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2699B - 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越野车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越野车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2699B
CN114352699B CN202210032252.7A CN202210032252A CN114352699B CN 114352699 B CN114352699 B CN 114352699B CN 202210032252 A CN202210032252 A CN 202210032252A CN 114352699 B CN114352699 B CN 1143526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lock
state
locking
differential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22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52699A (zh
Inventor
王璋
王磊
董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322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26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2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2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52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2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20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越野车和存储介质,属于越野车领域。本申请提供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到用户输入的岩石模式指令,目标车辆进入岩石模式时,通过差速锁控制器对目标车辆的差速锁进行状态检测;根据目标车辆的差速锁状态检测结果,确认所有差速锁状态;若任一差速锁故障,接收差速锁故障信息后锁定差速锁控制功能使之不发送上锁和解锁指令;若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激活差速锁控制功能;当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根据状态检测结果,向差速锁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对目标车辆的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进行控制;将差速锁控制方法与岩石模式结合使用,降低开发成本,无需更改电子差速控制器的软件。

Description

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越野车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越野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越野车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越野汽车越野性能不断提升以及底盘电动化产品的大量应用,配备电子差速锁已成为越野汽车突出的设计亮点。电子差速锁由驾驶员控制的电子激活型锁止式差速器,当一侧驱动轮出现打滑时,驾驶员手动按下上锁开关,通过电子差速锁控制器控制差速锁,锁止差速锁可以将发动机扭矩传递给另一侧驱动轮,使车辆仍保持有效的驱动力,从而帮助车辆脱困,可获得更大的牵引力并提升整车越野性能。
车辆前后桥电子差速锁通常由单独的电子差速锁控制器控制,驾驶员手动按下车内开关,差速锁上锁条件满足时,即能实现差速锁上锁,目前控制器软硬件已经开发完成实现量产。随着平台车型的不断换代开发,某车型增加全地形模式,当全地形模式切换岩石模式后,要求前后桥电子差速锁自动上锁,退出岩石模式,差速锁自动解锁,不需驾驶员在按下开关上锁,实现更高的智能化。
目前电子差速锁单独的控制器已经量产,若全地形岩石模式自动上锁/解锁功能直接集成在电子差速锁控制器中需要更改软件,需要投入大量开发费用,极大的提高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越野车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输入的岩石模式指令,目标车辆进入岩石模式时,通过差速锁控制器对目标车辆的差速锁进行状态检测;其中,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包括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所述岩石模式为目标车辆的一种越野行驶模式;
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状态检测结果,确认所有差速锁的状态;
若任一所述差速锁出现故障,接收差速锁故障信息后锁定差速锁控制功能,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锁定状态时,不发送上锁和解锁指令;
若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激活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
当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根据所述状态检测结果,向所差速锁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进行控制。
可选的,所述向所差速锁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进行控制包括:
确定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的状态;其中,差速锁的状态包括上锁状态、解锁状态、拒绝锁止状态和超速报警状态;
根据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的状态,向所述差速锁控制器发送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开关信号;
接收所述差速锁控制器采集的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状态生成新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的状态,向所述差速锁控制器发送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开关信号包括: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解锁状态时,同时发送所有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为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为上锁或超速报警状态时,仅发送前差速锁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为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为拒绝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上锁状态、或者均为超速报警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处于超速报警状态,且所述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可选的,所述差速锁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目标车辆处于岩石模式时,时刻对所有差速锁的状态进行监控:
当接收到退出岩石模式指令时,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进行解锁控制;
接收所述差速锁控制器采集的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状态生成新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当接收到退出岩石模式指令时,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进行解锁控制,包括: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处于故障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存在故障,所述后差速锁无故障时:若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或超速报警状态,发送所有差速锁的开关信号;若所述后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或者解锁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无故障,所述后差速锁有故障,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检查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发送相关指令。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检查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发送相关指令包括: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所述差速锁控制器直接采集所有差速锁的状态并接收;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超速报警状态时,仅发送后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超速报警状态,且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超速报警状态,仅发送出后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处于拒绝锁止状态,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且所述后差速锁处于超速报警状态、或上锁状态时,仅发送后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可选的,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还包括:
不论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何时进入上锁状态,在所述目标车辆退出岩石模式后,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全部解锁。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差速锁控制装置,包括:
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用户输入的岩石模式指令,目标车辆进入岩石模式时,通过差速锁控制器对目标车辆的差速锁进行状态检测;其中,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包括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所述岩石模式为目标车辆的一种越野行驶模式;
状态确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状态检测结果,确认所有差速锁的状态;
指令发送单元,用于若任一所述差速锁出现故障,接收差速锁故障信息后锁定差速锁控制功能,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锁定状态时,不发送上锁和解锁指令;
指令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激活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
指令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根据所述状态检测结果,向所差速锁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越野车,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越野车,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任一项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用户输入的岩石模式指令,目标车辆进入岩石模式时,通过差速锁控制器对目标车辆的差速锁进行状态检测;其中,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包括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所述岩石模式为目标车辆的一种越野行驶模式;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状态检测结果,确认所有差速锁的状态;若任一所述差速锁出现故障,接收差速锁故障信息后锁定差速锁控制功能,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锁定状态时,不发送上锁和解锁指令;若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激活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当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根据所述状态检测结果,向所差速锁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进行控制;通过上述方法将差速锁控制方法与岩石模式结合使用,降低开发成本,无需更改电子差速控制器的软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速锁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速锁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考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速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示意,所述差速锁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当检测到用户输入的岩石模式指令,目标车辆进入岩石模式时,通过差速锁控制器对目标车辆的差速锁进行状态检测;其中,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包括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所述岩石模式为目标车辆的一种越野行驶模式。
具体的,岩石模式指的是车辆的一种越野形式模式,用于在山石路况、干涸河道、崎岖不平的环境、或者是低速攀爬等工况会使用该模式。
值得注意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速锁控制方法能够通过编译成控制软件的形式集成在WCBS控制器中的ATS控制模块中,通过ATS控制模块输出电子差速锁的开关信号,如上锁/解锁信号,然后输出给电子差速锁控制器,实现在岩石模式下车辆的自动上锁/解锁,电子差速锁控制器的开关输入端支持硬线及CAN信号,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差速控制方法能够实现降低开发成本,不需要更改电子差速锁控制器软件。
其中,WCBS:Wire Controlled Brake System,线控制动系统;
ATS:All Terrain System全地形模式。
步骤102,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状态检测结果,确认所有差速锁的状态。
具体的,差速锁控制器EDS能够检测目标车辆前后差速锁的状态,将检测结果发送至ATS控制模块,由ATS控制模块确认所有差速锁的状态。
步骤103,若任一所述差速锁出现故障,接收差速锁故障信息后锁定差速锁控制功能,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锁定状态时,不发送上锁和解锁指令;
具体的,差速锁控制功能集成于ATS控制模块中,处理锁定状态时,不向差速锁控制器EDS发送上锁、解锁指令。
步骤104,若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激活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
具体的,步骤103和步骤104中ATS控制模块根据前、后差速锁的故障状态,决定是否激活差速锁控制功能,任一差速锁处于故障状态时,都不激活该功能模块。
步骤105,当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根据所述状态检测结果,向所差速锁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进行控制。
具体的,车辆进入岩石模式后,基于岩石模式和差速锁的实时状态,通过ATS控制模块中的差速锁控制功能,向差速锁控制器发送各种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向所差速锁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进行控制包括:
确定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的状态;其中,差速锁的状态包括上锁状态、解锁状态、拒绝锁止状态和超速报警状态;
根据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的状态,向所述差速锁控制器发送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开关信号;
接收所述差速锁控制器采集的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状态生成新的控制指令。
具体的,差速锁的状态由差速锁控制器EDS进行检测,差速锁的状态有多种情况,根据不同的状态,ATS控制模块通过差速控制功能,向差速锁控制器发送各种指令,通过差速锁控制器执行这些指令,从而实现对差速锁的控制、以及状态检测为新的控制指令做信息收集。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的状态,向所述差速锁控制器发送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开关信号包括: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解锁状态时,同时发送所有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为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为上锁或超速报警状态时,仅发送前差速锁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为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为拒绝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上锁状态、或者均为超速报警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拒绝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处于超速报警状态,且所述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具体的,参考图2,示出了前后差速锁不同检测状态下,差速锁控制模块能够输出的控制信号类型,其中,所述差速锁控制模块不能向处于拒绝锁止状态、超速报警状态的差速锁发送开关信号。
可选的,所述差速锁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目标车辆处于岩石模式时,时刻对所有差速锁的状态进行监控:
当接收到退出岩石模式指令时,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进行解锁控制;
接收所述差速锁控制器采集的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状态生成新的控制指令。
具体的,对于处于岩石模式的目标车辆,ATM控制模块将实时对所有差速锁的状态进行监控,及时通过差速锁控制模块调整差速锁状态,维持车辆的稳定行驶,若收到退出岩石模式的指令,则需要根据当前所有差速锁的状态逐步进行解锁控制。
可选的,所述当接收到退出岩石模式指令时,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进行解锁控制,包括: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处于故障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存在故障,所述后差速锁无故障时:若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或超速报警状态,发送所有差速锁的开关信号;若所述后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或者解锁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无故障,所述后差速锁有故障,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检查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发送相关指令。
具体的,参考图3,示出了接收到退出岩石模式指令时,前后差速锁不同检测状态下,差速锁控制模块能够输出的控制信号类型。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检查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发送相关指令包括: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所述差速锁控制器直接采集所有差速锁的状态并接收;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超速报警状态时,仅发送后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超速报警状态,且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超速报警状态,仅发送出后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处于拒绝锁止状态,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且所述后差速锁处于超速报警状态、或上锁状态时,仅发送后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具体的,参考图3,示出了上述的各种情况下,对于退出岩石模式指令,ATS控制模块,以及差速锁控制功能能够执行的各种操作,以及能够向差速锁控制器发送的开关信号类型。
可选的,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还包括:
不论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何时进入上锁状态,在所述目标车辆退出岩石模式后,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全部解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基于全地形岩石模式及电子差速锁状态判断的自动上锁信号输出控制逻辑,基于全地形岩石模式及电子差速锁状态判断的自动解锁锁信号输出控制逻辑,可将自动上锁及解锁控制逻辑可集成在其他模块中;实现差速锁控制方法与岩石模式结合使用,降低开发成本,无需更改电子差速控制器的软件即可实现对差速锁的全面检测与控制。
参考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差速锁控制装置40,包括:
状态检测单元41,用于当检测到用户输入的岩石模式指令,目标车辆进入岩石模式时,通过差速锁控制器对目标车辆的差速锁进行状态检测;其中,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包括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所述岩石模式为目标车辆的一种越野行驶模式;
状态确认单元4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状态检测结果,确认所有差速锁的状态;
指令发送单元43,用于若任一所述差速锁出现故障,接收差速锁故障信息后锁定差速锁控制功能,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锁定状态时,不发送上锁和解锁指令;
指令发送单元43,还用于若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激活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
指令发送单元43,还用于当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根据所述状态检测结果,向所差速锁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进行控制。
可选的,所述向所差速锁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进行控制包括:
确定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的状态;其中,差速锁的状态包括上锁状态、解锁状态、拒绝锁止状态和超速报警状态;
根据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的状态,向所述差速锁控制器发送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开关信号;
接收所述差速锁控制器采集的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状态生成新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指令发送单元43,还用于: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解锁状态时,同时发送所有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为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为上锁或超速报警状态时,仅发送前差速锁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为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为拒绝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上锁状态、或者均为超速报警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处于超速报警状态,且所述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可选的,指令发送单元43,还用于当所述差速锁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目标车辆处于岩石模式时,时刻对所有差速锁的状态进行监控:
当接收到退出岩石模式指令时,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进行解锁控制;
接收所述差速锁控制器采集的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状态生成新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指令发送单元43,还用于所述当接收到退出岩石模式指令时,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进行解锁控制,包括: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处于故障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存在故障,所述后差速锁无故障时:若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或超速报警状态,发送所有差速锁的开关信号;若所述后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或者解锁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无故障,所述后差速锁有故障,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检查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发送相关指令。
可选的,指令发送单元43,还用于所述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检查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发送相关指令包括: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所述差速锁控制器直接采集所有差速锁的状态并接收;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超速报警状态时,仅发送后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超速报警状态,且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超速报警状态,仅发送出后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处于拒绝锁止状态,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且所述后差速锁处于超速报警状态、或上锁状态时,仅发送后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可选的,所述的差速锁控制系统40还包括:
重置单元44,用于不论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何时进入上锁状态,在所述目标车辆退出岩石模式后,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全部解锁。
请参考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50,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存储在存储器5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1执行时实现上述差速锁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差速锁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输入的岩石模式指令,目标车辆进入岩石模式时,通过差速锁控制器对目标车辆的差速锁进行状态检测;其中,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包括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所述岩石模式为目标车辆的一种越野行驶模式;
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状态检测结果,确认所有差速锁的状态;
若任一所述差速锁出现故障,接收差速锁故障信息后锁定差速锁控制功能,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锁定状态时,不发送上锁和解锁指令;
若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激活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
当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根据所述状态检测结果,向所差速锁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进行控制;
所述向所差速锁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进行控制包括:
确定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的状态;其中,差速锁的状态包括上锁状态、解锁状态、拒绝锁止状态和超速报警状态;
根据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的状态,向所述差速锁控制器发送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开关信号;
接收所述差速锁控制器采集的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状态生成新的控制指令;
所述根据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的状态,向所述差速锁控制器发送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开关信号包括: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解锁状态时,同时发送所有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为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为上锁或超速报警状态时,仅发送前差速锁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为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为拒绝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上锁状态、或者均为超速报警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处于超速报警状态,且所述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根据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的状态,向所述差速锁控制器发送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开关信号包括: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解锁状态时,同时发送所有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为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为上锁或超速报警状态时,仅发送前差速锁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为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为拒绝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上锁状态、或者均为超速报警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处于超速报警状态,且所述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替换为:
当接收到退出岩石模式指令时,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进行解锁控制;
接收所述差速锁控制器采集的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状态生成新的控制指令;
所述当接收到退出岩石模式指令时,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进行解锁控制,包括: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处于故障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存在故障,所述后差速锁无故障时:若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或超速报警状态,发送所有差速锁的开关信号;若所述后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或者解锁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无故障,所述后差速锁有故障,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检查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发送相关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检查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的状态发送相关指令包括: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所述差速锁控制器直接采集所有差速锁的状态并接收;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超速报警状态时,仅发送后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超速报警状态,且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超速报警状态,仅发送出后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处于拒绝锁止状态,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且所述后差速锁处于超速报警状态、或上锁状态时,仅发送后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不论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何时进入上锁状态,在所述目标车辆退出岩石模式后,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全部解锁。
5.一种差速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用户输入的岩石模式指令,目标车辆进入岩石模式时,通过差速锁控制器对目标车辆的差速锁进行状态检测;其中,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包括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所述岩石模式为目标车辆的一种越野行驶模式;
状态确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差速锁状态检测结果,确认所有差速锁的状态;
指令发送单元,用于若任一所述差速锁出现故障,接收差速锁故障信息后锁定差速锁控制功能,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锁定状态时,不发送上锁和解锁指令;
指令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无故障,激活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
指令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差速锁控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根据所述状态检测结果,向所差速锁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进行控制;
所述指令发送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的状态;其中,差速锁的状态包括上锁状态、解锁状态、拒绝锁止状态和超速报警状态;
根据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的状态,向所述差速锁控制器发送前差速锁和/或后差速锁开关信号;
接收所述差速锁控制器采集的所有差速锁的状态,根据所有差速锁状态生成新的控制指令;
所述指令发送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解锁状态时,同时发送所有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为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为上锁或超速报警状态时,仅发送前差速锁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为解锁状态,所述后差速锁为拒绝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前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上锁状态、或者均为超速报警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差速锁和后差速锁均为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当所述后差速锁处于上锁状态、或者处于超速报警状态,且所述差速锁处于拒绝锁止状态时,不发送任一差速锁的开关信号。
6.一种越野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032252.7A 2022-01-12 2022-01-12 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越野车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352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2252.7A CN114352699B (zh) 2022-01-12 2022-01-12 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越野车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2252.7A CN114352699B (zh) 2022-01-12 2022-01-12 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越野车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2699A CN114352699A (zh) 2022-04-15
CN114352699B true CN114352699B (zh) 2024-03-29

Family

ID=81109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2252.7A Active CN114352699B (zh) 2022-01-12 2022-01-12 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越野车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269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4898A (ja) * 2003-08-05 2005-03-03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デフロックスイッチ判断装置
JP2006144905A (ja) * 2004-11-19 2006-06-08 Gkn ドライブライン トルク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JP2010149850A (ja) * 2010-01-27 2010-07-0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制御装置
CN112963517A (zh) * 2021-02-01 2021-06-15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越野车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57337A (zh) * 2020-12-25 2021-12-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辆的差速锁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该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4898A (ja) * 2003-08-05 2005-03-03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デフロックスイッチ判断装置
JP2006144905A (ja) * 2004-11-19 2006-06-08 Gkn ドライブライン トルク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JP2010149850A (ja) * 2010-01-27 2010-07-0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制御装置
CN113757337A (zh) * 2020-12-25 2021-12-07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辆的差速锁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该车辆
CN112963517A (zh) * 2021-02-01 2021-06-15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越野车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2699A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8480B (zh) 自动驾驶的执行系统、自动驾驶的控制命令的执行方法
US82436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 status of nodes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017307A (zh) 一种解决汽车仪表失效的仪表管理方法、系统及汽车
CN109895787A (zh) 一种车辆驾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2037564A (zh) 自动泊车故障诊断和监控系统、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4352699B (zh) 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越野车和存储介质
CN113103987B (zh) 车辆应急解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109726A (zh) 自动驾驶车辆的故障处理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47031B (zh) 一种车轮抱死故障判断方法及系统
CN115123172B (zh) 一种制动系统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
DE102013225278A1 (de) Verfahren zum Erkennen eines Fehlerzustands eines Fahrwerks, Fahrwerks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und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CN114211966B (zh) 一种再生制动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车辆
CN108995539B (zh) 能量回收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6991141A (zh) 车用控制器诊断策略数据的自动化处理配置系统
CN105774728A (zh) 防止误检出车辆碰撞的系统和方法
Verghese et al. Fuzzy logic based integrated control of anti-lock brake system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using can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115027478A (zh) 一种车辆行驶模式切换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2381966A (zh) 一种驾驶数据信号采集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8819724B (zh) 再生制动控制方法、整车控制器及汽车
CN114906214B (zh) 随动转向桥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64788B (zh) 一种通信数据劫持监控方法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791719B (zh) 一种车辆的p挡驻车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54293B (zh) 车辆传动系统的预警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3968105B (zh) 一种胎压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15244A (zh)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