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3146A - 一种涂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涂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3146A
CN114273146A CN202111601307.3A CN202111601307A CN114273146A CN 114273146 A CN114273146 A CN 114273146A CN 202111601307 A CN202111601307 A CN 202111601307A CN 114273146 A CN114273146 A CN 114273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scraper
scraper mechanism
groove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013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73146B (zh
Inventor
梁士轩
黄璟
张强
黄祯
刘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tive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013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3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3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3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73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3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膜涂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涂布装置。本发明中的涂布装置包括料盒、第一刮刀机构、第二刮刀机构和第三刮刀机构,料盒内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调节腔,料盒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调节腔相连通,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设置,第一刮刀机构安装于料盒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顶部,第二刮刀机构安装于料盒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底部,第三刮刀机构部分安装于调节腔内且能够进行转动,第一刮刀机构的刀端、第二刮刀机构的刀端和第三刮刀机构的刀端均朝向第一凹槽且均位于同一圆周上。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涂布装置,在两个刮刀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刮刀机构,提升了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涂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涂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微凹辊涂布是一种采用吻涂的方式将浆料转移在需要涂覆的基材上的涂布技术,广泛应用于锂电池隔膜及极片、离型膜、光学膜等薄膜涂层领域。微凹辊涂布料盒机构作为微凹辊涂布技术中控制涂布质量最重要的装置之一,用来把浆料从凹版辊均匀的转移到基材上面,以得到具有均匀涂层的复合膜。目前,多数微凹辊料盒采用的是两刮刀的结构,一个刮刀起到刮除多余浆料的作用,一个起到将凹版辊辊面浆料刮涂均匀的作用,以此来实现浆料均匀的涂覆在极片等基材上。
传统的两刮刀结构料盒因是两个刮刀紧密贴合在凹版辊上,以使得浆料可以较均匀的涂覆在凹版辊上,又能保证浆料在料盒腔内持续流动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沉淀现象,从而实现浆料相对均匀的转移到极片等基材上,但是在径向上凹版辊仅承受上下两个点的压力,这时如果调节料盒位置角度有偏差很容易导致一侧的刮刀受力不均,受力大的就会磨损严重,同时还会引起浆料刮涂的不均匀进而导致涂布质量问题。
此外,目前大多数刮刀的安装方式是刮刀伸出固定的长度,锁紧在料盒里面,实际安装伸出长度不一致的情况下无法确定最优的伸出长度,从而导致调节效果不一致,使得在生产过程中更换刮刀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刮刀的长度固定,无法兼容不同直径尺寸的凹版辊,导致换型成本高,耗时长。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涂布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布装置,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涂布装置的刮刀受力不均匀,进而导致刮刀磨损和引起浆料刮涂的不均匀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涂布装置,包括:
料盒,所述料盒内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调节腔,所述料盒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调节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第一刮刀机构,所述第一刮刀机构安装于所述料盒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顶部;
第二刮刀机构,所述第二刮刀机构安装于所述料盒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底部;
第三刮刀机构,所述第三刮刀机构部分安装于所述调节腔内且能够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刮刀机构的刀端、所述第二刮刀机构的刀端和所述第三刮刀机构的刀端均朝向所述第一凹槽且均位于同一圆周上。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刮刀机构包括转动柱和第三刮刀,所述转动柱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腔内。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柱的至少一侧设有调节孔组,所述调节孔组包括多个调节孔,多个所述调节孔沿所述转动柱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刮刀机构包括第一刮刀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刮刀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料盒相抵接。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刮刀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第一固定座和调节螺母,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料盒的顶端且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外侧,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杆的外侧,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刮刀相连。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若干第二固定座,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两侧,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座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座分别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包括连接部和若干调节部,若干所述调节部间隔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底端,若干所述调节部中位于中间位置的调节部分别与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第一固定座相适配,若干所述调节部中位于两侧位置的调节部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适配。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包括竖直部和底部,所述底部包括一端和另一端,若干所述调节部的底部的一端位于所述料盒的第二凹槽内,若干所述调节部的底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四凹槽内,若干所述调节部的底部的一端和另一端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刮刀机构和所述第二刮刀机构的结构相同。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料盒还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涂布装置,采用三个刮刀机构的组合机构,在普通两个刮刀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刮刀机构,在进行微凹辊表面浆料二次刮涂的同时能够破碎气泡,消除极片表面的缺陷,提升了可靠性,同时能够使得涂布装置在与微凹辊进行配合时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减轻了刮刀的磨损,提升了刮刀机构的使用寿命。其中,本发明中位于调节腔内的第三刮刀机构能够进行转动,使得第三刮刀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分别与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进行配合,进而使得涂布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微凹辊,具有高适应性,能够进行个性化作业,另外三个刮刀机构的刀端均朝向第一凹槽且均位于同一圆周上,能够保证三个刀端在作业时均与微凹辊进行接触,提升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涂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涂布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涂布装置的B-B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料盒、11:第一凹槽、12:固定孔、13:第四凹槽、14:出料口、15:进料口;
20:第一刮刀机构、21:第一刮刀、22:第一安装板、221:第二凹槽、222:第三凹槽、2311:连接部、2312:竖直部、23131:底部的一端、23132:底部的另一端、232:调节螺母、233:第一固定座、234:第二固定座;
30:第二刮刀机构;
40:第三刮刀机构、41:转动柱、411:调节孔组、42:第三刮刀;
51:大直径微凹辊、52:小直径微凹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1是本发明涂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涂布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涂布装置的B-B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2和3所示,本发明中的涂布装置包括料盒10、第一刮刀机构20、第二刮刀机构30和第三刮刀机构40,料盒10内具有沿第一方向(如图1所示,即长度方向)设置的调节腔,料盒10沿第二方向(如图2所示,即宽度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与调节腔相连通,第一刮刀机构20安装于一侧的顶部,第二刮刀机构30安装于一侧的底部,第三刮刀机构40部分安装于调节腔内且能够进行转动,第一刮刀机构20的刀端、第二刮刀机构30的刀端和第三刮刀机构40的刀端均朝向第一凹槽11且均位于同一圆周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涂布装置,采用三个刮刀机构的组合结构,在两个刮刀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刮刀机构40,在进行微凹辊表面浆料二次刮涂的同时能够破碎气泡,消除极片表面的缺陷,提升了可靠性,同时能够使得涂布装置在与微凹辊进行配合时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减轻了刮刀的磨损,提升了刮刀机构的使用寿命。其中,本发明中位于调节腔内的第三刮刀机构40能够进行转动,使得第三刮刀42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分别与第一刮刀21和第二刮刀进行配合,进而使得涂布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直径尺寸的微凹辊,具有高适应性,能够进行个性化作业,另外三个刮刀机构的刀端均朝向第一凹槽11且均位于同一圆周上,能够保证三个刀端在作业时均与微凹辊进行接触,提升了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三刮刀机构40包括转动柱41和第三刮刀42,第三刮刀42的固定部固定安装在转动柱41内,第三刮刀42的刮刀部位于第一凹槽11内,转动柱41安装于调节腔内且能够进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柱41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槽形结构,槽形结构与第三刮刀42的固定部相适配并能够将第三刮刀42的固定部进行固定安装,第三刮刀42的刮刀部位于第一凹槽11内,用于与微凹辊进行抵接,从而实现三刮刀的涂布结构,在进行微凹辊表面浆料二次刮涂时,能够破碎气泡并消除极片表面的缺陷,提升了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柱41转动安装于调节腔内,能够进行角度的调节,进而调节位于转动柱41上的第三刮刀42的角度,能够验证浆料在封闭料盒10中的流动性,以适应不同体系的浆料。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转动柱41的至少一侧设有调节孔组411,调节孔组411远离第三刮刀42设置,调节孔组411包括多个调节孔,多个调节孔沿转动柱41的周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在转动轴的相对两侧均设有调节孔组411,这样能够充分的对料盒10和转动轴进行固定,进而在涂布装置作业时保证第三刮刀机构40的稳定性。其中,调节孔组411用于将转动柱41和料盒10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从而实现角度调节之后的第三刮刀机构40的固定操作。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调节孔组411的角度范围为0-80°,即第三刮刀42的可调节范围为0-80°。其中,调节孔组411的相邻的调节孔的间隔为5-10°且调节孔组411的最两侧的调节孔的间隔角度为100°。
具体地,如图3所示,大直径微凹辊51和小直径微凹辊52分别为本发明涂布装置所对应的微凹辊的两种实施例。其中,当第三刮刀机构40位于调节范围的两端时,配合上第一刮刀21和第二刮刀,能够与大直径微凹辊51(即第一刮刀21和第二刮刀均固定情况下的最大直径尺寸)进行配合。当第三刮刀机构40位于调节范围的中间位置时,配合上第一刮刀21和第二刮刀,能够与小直径微凹辊52(即第一刮刀21和第二刮刀均固定情况下的最小直径尺寸)进行配合。由此可以在不更换料盒的情况下,对多种微凹辊型号进行匹配,提升了涂布装置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料盒10沿第一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设有固定孔12,固定孔12与调节孔组411对应设置且能够通过固定件与调节孔组411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料盒10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孔12,其中,固定件为连柱销,连柱销的一端插接于固定孔12内,连柱销的另一端插接于与固定孔1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调节孔组411中的一个调节孔内,能够实现料盒10和第三刮刀42组件之间的固定。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刮刀机构20包括第一刮刀21和第一安装板22,第一刮刀21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安装板22和料盒10相抵接。第一安装板22能够将第一刮刀21抵接在料盒10上,进而实现固定第一刮刀21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第一刮刀机构20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第一固定座233和调节螺母232,第一固定座233固定安装于料盒10的顶端且套设于调节杆的外侧,调节螺母232嵌套于第一固定座233的顶部且能够进行转动,调节螺母232螺纹连接于调节杆的外侧且能够带动调节杆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调节杆的底端与第一刮刀21的背端相连且分别设于料盒10的顶部内和第一安装板22的顶部内。在本实施例中,作业人员能够通过调节调节螺母232,进而实现对调节杆竖直方向上高度的调节,由于调节杆的底端和第一刮刀21的背端是固定在一起的,因此同时也能够带动第一刮刀21进行竖直方向上高度的调节,配合第三刮刀42角度的调节,能够使得更换微凹辊时不需要更换对应的尺寸料盒10,只需要通过调节第一刮刀21的伸出长度,并调节第三刮刀42的角度,就可以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微凹辊,提高了适用性和通用性。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若干第二固定座234,若干第二固定座234位于第一固定座233的两侧并间隔固定安装于料盒10的顶端,若干第二固定座234分别套设于调节杆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多个固定座的结构特征,能够在作业人员调节调节螺母232时,调节杆的多个位置通过多个固定座进行对第一刮刀21多个位置的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进而实现第一刮刀21在调节过程中的受力均匀性,提升了调节过程中的第一刮刀21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调节杆包括连接部2311和若干调节部,若干调节部间隔连接于连接部2311的底端,若干调节部中位于中间位置的调节部分别与调节螺母232和第一固定座233相适配,若干调节部中位于两侧,若干第二固定座234间隔设置,若干第二固定座234分别套设于调节杆的外侧。连接部2311能够将中间调节部的力矩传递到两侧的调节部上,进而实现多个调节部对第一刮刀21的调节,使得第一刮刀21的多个位置进行受力,在第一刮刀21位移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只将调节螺母232设置在中间的调节部上,能够保证调节力位于第一刮刀21的中间位置,使得第一刮刀的受力更加平衡和均匀。如果设置多个调节螺母232与多个调节部配合,可能会出现受力不均匀的情况,进而使得第一刮刀21的每个位置的受力不相同,严重时可能导致第一刮刀21损坏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调节部包括竖直部2312和底部,底部包括一端23131和另一端23132,若干调节部的底部的一端23131位于料盒10的第二凹槽221内,若干调节部的底部的另一端23132位于第一安装板22的第四凹槽13内,若干调节部的底部的一端23131和另一端23132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其中,第一安装板22靠近料盒10的一侧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凹槽221,若干调节部的底部的一端23131位于第二凹槽221内。第一安装板22的顶端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三凹槽222,第三凹槽222与第二凹槽221相连通,若干调节部的底部能够在第三凹槽222内进行竖直方向的位移。在本实施例中,调节部的底部能够通过第三凹槽222装配到第二凹槽221内,进而实现与第一刮刀21的连接。其中,在调节杆调节第一刮刀21的过程中,第三凹槽222提供了调节的空间,提升了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料盒10的顶部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四凹槽13,若干调节部的底部的另一端23132位于第四凹槽13内且能够在第四凹槽13内进行竖直方向的位移。第四凹槽13和第三凹槽222能够容纳调节部的底部,进而实现调节部的底端与第一刮刀21相连接,在调节过程中,调节部能够在第三凹槽222内进行竖直移动和调节,第一刮刀21能够在第二凹槽221内进行竖直移动和调节。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第一刮刀机构20和第二刮刀机构30的结构相同。第一刮刀机构20、第二刮刀机构30和第三刮刀机构40的配合,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涂布装置的调节范围,在微凹辊需要更换时不需要更换对应的尺寸料盒10,只需要通过调节第一刮刀机构20和第二刮刀机构30的伸出长度,并同时调节第三刮刀机构40的角度,就可以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微凹辊,提高了兼容性,从而降低换型成本。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料盒10还设有进料口15和出料口14,进料口15和出料口14分别与第一凹槽11相连通。出料口14和进料口15均与第一凹槽11相连通,能够在涂布装置作业时实时对其实现供料或者出料操作,便于装置进行涂布操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微凹涂布机构的作业流程为:在使用涂布装置时,可以通过第一刮刀机构20的调节螺母232进行对第一刮刀21位于第一凹槽11内的长度的调节,通过第二刮刀机构30的调节螺母进行对第二刮刀位于第一凹槽11内的长度的调节,通过第三刮刀机构40的转动柱41进行对第三刮刀42位于第一凹槽11内的角度的调节,当第三刮刀42角度调节完毕后,使用连柱销固定住料盒10和转动柱41,进而使得第一刮刀21、第二刮刀和第三刮刀42能够紧密贴到微凹辊的辊面上。当浆料从进料口15进入到料盒10的第一凹槽11内,并充满整个第一凹槽11后从出料口14流出,此时的微凹辊逆时针进行转动,能够带动浆料进行运动,使其不会出现沉积现象,第一刮刀21、第二刮刀和第三刮刀42分别同时压在微凹辊的辊面上使得辊面受力均匀,第三刮刀42能够起到二次抹匀辊面浆料的作用,使得涂布均匀。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盒(10),所述料盒(10)内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调节腔,所述料盒(10)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具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与所述调节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第一刮刀机构,所述第一刮刀机构安装于所述料盒(10)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顶部;
第二刮刀机构(30),所述第二刮刀机构(30)安装于所述料盒(10)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底部;
第三刮刀机构,所述第三刮刀机构部分安装于所述调节腔内且能够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刮刀机构的刀端、所述第二刮刀机构的刀端和所述第三刮刀机构的刀端均朝向所述第一凹槽(11)且均位于同一圆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刮刀机构包括转动柱(41)和第三刮刀(42),所述转动柱(41)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41)的至少一侧设有调节孔组(411),所述调节孔组(411)包括多个调节孔,多个所述调节孔沿所述转动柱(41)的周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机构包括第一刮刀(21)和第一安装板(22),所述第一刮刀(21)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22)和所述料盒(10)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第一固定座(233)和调节螺母(232),所述第一固定座(233)固定安装于所述料盒(10)的顶端且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外侧,所述调节螺母(232)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杆的外侧,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刮刀(2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若干第二固定座(234),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座(234)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33)的两侧,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座(234)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座(234)分别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包括连接部(2311)和若干调节部,若干所述调节部间隔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311)的底端,若干所述调节部中位于中间位置的调节部分别与所述调节螺母(232)和所述第一固定座(233)相适配,若干所述调节部中位于两侧位置的调节部与所述第二固定座(234)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竖直部(2312)和底部,所述底部包括一端(23131)和另一端(23132),若干所述调节部的底部的一端(23131)位于所述料盒(10)的第二凹槽(221)内,若干所述调节部的底部的另一端(2313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2)的第四凹槽(13)内,若干所述调节部的底部的一端(23131)和另一端(23132)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机构和所述第二刮刀机构(30)的结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10)还设有进料口(15)和出料口(14),所述进料口(15)和所述出料口(14)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11)相连通。
CN202111601307.3A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涂布装置 Active CN114273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1307.3A CN114273146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涂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01307.3A CN114273146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涂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3146A true CN114273146A (zh) 2022-04-05
CN114273146B CN114273146B (zh) 2023-12-19

Family

ID=80875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01307.3A Active CN114273146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涂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314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6888A (ja) * 2000-12-19 2002-07-02 Fuji Kikai Kogyo Kk グラビア塗工装置
JP2007136972A (ja) * 2005-11-22 2007-06-07 Hiroyuki Nagao ドクター角度設定方法および同設定具
CN102642392A (zh) * 2011-02-17 2012-08-22 富士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凹版涂装装置
CN103660528A (zh) * 2013-12-19 2014-03-26 宁波欣达印刷机器有限公司 精密凹版涂布用刮刀装置
WO2014188640A1 (ja) * 2013-05-24 2014-11-27 富士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グラビアキス塗工装置
CN207153646U (zh) * 2017-06-07 2018-03-30 四川鹤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刮刀可调的圆盘造粒机
CN208839884U (zh) * 2018-08-09 2019-05-10 深圳市信宇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凹版和微凹版联合涂布机
CN210333165U (zh) * 2019-05-30 2020-04-17 宜昌和达利复合材料股份公司 一种涂胶辊与刮刀配合装置
CN111775547A (zh) * 2020-07-15 2020-10-16 江苏星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多腔体料盒机构及凹版涂覆系统
CN213762590U (zh) * 2020-09-24 2021-07-23 深圳市鼎泰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隔膜涂布的刮刀及微凹辊涂布装置
CN213861239U (zh) * 2020-08-24 2021-08-03 南京应宏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印刷机的刮刀的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6888A (ja) * 2000-12-19 2002-07-02 Fuji Kikai Kogyo Kk グラビア塗工装置
JP2007136972A (ja) * 2005-11-22 2007-06-07 Hiroyuki Nagao ドクター角度設定方法および同設定具
CN102642392A (zh) * 2011-02-17 2012-08-22 富士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凹版涂装装置
WO2014188640A1 (ja) * 2013-05-24 2014-11-27 富士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グラビアキス塗工装置
CN103660528A (zh) * 2013-12-19 2014-03-26 宁波欣达印刷机器有限公司 精密凹版涂布用刮刀装置
CN207153646U (zh) * 2017-06-07 2018-03-30 四川鹤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刮刀可调的圆盘造粒机
CN208839884U (zh) * 2018-08-09 2019-05-10 深圳市信宇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凹版和微凹版联合涂布机
CN210333165U (zh) * 2019-05-30 2020-04-17 宜昌和达利复合材料股份公司 一种涂胶辊与刮刀配合装置
CN111775547A (zh) * 2020-07-15 2020-10-16 江苏星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多腔体料盒机构及凹版涂覆系统
CN213861239U (zh) * 2020-08-24 2021-08-03 南京应宏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印刷机的刮刀的调节装置
CN213762590U (zh) * 2020-09-24 2021-07-23 深圳市鼎泰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隔膜涂布的刮刀及微凹辊涂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3146B (zh)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205031A (ja) スリットダイ及び塗布装置
CN114273146A (zh) 一种涂布装置
CN115551649A (zh) 双狭缝模具涂布机
WO2022156414A1 (zh) 一种涂布系统
US8356625B2 (en) Device for the controlled guidance of a polymer melt
CN201900776U (zh) 一种转轮印刷机的印刷单元
CN215118926U (zh) 可监控滴水的水膜装置及链式湿法处理设备
CN114311952B (zh) 膜片剥离平台
CN114769071A (zh) 一种基于电池极片涂布的多流道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
US5692884A (en) Pump assembly for hot melt tanks
JP7497452B2 (ja) 塗布システム
CN219597106U (zh) 多组刮刀的微凹涂布装置
KR20220156221A (ko) 전극 제조용 슬롯 다이 코터
JP5150906B2 (ja) ダイ、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CN101722121A (zh) 活塞,用于制造该活塞的方法,和设置有该活塞的缸组件
CN115461161A (zh) 多狭缝模具涂布机
CN216752254U (zh) 一种pcb板镀锡装置
CN207594499U (zh) 涂布头快速调整结构
KR20220065602A (ko) 에어 벤트를 포함하는 듀얼 슬롯 다이 코터
CN216923223U (zh) 一种可调式高温截止阀
CN220658136U (zh) 一种可调节面密度的涂布模头
CN212636878U (zh) 一种印刷机的网纹辊安装结构
CN217569463U (zh) 涂布装置
KR20220027025A (ko) 다중 슬롯 다이 코터
CN208484384U (zh) 一种用于网纹辊涂刷设备上的可调式双刮刀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