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8931B - 一种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58931B CN114558931B CN202110255469.XA CN202110255469A CN114558931B CN 114558931 B CN114558931 B CN 114558931B CN 202110255469 A CN202110255469 A CN 202110255469A CN 114558931 B CN114558931 B CN 1145589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dge
- driving
- punching
- trimming
- di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8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21D28/14—D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24—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 B21D28/34—Perforating tools; Die hol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8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other parts for vehicles, e.g. cowlings, mudgu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选择性驱动结构和多角度修边斜楔,其中,上模与机床本体连接,下模固定设置在上模下端,选择性驱动结构与下模连接,选择性驱动结构包括冲孔状态和非冲孔状态,多角度修边斜楔的上端与上模和机床本体连接,多角度修边斜楔的下端与选择性驱动结构连接,多角度修边斜楔能够同时完成正修边和侧修边,当选择性驱动结构处于冲孔状态时,选择性驱动结构带动多角度修边斜楔移动到冲孔位置,当选择性驱动结构处于非冲孔状态时,选择性驱动结构带动多角度修边斜楔移动到非冲孔位置,能够达到使用一套冲压模具同时完成正修和侧修工序,且同时达到选择性加工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模具冲压工艺中,修边是模具必须的工艺步骤,针对车辆的侧围加油口位置,由于其位置特殊,同时由于模具数量限制等问题,各厂家现阶段均将加油口位置设计在侧围平缓位置,工序上采用周圈正修,正整形处理。
相关技术中,随着人们对车型要求的提高,车辆的造型要求更加犀利,侧围腰线上下角度差异越来越大,造成其成型难度越来越大,难以同时完成正修和侧修操作。
而且,各汽车厂商为降低开发成本同时兼顾国家有关新能源车型的需求,往往采用同款车型开发多种动力车型,同一种车型同时存在汽油版、纯电动版、插电混合动力3种动力配置,汽油版的加油口设计在左侧围位置,纯电动版则需要设计充电口在右侧围位置,插电混合动力版本需要左侧围设计加油口,右侧围设计充电口。单一模具无法同时兼顾纯电侧围和汽油版侧围的冲压需要,只能选择设计镶块处理方案。当需要生产无冲孔的侧围时,线体操作人员需拆除上模精修镶块及压芯压料镶块。而当生产有冲孔的侧围时,又需要将镶块重新安装。极大的影响了现场的生产效率,同时镶块频繁拆卸也会产生重复定位精度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压模具,旨在能够使用一套冲压模具同时完成正修和侧修工序,且同时达到选择性加工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包括:
上模,所述上模与机床本体连接;
下模,所述下模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下端;
选择性驱动结构,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与所述下模连接,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包括冲孔状态和非冲孔状态;
多角度修边斜楔,所述多角度修边斜楔的上端与所述上模和所述机床本体连接,所述多角度修边斜楔的下端与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连接;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处于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向所述下模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带动所述多角度修边斜楔移动到冲孔位置,以完成对待加工工件的冲孔;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处于非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向所述下模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带动所述多角度修边斜楔移动到非冲孔位置,以避免对待加工工件的冲孔。
可选地,所述多角度修边斜楔包括正冲结构、侧冲结构和正压结构;
所述侧冲结构的上端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侧冲结构的下端与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连接;
所述正冲结构设置在所述侧冲结构和所述下模之间,且所述正冲结构穿过所述侧冲结构,与所述上模连接;
所述正压结构设置在所述侧冲结构和所述下模之间,且所述正压结构与所述机床本体连接,用于在所述机床本体的带动下,将所述待加工工件压紧在所述下模上;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处于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向所述下模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带动所述侧冲结构相对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以及所述正冲结构水平移动,以使所述侧冲结构和所述正冲结构移动到所述冲孔位置;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处于非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向所述下模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带动所述侧冲结构相对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以及所述正冲结构水平移动,以使所述侧冲结构和所述正冲结构移动到所述非冲孔位置。
可选地,所述侧冲结构包括侧修斜楔本体、强制回程组件、侧修冲头、第一正修驱动导板和第一回程弹簧;
所述侧修斜楔本体的上部与所述上模连接;
所述第一回程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侧修斜楔本体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回程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模的内侧面连接;
所述强制回程组件设置在所述侧修斜楔本体下端的靠近所述第一回程弹簧的一侧,所述强制回程组件与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连接;
所述侧修冲头设置在所述侧修斜楔本体下端的远离所述第一回程弹簧的一侧;
所述第一正修驱动导板设置在所述正冲结构上部的侧修斜楔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正冲结构包括正修斜楔托板、正修冲头、正修斜楔托起弹簧、第二正修驱动板、安全螺钉和缓冲弹簧;
所述正修斜楔托板的顶部连接有安全螺钉,所述安全螺钉穿过所述侧冲结构,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安全螺钉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弹簧;
所述正修冲头设置在所述正修斜楔托板的底部,所述正修斜楔托起弹簧设置在所述正修斜楔托板上的正修冲头一侧;
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设置在所述正修斜楔托板上的安全螺钉一侧,且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与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与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均为梯形;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处于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向所述下模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带动所述侧冲结构上的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和所述侧修冲头水平移动,使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的底部移动到与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的顶部相对的位置;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处于非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向所述下模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带动所述侧冲结构上的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和所述侧修冲头水平移动,使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的倾斜面移动到与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的倾斜面相对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上模包括局部上模本体、第一导滑板、斜楔限位块和多功能压板;
所述局部上模本体内开设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导滑槽内;
所述多功能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槽的两侧,用于限制所述侧修斜楔本体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所述斜楔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槽的两端,用于限制所述侧修斜楔本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可选地,所述上模还包括正修精导向,所述正修精导向连接在所述导滑槽的两侧;
所述正修斜楔托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正修精导向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正修精导向穿过所述导向孔。
可选地,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包括斜楔驱动安装结构、斜楔驱动结构和异形垫块;
所述下模上开设有下模刃口,所述斜楔驱动安装结构连接在所述下模上的所述下模刃口一侧;
所述斜楔驱动结构连接在所述斜楔驱动安装结构上;
所述异形垫块设置在所述斜楔驱动结构的靠近所述下模刃口的一侧,且所述异形垫块的底部与气缸连接;
所述斜楔驱动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异形垫块相配合的让位槽;
所述气缸带动所述异形垫块移动至与所述让位槽相对错位,以使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处于冲孔状态;
所述气缸带动所述异形垫块移动至与所述让位槽相对配合,以使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处非于冲孔状态。
可选地,所述斜楔驱动结构包括选择性驱动座、强制回程滑板、第二回程弹簧和导向块;
所述选择性驱动座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导向面上连接有强制回程滑板,所述强制回程滑板与所述强制回程组件连接;
所述让位槽、所述第二回程弹簧和所述导向块均设置于所述选择性驱动座上的远离所述导向面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斜楔驱动安装结构包括斜楔驱动安装座、多功能滑板、第二导滑板和驱动限位块;
所述斜楔驱动安装座内开设有第二导滑槽,所述多功能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槽的两侧,所述驱动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导滑槽内的靠近所述强制回程滑板的一侧;
所述斜楔驱动安装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块相配合的导向槽;
所述第二回程弹簧与所述斜楔驱动安装座的侧面抵触。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选择性驱动结构和多角度修边斜楔,其中,上模与机床本体连接,下模固定设置在上模下端,选择性驱动结构与下模连接,选择性驱动结构包括冲孔状态和非冲孔状态,多角度修边斜楔的上端与上模和机床本体连接,多角度修边斜楔的下端与选择性驱动结构连接,多角度修边斜楔能够同时完成正修边和侧修边,当生产冲孔板侧围时,调整选择性驱动结构处于冲孔状态,在机床本体带动上模向下模移动的过程中,选择性驱动结构带动多角度修边斜楔移动到冲孔位置,从而完成对待加工工件的多角度冲孔,当生产非冲孔板侧围时,调整选择性驱动结构处于非冲孔状态,在机床本体带动上模向下模移动的过程中,选择性驱动结构带动多角度修边斜楔移动到非冲孔位置,以避免对待加工工件的冲孔,从而达到使用一套冲压模具同时完成正修和侧修工序,且同时达到选择性加工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正压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侧冲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正冲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斜楔驱动结构和异形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下模和斜楔驱动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生产冲孔板侧围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生产非冲孔板侧围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模、11-局部上模本体、12-第一导滑板、13-斜楔限位块、14-多功能压板、15-正修精导向、2-下模、3-选择性驱动结构、31-异形垫块、34-气缸、321-选择性驱动座、322-强制回程滑板、323-第二回程弹簧、324-导向块、331-斜楔驱动安装座、332-多功能滑板、333-第二导滑板、334-驱动限位块、4-多角度修边斜楔、411-侧修斜楔本体、412-强制回程组件、413-侧修冲头、414-第一正修驱动导板、415-第一回程弹簧、421-正修斜楔托板、422-正修冲头、423-正修斜楔托起弹簧、424-第二正修驱动板、425-安全螺钉、426-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人们对车型要求的提高,造型要求更加犀利,侧围腰线上下角度差异越来越大,其成型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工序数量限制,修边角度限制,工序排布等要求,如果依旧采用传统正修边,对加油口位置进行粗修边,则会出现刃口尖角,修边毛刺、模具调试困难等问题。
而且,各汽车厂商为降低开发成本同时兼顾国家有关新能源车型的需求,往往采用同款车型开发多种动力车型,同一种车型同时存在汽油版、纯电动版、插电混合动力3种动力配置,汽油版的加油口设计在左侧围位置,纯电动版则需要设计充电口在右侧围位置,插电混合动力版本需要左侧围设计加油口,右侧围设计充电口。单一模具无法同时兼顾纯电侧围和汽油版侧围的冲压需要,只能选择设计镶块处理方案。当需要生产无冲孔的侧围时,线体操作人员需拆除上模精修镶块及压芯压料镶块。而当生产有冲孔的侧围时,又需要将镶块重新安装。极大的影响了现场的生产效率,同时镶块频繁拆卸也会产生重复定位精度差的问题。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冲压模具,采用多角度修边斜楔能够同时完成正修边和侧修边,采用选择性驱动结构,能够在加工时,将多角度修边斜楔移动到冲孔位置或非冲孔位置,从而达到选择性加工的目的。
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所述上模1与机床本体连接;
下模2,所述下模2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1下端;
选择性驱动结构3,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与所述下模2连接,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包括冲孔状态和非冲孔状态;
多角度修边斜楔4,所述多角度修边斜楔4的上端与所述上模1和所述机床本体连接,所述多角度修边斜楔4的下端与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连接;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1向所述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所述多角度修边斜楔4移动到冲孔位置,以完成对待加工工件的冲孔;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非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1向所述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所述多角度修边斜楔4移动到非冲孔位置,以避免对待加工工件的冲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模1与机床本体连接,能够在加工待加工零件时,在机床的动力作用下,带动上模1向下移动。
下模2固定设置在上模1下端,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
选择性驱动结构3与下模2连接,选择性驱动结构3包括冲孔状态和非冲孔状态,其中,冲孔状态用于加工冲孔板侧围,非冲孔状态用于加工非冲孔板侧围,可根据待加工工件的需求进行选择性驱动结构3的状态的调整。
多角度修边斜楔4的上端与上模1和机床本体连接,多角度修边斜楔4的下端与选择性驱动结构3连接,多角度修边斜楔4能够同时完成正修边和侧修边,当生产冲孔板侧围时,调整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冲孔状态,在机床本体带动上模1向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多角度修边斜楔4移动到冲孔位置,从而使多角度修边斜楔4能够抵触到待加工工件并完成对待加工工件的多角度冲孔,当生产非冲孔板侧围时,调整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非冲孔状态,在机床本体带动上模1向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多角度修边斜楔4移动到非冲孔位置,使多角度修边斜楔4不能够接触到待加工工件,以避免对待加工工件的冲孔,从而达到使用一套冲压模具同时完成正修和侧修工序,且同时达到选择性加工的目的。
基于上述冲压模具,本申请提供以下一些具体可实施方式的示例,在互不抵触的前提下,各个示例之间可任意组合,以形成新一种冲压模具。应当理解的,对于由任意示例所组合形成的新一种冲压模具,均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1至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正压结构的示意图,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角度修边斜楔4包括正冲结构、侧冲结构和正压结构;
所述侧冲结构的上端与所述上模1连接,所述侧冲结构的下端与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连接;
所述正冲结构设置在所述侧冲结构和所述下模2之间,且所述正冲结构穿过所述侧冲结构,与所述上模1连接;
所述正压结构设置在所述侧冲结构和所述下模2之间,且所述正压结构与所述机床本体连接,用于在所述机床本体的带动下,将所述待加工工件压紧在所述下模2上;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1向所述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所述侧冲结构相对于所述上模1、所述下模2以及所述正冲结构水平移动,以使所述侧冲结构和所述正冲结构移动到所述冲孔位置;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非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1向所述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所述侧冲结构相对于所述上模1、所述下模2以及所述正冲结构水平移动,以使所述侧冲结构和所述正冲结构移动到所述非冲孔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角度修边斜楔4包括正冲结构、侧冲结构和正压结构,其中,侧冲结构的上端与上模1连接,侧冲结构的下端与选择性驱动结构3连接,从而在上模1下降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侧冲结构一起下降,以便能够对待加工工件进行侧修边。
正冲结构设置在侧冲结构和下模2之间,且正冲结构穿过侧冲结构,与上模1连接,以便能够在上模1下降的过程中,带动正冲结构一起下降,从而使正冲结构能够完成与侧冲结构的配合,同时对待加工工件进行正修边和侧修边。
正压结构设置在侧冲结构和下模2之间,且正压结构与机床本体连接,当需要对待加工工件进行操作时,正压结构能够在机床本体的带动下,将待加工工件压紧在下模2上,具体地,正压结构可包括正压芯局部本体以及压料弹簧,其中,压料弹簧与机床本体连接,以便通过机床本体带动压料弹簧向下移动,进而挤压正压芯局部本体,使正压芯局部本体将待加工工件压紧在下模2上,同时,正压芯局部本体上开设有与待加工工件的冲口相配合的开孔,以便正冲结构和侧冲结构能够顺利穿过正压芯局部本体上的开孔,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冲孔(即正修边和侧修边)。
当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冲孔状态时,在机床本体带动上模1向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侧冲结构相对于上模1、下模2以及正冲结构水平移动,以使侧冲结构和正冲结构移动到冲孔位置,以便能够顺利地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冲孔;
当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非冲孔状态时,在机床本体带动上模1向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侧冲结构相对于上模1、下模2以及正冲结构水平移动,以使侧冲结构和正冲结构移动到非冲孔位置,从而以避免对待加工工件的冲孔。
参考图1至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侧冲结构的示意图,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冲结构包括侧修斜楔本体411、强制回程组件412、侧修冲头413、第一正修驱动板414和第一回程弹簧415;
所述侧修斜楔本体411的上部与所述上模1连接;
所述第一回程弹簧415的一端与所述侧修斜楔本体411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回程弹簧415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模1的内侧面连接;
所述强制回程组件412设置在所述侧修斜楔本体411下端的靠近所述第一回程弹簧415的一侧,所述强制回程组件412与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连接;
所述侧修冲头413设置在所述侧修斜楔本体411下端的远离所述第一回程弹簧415的一侧;
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设置在所述正冲结构上部的侧修斜楔本体41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冲结构包括侧修斜楔本体411、强制回程组件412、侧修冲头413、第一正修驱动板414和第一回程弹簧415,其中,侧修斜楔本体411的上部与上模1连接,且侧修斜楔本体411能够在水平方向上与上模1相对移动,第一回程弹簧415的一端与侧修斜楔本体411的侧面连接,第一回程弹簧415的另一端与上模1的内侧面连接,强制回程组件412设置在侧修斜楔本体411下端的靠近第一回程弹簧415的一侧,强制回程组件412与选择性驱动结构3连接,从而在上模1下降的过程中,选择性驱动结构3能够带动侧修斜楔本体411在水平方向上与上模1相对移动,且移动方向为向第一回程弹簧415一端移动,从而能够压缩第一回程弹簧415,以便在对待加工工件加工完成后,在上模1向上返回的过程中,第一回程弹簧415能够带动侧修斜楔本体411返回到原始位置。
侧修冲头413设置在侧修斜楔本体411下端的远离第一回程弹簧415的一侧,以便在侧修斜楔本体411移动的同时,带动侧修冲头413移动。
第一正修驱动板414设置在正冲结构上部的侧修斜楔本体411上,以便配合选择性驱动结构3,使正冲结构移动到冲孔位置或非冲孔位置,以便完成正修冲头422的伸出与回退功能。
参考图1至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正冲结构的示意图,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正冲结构包括正修斜楔托板421、正修冲头422、正修斜楔托起弹簧423、第二正修驱动板424、安全螺钉425和缓冲弹簧426;
所述正修斜楔托板421的顶部连接有安全螺钉425,所述安全螺钉425穿过所述侧冲结构,与所述上模1连接,所述安全螺钉425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弹簧426;
所述正修冲头422设置在所述正修斜楔托板421的底部,所述正修斜楔托起弹簧423设置在所述正修斜楔托板421上的正修冲头422一侧;
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424设置在所述正修斜楔托板421上的安全螺钉425一侧,且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424与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相配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正冲结构包括正修斜楔托板421、正修冲头422、正修斜楔托起弹簧423、第二正修驱动板424、安全螺钉425和缓冲弹簧426,其中,正修斜楔托板421的顶部连接有安全螺钉425,安全螺钉425穿过侧冲结构,与上模1连接,以便保证正修斜楔托板421不掉落,安全螺钉425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弹簧426,能够抵消重复运动过程中的瞬间冲击,增加机构使用寿命。
正修冲头422设置在正修斜楔托板421的底部,正修斜楔托起弹簧423设置在正修斜楔托板421上的正修冲头422一侧,第二正修驱动板424设置在正修斜楔托板421上的安全螺钉425一侧,且第二正修驱动板424与第一正修驱动板414相配合,当侧冲结构和正冲结构移动到冲孔位置时,第一修正驱动板和第二修正驱动板在竖直方向上相互抵触,从而使上模1下降到加工状态的最低点时,能够使正修冲头422穿过正压芯局部本体上的开孔,对待加工工件进行正修边,此时,侧修冲头413也能够穿过正压芯局部本体上的开孔,对待加工工件进行侧修边。
当侧冲结构和正冲结构移动到非冲孔位置时,第一修正驱动板和第二修正驱动板在水平方向上相互抵触,从而使上模1下降到加工状态的最低点时,正修斜楔托起弹簧423能够与正压结构相互抵触,从而使正修冲头422以及整个正修斜楔托板421向上移动,使正修冲头422无法接触到待加工工件,同时,限制了侧修斜楔本体41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量,导致侧修冲头413也无法接触待加工工件。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与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424均为梯形;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1向所述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所述侧冲结构上的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和所述侧修冲头413水平移动,使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的底部移动到与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424的顶部相对的位置;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非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1向所述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所述侧冲结构上的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和所述侧修冲头413水平移动,使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的倾斜面移动到与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424的倾斜面相对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正修驱动板414与第二正修驱动板424均为梯形,当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冲孔状态时,在机床本体带动上模1向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选择性驱动结构3同时带动侧冲结构上的第一正修驱动板414和侧修冲头413水平移动,使第一正修驱动板414的底部移动到与第二正修驱动板424的顶部相对的位置,从而将正修冲头422顶出正压结构,以便完成对待加工工件的正修边,同时,侧修冲头413水平移动距离足够,也能够伸出正压结构,对对待加工工件进行侧修边。
当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非冲孔状态时,在机床本体带动上模1向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侧冲结构上的第一正修驱动板414和侧修冲头413水平移动,使第一正修驱动板414的倾斜面移动到与第二正修驱动板424的倾斜面相对的位置,从而限制第一正修驱动板414和侧修冲头413水平移动距离,使侧修冲头413无法接触待加工工件,同时,正修斜楔托起弹簧423能够与正压结构相互抵触,从而使正修冲头422以及整个正修斜楔托板421向上移动,使正修冲头422无法接触到待加工工件。
参考图1至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1包括局部上模本体11、第一导滑板12、斜楔限位块13和多功能压板14;
所述局部上模本体11内开设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板12连接在所述第一导滑槽内;
所述多功能压板14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槽的两侧,用于限制所述侧修斜楔本体41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所述斜楔限位块13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槽的两端,用于限制所述侧修斜楔本体41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模1包括局部上模本体11、第一导滑板12、斜楔限位块13和多功能压板14,其中,局部上模本体11内开设有第一导滑槽,第一导滑板12连接在第一导滑槽内,侧修斜楔本体411设置在第一导滑槽内,可在第一导滑槽内水平移动,第一导滑板12能够减小与侧修斜楔本体411的摩擦力,以便使侧修斜楔本体411在第一导滑槽内移动更加顺畅,多功能压板14设置在第一导滑槽的两侧,用于限制侧修斜楔本体41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使侧修斜楔本体411在与上模1一起下降的过程中,不会与上模1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以便精确设置下模2在加工时的下降距离。
斜楔限位块13设置在第一导滑槽的两端,用于限制侧修斜楔本体41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避免侧修斜楔本体411相对于上模1的水平位移过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1还包括正修精导向15,所述正修精导向15连接在所述导滑槽的两侧;
所述正修斜楔托板421上开设有与所述正修精导向15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正修精导向15穿过所述导向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模1还包括正修精导向15,正修精导向15可为圆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正修斜楔托板421上开设有与正修精导向15相配合的导向孔,正修精导向15穿过导向孔,以便限制正修斜楔托板42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使正修斜楔托板421在水平方向上无法相对上模1移动,只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沿着正修精导向15移动。
参考图1至图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斜楔驱动结构和异形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下模和斜楔驱动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包括斜楔驱动安装结构、斜楔驱动结构和异形垫块31;
所述下模2上开设有下模刃口,所述斜楔驱动安装结构连接在所述下模2上的所述下模刃口一侧;
所述斜楔驱动结构连接在所述斜楔驱动安装结构上;
所述异形垫块31设置在所述斜楔驱动结构的靠近所述下模刃口的一侧,且所述异形垫块31的底部与所述气缸34连接;
所述斜楔驱动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异形垫块31相配合的让位槽;
所述气缸34带动所述异形垫块31移动至与所述让位槽相对错位,以使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冲孔状态;
所述气缸34带动所述异形垫块31移动至与所述让位槽相对配合,以使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非于冲孔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选择性驱动结构3包括斜楔驱动安装结构、斜楔驱动结构和异形垫块31,其中,下模2上开设有下模刃口,下模刃口与待加工工件的冲孔一致,以便使下模刃口与正修冲口以及侧修冲口相配合,剪切出待加工工件的冲孔。
斜楔驱动安装结构连接在下模2上的所述下模刃口一侧,用于固定安装斜楔驱动结构。
异形垫块31设置在斜楔驱动结构的靠近下模刃口的一侧,且异形垫块31的底部与气缸34连接,斜楔驱动结构上开设有与异形垫块31相配合的让位槽,异形垫块31可嵌入让位槽内,气缸34带动异形垫块31移动至与让位槽相对错位,以使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冲孔状态,此时,异形垫块31间隔在斜楔驱动结构与斜楔驱动安装结构之间,斜楔驱动结构与斜楔驱动安装结构之间无法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侧修斜楔本体411在斜楔驱动结构的带动下,在水平方向上发生足够的移动,能够在侧冲结构和正冲结构移动到冲孔位置时,使第一修正驱动板和第二修正驱动板在竖直方向上相互抵触;
当气缸34带动异形垫块31移动至与让位槽相对配合,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非于冲孔状态,此时,斜楔驱动结构向斜楔驱动安装结构一侧移动,导致侧修斜楔本体411在斜楔驱动结构的带动下,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减小,第一修正驱动板和第二修正驱动板在水平方向上相互抵触,从而使上模1下降到加工状态的最低点时,正修斜楔托起弹簧423能够与正压结构相互抵触,从而使正修冲头422以及整个正修斜楔托板421向上移动,使正修冲头422无法接触到待加工工件,同时,限制了侧修斜楔本体41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量,导致侧修冲头413也无法接触待加工工件。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斜楔驱动结构包括选择性驱动座321、强制回程滑板322、第二回程弹簧323和导向块324;
所述选择性驱动座32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导向面上连接有强制回程滑板322,所述强制回程滑板322与所述强制回程组件412连接;
所述让位槽、所述第二回程弹簧323和所述导向块324均设置于所述选择性驱动座321上的远离所述导向面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斜楔驱动结构包括选择性驱动座321、强制回程滑板322、第二回程弹簧323和导向块324,其中,选择性驱动座32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导向面与第一正修驱动板414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导向面上连接有强制回程滑板322,强制回程滑板322与强制回程组件412连接,从而使上模1带动侧修斜楔本体411下降的过程中,强制回程滑板322与强制回程组件412配合,使强制回程组件412能够沿着强制回程滑板322移动,从而使侧修斜楔本体411相对于上模1在水平方向上向第一回程弹簧415移动。
让位槽、第二回程弹簧323和导向块324均设置于选择性驱动座321上的远离导向面的一侧,让位槽与第二回程弹簧323、导向块324以及异形垫块31的配合,实现选择性驱动结构3的冲孔状态或非冲孔状态,其中,第一回程弹簧415的弹性形变系数大于第二回程弹簧323的弹性形变系数,以便当气缸34带动异形垫块31移动至与让位槽相对配合时,斜楔驱动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向斜楔驱动安装结构移动。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斜楔驱动安装结构包括斜楔驱动安装座331、多功能滑板332、第二导滑板333和驱动限位块334;
所述斜楔驱动安装座331内开设有第二导滑槽,所述多功能滑板332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槽的两侧,所述驱动限位块334设置在所述导滑槽内的靠近所述强制回程滑板322的一侧;
所述斜楔驱动安装座331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块324相配合的导向槽;
所述第二回程弹簧323与所述斜楔驱动安装座331的侧面抵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斜楔驱动安装结构包括斜楔驱动安装座331、多功能滑板332、第二导滑板333和驱动限位块334,其中,斜楔驱动安装座331内开设有第二导滑槽,选择性驱动座321设置在第二导滑槽内,第二导滑板333用于减小与选择性驱动座321的摩擦力,多功能滑板332设置在第二导滑槽的两侧,用于限制选择性驱动座32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驱动限位块334设置在导滑槽内的靠近强制回程滑板322的一侧,用于限制选择性驱动座321在水平方向上的过大的位移,斜楔驱动安装座331上开设有与导向块324相配合的导向槽,以便使选择性驱动座32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更加平稳,第二回程弹簧323与斜楔驱动安装座331的侧面抵触,用于在加工完成后,使选择性驱动座321弹回原始位置。
参考图1至图9,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生产冲孔板侧围时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冲压模具的生产非冲孔板侧围时的示意图,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生产冲孔板侧围时:气缸34带动异形垫块31移动至与让位槽相对错位,以使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冲孔状态,此时,异形垫块31间隔在斜楔驱动结构与斜楔驱动安装结构之间,斜楔驱动结构与斜楔驱动安装结构之间无法发生相对移动,正压结构先向下,将待加工工件压紧在下模2上,上模1向下移动,带动正冲结构和侧冲结构同时向下移动,强制回程滑板322与强制回程组件412配合,使强制回程组件412能够沿着强制回程滑板322移动,从而使侧修斜楔本体411相对于上模1在水平方向上向第一回程弹簧415移动,第一回程弹簧415开始为侧修斜楔本体411的回程蓄力,使第一修正驱动板和第二修正驱动板在竖直方向上相互抵触,从而将正修冲头422顶出正压结构,以便完成对待加工工件的正修边,同时,侧修冲头413水平移动距离足够,也能够伸出正压结构,对对待加工工件进行侧修边。回程时所有过程相反。
生产非冲孔板侧围时:当气缸34带动异形垫块31移动至与让位槽相对配合,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非于冲孔状态,正压结构先向下,将待加工工件压紧在下模2上,由于正压结构的开孔与待加工工件的冲孔一致,不影响待加工工件,上模1向下移动,带动正冲结构和侧冲结构同时向下移动,强制回程滑板322与强制回程组件412配合,使强制回程组件412能够沿着强制回程滑板322移动,同时,斜楔驱动结构向斜楔驱动安装结构一侧移动,导致侧修斜楔本体411在斜楔驱动结构的带动下,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减小,第一修正驱动板和第二修正驱动板在水平方向上相互抵触,从而使上模1下降到加工状态的最低点时,正修斜楔托起弹簧423能够与正压结构相互抵触,从而使正修冲头422以及整个正修斜楔托板421向上移动,使正修冲头422无法接触到待加工工件,同时,限制了侧修斜楔本体41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量,导致侧修冲头413也无法接触待加工工件。
应当理解地,本申请说明书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地,本申请说明书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冲压模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1),所述上模(1)与机床本体连接;
下模(2),所述下模(2)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1)下端;
选择性驱动结构(3),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与所述下模(2)连接,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包括冲孔状态和非冲孔状态;
多角度修边斜楔(4),所述多角度修边斜楔(4)的上端与所述上模(1)和所述机床本体连接,所述多角度修边斜楔(4)的下端与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连接;
其中,所述多角度修边斜楔(4)包括正冲结构、侧冲结构和正压结构;
所述侧冲结构的上端与所述上模(1)连接,所述侧冲结构的下端与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连接;
所述正冲结构设置在所述侧冲结构和所述下模(2)之间,且所述正冲结构穿过所述侧冲结构,与所述上模(1)连接;
所述正压结构设置在所述侧冲结构和所述下模(2)之间,且所述正压结构与所述机床本体连接,用于在所述机床本体的带动下,将待加工工件压紧在所述下模(2)上;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1)向所述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所述侧冲结构相对于所述上模(1)、所述下模(2)以及所述正冲结构水平移动,以使所述侧冲结构和所述正冲结构移动到所述冲孔位置;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非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1)向所述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所述侧冲结构相对于所述上模(1)、所述下模(2)以及所述正冲结构水平移动,以使所述侧冲结构和所述正冲结构移动到所述非冲孔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冲结构包括侧修斜楔本体(411)、强制回程组件(412)、侧修冲头(413)、第一正修驱动板(414)和第一回程弹簧(415);
所述侧修斜楔本体(411)的上部与所述上模(1)连接;
所述第一回程弹簧(415)的一端与所述侧修斜楔本体(411)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回程弹簧(415)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模(1)的内侧面连接;
所述强制回程组件(412)设置在所述侧修斜楔本体(411)下端的靠近所述第一回程弹簧(415)的一侧,所述强制回程组件(412)与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连接;
所述侧修冲头(413)设置在所述侧修斜楔本体(411)下端的远离所述第一回程弹簧(415)的一侧;
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设置在所述正冲结构上部的侧修斜楔本体(4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冲结构包括正修斜楔托板(421)、正修冲头(422)、正修斜楔托起弹簧(423)、第二正修驱动板(424)、安全螺钉(425)和缓冲弹簧(426);
所述正修斜楔托板(421)的顶部连接有安全螺钉(425),所述安全螺钉(425)穿过所述侧冲结构,与所述上模(1)连接,所述安全螺钉(425)的中部设置有缓冲弹簧(426);
所述正修冲头(422)设置在所述正修斜楔托板(421)的底部,所述正修斜楔托起弹簧(423)设置在所述正修斜楔托板(421)上的正修冲头(422)一侧;
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424)设置在所述正修斜楔托板(421)上的安全螺钉(425)一侧,且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424)与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1)包括局部上模本体(11)、第一导滑板(12)、斜楔限位块(13)和多功能压板(14);
所述局部上模本体(11)内开设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板(12)连接在所述第一导滑槽内;
所述多功能压板(14)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槽的两侧,用于限制所述侧修斜楔本体(41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所述斜楔限位块(13)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滑槽的两端,用于限制所述侧修斜楔本体(41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1)还包括正修精导向(15),所述正修精导向(15)连接在所述第一导滑槽的两侧;
所述正修斜楔托板(421)上开设有与所述正修精导向(15)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正修精导向(15)穿过所述导向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与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424)均为梯形;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1)向所述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所述侧冲结构上的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和所述侧修冲头(413)水平移动,使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的底部移动到与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424)的顶部相对的位置;
当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非冲孔状态时,在所述机床本体带动所述上模(1)向所述下模(2)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带动所述侧冲结构上的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和所述侧修冲头(413)水平移动,使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的倾斜面移动到与所述第二正修驱动板(424)的倾斜面相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包括斜楔驱动安装结构、斜楔驱动结构和异形垫块(31);
所述下模(2)上开设有下模刃口,所述斜楔驱动安装结构连接在所述下模(2)上的所述下模刃口一侧;
所述斜楔驱动结构连接在所述斜楔驱动安装结构上;
所述异形垫块(31)设置在所述斜楔驱动结构的靠近所述下模刃口的一侧,且所述异形垫块(31)的底部与气缸(34)连接;
所述斜楔驱动结构上开设有与所述异形垫块(31)相配合的让位槽;
所述气缸(34)带动所述异形垫块(31)移动至与所述让位槽相对错位,以使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于冲孔状态;
所述气缸(34)带动所述异形垫块(31)移动至与所述让位槽相对配合,以使所述选择性驱动结构(3)处非于冲孔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楔驱动结构包括选择性驱动座(321)、强制回程滑板(322)、第二回程弹簧(323)和导向块(324);
所述选择性驱动座(32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第一正修驱动板(414)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导向面上连接有强制回程滑板(322),所述强制回程滑板(322)与所述强制回程组件(412)连接;
所述让位槽、所述第二回程弹簧(323)和所述导向块(324)均设置于所述选择性驱动座(321)上的远离所述导向面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楔驱动安装结构包括斜楔驱动安装座(331)、多功能滑板(332)、第二导滑板(333)和驱动限位块(334);
所述斜楔驱动安装座(331)内开设有第二导滑槽,所述多功能滑板(332)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槽的两侧,所述驱动限位块(334)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靠近所述强制回程滑板(322)的一侧;
所述斜楔驱动安装座(331)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块(324)相配合的导向槽;
所述第二回程弹簧(323)与所述斜楔驱动安装座(331)的侧面抵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55469.XA CN114558931B (zh) | 2021-03-09 | 2021-03-09 | 一种冲压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55469.XA CN114558931B (zh) | 2021-03-09 | 2021-03-09 | 一种冲压模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58931A CN114558931A (zh) | 2022-05-31 |
CN114558931B true CN114558931B (zh) | 2024-01-19 |
Family
ID=8171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55469.XA Active CN114558931B (zh) | 2021-03-09 | 2021-03-09 | 一种冲压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58931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02228A (ja) * | 2008-02-29 | 2009-09-10 | Daihatsu Motor Co Ltd | 穴あけ加工装置 |
CN201776343U (zh) * | 2010-07-26 | 2011-03-30 | 芜湖市建鑫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加油口盒的多方位冲孔模具 |
CN203664480U (zh) * | 2013-12-30 | 2014-06-25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模具中的冲孔切换机构 |
FR3008011A1 (fr) * | 2013-07-05 | 2015-01-09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Outil de presse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pour commander manuellement la mise en operation d'un coulisseau de poinconnage |
CN205341639U (zh) * | 2015-12-23 | 2016-06-29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勾冲机构 |
CN106378390A (zh) * | 2016-09-30 | 2017-02-08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可切换式侧冲孔冲压模具 |
CN207839759U (zh) * | 2017-12-28 | 2018-09-11 | 重庆平伟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角度侧冲孔加工的模具 |
CN208033371U (zh) * | 2018-03-30 | 2018-11-02 | 赛科利(南京)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机构 |
CN208116540U (zh) * | 2018-04-20 | 2018-11-20 | 成都普什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斜楔驱动座气动切换机构 |
CN209577860U (zh) * | 2018-12-27 | 2019-11-05 | 常熟祥鑫汽配有限公司 | 一种两个不同角度侧冲孔斜楔结构 |
CN211101076U (zh) * | 2019-11-26 | 2020-07-28 | 丹东瑞应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端盖的冲孔模具 |
-
2021
- 2021-03-09 CN CN202110255469.XA patent/CN1145589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02228A (ja) * | 2008-02-29 | 2009-09-10 | Daihatsu Motor Co Ltd | 穴あけ加工装置 |
CN201776343U (zh) * | 2010-07-26 | 2011-03-30 | 芜湖市建鑫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加油口盒的多方位冲孔模具 |
FR3008011A1 (fr) * | 2013-07-05 | 2015-01-09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Outil de presse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pour commander manuellement la mise en operation d'un coulisseau de poinconnage |
CN203664480U (zh) * | 2013-12-30 | 2014-06-25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模具中的冲孔切换机构 |
CN205341639U (zh) * | 2015-12-23 | 2016-06-29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勾冲机构 |
CN106378390A (zh) * | 2016-09-30 | 2017-02-08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可切换式侧冲孔冲压模具 |
CN207839759U (zh) * | 2017-12-28 | 2018-09-11 | 重庆平伟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角度侧冲孔加工的模具 |
CN208033371U (zh) * | 2018-03-30 | 2018-11-02 | 赛科利(南京)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机构 |
CN208116540U (zh) * | 2018-04-20 | 2018-11-20 | 成都普什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斜楔驱动座气动切换机构 |
CN209577860U (zh) * | 2018-12-27 | 2019-11-05 | 常熟祥鑫汽配有限公司 | 一种两个不同角度侧冲孔斜楔结构 |
CN211101076U (zh) * | 2019-11-26 | 2020-07-28 | 丹东瑞应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端盖的冲孔模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58931A (zh) | 2022-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00242B (zh) | 一种汽车天窗导轨多型面成型加工冲压模具及其冲压方法 | |
CN102554038B (zh) | 一种侧驱动压料机构及其冲压方法 | |
CN209631937U (zh) | 一种汽车天窗导轨多型面成型加工冲压模具 | |
CN1321785C (zh) | 橡胶密封条型面切口冲切加工装置 | |
CN109909372B (zh) | 一种汽车用高性能微电机外壳无废料侧面冲切模具 | |
CN114558931B (zh) | 一种冲压模具 | |
CN212397838U (zh) | 一种一次性成型双向折边带侧冲孔的复合模 | |
CN109894524B (zh) | 盲窗与非盲窗状态切换装置 | |
CN111097837A (zh) | 圆管零件反向冲孔模具 | |
CN109365642B (zh) | 冲压侧翻边模具 | |
JP2000351024A (ja) | タレットパンチプレス | |
CN109570353B (zh) | 侧围外板的成型模具组件及汽车生产线 | |
CN209811004U (zh) | 一种汽车冲压模具上的侧修斜楔机构 | |
CN209902054U (zh) | 盲窗与非盲窗状态切换装置 | |
CN109570358B (zh) | 带有去皱功能的模具 | |
CN111482513A (zh) | 一种一次性成型双向折边带侧冲孔的复合模 | |
CN219746047U (zh) | 一种齿毂零件双动斜楔结构 | |
CN214814008U (zh) | 一种用于环状工件端面修毛边的冲压模具 | |
CN219944327U (zh) | 一种汽车罩板固定架整形模具 | |
CN217290035U (zh) | 冲压加工系统 | |
CN221109636U (zh) | 冲压模具用冲子头部结构 | |
CN214162055U (zh) | 汽车连接件用侧切模具 | |
CN220347002U (zh) | 一种具有同步修边功能的冲压结构 | |
CN218576493U (zh) | 一种极限空间内同步翻孔形的冲压模具 | |
CN221454020U (zh) | 一种由内向外侧冲模具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