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5573B - 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5573B
CN114315573B CN202111636803.2A CN202111636803A CN114315573B CN 114315573 B CN114315573 B CN 114315573B CN 202111636803 A CN202111636803 A CN 202111636803A CN 114315573 B CN114315573 B CN 1143155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acid
solvent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68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5573A (zh
Inventor
傅志伟
潘新刚
余文卿
陆伟
邵严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B&c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B&c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B&c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B&c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368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5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5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5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5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5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反应路线:其中,M为碳数5~7的环烷基,R1为氢原子或烷基,R2为烷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c)向第一溶剂中通入卤甲烷,得到含卤甲烷的第一溶剂溶液;d)在惰性气体条件下,将金属锂和式Ⅳ化合物加入到第一溶剂中混合,滴加步骤c)制备的含卤甲烷的第一溶剂溶液,搅拌,反应,纯化,得到式Ⅲ化合物;f)将式Ⅲ化合物和缚酸剂加入到第二溶剂中混合,并滴加式Ⅱ化合物,经酯化反应,纯化,得到式Ⅰ化合物。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树脂单体为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得到的产物收率高,纯度高,杂质少。

Description

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刻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93nm光刻胶基本为化学放大胶,化学放大胶是一种基于化学放大原理的光刻胶,其主要成分是聚合物树脂、光致产酸剂以及相应的添加剂(碱性添加剂、溶解抑制剂等)和溶剂。其中,聚合物树脂是由不同侧链结构的树脂单体之间共聚形成的,侧链结构是赋予聚合物树脂所需功能的关键组分,通常为聚合物树脂提供极性集团和酸敏基团。极性基团可以平衡树脂的亲疏水性,改善树脂与基底间的粘附性,并为主体树脂提供可显影性。酸敏基团可以在光致产酸剂作用下从侧链脱离,使树脂由不溶转变为碱可溶,实现曝光区域与未曝光区域的溶解度反差。
聚(甲基)丙烯酸酯体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193nm光刻胶的树脂聚合物,但是现有(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纯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反应路线:
其中,M为碳数5~7的环烷基,R1为氢原子或烷基,R2为烷基;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c)向第一溶剂中通入卤甲烷,得到含卤甲烷的第一溶剂溶液;
优选的,所述第一溶剂为四氢呋喃;
d)在惰性气体条件下,将金属锂和式Ⅳ化合物加入到第一溶剂中混合,滴加步骤c)制备的含卤甲烷的第一溶剂溶液,搅拌,反应,纯化,得到式Ⅲ化合物;
f)将式Ⅲ化合物和缚酸剂加入到第二溶剂中混合,并滴加式Ⅱ化合物,经酯化反应,纯化,得到式Ⅰ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第二溶剂为二氯甲烷。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c)中还包括如下特征:
c1)所述通入卤甲烷所用的温度为-10~-20℃,如-10℃或-15℃或-20℃等;
c2)所述卤甲烷选自氯甲烷或溴甲烷。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d)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d1)所述式Ⅳ化合物、卤甲烷与金属锂的摩尔比为1:(2~5):(2~5),如1:3:3或1:2:2或1:5:5等;
d2)所述滴加含卤甲烷的第一溶剂溶液的温度为-20~10℃,如-15℃或-10℃或0℃等;
d3)所述滴加含卤甲烷的第一溶剂溶液的时间为0.5~1.5h,如1h或1.5h等;
d4)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d5)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30℃,如22℃或25℃或28℃等,反应的时间为1~4h,如2h或3h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f)中还包括如下特征:
f1)所述式Ⅲ化合物、式Ⅱ化合物与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1~2):(1~2),如1:1.2:1.2或1:1:1或1:2:2等;
f2)所述缚酸剂选自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或吡啶中的一种;
f3)所述滴加式Ⅱ化合物的温度为-60~-65℃,如-60℃等;
f4)所述滴加式Ⅱ化合物的时间为0.5~1.5h,如0.5h或1h等;
f5)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60~-65℃,如-65℃等,反应的时间为0.5~1h,如0.5h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d)中的纯化e)包括如下步骤:
e1)将步骤d)搅拌反应所得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淬灭,然后加入酸调节pH至2~3,得到酸性溶液;
e2)用正己烷提取所述酸性溶液,得到的有机相用水洗至中性,然后干燥并旋除溶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纯化e)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e11)在步骤e1)中,所述酸为浓度为36wt%的盐酸;
e21)在步骤e2)中,所述正己烷提取的次数为至少3次;
e22)在步骤e2)中,所述水洗的次数为至少2次;
e23)在步骤e2)中,所述干燥所用的干燥剂选自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
e24)在步骤e2)中,所述旋除溶剂所用的水浴温度为30~35℃,如32℃或34℃等。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f)中纯化g)包括如下步骤:
g1)在步骤f)酯化反应所得反应液中加水搅拌0.5~1h,如0.5h等,静置分层得到第一水相和第一有机相;
g2)水洗所述第一有机相,得到第二有机相;
g3)所述第二有机相经干燥、过滤、滤液旋干后,得到油状物;
g4)在所述油状物中加入正己烷,经硅胶过滤、淋洗硅胶、滤液旋干后得到产物粗品;
g5)在粗品中加入阻聚剂,然后进行减压蒸馏,得到所述式Ⅰ化合物。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纯化g)还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g21)在步骤g2)中,所述水洗的次数为至少2次;
g31)在步骤g3)中,所述干燥所用的干燥剂为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
g32)在步骤g3)中,所述滤液旋干所用的水浴温度为30~35℃,如32℃、35℃等;
g41)在步骤g4)中,所述滤液旋干所用的水浴温度25~30℃,如30℃、35℃等;
g42)在步骤g4)中,所述淋洗硅胶的溶剂为正己烷;
g51)在步骤g5)中,所述减压蒸馏所用的油浴温度为85~95℃,如90℃或95℃等,馏分温度为45~50℃,如45℃或48℃等,压力为20~130Pa,如30Pa或70Pa或100Pa等;
g52)在步骤g5)中,所述阻聚剂为吩噻嗪。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式Ⅳ化合物的制备,反应路线如下:
其中,M为碳数5~7的环烷基,R2为烷基;
所述式Ⅳ化合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a)将式Ⅴ化合物和浓硫酸溶于醇类溶剂中混合,加热回流反应,纯化,得到式Ⅳ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1)所述浓硫酸的加入量为式Ⅴ化合物的5~10wt%,如6wt%、8wt%等;
a2)所述加热回流反应的油浴温度为85~95℃,如90℃等;
a3)所述加热回流反应的时间为1.5~2.5h,如2h等;
a4)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98wt%。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a)中的纯化b)包括如下步骤:
b)将步骤a)回流反应所得反应液除去醇类溶剂,蒸馏,收集温度25~30℃的馏分,得到式Ⅳ化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制备方法得到的树脂单体为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得到的产物收率高,纯度高,杂质少。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产品的核磁谱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得产品的GC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说明、从上下文暗示或属于现有技术的惯例,否则本申请中所有的份数和百分比都基于重量,且所用的测试和表征方法都是与本申请的提交日期同步的。在适用的情况下,本申请中涉及的任何专利、专利申请或公开的内容全部结合于此作为参考,且其等价的同族专利也引入作为参考,特别这些文献所披露的关于本领域中的合成技术、产物和加工设计、聚合物、共聚单体、引发剂或催化剂等的定义。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
本申请中的数字范围是近似值,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其可包括范围以外的数值。数值范围包括以1个单位增加的从下限值到上限值的所有数值,条件是在任意较低值与任意较高值之间存在至少2个单位的间隔。例如,如果记载组分、物理或其它性质(如分子量等)是100至1000,意味着明确列举了所有的单个数值,例如100,101,102等,以及所有的子范围,例如100到166,155到170,198到200等。对于包含小于1的数值或者包含大于1的分数(例如1.1,1.5等)的范围,则适当地将1个单位看作0.0001,0.001,0.01或者0.1。对于包含小于10(例如1到5)的个位数的范围,通常将1个单位看作0.1。这些仅仅是想要表达的内容的具体示例,并且所列举的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被认为清楚记载在本申请中。还应指出,本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不限定先后顺序,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结构的物质。
关于化学化合物使用时,除非明确地说明,否则单数包括所有的异构形式,反之亦然(例如,“己烷”单独地或共同地包括己烷的全部异构体)。另外,除非明确地说明,否则用“一个”,“一种”或“该”形容的名词也包括其复数形式。
术语“包含”,“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派生词不排除任何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的存在,且与这些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是否在本申请中披露无关。为消除任何疑问,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本申请中所有使用术语“包含”,“包括”,或“具有”的组合物可以包含任何附加的添加剂、辅料或化合物。相反,除了对操作性能所必要的那些,术语“基本上由……组成”将任何其他组分、步骤或过程排除在任何该术语下文叙述的范围之外。术语“由……组成”不包括未具体描述或列出的任何组分、步骤或过程。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术语“或”指列出的单独成员或其任何组合。
实施例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
把甲醇(720g)和环己基甲酸(150g,1.17mol)加入到四口反应瓶,搅拌下加入质量浓度为98%的浓硫酸9g(环己基甲酸的6wt%),加热回流反应2h(油浴温度90℃),GC跟踪至原料基本消失,旋蒸甲醇至无液滴后(水浴温度40℃),油泵简单蒸馏(馏分温度25~30℃,油浴50℃)得到产品133g,摩尔收率80%,纯度98.8%。
2、
把四氢呋喃(450g)加入四口瓶,用封口膜密封塞子,称重。用干冰乙醇冷至-20℃,开始通溴甲烷(钢瓶要记录重量),注意观察鼓泡器,通气结束后,再称量四口瓶的重量,确认溴甲烷只有少量逸出,共通入了200.3g(2.11mol)溴甲烷,将制备好的溴甲烷的四氢呋喃溶液放置待用。
在另一四口瓶中氮气保护下加入金属锂(14.64g,2.11mol)、四氢呋喃(450g)和环己基甲酸甲酯(100g,0.703mol),降温至0℃左右,滴加溴甲烷的四氢呋喃溶液,很容易引发并有放热,控温在0~10℃,约1h滴完,滴完后在室温(20~30℃)下搅拌2h。反应结束,把反应液缓慢倒入约冰水(3.5L)中,用质量浓度为36%的盐酸(350mL)中和至呈酸性(pH为2~3),搅拌1h,用正己烷提取3次,每次使用正己烷(1500mL),合并有机相用水洗至中性(水洗2次,每次1500mL水),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旋除溶剂(水浴温度30~35℃),得到黄色油状物118g。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3、
氮气保护下,加入二氯甲烷(650g)、2-环己基-2-丙醇(100g,0.703mol)和三乙胺(85g,0.840mol),搅拌降温至-60~-65℃,滴加甲基丙烯酰氯(88g,0.842mol),滴加时控温-60~-65℃,1h滴完,滴完后在此温度下保温反应0.5h。
加入水(100mL)搅拌0.5h,静置分层后,下层有机相水洗两次,每次200ml水。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100g)干燥,过滤,滤液旋干(30~35℃)得到160g油状物(有大量悬浮物)。向油状物中加入正己烷(800mL),砂芯漏斗上铺硅胶(50g)过滤,正己烷(320mL)淋洗硅胶,滤液旋干后得到140g油状物(水浴温度25~30℃,油状物无悬浮物),残留物加入吩噻嗪(1.4g)后用油泵减压蒸馏(馏分温度45~50℃,油浴温度90℃)得到产品120g,摩尔收率81.2%,纯度98.7%,核磁谱图见图1,GC谱图见图2。
实施例2
1、
把甲醇(720g)和环己基甲酸(150g,1.17mol)加入到四口反应瓶,搅拌下加入质量浓度为98%的浓硫酸15g(环己基甲酸的10wt%),加热回流反应1.5h(油浴温度95℃),GC跟踪至原料基本消失,旋蒸甲醇至无液滴后(水浴温度40℃),油泵简单蒸馏(馏分温度25~30℃,油浴50℃)得到产品136g,摩尔收率83%,纯度98.6%。
2、
把四氢呋喃(450g)加入四口瓶,用封口膜密封塞子,称重。用干冰乙醇冷至-10℃,开始通氯甲烷(钢瓶要记录重量),注意观察鼓泡器,通气结束后,再称量四口瓶的重量,确认氯甲烷只有少量逸出,共通入了106.5g(2.11mol)氯甲烷,将制备好的氯甲烷的四氢呋喃溶液放置待用。
在另一四口瓶中氮气保护下加入金属锂(14.64g,2.11mol)、四氢呋喃(450g)和环己基甲酸甲酯(100g,0.703mol),降温至-20℃左右,滴加氯甲烷的四氢呋喃溶液,很容易引发并有放热,控温在-20~-10℃,约0.5h滴完,滴完后在室温(20~30℃)下搅拌1h,取样。反应结束,把反应液缓慢倒入约冰水(3.5L)中,用质量浓度为36%的盐酸(350mL)中和至呈酸性(pH为2~3),搅拌1h,用正己烷提取3次,每次使用正己烷(1500mL),合并有机相用水洗至中性(水洗2次,每次1500mL水),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后,旋除溶剂(水浴温度30~35℃),得到黄色油状物109g,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3、
氮气保护下,加入二氯甲烷(650g)、2-环己基-2-丙醇(100g,0.703mol)和三乙胺(85g,0.840mol),搅拌降温至-60~-65℃,滴加甲基丙烯酰氯(88g,0.842mol),滴加时控温-60~-65℃,0.5h滴完,滴完后在此温度下保温反应1h,GC跟踪,加入水(100mL)搅拌1h。静置分层后,下层有机相水洗两次,每次200ml水。有机层用100g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旋干(30~35℃)得到160g油状物(有大量悬浮物)。向油状物中加入800ml正己烷,砂芯漏斗上铺50g硅胶过滤,320ml正己烷淋洗硅胶,滤液旋干后得到140g油状物(水浴温度25~30℃,油状物无悬浮物),残留物加入吩噻嗪(1.4g)后用油泵减压蒸馏(馏分温度45~50℃,油浴温度90℃)得到产品115g,摩尔收率77.8%,纯度99.2%。
实施例3
1、
把甲醇(720g)和环己基甲酸(150g,1.17mol)加入到四口反应瓶,搅拌下加入质量浓度为98%的浓硫酸7.5g(环己基甲酸的5wt%),加热回流反应2.5h(油浴温度85℃),GC跟踪至原料基本消失,旋蒸甲醇至无液滴后(水浴温度40℃),油泵简单蒸馏(馏分25~30℃,油浴50℃)得到产品130g,摩尔收率78.1%,纯度98.9%。
2、
把四氢呋喃(450g)加入四口瓶,用封口膜密封塞子,称重。用干冰乙醇冷至-20℃,开始通溴甲烷(钢瓶要记录重量),注意观察鼓泡器,通气结束后,再称量四口瓶的重量,确认溴甲烷只有少量逸出,共通入了200.3g(2.11mol)溴甲烷,将制备好的溴甲烷的四氢呋喃溶液放置待用。
在另一四口瓶中氮气保护下加入金属锂(14.64g,2.11mol)、四氢呋喃(450g)和环己基甲酸甲酯(100g,0.703mol),降温至-10℃左右,滴加溴甲烷的四氢呋喃溶液,很容易引发并有放热,控温在-10~0℃,约1h滴完,滴完后在室温(20~30℃)搅拌4h,取样。反应结束,把反应液缓慢倒入约冰水(3.5L)中,用质量浓度为36%的盐酸(350mL)中和至呈酸性(pH为2~3),搅拌1h,用正己烷提取3次,每次使用正己烷(1500mL),合并有机相用水洗至中性(水洗2次,每次1500mL水),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旋除溶剂(水浴温度30~35℃),得到黄色油状物121g,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3、
氮气保护下,加入二氯甲烷(650g)、2-环己基-2-丙醇(100g,0.703mol)和吡啶(66.6g,0.842mol),搅拌降温至-60~-65℃,滴加甲基丙烯酰氯(88g,0.842mol),滴加时控温-60~-65℃,1.5h滴完,滴完后在此温度下保温反应1h。
加入100mL水搅拌0.5h,静置分层后,下层有机相水洗两次,每次200mL水。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100g)干燥,过滤,滤液旋干(30~35℃)得到160g油状物(有大量悬浮物)。向油状物中加入800ml正己烷,砂芯漏斗上铺50g硅胶过滤,正己烷淋(320mL)洗硅胶,滤液旋干后得到140g油状物(水浴温度25~30℃,油状物无悬浮物),残留物加入吩噻嗪(1.4g)后用油泵减压蒸馏(馏分温度45~50℃,油浴温度90℃)得到产品117g,摩尔收率79.2%,纯度99.4%。
实施例4
1、
把甲醇(720g)和环己基甲酸(150g,1.17mol)加入到四口反应瓶,搅拌下加入质量浓度为98%的浓硫酸15g(环己基甲酸的10wt%),加热回流反应2h(油浴温度90℃),GC跟踪至原料基本消失,旋蒸甲醇至无液滴后(水浴温度40℃),油泵简单蒸馏(馏分温度25~30℃,油浴50℃)得到产品136g,摩尔收率81.7%,纯度99.1%。
2、
把四氢呋喃(450g)加入四口瓶,用封口膜密封塞子,称重。用干冰乙醇冷至-10℃,开始通溴甲烷(钢瓶要记录重量),注意观察鼓泡器,通气结束后,再称量四口瓶的重量,确认溴甲烷只有少量逸出,共通入了200.3g(2.11mol)溴甲烷,将制备好的溴甲烷的四氢呋喃溶液放置待用。
在另一四口瓶中氮气保护下加入金属锂(14.64g,2.11mol)、四氢呋喃(450g)和环己基甲酸甲酯(100g,0.703mol),降温至-20℃左右,滴加溴甲烷的四氢呋喃溶液,很容易引发并有放热,控温在-20~-10℃,约1h滴完,滴完后在室温(20~30℃)搅拌2h,取样。反应结束,把反应液缓慢倒入约3.5L冰水中,用质量浓度为36%的盐酸350ml中和至呈酸性(pH为2~3),搅拌1h,用正己烷提取3次,每次使用正己烷(1500mL),合并有机相用水洗至中性(水洗2次,每次1500mL水),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后,旋除溶剂(水浴温度30~35℃),得到黄色油状物115g,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3、
氮气保护下,加入二氯甲烷(650g)、2-环己基-2-丙醇(100g,0.703mol)和N,N-二异丙基乙胺(109g,0.843mol),搅拌降温至-60~-65度,滴加甲基丙烯酰氯(88g,0.842mol),滴加时控温-60~-65度,1h滴完,滴完后在此温度下保温反应1h,GC跟踪,加入水(100mL)搅拌0.5h。静置分层后,下层有机相水洗两次,每次200mL水。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100g)干燥,过滤,滤液旋干(30~35℃)得到160g油状物(有大量悬浮物)。向油状物中加入正己烷(800mL),砂芯漏斗上铺硅胶(50g)过滤,320ml正己烷淋洗硅胶,滤液旋干后得到140g油状物(水浴温度25~30℃,油状物无悬浮物),残留物加入吩噻嗪(1.4g)后用油泵减压蒸馏(馏分温度45~50℃,油浴温度90℃)得到产品116g,摩尔收率78.5%,纯度99.1%。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申请。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申请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披露的内容,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反应路线:
其中,M为碳数5~7的环烷基,R1为氢原子或烷基,R2为烷基;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式Ⅴ化合物和浓硫酸溶于醇类溶剂中混合,加热回流反应,纯化,得到式Ⅳ化合物;
c)在-10~-20℃下向第一溶剂中通入卤甲烷,得到含卤甲烷的第一溶剂溶液,所述卤甲烷选自氯甲烷或溴甲烷;
d)在惰性气体条件下,将金属锂和式Ⅳ化合物加入到第一溶剂中混合,滴加步骤c)制备的含卤甲烷的第一溶剂溶液,搅拌,反应,纯化,得到式Ⅲ化合物;
f)将式Ⅲ化合物和缚酸剂加入到第二溶剂中混合,并滴加式Ⅱ化合物,经酯化反应,纯化,得到式Ⅰ化合物;
所述步骤f)中的纯化g)包括如下步骤:
g1)在步骤f)酯化反应所得反应液中加水搅拌0.5~1h,静置分层得到第一水相和第一有机相;
g2)水洗所述第一有机相,得到第二有机相;
g3)所述第二有机相经干燥、过滤、滤液旋干后,得到油状物;
g4)在所述油状物中加入正己烷,经硅胶过滤、淋洗硅胶、滤液旋干后得到产物粗品;
g5)在粗品中加入阻聚剂,然后进行减压蒸馏,得到所述式Ⅰ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d1)所述式Ⅳ化合物、卤甲烷与金属锂的摩尔比为1:(2~5):(2~5);
d2)所述滴加含卤甲烷的第一溶剂溶液的温度为-20~10℃;
d3)所述滴加含卤甲烷的第一溶剂溶液的时间为0.5~1.5h;
d4)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d5)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30℃,反应的时间为1~4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还包括如下特征:
f1)所述式Ⅲ化合物、式Ⅱ化合物与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1~2):(1~2);
f2)所述缚酸剂选自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或吡啶中的一种;
f3)所述滴加式Ⅱ化合物的温度为-60~-65℃;
f4)所述滴加式Ⅱ化合物的时间为0.5~1.5h;
f5)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60~-65℃,反应的时间为0.5~1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纯化e)包括如下步骤:
e1)将步骤d)反应所得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淬灭,然后加入酸调节pH至2~3,得到酸性溶液;
e2)用正己烷提取所述酸性溶液,得到的有机相用水洗至中性,然后干燥并旋除溶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化e)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e11)在步骤e1)中,所述酸为浓度为36wt%的盐酸;
e21)在步骤e2)中,所述正己烷提取的次数为至少3次;
e22)在步骤e2)中,所述水洗的次数为至少2次;
e23)在步骤e2)中,所述干燥所用的干燥剂选自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
e24)在步骤e2)中,所述旋除溶剂所用的水浴温度为30~3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化g)还包括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g21)在步骤g2)中,所述水洗的次数为至少2次;
g31)在步骤g3)中,所述干燥所用的干燥剂为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
g32)在步骤g3)中,所述滤液旋干所用的水浴温度为30~35℃;
g41)在步骤g4)中,所述滤液旋干所用的水浴温度25~30℃;
g42)在步骤g4)中,所述淋洗硅胶的溶剂为正己烷;
g51)在步骤g5)中,所述减压蒸馏所用的油浴温度为85~95℃,馏分温度为45~50℃,压力为20~130Pa;
g52)在步骤g5)中,所述阻聚剂为吩噻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1)所述浓硫酸的加入量为式Ⅴ化合物的5~10wt%;
a2)所述加热回流反应的油浴温度为85~95℃;
a3)所述加热回流反应的时间为1.5~2.5h;
a4)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98wt%。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纯化b)包括如下步骤:
b)将步骤a)反应所得反应液除去醇类溶剂,蒸馏,收集温度25~30℃的馏分,得到式Ⅳ化合物。
CN202111636803.2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315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6803.2A CN114315573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6803.2A CN114315573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5573A CN114315573A (zh) 2022-04-12
CN114315573B true CN114315573B (zh) 2023-12-29

Family

ID=81017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6803.2A Active CN114315573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557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0967A (ja) * 2006-03-09 2007-09-20 Fujifilm Corp ポジ型感光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2008105955A (ja) * 2006-10-23 2008-05-08 Daicel Chem Ind Ltd (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015107923A (ja) * 2013-12-03 2015-06-11 大阪有機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環状脂肪族アクリレート類の製造方法
WO2016103958A1 (ja) * 2014-12-25 2016-06-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着色硬化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パターン形成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0967A (ja) * 2006-03-09 2007-09-20 Fujifilm Corp ポジ型感光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2008105955A (ja) * 2006-10-23 2008-05-08 Daicel Chem Ind Ltd (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015107923A (ja) * 2013-12-03 2015-06-11 大阪有機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環状脂肪族アクリレート類の製造方法
WO2016103958A1 (ja) * 2014-12-25 2016-06-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着色硬化性組成物、カラーフィルタ、パターン形成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达塞曲匹的合成;吴刚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第第44卷卷(第第5期期);第421-42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5573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7517B (zh) 含有可聚合基团的芴肟酯类光引发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922515B (zh) 一种大分子光引发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CN114315573B (zh) 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1138287A (zh) 由六氢-1h-茚-1,3(2h)-二酮合成的光刻胶树脂单体及其合成方法
CN105061454B (zh) 醇化合物的制造方法、(甲基)丙烯酸酯的制造方法
CN111056945A (zh) 由螺[5.5]十一烷-3,9-二酮合成的光刻胶树脂单体及其合成方法
CN112608472B (zh) 一种末端功能化聚合物及利用炔铜进行CuAAC聚合的方法
CN112142769B (zh) 含硅多苯基单分子树脂及其光刻胶组合物
CN112521323B (zh) 硫代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1138280A (zh) 由3-乙基双环[3.3.1]壬烷-2,4-二酮合成的光刻胶树脂单体及其合成方法
CN112592277A (zh) 由二环己基甲酮合成的可降解型树脂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25355B (zh) 一种苯并硒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6242B (zh) 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2390718A (zh) 由三甲基二环[2.2.2]辛烷二酮合成的可降解型光刻胶树脂单体及其合成方法
CN109879756A (zh) 1-异丙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4276323B (zh) 一种含碳酸酯基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4213246A (zh) 一种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1777583A (zh) 由吡喃-3,5-二酮合成的可降解型光刻胶树脂单体及其合成方法
CN114315766A (zh) 一种含内酯结构的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4380688B (zh) 一种酸敏感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01811963B (zh) 酯交换合成光刻胶单体碳刚性骨架结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4315571B (zh) 一种光刻胶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CN111018758B (zh) 一种含硫单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558009A (zh) 前列腺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6410089A (zh) 一种光刻胶成膜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