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2169A - 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2169A
CN114382169A CN202111573605.6A CN202111573605A CN114382169A CN 114382169 A CN114382169 A CN 114382169A CN 202111573605 A CN202111573605 A CN 202111573605A CN 114382169 A CN114382169 A CN 114382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loor slab
prefabricated
cast
vertica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36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大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5736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21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2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21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6Structures made from masses, e.g. of concrete,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making use of additional elements, such as permanent forms, substructures to be coated with load-bearing material
    • E04B1/161Structures made from masses, e.g. of concrete,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making use of additional elements, such as permanent forms, substructures to be coated with load-bearing material wi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labs, both being partially cast in situ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24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preventing damage to building parts or finishing work during construction
    • E04G21/26Strutting means for wall parts; Supports or the like, e.g. for holding in position prefabricated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5/00Shores or struts; Cho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5/00Shores or struts; Chocks
    • E04G25/02Shores or struts; Chocks non-telescopi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5/00Shores or struts; Chocks
    • E04G2025/003Supports therefor, e.g. tripo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5/00Shores or struts; Chocks
    • E04G2025/006Heads therefor, e.g. pivo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在步骤S1后通过步骤S2用多套下层支撑装置限制上层楼板的叠合楼板预制部分的位移,并在步骤S3进行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吊装后,通过步骤S4用上层支撑装置以叠合楼板预制部分作为稳定的支点,对上层预制竖向构件提供有效的侧向支撑及抗倾覆支撑,使得步骤S5和步骤S6能够在上层预制竖向构件处于稳定状态的条件下进行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以避免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后浇连接段的混凝土和上层楼板的现浇部分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有助于提高建筑的结构强度,并且,能够缩短施工周期。

Description

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预制件施工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工民建领域大力发展,预制柱和预制墙等预制竖向构件在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中也得到普遍的运用。
如图1所示,当前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在施工时,在下层楼板和下层竖向构件2施工完成后,需要先将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吊装到下层竖向构件2的顶面,并在为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安装稳定的斜支撑也即图中的上撑杆8后,再浇筑混凝土以将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与下层竖向构件2结合成一体。
现有技术中,对于上层楼板4采用叠合楼板的情况,在叠合楼板的预制部分安装完成后,通过先浇筑叠合楼板的现浇部分,再在上层楼板4上安装图中的上撑杆8的方式,为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提供稳定的斜支撑,以避免上层楼板4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也即叠合楼板的预制部分无法为上撑杆8提供可靠的支点;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由于需要先完成上层楼板4的混凝土浇筑,等待混凝土的强度达标后,再安装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斜支撑也即图中的上撑杆8,导致: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施工周期长,影响建筑的施工速度,并且,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与下层竖向构件2之间的连接节点混凝土以及上层楼板4的现浇部分混凝土不能实现一体浇筑,影响建筑的结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完成下层楼板和下层竖向构件的施工,并安装上层楼板的叠合楼板预制部分和叠合楼板现浇部分模板,其中,所述上层楼板为所述下层楼板的上一层楼板;
步骤S2、在所述上层楼板与下层楼板之间安装多套下层支撑装置;其中,每一套下层支撑装置均由板底安装件和下层支撑结构组成,所述板底安装件固定在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的底面,下层支撑结构安装在所述板底安装件、下层楼板和下层竖向构件之间,以通过所述多套下层支撑装置限制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的位移;
步骤S3、将上层预制竖向构件吊装至所述下层竖向构件的顶面,以使得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底面与下层竖向构件的顶面之间形成后浇连接段,该后浇连接段的高度在所述上层楼板对应的梁柱节点所在的高度以上;其中,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底部设有支撑钢架,该支撑钢架的上部预埋固定于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预制混凝土部分中,该支撑钢架的下部从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底面伸出并坐落在所述下层竖向构件的顶面上;
其中,所述支撑钢架可以采用格构柱、型钢、钢管或其他形式的支撑结构;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与下层竖向构件在后浇连接段处完成搭接连接。
步骤S4、将上层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侧面与叠合楼板预制部分的桁架筋之间,使得所述上层支撑装置以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作为稳定的支点对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进行支撑,以为上层预制竖向构件提供有效的侧向支撑及抗倾覆支撑,使得上层预制竖向构件能够在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下述步骤S5和步骤S6的施工作业,以避免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其中,所述叠合楼板现浇部分模板预留有用于上层支撑装置穿过的过孔。
步骤S5、安装所述后浇连接段的连接段模板,使得该连接段模板与叠合楼板现浇部分模板连通;其中,连接段模板可以采用木模板、钢模板或者铝模板。
步骤S6、一次性浇筑所述后浇连接段的混凝土和所述上层楼板的现浇部分混凝土;
步骤S7、待步骤S6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目标强度后,拆除所述上层支撑装置、下层支撑装置、叠合楼板现浇部分模板和连接段模板。
从而,本发明能够实现后浇连接段的混凝土和上层楼板的现浇部分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有助于提高建筑的结构强度,并且,由于可以同时等待步骤S6所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目标强度,而无需在不同施工时间点分别等待浇连接段的混凝土和上层楼板的现浇部分混凝土达到目标强度,因而能够缩短施工周期。
优选的:参见图2,对于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和下层竖向构件为立柱的情况:
所述上层楼板对应的上层梁采用部分预制部分现浇梁;
所述步骤S1中,在安装所述上层梁的预制部分后,再安装所述上层楼板的叠合楼板预制部分;
所述步骤S4中,对应每一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安装有两套所述上层支撑装置,且该两套上层支撑装置在水平面方向上呈90°间隔分布;
所述步骤S5中,所述连接段模板还与所述上层梁的现浇部分模板连通;
所述步骤S6中,一次性浇筑所述后浇连接段的混凝土、所述上层楼板的现浇部分混凝土和所述上层梁的现浇部分混凝土。
优选的:参见图3,对于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和下层竖向构件为墙体的情况:
所述步骤S4中,对应每一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安装有至少两套所述上层支撑装置,全部所述上层支撑装置沿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水平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层支撑结构包含三根下撑杆,其中一根下撑杆连接在所述下层竖向构件的侧面与板底安装件之间,其余两根下撑杆连接在所述下层楼板与板底安装件之间,并且,所述三根下撑杆互不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以使得三根下撑杆在水平面上的支点呈三角形方位布置,参见图4,能够提高下层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参见图2、图3和图5,所述板底安装件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的底面,所述板底安装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至少一根板底螺栓;所述下撑杆为可以调节并锁定长度的伸缩杆,所述下撑杆的上端部设有下撑杆端孔,该下撑杆端孔与所述板底螺栓的杆部可旋转配合,所述下撑杆的下端部可旋转的安装有下安装座,该下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下层竖向构件的侧面或下层楼板上。从而,所述步骤S2中,通过调节下撑杆的长度,且对于板底安装件连接有多根板底螺栓的情况,还可通过选择与下撑杆连接的板底螺栓,能够在板底安装件处于不同水平位置、上下楼板之间的层高不同等情况下,均能够方便可靠的进行下层支撑结构的布设安装,具有适应性强、安装简单方便的优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层支撑装置包含两根上撑杆,该两根上撑杆均为可以调节并锁定长度的伸缩杆;所述上撑杆的上端部可旋转的安装有上安装座,该上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侧面上,所述上撑杆的下端部设有可开合的扣环,该扣环紧扣在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的桁架筋上;并且,所述两根上撑杆对应的两个上安装座处于同一条竖直线上。从而,通过该两根上撑杆能够稳定的对上层预制竖向构件进行斜支撑。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还通过调节所述上层支撑装置的两根上撑杆的伸缩长度,调整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竖直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6中,所述后浇连接段的混凝土强度大于所述下层竖向构件和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且在浇筑过程中,在灌注混凝土的同时,采用振捣棒伸入所述后浇连接段内进行振捣。并且,浇筑完成后,需保证用于灌注混凝土的入料口内留有一定量的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目标强度后,再切成入料口内的多余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在步骤S1后通过步骤S2用多套下层支撑装置限制上层楼板的叠合楼板预制部分的位移,并在步骤S3进行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吊装后,通过步骤S4用上层支撑装置以叠合楼板预制部分作为稳定的支点,对上层预制竖向构件提供有效的侧向支撑及抗倾覆支撑,使得步骤S5和步骤S6能够在上层预制竖向构件处于稳定状态的条件下进行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以避免上层预制竖向构件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后浇连接段的混凝土和上层楼板的现浇部分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有助于提高建筑的结构强度,并且,由于可以同时等待步骤S6所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目标强度,而无需在不同施工时间点分别等待浇连接段的混凝土和上层楼板的现浇部分混凝土达到目标强度,因而能够缩短施工周期。
第二,本发明采用三根下撑杆组成下层支撑结构,能够提高下层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第三,本发明所采用的下层支撑结构,能够在板底安装件处于不同水平位置、上下楼板之间的层高不同等情况下,均能够方便可靠的进行下层支撑结构的布设安装,具有适应性强、安装简单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建筑上层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竖向构件是立柱时,本发明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竖向构件是墙体时,本发明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三根下撑杆在水平面上的支点方位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板底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但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完成下层楼板1和下层竖向构件2的施工,并安装上层楼板4的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和叠合楼板现浇部分模板,其中,所述上层楼板4为所述下层楼板1的上一层楼板;
步骤S2、在所述上层楼板4与下层楼板1之间安装多套下层支撑装置;其中,每一套下层支撑装置均由板底安装件5和下层支撑结构组成,所述板底安装件5固定在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的底面4-1a,下层支撑结构安装在所述板底安装件5、下层楼板1和下层竖向构件2之间,以通过所述多套下层支撑装置限制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的位移;
步骤S3、将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吊装至所述下层竖向构件2的顶面,以使得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底面与下层竖向构件2的顶面之间形成后浇连接段S,该后浇连接段S的高度在所述上层楼板4对应的梁柱节点所在的高度以上;其中,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底部设有支撑钢架,该支撑钢架的上部预埋固定于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预制混凝土部分中,该支撑钢架的下部从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底面伸出并坐落在所述下层竖向构件2的顶面上;
其中,所述支撑钢架可以采用格构柱、型钢、钢管或其他形式的支撑结构;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与下层竖向构件2在后浇连接段S处完成搭接连接。
步骤S4、将上层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侧面3a与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的桁架筋4-1b之间,使得所述上层支撑装置以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作为稳定的支点对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进行支撑,以为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提供有效的侧向支撑及抗倾覆支撑,使得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能够在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下述步骤S5和步骤S6的施工作业,以避免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其中,所述叠合楼板现浇部分模板预留有用于上层支撑装置穿过的过孔。
步骤S5、安装所述后浇连接段S的连接段模板S1,使得该连接段模板S1与叠合楼板现浇部分模板连通;其中,连接段模板S1可以采用木模板、钢模板或者铝模板。
步骤S6、一次性浇筑所述后浇连接段S的混凝土和所述上层楼板4的现浇部分混凝土4-2;
步骤S7、待步骤S6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目标强度后,拆除所述上层支撑装置、下层支撑装置、叠合楼板现浇部分模板和连接段模板S1。
从而,本发明能够实现后浇连接段S的混凝土和上层楼板4的现浇部分混凝土4-2的一次性浇筑,有助于提高建筑的结构强度,并且,由于可以同时等待步骤S6所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目标强度,而无需在不同施工时间点分别等待浇连接段S的混凝土和上层楼板4的现浇部分混凝土4-2达到目标强度,因而能够缩短施工周期。
以上为本实施例一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该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优选的:参见图2,对于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和下层竖向构件2为立柱的情况:
所述上层楼板4对应的上层梁10采用部分预制部分现浇梁;
所述步骤S1中,在安装所述上层梁10的预制部分后,再安装所述上层楼板4的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
所述步骤S4中,对应每一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安装有两套所述上层支撑装置,且该两套上层支撑装置在水平面方向上呈90°间隔分布;
所述步骤S5中,所述连接段模板S1还与所述上层梁10的现浇部分模板连通;
所述步骤S6中,一次性浇筑所述后浇连接段S的混凝土、所述上层楼板4的现浇部分混凝土4-2和所述上层梁10的现浇部分混凝土。
优选的:参见图3,对于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和下层竖向构件2为墙体的情况:
所述步骤S4中,对应每一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安装有至少两套所述上层支撑装置,全部所述上层支撑装置沿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水平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下层支撑结构包含三根下撑杆6,其中一根下撑杆6连接在所述下层竖向构件2的侧面2a与板底安装件5之间,其余两根下撑杆6连接在所述下层楼板1与板底安装件5之间,并且,所述三根下撑杆6互不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以使得三根下撑杆6在水平面上的支点呈三角形方位布置,参见图4,能够提高下层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以上为本实施例二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该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优选的:参见图2、图3和图5,所述板底安装件5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的底面4-1a,所述板底安装件5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至少一根板底螺栓5-1;所述下撑杆6为可以调节并锁定长度的伸缩杆,所述下撑杆6的上端部设有下撑杆端孔,该下撑杆端孔与所述板底螺栓5-1的杆部可旋转配合,所述下撑杆6的下端部可旋转的安装有下安装座7,该下安装座7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下层竖向构件2的侧面2a或下层楼板1上。从而,所述步骤S2中,通过调节下撑杆6的长度,且对于板底安装件5连接有多根板底螺栓5-1的情况,还可通过选择与下撑杆6连接的板底螺栓5-1,能够在板底安装件5处于不同水平位置、上下楼板之间的层高不同等情况下,均能够方便可靠的进行下层支撑结构的布设安装,具有适应性强、安装简单方便的优点。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三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上层支撑装置包含两根上撑杆8,该两根上撑杆8均为可以调节并锁定长度的伸缩杆;所述上撑杆8的上端部可旋转的安装有上安装座9,该上安装座9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侧面3a上,所述上撑杆8的下端部设有可开合的扣环8-1,该扣环8-1紧扣在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的桁架筋4-1b上;并且,所述两根上撑杆8对应的两个上安装座9处于同一条竖直线上。从而,通过该两根上撑杆8能够稳定的对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进行斜支撑。
以上为本实施例三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该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还通过调节所述上层支撑装置的两根上撑杆8的伸缩长度,调整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竖直度。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四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步骤S6中,所述后浇连接段S的混凝土强度大于所述下层竖向构件2和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混凝土强度,且在浇筑过程中,在灌注混凝土的同时,采用振捣棒伸入所述后浇连接段S内进行振捣。并且,浇筑完成后,需保证用于灌注混凝土的入料口内留有一定量的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目标强度后,再切成入料口内的多余混凝土。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完成下层楼板(1)和下层竖向构件(2)的施工,并安装上层楼板(4)的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和叠合楼板现浇部分模板,其中,所述上层楼板(4)为所述下层楼板(1)的上一层楼板;
步骤S2、在所述上层楼板(4)与下层楼板(1)之间安装多套下层支撑装置;其中,每一套下层支撑装置均由板底安装件(5)和下层支撑结构组成,所述板底安装件(5)固定在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的底面(4-1a),下层支撑结构安装在所述板底安装件(5)、下层楼板(1)和下层竖向构件(2)之间,以通过所述多套下层支撑装置限制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的位移;
步骤S3、将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吊装至所述下层竖向构件(2)的顶面,以使得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底面与下层竖向构件(2)的顶面之间形成后浇连接段(S);其中,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底部设有支撑钢架,该支撑钢架的上部预埋固定于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预制混凝土部分中,该支撑钢架的下部从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底面伸出并坐落在所述下层竖向构件(2)的顶面上;
步骤S4、将上层支撑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侧面(3a)与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的桁架筋(4-1b)之间,使得所述上层支撑装置以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作为支点对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进行支撑;
步骤S5、安装所述后浇连接段(S)的连接段模板(S1),使得该连接段模板(S1)与叠合楼板现浇部分模板连通;
步骤S6、一次性浇筑所述后浇连接段(S)的混凝土和所述上层楼板(4)的现浇部分混凝土(4-2);
步骤S7、待步骤S6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目标强度后,拆除所述上层支撑装置、下层支撑装置、叠合楼板现浇部分模板和连接段模板(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和下层竖向构件(2)为立柱的情况:
所述上层楼板(4)对应的上层梁(10)采用部分预制部分现浇梁;
所述步骤S1中,在安装所述上层梁(10)的预制部分后,再安装所述上层楼板(4)的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
所述步骤S4中,对应每一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安装有两套所述上层支撑装置,且该两套上层支撑装置在水平面方向上呈90°间隔分布;
所述步骤S5中,所述连接段模板(S1)还与所述上层梁(10)的现浇部分模板连通;
所述步骤S6中,一次性浇筑所述后浇连接段(S)的混凝土、所述上层楼板(4)的现浇部分混凝土(4-2)和所述上层梁(10)的现浇部分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和下层竖向构件(2)为墙体的情况:
所述步骤S4中,对应每一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安装有至少两套所述上层支撑装置,全部所述上层支撑装置沿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水平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支撑结构包含三根下撑杆(6),其中一根下撑杆(6)连接在所述下层竖向构件(2)的侧面(2a)与板底安装件(5)之间,其余两根下撑杆(6)连接在所述下层楼板(1)与板底安装件(5)之间,并且,所述三根下撑杆(6)互不平行且不在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底安装件(5)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的底面(4-1a),所述板底安装件(5)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至少一根板底螺栓(5-1);所述下撑杆(6)为可以调节并锁定长度的伸缩杆,所述下撑杆(6)的上端部设有下撑杆端孔,该下撑杆端孔与所述板底螺栓(5-1)的杆部可旋转配合,所述下撑杆(6)的下端部可旋转的安装有下安装座(7),该下安装座(7)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下层竖向构件(2)的侧面(2a)或下层楼板(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支撑装置包含两根上撑杆(8),该两根上撑杆(8)均为可以调节并锁定长度的伸缩杆;所述上撑杆(8)的上端部可旋转的安装有上安装座(9),该上安装座(9)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侧面(3a)上,所述上撑杆(8)的下端部设有可开合的扣环(8-1),该扣环(8-1)紧扣在所述叠合楼板预制部分(4-1)的桁架筋(4-1b)上;并且,所述两根上撑杆(8)对应的两个上安装座(9)处于同一条竖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还通过调节所述上层支撑装置的两根上撑杆(8)的伸缩长度,调整所述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竖直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所述后浇连接段(S)的混凝土强度大于所述下层竖向构件(2)和上层预制竖向构件(3)的混凝土强度,且在浇筑过程中,在灌注混凝土的同时,采用振捣棒伸入所述后浇连接段(S)内进行振捣。
CN202111573605.6A 2021-12-21 2021-12-21 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43821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3605.6A CN114382169A (zh) 2021-12-21 2021-12-21 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3605.6A CN114382169A (zh) 2021-12-21 2021-12-21 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2169A true CN114382169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8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3605.6A Pending CN114382169A (zh) 2021-12-21 2021-12-21 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2169A (zh)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8610A (ja) * 1998-05-29 2000-01-11 Kuniyasu Ri 建築フロアにおける型枠取付工法及びその型枠装置
JP2003013495A (ja) * 2001-07-02 2003-01-15 Nishimatsu Constr Co Ltd コンクリート躯体の設計施工発注システム
CN102472050A (zh) * 2009-06-29 2012-05-23 邱天 板材模板系统
CN105926766A (zh) * 2016-04-20 2016-09-07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装配式剪力墙齿槽式连接结构拼装工法
WO2016189476A1 (fr) * 2015-05-28 2016-12-01 Wood-Perfect Corporation Construction type poteaux et poutres préfabriqués
CN107090908A (zh) * 2017-05-09 2017-08-25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竖向预制构件节点连接方法
CN107663951A (zh) * 2017-11-24 2018-02-06 浙江新邦远大绿色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叠合板与墙板一体浇筑的支撑体系及施工工艺
CN108316469A (zh) * 2018-03-30 2018-07-24 广州大学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CN207878936U (zh) * 2018-01-30 2018-09-18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装配式结构预制外墙斜支撑固定装置
US10094101B1 (en) * 2017-12-29 2018-10-09 Mohammad Omar A. Jazzar Precast concrete system with rapid assembly formwork
CN108661313A (zh) * 2018-08-15 2018-10-16 哈尔滨学院 一种工具式混凝土叠合板现浇连接段模板支撑装置
CN109025367A (zh) * 2018-07-19 2018-12-18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楼板安装三角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08870190U (zh) * 2018-08-31 2019-05-17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10273539A (zh) * 2018-03-13 2019-09-24 新疆苏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定型钢模板及其建模方法
CN110644664A (zh) * 2019-09-24 2020-01-03 孔瑞清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及叠合板施工支撑系统
CN210396132U (zh) * 2019-05-31 2020-04-2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后开孔式预制叠合楼板的斜撑固定结构
CN113090026A (zh) * 2021-04-12 2021-07-09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非标准层结构铝模板和木模板结合的施工方法
CN113389304A (zh) * 2021-06-15 2021-09-1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装配式双叶空腔叠合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89268A (zh) * 2021-06-29 2021-09-14 黑龙江松瑞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式钢筋砼框架免拆模壳组合连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4382170A (zh) * 2021-12-21 2022-04-22 曹大燕 一种上层预制竖向构件施工方法
CN217205466U (zh) * 2021-12-21 2022-08-16 曹大燕 一种用于稳定支撑上层竖向构件的斜支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8610A (ja) * 1998-05-29 2000-01-11 Kuniyasu Ri 建築フロアにおける型枠取付工法及びその型枠装置
JP2003013495A (ja) * 2001-07-02 2003-01-15 Nishimatsu Constr Co Ltd コンクリート躯体の設計施工発注システム
CN102472050A (zh) * 2009-06-29 2012-05-23 邱天 板材模板系统
WO2016189476A1 (fr) * 2015-05-28 2016-12-01 Wood-Perfect Corporation Construction type poteaux et poutres préfabriqués
CN105926766A (zh) * 2016-04-20 2016-09-07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装配式剪力墙齿槽式连接结构拼装工法
CN107090908A (zh) * 2017-05-09 2017-08-25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竖向预制构件节点连接方法
CN107663951A (zh) * 2017-11-24 2018-02-06 浙江新邦远大绿色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叠合板与墙板一体浇筑的支撑体系及施工工艺
US10094101B1 (en) * 2017-12-29 2018-10-09 Mohammad Omar A. Jazzar Precast concrete system with rapid assembly formwork
CN207878936U (zh) * 2018-01-30 2018-09-18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装配式结构预制外墙斜支撑固定装置
CN110273539A (zh) * 2018-03-13 2019-09-24 新疆苏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定型钢模板及其建模方法
CN108316469A (zh) * 2018-03-30 2018-07-24 广州大学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CN109025367A (zh) * 2018-07-19 2018-12-18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楼板安装三角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8661313A (zh) * 2018-08-15 2018-10-16 哈尔滨学院 一种工具式混凝土叠合板现浇连接段模板支撑装置
CN208870190U (zh) * 2018-08-31 2019-05-17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10396132U (zh) * 2019-05-31 2020-04-2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后开孔式预制叠合楼板的斜撑固定结构
CN110644664A (zh) * 2019-09-24 2020-01-03 孔瑞清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及叠合板施工支撑系统
CN113090026A (zh) * 2021-04-12 2021-07-09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非标准层结构铝模板和木模板结合的施工方法
CN113389304A (zh) * 2021-06-15 2021-09-1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装配式双叶空腔叠合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89268A (zh) * 2021-06-29 2021-09-14 黑龙江松瑞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式钢筋砼框架免拆模壳组合连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4382170A (zh) * 2021-12-21 2022-04-22 曹大燕 一种上层预制竖向构件施工方法
CN217205466U (zh) * 2021-12-21 2022-08-16 曹大燕 一种用于稳定支撑上层竖向构件的斜支撑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海滨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5 November 2018 (2018-11-05) *
李俞谕;肖岩;刘涛;曹大燕;: "双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的研究", 工业建筑, no. 05, 20 May 2015 (2015-05-20) *
殷海龙;王仕军;姜山;董鲁召;: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技术", 智能城市, no. 06, pages 11 - 15 *
肖树炳;: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连接技术的应用研究", 广东土木与建筑, no. 04, pages 55 - 5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7534B (zh) 基于工具式吊模装配式叠合楼板及施工方法
SG185173A1 (en) A prefabricated element of a multi-storey building and a semi-prefabricating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11576619B (zh) 高强混凝土后浇的装配式框架体系生产方法
CN111206768B (zh) 一种轻型梁板结构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KR101844344B1 (ko) 강접합 구현을 위한 철골-콘크리트 하이브리드 pc기둥 및 pc보의 조인트 후타설 결합구조, 이를 이용한 강접합 결합구조의 시공방법
KR102216256B1 (ko) 방호벽일체형 프리캐스트 캔틸레버슬래브로 제작된 교량슬래브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4382170B (zh) 一种上层预制竖向构件施工方法
CN217205466U (zh) 一种用于稳定支撑上层竖向构件的斜支撑装置
EP1561874A1 (en) Connecting device and node for buildings with prefabricated elements
KR101036177B1 (ko) 피알씨 복합화 공법을 이용한 건축 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N114382169A (zh) 基于斜支撑体系的建筑上层施工方法
JP3896032B2 (ja) プレキャスト柱頭部及び橋脚柱頭部の施工方法
KR102254227B1 (ko) Pc 말뚝캡이 구비된 고강도 콘크리트 말뚝 구조체 및 이의 시공 방법
JP2759361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建物の構築用柱支持部材
CN21461502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立柱安装结构
JP7380042B2 (ja) 建物の柱梁接合方法
KR100715328B1 (ko) 프리스트레스트 콘크리트 보를 이용한 역타설 구조와 그공법
CN214061940U (zh) 一种带肋模构造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
CN111719773B (zh) 屋盖落地式支座及其施工方法
JPH0782892A (ja) 逆打ち工法用構真柱の建込み方法
CN211007631U (zh) 一种现浇全骨架模板体系
JP2001254495A (ja) 建物用内部階段およびその建造方法
JP2724891B2 (ja) 柱半PCa型枠の建込み工法
JP2722121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建築物の構築工法
JP2759360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建物の構築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