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4594B - 汽车驾驶杆 - Google Patents

汽车驾驶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4594B
CN114364594B CN202080063840.6A CN202080063840A CN114364594B CN 114364594 B CN114364594 B CN 114364594B CN 202080063840 A CN202080063840 A CN 202080063840A CN 114364594 B CN114364594 B CN 1143645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column
spacer
end portion
coupled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38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4594A (zh
Inventor
许容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L Mand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nd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do Corp filed Critical Mand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364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4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4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4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5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adjustable by axial displacement, e.g. telescop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2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colum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1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power actuated adjustment, e.g. with position memo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7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5Yieldable supports for the steering colum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4/00Optimis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Testing
    • B60Y2304/03Reducing w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4/00Optimis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Testing
    • B60Y2304/05Reducing production costs, e.g. by re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杆,其在外周面的一侧具备间隔壳;叠缩固定部件,其在轴方向上分开形成有多个止挡槽,并结合到间隔壳的一侧面;下杆,其结合到上杆的外周侧,在轴方向的一侧端形成有狭长切口,在狭长切口的两侧具备一对突出端部,在突出端部贯通结合有调整螺栓,在突出端部的一侧具备安装槽;及叠缩移动部件,其在下侧端部形成有止挡突起并内置于安装槽。

Description

汽车驾驶杆
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涉及汽车驾驶杆。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汽车驾驶杆:在汽车发生冲撞时使折叠滑动的部件与固定的部件彼此不受妨碍而顺畅地进行折叠动作,容易调节驾驶杆的折叠负荷,同时按照汽车的各个种类的冲撞特性而调节折叠负荷,从而提高冲撞性能,减少部件数和组装工序并节省费用。
背景技术
在一般情况下,汽车驾驶杆包括叠缩(Telescope)及倾斜(Tilt)功能,通过这样的功能,驾驶者能够根据自己的伸长或体形而调节转向轮的突出程度及倾斜角度,从而可顺利地进行转向操作。
并且,这样的汽车驾驶杆中存在如下问题:需要安装为了在汽车发生冲撞时吸收冲撞能源而结合到安装架的囊这样的冲撞能源吸收部件和用于安装撕裂板和折弯板这样的冲撞能源吸收部件的另外的结构和多个部件,并且为了将这些单独制作并进行组装,需要增加部件数和作业工序。
另外,在通过囊的破断而进行一次负荷吸收之后通过撕裂板进行二次负荷吸收时形成一定深度的槽的通过撕裂槽的破断而进行的冲击吸收方式的情况下,产品制作过程复杂,并且垂直地发生变形,通过与周边部件之间的干扰而引起负荷的左右偏差。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对此,本实施例是在上述的背景下研发的汽车驾驶杆,其目的在于在汽车发生冲撞时使折叠滑动的部件与固定的部件彼此不受妨碍而顺畅地进行折叠动作。
另外,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在汽车发生冲撞时容易调节驾驶杆的折叠负荷,同时按照汽车的各个种类的冲撞特性而调节折叠负荷,从而提高冲撞性能,减少部件数和组装工序并节省费用。
另外,本实施例的目的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下面的记载清楚地理解在此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解决技术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杆,其在外周面的一侧具备间隔壳;叠缩固定部件,其在轴方向上分开形成有多个止挡槽,并结合到间隔壳的一侧面;下杆,其结合到上杆的外周侧,在轴方向的一侧端形成有外周面和内周面切开而成的狭长切口,在狭长切口的两侧具备彼此相对地突出形成的一对突出端部,在突出端部贯通结合有调整螺栓,在突出端部的一侧具备侧面开口而形成的安装槽;及叠缩移动部件,其在下侧端部形成有结合到止挡槽的止挡突起并内置于安装槽。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汽车发生冲撞时折叠滑动的部件与固定的部件彼此不受妨碍而顺畅地进行折叠动作。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在汽车发生冲撞时容易调节驾驶杆的折叠负荷,同时按照汽车的各个种类的冲撞特性而调节折叠负荷,从而能够提高冲撞性能,减少部件数和组装工序并节省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中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中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中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中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0和图1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中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2至图14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折叠滑动的状态的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例示的图,对本实施例的一部分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对各个图的构成要件附加符号时,对于相同的构成要件,即便图示于不同的图中,也尽量使用相同的符号。另外,在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时,在判断为对相关的公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导致本实施例的要旨不清楚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另外,在对本实施例的构成要件进行说明时,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用语。这样的用语仅用于将其构成要件与其他构成要件区别开,其用语对该构成要件的本质或次序或顺序等不作限定。在记载为某个构成要件与其他构成要件“连接”、“结合”或“接入”的情况下,其构成要件既可以直接连接或接入到其他构成要件,也可以在各个构成要件之间“连接”、“结合”或“接入”其他构成要件。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中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中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中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中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0和图1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中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2至图14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折叠滑动的状态的部分截面图。
如上述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包括:上杆130,其在外周面的一侧具备间隔壳200;叠缩固定部件210,其在轴方向上分开形成多个止挡槽210a,并结合到间隔壳200的一侧面;下杆150,其结合到上杆130的外周侧,在轴方向的一侧端形成有外周面和内周面被切开而成的狭长切口151a,在狭长切口151a的两侧具备彼此相对地突出形成的一对突出端部153,在突出端部153贯通结合有调整螺栓109,在突出端部153的一侧具备侧面被开口而形成的安装槽155;及叠缩移动部件160,其在下侧端部形成有结合到止挡槽210a的止挡突起167a并内置于安装槽155。
本实施例的汽车驾驶杆作为插入到下杆150而结合的上杆130在轴方向上可进行叠缩运动的汽车驾驶杆,具备在汽车发生冲撞时,上杆130向下杆150侧折叠而吸收冲撞能源的结构。
上杆130包围在驾驶者操作转向轮时传送转向力的转向轴101而设置于转向轴101的外侧,由此在汽车发生冲撞时以进行向下杆150侧滑动的折叠动作的方式插入到下杆150。
在内侧插入有上杆130的下杆150通过具备供调整螺栓109贯通的倾斜狭长切口105a的板架105和安装架107而固定到汽车的车体,在下杆150的下端部具备通过马达111而辅助转向轴101的转向力的转向辅助装置115。
上杆130形成为中空形状,并插入到下杆150的内周面,由此在进行折叠动作时在轴方向上向下杆150的内侧进行滑动运动。
这样的上杆130在外周面的一侧具备间隔壳200,在间隔壳200的一侧面具备叠缩固定部件210,在叠缩固定部件210上多个止挡槽210a在轴方向上分开而形成。
结合到上杆130的外周侧的下杆150在轴方向的一侧端形成有外周面和内周面被切开而成的狭长切口151a,在狭长切口151a的两侧具备以彼此相对的方式突出形成且供调整螺栓109贯通的一对突出端部153。
在下杆150的突出端部153中的一侧具备突出端部153的外侧面开口而形成的安装槽155,在下侧端部形成有结合到叠缩固定部件210的止挡槽210a的止挡突起167a的叠缩移动部件160内置于安装槽155。
因此,在进行叠缩动作时,叠缩移动部件160的止挡突起167a从止挡槽210a脱离而进行轴方向上的叠缩移动,在汽车发生冲撞时叠缩固定部件210结合到叠缩移动部件160的状态下执行仅上杆130在轴方向上移动的折叠运动。
并且,在叠缩移动部件160的上端与安装槽155的内侧面之间具备向叠缩固定部件210的方向弹性支承叠缩移动部件160的弹性部件161。
在此,弹性部件161以线圈弹簧为一例进行了图示,但并非仅限于此,只要能够弹性支承叠缩移动部件160,可利用任何结构的弹性部件。
在叠缩移动部件160的上端形成有防止弹性部件161脱离的安装突起165并插入到弹性部件161的内侧而被支承。
另外,在形成有安装槽155的突出端部153的上端形成有与安装槽155连通的连通孔153a而结合有防止弹性部件161脱离的防脱离部件162并插入到弹性部件161的内侧而被支承。
在这样的安装槽155上,支承叠缩移动部件160而使其上下移动的杆凸轮部件157配置于叠缩移动部件160的侧面而结合,在杆凸轮部件157的通孔156中以衬套108为介质贯通结合有调整螺栓109,在调整杆103进行旋转时,杆凸轮部件157的圆周面154被支承于安装槽155,由此与调整杆103联动而进行旋转。
并且,在叠缩移动部件160的两侧面中的至少一侧上突出形成有支承突起163,在杆凸轮部件157的一侧延伸形成有支承叠缩移动部件160的支承突起163的支承臂158,由此在杆凸轮部件157进行旋转时,支承臂158支承支承突起163,使叠缩移动部件160进行上下动作。
即,在需要叠缩动作时,如果旋转调整杆103,则通过凸轮部件110而减少板架105的夹紧力,由此与调整杆103一体地旋转的杆凸轮部件157的支承臂158支承叠缩移动部件160的支承突起163而向上侧方向移动,从而使止挡突起167a从止挡槽210a脱离。
并且,当完成叠缩动作而使调整杆103相反地旋转时,叠缩移动部件160通过弹性部件161而向下侧方向移动,止挡突起167a结合到止挡槽210a,此时在止挡突起167a被支承于止挡槽210a之间的情况下即即便发生齿轮啮合(tooth on tooth),随着弹性部件161被压缩,实现调整杆103的锁定,通过弹性部件161的弹性支承力,止挡突起167a被引导至止挡槽210a。
在间隔壳200的一侧面形成有压入槽201,由此将叠缩固定部件210压入固定或在间隔壳200的一侧面形成有固定孔203a,在叠缩固定部件210的后面形成有固定突起212,从而结合到固定孔203a。
在上杆130的外周面,在轴方向上长幅地形成插入到间隔壳200的内侧的间隔架141,在间隔壳200和间隔架141的另一个侧面形成有结合孔194a、145,在发生冲撞时在一定负荷以上时破断的破断螺栓194被结合到结合孔194a、145。
因此,在进行一般的叠缩时,通过破断螺栓194而将间隔壳200和间隔架141及上杆130一体地固定而移动到下杆150的内侧,但在汽车发生冲撞时,如果一定负荷以上的负荷被传送到驾驶杆,则通过上杆130向轴方向移动的负荷而导致破断螺栓194被破断,由此上杆130和间隔架141在轴方向上进行折叠移动。
间隔架141以与上杆130的外周面之间具备空间的方式将两侧面的端部143a、143b弯折而结合或焊接为一体而固定到上杆130的外周面。
并且,具备一端部支承于间隔壳200的端部而固定,另一端部包围间隔架141的下侧端部而折弯来插入到上杆130的外周面与间隔架141之间的空间的第一折弯部件175,由此在发生冲撞时当破断螺栓194被破断时,与上杆130一起折叠的间隔架141使第一折弯部件175塑性变形而吸收冲撞能源。
在这样的第一折弯部件175的一端部形成有向两侧延伸的第一延伸端部175a,在间隔壳200的端部的上端形成有安装槽203,由此第一延伸端部175a插入到安装槽203而结合,从而固定第一折弯部件175的一端部。
另外,在间隔壳200的安装槽203突出形成有固定突起205,在第一折弯部件175的第一延伸端部175a形成有用于结合固定突起205的固定槽175h,由此第一折弯部件175不发生脱离而被固定。
因此,在汽车发生冲撞时,第一折弯部件175通过与上杆130一起进行折叠移动的间隔架141而进行打开折弯部位175d的塑性变形,由此吸收汽车的冲撞能源。
并且,具备第二折弯部件170,该第二折弯部件170的一端部被间隔壳200的端部支承,另一端部包围第一折弯部件175而折弯来插入到上杆130的外周面与第一折弯部件175之间的空间。
这样的第二折弯部件170用于选择性地增加汽车额冲撞能源吸收量,与第一折弯部件175一起紧贴,一端部支承于间隔壳200,并通过后述的致动器190而固定或分离。
即,在第二折弯部件170的一端部形成有向两侧延伸的第二延伸端部170a,并形成有从第二延伸端部170a向间隔壳200的侧面弯曲的弯曲端部170c,并具备将这样的弯曲端部170c固定到间隔壳200或使其从间隔壳200分离的致动器190。
并且,为了将第二折弯部件170固定到间隔壳200或使其从间隔壳200分离,在弯曲端部170c形成有供致动器190的动作销193插入并被支承的支承孔193a,在间隔壳200的侧面形成有固定孔192a,并通过固定部件而与致动器190固定。
因此,根据通过附着到汽车的各种传感器而检测的冲击负荷为一定以上或以下,并基于电子控制装置所发送的信号而将致动器190的动作销193插入到支承孔193a或使其从支承孔193a脱离,从而能够吸收第二折弯部件170的冲撞能源。
并且,为了防止第二折弯部件170吸收冲撞能源,即为了不进行塑性变形而仅进行滑动,形成有从第二延伸端部170a向轴方向延伸且末端被开口的向狭长切口170b的两侧分离形成的分支端部172,在间隔壳200的上端形成有具备联接孔180a的收纳槽207,由此贯通狭长切口170b的叠缩限位块180结合到联接孔180a。
因此,在冲击负荷为一定以上或以下的情况下,通过由电子控制装置所发送的信号,使致动器190的动作销193从支承孔193a脱离,由此在汽车发生冲撞时与上杆130一起折叠的间隔架141使第一折弯部件175塑性变形,由此当发生折叠时,第二折弯部件170的分支端部172通过狭长切口170b而从叠缩限位块180脱离,从而第二折弯部件170不发生塑性变形而仅进行滑动。
这样的冲撞能源吸收过程图示于图12至图14,在图12和图13中依次图示了第一折弯部件175和第二折弯部件170一起吸收冲撞能源的情况,第二折弯部件170仅进行滑动且仅由第一折弯部件175吸收冲撞能源的情况图示于图14。
首先,参照图12和图13、图5至图11,在该情况下致动器190的动作销193结合到第二折弯部件170的支承孔193a而在汽车发生冲撞时第二折弯部件170的一端部被限制在间隔壳200而固定的状态下进行柱上部的折叠移动。
因此,通过间隔架141而进行展开第一折弯部件175和第二折弯部件170的折弯部位175d、170d的塑性变形,由此从第二折弯部件170的折弯部位170d到一端部的末端为止的长度从A增加到A',第一折弯部件175和第二折弯部件170的自由端175e、170e的长度变短。
并且,参照图14、图5至图11,在该情况下致动器190的动作销193从第二折弯部件170的支承孔193a分离,从而在汽车发生冲撞时第二折弯部件170的分支端部172通过狭长切口而从叠缩限位块180脱离,从而第二折弯部件170不发生塑性变形而仅进行滑动,且只有第一折弯部件175的折弯部位175d发生塑性变形。
因此,从第二折弯部件170的折弯部位到一端部的末端为止的长度A和第二折弯部件170的自由端170e的长度没有变化,第一折弯部件175的自由端175e的长度变短。
另一方面,叠缩限位块180具备:主体部,其压入或螺丝结合到设置于间隔壳200的上端的联接孔180a;及头部,其在主体部放大直径而在进行叠缩动作时被设置于下杆130的叠缩动作孔152支承。
因此,在进行叠缩动作时,当上杆130滑动时叠缩限位块180被叠缩动作孔152支承,从而限制叠缩动作距离。
并且,在叠缩限位块180的头部结合有环形的减震器181,由此在进行一般的叠缩动作时,减震器181被下杆150的叠缩动作孔152的两侧支承而实现阻尼。
另外,上杆130在与间隔架141相对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平面部134,由此在汽车发生冲撞时第二折弯部件170紧贴并支承于平面部而产生摩擦力,从而可吸收冲撞能源。
并且,间隔架141在与第一折弯部件175的折弯部位175d相接的末端部结合有将第一折弯部件175紧贴并支承而折弯的接触部件148,从而在发生冲撞时,与第一折弯部件175之间顺利接触,接触部件148的末端部形成为曲面,以实现顺利的接触。
这样的接触部件148可由塑料树脂形成,一体地形成于钢材质的间隔架141或在间隔架141的末端形成压入槽147且在接触部件148的末端形成压入突起148a而实现啮合结合。
通过具备这样的结构和形状的本实施例,在汽车发生冲撞时折叠滑动的部件和固定的部件彼此不受妨碍而顺畅地进行折叠动作。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在汽车发生冲撞时,容易进行驾驶杆的折叠负荷调节,同时根据汽车的各个种类的冲撞特性而调节折叠负荷,从而提高冲撞性能,减少部件数和组装工序并节省费用。
以上,虽然对将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所有构成要件结合成一个或通过结合而进行动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即,在本实施例的目的范围内,可将其所有构成要件选择性地结合为一个以上而进行动作。
另外,关于以上记载的“包括”、“构成”或“具备”等用语,在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的情况下,表示可内置该构成要件,因此并非排除其他构成要件,而是表示还可包括其他构成要件。关于包括技术用语或科学用语在内的所有用语,在未进行特别的定义的情况下,具备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一般情况下所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关于如词典中定义的用语这样的在一般情况下使用的用语,应解释为与在相关技术的文章中的意思一致的意思,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未明确定义的情况下,不应解释为理想或过于形式的意思。
以上的说明仅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进行了例示性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施例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修改及变形。因此,本实施例中公开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进行限定,而是对其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通过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来进行解释,与此相同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应包括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范围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根据美国专利法119(a)条(35U.S.C§119(a))而对2019年09月10日在韩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码第10-2019-0111844号主张优先权,将其所有内容作为参考文献而合并到本专利申请中。同时,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通过上述的理由而主张优先权的情况下,可将其所有内容作为参考文献而合并到本专利申请。

Claims (12)

1.一种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杆,其在外周面的一侧具备间隔壳;
叠缩固定部件,其在轴方向上分开形成有多个止挡槽,并结合到上述间隔壳的一侧面;
下杆,其结合到上述上杆的外周侧,在轴方向的一侧端形成有外周面和内周面切开而成的狭长切口,在上述狭长切口的两侧具备彼此相对地突出形成的一对突出端部,在上述突出端部贯通结合有调整螺栓,在上述突出端部的一侧具备侧面开口而形成的安装槽;及
叠缩移动部件,其在下侧端部形成有结合到上述止挡槽的止挡突起并内置于上述安装槽,
在上述上杆的外周面,在轴方向上长幅地形成有插入到上述间隔壳的内侧的间隔架,在上述间隔壳和间隔架的另一侧面形成结合孔,从而通过破断螺栓而进行结合,
该汽车驾驶杆还包括:
第一折弯部件,其一端部被上述间隔壳的端部支承而固定,另一端部包围上述间隔架的端部而折弯,由此插入到上述上杆的外周面与上述间隔架之间的空间内;
第二折弯部件,其一端部被上述间隔壳的端部支承,另一端部包围上述第一折弯部件而折弯来插入到上述上杆的外周面与上述第一折弯部件之间的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叠缩移动部件的上端与上述安装槽的内侧面之间具备向上述叠缩固定部件方向弹性支承上述叠缩移动部件的弹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有上述安装槽的突出端部的上端形成有与上述安装槽连通的连通孔,从而结合防止上述弹性部件脱离的防脱离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安装槽内结合有支承上述叠缩移动部件且使其上下移动的杆凸轮部件,上述杆凸轮部件上贯通结合有上述调整螺栓,由此在调整杆旋转时联动地进行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叠缩移动部件的两侧面中的至少任一侧突出形成有支承突起,在上述杆凸轮部件的一侧延伸形成有支承上述支承突起的支承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架以与上述上杆的外周面之间具备空间的方式使两侧面的端部弯曲而结合到上述上杆的外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折弯部件的一端部形成有向两侧延伸的第一延伸端部,在上述间隔壳的端部的上端形成有安装槽,由此上述第一延伸端部结合到上述安装槽而被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间隔壳的安装槽突出形成有固定突起,在上述第一折弯部件的第一延伸端部形成有用于结合上述固定突起的固定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折弯部件的一端部形成有向两侧延伸的第二延伸端部,并形成有从上述第二延伸端部向上述间隔壳的侧面弯曲的弯曲端部,并具备将上述弯曲端部固定到上述间隔壳或从上述间隔壳分离的致动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
该汽车驾驶杆形成有分支端部,在上述间隔壳的上端形成有具备联接孔的收纳槽,贯通上述狭长切口的叠缩限位块结合到上述联接孔,其中,该分支端部从上述第二延伸端部向轴方向延伸,且末端开口而向狭长切口的两侧分离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叠缩限位块的头部结合有环形的减震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杆,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架在与上述第一折弯部件的折弯部位相接的末端部结合有紧贴支承上述第一折弯部件而使上述第一折弯部件折弯的接触部件。
CN202080063840.6A 2019-09-10 2020-09-04 汽车驾驶杆 Active CN1143645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11844A KR102517943B1 (ko) 2019-09-10 2019-09-10 자동차 조향컬럼
KR10-2019-0111844 2019-09-10
PCT/KR2020/011898 WO2021049821A1 (ko) 2019-09-10 2020-09-04 자동차 조향컬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4594A CN114364594A (zh) 2022-04-15
CN114364594B true CN114364594B (zh) 2024-05-10

Family

ID=74867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3840.6A Active CN114364594B (zh) 2019-09-10 2020-09-04 汽车驾驶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99406B2 (zh)
KR (1) KR102517943B1 (zh)
CN (1) CN114364594B (zh)
DE (1) DE112020004248T5 (zh)
WO (1) WO2021049821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62441A (ja) * 2005-08-29 2007-03-15 Fuji Kiko Co Ltd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11140261A (ja) * 2010-01-07 2011-07-21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5782402A (zh) * 2015-01-12 2016-07-20 株式会社万都 汽车减速器
CN107401583A (zh) * 2016-05-19 2017-11-28 株式会社万都 汽车减速器
CN107571908A (zh) * 2016-07-05 2018-01-1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CN107667051A (zh) * 2015-05-18 2018-02-06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和能量吸收装置
KR20180022289A (ko) * 2016-08-24 2018-03-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스티어링 컬럼의 텔레스코픽 래치 장치
CN109835409A (zh) * 2017-11-28 2019-06-04 株式会社万都 用于车辆的转向柱
KR102003364B1 (ko) * 2018-01-26 2019-07-24 이래에이엠에스 주식회사 컬랩서블 스티어링 칼럼 어셈블리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07096A (ja) * 2006-05-30 2008-01-17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7735868B2 (en) * 2007-02-09 2010-06-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for a vehicle
GB201403098D0 (en) 2014-02-21 2014-04-09 Trw Ltd A telescopic shroud for a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DE112015002019T5 (de) * 2014-04-28 2017-02-23 Namyang Ind. Co. Ltd: Lenksäule
FR3029489B1 (fr) * 2014-12-09 2018-06-15 Zf Systemes De Direction Nacam S.A.S. Mecanisme de colonne de direction ajustable en profondeur a butee escamotable
JP6988899B2 (ja) 2016-09-27 2022-01-0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ポジティブロック、エネルギー吸収、及び点火式アクチュエータを有するステアリング組立体
US10099715B2 (en) 2016-10-14 2018-10-16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ationary energy absorption strap control assembly for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KR101955431B1 (ko) * 2016-12-19 2019-03-08 남양넥스모 주식회사 스티어링 컬럼
DE102017103753A1 (de) 2017-02-23 2018-08-23 Trw Automotive Gmbh Lenksäulenbaugruppe
DE102017213895A1 (de) 2017-08-09 2019-02-14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421477B2 (en) 2017-11-07 2019-09-24 Thyssenkrupp Presta Ag Energy-absorbing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KR102045990B1 (ko) 2018-01-04 2019-11-18 주식회사 만도 자동차 조향컬럼
WO2019182422A1 (ko) 2018-03-23 2019-09-26 주식회사 에스엘바이젠 신규 유전자 변형 자연살해 세포주 및 그의 용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62441A (ja) * 2005-08-29 2007-03-15 Fuji Kiko Co Ltd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11140261A (ja) * 2010-01-07 2011-07-21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5782402A (zh) * 2015-01-12 2016-07-20 株式会社万都 汽车减速器
CN107667051A (zh) * 2015-05-18 2018-02-06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和能量吸收装置
CN107401583A (zh) * 2016-05-19 2017-11-28 株式会社万都 汽车减速器
CN107571908A (zh) * 2016-07-05 2018-01-1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KR20180022289A (ko) * 2016-08-24 2018-03-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스티어링 컬럼의 텔레스코픽 래치 장치
CN109835409A (zh) * 2017-11-28 2019-06-04 株式会社万都 用于车辆的转向柱
KR102003364B1 (ko) * 2018-01-26 2019-07-24 이래에이엠에스 주식회사 컬랩서블 스티어링 칼럼 어셈블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17943B1 (ko) 2023-04-04
WO2021049821A1 (ko) 2021-03-18
US20240043059A1 (en) 2024-02-08
KR20210030577A (ko) 2021-03-18
CN114364594A (zh) 2022-04-15
DE112020004248T5 (de) 2022-06-09
US11999406B2 (en) 202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41566B1 (ko) 자동차 조향컬럼
KR100861844B1 (ko) 무릎 보호대 및 승무원 하지 보호 방법 및 무릎 보호대를구비한 자동차
JPH0645415Y2 (ja)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における衝撃エネルギ吸収機構
US11312407B2 (en)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EP1627796B1 (en) Telescopic structure and steering column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CN105377668A (zh) 转向装置
KR102494624B1 (ko) 자동차 조향컬럼
US4998999A (e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with energy absorption mechanism
US10604171B2 (en) Steering column
JP6621811B2 (ja) 車両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組立体用のエネルギー吸収モジュール
WO2010001759A1 (ja)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101307648B1 (ko) 자동차의 조향컬럼
CN114364594B (zh) 汽车驾驶杆
JP4207799B2 (ja)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CN113518742B (zh) 带有通过可熔联接件闭合的环的转向柱碰撞能量吸收器
CN113195335B (zh) 车辆的转向柱
JP2978788B2 (ja) 自動車用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CN211107660U (zh) 转向管柱溃缩机构及汽车
CN216301209U (zh) 车辆用转向装置
KR101302771B1 (ko) 자동차의 조향컬럼
US7441808B2 (e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comprising a steering column the tilt and length of which can be modified
JP4696517B2 (ja) 伸縮構造及び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12091615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用支持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KR0141895B1 (ko) 자동차용 스티어링 컬럼
KR101278848B1 (ko) 자동차의 조향컬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Hanna Wandu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MANDO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