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3205A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83205A CN114383205A CN202210092615.6A CN202210092615A CN114383205A CN 114383205 A CN114383205 A CN 114383205A CN 202210092615 A CN202210092615 A CN 202210092615A CN 114383205 A CN114383205 A CN 1143832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door assembly
- rail
- disposed
- 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2—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sliding me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80—Self-contained air pur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调设备的室内机包括:箱体组件;门组件,配置在箱体组件的前方,覆盖箱体组件的前表面;固定板,固定在箱体组件,配置在门组件和箱体组件之间;以及门组件移动部,配置在门组件和固定板箱体组件之间,使门组件相对于箱体组件左右方向移动或引导门组件相对于箱体组件左右方向移动,门组件移动部包括:第一轨,固定在门组件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轨,固定在箱体组件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以短于第一轨的长度形成;以及支承壳体,配置在第一轨和第二轨之间,与第一轨及第二轨分别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组装,通过滚动摩擦减小与第一轨或第二轨进行相对移动时的摩擦。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CN 201980019342.9、申请日为2019年3月15日、发明名称为“空调设备的室内机”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的室内机,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使门组件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移动的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分体式空调设备在室内布置室内机,在室外布置室外机,并通过室内机及室外机中循环的制冷剂可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制热或除湿。
所述分体式空调设备的室内机根据安装形态有以直立方式安装在室内地面的直立式室内机、挂置在室内墙壁进行安装的壁挂式室内机以及安装在室内天花板的天花板式室内机等。
在韩国授权发明专利10-1174030(以下称为在先技术1)记载有具备本体及门,并通过门开放箱体内部的结构。
但是,在先技术1采用通过门的旋转来开放本体内部的结构,因此,存在有当开闭门时需要较多地确保前方空间的问题。
在韩国公开发明专利10-2005-0095978(以下称为在先技术2)记载有通过滑动方式开闭吐出口的结构。
在诸如在先技术2使室内机的前表面结构元件中的一部分进行滑动移动的情况下,虽然没有特别的结构上的限制,但是在使构成室内机的前表面的门全体进行滑动移动的情况下,存在有因门整体的荷重而发生偏心、下垂等的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授权发明专利10-1174030
韩国公开发明专利10-2005-0095978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的室内机,能够使门组件沿着左右方向进行滑动移动来露出水箱。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的室内机,能够防止门组件的下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的室内机,当因门组件的滑动移动而门组件向箱体组件外侧凸出时,能够使因所述门组件的移动而引起的偏心最小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的室内机,即使门组件对于箱体组件向侧方向凸出,也能够牢固地支撑门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的室内机,能够使门组件按水箱所露出的面积大小自动地移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的室内机,能够将侧移动组件隐藏在门组件的背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的室内机,能够在门组件的滑动移动时减小摩擦。
本发明的目的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到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的记载清楚地理解未被提及的其他目的。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中,配置有支撑所述门组件的荷重并引导门组件的移动的侧移动组件,因此,能够使所述门组件沿着左右方向进行滑动移动。通过所述门组件的移动能够使配置在箱体的水箱向外部露出。
在本发明中,顶支撑件及底支撑件不仅支撑门组件,所述顶支撑件及底支撑件还以与门组件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设置,因此,能够防止沿着左右方向可进行移动的门组件的下垂。
在本发明中,当因门组件的滑动移动而门组件向箱体组件外侧凸出时,所述门组件的中心线Y位于固定板的左右宽度内,因此,能够使因所述门组件的移动而引起的偏心最小化。
在本发明中,即使门组件对于箱体组件向侧方向凸出,由于所述门组件的重心位于固定板的左右宽度内,也能够牢固地支撑所述门组件。
在本发明中,配置有门滑动模块,因此,能够使门组件按水箱所露出的面积大小自动地移动。
本发明包括:箱体组件;门组件,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的前方,覆盖所述箱体组件的前表面;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箱体组件,配置在所述门组件和所述箱体组件之间;以及侧移动组件,配置在所述门组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引导所述门组件对于所述箱体组件的左右方向移动。所述固定板以位于所述门组件的左右宽度中央,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Y为基准位于所述门组件的移动方向侧,在所述门组件移动时,所述门组件的中心线Y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宽度内,因此,能够使门组件的重心位于固定板的左右宽度内,据此能够使因门组件的移动而引起的偏心最小化。
所述固定板的左右宽度小于所述门组件的左右宽度的1/2,因此,能够使门组件的重心与所述固定板远离而产生的力矩最小化。
在所述门组件移动时,所述门组件的中心线Y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宽度中间,因此,能够使门组件的重心位于固定板的中间。
所述侧移动组件包括:第一轨,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轨,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并以短于所述第一轨的长度形成;以及支承壳体,配置在所述第一轨和所述第二轨之间,与所述第一轨及所述第二轨分别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组装,通过滚动摩擦减小与所述第一轨或所述第二轨进行相对移动时的摩擦。长度短的所述第二轨固定在所述固定板,长度长的所述第一轨固定在所述门组件,因此,能够在所述门组件的移动时防止轨道被露出。
所述第二轨的长度小于所述门组件的左右宽度的1/2,因此,能够在所述门组件的移动时防止轨道被露出。
所述第二轨的长度形成为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宽度相同或更小,因此,能够在所述门组件的移动时防止门的中心线Y向所述固定板外侧偏离。
所述侧移动组件包括:顶轨,配置在所述门组件和所述箱体组件之间,配置在所述门组件的上侧,并引导所述门组件的左右移动;底轨,配置在所述门组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配置在所述门组件的下侧,并引导所述门组件的左右移动;以及中间轨,配置在所述门组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所述顶轨和所述底轨之间,并引导所述门组件的左右移动。
本发明还包括:顶支撑件,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的上表面,固定在所述箱体组件,所述顶轨设置在所述顶支撑件,所述顶轨包括:第一轨,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轨,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并以短于所述第一轨的长度形成;以及支承壳体,配置在所述第一轨和所述第二轨之间,与所述第一轨及所述第二轨分别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组装,通过滚动摩擦减小与所述第一轨或所述第二轨进行相对移动时的摩擦。所述顶支撑件包括:第一固定部,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的上表面,固定在所述箱体组件;以及第二固定部,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弯折形成,并与所述门组件的背面对向,所述第一轨固定在所述门组件的背面,所述第二轨配置在所述第一轨的后方,所述第二轨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部,因此,能够将所述门组件的荷重向所述顶支撑件分散。
本发明还包括:底支撑件,配置在所述门组件的后方,固定在所述固定板,所述门组件的下端放置在所述底支撑件,所述底支撑件包括:底支撑件主体,组装在所述固定板;以及底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组装在所述底支撑件主体,支撑所述门组件,并在所述门组件的移动时能够进行旋转,因此,能够将所述门组件的荷重向所述底支撑件分散。
所述底支撑件主体包括:支撑板,组装在所述固定板,配置在所述门组件的后方;以及支撑主体,结合在所述支撑板,所述底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所述底轮配置在比所述门组件更下侧的位置,并支撑所述门组件的下端,因此,能够牢固地支撑所述门组件的荷重。由于所述底轮支撑所述门组件的下端,能够抑制向所述门组件的前方发生的力矩。
所述箱体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配置在地面,并配置在比所述门组件的下端更下侧的位置,所述底座包括从上侧向下侧凹入地形成的支撑槽。由于所述支撑主体的下端插入到所述支撑槽,能够防止所述底支撑件向用户露出。
本发明还包括:齿条,配置在所述门组件,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齿轮组件,配置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齿条相咬合,在旋转时使所述齿条移动;以及齿轮驱动电机,配置在所述固定板,用于向所述齿轮组件提供驱动力,因此,能够利用所述齿轮驱动电机的运转来使所述门组件自动地进行滑动移动。
所述侧移动组件包括:顶轨,配置在所述门组件和所述箱体组件之间,配置在所述门组件的上侧,并引导所述门组件的左右移动;底轨,配置在所述门组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配置在所述门组件的下侧,并引导所述门组件的左右移动;以及中间轨,配置在所述门组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所述顶轨和所述底轨之间,并引导所述门组件的左右移动。所述齿条沿着所述中间轨的下侧沿着左右方向配置,所述齿轮组件配置在所述齿条的下侧,因此,能够在与所述门组件的重心相近处提供使所述门组件移动的驱动力。
所述中间齿条包括:第一轨,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轨,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并以短于所述第一轨的长度形成;以及支承壳体,配置在所述第一轨和所述第二轨之间,与所述第一轨及所述第二轨分别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组装,通过滚动摩擦减小与所述第一轨或所述第二轨进行相对移动时的摩擦,所述第一轨固定在所述门组件,所述第二轨固定在所述固定板,所述齿条向所述第一齿条的下侧凸出,因此,能够在与所述门组件的重心相近处提供使所述门组件移动的驱动力。
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结合在所述齿轮驱动电机进行旋转的蜗杆齿轮,所述齿轮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贯穿所述蜗杆齿轮进行配置,因此,能够在齿轮驱动电机的运转时使运转噪音最小化。
所述齿轮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对于水平方向形成夹角θ,所述夹角θ相对于水平方向形成为大于0度且小于90度,因此,即使向所述门组件施加水平方向外力,也能够抑制所述门组件移动。
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侧,在外周面形成有第一齿形部,并通过所述第一齿形部与所述齿条相咬合;第二齿轮,包括以彼此不同的曲率半径形成的第2-1齿形部及第2-2齿形部,通过所述第2-1齿形部与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齿形部相咬合;第三齿轮,包括以彼此不同的齿形形成的第3-1齿形部及第3-2齿形部,通过所述第3-1齿形部与所述第二齿轮的第2-2齿形部相咬合;以及蜗杆齿轮,与所述第3-2齿形部相咬合,与所述齿轮驱动电机相连接并进行旋转。
本发明还包括:齿轮壳体,固定在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蜗杆齿轮以及齿轮驱动电机收纳在所述齿轮壳体,所述第一齿轮的一部分向所述齿轮壳体外侧凸出,所述第一齿轮的凸出的部分与所述齿条相咬合,因此,能够使所述齿轮组件向外部露出的情形最小化。
本发明的空调设备的室内机包括:箱体组件;门组件,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的前方,覆盖所述箱体组件的前表面;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箱体组件,配置在所述门组件和所述箱体组件之间;以及门组件移动部,配置在所述门组件和所述固定板箱体组件之间,使所述门组件相对于所述箱体组件左右方向移动或引导所述门组件相对于所述箱体组件左右方向移动,所述门组件移动部包括:第一轨,固定在所述门组件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轨,固定在所述箱体组件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以短于所述第一轨的长度形成;以及支承壳体,配置在所述第一轨和所述第二轨之间,与所述第一轨及所述第二轨分别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组装,通过滚动摩擦减小与所述第一轨或所述第二轨进行相对移动时的摩擦。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空调设备的室内机具有如下的效果中的一种或其以上。
第一、在本发明中,配置有支撑所述门组件的荷重并引导门组件的移动的侧移动组件,因此,能够使所述门组件沿着左右方向进行滑动移动。通过所述门组件的移动能够使配置在箱体的水箱向外部露出。
第二、在本发明中,顶支撑件及底支撑件不仅支撑门组件,所述顶支撑件及底支撑件还以与门组件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设置,因此,能够防止沿着左右方向可进行移动的门组件的下垂。
第三、在本发明中,当因门组件的滑动移动而门组件向箱体组件外侧凸出时,所述门组件的中心线Y位于固定板的左右宽度内,因此,能够使因所述门组件的移动而引起的偏心最小化。
第四、在本发明中,即使门组件对于箱体组件向侧方向凸出,由于所述门组件的重心位于固定板的左右宽度内,也能够牢固地支撑所述门组件。
第五、在本发明中,配置有门滑动模块,因此,能够使门组件按水箱所露出的面积大小自动地移动。
第六、所述固定板对于所述门组件的左右宽度位于中央,并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Y为基准位于所述门组件的移动方向侧,在所述门组件的移动时,所述门组件的中心线Y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宽度内,因此,能够使门组件的重心位于固定板的左右宽度内,据此能够使因门组件的移动而引起的偏心最小化。
第七、所述固定板的左右宽度形成为所述门组件的左右宽度的1/2以下,因此,能够使门组件的重心与所述固定板远离而产生的力矩最小化。
第八、在所述门组件的移动时,所述门组件的中心线Y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宽度中间,因此,能够使门组件的重心位于固定板的中间。
第九、在本发明中,长度短的所述第二轨固定在所述固定板,长度长的所述第一轨固定在所述门组件,因此,能够在所述门组件的移动时防止轨道被露出。
第十、所述第二轨的长度形成为所述门组件的左右宽度的1/2以下,因此,能够在所述门组件的移动时防止轨道被露出。
第十一、所述第二轨的长度形成为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宽度相同或更小,因此,能够在所述门组件的移动时防止门的中心线Y向所述固定板外侧偏离。
第十二、在所述顶支撑件中,所述第一轨固定在所述门组件的背面,所述第二轨配置在所述第一轨的后方,所述第二轨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部,因此,能够将所述门组件的荷重向所述顶支撑件分散。
第十三、底支撑件的底轮支撑门组件,因此,能够将所述门组件的荷重向所述底支撑件分散,并能够在门组件的滑动移动时使运转噪音及摩擦最小化。
第十四、所述底轮支撑所述门组件的下端,因此,能够抑制向所述门组件的前方发生的力矩。
第十五、所述支撑主体的下端插入到所述支撑槽,因此,能够防止所述底支撑件向用户露出。
第十六、能够利用所述齿轮驱动电机的运转来使所述门组件自动地进行滑动移动。
第十七、所述齿轮组件配置在齿条的下侧,因此,能够在与所述门组件的重心相近处提供使所述门组件移动的驱动力。
第十八、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结合在所述齿轮驱动电机并进行旋转的蜗杆齿轮,所述齿轮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以贯穿所述蜗杆齿轮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在齿轮驱动电机的运转时使运转噪音最小化。
第十九、所述齿轮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对于水平方向形成夹角θ,所述夹角θ对于水平方向形成为大于0度且小于90度,因此,即使向所述门组件施加水平方向外力,也能够抑制所述门组件移动。
第二十、构成所述齿轮组件的第一齿轮的一部分向所述齿轮壳体外侧凸出,所述第一齿轮的凸出的部分与所述齿条相咬合,因此,能够使所述齿轮组件向外部露出的情形最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门组件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门组件滑动移动的例示图。
图4是图3中水箱倾斜的例示图。
图5是图1中门组件、门滑动模块以及箱体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1所示的门组件的后视图。
图8是图5所示的门滑动模块及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9是从图8的后方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0是图8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右侧视图。
图12是图8的后视图。
图13是图5所示的门滑动模块的放大图。
图14是图5所示的固定板的安装例示图。
图15是图9所示的轨道的立体图。
图16是图5所示的底支撑件的安装例示图。
图17是图16中底支撑件分离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底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19是图所示的底支撑件及固定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图1所示的顶支撑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21是示出图1所示的相机模块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22是图20所示的顶支撑件及顶轨进行组装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侧移动组件的布置的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24是图23的工作例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特征及用于实现其的方法可以通过参照附图及详细后述的实施例更加明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由多样的形态来实现,本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完整地公开本发明,从而向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完整地提示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进行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元件。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门组件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门组件滑动移动的例示图。图4是图3中水箱倾斜的例示图。图5是图1中门组件、门滑动模块以及箱体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1所示的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图1所示的门组件的后视图。图8是图5所示的门滑动模块及固定板的立体图。图9是从图8的后方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0是图8的主视图。图11是图10的右侧视图。图12是图8的后视图。图13是图5所示的门滑动模块的放大图。图14是图5所示的固定板的安装例示图。图15是图9所示的轨道的立体图。图16是图5所示的底支撑件的安装例示图。图17是图16中底支撑件分离的底座的立体图。图18是图16所示的底支撑件的立体图。图19是图所示的底支撑件及固定板的分解立体图。图20是图1所示的顶支撑件的放大立体图。图21是示出图1所示的相机模块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图22是图20所示的顶支撑件及顶轨进行组装的立体图。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侧移动组件的布置的室内机的主视图。图24是图23的工作例示图。
本实施例的空调设备包括:室内机10;室外机(未图示),通过制冷剂配管与所述室内机10相连接并循环制冷剂。
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未图示),用于压缩制冷剂;室外热交换机(未图示),从所述压缩机被供应制冷剂并进行冷凝;室外风扇(未图示),向所述室外热交换机供应空气;贮存器(未图示),在被供应从所述室内机10吐出的制冷剂后,仅将气体制冷剂提供给所述压缩机。
所述室外机可以还包括用于使室内机按照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运转的四通阀(未图示)。当以制冷模式运转时,在所述室内机10中,制冷剂进行蒸发而冷却室内空气。当以制热模式运转时,在所述室内机10中,制冷剂进行冷凝而加热室内空气。
<<室内机的结构元件>>
所述室内机10包括:箱体组件100,其前表面呈开口,在后表面形成有吸入口101;门组件200,组装在所述箱体组件100,覆盖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前表面,并开闭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前表面;风扇组件400,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内部空间S,使所述内部空间S的空气向室内吐出;热交换组件,配置在所述风扇组件400和箱体组件100之间,使吸入的室内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加湿组件800,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用于向室内提供水分;过滤器组件600,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背面,对向所述吸入口101流动的空气进行过滤;移动清洁器700,沿着所述过滤器组件600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分离所述过滤器组件600的杂质并进行捕集。
所述室内机10包括:吸入口101,对于所述箱体组件100配置在背面;侧面吐出口302,对于所述箱体组件100配置在侧面;正面吐出口201,对于所述箱体组件100配置在正面。
所述吸入口101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背面。
所述侧面吐出口301对于所述箱体组件100分别配置在左侧及右侧。
所述正面吐出口201配置在所述门组件200,所述门组件200还包括用于自动地开闭正面吐出口201的门盖组件1200。
所述门盖组件1200在开放所述正面吐出口201后,可以沿着所述门组件200向下侧移动。所述门盖组件1200对于门组件200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在所述门盖组件1200向下侧移动后,远距离风扇组件400能够贯穿所述门组件200并向前方移动。
所述风扇组件400由近距离风扇组件(未图示)及远距离风扇组件400构成。在所述近距离风扇组件及远距离风扇组件400的后方布置所述热交换组件。
所述热交换组件配置在箱体组件100内侧,并位于所述吸入口101的内侧,所述热交换组件覆盖所述吸入口101,并垂直地进行配置。
所述近距离风扇组件及远距离风扇组件400可以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层积。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近距离风扇组件上侧布置远距离风扇组件400。通过使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位于上侧,能够将吐出空气流动至室内的远处。
所述近距离风扇组件对于所述箱体组件100向侧方向吐出空气。所述近距离风扇组件可以向用户提供间接风。所述近距离风扇组件向箱体组件100的左侧及右侧同时吐出空气。
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位于近距离风扇组件的上侧,并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内部上侧。
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对于箱体组件100向前方方向吐出空气。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向用户提供直接风。并且,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通过向室内空间的远处吐出空气来提高室内空气的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仅在运转时向用户露出。当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运转时,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贯穿门组件200而向用户露出。当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不运转时,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隐藏在箱体组件100内部。
尤其是,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可以控制空气的吐出方向。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以箱体组件100的正面为基准,可以向上侧、下侧、左侧、右侧或对角线方向吐出空气。
所述门组件200位于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前方,并与所述箱体组件100进行组装。
所述门组件200对于箱体组件100能够沿着左右方向进行滑动移动,并可以将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前表面中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
所述门组件200可以向左侧或右侧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移动而开放内部空间S。并且,所述门组件200可以向左侧或右侧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移动而仅开放所述内部空间S中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组件200的开闭由两个阶段构成。
所述门组件200的第一阶段开放是仅一部分开放,其用于所述加湿组件2000的供水,其仅露出所述加湿组件800的水箱810被露出的程度的面积。
所述门组件200的第二阶段开放是以最大程度开放,其用于安装及修理。为此,所述门组件200包括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阶段开放的门止动件结构。
所述过滤器组件600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后表面。所述过滤器组件600在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后表面的状态下,可以向所述箱体组件100的侧部进行转动。用户可以在移动到所述箱体组件100的侧部的过滤器组件600中仅分离过滤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组件600由两个部分构成,各个可以向左侧或右侧进行转动。
所述移动清洁器700是用于清扫所述过滤器组件600的装置。所述移动清洁器700可以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并清扫所述过滤器组件600。所述移动清洁器700在移动的过程中吸入空气,从而能够分离所述过滤器组件600上粘贴的杂质,被分离的杂质储存到内部。
所述移动清洁器700被设置为在所述过滤器组件600的转动时不进行干涉的结构。
所述加湿组件800向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内部空间S提供水分,所提供的水分可以通过所述近距离风扇组件向室内吐出。所述加湿组件800包括能够分离的水箱8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湿组件800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内部下侧。在所述加湿组件800的上侧配置有所述热交换组件、风扇组件400。
<<箱体组件的结构元件>>
所述箱体组件100包括:底座130,安置在地面;下箱体120,配置在所述底座130上侧,前表面、上侧面以及下侧面呈开口,左侧面、右侧面以及背面封闭;上箱体110,配置在所述下箱体120上侧,形成有吸入口101的背面、前表面以及下侧面呈开口,左侧面、右侧面以及上侧面封闭。
将所述上箱体110的内部定义为第一内部空间S1,将所述下箱体120的内部定义为第二内部空间S2。所述第一内部空间S1及第二内部空间S2构成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内部空间S。
在所述上箱体110内侧布置近距离风扇组件、远距离风扇组件400以及热交换组件。
在所述下箱体120内侧布置加湿组件800。
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前方布置门组件200,所述门组件200可以对于所述箱体组件100沿着左右方向进行滑动移动。
在所述门组件200的移动时,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左侧或右侧中的一部分可以向外部露出。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上箱体110及下箱体120的前方布置盖160,并切断所述箱体100内部的空气与门组件200直接接触。
在较冷的空气直接接触到门组件200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结露,并存在有对构成门组件200的电路引起不良的影响的问题。
因此,在所述上箱体110及下箱体120的前方布置盖160,并可以通过盖160使箱体100内部的空气仅向正面吐出口201或侧面吐出口301、302流动。
所述盖160包括:上盖162,覆盖所述上箱体110的前表面;下盖164,覆盖所述下箱体120的前表面;远距离风扇盖166,覆盖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的前表面。
所述远距离风扇盖166可以与所述上盖162一体地进行制作。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远距离风扇盖166及上盖162额外地制作后进行组装。
所述远距离风扇盖166位于远距离风扇组件400前方,并位于所述上盖162上侧。所述远距离风扇盖166及上盖162的前表面形成连续的平面。
所述远距离风扇盖166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开口的风扇盖吐出口161。所述风扇盖吐出口161与正面吐出口201相连通,并位于所述正面吐出口201的后方。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的吐出格栅450可以贯穿所述风扇盖吐出口161及正面吐出口201并向门组件200前方移动。
在所述风扇盖吐出口161前方布置门组件200,并在后述的面板吐出口1101的后方布置所述风扇盖吐出口161。
所述远距离风扇盖166结合在上箱体110的前方上侧,所述上盖162结合在所述上箱体110的前方下侧。
所述下盖164位于上盖162的下侧,并可以组装在所述下箱体120或加湿组件800。在进行组装后,所述下盖164及上盖162的前表面形成连续的面。
所述下盖164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开口的水箱开口部167。所述水箱810可以通过所述水箱开口部167进行分离或安装。
所述下盖164位于排水盘140的前方下侧。由于无需覆盖所述下箱体120前表面全体也不会发生上箱体110内部空气的泄漏,不覆盖所述下箱体120前表面全体也无妨。
为了进行所述加湿组件800的修理、维护及更换,所述下箱体120的前表面一部分优选地开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120的前表面中的一部分形成有未被所述下盖164遮蔽的开放面169。
在所述门组件200的第一阶段开放时,仅有形成有水箱开口部167的所述下盖164向用户露出,在第二阶段开放时,所述开放面169也向用户露出。
所述门组件200利用门滑动模块1300的运转而沿着左右方向进行滑动移动。将利用门组件200的滑动移动来使水箱开口部167全体露出的状态定义为第一阶段开放,将露出所述开放面169的状态定义为第二阶段开放。
在所述第一阶段开放时,将箱体组件100的露出的前表面定义为第一开放面OP1,在所述第二阶段开放时,将箱体组件的露出的前表面定义为第二开放面OP2。
<<<门组件的结构元件>>>
所述门组件200包括:前面板210,形成有正面吐出口201;面板模块1100,结合在所述前面板210的背面,形成有与所述正面吐出口201相连通的面板吐出口1101;门盖组件1200,配置在所述面板模块1100,用于开闭所述面板吐出口1101及正面吐出口201;门滑动模块1300,配置在所述面板模块1100,使所述面板模块1100对于所述箱体组件100沿着左右方向移动;相机模块1900,配置在所述面板模块1100上侧,用于拍摄室内的图像;线缆引导件1800,其上端与所述门盖组件1200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组装,下端与所述面板模块1100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组装,用于收纳与所述门盖组件1200相连接的线缆。
所述正面吐出口201配置在前面板210,并沿着前后方向开口。所述面板吐出口1101配置在面板模块1100,并沿着前后方向开口。
正面吐出口201及面板吐出口1101的面积及形状相同。正面吐出口201位于比面板吐出口1101更前方的位置。
此外,所述门组件200还包括:显示器模块1500,设置在所述面板模块1100,并向所述前面板210以视觉方式提供室内机的信息。
所述显示器模块1500配置在所述前面板1100的背面,并可以透过所述前面板1100将视觉上的信息提供给用户。
与此不同地,所述显示器模块1500可以贯穿所述前面板1100而露出其一部分,并通过露出的显示器将视觉上的信息提供给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形成在前面板210的显示器开口部202将显示器模块1500的信息传送给用户。
<<前面板的结构元件>>
所述前面板210配置在室内机的前表面。前面板210包括:前面板主体212;正面吐出口201,沿着所述前面板主体212的前后方向开口;显示器开口部202,沿着所述前面板主体212的前后方向开口;第一前面板侧部214,配置在所述前面板主体212的左侧,并覆盖所述面板模块1100的左侧面;第二前面板侧部216,配置在所述前面板主体212的右侧,并覆盖所述面板模块1100的右侧面。
所述前面板210的上下长度相较于左右宽度更长地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与前面板210的左右宽度相比,上下长度为3倍以上。此外,所述前面板210的前后厚度相较于左右宽度更薄地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与所述前面板210的左右宽度相比,前后厚度为1/4以下。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开口部202位于正面吐出口201的下侧。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显示器开口部202可以位于正面吐出口201上侧。
所述正面吐出口201及显示器开口部202沿着上下方向排列。将正面吐出口201的中心和显示器开口部202的中心相连接的虚拟的中心轴Y垂直地进行配置。以所述中心轴C为基准,所述前面板210的左右呈对称。
在所述中心轴C上布置所述相机模块1900的相机1950。
正面吐出口201形成为圆形。所述正面吐出口201的形状与吐出格栅450的正面形状对应。通过所述正面吐出口201使箱体组件100内部隐藏的吐出格栅450向外部露出。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仅单纯地使正面吐出口201选择性地开放并露出吐出格栅450,而是使所述吐出格栅450贯穿所述正面吐出口201并比所述前面板210更向前方凸出。
当所述吐出格栅450向前面板210前方凸出时,能够使通过吐出格栅450的空气与前面板210的干涉最小化,并能够使吐出空气更远地流动。
所述第一前面板侧部214从前面板主体212的左侧边缘向后方侧凸出,并覆盖前面板主体212的背面固定的面板模块1100的左侧面。
所述第二前面板侧部216从前面板主体212的右侧边缘向后方侧凸出,并覆盖前面板主体212的背面固定的面板模块1100的右侧面。
所述第一前面板侧部214及第二前面板侧部216切断面板模块1100的侧面向外部露出。
此外,还配置有从所述第一前面板侧部214的后方侧的端向第二前面板侧部216侧凸出的第一前面板端部215。还配置有从所述第二前面板侧部216的后方侧的端向第一前面板侧部214侧凸出的第二前面板端部217。
第一前面板端部215及第二前面板端部217位于所述面板模块1100的背面。即,面板模块1100位于前面板主体212和前面板端部215、217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将前面板主体212和前面板端部215、217之间的间隔定义为前面板的内部间隔I。所述内部间隔I比前面板210的前后厚度更短。
此外,第一前面板端部215及第二前面板端部217以彼此相向的方式配置,并且彼此隔开。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前面板端部215和第二前面板端部217之间的间隔定义为前面板的开放间隔D。所述前面板210的开放间隔D比前面板210的左右宽度W1更短。
在本实施例中,前面板主体212及前面板端部215、217平行地配置。前面板主体212及前面板侧部214、216相交叉,在本实施例中相正交。所述前面板侧部214、216沿着前后方向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构成前面板210的前面板主体212、前面板侧部214、216以及前面板端部215、217一体地进行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前面板210全体由金属材质形成。尤其是,所述前面板210全体是铝材质。
因此,所述前面板侧部214、216从前面板主体212向后方侧弯折,前面板端部215、217从前面板侧部214、216向相反侧弯折。
为使其全体由金属材质形成的所述前面板210容易地弯折,在前面板主体212和第一前面板侧部214之间的弯折部位可以形成有第一弯曲槽(未图示),在前面板主体212和第二前面板侧部216之间的弯折部位形成有第二弯曲槽213a。
此外,在第一前面板侧部214和第一前面板端部215之间的弯折部位可以形成有第三弯曲槽(未图示),在第二前面板侧部216和第二前面板端部217之间的弯折部位形成有第四弯曲槽213b。
所述各弯曲槽可以沿着前面板210的上下长度方向较长地延伸形成。所述各弯曲槽优选地位于弯折部位内侧。在未形成有所述第一、第二弯曲槽213a的情况下,不易将前面板主体212和前面板侧部的夹角形成为直角。并且,在未形成有所述第一、第二弯曲槽213a的情况下,前面板主体212和前面板侧部的弯折部分未能平坦地形成,而是在弯折过程中可能会向任意的方向凸出或变更。所述第三、第四弯曲槽213b也执行与第一、第二弯曲槽213a相同的功能。
在如上所述制作的前面板210的上侧分别形成有面板上开口部203及面板下开口部20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前面板210由将一个金属板弯折而制作,面板上开口部203及面板下开口部204由相同的面积及形状形成。
所述面板模块1100的厚度与前面板主体212和前面板端部215、217的间隔相同或更小。所述面板模块1100可以通过所述面板上开口部203或面板下开口部204插入。所述面板模块1100可以利用贯穿前面板端部215、217的紧固构件(未图示)进行固定。
所述相机模块1900插入到所述面板上开口部203,并位于所述面板模块1100上侧。所述相机模块1900可以封闭所述面板上开口部203。
所述相机模块1900位于正面吐出口201上侧,并配置在所述前面板210背面。所述相机模块1900被前面板210隐藏。相机模块1900仅在运转时向前面板210上侧露出,并在不运转时隐藏在前面板210背面。
所述前面板端部215、217包围相机模块1900的侧面及背面,紧固构件(未图示)贯穿所述前面板端部215、217并紧固在相机模块1900。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上开口部203的左右宽度和相机模块1900的左右宽度相同地形成。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面板上开口部203的左右宽度和面板模块1100的左右宽度相同地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上开口部203的前后厚度和相机模块1900的前后厚度相同地形成。并且,在本实施例中,面板上开口部203的前后厚度和面板模块1100的前后厚度相同地形成。
因此,所述相机模块1900及面板模块1100可以位于前面板主体212和前面板端部215、217之间,并支撑于前面板主体212及前面板端部215、217。
<<面板模块的结构>>
所述面板模块1100由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构成。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可以制作为一个。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前面板210的上下长度相较于左右宽度W1更长地形成,在将面板模块1100制作为一个部分的情况下,将其通过前面板210的面板上开口部203或面板下开口部204插入时受到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100制作为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的两个,上面板模块1110通过面板上开口部203插入到前面板210内部,下面板模块1120通过面板下开口部204插入到前面板210内部。
在制作为两个部分的情况下,具有上面板模块1110或下面板模块1120的修理及更换容易的优点。一体化的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抑制所述前面板210被扭曲,并对外力提供刚性。
例如,在需要更换门盖组件1200的情况下,仅需要分离上面板模块1110,在需要更换门滑动模块1300的情况下,仅需要更换下面板模块1120。
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插入到前面板210的内部间隔I并支撑所述前面板210,从而防止所述前面板210的变形及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由射出物制作。由射出物制作的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与前面板主体212、各前面板侧部214、216以及各前面板端部215、217相接触。
由于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支撑前面板主体212、各前面板侧部214、216以及各前面板端部215、217,能够抑制由金属材质形成的前面板210的弯曲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支撑被频繁地施加外部冲击的第一前面板侧部214及第二前面板侧部216全部面。
此外,为了减小门组件200的全体荷重,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仅支撑前面板主体212的一部分面积,而不是支撑前面板主体212的全部面。即,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沿着前后方向形成多个屈曲,并在前面板主体212的背面支撑一部分面积。
<上面板模块的结构元件>
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包括:上面板主体1112,配置在前面板210的背面;面板吐出口1101,沿着前后方向贯穿所述上面板主体,位于正面吐出口201的后方,并与所述正面吐出口201相连通。
所述面板吐出口1101与所述正面吐出口201对应。在本实施例中,面板吐出口1101及正面吐出口201均形成为圆形。为了防止吐出空气泄漏,在所述面板吐出口1101和正面吐出口201之间可以布置密封垫205。
所述密封垫205沿着所述正面吐出口201的内侧面配置,并在所述密封垫205紧贴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在所述密封垫205的背面布置所述面板吐出口1101。
所述面板吐出口1101与所述正面吐出口201的面积相同或比所述正面吐出口201的面积更大。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所述密封垫205的安装结构,所述面板吐出口1101比所述正面吐出口201的直径稍许更大地形成。所述密封垫205紧贴在所述正面吐出口201的内侧面及面板吐出口1101的内侧面,并密闭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和前面板210之间。
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的吐出格栅450按顺序贯穿所述面板吐出口1101及正面吐出口201,并且比所述前面板210的前表面更向前方凸出。
当所述吐出格栅450向外部凸出时,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的风扇壳体430前方侧的端可以紧贴在所述密封垫205。当所述风扇壳体430的前方侧的端紧贴在密封垫205时,能够切断风扇壳体430内部流动的空气向门组件200泄漏。
在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的吐出空气向门组件200的内部泄漏的情况下,在所述门组件200内部可能会产生结露。
尤其是,由于所述前面板210由金属材质形成,当制冷时,向门组件200内部泄漏的吐出空气冷却正面吐出口201周边,并可能会在所述正面吐出口201周边诱发大量的结露。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上面板模块1110设置门盖组件1200及显示器模块1500。
所述门盖组件1200及显示器模块1500均在组装在上面板模块1110的状态下位于前面板210厚度内。
为此,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配置有显示器安装部1113,显示器模块1500设置在所述显示器安装部1113。通过所述显示器安装部1113使显示器模块1500从上面板主体1112向前方凸出的情形最小化。
所述显示器安装部1113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贯穿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的方式配置。
显示器模块1500在组装在上面板模块1110的状态下,其一部分通过前面板210的显示器开口部202向外部露出。在显示器模块1500通过所述显示器开口部202向外部露出的状态下,显示器模块1500的显示器1510与前面板210的前表面形成连续的面。
即,显示器模块1500的显示器1510前表面并不比前面板210更向前方凸出,而是与所述前面板210的前表面形成连续的平面。
所述显示器模块1500通过贯穿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的线缆收发电源及电信号。
所述门盖组件1200配置在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的背面,并可以沿着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的背面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在所述门盖组件1200开放正面吐出口201后,当其向下侧移动时,门盖组件1200可以位于与所述显示器模块1500相同的高度。
所述门盖组件1200不与所述面板模块1100相结合。所述门盖组件1200对于所述面板模块1100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层积。尤其是,由于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在所述前面板210内部彼此进行组装,当门组件200的滑动移动时,使晃动或运转噪音最小化。
为此,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可以过盈配合形态进行组装。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中的一个形成有向相对侧凸出的面板凸出部,其余一个形成有供所述凸出夹入部容置的面板夹入部。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面板模块1110形成有面板凸出部1113。所述面板凸出部1113从所述上面板主体1112的下侧面向下侧凸出。
为了容置所述面板凸出部1113,并与所述面板凸出部1113以过盈配合形态进行组装,在所述下面板模块1120形成有面板夹入部1123。
所述面板夹入部1123形成在下面板模块1120的上侧面。
<下面板模块的结构元件>
所述下面板模块1120设置在前面板210的背面。所述下面板模块1120设置在前面板210的内部间隔I内侧。下面板模块1120位于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下侧,支撑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并与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进行组装。
下面板模块1120设置在所述前面板210内侧,并用于防止前面板210的变形。下面板模块1120与上面板模块1110以过盈配合方式相结合,并从下侧支撑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
所述下面板模块1120包括组装在所述前面板210的下面板主体1122。在所述下面板主体1122上侧形成有面板夹入部1123,所述面板夹入部1123与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的面板凸出部1113彼此夹入结合。所述面板夹入部1123向下侧凹入形成。
在所述下面板模块1120设置有门滑动模块1300的驱动部。
利用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前面板端部215及第二前端部217的紧固构件(未图示),所述下面板模块1120固定在前面板210。
为了固定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及下面板模块1120,紧固构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前面板端部215及第二前端部217的背面,因此,所述门组件200的紧固结构不向外部露出而被隐藏。
尤其是,在由金属材质形成的前面板210的外部面,紧固构件或用于紧固的孔不露出而被隐藏。
<<门盖组件的结构元件>>
所述门盖组件1200是用于开闭配置在门组件200的正面吐出口201的结构元件。
所述门盖组件1200开放所述正面吐出口201来扩展远距离风扇组件400的移动路径。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可以通过开放的正面吐出口201向门组件200外部凸出。
所述门盖组件1200位于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的移动路径上,当开放所述正面吐出口201时,所述门盖组件1200向所述远距离风扇组件400的移动路径外侧移动。
<线缆引导件的结构元件>
由于所述门壳体移动模块1700沿着上下方向移动,与所述门壳体移动模块1700相连接的线缆也不可避免地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由于所述门组件200的前后方向厚度相较于宽度W1很小,当门壳体移动模块1700上下进行移动时,将可能发生线缆的缠结。
并且,线缆可能会被夹入在上下进行移动的门壳体移动模块1700和面板模块1100之间,从而限制门壳体移动模块1700的运转。可以配置有用于使如上所述的问题最小化的线缆引导件1800。
所述线缆引导件1800的上侧端组装在门盖组件1200,下侧端组装在面板模块1100。
所述线缆引导件1800包括:第一线缆引导件1810,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组装在门盖组件1200;第二线缆引导件1820,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组装在所述面板模块1100;连接线缆引导件1830,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分别组装在所述第一线缆引导件1810及第二线缆引导件1820。
<<门滑动模块的结构元件>>
所述门滑动模块1300用于使门组件200沿着箱体组件100的左右方向移动。门滑动模块1300能够使门组件200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所述门滑动模块1300优选地配置在所述门组件200的重心周边。因此,所述门滑动模块1300对于所述门组件200的高度配置在中间左右的位置。
门滑动模块1300设置在门组件200或箱体组件100中的一方,并与其余一方通过彼此干涉来实现滑动移动。
所述门滑动模块1300包括:齿条1310,配置在所述门组件200,沿着左右方向较长地延伸;齿轮组件1330,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侧的结构物(本实施例中为固定板),与所述齿条1310相咬合,在进行旋转时使所述齿条1310移动;齿轮驱动电机1320,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侧的结构物(本实施例中为固定板),向所述齿轮组件1330提供驱动力;齿轮壳体1380,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侧的结构物,所述齿轮组件1330及齿轮驱动电机1320设置在所述齿轮壳体1380。
所述箱体组件100侧的结构物只要是固定在所述箱体组件100,其可以是任意的结构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前方配置有固定板190。所述固定板190相较于其宽度W2沿着上下方向较长地形成。所述固定板190的左右宽度W2为小于所述门组件200的左右宽度W1的1/2。所述固定板190配置在门组件200的移动方向侧。
所述齿条1310沿着左右方向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条1310水平地配置。所述齿条1310对于门组件200的上下方向优选地配置在中间。
由于所述门滑动模块1300提供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齿条1310,门组件200的重心和所述齿条1310越远,基于荷重的力矩将可能越大。
尤其是,在所述门滑动模块1300提供的驱动力为门组件200重心周边的情况下,能够使所述门组件200的上侧及下侧均匀地移动。例如,在所述门滑动模块1300配置在下侧并提供驱动力的情况下,门组件200的上侧上的移动将可能比下侧上的移动被延迟。
由于所述门滑动模块1300相对于门组件200的上下方向配置在中间,能够使门组件的上侧及下侧的移动距离均匀地形成。
尤其是,在基于所述门滑动模块1300的驱动的力矩(对于门组件的重心)大于基于门组件200的荷重的力矩的情况下,在所述门组件200的滑动移动时将可能引起颠簸。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基于门滑动模块1300的驱动的力矩小于基于门组件的荷重的力矩,能够消除所述门滑动模块1300的颠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滑动模块1300配置在后述的中间轨1420下侧,在所述中间轨1420前方配置有所述齿条1310。
所述齿条1310(rack)包括:齿条主体1312,沿着左右方向较长地延伸形成;齿条齿形部1311,配置在所述齿条主体1312,在所述齿条主体1312沿着上下方向形成,并沿着所述齿条主体1312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
所述齿条齿形部1311可以朝向上侧形成或朝向下侧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条齿形部1311从齿条主体1312朝向下侧凸出。
所述齿条齿形部1311可以额外地进行制作并组装在所述齿条主体13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条齿形部1311及齿条主体1312一体地进行制作。
所述齿条齿形部1311的齿形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多个齿条齿形部1311沿着左右方向排列。所述齿轮组件与所述齿条齿形部1311彼此咬合,在所述齿轮组件的运转时,包括所述齿条齿形部1311的齿条1310沿着左右方向移动。
所述齿轮组件1300固定在固定板190。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齿轮组件1300设置在所述齿轮壳体1380的状态下,所述齿轮壳体1380的状态组装到固定板190。
所述齿轮组件1330包括:第一齿轮1340,配置在所述齿轮壳体1380,在外周面形成有第一齿形部1341,通过所述第一齿形部1341与所述齿条1310相咬合;第二齿轮1350,配置在所述齿轮壳体1380,包括以彼此不同的曲率半径形成的第2-1齿形部1351及第2-2齿形部1352,通过所述第2-1齿形部1351与所述第一齿轮1340的第一齿形部1341相咬合;第三齿轮1360,配置在所述齿轮壳体1380,包括以彼此不同的齿形形成的第3-1齿形部1361及第3-2齿形部1362,通过所述第3-1齿形部1361与所述第二齿轮1350的第2-2齿形部1352相咬合;以及蜗杆齿轮1370,配置在所述齿轮壳体1380,与所述第3-2齿形部1362相咬合,与所述齿轮驱动电机1320相连接并进行旋转。
所述齿轮组件包括蜗杆齿轮1370,所述蜗杆齿轮1370结合在所述齿轮驱动电机并进行旋转,通过所述蜗杆齿轮1370的运转能够使运转噪音最小化。由于所述蜗杆齿轮1370维持与所述第三齿轮1360相咬合的状态,即使向所述门组件200施加外力,也能够防止门组件200未意图地移动。在代替所述蜗杆齿轮1370而使用小齿轮(pinion gear)的情况下,当沿着门组件200的横方向施加外力时,门组件200受到外力而容易地移动。
所述第一齿轮1340、第二齿轮1350以及第三齿轮1360的各齿形形成为小齿轮类型。
所述第一齿轮1340、第二齿轮1350以及第三齿轮1360对于前后方向垂直地配置。即,所述第一齿轮1340、第二齿轮1350以及第三齿轮1360与前面板210的前主体212平行地配置。
所述第一齿轮1340、第二齿轮1350以及第三齿轮1360的各转轴沿着前后方向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驱动电机1320的电机轴1321贯穿所述蜗杆齿轮1370。所述蜗杆齿轮1370的转轴与所述电机轴1321配置在同一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轴1321从正面或背面观察时沿着对角线配置。所述电机轴1321相对于水平方向形成夹角θ。
所述电机轴1321的方向和齿条1310的布置方向相交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轴1321的方向和齿条1310的布置方向形成为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所述第一齿轮1340设置在所述齿轮壳体1380,其一部分向所述齿轮壳体1380外侧凸出。向所述齿轮壳体1380外侧凸出的部分和所述齿条1310相咬合。
所述第一齿轮1340分别与齿条1310及第二齿轮1350相咬合。
所述第二齿轮1350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1340及第三齿轮1360相咬合。
所述第三齿轮1360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1350及蜗杆齿轮1370相咬合。
所述第一齿轮1340是其转轴沿着前后方向形成的小齿轮。
所述第一齿形部1341从正面或背面观察时配置为圆形。
第一齿形部1341及齿条齿形部1311相咬合的位置和第一齿形部1341及第2-1齿形部1351相咬合的位置彼此不同。第一齿形部1341、齿条1310的齿条齿形部1311以及第2-1齿形部1351均形成为相同的大小及形态的齿形。
第一齿形部1341、齿条1310的齿条齿形部1311及第2-1齿形部1351均形成为相同的小齿轮齿形。
所述第二齿轮1350及第三齿轮1360的转轴沿着前后方向形成,并形成为小齿轮类型。
与诸如第一齿轮1340配置有一个齿形的结构不同,所述第二齿轮1350及第三齿轮1360配置有彼此不同的两个齿形。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齿轮1350配置有第2-1齿形部1351及第2-2齿形部1352,第2-1齿形部1351及第2-2齿形部1352沿着第二齿轮1350的转轴方向(本实施例中为前后方向)排列。
即,第2-1齿形部1351及第2-2齿形部1352沿着前后方向排列。
第2-1齿形部1351及第2-2齿形部1352均形成为小齿轮类型的齿形,但是,第2-1齿形部1351及第2-2齿形部1352形成为彼此不同的齿形。
从正面观察时,第2-1齿形部1351及第2-2齿形部1352分别配置为直径不同的圆形。
第2-1齿形部1351及第2-2齿形部1352中的一个可以配置在前方侧,其余一个位于后方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2-1齿形部1351位于比第2-2齿形部1352更前方的位置。
第2-1齿形部1351与所述第一齿形部1341及第3-2齿形部1362位于同一平面上。
此外,由于所述第二齿轮1350维持与第一齿轮1340及第三齿轮1360同时咬合的状态,诸如所述第二齿轮1350的齿形也配置在所述第一齿轮1340及第三齿轮1360。利用如上所述的结构,所述第2-2齿形部1352、第一齿形部1341及第3-1齿形部1361为相同的规格。
在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二齿轮1350中,与第2-1齿形部1351的直径相比,第2-2齿形部1352的直径更大。通过使不同地配置第2-1齿形部1351及第2-2齿形部1352的直径,提供与第一齿轮1340及第三齿轮1360同时咬合的咬合结构。
当所述第一齿轮1340及第二齿轮1350处于咬合的状态时,所述第一齿轮1340位于比所述第2-2齿形部1352更前方侧的位置。这是因为,所述第2-1齿形部1351位于比第2-2齿形部1352更前方侧的位置。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第2-1齿形部1351及第2-2齿形部1352的前后方向布置相反也无妨。
在所述第二齿轮1350中,第2-1齿形部1351及第2-2齿形部1352形成为彼此不同的齿形。第2-1齿形部1351及第2-2齿形部1352均呈小齿轮形态的齿形。
所述第三齿轮1360包括第3-1齿形部1361及第3-2齿形部1362。第3-1齿形部1361及第3-2齿形部1362中的一个与所述蜗杆齿轮1370相咬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3-1齿形部1361及第3-2齿形部1362的直径不同地形成。例如,与蜗杆齿轮1370相咬合的第3-2齿形部1362的直径可以比第3-1齿形部1361更大地形成。
由于所述第3-2齿形部1362与蜗杆齿轮齿形部1371相咬合,在其直径形成为比第3-1齿形部1361更小的情况下,将可能会产生干涉。
所述第三齿轮1360的转轴沿着前后方向配置。
第3-1齿形部1361及第3-2齿形部1362沿着前后方向排列。第3-1齿形部1361位于比第3-2齿形部1362更后方的位置。
第3-1齿形部1361与第2-2齿形部1352位于同一平面上,第3-2齿形部1362与第2-1齿形部1351位于同一平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3-2齿形部1362与蜗杆齿轮1370相咬合,所述第3-2齿形部1362的齿形形成为小齿轮类型。
由于所述第3-1齿形部1361与所述第2-2齿形部1352相咬合,其形成为小齿轮齿形。
所述蜗杆齿轮1370的整体上的形状呈圆筒形,其转轴对于左右方向倾斜地配置。所述蜗杆齿轮1370在外周面形成有蜗杆齿轮齿形1371,并呈螺旋形态。
所述蜗杆齿轮1370的转轴沿着倾斜方向配置,并位于所述第三齿轮1360的下侧。
所述蜗杆齿轮1370与所述齿轮驱动电机1320的电机轴1321直接连接。所述齿轮驱动电机1320的电机轴1321贯穿所述蜗杆齿轮1370的旋转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驱动电机1320使用步进电机。
在所述齿轮壳体1380组装第一齿轮1340、第二齿轮1350、第三齿轮1360、蜗杆齿轮1370以及齿轮驱动电机1320。
所述齿轮壳体1380提供第一齿轮1340、第二齿轮1350以及第三齿轮1360的转轴。在所述齿轮壳体1380上形成的各凸柱1342组装第一齿轮1340、第二齿轮1350以及第三齿轮136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壳体1380包括第一齿轮壳体1381及第二齿轮壳体1382。
在第一齿轮壳体1381和第二齿轮壳体1382之间布置第一齿轮1340、第二齿轮1350、第三齿轮1360、蜗杆齿轮1370以及齿轮驱动电机1320。
在第一齿轮壳体1381及第二齿轮壳体1382中的一个凸出有提供第一齿轮1340、第二齿轮1350以及第三齿轮1360的转轴的各凸柱1342。所述凸柱1342从第一齿轮壳体1381向前方侧凸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壳体1381位于比第二齿轮壳体1382更后方的位置。所述第一齿轮壳体1381组装在固定板190前表面。
在所述齿轮组件1330的齿轮中,仅有所述第一齿轮1340向所述齿轮壳体1380外侧凸出。所述第一齿轮1340贯穿所述齿轮壳体1380的上表面,并且其一部分向外侧凸出。所述第一齿轮1340越向外侧凸出,所述齿轮壳体1380的上表面一部分将越呈开口。
向所述齿轮壳体1380外侧凸出的所述第一齿轮1340的第一齿形部1341与所述齿条1310的齿条齿形部1311相咬合。
由于齿轮壳体1380组装在箱体组件100侧的结构物,在所述齿轮驱动电机1320的运转时,第一齿轮1340在原位置进行旋转,与所述第一齿轮1340相咬合的所述齿条1310沿着左右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门滑动模块1300位于门组件200的中间高度。这与门组件200的重心相关联。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门组件200移动的齿轮驱动电机1320仅配置有一个,其优选地配置在与门组件200的重心相近的位置。
与此不同地,在门组件200的上侧或下侧布置门滑动模块1300的情况下,可以使仅有布置齿条的部分移动,而相反侧的部分不移动。这是因为本发明的门组件200的高度相较于宽度W1非常长而引起的问题。
在包括金属材质的前面板210的门组件200的下侧布置齿条的情况下,在齿轮驱动电机的驱动力的作用下,仅有门组件200的下侧进行移动,而在门组件200的自重的作用下,其上侧可能会不移动或较迟地移动。
当如上所述在门组件200的移动中发生延迟时,在门组件200的移动中可能会产生运转噪音,并可能会发生门组件200临时停止后再移动的现象。
本发明中,由于在对于门组件200的上下高度的中间部分布置齿条1310,仅需要将一个齿轮驱动电机1320进行运转,便能够使包括门组件200的上侧及下侧的全体均匀地移动。
<<侧移动组件>>
此外,本实施例的室内机可以还配置有侧移动组件1400,所述侧移动组件1400引导所述门组件200的左右滑动,并支撑所述门组件200的荷重。
所述侧移动组件1400配置在所述门组件200及所述箱体组件100,并引导所述门组件200的左右移动。
当门滑动模块1300运转时,侧移动组件1400引导门组件200的滑动移动。虽然仅利用所述门滑动模块1300的齿条1310及齿轮组件1330的运转便能够实现门组件200的滑动移动,但是在实现自然的滑动移动方面存在有局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移动组件1400分别配置在门组件200的上侧、中间以及下侧。
所述侧移动组件1400包括:顶轨道1410,配置在门组件200的上侧;中间轨道1420,配置在所述门组件200的中间;底轨道1430,配置在所述门组件200的下侧;顶支撑件1440,组装在所述门组件200,配置在所述门组件200的上侧,并搭设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上侧;底支撑件1450,组装在所述箱体组件100,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下侧,所述门组件200的下端搭设在所述底支撑件1450。
所述顶轨道1410、中间轨道1420以及底轨道1430均沿着左右方向配置。所述顶轨道1410、中间轨道1420以及底轨道1430配置在门组件200和箱体组件100之间。
所述顶轨1410包括:第一轨1412,沿着左右方向较长地延伸形成;第二轨1414,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以短于所述第一轨1412的长度形成;支承壳体1416,配置在所述第一轨1412和第二轨1414之间,与所述第一轨1412及第二轨1414分别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组装,在所述第二轨1414的移动时,通过轴承1415的滚动摩擦减小与所述第一轨1412及第二轨1414各个的摩擦。
所述支承壳体1416组装在所述第一轨1412,并可以沿着所述第一轨1412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轨1414组装在所述支承壳体1416,并可以沿着所述支承壳体1416的长度方向移动。
即,本发明是所述第二轨1414与支承壳体1416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组装,所述支承壳体1416与第一轨1412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组装的结构。
所述支承壳体1416以短于第一轨1412且长于第二轨1414的方式形成。所述支承壳体1416及第二轨1414仅可以在第一轨1412的长度内进行滑动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1412紧固固定在所述门组件200,所述第二轨1414紧固固定在所述箱体组件100侧的结构物。
由于长度长的所述第一轨1412固定在门组件200的背面,能够防止在门组件200的左右移动时向外部露出。
虽然长度短的所述第二轨1414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侧的结构物,但是由于不以所述第二轨1414的长度以上移动,其不向外部露出。
所述第二轨1414配置在要移动的方向侧的位置。如本实施例所述,在所述门组件200向左侧滑动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轨1414对于箱体组件100配置在左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轨1414以所述中心线Y为基准配置在左侧。所述第二轨1414优选地以所述中心线Y为基准以偏向一侧的方式配置。
所述中心线Y是对于所述门组件200的左右宽度W1位于中央并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虚拟的线。
由于支撑所述门组件200的荷重的第二轨1414以所述中心线Y为基准以偏向一侧的方式配置,能够在门组件200的移动时使因所述门组件200的移动引起的偏心最小化。
所述门组件200的移动距离优选为所述门组件200的左右宽度W1的小于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组件200以左右宽度的1/3以下移动。
所述中间轨1420及底轨1430的结构元件与所述顶轨1410的结构元件相同。
所述中间轨1420包括:第一轨1422,沿着左右方向较长地延伸形成;第二轨1424,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并以短于所述第一轨1422的长度形成;支承壳体1426,配置在所述第一轨1422和第二轨1424之间,与所述第一轨1422及第二轨1424分别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组装,在所述第二轨1424的移动时,通过轴承的滚动摩擦减小与所述第一轨1422及第二轨1424各个的摩擦。
所述底轨1430包括:第一轨1432,沿着左右方向较长地延伸形成;第二轨1434,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并以短于所述第一轨1432的长度形成;支承壳体1436,配置在所述第一轨1432和第二轨1434之间,与所述第一轨1432及第二轨1434分别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组装,在所述第二轨1434的移动时,通过轴承的滚动摩擦减小与所述第一轨1432及第二轨1434各个的摩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轨1410的第一轨1412固定在门组件200中的上面板模块1110的上侧背面,所述第二轨1414固定在远距离风扇盖16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轨1420的第一轨1422固定在门组件200中的下面板模块1120的上侧背面,所述第二轨1424固定在固定板190的上侧前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轨1430的第一轨1432固定在门组件200中的下面板模块1120的下侧背面,所述第二轨1434固定在固定板190的下侧前表面。
当利用所述门滑动模块1300使门组件200沿着左右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轨1414、1424、1434以支撑荷重的状态位于原位置,并仅有固定在门组件200的第一轨1412、1422、1432沿着左右方向移动。
顶支撑件1440将门组件200的荷重向所述箱体的上侧分散。底支撑件1450支撑所述门组件200的下侧,并在所述门组件200的左右滑动移动时减小摩擦。
所述顶支撑件1440在门组件200的移动时,也为了支撑所述门组件200的荷重而与顶轨1410进行组装。
所述顶支撑件1440包括:第一固定部1441,放置在所述箱体组件的上表面,并固定在所述箱体组件;第二固定部1442,从所述第一固定部1441弯折形成,以与所述门组件的背面呈对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一固定部1441及第二固定部1442弯折而形成,本实施例中形成90度的夹角。所述第一固定部1441水平地配置,所述第二固定部1442垂直地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1442以与门组件200的背面呈对向的方式配置,并固定在所述顶轨1410的第二轨1414。
所述第一固定部1441包括:顶层部1444,从所述第二固定部1442向箱体组件100侧凸出,并搭设在所述箱体组件100;顶卡止部1446,配置在所述顶层部1444,并与所述箱体组件100对于前后方向形成彼此卡止。
所述第二固定部1442沿着门组件200的左右方向较长地延伸。第二固定部1442可以紧贴在门组件200进行组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1442组装在门组件200侧的结构物,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1442紧固在第二轨1414。
在所述第二轨1414的后方布置所述第二固定部1442。
所述顶层部1444及第二固定部1442一体地进行制作。可以将一个板进行弯折来制作所述第二固定部1442及顶层部1444。
所述顶层部1444从第二固定部1442向后方侧凸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层部1444从所述第二固定部1442的上侧边缘向后方侧凸出。
所述顶层部1444可以固定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上侧。
当门组件200的左右移动时,顶层部1444及第二轨1414位于原位置,而仅有第一轨1412及门组件200沿着左右方向进行相对移动。
所述顶卡止部1446沿着左右方向形成,并沿着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前后方向形成卡止。
顶卡止部1446从顶层部1444向下侧凸出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顶卡止部1446呈朝向下侧凹入的槽的形态,并沿着所述顶层部1444的长度方向较长地延伸。顶卡止部1446形成有朝向上侧呈开口的卡止部槽1446a,所述卡止部槽1446a沿着左右方向较长地延伸。
所述顶层部1444包括:第一顶层部1444a,对于所述顶卡止部1446位于前方侧;第二顶层部1444b,对于所述顶卡止部1446位于后方侧。
在所述第一顶层部1444a和第二顶层部1444b之间布置所述顶卡止部1446。
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上侧配置顶支撑件安装部(未图示),所述顶卡止部1446插入到所述顶支撑件安装部,所述顶支撑件安装部与所述顶卡止部1446形成彼此卡止。
所述底支撑件1450固定在箱体组件100侧的结构物,支撑门组件200的下端,并在所述门组件200的移动时使摩擦最小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支撑件1450与固定板190相结合。所述固定板190是固定在箱体组件100的结构物,在本实施例中,门滑动模块130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90。
所述底支撑件1450结合在固定板190的下侧,并插入到所述底座130上形成的支撑槽131而布置。在所述支撑槽131插入所述底支撑件1450的下端1482。
由于所述底支撑件1450的下端1482插入到支撑槽131,能够防止所述底支撑件1450向门组件200外侧露出。即使在所述门组件200的运转时,所述底支撑件1450也不会露出于用户的视野。
向所述支撑槽131外侧露出的底支撑件1450被门组件200隐藏。所述支撑槽131从所述底座130的上表面132向下侧凹入地形成。所述支撑槽131沿着左右方向较长地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131以从所述中心线Y偏向一侧(本实施例中为左侧)的方式配置。
所述底支撑件1450包括:底支撑件主体1460,配置在门组件200和箱体组件100之间,与所述门组件200的背面平行地配置,并组装在所述箱体侧的结构物(本实施例中为固定板190);底支撑件卡止部1454,配置在所述底支撑件主体1460,与所述固定板190形成彼此卡止;底轮1456,配置在所述底支撑件主体1460,所述门组件200的下端放置在所述底轮1456以支撑所述门组件200,与所述底支撑件主体1460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传感器安装部1458,配置在所述底支撑件主体1460,用于感测所述门组件200的移动位置的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1458。
所述底支撑件主体1460包括:支撑板1470,组装在所述箱体侧的结构物(本实施例中为固定板190);支撑主体1480,结合在所述支撑板1470,所述底轮1456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148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1470由将金属材质的板进行弯折而制作,所述支撑主体1480将合成树脂进行射出而制作。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将支撑板1470及支撑主体1480都以射出成型方式进行制作。只是,在此情况下,将无法避免其强度降低。由于所述底支撑件1450需要支撑门组件200的荷重,在将全体由合成树脂进行制作的情况下,将可能会因强度降低而发生损坏或弯曲变形。
尤其是,由于门组件200呈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结构,而不是通过旋转进行开放,所述底支撑件1450需要始终支撑门组件200的荷重。
并且,在将底支撑件1450全体由金属材质进行制作的情况下,在制作支撑轮1456的安装结构及传感器安装部1458的安装结构时存在有困难。
在本实施例中,底支撑件主体1460位于固定板190的后方。底支撑件主体1460紧固固定在固定板190的背面。
所述支撑板1470包括:支撑板主体1472,紧贴在作为箱体侧的结构物的固定板190;底支撑件卡止部1454,形成在所述支撑板主体1472,朝向所述固定板190弯折,并与所述固定板190对于左右方向形成彼此卡止;支撑主体安装部1474,所述支撑板主体1472上形成的所述支撑主体1480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安装部1474。
所述支撑板1470与固定板190平行地配置,并紧固在固定板190。在所述支撑板1470配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板190进行紧固的多个紧固孔1471。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板1470形成有底支撑件卡止部1454。所述底支撑件卡止部1454由将支撑板1470进行弯折而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底支撑件卡止部1454紧贴在固定板190的左侧面及右侧面。底支撑件卡止部1454朝向固定板190弯折。底支撑件卡止部1454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并与所述固定板190对于左右方向形成彼此卡止。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底支撑件卡止部1454也可以形成在支撑主体1480。
所述固定板190形成有供所述底支撑件主体1460夹紧的固定板插入部191。
所述固定板插入部191从固定板190向后方侧弯折形成。所述固定板插入部191的上侧面被堵住,下侧及左右侧开放。在所述固定板插入部191和固定板190背面之间形成有间隙192。
由此,底支撑件主体1460可以从所述固定板插入部191的下侧插入。在本实施例中,底支撑件主体1460的上端插入到所述间隙192,固定板插入部191限制所述底支撑件主体1460的上侧移动。
当所述底支撑件主体1460组装在固定板190时,所述固定板插入部191及底支撑件卡止部1454限制所述底支撑件主体1460的安装位置。因此,当所述底支撑件主体1460插入到固定板插入部191时,固定板190及底支撑件主体1460上形成的各紧固孔1471以能够紧固的方式进行对齐。
所述支撑主体安装部1474由将所述支撑板主体1472进行弯折而形成。在支撑主体安装部1474组装所述支撑主体1480。
所述支撑主体安装部1474从支撑板主体1472向后方侧弯折,并确保所述支撑主体1480的安装空间。
所述支撑主体1480优选地位于比门组件200更后方侧的位置,并在所述门组件200的下侧布置所述底轮1456。
在所述支撑主体1480设置有至少两个底轮1456。为此,支撑主体1480沿着左右方向较长地形成,所述底轮1456沿着左右方向排列。
此外,在所述固定板190上侧也配置有多个顶轮1459。所述顶轮1459能够支撑沿着左右方向移动的面板模块1100(本实施例中为下面板模块1120)。利用所述顶轮1459及底轮1456能够分散门组件200的荷重。所述顶轮1459及底轮1456减小侧移动组件1400的负荷。
所述支撑主体1480包括:轨插入部1486,向后方侧凹入地形成,门组件200的下端轨206插入到所述轨插入部1486;转轴孔1481,所述底轮1456的轮轴1483插入到所述转轴孔1481。
轨插入部1486沿着左右方向形成。所述轨插入部1486位于比底轮1456更后方侧的位置。从正面观察时,所述底轮1456的上端与轨插入部1486相重叠。
所述底轮1456的上端位于比所述轨插入部1486的上端1486a更低且比所述轨插入部1486的下端1486b更高的位置。
所述转轴孔1481位于比所述轨插入部1486的下端1486b更低的位置。
所述门组件206的下端轨206插入到所述轨插入部1486,并支撑于所述底轮1456的上端。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使门组件200和底支撑件1450之间的间隔最小化
当门组件200和底支撑件1450的前后方向距离变远时,向所述底支撑件1450施加的荷重将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使门组件200和底支撑件1450的前后方向的隔开距离最小化,据此能够使向底轮施加的荷重最小化,并还能够使向所述底支撑件1450施加的荷重最小化。
所述底轮1456从正面观察时形成为圆形,并沿着外周面形成有轮槽1456a。所述下端轨206放置在所述轮槽1456a。
本发明还包括配置在所述底轮1456并沿着前后方向凸出的转轴145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1457从底轮1456向后方侧凸出。所述转轴1457和底轮1456一体地进行制作。
所述轮轴1483贯穿所述转轴1457。所述底轮1456可以组装在所述轮轴1483的状态进行旋转。所述轮轴1483贯穿所述底轮1456及转轴1457,并贯穿支撑主体1480的转轴孔1481进行设置。
在所述支撑主体1480的后方侧配置有与所述轮轴1483进行紧固的轴固定构件1485。所述支撑主体1480形成有从后方侧向前方侧凹入地形成的轴固定构件槽1484。
所述轮轴1483贯穿所述支撑主体1480并固定在轴固定构件1485,所述底轮1456可以被所述轮轴1483贯穿的状态进行旋转。
所述传感器安装部1458配置在支撑主体1480,本实施例中以贯穿所述支撑主体1480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1458配置有门感测传感器207。
所述门感测传感器207感测门组件200的滑动移动距离。在所述门组件200配置有所述位置感测因子208。
所述位置感测因子208与所述门感测传感器207对应。所述位置感测因子208配置在门组件200的背面,具体而言设置在下面板模块1120的背面。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感测门组件200的左右移动距离而使用孔传感器及永久磁铁。因此,所述门感测传感器207使用孔传感器,所述位置感测因子208使用永久磁铁。
所述门感测传感器207在箱体组件100侧配置有两个,所述位置感测因子208在门组件200侧配置有一个。
多个门感测传感器207沿着横方向进行配置。一个配置在箱体组件100的左侧边缘,其余一个配置在中心线Y左侧。
将配置在所述中心线Y左侧的门感测传感器定义为第一门感测传感器207-1,将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100的边缘的门感测传感器定义为第二门感测传感器207-2。
在所述第一门感测传感器207-1感测所述位置感测因子208的情况下,将判断为门组件200关闭。在所述第二门感测传感器207-2感测所述位置感测因子208的情况下,将判断为所述门组件200开启。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作为所述门感测传感器使用光电传感器,并且作为位置感测因子使用门组件上配置的筋。在所述筋切断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光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所述门组件的左右移动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组件200移动140mm。由此,在所述门组件200的滑动移动时,所述门组件200的左侧向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左侧面外侧凸出140mm。即使所述门组件200进行滑动移动,所述门组件200的中心线Y也将位于所述箱体组件100的宽度内。
尤其是,在所述门组件200的滑动移动时,对于所述门组件200的左右宽度的中心线Y位于固定板190的左右宽度W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线Y位于所述固定板190的左右宽度W2的中间。
所述固定板190的中心线X是对于左右宽度W2位于中央,并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虚拟的线。
在所述门组件200的滑动移动时,所述门组件200的中心线Y可以与固定板190的中心线X相一致。
由于在所述固定板190结合中间轨1420及底轨1430,所述固定板190通过中间轨1420及底轨1430来支撑门组件200的荷重。
当所述门组件200滑动移动而使所述中心线Y位于所述固定板190的中心线X时,能够使因门组件200引起的左右方向偏心最小化。
<<相机模块的结构元件>>
所述相机模块1900配置在门组件200(本实施例中为上面板模块1110)并选择性地运转。相机模块1900仅在运转时向门组件200外侧露出,在不运转时隐藏在门组件200内部。
所述相机模块1900包括:相机模块壳体1910,配置在门组件200,形成有朝向上侧呈开口的相机开口部1911;相机1950,配置在所述相机模块壳体1910,对于所述相机模块壳体1910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并通过所述相机开口部1911选择性地露出;相机主体1920,配置在所述相机模块壳体1910,所述相机1950配置在所述相机主体1920;相机控制部1930,配置在所述相机主体1920,与所述相机1950进行电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相机1950;相机移动模块1960,配置在所述相机模块壳体1910,使设置有所述相机1950的相机主体1920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所述相机模块壳体1910可以是上面板模块1110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相机模块壳体1910与上面板模块1110额外地进行制作,并配置在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的上侧。
所述相机模块壳体1910覆盖面板上开口部203。所述相机模块壳体1910的顶壁1912位于前面板210的内侧,并遮蔽所述面板上开口部203。
在所述相机模块壳体1910的顶壁1911形成有所述相机开口部1911。所述相机开口部1911沿着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相机模块壳体1910的顶壁1912。
所述相机模块壳体1910包括:壳体顶壁1912,形成有所述相机开口部1911,形成门组件200的上侧面;壳体左壁1913,从所述壳体顶壁1912向下侧延伸,并紧贴在所述前面板210的左侧面;壳体右壁1914,从所述壳体顶壁1912向下侧延伸,并紧贴在所述前面板210的右侧面;壳体内壁1915,从所述壳体顶壁1912向下侧延伸,并将所述壳体左壁1913及壳体右壁1914相连接。
所述壳体左壁1913紧贴在所述前面板210的第一前面板侧部214内侧面。所述壳体右壁1914紧贴在所述前面板210的第二前面板侧部216内侧面。
所述壳体左壁1913及壳体右壁1914沿着前后方向配置。所述壳体左壁1913及壳体右壁1914以彼此对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壳体内壁1915沿着左右方向配置,并位于所述门盖组件1200的上侧。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内壁1915配置在门盖顶壁1114的上侧。
即,以所述上面板模块1110的门盖顶壁1114为基准,在上侧配置有壳体内壁1915,在下侧布置门盖壳体1220。
壳体内壁1915的下侧端以与所述门盖顶壁1114对应的形状进行制作。
从正面观察时,由于所述门盖顶壁1114以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弧形状形成,从正面观察时,所述壳体内壁1915的下侧端1916也形成为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弧形状。
由于所述壳体内壁1915的下侧端1916形成为向上侧凹入的弧形状,能够使所述相机模块壳体1910的安装空间最小化。
所述相机主体1920设置在相机模块壳体1910。
所述相机主体1920可以配置在相机模块壳体1910的前方或后方。所述相机主体1920可以利用所述相机移动模块1960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在所述相机主体1920设置有所述相机1950。在本实施例中,与所述相机主体1920的上端相比,所述相机1950的上端更高地配置。
在所述相机移动模块1960的运转时,所述相机主体1920位于顶壁1912的下侧,所述相机1950向所述顶壁1912外侧露出。
所述相机主体1920的上端1921紧贴在所述顶壁1912的底面,所述顶壁1912兼起到限制所述相机主体1920的上升的止动件的功能。
所述相机主体1920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相机控制部1930的相机控制安装部1922。
将所述前面板210上形成的正面吐出口201的中心和显示器开口部202的中心相连接的虚拟的中心轴C垂直地配置。
在所述中心轴C上布置所述相机模块1900的相机1950。
所述相机控制安装部1922以从中心轴C向左侧或右侧偏向的方式配置。
此外,相机主体1920的下侧端1926也与所述壳体内壁1915的下侧端1916相同地,从正面观察时,其形成为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弧形状。
由于所述相机主体1920的下侧端1926形成为向上侧凹入的弧形状,在沿着上下方向移动时,能够防止与所述门盖顶壁1114的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相机主体1920下侧端1926的曲率半径与所述壳体内壁1915下侧端1916曲率半径相同。
当所述相机主体1920向下侧移动时,其支撑于所述门盖顶壁1114,并可以使其移动被限制。所述门盖顶壁1114提供用于限制所述相机主体1920的移动的止动件的功能。
所述相机1950配置在相机主体1920,并向所述相机主体1920的上侧凸出。所述相机1950利用相机移动模块1960的运转而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并可以贯穿所述相机开口部1911并向所述门组件200外侧露出。
当不使用所述相机1950时,向所述相机开口部1911下侧移动,并从用户的视线隐藏。
所述相机开口部1911及相机1950位于中心轴C上,并可以沿着所述中心轴C方向移动。
所述相机1950的上侧面1951可以覆盖所述相机开口部1911。在不运转时,所述相机1950的上侧面1951与所述相机模块壳体1910的上侧面(本实施例中为顶壁1912)形成连续的平面。
所述相机移动模块1960是用于使所述相机主体1920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结构元件。
所述相机移动模块1960包括:相机移动齿条1962,配置在所述相机主体1920,并沿着所述相机1950的移动方向较长地延伸配置;相机齿轮1964,与所述相机齿条1962相咬合;相机移动电机1966,配置在所述门组件200上固定的结构物,并向所述相机移动齿轮1964提供旋转力。
所述相机移动齿条1962形成有多个齿形,所述各齿形沿着上下方向排列。所述相机移动齿条1962沿着上下方向较长地延伸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相机齿轮1964为小齿轮。所述相机齿轮1964结合在相机移动电机1966的电机轴1967。
在所述相机移动电机1966的运转时,所述相机齿轮1964在原位置进行旋转,所述相机移动齿条1962以与相机齿轮1964相咬合的状态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使相机主体1920的左右部分均匀地上升,所述相机移动齿条1962分别配置在中心轴C的左侧及右侧。
将配置在所述中心轴C的左侧的相机移动齿条1962定义为第一相机移动齿条1962a,将配置在右侧的相机移动齿条1962定义为第二相机移动齿条1962b。由于其仅在布置上存在有区别,而两者具有相同的结构元件,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将配置在所述中心轴C的左侧的相机移动齿轮1964定义为第一相机移动齿轮1964a,将配置在右侧的相机移动齿轮1964定义为第二相机移动齿轮1964b。由于其仅在布置上存在有区别,而两者具有相同的结构元件,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相机移动齿轮1964a及第二相机移动齿轮1964b的转轴沿着左右方向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一个相机移动电机1966使第一相机移动齿轮1964a及第二相机移动齿轮1964b进行旋转。为此,配置有结合第一相机移动齿轮1964a及第二相机移动齿轮1964b的移动齿轮轴1965。
在所述移动齿轮轴1965的左侧组装第一相机移动齿轮1964a,在右侧组装第二相机移动齿轮1964b。
移动齿轮轴1965水平地配置。在本实施例中,移动齿轮轴1965的转轴和相机移动电机1966的电机轴1967以呈一列的方式配置。
所述相机移动电机1966设置在箱体组件100侧上固定的结构物。在本实施例中,相机移动电机1966固定在相机模块壳体1910。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相机移动电机1966可以固定在构成门组件200的上面板模块1110或前面板210等结构物。
与此同时,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将相机移动电机1966及相机移动齿条1962的安装位置相反地进行置换也无妨。
为使沿着左右方向较长地配置的相机主体1920的两端均匀地上升,
所述第一相机移动齿条1962a及第二相机移动齿条1962b以中心轴C为基准呈左右对称。并且,第一相机移动齿轮1964a及第二相机移动齿轮1964b也以中心轴C为基准呈左右对称。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例,而是可以由彼此不同的多样的形态实现,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变更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也可以实施为其他具体的形态。因此,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上均为例示性而并非限定性的。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箱体组件 200:门组件
300:近距离风扇组件 400:远距离风扇组件
500:热交换组件 600:过滤器组件
1000:箱体组件 1100:面板模块
1200:门盖组件 1300:门滑动模块
1400:侧移动组件 1500:显示器模块
1600:门盖移动模块 1700:门壳体移动模块
1800:线缆引导件 1900:相机模块。
Claims (1)
1.一种空调设备的室内机,其中,包括:
箱体组件;
门组件,配置在所述箱体组件的前方,覆盖所述箱体组件的前表面;以及
门组件移动部,配置在所述门组件和所述箱体组件之间,使所述门组件相对于所述箱体组件左右方向移动或引导所述门组件相对于所述箱体组件左右方向移动,
所述门组件移动部包括:
第一轨,固定在所述门组件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形成;
第二轨,固定在所述箱体组件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以短于所述第一轨的长度形成;以及
支承壳体,配置在所述第一轨和所述第二轨之间,与所述第一轨及所述第二轨分别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组装,通过滚动摩擦减小与所述第一轨或所述第二轨进行相对移动时的摩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80030777A KR102053125B1 (ko) | 2018-03-16 | 2018-03-16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KR10-2018-0030777 | 2018-03-16 | ||
KR20190024951 | 2019-03-04 | ||
KR10-2019-0024951 | 2019-03-04 | ||
PCT/KR2019/003020 WO2019177413A1 (ko) | 2018-03-16 | 2019-03-15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CN201980019342.9A CN111868444B (zh) | 2018-03-16 | 2019-03-15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19342.9A Division CN111868444B (zh) | 2018-03-16 | 2019-03-15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83205A true CN114383205A (zh) | 2022-04-22 |
Family
ID=67908279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92649.5A Pending CN114383206A (zh) | 2018-03-16 | 2019-03-15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CN201980019342.9A Active CN111868444B (zh) | 2018-03-16 | 2019-03-15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CN202210093195.3A Active CN114383207B (zh) | 2018-03-16 | 2019-03-15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CN202210092615.6A Pending CN114383205A (zh) | 2018-03-16 | 2019-03-15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CN202210093269.3A Active CN114413339B (zh) | 2018-03-16 | 2019-03-15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92649.5A Pending CN114383206A (zh) | 2018-03-16 | 2019-03-15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CN201980019342.9A Active CN111868444B (zh) | 2018-03-16 | 2019-03-15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CN202210093195.3A Active CN114383207B (zh) | 2018-03-16 | 2019-03-15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93269.3A Active CN114413339B (zh) | 2018-03-16 | 2019-03-15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71178B2 (zh) |
CN (5) | CN114383206A (zh) |
WO (1) | WO201917741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26176A (zh) * | 2019-11-08 | 2020-01-24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10701678A (zh) * | 2019-11-08 | 2020-01-17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10701676A (zh) * | 2019-11-08 | 2020-01-17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US20240125486A1 (en) * | 2021-02-08 | 2024-04-18 |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 Air conditioner |
CN112747444A (zh) * | 2021-02-18 | 2021-05-0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进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2963956A (zh) * | 2021-03-22 | 2021-06-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面板及包含其的空调 |
CN114322096B (zh) * | 2021-12-20 | 2024-06-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立式空调的前面板总成及立式空调 |
CN114811741B (zh) * | 2022-05-13 | 2024-01-19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重心高度与支撑面半径的设计方法、结构及空调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07931A (zh) * | 2011-08-01 | 2013-02-06 | 上海博途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双轨式滑动轨道 |
CN103807991A (zh) * | 2014-02-11 | 2014-05-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开关门驱动装置 |
CN203748961U (zh) * | 2013-12-04 | 2014-08-06 | 三千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滚珠滑轨的珠孔结构 |
CN205860408U (zh) * | 2016-06-24 | 2017-01-04 |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滑动门结构 |
CN206231946U (zh) * | 2016-12-05 | 2017-06-09 | 辛文芬 | 一种滑槽轨道 |
US20170176026A1 (en) * | 2014-02-11 | 2017-06-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ir condition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210234A (ja) | 1984-04-11 | 1984-11-2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温風暖房機 |
JP2626709B2 (ja) | 1987-10-08 | 1997-07-02 |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 スラリー材の含水量測定方法 |
CA2076477C (en) | 1992-08-21 | 1995-11-07 | Jean-Pierre Gingras | Door closure for refrigeration housing |
JP2902603B2 (ja) * | 1995-12-14 | 1999-06-07 |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吐出口開閉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
JPH1096534A (ja) * | 1996-09-25 | 1998-04-14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一体形空気調和機 |
CN1247265A (zh) * | 1998-09-08 | 2000-03-15 | 罗东升 | 推拉门窗 |
JP2000308550A (ja) | 1999-04-27 | 2000-11-07 | Infinix:Kk | 展示ケースの扉開閉装置 |
CN2432826Y (zh) * | 2000-08-03 | 2001-06-06 | 翁国展 | 抽屉滑轨卡止结构 |
BRPI0418587A (pt) | 2004-03-04 | 2007-06-26 | Lg Electronics Inc | unidade interna de um ar condicionado |
JP4562546B2 (ja) | 2005-02-21 | 2010-10-13 |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 展示ケース |
KR101269461B1 (ko) * | 2005-10-24 | 2013-05-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KR20070044164A (ko) * | 2005-10-24 | 2007-04-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KR100725739B1 (ko) * | 2005-10-25 | 2007-06-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KR100749765B1 (ko) | 2005-10-25 | 2007-08-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KR20070047102A (ko) | 2005-11-01 | 2007-05-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제습기 |
KR100768168B1 (ko) | 2006-08-24 | 2007-10-17 |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 서랍식도어를 갖는 김치저장고의 디스플레이부 구조 |
CN100535536C (zh) * | 2006-08-31 | 2009-09-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带有排气口滑动门的柜式空调器 |
KR100805365B1 (ko) | 2007-02-22 | 2008-02-20 | (주) 이엔이씨 | 난간형 이중 슬라이딩 자동도어 |
KR100863310B1 (ko) * | 2007-04-13 | 2008-10-15 |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 에어컨의 프론트 패널 개폐 장치 |
KR20090000506U (ko) * | 2007-07-13 | 2009-01-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US10612813B2 (en) | 2007-10-12 | 2020-04-07 | Metropolitan Air Technology | Motorized gear and coupling system |
KR101484037B1 (ko) * | 2007-11-07 | 2015-01-1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KR20090084474A (ko) | 2008-02-01 | 2009-08-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CN201206883Y (zh) * | 2008-03-10 | 2009-03-11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面板的安装结构 |
EP2208941A3 (en) * | 2009-01-15 | 2014-08-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ir conditioner |
CN201439968U (zh) | 2009-06-01 | 2010-04-21 | 海尔集团公司 | 一种空调器 |
KR101639435B1 (ko) | 2009-10-13 | 2016-07-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CN102954534B (zh) | 2011-08-19 | 2015-04-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 |
CN102997339B (zh) * | 2011-09-08 | 2015-09-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2997387B (zh) * | 2011-09-09 | 2015-05-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
CN102778014A (zh) * | 2012-07-17 | 2012-11-14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面板机构、立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装置 |
CN202792429U (zh) * | 2012-07-18 | 2013-03-13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落地式空调及其室内机出风口的开关门结构 |
JP6116840B2 (ja) | 2012-09-14 | 2017-04-19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KR20140067310A (ko) | 2012-11-26 | 2014-06-05 | 헵시바주식회사 | 수위조절형 응축수 증발장치가 구비된 정온유지장치 |
CN104101071B (zh) * | 2013-04-09 | 2017-03-08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出风口上的自动门 |
KR101588126B1 (ko) | 2014-07-09 | 2016-01-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제습기 |
CN204084627U (zh) * | 2014-07-30 | 2015-01-07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落地式空调器 |
CN104197414B (zh) * | 2014-08-27 | 2016-10-19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DE202014105142U1 (de) * | 2014-10-28 | 2016-01-29 | Grass Gmbh | Vorrichtung zur Führung eines Schubelements, Schubelement und Möbel |
CN204370956U (zh) * | 2014-11-20 | 2015-06-03 | 王胜利 | 可变轨移门装置 |
CN204354764U (zh) | 2014-12-23 | 2015-05-27 | 宁波精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风门执行器 |
CN204629755U (zh) * | 2015-04-29 | 2015-09-0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204587836U (zh) * | 2015-04-30 | 2015-08-26 | 聂兴营 | 一种伸缩式货架 |
CN104896586B (zh) * | 2015-05-26 | 2018-08-1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N105091102B (zh) | 2015-07-30 | 2019-05-0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 |
US10578319B2 (en) * | 2015-10-01 | 2020-03-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ir conditioner |
CN105180402B (zh) * | 2015-10-09 | 2018-03-30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器的机壳以及空调器 |
CN105423525A (zh) * | 2015-12-14 | 2016-03-2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205717526U (zh) * | 2016-03-31 | 2016-11-2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 |
CN106016666A (zh) | 2016-06-27 | 2016-10-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进风口防护系统 |
CN206073266U (zh) * | 2016-08-24 | 2017-04-05 |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滑动门部件 |
JP6714476B2 (ja) * | 2016-09-07 | 2020-06-24 | 新晃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エアフィルター取付装置 |
CN106196308B (zh) * | 2016-09-26 | 2021-08-31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15046304B (zh) | 2017-01-04 | 2023-11-28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齿条和空调柜机 |
CN106594878B (zh) * | 2017-01-04 | 2022-06-24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 |
CN107084442B (zh) * | 2017-06-30 | 2023-01-24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CN107525147B (zh) * | 2017-08-31 | 2023-10-3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
US12055308B2 (en) * | 2018-03-07 | 2024-08-06 | Lg Electronics Inc. | Air conditioner |
KR102661384B1 (ko) * | 2018-03-07 | 2024-04-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KR102696447B1 (ko) * | 2018-03-07 | 2024-08-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US11971070B2 (en) * | 2018-03-16 | 2024-04-30 | Lg Electronics Inc. | Indoor unit for an air conditioner |
KR102610034B1 (ko) * | 2019-03-28 | 2023-12-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
2019
- 2019-03-15 CN CN202210092649.5A patent/CN114383206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3-15 US US16/981,248 patent/US11971178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3-15 WO PCT/KR2019/003020 patent/WO2019177413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3-15 CN CN201980019342.9A patent/CN111868444B/zh active Active
- 2019-03-15 CN CN202210093195.3A patent/CN114383207B/zh active Active
- 2019-03-15 CN CN202210092615.6A patent/CN114383205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3-15 CN CN202210093269.3A patent/CN1144133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07931A (zh) * | 2011-08-01 | 2013-02-06 | 上海博途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双轨式滑动轨道 |
CN203748961U (zh) * | 2013-12-04 | 2014-08-06 | 三千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滚珠滑轨的珠孔结构 |
CN103807991A (zh) * | 2014-02-11 | 2014-05-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开关门驱动装置 |
US20170176026A1 (en) * | 2014-02-11 | 2017-06-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ir conditioner |
CN205860408U (zh) * | 2016-06-24 | 2017-01-04 |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滑动门结构 |
CN206231946U (zh) * | 2016-12-05 | 2017-06-09 | 辛文芬 | 一种滑槽轨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68444B (zh) | 2022-02-18 |
CN114413339A (zh) | 2022-04-29 |
CN114383207B (zh) | 2024-03-29 |
CN114383206A (zh) | 2022-04-22 |
US11971178B2 (en) | 2024-04-30 |
WO2019177413A1 (ko) | 2019-09-19 |
CN111868444A (zh) | 2020-10-30 |
US20210025599A1 (en) | 2021-01-28 |
CN114383207A (zh) | 2022-04-22 |
CN114413339B (zh) | 2023-1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68444B (zh) |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 |
CN111819396B (zh) | 空调的室内机 | |
CN101210729B (zh) | 空调机 | |
US6925831B2 (en) | Unit type air conditioner | |
JP2005083742A (ja) | 空調機の室内機 | |
KR20090043232A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2282399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CN101737922B (zh) | 空调机 | |
KR102643576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KR20240063075A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KR20210058234A (ko) | 기계실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 |
EP1950502A1 (en) | Air conditioner with actuating means for movable front panel to enable opening/closing of the air inlet | |
KR102220561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KR20210079899A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2282398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WO2006071070A2 (en) |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
EP1816403B1 (en) |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 |
CN110239306A (zh)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
CN110701678A (zh) | 空调室内机 | |
KR102256127B1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CN216347013U (zh) | 空调柜机的壳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 |
CN216143967U (zh) | 室内机面板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 |
CN21271998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271997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KR20060098262A (ko) | 공기조화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