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1439A -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1439A
CN114561439A CN202111284907.1A CN202111284907A CN114561439A CN 114561439 A CN114561439 A CN 114561439A CN 202111284907 A CN202111284907 A CN 202111284907A CN 114561439 A CN114561439 A CN 114561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moglobin
enzymolysis
iron
blood
heme i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49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阿琴
余钧
曹鑫
杨静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aibeiyou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aibeiyo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aibeiyou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aibeiyo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49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14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1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1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21/00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 C12P21/06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produced by the hydrolysis of a peptide bond, e.g. hydrolysate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 C07K1/14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 C07K1/14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07K1/34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by filtration, ultrafiltration or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i.e. processes for the organic chemical preparation of peptides or proteins of any length
    • C07K1/14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07K1/36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by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proc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血蛋白多肽技术领域,该血蛋白多肽包含血红素铁,是通过在动物新鲜血液中先加入抗凝剂,再离心弃血浆,收集血红细胞破壁加热、酶解、超滤、浓缩及干燥获得。该血蛋白多肽富含血红素铁,与传统补铁剂相比可直接被肠黏膜细胞吸收,不易产生任何消化道刺激症状;制备时采用高压均质机不仅有利于提高效率,还提高了蛋白含量;进一步在避光条件下50℃加热30 min,去除了变性的杂蛋白,使血红蛋白含量高达90%以上。在产生肽的同时,又让血红素铁没有完全脱离肽的保护,继续保持2价水溶状态。避免了现有铁剂产品服用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现象,解决了贫血人群的困扰。

Description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蛋白多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富含血红素铁 的血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贫血是全球的常见性疾病,调查显示中国居民贫血患病率达20.1%,其中 男性为15.8%,女性为23.3%,约有2.6亿人为缺铁性贫血。铁是人体重要的 必需微量元素,如果摄取不足或吸收利用不良即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尤以儿 童和女性常见,而过量的铁会引起细胞成分的明显损伤。铁可催化自由基生 成,使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而损伤细胞,损害生物分子包括心肌脂质、蛋 白质和核酸等,导致组织炎症和多器官的纤维化。
1832年,法国学者Blaud将硫酸亚铁与碳酸钾制成复方制剂,开创了贫 血防治新方法。随后碳酸亚铁、焦磷酸铁等一系列无机铁相继被开发成为补 铁剂。但无机铁服用后,会在胃部快速解离,存在肠胃刺激,易产生恶心、 呕吐、腹痛、便秘等副作用。同时,铁离子易与硫化物和多酚等结合而失效, 限制了它的使用。20世纪60年代初,以乳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 铁、富马酸亚铁等为代表的小分子有机酸铁盐和铁螯合物开始进入市场。虽 然有机铁不同程度的在铁腥味、吸收率、生物利用度等方面上有所改进,有 机酸酸根与铁离子之间既有离子作用,又有配位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一 定的解离常数,服用后可在胃酸作用下缓慢释放铁离子,避免了高浓度铁离 子对消化道的刺激,降低了胃肠道副作用,但其吸收仍然受到食物中鞣酸、碳 酸盐、纤维素及氧化性物质的影响。
直至血红素铁的出现,解决了胃肠道刺激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但由于血 红素铁与珠蛋白分离后即自动氧化成三价铁,因此纯亚铁血红素极难分离得 到,一般都是羟高铁血红素或氯高铁血红素,已经变成了非水溶状态。而且, 目前市面中的血蛋白多肽产品未见富含血红素铁且多存在严重的苦味、腥味。 未见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是由于血红素铁在酶解过程中容易被氧化, 并且在酶解过程中酶解不充分会导致蛋白剪切不完全,酶解过度则会导致过 度沉淀析出。现有与血肽的制备申请相关的专利包括,如申请公告号为CN107164446A的“鹿血肽的制备方法及其抗疲劳作用”,申请公布号为 CN105063150A的“酶解金枪鱼血蛋白降血压肽的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为 CN107557423A的“一种骆驼血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为 CN102367465A的“一种猪血肽的提取方法”,申请公布号为CN103589770B的 “猪全血酶解为低肽和氨基酸的工业生产方法”,现有专利中未见富含血红素铁 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本发明针对现有研发现状,提供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 血蛋白多肽的制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含血红素铁 的血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蛋白多肽,所述血蛋白多肽包含血红 素铁;所述血蛋白多肽是通过在动物新鲜血液中先加入抗凝剂,再离心弃血 浆,收集血红细胞破壁加热、酶解、超滤、浓缩及干燥获得。
其中,动物血液可以为牛血或羊血,也可以是其他动物血液,比如鹿血、 猪血和骆驼血等,优选牛血。
优选的,破壁采用高剪切破碎方法;高剪切破碎方法可通过高压均质机 进行,与传统的水溶胀法破壁血红细胞、生理盐水洗涤破壁血红细胞相比, 破壁更方便、快捷、有效,在控制产品钠含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 能耗,提高了血红蛋白含量。
优选的,酶解时的蛋白酶采用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第一发明目的中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处理:新鲜动物血液从屠宰场收集后,迅速抗凝,抗凝优选用 抗凝剂柠檬酸钠,离心弃血浆,收集血红细胞;
S2:破壁加热:对S1收集的血红细胞进行细胞膜破壁;避光条件下加热, 得到血红蛋白;
S3:酶解:在温度45~55℃和pH 7~7.5下,向S2的血红蛋白内加入水, 优选为纯化水,再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
S4:超滤:在S3血红蛋白酶解后,利用超滤膜截留酶解液;
S5:浓缩:将S4截留后的酶解液进行单效浓缩;
S6:干燥:在S5浓缩后干燥得到所述血蛋白多肽。
优选的,步骤S2中避光条件下,加热温度为45~55℃,加热时间为25~ 35min。加热温度优选为50℃,加热时间优选为30min。采用物理变性法,避 光条件下50℃加热30min,去除了变性的杂蛋白,得到较纯的血红蛋白。
优选的,步骤S3中酶解的具体过程为,在温度45~55℃和pH 7~7.5下, 以料液比1:10~20加入适量的纯化水,通过筛选按固含量3%加入蛋白酶。酶 解时间为7.5~8.5h,煮沸0.4~0.6h灭酶。优选为酶解8h,煮沸0.5h灭酶。
优选的,所述酶解还可以分两步进行。当酶解8h,煮沸0.5h灭酶时, 先维持前6h在温度45℃pH=7.5的条件下酶解,再维持后2h在温度55℃ pH=7的条件下酶解。当蛋白酶为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时,先维持第一步胰 蛋白酶酶解,再第二步风味蛋白酶酶解。具体的,当酶解8h,煮沸0.5h灭 酶时,可以先加入胰蛋白酶维持前6h在温度45℃pH=7.5的条件下酶解,再 加入风味蛋白酶维持后2h在温度55℃pH=7的条件下酶解。采用牛血时,胰 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双酶酶解牛血蛋白,所得多肽含量及产品铁含量相对最 高,溶液澄清度最佳,适合产业化生产。
优选的,步骤S4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6000-30000;步骤S5中所述浓缩 时将酶解后的酶解液浓度浓缩至30%~50%最好。步骤S6优选采用喷雾干燥 法,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60~180℃,出风温度80~100℃。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本方案的血蛋白多肽富含血红素铁,与传统补铁剂相比可直接被肠 黏膜细胞吸收,不产生任何消化道刺激症状。
二、本方案的血蛋白多肽在制备工艺上,采用特殊的原料处理方式:采 用高压均质机进行高剪切细胞膜破碎,不仅有利于提高效率,还提高了蛋白 含量;进一步结合物理变性方法,避光条件下50℃加热30min,去除了变性 的杂蛋白,得到较纯的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含量高达90%以上。它通过精 密控制酶剪切程度,在产生肽的同时,又让血红素铁没有完全脱离肽的保护, 继续保持2价水溶状态。所以具有更高的吸收效率,而且不会产生胃肠刺激, 避免了现有铁剂产品服用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现象,解决了贫血 人群的困扰。
具体实施方式
1、对比实施例1:原料处理
分别采用水溶胀法、高剪切破碎方法、生理盐水洗涤破壁法对牛血、羊 血进行破壁处理,试验结果见表1。
表1不同破壁处理方式所得牛血血红蛋白(BHb g/L)
破壁方式 血红蛋白 澄清度
水溶胀法 118.56 浅红色有沉淀
高剪切破碎 13984 红色有少量沉淀
生理盐水洗涤破 129.20 浅红色有沉淀
表2不同破壁处理方式所得羊血血红蛋白(BHb g/L)
破壁方式 血红蛋白 澄清度
水溶胀法 115.44 浅红色有沉淀
高剪切破碎 13616 红色有少量沉淀
生理盐水洗涤破 122.84 浅红色有沉淀
从表1、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与传统的水溶胀法破壁血红细胞、生理盐 水洗涤破壁血红细胞相比,采用高剪切破碎方法破壁更方便、快捷、有效, 在控制产品钠含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提高了血红蛋白含量。 同时,通过进一步结合物理变性方法,在保证血红蛋白生物活性的基础上, 去除变性的杂蛋白,使血红蛋白含量高达90%以上。
结合血红蛋白溶出量及实际生产效率,采用高剪切细胞膜破碎的方法对 动物血液进行前处理。
2、对比实施例2:不同酶制剂酶解效果及血红素铁含量对比
为筛选得到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最佳酶制剂,分别考察胰蛋白 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3种酶对牛血酶解效果,以多肽含量、澄清度 和铁含量为指标。表3为不同酶制剂酶解处理后所得多肽含量及血红素铁含 量。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在各自的最佳水解条件下,经胰蛋白酶加风味 蛋白酶酶解处理后的多肽含量、澄清度和铁含量最高,效果最好。结合试验 数据,采用胰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双酶酶解牛血蛋白,所得多肽含量及产品 铁含量相对最高,溶液澄清度最佳,适合产业化生产。
表3不同酶制剂酶解效果及血红素铁含量
酶制剂 多肽含量 澄清度 铁含量
胰蛋白酶 76.45 红色有少量沉 1037.12
木瓜蛋白酶 68.17 浅红色有沉淀 282.37
风味蛋白酶 74.92 浅红色有沉淀 726.85
胰蛋白酶+木 79.28 红色有少量沉 1664.38
胰蛋白酶+风 84.36 红棕色且无沉 2578.84
木瓜蛋白酶+ 78.33 红色有少量沉 1487.25
3、制备实施例1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处理:新鲜牛血从屠宰场收集后,迅速加入柠檬酸钠抗凝,离 心弃血浆,收集血红细胞;采用高压均质机进行高剪切细胞膜破碎;避光条 件下50℃加热30min,得到血红蛋白。
(2)酶解:以料液比1:10加入适量的纯化水搅拌均匀,调节溶液维持温 度45℃,pH7.5按固含量3%加入胰蛋白酶,酶解处理6h,然后条件溶液温度 为55℃,pH7的条件下加入按固含量3%加入风味蛋白酶,酶解时间2h酶解 温度,酶解结束,煮沸0.5h灭酶。
(3)采用膜孔径为10KD的超滤膜进行分子截留。
(4)超滤后的酶解液进行单效浓缩至浓度30~50。
(5)干燥:采用喷雾干燥法,其中进风温度160℃,出风温度85℃。
上述方法所得血蛋白多肽含量为88.26%,其中铁含量为2659.86mg/kg
4、制备实施例2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处理:新鲜牛血从屠宰场收集后,迅速加入柠檬酸钠抗凝,离 心弃血浆,收集血红细胞;采用高压均质机进行高剪切细胞膜破碎;避光条 件下50℃加热30min,得到血红蛋白。
(2)酶解:以料液比1:20加入适量的纯化水搅拌均匀,调节溶液维持温 度45℃,pH7.5按固含量3%加入胰蛋白酶,酶解处理6h,然后条件溶液温度 为55℃,pH7的条件下加入按固含量3%加入风味蛋白酶,酶解时间2h酶解 温度,酶解结束,煮沸0.5h灭酶。
(3)采用膜孔径为10KD的超滤膜进行分子截留。
(4)超滤后的酶解液进行单效浓缩至浓度30~50。
(5)干燥:采用喷雾干燥法,其中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85℃。
上述方法所得血蛋白多肽含量为90.06%,其中铁含量为2785.58mg/kg
5、对比实施例3市售不同血蛋白多肽原料铁含量检测
表2为市售血蛋白多肽肽原料铁含量检测结果,其中血蛋白多肽1号为 本发明即内蒙古天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血蛋白多肽2、3、4、5、6号 为其他市售产品。结果表明,本产品中铁的含量为2579.84mg/kg,远远高于 其他产品,是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
表4市售血蛋白多肽原料及补铁产品铁含量(mg/g)
产品名称 检验项 检验方法 检验结果
血蛋白多肽1 GB 2579.84mg/kg
血蛋白多肽2 GB 76938mg/kg
血蛋白多肽3 GB 513.60mg/kg
血蛋白多肽4 GB 113.50mg/kg
血蛋白多肽5 GB 163.50mg/g
血蛋白多肽6 GB 178.20mg/g
6、试验实施例4:血蛋白多肽对缺铁性贫血动物实验
利用本发明中的血蛋白多肽对IDA大鼠进行干预,将从血液指标、体态 体重和蛋白营养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研究血蛋白多肽对大鼠IDA的预防效 果。
1.实验材料与仪器
1.1实验材料
1.1.1实验动物
Wistar品系大鼠,4周龄,体重60±6g,雌雄各半,健康状况良好。
1.1.2铁元
血蛋白多肽:实验所用血蛋白多肽为内蒙古天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 供同一批次的样品,其铁含量为2650.25mg/kg。
硫酸亚铁:郑州瑞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1.3低铁饲料
参考AOAC低铁基础材料,采用原子吸收法对饲料中的铁含量进行 测定,测定含铁量为7mg/kg。配方见表5。
表5低铁饲料配方
日粮成分 含量(%) 日粮成分 含量(%)
玉米淀粉 64.38 氯化钾 0.50
酪蛋白 20.00 碘化盐 0.50
明胶 5.00 混合矿物质 0.27
豆油 5.00 氯化胆碱 0.15
磷酸二氢钠 2.00 混合维生素 0.10
碳酸钙 2.00 DL-蛋氨酸 0.10
注:1.混矿物质(不含铁),其组成为(%):MnSO4·H2O,6.65;ZnSO4·H2O, 3.39;CuSO4·H2O,0.97;KI(含I,0.65%),1.23;玉米淀粉,87.76。混合 维生素,其组成为(每公斤含量):VA:4000IU;VD3:1000IU;VE:50IU; VK3:50μg;VB1:6mg;VB2:6mg;VB6:7mg;烟酸:30mg;泛酸钙:15mg; 叶酸2mg;生物素:0.2mg。
饲料配制过程中严格控制铁污染,盛放饲料的器具均经硝酸浸泡过夜, 并使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干净。
1.2实验仪器
微量进样器(MC,上海安亭微量进样器厂);不锈钢电热板(DB-Ⅲ, 山东鄂城嘉德仪器厂);马弗炉(天津市科学仪器设备厂);自动血球计数 仪(sysmxeF-820,日本希森美康公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6200型, 日本岛津公司);分析天平(A5003N型,上海分析电子天平厂);离心机(LD4-2 型,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2.实验方法
2.1饲养条件:采用不锈钢鼠笼,饮用蒸馏水,白然采光,自由进食,室 温22±2℃,湿度50%-60%,不锈钢鼠笼,搪瓷食盆、玻璃给水器,为保证动 物处于严格的无铁环境,所用器皿均经10%的硝酸溶液浸泡处理,实验中严 防外来铁的污染。实验大鼠均自由采食和饮用蒸馏水,其它按试验动物饲养 操作规程进行
2.2实验分组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硫酸亚铁组、 血蛋白多肽高剂量组、血蛋白多肽低剂量组和缺铁模型对照组。
2.3动物模型制备及给药方法
正常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灌胃10mL/kg去离子水;
缺铁模型对照组:喂饲低铁饲料+灌胃10mL/kg去离子水;
高剂量血蛋白多肽组:喂饲低铁饲料+灌胃200mg/kg·d血蛋白多肽, 含铁2.0mg/kg·d;
低剂量血蛋白多肽组:喂饲低铁饲料+灌胃100mg/kg·d血蛋白多肽溶 液,含铁1.0mg/kg·d;
硫酸亚铁组:喂饲低铁饲料+灌胃5.5mg/kg·d硫酸亚铁溶液,含铁 2.0mg/kg·d;
各组大鼠均自由进食和饮用去离子水。
3.检测目标
分别于造模前和5周后,尾静脉采血,每只大鼠血液备用两管,其中一 管采0.lmL左右血用抗凝处理后,备测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其余血液收集 到5.0mL离心管中,于37℃水浴箱中保温30min,离心制备血清,冻存,备 测血清铁(SI)。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Hb含量。同时取股动、静脉血 测定血常规并使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水 平、血清铁(SI)铁采用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
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指标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LSD 法进行组间比较;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
5.实验结果
5.1血蛋白多肽对大鼠血红蛋白的影响
实验前,各组大鼠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时, 与对照组比较,缺铁模型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与缺铁 模型组比较,高剂量血蛋白多肽组、低剂量血蛋白多肽组和硫酸亚铁组的血 红蛋白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与造模前血红蛋白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P>0.05),高剂量血蛋白多肽组与低剂量血蛋白多肽组和硫酸亚铁三组间 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细结果见表6.
表6血蛋白多肽对大鼠血红蛋白的影响
Figure BDA0003332484890000101
Figure RE-GDA0003498096070000102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比较P<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
☆与硫酸亚铁组比较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P<0.01
Figure RE-GDA0003498096070000103
与实验前相比比较P<0.05;
Figure RE-GDA0003498096070000104
与高剂量组比较P<0.01
5.2血蛋白多肽对大鼠红细胞数的影响
实验前,各组大鼠红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时, 与对照组比较,缺铁模型组的红细胞数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与缺铁 模型组比较,高剂量血蛋白多肽组、低剂量血蛋白多肽组和硫酸亚铁组的红 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与造模前红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 高剂量血蛋白多肽组、低剂量血蛋白多肽组和硫酸亚铁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果见表7。
表7血蛋白多肽对大鼠红细胞数目的影响
Figure BDA0003332484890000111
Figure RE-GDA0003498096070000114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比较P<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
☆与硫酸亚铁组比较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P<0.01
Figure RE-GDA0003498096070000115
与实验前相比比较P<0.05;
Figure RE-GDA0003498096070000116
与高剂量组比较P<0.01
5.3血蛋白多肽对大鼠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实验前,各组大鼠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 时,与对照组比较,缺铁模型组的红细胞压积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 与缺铁模型组比较,高剂量血蛋白多肽组、低剂量血蛋白多肽组和硫酸亚铁 组的红细胞压积均显著增加(P<0.05);与造模前红细胞压积无显著性差异 (P>0.05),高剂量血蛋白多肽组、低剂量血蛋白多肽组和硫酸亚铁三组间 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8。
表8血蛋白多肽对大鼠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Figure BDA0003332484890000112
Figure BDA0003332484890000113
Figure RE-GDA0003498096070000121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比较P<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
☆与硫酸亚铁组比较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P<0.01
Figure RE-GDA0003498096070000123
与实验前相比比较P<0.05;
Figure RE-GDA0003498096070000124
与高剂量组比较P<0.01
5.4血蛋白多肽对大鼠血清铁浓度的影响
实验前,各组大鼠血清铁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 时,与对照组比较,缺铁模型组的血清铁浓度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 与缺铁模型组比较,高剂量血蛋白多肽组、低剂量血蛋白多肽组和硫酸亚铁 组的血清铁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与造模前血清铁浓度比较(P>0.05), 高剂量血蛋白多肽组、低剂量血蛋白多肽组和硫酸亚铁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果见表9。
表9血蛋白多肽对大鼠血清铁浓度的影响
Figure BDA0003332484890000122
Figure RE-GDA0003498096070000125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比较P<0.01
▲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
☆与硫酸亚铁组比较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P<0.01
Figure RE-GDA0003498096070000131
与实验前相比比较P<0.05;
Figure RE-GDA0003498096070000132
与高剂量组比较P<0.01
本研究通过贫血大鼠模型观察了血蛋白多肽对血清铁含量、血红蛋白、 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影响情况,并与硫酸亚铁对照。结果显示高剂量组血 蛋白多肽和低剂量组血蛋白多肽均能显著提高血清铁含量、血红蛋白、红细 胞数和红细胞压积(P<0.05);与造模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给药5 周后高剂量血蛋白多肽组、低剂量血蛋白多肽组和硫酸亚铁三组间无显著性 差异(P>0.05)。说明本发明所得血蛋白多肽对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较好的 疗效。

Claims (10)

1.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血蛋白多肽包含血红素铁;所述血蛋白多肽是通过在动物新鲜血液中先加入抗凝剂,再离心弃血浆,收集血红细胞破壁加热、酶解、超滤、浓缩及干燥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血液是牛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采用高剪切破碎方法;通过高压均质机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时的蛋白酶采用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处理:新鲜动物血液从屠宰场收集后,迅速抗凝,离心弃血浆,收集血红细胞;
S2:破壁加热:对S1收集的血红细胞进行细胞膜破壁;避光条件下加热,得到血红蛋白;
S3:酶解:在温度45~55℃和pH7~7.5下,向S2的血红蛋白内加入水,再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
S4:超滤:在S3血红蛋白酶解后,利用超滤膜截留酶解液;
S5:浓缩:将S4截留后的酶解液进行单效浓缩;
S6:干燥:在S5浓缩后干燥得到所述血蛋白多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抗凝采用抗凝剂柠檬酸钠;进一步的,步骤S4中所述超滤通过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6000-300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避光条件下,加热温度为45~55℃,加热时间为25~35min;进一步的,步骤S5中所述浓缩时将酶解后的酶解液浓度浓缩至30%~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避光条件下,加热温度为50℃,加热时间为30 min。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酶解的具体过程为,在温度45~55℃和pH 7~7.5下,以料液比1:10~20加入纯化水,通过筛选按固含量3%加入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时间为7.5~8.5 h,煮沸0.4~0.6 h灭酶;进一步的,步骤S6中所述干燥采用喷雾干燥法,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60~180℃,出风温度8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时间为8 h,煮沸0.5 h灭酶;所述酶解分两步进行,先加入胰蛋白酶维持前6 h在温度45℃ pH=7.5的条件下酶解,再加入风味蛋白酶维持后2h在温度55℃ pH=7的条件下酶解。
CN202111284907.1A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5614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4907.1A CN114561439A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4907.1A CN114561439A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1439A true CN114561439A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12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4907.1A Pending CN114561439A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143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0803A (zh) * 2021-03-03 2022-09-06 内蒙古天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
CN115462524A (zh) * 2022-08-29 2022-12-13 杭州佰倍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容抗衰老作用的血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56863A (zh) * 2023-10-18 2023-12-22 意润健康产业(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的血肽复合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34682A (ja) * 2010-05-12 2011-11-24 Univ Of Miyazaki 魚血からのヘムタンパク質に由来するペプチドとヘム鉄とを含む複合体の調製方法
CN105331667A (zh) * 2015-12-15 2016-02-17 石河子大学 一种以牛血红蛋白为原料制备血红蛋白多肽的方法
CN115010803A (zh) * 2021-03-03 2022-09-06 内蒙古天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34682A (ja) * 2010-05-12 2011-11-24 Univ Of Miyazaki 魚血からのヘムタンパク質に由来するペプチドとヘム鉄とを含む複合体の調製方法
CN105331667A (zh) * 2015-12-15 2016-02-17 石河子大学 一种以牛血红蛋白为原料制备血红蛋白多肽的方法
CN115010803A (zh) * 2021-03-03 2022-09-06 内蒙古天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莹莹;胡余明;胡春生;尹晓晨;: "血红素铁改善大鼠缺铁性贫血状况实验研究", 实用预防医学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0803A (zh) * 2021-03-03 2022-09-06 内蒙古天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
CN115462524A (zh) * 2022-08-29 2022-12-13 杭州佰倍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美容抗衰老作用的血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7256863A (zh) * 2023-10-18 2023-12-22 意润健康产业(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的血肽复合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CN117256863B (zh) * 2023-10-18 2024-05-07 意润健康产业(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的血肽复合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61439A (zh)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AU2020103452A4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liquid milk based on reduced allergenicity of cow&#39;s milk
JPH05505304A (ja) 酵素加水分解物の製造方法
CN1911062A (zh) 植物源天然富硒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852135A (zh) 一种食药用菌蛋白肽-亚铁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4010762A (zh) 一种改善贫血症状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4965B (zh) 从猪胎盘中提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联产工艺
CN110172491B (zh) 一种多元生物蛋白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0512B (zh) 一种乌鸡肽铁螯合物生物补铁剂的制备方法
CN114214366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贫血的小肽粉和血红素之肽红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40797B (zh) 一种利用高温花生粕制备高水解度功能性短肽的方法
CN115010803A (zh) 一种富含血红素铁的血蛋白多肽的制备
CN105380261A (zh) 一种含有寡肽的保肝护肝配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69839B (zh) 一种牛骨胶原肽-钙螯合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97320A (zh) 一种用于改善贫血症状的多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7242B (zh)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8208305A (zh) 利用海参活性多肽制备复配物的方法
CN102872446A (zh) 一种抗栓、溶栓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RU2274003C2 (ru) Способ комплексной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крови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животных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 активного вещества с противоанемически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на основе гемоглобина,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 активное вещество с противоанемически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варианты) и продукт, его содержащий (варианты).
CN111493210A (zh) 一种金属离子肽营养补充剂的制备方法
JP3366769B2 (ja) 白子を配合した栄養組成物
CN112176015B (zh) 一种海参活性肽高效仿生制备方法
CN1557476A (zh)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营养剂
JPS61285966A (ja) アコヤ貝の粘液からなる栄養食品
CN112210579B (zh) 一种罗非鱼钙离子结合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