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7633A - 含蔓越莓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含蔓越莓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7633A
CN114287633A CN202111620888.5A CN202111620888A CN114287633A CN 114287633 A CN114287633 A CN 114287633A CN 202111620888 A CN202111620888 A CN 202111620888A CN 114287633 A CN114287633 A CN 114287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probiotic composition
yeast
lactic acid
acid bacter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08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87633B (zh
Inventor
刘小青
邓兆雯
郑政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arnia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arni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arnia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arni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08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87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87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7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87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7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食品或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蔓越莓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的应用,所述益生菌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乳酸菌、酵母菌和蔓越莓果粉,具有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高、缓解胃部不适、无副作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含蔓越莓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食品或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蔓越莓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胃部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位于上腹部。其上接食道,由贲门接收从食道下咽的食物;下连十二指肠,通过幽门排出经初步消化的食糜进入肠道。胃消化是食物分解至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胃由外至内分为四层,最内层的黏液既是消化食物的主要成分,又是保护胃体最重要的屏障。粘液外层分布着不同菌群,构成胃微生态,发挥着生物屏障作用,黏液内层不利于细菌移动,且含有较多免疫成分,如抗菌肽和免疫球蛋白IgA,因此可有效阻止致病菌进一步侵犯上皮细胞层。当人的精神压力加大、作息及饮食不规律或长期摄入高油高盐或不卫生食物时,容易使胃内微生态失衡,改变胃内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甚至导致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过度增殖,引起胃酸分泌异常,损害胃粘膜,诱发炎症,若不及时治疗,则会从慢性胃炎进一步发展为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甚至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大部分的胃溃疡和绝大部分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由此可见,彻底的杀灭幽门螺杆菌是必须的,需要高度重视,并尽可能的做到一次根除。
目前,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常用三联或四联疗法,通常持续服药14天,当中常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此疗法直接且有效,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副作用多、容易复发、耐药率逐渐提高。幽门螺旋杆菌耐药率的上升会使根除率下降,同时连续服用抗生素会杀灭体内益生菌,破坏胃或肠道内的菌群平衡,从而引发胃肠道不适或消化不良。因此,亟需一种能缓解或消除副作用、提高根除率等更具优势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方案。
中国专利申请CN201810722848.3公开了一种具有抵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的高活性益生菌固体饮料,其按重量份计的包括:抗性糊精40-60份、菊粉5-15份、低聚果糖5-15份、瑞士乳杆菌菌粉2-8份、鼠李糖乳杆菌菌粉2-8份、动物双岐杆菌菌粉2-8份、乳双岐杆菌菌粉2-8份、嗜酸乳杆菌菌粉2-8份和两歧双岐杆菌菌粉2-8份。该发明提供的高活性益生菌固体饮料各个组分相互作用,可以促使肠胃蠕动,促进肠胃菌群的平衡,增大了各组分单一作用的结果,可以更好的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增加有益菌的含量。该具有抵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的高活性益生菌固体饮料中菌种丰富但类型单一,均为细菌界的乳杆菌科或双歧杆菌科,作用机制相近,另外,该专利的实验例只采用了体外抑菌实验验证其抗幽门作用,对目前抗生素疗法中存在的胃肠不适、体内根除率低的情况并未提供到良好的解决方法及验证。
中国专利申请CN106722206A公开了一种缓解消化道不适症状和/或情绪压力的组合物及其产品。该组合物由发酵大豆粉、益生菌和酵母粉组成。该发明组合物具有显著的缓解消化道不适症状和/或情绪压力的作用,效果好于各单剂的效果;该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有效地通过调整胃肠道的功能正常化,达到缓解情绪压力的目的。该发明添加益生元和罗汉果提取物后,可进一步加强该发明组合物的缓解消化道不适症状和/或情绪压力的作用。但是,该发明组合物采用的酵母粉为灭活酵母,用于提供高生物利用率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基本营养素,与活性酵母有本质区别,与乳酸菌共用时无法提供增强乳酸菌活性、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的功效。
中国专利申请CN110819494A涉及一种蔓越莓冰酒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选取蔓越莓1100-9000份、偏重亚硫酸钾80-60份、酵母500-300份。蔓越莓鲜果经过冷冻浓缩后,低温压榨取汁,长期饮用蔓越莓冰酒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充分改善代谢指标、预防泌尿感染、能有效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抗衰老、美容养颜、是女性人群公认的健康饮品。但是,该发明是一种含酒精的饮料,酒精对胃部具有一定的刺激损伤,不适合胃炎患者服用,而患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通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胃部炎症,因此该产品只适合健康人群作预防保健用途。
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含蔓越莓的益生菌组合物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高、缓解胃肠道不适、无副作用的含蔓越莓的益生菌组合物。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成分简单且明确、既能单独使用、又能配合抗生素疗法使用的、安全有效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新型益生菌组合物,该益生菌组合物同时含有蔓越莓果粉,协同作用显著,强化了组合物阻止幽门螺旋杆菌定植的效果,有效提高清除率,本组合物在配合抗生素疗法使用时,既能减轻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解决耐药问题,又能提高根除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乳酸菌、酵母菌和蔓越莓果粉。
优选地,所述乳酸菌为含有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Figure BDA0003437964030000031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Figure BDA0003437964030000032
)和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actis
Figure BDA0003437964030000033
B94)三种菌的MFT乳酸菌复合粉(MFT Formula Powder),购自Lallemand集团。
更优选地,所述酵母菌和乳酸菌的质量比为1∶1-1∶10。
更优选地,所述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总质量与蔓越莓果粉的质量比为1∶0.2-1∶4。
优选地,所述乳酸菌为干燥(冻干)菌粉,所述乳酸菌的活菌数≥300亿CFU/克。
益生菌是一类定植于人体内、能调节人体微生态且对人体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乳酸菌是最重要的益生菌之一,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物通过分泌乳酸和降低尿素酶活性,使幽门螺旋杆菌暴露于低pH环境中和通过下调毒力基因的表达水平,从不同路径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本益生菌组合物还可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降低致炎因子水平,如白介素-1β(IL-1β),减少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同时促进抗炎因子的分泌,如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多途径减轻胃部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通过维持胃肠道菌群稳态、稳定胃黏膜屏障达到缓解胃肠道不适、维持消化功能正常化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酵母菌为干燥(冻干)菌粉,所述酵母菌为活性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var boulardii CNCM-I-1079),活菌数≥200亿CFU/克。
活性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ar boulardii CNCM-I-1079)具有神经氨酸酶,能去除幽门螺旋杆菌表面α-2,3连接的唾液酸,进而抑制其对胃粘膜的粘附;活性酵母进入人体后不在体内定植,3-5天后排出体外,其细胞壁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可将幽门螺旋杆菌等大部分致病菌吸附并排出体外;另外,活性酵母在缓解胃肠不良反应(尤其腹泻)上具有突出功效。
优选地,所述蔓越莓果粉的水分含量≤8%,原花青素含量≥1%。
所述蔓越莓果粉是以蔓越莓果实为原料,经过提取浓缩、纯化和干燥后所得到的粉色至玫红色、富有蔓越莓特征气味的粉末状物质。
蔓越莓又称为蔓越橘、小红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果实中富含活性多酚和缩合单宁,常见如A型原花青素、单宁酸、有机酸、黄酮醇类等。其中,A型原花青素是自然界中较为少见的缩合单宁,其赋予了蔓越莓突出的抗粘附活性,使其在胃部健康(抵抗幽门螺旋杆菌)方面有积极的临床效果。
所述益生菌组合物的乳酸菌和酵母菌按特定质量比在干燥、低温(相对湿度≤45%,室温≤25℃)且洁净的环境下混合均匀,然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按质量比例加入蔓越莓果粉,混合均匀,得到益生菌组合物,在4℃或以下环境储存。
优选地,所述的益生菌组合物,还包括酵母β-葡聚糖。
更优选地,所述酵母β-葡聚糖与MFT乳酸菌复合粉的质量比为1∶0.5-1∶10。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功能食品,包括上述的益生菌组合物和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
优选地,所述食品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功能原料、呈味剂、着色剂和赋形剂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功能原料包括益生菌类物质、药食同源类物质、真菌衍生物类物质、藻类物质和益生元类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益生菌类物质包括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长双歧杆菌、两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唾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药食同源类物质包括猴头菇粉、甘草粉、葛根粉、山楂粉、红参粉和淮山粉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真菌衍生物类物质包括岩藻多糖、银耳多糖、香菇多糖和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藻类物质包括裸藻、螺旋藻和蛋白核小球藻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益生元类物质包括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和水苏糖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地,所述呈味剂可赋予愉悦的味道和口感,此类原料有如:赤藓糖醇、木糖醇、阿拉伯糖醇、低聚异麦芽糖、麦芽糖、葡萄糖、罗汉果苷、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等甜味剂;葡萄、水蜜桃、复合莓果、西柚、奇异果、西瓜、哈密瓜等水果的果粉;柠檬酸、抗坏血酸、苹果酸、酒石酸等酸味剂。
更优选地,所述赋形剂包括麦芽糊精、抗性糊精和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功能食品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固体饮料、直饮粉、凝胶糖果剂型或者冷加工食品剂型。
更优选地,所述凝胶糖果剂型包括软糖或者爆珠。
更优选地,所述冷加工食品剂型包括酸奶、果冻或者冷制糕点。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的益生菌组合物或者上述的功能食品在制备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普通食品或保健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乳酸菌和酵母菌结合起来,两者协同作用,利用其“抗幽”机制上的互补作用对比单一乳酸菌组合物而言,具有效率高、不易复发等优势。在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基础上,添加了蔓越莓果粉,可进一步抵抗幽门螺旋杆菌定植于胃上皮细胞,同时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增殖,在“抗幽”功效上具有协同增强的作用。
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物中活性酵母在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胃肠道不适和增强免疫方面具有突出效果,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能够破坏幽门螺旋杆菌表面的黏附因子,和蔓越莓果粉共同发挥抗粘附作用以阻止幽门螺旋杆菌的定植,可辅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同时显著减少胃肠道不适。各组分在功效发挥上的交叉互补、协同作用,能使其更好地发挥抵抗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功效。
本发明进一步添加了酵母β-葡聚糖,改善幽门螺旋杆菌引致的胃部炎症和抗生素治疗时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肠炎和免疫力低下,与蔓越莓果粉协同作用,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效果进一步提高。
利用本发明的益生菌组合物对抗幽门螺旋杆菌可有效减轻抗生素疗法带来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提高根除率,同时发挥增强免疫和减轻炎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测试例1的实验组与空白组的乳酸菌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MFT乳酸菌复合粉(MFT Formula Powder),购自Lallemand集团,活菌数为300亿CFU/克;活性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arboulardii CNCM-I-1079)购自Lallemand集团,活菌数为200亿CFU/克,蔓越莓果粉购自法国Nexira公司。
一种固体饮料,由益生菌组合物、木糖醇、低聚果糖和抗性糊精混合制成,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各组配方如表1所示,各组分用量均用重量份数表示。
表1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固体饮料配方
Figure BDA0003437964030000051
Figure BDA0003437964030000061
测试例1乳酸菌生长活性试验
1.1.实验材料:MRS培养基、YEPD培养基
1.2.实验方法:
乳酸菌种子液:取1g MFT乳酸菌复合粉溶于100mL MRS液体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h,得到乳酸菌种子液,备用。
酵母菌种子液:取1g活性酵母溶于100mL YEPD液体培养基中,于28℃培养24h,得到酵母菌种子液,备用。
实验组将乳酸菌种子液和酵母菌种子液按6∶1的菌浓度比例混合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于37℃培养48h后取1mL稀释进行平板计数;空白组用YEPD培养液替代酵母菌种子液,其它处理与实验组相同。每组设置三个平行组,取平均值。以考察活性酵母菌对MFT乳酸菌生长的影响。
1.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经Tukey-test检验,*表明实验组与空白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性酵母对于MFT乳酸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相同的培养时间、培养基下,MFT乳酸菌在活性酵母存在的条件下,其生长活性显著高于独自培养的空白组,说明活性酵母可有效促进MFT乳酸菌整体的生长,将MFT乳酸菌与活性酵母菌组合更有利于MFT乳酸菌在体内的生长与定植。
测试例2体外抗黏附试验
2.1.实验材料:人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Hp国际标准株NCTC11637(VacA+,CagA+)。
2.2.实验方法:
Hp培养:将幽门螺旋杆菌NCTC11637涂布于布氏琼脂培养基上(含5%新鲜脱纤维羊血,万古霉素:10μg/mL,多粘菌素B:2.5IU/mL,TMP:5μg/mL),于37℃喂养环境中培养和传代,用PBS缓冲液洗脱后用无血清无双抗的F12高糖培养液重悬,调节浓度为1×108CFU/mL,备用。
细胞培养与爬片制备:将GES-1用F12高糖液体培养基(含10%牛胎血清,青霉素:200IU/mL,链霉素:50μg/mL)置于体积分数为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24h传代,实验所用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将盖玻片置于6孔板,每孔接种2mL 1×105mL-1密度的细胞液,培养12-18h,制成爬片。
样品悬液制备:在无菌环境下将益生菌(仅含MFT乳酸菌复合粉和活性酵母,活性酵母∶MFT乳酸菌复合粉=1∶2.5,不含蔓越莓果粉)溶于无血清无双抗F12高糖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分别制成浓度为5×109CFU/mL、10×109CFU/mL和20×109CFU/mL的低、中、高浓度益生菌菌悬液;将蔓越莓果粉溶于无血清无双抗F12高糖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制成浓度为0.5g/mL的蔓越莓液,备用。
通过感染前干预黏附组(pre-Hp)、感染后干预黏附组(post-Hp)和竞争性黏附组(Concurrent)三种方法测定含或不含蔓越莓果粉的益生菌组合物对Hp黏附人胃粘膜上皮细胞能力的影响,以黏附指数表示。Pre-Hp组:将高(High-MFT&B)、中(Mid-MFT&B)、低(Low-MFT&B)三种浓度的菌悬液以及高浓度菌悬液和蔓越莓液组合(High-MFT&B withCranberry)分别加入6孔板中,于37℃、5%CO2环境下和GES-1细胞作用1h,去除未黏附的益生菌,再加入1mL Hp悬液培养1h;Post-Hp组:将1mL Hp加入6孔板中,在37℃、5%CO2环境下和GES-1细胞作用1h,去除未黏附的Hp,再分别加入高、中、低三种浓度的菌悬液以及高浓度菌悬液和蔓越莓液组合,培养1h;竞争性黏附组:将Hp和高、中、低三种浓度的菌悬液以及高浓度菌悬液和蔓越莓液组合同时加入6孔板,混合均匀后于37℃、5%CO2环境下和GES-1细胞作用2h,去除未黏附的菌;对照组(Control):将Hp加入6孔板中,于37℃、5%CO2环境下和GES-1细胞作用2h,去除未黏附的Hp。每孔加入等量Hp(1mL制备液)和相应量的样品(0.5mL菌悬液+0.5mL蔓越莓液或0.5mL菌悬液+0.5mL无血清无双抗F12高糖培养液)。孵育完毕后取出细胞爬片,用PBS缓冲液洗涤3次,常规革兰氏染色后于油镜观察并随机计数50个细胞上Hp黏附的数量,并计算出黏附指数。结果如表2所示。
黏附指数=Hp黏附总数/50*100%。
2.3实验结果
由表2可见,在益生菌组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三种不同的干预方式均能显著降低Hp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黏附指数。在Hp感染前运用高浓度(20×109CFU/mL)益生菌菌悬液结合蔓越莓液进行干预,Hp的黏附指数下降幅度最大,由72.29%下降至6.51%,可有效地阻止幽门螺旋杆菌在胃黏膜细胞的定植,从而降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几率。由High-MFT&B和High-MFT&B with Cranberry extract两组结果可见,将新型益生菌组合物结合蔓越莓提取物可提高抗粘附效果,说明蔓越莓提取物和新型益生菌组合物在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上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表2不同组合和浓度的新型组合菌对Hp黏附GES-1能力的影响
Figure BDA0003437964030000081
注:经Tukey-test检验,*表明该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该组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字母表明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测试例3临床试验
3.1.一般资料
选取112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59例,年龄19-53岁(平均39.4岁)。所有患者均通过胃镜抽样检查,脲酶试验、免疫检测或HP感染的细菌培养检查确诊,排除抗生素过敏患者,排除恶性消化道溃疡,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排除严重心、脑、肺、肝、肾脏疾病,排除精神病患者与非自愿患者。将112名Hp阳性者随机分成安慰剂组和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实验4组、实验5组、实验6组共七组,每组16人。
3.2.方法
安慰剂组采用安慰剂(麦芽糊精,2000mg,2次/d)+三联疗法(雷贝拉唑肠溶片15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1次/d);实验组采用本发明的固体饮料结合三联疗法(与安慰剂组的三联疗法相同),其中实验1组采用实施例1(2000mg,2次/d)+三联疗法,实验2组采用实施例2(2000mg,2次/d)+三联疗法,实验3组采用实施例3(2000mg,2次/d)+三联疗法,实验4组采用实施例4(2000mg,2次/d)+三联疗法,实验5组采用对比例1(2000mg,2次/d)+三联疗法,实验6组采用对比例2(2000mg,2次/d)+三联疗法,连续服用4周。
3.3.评价标准
3.3.1.Hp根除率:停药4周后,进行胃镜抽样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为阴性。
3.3.2.胃肠不良反应频率:由患者填写症状频率评估表格。表格中0代表“无”、10代表“有时候,频率小于每周两次”,20代表“通常,一周不到4次的频率”,30代表“总是、频率是每周超过六次”。
3.4.结果
3.4.1各组Hp根除率比较
各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见表3,由表3可见,Hp根除率大小排序为: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组4>实验3组>实验5组>实验6组>安慰剂组。安慰剂组的根除率为62.5%,显著低于(P<0.05)实验1-5组;另外,实验6组的根除率为68.8%,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实验5组为81.3%,显著低于(P<0.05)实验1-4组。由此结果可知,单独使用蔓越莓果粉不具有提高根除率的作用,而MFT乳酸菌和活性酵母组合可有效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当组合物中添加蔓越莓果粉或蔓越莓果粉结合酵母β-葡聚糖时,Hp根除率更高,验证了蔓越莓或蔓越莓果粉结合酵母β-葡聚糖与上述益生菌组合在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表3Hp根除情况比较
根除人数 根除率(%)
安慰剂组 10 62.5
实验1组 15 93.8
实验2组 15 93.8
实验3组 14 87.5
实验4组 15 93.8
实验5组 13 81.3
实验6组 11 68.8
3.4.2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具体症状发生情况与发生频率分别见表4和表5。由表4可见,实验组中,除了实验6组,发生恶心、食欲下降、腹泻和其他腹部不适的患者数均比安慰剂组少,可能由于MFT乳酸菌和活性酵母组合在缓解胃肠道不适症状上发挥着主要功效,因此,从各症状减少人数的角度来看,三组实验组之间对于缓解不良反应的效果颇为接近。从表5出发,各组治疗期间与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中,安慰剂组16名患者中有12名患者自觉症状有缓解,比例为75%,实验1-5组中共80名患者均自觉症状有所缓解,比例为100%,然而,根据频率分数,实验组之间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有所不同,首先实验1-5组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均低于安慰剂组,其次,采用实施例2结合三联疗法的实验2组频率最低,显著低于实验1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说明酵母β-葡聚糖可以与MFT乳酸菌和活性酵母协同作用,进一步缓解不良反应。实验6组和安慰剂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单独使用蔓越莓未能起到缓解不良反应的作用。
表4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具体症状发生情况(人数)
恶心 食欲下降 腹泻 其它腹部不适
安慰剂组 10 12 7 4
实验1组 4 4 1 2
实验2组 3 3 0 1
实验3组 5 3 2 1
实验4组 4 3 2 1
实验5组 4 5 1 1
实验6组 9 13 7 3
表5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与缓解情况
Figure BDA0003437964030000101
注:不同字母表明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上述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其中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乳酸菌、酵母菌和蔓越莓果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为含有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Figure FDA0003437964020000011
-52)、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Figure FDA0003437964020000012
-11)和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
Figure FDA0003437964020000013
B94)三种菌的MFT乳酸菌复合粉,购自Lallemand集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菌和乳酸菌的质量比为1:1-1:10,所述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总质量与蔓越莓果粉的质量比为1∶0.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和酵母菌为干燥菌粉,所述乳酸菌的活菌数≥300亿CFU/克;所述酵母菌为活性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var boulardii CNCM-I-1079),活菌数≥200亿CFU/克;所述蔓越莓果粉的水分含量≤8%,原花青素含量≥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酵母β-葡聚糖,所述酵母β-葡聚糖与MFT乳酸菌复合粉的质量比为1∶0.5-1∶10。
6.一种功能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益生菌组合物和食品上可接受的原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能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上可接受的原料包括功能原料、呈味剂、着色剂和赋形剂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功能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原料包括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长双歧杆菌、两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唾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功能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食品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固体饮料、直饮粉、凝胶糖果剂型或者冷加工食品剂型。
10.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益生菌组合物或者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功能食品在制备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普通食品或保健品或药品中的应用。
CN202111620888.5A 2021-12-28 2021-12-28 含蔓越莓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的应用 Active CN114287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0888.5A CN114287633B (zh) 2021-12-28 2021-12-28 含蔓越莓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0888.5A CN114287633B (zh) 2021-12-28 2021-12-28 含蔓越莓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7633A true CN114287633A (zh) 2022-04-08
CN114287633B CN114287633B (zh) 2024-01-30

Family

ID=80969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0888.5A Active CN114287633B (zh) 2021-12-28 2021-12-28 含蔓越莓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8763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6432A (zh) * 2022-05-23 2022-09-06 深圳市多微生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益生菌组合物
CN115226771A (zh) * 2022-07-19 2022-10-25 广州喜乐食品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风味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3183A (zh) * 2014-11-30 2015-04-01 邵素英 一种减肥益生菌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39850A (zh) * 2015-06-05 2015-08-19 上海中优生物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86451A1 (ja) * 2015-11-18 2017-05-26 エバラ食品工業株式会社 菌本来の生残能を誘導発現させた乳酸菌固体発酵物の製造方法、及び該方法により製造した乳酸菌固体発酵物
CN106983146A (zh) * 2017-04-11 2017-07-28 姜红成 制备具有调理和增强人体排毒养颜功效的植物酵素的发酵组合物及制法
CN111642667A (zh) * 2020-06-12 2020-09-11 上海昊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提高免疫作用的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07331A (zh) * 2021-01-18 2021-05-18 深圳市东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复合微生物制剂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3183A (zh) * 2014-11-30 2015-04-01 邵素英 一种减肥益生菌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39850A (zh) * 2015-06-05 2015-08-19 上海中优生物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86451A1 (ja) * 2015-11-18 2017-05-26 エバラ食品工業株式会社 菌本来の生残能を誘導発現させた乳酸菌固体発酵物の製造方法、及び該方法により製造した乳酸菌固体発酵物
CN106983146A (zh) * 2017-04-11 2017-07-28 姜红成 制备具有调理和增强人体排毒养颜功效的植物酵素的发酵组合物及制法
CN111642667A (zh) * 2020-06-12 2020-09-11 上海昊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提高免疫作用的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07331A (zh) * 2021-01-18 2021-05-18 深圳市东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复合微生物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历水主编: "《酵母菌与中国特色发酵食品》",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pages: 150 - 44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6432A (zh) * 2022-05-23 2022-09-06 深圳市多微生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益生菌组合物
CN115226771A (zh) * 2022-07-19 2022-10-25 广州喜乐食品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风味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26771B (zh) * 2022-07-19 2023-06-30 广州喜乐食品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风味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7633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1722B (zh) 一种复合益生菌菌剂用于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产品的用途
CN109666615B (zh) 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Bengmark Use of some pre-, pro-and synbiotic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N106954847A (zh) 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酵素益生菌组合物、应用及加工制剂
CN108004189A (zh) 一种复合益生乳酸菌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20080102061A1 (en) Use hydrolyzed medium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edicinally
CN106619743A (zh) 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070286916A1 (en) Synbiotic Use
CN111972670A (zh) 一种润肠通便的组合物、固体饮料及应用
KR20050057259A (ko) 프로바이오틱 박테리아 : 락토바실러스 퍼멘텀
WO2007140622A1 (en) Dairy-derived probiotic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WO2007140621A1 (en) Probiotic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CN114287633B (zh) 含蔓越莓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的应用
CN111671079A (zh) 一种复合益生菌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74298A (zh) 具有抗幽护胃和消食化积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176833A (zh) 一种防治糖尿病并控制体重的复合益生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77218A (zh) 一种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灭活益生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28479A (zh) 一种缓解特应性皮炎功能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及应用
CN111227261A (zh) 一种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718289A (zh) 一种治疗或预防胃肠道疾病的低聚半乳糖益生元组合物
CN111254088A (zh) 一种凝结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TW202308670A (zh) 使用包含乳酸桿菌屬菌株和韓藥材的組合施用療法的抗老化組合物
CN108904763A (zh) 含复合乳酸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210156445A (ko) 들쭉나무 열매 분말 또는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장내 환경 개선용 조성물
CN105802876B (zh) 一种复合益生菌发酵苜蓿嫩芽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