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9238A - 内窥镜夹具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9238A
CN114469238A CN202210093720.1A CN202210093720A CN114469238A CN 114469238 A CN114469238 A CN 114469238A CN 202210093720 A CN202210093720 A CN 202210093720A CN 114469238 A CN114469238 A CN 114469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jig
endoscope
present
dist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37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9238B (zh
Inventor
上阪健辅
箕泽惠
樋高裕也
藤川直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0937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9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9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9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9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9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Clamps or clips, e.g. for the umbilical co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Clamps or clips, e.g. for the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7Spring cl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clamps or clips
    • A61B17/128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clamps or clip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9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 A61B2017/00296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mounted on an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9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 A61B2017/00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adapted to be inserted through a working channel of an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367Details of actuation of instruments, e.g. relations between pushing buttons, or the like, and activation of the tool, working tip, or the like
    • A61B2017/00407Ratchet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831Material properties
    • A61B2017/00853Material properties low friction, hydrophobic and corrosion-resistant fluorocarbon resin coating (ptf, ptf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3Automatic limiting or abutting means, e.g. for safety
    • A61B2090/033Abutting means, stops, e.g. abutting on tissue or skin
    • A61B2090/034Abutting means, stops, e.g. abutting on tissue or skin abutting on parts of the device itsel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39Markers, e.g. radio-opaque or breast lesions markers
    • A61B2090/3954Markers, e.g. radio-opaque or breast lesions markers magnetic, e.g. NMR or MRI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夹具。夹具单元包括:压管,其具有长度轴线,形成为筒状;臂部,其具有第一臂和第二臂,通过包含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至少一者的移动部相对于压管在沿着长度轴线的第1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臂部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第一张开形态是第一臂与第二臂隔开第一距离地分开的形态,第二张开形态是第一臂与第二臂隔开比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地分开的形态;以及限制部,在臂部处于第一张开形态时,该限制部通过对移动部作用与使移动部向第1方向进行移动的力抗衡的力,从而限制了移动部的第1方向的移动,限制了臂部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Description

内窥镜夹具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11月09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2021年04月30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8/041600(国家申请号:201880099211.1)、发明名称为“夹具单元及内窥镜夹具”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将组织进行结扎而使用的夹具单元及内窥镜夹具。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将形成于组织的开口、血管等进行结扎,使用经由内窥镜的通道导入到患者体内的内窥镜夹具。作为这样的内窥镜夹具,已知有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
专利文献1所述的内窥镜处置器具具有夹具单元和处置器具主体。
夹具单元具有夹具主体、压管以及螺旋弹簧。夹具主体具有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和第二臂在自然状态下在第一臂的顶端和第二臂的顶端之间隔开距离地分开。
处置器具主体具有外套管、插入部以及操作构件。插入部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外套管内,插入部具有护套、操作线以及连结构件。操作线贯穿于护套内,其顶端连结于连结构件,其基端连结于后述的滑动件。连结构件是为了连结夹具主体和操作线而设置的。操作构件安装在插入部的基端侧,其具有操作部主体、滑动件以及断裂机构。滑动件通过卡合于操作部主体的狭缝,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前进和后退。断裂机构内置于操作部。在对断裂机构作用的张力达到预定的拉伸强度以上时,断裂机构断裂。
专利文献1所述的内窥镜处置器具如下地进行使用。
操作者将具有通道的内窥镜预先插入到患者的体内。接下来,操作者从内窥镜的通道的基端部插入外套管,并使外套管自内窥镜的通道的顶端部突出。然后,操作者通过相对于处置器具主体的插入部拉回外套管,使夹具主体自外套管的顶端侧突出。其结果,夹具主体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成为在其间具有间隙的张开形态。
在操作者一边使用内窥镜观察患者的体内一边使夹具单元与体内的目标组织相对时,目标组织位于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在该状态下操作者向基端侧牵引操作线时,第一臂和第二臂成为相互接触的闭合形态,能够抓住目标组织。在操作者进一步向基端侧牵引操作线时,目标组织以被夹具主体抓住的状态向基端侧进行移动。在目标组织被夹具主体抓住的状态下,也是在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操作线时,夹具主体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成为张开形态,因此能够用夹具主体重新抓住目标组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57506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中,在操作者使滑动件前进至抵接于狭缝的顶端面时,第一臂的顶端与第二臂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张开宽度)成为最大距离。因而,在目标组织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能够可靠地抓住目标组织。
然而,在实际的处置中,目标组织的尺寸较大的病症稀少。例如,目标组织的尺寸是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张开宽度的最大距离的一半程度的情况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每当为了可靠地抓住目标组织而操作者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重新抓住目标组织时,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张开宽度成为最大距离。其结果,由于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张开宽度变大到所需程度以上,因此难以进行处理。此外,操作者为了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将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张开宽度保持在一半程度,操作者需要持续保持滑动件,操作变繁琐。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不同尺寸的目标组织也能够高效地进行处置的内窥镜夹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夹具单元包括:压管,其具有长度轴线,形成为筒状;臂部,其具有第一臂和第二臂,通过包含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中的至少一者的移动部相对于所述压管在沿着所述长度轴线的第1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所述臂部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所述第一张开形态是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隔开第一距离地分开的形态,所述第二张开形态是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隔开比所述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地分开的形态;以及限制部,在所述臂部处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时,该限制部通过对所述移动部作用与使所述移动部向所述第1方向进行移动的力抗衡的力,从而限制了所述移动部的所述第1方向的移动,限制了所述臂部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对于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夹具单元而言,也可以是,所述限制部包括:卡合部,其设于所述压管;以及被卡合部,其设于所述臂部,能够与所述卡合部卡合,所述臂部与其相对于所述压管的相对移动相应地从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相互接触的闭合形态按照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和所述第二张开形态的顺序向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和所述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利用在所述臂部处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限制了所述臂部从所述闭合形态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以及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对于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夹具单元而言,也可以是,所述卡合部具有自所述压管的内周面向朝向所述压管的内侧的方向突出的形状,所述被卡合部具有自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中的至少一者向朝向所述压管的外侧的方向突出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对于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夹具单元而言,也可以是,所述臂部具有被卡定部,该被卡定部具有自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中的至少一者向朝向所述压管的外侧的方向突出的形状,所述压管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具有自所述压管的内周面向朝向所述压管的内侧的方向突出的形状,在所述臂部处于所述闭合形态时,通过所述被卡定部与所述卡定部抵接,限制了所述移动部相对于所述压管朝向所述第1方向进行移动,限制了所述臂部从所述闭合形态向所述第一张开形态进行转变,在所述臂部处于所述第二张开形态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之间在沿着所述长度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所述被卡定部与所述卡定部之间在沿着所述长度轴线的所述方向上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对于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夹具单元而言,也可以是,在所述臂部处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时,通过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卡合于所述压管的所述内周面,所述臂部成为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相互接近了的变形状态,在所述臂部处于所述第二张开形态时,解除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分别与所述压管的所述内周面的卡合,解除所述臂部的所述变形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对于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夹具单元而言,也可以是,所述卡合部能够自所述压管拆卸。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对于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夹具单元而言,也可以是,通过所述移动部相对于所述压管沿着所述第1方向进行移动,解除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对于上述的第七技术方案的夹具单元而言,也可以是,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中的任一者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翼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技术方案,对于上述的第七技术方案的夹具单元而言,也可以是,所述卡合部自所述压管的内周面向朝向所述压管的内侧的方向突出地形成,所述被卡合部是孔,该孔形成在沿着所述长度轴线的方向上,具有能够供所述卡合部的至少一部分进入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十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包括: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夹具单元;以及供给器,其能够与所述夹具单元连结,所述供给器包括:操作线,其以能够分离的方式连接于所述臂部;滑动件,其连接于所述操作线,该滑动件通过进退移动而使所述臂部的所述移动部相对于所述压管进行移动;以及限制器,其用于限制所述滑动件的移动范围,在由所述限制器限制了所述滑动件的移动范围的状态下,在所述滑动件前进移动至最大限度时,维持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的所述卡合,在解除了由所述限制器对所述滑动件的移动范围进行的限制的状态下,在所述滑动件前进移动至最大限度时,解除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的所述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技术方案,对于上述的第十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而言,也可以是,所述供给器还包括手柄,所述滑动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该手柄,所述限制器通过分别抵接于所述滑动件和所述手柄来限制所述滑动件的移动范围。
本发明的第十二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包括:臂部,其由一对臂构成,具有所述一对臂相互隔开第一距离地分开的第一张开形态和所述一对臂相互隔开比所述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地分开的第二张开形态;操作线,其顶端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于所述臂部,该操作线通过向顶端侧进行移动,从而使所述臂部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限制部,在所述臂部处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时,该限制部通过对所述操作线作用与使所述操作线向所述顶端侧进行移动的力抗衡的力,从而限制所述操作线向所述顶端侧的移动,限制所述臂部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技术方案,对于上述的第十二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而言,也可以是,该内窥镜夹具还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位于比所述限制部靠顶端侧的位置并且连结于所述臂部,能够弹性变形,在所述臂部处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时,利用所述弹性构件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弹性力对所述操作线向所述顶端侧施力,所述限制部对所述操作线作用与所述弹性力抗衡的力而限制所述操作线向所述顶端侧的移动,限制所述臂部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技术方案,对于上述的第十三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而言,也可以是,在所述臂部处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时,通过对所述操作线作用比所述弹性力大的所述外力,从而解除由所述限制部对所述操作线向所述顶端侧的所述移动进行的限制,能够使所述臂部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技术方案,对于上述的第十二技术方案~第十四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而言,也可以是,该内窥镜夹具包括:滑动件,其连接于所述操作线,该滑动件通过进退移动而使所述臂部相对于所述压管进行移动;以及限制器,其用于限制所述滑动件的移动范围,在由所述限制器限制了所述滑动件的移动范围的状态下,在所述滑动件前进移动至最大限度时,利用所述限制部限制所述臂部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的转变,在解除了由所述限制器对所述滑动件的移动范围进行的限制的状态下,在所述滑动件前进移动至最大限度时,解除由所述限制部对所述臂部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的转变进行的限制。
发明的效果
根据夹具单元及内窥镜夹具的上述各技术方案,无论目标组织的尺寸如何,都能够高效地对目标组织进行处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从内窥镜夹具的基端观察以图1中的切断线II-II剖切得到的限制器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连结构件的立体图。
图4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侧视剖视图。
图4B是示意地表示图4A中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部的俯视剖视图。
图4C是从内窥镜夹具的基端观察以图4B中的切断线IVC-IVC剖切得到的压管的剖视图。
图5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侧视剖视图。
图5B是示意地表示图5A中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部的俯视剖视图。
图6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侧视剖视图。
图6B是示意地表示图6A中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部的俯视剖视图。
图7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侧视剖视图。
图7B是示意地表示图7A中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部的俯视剖视图。
图7C是从基端侧观察图7A中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基端部的图。
图8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侧视剖视图。
图8B是示意地表示图8A中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部的俯视剖视图。
图8C是从内窥镜夹具的基端观察以图8B中的切断线VIIIC-VIIIC剖切得到的压管的剖视图。
图9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侧视剖视图。
图9B是示意地表示图8A中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部的俯视剖视图。
图10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臂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臂构件的结构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0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臂构件的结构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0D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臂构件的结构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压管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压管的结构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压管的结构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D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压管的结构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13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14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15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16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臂构件的结构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17A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17B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臂构件的局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8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18B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臂构件的局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9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20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21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22A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22B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部的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23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局部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24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25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26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局部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27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28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29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局部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30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31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31B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局部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32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33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变形例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33B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变形例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34A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第1变形例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4B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操作部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5A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第2变形例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5B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操作部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6A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第3变形例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6B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操作部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36C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操作部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第4变形例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第5变形例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9是表示本发明的夹具单元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0D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穿过形成于未图示的内窥镜的通道插入到患者的体内进行使用。在本说明书中,将供操作者操作内窥镜的内窥镜操作部所处的一侧定义为基端侧,将插入到体内的内窥镜的顶端部所处的一侧定义为顶端侧。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初始状态的侧视剖视图。图1是用经过后述的压管31的轴线C1的平面观察夹具10的侧视剖视图。图2是将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操作部100设置的限制器64沿着切断线II-II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连结构件63的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内窥镜夹具1构成为包括夹具单元(以下简称为“夹具”)10和处置器具主体(供给器)40。夹具10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结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顶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夹具10和处置器具主体40构成为利用连结构件63连结而一体化。
如图1所示,夹具10具有由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构成的臂构件(臂部)11。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义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相对的相对方向X、与压管31的轴线C1平行的轴线方向Y、以及与相对方向X和轴线方向Y分别正交的正交方向Z。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轴线C1视为夹具10和后述的插入部60的轴线。
(夹具10的结构)
如图1所示,夹具10构成为包括臂构件11和压管31。
压管31形成为圆筒状,其具有能够供臂构件11的基端部进入的内径。即,在压管31形成有管腔,该管腔能够供具有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臂构件11进入。
(臂构件11的结构)
臂构件11具有第一臂12、第二臂13以及中间部14。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从基端侧朝向顶端侧延伸并且彼此相对地配置。中间部14位于第一臂12的基端部和第二臂13的基端部之间。在图1所示的侧视图中,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形成在相对于轴线C1线对称的位置。
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在自然状态下相互分开,而且在自然状态下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沿着从基端侧朝向顶端侧的方向变大。在本说明书中,“自然状态”是指不对臂构件11作用外力的状态。例如,不对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作用由压管31的内周面产生的力的状态是自然状态。在第一臂12的顶端部形成有朝向第二臂13侧延伸的爪12a。在第二臂13的顶端部形成有朝向第一臂12侧延伸的爪13a。
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顶端侧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成为圆弧状,该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形成为带有圆度的形状。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通过构成为该形状,提高了相对于弯曲而言的强度,并且减少相对于后述的外护套50而言的摩擦阻力,能够顺畅地进退。
如图4B所示,在第一臂12的基端部设有两个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一被卡定部16、17设为在与压管31的轴线(中心轴线)C1平行的基准面上自第一臂12的侧面沿正交方向Z突出。第一被卡定部16、17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
在图4B所示的俯视图中,第一被卡定部16和第一被卡定部17相对于轴线C1线对称。如图4B所示,第一被卡定部16的基端面16a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自第一臂12(中心轴线C1)分开、倾斜。第一被卡定部16的顶端面16b与轴线方向Y正交。第一被卡定部17的基端面17a和第一被卡定部16的基端面16a相对于轴线C1线对称。第一被卡定部17的顶端面17b和第一被卡定部16的顶端面16b相对于轴线C1线对称。
如图1所示,在第一臂12中,两个突部18、19设在比第一被卡定部16、17靠顶端侧的位置。如图4B所示,突部18、19自第一臂12的侧面沿正交方向Z突出。突部18和突部19在俯视图中相对于轴线C1线对称。突部18、19自第一臂12突出的长度也可以比第一被卡定部16、17自第一臂12沿正交方向Z突出的长度长。
在第二臂13设有与第一臂12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突部18、19同样形成的第二被卡定部21、22、突部23、24。即,第二被卡定部21、22自第二臂13的侧面沿自第一臂12分开的方向即正交方向Z突出。突部23、24在第二臂13中的比第二被卡定部21、22靠顶端侧的位置自第二臂13的侧面沿正交方向Z突出。第二被卡定部21、22和突部23、24以及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突部18、19分别在相对方向X上排列地配置。在图4B所示的俯视图中,第二被卡定部21、22分别与第一被卡定部16、17重叠,突部23、24分别与突部18、19重叠。
(压管31的结构)
台阶部(卡合部)15向压管31的内侧突出地设在压管31的内周面的整周范围内。在设有台阶部15的位置,压管31的内径变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管31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内周面中的设有台阶部15的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台阶部15也可以设在压管31的顶端侧的内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于臂构件11的突部(被卡合部)18、19、23、24卡合于台阶部15,能够限制臂构件11相对于压管31前进的状况。在台阶部15中,包含向压管31内侧突出的长度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与后述的臂构件11的突部18、19、23、24的形状相配合。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沿着压管31的长度方向在台阶部15的顶端侧和基端侧设置斜面。此外,也可以与设于台阶部15的斜面相对应地在突部18、19、23、24的径向的两端设置斜面。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台阶部15和突部18、19、23、24这样构成,在臂构件11沿着压管31的长度方向进行进退动作时,突部18、19、23、24在抵接于台阶部15的同时进行进退移动较为容易。
在压管31的位于比台阶部15靠基端侧的位置的内周面,卡定部32形成为向朝向压管31的内侧的方向突出。换言之,卡定部32形成为自压管31的内周面向朝向轴线C1的方向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用于从压管31的基端侧的开口压入后述的连结构件63的空间,卡定部32隔开预定的距离地形成在比压管31的基端靠顶端侧的位置。即,在压管31内,卡定部32形成在压管31的基端和台阶部15之间的位置。
卡定部32中的轴线C1侧的边缘部32a形成为与压管31同轴的圆形形状(参照图7C)。第一臂12中的比突部18、19靠基端侧的部分、第二臂13中的比突部23、24靠基端侧的部分、以及中间部14能够贯穿于卡定部32内。之后进行详细的说明,形成于第一臂12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形成于第二臂13的第二被卡定部21、22通过越过卡定部32而在卡定部32的基端侧抵接于卡定部32,能够卡定于卡定部3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卡定于卡定部32,能够限制臂构件11相对于压管31向顶端侧的移动。
此外,如图1所示,在压管31的顶端部的内周面的整周范围内形成有锥形面31a。锥形面31a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
包含臂构件11在内构成夹具10的这些构件例如由钴铬合金、钛、不锈钢等材料形成。夹具10构成为也能够在MRI(核磁共振成像法)透视下进行观察。
通过将例如由钴铬合金等形成的板材冲裁为将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中间部14、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突部18、19、23、24展开为平面状而成的形状而形成臂构件11。就臂构件11而言,将该冲裁后的构件在第一臂12与中间部14的连接部和第二臂13与中间部14的连接部处弯折,从而在侧视时成为C字状,形成为一体。
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具有向各自的顶端相互分开的方向、即臂构件11张开的方向进行移动的弹性恢复力。压管31例如由64钛合金(Ti-6AL-4V)、钴铬合金等材料形成。
(处置器具主体40的结构)
接下来,说明处置器具主体(供给器)40的结构。
如图1所示,处置器具主体40具有外护套50、插入部60以及操作部100。插入部60能够在外护套50内进退。操作部100安装在插入部60的基端部。
外护套50可以例如由PTFE(聚四氟乙烯)这样的氟树脂、HDPE(高密度聚乙烯)等树脂材料形成。
处置器具主体40的插入部60包括护套部61、操作线(线材)62以及连结构件63。操作线62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护套部61内。连结构件63是为了连结压管31和护套部61的线圈护套66而设置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护套部61由线圈护套66形成。线圈护套66例如由抗压缩强度较高的SUS301等不锈钢形成。具体而言,线圈护套66可以使用将未图示的线材沿轴线方向Y密圈地卷绕而形成的线圈。线圈护套66具有挠性,并且针对轴线方向Y的压缩力较强。
操作线62例如由金属制的单线、捻线形成。操作线62的顶端连接于扩径部72的基端部。扩径部72的顶端部连接有环部73和钩部77。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线62、扩径部72、环部73及钩部77构成为一体化,能够一起进退。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扩径部72、环部73及钩部77作为操作线62的延长而作为操作线62的一部分进行说明。
扩径部72例如由金属等形成为圆筒状。扩径部72的外径小于线圈护套66和后述的连结构件63的内径。此外,扩径部72的外径大于在后述的连结构件63的基端部63B形成的贯通孔631的内径。即,扩径部72不能穿过在连结构件63的基端部63B形成的贯通孔631。
通过将一根线材73a折回而形成环部73。线材73a的折回部位于顶端侧,其基端侧的两端部通过硬钎焊、电阻焊接等而固定于扩径部72。
钩部77连结于环部73的顶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钩部77通过卡合于臂构件11的中间部14,能够将夹具10和处置器具主体40连结起来。在钩部77相对于环部73向方向D进行了转动时,解除钩部77与中间部14的卡合(参照图7B)。即,操作线62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结于臂构件11。
如图1和图3所示,连结构件63是具有与压管31的内径和线圈护套66的内径大致相等的外径的、形成为筒状的构件。连结构件63在顶端部63A处形成有管腔,该管腔具有能够供大径部72、环部73、钩部77、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进入的内径。另一方面,在基端部63B的局部,连结构件63的内径缩径。具体而言,连结构件63在基端部63B处形成有贯通孔631,该贯通孔631具有比大径部72的外径小且为操作线62的外径以上的内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连结构件63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例如可以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连结构件63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其顶端部63A从压管31的基端侧被压入,其基端部63B从线圈护套66的顶端侧被压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连结构件63的顶端部63A被压入到压管31并与压管31的位于比卡定部32靠基端侧的位置的内周面密合,从而在连结构件63和压管31之间产生摩擦力。同样,通过连结构件63的基端部63B被压入到线圈护套66的顶端部并相互密合,从而在连结构件63和线圈护套66之间产生摩擦力。根据由形成连结构件63、压管31及线圈护套66的材料决定的静止摩擦系数以及连结构件63与压管31以及连结构件63与线圈护套66的密合程度(即推挤的力量)来决定连结构件63与压管31以及连结构件63与线圈护套66之间的摩擦力(静摩擦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结构件63与压管31之间的摩擦力及连结构件63与线圈护套66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压管31和线圈护套66利用连结构件63进行连结。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不会解除压管31与线圈护套66的连结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中,成为压管31和护套66利用连结构件63进行连结而一体化的结构。压管31A和护套66利用连结构件63在压管31A的轴线C1方向上进行固定。因此,在通过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而使操作线62向顶端侧进行移动时,压管不会向顶端侧进行移动。
此外,像后述那样,从操作线62和连结于操作线62的顶端侧的扩径部72被向基端侧拉回、扩径部72的基端面抵接于连结构件63的基端部63B时开始,若拉回操作线62的力量进一步变得比连结构件63与压管31以及连结构件63与线圈护套66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稍大,则能够向基端侧拉回连结构件63。在该状态下,连结构件63能够相对于压管31和线圈护套66向基端侧进行移动。
在连结构件63的顶端部63A中形成有管腔,该管腔具有比大径部72、环部73及钩部77的外径大的内径。在此,在这些结构中,大径部72、环部73及钩部77的外径是指与中心轴线C1正交的径向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压管31内和连结构件63内,钩部77不能自其处于顶端侧的状态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换言之,利用压管31和连结构件63的顶端部63A限制臂构件11和钩部77的径向的相对移动。
上述的“钩部77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是指钩部77不能相对于环部73转动至解除钩部77与中间部14的卡合为止。因而,“钩部77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并不是指像字面意思那样钩部77完全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的表达。
如图1所示,操作部100具有操作部主体(手柄)101、滑动件102以及限制器64。
操作部主体101安装在线圈护套66的基端部。操作部主体101形成为沿轴线方向Y延伸的棒状,在其基端部设有勾指部101a。在操作部主体101形成有沿轴线方向Y延伸的狭缝101b。
滑动件102设为贯穿于操作部主体101。滑动件102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沿轴线方向Y进行滑动(前进移动和后退移动)。在滑动件102的顶端部连接有操作线62的基端。在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中,通过将滑动件102在轴线方向Y上进行前进操作或后退操作,使操作线62前进或后退。在操作线62的顶端侧设置的扩径部72、环部73、钩部77及夹具10的臂构件11能够前进或后退。其结果,臂构件11的一对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能够张开或者闭合。
滑动件102形成为圆筒状。在滑动件102的外周面的整周范围内形成有凹部102a。在滑动件102中按照从轴线方向Y上的顶端侧向基端侧的顺序依次形成有凸缘部102b、凹部102a及凸缘部102c。一对凸缘部102b、102c在沿轴线方向Y观察时成为椭圆形状。由此,滑动件102变得易于握住,在将内窥镜夹具1的操作部100进行捆包时能谋求省空间化。
通过滑动件102卡合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限制了滑动件10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在轴线方向Y上的移动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限制器64是沿着滑动件102的轴线方向Y延伸而形成的中空的管状的构件。在限制器64形成有能够供操作线62贯穿的内腔641。限制器64例如也可以由树脂材料形成。限制器64具有即使被作用有自身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一定的压力也不被压缩的程度的刚度。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只要为自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减去滑动件102的长度轴线上的尺寸而得到的值以下即可。
不过,由于像后述那样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和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具有相关关系,因此优选的是考虑到臂构件11的期望的张开宽度来决定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2所示,在滑动件102的沿着轴线方向Y的剖视图中,本实施方式的限制器64是截面形状为大致C字的形状。在限制器64形成有将内腔641和外部连通的狭缝部642。狭缝部642是沿着滑动件102的轴线方向Y延伸而形成的细长的缺口。狭缝部642的张开宽度形成得比操作线62的直径稍小。在操作者拆卸限制器64时,狭缝部642能够变形至产生能够供操作线62穿过的大小的间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限制器64在覆盖操作线62的同时配置在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内。限制器64在狭缝101b内配置在比滑动件102靠顶端侧的位置。此时,滑动件102能够进行移动的范围是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基端朝向顶端侧而自狭缝101b的全长减去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而得到的范围。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限制器64是限制操作线62的推出量的构件。
另一方面,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拆卸限制器64时,滑动件102能够进行移动的范围在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全长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台阶部15在压管31内的位置对应地设定限制器64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具体而言,例如,如图4A所示,在滑动件102向顶端侧进行移动而抵接于限制器64时,在压管31内突部18、19、23、24分别卡合于台阶部15。在该状态下,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弹性恢复力施加于臂构件11,将臂构件11向顶端侧施力。另一方面,由于突部18、19、23、24分别与台阶部15卡合而产生的卡合力赋予于臂构件11,限制臂构件11向顶端侧的移动。此外,对滑动件102赋予由于限制器64与滑动件102卡合而产生的卡合力,限制连结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臂构件11向顶端侧的移动。在图4A所示的状态下,这些力量平衡。因此,臂构件11以突部18、19、23、24分别与台阶部15相互推挤的状态静止。在不作用来自外部的力量的自然状态下,突部18、19、23、24不会向顶端侧进行移动而越过台阶部15。
(内窥镜夹具1的初始状态)
接下来,对使用具有以上的结构的内窥镜夹具1将通常尺寸的目标组织T进行结扎的手术进行说明。即,举出目标组织T的尺寸为半开的臂构件11的最大张开宽度以下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手术开始之前的初始状态下向作为手术操作者的操作者提供内窥镜夹具1时,如图1所示,夹具10以安装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状态被外护套50覆盖。
如图1所示,在初始状态下,突部18、19、23、24和台阶部15相互按压抵接。第一臂12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臂13的第二被卡定部21、22位于比压管31的卡定部32靠顶端侧的位置。压管31和线圈护套66利用连结构件63进行连结。
另一方面,由于基端侧的操作部100中的滑动件102的顶端面抵接于限制器64的基端面,因此滑动件102能够向顶端侧进行移动的范围被限制器64所限制。扩径部72在连结构件63内处于自形成于基端部63B的贯通孔631分开的位置。此外,环部73和钩部77配置在压管31内,钩部77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保持钩部77与中间部14的卡合。
在初始状态下,如图1所示,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从各自的顶端到基端之间的一部分抵接于外护套50的内周面。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的顶端部(爪12a)和第二臂13的顶端部(爪13a)成为相互接触的状态。在本发明中,将臂构件11的闭合形态定义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相互接触的状态或者第一臂12的顶端与第二臂13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状态。在此,第一臂12的顶端与第二臂13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状态是指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分开到第一臂12的爪12a和第二臂13的爪13a不朝向前方的程度的状态。
在初始状态下,滑动件102在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内抵接于限制器64。限制器64抵接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101d。
此时,通过使操作线62相对于护套部61进行旋转,使臂构件11相对于压管31绕轴线C1进行转动,从而能够调节夹具10的姿势以及朝向。
在使用内窥镜夹具1时,操作者将未图示的内窥镜预先插入到患者的体内。然后,操作者从内窥镜的通道的基端部插入内窥镜夹具1的外护套50,使外护套50自内窥镜的通道的顶端部突出。
接下来,如图4A所示,通过操作者操作操作部主体101的外套管操作部51,相对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插入部60拉回外护套50,从而夹具10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抵接于外护套50的内周面的状态被解除。
像前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具有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各自的顶端向相互分开的方向进行移动的弹性恢复力。因此,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在抵接于在压管31的顶端部的内周面设置的锥形面31a的同时它们之间的张开宽度增大,成为张开的状态。其结果,臂构件11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被向自压管31突出的方向(第1方向)施力。即,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弹性恢复力具有使臂构件1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的作用。
在该状态下,如图4A所示,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抵接于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像后述那样,作为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的第一距离W1被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所限制,比作为最大张开宽度的第二距离W2小。
在滑动件102的顶端面抵接于限制器64的基端面的情况下,利用限制器64使滑动件102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进一步前进。如图4A所示,将滑动件102抵接于限制器64、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而言前进到最靠顶端侧的位置定义为中立位置(neutralposition)。在滑动件102处于中立位置时,如图4A所示,限制器64被夹在滑动件102的顶端面和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101d之间。
在滑动件102处于中立位置时,连结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连结于操作线62的臂构件11成为同样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前进的状态。因此,如图4A所示,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不是完全张开的状态,成为所谓的半开的第一张开形态。不过,在本实施方式中,臂构件11的第一张开形态不限制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为可能的最大张开宽度以下,就能够与目标组织T的尺寸相配合地任意设定臂构件11的第一张开形态。
如图4B所示,在臂构件11处于第一张开形态时,在压管31内维持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自卡定部32分开而位于比卡定部32靠顶端侧的位置而且突部18、19、23、24和台阶部15相互按压抵接的状态。即,在该状态下,就臂构件11而言,突部18、19、23、24不会越过台阶部15向顶端侧进行移动。此外,扩径部72与在连结构件63的基端部63B形成的贯通孔631分开,位于顶端侧。
将臂构件11的第一张开形态下半开的臂构件11的最大张开宽度定义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第一距离W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可靠地抓住目标组织T,第一距离W1为目标组织T的尺寸以上即可。不过,考虑到操作者操作内窥镜夹具1时的效率,第一距离W1也可以与目标组织T的尺寸大致相等。
如图4A所示,操作者能够使目标组织T位于半开状态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操作者在确认到目标组织T位于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时,能够通过操作内窥镜朝向目标组织T推入臂构件11而把持目标组织T。
图4C是沿着轴线方向Y从基端侧观察沿着图4B中的IVC-IVC剖切得到的夹具10的剖视图。如图4C所示,台阶部15中的轴线C1侧的边缘部形成为与压管31同轴的圆形形状。如图4C所示,从突部18的端到突部19的端的长度(从突部23的端到突部24的端的长度)L0小于台阶部15的内径。在从轴线方向Y观察时,突部18、19、23、24各自的一部分与台阶部15重叠。即,在图4C所示的状态下,突部18、19、23、24分别抵接于台阶部15的边缘部。
(内窥镜夹具1的抵接状态)
操作者在确认到目标组织T位于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时,能够把持操作部主体101并拉回滑动件102,从而能够把持目标组织T。此时,如图5A所示,滑动件102变得不与限制器64接触,沿着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向基端侧后退。此时,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在与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接触的同时向基端侧进行移动。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一臂12向第二臂13侧弹性变形,第二臂13向第一臂12侧弹性变形。其结果,第一臂12的顶端部和第二臂13的顶端部接近,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缩小。也就是说,在目标组织T位于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的状态下,臂构件11从第一张开形态向闭合形态进行变化。此时,由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保持目标组织T。在本实施方式中,目标组织T在根部被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紧缚、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约为0的状态也包含在臂构件11的闭合形态中。
另一方面,通过操作者拉回滑动件102,第一臂12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臂13的第二被卡定部21、22朝向基端侧进行移动,接近压管31的卡定部32。
在该状态下,如图5B所示,臂构件11的突部18、19、23、24变得不与台阶部15接触,位于比台阶部15靠基端侧的位置。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抵接于卡定部32的边缘部32a而移动到局部进入的位置。此外,扩径部72被向基端侧拉回至与连结构件63的基端部63B抵接(接触)的位置。不过,在图5B所示的状态下,不会出现由于扩径部72按压于连结构件63的基端部63B,而使连结构件63相对于压管31向基端侧进行移动的情况。
(内窥镜夹具1的锁定状态)
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操作者自扩径部72抵接于连结构件63的基端部63B的状态进一步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时,对连结构件63的基端部63B赋予将操作线62和连结于操作线62的扩径部72拉回的力量。此时,由于连结构件63中的向基端侧拉回连结构件63的力量同在连结构件63与压管31以及连结构件63与线圈护套6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成为平衡的状态,因此连结构件63相对于压管31静止。
由于在连结构件63与压管31以及连结构件63与线圈护套6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随着拉回滑动件102的力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操作者感觉到用于拉回滑动件102的力量也增大、即拉回滑动件102的操作变重。由此,操作者能够察觉扩径部72抵接于连结构件63的基端部63B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压管31内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局部进入到卡定部32内而卡合于该卡定部32。因此,即便解除由操作者拉回滑动件102的力量,也能通过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与卡定部32的卡合来限制臂构件11相对于压管3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的状况。其结果,臂构件11被限制了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扩大而向第一张开形态转变的动作。换言之,能维持目标组织T被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把持的状态。
在图5A和图5B所示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者再次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能够使操作线62和连结于操作线62的臂构件1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此时,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在抵接于卡定部32的同时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在操作者将滑动件102推入至抵接于限制器64时,解除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与卡定部32的卡合,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能够再次转变为第一张开形态。
因此,在滑动件102被拉回至上述的内窥镜夹具1的抵接状态的过程中,通过操作者操作内窥镜,从而能够再次使夹具10与目标组织T相对,重新抓住目标组织T。在重新抓住目标组织T的操作过程中,为了能在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抵接于卡定部32的状态下顺畅地进行向顶端侧的移动,例如优选的是,对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的抵接于卡定部32的边缘部32a的部分实施倒角等加工。
操作者若是能够确认目标组织T被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以期望的状态把持的情形的话,就能够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通过该操作,在由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下,将臂构件11与操作线62一同向基端侧拉回。在由操作者拉回滑动件102的力量持续增大时,扩径部72对连结构件63赋予的力量和连结构件63与压管31以及连结构件63与线圈护套66之间的摩擦力这两者增大一段时间。在由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的力量变得大于连结构件63与压管31以及连结构件63与线圈护套66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通过由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的操作,连结构件63能够在抵接于压管31和线圈护套66的同时相对于压管31和线圈护套66向基端侧进行移动。换言之,操作者能够在维持利用连结构件63连结压管31和线圈护套66的连结状态的同时向基端侧拉回连结构件63。此时,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的力量例如也可以为连结构件63与压管31以及连结构件63与线圈护套66之间的动摩擦力以上。
在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的过程中,操作线62和臂构件11也向基端侧进行移动,维持由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此外,环部73和钩部77位于连结构件63内,钩部77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维持钩部77与臂构件11的中间部14的卡合状态。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在抵接于压管31的卡定部32的边缘部32a的同时相对于压管31向基端侧进行移动。
如图6A所示,通过操作者继续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连结构件63能够移动至顶端面与线圈护套66的顶端面一致的位置或者处于比线圈护套66的顶端面靠基端侧的位置。此时,连结构件63移动到比压管31的基端靠基端侧的位置,因此解除其抵接于压管31的内周面的状态。在解除连结构件63与压管31的抵接状态时,也解除利用连结构件63连结压管31和线圈护套66的连结状态。
另一方面,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越过压管31的卡定部32移动到比卡定部32靠基端侧的位置。如图6A和图6B所示,第一被卡定部16和第一被卡定部17各自的顶端面抵接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并卡定于卡定部32。同样,第二被卡定部21和第二被卡定部22各自的顶端面抵接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并卡定于卡定部32。此时,臂构件11成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闭合形态。目标组织T维持根部被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紧缚的状态。
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卡合于压管31时,臂构件11变得不能相对于压管3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在该状态下,维持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闭合形态。换言之,目标组织T被一体化的臂构件11和压管31所把持。
如图6A和图6B所示,由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钩部77和环部73位于连结构件63内,因此钩部77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维持钩部77与臂构件11的中间部14的卡合。此外,滑动件102处于自限制器64向基端侧分开的位置。
(内窥镜夹具1的释放状态)
通过操作者自图6A和图6B所示的由内窥镜夹具1(一体化的臂构件11和压管31)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能够在维持钩构件77与臂构件11的中间部14的卡合状态的同时使操作线62向顶端侧进行移动。此时,臂构件11和压管31能够以相互卡合的状态与操作线62一体地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如图7A所示,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能够使连结于操作线62的环部73和钩部77位于比连结构件63和线圈护套66的顶端侧的开口靠顶端侧的位置。此时,连结于操作线62的扩径部72自连结构件63的基端部63B分开而位于顶端侧。
如图7B所示,在连结于操作线62的环部73和钩部77自线圈护套66的顶端侧的开口突出时,钩部77能够相对于环部73向方向D进行转动。如图7B所示,在操作者进一步稍稍推入滑动件102而使操作线62向顶端侧移动时,钩部77的倾斜面与将目标组织T进行结扎的夹具10的中间部14的基端面接触。因此,钩部77被钩部77的倾斜面引导而向方向D进行转动,解除钩部77与中间部14的卡合。此时,如图7C所示,第一臂12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臂13的第二被卡定部21、22卡合于压管31的卡定部32的基端面,维持夹具10的臂构件11的闭合形态。
由此,将结扎了目标组织T的夹具10留置在体内。
在将结扎了目标组织T的夹具10留置在体内之后,操作者拉回滑动件102将钩部77和环部73收纳在护套部61内。之后,操作者从内窥镜的通道拉拔取出内窥镜夹具1,并从患者的体内取出内窥镜的通道。最后,操作者进行所需的处置,完成一连串的手术。
(臂构件11的第二张开形态)
存在当臂构件11成为第一张开形态时作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最大张开宽度的第一距离W1小于目标组织T的尺寸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为了可靠地抓住目标组织,需要扩大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者在自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拆卸限制器64之后使滑动件102向顶端侧进行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操作,操作者能够使臂构件11从半开的状态(第一张开形态)转变为全开的状态(第二张开形态)。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臂构件11从第一张开形态转变为第二张开形态的动作。另外,由于能够与前述的操作同样地进行本实施方式的臂构件11从第二张开形态转变为闭合形态的动作和将夹具10留置在体内的动作,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8A所示,在操作者拆卸限制器64时,滑动件102能够进行移动的范围成为能够覆盖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长度轴线方向的全长的范围。在该状态下,操作者能够进一步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
在拆卸了限制器64的状态下,操作者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进一步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时,利用操作线62使扩径部72、环部73、钩部77及臂构件11沿着轴线C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其结果,在臂构件11的突部18、19、23、24的顶端侧的斜面与台阶部15的基端侧的斜面抵接的同时突部18、19、23、24相对于台阶部15向顶端侧进行移动。
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时,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能够以弹性变形的状态越过台阶部15。如图8C所示,在该过程中,从基端侧观察臂构件11时,突部18、19与突部23、24之间在轴线X方向上的距离变小。
通过操作者的操作,在突部18、19、23、24从基端侧越过台阶部15的过程及突部18、19、23、24越过台阶部15进一步向顶端侧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也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其结果,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抵接于压管的顶端侧的锥形面31a的同时它们之间的张开宽度扩大。
如图9A所示,在操作者使滑动件102前进至抵接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101d时,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成为大致自压管31突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的张开宽度成为最大张开宽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A所示,将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最大的全开状态定义为臂构件11的第二张开形态。将第二张开形态的第一臂12的顶端与第二臂13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W2。第二距离W2大于前述的第一距离W1。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二距离W2也可以是第一距离W1的约两倍。
此外,在臂构件11是第二张开形态的状态下,台阶部(卡合部)15与突部(被卡合部)18、19、23、24之间在沿着轴线C1(长度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与卡定部32之间在沿着轴线C1(长度轴线)的方向上的距离。
之后,操作者与前述的操作同样能够使用处于第二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把持目标组织T。此外,与前述的操作同样,操作者通过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能够利用一体化的臂构件11和压管31紧缚目标组织T的根部。具体而言,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与上述的对第一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进行的操作同样,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缩小。同时,突部18、19、23、24从顶端侧再次越过台阶部15,处于比台阶部15靠基端侧的位置。然后,在操作者进一步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时,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越过压管31的卡定部32,在比卡定部32靠基端侧的位置卡定于卡定部32。
换言之,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能够使连接于操作线62的臂构件11向基端侧进行移动并且使臂构件11从第二张开形态向闭合形态进行转变。
之后,与前述的操作同样,操作者能够解除钩部77与中间部14的卡合,使将目标组织T进行了结扎的夹具10留置在体内。此时,夹具10维持闭合形态。
(内窥镜夹具1的作用)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具有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臂构件11具有第一臂12的顶端部(爪12a)与第二臂13的顶端部(爪13a)接触的闭合形态、第一臂12的顶端部和第二臂13的顶端部隔开第一距离W1地分开的第一张开形态、以及第一臂12的顶端部和第二臂13的顶端部隔开第一距离W1以上的第二距离W2地分开的第二张开形态。
当限制器64在覆盖操作线62的同时配置在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内时,滑动件102在狭缝101b内能够进行移动的范围被限制器64所限制。与此相对应,在自狭缝101b拆卸限制器64时,滑动件102能够在狭缝101b的全部范围进退。即,限制器64能够限制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内的滑动件10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相对移动。
另一方面,在压管31的顶端侧的内周面设有台阶部15。通过臂构件11的突部18、19、23、24抵接于台阶部15,只要不从外部进行操作,臂构件11就不会相对于压管31进退。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滑动件10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进行移动时,连接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连接于操作线的扩径部72、环部73、钩部77及臂构件11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进行移动。此外,臂构件11在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进行移动时也相对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压管31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自操作部主体101拆卸限制器64,则通过由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突部18、19、23、24能够越过台阶部15。在自操作部主体101拆卸了限制器64的状态下,通过由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能够将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从第一距离W1扩大到比第一距离W1大的第二距离W2,使臂构件从第一张开形态转变为第二张开形态。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相对于压管31进行移动,能够转变为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隔开第一距离W1地分开的第一张开形态及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隔开比第一距离W1大的第二距离W2地分开的第二张开形态。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相对于压管31向顶端侧(第1方向)进行移动,能够使臂构件11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相对于压管31进行移动的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称为臂构件11的移动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形成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在第二臂13形成的第二被卡定部21、22通过越过在压管31的基端侧形成的卡定部32移动至比卡定部32靠基端侧的位置,从而卡定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其结果,臂构件11相对于压管31向顶端侧的移动受到限制,目标组织T被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以期望的状态把持。另外,在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在抵接于卡定部32的同时局部进入到卡定部32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能够重新抓住目标组织T。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设于操作部主体101的限制器64和设于压管31内的台阶部15这两者能够限制臂构件11向顶端侧的移动,能够阶段性地变更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只要不拆卸设于操作部主体101的限制器64,在压管31内臂构件11的突部18、19、23、24就不会越过台阶部15。因此,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的张开宽度被限制在第一距离W1以下。其结果,通过与最常被作为处置对象进行处理的目标组织T的尺寸相配合地准备限制器64,从而在实际的处置过程中与目标组织T相配合地调整夹具10的方向、张开宽度等时,能够缩短操作者调整内窥镜夹具1的操作,因此能够谋求处理的容易性、手术时间的节约以及效率的提高。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若拆卸设于操作部主体101的限制器64,则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的操作,臂构件11的突部18、19、23、24能够越过台阶部15。因此,限制器64可以作为用于使臂构件11的突部18、19、23、24越过台阶部15的、由操作者对滑动件102施加的操作量(推入的量)的指标而使用。即,操作者通过在拆卸限制器64之后推入滑动件102,能够更可靠地使臂构件11从第一张开形态转变为第二张开形态。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在臂构件11处于第二张开形态时,如图9A和图9B所示,在轴线C1方向(第1方向)上,臂构件11的突部18、19、23、24与台阶部15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被卡定部16、17以及第二被卡定部21、22与卡定部32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时,能够在比使第一被卡定部16、17以及第二被卡定部21、22与卡定部32抵接更早的时机使臂构件11的突部18、19、23、24和台阶部15抵接。其结果,能更可靠地进行从臂构件11的第二张开形态向第一张开形态的转变。
在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时,若预先调查限制器64的尺寸、台阶部15的位置以及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的关系,则通过与作为处置对象的目标组织T的尺寸的变化相配合地准备多个变化的内窥镜夹具1,从而对于不同的处置对象也能够迅速地应对。
由于具有限制器64和台阶部15的压管31由简单的结构构成,制造也变容易,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构成能够应用于多种多样的处置对象的内窥镜夹具1。
(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10A~图10D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在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形成的突部能够卡合于在压管31的内周面形成的台阶部15,其形状就没有特别的限定。即,在图10A~图10D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此外,在图10A~图10D中仅示出为了卡合于压管31的台阶部(卡合部)15而设于臂构件11的被卡合部的结构,但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分别同样形成有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
在图10A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的局部的结构。如图10A所示,在与第一臂12延伸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形成有自第一臂12的侧面突出的两个突部18、19。同样,在第二臂13中形成有两个突部23、24。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分别具有两个突部的例子,但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也可以分别仅具有一个突部。
在图10B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的变形例的局部的结构。如图10B所示,本变形例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也可以通过沿着第一臂12以及第二臂13延伸的长度方向切开第一臂12以及第二臂13的一部分并进一步将切开的部分从长度方向向外侧弯折而形成突部18A和突部23A。
在图10C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的另一个变形例的局部的结构。如图10C所示,本变形例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也可以通过沿着第一臂12以及第二臂13延伸的长度方向将第一臂12以及第二臂13的一部分从长度方向向外侧弯折而形成突部18B和突部23B。
在图10D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的又一个变形例的局部的结构。如图10D所示,本变形例的夹具10的臂构件11也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一臂12以及第二臂13延伸的长度方向而言从长度方向向外侧推出第一臂12以及第二臂13的一部分而形成突部18C和突部23C。
另外,对于上述的图10B~图10D说明了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这两者中分别形成有一个突部的例子,但也可以仅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中的任一者形成一个突部。
以下,参照图11A~图11D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压管31的变形例。与上述同样,在图11A~图11D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压管31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夹具10的压管31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如图11A所示,就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压管31而言,通过对其内周面的局部进行加工而形成台阶部15。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工台阶部15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也可以利用粘接、焊接等方法在压管31的沿着轴线C1的方向的内周面的局部形成台阶部15。此外,也可以利用一体成型的方法在压管31的内周面形成台阶部15。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沿着压管31的内周面的周向在整周范围内形成有台阶部15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在压管31的内周面的周向上的局部设有台阶部15。
在图11B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变形例的压管31的结构。如图11B所示,通过利用焊接、粘接等方法连结相同的两个管状的构件而形成本变形例的夹具10的压管31。形成压管31的两个管状的构件分别具有从内周面朝向中心轴线突出的端部。此外,形成压管31的两个管状的构件可以分别作为压管而使用。在本变形例的夹具10的压管31中,任一个管状的构件的端部作为压管31的台阶部15发挥功能。
在图11C和图11D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另一个变形例的压管31的结构。如图11C所示,通过将形成为O字形状的橡胶制的环152、图11D所示的形成为C字形状的金属制或树脂制的环152等嵌入到在管状的构件的内周面形成的凹部151而形成本变形例的夹具10的压管31。如图11C所示,在本变形例的夹具10的压管31中,切下压管31的内周面的局部而形成凹部151。此外,也可以利用一体成型的方法在压管31中形成凹部151。
在图11D中示出为了嵌入到本变形例的夹具10的压管31的凹部151中而设置的C字形状的环构件152。例如也可以切下形成为筒状的构件的局部而形成环构件152。
如图11C所示,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在环构件152的内部形成有具有比压管31的内径小的内径的空间。在对本变形例的环构件152施加外力时,在其内部形成的空间能够扩张,该环构件152弹性变形。
如图11C所示,关于环构件152,其相对于轴线C1而言的径向上的最大宽度即外径为压管31的除了形成有凹部151的区域之外的区域处的内径以上且是压管31的形成有凹部151的区域处的内径以下。即,在本变形例中,环构件152具有在不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也不从在压管31的内周面形成的凹部151脱落的结构。此外,在环构件152弹性变形的情况下,环构件152的外周面能够抵接于压管31的形成有凹部151的区域中的内周面。在本变形例的压管31中,环构件152和凹部151组合而成的结构具有与上述的各变形例的台阶部相同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2和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内窥镜夹具1A的结构)
图12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中臂构件11A处于第一张开形态时的侧视剖视图。图12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中臂构件11A处于第二张开形态时的侧视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在臂构件11A和压管31A卡合的样态上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有所不同。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构成为包括夹具10A和处置器具主体(供给器)40。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A具有臂构件11A,该臂构件11A包括第一臂12A和第二臂13A、以及设在第一臂12A和第二臂13A之间的中间部14。在臂构件11A中,第一臂12A沿着自身延伸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具有上述的图10B所示的形状的突部18A。即,第一臂12A沿着自身延伸的长度方向具有突部18A,该突部18A是将切开的部分向相对于长度方向而言的外侧弯折而形成的。同样,第二臂13A具有突部23A,该突部23A具有与突部18A相同的形状。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管31A的内周面,通过与突部18A和突部23A对应地切下压管31A的内周面的局部而形成缺口部33A、33B。在图12所示的侧视图中,缺口部33A、33B相对于压管31的轴线C1线对称。缺口部33A、33B至少具有通过供突部18A、突部23A的一部分进入而能够相互卡合的程度的深度。缺口部33A、33B沿着压管31的轴线C1的方向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具有在突部18和突部19分别卡合于缺口部33A、33B时不容易脱离的程度的尺寸。
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沿着压管31的内周面的周向在整周范围内设有台阶部15。对于这样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通过沿着压管31A的内周面的周向仅切下局部而形成缺口部33A、33B。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中,优选的是,在压管31A的周向上预先决定臂构件11A与压管31A的相对位置,以使得突部18A和突部23A能够分别与缺口部33A、33B对应。
像前述那样,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中,通过使操作线62相对于护套部61进行旋转,能够使臂构件11相对于压管31绕轴线C1进行转动。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意料之外的时机使操作线62相对于护套部61进行旋转时,存在在压管31A的内周面的周向上突部18A与缺口部33A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突部23A与缺口部33B的相对位置关系产生偏差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在压管31A的内周面的周向上突部18A与缺口部33A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突部23A与缺口部33B的相对位置关系产生偏差,在压管31A的内部设有旋转防止构件34。在图12所示的侧视图中,旋转防止构件34设在臂构件11A的第一臂12A和第二臂13A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防止构件34例如也可以是在与压管31A的轴线C1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贯通压管31A的销。旋转防止构件34设在第一臂12A和第二臂13A之间,只要能够限制臂构件11A相对于压管31A的以轴线C1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即可,其在压管31A的轴线C1方向上的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旋转防止构件34也可以形成在压管31A的顶端开口附近,从而不成为臂构件11A相对于压管31A的进退动作的障碍。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同。例如,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是压管31A和护套66利用连结构件63进行连结而一体化而成的结构。即,利用连结构件63将压管31A和护套66在压管31A的轴线C1方向上固定。此外,例如,通过形成于第一臂12A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形成于第二臂13A的第二被卡定部21、22越过形成于压管31A的卡定部32卡定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从而限制臂构件11A相对于压管31A向顶端侧的移动,目标组织T被臂构件11A的第一臂12A和第二臂13A以期望的状态把持。另外,在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在抵接于卡定部32的同时局部进入到卡定部32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能够重新抓住目标组织T。
(内窥镜夹具1A的动作)
以下,以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的臂构件11A从第一张开形态转变为第二张开形态的过程为中心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的动作。
图12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的臂构件11A处于第一张开形态时的结构。如图12所示,在臂构件11A处于第一张开形态时,第一臂12A的突部18A进入到缺口部33A中而相互卡合。此外,第二臂13A的突部23A进入到缺口部33B而相互卡合。在该状态下,突部18A和突部23A也可以是弹性变形的状态。此时,在基端侧的操作部100,滑动件102的顶端面抵接于限制器64的基端面,滑动件102与限制器64卡合。此外,在连结构件63的内部,扩径部72自连结构件63的基端部63B分开,位于比基端部63B靠顶端侧的位置。
在该状态下,利用第一臂12A和第二臂13A的弹性恢复力对臂构件11A向自压管31A突出的方向施力。不过,由于突部18A和突部23A分别卡合于缺口部33A和缺口部33B,而且基端侧的滑动件102抵接卡合于限制器64,因此臂构件11A不会越过压管31A中的设有缺口部33A和缺口部33B的区域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因此,臂构件11A的第一臂12A和第二臂13A抵接于压管31A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第一臂12A与第二臂13A之间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滑动件102位于抵接于限制器64且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向顶端侧前进最大程度的位置、即中立位置。在滑动件102处于中立位置时,连结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连结于操作线62的臂构件11A成为同样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前进的状态。因此,维持臂构件11A的第一臂12A与第二臂13A之间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的状态。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突部18A和突部23A分别卡合于缺口部33A和缺口部33B,而且基端侧的滑动件102抵接卡合于限制器64,因此限制了臂构件11A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转变。
操作者能够使用处于第一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A以与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时相同的操作把持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A的臂构件11A成为第一张开形态时,在作为第一臂12A与第二臂13A之间的张开宽度的第一距离W1小于目标组织T的尺寸的情况下,操作者需要使臂构件11A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将第一臂12A与第二臂13A之间的张开宽度扩大到作为最大张开宽度的第二距离W2。
此时,通过操作者在自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拆卸限制器64之后使滑动件102向顶端侧进行移动,能够进一步扩大臂构件11A的第一臂12A与第二臂13A之间的张开宽度。
图13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处于第二张开形态时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者通过在拆卸了限制器64的状态下推入滑动件102,使扩径部72、环部73、钩部77及臂构件11A沿着轴线C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其结果,突部18A和突部23A越过缺口部33A和缺口部33B位于比缺口部33A和缺口部33B靠顶端侧的位置。即,通过操作者拆卸限制器64并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能够使夹具10A的臂构件11A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如图13所示,在操作者使滑动件102前进至抵接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101d时,臂构件11A的第一臂12A和第二臂13A成为大致自压管31A突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臂构件11A的第一臂12A与第二臂13A之间的张开宽度成为作为最大张开宽度的第二距离W2。在该状态下,在轴线C1方向上,突部18A与缺口部33A之间的距离以及突部23A与缺口部33B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被卡定部16、17以及第二被卡定部21、22与卡定部32之间的距离。
之后,操作者能够使用处于第一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A以与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时相同的操作把持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而言能够通过滑动件102卡合于限制器64及突部18A和突部23A卡合于在压管31A设置的缺口部33A和缺口部33B这两种方式来限制臂构件11A向顶端侧的移动。因此,能够阶段性地变更臂构件11A的第一臂12A与第二臂13A之间的张开宽度。其结果,通过与最常被作为处置对象进行处理的目标组织T的尺寸相配合地准备限制器64,在实际的处置过程中与目标组织T相配合地调整夹具10A的方向、张开宽度等时,能够缩短操作者调整内窥镜夹具1A的操作,因此能够谋求处理的容易性、手术时间的节约以及效率的提高。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4~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以下,以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内窥镜夹具1B的结构)
图14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中臂构件11B处于第一张开形态时的侧视剖视图。图15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中臂构件11B处于第二张开形态时的侧视剖视图。图16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臂构件11B的局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在压管31B与臂构件11B卡合的样态上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有所不同。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构成为包括夹具10B和处置器具主体(供给器)40。
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B具有臂构件11B,该臂构件11B包括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以及设在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之间的中间部14。在臂构件11B中,在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中分别沿着自身延伸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两个圆形状的孔。
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沿着第一臂12B延伸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相同大小的圆形状的第一孔(第一被卡合部)35和第二孔(第二被卡合部)36。如图14所示,第一孔35在第一臂12B延伸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在比第二孔36靠顶端侧的位置。同样,在第二臂13B中也同样形成有第一孔35和第二孔3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孔35和第二孔36是形成为具有能够供后述的销37进入而相互卡合的程度的尺寸的贯通孔。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臂构件11B中,在第一臂12B以及第二臂13B中的、比第二孔36靠基端侧的位置形成有第一被卡定部16、17以及第二被卡定部21、22。
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B形成有一对销(卡合构件)37,该一对销(卡合构件)37形成为从压管31B的内周面朝向轴线C1突出。一对销37相对于压管31B的轴线C1形成为线对称。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销37只要具有能够卡合于前述的第一孔35和第二孔36的形状即可,具体的形状没有限定。例如,一对销37也可以形成为具有比第一孔35和第二孔36的直径小的外径的圆柱状。此外,一对销37从压管31B的内周面向内侧突出的长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一对销37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小于配置在压管31B的内部的第一臂12B与第二臂13B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同样,在压管31B内设有旋转防止构件34。通过在压管31B内设有旋转防止构件34,能够限制臂构件11B相对于压管31B的以轴线C1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因此,在夹具10B内能够防止在压管31B的内周面的周向上销37与第一孔35和第二孔36的相对位置关系产生偏差。此外,如图14和图15所示,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卡定部32形成在比一对销37靠基端侧的位置,且是自压管31B的基端开口隔开预定的距离地形成在顶端侧的位置。
(内窥镜夹具1B的动作)
以下,以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的臂构件11B从第一张开形态转变为第二张开形态的过程为中心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的动作。
图14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的臂构件11B处于第一张开形态时的结构。如图14所示,一对被卡定构件37分别卡合于臂12B的第一孔35和臂13B的第一孔35。在该状态下,利用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的弹性恢复力对臂构件11B向自压管31B突出的方向施力。不过,由于一对销37卡定在第一孔35内且基端侧的滑动件102抵接于限制器64,因此臂构件11B不会自设有一对销37的位置进一步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因此,臂构件11B的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抵接于压管31B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它们之间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滑动件102位于抵接于限制器64且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向顶端侧前进最大程度的位置、即中立位置。在滑动件102处于中立位置时,连结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臂构件11B成为同样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前进的状态。因此,能维持臂构件11B的第一臂12B与第二臂13B之间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的状态。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销37卡定于第一孔35的状态下,限制了臂构件11B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转变的动作。
操作者能够使用处于第一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B以与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时相同的操作把持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B的臂构件11B成为第一张开形态时,在作为第一臂12B与第二臂13B之间的张开宽度的第一距离W1小于目标组织T的尺寸的情况下,操作者需要使臂构件11B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将第一臂12B与第二臂13B之间的张开宽度扩大到作为最大张开宽度的第二距离W2。
此时,通过操作者在自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拆卸限制器64之后使滑动件102向顶端侧进行移动,能够进一步扩大臂构件11B的第一臂12B与第二臂13B之间的张开宽度。
图15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处于第二张开形态时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者通过在拆卸了限制器64的状态下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使扩径部72、环部73、钩部77及臂构件11B沿着轴线C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其结果,臂构件11B的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沿着销37延伸的方向朝向轴线C1弹性变形。此外,通过臂构件11B的第一臂12B与第二臂13B之间的距离缩小,能够使销37自第一孔35脱离。此时,利用旋转防止构件34限制了臂构件11B以轴线C1为旋转中心地相对于压管31B进行相对旋转。
因此,在销37自第一孔35脱离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者进一步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从而在销37抵接于臂构件11B的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的侧面的同时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向顶端侧进行移动。换言之,销37在抵接于构件11B的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的同时相对于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向基端侧进行移动。
通过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使被卡定构件37自第一孔35脱离而相对于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向基端侧进行相对移动,从而能够使被卡定构件37进入到第二孔36而卡合于第二孔36。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在操作者前进至使滑动件102抵接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101d时,被卡定构件37相对于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相对移动至第二孔36的位置。此时,利用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的弹性恢复力使销37进入到第二孔36而卡合于该第二孔3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滑动件102抵接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101d且销37卡定于第二孔36的状态下,臂构件11B不能相对于压管31B进一步前进。即,臂构件11B的第一臂12B与第二臂13B之间的张开宽度不会进一步扩大。在该状态下,夹具10B的臂构件11B成为第二张开形态。即,臂构件11B的第一臂12B与第二臂13B之间的张开宽度是第二距离W2。在该状态下,在轴线C1的方向上,一对销37与一对第一孔35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被卡定部16、17以及第二被卡定部21、22与卡定部32之间的距离。换言之,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臂构件11B,在轴线C1的方向上,在第一臂12B以及第二臂13B形成的第一孔35与第二孔36之间的距离被设定得小于第一被卡定部16、17以及第二被卡定部21、22与卡定部32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操作者拆卸限制器64,推入滑动件102直到该滑动件102抵接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101d为止,从而能够使夹具10B的臂构件11B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之后,操作者能够使用处于第二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B以与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时相同的操作把持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在滑动件102卡合于限制器64且臂构件11B卡定于第一孔35的状态下能够限制臂构件11B向顶端侧的移动。即,能够限制臂构件11B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的转变。
此外,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通过操作者拆卸限制器64且推入滑动件102直到该滑动件102抵接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101d为止,从而能够使臂构件11B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因此,能够阶段性地变更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的臂构件11B的第一臂12B与第二臂13B之间的张开宽度。其结果,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具有与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相同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延伸的长度方向上的形成有第一孔35和第二孔36的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也可以如上所述,在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大致以直线状延伸的状态下,第一孔35与第二孔36之间的距离被设定得小于第一被卡定部16、17以及第二被卡定部21、22与卡定部32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孔35和第二孔36形成为贯通孔的例子,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第一孔35和第二孔36只要以能够供销37卡合的形状形成即可,也可以形成为非贯通孔。例如也可以是,臂构件11B的第一臂12B和第二臂13B在与设有销37的位置相对的外侧的表面具有能够供销37的至少顶端部进入的尺寸的凹部。
(第4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7A~图19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以下,以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内窥镜夹具1C的结构)
图17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的臂构件11C的第一张开形态的侧视剖视图。图17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的臂构件11C的局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8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的臂构件11C的动作的侧视剖视图。图18B是表示图18A中的内窥镜夹具1C的臂构件11C的局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内窥镜夹具1C的臂构件11C的第二张开形态的侧视剖视图。
如图17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比具有一对臂缺口部(被卡合部)18D、23D,该一对臂缺口部(被卡合部)18D、23D是通过将臂构件11C的第一臂12C和第二臂13C分别切除一部分而形成的。
如图17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一对臂缺口部18D、23D分别被赋予了从第一臂12C和第二臂13C的长度方向向外侧弹性变形的恢复力。因此,在不对臂构件11C作用来自外部的力量的自然状态下,一对臂缺口部18D、23D分别弹性变形,从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长度方向向外侧进行弯曲。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中,如图17A所示,一对臂缺口部18D、23D的顶端能够抵接于在压管31内设置的台阶部15。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中,一对臂缺口部18D、23D形成为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翼的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的夹具10C的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夹具10的结构相同。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基端侧的操作部100的处置器具主体40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同的结构。即,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具有由操作部主体(手柄)101、滑动件102及限制器64构成的操作部100。
(内窥镜夹具1C的动作)
以下,以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的臂构件11C从第一张开形态转变为第二张开形态的过程为中心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的动作。
图17A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的臂构件11C处于第一张开形态时的结构。如图17A所示,在臂构件11C处于第一张开形态时,滑动件102抵接于限制器64,而且一对臂缺口部18D、23D抵接于台阶部15。在该状态下,在臂构件11C的第一臂12C和第二臂13C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臂构件11C被向自压管31突出的方向施力。不过,一对臂缺口部18D、23D抵接并卡定于台阶部15,不会越过台阶部15。
因此,臂构件11C的第一臂12C和第二臂13C抵接于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第一臂12C与第二臂13C之间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A所示,滑动件102位于抵接于限制器64且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向顶端侧前进最大程度的位置、即中立位置。在滑动件102处于中立位置时,连结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臂构件11C成为同样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前进的状态。因此,能维持臂构件11C的第一臂12C与第二臂13C之间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的状态。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臂缺口部18D、23D抵接并卡定于台阶部15的状态下,限制了臂构件11C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转变。
操作者能够使用处于第一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C以与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时相同的操作把持通常尺寸的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C的臂构件11C成为第一张开形态时,在作为第一臂12C与第二臂13C之间的张开宽度的第一距离W1小于目标组织T的尺寸的情况下,操作者需要使臂构件11C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将第一臂12C与第二臂13C之间的张开宽度扩大到作为最大张开宽度的第二距离W2。
此时,操作者通过在拆卸在内窥镜夹具1A的基端侧的操作部100设置的限制器64之后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能够使臂构件11C向顶端侧进行移动,扩大第一臂12C与第二臂13C之间的张开宽度。
如图18A和图18B所示,在臂构件11C相对于压管3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时,一对臂缺口部18D、23D成为在抵接于台阶部15的同时弹性变形并折叠的状态。即,能够使臂构件11C相对于压管31前进,并且一对臂缺口部18D、23D越过台阶部15。此时,在臂构件11C的第一臂12C和第二臂13C抵接于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的同时,第一臂12C与第二臂13C之间的张开宽度扩大至比第一距离W1大的值。
在操作者进一步推入滑动件102时,一对臂缺口部18D、23D能够以折叠的状态越过台阶部15。此时,一对臂缺口部18D、23D在其所具有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能够再次恢复为图17B所示的初始形状。
如图19所示,在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而使滑动件102抵接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101d的状态下,臂构件11C不能相对于压管31进一步前进。即,臂构件11C的第一臂12C和第二臂13C成为它们之间的张开宽度是最大张开宽度的第二距离W2的第二张开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操作者拆卸限制器64,推入滑动件102直到该滑动件102抵接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101d为止,从而能够使夹具10C的臂构件11C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就转变为第二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C而言,由于第一臂12C与第二臂13C之间的张开宽度是比第一距离W1大的第二距离W2,因此能够应对目标组织的尺寸较大的病症。如图19所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在轴线C1方向上,一对臂缺口部18D、23D与台阶部15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被卡定部16、17以及第二被卡定部21、22与卡定部32之间的距离。
之后,操作者能够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操作在使用内窥镜夹具1C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下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另外,在处于第二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C向基端侧进行移动而从顶端侧越过台阶部15时,一对臂缺口部18D、23D各自的基端部被按压。因此,一对臂缺口部18D、23D分别以向第一臂12C和第二臂13C的长度方向靠近的方式弹性变形。这样,一对臂缺口部18D、23D不会卡在台阶部15上,能够顺畅地从顶端侧越过台阶部15。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C,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能够高效地对第一距离W1和第二距离W2之间的尺寸的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第5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20和图21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D。以下,以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内窥镜夹具1D的结构)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D的臂构件11的第一张开形态的侧视剖视图。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D的臂构件11的第二张开形态的侧视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D在夹具10D的压管31的结构上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有所不同。
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D具有在与压管31的轴线C1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贯穿压管31的销(卡合部)34A。在图20所示的侧视的剖视图中,销34A设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销34A贯穿于压管31而相互卡合时,限制了臂构件11相对于压管31的相对前进。销34A在压管31的轴线C1方向上配置在压管31内的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销34A也可以在压管31内配置在基端侧。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D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同。即,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D也可以具有由操作部主体(手柄)101、滑动件102及限制器64构成的操作部100。
(内窥镜夹具1D的动作)
以下,以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D的臂构件11从第一张开形态转变为第二张开形态的过程为中心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D的动作。
如图20所示,在销34A贯穿于压管31的状态下,基端侧的操作部100的滑动件102的顶端面抵接于限制器64的基端面。此外,在连结构件63的内部,扩径部72自连结构件63的基端部63B分开,位于比基端部63B靠顶端侧位置。
在该状态下,利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弹性恢复力对臂构件11向自压管31突出的方向施力。不过,由于销34A贯穿于压管31,因此臂构件11不能从被销34A限制的范围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因此,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抵接于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滑动件102位于抵接于限制器64且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向顶端侧前进最大程度的位置、即中立位置。在滑动件102处于中立位置时,连结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连结于操作线62的臂构件11成为同样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前进的状态。因此,能维持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的状态。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销34A贯穿于压管31而相互卡合,因此限制了臂构件11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转变的动作。
操作者能够使用处于第一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以与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时相同的操作把持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中,通过操作者操作操作线62,能够使臂构件11相对于压管31进行旋转。与此相对应,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D中,由于臂构件11和压管31利用销34A进行连结,因此能够使臂构件11和压管31一体化地进行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比通常尺寸大的尺寸的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时,需要使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扩大到第一距离W1以上。此时,如图21所示,通过操作者在拆卸在内窥镜夹具1D的基端侧的操作部100设置的限制器64和销34A这两者之后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能够通过操作线62的传递使臂构件1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自压管31临时拆卸销34A,也能够将该销34A再次插入到压管31中。
在该状态下,通过操作者继续推入滑动件102直到滑动件102抵接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101d为止,能够使操作线62和连接于操作线62的臂构件11移动到最靠顶端侧的位置。此时,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成为最大张开宽度的第二距离W2。也就是说,内窥镜夹具1D的臂构件11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从第一张开形态转变为第二张开形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就转变为第二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而言,由于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是比第一距离W1大的第二距离W2,因此能够应对目标组织的尺寸较大的病症。
之后,通过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操作,能够使用处于第二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以与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时相同的操作把持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D,能够阶段性地变更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其结果,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能够高效地对第一距离W1和第二距离W2之间的尺寸的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第6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22A~图32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以下,以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图22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的初始状态的侧视剖视图。图22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处于初始状态时顶端部的结构的俯视剖视图。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的限制部75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图2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的第一张开形态的侧视剖视图。图25是表示内窥镜夹具1E的动作的侧视剖视图。图26是表示图25中的内窥镜夹具1E的限制部75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图27是表示内窥镜夹具1E的动作的侧视剖视图。图28是表示内窥镜夹具1E的第二张开形态的侧视剖视图。图29是表示图28中的内窥镜夹具1E的限制部75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图30是表示内窥镜夹具1E的动作的侧视剖视图。图31A是表示内窥镜夹具1E的卡定状态的侧视剖视图。图31B是表示图31A中的内窥镜夹具1E的顶端侧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图32是表示内窥镜夹具1E的释放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如图22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构成为包括夹具单元(以下简称为“夹具”。)10E和处置器具主体(供给器)40E。夹具10E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结于处置器具主体40E的顶端部。夹具10E构成为包括臂构件11E、压管31E以及弹性构件(螺旋弹簧)36。处置器具主体40E具有外护套50、插入部60E以及操作部100。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同样,在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具备限制器的同时在插入部60E也设有用于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的限制部75。
(限制部75的结构)
如图22A~图2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的插入部60E中设有由止挡部72和固定构件74构成的限制部75。此外,将止挡部72称为限制部75的被卡合部,将固定构件74称为限制部75的卡合部。
如图22A和图22B所示,在止挡部72位于比固定构件74靠基端侧的位置且操作者不保持滑动件102的状态下,利用设在压管31E内的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对止挡部72沿着轴线方向Y向顶端侧施力,使其抵接(卡合)于固定构件74。
(止挡部72的结构)
止挡部72构成为连接于操作线62的顶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部72能够与操作线62一同进行进退移动。止挡部72的顶端部连接有环部73和钩部77。
止挡部72例如由金属等形成为圆筒状。止挡部72的外径小于线圈护套66的内径且大于顶端构件67的内径。此外,像前述那样,止挡部72的外径大于在固定构件74的内部形成的内腔的宽度。也可以是,止挡部72在沿着轴线方向Y的顶端和基端形成有具有锥形状的顶端面和基端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止挡部72具有上述的结构,在不作用操作者的操作力量的状态下利用设在压管31E内的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对该止挡部72向顶端侧施力,能够使其卡合于固定构件74。此外,通过操作者推入操作部100的滑动件102,止挡部72能够向顶端侧进行移动而越过固定构件74。并且,通过操作者推入操作部100的滑动件102,止挡部72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台阶部68,从而能够使夹具10E的臂构件11E转变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是最大宽度的第二张开形态。
(固定构件74的结构)
如图22A所示,固定构件(限制部的被卡合部)74在护套部61的顶端侧的内周面设为朝向轴线C1突出。例如也可以是,固定构件74的沿着轴线方向Y的顶端和基端焊接于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而固定。即,固定构件74也可以与线圈护套66一体地形成。
不过,固定构件74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利用焊接、粘接等方法将固定构件74固定于将线材在轴线方向Y上密圈地卷绕而形成的线圈护套66的顶端侧的内周面。此外,固定构件74并不限于如图23所示构成为被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夹着的例子。例如也可以将固定构件74配置在比线圈护套66靠顶端侧的位置,利用焊接、粘接等方法将固定构件74的沿着轴线方向Y的基端固定于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固定构件74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为了确保耐久性,固定构件74也可以由与压管31E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
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74具有支承部74a和变形部74b。支承部74a形成在比变形部74b靠相对于轴线C1而言的径向外侧的位置。支承部74a在其顶端和基端固定有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
变形部74b形成为,其基端部连结于支承部74a的基端部,位于比基端部靠顶端侧的位置的部分自支承部74a隔开一定的间隔地分开。即,变形部74b在相对于轴线C1而言的径向外侧与支承部74a之间隔开一定的间隔而形成间隙。
固定构件74的外径在与中心轴线C1正交的径向上由支承部74a的最大宽度来定义。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构件74的外径例如也可以比线圈护套66的外径稍大。
此外,如图23所示,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形成为至少一部分朝向轴线C1突出。换言之,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形成为至少一部分朝向绕轴线C1的径向内侧突出。变形部74b由配置在隔着轴线C1而相对的位置的一对爪构成。一对爪之间的距离(即一对爪之间的空间的宽度)小于线圈护套66的内径和止挡部72的外径。换言之,固定构件74具有宽度比线圈护套66的内径和后述的止挡部72的外径小的内腔。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变形部74b由一对爪构成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变形部74b也可以由单一的爪构成。在该情况下,固定构件74的内腔的宽度(宽度比线圈护套66的内径和后述的止挡部72的外径小的内腔)由单一的爪来定义。此外,如图23所示,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的顶端74c和基端74d形成为斜面,以使该变形部74b卡合于后述的止挡部72。
就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而言,通过在固定构件74与后述的止挡部72接触(卡合)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者推入操作部100的滑动件102而将变形部74b推入到止挡部72,从而该变形部74b能够以支承部74a与变形部74b的连结部为支点地向径向外侧进行旋转而弹性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固定构件74配置在比在压管31E内设置的弹性构件36靠基端侧的位置。更优选的是,限制部75的固定构件74配置在比护套部61的顶端开口更靠近基端侧的位置。例如也可以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75的固定构件74配置在从护套部61的顶端开口朝向基端侧有1cm左右以内的位置。另一方面,像前述那样,限制部75的止挡部72能够向顶端侧进行移动直到该止挡部72抵接于在顶端构件67的基端侧形成的台阶部68为止。
通过限制部75的固定构件74这样配置,止挡部72卡合于固定构件74的位置与臂构件11E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变小。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具有该结构,即使将内窥镜夹具1E插入到具有复杂形状的管腔内,护套部61的线圈护套66成为蛇行的状态,也能够抑制止挡部72和臂构件11E之间的路径长度的变化。其结果,通过固定构件74与止挡部72的卡合,能够更可靠地维持臂构件11E的第一张开形态。
(夹具10E的结构)
如图22A和图22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E在于压管31E内设有弹性构件36这一点上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有所不同。
(弹性构件36的结构)
在弹性构件36的顶端部设有定位圈部36b。定位圈部36b的内径形成得比弹性构件36的其他部分的内径小。弹性构件36在收纳于压管31E内的状态下,其顶端部卡定于突部18、19、23、24,并且其基端部卡定于卡定部32。弹性构件36的基端部和卡定部32也可以通过熔接等而固定。
第一臂12中的比突部18、19靠基端侧的部分、第二臂13中的比突部23、24靠基端侧的部分、以及中间部14能够贯穿于弹性构件36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突部18、19、23、24移动到基端侧时,突部18、19、23、24卡定于弹性构件36的定位圈部36b。在突部18、19、23、24移动到基端侧时,弹性构件36在轴线方向Y上被突部18、19、23、24压缩。在弹性构件36被压缩时,在轴线方向Y上产生从压管31E推出臂构件11E的弹性力。即使在弹性构件36不具备定位圈部36b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在弹性构件36的顶端安装垫圈等其他构件而获得相同的效果。
(臂构件11E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臂12中的比第一被卡定部16、17靠顶端侧的位置设有两个突部18、19。如图22B所示,突部18、19自第一臂12的侧面沿正交方向Z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突部18和突部19也可以在图22B的俯视图中相对于轴线C1线对称。此外,突部18、19自第一臂12突出的长度也可以比第一被卡定部16、17自第一臂12沿正交方向Z突出的长度长。
在第二臂13设有与第一臂12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突部18、19同样地形成的第二被卡定部21、22、突部23、24。臂构件11E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具有使各自的顶端向相互分开的方向、即,臂构件11E张开的方向进行移动的弹性恢复力。
(卡定部32的结构)
如图22A和图22B所示,在压管31E的基端部的内壁的整周范围内突出地形成有卡定部32。卡定部32中的轴线C1侧的边缘部32a形成为与压管31E同轴的圆形形状(未图示)。如图22B所示,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基端侧端面)和顶端面32c(顶端侧端面)与轴线方向Y正交。第一臂12中的比突部18、19靠基端侧的部分、第二臂13中的比突部23、24靠基端侧的部分、以及中间部14能够贯穿于卡定部32内。
(处置器具主体40E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主体40E除了具有上述的限制部75这一点之外,在处置器具主体40E与夹具10E的连结样态上也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有所不同。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主体40E在顶端侧设有顶端构件67,该顶端构件67用于支承夹具10E的压管31E。
(顶端构件67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端构件67例如也可以由不锈钢等形成为圆筒状。顶端构件67的内径小于线圈护套66的内径。顶端构件67的外径大于线圈护套66、压管31E的外径。在顶端构件67的基端部的外周面上,通过外径缩径而形成有凹部67a。在使线圈护套66的顶端卡合于该凹部67a的状态下,通过激光焊接等将顶端构件67和线圈护套66进行固定。
在护套部61的顶端部的内周面上,通过比线圈护套66靠顶端侧的顶端构件67的内径相对于线圈护套66缩径,从而在线圈护套66与顶端构件67的连接部分形成有台阶部68。顶端构件67的内径也可以大到在后述的夹具10E卡定于卡定部32时顶端构件67不会与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啮合的程度。
在顶端构件67的顶端部的内周面的整周范围内形成有阶。该台阶中的朝向前方的面是顶端支承面(顶端面)67b。此外,在比顶端支承面67b靠顶端侧的位置形成有支承部69。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69形成为圆筒状。支承部69的内径比压管31E的外径稍大,能够接受压管31E的基端。顶端支承面67b能够抵接于压管31E的基端面。在护套部61的顶端侧配置有夹具10E。支承部69能够支承抵接于顶端支承面67b的压管31E的外周面。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极力抑制夹具10E相对于支承部69的晃动,也能够容许夹具10E相对于支承部69的一定程度的倾斜。因此,相对于内窥镜的通道等弯曲形状而言能够也顺畅地插入内窥镜夹具1E。
(操作部100的结构)
如图22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具有由操作部主体(手柄)101、滑动件102以及限制器64构成的操作部100。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100具有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相同的结构。
(内窥镜夹具1E的作用)
以下,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对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的动作。
(闭合形态)
如图22A~图2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的初始状态下,在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利用顶端构件67将压管31E保持在其基端面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顶端支承面67b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对夹具10E的臂构件11E赋予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具有将臂构件11E从压管31内推出的作用。即,通过对臂构件11赋予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使止挡部72欲向顶端侧进行移动。不过,在该状态下,在基端侧的操作部100中,滑动件102抵接于限制器64。因此,止挡部72和固定构件74维持相互抵接的状态。此外,此时,止挡部72和固定构件74也可以是相互推挤、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略微弹性变形的状态。此外,止挡部72和固定构件74也可以是仅接触而不相互推挤的状态。
臂构件11E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各自的从顶端到基端之间的一部分与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和外护套50的内壁接触(抵接)。臂构件11E成为第一臂12的顶端与第二臂13的顶端相互接触的状态或者第一臂12的顶端与第二臂13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闭合形态。
(第一张开形态)
如图24所示,通过操作者操作外护套操作部51,相对于处置器具主体40E的插入部60E拉回外护套50,从而使臂构件11E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自内窥镜的通道的顶端部突出。
此时,解除由外护套50对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进行的限制。臂构件11E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成为相互分开的形态。此外,像前述那样,利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弹性恢复力对臂构件11E向其自身自压管31E突出的方向施力。
不过,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中,在固定构件74的内径变为与止挡部72的外径大致相等时产生的固定力F1与限制器64的固定力F2的和被设定为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以上。因此,即使在解除了由外护套50进行的限制的状态下,臂构件11E也不会进一步前进。即,臂构件11E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不会进一步扩大。
其结果,限制了臂构件11E与操作线62一同向顶端侧进行移动。维持臂构件11E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相互隔开一定的距离地分开的形态。即,如图24所示,滑动件102位于中立位置,臂构件11E成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的第一张开形态。
操作者能够使用处于第一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E以与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时相同的操作把持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第二张开形态)
在当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E的臂构件11E成为第一张开形态时作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的第一距离W1小于目标组织T的尺寸的情况下,操作者能够使臂构件11E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将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扩大到作为最大张开宽度的第二距离W2。
此时,操作者通过自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拆卸限制器64,能够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通过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设在操作线62的顶端侧的止挡部72A按压固定构件74。
因此,如图25所示,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相对于轴线C1向径向外侧进行旋转,并弹性变形。更具体而言,如图26所示,止挡部72在与弹性变形了的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接触的同时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而被推入到固定构件74的内腔内。如图27所示,在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弹性变形了的状态下,止挡部72能够通过固定构件74的内腔。此时,解除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的卡合状态,固定构件74的变形部74b恢复为初始形状。
此时,与操作线62的顶端侧连结的臂构件11E与操作线62一同向顶端侧进行移动。臂构件11E转变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变为比第一距离W1大的距离的形态。此外,在该过程中,也可以与前述的各实施方式同样通过操作者临时向基端侧拉入滑动件102而使臂构件11E再次转变为第一张开形态。其结果,例如能够与成为处置对象的目标组织T相配合地调整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此外,例如在对成为处置对象的不同的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时,在防止体壁意料之外地与臂构件11的张开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接触的同时变得容易进行处置器具的处理。
如图28和图29所示,在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而使止挡部72抵接于顶端构件67的台阶部68时,操作线62和臂构件11E不能进一步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因此,臂构件11E成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是第二距离W2的第二张开形态。
之后,操作者能够使用处于第二张开形态的臂构件11E以与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时相同的操作把持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卡定状态)
操作者在能够确认目标组织T位于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的情形时把持操作部主体101并拉回滑动件102。此时,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与操作线62一同向基端侧进行移动。此外,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缩小,能够把持目标组织T。如图30所示,通过在由臂构件11E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下操作者进一步拉回滑动件102,止挡部72能够从顶端侧再次越过固定构件74的内腔。此时,由于止挡部72与固定构件74卡合,因此即使操作者不保持滑动件,也能够维持由臂构件11E把持目标组织T的状态。
之后,通过操作者进一步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臂构件11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能够越过压管31E的卡定部32移动至比卡定部32靠基端侧的位置。
如图31A和图31B所示,此时,第一被卡定部16的顶端面16b和第一被卡定部17的顶端面17b这两者均抵接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第一被卡定部16和第一被卡定部17卡定于卡定部32。同样,第二被卡定部21的顶端面(未图示)和第二被卡定部22的顶端面(未图示)这两者均抵接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第二被卡定部21和第二被卡定部22卡定于卡定部32。此时,臂构件11E成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闭合形态。即,利用臂构件11E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紧缚目标组织T的根部。
在夹具10E成为卡定状态时,设在压管31E内的弹性构件36成为在轴线方向Y上相邻的线材36a大致相互密合的密圈状态。止挡部72在比固定构件74靠基端侧的部位位于自固定构件74分开的位置。另外,在该状态下,在夹具10E中成为通过第一被卡定部16、17卡定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而产生的卡定力与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平衡的状态。因此,在顶端构件67的顶端侧形成的支承部69变得不支承抵接于顶端支承面67b的压管31E的外周面。
其结果,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操作线62和夹具10E能够一同向顶端侧进行移动。
(释放状态)
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臂构件11E和压管31E一体化地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如图32所示,在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而使钩部77与臂构件11E的中间部14的连结构造位于压管31外时,钩部77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通过操作者操作操作线62,使钩部77向方向D进行转动,从而能够解除钩部77与中间部14的卡合。
由此,能够将目标组织T以被处于闭合形态的夹具10E进行了结扎的状态留置在体内。之后,操作者进行将钩部77收纳在护套部61内等所需要的处置,完成一连串的手术。
(内窥镜夹具1E的作用)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通过设于插入部60E的限制部75的止挡部72与固定部74相互卡合,能够限制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即,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设于插入部60E的限制部75能够限制臂构件11E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因此,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同样,能够阶段性地变更臂构件11E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其结果,在实际的处置过程中,与最常被作为处置对象进行处理的目标组织T的尺寸相配合地调整夹具10E的方向、张开宽度等时能够缩短调整内窥镜夹具1E的操作,因此能够谋求处理的容易性、手术时间的节约以及效率的提高。
此外,由于限制部75由包括止挡部72和固定构件74的简单的结构构成,制造也变容易,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构成内窥镜夹具1。
(限制部75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对内窥镜夹具1E的限制部75包括止挡部72和固定构件74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制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33A所示,在内窥镜夹具1E的插入部60E中配置有由被卡合部84和止挡部(卡合部)72构成的限制部85。
如图33A所示,本变形例的限制部85的被卡合部84构成为包括支承构件84a和形成为C字状的环构件(变形部)84b。支承构件84a的顶端和基端连结于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该支承构件84a与线圈护套66一体地构成。在本变形例中,例如也可以利用焊接等方法使支承构件84a与线圈护套66一体地构成。
在本变形例中,支承构件84a并不限于如图33A所示构成为被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夹着的例子。例如,也可以将支承构件84a配置在比线圈护套66靠顶端侧的位置,利用焊接、粘接等方法将支承构件84a的沿着轴线方向Y的基端固定于形成线圈护套66的线材。
如图33A所示,被卡合部84的支承构件84a例如也可以是相对于轴线C1而言的径向上的外径比线圈护套66的外径稍大。支承构件84a形成为管形状,在其内部具有能够收纳环构件84b的程度的内腔。
环构件84b例如也可以是与图11D所示的环构件152相同的结构。不过,环构件84b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通过将形成为筒状的构件的一部分去除而形成环构件84b。
如图33A所示,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在环构件84b的内部形成有内径比止挡部72的外径小的空间。被卡合部84构成为环构件84b能够在支承构件84a内的内腔中进行旋转而且以不自内腔脱落的方式相互组合。
如图33B所示,在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而使止挡部72相对于环构件84b向顶端侧进行移动而越过环构件84时,解除由限制部85对操作线62向顶端侧的移动进行的限制,也解除由限制部85对臂构件11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的转变进行的限制。之后,能够通过与上述的第6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E相同的操作对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以下,参照图34A~图38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变形例。图34A和图34B是示意地表示操作部的第1变形例的结构的侧视图。图35A和图35B是示意地表示操作部的第2变形例的结构的侧视图。图36A~图36C是示意地表示操作部的第3变形例的结构的侧视图。图37是示意地表示操作部的第4变形例的结构的侧视图。图38是示意地表示操作部的第5变形例的结构的侧视图。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结构不同的点为中心地进行说明。
(第1变形例)
在图34A中示出了第1变形例的操作部100A。如图34A所示,操作部100A具备限制器64A,该限制器64A限制器64A由在承受沿着自身的长度轴线方向的压力时能够以一定的程度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在本变形例中,在未作用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压力的状态下,限制器64A由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限制器64相同的尺寸形成。在本变形例中,在滑动件102A抵接于限制器64A的状态下,内窥镜夹具的臂构件11成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的第一张开形态。
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不同,在本变形例中,即使在滑动件102A抵接于限制器64A的状态下,操作者也能够进一步推入滑动件102A。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A,抵接于滑动件102A的限制器64A在长度轴线方向上被压缩而弹性变形。如图34B所示,由于弹性变形了的限制器64A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减少,因此滑动件102A在狭缝101b内能够进行移动的范围扩大限制器64A的尺寸减少的量。
其结果,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能够自第一张开形态进一步张开。即,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的臂构件11能够转变为具有比第一张开形态稍大的张开宽度的形态。不过,此时的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小于作为第二张开形态的张开宽度的第二距离W2。因此,具有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A的内窥镜夹具也能够应对第一距离W1和第二距离W2的中间的尺寸的目标组织T。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在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A而使限制器64A达到弹性变形的极限的状态下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仍然小于目标组织T的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拆卸限制器64A的应对。
(第2变形例)
图35A是示意地表示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B的侧视图。如图35A所示,在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B设有弹性构件(弹簧)64B,该弹性构件(弹簧)64B将操作部主体101B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101d和滑动件102B的顶端面连结起来。将弹性构件64B连结于操作部主体101B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101d和滑动件102B的顶端面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方法。
本变形例的弹性构件64B在不作用外力的状态下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限制器64的长度相同的自由长度。因此,在本变形例中,在操作者不操作滑动件102B的状态下,滑动件102B处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件102抵接于限制器64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即,采用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B,在该状态下,能够维持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的第一张开形态。
在上述的说明中记载为,在操作者不操作滑动件102B的状态下滑动件102B处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件102抵接于限制器64的位置相同的位置。由于实际上对臂构件11赋予设在压管31内的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对臂构件11向顶端侧施力,因此弹性构件64B沿着轴线C1方向被压缩。不过,在本变形例中,弹性构件64B构成为具有比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大的弹性力。即,在不作用外力的自然状态下,仅由弹性构件36的弹性力引起的弹性构件64B的压缩量约为零。因此,在该状态下,视为滑动件102B处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件102抵接于限制器64的位置相同的位置。
如图35B所示,通过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弹性构件64B沿着轴线C1方向被压缩。与此同时,连结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连结于操作线62的臂构件11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前进。即,采用具有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B的内窥镜夹具,通过推入滑动件102B,能够使臂构件11从第一张开形态转变为第二张开形态。
(第3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36A、图36B及图36C说明第3变形例的操作部100C。
如图36A和图36B所示,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C具有使用棘爪机构限制滑动件20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201的前进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36A和图36B所示,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C在操作部主体201的狭缝201b的内周面设有突起(第一突起)201c,而且在滑动件202中设有棘爪机构202a。滑动件202的棘爪机构202a具有按钮202b、弹簧202c以及突起(第二突起)202d。
如图36B所示,突起201c的由穿过狭缝201b的中心轴线的面构成的截面具有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突起201c具有与狭缝201b的内周面垂直地形成的壁部201d和形成为斜面形状的倾斜部201e。倾斜部201e随着朝向操作部主体201的基端去而自狭缝201b的内周面逐渐分开。壁部201d与倾斜部201e的连接部处于突起201c中的、距狭缝201b的内周面的距离最大的位置。壁部201d与倾斜部201e的连接部距狭缝201b的内周面的距离定义为突起201c的高度。壁部201d和狭缝201b的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棘爪机构202a的突起202d具有与突起201c的壁部201d平行地形成的壁部202e和形成为斜面形状的倾斜部202f。在通过棘爪机构202a的弹簧202c沿径向对突起202d施力而操作者使滑动件202沿着内窥镜夹具2的中心轴线方向前进时,壁部201d与壁部202e抵接。在该状态下,即使操作者进一步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202,通过壁部201d与壁部202e的抵接卡合使滑动件202也不前进。也就是说,通过壁部201d与壁部202e抵接,突起201c与突起202d相互卡合,从而限制滑动件202沿着操作部主体201的中心轴线的前进。
在该状态下,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臂构件11成为第一张开形态时,滑动件202的位置与滑动件102的位置相同。即,在本变形例中,通过狭缝201b的突起201c与滑动件202的突起202d相互卡合,臂构件11成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的第一张开形态,而且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的转变受到限制。
操作者在确认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小于目标组织T的尺寸的情形时需要使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扩大。此时,操作者需要使滑动件202自操作部主体201的突起201c的位置进一步向顶端侧前进。
在狭缝201b的突起201c与滑动件202的突起202d相互卡合的状态下操作者按入棘爪机构202a的按钮202b时,棘爪机构202a的突起202d沿着操作部主体201的径向(与操作部的长度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其结果,解除狭缝201b的突起201c与滑动件202的突起202d的卡合状态,滑动件202能够沿着操作部主体201的中心轴线前进。
如图36C所示,操作者通过使滑动件202进一步前进,能够使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的张开宽度扩大至第二距离W2。通过这样的操作,操作者能够使臂构件11从第一张开形态转变至第二张开形态。
在滑动件202越过了狭缝201b的突起201c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动滑动件202,也能够使突起202d的倾斜部202f在抵接于突起201c的倾斜面的同时向基端侧进行移动。其结果,仅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动滑动件202的操作就能够使臂构件11从第二张开形态再次转变为第一张开形态。
在本变形例中,说明了狭缝201b的突起201c和滑动件202的突起202d具有直角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例子,但内窥镜夹具2C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C只要是通过操作部主体201与滑动件202的卡合而使滑动件202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201相对前进的结构即可。操作部主体201与滑动件202的卡合的具体的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定。
(第4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37说明第4变形例的操作部100D。
如图37所示,在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D中,在操作部主体301的狭缝301b的内周面沿着操作部主体301的长度轴线方向设有多个小突起(第一突起)301c和一个大突起(第三突起)301d。多个小突起301c分别具有与上述第3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C的突起201c相同的结构。就大突起301d而言,由穿过狭缝301b的中心轴线的面构成的截面具有直角三角形的形状,而且高度形成得比小突起301c的高度高。例如,大突起301d也可以具有小突起301c的两倍的高度。在本变形例中,大突起301d的壁部和狭缝301b的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本变形例的滑动件302具有棘爪机构302a。棘爪机构302a具有按钮302b、弹簧302c以及突起(第二突起)302d。在本变形例中,棘爪机构302a能够以两个阶段按入按钮302b。例如,操作者在以与按入上述第2变形例的棘爪机构202a的按钮202b的力相等的力量半按下本变形例的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时,能够解除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与操作部主体301的小突起301c的卡合。此外,操作者在全按下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时,能够解除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和操作部主体301的大突起301d。
采用具有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D的内窥镜夹具,操作者在将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半按下一次时,能够使滑动件302沿着操作部主体301的长度轴线方向前进直到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抵接于下一个小突起301c为止。因此,当在操作部主体301的内周面连续地设有多个小突起301c的情况下,每当操作者半按下按钮302b时,滑动件302都能够前进一定的距离。
另一方面,操作者能够在半按下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的同时使滑动件302沿着操作部主体301的长度轴线方向前进。在该情况下,操作者能够使滑动件302前进直到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抵接于大突起301d为止。在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抵接于大突起301d时,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成为第一距离W1,臂构件11成为第一张开形态。
在臂构件11成为第一张开形态的状态下,即使操作者沿着操作部主体301的长度轴线方向推入滑动件302,通过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与操作部主体301的大突起301d的卡合,也限制了滑动件302向顶端侧的移动,限制了臂构件11从第一张开形态向全开的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在该情况下,通过操作者全按下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能够沿操作部主体301的径向进行移动而越过操作部主体301的大突起301d。此时,解除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与操作部主体301的大突起301d的卡合,操作者能够使滑动件302进一步前进。
其结果,在具有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D的内窥镜夹具中,臂构件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能够从第一距离W1进一步扩大至第二距离W2。即,操作者能够使具有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D的内窥镜夹具的臂构件11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采用具有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D的内窥镜夹具,每当操作者半按下滑动件302的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时,滑动件302都能够前进大致相同的距离。因此,操作者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更细致地调整臂构件11的张开宽度。
(第5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38说明本发明的第5变形例的操作部100E。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E在操作部主体101C的狭缝301b的内周面沿着操作部主体101C的长度轴线方向设有多个小突起(第一突起)301c和一个大突起(第三突起)301d。多个小突起301c和一个大突起301d的截面具有大致正三角形的形状。此外,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2E的滑动件302具备棘爪机构302a,该棘爪机构302a具有由大致正三角形的形状形成的突起(第二突起)302d。
采用具有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E的内窥镜夹具,在操作者沿着操作部主体101C的中心轴线方向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302时,滑动件302的突起302d在沿着其所抵接的小突起301c的斜面向顶端侧进行移动的同时越过小突起301c。
在具有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E的内窥镜夹具中,大突起301d具有仅在由操作者沿着操作部主体101C的中心轴线方向推入的力的作用下突起302d不能越过大突起301d的高度。因此,在滑动件302前进至抵接于大突起301d的位置时,操作者需要全按下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通过操作者在全按下按钮302b的同时使滑动件302向顶端侧前进,能够解除通过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与大突起301d的卡合进行的限制。
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为设于操作部主体101C的多个小突起301c和一个大突起301d以及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具有大致正三角形的截面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多个小突起301c、一个大突起301d及突起302d构成为分别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截面形状。
采用具有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1C的内窥镜夹具,需要分开使用半按下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的操作和全按下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的操作,能够防止操作失误。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改变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构成要素的组合、或者对各构成要素施加各种变更或删除。例如,能够将本发明的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夹具单元的结构与上述的操作部的各变形例适当地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被前述的说明所限定,仅被添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限制器64设在比滑动件102靠远端侧的位置的例子。然而,只要能够通过限制器64与滑动件102的卡合来限制滑动件102能够沿着操作部100的长度轴线方向前进的范围,配置限制器64的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限制器64由树脂材料形成的例子。然而,限制器64只要具有即使被作用自身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一定的压力也不被压缩的程度的刚度即可。形成限制器64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限制器64也可以是金属制的管状的构件。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突部18、19、23、24和台阶部15分别形成有对应的斜面的例子。然而,只要通过突部18、19、23、24和台阶部15进行相对移动而使突部18、19、23、24能容易地越过台阶部15即可。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突部18、19、23、24和台阶部15设置的斜面并不是必需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第6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设有限制操作线的前进的限制器的例子。然而,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即使当在操作部没有配置限制器的情况下也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即,在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中,在操作部配置有限制器并不是必需的结构。
在通常的内窥镜处置器具中,根据内窥镜处置器具的插入部的蛇行状态,接近操作者的近前侧的操作部的操作滑动件时的行程、旋转扭矩等有时在向内窥镜处置器具的顶端侧传递的过程中被吸收。即,由于在操作者对于操作部的操作量和内窥镜处置器具的顶端侧的动作量之间产生偏差,因此有时操作者对于操作部的操作量变大以获得期望的动作量。
考虑到这样的状况,例如在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这样的情况下,用于变更顶端侧的臂构件的状态的行程量与插入部(护套)的弯曲程度相应地进行变化。其结果,操作者把握适当的操作量是很困难的。
在本发明的内窥镜夹具中,通过在基端侧的操作部配置限制器,即使将滑动件推入至抵接于限制器,臂构件的形态也不会变更(例如从第一张开形态变更为第二张开形态)。另一方面,在操作者自操作部拆卸了限制器的状态下将滑动件推入至抵接于操作部主体的狭缝的顶端面时,臂构件的形态变更。
因此,在操作时,操作者仅确认配置在手边的操作部的限制器就能够简单地把握内窥镜夹具的形态和适当的操作。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备具有一对臂的臂构件的结构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如图39所示仅具有一根臂20的夹具单元的结构。如图39所示,夹具10F具有棒状构件400,该棒状构件400固定在压管31的顶端面,自压管31的顶端面向顶端侧突出。
采用这样构成的夹具10F,通过操作未图示的操作线使其进退,臂20以抵接于压管31的顶端面的状态与操作线一同进退。例如,在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操作线时,连结于操作线的臂20在抵接于压管31的顶端面的同时与操作线一同被向基端侧拉回。其结果,随着拉回臂20而使臂20与棒状构件400之间的距离减少。
换言之,在图39所示的夹具10F中,在将臂20和棒状构件400分别视为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臂构件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时,通过仅使臂(第一臂)20相对于压管31向基端侧进行移动,能够使臂构件从张开形态向闭合形态进行转变。同样,采用图39所示的夹具10F,通过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操作线,能够仅使臂(第一臂)20相对于压管3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使臂构件从闭合形态向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在夹具10F中,由于能够仅是臂20相对于压管31进行移动,因此臂20能够视为臂构件的移动部。通过将图39所示的夹具10F的结构应用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从而具有相同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各方案,能够提供一种无论目标组织的尺寸如何都能够高效地对目标组织进行处置的内窥镜夹具。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1D、2E、内窥镜夹具;10、10A、10B、10C、10D、10E、10F、夹具单元(夹具);11、11A、11B、11C、11E、臂构件(臂部);12、12A、12B、12C、第一臂;13、13A、13B、13C、第二臂;15、台阶部;16、17、第一被卡定部;18、19、23、24、突部;18D、23D、臂缺口部;21、22、第二被卡定部;31、31E、压管;32、卡定部;32a、边缘部;32b、基端面(基端侧端面);32c、顶端面(顶端侧端面);33A、33B、缺口部;40、40E、处置器具主体(供给器);50、外护套;60、60E、插入部;72、扩径部;72A、止挡部;73、环部;74、限制构件;77、钩部;75、限制部;100、100A、100B、100C、100D、100E、操作部;101、101A、101B、操作部主体(手柄);102、102A、102B、202、302、滑动件;62、操作线;64、64A、限制器;64B、弹性构件;202a、302a、棘爪机构;400、棒状构件;T、目标组织;W1、第一距离;W2、第二距离。

Claims (19)

1.一种内窥镜夹具,该内窥镜夹具包括:
臂构件,其具有用于夹持组织的臂;
压管,其能够收纳所述臂构件;以及
操作线,其连结于所述臂构件,能够以使所述臂构件相对于所述压管进退的方式进行操作,其中,
所述臂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压管突出,从而所述臂构件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具有比最大张开宽度小的张开宽度,所述第二张开形态具有最大张开宽度,
以在所述臂构件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向所述臂构件作用用于限制所述臂构件的移动的力的方式,在所述压管设置所述卡合部并在所述臂构件设置所述被卡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之后,通过使所述臂构件相对于所述压管进一步朝向顶端侧移动而使所述卡合部或者所述被卡合部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解除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所述卡合部是在所述压管的内周面向所述压管的内侧突出的台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沿着所述压管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台阶部的顶端侧和基端侧设置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所述被卡合部是从所述臂的侧面突出的突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所述被卡合部是通过切开所述臂的一部分并进一步将切开的部分向所述臂的外侧弯折而形成的突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所述被卡合部是将所述臂的一部分向所述臂的外侧弯折而形成的突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所述被卡合部是将所述臂的一部分向所述臂的外侧推出而形成的突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所述被卡合部是通过切开所述臂的一部分并进一步将切开的部分向所述臂的外侧弯折而形成的突部,
所述卡合部是通过将所述压管的内周面的一部分以具有能够与所述突部互相卡合的程度的深度的方式切下而形成的缺口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通过沿着所述压管的内周面的周向仅切下所述压管的一部分,从而形成所述缺口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所述卡合部是从所述压管的内周面朝向所述压管的轴线突出而形成的一对销,
所述被卡合部是在所述臂沿着所述臂延伸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在所述压管的内部设有旋转防止构件,该旋转防止构件是在所述臂之间贯穿所述压管的销。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所述卡合部是在所述压管的内周面向所述压管的内侧突出的台阶部,
所述被卡合部是通过切除所述臂的一部分而形成的臂缺口部,
所述臂缺口部被赋予向所述臂的外侧弹性变形的恢复力,并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翼的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所述卡合部是在相对于所述压管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所述臂之间贯穿所述压管的销,
所述销与所述臂卡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能够从所述压管拆卸所述卡合部。
16.一种内窥镜夹具,该内窥镜夹具包括:
臂构件,其具有用于夹持组织的臂;
压管,其能够收纳所述臂构件;
操作线,其连结于所述臂构件,能够以使所述臂构件相对于所述压管进退的方式进行操作;以及
线圈护套,所述操作线贯穿该线圈护套,其中,
所述臂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压管突出,从而所述臂构件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具有比最大张开宽度小的张开宽度,所述第二张开形态具有最大张开宽度,
以在所述臂构件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产生限制所述臂构件的移动的力的方式,在所述线圈护套设置所述卡合部和所述被卡合部中的一者并在所述操作线设置所述被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部中的另一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所述卡合部具有:
支承部,其固定于所述线圈护套;以及
变形部,其位于比所述支承部靠所述线圈护套的径向内侧,其基端部连结于所述支承部的基端部,该变形部在径向上与所述支承部之间形成间隙,同时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线圈护套的轴线突出,
所述被卡合部设于所述操作线,是外径比所述卡合部的内腔的宽度大的止挡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所述被卡合部包括:
环构件,其形成为C字状,或者是通过将形成为筒状的构件的一部分切下而形成的;以及
支承构件,其固定于所述线圈护套,在其内部具有能够收纳所述环构件的内腔,
所述卡合部设于所述操作线,是外径比所述环构件的内腔的宽度大的止挡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夹具,其中,
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之后,通过所述操作线相对于所述线圈护套进一步朝向顶端侧移动而使所述卡合部或者所述被卡合部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解除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
CN202210093720.1A 2018-11-09 2018-11-09 内窥镜夹具 Active CN114469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3720.1A CN114469238B (zh) 2018-11-09 2018-11-09 内窥镜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41600 WO2020095428A1 (ja) 2018-11-09 2018-11-09 クリップユニットおよび内視鏡クリップ
CN202210093720.1A CN114469238B (zh) 2018-11-09 2018-11-09 内窥镜夹具
CN201880099211.1A CN112969418B (zh) 2018-11-09 2018-11-09 夹具单元及内窥镜夹具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9211.1A Division CN112969418B (zh) 2018-11-09 2018-11-09 夹具单元及内窥镜夹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9238A true CN114469238A (zh) 2022-05-13
CN114469238B CN114469238B (zh) 2024-03-01

Family

ID=7061079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3720.1A Active CN114469238B (zh) 2018-11-09 2018-11-09 内窥镜夹具
CN202410253793.1A Pending CN118058792A (zh) 2018-11-09 2018-11-09 内窥镜夹具
CN201880099211.1A Active CN112969418B (zh) 2018-11-09 2018-11-09 夹具单元及内窥镜夹具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53793.1A Pending CN118058792A (zh) 2018-11-09 2018-11-09 内窥镜夹具
CN201880099211.1A Active CN112969418B (zh) 2018-11-09 2018-11-09 夹具单元及内窥镜夹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51633A1 (zh)
EP (1) EP3878380A4 (zh)
JP (1) JP7209012B2 (zh)
CN (3) CN114469238B (zh)
WO (1) WO20200954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9174A1 (zh) * 2020-06-12 2021-12-16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夹和保险机构
JP7426364B2 (ja) * 2020-10-16 2024-02-01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装置
US11944321B2 (en) 2021-01-26 2024-04-02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Endoscopic treatment device
US11937828B2 (en) 2021-01-26 2024-03-26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Endoscope treatment device
CN116963678A (zh) * 2021-03-10 2023-10-27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及夹具装置
WO2023028250A1 (en) 2021-08-25 2023-03-02 GastroLogic LLC Endoscopic clip apparatus and methods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70758A1 (en) * 2003-09-30 2005-03-31 Wells Brian Keith Through the scope tension member release clip
JP2010136818A (ja) * 2008-12-10 2010-06-24 Fujifilm Corp 連発式クリップ処置具
JP2013085859A (ja) * 2011-10-21 2013-05-13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医療用器具
JP2013085860A (ja) * 2011-10-21 2013-05-13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クリップ装置
CN103930052A (zh) * 2011-11-11 2014-07-16 朱俭 夹持结扎装置
CN203802535U (zh) * 2014-01-29 2014-09-03 上海菲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用止血钳
CN104902827A (zh) * 2013-05-07 2015-09-0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处理器具
CN105877803A (zh) * 2016-05-27 2016-08-24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夹
CN107405046A (zh) * 2015-03-31 2017-11-28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夹具装置及夹具
JP2017217206A (ja) * 2016-06-07 2017-12-14 野村ユニソン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ユニット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クリップユニット係合方法
WO2018011847A1 (ja) * 2016-07-11 2018-01-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処置具
WO2018011846A1 (ja) * 2016-07-11 2018-01-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処置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53667Y2 (zh) * 1973-07-31 1976-12-22
JPS549099A (en) 1977-06-22 1979-01-23 Nitto Seiko Kk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fastening position of multiplex screw
AU2002340291B2 (en) * 2001-10-24 2009-01-08 Boston Scientific Limited Multiple hemoclip system for an endoscope
JP4166543B2 (ja) * 2002-10-01 2008-10-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生体組織の結紮装置
JP5478447B2 (ja) * 2010-09-22 2014-04-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結紮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クリップユニット
WO2012060189A1 (ja) * 2010-11-01 2012-05-10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処置具
JP5343113B2 (ja) * 2011-09-15 2013-11-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結紮装置
JP2013153810A (ja) * 2012-01-27 2013-08-15 Terumo Corp 瘤治療デバイス及び瘤治療方法
JP5750619B2 (ja) * 2013-05-07 2015-07-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ユニット
JP6298886B2 (ja) * 2013-07-10 2018-03-20 ボストン サイエンティフィック サイムド,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Boston Scientific Scimed,Inc. 組織把持および傷閉鎖クリップ器具
JP2018061672A (ja) * 2016-10-12 2018-04-19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留置用クリップ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70758A1 (en) * 2003-09-30 2005-03-31 Wells Brian Keith Through the scope tension member release clip
JP2010136818A (ja) * 2008-12-10 2010-06-24 Fujifilm Corp 連発式クリップ処置具
JP2013085859A (ja) * 2011-10-21 2013-05-13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医療用器具
JP2013085860A (ja) * 2011-10-21 2013-05-13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クリップ装置
CN103930052A (zh) * 2011-11-11 2014-07-16 朱俭 夹持结扎装置
CN104902827A (zh) * 2013-05-07 2015-09-0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处理器具
CN203802535U (zh) * 2014-01-29 2014-09-03 上海菲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用止血钳
CN107405046A (zh) * 2015-03-31 2017-11-28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夹具装置及夹具
CN105877803A (zh) * 2016-05-27 2016-08-24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夹
JP2017217206A (ja) * 2016-06-07 2017-12-14 野村ユニソン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ユニット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クリップユニット係合方法
WO2018011847A1 (ja) * 2016-07-11 2018-01-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処置具
WO2018011846A1 (ja) * 2016-07-11 2018-01-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処置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9418A (zh) 2021-06-15
EP3878380A1 (en) 2021-09-15
US20210251633A1 (en) 2021-08-19
JPWO2020095428A1 (ja) 2021-09-24
WO2020095428A1 (ja) 2020-05-14
JP7209012B2 (ja) 2023-01-19
EP3878380A4 (en) 2022-11-16
CN112969418B (zh) 2024-05-10
CN114469238B (zh) 2024-03-01
CN118058792A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69238B (zh) 内窥镜夹具
CN114533180B (zh) 内窥镜夹具及其制造方法、夹具的张开宽度的调整方法
JP5848827B2 (ja) 手動外科用結紮クリップアプライヤ
JP5750620B2 (ja) 内視鏡処置具
JP5750619B2 (ja) クリップユニット
WO2014181676A1 (ja) 内視鏡処置具
JP2014531248A (ja) 自動外科用結紮クリップアプライヤ
US20210236134A1 (en) Endoscope clip
CN217938300U (zh) 一种用于结扎活体组织的内窥镜用处置装置及夹持装置
US20210290240A1 (en) Medical device and method of releasing clip unit
CN113226200B (zh) 结扎装置、供给器以及连结方法
CN113365565B (zh) 夹具盒、医疗设备和医疗设备的安装方法
CN113164174B (zh) 供给器、医疗设备以及医疗设备的操作方法
CN217066505U (zh) 医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