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1258A -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1258A
CN114501258A CN202011177270.1A CN202011177270A CN114501258A CN 114501258 A CN114501258 A CN 114501258A CN 202011177270 A CN202011177270 A CN 202011177270A CN 114501258 A CN114501258 A CN 114501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peaker module
driving device
middle fram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72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俊
郭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772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125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7516 priority patent/WO20220890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1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12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04M1/035Improv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e.g. ribs, walls, resonating chambers or cav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能够在扬声器模组的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增大振膜的面积,增大后腔空间,提高扬声器的灵敏度。扬声器模组包括扬声器模组主体,该扬声器模组主体包括第一壳体、振膜和驱动装置,第一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振膜位于容纳腔内且振膜的边缘一周与第一壳体固定,容纳腔被振膜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第一壳体上设有与前声腔连通的出声通道;驱动装置位于后声腔内,驱动装置包括定子和动子,驱动装置通过定子与第一壳体固定,驱动装置仅通过动子与振膜固定,驱动装置在振膜所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振膜的面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扬声器模组用于将音乐、语音等音频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且因其支持音频外放的功能,而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向功能多样化发展或者体积小型化发展,电子设备内扬声器模组的体积越来越小,随着扬声器模组的体积的减小,扬声器模组内核中振膜的面积也相应缩小,由此降低了扬声器模组的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能够在扬声器模组的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增大振膜的面积,增大后腔空间,提高扬声器的灵敏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扬声器模组包括扬声器模组主体,扬声器模组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振膜,第一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振膜位于容纳腔内且振膜的边缘一周与第一壳体固定,容纳腔被振膜分隔为彼此独立的前声腔和后声腔,第一壳体上设有与前声腔连通的出声通道;驱动装置位于后声腔内,且驱动装置包括定子和动子,驱动装置通过该驱动装置的定子与第一壳体固定,驱动装置仅通过该驱动装置的动子与振膜固定,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振膜振动,以推动前声腔内的空气振动而形成声波,驱动装置在振膜所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振膜的面积。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中,振膜的边缘一周与第一壳体固定,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的定子与第一壳体固定,驱动装置仅通过驱动装置的动子与振膜固定,因此,振膜仅与驱动装置的动子连接以被驱动实现振动,而不会受整个驱动装置的尺寸的限制,同时将振膜的面积设计成大于驱动装置在振膜所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能够在扬声器模组的外形尺寸和驱动装置的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增大振膜的面积,提高扬声器的灵敏度。同时,由于前声腔与后声腔之间是通过振膜分隔的,振膜的边缘一周与第一壳体固定,由于振膜由软质材料制作,因此便于与第一壳体贴合并密封固定,而无需增加挡墙结构来增大密封宽度,因此不会存在挡墙来占用后声腔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增大扬声器模组的后腔体积,提高扬声器的低频灵敏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中框、第一前盖、第一后盖和环形的支撑凸台;第一中框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容纳腔形成于第一中框内,且容纳腔贯穿中框的第一表面和中框的第二表面;第一前盖盖设于容纳腔的贯穿第一中框的第一表面的开口处并与第一中框固定;第一后盖盖设于容纳腔的贯穿第一中框的第二表面的开口处并与第一中框固定;支撑凸台设置于第一中框的内壁一周,振膜的边缘一周固定于支撑凸台的朝向第一前盖的表面上,前声腔形成于振膜与第一前盖之间,后声腔形成于振膜与第一后盖之间,驱动装置的定子固定于支撑凸台的朝向第一后盖的表面与第一后盖之间。这样,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前盖、第一中框、第一后盖和支撑凸台组成的三明治结构,振膜的边缘一周固定于支撑凸台的朝向第一前盖的表面,驱动装置的定子固定于支撑凸台的朝向第一后盖的表面与第一后盖之间,因此振膜和驱动装置在第一壳体内的安装操作简单,装配效率较高。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扬声器模组还包括后腔扩容装置,该后腔扩容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固定,第二壳体内设有与后声腔连通的后腔扩容空间。后腔扩容空间与后声腔共同形成扬声器模组的后腔,由此能够增大扬声器模组的后腔的体积,提高整个扬声器的音质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排列方向与第一壳体的第一前盖、第一中框、第一后盖的排列方向垂直。这样,扬声器模组在第一前盖、第一中框、第一后盖的排列方向(也即方向Z)上的尺寸可以制作得较小,有利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在诸如平板手机、平板电脑等厚度较薄的电子设备内进行安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中框、第二前盖和第二后盖;第二中框与第一中框固定,第二中框沿着第一壳体的第一前盖、第一中框、第一后盖的排列方向的两端端面分别为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后腔扩容空间形成于第二中框内,且后腔扩容空间贯穿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二前盖盖设于后腔扩容空间的贯穿第三表面的一端开口处并与第二中框固定;第二后盖盖设于后腔扩容空间的贯穿第四表面的一端开口处并与第二中框固定。此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中框与第一中框通过一体成型工艺成型为一个整体,这样,可以降低扬声器模组的组成结构复杂度,提高扬声器模组的装配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边框与第一后盖一体成型,这样,可以降低扬声器模组的组成结构复杂度,提高扬声器模组的装配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腔扩容装置还包括吸音块,吸音块位于后腔扩容空间内并通过胶材粘接于后腔扩容空间的内壁上。这样,一方面,通过吸音块可以降低同样腔体下的F0指标(F0指标是指扬声器阻抗曲线第一个极大值对应的频率,更小的F0会带来更好的低频灵敏度),从而带来更好的音质、频响以及还原度,以提高扬声器的音质;另一方面,由于吸音块呈块状结构,且吸音块通过胶材粘接于后腔扩容空间的内壁上,因此无需在后腔扩容空间内部或者后腔扩容空间与后声腔之间设置如纱网、金属网等起到阻隔作用的网,以阻止吸音材料进入到驱动装置内而与驱动装置的动子产生干涉,由此能够在扬声器模组的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增大扬声器模组的后腔空间,进一步提高扬声器的音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腔扩容空间包括第一空间区域和第二空间区域;第一空间区域与后声腔连通,第一空间区域由空气填充;吸音块填充于第二空间区域内并通过胶材粘接于后腔扩容空间的内壁的围成第二空间区域的部分。这样,通过第一空间区域过渡,使得吸音块具有较大的空气接触面积,因此吸音效果较优,能够进一步提高扬声器的音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音块的朝向第一空间区域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该至少一个通气孔向吸音块的背离第一空间区域的表面延伸并贯穿吸音块。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吸音块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以进一步提升吸音块的吸音效果,提高扬声器的音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空间区域、第二空间区域的排列方向与第一壳体的第一前盖、第一中框、第一后盖的排列方向平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吸音块的连接于朝向第一空间区域的表面与背离第一空间区域的表面之间的表面为吸音块的侧面,后腔扩容空间的内壁的围成第二空间区域的部分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与吸音块的背离第一空间区域的表面相对,且第一区域与吸音块的背离第一空间区域的表面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区域与吸音块的侧面相对,吸音块的侧面通过胶材粘接于第二区域上。通过间隙可以在方向Z上对吸音块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避免在扬声器模组安装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平板状电子设备内并随着电子设备跌落时,吸音块产生碎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凸台的朝向第一前盖的表面为向靠近出声通道的方向倾斜的斜面。这样,安装于该斜面的振膜则向靠近出声通道的方向倾斜,有利于将振膜振动时产生的气流顺利地由出声通道导出,从而有利于改善扬声器的气流音,提升扬声器的音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装置的动子为音圈,音圈与振膜同中心轴线设置;驱动装置的定子为磁路系统,磁路系统产生的磁场的北极至南极的方向与音圈的中心轴线延伸方向相同,音圈的至少部分位于磁路系统中。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音圈由音圈线沿音圈的径向由内至外绕设4层以上形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扬声器模组还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端子与驱动装置之间通过第一漆包线电连接;负极端子与驱动装置之间通过第二漆包线电连接。漆包线的塑性较优,便于弯折走线,且漆包线的径向宽度较窄,能够减小用于固定支撑第一漆包线和第二漆包线的定位结构以及胶材的体积,从而在扬声器模组的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有利于增大扬声器模组的后腔体积,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扬声器的音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扬声器模组还包括过滤结构,该过滤结构设置于出声通道的出口处,且过滤结构允许气流通过并阻止粉尘和水汽通过。这样,通过过滤结构可以阻止外界环境中的粉尘和水汽由出声通道进入扬声器模组的内部,从而避免对扬声器模组的性能产生影响。
第二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外壳、电路板和如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扬声器模组,电路板和扬声器模组设置于外壳内;电路板与扬声器模组的驱动装置电连接,外壳上设有出声孔,出声孔与扬声器模组的出声通道连通。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因此二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扬声器模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模组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扬声器模组沿A0-A0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内核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扬声器模组的爆炸图;
图7为图5所示扬声器模组的俯视图;
图8为图7所示扬声器模组沿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扬声器模组沿B-B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所示扬声器模组沿C-C向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所示扬声器模组沿C-C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0-扬声器模组;01-前盖;02-内核;03-后盖;011-前盖板;012-侧框;04-前声腔;05-后声腔;06-出声通道;021-振膜;022-驱动装置;0221-音圈;0222-磁路系统;0223-框架;1-扬声器模组;11-扬声器模组主体;111-第一壳体;1111-第一前盖;1112-第一中框;1113-第一后盖;100-第一表面;200-第二表面;300-容纳腔;1111a-第一中板;1111b-第一边框;112-振膜;113-驱动装置;115-前声腔;116-后声腔;117-出声通道;114-支撑凸台;1132-定子;1131-动子;1113a-镂空开口;12-后腔扩容装置;121-第二壳体;400-后腔扩容空间;1211-第二前盖;1212-第二中框;1213-第二后盖;500-第三表面;600-第四表面;1213a-第二中板;1213b-第二边框;122-吸音块;401-第一空间区域;402-第二空间区域;1221-通气孔;B-第一区域;C-第二区域;A-间隙;13-正极端子;14-负极端子;16-第一漆包线;17-第二漆包线;15-过滤结构;2-外壳;3-电路板;21-前盖板;22-边框;4-出声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涉及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以下对本申请涉及到的概念进行简单说明:
电子设备:是指由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等电子元器件组成,应用电子技术(包括)软件发挥作用的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车载显示器。
扬声器模组:是指将音乐、语音等音频电信号还原成声音的装置,能够支持音频外放。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扬声器模组00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模组00的俯视图,图3为图2所示扬声器模组00沿A0-A0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扬声器模组00包括前盖01、内核02和后盖03。前盖01包括前盖板011以及围绕该前盖板011的边沿一周设置的侧框012,前盖板011与侧框012围成容纳腔,该容纳腔的背离前盖板011的一端开口,后盖03盖设于该开口处。内核02收容于该容纳腔内,内核02为扬声器模组中用于产生声音的核心元件,且内核02与前盖板011之间形成前声腔04,内核02与后盖03形成封闭的后声腔05,侧框012上设有与前声腔04连通的出声通道06,内核02工作时推动前声腔04内的空气形成声波,该声波由出声通道06导出。
内核:是指扬声器模组中用于产生声音的核心元件。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内核的结构示意图,内核02包括振膜021和设置于振膜021的一侧的驱动装置022,该驱动装置022用于驱动振膜021振动,以推动振膜021的前方的空气形成声波。驱动装置022包括但不限于电动式(即动圈式)驱动装置、静电式(即电容式)驱动装置、电磁式(即舌簧式)驱动装置或者压电式(即晶体式)驱动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驱动装置022为动圈式驱动装置,具体地,驱动装置022包括与振膜021连接的音圈0221、设置于振膜021一侧的磁路系统0222,以及用于安装振膜021和磁路系统0222的框架0223,音圈0221在通电后产生感应磁场,从而受到磁路系统0222的磁力作用发生位移,以驱动振膜021产生振动。在将内核02应用于图1-图3所示扬声器模组00内时,振膜021与前盖板011和后盖03层叠且间隔设置,振膜021的一个表面朝向前声腔04,另一个表面朝向后声腔05,驱动装置022位于后声腔05内。
驱动装置的定子:是指驱动装置中静止不动的部分。
驱动装置的动子:是指驱动装置中运动的部分,由于驱动装置的动子与驱动装置的定子之间为相对运动的关系,因此驱动装置的定子也可以作为驱动装置的动子,驱动装置的动子也可以作为驱动装置的定子。比如针对图4所示动圈式驱动装置,定子为磁路系统0222,动子为音圈0221,相应地,定子也可以为音圈0221,此时动子则为磁路系统0222。
为了方便下文描述,针对图1-图3所示的扬声器模组00,建立X0Y0Z0坐标系,Z0方向与前盖板011、振膜021和后盖03的层叠方向平行,X0Y0平面与Z0方向垂直。一方面,为了保证扬声器模组00的性能,内核02的位于后声腔05内的部分的侧壁与侧框012的内壁之间需保留一定宽度的通气间隙,因此内核02在X0Y0平面上的占用面积受到限制。又由于内核02作为一个独立售卖的产品单元,振膜021除了需要与驱动装置022的动子(也即是音圈0221)连接以被驱动实现振动运动之外,振膜021的边沿一周还需要固定于驱动装置022的框架0223上以实现振膜021的支撑,因此,振膜021的面积不可避免地会受驱动装置022在X0Y0平面上的占用面积的限制,具体地,振膜021的面积应小于或者等于驱动装置022在X0Y0平面上的占用面积,因此振膜021的面积较小,根据扬声器的灵敏度公式η0=(ρ0/2πC)×(BL×Sd/Mms)×2/Re,其中,ρ0表示空气密度,C表示空气声速,BL表示机电耦合因子,Sd表示振膜021的有效面积,Mms表示等效振动质量,Re表示音圈直流电阻,可知:扬声器的灵敏度与振膜021的面积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扬声器的灵敏度较低。另一方面,扬声器模组00通过内核02实现前声腔04与后声腔05之间的隔离,为了保证内核02能够有效隔离前声腔04与后声腔05,请参阅图3,在前盖板011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安装内核02的台阶面A,且围绕台阶面A的外边缘设有挡墙B,内核02的靠近前盖板011的一端端面的边缘粘接于该台阶面A上,内核02的靠近前盖板011的一端的侧面与挡墙B粘接,由此能够增大内核02的靠近前盖板011的一端边缘与前盖板011之间的有效粘接宽度,保证内核02能够有效隔离前声腔04与后声腔05。但是,由于挡墙B以及由挡墙B与内核02的侧壁之间的缝隙溢出的胶水位于后声腔05内,挡墙B和该部分胶水占用了部分后声腔05空间,因此在扬声器模组00的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后声腔05的体积较小,扬声器的低频灵敏度较低。
为了在扬声器模组的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增大振膜的面积,增大后腔空间,提高扬声器的灵敏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扬声器模组用于将音乐、语音等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并支持音频外放的功能。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1的立体图,扬声器模组1包括扬声器模组主体11,该扬声器模组主体11为用于实现扬声器模组功能的主要部分。
扬声器模组主体11包括第一壳体111。该第一壳体111的轮廓形状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壳体111可以为一体式壳体结构,也可以由多个部分装配形成的壳体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壳体111内设有容纳腔3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6为图5所示扬声器模组1的爆炸图,第一壳体111包括第一前盖1111、第一中框1112和第一后盖1113。
第一中框1112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和塑胶,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中框1112的材料为塑胶。
第一中框1112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00和第二表面200,第一表面100和第二表面200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还可以为阶梯面,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00和第二表面200均为阶梯面。容纳腔300形成于第一中框1112内,且容纳腔300贯穿第一表面100和第二表面200。
第一前盖1111盖设于容纳腔300的贯穿第一表面100的开口处并与第一中框1112固定。具体地,第一前盖1111可以通过胶粘、卡接、螺纹连接、超声焊接等工艺与第一中框1112固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一前盖111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和塑胶,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6,第一前盖1111包括第一中板1111a以及固定于第一中板1111a的边缘的第一边框1111b。可选地,第一中板1111a的材料为金属,比如为不锈钢、铝合金和镁铝合金等等,金属的硬度较大,有利于减小第一前盖1111的中部的厚度。可选地,第一边框1111b的材料为塑胶,这样,第一边框1111b可以通过超声焊接工艺与第一中框1112直接压合在一起,以避免使用胶材或其他用于实现连接的耗材。
第一中板1111a与第一边框1111b可以通过胶粘、卡接、螺纹连接、模内注塑(in-mold decoration,IMD)等工艺固定在一起,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中板1111a通过IMD工艺与第一边框1111b固定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使用胶材或其他用于实现连接的耗材。
第一后盖1113盖设于容纳腔300的贯穿第二表面200的开口处并与第一中框1112固定。具体地,第一后盖1113可以通过胶粘、卡接、螺纹连接、超声焊接等工艺与第一中框1112固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6,扬声器模组主体11还包括振膜112和驱动装置113。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为图5所示扬声器模组1的俯视图,图8为图7所示扬声器模组1沿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振膜112位于容纳腔300内且振膜112的边缘一周与第一壳体111固定,容纳腔300被振膜112分隔为彼此独立的前声腔115和后声腔116,第一壳体111上设有与前声腔115连通的出声通道117。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1还包括环形的支撑凸台114。该支撑凸台114设置于第一中框1112的内壁一周,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凸台114与第一中框1112一体成型。振膜112的边缘一周固定于该支撑凸台114上。具体地,振膜112的边缘一周可以固定于支撑凸台114的朝向第一前盖1111的表面,也可以固定于支撑凸台114的朝向第一后盖1113的表面,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振膜112的边缘一周固定于支撑凸台114的朝向第一前盖1111的表面,可选地,振膜112的边缘一周通过胶材粘接于支撑凸台114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凸台114的朝向第一前盖1111的表面可以与第一前盖1111所处的平面平行,也可以相对于第一前盖1111所处的平面倾斜,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支撑凸台114的朝向第一前盖1111的表面为向靠近出声通道117的方向倾斜的斜面。这样,安装于该斜面的振膜112则向靠近出声通道117的方向倾斜,有利于将振膜112振动时产生的气流顺利地由出声通道117导出,从而有利于改善扬声器的气流音,提升扬声器的音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声腔115形成于振膜112与第一前盖1111之间,后声腔116形成于振膜112与第一后盖1113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声通道117设置于第一中框1112上。
驱动装置113位于后声腔116内,驱动装置113包括定子1132和动子1131,驱动装置的定子1132是指驱动装置113中静止不动的部分,驱动装置113的动子1131是指驱动装置113中运动的部分。当然,由于定子1132与动子1131之间为相对运动的关系,因此定子1132也可以作为动子,动子1131也可以作为定子。比如针对动圈式驱动装置,定子1132为磁路系统,动子1131为音圈,相应地,定子1132也可以为音圈,此时动子1131则为磁路系统。
驱动装置113通过驱动装置113的定子1132与第一壳体111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13的定子1132固定于支撑凸台114的朝向第一后盖1113的表面与第一后盖1113之间,具体地,驱动装置113的定子1132可以仅固定于支撑凸台114的朝向第一后盖1113的表面上,也可以仅固定于第一后盖1113上,还可以同时固定于支撑凸台114的朝向第一后盖1113的表面和第一后盖1113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13的定子1132同时固定于支撑凸台114的朝向第一后盖1113的表面和第一后盖1113上。这样,能够保证驱动装置113的定子1132在后声腔116内的位置稳定性。
驱动装置113仅通过驱动装置113的动子1131与振膜112固定,也就是说,驱动装置113的定子1132不与振膜112固定。该驱动装置113用于驱动振膜114振动,以推动前声腔115内的空气振动而形成声波,该声波由出声通道117输出,以形成声音。
驱动装置113可以为电动式(即动圈式)驱动装置、静电式(即电容式)驱动装置、电磁式(即舌簧式)驱动装置或者压电式(即晶体式)驱动装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驱动振膜112振动,以推动前声腔115内的空气振动而形成声波即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驱动装置113为动圈式驱动装置为例进行说明,这并不能认为是对本申请构成的特殊限制。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6和图8,驱动装置的定子1132为磁路系统,驱动装置的动子1131为音圈。
音圈与振膜112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音圈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振膜112固定。音圈与振膜112同中心轴线设置,也即是,音圈的中心轴线与振膜112的中心轴线共线,振膜112的中心轴线为经过振膜112的中心并与振膜112所处平面垂直的直线。
音圈由音圈线绕制而成。在一些实施例中,音圈由音圈线沿音圈的径向由内至外绕设4层以上(也即是大于或者等于4层)形成,可选地,音圈由音圈线沿音圈的径向由内至外绕设6层形成。这样,所需的音圈线的长度较长,音圈的质量较大,根据扬声器的
Figure BDA0002749056310000081
其中,F0是指扬声器阻抗曲线第一个极大值对应的频率,F0越小,则低频灵敏度越优,Mm表示振动质量,Mm为音圈的质量与振膜112的质量之和,Cm表示振膜112的顺性,可知:扬声器的F0与音圈的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降低扬声器的F0,从而提高扬声器的低频灵敏度。
磁路系统用于产生磁场,且磁路系统产生的磁场的北极至南极的方向与音圈的中心轴线延伸方向相同,音圈的至少部分位于磁路系统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磁路系统与常用的音圈式驱动装置内的磁路系统相同,因此针对其内部结构不做赘述。
第一后盖1113可以为封闭的盖体,也可以为中部镂空的盖体,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图6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后盖1113为中部镂空的盖体,也即是,第一后盖1113的中部设有镂空开口1113a,该镂空开口1113a可以避让部分磁路系统,以利于减小扬声器模组主体11在第一前盖1111、第一中框1112、第一后盖1113的排列方向(也即是方向Z)上的厚度。在此基础上,为了防止后声腔116在该镂空开口1113a处漏气,在一些实施例中,磁路系统的背离第一前盖1111的表面与镂空开口1113a处的第一后盖边沿一周之间通过胶材密封粘接。
驱动装置113在振膜112所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振膜112的面积。
与图1-图3所示扬声器模组00相比,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1中,振膜112的边缘一周与第一壳体111固定,驱动装置113通过驱动装置113的定子1132与第一壳体111固定,驱动装置113仅通过驱动装置113的动子1131与振膜112固定,因此,振膜112仅与驱动装置113的动子1131连接以被驱动实现振动,而不会受整个驱动装置113的尺寸的限制,同时将振膜112的面积设计成大于驱动装置113在振膜112所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能够在扬声器模组1的外形尺寸和驱动装置113的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增大振膜112的面积,提高扬声器的灵敏度。同时,由于前声腔115与后声腔116之间是通过振膜112分隔的,振膜112的边缘一周与第一壳体111固定,由于振膜112由软质材料制作,因此便于与第一壳体111贴合并密封固定,而无需增加挡墙结构来增大密封宽度,因此不会存在挡墙来占用后声腔116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增大扬声器模组1的后腔体积,提高扬声器的低频灵敏度。
由于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1包括第一前盖1111、第一中框1112、第一后盖1113和支撑凸台114组成的三明治结构,振膜112的边缘一周固定于支撑凸台114的朝向第一前盖1111的表面,驱动装置113的定子1132固定于支撑凸台114的朝向第一后盖1113的表面与第一后盖1113之间,因此振膜112和驱动装置113在第一壳体111内的安装操作简单,装配效率较高。
请返回参阅图5,扬声器模组1还包括后腔扩容装置12,后腔扩容装置12用于扩大扬声器模组1的后腔。
后腔扩容装置12包括第二壳体121。该第二壳体121的轮廓形状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二壳体121与第一壳体111固定,请参阅图9,图9为图7所示扬声器模组1沿B-B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第二壳体121的内部设有与扬声器模组主体11内后声腔116连通的后腔扩容空间400。后腔扩容空间400与后声腔116共同形成扬声器模组1的后腔,由此能够增大扬声器模组1的后腔的体积,提高整个扬声器的音质效果。
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2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有多种,比如沿第一壳体111的第一前盖1111、第一中框1112、第一后盖1113的排列方向(也即是方向Z)排列,又比如沿与方向Z垂直的方向X排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返回参阅图5,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21的排列方向(也即是图5中的方向X)与第一壳体111的第一前盖1111、第一中框1112、第一后盖1113的排列方向(也即是图5中的方向Z)垂直。这样,扬声器模组1在方向Z上的尺寸可以制作得较小,有利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1在诸如平板手机、平板电脑等厚度较薄的电子设备内进行安装。
后腔扩容装置12在方向Y上的宽度w1可以大于扬声器模组主体11在方向Y上的宽度w2,也可以等于扬声器模组主体11在方向Y上的宽度w2,还可以小于扬声器模组主体11在方向Y上的宽度w2,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后腔扩容装置12在方向Y上的宽度w1小于扬声器模组主体11在方向Y上的宽度w2。其中,方向Y与方向X垂直,且方向Y与方向Z也垂直。
第二壳体121可以为一体式壳体结构,也可以由多个部分装配形成的壳体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二壳体121包括第二前盖1211、第二中框1212和第二后盖1213。
第二中框1212与第一中框1112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中框1212与第一中框1112通过一体成型工艺成型为一个整体。
第二中框1212沿第一壳体111的第一前盖1111、第一中框1112、第一后盖1113的排列方向(也即是图5中的方向Z)的两端端面分别为第三表面500和第四表面600,第三表面500与第一表面100相接,第四表面600与第二表面200相接。
第三表面500和第四表面600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还可以为阶梯面,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表面500和第四表面600均为阶梯面。
后腔扩容空间400形成于第二中框1212内,且后腔扩容空间400贯穿第三表面500和第四表面600。
第二前盖1211盖设于后腔扩容空间400的贯穿第三表面500的一端开口处并与第二中框1212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前盖1211与第二中框1212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
第二前盖1211的各部分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前盖1211的各部分的材料相同,在此基础上,第二前盖1211的材料可以为金属,也可以为塑胶,还可以为其他材料,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二前盖1211的材料为金属,金属的硬度较大,有利于减小第二前盖1211的厚度。
第二后盖1213盖设于后腔扩容空间400的贯穿第四表面600的一端开口处并与第二中框1212固定。
第二后盖1213的各部分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二后盖1213包括第二中板1213a以及固定于第二中板1213a的边缘的第二边框1213b。可选地,第二中板1213a的材料为金属,比如为不锈钢、铝合金和镁铝合金等等,金属的硬度较大,有利于减小第二后盖1213的中部的厚度。可选地,第二边框1213b的材料为塑胶,这样,当第二中框1212的材料也为塑胶时,第二边框1213b可以通过超声焊接工艺与第二中框1212压合在一起,以避免使用胶材或其他用于实现连接的耗材。
第二边框1213b可以与第一后盖1113为两个独立的结构,也可以与第一后盖1113一体成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边框1213b与第一后盖1113一体成型,这样,可以降低扬声器模组1的组成结构复杂度,提高扬声器模组1的装配效率。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扬声器的音质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后腔扩容装置12还包括吸音块122,该吸音块122为由三聚氰胺类、沸石颗粒、玻璃纤维、活性炭等(包含单一材料或者两种以上材料的组合体)吸音材料制作成的块状结构,且吸音块122位于后腔扩容空间400内并通过胶材粘接于后腔扩容空间400的内壁上。这样,一方面,通过吸音块122可以降低同样腔体下的F0指标(F0指标是指扬声器阻抗曲线第一个极大值对应的频率,更小的F0会带来更好的低频灵敏度),从而带来更好的音质、频响以及还原度,以提高扬声器的音质;另一方面,由于吸音块122呈块状结构,且吸音块122通过胶材粘接于后腔扩容空间400的内壁上,因此无需在后腔扩容空间400内部或者后腔扩容空间400与后声腔116之间设置如纱网、金属网等起到阻隔作用的网,以阻止吸音材料进入到驱动装置113内而与驱动装置113的动子产生干涉,由此能够在扬声器模组1的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增大扬声器模组1的后腔空间,进一步提高扬声器的音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吸音块122可以填充整个后腔扩容空间400,也可以仅填充后腔扩容空间400的一部分,在此不作具体限定。由于后腔扩容空间400的与后声腔116连通开口的面积通常较小,因此,若吸音块122填充整个后腔扩容空间400,则吸音块122与后声腔16内的空气接触区域面积较小,吸音块122的吸音效果受限。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图10为图7所示扬声器模组1沿C-C向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后腔扩容空间400包括第一空间区域401和第二空间区域402。第一空间区域401与后声腔116连通,第一空间区域401内为空气空间。吸音块122填充于第二空间区域402内并通过胶材粘接于后腔扩容空间400的内壁的围成第二空间区域402的部分。这样,通过第一空间区域401过渡,使得吸音块122具有较大的空气接触面积,因此吸音效果较优,能够进一步提高扬声器的音质。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扬声器的音质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0,吸音块122的朝向第一空间区域401的表面a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1221,至少一个通气孔1221向吸音块122的背离第一空间区域401的表面b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通气孔1221贯穿吸音块122。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吸音块122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以进一步提升吸音块122的吸音效果,提高扬声器的音质。
第一空间区域401、第二空间区域402的排列方向可以与第一壳体111的第一前盖1111、第一中框1112、第一后盖1113的排列方向(也即是图5中的方向Z)平行,也可以与方向Z垂直,还可以为其他方位,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空间区域401、第二空间区域402的排列方向与方向Z平行。此结构简单,便于吸音块122的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吸音块122的连接于朝向第一空间区域401的表面a与背离第一空间区域401的表面b之间的表面为吸音块122的侧面c。后腔扩容空间400的内壁的围成第二空间区域402的部分包括第一区域B和第二区域C,第一区域B与吸音块122的背离第一空间区域401的表面b相对,第二区域C与吸音块122的侧面c相对。吸音块122可以通过胶材粘接于第一区域B上,也可以通过胶材粘接于第二区域C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吸音块122通过胶材粘接于第一区域B上,这样,吸音块122可以在与第二前盖1211粘接之后,再在装配形成第二壳体121的过程中安装于第二空间区域402内,由此可以降低吸音块122粘接操作难度。但是,由于在扬声器模组1安装于平板状的电子设备内时,扬声器模组1的Z方向与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一致,第二区域C所处的第二壳体壁板与电子设备的前屏幕或者电池盖直接接触,因此在将吸音块122粘接于第二区域C上时,在扬声器模组1安装于平板状电子设备内并随着电子设备跌落时,冲击力将直接传导至吸音块122上,从而导致吸音块122碎裂。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图11为图7所示扬声器模组1沿C-C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第一区域B与吸音块122的背离第一空间区域401的表面b之间具有间隙A;吸音块122的侧面c通过胶材粘接于第二区域C上。通过间隙A可以在方向Z上对吸音块122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避免在扬声器模组1安装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平板状电子设备内并随着电子设备跌落时,吸音块122产生碎裂。
请返回参阅图5,扬声器模组1还包括正极端子13和负极端子14,该正极端子13和负极端子14用于外接电源,且在扬声器模组1的内部,正极端子13和负极端子14分别与驱动装置113的正负极电连接,由此通过正极端子13和负极端子14向扬声器模组1内的驱动装置113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正极端子13与驱动装置113之间通过第一漆包线16电连接,第一漆包线16经过扬声器模组1的后腔。漆包线的塑性较优,便于弯折走线,且漆包线的径向宽度较窄,能够减小用于固定支撑第一漆包线16的定位结构以及胶材的体积,从而在扬声器模组1的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有利于增大扬声器模组的后腔体积,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扬声器的音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负极端子14与驱动装置113之间通过第二漆包线17电连接,第二漆包线17也经过扬声器模组1的后腔。漆包线的塑性较优,便于弯折走线,且漆包线的径向宽度较窄,能够减小用于固定支撑第二漆包线17的定位结构以及胶材的体积,从而在扬声器模组1的外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有利于增大扬声器模组的后腔体积,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扬声器的音质。
请参阅图5和图6,扬声器模组1还包括过滤结构15,该过滤结构15设置于出声通道117的出口处,且过滤结构15允许气流通过并阻止粉尘和水汽通过。这样,通过过滤结构15可以阻止外界环境中的粉尘和水汽由出声通道117进入扬声器模组1的内部,从而避免对扬声器模组1的性能产生影响。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车载显示器。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为手机。电子设备包括外壳2、电路板3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扬声器模组1。外壳2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内部的电子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包括前盖板21、背盖(图中未示出)和边框22。外壳2上设有出声孔4,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声孔4设置于边框22的下边框段上。电路板3和扬声器模组1设置于外壳2内,电路板2与扬声器模组1的驱动装置电连接,扬声器模组1的出声通道与出声孔4相对。这样,扬声器模组1产生的声音由出声孔4发出。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扬声器模组1,因此二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扬声器模组主体,所述扬声器模组主体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容纳腔;
振膜,所述振膜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振膜的边缘一周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所述容纳腔被所述振膜分隔为彼此独立的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前声腔连通的出声通道;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后声腔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定子和动子,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驱动装置的定子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所述驱动装置仅通过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子与所述振膜固定,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振膜振动,以推动所述前声腔内的空气振动而形成声波,所述驱动装置在所述振膜所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所述振膜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
第一中框,所述第一中框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容纳腔形成于所述第一中框内,且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中框的第一表面和所述中框的第二表面;
第一前盖,所述第一前盖盖设于所述容纳腔的贯穿所述第一中框的第一表面的开口处并与所述第一中框固定;
第一后盖,所述第一后盖盖设于所述容纳腔的贯穿所述第一中框的第二表面的开口处并与所述第一中框固定;
环形的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一中框的内壁一周,所述振膜的边缘一周固定于所述支撑凸台的朝向所述第一前盖的表面上,所述前声腔形成于所述振膜与所述第一前盖之间,所述后声腔形成于所述振膜与所述第一后盖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的定子固定于所述支撑凸台的朝向所述第一后盖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后盖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后腔扩容装置,所述后腔扩容装置包括: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后声腔连通的后腔扩容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前盖、所述第一中框、所述第一后盖的排列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
第二中框,所述第二中框与所述第一中框固定,所述第二中框沿着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前盖、所述第一中框、所述第一后盖的排列方向的两端端面分别为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后腔扩容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中框内,且所述后腔扩容空间贯穿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
第二前盖,所述第二前盖盖设于所述后腔扩容空间的贯穿所述第三表面的一端开口处并与所述第二中框固定;
第二后盖,所述第二后盖盖设于所述后腔扩容空间的贯穿所述第四表面的一端开口处并与所述第二中框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扩容装置还包括:
吸音块,所述吸音块位于所述后腔扩容空间内并通过胶材粘接于所述后腔扩容空间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扩容空间包括:
第一空间区域,所述第一空间区域与所述后声腔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区域由空气填充;
第二空间区域,所述吸音块填充于所述第二空间区域内并通过胶材粘接于所述后腔扩容空间的内壁的围成所述第二空间区域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块的朝向所述第一空间区域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所述至少一个通气孔向所述吸音块的背离所述第一空间区域的表面延伸并贯穿所述吸音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区域、所述第二空间区域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一前盖、所述第一中框、所述第一后盖的排列方向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块的连接于朝向所述第一空间区域的表面与背离所述第一空间区域的表面之间的表面为所述吸音块的侧面,所述后腔扩容空间的内壁的围成所述第二空间区域的部分包括:
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吸音块的背离所述第一空间区域的表面相对,且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吸音块的背离所述第一空间区域的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吸音块的侧面相对,所述吸音块的侧面通过胶材粘接于所述第二区域上。
11.根据权利要求2-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台的朝向所述第一前盖的表面为向靠近所述出声通道的方向倾斜的斜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子为音圈,所述音圈与所述振膜同中心轴线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的定子为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产生的磁场的北极至南极的方向与所述音圈的中心轴线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音圈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磁路系统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由音圈线沿所述音圈的径向由内至外绕设4层以上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正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通过第一漆包线电连接;
负极端子,所述负极端子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通过第二漆包线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设置于所述出声通道的出口处,且所述过滤结构允许气流通过并阻止粉尘和水汽通过。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电路板和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扬声器模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扬声器模组的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出声孔,所述出声孔与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出声通道连通。
CN202011177270.1A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5012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7270.1A CN114501258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PCT/CN2021/117516 WO2022089032A1 (zh) 2020-10-28 2021-09-09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7270.1A CN114501258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1258A true CN114501258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38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7270.1A Pending CN114501258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1258A (zh)
WO (1) WO202208903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65624A (zh) * 2022-09-30 2023-01-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6684507A (zh) * 2022-09-29 2023-09-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7135540A (zh) * 2023-04-28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3264A (zh) * 2022-06-20 2022-09-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7440072A (zh) * 2022-07-12 2024-01-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5967900A (zh) * 2023-01-31 2023-04-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7135245A (zh) * 2023-04-28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6600037B (zh) * 2023-06-09 2024-01-12 湖南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声压手机喇叭及手机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9179A (zh) * 2014-06-30 2014-11-19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104219607A (zh) * 2014-09-01 2014-12-1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204291362U (zh) * 2015-01-06 2015-04-22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04498360U (zh) * 2015-03-31 2015-07-22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器模组
CN205356673U (zh) * 2015-12-31 2016-06-29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107241669A (zh) * 2017-06-28 2017-10-1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
US20180070168A1 (en) * 2015-04-30 2018-03-08 Goertek Inc. Loudspeaker module
CN207124730U (zh) * 2017-09-21 2018-03-20 苏州夸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吸音材料块
CN209314028U (zh) * 2019-01-30 2019-08-27 苏州夸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装置
CN210986335U (zh) * 2019-12-07 2020-07-1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638565U (zh) * 2018-08-02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209017232U (zh) * 2018-11-30 2019-06-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9179A (zh) * 2014-06-30 2014-11-19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104219607A (zh) * 2014-09-01 2014-12-1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204291362U (zh) * 2015-01-06 2015-04-22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04498360U (zh) * 2015-03-31 2015-07-22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器模组
US20180070168A1 (en) * 2015-04-30 2018-03-08 Goertek Inc. Loudspeaker module
CN205356673U (zh) * 2015-12-31 2016-06-29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107241669A (zh) * 2017-06-28 2017-10-1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07124730U (zh) * 2017-09-21 2018-03-20 苏州夸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吸音材料块
CN209314028U (zh) * 2019-01-30 2019-08-27 苏州夸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装置
CN210986335U (zh) * 2019-12-07 2020-07-1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4507A (zh) * 2022-09-29 2023-09-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6684507B (zh) * 2022-09-29 2024-03-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5665624A (zh) * 2022-09-30 2023-01-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5665624B (zh) * 2022-09-30 2023-10-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7135540A (zh) * 2023-04-28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89032A1 (zh) 2022-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01258A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1218581A1 (zh)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747315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8353585U (zh) 扬声器箱
CN113747319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769988B (zh) 电子设备
WO2021052303A1 (zh) 一种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CN107040851B (zh) 磁路组件及设有该磁路组件的微型发声器
CN113099367A (zh)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725317U (zh) 矩形的微型扬声器及音响设备
CN114567842A (zh) 发声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3747320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747314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126786A1 (zh) 扬声器箱
CN217240923U (zh) 发声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3993043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665630A (zh) 电子设备
CN115002603A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5314816A (zh) 一种扬声器以及电子设备
CN117440293A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2628371U (zh) 发声器件
CN113747313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007023A1 (zh) 扬声器箱
CN217116309U (zh) 扬声器箱
CN220043656U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