接方式生成的氢氟酸在蒙砂处理中,反应更加缓和安全。进一步的,熟化温度为20℃-50℃。更进一步的,熟化温度为25℃-40℃,时间为28h-35h。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进行蒙砂处理之前,还可以包括对玻璃本体前体和蒙砂液分别进行降温处理。从而可以减缓后续反应的速度,提升晶体分布的均匀性,以及形成的尖状凸起结构11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将4℃-10℃的水处理玻璃本体前体5s-20s,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数计,蒙砂液包括氟铵盐60份-100份、氟硅酸2.5份-10份、无机酸35份-50份,以及水30份-50份。蒙砂液中氟铵盐与无机酸生成氢氟酸,氢氟酸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氟硅酸(4HF+SiO2→SiF4+2H2O),氟硅酸与氟铵盐中的铵离子反应生成氟硅酸铵(H2SiF6+2NH4 +→(NH4)2SiF6+2H+)。在上述蒙砂液中,无机酸用于提供氢离子,氟铵盐用于提供氟离子和铵离子,以便于氢氟酸和氟硅酸铵的产生,从而可以使壳体组件100具有蒙砂和珠光效果;氟硅酸用于生成氟硅酸盐,同时还可以使初始形成的氟硅酸盐浓度达到饱和状态,从而使得氟硅酸盐结晶析出附着在玻璃表面。进一步的,重量份数计,蒙砂液包括氟铵盐70份-95份、氟硅酸3份-9份、无机酸38份-50份,以及水38份-50份。在一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蒙砂液中氟铵盐占70份-95份、75份-90份或80份-90份。具体的,蒙砂液中氟铵盐占60份、65份、75份、80份、85份、90份等。在另一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蒙砂液中氟硅酸占3份-9份、4份-9份或5份-8份。具体的,蒙砂液中氟铵盐占3份、3.5份、4.5份、5.5份、6份、7份等。在又一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蒙砂液中无机酸占38份-50份、40份-48份或42份-47份。具体的,蒙砂液中氟铵盐占39份、40份、42份、45份、48份、49份等。在又一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蒙砂液中水占38份-50份、40份-48份或43份-47份。具体的,蒙砂液中水占39份、40份、41份、44份、45份、49份等。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氟铵盐包括NH4HF2和NH4F中的至少一种,均能够提供氟离子和铵离子。进一步的,NH4HF2和NH4F的摩尔为1:(0.8-1.2)。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无机酸可以但不限于硝酸、盐酸、硫酸等。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数计,蒙砂液包括NH4HF230份-50份、NH4F30份-50份、氟硅酸2.5份-10份、无机酸35份-50份,以及水30份-50份。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计,蒙砂液包括NH4HF230份-40份、NH4F 40份-50份、氟硅酸3份-7份、无机酸40份-50份,以及水38份-45份。更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计,蒙砂液包括NH4HF232份-48份、NH4F 41份-48份、氟硅酸3.5份-6份、无机酸40份-47份,以及水40份-44份。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蒙砂处理的温度为5℃-40℃,时间为1min-10min。选择上述蒙砂处理条件,可以使得氟硅酸盐能够很好地附着在玻璃本体前体表面,有利于尖状凸起结构11的形成;蒙砂处理时间过长,生成的氟硅酸盐已完全覆盖玻璃本体前体表面,无需再延长反应时间,避免制备成本的增加;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可以根据氟硅酸盐完全覆盖玻璃本体前体表面的时间控制蒙砂处理的时间。进一步的,蒙砂处理的温度为15℃-35℃,时间为2min-8min。更进一步的,蒙砂处理的温度20℃-32℃,时间为3min-7min。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将玻璃浸入蒙砂液中,进行蒙砂处理。具体的,蒙砂处理的温度可以但不限于为5℃、10℃、15℃、20℃、27℃、30℃、34℃、40℃等,时间可以但不限于为1min、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
在本申请中,蒙砂处理后,玻璃本体前体变为玻璃本体10,玻璃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上附着有氟硅酸盐;将玻璃本体10与蒙砂液分离,并对蒙砂处理的第一表面101进行清洗,去除氟硅酸盐晶体,即可得到壳体组件100。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用水进行清洗处理。在一实施例中,水洗的温度为20℃-40℃,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为25℃、30℃、35℃、38℃或40℃。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对壳体组件100进行强化处理;也就是说,对玻璃本体10进行强化处理。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化学强化法对玻璃本体10进行强化处理。具体的,可以但不限于为将玻璃本体10进行盐浴,盐浴包括钠盐和钾盐中的至少一种,温度为400℃-500℃,时间为2h-10h。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对壳体组件100进行CNC加工处理,以得到满足应用需求的壳体组件100。
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得到蒙砂和珠光效果同时实现的壳体组件100,极大改善和提升了壳体组件100的外观效果,有利于其应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手表、MP3、MP4、GPS导航仪、数码相机等。下面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100和主板。具有上述壳体组件100的电子设备不仅可以具有蒙砂效果,实现防指纹、防眩光、防滑,同时还具有珠光效果,显著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满足用户需求。
实施例1
一种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30重量份的NH4HF2、40重量份的NH4F、5重量份的氟硅酸、50重量份的硝酸,以及50重量份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并熟化处理24h。
在玻璃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油墨保护层后,将玻璃置于上述蒙砂中进行蒙砂处理,处理温度为30℃,处理时间为4min。
将蒙砂处理后的玻璃取出,并进行水洗,以及去除油墨保护层得到壳体组件。
对比例1
一种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30重量份的氟化钾、20重量份的硫酸,10重量份的高岭土,及40重量份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并熟化处理24小时;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的条件一致。
通过肉眼观察实施例1和对比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可以明显看出,实施例1的壳体组件不仅具有蒙砂效果,还具有珠光效果,在转动壳体组件时,会出现细腻的、闪闪发光的效果,而对比例1制得的玻璃仅仅具有蒙砂效果,无珠光产生。对实施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进行拍照,结果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其具有明显的珠光效果,闪光强度佳。
通过透光率仪(550nm波长)、雾度仪和粗糙度仪检测实施例1和对比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性能。其中,实施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的透过率为50%、雾度为80%,第一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μm;对比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的透过率为60%、雾度为50%,蒙砂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3μm。
采用基恩士光学显微镜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表面的微观结构进行检查,结果如图8和图9所示,其中,图8为实施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的表面微观结构示意图,图9为对比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的表面微观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实施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的表面上具有多个尖状凸起结构,而对比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球状颗粒,微观形貌具有很大差异,并且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凸起的尺寸也具有很大差异。
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进行表1中所示的检测,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实施例1制得的壳体组件耐脏污、耐磨性能远远优于对比例1制得壳体组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表1检测项目
Figure BDA0002827321860000141
表2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827321860000142
Figure BDA0002827321860000151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本体,所述玻璃本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微米级的尖状凸起结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包括尖端、底部,以及由所述尖端向所述底部延伸的三个棱切面,其中,在多个所述尖状凸起结构中,至少95%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的长宽比为1:(0.6-31/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状凸起结构为三棱锥和类三棱锥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尖状凸起结构中,至少95%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的长宽比为1:(0.7-31/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状凸起结构的高度为0.5μm-3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状凸起结构的长度为20μm-200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尖状凸起结构之间的间距为0μm-3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5μm-3μm,所述玻璃本体的雾度为30%-90%,透过率为10%-8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本体为强化玻璃。
9.一种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蒙砂液,对玻璃本体前体的第一表面进行蒙砂处理并清洗,得到壳体组件,其中,所述蒙砂液包含氟硅酸,在所述蒙砂液中,与所述氟硅酸反应的阳离子为铵离子;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微米级的尖状凸起结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包括尖端、底部,以及由所述尖端向所述底部延伸的三个棱切面,其中,在多个所述尖状凸起结构中,至少95%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的长宽比为1:(0.6-31/2/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蒙砂液包括:
Figure FDA0002827321850000011
Figure FDA000282732185000002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蒙砂液包括:
Figure FDA0002827321850000022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砂处理的温度为5℃-40℃,时间为1min-10min。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蒙砂处理之前,将所述蒙砂液熟化24h-36h。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壳体组件进行强化处理。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和主板,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玻璃本体,所述玻璃本体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微米级的尖状凸起结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包括尖端、底部,以及由所述尖端向所述底部延伸的三个棱切面,其中,在多个所述尖状凸起结构中,至少95%的所述尖状凸起结构的长宽比为1:(0.6-31/2/2)。
CN202011435572.4A 2020-12-09 2020-12-09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615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5572.4A CN114615838B (zh) 2020-12-09 2020-12-09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EP21902181.3A EP4250882A4 (en) 2020-12-09 2021-09-30 HOUSING ARRANGEM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1/122256 WO2022121473A1 (zh) 2020-12-09 2021-09-30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8/317,817 US20230292450A1 (en) 2020-12-09 2023-05-15 Hou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5572.4A CN114615838B (zh) 2020-12-09 2020-12-09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5838A true CN114615838A (zh) 2022-06-10
CN114615838B CN114615838B (zh) 2023-03-21

Family

ID=81855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5572.4A Active CN114615838B (zh) 2020-12-09 2020-12-09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92450A1 (zh)
EP (1) EP4250882A4 (zh)
CN (1) CN114615838B (zh)
WO (1) WO20221214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1322B (zh) * 2022-09-30 2023-05-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滑機構與電子裝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75539A (ja) * 2007-08-28 2009-04-09 Nissan Motor Co Ltd 反射防止構造及び反射防止成形体
US20100279120A1 (en) * 2007-12-27 2010-11-04 Taisei Plas Co., Ltd. Composite of steel and resi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13040091A (ja) * 2011-07-15 2013-02-28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光散乱機能および反射抑制機能を有する光入射面を備えたガラス板
US20140360569A1 (en) * 2013-06-06 2014-12-11 Fuji Manufacturing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urface of Light-Transmitting Glass and Light-Transmitting Glass Processed by said Method
US20160194242A1 (en) * 2013-09-02 2016-07-07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sheet and glass sheet
WO2018126781A1 (zh) * 2017-01-03 2018-07-12 江苏欧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色玻璃超微晶防眩光蒙砂液及其蒙砂方法
CN110467354A (zh) * 2019-08-27 2019-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蒙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玻璃后盖和电子设备
CN111333341A (zh) * 2018-12-19 2020-06-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盖、移动终端及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CN111333340A (zh) * 2018-12-18 2020-06-26 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清晰度无闪烁蚀刻玻璃及其制造工艺和应用
CN111447776A (zh) * 2020-05-25 2020-07-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614816A (zh) * 2020-05-25 2020-09-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壳体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055490A (zh) * 2019-06-05 2020-12-08 苹果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8192A (zh) * 2011-10-24 2013-04-2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壳体
CN110267925A (zh) * 2017-01-30 2019-09-20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低闪光的织构化玻璃表面及其制造方法
US11199929B2 (en) * 2019-03-21 2021-12-14 Apple Inc. Antireflective treatment for textured enclosure components
CN110996580B (zh) * 2019-12-06 2022-05-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电子设备及壳体的制备方法
CN111756896B (zh) * 2020-06-02 2021-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玻璃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616274A (zh) * 2020-12-04 2021-04-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板、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75539A (ja) * 2007-08-28 2009-04-09 Nissan Motor Co Ltd 反射防止構造及び反射防止成形体
US20100279120A1 (en) * 2007-12-27 2010-11-04 Taisei Plas Co., Ltd. Composite of steel and resi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13040091A (ja) * 2011-07-15 2013-02-28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光散乱機能および反射抑制機能を有する光入射面を備えたガラス板
US20140360569A1 (en) * 2013-06-06 2014-12-11 Fuji Manufacturing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urface of Light-Transmitting Glass and Light-Transmitting Glass Processed by said Method
US20160194242A1 (en) * 2013-09-02 2016-07-07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sheet and glass sheet
WO2018126781A1 (zh) * 2017-01-03 2018-07-12 江苏欧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色玻璃超微晶防眩光蒙砂液及其蒙砂方法
CN111333340A (zh) * 2018-12-18 2020-06-26 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清晰度无闪烁蚀刻玻璃及其制造工艺和应用
CN111333341A (zh) * 2018-12-19 2020-06-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池盖、移动终端及电池盖的制作方法
CN112055490A (zh) * 2019-06-05 2020-12-08 苹果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467354A (zh) * 2019-08-27 2019-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蒙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玻璃后盖和电子设备
CN111447776A (zh) * 2020-05-25 2020-07-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614816A (zh) * 2020-05-25 2020-09-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壳体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韩伟军等: "无反射蒙砂玻璃", 《玻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50882A1 (en) 2023-09-27
CN114615838B (zh) 2023-03-21
WO2022121473A1 (zh) 2022-06-16
EP4250882A4 (en) 2024-04-24
US20230292450A1 (en) 2023-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36369A1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516693A (zh) 一种无干涉闪点防眩光玻璃及蚀刻液配备方法及生产工艺
US20220073411A1 (en) Textured glass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JP2023051959A (ja) 防指紋表面を有する筐体
KR20190112301A (ko) 낮은 스파클을 갖는 구조화된 유리 표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615838B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495826A (zh) 具有改进的触觉表面的外壳
KR102418445B1 (ko) 스테인레스 강 부품의 형성 방법
JP2017213881A (ja) 印刷層付き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2560586B1 (ko) 입력 장치용 커버 부재, 및 입력 장치
US10590559B2 (en) Anodizing and pre-anodizing processes based on incoming laser textured part
JP7026785B2 (ja) 高強度指紋防止ガラス、その製造方法、高強度指紋防止ガラスの外装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051577B (zh) 铝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954408B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14112297A1 (ja) 透明基材
US11912619B2 (en) Textured glass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TW201041818A (en) Surface grinding processing and producing method of glass product
CN114620939B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973456B (zh) 壳体、壳体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485677B2 (en) Textured glass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JP2008158204A (ja) 反射防止膜、賦型用型およ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この反射防止膜を有する光学部材
CN114302604B (zh) 盖板、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Salvaggio et al. Transparent nanostructured titania coatings with self-cleaning and antireflective properties for photovoltaic glass surfaces
US20220267196A1 (en) Textured glass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Turbil et al. Statistically representative estimators of multi-scale surface topography: example of aluminum blasted rough samp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