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7564A - 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7564A
CN114497564A CN202111680612.6A CN202111680612A CN114497564A CN 114497564 A CN114497564 A CN 114497564A CN 202111680612 A CN202111680612 A CN 202111680612A CN 114497564 A CN114497564 A CN 114497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nide
nickel
cobalt
heterojunction
lith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806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喜飞
陈利萍
许云华
王晶晶
李文斌
段瑞贤
曹贵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6806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75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97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75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8Inhibitors, e.g. gassing inhibitors, corrosion inhibi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三聚氰胺、葡萄糖、硝酸钴和硝酸镍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并搅拌,直到得到混合物粉末。将混合物粉末在惰性气体气氛中高温处理,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将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硒粉混合后,于惰性气体气氛中加热处理,得到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单的热处理方法得到了一种硫正极的高效催化材料,所得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兼具高导电性、与多硫化锂适当的化学结合强度及高催化活性,是一种较理想的硫载体材料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硫载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硫电池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比能量密度,且其实际能量密度有望在近几年达到500Wh kg-1以上,以达到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另外,硫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和环境友好等优势,是可实现实际化应用的重要电池体系之一。然而,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会形成穿梭效应,导致活性物质流失、容量衰减,穿梭至锂负极还会腐蚀锂,这些问题严重减缓了锂硫电池的实用化进程。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发现穿梭效应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多硫化锂缓慢的反应动力学。设计具有催化效应的硫载体材料可加快硫物种的转化反应,从而缩短多硫化锂在电解液中存在的时间,有效减缓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用于锂硫电池的理想催化材料应兼具优异的导电性、对多硫化锂适当的化学结合能力以及高催化活性促进氧化还原反应。过渡金属化合物在锂硫电池中展现了较全面的优势,然而不同种类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对多硫化锂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金属氧化物对多硫化锂具有强的化学结合作用,但其导电性差,不利于硫正极的电化学反应。而金属氮化物、碳化物和磷化物极性较低,不如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对多硫化锂的化学结合能力。因此,可将具有不同特点、优势的金属化合物构建异质结材料,以得到优势互补的复合材料,并利用异质结构的高催化活性提高硫正极的反应动力学。目前,用于锂硫电池的异质结材料主要为金属氧化物基、金属氮化物和金属硫化物基异质,而缺乏对金属硒化物基异质结的构建。金属硒化物与硫化物具有相似的极性及更优异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是一类极有潜力的硫载体材料。两种硒化物构建异质结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得到更高催化活性的硫载体材料加快硫正极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抑制穿梭效应,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构建的硒化物基异质结可协同发挥硒化钴、硒化镍及异质结构的催化活性,从而抑制穿梭效应,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三聚氰胺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分散后,加入葡萄糖、硝酸钴和硝酸镍加热并搅拌,直到加入的去离子水完全挥发得到混合物粉末;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粉末在惰性气体气氛中高温处理,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硒粉混合后,于惰性气体气氛中加热处理,得到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加入的三聚氰胺、葡萄糖、硝酸钴和硝酸镍按质量份数计为:三聚氰胺6~8份、葡萄糖0.08~0.12份、硝酸钴0.2~0.5份、硝酸镍0.3~0.5份。
步骤1中加入的三聚氰胺质量为6.0~8.0g,葡萄糖质量为80~120mg,硝酸钴质量为0.2~0.5g,硝酸镍质量为0.3~0.5g。
步骤1中的去离子水体积为60~100mL。
步骤1中将三聚氰胺加入去离子水中的搅拌时间为5~8h。
步骤1中的加热温度为60℃。
步骤2中的高温处理温度为800~900℃,保温时间为2-4h,升温速率为2-3℃min-1
步骤3中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硒粉的质量比为1:2。
步骤3中的加热处理温度为350~450℃,保温时间为2-4h,升温速率为2℃min-1,通气量为20mL min-1
步骤2和步骤3中的惰性气体均为氮气或氩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构建的硒化物基异质结,可协同发挥硒化钴、硒化镍及异质结构的催化活性。(2)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一维管状形貌,可促进锂离子扩散和电子传输,进一步促进硫正极的电化学反应。(3)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两组分比例可调,从而优化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XRD图谱;
图2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TEM图;
图3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Li2S6对称电池CV曲线及Li2S沉积图;
图4为以实施例1所制备的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硫为正极,锂片为负极的锂硫电池倍率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通过两步合成,首先制得钴/镍单质复合材料前驱体,再通过硒化反应制得CoSe2/NiSe2异质结材料。该材料具有一维管状形貌,有利于锂离子扩散和电子传输,CoSe2/NiSe2纳米颗粒位于碳纳米管内部,对负载于碳纳米管内部的硫起到化学结合并催化其转化的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6.0~8.0g三聚氰胺加入60~1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分散后,搅拌时间为5~8h,加入80~120mg葡萄糖、0.2~0.5g硝酸钴和0.3~0.5g硝酸镍加热至60℃并搅拌,直到加入的去离子水完全挥发得到混合物粉末;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粉末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中以2-3℃min-1的速率升温至800~900℃处理2-4h,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硒粉以质量比1:2混合后,于氮气或氩气气氛中以2℃min-1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50~450℃保温2-4h,通气量为20mL min-1,得到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原理是:本发明所制得的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一维管状形貌,可实现快速的锂离子扩散和电子传输,位于碳纳米管内部的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可协同发挥硒化钴和硒化镍的高导电性和催化效应。更重要的是,构建的异质结可调控硒化钴的电子结构,提高其催化活性,促进硫正极电化学反应。
实施例1
(1)将8.0g三聚氰胺加入6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分散后,加入100mg葡萄糖、0.4g硝酸钴和0.4g硝酸镍加热并搅拌,直到加入的去离子水完全挥发得到混合物粉末。
(2)将上述混合物粉末在氩气气氛中以2℃min-1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保温3h,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3)将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硒粉以质量比1:2混合后,于氮气气氛中以2℃min-1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保温2h,得到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对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所得材料同时具有硒化钴和硒化镍的物相。对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镜分析,如图2所示,所得材料呈均匀的竹节状一维管状形貌,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纳米颗粒被包裹在纳米管内部。对其进行高分辨TEM分析,可观察到硒化钴(220)晶面与硒化镍(200)晶面构建的异质结构。
以NMP为溶剂,将所得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PVDF粘结剂以质量比9:1混浆料并涂布于涂炭铝箔集流体,经真空干燥后,得到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极片。将所得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极片作为对称电池极片,以Li2S6溶液为电解液组装2025扣式电池,在-1.0-1.0V间进行循环伏安测试,以探讨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材料对多硫化锂转化的催化效果。CV曲线如图3(a)所示,显示了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表明对多硫化锂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将所得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极片作为硫化锂沉积测试电池正极极片,Li2S8溶液为正极电解液,以锂片为负极,含有1MLiTFSI的DOL/DME混合溶液作为负极电解液,组装2032扣式电池,测试Li2S在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表面的沉积情况,以进一步分析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对硫正极电化学反应的催化效果。结果如图3(b)所示,硫化锂在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表面的沉积量为127.03mAh g-1,表明其可促进硫化锂的沉积。将所得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作为硫载体,与升华硫以质量比2:3混合研磨后在155℃处理12h,得到硫复合正极材料。以NMP为溶剂,将硫复合正极材料与导电碳、PVDF粘结剂以质量比7:2:1混浆料并涂布于涂炭铝箔集流体,经真空干燥后,将所得极片作为硫正极。并以锂片为负极,组装为2032扣式电池,在1.7-2.8V间测试其恒流充放电循环性能。循环性能如图4所示,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硫正极在1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671.32mAh g-1,循环400圈后保持在403.68mAh g-1
实施例2
(1)将8.0g三聚氰胺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5h后,加入100mg葡萄糖、0.3g硝酸钴和0.5g硝酸镍在60℃保温并搅拌,直到加入的去离子水完全挥发得到混合物粉末。
(2)将上述混合物粉末在氮气气氛中以3℃min-1的速率升温至850℃处理3h,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3)将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硒粉以质量比1:2混合后,于氩气气氛中以2℃min-1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50℃保温2h,得到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实施例3
(1)在80mL去离子水中加入7.0g三聚氰胺搅拌5h后,加入80mg葡萄糖、0.3g硝酸钴和0.3g硝酸镍在60℃保温并搅拌,将去离子水完全挥发后得到混合物粉末。
(2)将上述混合物粉末在氩气中以2℃min-1的速率升温至900℃处理2h,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3)将步骤(2)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硒粉以质量比1:2混合后,于氩气气氛中以2℃min-1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保温3h,得到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实施例4
(1)在1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8.0g三聚氰胺搅拌8h后,加入120mg葡萄糖、0.5g硝酸钴和0.4g硝酸镍在60℃保温并搅拌,将去离子水完全挥发后得到混合物粉末。
(2)将上述混合物粉末在氩气中以3℃min-1的速率升温至800℃处理4h,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3)将步骤(2)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硒粉以质量比1:2混合后,在氮气中以2℃min-1的速率升温至400℃保温2.5h,得到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实施例5
(1)在80mL去离子水中加入6.0g三聚氰胺搅拌6h后,加入80mg葡萄糖、0.2g硝酸钴和0.4g硝酸镍在60℃保温并搅拌,待去离子水完全挥发后得到混合物粉末。
(2)将上述混合物粉末在氮气中以2℃min-1的速率升温至900℃处理2.5h,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3)将步骤(2)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硒粉以质量比1:2混合后,在氮气中以2℃min-1的速率升温至350℃保温4h,得到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Claims (10)

1.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三聚氰胺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分散后,加入葡萄糖、硝酸钴和硝酸镍加热并搅拌,直到加入的去离子水完全挥发得到混合物粉末;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粉末在惰性气体气氛中高温处理,得到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硒粉混合后,于惰性气体气氛中加热处理,得到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入的三聚氰胺、葡萄糖、硝酸钴和硝酸镍按质量份数计为:三聚氰胺6~8份、葡萄糖0.08~0.12份、硝酸钴0.2~0.5份、硝酸镍0.3~0.5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入的三聚氰胺质量为6.0~8.0g,葡萄糖质量为80~120mg,硝酸钴质量为0.2~0.5g,硝酸镍质量为0.3~0.5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去离子水体积为60~100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三聚氰胺加入去离子水中的搅拌时间为5~8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加热温度为6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高温处理温度为800~900℃,保温时间为2-4h,升温速率为2-3℃min-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钴/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硒粉的质量比为1: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加热处理温度为350~450℃,保温时间为2-4h,升温速率为2℃min-1,通气量为20mL min-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的惰性气体均为氮气或氩气。
CN202111680612.6A 2021-12-30 2021-12-30 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4975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0612.6A CN114497564A (zh) 2021-12-30 2021-12-30 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0612.6A CN114497564A (zh) 2021-12-30 2021-12-30 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7564A true CN114497564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09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80612.6A Pending CN114497564A (zh) 2021-12-30 2021-12-30 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97564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2616A (zh) * 2016-07-30 2016-12-21 复旦大学 一种硒化镍/中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1568A (zh) * 2017-05-08 2017-08-18 中南大学 一种析氧Fe掺杂二硒化钴@N‑CT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79813A (zh) * 2018-04-18 2018-09-04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水制氢用碳纳米管包覆硒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8671941A (zh) * 2018-04-17 2018-10-19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8220160A1 (en) * 2017-06-02 2018-12-06 Nexdot Uniformly encapsulated nanoparticles and uses thereof
WO2018226158A1 (en) * 2017-06-05 2018-12-13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 core-shell composite
CN110492081A (zh) * 2019-08-27 2019-11-22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硒化钴/硒化锌@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211300A (zh) * 2020-01-10 2020-05-29 南昌大学 金属镍/氮掺杂碳纳米管及其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
CN111540888A (zh) * 2020-04-29 2020-08-14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CoSe2/空心碳纳米球/S复合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67124A (zh) * 2020-11-04 2021-03-09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锂硫电池的柔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95939A (zh) * 2021-02-21 2021-05-14 台州学院 一种NiSe2/Ni3Se4/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2886016A (zh) * 2021-02-04 2021-06-0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镍化钴催化管内结构贯通的内部高缺陷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140692A (zh) * 2021-04-22 2021-07-20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CoSe2/氮掺杂的空心碳纳米管为基础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0463A (zh) * 2021-06-03 2021-09-17 江苏智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硒金属化合物-炭材料-硫复合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629245A (zh) * 2021-08-05 2021-11-09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碳材料与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新型复合方法、复合材料及应用
US20210346872A1 (en) * 2020-05-07 2021-11-11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gnite char supported nano-cobalt composite catalys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2616A (zh) * 2016-07-30 2016-12-21 复旦大学 一种硒化镍/中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1568A (zh) * 2017-05-08 2017-08-18 中南大学 一种析氧Fe掺杂二硒化钴@N‑CT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8220160A1 (en) * 2017-06-02 2018-12-06 Nexdot Uniformly encapsulated nanoparticles and uses thereof
WO2018226158A1 (en) * 2017-06-05 2018-12-13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 core-shell composite
CN108671941A (zh) * 2018-04-17 2018-10-19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产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79813A (zh) * 2018-04-18 2018-09-04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水制氢用碳纳米管包覆硒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492081A (zh) * 2019-08-27 2019-11-22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硒化钴/硒化锌@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211300A (zh) * 2020-01-10 2020-05-29 南昌大学 金属镍/氮掺杂碳纳米管及其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
CN111540888A (zh) * 2020-04-29 2020-08-14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CoSe2/空心碳纳米球/S复合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346872A1 (en) * 2020-05-07 2021-11-11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gnite char supported nano-cobalt composite catalys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2467124A (zh) * 2020-11-04 2021-03-09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锂硫电池的柔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86016A (zh) * 2021-02-04 2021-06-0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镍化钴催化管内结构贯通的内部高缺陷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795939A (zh) * 2021-02-21 2021-05-14 台州学院 一种NiSe2/Ni3Se4/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140692A (zh) * 2021-04-22 2021-07-20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CoSe2/氮掺杂的空心碳纳米管为基础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0463A (zh) * 2021-06-03 2021-09-17 江苏智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硒金属化合物-炭材料-硫复合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629245A (zh) * 2021-08-05 2021-11-09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碳材料与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新型复合方法、复合材料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ORU YUN等: "Heterostructured NiSe2/CoSe2 hollow microspheres as battery-type cathode or hybrid supercapacitors: Electrochemical kinetics and energy torage mechanism",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vol. 426, 14 July 2021 (2021-07-14), pages 1 - 13 *
吴凤燕: "MOFs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进展", 《云南化工》 *
吴凤燕: "MOFs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进展", 《云南化工》, vol. 47, no. 05, 31 May 2020 (2020-05-31), pages 18 - 19 *
张安洲: "用于锂硫电池正极催化的硒化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张安洲: "用于锂硫电池正极催化的硒化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no. 12, 15 December 2021 (2021-12-15), pages 014 - 426 *
陆赟等: "有机物衍生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储能科学与技术》 *
陆赟等: "有机物衍生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储能科学与技术》, vol. 9, no. 05, 5 September 2020 (2020-09-05), pages 1454 - 1466 *
韩伟: "碳纳米管正极载体制备及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广州化工》 *
韩伟: "碳纳米管正极载体制备及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广州化工》, vol. 48, no. 03, 29 February 2020 (2020-02-29), pages 61 - 62 *
韩璐等: "导电纳米复合材料",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pages: 112 - 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8449B (zh) 用于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NiCo2S4包覆多孔碳骨架的制备方法
CN106450195B (zh) 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该正极材料的锂硫电池
CN10220860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用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211300A (zh) 金属镍/氮掺杂碳纳米管及其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
CN112928388B (zh) 一种氮化铁和单原子铁共修饰氮掺杂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33904A (zh) 双金属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锂硫正极材料及锂硫电池
CN115224286A (zh) 中空立方体笼状二硫化镍/二硒化镍锂氧气电池正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47188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核壳结构锑@多孔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2201785A (zh) 一种亲锂-亲硫位共掺杂二维层状石墨化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634694A (zh) 一种多功能电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17438B (zh) 内部限域异质结蛋黄-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649635A (zh) 一种双金属氮化物多功能隔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497564A (zh) 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硒化钴/硒化镍异质结的制备方法
CN111517297B (zh) 一种异质结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036480A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硫电池
CN114864939A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133872A (zh) 一种石墨烯负载Cu/VN量子点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64807A (zh) 氧缺陷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其原位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CN114976484B (zh) 负载Ni2P-Co肖特基结活性位点海胆状碳材料电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6960313B (zh) 一种含双效催化剂的硫化聚丙烯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464788B (zh) 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169288B (zh) 一种金属量子点/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16640B (zh) 一种基于碲化铌一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673373A (zh) 一种高活性仿生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75185A (zh) 一种二硒化亚铁棒状纳米花氮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