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5532B - 箱体成型机构 - Google Patents

箱体成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5532B
CN114275532B CN202111677084.9A CN202111677084A CN114275532B CN 114275532 B CN114275532 B CN 114275532B CN 202111677084 A CN202111677084 A CN 202111677084A CN 114275532 B CN114275532 B CN 1142755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transmission
unit
lifting
transmiss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70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5532A (zh
Inventor
吴华
徐伟
袁文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70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5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5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5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5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5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箱体成型机构,包括: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其包括:至少两组储料仓及至少两组供料车,每组所述供料车与相应一组所述储料仓相适配;箱板转移组件,其布置于所述储料仓的旁侧;以及箱体成型组件,其布置于所述储料仓的旁侧。根据本发明,其通过箱板转移组件自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吸取笔记本箱板转移至箱体成型组件处,使得笔记本箱板与箱体成型组件配合成型为立体形的笔记本箱体,使得笔记本箱板转移‑笔记本箱体成型一体化进行,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箱体成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标自动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箱体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在非标自动化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箱体成型装置来实现纸箱的高效成型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纸箱的高效成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箱体成型装置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笔记本箱体的成型均是采用人工操作,工作人员手动将平面形的笔记本箱板加工为立体形的笔记本箱体,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箱体成型机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箱体成型机构,其通过箱板转移组件自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吸取笔记本箱板转移至箱体成型组件处,使得笔记本箱板与箱体成型组件配合成型为立体形的笔记本箱体,使得笔记本箱板转移-笔记本箱体成型一体化进行,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箱体成型机构,其通过在储料仓及供料车之间设置多个相互传动的传输线,从而将供料车上的工件组传输转移至储料仓内,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件组的上料效率,同时本发明通过在每个储料仓内布置多个提升单元,以将储料仓内的工件沿竖直方向抬升,以便于储料仓内工件的取料,提高了工件的取料效率,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箱体成型机构,包括: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其包括:至少两组储料仓及至少两组供料车,每组所述供料车与相应一组所述储料仓相适配;
箱板转移组件,其布置于所述储料仓的旁侧;以及
箱体成型组件,其布置于所述储料仓的旁侧;
其中,所述供料车内布置有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上将笔记本箱板上下层叠地码垛成至少一组工件组;所述储料仓内布置有传输单元,所述传输单元与所述第一传输线传动连接;
所述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还包括:至少两组提升单元,每组所述提升单元至少部分位于相应一个所述储料仓内,且每组所述提升单元分别位于相应一个所述传输单元的两侧端;
在所述传输单元的驱动下,所述供料车内的第一传输线将笔记本箱板的工件组传输至位于所述储料仓内的传输单元上,每组所述提升单元从相应一个传输单元的底部将笔记本箱板的工件组进行提升以使得最上层的笔记本箱板被提升至一上料平面处,所述箱板转移组件自所述上料平面处将最上层的笔记本箱板吸取并转移至所述箱体成型组件处,所述箱板转移组件控制笔记本箱板与所述箱体成型组件相配合,以将平面形的笔记本箱板成型为立体形的笔记本箱体。
优选的,所述箱板转移组件包括:机械臂单元;
转接板,其与所述机械臂单元的活动部传动连接;以及
至少两个吸盘,每个所述吸盘分别布置于所述转接板的边角区域;
所述机械臂单元控制所述吸盘自所述上料平面处将最上层的笔记本箱板吸取并搬运。
优选的,所述箱体成型组件包括:开箱单元及箱体推压单元,所述开箱单元与所述箱体推压单元均布置于所述储料仓的旁侧;
所述开箱单元包括:固定架;以及
至少两个开箱挡板,每个所述开箱挡板间隔式的并列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
相邻两开箱挡板之间限定出一成型槽。
优选的,所述箱体推压单元包括:推压驱动器;以及
推压板,其与所述推压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推压驱动器驱动所述推压板活动。
优选的,所述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储料仓、所述供料车、所述传输单元及所述提升单元均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传输单元包括:第二传输线,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且所述第二传输线位于所述储料仓内,所述第二传输线与所述第一传输线传动连接;以及
传输驱动器,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且所述传输驱动器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的下方,所述传输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传动连接;
所述传输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传输线活动,以同步带动所述第一传输线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输线通过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输线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料仓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壁,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上方;以及
活动壁单元,其可活动的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
其中,所述固定壁、所述活动壁单元及所述第二传输线之间限定出第一储料空间。
优选的,所述供料车包括:可活动的底架;
至少两个限位架,每个所述限位架均固定安装与所述底架的外周;以及
活动架单元,其布置于所述底架的外周;
其中,所述活动架单元包括:第二调节驱动器,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上;以及
活动架,其与所述第二调节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驱动器驱动所述活动架往复活动。
优选的,所述提升单元包括:提升驱动器,其通过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传动丝杆,其沿竖直方向布置,且传动丝杆安装于所述固定板表面,所述传动丝杆与所述提升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提升件,其与所述传动丝杆的活动部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提升件与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上的工件组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提升驱动器通过所述传动丝杆驱动所述提升件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箱板转移组件自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吸取笔记本箱板转移至箱体成型组件处,使得笔记本箱板与箱体成型组件配合成型为立体形的笔记本箱体,使得笔记本箱板转移-笔记本箱体成型一体化进行,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储料仓及供料车之间设置多个相互传动的传输线,从而将供料车上的工件组传输转移至储料仓内,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件组的上料效率,同时本发明通过在每个储料仓内布置多个提升单元,以将储料仓内的工件沿竖直方向抬升,以便于储料仓内工件的取料,提高了工件的取料效率,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箱体成型机构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传输单元与第一传输线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固定支架与储料仓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固定支架与储料仓另一视角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储料仓、第一传输线及提升单元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储料仓、第一传输线及提升单元的俯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储料仓的俯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提升单元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供料车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供料车隐藏第一传输线后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箱板转移组件及箱体成型组件的三维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的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13的示出,可以看出,箱体成型机构200,其包括: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210,其包括:至少两组储料仓212及至少两组供料车213,每组所述供料车213与相应一组所述储料仓212相适配;
箱板转移组件220,其布置于所述储料仓212的旁侧;以及
箱体成型组件230,其布置于所述储料仓212的旁侧;
其中,所述供料车213内布置有第一传输线214,所述第一传输线214上将笔记本箱板上下层叠地码垛成至少一组工件组;所述储料仓212内布置有传输单元215,所述传输单元215与所述第一传输线214传动连接;
所述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210还包括:至少两组提升单元217,每组所述提升单元217至少部分位于相应一个所述储料仓212内,且每组所述提升单元217分别位于相应一个所述传输单元215的两侧端;
在所述传输单元215的驱动下,所述供料车213内的第一传输线214将笔记本箱板的工件组传输至位于所述储料仓212内的传输单元215上,每组所述提升单元217从相应一个传输单元215的底部将笔记本箱板的工件组进行提升以使得最上层的笔记本箱板被提升至一上料平面处,所述箱板转移组件220自所述上料平面处将最上层的笔记本箱板吸取并转移至所述箱体成型组件230处,所述箱板转移组件220控制笔记本箱板与所述箱体成型组件230相配合,以将平面形的笔记本箱板成型为立体形的笔记本箱体。
进一步,所述箱板转移组件220包括:机械臂单元221;
转接板222,其与所述机械臂单元221的活动部传动连接;以及
至少两个吸盘(图中未示),每个所述吸盘分别布置于所述转接板222的边角区域;
所述机械臂单元221控制所述吸盘自所述上料平面处将最上层的笔记本箱板吸取并搬运。
进一步,所述箱体成型组件230包括:开箱单元231及箱体推压单元232,所述开箱单元231与所述箱体推压单元232均布置于所述储料仓212的旁侧;
所述开箱单元231包括:固定架2311;以及
至少两个开箱挡板2312,每个所述开箱挡板2312间隔式的并列安装于所述固定架2311上;
相邻两开箱挡板2312之间限定出一成型槽2313。
进一步,所述箱体推压单元232包括:推压驱动器2321;以及
推压板2322,其与所述推压驱动器232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推压驱动器2321驱动所述推压板2322活动。
可理解的是,所述机械臂单元221控制所述吸盘自所述上料平面处将最上层的笔记本箱板吸取并搬运箱体成型组件230处,所述机械臂单元221控制笔记本箱板与开箱挡板2312相配合,以将平面形的笔记本箱板成型为立体形的笔记本箱体,同时所述机械臂单元221控制笔记本箱板与成型槽2313相配合,以将笔记本箱体的箱体部分折叠,折叠完成后,所述机械臂单元221驱动笔记本箱体至所述箱体推压单元232处,所述推压驱动器2321驱动所述推压板2322对笔记本箱体的箱体部分进行推压,以使得笔记本箱体完全成型。
进一步,所述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210还包括:固定支架211,所述储料仓212、所述供料车213、所述传输单元215及所述提升单元217均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211上。
进一步,所述传输单元215包括:第二传输线215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211上,且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位于所述储料仓212内,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与所述第一传输线214传动连接;以及
传输驱动器2152,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211上,且所述传输驱动器2152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的下方,所述传输驱动器215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传动连接;
所述传输驱动器2152驱动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活动,以同步带动所述第一传输线214活动。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通过所述传输驱动器2152驱动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活动,以同步带动所述第一传输线214活动,以控制第一传输线214将笔记本箱板的工件组传输至第二传输线2151,进而使得笔记本箱板的工件组由供料车213内转移至储料仓212内,无需工人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件的转移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通过传动件216与所述第一传输线214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储料仓212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壁212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211的上方;以及
活动壁单元2122,其可活动的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211上;
其中,所述固定壁2121、所述活动壁单元2122及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之间限定出第一储料空间。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壁单元2122包括:第一调节驱动器2122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211上;
活动壁21222,其与所述第一调节驱动器2122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驱动器21221驱动所述活动壁21222往复活动。
可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调节驱动器21221驱动所述活动壁21222,以调剂所述活动臂21222与所述固定壁2121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所述第一储料空间的大小,使得所述储料仓212可存储不同大小的笔记本箱板,具有通用性。
进一步,所述供料车213包括:可活动的底架2131;
至少两个限位架2132,每个所述限位架2132均固定安装与所述底架2131的外周;以及
活动架单元2123,其布置于所述底架2131的外周;
其中,所述活动架单元2123包括:第二调节驱动器2123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2131上;以及
活动架21232,其与所述第二调节驱动器2123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驱动器21231驱动所述活动架21232往复活动。
可理解的是,所述第二调节驱动器21331驱动所述活动架21332活动,以调节所述活动架21332与限位架2132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所述供料车213可放置不同大小的笔记本箱板,具有通用性。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架211的前端布置有至少两组导向轮单元218,相邻两所述导向轮单元218之间限定出一导向空间。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通过设置多组导向轮单元218对所述供料车213进行导向,便于所述供料车213与相应一个储料仓212对接,进而便于笔记本箱板的工件组的转移。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2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件2111,所述底架213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21311,所述第一限位件2111与所述第二限位件21311相适配;
所述固定支架211的底部还设置有锁定单元2112,所述底架2131的底部设置有锁定件21312,所述锁定单元2112与所述锁定件21312相适配。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定单元2112包括:锁定驱动器2112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211的底部;以及
锁定轴21122,其与所述锁定驱动器2112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锁定件21312的表面开设有锁定槽213121,所述锁定槽213121与所述锁定轴21122相适配。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通过所述第一限位件2111与所述第二限位件21311的配合以对所述供料车213进行限位;通过所述锁定驱动器21121驱动所述锁定轴21122与所述锁定槽21312以对所述供料车进行锁定,防止供料车213随意活动,从而影响整体工序的进行。
进一步,所述提升单元217包括:提升驱动器2171,其通过固定板2174与所述固定支架211固定连接;
传动丝杆2172,其沿竖直方向布置,且传动丝杆2172安装于所述固定板2174表面,所述传动丝杆2172与所述提升驱动器217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提升件2173,其与所述传动丝杆2172的活动部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提升件2173与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上的工件组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提升驱动器2171通过所述传动丝杆2172驱动所述提升件2173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可理解的是,所述提升驱动器2171通驱动所述提升件2173沿竖直方向活动,以控制所述提升件2173将所述储料仓212的工件组沿竖直方向抬升,便于所述储料仓212的工件的取料。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箱体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210),其包括:至少两组储料仓(212)及至少两组供料车(213),每组所述供料车(213)与相应一组所述储料仓(212)相适配;
箱板转移组件(220),其布置于所述储料仓(212)的旁侧;以及
箱体成型组件(230),其布置于所述储料仓(212)的旁侧;
其中,所述供料车(213)内布置有第一传输线(214),所述第一传输线(214)上将笔记本箱板上下层叠地码垛成至少一组工件组;所述储料仓(212)内布置有传输单元(215),所述传输单元(215)与所述第一传输线(214)传动连接;
所述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210)还包括:至少两组提升单元(217),每组所述提升单元(217)至少部分位于相应一个所述储料仓(212)内,且每组所述提升单元(217)分别位于相应一个所述传输单元(215)的两侧端;
在所述传输单元(215)的驱动下,所述供料车(213)内的第一传输线(214)将笔记本箱板的工件组传输至位于所述储料仓(212)内的传输单元(215)上,每组所述提升单元(217)从相应一个传输单元(215)的底部将笔记本箱板的工件组进行提升以使得最上层的笔记本箱板被提升至一上料平面处,所述箱板转移组件(220)自所述上料平面处将最上层的笔记本箱板吸取并转移至所述箱体成型组件(230)处,所述箱板转移组件(220)控制笔记本箱板与所述箱体成型组件(230)相配合,以将平面形的笔记本箱板成型为立体形的笔记本箱体;
所述箱体成型组件(230)包括:开箱单元(231)及箱体推压单元(232),所述开箱单元(231)与所述箱体推压单元(232)均布置于所述储料仓(212)的旁侧;
所述开箱单元(231)包括:固定架(2311);以及
至少两个开箱挡板(2312),每个所述开箱挡板(2312)间隔式的并列安装于所述固定架(2311)上;
相邻两开箱挡板(2312)之间限定出一成型槽(2313);
所述箱体推压单元(232)包括:推压驱动器(2321);以及
推压板(2322),其与所述推压驱动器(232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推压驱动器(2321)驱动所述推压板(2322)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板转移组件(220)包括:机械臂单元(221);
转接板(222),其与所述机械臂单元(221)的活动部传动连接;以及
至少两个吸盘,每个所述吸盘分别布置于所述转接板(222)的边角区域;
所述机械臂单元(221)控制所述吸盘自所述上料平面处将最上层的笔记本箱板吸取并搬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210)还包括:固定支架(211),所述传输单元(215)及所述提升单元(217)均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21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215)包括:第二传输线(215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211)上,且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位于所述储料仓(212)内,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与所述第一传输线(214)传动连接;以及
传输驱动器(2152),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211)上,且所述传输驱动器(2152)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的下方,所述传输驱动器(215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传动连接;
所述传输驱动器(2152)驱动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活动,以同步带动所述第一传输线(214)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体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通过传动件(216)与所述第一传输线(214)传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体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212)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壁(212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211)的上方;以及
活动壁单元(2122),其可活动的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211)上;
其中,所述固定壁(2121)、所述活动壁单元(2122)及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之间限定出第一储料空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车(213)包括:可活动的底架(2131);
至少两个限位架(2132),每个所述限位架(2132)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2131)的外周;以及
活动架单元(2123),其布置于所述底架(2131)的外周;
其中,所述活动架单元(2123)包括:第二调节驱动器(2123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2131)上;以及
活动架(21232),其与所述第二调节驱动器(2123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驱动器(21231)驱动所述活动架(21232)往复活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体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单元(217)包括:提升驱动器(2171),其通过固定板(2174)与所述固定支架(211)固定连接;
传动丝杆(2172),其沿竖直方向布置,且传动丝杆(2172)安装于所述固定板(2174)表面,所述传动丝杆(2172)与所述提升驱动器(217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提升件(2173),其与所述传动丝杆(2172)的活动部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提升件(2173)与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线(2151)上的工件组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提升驱动器(2171)通过所述传动丝杆(2172)驱动所述提升件(2173)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CN202111677084.9A 2021-12-31 2021-12-31 箱体成型机构 Active CN114275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7084.9A CN114275532B (zh) 2021-12-31 2021-12-31 箱体成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7084.9A CN114275532B (zh) 2021-12-31 2021-12-31 箱体成型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5532A CN114275532A (zh) 2022-04-05
CN114275532B true CN114275532B (zh) 2023-07-04

Family

ID=80879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7084.9A Active CN114275532B (zh) 2021-12-31 2021-12-31 箱体成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553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6706A (en) * 1990-09-10 1993-02-16 Hartness International, Inc. Carton erecting machine
CN206552345U (zh) * 2016-11-04 2017-10-13 上海鼎丰酿造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箱开箱机
CN107444701A (zh) * 2017-08-08 2017-12-08 米多智能包装(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轨道式纸箱成型机
CN211417740U (zh) * 2019-12-31 2020-09-04 无锡众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盒装药品自动装箱生产线
CN112249674A (zh) * 2020-09-25 2021-01-22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移载装置
WO2021051927A1 (zh) * 2019-09-20 2021-03-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端拾器及灯条组装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6706A (en) * 1990-09-10 1993-02-16 Hartness International, Inc. Carton erecting machine
CN206552345U (zh) * 2016-11-04 2017-10-13 上海鼎丰酿造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箱开箱机
CN107444701A (zh) * 2017-08-08 2017-12-08 米多智能包装(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轨道式纸箱成型机
WO2021051927A1 (zh) * 2019-09-20 2021-03-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端拾器及灯条组装装置
CN211417740U (zh) * 2019-12-31 2020-09-04 无锡众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盒装药品自动装箱生产线
CN112249674A (zh) * 2020-09-25 2021-01-22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移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5532A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96989A (zh) 吸塑盘自动上料机构
CN110937193A (zh) 自动包护角机
CN113291804A (zh) 上料模组以及多工位上料装置
CN211766799U (zh) 自动包护角机
CN114368515B (zh) 笔记本入箱装置
CN114275532B (zh) 箱体成型机构
CN214569090U (zh) 一种玻璃上片用的上片设备
CN114368510B (zh) 箱体成型及隔板入箱装置
CN114348612B (zh) 交替升降式料仓组件
CN112758678B (zh) 旋转式取料及上料机构
CN112938457B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烟盒纸板烫金机
CN215146390U (zh) 一种瓦盖上料机构
CN213386674U (zh) 上料输送设备及应用其的板材制造系统
CN210709631U (zh) 移载机械手
CN219546077U (zh) 辅助堆料装置
CN218173877U (zh) 一种全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4275234B (zh) 隔板入箱机构
CN112794064B (zh) 工件上料机构
CN110901154A (zh) 一种包装盒加工用折边装置
CN215625236U (zh) 上料模组以及多工位上料装置
CN115123805B (zh) 工件转移下料装置
CN216784922U (zh) 一种网关栈板线的顶升组件
CN219730041U (zh) 瓦楞纸板自动码垛设备
CN216072925U (zh) 一种吸塑机的大梁升降装置
CN210884252U (zh) 传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