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5846A - 电池托盘及电池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池托盘及电池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5846A
CN114335846A CN202011030492.0A CN202011030492A CN114335846A CN 114335846 A CN114335846 A CN 114335846A CN 202011030492 A CN202011030492 A CN 202011030492A CN 114335846 A CN114335846 A CN 114335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nergy
battery tray
tray
contac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04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正远
郑卫鑫
曾毅
赖福柱
祁泓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304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58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5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58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托盘及具有其的电池组件,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电芯膨胀时会挤压到其他电芯或托盘的问题。电池托盘包括立板和吸能装置,立板围设形成电池托盘的电池容置空间,立板上朝向电池容置空间的一侧为内侧壁,内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槽,吸能装置包括设置于容纳槽的吸能件,吸能件朝向电池容置空间的一侧为电池接触侧,电池接触侧突出于立板的内侧壁,在电池接触侧受到挤压力的状态下,电池接触侧通过吸能件的本体向容纳槽内的方向运动。本申请实施例在电芯膨胀时,能够通过吸能装置吸收电芯膨胀力,这样可以减少电芯对托盘的作用力,提高电池包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池托盘及电池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托盘及具有其的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包结构为多个电芯整齐的排布在托盘里,托盘将上述多个电芯包裹在内。在现有电池包结构的基础上,当其中某些电芯膨胀时,电芯的体积增大,此时会挤压到其它电芯或托盘,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托盘及电池组件,能够提高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托盘,包括:立板,所述立板围设形成电池托盘的电池容置空间,所述立板上朝向所述电池容置空间的一侧为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槽;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包括吸能件,所述吸能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吸能件的本体为非金属件,所述吸能件朝向所述电池容置空间的一侧为电池接触侧,所述电池接触侧突出于所述立板的内侧壁,在所述电池接触侧受到挤压力的状态下,所述电池接触侧通过所述吸能件的本体向所述容纳槽内的方向运动。
可选的,所述吸能件包括泡孔和所述本体。
可选的,所述泡孔包括第一泡孔和第二泡孔,所述第一泡孔的破裂压力小于所述第二泡孔的破裂压力。
可选的,所述第一泡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泡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本体的材料为硬橡胶或发泡聚氨酯。
可选的,所述吸能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为U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的一面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相抵,所述固定组件的侧面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一对支撑结构,所述吸能件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支撑结构上.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为金属板两侧折弯形成。
可选的,所述吸能件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所述吸能件的尺寸小于所述固定件内部空间的尺寸。
可选的,所述立板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围设形成所述电池容置空间的外壁;中板,所述中板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形成空间格挡壁。
可选的,电池托盘还包括隔热棉,所述隔热棉设置于电芯和所述吸能装置之间,所述隔热棉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电池接触侧位于所述凹槽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托盘以及电芯组,所述电芯组设置于所述电池托盘内,所述电芯的侧面与所述电池接触侧相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托盘,包括立板,所述立板围设形成电池托盘的电池容置空间,所述立板上朝向所述电池容置空间的一侧为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槽;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包括吸能件,所述吸能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吸能件的本体为非金属件,所述吸能件朝向所述电池容置空间的一侧为电池接触侧,所述电池接触侧突出于所述立板的内侧壁,在所述电池接触侧受到挤压力的状态下,所述电池接触侧通过所述吸能件的本体向所述容纳槽内的方向运动。本申请实施例在电芯膨胀时,能够通过吸能装置吸收电芯膨胀力,这样可以减少电芯对托盘的作用力,提高电池包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托盘承载电芯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托盘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托盘侧板安装吸能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托盘中板安装吸能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能装置的一种吸能件的截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能装置的一种固定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板;11、侧板;12、中板;2、容纳槽;3、吸能装置;31、吸能件;32固定件;311本体;312第一泡孔;313第二泡孔;4、隔热棉;5、电芯组;托盘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1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托盘6,包括立板1和吸能装置3。立板1围设形成电池托盘6的电池容置空间,将立板1上朝向所述电池容置空间的一侧为内侧壁,内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槽2。吸能装置3包括吸能件31,吸能件31设置于所述容纳槽2,吸能件31的本体311为非金属件,吸能件31朝向所述电池容置空间的一侧为电池接触侧,电池接触侧突出于立板1的内侧壁,在电池接触侧受到挤压力的状态下,电池接触侧通过吸能件31的本体311向容纳槽2内的方向运动。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吸能装置3吸收电芯之间的膨胀力,或吸收电池包安装时的预紧力从而减少电芯对其他电芯或托盘6的挤压,提高电池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吸能装置3设置在容纳槽2内能够避免吸能装置3占用托盘6内的空间,使托盘6在保证吸能装置33能够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尽可能安装有更多的电池,其中安装在托盘6内的电池可以为多个电池,也可以将多个电池按照一定规律排布。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吸能件31的本体311使用非金属件,非金属材料的吸能件31本体311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这样,吸能件31可以同时满足吸收能量和受力的需求,例如,接受电芯的膨胀力并吸收能量。
吸能件31可以包括泡孔和本体311,其中吸能件的本体311用于支撑整个吸能件31,并吸收能量。泡孔可以设置多种不同形状大小的泡孔,例如,泡孔包括第一泡孔312和第二泡孔313,第一泡孔312的破裂压力小于第二泡孔313的破裂压力,这样,通过设置多种大小不一的孔洞,不同大小的孔洞具有不同的破裂压力,吸能件31可以在不同的挤压力作用下梯度释放压缩空间。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泡孔的形状、大小、数量、位置不做限定,例如第一泡孔312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第二泡孔313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
泡孔越大,其破裂压力越小,因为孔洞大,其承受相同压力时变形量就大,容易变形破裂。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吸能件31中大的泡孔设置在中间位置,从中间向两侧方向泡孔逐渐减小,这样设置可以实现通过泡孔的变形,更好的吸收能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非金属吸能件31的本体311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泡孔也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二者结合可以更好的实现变形吸能。
本申请提供的吸能件31既能够满足电池包组装时的预紧力要求,又能够有效缓解电池包使用时产生的膨胀力。比如,在电池包组装时,吸能装置3可以吸收组装时电芯之间的挤压力,或吸收电芯对托盘6的挤压力。
吸能件31的体311可以采用变形能力更强的材料,如吸能件31的本体311的材料为硬橡胶或发泡聚氨酯。这样吸能件31受到挤压时更不容易破坏。
吸能装置3还可以包括固定件32,固定件32设置可以设置为U型结构。例如,固定件32可以通过金属板两侧折弯形成,如,固定件32可以为3毫米厚的金属铝板通过两侧折弯制成。固定件32与吸能件31连接,固定件32用于安装固定吸能件31。固定件32的一面与容纳槽2的槽底相抵,固定组件的侧面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一对支撑结构,吸能件31设置于对应的支撑结构上。
吸能件31可以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吸能件31的尺寸小于固定件32内部空间的尺寸,这样将吸能装置3模组组装后,可以便于将吸能件31安装到容纳槽2内,以增大安装的便利性,进一步保证吸能装置3可以可靠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托盘6中的立板1可以包括侧板11和中板12。侧板11围设形成电池容置空间的外壁,即整个电池托盘6的周向外壳;中板12设置在容置空间内形成空间格挡壁,中板12能够将电池容置空间分隔开,便于电池的分组固定,且中板12能够提高托盘6整体的强度,提高托盘6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吸能装置3可以设置在侧板11朝向电池容纳空间的一侧,也可以设置在在中板12的两侧。在中板12的侧边设置吸能装置3,可以进一步增大托盘6能够承受的电池膨胀体积,使电池在托盘6内的放置更加可靠。
本申请实施例侧板11、中板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侧板11内壁的容纳槽2数量至少为一个,和/或中板12内壁的容纳槽2数量至少为一个,换句话说,侧板11或中板12的吸能装置3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另外,侧板11或中板12上的多个吸能装置3可以并排设置,中板12两侧的吸能装置3可以对称设置。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池托盘6还包括隔热棉4,隔热棉4设置于立板1的内侧壁,具体地,隔热棉4设置于电芯和吸能装置3之间,隔热棉4上开设有凹槽,电池接触侧位于凹槽内,这样可以在保证隔热棉4隔热的前提下,能够使托盘6内的空间利用更加合理隔热棉4能够将阻隔电池散发的热量,避免电池散发的热量向托盘6的壳体上传递。隔热棉4在吸能装置3处有掏空,可以很好的将吸能件31放置在隔热棉4掏空处。隔热棉4可以设计为由为外层PET膜包裹着内层隔热棉4,以更好的实现对能量的吸收。
本申请实施例在电芯膨胀时,能够让电芯挤压吸能装置3上的电池接触侧,电池接触侧能够向容纳槽2内的方向运动,电池接触侧运动后空出的空间用于容置电芯膨胀的体积,避免了膨胀的电芯会挤压到其它电芯或托盘6,影响其它电芯的性能或整体电池包的性能,且本申请实施例还能避免膨胀的电芯较多时,电芯挣脱结构胶的固定,发生电芯拱起,使整体电池包变形等情况,增加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包括如图1-图7中的电池托盘6及电芯组5,电芯组5设置于电池托盘6内,电芯的侧面与电池接触侧相抵。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板,所述立板围设形成电池托盘的电池容置空间,所述立板上朝向所述电池容置空间的一侧为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槽;
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包括吸能件,所述吸能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吸能件的本体为非金属件,所述吸能件朝向所述电池容置空间的一侧为电池接触侧,所述电池接触侧突出于所述立板的内侧壁,在所述电池接触侧受到挤压力的状态下,所述电池接触侧通过所述吸能件的本体向所述容纳槽内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件包括泡孔和所述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孔包括第一泡孔和第二泡孔,所述第一泡孔的破裂压力小于所述第二泡孔的破裂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泡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材料为硬橡胶或发泡聚氨酯。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为U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一面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相抵,所述固定组件的侧面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一对支撑结构,所述吸能件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支撑结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金属板两侧折弯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件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所述吸能件的尺寸小于所述固定件内部空间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包括:
侧板,所述侧板围设形成所述电池容置空间的外壁;
中板,所述中板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形成空间格挡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内壁的容纳槽数量至少为一个,和/或所述中板内壁的容纳槽数量至少为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电池托盘还包括隔热棉,所述隔热棉设置于电芯和所述吸能装置之间,所述隔热棉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电池接触侧位于所述凹槽内。
13.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托盘以及电芯组,所述电芯组设置于所述电池托盘内,所述电芯的侧面与所述电池接触侧相抵。
CN202011030492.0A 2020-09-27 2020-09-27 电池托盘及电池组件 Pending CN1143358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0492.0A CN114335846A (zh) 2020-09-27 2020-09-27 电池托盘及电池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0492.0A CN114335846A (zh) 2020-09-27 2020-09-27 电池托盘及电池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5846A true CN114335846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11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0492.0A Pending CN114335846A (zh) 2020-09-27 2020-09-27 电池托盘及电池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5846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00653U (zh) * 2016-08-09 2017-01-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06250254U (zh) * 2016-12-27 2017-06-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06250253U (zh) * 2016-12-27 2017-06-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端板及电池模组
CN108899453A (zh) * 2018-07-19 2018-11-27 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托盘底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77715A (zh) * 2018-10-30 2019-01-11 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蓄电池外部吸能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8674236U (zh) * 2018-10-22 2019-03-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缓冲垫以及电池模组
CN209016140U (zh) * 2018-11-23 2019-06-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及其电池模组
CN209016139U (zh) * 2018-11-23 2019-06-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及其电池模组
CN209071424U (zh) * 2018-11-16 2019-07-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箱体及电池箱
CN209217076U (zh) * 2019-01-30 2019-08-06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用防撞电池箱
CN110391373A (zh) * 2019-07-15 2019-10-29 华侨大学 一种新型的吸能防护电池箱
CN210245571U (zh) * 2019-07-02 2020-04-03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保护结构、电池包及电动车
CN210296444U (zh) * 2019-08-10 2020-04-10 惠安源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托盘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00653U (zh) * 2016-08-09 2017-01-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06250254U (zh) * 2016-12-27 2017-06-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06250253U (zh) * 2016-12-27 2017-06-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端板及电池模组
CN108899453A (zh) * 2018-07-19 2018-11-27 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托盘底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08674236U (zh) * 2018-10-22 2019-03-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缓冲垫以及电池模组
CN109177715A (zh) * 2018-10-30 2019-01-11 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蓄电池外部吸能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9071424U (zh) * 2018-11-16 2019-07-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箱体及电池箱
CN209016140U (zh) * 2018-11-23 2019-06-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及其电池模组
CN209016139U (zh) * 2018-11-23 2019-06-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及其电池模组
CN209217076U (zh) * 2019-01-30 2019-08-06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用防撞电池箱
CN210245571U (zh) * 2019-07-02 2020-04-03 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保护结构、电池包及电动车
CN110391373A (zh) * 2019-07-15 2019-10-29 华侨大学 一种新型的吸能防护电池箱
CN210296444U (zh) * 2019-08-10 2020-04-10 惠安源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托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19183U (zh) 电池模块
EP3133669B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improved safety and operational lifespan
EP3584854A1 (en) Fixing frame and battery pack
KR20180068379A (ko) 전기자동차의 배터리 케이스
CN210006793U (zh) 电池模组
KR102148497B1 (ko) 배터리 팩
US20180254443A1 (en) Crushable cooling column for battery assembly in electric vehicle
CN114361683A (zh) 一种电池托盘及具有其的电池组件
CN210123769U (zh) 双层壳体及锂电池组件
WO2023283807A1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US11469442B2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CN115832540A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电池单体的制造装置和方法
CN116569391A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和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
CN114335846A (zh) 电池托盘及电池组件
CN212277324U (zh) 车辆及其电池包
CN216354449U (zh) 电池壳体、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5644764U (zh) 电池模组
CN114361684A (zh) 一种电池托盘及具有其的电池组件
CN217334279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692102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716948U (zh) 电芯组件及电池
CN113381099A (zh) 电池壳、电池、电池包、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CN217823146U (zh) 隔板、电池模组、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8274970U (zh) 电芯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21041290U (zh) 复合隔热垫、电池和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