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2607B - 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2607B
CN114482607B CN202210147480.9A CN202210147480A CN114482607B CN 114482607 B CN114482607 B CN 114482607B CN 202210147480 A CN202210147480 A CN 202210147480A CN 114482607 B CN114482607 B CN 1144826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teel plate
silo
pour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74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82607A (zh
Inventor
陈旭
汤昱辰
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474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2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2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2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82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2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 E04G23/0222Replacing or adding wall t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7/00Construction or assembling of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employing civil engineering techniques in situ or off the site
    • E04H7/22Containers for fluent solids, e.g. silos, bunkers; Supports therefor
    • E04H7/24Constructions, with or without perforated walls, depending on the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H7/26Constructions, with or without perforated walls, depending on the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mainly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51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筒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在筒仓浇筑前设置钢板,包括:构建浇筑钢筋结构;准备钢板,钢板的正面作为筒仓内侧壁,在钢板的背面设置锚固钢筋;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将钢板逐层安装到浇筑钢筋结构的内表面,将锚固钢筋与浇筑钢筋结构连接固定以形成筒仓的内壁面;筒仓内壁钢板每设置一层后可进行筒仓的常规浇筑施工,直至将整个筒仓施工完毕。本发明通过在浇筑钢筋结构上预设钢板并调整固定钢板的角度,在筒仓壁浇筑完成时即能实现钢板的预埋固定,避免后续单独开孔锚接钢板的复杂程序,也避免了后续的注浆工艺,简化了筒仓内壁面设置钢板的程序,提高了筒仓内壁面设置钢板的效率。

Description

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浇混凝土筒仓结构成为工业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筒仓内所存材料性质不同,对于筒仓壁有较多严苛的技术要求。其中筒仓内壁的结构耐磨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一般采取筒仓库壁安装钢板等方式进行加强巩固。传统筒仓钢板施工是在筒仓施工结束后,在筒仓内壁植入钢筋,然后将条形钢板与钢筋进行穿孔焊接,再把各条型钢板相互焊接在一起,最后整体灌浆的方法。传统工艺施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搭设库内脚手架平台、植入锚固钢筋、钢板切割(长度一般为3-6米)、钢板卷板和扣孔、吊装钢板与植入钢筋穿孔焊接、条形钢板之间焊接、钢板与筒仓壁缝隙灌浆、完成全部钢板安装后拆除脚手架。
传统施工工艺较为复杂,且当前存在诸多缺陷,如下:
1.施工成本高。库内搭设脚手架施工平台,极大的增加了施工成本;采用高质量植筋胶,增加人工和材料费;吊装钢板增加额外的机械台班费用;筒仓壁和钢板缝隙灌浆,增加施工成本。
2.施工周期长,对现场其他施工造成影响。筒仓滑模结束后搭设脚手架施工,植筋,吊装,焊接,灌浆等工作等都极为不易且繁琐,需要很长的工作时间。且大量的建筑材料设备占据了施工现场的空间,不利于现场其他施工项目的开展。
3.施工质量差,整体性不佳。植筋,焊接,灌浆工程量大且要求较高;在筒仓壁上钻孔植筋对其整体性有较大影响。这些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难以保障较高的一致度,最后施工成型的内壁面效果不佳。
可知现有的施工工艺还存在极大的改进空间,需要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改进,因此应当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采用滑模过程中预埋钢板的方式保证了工艺的经济性,可靠性,同时节省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在筒仓浇筑之前设置好钢板,设置钢板包括如下过程:
构建筒仓壁的浇筑钢筋结构;
准备用于加装的钢板,钢板的正面作为筒仓内侧壁,在钢板的背面设置用于连接浇筑钢筋结构的锚固钢筋;
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将钢板逐层安装到浇筑钢筋结构的内表面,将锚固钢筋与浇筑钢筋结构连接固定以形成筒仓的内壁面;
筒仓内壁钢板每设置一层后可进行筒仓的常规浇筑施工,直至将整个筒仓施工完毕。
上述公开的钢板施工方法,将钢板直接与浇筑钢筋结构进行连接固定,提前设置筒仓的内表面结构,使筒仓内表面的结构得以满足要求,避免在浇筑施工完成后再设置钢板出现筒仓内壁面不够平滑、连接不够稳定的情况,也避免了后期再单独设置钢板需要开孔进行锚固并进行注浆固定的复杂操作过程。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浇筑钢筋结构作为筒仓浇筑主体的内部骨架,其起到了保持筒仓一体性的作用,浇筑钢筋结构可采用多种可行的结构,其并不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改进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浇筑钢筋结构包括主筋和水平钢筋,所述的主筋纵向设置,水平钢筋水平设置于主筋上且主筋和水平钢筋相互绑扎成一个固定的整体;与最底层钢板位置相对应的水平钢筋中,至少一条水平钢筋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钢板的水平辅助钢筋,所述的锚固钢筋与水平辅助钢筋绑扎固定。采用如此方案时,浇筑钢筋结构能够提供稳定的结构以连接安装钢板,在最终浇筑完成后,锚固钢筋埋设于浇筑结构内,对钢板起到拉紧固定的作用;在设置最底层钢筋结构时,通过水平辅助钢筋连接固定钢板,能够起到连接稳定钢板的效果。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锚固钢筋用于预埋并拉紧钢板,其设置方式可以被构造为多种形式,并不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锚固钢筋在钢板的表面按照行列排布设置,且锚固钢筋垂直于钢板的表面,锚固钢筋的一端与钢板的表面焊接固定,锚固钢筋的另一端向浇筑钢筋结构内延伸,最底层钢板的锚固钢筋还连接水平辅助钢筋。采用如此方案时,最底层钢板的锚固钢筋与水平辅助钢筋连接以加强连接,上层的钢板可通过将锚固钢筋与主筋绑扎连接的方式进行辅助固定。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钢板连接至浇筑钢筋笼的稳定性,尤其是最底层钢板需要加强连接稳定性,加强连接的方式并不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设置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最底层钢板的背面设置有光圆辅助钢筋,光圆辅助钢筋与最底层钢板固定连接,且最底层钢板与浇筑钢筋结构连接固定后,光圆辅助钢筋与浇筑钢筋结构连接固定。采用如此方案时,光圆辅助钢筋可以帮助最底层钢板保持安装角度,确保其竖直度,相邻钢板之间的连接过度顺滑。
进一步的,本发明在设置最底层钢板时,除了其自身的角度需要设置固定,也需要考虑为上层的钢板提供支撑,承受一定的载荷,因此对最底层钢板提供额外的支撑结构,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最底层钢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筋,支撑筋与主筋连接固定并朝向筒仓的内部延伸,最底层钢板的下端与支撑筋接触抵紧。采用如此方案时,支撑筋与浇筑钢筋结构连接固定,并水平朝向筒仓的内部延伸,最底层的钢板立于支撑筋上,支撑筋对钢板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钢板的体积和重量较大,而筒仓本身需要在竖直方向上铺设钢板,因此需要将钢板提升到对应的安装高度,本发明在将钢板设置于浇筑钢筋结构上时,通过滑模设备将钢板提升至预定的安装高度,并将钢板设置为竖直。采用如此方案时,滑模设备上设置有内部模板和外部模板,其中内部模板位于筒仓浇筑钢筋结构的内侧,外部模板位于筒仓浇筑钢筋结构的外侧,钢板与内部模板保持平行以确保竖直状态。
进一步的,钢板最终为筒仓的内部壁面,其可以被构造为多种进行拼接的结构,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钢板为方形,且钢板在横向上呈现圆弧状的弯曲弧度,钢板的弯曲弧度与浇筑钢筋结构内壁的弯曲弧度相同,横向拼接的两个钢板拼接处顺滑过度,每一层钢板拼接后形成圆滑的筒仓内壁。
再进一步,考虑到滑模设备本身的结构会影响到筒仓内壁面钢板的铺设,因此在准备钢板时,将钢板的尺寸按照两种尺寸进行裁切,包括方形的大尺寸钢板和方形的小尺寸钢板,其中小尺寸钢板的宽度与大尺寸钢板相同,高度为大尺寸钢板的一半。采用如此方案时,在滑模设备的门架与浇筑钢筋结构的连接位置处设置小尺寸钢板,避免与门架发生抵触,在浇筑钢筋结构的其他位置处则可设置大尺寸钢板。
进一步的,在设置完成最底层的钢板后,再设置上层钢板,具体的,此处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在设置第二层以及更高层的钢板时,将钢板与下一层的钢板对齐放置,并通过锚固钢筋连接固定。采用如此方案时,能够简化钢板施工的环节,提高钢板连接施工的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浇筑钢筋结构上预设钢板并调整固定钢板的角度,在筒仓壁浇筑完成时即能实现钢板的预埋固定,避免后续单独开孔锚接钢板的复杂程序,也避免了后续的注浆工艺,简化了筒仓内壁面设置钢板的程序,提高了筒仓内壁面设置钢板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设置钢板施工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通过滑模设备设置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通过滑模设备设置钢板时门架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模设备铺设一层钢板后的效果示意图。
图5为筒仓内壁面完成钢板铺设后的效果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标记的含义为:1、滑模设备;2、钢板;3、锚固钢筋;4、水平钢筋;5、主筋;6、水平辅助钢筋;7、门架;8、支撑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实施例
针对现有技术中进行钢筋砼筒仓施工并在内壁增加钢板存在诸多缺陷,例如施工复杂、施工效果不佳、施工周期长等,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提出一种设置钢板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2层的施工方法,在筒仓浇筑之前设置好钢板2,设置钢板2包括如下过程:
S1.构建筒仓壁的浇筑钢筋结构;
S2.准备用于加装的钢板2,钢板2的正面作为筒仓内侧壁,在钢板2的背面设置用于连接浇筑钢筋结构的锚固钢筋3;
S3.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将钢板2逐层安装到浇筑钢筋结构的内表面,将锚固钢筋3与浇筑钢筋结构连接固定以形成筒仓的内壁面;
S4.筒仓内壁钢板2每设置一层后可进行筒仓的常规浇筑施工,直至将整个筒仓施工完毕。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筒仓的浇筑从下层往上逐渐进行,每一层钢板2设置完成后,在滑模设备1的配合下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时,浇筑的高度可略低于钢板2的上端边缘以避免混凝土溢出,也便于后续设置上层的钢板2。
上述公开的钢板2施工方法,将钢板2直接与浇筑钢筋结构进行连接固定,提前设置筒仓的内表面结构,使筒仓内表面的结构得以满足要求,避免在浇筑施工完成后再设置钢板2出现筒仓内壁面不够平滑、连接不够稳定的情况,也避免了后期再单独设置钢板2需要开孔进行锚固并进行注浆固定的复杂操作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浇筑钢筋结构作为筒仓浇筑主体的内部骨架,其起到了保持筒仓一体性的作用,浇筑钢筋结构可采用多种可行的结构,其并不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改进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浇筑钢筋结构包括主筋5和水平钢筋4,所述的主筋5纵向设置,水平钢筋4水平设置于主筋5上且主筋5和水平钢筋4相互绑扎成一个固定的整体;与最底层钢板2位置相对应的水平钢筋4中,至少一条水平钢筋4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钢板2的水平辅助钢筋6,所述的锚固钢筋3与水平辅助钢筋6绑扎固定。采用如此方案时,浇筑钢筋结构能够提供稳定的结构以连接安装钢板2,在最终浇筑完成后,锚固钢筋3埋设于浇筑结构内,对钢板2起到拉紧固定的作用;在设置最底层钢筋结构时,通过水平辅助钢筋6连接固定钢板2,能够起到连接稳定钢板2的效果。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主筋5按照多行排列的方式纵向设置,根据实际筒仓施工的厚度,选择确定主筋5的行列数,以及主筋5的行列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锚固钢筋3用于预埋并拉紧钢板2,其设置方式可以被构造为多种形式,并不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锚固钢筋3在钢板2的表面按照行列排布设置,且锚固钢筋3垂直于钢板2的表面,锚固钢筋3的一端与钢板2的表面焊接固定,锚固钢筋3的另一端向浇筑钢筋结构内延伸,最底层钢板2的锚固钢筋3还连接水平辅助钢筋6。采用如此方案时,最底层钢板2的锚固钢筋3与水平辅助钢筋6连接以加强连接,上层的钢板2可通过将锚固钢筋3与主筋5绑扎连接的方式进行辅助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钢板2连接至浇筑钢筋笼的稳定性,尤其是最底层钢板2需要加强连接稳定性,加强连接的方式并不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设置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最底层钢板2的背面设置有光圆辅助钢筋,光圆辅助钢筋与最底层钢板2固定连接,且最底层钢板2与浇筑钢筋结构连接固定后,光圆辅助钢筋与浇筑钢筋结构连接固定。采用如此方案时,光圆辅助钢筋可以帮助最底层钢板2保持安装角度,确保其竖直度,相邻钢板2之间的连接过度顺滑。
优选的,光圆辅助钢筋可在钢板2背面的多处位置进行设置,根据实际需求和稳定性情况,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三根光圆辅助钢筋,将钢板2与浇筑主筋5结构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在设置最底层钢板2时,除了其自身的角度需要设置固定,也需要考虑为上层的钢板2提供支撑,承受一定的载荷,因此对最底层钢板2提供额外的支撑结构,此处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最底层钢板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筋8,支撑筋8与主筋5连接固定并朝向筒仓的内部延伸,最底层钢板2的下端与支撑筋8接触抵紧。采用如此方案时,支撑筋8与浇筑钢筋结构连接固定,并水平朝向筒仓的内部延伸,最底层的钢板2立于支撑筋8上,支撑筋8对钢板2进行支撑。
钢板2的体积和重量较大,而筒仓本身需要在竖直方向上铺设钢板2,因此需要将钢板2提升到对应的安装高度,本实施例在将钢板2设置于浇筑钢筋结构上时,通过滑模设备1将钢板2提升至预定的安装高度,并将钢板2设置为竖直。采用如此方案时,滑模设备1上设置有内部模板和外部模板,其中内部模板位于筒仓浇筑钢筋结构的内侧,外部模板位于筒仓浇筑钢筋结构的外侧,钢板2与内部模板保持平行以确保竖直状态。
钢板2最终为筒仓的内部壁面,其可以被构造为多种进行拼接的结构,此处进行优化并采用如下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钢板2为方形,且钢板2在横向上呈现圆弧状的弯曲弧度,钢板2的弯曲弧度与浇筑钢筋结构内壁的弯曲弧度相同,横向拼接的两个钢板2拼接处顺滑过度,每一层钢板2拼接后形成圆滑的筒仓内壁。
考虑到滑模设备1本身的结构会影响到筒仓内壁面钢板2的铺设,因此在准备钢板2时,将钢板2的尺寸按照两种尺寸进行裁切,包括方形的大尺寸钢板2和方形的小尺寸钢板2,其中小尺寸钢板2的宽度与大尺寸钢板2相同,高度为大尺寸钢板2的一半。采用如此方案时,在滑模设备1的门架7与浇筑钢筋结构的连接位置处设置小尺寸钢板2,避免与门架7发生抵触,在浇筑钢筋结构的其他位置处则可设置大尺寸钢板2。
在设置完成最底层的钢板2后,再设置上层钢板2,具体的,此处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在设置第二层以及更高层的钢板2时,将钢板2与下一层的钢板2对齐放置,并通过锚固钢筋3连接固定。采用如此方案时,能够简化钢板2施工的环节,提高钢板2连接施工的效率。
以上即为本实施例列举的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施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7)

1.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筒仓浇筑之前设置好钢板(2),设置钢板(2)包括如下过程:
构建筒仓壁的浇筑钢筋结构,所述的浇筑钢筋结构包括主筋(5)和水平钢筋(4),所述的主筋(5)纵向设置,水平钢筋(4)水平设置于主筋(5)上且主筋(5)和水平钢筋(4)相互绑扎成一个固定的整体;与最底层钢板(2)位置相对应的水平钢筋(4)中,至少一条水平钢筋(4)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钢板(2)的水平辅助钢筋(6),锚固钢筋(3)与水平辅助钢筋(6)绑扎固定;最底层钢板(2)的背面设置有光圆辅助钢筋,光圆辅助钢筋与最底层钢板(2)固定连接,且最底层钢板(2)与浇筑钢筋结构连接固定后,光圆辅助钢筋与浇筑钢筋结构连接固定;
准备用于加装的钢板(2),钢板(2)的正面作为筒仓内侧壁,在钢板(2)的背面设置用于连接浇筑钢筋结构的锚固钢筋(3);
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将钢板(2)逐层安装到浇筑钢筋结构的内表面,将锚固钢筋(3)与浇筑钢筋结构连接固定以形成筒仓的内壁面;
筒仓内壁钢板(2)每设置一层后可进行筒仓的常规浇筑施工,直至将整个筒仓施工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固钢筋(3)在钢板(2)的表面按照行列排布设置,且锚固钢筋(3)垂直于钢板(2)的表面,锚固钢筋(3)的一端与钢板(2)的表面焊接固定,锚固钢筋(3)的另一端向浇筑钢筋结构内延伸,最底层钢板(2)的锚固钢筋(3)还连接水平辅助钢筋(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底层钢板(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筋(8),支撑筋(8)与主筋(5)连接固定并朝向筒仓的内部延伸,最底层钢板(2)的下端与支撑筋(8)接触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钢板(2)设置于浇筑钢筋结构上时,通过滑模设备(1)将钢板(2)提升至预定的安装高度,并将钢板(2)设置为竖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2)为方形,且钢板(2)在横向上呈现圆弧状的弯曲弧度,钢板(2)的弯曲弧度与浇筑钢筋结构内壁的弯曲弧度相同,横向拼接的两个钢板(2)拼接处顺滑过度,每一层钢板(2)拼接后形成圆滑的筒仓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板(2)按照大小两种尺寸进行裁切,包括方形的大尺寸钢板(2)和方形的小尺寸钢板(2),其中小尺寸钢板(2)的宽度与大尺寸钢板(2)相同,高度为大尺寸钢板(2)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置第二层以及更高层的钢板(2)时,将钢板(2)与下一层的钢板(2)对齐放置,并通过锚固钢筋(3)连接固定。
CN202210147480.9A 2022-02-17 2022-02-17 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4482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7480.9A CN114482607B (zh) 2022-02-17 2022-02-17 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7480.9A CN114482607B (zh) 2022-02-17 2022-02-17 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2607A CN114482607A (zh) 2022-05-13
CN114482607B true CN114482607B (zh) 2023-06-09

Family

ID=81482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7480.9A Active CN114482607B (zh) 2022-02-17 2022-02-17 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26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0795A (zh) * 2022-06-17 2022-09-27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大型水泥制品料斗仓壁的修复方法和结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8063A (zh) * 2015-03-24 2015-06-24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太阳能辅助的液化天然气电热冷联供系统及其方法
CN108590299A (zh) * 2018-05-16 2018-09-28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钢筋混凝土筒仓椎体无对拉螺栓模板体系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816546C3 (de) * 1968-12-23 1975-07-24 A. & W. Hornbach Ohg, 6729 Hagenbach Behalter-De ckplatte
JPS5236605B2 (zh) * 1973-12-17 1977-09-17
CA1060673A (en) * 1975-12-02 1979-08-21 Velo D. Gianfranco Liquidtight tank or reservoir made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rticularly for purification plants
JPH0784811B2 (ja) * 1988-12-26 1995-09-13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鋼板製ホッパを有するコンクリート製サイロの構築方法
AU2005328639B2 (en) * 2005-09-28 2007-12-06 Gleitbau Ges.M.B.H. Method for introducing vertical built-in parts into structures erected with a sliding formwork, particularly in annular concrete walls,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US8603375B2 (en) * 2007-06-05 2013-12-10 Chicago Bridge & Iron Company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storage tank for cryogenic liquids
CN101429826B (zh) * 2008-12-08 2010-09-22 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混凝土筒仓内衬钢轨与仓壁滑模一体化施工方法
CN106593484B (zh) * 2016-12-28 2019-02-0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隧道初支施工的型钢钢架免焊支护结构
CN107882337A (zh) * 2017-11-27 2018-04-06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作业空间受限、密集结构区域的混凝土综合捣固方法
CN111075242A (zh) * 2020-01-03 2020-04-28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筒仓仓底减压锥的钢管束混凝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8063A (zh) * 2015-03-24 2015-06-24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太阳能辅助的液化天然气电热冷联供系统及其方法
CN108590299A (zh) * 2018-05-16 2018-09-28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钢筋混凝土筒仓椎体无对拉螺栓模板体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2607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7985A (zh) 自行式仰拱模板施工方法
CN111155385B (zh) 现役大变形路基新增挡墙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JP2008274586A (ja) 柱頭部の施工方法
CN112681332A (zh) 一种复杂环境利用钢板桩进行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14482607B (zh) 钢筋砼筒仓内壁加装钢板层的施工方法
CN112554077A (zh) 钢管混凝土拼装式桁架组合梁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3697640A (zh) 既有多层建筑整体装配式加装电梯的成品井道及施工方法
CN113417300A (zh) 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JP2006063718A (ja) 波形鋼板ウエブを用いた張出し架設橋梁の施工方法
CN116254783A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预制箱梁架设的高位落梁施工方法
CN214245823U (zh) 中隔墙两侧新老结构主梁的提前贯通结构
KR200263526Y1 (ko) 매달아 내려치고 되올려치는 콘크리트 구조물 구축장치
JP2015031105A (ja) 擁壁構造及び擁壁の施工方法
JP6938198B2 (ja) 施工方法
CN112482316A (zh) 闸坝门机梁施工方法及闸坝门机梁结构
JP5437876B2 (ja) 鉄道rcラーメン構造高架橋の構築工程における支持部材の解体撤去方法
CN115506634B (zh) 一种装配式站台雨棚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23386B (zh) 模块化钢结构的安装方法
CN214168790U (zh) 钢管混凝土拼装式桁架组合梁施工体系
KR100593203B1 (ko) 측압지지보 형성용 데크 지지프레임 및 상기 측압지지보형성용 데크 지지프레임을 이용한 지하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N220117274U (zh) 一种内台阶式预应力路堤挡土墙
CN220117272U (zh) 一种内台阶式预制混凝土路堤挡土墙
CN115478540B (zh) 预留盾构下穿通道明挖隧道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6142027U (zh)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预制导墙结构
CN215715445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预制板模板对接卡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