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6465B - 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6465B
CN114276465B CN202210074023.1A CN202210074023A CN114276465B CN 114276465 B CN114276465 B CN 114276465B CN 202210074023 A CN202210074023 A CN 202210074023A CN 114276465 B CN114276465 B CN 114276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t
heat resistance
improving
cellulose powder
add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40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6465A (zh
Inventor
吕芳晓
郭玉茹
张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a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a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a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a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40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6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6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6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6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6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ET材料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分子修饰构建了三聚氰酸、纤维素粉末和苯基膦酸三元体系,纤维素粉末在硫酸溶液中活化后,将三聚氰酸、活化纤维素粉末、苯基膦酸和对甲苯磺酸混合,然后经捏合处理后获得混合固体;使用水洗涤所述混合固体,获得本方案的助剂。体系中的三个部分可以在回收PET加工中起到阻碍分子移动、促进PET在其表面附生结晶的作用,从而提高其耐热性。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回收PET的耐热性和稳定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提升回收PET的品质,进一步完善PET塑料产业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ET材料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应用广泛的一种热塑性塑料,其应用范围包括包装瓶具、电子电器、汽车配件、机械设备和以及薄膜片材等。PET塑料表面平滑而有光泽,耐蠕变、耐抗疲劳性、耐磨擦和尺寸稳定性好,磨耗小而硬度高,具有较为理想的韧性,电绝缘性能好,受温度影响小。并且PET塑料具有很高的循环利用价值,PET塑料废弃物具有可观的附加值。PET塑料的回收利用在国内外数年前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将回收的PET塑料经过加热塑化和造粒等工序,制备获得PET再生塑料(又被称为回收PET),将回收PET再次制备成为PET相关产品。但是,回收PET经过多次回收利用,其耐热性能和稳定性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提升回收PET耐热性能的助剂,以解决回收PET中存在的耐热性和稳定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以解决回收PET的耐热性和稳定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Figure GDA0003830083410000011
Figure GDA0003830083410000021
其中,R1的结构式如式(2)所示,n为8000-10000的正整数;R3的结构式如式(3)所示。
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的合成方法,纤维素粉末在硫酸溶液中反应后,经过抽滤、洗涤和冷冻干燥,获得活化纤维素粉末;将三聚氰酸、活化纤维素粉末、苯基膦酸和对甲苯磺酸混合,然后经捏合处理后获得混合固体;使用水洗涤所述混合固体,获得助剂。
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在回收PET中的应用。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在本技术方案中,首先使用硫酸处理纤维素,将纤维素微纤维化,获得活化纤维素,然后活化纤维素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与三聚氰酸反应,且活化纤维素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与苯基膦酸反应,获得式(1)所示的化合物。将该化合物应用于回收PET的制备当中,可以提升回收PET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
本技术方案通过分子修饰构建了三聚氰酸、纤维素粉末和苯基膦酸三元体系,体系中的纤维素部分可以在回收PET加工中起到阻碍分子移动、促进PET在其表面附生结晶的作用,从而提高其耐热性。发明人研究发现,单纯地将纤维素粉末加入到回收PET之后,并不能有效提升回收PET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必须将三聚氰酸、纤维素粉末和苯基膦酸三者复合,形成三元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提升回收PET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作用,三种成分通过酯化合成反应,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效应。本方案合成的助剂的分子结构稳定,热加工过程中不会分解,且合成方法无需溶剂、少量添加即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进一步,纤维素粉末的粒径为30-75μm;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数为30%。上述浓度的稀硫酸可以对纤维素粉末进行充分活化,纤维素粉末的粒径在30-75μm之间,可与稀硫酸以及后续的反应原料充分接触,以保证活化以及合成反应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纤维素粉末和硫酸溶液的用量比为10g:200mL;纤维素粉末在硫酸溶液中反应的时间为15min。采用上述的用量比,纤维素粉末充分浸没在稀硫酸中,以保证将纤维素进行充分地微纤维化。发明人对稀硫酸改性活化纤维素粉末的时间进行探索,活化时间过长和过短,对回收PET的力学性能以及耐热性能均会产生负面影响,说明纤维素的微纤维化程度对回收PET的性能有显著影响。
进一步,三聚氰酸、活化纤维素粉末、苯基膦酸和对甲苯磺酸的质量比为500:300:300:1。
通过控制反应物比例,助剂分子结构中依然后未反应完全的酸性基团,这一基团可以在加工中与PET中的羟基反应起到抗水解稳定剂的作用。因此,本助剂可以在回收PET二次甚至多次加工时保持自身性能,而不会因为多次热加工带来分子链的大量断裂及性能的大幅下降。
进一步,捏合处理的温度为120℃,时间为60min。上述捏合处理的参数可以保证三种成分之间充分接触和反应形成本技术方案的助剂。
进一步,每5g混合固体使用100mL 80℃的水洗涤,使用水洗涤所述混合固体3次,获得助剂。使用水充分洗涤混合固体,除去杂质和部分未反应物,获得纯化后的助剂以供后续回收PET加工使用。
进一步,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的添加量为1-5%。
进一步,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的添加量为3%。
本方案的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在回收PET中只需要少量添加便可以获得理想的提升回收PET的耐热性能的效果。其中,以3%的添加量为最优,在该添加量下,回收PET的力学性能维持效果最为优异且能够获得理想的耐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若未特别指明,下述实施例以及实验例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且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将10g粒径为30-75μm的纤维素粉末(Cas:9004-34-6,阿拉丁试剂公司,微晶纤维素,对其进行研磨处理,经粒径分析仪检测,纤维素粉末的粒径在30-75μm之间)加入到200mL浓度为30%(质量百分数)的硫酸溶液中,剧烈搅拌(2000-3000rpm)15min后抽滤,用水洗涤至中性,使用冷冻干燥至恒重,获得活化纤维素粉末;将三聚氰酸(Cas:108-80-5,结构式参见式(4))、活化纤维素粉末、苯基膦酸(Cas:1571-33-1;结构式参见式(5))、对甲苯磺酸按照质量比500:300:300:1的比例在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带加热功能的高速捏合机中,在120℃下捏合60min,获得混合固体;混合固体5g加入到100mL 80℃水中搅拌洗涤3次,干燥后得到本方案的助剂(结构式参见式(1)),该助剂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
Figure GDA0003830083410000041
其中,R1的结构式如式(2)所示,n为8000-10000的正整数;R3的结构式如式(3)所示。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助剂进行回收PET的制备,PET原料来自于某品牌的回收矿泉水瓶。将PET原料切碎,并将非PET成分分离,经过洗涤和干燥之后,投料于高速混合机中,并将本方案的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同时投料于高速混合机中,PET原料和该助剂的质量比为100:3。在3000rpm的转速下,混合10min均匀,经过常规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造粒获得回收PET颗粒。然后,使用注塑机注塑成为标准样条。按照标准GB/T 1043.1-2008和GB/T1634.2-2004分别测量回收PET样条的缺口冲击强度和热变形温度,以表征获得的回收PET的性能。实验结果参见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PET原料和该助剂的质量比为100:5,实验结果参见表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PET原料和该助剂的质量比为100:1,实验结果参见表1。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点在于本对比例在PET原料中不添加任何助剂。
对比例2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点在于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具体地,该助剂为三聚氰酸、活化纤维素粉末和苯基膦酸组成的混合物,三者的质量比为500:300:300,实验结果参见表1。
对比例3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点在于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具体地,该助剂为三聚氰酸和活化纤维素粉末组成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500:300,实验结果参见表1。
对比例4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点在于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具体地,该助剂为活化纤维素粉末和苯基膦酸组成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300:300,实验结果参见表1。
对比例5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点在于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具体地,该助剂为三聚氰酸和苯基膦酸组成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500:300,实验结果参见表1。
对比例6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点在于活化纤维素粉末的制备方法,将10g粒径为30-75μm的纤维素粉末加入到200mL浓度为30%的硫酸溶液中,剧烈搅拌(2000-3000rpm)30min后抽滤,用水洗涤至中性,使用冷冻干燥至恒重,获得活化纤维素粉末,实验结果参见表1。
对比例7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点在于活化纤维素粉末的制备方法,将10g粒径为30-75μm的纤维素粉末加入到200mL浓度为30%的硫酸溶液中,剧烈搅拌(2000-3000rpm)5min后抽滤,用水洗涤至中性,使用冷冻干燥至恒重,获得活化纤维素粉末,实验结果参见表1。
对比例8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点在于,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具体地,该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粒径为30-75μm的纤维素粉末加入到200mL浓度为30%(质量百分数)的硫酸溶液中,剧烈搅拌(2000-3000rpm)15min后抽滤,用水洗涤至中性,使用冷冻干燥至恒重,获得活化纤维素粉末;将三聚氰酸、活化纤维素粉末、对甲苯磺酸按照质量比500:300:1的比例在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带加热功能的高速捏合机中,在120℃下捏合60min,获得混合固体;混合固体5g加入到100mL 80℃水中搅拌洗涤3次,干燥后得到对比例的助剂,实验结果参见表1。
对比例9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点在于,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具体地,该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粒径为30-75μm的纤维素粉末加入到200mL浓度为30%(质量百分数)的硫酸溶液中,剧烈搅拌(2000-3000rpm)15min后抽滤,用水洗涤至中性,使用冷冻干燥至恒重,获得活化纤维素粉末;将活化纤维素粉末、苯基膦酸、对甲苯磺酸按照质量比300:300:1的比例在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带加热功能的高速捏合机中,在120℃下捏合60min,获得混合固体;混合固体5g加入到100mL 80℃水中搅拌洗涤3次,干燥后得到本对比例的助剂,实验结果参见表1。
对比例10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点在于本对比例的助剂为实施例1的纤维素粉末。
对比例11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2,不同点在于本对比例的助剂为三聚氰酸。
表1:性能测试结果
编号 待测样品来源 缺口冲击强度(KJ/m<sup>2</sup>) 热变形温度(℃)
1 实施例1 3.1 74.5
2 实施例2 2.8 67.3
3 实施例3 1.9 63.7
4 对比例1 1.5 60.3
5 对比例2 1.7 62.1
6 对比例3 1.6 61.5
7 对比例4 1.6 61.7
8 对比例5 1.3 58.8
9 对比例6 2.7 66.8
10 对比例7 2.1 64.9
11 对比例8 3.0 70.1
12 对比例9 2.7 67.6
13 对比例10 2.1 64.7
14 对比例11 1.7 62.4
在表1的1-14组的测试中,每组测试重复5次,表格中的取值(缺口冲击强度和热变形温度)是5次测试的平均值。根据表1的实验结果,可知实施例1-3中添加本技术方案的助剂,回收PET的热变形温度较高且力学性能较为理想,其中以3%的添加量的实施例1最为理想。相对于对比例1的不添加任何助剂的情况,说明了本方案的助剂具有提升回收PET力学性能以及热变形温度的效果。助剂的添加并不是越高越好,以3%的添加量为最佳,添加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带来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温度的一定程度的下降。
本技术方案的助剂为三种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形成三元体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升回收PET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作用,三种成分通过酯化合成反应,产生了协同增效的效应。而对比例2-5仅仅是三种或者两种原料的简单混合,没有进行酯化合成反应,上述协同增效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特别是将三聚氰酸和苯基膦酸混合添加到回收PET中,相对于不添加任何助剂的对比例1,回收PET的力学性能以及耐热性能更差。
对比例6和对比例7对稀硫酸改性活化纤维素粉末的时间进行探索,活化时间过长和过短,对回收PET的力学性能以及耐热性能均会产生负面影响,说明纤维素的微纤维化程度对回收PET的性能有显著影响。
对比例8将三聚氰酸和活化纤维素粉末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合成为一种新型助剂,未使用苯基膦酸修饰纤维素,获得的助剂在改善回收PET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上,效果并不突出。对比例9将活化纤维素粉末和苯基膦酸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合成为一种新型助剂,未加入三聚氰酸部分,获得的助剂在改善回收PET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上,效果不理想。综合实施例1、对比例8和9,说明三元体系才能发挥最为理想的增加回收PET耐热性能的作用。
对比例10和11均只添加了一种物质作为回收PET的助剂(纤维素粉末或者三聚氰酸),相对于对比例1,这两种物质对于回收PET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的提升效果不显著,其作用效果比实施例1-3的三元体系助剂相差较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Figure FDA0003830083400000011
其中,R1的结构式如式(2)所示,n为8000-10000的正整数;R3的结构式如式(3)所示;
在制备回收PET时,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的添加量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素粉末在硫酸溶液中反应后,经过抽滤、洗涤和冷冻干燥,获得活化纤维素粉末;将三聚氰酸、活化纤维素粉末、苯基膦酸和对甲苯磺酸混合,然后经捏合处理后获得混合固体;使用水洗涤所述混合固体,获得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素粉末的粒径为30-75μm;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数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素粉末和硫酸溶液的用量比为10g:200mL;纤维素粉末在硫酸溶液中反应的时间为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聚氰酸、活化纤维素粉末、苯基膦酸和对甲苯磺酸的质量比为500:300:30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捏合处理的温度为120℃,时间为60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每5g混合固体使用100mL 80℃的水洗涤,使用水洗涤所述混合固体3次,获得助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在回收PET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在回收PET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的添加量为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在回收PET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的添加量为3%。
CN202210074023.1A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4276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4023.1A CN114276465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4023.1A CN114276465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6465A CN114276465A (zh) 2022-04-05
CN114276465B true CN114276465B (zh) 2023-02-03

Family

ID=80881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4023.1A Active CN114276465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64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9960B (zh) * 2022-01-21 2023-05-09 深圳市那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抗氧协同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在回收pet中的应用
CN114989314B (zh) * 2022-07-19 2023-04-28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pla的生物基双效助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1284A1 (ja) * 2007-09-03 2009-03-12 Unitika Ltd.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体
CN108393075A (zh) * 2018-03-08 2018-08-1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离子液体改性纤维素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1190110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齐鲁工业大学 利用低共熔溶剂协同酸处理杨木粉制备微晶纤维素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1284A1 (ja) * 2007-09-03 2009-03-12 Unitika Ltd.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体
CN108393075A (zh) * 2018-03-08 2018-08-1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离子液体改性纤维素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1190110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齐鲁工业大学 利用低共熔溶剂协同酸处理杨木粉制备微晶纤维素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6465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76465B (zh) 一种用于提高pet耐热性能的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US11591465B2 (en) Polyester composit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CN108017868B (zh) 一种增强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4751B (zh) 一种适用于tpv的反应型无卤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57585A (zh)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46432B (zh) 一种环保型再生阻燃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9447A (zh) 一种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93277B (zh) 一种高强度透明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4226A (zh) 一种光降解塑料包装袋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9579A (zh) 一种耐油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95171A (zh) 一种玻纤增强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17409A (zh) 一种低气味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540A (zh) 一种再生塑料颗粒改性工艺
CN114605468A (zh) 一种用于pbat的生物基阻燃相容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106358B (zh) 改性生物基材料、复合材料及其原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45698A (zh) 一种聚合物复合成核剂及聚合物组合物
CN114292285B (zh) 一种pet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其在增加回收pet力学性能中的应用
CN110698711A (zh) 改性发泡剂、微发泡聚丙烯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4957493B (zh) 一种pbat专用淀粉基增刚阻燃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087988A (zh) 一种由乙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改性的木塑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4409960B (zh) 一种阻燃/抗氧协同助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在回收pet中的应用
CN114605703B (zh) 一种提高废旧聚丙烯材料耐热性专用助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854130B (zh) 一种高抗冲击性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KR102302537B1 (ko) 무기물의 건식 개질방법 및 개질된 무기물을 이용한 생분해성 고분자 복합체 제조방법
CN117511155B (zh) 一种反应共混增韧聚乳酸淀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