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77743A - 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77743A
CN114477743A CN202210335079.8A CN202210335079A CN114477743A CN 114477743 A CN114477743 A CN 114477743A CN 202210335079 A CN202210335079 A CN 202210335079A CN 114477743 A CN114477743 A CN 114477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rid
assembly
air
plate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50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77743B (zh
Inventor
莫智鹏
唐军
许小纯
胡宇
樊红涛
何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Guangdong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Guangdong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Guangdong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 Guangdong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350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77743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033507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477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77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7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77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7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7/00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 C03B27/04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using ga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所述风栅组件包括若干个风栅合件,所述风栅合件包括风栅风嘴和风栅板件;还包括平面度调节工装、平行隔套和装配平台;所述平行隔套用于调节相邻两个所述风栅合件之间的平行度;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用于调节所述风栅风嘴和所述风栅板件之间的平面度;所述装配平台用于将若干个所述风栅合件焊接连接组成风栅组件。本系统通过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平行隔套和所述装配平台,确保所述风栅组件的平面度、平行度、风栅合件之间的间距和垂直度,从而确保所述风栅组件的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栅组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物理钢化的一般原理是:将原片玻璃在钢化炉的加热装置中加热到软化点附近,使玻璃的内应力被消除,然后将其迅速送入冷却装置中急速均匀冷却,使玻璃表面急剧收缩,产生压应力,而玻璃中层冷却较慢,还来不及收缩,故形成张应力,从而使得玻璃获得较高的强度。在玻璃冷却阶段,需要使用风栅组件1向玻璃的表面吹冷气来达到降温冷却的效果。
现有的风栅组件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风栅组件1主要由以下组成:若干个风栅合件、堵头板103、风栅堵头104、挡风板固定板105、前端板106、后端板107、导风板108、吊耳109、进风口110、螺栓111、挡风板112,上述所述风栅组件1中的零部件都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组装。在现有技术中,所述风栅组件1都是放置于地面上进行焊接的,但是由于地面上会出现凹陷不平,所以焊接出来的所述风栅组件1其的平面度和平行度,以及若干个所述风栅合件之间的间距和对角度,均会出现误差,从而导致在所述风栅组件1上冷却的玻璃也会出现误差,造成玻璃成品的品质差。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解决了风栅组件在装配时,其平面度、平行度以及若干个风栅合件之间的间距、对角度会出现误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所述风栅组件包括若干个风栅合件,所述风栅合件包括风栅风嘴和风栅板件;还包括平面度调节工装、平行隔套和装配平台;所述平行隔套用于调节相邻两个所述风栅合件之间的平行度;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用于调节所述风栅风嘴和所述风栅板件之间的平面度;所述装配平台用于将若干个所述风栅合件焊接连接组成风栅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包括工装支架和调节条;所述工装支架的顶部设有安装板块,所述安装板块的顶部设有凹陷安装部;所述安装板块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条形孔;若干个所述条形孔沿着所述安装板块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且所述条形孔贯通所述安装板块的顶部,延伸至与所述凹陷安装部连通;所述调节孔内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且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通孔沿着所述调节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所述风栅风嘴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通孔,且所述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沿着所述风栅风嘴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使用时,所述调节条套设于所述风栅风嘴内部,且通过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条形孔、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使得所述风栅合件安装于所述凹陷安装部,所述调节条用于调节所述风栅风嘴和所述风栅板件之间的平面度。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隔套呈圆柱状;所述风栅板件的侧面设有若干个平行通孔,若干个所述平行通孔沿着所述风栅板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各个所述风栅板件之间的所述平行通孔一一对齐;所述平行隔套内设有连接孔;所述平行隔套依次穿设于相邻两个所述风栅合件之间的所述平行通孔内,使得相邻两个所述风栅合件呈平行设置;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通孔,使得所述平行隔套固定安装于相邻两个所述的平行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平台包括底座、定位板和伸缩限位架;所述定位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定位槽,且若干个所述定位槽沿着所述定位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排列;两个所述定位板的若干个所述定位槽左右相隔且一一对应排布;所述底座设有安装横梁;所述伸缩限位架包括固定板、伸缩支架和支撑横梁;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横梁;所述伸缩支架呈L型,所述伸缩支架的水平杆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架的竖直杆向上延伸;所述水平杆可在左右方向上伸缩;所述支撑横梁安装于所述竖直杆的顶部;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面与所述定位槽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一种包括上述中所述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的风栅组件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所述风栅风嘴的侧面钻上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的侧面进行倒角处理;
步骤B:在所述风栅板件的前后两端安装堵头板;
步骤C:在完成步骤A的所述风栅风嘴的第一卡装部涂设玻璃胶,且通过所述第一卡装部与完成步骤B的所述风栅板件的第二连接部连接,使得所述风栅板件与所述风栅风嘴连接组成所述风栅板件;
步骤D:将步骤C中完成连接的所述风栅板件放置于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上进行平面度校正,使得所述风栅风嘴与所述风栅板件处于同一水平面;
步骤E:将完成平面度调节的所述风栅合件都放置于所述装配平台的所述定位槽中,通过所述平行隔套调节,使得所有所述风栅合件相互平行;
步骤F:通过所述风栅组件剩余的其他零部件,将各个所述风栅合件之间焊接成为一体化的所述风栅组件;
步骤G:将挡风板安装于所述风栅组件的底部,所述风栅组件完成安装,将所述风栅组件运输至指定地方放置或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1:将所述风栅合件的钻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上的侧面贴合放置于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的所述凹陷安装部的侧面;
步骤D2:将调节条穿设于所述风栅合件的内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条形孔、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使得所述风栅合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凹陷安装部;
步骤D3:在所述风栅板件的第二卡装部与所述风栅风嘴的第一卡装部之间的连接处钻上若干个铆钉孔,且在所述铆钉孔上安装铆钉;
步骤D4:将所述风栅合件从所述凹陷安装部拆卸下来,180度翻转所述风栅合件,再次重复步骤D-D的操作后,所述风栅合件完成平面度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E1:将完成平面度调节的所有所述风栅合件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在所有所述风栅合件的左右侧面同一位置上标上若干个钻孔标点,且左侧面上的所述钻孔标点与所述右侧面的所述钻孔标点一一对齐;
步骤E2:使用钻孔工具对所述钻孔标点进行钻孔、攻牙,形成所述平行通孔;
步骤E3:将所述平行隔套穿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平行通孔内,使得两个相邻的所述风栅合件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F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F1:将风栅堵头安装于各个所述风栅合件的前端;
步骤F2:在各个所述风栅合件的底部焊接挡风板固定板;
步骤F3:在所有风栅合件组成的前端焊接前端板;
步骤F4:在所有风栅合件组成的后端焊接后端板;
步骤F5:在所述后端板上焊接导风板;
步骤F6:根据实际需要,当所述风栅组件需要设置吊耳时,则在所述前端板的顶部和所述后端板的顶部焊接吊耳,再在所述导风板上焊接进风口,否则直接在所述导风板上焊接所述进风口;
步骤F7:在安装于所述风栅合件前端的所述堵头板上安装螺栓,且在所述堵头板与所述风栅合件的连接处涂设玻璃胶;
步骤F8:在所述风栅合件的底部安装挡风板,所述风栅组件装配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系统通过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平行隔套和所述装配平台,确保所述风栅组件的平面度、平行度、风栅合件之间的间距和垂直度,从而确保所述风栅组件的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栅组件的爆照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栅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栅合件的爆照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度调节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调节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工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平行隔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伸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中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所述风栅组件包括若干个风栅合件10,所述风栅合件10包括风栅风嘴102和风栅板件101;还包括平面度调节工装2、平行隔套4和装配平台3;所述平行隔套4用于调节相邻两个所述风栅合件10之间的平行度;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2用于调节所述风栅风嘴102和所述风栅板件101之间的平面度;所述装配平台3用于将若干个所述风栅合件10焊接连接组成风栅组件1。
在本实例中,所述风栅风嘴102和所述风栅板件101预安装组成所述风栅合件10,然后放置于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2中调节,使得所述风栅风嘴102与所述风栅板件101处于同一水平面,确保所述风栅合件10的平面度。完成平度调节的所述风栅合件10,放置于所述装配平台3上,待所有组成所述风栅组件1的风栅合件10都完成平面度调节时,相邻两个的所述风栅合件10之间通过所述平行隔套4连接,从而通过所述平行隔套4的串联,使得各个所述风栅合件10均平行设置,从而确保所述风栅合件10之间平行设置。在调节好所述平行度后,通过所述装配平台3调节各个所述风栅合件10之间的间距和垂直度,然后通过焊接方式,把堵头板103、风栅堵头104、挡风板固定板105、前端板106、后端板107、导风板108、吊耳109、进风口110、螺栓111、挡风板112均焊接于所述风栅合件10上,从而使得所述风栅组件1的装配操作简单且省力,减轻劳动强度,且又可以所述装配平台3固定各个所述风栅合件10之间的间距和垂直度,确保焊接后所述风栅组件1的质量。因此,本系统通过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2、平行隔套4和所述装配平台3,确保所述风栅组件1的平面度、平行度、风栅合件10之间的间距和垂直度,从而确保所述风栅组件1的焊接质量。
具体地,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2包括工装支架21和调节条22;所述工装支架21的顶部设有安装板块210,所述安装板块210的顶部设有凹陷安装部211;所述安装板块210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条形孔212;若干个所述条形孔212沿着所述安装板块210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且所述条形孔212贯通所述安装板块210的顶部,延伸至与所述凹陷安装部211连通;所述调节孔内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通孔220,且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通孔220沿着所述调节条22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所述风栅风嘴102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通孔1021,且所述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021沿着所述风栅风嘴102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使用时,所述调节条22套设于所述风栅风嘴102内部,且通过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条形孔212、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021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220,使得所述风栅合件10安装于所述凹陷安装部211,所述调节条22用于调节所述风栅风嘴102和所述风栅板件101之间的平面度。
如图3所示,在本实例中,首先在所述风栅风嘴102的后侧面钻上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021,且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021沿着左右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在完成钻孔后,对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021所在的后侧面进行倒角处理,保证所述后侧面保持平滑。然后在所述风栅风嘴102的第一卡装部1022上涂设所述玻璃胶,再与所述风栅板件101的第二卡装1011部进行限位连接,使得所述风栅风嘴102和所述风栅板件101在所述玻璃胶的作用下,预安装为所述风栅合件10。在预安装完成所述风栅合件10后,将所述风栅合件10的顶面放置于所述工作支架的顶面,且将所述风栅合件10上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021的后侧面放置所述凹陷安装部211;进一步地,再将所述调节条22穿设于所述风栅合件10的内部,使得所述调节条22的侧面贴合于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021的内侧面上,然后螺丝、螺钉等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条形孔212、第二连接通孔1021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220,使得所述调节条22竖直地贴合于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021的内侧面上,从而通过所述调节条22和所述工装支架21的顶面的限位作用,使得所述风栅合件10的底面平直地贴合于所述工装支架21的顶面,从而确保所述风栅组件1顶面和底面的平面度。在调节好所述风栅合件10的平面度后,在所述风栅风嘴102和所述风栅板件101之间顶部的连接处,沿着左右方向钻上多个铆钉孔1023,钻好孔后,再安装铆钉,固定所述风栅风嘴102的顶面与所述风栅板件101的顶面之间的连接,从而稳固所述风栅合件10顶面的平面度。在完成上述操作后,拆卸所述第一连接件,然后180度翻转所述风栅板件101,使得所述风栅合件10的底面转换为顶面,然后再一次进行平面度调节,之后钻孔和安装铆钉,从而将另一面的平面度进行固定。通过以上方法,确保了所述风栅合件10的平面度。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隔套4呈圆柱状;所述风栅板件101的侧面设有若干个平行通孔1011,若干个所述平行通孔1011沿着所述风栅板件10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各个所述风栅板件101之间的所述平行通孔1011一一对齐;所述平行隔套4内设有连接孔41;所述平行隔套4依次穿设于相邻两个所述风栅合件10之间的所述平行通孔1011内,使得相邻两个所述风栅合件10呈平行设置;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41和所述连接通孔,使得所述平行隔套4固定安装于相邻两个所述的平行通孔1011内。
在完成平面度调节、固定的所述风栅合件10都放置于所述装配平台3上的定位槽321,待所有所述风栅合件10完成平面度调节后,再通过所述平行隔套4进行平行度调节。具体地,首先在各个所述风栅板件101的左右侧面上标上至少三个所述钻孔标点;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所述风栅板件101上的钻孔标点都是处于所述风栅板件101左右侧面的相同位置,且在单个所述风栅板件101左侧面的钻孔标点和右侧面的钻孔标点也是对齐设置,从而确保单个风栅合件10的平接通孔还是各个所述风栅板件101之间的平行通孔1011都是一一对齐设置,这样设置确保安装所述平行隔套4后,使得各个所述风栅板件101之间处于平行设置。在钻好所述平行通孔1011后,首先将所述平行隔套4的两端套设于相邻的平行通孔1011内,然后再通过螺栓、螺丝等紧固件一次连接所述连接孔41和所述平行通孔1011,使得所述平行隔套4稳固的安装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平行通孔1011内,从而固定相邻两个所述风栅合件10之间的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平台3包括底座31、定位板32和伸缩限位架33;所述定位板3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31的左右两端;所述定位板32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定位槽321,且若干个所述定位槽321沿着所述定位板32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排列;两个所述定位板32的若干个所述定位槽321左右相隔且一一对应排布;所述底座31设有安装横梁34;所述伸缩限位架33包括固定板331、伸缩支架332和支撑横梁333;所述固定板331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横梁34;所述伸缩支架332呈L型,所述伸缩支架332的水平杆3321与所述固定板33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架332的竖直杆3322向上延伸;所述水平杆3321可在左右方向上伸缩;所述支撑横梁333安装于所述竖直杆3322的顶部;所述支撑横梁333的顶面与所述定位槽321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因为所述定位槽321是沿着前后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且左右两端所述顶板上的所述定位槽321,沿着左右方向一一对齐设置,因此,已完成平行度调节的所有风栅合件10,沿着前后方向放入至不同的所述定位槽321中,从而可以对所有风栅合件10进行间距和垂直度的确认和调节。再进一步地,因为底座31还安装着伸缩限位架33,所述伸缩限位件通过所述固定板331安装于所述底座31的安装横梁34上。所述伸缩支架332的水平杆3321一端与所述固定板331连接,另一端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伸缩,从而调节所述支撑横梁333与所述定位板32的距离。在调节好各个所述风栅合件10在所述装配平台3上的位置后,首先在各个所述风栅合件10的前端焊接风栅堵头104,再在所述风栅合件10的底部焊接所述挡风板固定板105,然后分别在所述风栅合件1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焊接前端板106和后端,通过所述前端板106和后端板107,将所有所述风栅合件10连接成整体的前端和后端。完成所述后端板107的焊接后,在所述后端板107上焊接上导风板108。完成所述导风板108后,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是否在所述前端板106和所述后端板107的顶部焊接吊耳109,需要则先焊接所述吊耳109,然后在在所述导风板108上焊接进风口110;否则直接在所述导风板108上焊接进风口110。完成所述进风口110的焊接后,再在所述风栅合件10前端的所述堵头板103上安装螺栓111,并且安装螺栓111后,还在所述堵头板103与所述风栅合件10的连接处涂设玻璃胶,从而稳固两者之间的连接。最后,将所述挡风板112安装于所述挡风板固定板105上,从而使得所述风栅组件1装配完成。因此,本装配平台3可以通过所述伸缩支架332的伸缩,装配组成不同长度的风栅组件1,使得使用范围增大。更优地,本装配平台3使得风栅组件1的装配操作简单且省力,即可减轻劳动强度,又可以提高风栅组件1的装配效率。
一种包括上述所述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的风栅组件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所述风栅风嘴102的侧面钻上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021,在所述第二连接孔41对应的侧面进行倒角处理;
步骤B:在所述风栅板件101的前后两端安装堵头板103;
步骤C:在完成步骤A的所述风栅风嘴102的第一卡装部1022涂设玻璃胶,且通过所述第一卡装部1022与完成步骤B的所述风栅板件101的第二连接部连接,使得所述风栅板件101与所述风栅风嘴102连接组成所述风栅板件101;
步骤D:将步骤C中完成连接的所述风栅板件101放置于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2上进行平面度校正,使得所述风栅风嘴102与所述风栅板件101处于同一水平面;
步骤E:将完成平面度调节的所述风栅合件10都放置于所述装配平台3的所述定位槽321中,通过所述平行隔套4调节,使得所有所述风栅合件10相互平行;
步骤F:通过所述风栅组件1剩余的其他零部件,将各个所述风栅合件10之间焊接成为一体化的所述风栅组件1;
步骤G:将挡风板112安装于所述风栅组件1的底部,所述风栅组件1完成安装,将所述风栅组件1运输至指定地方放置或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1:将所述风栅合件10的钻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021上的侧面贴合放置于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2的所述凹陷安装部211的侧面;
步骤D2:将调节条22穿设于所述风栅合件10的内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条形孔212、所述第二连接通孔1021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220,使得所述风栅合件1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凹陷安装部211;
步骤D3:在所述风栅板件101的第二卡装部1011与所述风栅风嘴102的第一卡装部1022之间的连接处钻上若干个铆钉孔1023,且在所述铆钉孔1023上安装铆钉;
步骤D4:将所述风栅合件10从所述凹陷安装部211拆卸下来,180度翻转所述风栅合件10,再次重复步骤D1-D3的操作后,所述风栅合件10完成平面度调节。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E1:将完成平面度调节的所有所述风栅合件10放置于所述定位槽321内,在所有所述风栅合件10的左右侧面同一位置上标上若干个钻孔标点,且左侧面上的所述钻孔标点与所述右侧面的所述钻孔标点一一对齐;
步骤E2:使用钻孔工具对所述钻孔标点进行钻孔、攻牙,形成所述平行通孔1011;
步骤E3:将所述平行隔套4穿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平行通孔1011内,使得两个相邻的所述风栅合件10平行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F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F1:将风栅堵头104安装于各个所述风栅合件10的前端;
步骤F2:在各个所述风栅合件10的底部焊接挡风板固定板105;
步骤F3:在所有风栅合件10组成的前端焊接前端板106;
步骤F4:在所有风栅合件10组成的后端焊接后端板107;
步骤F5:在所述后端板107上焊接导风板108;
步骤F6:根据实际需要,当所述风栅组件1需要设置吊耳109时,则在所述前端板106的顶部和所述后端板107的顶部焊接吊耳109,再在所述导风板108上焊接进风口110,否则直接在所述导风板108上焊接所述进风口110;
步骤F7:在安装于所述风栅合件10前端的所述堵头板103上安装螺栓111,且在所述堵头板103与所述风栅合件10的连接处涂设玻璃胶;
步骤F8:在所述风栅合件10的底部安装挡风板112,所述风栅组件1装配完成。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所述风栅组件包括若干个风栅合件,所述风栅合件包括风栅风嘴和风栅板件;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面度调节工装、平行隔套和装配平台;
所述平行隔套用于调节相邻两个所述风栅合件之间的平行度;
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用于调节所述风栅风嘴和所述风栅板件之间的平面度;
所述装配平台用于将若干个所述风栅合件焊接连接组成风栅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包括工装支架和调节条;
所述工装支架的顶部设有安装板块,所述安装板块的顶部设有凹陷安装部;
所述安装板块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条形孔;
若干个所述条形孔沿着所述安装板块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且所述条形孔贯通所述安装板块的顶部,延伸至与所述凹陷安装部连通;
所述调节孔内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且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通孔沿着所述调节条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
所述风栅风嘴的侧面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通孔,且所述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沿着所述风栅风嘴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
使用时,所述调节条套设于所述风栅风嘴内部,且通过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条形孔、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使得所述风栅合件安装于所述凹陷安装部,所述调节条用于调节所述风栅风嘴和所述风栅板件之间的平面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隔套呈圆柱状;
所述风栅板件的侧面设有若干个平行通孔,若干个所述平行通孔沿着所述风栅板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
各个所述风栅板件之间的所述平行通孔一一对齐;
所述平行隔套内设有连接孔;
所述平行隔套依次穿设于相邻两个所述风栅合件之间的所述平行通孔内,使得相邻两个所述风栅合件呈平行设置;
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通孔,使得所述平行隔套固定安装于相邻两个所述的平行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平台包括底座、定位板和伸缩限位架;
所述定位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
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定位槽,且若干个所述定位槽沿着所述定位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排列;
两个所述定位板的若干个所述定位槽左右相隔且一一对应排布;
所述底座设有安装横梁;
所述伸缩限位架包括固定板、伸缩支架和支撑横梁;
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横梁;
所述伸缩支架呈L型,所述伸缩支架的水平杆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架的竖直杆向上延伸;
所述水平杆可在左右方向上伸缩;
所述支撑横梁安装于所述竖直杆的顶部;
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面与所述定位槽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的风栅组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所述风栅风嘴的侧面钻上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的侧面进行倒角处理;
步骤B:在所述风栅板件的前后两端安装堵头板;
步骤C:在完成步骤A的所述风栅风嘴的第一卡装部涂设玻璃胶,且通过所述第一卡装部与完成步骤B的所述风栅板件的第二连接部连接,使得所述风栅板件与所述风栅风嘴连接组成所述风栅板件;
步骤D:将步骤C中完成连接的所述风栅板件放置于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上进行平面度校正,使得所述风栅风嘴与所述风栅板件处于同一水平面;
步骤E:将完成平面度调节的所述风栅合件都放置于所述装配平台的所述定位槽中,通过所述平行隔套调节,使得所有所述风栅合件相互平行;
步骤F:通过所述风栅组件剩余的其他零部件,将各个所述风栅合件之间焊接成为一体化的所述风栅组件;
步骤G:将挡风板安装于所述风栅组件的底部,所述风栅组件完成安装,将所述风栅组件运输至指定地方放置或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所述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1:将所述风栅合件的钻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通孔上的侧面贴合放置于所述平面度调节工装的所述凹陷安装部的侧面;
步骤D2:将调节条穿设于所述风栅合件的内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条形孔、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使得所述风栅合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凹陷安装部;
步骤D3:在所述风栅板件的第二卡装部与所述风栅风嘴的第一卡装部之间的连接处钻上若干个铆钉孔,且在所述铆钉孔上安装铆钉;
步骤D4:将所述风栅合件从所述凹陷安装部拆卸下来,180度翻转所述风栅合件,再次重复步骤D-D的操作后,所述风栅合件完成平面度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所述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E1:将完成平面度调节的所有所述风栅合件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在所有所述风栅合件的左右侧面同一位置上标上若干个钻孔标点,且左侧面上的所述钻孔标点与所述右侧面的所述钻孔标点一一对齐;
步骤E2:使用钻孔工具对所述钻孔标点进行钻孔、攻牙,形成所述平行通孔;
步骤E3:将所述平行隔套穿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平行通孔内,使得两个相邻的所述风栅合件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所述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F1:将风栅堵头安装于各个所述风栅合件的前端;
步骤F2:在各个所述风栅合件的底部焊接挡风板固定板;
步骤F3:在所有风栅合件组成的前端焊接前端板;
步骤F4:在所有风栅合件组成的后端焊接后端板;
步骤F5:在所述后端板上焊接导风板;
步骤F6:根据实际需要,当所述风栅组件需要设置吊耳时,则在所述前端板的顶部和所述后端板的顶部焊接吊耳,再在所述导风板上焊接进风口,否则直接在所述导风板上焊接所述进风口;
步骤F7:在安装于所述风栅合件前端的所述堵头板上安装螺栓,且在所述堵头板与所述风栅合件的连接处涂设玻璃胶;
步骤F8:在所述风栅合件的底部安装挡风板,所述风栅组件装配完成。
CN202210335079.8A 2022-03-31 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Active CN114477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5079.8A CN114477743B (zh) 2022-03-31 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5079.8A CN114477743B (zh) 2022-03-31 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7743A true CN114477743A (zh) 2022-05-13
CN114477743B CN114477743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7342A (zh) * 2007-08-27 2009-03-04 蒋亮健 风幕机外壳
CN106365423A (zh) * 2016-11-02 2017-02-01 佛山市顺德区晟阳机械有限公司 液冷风冷结合的风栅系统及设置有该系统的玻璃钢化炉
CN206089446U (zh) * 2016-07-18 2017-04-12 佛山市索奥斯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板结构
CN207031260U (zh) * 2017-08-04 2018-02-23 广州市华锋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水平辊道式平‑弯钢化玻璃加工装置
WO2018040550A1 (zh) * 2016-08-31 2018-03-08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方法
CN110156308A (zh) * 2019-03-25 2019-08-23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弯钢化玻璃压片装置
CN212357033U (zh) * 2020-08-13 2021-01-15 山东泰山华岳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高应力玻璃用的风栅
CN215548454U (zh) * 2021-09-14 2022-01-18 索奥斯(广东)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风栅组件的工件装配架
CN217530778U (zh) * 2022-03-31 2022-10-04 索奥斯(广东)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栅组件的工件装配工装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7342A (zh) * 2007-08-27 2009-03-04 蒋亮健 风幕机外壳
CN206089446U (zh) * 2016-07-18 2017-04-12 佛山市索奥斯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板结构
WO2018040550A1 (zh) * 2016-08-31 2018-03-08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方法
CN106365423A (zh) * 2016-11-02 2017-02-01 佛山市顺德区晟阳机械有限公司 液冷风冷结合的风栅系统及设置有该系统的玻璃钢化炉
CN207031260U (zh) * 2017-08-04 2018-02-23 广州市华锋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水平辊道式平‑弯钢化玻璃加工装置
CN110156308A (zh) * 2019-03-25 2019-08-23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弯钢化玻璃压片装置
CN212357033U (zh) * 2020-08-13 2021-01-15 山东泰山华岳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高应力玻璃用的风栅
CN215548454U (zh) * 2021-09-14 2022-01-18 索奥斯(广东)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风栅组件的工件装配架
CN217530778U (zh) * 2022-03-31 2022-10-04 索奥斯(广东)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栅组件的工件装配工装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鼎宁;: "过程管理在汽车玻璃钢化风栅制造中的应用",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no. 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60569B2 (en) Solar array support structure, mounting rail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CN114477743A (zh) 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CN114477743B (zh) 一种风栅组件的装配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WO2019205358A1 (zh) 光伏组件安装装置及光伏组件总成
CN206577992U (zh) 车辆装置及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支撑组件
KR102013948B1 (ko) 태양광 발전 모듈 설치대
JP6396976B2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および太陽光発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4213659B (zh) 幕墙安装系统
CN220388407U (zh) 一种隧道钢拱架与连接板焊接加工辅助校检定位装置
CN21924088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骨架结构
CN215658700U (zh) 一种改进的钢板焊接用胎架
CN220164867U (zh) 一种模块化流水线
CN115262827B (zh) 一种外墙穿孔铝板幕墙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2451179U (zh) 一种钢化玻璃加工设备急冷段风栅组件
CN218521995U (zh) 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保温结构
CN114104926B (zh) 层站组件定位工装及电梯层门组件安装方法
CN218856781U (zh) 装配式拼装胎架
KR20210039804A (ko) 차량용 헤드라이닝 검사구
CN216751606U (zh) 一种高强度抗压型琉璃瓦屋顶光伏支架
CN115182536B (zh) 一种挂板式快速装修墙体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9431248U (zh) 装配式干挂系统
CN219386683U (zh) 一种钢构厂房拼接式基座
CN209775093U (zh) 适用于柱子主筋不同伸出量的预制构件钢筋支撑治具
CN216808595U (zh) 一种风栅组件及应用其的平面度调节工装
CN211779794U (zh) 一种高压配电柜保护装置的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