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2371A -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控制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 - Google Patents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控制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2371A
CN114402371A CN202080064388.5A CN202080064388A CN114402371A CN 114402371 A CN114402371 A CN 114402371A CN 202080064388 A CN202080064388 A CN 202080064388A CN 114402371 A CN114402371 A CN 114402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save
trigger event
video data
detection ti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43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2371B (zh
Inventor
糟谷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VCKenw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VCKenwoo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VCKenwood Corp filed Critical JVCKenwoo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402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2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2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2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 G06V20/44Event detec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8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performance data other than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with or without register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 G07C5/0841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 G07C5/085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us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rs
    • G07C5/0866Registering performance data using electronic data carriers the electronic data carrier being a digital video recorder in combination with video camera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20Monitoring the location of vehicles belonging to a group, e.g. fleet of vehicles, countable or determined number of vehicles
    • G08G1/205Indicating the location of the monitored vehicles as destination, e.g. accidents, stolen, rent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5/00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vehicles
    • G07C5/02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driving, working, idle, or waiting time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在记录控制装置中,事件检测部(18)检测保存契机事件的发生和非保存契机事件的发生作为事件,所述保存契机事件是被确定为影像数据的保存契机的事件,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是与保存契机事件不同的事件且被确定为应该记录该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对象。当检测到非保存契机事件时,记录控制部(20)记录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当在从检测到非保存契机事件起的与非保存契机事件对应地确定的待机期间内检测到保存契机事件时,将包含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和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的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

Description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控制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车辆周围的影像等信息的记录控制装置、记录控制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设置有也被称为行车记录仪的装置的车辆正在增加。通过在行车记录仪中记录行驶中的影像、声音,例如在车辆的周围发生事故或纠纷这样的情况下,记录影像、记录声音能够有助于事故原因的查明、纠纷的解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0403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已知有在发生事故或纠纷等重大事态的情况下,从该发生起向前追溯一定时间来保存影像的功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如果仅向前追溯一定时间,则成为重大事项原因的事项有时不会包含在影像中,另一方面,如果过度地追溯长时间保存影像,则会浪费地压迫存储卡等的保存区域。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控制装置,能够将可能与重大事项相关联的事项更广泛地作为保存对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记录控制装置包括:影像获取部,获取对车辆的周围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影像数据;记录控制部,将影像数据记录在规定区域,并且能够将影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设定为保存对象;以及事件检测部,检测预先确定的事件的发生。事件检测部检测保存契机事件的发生和非保存契机事件的发生作为事件,所述保存契机事件是被确定为影像数据的保存契机的事件,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是与保存契机事件不同的事件且被确定为应该记录该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对象,当事件检测部检测到非保存契机事件时,记录控制部记录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当在从检测到非保存契机事件起的与非保存契机事件对应地确定的待机期间内事件检测部检测到保存契机事件时,记录控制部将包含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和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的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记录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对车辆的周围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影像数据;将影像数据记录在规定区域;当检测到预先确定为影像数据的保存契机的保存契机事件的发生时,将包含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以及当检测到非保存契机事件的发生作为事件时,如果在从检测到非保存契机事件起的与非保存契机事件对应地确定的待机期间内检测到保存契机事件,则将包含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和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
另外,将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构成要素或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程序等之间相互置换后的方案作为本发明的方案也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可能与重大事项相关联的事项更广泛地作为保存对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行车记录仪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第一至第三决定方法中的过程的时序图。
图3是例示每个标记事件的待机期间以及保存时间的对应关系的表格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影像保存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影像保存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影像保存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所示的具体的数值等只不过是用于容易理解发明的例示,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以外,并不限定本发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对于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另外,对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省略图示。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控制装置主要例示行车记录仪。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行车记录仪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示的各功能块在硬件上能够通过以计算机的CPU或存储器为代表的元件、机械装置来实现,在软件上通过计算机程序等来实现,但在此,描绘为通过它们的协作而实现的功能块。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功能块能够通过硬件、软件的组合以各种形式实现。
行车记录仪10包括影像获取部12、声音获取部14、车辆信息获取部16、事件检测部18、记录控制部20、临时存储部22、通信部24和操作接受部26。影像获取部12也可以构成为车辆信息获取部16的一部分,影像获取部12也可以包含在车辆信息获取部16中。行车记录仪10搭载于车辆。通信部24与外部设备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来收发信息。操作接受部26接受用户的操作输入。行车记录仪10还可以包括:监视器部,其显示拍摄到的影像;以及扬声器部,其输出所录制的声音。
影像获取部12获取设置于车辆的相机42拍摄到的影像数据。相机42被构成为对车辆的周围进行拍摄,例如被构成为对车辆的前方进行拍摄。相机42既可以构成为仅拍摄车辆的室外,也可以构成为拍摄车辆的室外以及室内双方。也可以在车辆上搭载多个相机,例如多个相机分别可以对车辆的前方、后方、侧方、室内进行拍摄。作为拍摄车辆的室外和室内双方的结构,相机42可以由能够拍摄周围360度的一个全周相机构成,也可以由拍摄前后的多个相机构成。相机42可以内置于行车记录仪10中,也可以与行车记录仪10分体。影像获取部12可以获取相机42拍摄到的图像作为与车辆行驶相关的车辆信息,也可以将影像获取部12视为车辆信息获取部16的一部分。
声音获取部14获取由设置于车辆的麦克风44所获取的声音数据。麦克风44被构成为从车辆的内外进行拾音。麦克风44可以内置于行车记录仪10,也可以与行车记录仪10分体,也可以与相机42成为一体。声音获取部14可以通过麦克风44获取声音作为与车辆行驶相关的车辆信息,也可以将声音获取部14视为车辆信息获取部16的一部分。
车辆信息获取部16从设置于车辆的车载装置46获取与车辆行驶相关的车辆信息。作为车载装置46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车速传感器、转角传感器、油门操作量传感器、制动器操作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雷达传感器、激光雷达(Li DAR;LightDetection and Ranging,光探测和测距)、位置信息传感器(例如GNSS;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乘员的就座传感器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车辆信息获取部16可以经由各种控制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获取车辆信息,也可以经由导航装置获取车辆信息。车辆信息获取部16也可以经由通信部24获取由内置于用户的手机等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位置信息传感器等各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车辆信息获取部16也可以从行车记录仪10内置的传感器获取与车辆的行驶相关的信息。例如,也可以是,行车记录仪10内置加速度传感器、位置信息传感器等传感器。另外,也可以将相机42、麦克风44视为车载装置之一,车辆信息获取部16构成为包含影像获取部12、声音获取部14。
车辆信息获取部16例如从车载装置46获取与车辆的状态有关的信息、与针对车辆的操作有关的信息、与车辆的速度有关的信息、与车辆的位置有关的信息、与车辆周围的障碍物有关的信息、与车辆的驾驶辅助功能的工作状态有关的信息等。车辆信息获取部16也可以获取例如表示车门或窗的开闭状态的信息作为与车辆的状态相关的信息。车辆信息获取部16也可以获取例如表示存在指示车门或窗的开闭操作的信息作为与对车辆的操作相关的信息。车辆信息获取部16也可以获取表示在车辆周围的一定范围内是否存在其他车辆、在行驶中的车道上是否存在行人、自行车、落物、建筑物等障碍物的信息,作为与车辆周围的障碍物相关的信息。车辆信息获取部16也可以获取表示车辆内是否存在乘员的信息。作为与车辆的驾驶辅助功能的工作状态相关的状态,车辆信息获取部16也可以获取与自动驾驶功能、远程操作功能的开启关闭相关的信息、与特定的驾驶辅助功能是否处于工作中相关的信息。作为驾驶辅助功能,例如可举出自适应巡航控制(ACC;Adaptive CruiseControl)、车道保持辅助(LKAS;Lane Keeping Assistance System)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事件检测部18基于影像获取部12获取的影像数据、声音获取部14获取的声音数据、车辆信息获取部16获取的车辆信息来检测预先确定的各种事件的发生。作为事件检测部18能够检测的事件,预先确定触发事件和标记事件。
触发事件被假定为车辆事故或纠纷等重大事项,是在其发生或被检测到的情况下成为将影像数据作为覆盖禁止数据保存的契机的保存契机事件。事件检测部18检测例如车辆的碰撞、接触、侧翻、滚落等事故或者周围车辆的驾驶员的粗暴行为或危险驾驶等纠纷的发生作为触发事件。事件检测部18例如也可以根据由相机42获取的影像数据、由麦克风44获取的声音数据,通过基于规定的识别模式的图像识别、声音识别来检测事故或纠纷的发生。事件检测部18例如也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加速度的信息、油门、制动器以及方向盘等的操作信息,通过识别基于突然起步、紧急停止、突然转弯等的车辆行为的急剧变化来检测触发事件的发生。事件检测部18也可以基于用于识别事故或纠纷的可能性高的状态的规定的阈值或规定的识别模式来识别车辆行为的急剧变化,由此检测触发事件的发生。事件检测部18也可以根据相机42的影像数据、车辆的雷达传感器等的信息,基于规定的识别模式来识别与前方车辆的接近、与车辆周围的物体的接近、行驶中的偏离车道等来检测触发事件的发生。事件检测部18也可以在操作接受部26接受了设置于行车记录仪10的保存开始按钮的按下或表示保存开始的声音指示时,将其检测为触发事件的发生。
标记事件是在之后发生事故或纠纷等重大事项的情况下,事后可能会与该重大事项具有某种关系的非保存契机事件。标记事件是不独自作为保存契机,却作为应该记录其检出定时的对象而确定的事件。标记事件按照其种类来确定单独的待机期间。在针对每个标记事件而确定的待机期间中,包含根据记录介质48的整体容量或空余容量而调节的可变期间的第一待机期间、和与第一待机期间分开设定的固定期间即第二待机期间。第一待机期间是以第二待机期间的长度为上限的可变期间。待机期间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标记事件是在平常时与事故或纠纷无关的事件,但在待机期间内发生了事故或纠纷的情况下,能够事后判明是与这样的事项具有某种关系的事项的可能性。因此,即使检测到标记事件也不立即进行影像数据的保存,但仅记录该检出定时,在规定的待机期间内发生了触发事件的情况下,事后追溯而作为保存对象。因此,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被记录为在事后作为保存对象追溯的情况下的影像数据的起点候选。标记事件也包含被认为是看起来与事故或纠纷无关的微小的事项。标记事件例如是异常声音、车门窗的开闭、光的闪烁、乘员的变化、由驾驶员进行的转向以外的操作、车辆的上下移动、周边车辆的行为、天气变化等事件。
作为标记事件的“异常声音”是基于由麦克风44获取的车辆内外的声音中规定的识别模式而识别的声音,例如可以是超过规定音量的声音、音量的上升率超过规定值的声音、规定频率范围的声音,也可以是手机的来电铃声。作为标记事件的“车门窗的开闭”基于车辆信息获取部16从车载装置46获取的表示车门窗的开闭状态的信息、或者表示存在指示车门窗的开闭的操作的信息来检测。作为标记事件的“光的闪烁”例如根据预定的识别模式从图像数据中检测。作为标记事件的“乘员的变化”例如是驾驶员或同乘者的视线、姿势的大变化,基于规定的识别模式从图像数据中检测。视线的变化是例如目击到发生了车外的事故或飞出的情况,使视线向该发生方向突然移动那样的变化。姿势的变化例如是拾取向脚下的落物的动作等与通常的驾驶动作不同的动作。作为标记事件的“驾驶员进行的转向以外的操作”例如可以是方向指示器、变速杆、手制动器等转向以外的驾驶操作,也可以是驾驶操作以外的操作、例如导航装置、音频装置、手机等装置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通过从车载装置46获取的与针对车辆的操作有关的信息来检测,也可以基于规定的识别模式从拍摄车辆内的影像数据来检测。作为标记事件的“车辆的上下移动”例如可以是出入停车场时的基于台阶的上下移动,也可以基于规定的阈值或识别模式从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车辆信息或图像数据进行检测。在根据由加速度传感器得到的车辆信息检测基于台阶的上下移动的情况下,通过比在车辆的碰撞检测中使用的阈值低的规定阈值进行检测。作为标记事件的“周边车辆的行为”是在位于车辆周围的其他车辆以超过规定速度的极快速度进行超车或者会车这样的行为,也可以基于规定的识别模式从图像数据中检测。作为标记事件的“天气变化”例如是向大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剧烈变化,也可以基于规定的识别模式从图像数据中检测。
在所检测的标记事件是相对短时间的事项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最初检测到该标记事件的定时设为“检出定时”。在标记事件的检测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检测到该标记事件的期间的最后设为“检出定时”。在相同种类的标记事件隔开规定范围内的时间间隔而连续的情况下,可以将这些连续的同种标记事件记录为一个标记事件。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连续的标记事件中最后的事件结束的定时设为“检出定时”。
记录控制部20将由相机42始终拍摄并由影像获取部12获取到的影像数据、由麦克风44始终拾音并由声音获取部14获取到的声音数据、车辆信息获取部16获取到的车辆信息记录于规定区域。“规定区域”是临时存储部22和记录介质48。首先,记录控制部20将影像数据、声音数据、车辆信息暂时存储于临时存储部22。记录控制部20将存储于临时存储部22的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以环形缓冲方式记录于记录介质48。
临时存储部22也可以是由闪存或固态驱动器(SSD;Solid State Drive)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D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缓冲存储器。记录介质48例如是SD卡(注册商标)等存储卡,构成为插入到设置于行车记录仪10的插槽中而使用,能够从行车记录仪10卸下。记录介质48也可以由固态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等辅助存储装置构成。另外,存储于临时存储部22的声音数据、记录于记录介质48的声音数据以与影像数据合成的动态图像数据的形式存储或记录。但是,根据用户选择的模式,也有时存储或记录动态图像数据作为不包含声音数据的无声的影像数据。因此,在以下说明的“影像数据”的概念中,虽然没有特别说明,但可存在包含声音数据的情况和不包含声音数据的情况。
存储于临时存储部22的影像数据也可以存储为以MPEG2-TS等规定时间划分的流形式的动图像数据。向记录介质48记录的影像数据既可以是与向临时存储部22存储的影像数据相同的形式,也可以是不同的形式、例如MP4形式等压缩率更高的形式。
记录控制部20由于将影像数据以环形缓冲方式记录到临时存储部22以及记录介质48,因此当记录在临时存储部22以及记录介质48中的数据充满容量时,从最早的数据进行覆盖。记录控制部20将影像数据以能够覆盖的属性暂时记录在临时存储部22和记录介质48中。记录控制部20在由事件检测部18检测到标记事件的情况下,将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记录在记录介质48中。检出定时也可以以能够覆盖的属性进行记录。检出定时的记录例如可以是表示检出定时的日期时间的信息,也可以是影像数据中的时间上的位置信息。记录控制部20不仅可以记录表示检出定时本身的信息,还可以在该检出定时将从车速传感器或位置信息传感器获取的车速或车辆位置这样的车辆信息合并记录。
记录控制部20在由事件检测部18检测到触发事件的发生的情况下,对记录于记录介质48的影像数据中至少包含触发事件的检出定时的期间的影像数据设定不可覆盖的保存形式。记录控制部20通过设定不可覆盖的保存形式,将影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禁止覆盖。可覆盖及不可覆盖的属性例如可以通过写入影像数据所包含的规定标志等来设定,也可以通过对从影像数据独立的索引等管理文件写入能否覆盖的属性来设定。在原来的影像数据本身写入可否覆盖的属性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写入表示原来的影像数据中的不能覆盖的保存对象的期间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信息。在该情况下,在将保存对象以外的部分、即能够覆盖的部分从后面以不同的数据进行覆盖时,以从保存对象的开始位置到结束位置最终切出并保留的方式,覆盖到除此以外的部分。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将作为保存对象的部分从原来的影像数据中切出并以独立的文件形式另行保存,由此成为区别能够覆盖和不可覆盖的规格。在作为保存对象而切出的部分跨越多个影像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保存从各个影像数据中切出并连结的文件。在以独立的文件形式另行保存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如下规格:通过在与记录有可覆盖的数据的区域不同的特定区域、例如特定的文件夹中进行记录,来区别能够覆盖和不可覆盖。设定了不可覆盖的属性的数据在通过用户的明示操作而被变更为可删除或可覆盖的属性之前保持覆盖禁止的状态。
记录控制部20决定禁止覆盖记录于记录介质48的影像数据的保存对象的方法主要有3种。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的特征在于,除了相当于以往的步骤的第一决定方法以外,还通过第二和第三决定方法保存影像数据。
第一决定方法是在检测到触发事件的情况下,将包含该检出定时的规定期间的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的决定方法。在该情况下,记录控制部20将从比触发事件的检出定时追溯规定时间、例如5秒的时间点起,到比触发事件的检出定时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10秒的时间点为止的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以触发事件的检出定时为基准,作为保存对象的前后15秒的期间是固定时间。即,第一决定方法是将与作为保存对象的影像是否实际包含事故或纠纷等重大事项的画面或其原因无关地追溯了一定时间的时间点作为保存对象的起点的方法。在该情况下,有时成为事故或纠纷的原因的事件不包含在保存对象的影像中,另一方面,如果过度地追溯长时间保存影像,则会浪费地压迫存储卡等的保存区域。
第二决定方法是在检测到标记事件以后与标记事件对应地确定的第一待机期间内检测到触发事件的情况下执行的决定方法。记录控制部20在事件检测部18检测到标记事件的情况下,将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记录在规定区域。“规定区域”例如是记录介质48。第一待机期间是为了在从标记事件之后发生了触发事件的情况下事后追溯而认定为出现了事故或纠纷的影像的起点而等待触发事件的发生的期间。作为第一待机期间,记录控制部20原则上设定与后述的第二待机期间相同的时间,但在规定的条件下设定比第二待机期间短的时间。例如,记录控制部20检测到作为记录介质48的存储卡的规格上的最大容量值小于规定值的情况、或记录控制部20检测到该存储卡的可覆盖的剩余容量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设定比第二待机期间短的期间。作为变形例,在记录控制部20检测到最大文件数或最大文件大小等规格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比第二待机期间短的期间。当从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起的第一待机期间内检测到触发事件时,记录控制部20将包含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和触发事件的检出定时双方的期间的连续的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记录控制部20既可以将表示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的标记信息记录为例如以能够覆盖的属性记录于记录介质48的影像数据的一部分,也可以记录为与影像数据建立关联的其他数据。作为变形例,记录标记事件的“规定区域”也可以是临时存储部22。即,记录控制部20也可以代替向记录介质48记录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而存储于临时存储部22。
通过第二决定方法,能够将作为保存对象的影像数据的起点追溯的期间设为可变期间而不是固定期间。另外,能够根据从标记事件到触发事件的实际的期间的长度来延长作为保存对象的影像数据的起点追溯的期间,能够避免过度地长时间追溯而保存影像。并且,通过配合存储卡的整体容量、剩余容量的状况将第一待机期间设定为最佳时间,从而避免存储卡的剩余量枯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待机期间也可以将最长且与第二待机期间相同的时间设为上限,另一方面,将下限值针对每个标记事件设定单独的时间值。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将其下限值设为0秒,在存储卡的剩余量迫近的状况下事实上跳过基于第二决定方法的保存对象的追溯的规格。作为变形例,也可以通过将从触发事件追溯至标记事件的期间的帧率设定得比触发事件的前后的帧率低,从而使影像数据的大小相对变小。
第三决定方法是在检测到标记事件以后与标记事件对应的第二待机期间内检测到触发事件的情况下执行的决定方法。第二待机期间是相当于作为可变期间的第一待机期间的上限值的固定期间,在第一待机期间根据状况而被缩短的情况下,其结果成为比第一待机期间长的期间。在此基础上,在缩短了第一待机期间的情况下,在该第一待机期间内未检测到触发事件的情况下能够执行第三决定方法。第二待机期间是即使在第一待机期间内不发生触发事件,如果之后发生触发事件,则视为有可能与事故或纠纷具有关联性的期间,是事后为了将影像作为保存对象而等待触发事件的发生的期间。第二待机期间是作为等待触发事件的发生的期间而设想的最长时间。记录控制部20将包含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的影像数据和包含触发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的影像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形式分别设定为保存对象。即,第三决定方法与追溯到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而将一个连续的影像数据作为保存对象的第二决定方法不同,分别保存各个检出定时的影像。作为关联的方法,记录控制部20可以对关联的多个影像数据赋予相同的识别信息,也可以对各个影像数据链接相互的文件名。另外,在存储卡的容量具有充足余量的情况下,第一待机期间不会缩短,结果有可能追溯到相当于第二待机期间的时间以上而成为保存对象。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第二以及第三决定方法的结果是,仅限于在检测到标记事件之前、或者从标记事件的检测起经过了第二待机期间后检测到触发事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决定方法来设定保存对象。
通过第三决定方法,即使在从标记事件的检测起经过了超过第一待机期间的长度的时间后发生了触发事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可能与事故或纠纷具有某种关联性的事件的影像事后作为保存对象。另外,在该情况下,能够避免无用地留下可能存在于从标记事件到触发事件之间的、与事故或纠纷无关的长时间的影像。其结果,即使是在该检测时间点不清楚是否与事故或纠纷存在相关可能性的轻微事件,也能够事后广泛地在保存对象中包含这种事件的影像。另外,能够在不压迫存储卡的情况下有效地保存这样的广泛的保存对象。
图2是表示第一至第三决定方法中的过程的时序图。在图2的(a)中,示出用第一决定方法保存用虚线描绘的带形状的第一影像数据60的一部分的过程。在该例子中,以在t10的时间点检测到事故等触发事件为契机,记录控制部20将遍及第一保存期间66的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第一决定方法在从t10到至少追溯了第二待机期间82的时间点为止的期间未发生标记事件成为执行条件。换言之,触发事件的检出定时是在此前检测到的全部标记事件的待机期间(即,按照每个标记事件确定的待机期间的最长时间)经过之后成为执行条件。记录控制部20将第一保存期间66、即t10的5秒前到t10的10秒后的15秒的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
在图2的(b)中,示出了用虚线描绘的带形状的第二影像数据62的一部分通过第二决定方法保存的过程。第一标记事件68是该检测持续规定时间(例如3秒)以上的种类的事件、或者以小于规定时间(例如2秒)的间隔连续检测的种类的事件,将从t12的稍前到t14的时间点为止的期间视为一个事件。记录控制部20将第一标记事件68结束的t14作为第一标记事件68的检出定时记录在记录介质48中。但是,在变形例中,也可以将检测到第一标记事件68的t12作为检出定时记录在记录介质48中。在从t14的时间点到经过第一待机期间80(例如30秒)为止的期间所包含的t20中,以检测到事故等触发事件为契机,记录控制部20将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在该情况下,不是仅将从t20的5秒前到t20的10秒后的15秒(将该期间图示为“虚拟保存期间72”)的影像部分设定为保存对象,而是在检测到第一标记事件68的t12的规定时间前,例如追溯到1秒前作为保存对象。即,将从t12的1秒前到t20的10秒后的第二保存期间74的影像部分以一个连续的影像数据的形式设定为保存对象。
另一方面,对在从检测到第一标记事件68到检测到触发事件为止的期间进一步检测到作为其他标记事件的第二标记事件70的情况进行说明。第二标记事件70例如是如方向指示器的操作那样瞬间完成的事件,即,是该事件的检测不持续规定时间(例如3秒)以上的种类的事件。记录控制部20将检测到第二标记事件70的t16作为第二标记事件70的检出定时记录在记录介质48中。在图2的(b)的例子中,记录控制部20以包含第二标记事件70的影像部分的形式将第二保存期间74的影像部分以一个连续的影像数据的形式设定为保存对象。但是,即使在未检测到第一标记事件68的情况下,也以在从t16到第一待机期间80的经过为止在t20检测到触发事件为契机,将记录控制部20追溯至t16的1秒前的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在该情况下,记录控制部20将从t16的1秒前到t20的10秒后为止的期间以一个连续的影像数据的形式设定为保存对象。
在图2的(c)中,示出用第三决定方法保存用虚线描绘的带形状的第三影像数据64的一部分的过程。第四标记事件77是该检测未持续规定时间(例如3秒)以上的种类的事件。记录控制部20将检测到第四标记事件77的t24作为第四标记事件77的检出定时记录在记录介质48中。由于在从t24的时间点到经过第一待机期间80为止的期间内未检测到事故等触发事件,因此不执行第二决定方法。另一方面,在从t24的时间点到经过第二待机期间82为止的期间所包含的t26中,以检测到事故等触发事件为契机,执行第三决定方法,将包含t24的影像数据和包含t26的影像数据以相互关联的形式设定为保存对象。在该情况下,将从t24的1秒前到t24的1秒后为止的2秒作为第四标记事件77的影像数据而作为保存对象,将从t26的5秒前到t26的10秒后为止的15秒作为第三保存期间78的影像数据而作为保存对象。影像数据彼此的关联的信息既可以写入影像数据中,也可以写入与影像数据不同的文件即管理文件。
另一方面,在t24之前的t22检测到第三标记事件76,其检出定时被记录在记录介质48中,但是之后,在从t22的时间点到经过第二待机期间82为止的期间不包含t26,也未检测到其他事故等触发事件。因此,第三标记事件76与t26的触发事件不建立关联,第三标记事件76也不会作为影像数据而成为保存对象。
在图2(d)中,示出了用虚线描绘的带形状的第四影像数据65的一部分通过第二以及第三决定方法的组合来保存的过程。第六标记事件75与(b)的第一标记事件68同样,是该检测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种类的事件、或者以小于规定时间的间隔连续检测的种类的事件,将t28的稍前到t29的期间视为一个事件。记录控制部20将第六标记事件75结束的t29作为第六标记事件75的检出定时记录在记录介质48中。在从t29的时间点到经过第一待机期间80(例如30秒)为止的期间所包含的t30中,以检测到事故等触发事件为契机,记录控制部20将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在该情况下,不是仅将从t30的5秒前到t30的10秒后的15秒(将该期间图示为“虚拟保存期间79”)的影像部分设定为保存对象,而是追溯检测到第六标记事件75的t28的规定时间前例如1秒前而作为保存对象。即,将从t28的1秒前到t30的10秒后的第四保存期间71的影像部分以一个连续的影像数据的形式设定为保存对象。
另一方面,在第六标记事件75之前还检测到第五标记事件73,记录控制部20将检测到第五标记事件73的t27作为第五标记事件73的检出定时记录在记录介质48中。在t27至第一待机期间80的经过之前未检测到触发事件,但由于在第二待机期间82中的t30检测到触发事件,因此以此为契机执行第三决定方法。由此,包含t27的影像数据以与包含t28以及t30的影像数据相关联的形式被设定为保存对象。在该情况下,将从t27的1秒前到t27的1秒后的2秒作为第五标记事件73的影像数据而作为保存对象。
在此,在图2的(d)的例子中,从作为第五标记事件73的检出定时的t27起的第一待机期间80之间检测到第六标记事件75(t28),进而从该检出定时(t28或t29)起的第一待机期间80之间检测到触发事件。作为图2的(d)的变形例,也可以是这样的规格:在这样每个标记事件的第一待机期间内,在下一个标记事件链接之后检测到触发事件的情况下,追溯到链接的最初的标记事件,以一个连续的影像数据的形式设定为保存对象。即,在标记事件不超过待机期间以上的间隔而链接的情况下,能够作为追溯到最初的标记事件而连续的长时间的影像数据进行保存。另外,作为另一变形例,也可以设为在触发事件中也确定待机期间的规格。既可以针对多种触发事件中的特定的触发事件确定待机期间,也可以针对每个触发事件设定单独的待机期间。在该情况下,在从检测到触发事件的发生到经过与该触发事件对应的待机期间为止检测到其他触发事件的情况下,以包含这些多个触发事件的连续的一个影像数据的形式设定为保存对象。即,在待机期间内发生了触发事件的情况下,追溯到之前的触发事件并作为连续的影像数据进行保存,从而在连续地发生触发事件的情况下能够链接地保存长时间的影像。例如,即使在甚至达到几km的长距离或长时间处于煽动驾驶的损害的情况下,也能够保存长时间的影像。
另外,在图2的例子中,为了容易进行(a)~(c)的比较,将每个标记事件的第一待机期间80和第二待机期间82的长度分别在30秒和60秒的例子中共同地进行了说明。实际上,第一待机期间80针对每个标记事件而被设定为单独的长度,第二待机期间82也针对每个标记事件而被设定为单独的长度。另外,第一待机期间80根据存储卡的状况来设定最佳的时间。在变形例中,可以将第一待机期间80设为比第二待机期间82短的固定时间,也可以将第二待机期间82设为可变时间。
图3是例示每个标记事件的待机期间以及保存时间的对应关系的表格的图。记录控制部20参照图示那样的标记事件表90,对每个标记事件的第一待机期间、第二待机期间、作为保存对象的情况下的保存时间进行设定。在标记事件表90中,在事件种类92一栏中,定义了“异常声音”、“车门窗的开闭”、“光的闪烁”、“乘员的视线变化”、“乘员的姿势变化”、“方向指示器操作”、“导航装置操作”这样的标记事件的种类。在第一待机期间94、第二待机期间96、保存时间98一栏中,针对每个标记事件分别定义第一待机期间、第二待机期间、保存时间。
例如,对于事件种类“异常声音”,第一待机期间的下限被确定为30秒,上限被确定为120秒,第二待机期间被确定为120秒,作为保存时间,确定为从事件检出定时的1秒前到事件检出定时的5秒后的6秒。对于事件种类“车门窗的开闭”,第一待机期间被确定为20~180秒,第二待机期间被确定为180秒,作为保存时间被确定为从事件检出定时的1秒前到事件检出定时的5秒后的6秒。对于事件种类“光的闪烁”,第一待机期间被确定为20~60秒,第二待机期间被确定为60秒,作为保存时间,确定为从事件检出定时的1秒前到事件检出定时的1秒后的2秒。对于事件种类“乘员的视线变化”,第一待机期间被确定为20~60秒,第二待机期间被确定为60秒,作为保存时间,被确定为从事件检出定时的1秒前到事件检出定时的5秒后的6秒。对于事件种类“乘员的姿势变化”,第一待机期间被确定为30~120秒,第二待机期间被确定为120秒,作为保存时间,被确定为从事件检出定时的1秒前到事件检出定时的5秒后的6秒。对于事件种类“方向指示器操作”,第一待机期间被确定为30~120秒,第二待机期间被确定为120秒,作为保存时间,被确定为从事件检出定时的1秒前到事件检出定时的1秒后的2秒。对于事件种类“导航装置操作”,第一待机期间被确定为30~90秒,第二待机期间被确定为90秒,作为保存时间,被确定为从事件检出定时的2秒前到事件检出定时的10秒后的12秒。
在本图中,作为第一待机期间而例示了确定下限和上限的可变值,其上限例示与第二待机期间相等的值,但在变形例中,也可以将下限设为0秒,也可以将上限确定为比第二待机期间短的时间。或者,也可以将第一待机期间作为固定值。另外,也可以将第二待机期间设为根据存储卡的余量的状况而确定的可变值。即使在使第二待机期间可变的情况下,作为第一待机期间,也不设定比第二待机期间长的时间。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影像保存过程的流程图。首先,在检测到新的标记事件的情况下(S30的“是”),记录控制部20将该检出定时记录于记录介质48(S32)。在没有检测到新的标记事件(S30的“否”),也没有检测到新的触发事件的情况下(S34的“否”),返回到流程的最初,每当有检测到标记事件时都记录该检出定时(S30的“是”、S32)。在检测到新的触发事件的情况下(S34的“是”),如果该检出定时是从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起的第一待机期间内(S36的“是”),则将从标记事件的前后到触发事件的前后为止以连续的一个影像数据的形式设定为保存对象(S38)。另外,在存在多个触发事件的检测成为第一待机期间内的标记事件的情况下,以包含这些多个标记事件的一个影像数据的形式设定为保存对象。另一方面,在存在触发事件的检测超过第一待机期间而成为第二待机期间内的标记事件的情况下(S39的“是”),将包含该标记事件的前后的影像数据与S38的影像数据相关联地保存(S40)。S38与S40的组合是图20(d)所示的第二以及第三决定方法的组合。在S39中没有触发事件的检测成为第二待机期间内的标记事件的情况下(S39的“否”),跳过S40。这是第二决定方法。在S36中,如果新的触发事件的检出定时不是在从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起的第一待机期间内(S36的“否”),而是在第二待机期间内(S41的“是”),则将包含标记事件的前后的影像数据和包含触发事件的前后的影像数据以相关联的形式设定为保存对象(S42)。这是第三决定方法。在新的触发事件的检出定时也不在第二待机期间内的情况下(S41的“否”),将仅包含触发事件的前后的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S44)。这是第一决定方法。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针对每个标记事件确定一个待机期间这一点上,与针对每个标记事件确定第一待机期间和第二待机期间这两个待机期间的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共同点的说明。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影像保存过程的流程图。首先,在检测到新的标记事件的情况下(S50的“是”),记录控制部20将该检出定时记录于记录介质48(S52)。在没有检测到新的标记事件(S50的“否”),也没有检测到新的触发事件的情况下(S54的“否”),返回到流程的最初,每当有检测到标记事件时都记录该检出定时(S50的“是”、S52)。在检测到新的触发事件的情况下(S54的“是”),如果该检出定时在从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起的待机期间内(S56的“是”),则将从标记事件的前后到触发事件的前后为止以连续的一个影像数据的形式设定为保存对象(S58)。这是第二决定方法。如果新的触发事件的检出定时不在从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起的待机期间内(S56的“否”),则仅将触发事件的前后设定为保存对象(S60)。这是第一决定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采用第三决定方法。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针对每个标记事件确定一个待机期间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2相同,但在经过待机期间后检测到触发事件的情况下的决定方法与实施方式2不同。另外,与针对每个标记事件确定第一待机期间和第二待机期间这两个待机期间的实施方式1也不同。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2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共同点的说明。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影像保存过程的流程图。首先,在检测到新的标记事件的情况下(S70的“是”),记录控制部20将该检出定时记录于记录介质48(S72)。在没有检测到新的标记事件(S70的“否”),也没有检测到新的触发事件的情况下(S74的“否”),返回到流程的最初,每当有检测到标记事件时都记录该检出定时(S70的“是”、S72)。在检测到新的触发事件的情况下(S74的“是”),如果该检出定时在从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起的待机期间内(S76的“是”),则将从标记事件的前后到触发事件的前后为止以连续的一个影像数据的形式设定为保存对象(S78)。这是第二决定方法。如果新的触发事件的检出定时不是在从标记事件的检出定时起的待机期间内(S76的否),则将时间上最近的标记事件的前后和触发事件的前后作为不同的影像数据而以相互关联的形式设定为保存对象(S80)。这是第三决定方法的变形例。“时间上最近的标记事件”可以是一个标记事件,也可以是多个标记事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采用第一决定方法。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各实施方式,能够根据从标记事件到触发事件为止的实际期间的长度来延长作为保存对象的影像数据的起点追溯的期间,能够避免过度长时间追溯而保存影像。另外,能够与存储卡的整体容量、剩余容量的状况相应地将待机期间设定为最佳的时间,能够避免存储卡的剩余量枯竭。另外,即使在从标记事件的检测起超过第一待机期间的长度的时间经过后发生了触发事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可能与事故或纠纷具有某种关联性的事件的影像事后作为保存对象。另外,在该情况下,能够避免无用地留下可存在于从标记事件到触发事件之间的、与事故或纠纷无关的长时间的影像。其结果,即使是是否与事故或纠纷存在相关可能性在该检测时间点不清楚的轻微事件,也能够事后广泛地在保存对象中包含这样的事件的影像。另外,能够在不压迫存储卡的情况下有效地保存这样的广泛的保存对象。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实施方式是例示,这些各构成要素和各处理过程的组合可以有各种变形例,并且这样的变形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记录车辆周围的影像等信息的记录控制装置、记录控制方法以及记录控制程序。
符号说明
10行车记录仪、12影像获取部、16车辆信息获取部、18事件检测部、20记录控制部、22临时存储部、42相机、48记录介质、60、62、64、65影像数据、80第一待机期间、82第二待机期间、94第一待机期间、96第二待机期间。

Claims (6)

1.一种记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影像获取部,获取对车辆的周围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影像数据;
记录控制部,将所述影像数据记录在规定区域,并且能够将所述影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设定为保存对象;以及
事件检测部,检测预先确定的事件的发生,
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保存契机事件的发生和非保存契机事件的发生作为所述事件,所述保存契机事件是被确定为所述影像数据的保存契机的事件,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是与所述保存契机事件不同的事件且被确定为应该记录该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对象,
当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到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时,所述记录控制部记录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
当在从检测到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起的与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对应地确定的待机期间内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到所述保存契机事件时,所述记录控制部将包含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和所述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的影像数据设定为所述保存对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从检测到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起的与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对应地确定的待机期间内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到所述保存契机事件时,所述记录控制部将包含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和所述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双方的期间的连续的影像数据设定为所述保存对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从检测到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起的与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对应地确定的第一待机期间内所述事件检测部检测到所述保存契机事件时,所述记录控制部将包含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和所述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双方的期间的连续的影像数据设定为禁止覆盖的对象,
当所述事件检测部在第二待机期间内检测到所述保存契机事件时,所述记录控制部将包含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的影像数据和包含所述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的影像数据以相关联的形式分别设定为所述保存对象,所述第二待机期间是从检测到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起的与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对应地确定的待机期间且是比所述第一待机期间长的期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件检测部能够检测多种事件的发生作为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并且针对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每个种类确定单独的待机期间。
5.一种记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对车辆的周围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影像数据;
将所述影像数据记录在规定区域;
当检测到预先确定为所述影像数据的保存契机的保存契机事件的发生时,将包含所述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数据设定为保存对象;以及
当检测到非保存契机事件的发生作为所述事件时,如果在从检测到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起的与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对应地确定的待机期间内检测到所述保存契机事件,则将包含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和所述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数据设定为所述保存对象。
6.一种记录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实现如下功能:
获取对车辆的周围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影像数据;
将所述影像数据记录在规定区域,并且能够将所述影像数据的至少一部分设定为保存对象;以及
检测预先确定的事件的发生,
通过所述检测的功能检测保存契机事件的发生和非保存契机事件的发生作为所述事件,所述保存契机事件是被确定为所述影像数据的保存契机的事件,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是与所述保存契机事件不同的事件且被确定为应该记录该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对象,
当通过所述检测的功能检测到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时,所述记录的功能记录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
当在从检测到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起的与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对应地确定的待机期间内通过所述检测的功能检测到所述保存契机事件时,所述记录的功能将包含所述非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和所述保存契机事件的检出定时的影像的影像数据设定为所述保存对象。
CN202080064388.5A 2019-09-26 2020-09-04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4023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5085A JP7327042B2 (ja) 2019-09-26 2019-09-26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制御方法、および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9-175085 2019-09-26
PCT/JP2020/033575 WO2021059924A1 (ja) 2019-09-26 2020-09-04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制御方法、および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2371A true CN114402371A (zh) 2022-04-26
CN114402371B CN114402371B (zh) 2023-12-05

Family

ID=75158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4388.5A Active CN114402371B (zh) 2019-09-26 2020-09-04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95432B2 (zh)
EP (1) EP4036873A4 (zh)
JP (1) JP7327042B2 (zh)
CN (1) CN114402371B (zh)
WO (1) WO202105992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3904A (zh) * 2022-05-18 2022-09-16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机端事件相关行车记录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28772B2 (ja) * 2019-06-27 2021-02-10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装置、記録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4788255B (zh) * 2020-01-31 2024-05-10 Jvc建伍株式会社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WO2023074162A1 (ja) 2021-10-29 2023-05-04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車両用記録制御装置および記録制御方法
FR3140826A1 (fr) * 2022-10-16 2024-04-19 Anthony SIRE Dispositif de caméra embarquée pour véhicul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03607A (ja) * 2010-06-18 2012-01-05 Yazaki Corp 車両用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および記録情報管理方法
JP2012159955A (ja) * 2011-01-31 2012-08-23 Yazaki Corp 画像記録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認識装置ならびに車載画像記録装置
KR20160146343A (ko) * 2015-06-12 2016-1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위치 정보를 기반으로 하는 블랙박스 영상 공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말기
CN107038768A (zh) * 2015-11-20 2017-08-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载控制设备及车载记录系统
CN107102936A (zh) * 2017-05-27 2017-08-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流畅度的评估方法和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JP2018032885A (ja) * 2014-05-15 2018-03-0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受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19117518A (ja) * 2017-12-27 2019-07-18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装置、記録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44339B2 (ja) 2008-09-29 2013-11-20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農工大学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
JP5618627B2 (ja) 2010-05-27 2014-11-05 矢崎エナジー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および記録情報管理方法
EP3073449A1 (en) 2015-03-23 2016-09-2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a vehicle
JP2017138694A (ja) * 2016-02-02 2017-08-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処理装置及び映像処理方法
JP6866982B2 (ja) 2017-08-24 2021-04-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車両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車両データ記録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03607A (ja) * 2010-06-18 2012-01-05 Yazaki Corp 車両用ドライブレコーダおよび記録情報管理方法
JP2012159955A (ja) * 2011-01-31 2012-08-23 Yazaki Corp 画像記録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認識装置ならびに車載画像記録装置
JP2018032885A (ja) * 2014-05-15 2018-03-0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受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KR20160146343A (ko) * 2015-06-12 2016-1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위치 정보를 기반으로 하는 블랙박스 영상 공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말기
CN107038768A (zh) * 2015-11-20 2017-08-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载控制设备及车载记录系统
CN107102936A (zh) * 2017-05-27 2017-08-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流畅度的评估方法和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JP2019117518A (ja) * 2017-12-27 2019-07-18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装置、記録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0199326A (zh) * 2017-12-27 2019-09-03 Jvc 建伍株式会社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装置、记录控制方法及记录控制程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3904A (zh) * 2022-05-18 2022-09-16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机端事件相关行车记录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2371B (zh) 2023-12-05
EP4036873A1 (en) 2022-08-03
EP4036873A4 (en) 2022-11-16
WO2021059924A1 (ja) 2021-04-01
US20220217298A1 (en) 2022-07-07
JP7327042B2 (ja) 2023-08-16
US11895432B2 (en) 2024-02-06
JP2021051628A (ja)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02371B (zh) 记录控制装置、记录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US10868997B2 (en) Recording control device,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control program
US10739367B2 (en) On-vehicle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on-vehicle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on-vehicle image recording program
JP6534103B2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再生方法
US11265508B2 (en) Recording control device, recording control system, recording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control program
US20200252577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and a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10349004B2 (en) Method for saving image data of a camera in an accident data recorder of a vehicle
US20230385665A1 (e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based risk level
US11321574B2 (en) Video recording control device, video recording system, video record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JP7434882B2 (ja) 危険運転判定装置、危険運転判定方法、および危険運転判定プログラム
JP6367531B2 (ja) 車載器
JP2019082812A (ja) 車両用記録装置、イベント情報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445603B1 (en) System for capturing a driver image
KR20080091587A (ko) 차량용 복합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WO2022190481A1 (ja) 車両用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7418681B2 (ja)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制御方法、および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40043482A1 (en)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JP6251577B2 (ja) 車載情報記録装置
JP7310962B2 (ja) ドライブレコーダ
US11995927B2 (en) On-vehicle recording control apparatus, on-vehicle recording apparatus, on-vehicle recording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13544750B (zh) 车辆用记录控制装置、车辆用记录装置、车辆用记录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2022149672A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21040302A (ja)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47763A (ja) 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情報提供方法
JP2018045580A (ja) 運行記録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