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4757B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4757B
CN114464757B CN202210121502.4A CN202210121502A CN114464757B CN 114464757 B CN114464757 B CN 114464757B CN 202210121502 A CN202210121502 A CN 202210121502A CN 114464757 B CN114464757 B CN 1144647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opening
insulating layer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15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4757A (zh
Inventor
王磊
代好
王美红
马扬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215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475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8114 priority patent/WO202315118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4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4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4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4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7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光学部件区;光学部件区包括衬底、绝缘层和第一电极;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远离衬底的一侧,第一绝缘层包括与第二绝缘层接触的第一子绝缘层;第一电极位于第二绝缘层远离衬底的一侧,第一子绝缘层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开口;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一绝缘开口,第一电极与第一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绝缘层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开口,将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一绝缘开口,第一电极与第一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可以减少膜层间界面热阻,提升光学部件区的散热能力,提升光学部件区的显示信赖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包括显示面板和摄像头的电子产品的发展,人们对这些产品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基础通讯功能,同时也更转向于设计性、艺术性以及具有良好的视觉体验方面,比如具有高屏占比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其中,全面屏成为电子产品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听筒、环境光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都已成功隐藏到屏幕下面,唯有前置摄像头难以隐藏。
为了实现真正全面屏,可以将前置摄像头设置在屏幕下。但是,将前置摄像头设置在屏幕下的全面屏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将前置摄像头设置在屏幕下的全面屏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光学部件区;
所述光学部件区包括衬底、绝缘层和第一电极;
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与所述第二绝缘层接触的第一子绝缘层;
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子绝缘层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开口;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开口,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第一绝缘层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开口,利用第二绝缘层填充覆盖第一绝缘开口,如此可以消除第一绝缘开口所在区域不同膜层之间的隔离界面,减少第一子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热传导的界面热阻,提高第一绝缘开口所在区域的导热能力;并且第一电极与第一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如此可以将第一电极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防止显示面板中显示器件的老化,同时提升光学部件区的显示信赖性;同时第一电极覆盖至少部分第一绝缘开口,如此第一绝缘开口不会完全暴露在透光区,不会因为第一绝缘开口的设置造成光学部件区不同区域的明显透光差异,保证光学部件区的透光效果均衡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B-B’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D-D’方向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5中沿E-E’方向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5中沿E-E’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5中沿F-F’方向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5中沿F-F’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4中C处的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沿G-G’方向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5中沿E-E’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沿B-B’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相关技术中的显示面板包括光学部件区11’和正常显示区12’,其中光学部件区11’可以复用为传感器预留区,例如摄像头预留区。因此光学部件区11’除了具备正常显示功能之前,还要具备良好的透光效果,保证外界光线可以透过光学部件区11’进入摄像头。由于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区中,像素电路13’为主要遮光元件,因此为了保证光学部件区11’良好的透光效果,光学部件区11’中像素电路13’的面积占比可以小于正常显示区12’中像素电路13’的面积占比,例如在光学部件区设置像素电路,但像素电路的设置密度小于正常显示区设置密度(和/或设置密度相同,但是光学部件区内单个像素电路的面积小于正常显示区),即为光学部件区像素电路内置式(图中未示出)。或者在光学部件区11’不设置像素电路13’,即为光学部件区11’像素电路13’外置式,如图2和3所示。在显示面板中,像素电路13’用于驱动发光元件14’发光。
但是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光学部件区11’的像素电路13’面积占比小于正常显示区12’的像素电路13’面积占比或者不设置像素电路13’,光学部件区11’内的散热膜层会减少,进而影响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即在光学部件区11’存在散热能力差的问题,由于散热能力差可能影响光学部件区11’中发光元件的发光效果,影响显示面板正常显示。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显示面板包括光学部件区;光学部件区包括衬底、绝缘层和第一电极;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远离衬底的一侧,第一绝缘层包括与第二绝缘层接触的第一子绝缘层;第一电极位于第二绝缘层远离衬底的一侧,第一子绝缘层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开口;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第二绝缘层覆盖第一绝缘开口,第一电极与第一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开口减少光学部件区中膜层间的界面热阻,提升光学部件区的散热能力;并且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电极与第一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即第一电极覆盖至少部分第一绝缘开口,如此可以将第一电极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防止显示面板中显示器件的老化,同时提升光学部件区的显示信赖性;同时,由于第一电极覆盖至少部分第一绝缘开口,不会因为第一绝缘开口的设置造成光学部件区不同区域的明显透光差异,保证光学部件区的透光效果均衡良好。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C处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沿D-D’方向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包括光学部件区11;光学部件区11包括衬底100、绝缘层200和第一电极310;绝缘层200包括第一绝缘层210和第二绝缘层220,第二绝缘层220位于第一绝缘层210远离衬底100的一侧,第一绝缘层210包括与第二绝缘层220接触的第一子绝缘层211;第一电极310位于第二绝缘层220远离衬底100的一侧,第一子绝缘层211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开口230;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二绝缘层220覆盖第一绝缘开口230,第一电极310与第一绝缘开口230至少部分交叠。
具体的,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适用于在屏下设置传感器的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10包括光学部件区11,光学部件区11可作为光学部件的设置区域,其中,光学部件可以为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器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中还可以包括正常显示区12,正常显示区12可以作为显示面板10中的正常显示区,即可以不用具备较大的光线透过率。
可选的,如图5至图7所示,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发光元件,保证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其中,发光元件可以为有机发光元件(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元件可以包括位于光学部件区11上的第一发光元件300,第一发光元件300包括第一电极310,在第一发光元件300正常工作时,第一电极310产生热量。示例性的,第一电极310可以是第一阳极,也可以是其他像素电极,例如阴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如图5所示,在光学部件区11中第一发光元件300的分布密度可以小于正常显示区12中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区11中第一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也可以等于正常显示区12中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具体的,在光学部件区11中还包括绝缘层200和衬底100,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绝缘层200位于衬底100上方,第一电极310位于绝缘层200远离衬底100一侧。其中,绝缘层200包括第一绝缘层210和第二绝缘层220,第一绝缘层210靠近衬底100,第二绝缘层220远离衬底100。其中,第一绝缘层210包括第一子绝缘层211,其中,可以在第一子绝缘层211中去除部分第一子绝缘层211制备成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开口230,图6和图7中以设置两个第一绝缘开口230为例,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绝缘开口230的数量不进行限定。可选的,如图6所示,第一绝缘层210可以仅包括第一子绝缘层211;如图7所示,第一绝缘层210可以包括除第一子绝缘层211之外的其他子绝缘层,第一子绝缘层211相比其他子绝缘层更靠近第二绝缘层220。通过在第一子绝缘层210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开口230,同时设置第二绝缘层220覆盖第一绝缘层绝缘230,如此可以消除第一绝缘开口230所在区域不同膜层之间的隔离界面,减少其他膜层(位于第一子绝缘层靠近衬底一侧的膜层)和第二绝缘层220之间热传导的界面热阻,提高第一绝缘开口230所在区域的导热能力;并且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电极310与第一绝缘开口230至少部分交叠,即第一电极310覆盖第一绝缘开口230至少部分区域,如此可以将第一电极31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防止显示面板中显示器件的老化,同时提升光学部件区的显示信赖性。
可选的,第二绝缘层220与第一子绝缘层211接触设置(贴合设置),第二绝缘层220填充第一绝缘开口230,可以避免第一绝缘开口230上方膜层不平坦,影响显示面板10的整体均一性。同时,在第一绝缘开口230中填充第二绝缘层220,而非预留空气的形式,如此可以消除绝缘层与空气之间的界面热阻,增强第一绝缘开口230位置处的散热能力,保证光学部件区11整体的散热能力。
可选的,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电极310与第一绝缘开口230至少部分交叠,即第一电极310覆盖至少部分第一绝缘开口230,如此第一绝缘开口230不会完全暴露在透光区,不会因为第一绝缘开口230的设置造成光学部件区11不同区域的明显透光差异,保证光学部件区11的透光效果均衡良好。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第一绝缘层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开口,利用第二绝缘层填充覆盖第一绝缘开口,如此可以消除第一绝缘开口所在区域不同膜层之间的隔离界面,减少第一子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热传导的界面热阻,提高第一绝缘开口所在区域的导热能力;并且第一电极与第一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如此可以将第一电极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防止显示面板中显示器件的老化,同时提升光学部件区的显示信赖性;同时第一电极覆盖至少部分第一绝缘开口,如此第一绝缘开口不会完全暴露在透光区,不会因为第一绝缘开口的设置造成光学部件区不同区域的明显透光差异,保证光学部件区的透光效果均衡良好。
图8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所示,第一绝缘层210还包括位于第一子绝缘层211靠近衬底100一侧的至少一层第二子绝缘层212;至少接触第一子绝缘层211的一个第二子绝缘层212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开口240;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二绝缘开口240与第一绝缘开口230至少部分交叠;第二绝缘层220填充所述第一绝缘开口230和第二绝缘开口240。
具体的,第一绝缘层210位于光学部件区11,同时也位于正常显示区,基于正常显示区制备金属膜层的需求,第一绝缘层210作为阻绝材料还需要保证各个膜层上金属之间相互绝缘,因此第一绝缘层210可以包括多个膜层。如图7所示,第一绝缘层21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层第二子绝缘层212,第二子绝缘层212相比于第一子绝缘层211更靠近衬底100。示例性的,至少一层的第二子绝缘层212可以用于隔绝金属膜层(图中未示出)和衬底,第一子绝缘层211可以用于隔绝不同的金属膜层。
可选的,接触第一子绝缘层211的第二子绝缘层212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开口240,即通过在第一子绝缘层211和第二子绝缘层212中均设置绝缘开口,可以消除第一子绝缘层211与第二子绝缘层212的界面隔离,消除第一子绝缘层211和第二子绝缘层212的界面热阻,更好的减少光学部件区11中界面热阻,提升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效果。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第一绝缘层210包括两层第二子绝缘层212,靠近第一子绝缘层211的第二子绝缘层212中设置两个第二绝缘开口240,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二子绝缘层212的数量及第二绝缘开口240的数量不进行具体的限定。
具体的,第一绝缘开口230和第二绝缘开口240存在交叠部分,如图8所示,第一绝缘开口230和第二绝缘开口240完全的交叠起来,第一绝缘开口230和第二绝缘开口240也可以只存在部分交叠部分(图中未示出)。第二绝缘层220通过存在的交叠部分实现对第一绝缘开口230和第二绝缘开口240的覆盖和填充。保证光学部件区11中散热能力,同时还可以更好的保证显示面板10在第一绝缘开口230上方膜层的平整。
图9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所示,任一第二子绝缘层212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开口240。
具体的,在所有的第二子绝缘层212中均设置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开口240,第二绝缘层220填充第一绝缘开口230和第二绝缘开口240,即第二绝缘层220可以通过第一绝缘开口230和第二绝缘开口240延伸至衬底100的表面。如此可以消除绝缘开口位置处任意绝缘层的界面热阻,更有效的减少光学部件区11中的界面热阻,增强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效果。
继续参考图6和图7所示,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上,第一电极310覆盖第一绝缘开口23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电极310覆盖在第一绝缘开口230上方,第一绝缘开口230可以更加有效的将第一电极310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避免光学部件区11中热量过高,影响显示面板10中器件的寿命。同时,第一电极310覆盖住第一绝缘开口230,光线不会通过第一绝缘开口230传输至衬底100下方的光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不会因为第一绝缘开口230的设置造成光学部件区11不同区域的透光差异,充分保证光学部件区11的透光效果均衡良好。
图10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第一绝缘层210中设置有一个第一绝缘开口230,且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开口面积为S1,第一电极310的覆盖面积为S2,其中,0≤(S2-S1)/S1≤10%。
具体的,对应一个第一电极310,在第一绝缘层210中可以只设置一个第一绝缘开口230,设置的一个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开口面积相对较大,例如与第一电极310的覆盖面积相当,如此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不同绝缘层之间的隔离界面的面积,更好的减少光学部件区11中的界面热阻,提升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效率;并且设置一个开口面积较大的第一绝缘开口230,由于仅需要制备的一个绝缘开口,绝缘开口的制备工艺更加简便。
具体的,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开口面积与第一电极310的覆盖面积相当,可以理解为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开口面积S1与第一电极310的覆盖面积S2满足0≤(S2-S1)/S1≤10%,如此保证光学部件区11中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开口面积和第一电极310的开口面积相同或者相近,保证第一绝缘开口230有效地对第一电极310产生的热量进行充分散热,同时保证绝缘开口制备工艺简单。
图11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位于第二绝缘层220远离衬底100一侧的像素限定层400,像素限定层400中设置有第一像素开口410,第一像素开口410暴露第一电极310;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像素开口410与第一绝缘开口230不交叠。
具体的,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像素限定层400,像素限定层400包括第一像素开口410,第一像素开口410暴露出第一电极310,同时发光元件中的发光材料可以对应设置在第一像素开口410内,通过第一像素开口410限定发光区域。
可选的,因为第一绝缘层210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开口230,第一绝缘开口230排列设置于第一电极310下方,对于第一电极310来说,第一绝缘开口230的设置难免会造成第一绝缘开口230的设置区域与第一绝缘开口230的非设置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坦。对于第一像素开口410对应的区域来说,第一电极310如果不平坦会造成不能区域的出光光程不同,影响显示效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设置第一像素开口410与第一绝缘开口230之间不交叠设置,即第一像素开口410不位于设置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区域,如图11所示。如此保证第一像素开口410下方膜层一致性良好,平坦性良好,保证显示光线光程一致,显示效果良好。
图12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2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位于第二绝缘层220远离衬底100一侧的像素限定层400,像素限定层400中设置有第二像素开口420,第二像素开口420暴露第一电极310;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绝缘开口230覆盖第二像素开口420。
如上所述,对于第一像素开口410对应的区域来说,第一电极310如果不平坦会造成不能区域的出光光程不同,影响显示效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绝缘开口230可以覆盖第二像素开口420,即第二像素开口420完全设置于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区域内,如图12所示。如此保证第二像素开口420下方膜层一致性良好,平坦性良好,保证显示光线光程一致,显示效果良好。可选的,光学部件区11内不设置与第一电极310电连接的像素电路。
图13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3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位于第二绝缘层220远离衬底100一侧的像素限定层400,像素限定层400中设置有第三像素开口430,第三像素开口430暴露第一电极310;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三像素开口430与第一绝缘开口230部分交叠。
具体的,第三像素开口430与第一绝缘开口230部分交叠,同时第三像素开口430与第一绝缘层210中未设置第一绝缘开口230的部分区域交叠,如图13所示。如此第三像素开口430和第一绝缘开口230的位置关系简单灵活,在设置第三像素开口430时,不需要额外的考虑设置位置,第三像素开口430的设置方式灵活并且简单。
图14为图5中沿E-E’方向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和图14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像素电路510,第一像素电路510与第一电极310电连接;第一像素电路510包括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511、源漏极512以及位于有源层511与源漏极512之间的层间绝缘层513,层间绝缘层513中设置有源漏过孔516,源漏极512通过源漏过孔516与有源层511电连接;第一绝缘层210包括层间绝缘层513,第一绝缘开口230包括与源漏过孔516同一工艺制备的过孔。
具体的,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像素电路510,第一像素电路510与第一电极310电连接,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中第一发光元件300发光。具体的,第一像素电路510可以位于光学部件区11之外,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第一像素电路510可以选择位于正常显示区12,第一电极310和第一像素电路510通过连接结构515实现电连接,进而驱动第一发光元件300发光。
可选的,像素电路510可以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例如显示面板选择为液晶显示面板或者电子纸),也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和至少一个存储电容(例如显示面板选择为OLED显示面板或者Micro-LED显示面板),例如七个薄膜晶体管和1个存储电容(7T1C),本发明实施例对像素电路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如图14所示,薄膜晶体管可以包括有源层511、源漏极512、栅极514以及位于有源层511与源漏极512之间的层间绝缘层513,源漏极过孔516穿过层间绝缘层513实现源漏极512与有源层511电连接。如图14所示,第一绝缘层210包括层间绝缘层513,在层间绝缘层513制备过孔实现源漏极512和有源层511电连接,在光学部件区11下的第一绝缘层210中制备第一绝缘开口230实现散热性能的提升。可选的,第一绝缘开口230和源漏过孔516可以在同一过孔制备工艺中完成,不用单独增加mask工艺,节约成本并提升显示面板10制备的便捷性。
图15为图5中沿E-E’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5所示,光学部件区11还可以包括补偿结构600,补偿结构600包括至少一层补偿膜层610;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电极310与补偿结构600至少部分交叠。
具体的,光学部件区11还可以包括补偿结构600,补偿结构600包括至少一层补偿膜层610,补偿结构600补偿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能力,通过在光学部件区11同时设置第一绝缘开口230和补偿结构600,可以更有效的保证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效果良好。需要说明的是,图15仅以补偿结构600包括一层补偿膜层610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补偿结构600还可以包括两层补偿膜层(图中未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补偿膜层610的数量不进行限定。
可选的,继续参考15所示,补偿结构600位于第一电极310靠近衬底100的一侧,沿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电极310与补偿结构600至少部分交叠,保证补偿结构600可以对第一电极31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提升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效果。
示例性的,补偿结构600可以未连接电路元件,即电位悬浮,在不考虑信号干扰的情况下,补偿结构600中未施加任何电压信号。通过设置电位悬浮的补偿结构600提升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能力。可选的,由于补偿结构600电位悬浮,未连接电路元件,因此补偿结构600的设置方式简单;并且由于补偿结构600电位悬浮,补偿结构600的设置不会干扰第一发光元件300的正常发光显示,保证光学部件区11内的第一发光元件300显示效果良好。
继续参考图15所示,第一电极310覆盖补偿结构600。
具体的,在光学部件区11中设置补偿结构600用于对光学部件区11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第一电极310覆盖补偿结构600,保证补偿结构600的设置不会影响光学部件区11的透光效果,保证光学部件区11的透光效果良好。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5所示,补偿膜层610包括金属补偿膜层。
具体的,补偿膜层610可以是金属补偿膜层,金属材质的膜层散热效果更好,提升补偿结构600的散热能力,提升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效果。
继续参考图15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像素电路510,第一像素电路510与第一电极310电连接;第一像素电路510包括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514和源漏极512,金属补偿膜层与栅极514和/或源漏极512同层设置。
具体的,第一像素电路510与第一电极310电连接,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中第一发光元件300发光。第一像素电路510包括薄膜晶体管,如图15所示,薄膜晶体管包括源漏极512和栅极514,源漏极512和栅极514设置在不同膜层。补偿结构600可以是一层,补偿结构600也可以是设置在不同膜层的多层膜层。
可选的,补偿膜层610包括金属补偿膜层,金属补偿膜层可以和薄膜晶体管中的源漏极512和/或者栅极514同层设置。示例性的,金属补偿膜层可以与栅极514同层设置,如图15所示;金属补偿膜层还可以与源漏极512同层设置(图中未示出);金属补偿膜层还可以同时与栅极514和源漏极512同层设置(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金属材质的金属补偿膜层与源漏极512和/或栅极512同层设置,提升光学部件区11散热效果的同时可以保证显示面板膜层结构简单,金属补偿膜层的制备工艺简单。
图16为图5中沿F-F’方向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6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发光元件300,第一发光元件300包括第一电极310;第一发光元件300包括第一红色发光元件300A、第一绿色发光元件300B和第一蓝色发光元件300C;第一红色发光元件300A包括第一红色电极311,第一绿色发光元件300B包括第一绿色电极312,第一蓝色发光元件300C包括第一蓝色电极313;第一绝缘开口230包括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和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红色电极311与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至少部分交叠,第一绿色电极312与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至少部分交叠,第一蓝色电极313与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至少部分交叠;各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的开口面积之和大于各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的开口面积之和,各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的开口面积之和大于各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的开口面积之和。
具体的,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红色电极311与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至少部分交叠,第一绿色电极312与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至少部分交叠,第一蓝色电极313与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至少部分交叠,即第一红色电极311在衬底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至少部分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第一绿色电极312在衬底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至少部分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第一蓝色电极313在衬底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至少部分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如此通过保证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对第一红色电极311产生的热量进行发散,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对第一绿色电极312产生的热量进行发散,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对第一蓝色电极313产生的热量进行发散,保证第一红色发光元件300A、第一绿色发光元件300B以及第一蓝色发光元件300C产生的热量均能得到良好的散热,保证光学部件区11散热效果良好。
可选的,由于显示面板10显示过程中,蓝光发光元件的产热最多,红光发光元件次之,绿光发光元件的产热最少,因此可以设置与一个第一蓝色发光元件300C对应的所有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的开口面积之和最大,即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中减少的界面热阻最大,保证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的散热效果最好;可选的,设置与一个第一红色发光元件300A对应的所有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的开口面积之和次之,设置与一个第一绿色发光元件300B对应的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的开口面积之和最小,即根据第一绝缘开口230对应的发光元件的产热对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开口面积之和进行差异化设置,保证不同第一发光元件300对应与之匹配的第一绝缘开口230,保证光学部件区11散热效果均衡,保证光学部件区11中第一发光元件300的发光效果良好。
图17为图5中沿F-F’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7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发光元件300,第一发光元件300包括第一电极310;第一发光元件300包括第一红色发光元件300A、第一绿色发光元件300B和第一蓝色发光元件300C;第一红色发光元件300A包括第一红色电极311,第一绿色发光元件300B包括第一绿色电极312,第一蓝色发光元件300C包括第一蓝色电极313;第一绝缘开口230包括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和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红色电极311与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至少部分交叠,第一绿色电极312与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至少部分交叠,第一蓝色电极313与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至少部分交叠;各第一子绝缘开口230C的开口面积之和、各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的开口面积之和以及各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的开口面积之和均相同。
具体的,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红色电极311与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至少部分交叠,第一绿色电极312与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至少部分交叠,第一蓝色电极313与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至少部分交叠,即第一红色电极311在衬底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至少部分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第一绿色电极312在衬底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至少部分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第一蓝色电极313在衬底10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至少部分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如此通过保证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对第一红色电极311产生的热量进行发散,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对第一绿色电极312产生的热量进行发散,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对第一蓝色电极313产生的热量进行发散,保证第一红色发光元件300A、第一绿色发光元件300B以及第一蓝色发光元件300C产生的热量均能得到良好的散热,保证光学部件区11散热效果良好。
可选的,与一个第一红色发光元件300A对应的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开口面积之和、与一个第一绿色发光元件300B对应的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的开口面积之和以及与一个第一蓝色发光元件300C对应的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的开口面积之和相同,如此第一子绝缘开口230A、第二子绝缘开口230B和第三子绝缘开口230C可以一同制备,制备方式相同,即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制备方式简单,光学部件区11不同区域散热效果均衡。
图18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5中沿D-D’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绝缘层210还包括第三子绝缘层213和第四子绝缘层214,第三子绝缘层213的致密性大于第四子绝缘层214的致密性;至少第三子绝缘层213以及第三子绝缘层213与第二绝缘层220之间的第一绝缘层210中设置有绝缘开口。
其中,第一绝缘层210还包括致密性不同的第三子绝缘层213和第四子绝缘层214,具体的,第三子绝缘层213的致密性大于第四子绝缘层214的致密性。可选的,通过对致密性较大的第三子绝缘层213设置绝缘开口,降低较大致密性绝缘层对散热造成的影响,保证减少光学部件区11的界面热阻,提升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效果。
具体的,如图18所示,第三子绝缘层213靠近第二绝缘层220,这里的第三子绝缘层213可以是第一子绝缘层211,在第三子绝缘层213中设置第一绝缘开口230,第二绝缘层220填充第一绝缘开口230,可以实现减少膜层间热传导的热阻,提高所在区域的散热能力,实现提升光学部件区11中散热能力,避免器件受热老化。
示例性的,如图19所示,第四子绝缘层214靠近第二绝缘层220,这里的第三子绝缘层213可以是第一子绝缘层211,在第三子绝缘层213中设置第一绝缘开口230,同时在第四子绝缘层214中设置与第三子绝缘层213中位置对应的绝缘开口,保证第二绝缘层230可以填充至第一绝缘开口230,实现减少膜层间热传导的热阻,提高所在区域的导热能力,实现提升光学部件区11中散热能力,避免器件受热老化。
参考图6至图19所示,第二绝缘层220与第一电极310接触。
具体的,由于第二绝缘层220覆盖第一绝缘开口230,如此可以减少第二绝缘层220与第一子绝缘层211之间的接触界面,降低热量在传输过程中的界面热阻。同时第二绝缘层220与第一电极310接触,第一电极31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经第二绝缘层220导走,如此可以更有效的对第一电极310进行散热,提升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第二绝缘层220为平坦化层。
具体的,第二绝缘层220为平坦化层,可以更好地为第一电极310提供平坦化膜层结构,保证第一电极310平坦,如此保证第一发光元件300在不同区域的出光光程相同或者相近,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可选的,由于平坦化层一般为有机膜层,因此设置第二绝缘层220为平坦化层,还可以保证第二绝缘层220具备较大的厚度,保证第二绝缘层220可以填充第一绝缘开口230,如此不会因为部分填充第一绝缘开口230形成绝缘层与空气的界面热阻,保证光学部件区的散热效果良好。
图20为图4中C处的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20中沿G-G’方向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0和图21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位于光学部件区11的第二像素电路520,第二像素电路520与第一电极310电连接;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第二像素电路520与第一绝缘开口230至少部分交叠。
具体的,第二像素电路520位于光学部件区11,第二像素电路520与第一电极310电连接,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中第一发光元件300发光。,
可选的,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第二像素电路520与第一绝缘开口230至少部分交叠,即第二像素电路520覆盖部分第一绝缘开口230,如图21所示。第一绝缘开口230在对第一电极310产生的热量进行发散,的同时,还可以对第二像素电路520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提升第二像素电路520的稳定性。
图22为图5中沿E-E’方向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2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至少一个热导桥600,热导桥600与第二绝缘层220接触。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至少一个热导桥600,热导桥600经由第一绝缘开口230与第二绝缘层220连接,可以将光学部件区11产生的热量横向的进行传递,例如,可以传递至光学部件区11以外的区域,或者可以用来平衡光学部件区11内产生的热量,保证光学部件区11内部热量均匀化。
继续参考图5和图22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显示区21和第二显示区22,第一显示区21围绕至少部分光学部件区11,第二显示区22围绕至少部分第一显示区21;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热导桥600与第一显示区21和/或第二显示区22交叠。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光学部件区11、第一显示区21和第二显示区22。第一显示区21围绕至少部分光学部件区11,第二显示区22围绕至少部分第一显示区21,这里的第一显示区21可以理解为过渡显示区,第二显示区22可以理解为正常显示区12。一般来说,光学部件区11可以作为高透光显示区,过渡显示区可以用来设置与光学部件区中发光元件电连接的像素电路和/或用来实现正常显示区与光学部件区之间发光元件密度的渐变。
具体的,如图22所示,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热导桥600同时与第一显示区21和第二显示区22交叠。可选的,热导桥600也可以只与第一显示区21交叠。通过设置热导桥600,可以将产生热量较高的光学部件区11产生的热量横向的进行传递,可以传递至第一显示区21和第二显示区22,平衡显示面板10内部的热量。
继续参考图6所示,第一子绝缘层211中设置有多个第一绝缘开口230;不同的单位面积内,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开口面积之和最大值为S3,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开口面积之和最小值为S4,其中,(S3-S4)/S3≤20%。
其中,第一子绝缘层211中可以设置多个第一绝缘开口230,更高效的提升光学部件区11散热能力。具体的,在单位面积内,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开口面积之和最大值为S3,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开口面积之和最小值为S4,其中,(S3-S4)/S3≤20%,如此保证在不同的第一子绝缘层211的单位面积内第一绝缘开口230的开口面积之和相同或者相近,并保证光学部件区11不同区域的散热效果相同或者相近,保证光学部件区11整体散热效果均衡。
继续参考图6所示,衬底100中嵌有掺杂粒子700,掺杂粒子700的导热系数大于衬底100材料的导热系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衬底100中嵌入掺杂粒子700,掺杂粒子700的导热系数大于衬底100本身材质,例如石墨粒子,提升衬底100的导热性,便于提升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效果。
继续参考图6和图9所示,第一绝缘层210中的绝缘开口暴露衬底100,第二绝缘层220覆盖绝缘开口并与衬底100接触。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绝缘层210中增加绝缘开口,提升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效果。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如果仅有第一子绝缘层211,绝缘开口为第一绝缘开口230;如图9所示,还有第二子绝缘层212,绝缘开口为第一绝缘开口230和第二绝缘开口240。
可选的,在第一绝缘层210中设置的绝缘开口直接与衬底100接触。通过在衬底100中嵌入导热系数较高的掺杂粒子700,进一步提升光学部件区11的散热效果。
参考图5和图14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显示区21和第二显示区22;第一显示区21围绕至少部分光学部件区11,第二显示区22围绕至少部分第一显示区21;显示面板10还包括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像素电路510,第一像素电路510位于第一显示区21,第一像素电路510与第一电极电310连接。
其中,第一像素电路510与第一电极310电连接,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中第一发光元件300发光。具体的,如图14所示,第一像素电路510可以位于第一显示区12,位于光学部件区11的第一电极310通过连接结构515实现与第一显示区12中的第一像素电路510电连接,进而实现第一发光元件300的发光。同时将像素电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21,还可以保证光学部件区11具备更多的透光区域,保证光学部件区11的透光效果良好。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该显示装置10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10,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结构以及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可以为图24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3和图24所示,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传感器20,传感器20对应光学部件区11设置。
其中,传感器20可包括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任意感光元件,通过将传感器20与光学部件区11对应设置,在具有显示功能的同时,保证传感器20可以正常接收光线,正常工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组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2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正常显示区和光学部件区,所述光学部件区的光线透过率大于所述正常显示区的光线透过率;
所述光学部件区包括衬底、绝缘层和第一电极;
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与所述第二绝缘层接触的第一子绝缘层;
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子绝缘层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绝缘开口;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开口,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绝缘层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至少一层第二子绝缘层;
至少接触所述第一子绝缘层的一个所述第二子绝缘层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开口;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绝缘开口与所述第一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
所述第二绝缘层填充所述第一绝缘开口和所述第二绝缘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二子绝缘层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绝缘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上,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中设置有一个第一绝缘开口,且所述第一绝缘开口的开口面积为S1,所述第一电极的覆盖面积为S2,其中,0≤(S2-S1)/S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中设置有第一像素开口,所述第一像素开口暴露所述第一电极;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像素开口与所述第一绝缘开口不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中设置有第二像素开口,所述第二像素开口暴露所述第一电极;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绝缘开口覆盖所述第二像素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中设置有第三像素开口,所述第三像素开口暴露所述第一电极;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像素开口与所述第一绝缘开口部分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源漏极以及位于所述有源层与所述源漏极之间的层间绝缘层,所述层间绝缘层中设置有源漏过孔,所述源漏极通过所述源漏过孔与所述有源层电连接;
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所述层间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开口包括与所述源漏过孔同一工艺制备的过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区还包括补偿结构,所述补偿结构包括至少一层补偿膜层;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补偿结构至少部分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补偿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膜层包括金属补偿膜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和源漏极,所述金属补偿膜层与所述栅极和/或所述源漏极同层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所述第一电极;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红色发光元件、第一绿色发光元件和第一蓝色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红色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红色电极,所述第一绿色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绿色电极,所述第一蓝色发光元件包括第一蓝色电极;
所述第一绝缘开口包括第一子绝缘开口、第二子绝缘开口和第三子绝缘开口;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红色电极与所述第一子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绿色电极与所述第二子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蓝色电极与所述第三子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
各所述第三子绝缘开口的开口面积之和大于各所述第一子绝缘开口的开口面积之和,各所述第一子绝缘开口的开口面积之和大于各所述第二子绝缘开口的开口面积之和。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所述第一电极;
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红色发光元件、第一绿色发光元件和第一蓝色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红色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红色电极,所述第一绿色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绿色电极,所述第一蓝色发光元件包括第一蓝色电极;
所述第一绝缘开口包括第一子绝缘开口、第二子绝缘开口和第三子绝缘开口;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红色电极与所述第一子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绿色电极与所述第二子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蓝色电极与所述第三子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
各所述第一子绝缘开口的开口面积之和、各所述第二子绝缘开口的开口面积之和以及各所述第三子绝缘开口的开口面积之和均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还包括第三子绝缘层和第四子绝缘层,所述第三子绝缘层的致密性大于所述第四子绝缘层的致密性;
至少所述第三子绝缘层以及所述第三子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所述第一绝缘层中设置有绝缘开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为平坦化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位于所述光学部件区的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绝缘开口至少部分交叠。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热导桥,所述热导桥与所述第二绝缘层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光学部件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围绕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显示区;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热导桥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交叠。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绝缘层中设置有多个第一绝缘开口;
不同的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一绝缘开口的开口面积之和最大值为S3,所述第一绝缘开口的开口面积之和最小值为S4,其中,(S3-S4)/S3≤20%。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中嵌有掺杂粒子,所述掺杂粒子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衬底材料的导热系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绝缘层中的绝缘开口暴露所述衬底,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绝缘开口并与所述衬底接触。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
所述第一显示区围绕至少部分所述光学部件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围绕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2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2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对应所述光学部件区设置。
CN202210121502.4A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464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1502.4A CN114464757B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CT/CN2022/088114 WO2023151186A1 (zh) 2022-02-09 2022-04-2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1502.4A CN114464757B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4757A CN114464757A (zh) 2022-05-10
CN114464757B true CN114464757B (zh) 2024-03-26

Family

ID=81414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1502.4A Active CN114464757B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4757B (zh)
WO (1) WO20231511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5033B (zh) * 2022-10-14 2024-09-13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母版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49258A (ja) * 2014-02-10 2015-08-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CN106920819A (zh) * 2015-12-01 2017-07-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TW201817014A (zh) * 2016-10-07 2018-05-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9859647A (zh) * 2019-03-29 2019-06-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4412A (zh) * 2019-04-16 2020-10-2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WO2021147082A1 (zh) * 2020-01-23 2021-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45273A (zh) * 2020-05-29 2021-12-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09112A (zh) * 2021-08-06 2021-12-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58910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14539B1 (ko) * 2010-08-24 2017-03-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9065590B (zh) * 2018-08-09 2020-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273498B (zh) * 2018-09-25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KR20200087371A (ko) * 2019-01-10 2020-07-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1684602B (zh) * 2019-01-11 2024-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N110265470B (zh) * 2019-07-01 2022-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49258A (ja) * 2014-02-10 2015-08-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CN106920819A (zh) * 2015-12-01 2017-07-0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TW201817014A (zh) * 2016-10-07 2018-05-0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9859647A (zh) * 2019-03-29 2019-06-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4412A (zh) * 2019-04-16 2020-10-2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WO2021147082A1 (zh) * 2020-01-23 2021-07-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45273A (zh) * 2020-05-29 2021-12-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258910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09112A (zh) * 2021-08-06 2021-12-1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4757A (zh) 2022-05-10
WO2023151186A1 (zh) 2023-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6435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635836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shaped sealing member
TWI768227B (zh) 顯示器、用於形成顯示器之方法及電子裝置
US7679284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839083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1417713B2 (en)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22020891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TWI824609B (zh) 透明顯示裝置
CN11446475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323228B (zh) 基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1581190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909053A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7858570A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16145619U (zh)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3011275A1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WO2022252081A1 (zh) 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US11963406B2 (en) Display and display device
CN11645676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CN117881219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628408A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5377160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200130616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제조 방법
CN113990901A (zh)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模组
CN11527505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