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4006B - 制冰装置和具有制冰装置的冰箱 - Google Patents

制冰装置和具有制冰装置的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4006B
CN114424006B CN202080065022.XA CN202080065022A CN114424006B CN 114424006 B CN114424006 B CN 114424006B CN 202080065022 A CN202080065022 A CN 202080065022A CN 114424006 B CN114424006 B CN 1144240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making
ice
tray
trays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50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24006A (zh
Inventor
豊嶋昌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24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4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4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4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04Producing ice by using stationary mou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5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features for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22Harvesting ice including rotating or tilting or pivoting of a mould or tra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4Ice guide, e.g. for guiding ice blocks to storage tan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6Multiple ice moulds or tray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1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through special compart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 F25D2317/0665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from the to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8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ans
    • F25D2317/0682Two or more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在抑制冰箱收纳率降低的同时供给更多的冰的制冰装置以及具有该制冰装置的冰箱。制冰装置(2)具有上下设置的多个制冰盘(10A、10B)以及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能使多个制冰盘(10A、10B)旋转,并且在能存积液体的制冰位置以及使已形成的冰脱离并落下的脱冰位置之间旋转,在位于下侧的制冰盘(10B)的上部具有盖子(30),盖子(30)用于引导从位于上侧的制冰盘(10A)落下的冰以使其在位于下侧的制冰盘(10B)的侧方落下。

Description

制冰装置和具有制冰装置的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制冰盘来制冰的制冰装置以及具有该制冰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具有使用制冰盘来制冰的制冰装置的冰箱正广泛使用。提出了在这样的冰箱中配备如下的制冰装置:其具有多个制冰盘并且可以制造更多的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冰箱中,在冰箱的深度方向上布置有多个制冰盘,以避免制冰装置在冰箱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279221号公报
与具有一个制冰盘的情况相比,多个制冰盘在冰箱内占有的平面面积与制冰盘的数量成正比例,于是存在冰箱的收纳率、也即空间使用率降低的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制冰装置和冰箱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冰箱的收纳率降低的同时可供给更多冰的制冰装置以及具有该制冰装置的冰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冰装置,其具有上下布置的多个制冰盘以及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能使多个所述制冰盘旋转、并且在能存积液体的制冰位置以及使已形成的冰脱离并落下的脱冰位置之间旋转,上下相邻设置的制冰盘的70%以上彼此重叠,且在位于下侧的所述制冰盘的上部具有盖子,所述盖子具有弯曲的表面并将上下相邻的两个制冰盘隔开,所述盖子用于引导从位于上侧的所述制冰盘落下的冰沿着其弯曲的表面移动,以使其在位于下侧的所述制冰盘的侧方落下。
根据本发明,通过多个制冰盘,可以供给更多的冰。此外,由于多个制冰盘上下布置,因此在将其布置在冰箱中的情况下,与多个制冰盘横向布置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在平面图中的占有面积。由于在下侧的制冰盘的上部具有盖子,所述盖子用于引导从上侧的制冰盘落下的冰以使其在下侧的制冰盘的侧方落下,因此即使多个制冰盘是上下布置的,来自上侧制冰盘的冰也不会干涉到下侧的制冰盘,而是可以落入设置在制冰装置下方的收纳容器中。
如此,在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冰箱的收纳率降低的同时供给更多的冰的制冰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冰装置还具有气体供给部和风道,所述气体供给部向至少一个所述制冰盘的上部空间供给气体,所述风道被设置在所述制冰盘的侧方、且连接在用于从所述气体供给部供给气体的所述制冰盘的上部空间与其他的所述制冰盘的上部空间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制冰装置,在从由风扇或气体吸入口构成的气体供给部向至少一个制冰盘供给气体时,通过设置在制冰盘侧方的风道,可以也向其他的制冰盘供给气体。这样,可以以少量的气体供给部有效率地冷却存积在多个制冰盘中的液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冰盘具有由间隔壁隔开的多个制冰区,在所述间隔壁处设有狭缝,其使得所述制冰区内的液体的液面一越过预设高度就流入到相邻的所述制冰区中。
根据本发明的制冰装置,通过设在制冰盘的间隔壁处的狭缝,在向至少一个制冰区供给液体的情况下,可以一边使液体存积在制冰区中,一边还将液体供给至其他制冰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冰装置还具有用以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口,所述液体供给口设置在位于最上侧的所述制冰盘的至少一个所述制冰区处,除了布置有所述液体供给口的所述制冰区之外,在位于上侧的所述制冰盘的至少一个所述制冰区的下部具有使液体落下的孔。
根据本发明的制冰装置,由于在位于最上侧的制冰盘的至少一个制冰区处具有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口,并且除了设置有液体供给口的制冰区之外在位于上侧的制冰盘的至少一个制冰区的下部具有使液体落下的孔,因此可以在不使用特别的动力的情况下将液体有效率地供给至上下制冰盘的所有制冰区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所述制冰装置的冰箱。
如此,所述冰箱能在抑制收纳率降低的同时可供给更多的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制冰装置以及具有该制冰装置的冰箱能在抑制冰箱的收纳率降低的同时可供给更多的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制冰装置将支撑制冰盘的旋转轴的轴承部拆除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制冰装置进一步将用于引导从上侧的制冰盘落下的冰的盖子拆除后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制冰装置进一步拆除风扇和设置设置在制冰盘侧方的风道后的立体图。
图5是沿图2中箭头A-A的方向看去的侧视图。
图6是位于上侧的制冰盘的立体图。
图7是位于下侧的制冰盘的立体图。
图8是具有制冰装置的冰箱的侧视截面图。
图9是冰箱的侧视截面图,以展示制冰装置的一个变型实施例。
元件符号说明
2 制冰装置
10、10A、10B 制冰盘
11 制冰区
12 间隔壁
13 狭缝
14 孔
15 驱动轴部
16 非驱动轴部
17 凸部
18 上表面
19 引导杆
20 旋转机构
22A、22B 保持部
24 轴承部
30 盖子
34 壁部
40 风扇
42 吸入口
50 风道
60 液体供给口
70 收纳容器
100 冰箱
110 冷冻室
112 开口
114 开口
120 冷却机构
122 压缩器
124 冷凝器
126 蒸发器
128 冰箱风扇
130 液体供给装置
132 水槽
134 泵
136 配管
Xa、Xb 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另外,接下来说明的装置是用于具体化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装置,除非有特别指出的记载,否则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内容。为了使说明清楚,可能存在夸张地示出了各图中元件的大小或位置关系等的情况。在说明书和附图中,上下方向是在假定设置在地面上的冰箱的情况下示出的。
(制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制冰装置2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从图1所示的制冰装置2拆下了支撑制冰盘10A、10B的旋转轴的轴承部24后的立体图。图3是从图2所示的制冰装置2进一步拆下盖子30后的立体图,其中盖子30用于引导从上侧的制冰盘10A落下的冰。图4是从图3所示的制冰装置2进一步拆下风扇40和设置在制冰盘10A、10B侧方的风道50后的立体图。图5是沿图2中箭头A-A看去的侧视图。图6是位于上侧的制冰盘10A的立体图。图7是位于下侧的制冰盘10B的立体图。
在此,以将制冰装置2设置在冰箱中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制冰装置2具有上下设置的两个制冰盘10A、10B。制冰盘10A、10B由具有弹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制冰盘10A、10B具有由间隔壁12隔开的多个制冰区11。通过冻结存积在制冰区11中的诸如饮用水之类的液体,可以制造具有与制冰区11的内表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外形的多个冰。
在本发明所展示的实施例中具有两个制冰盘10A、10B,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有具有上下设置的三个以上的制冰盘的情况。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制冰盘10A、10B被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基本上完全重叠的位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多个制冰盘在平面图中在横向方向上稍微错位地设置的情况也是可以的。从抑制平面图中的占有面积的增加的目的出发,优选为上下设置的制冰盘的70%以上彼此重叠,更优选为上下设置的制冰盘的80%以上彼此重叠。
如图4所示,用于将液体供给至制冰盘10A的液体供给口60设置在位于上侧的制冰盘10A的上方。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储存在设置在冰箱中的容器内的液体从液体供给口60供给至制冰盘10A,或者液体供给口60直接与水管等连结的情况也是可以的。稍后参照图6和图7详细地说明关于从液体供给口60供给至上侧制冰盘10的液体在制冰盘10A、10B中的流动,简单说明如下。
从液体供给口60供给至上侧制冰盘10A的一个制冰区11的液体一边使液体储存在制冰区11中,一边借助于狭缝13流到依次邻接的制冰区11。进一步地,液体从设在上侧制冰盘10A的一个制冰区11中的孔14向下流到下侧制冰盘10B。然后,在下侧的制冰盘10B中也是一边使液体储存在制冰区11中,一边借助于狭缝13流到依次邻接的制冰区11。这样,液体就储存在制冰盘10A、10B的各个制冰区11中。
在位于上侧的制冰盘10A的上方具有风扇40,其用于向制冰盘10A上部空间供给气体。在本实施例中,经过冰箱的蒸发器的被冷却的气体通过风扇40进入到制冰装置2中,并供给至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制冰装置2具有风道50,其设置在制冰盘10A、10B的侧方,并且连接在上侧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与下侧制冰盘10B的上部空间之间。通过这样的构造,通过风扇40供给经过了冰箱的蒸发器的冷气,并且所述冷气流过上侧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和下侧制冰盘10B的上部空间。这样,存积在制冰盘10A、10B中的液体被冻结并形成冰。稍后参照图5详细地描述该气体的流动。
所述制冰装置2还具有用于使两个制冰盘10A、10B旋转的旋转机构20以及轴承部24。在制冰盘10A、10B的两端具有驱动轴部15和非驱动轴部16。所述制冰盘10A、10B的驱动轴部15分别安装到旋转机构20上、下部的保持部22A、22B。通过旋转机构20中具有的电动机来使保持部22A、22B旋转。制冰盘10A、10B的非驱动轴部16分别插入到轴承部24的上孔和下孔。
通过这样的构造,通过旋转机构20的驱动力使制冰盘10A、10B分别以旋转轴Xa和Xb为中心旋转。在制冰盘10A、10B的旋转位置,存在制冰位置,且在该位置处,制冰盘10A、10B的上表面18朝向上侧,并且能存积液体。考虑到制冰盘10A、10B的制冰区11中的液体存积效率,优选为制冰盘10A、10B的上表面18是水平的位置,但是上表面18处于稍微倾斜的位置的情况也是可以的。进一步地,在制冰盘10A、10B的旋转位置,存在脱冰位置,在该位置处,在制冰区11中形成的冰脱离并落下。在脱冰位置处,为了使冰落下,上表面18需要变得朝向下,但是其不必到达水平位置,可以是向下倾斜的位置。
通过旋转机构20的驱动力使制冰盘10A、10B从上表面18朝向上侧的制冰位置旋转,进而使得上表面18变为朝向下侧,并且设在制冰盘10A、10B的非驱动轴部16一侧的端部处的凸部17与设在轴承部24处的止挡部抵接。当在抵接之后继续驱动旋转机构20时,变成制冰盘10A、10B的非驱动轴部16一侧基本上停止旋转,而驱动轴部15一侧继续旋转。如此,造成了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制冰盘10A、10B被扭转,于是冰从各制冰区11脱离并且由于重力而落下。因此,制冰盘10A、10B的上表面18朝向下侧的同时扭转状态的停止位置即为脱冰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20具有一个电动机,并且两个制冰盘10A、10B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而同时旋转。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两个制冰盘10A、10B也可以分别旋转。关于使制冰盘10A、10B旋转并使其扭转以便脱冰的机构,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脱冰机构。稍后参照图5详细地描述关于从制冰盘10A、10B落下冰的行进方式。
(流入制冰盘10A、10B中的液体)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制冰盘10A、10B中,设有分别由间隔壁12隔开的2列×5个、共计10个制冰区11。然而,制冰区11的设置不限于此。在间隔壁12中设有狭缝13。狭缝13设在从距制冰区11的底表面的规定高度h的位置到间隔壁12的上端。因此,制冰区11中的液体的液面一越过规定高度h就流入相邻的制冰区11。这样,如果将液体供给至制冰盘10A、10B的一个制冰区11,就可以将液体储存到各个制冰区11中、到高度h为止。
<上侧制冰盘10A>
液体供给口60设置在位于上侧制冰盘10A的非驱动轴部16一侧的端部的两个制冰区11中的一个制冰区11的上方。在位于非驱动轴部16一侧的端部的相邻的列中的两个制冰区11之间、以及在位于驱动轴部15一侧的端部的相邻的列中的两个制冰区11之间设有狭缝13。此外,在沿列的方向邻接的制冰区11之间设有狭缝13。进一步地,在位于驱动轴部15一侧的端部的两个制冰区11中的一个制冰区11的下部设有使液体落下的孔14。
通过如上面这样的狭缝13和孔14的设置,从液体供给口60供给至非驱动轴部16一侧的端部的一个制冰区11的液体如图6的虚线箭头所示的那样分成两组、每列一组地从非驱动轴部16一侧流到驱动轴部15一侧,并且从位于非驱动轴部16一侧的端部的一个制冰区11的孔14向下方流动落下。这样,具有液面高度h的液体存积在上侧制冰盘10A的除具有孔14的制冰区11之外的所有制冰区11中。通过仅在两端部的制冰区11处在相邻的列的制冰区11之间设有狭缝,可以实现将液体分为两组、每列一组的顺畅的液体流动。
<下侧制冰盘10B>
对于下侧制冰盘10B,在位于非驱动轴部16一侧的端部的相邻的列中的两个制冰区11之间、以及在位于驱动轴部15一侧的端部的相邻的列中的两个制冰区11之间设有狭缝13。此外,在沿列的方向邻接的制冰区11之间设有狭缝13,且下侧制冰盘10B没有开设有孔14的制冰区11。
通过如上面这样的狭缝13的设置,从上侧制冰盘10A流动落到驱动轴部15一侧的端部的一个制冰区11的液体如图7的虚线箭头所示的那样分成两组、每列一组地从驱动轴部15一侧流到非驱动轴部16一侧。这样,具有液面高度h的液体存积在下侧制冰盘10B的所有制冰区11中。在下侧制冰盘10B中也是,通过仅在两端部的制冰区11处在相邻的列的制冰区11之间设有狭缝,可以实现将液体分为两组、每列一组的顺畅的液体流动。
然而,上述制冰盘10A、10B中的狭缝13的设置仅仅是一个示例,也可以根据制冰区11的设置而采用狭缝13的任何其他设置。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在上侧制冰盘10A处设有一个孔14,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制冰盘10A的多个制冰区11的下部设有用于液体落下的孔14。
另外,在上下排布的三个以上的制冰盘10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液体供给口60设置成将液体供给至位于最上侧的制冰盘10的一个制冰区11。另外,不限于将液体从液体供给口60供给至一个制冰区11的情况,也可以将液体从液体供给口60供给至多个制冰区11。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根据多个液体供给口60的位置来设置狭缝13,以使得来自各个液体供给口60的液体流动不会彼此干涉。
如上面那样,在通过设在制冰盘10A、10B的间隔壁12处的狭缝13将液体供给至至少一个制冰区11的情况下,可以在使液体存积在制冰区11中的同时,还可将液体供给至其他的制冰区11。
进一步地,由于具有用于将液体供给至位于最上侧的制冰盘10A的至少一个制冰区11的液体供给口60,并且除了设置有液体供给口60的制冰区11之外,在位于上侧的制冰盘10A的至少一个制冰区11的下部具有使液体落下的孔14,因此不用使用特别的动力即可将液体有效率地供给至上下制冰盘10A、10B的所有制冰区11。
(气体的流动)
参照图5来说明制冰装置2中的气体的流动。在图5中,用点划线箭头来示意气体的流动。上侧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在图中右侧的端部用壁部34(参照图1、图2)封闭。因此,已经过冰箱的蒸发器而被冷却并通过风扇40向下排出的气体在风扇40的下部和上侧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中从图的右侧向左侧流动。通过向下排出的气体的流动来冷却存积在制冰盘10A的各制冰区11中的液体。然后,在风扇40的下部和在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中流动的气体流入风道50,风道50设置在制冰盘10A、10B的侧方,并且连接在上侧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和下侧制冰盘10B的上部空间之间。风道50形成有具有弯曲表面或倾斜表面的流路,从而使气体以较小的压力损失顺畅地流动。
然后,气体在风道50中从上向下流动,并流入下侧制冰盘10B的上部空间。另外,气体在下侧制冰盘10B的上部空间中从图的左侧向右侧流动。通过该流动来冷却存积在制冰盘10B的各制冰区11中的液体。然后,在制冰盘10B的上部空间中流动的气体从设在盖子30中的开口32(参照图1和图2)流出到制冰装置2的外部。流出到制冰装置2的外部的气体在冰箱内部流动,并再次经过冰箱的蒸发器而被冷却。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40设置在上侧制冰盘10A的上方,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风扇40也可设置在下侧制冰盘10B一侧,并且气体也可以借助于风道50从下侧制冰盘10B一侧流到上侧制冰盘10A一侧。此外,在上下排布的三个以上的制冰盘10的情况下,风扇40可以设置在其中的一个制冰盘10的位置处,或者风扇40也可以设置在具有不同高度的多个制冰盘10的位置处。
如上面那样,制冰装置2具有风扇40和风道50,风扇40用于将气体供给至至少一个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风道50设置在制冰盘10A、10B的侧方,并且连接在上侧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和下侧制冰盘10B的上部空间之间。风扇40也可以称为气体供给部。这样,如果将气体从风扇40供给至至少一个制冰盘10A,则可以通过设置在制冰盘10A、10B的侧方的风道50来将气体也供给至其他制冰盘10B。这样,可以用少量的风扇40来有效率地冷却存积在制冰盘10A、10B中的液体。
<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制冰装置2具有供给气体的风扇4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图9展示了冰箱的侧视截面图,用于说明制冰装置2的变型例。如图9所示,在冷气排出口(例如,开口112)在制冰装置2的周围的情况下,即使没有风扇40,在有用于将冷气导入制冰装置2的吸入口42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与上述相同的功能。
在图9中,所述制冰装置2设置在开口112附近,开口112用于将经过了冰箱100的蒸发器126的冷气送到冷冻室110中。在这种情况下,若在制冰盘10A的上侧空间的侧方或上方设有吸入口,则可以将气体吸入一个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在图9中,在制冰盘10A的上侧空间的侧方设有用作气体供给部的吸入口42。这样,经过了蒸发器126的冷气可以被直接吸入到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在吸入口42设在制冰盘10A的上侧空间的侧方的情况下,考虑到气体的流动,优选为将吸入口设在与设置风道50的一侧相对的位置处。
如果综合表达具有风扇40的情况和具有吸入口42的情况,则可以是“制冰装置2具有气体供给部40、42和风道50,气体供给部40、42用于将气体供给至至少一个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风道50设置在制冰盘10A、10B的侧方,并且连接在上侧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和下侧制冰盘10B的上部空间之间”。
(冰的落下)
参照图5来说明关于在通过旋转机构20使制冰盘10A、10B旋转到脱冰位置之后从制冰盘10A、10B脱离并落下的冰的后续行进方式。如以图5的虚线箭头示意的,从下侧制冰盘10B脱落的冰由于重力而径直落到设置在制冰装置2下方的收纳容器70中。另一方面,由于下侧制冰盘10B存在于下方,因此从上侧制冰盘10A脱落的冰无法径直进入收纳容器70。
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冰装置2中,在位于下侧的制冰盘10B的上部具有盖子30,其用于引导从位于上侧的制冰盘10A落下的冰,以使其在位于下侧的制冰盘10B的侧方落下。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盖子30具有弯曲的表面。如此,从上侧制冰盘10A落下的冰沿着弯曲表面移动,并从制冰装置2的侧方落到设置在制冰装置2下方的收纳容器70中。如此,从上侧制冰盘10A落下的冰可以顺滑地收纳到收纳容器70中,同时避免对冰和机器造成损伤。
然而,盖子30不必一定具有弯曲表面,只要能够将落下来的冰的行进方向改变为倾斜向下的方向以使其在位于下侧的制冰盘10B的侧方落下,其可以具有任何其他形状。例如,通过使用具有倾斜面的平面的盖子30,也可以使落下来的冰的行进方向改变为倾斜向下的方向。进一步地,盖子30具有同时具备弯曲曲面和倾斜面二者的形状的情况也是可以的。如上所述,在盖子30中设有用于使通过风扇40供给的气体穿过的多个狭缝形的开口32。
如上面那样,由于在位于下侧的制冰盘10B的上部具有盖子30,其用于引导从位于上侧的制冰盘10A落下的冰,以使其在位于下侧的制冰盘10B的侧方落下,因此上下设置的制冰盘10A、10B的冰可以准确地收纳在收纳容器70中。这样,可以实现其中制冰盘10A、10B上下设置的制冰装置2,并且可以提供能在抑制冰箱的收纳率降低的同时供给更多的冰的制冰装置2。
(冰箱)
图8是示意具有制冰装置2的冰箱100的一个示例的侧视截面图。接下来,将参照图8来说明具有上述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冰装置2的冰箱100的一个示例。在图8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与冰箱相比,较大地描绘了制冰装置2和液体供给装置130。
制冰装置2设置在冰箱100的冷冻室110的后侧,并且冰的收纳容器70设置在其下方。冰箱100中具有液体供给装置130,其用于将液体供给至制冰装置2的制冰盘10A、10B。在液体供给装置130中,通过泵134的排出力将储存在水槽132中的液体供给至配管136一侧。然后,在配管136中流下的液体从液体供给口60供给至制冰装置2的上侧制冰盘10A。
冰箱100具有冷却机构120,其主要通过压缩器122、冷凝器124和蒸发器126形成冷却循环,以便将冷气供给至冰箱内。在冰箱100内循环的气体在经过蒸发器126时被冷却。然后,如点划线箭头所示,通过蒸发器126中的热交换而冷却的气体通过冰箱风扇128借助于开口112吹入到冷冻室110中。吹入冷冻室110中的气体的一部分通过制冰装置2的风扇40而吸入到制冰装置2中,并被供给至上侧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吸入制冰装置2中的气体从上侧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借助于风道流到下侧制冰盘10B的上部空间,并从设在盖子上的开口流出到制冰装置2的外部。流出的气体借助于开口114流向冷却机构120一侧,并在再次经过蒸发器126时被冷却。通过重复这样的气体循环,将冷却的气体不间断地供给至制冰装置2中,并使制冰盘10A、10B中的液体冻结以制造冰。
如上面那样,在具有其中制冰盘10A、10B上下设置的制冰装置2的冰箱100中,与制冰盘横向并置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平面图中的占有面积。这样,可以提供能在抑制收纳率降低的同时供给更多的冰的冰箱。如图9所示,制冰装置2具有气体吸入口42来代替风扇40的情况也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借助于开口112吹入冷冻室110中的冷气从气体吸入口42直接吸入到制冰装置2中,可以将其供给至上侧制冰盘10A的上部空间。
<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例所涉及的冰箱100中,制冰装置2设置在冷冻室110的内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由于多个制冰盘10A、10B是上下设置的,因此制冰装置2可以相对容易地设置在冰箱100的门中。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制冰盘中的水由于门的开关而飞散的风险。
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图4和图5所示,可安装引导棒19,以使其抵接在沿着制冰区11的列(即,沿着较长方向)的制冰盘10A、10B的两侧表面的突起处。引导棒19从制冰盘10A、10B的上表面18向上延伸。这样,因门的开关而飞溅的水撞上引导棒19,并沿着引导棒19的内表面回到制冰盘10A、10B的制冰区11。通过该引导棒19,即使门被打开和关闭,也可以防止制冰盘10A、10B中的液体向外洒落。
由于制冰盘10A、10B的突起以及引导棒19由柔性树脂材料形成,因此还使得能够充分地适应在为了脱冰而扭转制冰盘10A、10B时的应力以及大力开关冰箱门时的振动。如上面那样,在门的内部具有上述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冰装置2的冰箱100中,由于在沿着制冰盘10A、10B的较长方向的两侧表面上具有从制冰盘10A、10B的上表面18向上延伸的引导棒19,可以有效地防止制冰盘10A、10B中的液体随着门的开关的飞溅。
(其他实施例)
(1)仍在上述实施例中用制冰盘10A、10B的各制冰区11来制造多个冰,不过可以在制冰装置2的下方具有碎冰机,其用于粉碎用制冰装置2制造的冰。(2)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用液体供给装置130的水槽132储存的液体供给至制冰装置2,不过制冰装置2可以连接至供水配管并直接从供水配管向制冰装置2供给液体。(3)假如在具有专用于制冰装置2的冷却机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独立于冰箱的单独的制冰装置2。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上下排布的多个制冰盘以及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能使多个所述制冰盘旋转,并且在能存积液体的制冰位置以及使已形成的冰脱离并落下的脱冰位置之间旋转,上下相邻设置的制冰盘的70%以上彼此重叠,且在位于下侧的所述制冰盘的上部具有盖子,所述盖子具有弯曲的表面并将上下相邻的两个制冰盘隔开,所述盖子引导从位于上侧的所述制冰盘落下的冰沿着其弯曲的表面移动,以使其在位于下侧的所述制冰盘的侧方落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装置还具有气体供给部和风道,所述气体供给部向至少一个所述制冰盘的上部空间供给气体,所述风道被设置在所述制冰盘的侧方,且连接在用于从所述气体供给部供给气体的所述制冰盘的上部空间与其他的所述制冰盘的上部空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盘具有由间隔壁隔开的多个制冰区,在所述间隔壁处设有狭缝,其使得所述制冰区内液体的液面一越过规定高度就流入到相邻的所述制冰区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装置还具有用于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口,所述液体供给口设置在位于最上侧的所述制冰盘的至少一个所述制冰区处,除了设置有所述液体供给口的所述制冰区之外,在位于上侧的所述制冰盘的至少一个所述制冰区的下部具有使液体落下的孔。
5.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冰装置。
CN202080065022.XA 2019-09-18 2020-09-17 制冰装置和具有制冰装置的冰箱 Active CN1144240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9312 2019-09-18
JP2019169312A JP7373186B2 (ja) 2019-09-18 2019-09-18 製氷装置及び製氷装置を備えた冷蔵庫
PCT/CN2020/115756 WO2021052389A1 (zh) 2019-09-18 2020-09-17 制冰装置和具有制冰装置的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4006A CN114424006A (zh) 2022-04-29
CN114424006B true CN114424006B (zh) 2023-09-15

Family

ID=74878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5022.XA Active CN114424006B (zh) 2019-09-18 2020-09-17 制冰装置和具有制冰装置的冰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033182A4 (zh)
JP (1) JP7373186B2 (zh)
CN (1) CN114424006B (zh)
WO (1) WO20210523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153561A (ja) * 2022-04-05 2023-10-18 アクア株式会社 給液装置及び給液装置を備えた冷蔵庫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2458A (zh) * 2006-05-29 2007-12-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盘构件以及配有该制冰盘构件的电冰箱
CN101375117A (zh) * 2006-06-29 2009-02-2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冰箱的制冰装置
KR20090007326U (ko) * 2008-01-16 2009-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101490486A (zh) * 2006-08-24 2009-07-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及包括所述制冰装置的冰箱
CN101868679A (zh) * 2007-11-21 2010-10-20 星崎电机株式会社 流下式制冰机
CN101896782A (zh) * 2007-12-14 2010-11-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的制冰组件
CN107850365A (zh) * 2015-10-14 2018-03-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5274U (ja) * 1981-10-09 1983-04-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冷蔵庫
US5012655A (en) * 1989-11-03 1991-05-07 Philip Chatterton Filling assembly for ice trays
JP3067175B2 (ja) * 1990-08-06 2000-07-17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製氷機
JP3454025B2 (ja) * 1996-07-16 2003-10-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製氷皿および製氷方法
CA2253645A1 (en) * 1998-11-04 2000-05-04 Michael O'brien Ice cube tray and filling device
JP2003279221A (ja) 2002-03-22 2003-10-02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MXPA04003411A (es) 2004-04-07 2005-10-11 Mabe De Mexico S De R L De C V Dispositivo para la fabricacion de hielos en gabinetes refrigerados.
KR101406187B1 (ko) 2007-06-04 2014-06-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빙기 및 이를 갖는 냉장고
US8443619B2 (en) * 2008-01-16 2013-05-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ce making unit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JP6216609B2 (ja) 2013-10-29 2017-10-18 石福金属興業株式会社 担持触媒製造用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17161086A (ja) 2016-03-07 2017-09-1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製氷装置、冷蔵庫および製氷方法
JP7079780B2 (ja) * 2017-07-14 2022-06-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製氷ユニット
CN108645086A (zh) 2018-05-22 2018-10-12 滁州市银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的制冰槽
CN111336732B (zh) 2018-11-30 2021-11-26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制冰盒及冰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2458A (zh) * 2006-05-29 2007-12-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盘构件以及配有该制冰盘构件的电冰箱
CN101375117A (zh) * 2006-06-29 2009-02-2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冰箱的制冰装置
CN101490486A (zh) * 2006-08-24 2009-07-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冰装置及包括所述制冰装置的冰箱
CN101868679A (zh) * 2007-11-21 2010-10-20 星崎电机株式会社 流下式制冰机
CN101896782A (zh) * 2007-12-14 2010-11-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的制冰组件
KR20090007326U (ko) * 2008-01-16 2009-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107850365A (zh) * 2015-10-14 2018-03-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52389A1 (zh) 2021-03-25
EP4033182A4 (en) 2022-10-19
JP2021046966A (ja) 2021-03-25
JP7373186B2 (ja) 2023-11-02
CN114424006A (zh) 2022-04-29
EP4033182A1 (en) 2022-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57793B1 (ko) 냉장고
ES2931510T3 (es) Refrigerador con dispositivo de fabricación de hielo
EP2610562B1 (en) Refrigerator and ice making apparatus
KR100809749B1 (ko) 냉장고의 아이스메이커 어셈블리
EP2447631B1 (en) Refrigerator including ice maker
JP5744808B2 (ja) 冷蔵庫
EP2664871B1 (en) Refrigerator
KR101157704B1 (ko) 제빙 장치 및 상기 제빙 장치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CN101960241B (zh) 水漏斗和具有该水漏斗的冰箱用制冰器
CN1648563A (zh) 电冰箱的冷气通道结构
CN114424006B (zh) 制冰装置和具有制冰装置的冰箱
US20110113810A1 (en) Ice maker for a refrigerator
JPH05296623A (ja) 自動製氷機付き冷蔵庫
ES2638002T3 (es) Refrigerador
JP2013029285A (ja) 冷蔵庫
KR101203975B1 (ko) 냉장고
KR20080014553A (ko) 냉장고
KR20120054912A (ko) 얼음저장고
JP5290706B2 (ja) 冷蔵庫
KR101631218B1 (ko) 얼음안내그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제빙기
JP2013040729A (ja) 冷蔵庫
CN105546899A (zh) 一种冰箱自动制冰机用选冰桶及制冰机
KR20090132401A (ko) 제빙장치를 구비한 냉장고
CN219889818U (zh) 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JP5749607B2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