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1453A - 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1453A
CN114361453A CN202111575745.7A CN202111575745A CN114361453A CN 114361453 A CN114361453 A CN 114361453A CN 202111575745 A CN202111575745 A CN 202111575745A CN 114361453 A CN114361453 A CN 114361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composite material
solution
conductivity
carbon bl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57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1453B (zh
Inventor
张玲洁
暴宁钟
杨辉
陈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1115757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14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1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1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1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1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石墨微粉作为最大的基础导电网络结构,以石墨烯作为石墨微粉的导电网络结构连接石墨微粉连接处的微小区域,并通过在石墨烯表面原位还原制备铜纤维和银纳米线,构建出双层多维的导电网络结构,还利用石墨烯表面非共价物理吸附作用负载难分散的炭黑粒子,形成“长程”导电网络和“短程”导电网络。本发明通过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多维度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电网络,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实现了复合材料体电导率的显著提升;原位反应获得的复合材料均匀稳定。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短,原材料易获取,易于实现工业化和大规模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能源结构朝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高端3C锂电池和储能电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主要配套高新技术和材料已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项目。导电剂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电池的性能。传统导电剂采用的导电炭黑导电性差,而且其高添加量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为满足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高比容量和大电流下快速充放电的要求,研究和开发新型导电剂是新能源电池发展的重要趋势。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碳材料,由于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广泛应用于储能器件、生物医疗、传感器和复合材料领域,尤其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由于高导电性和特殊的二维结构,石墨烯在极少量情况下就能有效提升正极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在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受限于石墨烯原材料的品质、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以及石墨烯对锂离子的位阻效应等,目前石墨烯基导电剂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尚未开展大规模的制备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质量比0.5∶4∶0.3取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异丙醇,混匀;以无水乙醇的质量为基准,加入2.5-6wt%的分散剂和7-11wt%的还原剂;继续搅拌20-25min,获得溶液A;
(2)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溶剂A中,超声分散后获得溶液B;氧化石墨烯在溶液B中的浓度为2-5g/L;
(3)按Cu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3-25∶6-9,Ag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9-11∶6-9,分别称取硝酸铜和硝酸银;然后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中,在65℃搅拌30min,获得溶液C;去离子水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70∶6-9;
(4)在搅拌和超声条件下,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C中,获得溶液D;
(5)按炭黑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30-40∶6-9,石墨微粉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5-42∶6-9,分别称取炭黑粉体和石墨微粉;在超声条件下依次加入到溶液D中,获得溶液E;
(6)将溶液E转移到反应釜中,在230℃保温4个小时;将所获得的液体取出,冷冻干燥15小时,获得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中,石墨烯作为石墨微粉的导电网络结构连接微区,石墨烯表面原位还原形成铜纤维和银纳米线,炭黑粒子嵌入石墨烯,与石墨微粉、铜纤维、银纳米线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形成多维度导电网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分散剂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还原剂是葡萄糖、甲醛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搅拌的速率为2000-3000转/分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氧化石墨烯为1-5层的粉体、片径尺寸70-200nm;炭黑为链纳米颗粒,粒径为20-80nm;石墨微粉的粒径为0.2-0.5μ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6)中,最终制得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导率≥106S/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6)中,最终制得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中,铜纤维的直径为1-3μm,长度为5-10μm;银纳米线直径为200-500nm,长度为3-5μm。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6)中,最终制得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的有效作用成分包括:石墨烯6-9wt%,铜纤维13-25wt%,炭黑30-40wt%,银纳米线9-11wt%,石墨微粉15-42wt%。
发明原理描述:
本发明将石墨微粉作为最大的基础导电网络结构,以石墨烯作为石墨微粉的导电网络结构连接石墨微粉连接处的微小区域,并通过在石墨烯表面原位还原制备铜纤维和银纳米线,构建出双层多维的导电网络结构。此外,本发明还利用石墨烯表面非共价物理吸附作用负载难分散的炭黑粒子,将炭黑粒子嵌入石墨烯;再结合石墨微粉、铜纤维、银纳米线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形成“石墨微粉-石墨烯”+“石墨微粉-铜纤维-银纳米线”共同组成的“长程”导电网络和石墨烯-炭黑组成的“短程”导电网络。本发明通过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多维度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电网络,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
本发明中,分散剂用于诱导银纳米线、铜纤维在石墨烯表面形核并定向生长,同时实现石墨烯和炭黑颗粒的在前驱体溶液中的均匀稳定分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构建的“点-线-面”结合的多维度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电网络,克服了现有锂离子电池用导电剂“点-点”接触不良的不足,实现了复合材料体电导率的显著提升。
2、本发明采用原位反应的方法,获得复合材料均匀稳定,克服了现有相关产品分散不均匀的问题。
3、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短,原材料易获取,易于实现工业化和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获得的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镜照片。
在图1的主图中,复合材料的主体为石墨微粉,经表面原位还原制得的铜纤维和银纳米线示例见标注。在图1右上角的局部放大图中,呈连续薄膜状的为石墨烯,呈颗粒状的为炭黑纳米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各实施例所用氧化石墨烯为1-5层的粉体、片径尺寸70-100nm;炭黑为链状纳米颗粒,粒径约20-80nm;石墨微粉的粒径约0.2-0.5μm。
实施例1:
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比0.5∶4∶0.3取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异丙醇混匀制成溶剂,加入分散剂和还原剂,2000转/分钟搅拌20min,获得溶液A;其中,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量为无水乙醇的2.5wt%,还原剂为葡萄糖,加入量为无水乙醇的11wt%;
(2)将氧化石墨烯根据上述有效作用配方的比例,加入到溶剂A中,超声分散后获得氧化石墨烯浓度浓度为2g/L的溶液B;
(3)按Cu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3∶6,Ag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9∶6,称取硝酸铜和硝酸银;依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70∶6;在65℃搅拌30min,获得溶液C;
(4)在搅拌和超声条件下,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C中,获得溶液D;
(5)按炭黑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30∶6,石墨微粉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42∶6,称取炭黑粉体和石墨微粉;在超声的条件下依次加入到溶液D中,获得溶液E;
(6)将溶液E转移到反应釜中,在230℃保温4个小时,然后将所获得的液体取出,冷冻干燥15小时,获得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
采用四探针法对最终得到的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电导率测试,电导率为2.3×106S/m。
根据原料配比结合EDS和XRD定量检测,该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成分配方,具体为:石墨烯6wt%,铜纤维13wt%,炭黑30wt%,银纳米线9wt%,石墨微粉42wt%;其中,铜纤维的直径为1-3μm,长度为5-10μm;银纳米线直径为200-500nm,长度为3-5μm。
实施例2:
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比0.5∶4∶0.3取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异丙醇混匀制成溶剂,加入分散剂和还原剂,3000转/分钟搅拌22min,获得溶液A;其中,分散剂为聚乙二醇6000,加入量为无水乙醇的6wt%,还原剂为甲醛,加入量为无水乙醇的7wt%;
(2)将氧化石墨烯根据上述有效作用配方的比例,加入到溶剂A中,超声分散后获得氧化石墨烯浓度浓度为4g/L的溶液B;
(3)按Cu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25∶9,Ag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1∶9,称取硝酸铜和硝酸银;依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70∶9;在65℃搅拌30min,获得溶液C;
(4)在搅拌和超声条件下,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C中,获得溶液D;
(5)按炭黑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40∶9,石墨微粉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5∶9,称取炭黑粉体和石墨微粉;在超声的条件下依次加入到溶液D中,获得溶液E;
(6)将溶液E转移到反应釜中,在230℃保温4个小时,然后将所获得的液体取出,冷冻干燥15小时,获得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
采用四探针法对最终得到的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电导率测试,电导率为1.9×106S/m。
根据原料配比结合EDS和XRD定量检测,该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成分配方,具体为:石墨烯9wt%,铜纤维25wt%,炭黑40wt%,银纳米线11wt%,石墨微粉15wt%;其中,铜纤维的直径为1-3μm,长度为5-10μm;银纳米线直径为200-500nm,长度为3-5μm。
实施例3:
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比0.5∶4∶0.3取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异丙醇混匀制成溶剂,加入分散剂和还原剂,2500转/分钟搅拌25min,获得溶液A;其中,分散剂为质量比3: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加入量为无水乙醇的4.5wt%;还原剂为质量比为1:1的葡萄糖与甲醛的混合物,加入量为无水乙醇的9wt%;
(2)将氧化石墨烯根据上述有效作用配方的比例,加入到溶剂A中,超声分散后获得氧化石墨烯浓度浓度为5g/L的溶液B;
(3)按Cu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22∶8,Ag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8,称取硝酸铜和硝酸银;依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70∶8;在65℃搅拌30min,获得溶液C;
(4)在搅拌和超声条件下,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C中,获得溶液D;
(5)按炭黑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38∶8,石墨微粉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22∶8,称取炭黑粉体和石墨微粉;在超声的条件下依次加入到溶液D中,获得溶液E;
(6)将溶液E转移到反应釜中,在230℃保温4个小时,然后将所获得的液体取出,冷冻干燥15小时,获得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
采用四探针法对最终得到的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电导率测试,电导率2.1×106S/m。
根据原料配比结合EDS和XRD定量检测,该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成分配方,具体为:石墨烯8wt%,铜纤维22wt%,炭黑38wt%,银纳米线10wt%,石墨微粉22wt%;其中,铜纤维的直径为1-3μm,长度为5-10μm;银纳米线直径为200-500nm,长度为3-5μm。
对比例1
购买市售Li-90型号的炭黑导电剂,采用四探针法对其进行电导率测试,电导率为1.6×103S/m。
对比例2
根据专利文献CN201610984334.6“一种超高纯度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的记载,纯化后的碳纳米管室温下的电导率为5×105S/m。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8)

1.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质量比0.5∶4∶0.3取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异丙醇,混匀;以无水乙醇的质量为基准,加入2.5-6wt%的分散剂和7-11wt%的还原剂;继续搅拌20-25min,获得溶液A;
(2)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溶剂A中,超声分散后获得溶液B;氧化石墨烯在溶液B中的浓度为2-5g/L;
(3)按Cu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3-25∶6-9,Ag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9-11∶6-9,分别称取硝酸铜和硝酸银;然后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中,在65℃搅拌30min,获得溶液C;去离子水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70∶6-9;
(4)在搅拌和超声条件下,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C中,获得溶液D;
(5)按炭黑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30-40∶6-9,石墨微粉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5-42∶6-9,分别称取炭黑粉体和石墨微粉;在超声条件下依次加入到溶液D中,获得溶液E;
(6)将溶液E转移到反应釜中,在230℃保温4个小时;将所获得的液体取出,冷冻干燥15小时,获得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中,石墨烯作为石墨微粉的导电网络结构连接微区,石墨烯表面原位还原形成铜纤维和银纳米线,炭黑粒子嵌入石墨烯,与石墨微粉、铜纤维、银纳米线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形成多维度导电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分散剂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原剂是葡萄糖、甲醛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搅拌的速率为2000-3000转/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为1-5层的粉体、片径尺寸70-200nm;炭黑为链纳米颗粒,粒径为20-80nm;石墨微粉的粒径为0.2-0.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最终制得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导率≥106S/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最终制得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中,铜纤维的直径为1-3μm,长度为5-10μm;银纳米线直径为200-500nm,长度为3-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最终制得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的有效作用成分包括:石墨烯6-9wt%,铜纤维13-25wt%,炭黑30-40wt%,银纳米线9-11wt%,石墨微粉15-42wt%。
CN202111575745.7A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3614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5745.7A CN114361453B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5745.7A CN114361453B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1453A true CN114361453A (zh) 2022-04-15
CN114361453B CN114361453B (zh) 2024-02-09

Family

ID=81102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5745.7A Active CN114361453B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145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7103A (zh) * 2015-11-01 2016-03-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1872A (zh) * 2017-07-02 2017-11-07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的二氧化锰/银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165018A (zh) * 2018-02-01 2018-06-15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电磁屏蔽用硅橡胶/石墨烯/银纳米线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28769B1 (ko) * 2019-12-19 2021-03-18 우석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그래핀-은나노와이어-실리콘 함유 복합소재 이차전지 음극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7103A (zh) * 2015-11-01 2016-03-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1872A (zh) * 2017-07-02 2017-11-07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的二氧化锰/银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165018A (zh) * 2018-02-01 2018-06-15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电磁屏蔽用硅橡胶/石墨烯/银纳米线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28769B1 (ko) * 2019-12-19 2021-03-18 우석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그래핀-은나노와이어-실리콘 함유 복합소재 이차전지 음극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1453B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u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graphene-wrapped honeycomb MnO2 nanospher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supercapacitors
Yesuraj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DNA-templated Bi2MoO6 nanoplates for supercapacitor applications
Sun et al.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ternary Cu2O-CuO-RGO composites as anode materials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06496554B (zh) 一种石墨烯/Fe3O4/聚苯胺三元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72852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88875B (zh) 四氧化三钴纳米线/还原氧化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492569B (zh) 氧化石墨片层/聚苯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93725A (zh) 一种多孔导电的碳材料负载NiCo2O4复合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06025244A (zh) 一种硒化镍/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3755A (zh) 一种石墨烯/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885410B (zh) 一种硫化钼/聚吡咯/聚苯胺三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54659B (zh) 一种磷化钼/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88743B1 (ko) 다공성 그래핀 및 탄소질을 포함하는 복합체
CN103325579B (zh) 一种还原碳量子点/Ru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hen et al. All-Solid High-Performance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 Based on Yolk–Shell NiMoO4/V2CT x@ Reduced Graphene Oxide and Hierarchical Bamboo-Shaped MoO2@ Fe2O3/N-Doped Carbon
CN108722453A (zh) 一种用于碱性电催化析氢的磷化钼/碳复合纳米材料
CN112038688B (zh) 一维纳米形貌llzo基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421017B (zh) 一种无粘结剂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066984B (zh) 一种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32050A (zh) 分级结构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9003826A (zh) N和s双掺杂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8091878A (zh) 一种锂硫电池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电骨架的制备方法
CN111589435A (zh) 一种多孔还原氧化(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rumal et al. Tamarind seed polysaccharide biopolymer-assisted synthesis of spinel zinc iron oxide as a promising alternate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14361453B (zh) 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