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4876A - 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4876A
CN114274876A CN202111441554.1A CN202111441554A CN114274876A CN 114274876 A CN114274876 A CN 114274876A CN 202111441554 A CN202111441554 A CN 202111441554A CN 114274876 A CN114274876 A CN 114274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door
mirror
rearview mirror
door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15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4876B (zh
Inventor
顿栋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15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48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4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4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4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4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车门的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其中,门镜初始角度是指车门与后视镜在车门关闭时的夹角;基于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其中,门镜当前角度为车门与后视镜的当前夹角。本方案获取车门的开启角度和门镜的初始角度,并通过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通过此后视镜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在车门开启时,车辆后方的景象仍然能够出现在后视镜的镜片中,从而方便用户观察后方来车及行人,避免危险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后视镜调节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外后视镜是观察侧方、后方的重要安全部件,一般外后视镜是固定在左右前门的三角区,当车辆倒车时,后视镜主动调整一定角度,减小倒车时的后视野盲区。
由于一般外后视镜可以随车门整体转动,这也带来一种安全问题,就是在车辆停车时,通过外后视镜观察侧后方可以下车时,驾驶员或前排成员开门下车过程中,外后视镜随车门开启随车门一起沿车门旋转轴一起转动,形成开门短时间内的盲区,不能有效提供侧后方的观察角度,如果在此时侧后方有行驶的汽车和电动车等,会存在产生安全事故的隐患。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提高在车门开启时的安全性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上述方法包括:
获取车门的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其中,所述门镜初始角度是指所述车门与所述后视镜在所述车门关闭时的夹角;
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其中,所述门镜当前角度为所述车门与所述后视镜的当前夹角。
可选的,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包括:
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后视镜调节表调节所述门镜当前角度,其中,所述后视镜调节表是基于所述开启角度、所述门镜固有角度和门镜当前角度的历史对应关系确定的。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车门的开启角速度;
基于所述开启角速度控制所述门镜当前角度的调节速度。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姿态变化;
所述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门镜固有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包括:
基于所述姿态变化、所述开启角度和所述门镜固有角度调节所述门镜当前角度。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后视镜周侧物体的移动速度;
在所述移动速度超出预设速度的情况下,开启所述后视镜的警示装置。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后视镜与周侧物体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开启所述后视镜的警示装置。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车门关闭后,调整所述门镜当角度至所述门镜初始角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后视镜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门的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其中,所述门镜初始角度是指所述车门与所述后视镜在所述车门关闭时的夹角;
调节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其中,所述门镜当前角度为所述车门与所述后视镜的当前夹角。
第三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储存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第一方面任一项的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上述任一项的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步骤。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主要包括:获取车门的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其中,门镜初始角度是指车门与后视镜在车门关闭时的夹角;基于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其中,门镜当前角度为车门与后视镜的当前夹角。本方案获取车门的开启角度和门镜的初始角度,并通过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通过此后视镜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在车门开启时,车辆后方的景象仍然能够出现在后视镜的镜片中,从而方便用户观察后方来车及行人,避免危险发生。
本发明的后视镜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说明书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视镜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视镜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视镜控制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车门的开启角度和门镜的初始角度,并通过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通过此后视镜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在车门开启时,车辆后方的景象仍然能够出现在后视镜的镜片中,从而方便用户观察后方来车及行人,避免危险发生。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S110、获取车门的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其中,所述门镜初始角度是指所述车门与所述后视镜在所述车门关闭时的夹角;
具体的,在车门关闭时车门与后视镜存的夹角为初始夹角,初始夹角是基于用户的身高和坐姿与后视镜的位置确定的,初始夹角可以由用户手动调节,确保车辆后方的景象能够出现在后视镜的镜片中,从而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后视镜获取本车辆后方的情况,保证本车辆的驾驶安全。
在车辆停止时,用户准备下车时,由于车辆的后视镜与车门连接,随着车门打开,与其连接的后视镜也随之转动,用户无法获得车辆后方的景象,在后方有行驶的车辆时,极易发生车门与其他车辆发生剐蹭,或其他车辆对下车者造成伤害的情况。
S120、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其中,所述门镜当前角度为所述车门与所述后视镜的当前夹角。
具体的,通过获取到的车门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对车门与后视镜的当前夹角做出调整,确保在车门开启时,车辆后方的景象仍然能够出现在后视镜的镜片中,从而方便用户观察后方来车及行人,避免危险发生。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车门的开启角度和门镜的初始角度,并通过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通过此后视镜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在车门开启时,车辆后方的景象仍然能够出现在后视镜的镜片中,从而方便用户观察后方来车及行人,避免危险发生。
在一些示例中,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包括:
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后视镜调节表调节所述门镜当前角度,其中,所述后视镜调节表是基于所述开启角度、所述门镜固有角度和门镜当前角度的历史对应关系确定的。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视镜控制原理示意图,为简化描述及计算,以下点均为在XY平面的投影点,车门关闭时,NN’(车门在XOY平面的投影)与X轴平行,假设眼点E在XY平面的投影点为(XE=1296,YE=-380),设左前门旋转铰接点N在XY平面的投影点为(XN=-580,YN=-760),后视镜平面与X轴的夹角为θ。
在车门关闭状态时,观察物参考点P在XY平面的投影点为P(XP=5000,YP=-770),观察物参考点P在后视镜镜像点在XY平面的投影点为P1,在XY平面的投影点为(XP1,YP1),后视镜旋转中心点M在XY平面的投影点M1为(XM1=-480,YM1=-960),后视镜平面与车门的夹角为θ1=θ=79.964°
车门开启α后(设α<90°),观察物参考点P在XY平面的投影点为P(XP1=5000,YP1=-770),观察物参考点P在后视镜镜像点在XY平面的投影点为P2,在XY平面的投影点为(XP2,YP2),后视镜旋转中心点M在XY平面的投影点M2为(XM2,YM2),后视镜平面与车门的夹角为θ2
则有:
车门直线方程NN’:y-YN=-tan(α1)×(x-XN) (1)
即y=-760-tan(α1)×(x+580) (2)
后视镜中心点的直线方程M1M1’(关门时):
y-YM1=-tan(θ1)×(x-XM1) (3)
y=-960-tan(θ1)×(x+480) (4)
后视镜中心点直线方程M2M2’(开门时):
y-YM2=-tan(θ2+α1)×(x-XM2) (5)
后视镜旋转中心至眼点M2E方程:
(y-YM2)/(YE-YM2)=(x-XM2)/(XE-XM2) (6)
(y-YM2)/(-380-YM2)=(x-XM2)/(1296-XM2) (7)
由于P1、P2为P关于后视镜的中心点M1和M2镜像对称点,所以P1、M1、E三点共线、P2、M2、E三点共线,因P点(XP=5000,YP=-770),则有P2P方程:
y-YP=1/(tan(θ2+α1))(x-XP) (8)
即:y=1/(tan(θ21))(x-5000)-770 (9)
由公式(7)和公式(9)结合可得,即直线P2M2E和P2P相交于P2有:
Figure BDA0003382975220000071
Figure BDA0003382975220000072
P2P的中点P3在直线M2M2’上,由于P点坐标为(XP=5000,YP=-770)
则有XP3=(XP2+XP)/2=(XP2+5000)/2
YP3=(YP2+YP)/2=(YP2-770)/2
将XP3、YP3代入直线M2M2’方程(5)、直线P2P方程(9),由于M点相对车门及铰接点N位置不变,设∠M1NN’=ω,所以有:
tan∠M1NN’=tanω=(YM1-YN)/(XM1-XN) (10)
tanω=(-960+760)/(-480+580)=-2 (11)
由于∠M2NN”=180°-ω-α1,当XM1≠XN时可得,
tan(∠M2NN”)=tan(180°-ω-α1)=-tan(ω+α1)=(YM2-YN)/(XM2-XN)
即有:
tan(ω+α1)=(tan(ω)+tan(α1))/(1-tan(ω)tan(α1))=-(YM2-YN)/(XM2-XN)(12)
将公式(11)代入公式(12)可得:
(YM2+760)/(XM2+580)=(tan(α1)-2)/(1+2×tan(α1)) (13)
直线EM2:(y-YE)/(YM2-YE)=(x-XE)/(XM2-XE)
即:(y+380)/(YM2+380)=(x-1296)/(XM2-1296) (14)
根据公式(5)(13)(14)可得,
x=(190×tan(θ11)-480(tan(θ11))2-5000)/(1+(tan(θ1+a1))2) (15)
将公式(15)代入公式(5)(P2在M2E直线上)可得X和Y
当α1从0变化到20°时,θ1=59.894°,计算出β=59.894°-79.964°=-20.07°
当α1从0变化到30°时,θ1=50.056°,计算出β=50.056°-79.964°=-29.908°
即当车门开启20°时,所述外后视镜需转动角度β=-20.07°
即当车门开启30°时,述外后视镜需转动角度β=-29.908°
通过计算,后视镜需转动角度β=θ12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3382975220000081
Figure BDA0003382975220000091
表1后视镜调节表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上述构建后视镜调节表的方法,还可以基于上述的计算公式通过车辆内的运算器,通过获取车门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的数据实时计算门镜当前角度,从而对后视镜进行调节。该实时计算的方法适用于运算力较强的车辆,而后视镜调节表的方法可以节省运算资源,为车辆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调节方案。
综上,通过上述后视镜调节表调节门镜当前角度的方法,可以节省运算资源,为车辆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后视镜控制方案,保证车门在开启的过程中,后视镜始终内提供给用户良好的视野,保证下车安全。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车门的开启角速度;
基于所述开启角速度控制所述门镜当前角度的调节速度。
具体的,获取车门开的角速度,并根据车门开启的角速度和车门与后视镜的连接位置关系,计算门镜当前角度的调节速度,保证后视镜中反射车辆后方的景象范围不便,减少后视镜调节速度不均给用户在观察后方景象时带来的眩晕感。
综上,通过获取车门开启的角速度,并根据开启角速度控制门镜当前角度调节速度的方法,可以保证后视镜中的视场范围不变便,并减少后视镜角度调节速度不均给用户带来的眩晕感。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姿态变化;
所述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门镜固有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包括:
基于所述姿态变化、所述开启角度和所述门镜固有角度调节所述门镜当前角度。
具体的,在用户进行开门的过程中,用户的身体姿态会发生改变,眼睛相对于后视镜的位置进而发生了改变,如果仍按照之前的坐姿对后视镜的角度做出控制,则可能造成调节过后的后视镜无法提供给用户良好的视角,从而容易造成在开车门时未观察到危险因素,造成事故。
综上,通过获取用户姿态的变化,并基于姿态的变化、车门开启角度和门镜固有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考虑用户在开门时候的姿态变化对视场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后视镜能够根据用户在开门时的姿态变化对后视镜做出控制,保证后视镜提供给用户良好的视野,保证下车安全。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后视镜周侧物体的移动速度;
在所述移动速度超出预设速度的情况下,开启所述后视镜的警示装置。
具体的,通过车辆中的测速装置测量后视镜周围物体的移动速度,当物体的移动速度超出预设速度的情况下,此时判断该移动物体可能会对车辆造成危险,且用户很有可能没有观察到此物体的移动轨迹。在此情况下,控制后视镜中的警示装置提醒用户开车门的动作,该警示装置也可用于提醒移动的物体(在移动物体为行人或车辆时)。
可以理解的是,测速装置可以是后视镜中的部件,也可以是车辆中其他系统的测速装置。警示装置可以是警示灯,也可以是警示喇叭等。
综上,通过获取后视镜周测的物体的移动速度,在其移动速度超过设定速度情况下,判断此物体为危险因素,通过后视镜的警示装置提示用户,可以大大减少危险因素对用户和车辆带来危害的可能。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后视镜与周侧物体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开启所述后视镜的警示装置。
具体的,获取后视镜与周测物体的距离,周侧的物体可以是各个方向上的物体,因为用户在开启车门时,在某一时刻中只能观测某一方向的景象,而另外观测不到的方向上可能存在碰撞的可能。在后视镜与周测物体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判断此时开门可能会造成危险,控制开启后视镜警示装置,可以提醒用户,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综上,通过获取后视镜周测的物体的距离,在其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判断此物体为危险因素,通过后视镜的警示装置提示用户,可以大大减少危险因素对用户和车辆带来危害的可能。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车门关闭后,调整所述门镜当角度至所述门镜初始角度。
具体的,在车门关闭后,调整门镜的当前角度恢复至门镜初始角度,可以理解的是,在关门的过程中,由于用户无需从后视镜中获取车辆后方的景象,可以控制车门在关闭的过程中,后视镜的角度不随车门角度变化而改变,而是待车门完全关闭后,调整后视镜与车门的角度为门镜初始角度,以供用户在再次驾驶时能够或得车辆后方的良好视野。
进一步地,后视镜随车门开启而调整的动作是有车辆内部的门把手激活的,通过车辆外部的门把手开启车门的动作并不会执行上述后视镜控制方法,从而节省运算资源,减少相关部件不必要的消耗。
综上,在关闭车门的过程中,后视镜并不随车门开启的角度改变而改变,而是等车门完全关闭后控制门镜当前角度为门镜初始角度,这样既可以保证驾驶员在下次驾驶时能够获得车辆后方良好的视野,同时可以节省车辆的运算资源,减小相关部件不必要的消耗。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后视镜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21,用于获取车门的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其中,所述门镜初始角度是指所述车门与所述后视镜在所述车门关闭时的夹角;
调节单元22,用于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其中,所述门镜当前角度为所述车门与所述后视镜的当前夹角。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0,包括存储器310、处理器320及存储在存储器320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11,处理器320执行计算机程序311时实现上述后视镜控制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后视镜控制装置所采用的设备,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介绍的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电子设备如何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所采用的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计算机程序311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当计算机软件指令在处理设备上运行时,使得处理设备执行如图1对应实施例中的后视镜控制的流程。
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该,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该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门的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其中,所述门镜初始角度是指所述车门与所述后视镜在所述车门关闭时的夹角;
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其中,所述门镜当前角度为所述车门与所述后视镜的当前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包括:
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后视镜调节表调节所述门镜当前角度,其中,所述后视镜调节表是基于所述开启角度、所述门镜固有角度和门镜当前角度的历史对应关系确定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车门的开启角速度;
基于所述开启角速度控制所述门镜当前角度的调节速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姿态变化;
所述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门镜固有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包括:
基于所述姿态变化、所述开启角度和所述门镜固有角度调节所述门镜当前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后视镜周侧物体的移动速度;
在所述移动速度超出预设速度的情况下,开启所述后视镜的警示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后视镜与周侧物体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开启所述后视镜的警示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车门关闭后,调整所述门镜当角度至所述门镜初始角度。
8.一种后视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车门的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其中,所述门镜初始角度是指所述车门与所述后视镜在所述车门关闭时的夹角;
调节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开启角度和门镜初始角度调节门镜当前角度,其中,所述门镜当前角度为所述车门与所述后视镜的当前夹角。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储存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后视镜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1441554.1A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42748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1554.1A CN114274876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1554.1A CN114274876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4876A true CN114274876A (zh) 2022-04-05
CN114274876B CN114274876B (zh) 2023-07-25

Family

ID=80870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1554.1A Active CN114274876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4876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9044A (ja) * 2002-05-20 2003-11-2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周辺監視装置
JP2005324574A (ja) * 2004-05-12 2005-11-24 Denso Corp 車両後方確認支援装置
JP2007038790A (ja) * 2005-08-02 2007-02-15 Murakami Corp 車両用ミラーの鏡面角度調整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WO2007112863A1 (de) * 2006-03-28 2007-10-1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verstellbarer aussenspiegeleinrichtung
JP2009073255A (ja) * 2007-09-19 2009-04-09 Denso Corp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KR20110047518A (ko) * 2009-10-30 2011-05-0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사이드 미러 보호 시스템
JP2012116358A (ja) * 2010-12-01 2012-06-21 Anden ドアミラー制御装置
CN105751972A (zh) * 2016-04-06 2016-07-1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视镜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5857172A (zh) * 2016-03-28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开启时防撞方法及装置
CN105966317A (zh) * 2016-05-12 2016-09-28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视镜调节控制方法、模型预测控制处理器及其设备
DE102015215687A1 (de) * 2015-08-18 2017-02-23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stellung eines Außenspiegels
CN107499239A (zh) * 2017-06-20 2017-12-22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后视镜随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DE102016218109A1 (de) * 2016-09-21 2018-03-22 Honda Motor Co., Ltd. Fahrzeugfahrt-Unterstützungsvorrichtung
KR20190067041A (ko) * 2017-12-06 2019-06-14 주식회사 경신 뒷좌석 탑승객용 후사경 제어 장치
CN111775834A (zh) * 2020-06-27 2020-10-16 浙江同善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开门防碰撞智能警示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72663A (zh) * 2019-07-04 2021-01-05 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开车门的危险报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498243A (zh) * 2020-11-12 2021-03-16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外后视镜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9044A (ja) * 2002-05-20 2003-11-28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周辺監視装置
JP2005324574A (ja) * 2004-05-12 2005-11-24 Denso Corp 車両後方確認支援装置
JP2007038790A (ja) * 2005-08-02 2007-02-15 Murakami Corp 車両用ミラーの鏡面角度調整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WO2007112863A1 (de) * 2006-03-28 2007-10-1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verstellbarer aussenspiegeleinrichtung
JP2009073255A (ja) * 2007-09-19 2009-04-09 Denso Corp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KR20110047518A (ko) * 2009-10-30 2011-05-0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사이드 미러 보호 시스템
JP2012116358A (ja) * 2010-12-01 2012-06-21 Anden ドアミラー制御装置
DE102015215687A1 (de) * 2015-08-18 2017-02-23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stellung eines Außenspiegels
CN105857172A (zh) * 2016-03-28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开启时防撞方法及装置
CN105751972A (zh) * 2016-04-06 2016-07-1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视镜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5966317A (zh) * 2016-05-12 2016-09-28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视镜调节控制方法、模型预测控制处理器及其设备
DE102016218109A1 (de) * 2016-09-21 2018-03-22 Honda Motor Co., Ltd. Fahrzeugfahrt-Unterstützungsvorrichtung
CN107499239A (zh) * 2017-06-20 2017-12-22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后视镜随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KR20190067041A (ko) * 2017-12-06 2019-06-14 주식회사 경신 뒷좌석 탑승객용 후사경 제어 장치
CN112172663A (zh) * 2019-07-04 2021-01-05 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开车门的危险报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75834A (zh) * 2020-06-27 2020-10-16 浙江同善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开门防碰撞智能警示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8243A (zh) * 2020-11-12 2021-03-16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外后视镜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4876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70188B2 (en) Driver vision support system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ystem
JP2020536782A (ja) 自動車のためのユーザ認識及び表現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170120749A1 (en) Control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
CN106945607B (zh) 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455810B2 (en) Driver attention state estimation
CN112714720B (zh) 一种后视镜控制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EP2688764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river alertness
CN109314765B (zh) 车辆用显示控制装置、显示系统、显示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09305105A (zh) 一种a柱盲区监测装置、车辆及方法
CN206568972U (zh) 车门控制系统及汽车
US20210208409A1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vehicle comprising head-up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virtu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irtual image display
US2022014417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DE102020105566A1 (de) Überwachung des lenkradeingriffs für autonome fahrzeuge
CN114103807A (zh) 调整车辆外后视镜角度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8022958A (ja) 車両用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車両用モニタシステム
JP2017111739A (ja) 運転支援装置、運転支援方法
DE102013013226A1 (d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Erkennung einer Ausstiegsabsicht
CN114274876A (zh) 一种后视镜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061819A (zh) 车载屏幕的机械臂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车辆
JP6575404B2 (ja) 車両用表示制御装置、車両用表示システム、車両用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200013176A (ko) 자동차의 사각지대 시야확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8176783A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4212027A (zh) 一种车辆后视镜调节方法、机构、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JP7410796B2 (ja)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制御方法
CN104228688A (zh) 调整后视镜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