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4879B - 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4879B
CN114604879B CN202210254293.0A CN202210254293A CN114604879B CN 114604879 B CN114604879 B CN 114604879B CN 202210254293 A CN202210254293 A CN 202210254293A CN 114604879 B CN114604879 B CN 1146048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assium
silicon dioxide
nano silicon
liquid film
rea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42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04879A (zh
Inventor
李峰
汪妍彦
范国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2542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04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04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4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04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4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DCOMPOUNDS OF ALKALI METALS, i.e. LITHIUM, SODIUM, POTASSIUM, RUBIDIUM, CAESIUM, OR FRANCIUM
    • C01D3/00Halides of sodium, potassium or alkali metals in general
    • C01D3/02Fluo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3/00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3/113Silicon oxides; Hydrates thereof
    • C01B33/12Silica; Hydrates thereof, e.g. lepidoic silicic acid
    • C01B33/18Preparation of finely divided silica neither in sol nor in gel form;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方法包括:(Ⅰ)反应液的配置;(Ⅱ)碱解反应;(Ⅲ)干燥处理;(Ⅳ)焙烧处理等步骤。本发明是将氟硅酸钾悬浊液与碱反应液同步注入到微液膜反应装置中进行强化混合和反应,与现有企业中所用的釜式反应装置及相关工艺相比,操作简单,碱解效率高、易于批量稳定化生产,为氟硅酸钾的高值化利用制备氟化钾和纳米二氧化硅提供了重要途径。

Description

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氟化钾和二氧化硅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氟化钾是一种重要的氟化盐产品、附加值高,用途广泛,特别是在精细化工中氟化钾作为有机反应的氟化剂使用,具有反应活性高,副产少等优点,氟化钾还是重要的催化剂、焊接助剂、冶金助剂、玻璃雕刻助剂,同时还是制备氟氢化钾的主要原料,后者可作为电解制氟用的电解质。
氟化钾的常见制备方法有氟硅酸热解法、氟硅酸钾碱解法、氟硅酸法、氟化铵法、络合法等。中合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即利用氢氟酸与氢氧化钾或碳酸钾反应制备氟化钾,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好,但是制备成本较高。近年来,磷肥副产氟硅酸钾水解法制备氟化钾备受关注,该方法以氟硅酸钾和氢氧化钾为原料,利用二者间的碱解反应,转化为可溶性的氟化钾,和无定型二氧化硅,该方法不仅利于促进磷化工和氟化工行业的良性发展,还能够避免氟资源的浪费和氟污染问题。但氟硅酸钾与氢氧化钾的反应为慢反应,在碱解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在传统的釜式反应器中进行时,由于反应空间过大容易造成反应空间内浓度和质量的分布不均,混合和反应不够充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无定型二氧化硅容易包覆在氟硅酸钾表面,降低氟硅酸钾的碱解效率,氟化钾中硅含量高,副产白炭黑氟含量高、纯度低、形貌不规整等问题。
因此,如何进一步降低氟硅酸钾碱解制备氟化钾的成本,提高氟化钾的纯度和活性,并副产高纯纳米二氧化硅成为氟硅酸钾碱解制备氟化钾方法的研究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氟硅酸钾碱解制备氟化钾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Ⅰ)反应液的配置
将氟硅酸钾分散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氟硅酸钾悬浊液;将氢氧化钾溶于溶液中形成氢氧化钾溶液;
(Ⅱ)碱解反应
将步骤(Ⅰ)所得氟硅酸钾悬浊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步加入到应器中,实现氟硅酸钾的快速碱解,得到氟化钾和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合料;
(Ⅲ)干燥处理
将步骤(II)中得到的混合料进行过滤,滤液经喷雾干燥器干燥后得到高纯氟化钾,滤饼经进一步洗涤、干燥后得到水合纳米二氧化硅;
(Ⅳ)焙烧处理
将步骤(III)中所得的水合纳米二氧化硅进行焙烧处理,焙烧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纳米二氧化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I)中的溶液为去离子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I)中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2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Ⅱ)中氟硅酸钾悬浊液中的氟硅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物质量比为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II)中所述反应器为微液膜反应装置,微液膜反应装置的转子转速为2000rad/min~6000rad/min,定转子间的间距为50μm~500μm,转动反应时间为0.5h~2h。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III)中喷雾干燥器的进风温度为200℃~350℃,出风温度为150℃~200℃,进料量为10mL/min~25mL/min;滤饼洗涤后采用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为60℃~8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IV)中焙烧的条件为:在300℃~500℃下焙烧2h~4h,升温速率设定在2℃/min~10℃/min。
一种高纯氟化钾,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制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高纯氟化钾中氟化钾的含量>98.2%,氟化钾的粒径<40μm,比表面积>1.5m2/g,含水量<0.5%。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制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纳米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为80m2/g~350m2/g,二氧化硅含量>98.0%,氟含量<0.008%,目视无可见杂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制备,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破碎、解聚、分散、强化混反的功能作为过程强化的手段,实现氟硅酸钾颗粒的破碎,在碱液中的分散与反应的同步进行,提高了氟硅酸钾的碱解效率,降低了碱反应液对设备和管线的腐蚀;微液膜反应装置内的高压液膜剪切力,强湍流作用抑制了无定型二氧化硅在氟硅酸钾颗粒表面的包覆造成的包杂,以及氟硅酸钾颗粒间的团聚问题,提高氟硅酸钾的碱解效率,利于高纯氟化钾的制备。同时微液膜反应装置内的爆发式的成核环境和高频振荡作用利于得到粒径分布窄,粒径均一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稳定化制备;本发明是将氟硅酸钾悬浊液与碱反应液同步注入到微液膜反应装置中进行强化混合和反应,与现有企业中所用的釜式反应装置及相关工艺相比,操作简单,碱解效率高、易于批量稳定化生产,为氟硅酸钾的高值化利用制备氟化钾和纳米二氧化硅提供了重要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4所用的氟硅酸钾的XRD谱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氟化钾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纳米二氧化硅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纳米二氧化硅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纳米二氧化硅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所得纳米二氧化硅的物理吸附等温线。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反应液的配置
将氟硅酸钾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稳定的氟硅酸钾悬浊液,其中氟硅酸钾的固含量为8%~20%;
将氢氧化钾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25%;
(II)碱解反应
将步骤(I)所得氟硅酸钾悬浊液和碱溶液按照氟硅酸钾悬浊液中的氟硅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物质量比为1:4的比例同步加入到旋转液膜反应装置,实现氟硅酸钾的快速碱解,得到氟化钾和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合料;
微液膜反应装置的转子转速为2000rad/min~6000rad/min,定转子间的间距为50μm~500μm,转动反应时间为0.5h~2h;
(III)干燥处理
将步骤(II)中得到的混合料进行过滤,滤液经喷雾干燥器干燥后得到高纯氟化钾,滤饼经进一步洗涤、干燥后得到水合纳米二氧化硅;
喷雾干燥器的进风温度为200~350℃,出风温度为150℃~200℃,进料量为10mL/min~25mL/min;滤饼洗涤后采用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为60℃~80℃;
(IV)焙烧处理
将步骤(III)中所得的水合纳米二氧化硅进行焙烧处理,焙烧的条件为在300℃~500℃下焙烧2h~4h,升温速率设定在2℃/min~10℃/min;焙烧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纳米二氧化硅。
微液膜反应装置的圆台形定转子间的间隙、转子转速、碱液浓度、氟硅酸钾固含量、以及反应液在反应器中的转动时间,来控制氟硅酸钾的碱解过程和效率。通过微液膜反应装置内部的高压液膜剪切、高频振荡作用对大颗粒的氟硅酸钾进行打磨、破碎及表面碱解反应,实现氟硅酸钾高效碱解,同时利用限域空间内的爆发式的成核环境获得粒径小、分布均一的纳米二氧化硅。
一种高纯氟化钾,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制备,所述氟化钾的含量>98.2%,氟化钾的粒径<40μm,比表面积>1.5m2/g,含水量<0.5%。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利用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制备,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分布窄,颗粒大小为20~500nm;纳米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为80~350m2/g,二氧化硅含量>98.0%,氟含量<0.008%,目视无可见杂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首先将氟硅酸钾与氢氧化钾在反应器中进行碱解反应,利用微液膜反应器腔体内的强制微观混合和强化反应的作用实现氟硅酸钾快速碱解成氟化钾和二氧化硅,经过滤后得到氟化钾溶液和水合纳米二氧化硅,氟化钾经喷雾干燥获得高纯氟化钾,水合纳米二氧化硅经焙烧处理得到纳米二氧化硅产品。
本发明所处理的氟硅酸钾,其晶相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的衍射峰均归属于氟硅酸钾,没有其他杂质组分衍射峰的出现。
实施例1
A、称取8.70g氟硅酸钾分散于1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稳定的悬浊液,悬浊液中氟硅酸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3%。
B、称取8.86g氢氧化剂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13%。
C、将步骤A所得悬浊液和步骤B所得氢氧化钾溶液同步加入到微液膜反应装置中,设定微液膜反应装置的转子转速为4000rad/min,定转子间隙为500μm,转动0.5h,经过滤得到氟化钾滤液和水合纳米二氧化硅滤饼;悬浊液中氟硅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物质量比为1:4。
D、将步骤C中的氟化钾滤液经喷雾干燥器干燥处理后得到氟化钾,喷雾干燥器的进风温度为设定为200℃,出风温度为150℃,进料量为10mL/min。
E、将步骤C中的二氧化硅滤饼进一步洗涤至中性后,于70℃烘箱干燥12h,得到水合纳米二氧化硅。
F、将步骤E中得到的水合纳米二氧化硅在400℃焙烧3h,升温速率设定在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纳米二氧化硅。
氟化钾中氟化钾的含量为98.4%,粒径约为20μm,比表面积为1.62m2/g,含水量为0.46%,所得氟化钾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2所示;所得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分布窄,颗粒大小为200nm,纳米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为98m2/g,二氧化硅含量为98.4%,氟含量为0.007%,目视无可见杂质,所得二氧化硅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3所示。
实施例2
A、称取8.70g氟硅酸钾分散于1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稳定的悬浊液,悬浊液中氟硅酸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3%。
B、称取8.86g氢氧化剂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13%。
C、将步骤A所得悬浊液和步骤B所得氢氧化钾溶液同步加入到微液膜反应装置中,设定微液膜反应装置的转子转速为6000rad/min,定转子间隙为50μm,转动0.5h,经过滤得到氟化钾滤液和水合纳米二氧化硅滤饼;悬浊液中氟硅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物质量比为1:4。
D、将步骤C中的氟化钾滤液经喷雾干燥器干燥处理后得到氟化钾,喷雾干燥器的进风温度为设定为300℃,出风温度为200℃,进料量为20mL/min。
E、将步骤C中的二氧化硅滤饼进一步洗涤至中性后,与70℃烘箱干燥12h,得到水合纳米二氧化硅。
F、将步骤E中得到的水合纳米二氧化硅在400℃焙烧3h,升温速率设定在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纳米二氧化硅。
氟化钾中氟化钾的含量为98.5%,粒径约为15μm,比表面积为1.76m2/g,含水量为0.38%;所得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分布窄,颗粒大小为150nm,纳米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为136m2/g,二氧化硅含量为98.6%,氟含量为0.007%,目视无可见杂质,所得二氧化硅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4所示。
实施例3
A、称取25.00g氟硅酸钾分散于1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稳定的悬浊液,悬浊液中氟硅酸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00%。
B、称取25.47g氢氧化剂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29%。
C、将步骤A所得悬浊液和步骤B所得氢氧化钾溶液同步加入到微液膜反应装置中,设定微液膜反应装置的转子转速为5000rad/min,定转子间隙为50μm,转动2h,经过滤得到氟化钾滤液和水合纳米二氧化硅滤饼;悬浊液中氟硅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物质量比为1:4。
D、将步骤C中的氟化钾滤液经喷雾干燥器干燥处理后得到氟化钾,喷雾干燥器的进风温度为设定为200℃,出风温度为150℃,进料量为30mL/min。
E、将步骤C中的二氧化硅滤饼进一步洗涤至中性后,与70℃烘箱干燥12h,得到水合纳米二氧化硅。
F、将步骤E中得到的水合纳米二氧化硅在400℃焙烧3h,升温速率设定在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纳米二氧化硅。
氟化钾中氟化钾的含量为98.9%,粒径约为16μm,比表面积为1.81m2/g,含水量为0.43%;所得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分布窄,颗粒大小为10nm,纳米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为253m2/g,二氧化硅含量为98.8%,氟含量为0.007%,目视无可见杂质,所得二氧化硅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5所示。
实施例4
A、称取25.00g氟硅酸钾分散于1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稳定的悬浊液,悬浊液中氟硅酸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00%。
B、称取25.47g氢氧化剂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29%。
C、将步骤A所得悬浊液和步骤B所得氢氧化钾溶液同步加入到微液膜反应装置中,设定微液膜反应装置的转子转速为6000rad/min,定转子间隙为50μm,转动2h,经过滤得到氟化钾滤液和水合纳米二氧化硅滤饼;悬浊液中氟硅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物质量比为1:4。
D、将步骤C中的氟化钾滤液经喷雾干燥器干燥处理后得到氟化钾,喷雾干燥器的进风温度为设定为300℃,出风温度为200℃,进料量为20mL/min。
E、将步骤C中的二氧化硅滤饼进一步洗涤至中性后,与70℃烘箱干燥12h,得到水合纳米二氧化硅。
F、将步骤E中得到的水合纳米二氧化硅在400℃焙烧3h,升温速率设定在5℃/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纳米二氧化硅。
氟化钾中氟化钾的含量为98.1%,粒径约为22μm,比表面积为1.65m2/g,含水量为0.46%;所得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分布窄,颗粒大小为40nm,纳米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为196m2/g,二氧化硅含量为98.3%,氟含量为0.007%,目视无可见杂质,所得二氧化硅的物理吸脱附等温线如图5所示。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Ⅰ)反应液的配置
将氟硅酸钾分散在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氟硅酸钾悬浊液;将氢氧化钾溶于溶液中形成氢氧化钾溶液;
(Ⅱ)碱解反应
将步骤(Ⅰ)所得氟硅酸钾悬浊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步加入到反应器中,实现氟硅酸钾的快速碱解,得到氟化钾和纳米二氧化硅的混合料;
所述反应器为微液膜反应装置,微液膜反应装置的转子转速为2000rad/min~6000rad/min,定转子间的间距为50μm~500μm,转动反应时间为0.5h~2h;
(Ⅲ)干燥处理
将步骤(II)中得到的混合料进行过滤,滤液经喷雾干燥器干燥后得到高纯氟化钾,滤饼经进一步洗涤、干燥后得到水合纳米二氧化硅;
(Ⅳ)焙烧处理
将步骤(III)中所得的水合纳米二氧化硅进行焙烧处理,焙烧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白色固体,即为纳米二氧化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溶液为去离子水;所述步骤(I)中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Ⅱ)中氟硅酸钾悬浊液中的氟硅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中氢氧化钾的物质量比为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I)中喷雾干燥器的进风温度为200℃~350℃,出风温度为150℃~200℃,进料量为10mL/min~25mL/min;滤饼洗涤后采用烘箱干燥,干燥温度为6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V)中焙烧的条件为:在300℃~500℃下焙烧2h~4h,升温速率设定在2℃/min~10℃/min。
CN202210254293.0A 2022-03-15 2022-03-15 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Active CN114604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4293.0A CN114604879B (zh) 2022-03-15 2022-03-15 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4293.0A CN114604879B (zh) 2022-03-15 2022-03-15 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4879A CN114604879A (zh) 2022-06-10
CN114604879B true CN114604879B (zh) 2024-01-12

Family

ID=81862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4293.0A Active CN114604879B (zh) 2022-03-15 2022-03-15 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0487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1430A1 (en) * 2001-07-20 2004-12-02 Jachuck Roshan Jeet Jee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particles
CN103121699A (zh) * 2013-02-26 2013-05-29 贵州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氟硅酸钾制备氟化钾的方法
CN107720778A (zh) * 2017-10-12 2018-02-2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高活性氟化钾的连续化生产方法
CN110436485A (zh) * 2019-09-05 2019-11-12 徐小岗 一种使用氟硅酸和氟硅酸钾生产高活性氟化钾的方法
CN110510640A (zh) * 2019-10-08 2019-11-29 内蒙古星汉氟都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氟硅酸为原料制备氟化钾联产白炭黑的方法
CN111252787A (zh) * 2020-03-19 2020-06-0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利用微液膜反应器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1430A1 (en) * 2001-07-20 2004-12-02 Jachuck Roshan Jeet Jee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particles
CN103121699A (zh) * 2013-02-26 2013-05-29 贵州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氟硅酸钾制备氟化钾的方法
CN107720778A (zh) * 2017-10-12 2018-02-2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高活性氟化钾的连续化生产方法
CN110436485A (zh) * 2019-09-05 2019-11-12 徐小岗 一种使用氟硅酸和氟硅酸钾生产高活性氟化钾的方法
CN110510640A (zh) * 2019-10-08 2019-11-29 内蒙古星汉氟都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氟硅酸为原料制备氟化钾联产白炭黑的方法
CN111252787A (zh) * 2020-03-19 2020-06-0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利用微液膜反应器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予成等.《塑料产品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第197页第12-3-1节. *
翟秀静等.《还原与沉淀》.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第416页第9.3.1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4879A (zh) 202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42027B (zh) 一种纳米层状磷酸锆及其载银磷酸锆的制备方法
CN101508464B (zh) 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CN113479934B (zh) 一种BiOCl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59415A (zh) 高分散多基团双亲纳米二氧化硅粉体或分散液的生产方法
CN109354029B (zh) 一种由粉煤灰制备介孔氧化硅的方法
CN104495867A (zh) 大粒径钛硅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KR20210020553A (ko) 바이오매스로부터 메조 다공성 실리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08217702B (zh) 一种超微孔碱式碳酸铝铵的合成及其热解制备氧化铝的方法
CN110586058B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锆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4921851A (zh) 一种电石渣碳化制备的碳酸钙晶须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19693B (zh) 一种单斜相wo3纳米长方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光催化应用
CN114604879B (zh) 利用微液膜反应装置制备高纯氟化钾联产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CN109534378A (zh) 一种抗硬团聚纳米氧化铝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1857267A (zh)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196605B (zh) 一种小粒径硅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42572B (zh) 一种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CN110040774B (zh) 利用偏钛酸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
CN114590813B (zh) 高值化利用硅胶固废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及装置
CN1631773A (zh)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
CN109179429B (zh) 一种氯硅烷残液制备介孔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CN110950358A (zh) 一种利用氟硅酸钾生产氟化钾时通过外加硅凝胶晶种联产白炭黑的工艺
CN109999774A (zh) 纳米二氧化钛/γ-氧化铝复合材料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09665534A (zh) 一种利用粉煤灰酸浸渣制备介孔氧化硅的方法
CN105597726A (zh) 一种复合光触媒水溶胶
CN104326467B (zh) 一种花状磷酸锰锂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