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9438B - 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9438B
CN114259438B CN202111572264.0A CN202111572264A CN114259438B CN 114259438 B CN114259438 B CN 114259438B CN 202111572264 A CN202111572264 A CN 202111572264A CN 114259438 B CN114259438 B CN 1142594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er
filtrate
caper fruit
fruit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22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9438A (zh
Inventor
张文环
刘玉晨
熊玥
刘青
周利丹
卢伊娜
施雪梅
张磊
田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kai Biolog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kai Biolog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kai Biolog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kai Biolog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722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94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9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9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9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9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日用护肤品技术领域。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由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组成,制备方法如下:(1)对刺山柑果粉末进行提取,过滤,滤渣二次提取,过滤,合并两次滤液;(2)向滤液中加入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得粗提液;(3)将粗提液用微孔膜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聚酰胺树脂,活性炭,搅拌吸附后精滤,得刺山柑果提取液;(4)将刺山柑果提取液与甘油混合即得。本发明用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复配,发挥协同增效的即时保湿作用,可快速提高皮肤含水量,同时还可增加FLG的表达,长期使用能够修护皮肤屏障。

Description

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护肤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保湿是人们日常护理的重要步骤。研究表明,大多数的皮肤问题都是因为皮肤缺水引起的,角质层中水分含量不足会导致皮肤干燥,而保湿类化妆品能够增加表皮含水量,恢复皮肤屏障功能。
FLG(丝聚蛋白)及其代谢产物是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的关键组分。在表皮颗粒层中,FLG以聚合物形式构成,含有10-12个重复单体相互联系,并储存在透明的角质颗粒中。在表皮颗粒层到皮肤角质层的演变过程中,聚蛋白聚糖被蛋白酶(如:CAP1/Prss8和CASPase/ASPRV1)切割产生FLG单体。FLG单体结合角蛋白丝形成FLG-角蛋白束,这是角质细胞中的基本结构。在上层的皮肤角质层中,FLG和角蛋白丝相互分离,这个过程中,肽酰精氨酸脱亚胺酶对FLG和角蛋白-1进行酸化。被释放而出的FLG会变成游离氨基酸,如谷氨酰胺、精氨酸和组氨酸,然后再被转化成为尿刊酸(UCA)和吡咯烷酮羧酸(PCA),对皮肤屏障起着关键作用。FLG缺乏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炎症等问题。
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是多年生藤本半灌木,为白花菜科(Capparidaceae)山柑属(Capparis)植物,别称有:槌果藤、野西瓜、老鼠瓜,维语中称“波里克果”。刺山柑长于荒漠戈壁之中,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我国则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甘肃等地区。刺山柑是维吾尔族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一味常用药,使用范围包括根皮、叶和果实,具有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许多科学证据表明刺山柑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菌、抗癌和保肝等。
刺山柑果富含黄酮苷及其苷元,主要有芦丁、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7-O-鼠李糖苷、槲皮素3-O-芸香苷,槲皮素7-O-芸香糖苷、槲皮素3-O-[6'-α-L-鼠李糖苷-6-β-d-葡萄糖基]-β-d-葡萄糖苷,还有山奈酚、山柰酚-芸香苷、山柰酚-3-鼠李糖基-芸香苷和山柰酚-3-葡萄糖苷、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O-芸香苷、汉黄芩素、木蝴蝶素A以及黄烷酮衍生物樱黄素。有研究表明刺山柑地上部分(茎和叶)主要含有芦丁(约0.3%)和山奈酚芸香苷(约0.13%),而根皮中未发现芦丁和山奈酚芸香苷。刺山柑果实中也含有生物碱,除了有水苏碱、胆碱和甘氨酸甜菜碱这些季铵型生物碱外,还有烟酰胺和亚精胺酸型生物碱。刺山柑果还含有糖和苷类、硫苷类、酚酸类、挥发油、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质。
目前的市售保湿护肤品主要是从补水和锁水入手,提高皮肤含水量。而本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复配可以发挥协同增效的即时保湿作用,不仅快速提高皮肤水分,同时长期使用后还可以增加FLG的表达,修护皮肤屏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能够对干燥皮肤或处于干燥环境中的皮肤起到迅速并且充分补水的作用,以在短时间内“解救”大干皮,促进FLG的降解,使得皮肤中PCA和UCA的含量增加,并且若长期使用,对皮肤还有修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在制备具有即时保湿功效产品中的应用,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由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组成,所述即时保湿的时长为0-24h。
优选地,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在即时功效产品中的质量比为1-5%。
优选地,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由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组成,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被设置为在使用24小时后,刺山柑果提取液对皮肤有修护作用。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由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组成。
优选地,所述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的质量比为1-10: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的质量比为2-6:1。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的质量比为3-5:1。
最优选地,所述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的质量比为4:1。
优选地,所述刺山柑果提取液中,总生物碱含量为0.5-5%,总多糖含量为0.1-0.5%,总黄酮含量为0.1-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刺山柑果提取液中,总生物碱含量为1-2%,总多糖含量为0.1-0.3%,总黄酮含量为0.3-0.9%。
最优选地,所述刺山柑果提取液中,总生物碱含量为1.6%,总多糖含量为0.2%,总黄酮含量为0.6%。
最后,本发明提供上述刺山柑果复合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刺山柑果粉末按照料液比1:4-6(m:m)进行提取,过滤,得滤液1,滤渣按照料液比1:2-4(m:m)二次提取,过滤得滤液2,合并滤液1和滤液2,得滤液;
(2)向步骤(1)所得滤液中加入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灭酶,得粗提液;
(3)将步骤(2)所得粗提液用微孔膜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聚酰胺树脂,活性炭,搅拌吸附1-1.5h,精滤,得刺山柑果提取液;
(4)将步骤(3)刺山柑果提取液与甘油混合,得刺山柑果复合液。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提取和二次提取的条件为:在60-90℃、50-200rpm的条件下,用水搅拌提取1.5-3.5h。
所述水包括但不限于自来水、饮用水、蒸馏水、超纯水、去离子水等,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使用去离子水。
优选地,步骤(1)中,刺山柑果粉末提取时的料液比为1:5(m:m)。
优选地,步骤(1)中,滤渣二次提取时的料液比为1:3(m:m)。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总加入量为0.2-0.4%(相对于刺山柑果粉末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3%。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5:1-5:1-5,进一步优选为1:1:1。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酶解的条件为40-60℃搅拌酶解0.5-2h,进一步优选为50℃搅拌酶解1h。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灭酶的操作为:加热至90℃以上灭酶10-30min。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微孔膜为10μm聚丙烯膜。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的质量为刺山柑果粉末质量的0.1-1%,进一步优选为0.5%。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活性炭的用量为刺山柑果粉末质量的0.1-0.7%,进一步优选为0.5%。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精滤为用0.22μm聚丙烯膜过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够对干燥皮肤或处于干燥环境中的皮肤起到迅速并且充分补水的作用,以在短时间内“解救”大干皮。
(2)刺山柑果提取液中的生物碱、多糖、黄酮成分能够短时间内协同增效,促进FLG降解以增加皮肤中UCA和PCA的含量,从而与甘油协同保湿。
(2)长期使用刺山柑果复合液,皮肤中的FLG表达含量增加,此时皮肤不仅能够保湿,还能够增加皮肤屏障,对于受损的皮肤有很好的修护作用。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制备工艺流程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例如,与对比文件CN 108866124 A《一种刺山柑淀粉酶解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相比较,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采用溶剂绿色环保,符合生态要求,不含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试剂,用于人身体皮肤,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胳膊内壁临床保湿测试结果图;
图2为不同地区临床保湿测试结果图;
图3为小腿内侧临床保湿和UCA、PCA含量测试结果图;
图4为3D皮肤模型模拟临床实验中FLG表达量测试结果图;
图5为细胞划痕实验0-24h结果图;
图6为细胞划痕实验0-48h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下述内容仅仅是对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的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公开的内容对本申请的发明作出多种改变和修饰,而其也应当属于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之中。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通过常规商业途径获得。
本发明中,除非有其他说明,数值范围“a-b”表示a到b之间的任意实数组合的缩略表示,其中a和b都是实数。例如数值范围“0-5”表示本文中已经全部列出了“0-5”之间的全部实数,“0-5”只是这些数值组合的缩略表示。
刺山柑果采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资源与鉴定教研室鉴定为白花菜科(Capparidaceae)山柑属(Capparis)植物果实,即刺山柑果。室内通风阴干后,粉碎过60目筛,即得刺山柑果粉末。
聚酰胺树脂购自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D101树脂购自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雷氏盐试剂购自山东浩中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盐酸试剂购自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苯酚试剂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分析纯;浓硫酸试剂经备案,购自广州市东红化工厂,分析纯;甘油购自山东临沂亿群化工,食品级;活性炭购自北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强酸型阳离子树脂购自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D101大孔树脂购自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α-淀粉酶(产品批号MY20011001)、酸性蛋白酶(型号10万u/g,产品批号2191135)、中性蛋白酶(型号10万u/g,产品批号F181070)购自宁夏夏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聚丙烯膜孔径10μm。
恒温水浴锅为郑州长城科工贸;搅拌机购自上海沪析实业有限公司;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3D皮肤(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丝聚蛋白抗体购自abcam;DAPI购自abcam;MTT比色法使用试剂、乙醇、二甲基亚砜(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Herocell 180CO2培养箱(上海润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ll Insight CX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Thermo fisher scientific);Varioskan LUX多功能酶标仪(Thermofisher scientific)。
实施例1刺山柑果提取液的制备
(1)称取粉碎好的刺山柑果粉末100g按照料液比1:5(m:m)在70℃、50rpm条件下,搅拌提取2.5h,过滤,得滤液,将滤渣重新按照料液比1:3(m:m)在70℃、50rpm条件下搅拌提取1.5h,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
(2)向滤液中加入0.3%(相对于刺山柑果粉末重量)的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所述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1:1,50℃搅拌酶解1h,高温90℃灭酶15min,得粗提液;
(3)将粗提液用为10μm聚丙烯膜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5g聚酰胺树脂、0.5g活性炭,室温下搅拌吸附1小时,用0.22μm聚丙烯膜过滤,得刺山柑果提取液(C0)。
实施例2刺山柑果复合液的制备
将实施例1所得刺山柑果提取液(C0)与甘油按照4:1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得刺山柑果复合液(CG)。
测试例1成分含量测定
1.1分离方法
取上述刺山柑果提取液(C0),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为80%,震动摇匀,冰箱静置过夜。第二天进行4000rpm、30min离心,取沉淀,晾干至无乙醇味,得刺山柑果多糖粉末(CT);
上述离心后的上清液,旋蒸除去乙醇,得粘稠膏体,加水溶解,采用阳离子树脂吸附富集生物碱,过滤分别得到阳离子树脂和滤液1,采用30%乙醇含量的酸水溶液(pH=2-3)将生物碱从阳离子树脂中洗脱下来,得到刺山柑果总生物碱,浓缩得总生物碱浸膏(CJ);
对滤液1进行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总黄酮,过滤得到D101树脂和滤液2,采用60%乙醇水溶液洗脱D101树脂,得到总黄酮浸膏(CHT);
1.2检测方法
(1)总多糖检测
采用以葡萄糖为对照品,用乙醇醇沉多糖,苯酚-浓硫酸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刺山柑果提取液中总多糖的含量。刺山柑果提取液中总多糖的含量为0.2%。
(2)总生物碱检测
采用以水苏碱为对照品,用雷氏盐沉淀法测定刺山柑果提取液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检测结果:刺山柑果提取液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为1.6%。
(3)总黄酮检测
采用以芦丁为对照品,用Al(NO3)3-NaNO2-NaOH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值。检测结果:刺山柑果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为0.6%。
测试例2临床试验
2.1短期临床保湿测试
可参与受试者:在20~50岁的志愿者,受试期间不涂抹任何与实验无关的药物或者化妆品;
左右皮肤对称;小腿毛发少者;可严格按照试验要求参与试验的志愿者;
不能选择有下列情况者作为受试者:小腿有任何皮肤疾病或近3个月接受过任何皮肤美容治疗者;长期从事户外工作者;测试部位无皮肤损伤者;活动性过敏性疾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者;近1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近3个月内参与同类型保湿项目,同部位临床试验者;妊娠或哺乳者;
试验检测:用CM825进行测试T0min(受试者平衡后检测时间),T30min(样品涂抹完全吸收后30min)含水量。测试前,受试者用洁净水清洗测试部位并擦干后暴露测试部位,需要在恒温恒湿(20±1℃,相对湿度40%-60%)环境下静坐20min,测试过程中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同一个受试者的测试由同一个测量人员完成。
选取35名志愿者,在受试者前臂内侧中间部分,使用皮肤记号笔画3*3cm方框,方框间隔1cm,每个框中取测试样品100μL均匀涂抹至完全吸收。
涂抹样品分别为按照不同活性物制备的凝胶,成分如下表:
表1.
活性物分别为:4%刺山柑果提取液(C0)、0.008%刺山柑果总多糖(CT)、0.064%刺山柑果总生物碱(CJ)、0.024%刺山柑果总黄酮(CHT)、5%刺山柑果提取液与甘油复合液(CG),对照组为1%甘油(GY)凝胶。同时与竞品0.2%HA(透明质酸钠粉末,分子量150万)、 对比。
在涂抹样品前(0h)及涂抹样品后0.5h、4h、6h时,分别使用水分含量测试仪对测试区域进行皮肤水分含量精密测试,皮肤水分含量值越大,说明皮肤含水量越高。与涂抹样品前0h进行对照分析,评价不同组的保湿效果。测试结果中涉及的名词定义及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基底值:指未涂抹样品时的皮肤含水量;
W0.5h:指涂抹样品吸收后,过0.5h后的皮肤含水量;
W4h:指涂抹样品吸收后,过4h后的皮肤含水量;
W6h:指涂抹样品吸收后,过6h后的皮肤含水量;
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平均值X-=(∑X)/n,其中X=每个受试者测量值,n=受试者人数;
不同地区的实验方案与上述方案一致。结果如图1。
测试结果显示,平均胳膊含水量为100,使用刺山柑果提取液与甘油的复合液(CG)制备的凝胶后,在30min时具有良好的即时保湿效果,皮肤含水量由原来的100提升至156.7,水分提升率56.7%,经过4h后,皮肤含水量由初始值的100提升至152.11,水分提升率52.11%,经过6h后,皮肤含水量由原来的100提升至145.38,水分提升率45.38%。
4%刺山柑果提取液(C0)与其所含的对应物质成分的临床保湿效果来看,在30min、4h、6h,4%刺山柑果提取液(C0)的水分提升率17.78%、18.95%、14.53%优于0.008%刺山柑果多糖(CT)(3.6%、2.32%、-1.54%)和0.064%刺山柑果生物碱(CJ)(6.8%、5.9%、2.64%)和0.024%刺山柑果黄酮(CHT)(0.45%、-5.89%、-6.3%)水分提升率的加和,表明发挥即时保湿作用的物质成分是刺山柑果多糖、生物碱、黄酮的混合物,并不是单一的某种成分。
对比组别相比可看出,在30min、4h、6h,5%刺山柑果提取液与甘油复合液(CG)的水分提升率56.7%、52.11%、45.38%优于4%刺山柑果提取液(C0)(17.78%、18.95%、14.53%)与1%甘油(GY)(31.7%、23.95%、24.83%)的水分提升率的加和,表明即时保湿方面,刺山柑果提取液与甘油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由数据可看出,且本发明的复合液制备的凝胶,保湿效果均优于透明质酸钠等市售产品。
2.2不同环境下的临床保湿效果测试
进行了同一季节不同地区的临床保湿测试,2021年10月22日-10月25日,北京地区温度2-18℃,湿度47%,2021年10月27日-30日,广州地区温度19-30℃,湿度69%,分别涂抹4%刺山柑果提取液(C0)、5%刺山柑果提取液与甘油复合液(CG)、1%甘油(GY)的凝胶,制备和测试法与2.1相同,结果如图2。
测试结果表明,在干燥地区或湿润地区,本发明的产品均可实现良好的保湿效果。与湿度较高的广州地区相比,北京地区比较干燥,涂抹刺山柑果提取液甘油复合液(CG)后,皮肤水分可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同时从结果来看,无论是湿度较高的广州地区,还是湿度相对较低的北京地区,4%刺山柑果提取液(CO)和1%甘油(GY)的水分提升率加和均弱于5%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复合液(CG)的水分提升率,可得出,起即时保湿作用的物质成分并不是单一的某种物质,而是4%刺山柑果提取液和1%甘油的协同增效作用。数据结果如图2。
2.3长效临床保湿测试
测试部位选择小腿内侧,平均含水量为50,涂抹5%浓度的刺山柑果提取液与甘油的复合液(CG),制备和测试法与2.1相同,结果如图3。
经检测,与甘油对照组相比,本发明的复合液在30min时具有良好的即时保湿效果,皮肤含水量由原来的50提升至91.44,水分提升率82.88%,经过4h后,皮肤含水量由初始值的50提升至87.57,水分提升率75.14%,经过6h后,皮肤含水量由原来的50提升至86.64,水分提升率73.27%。经过24小时后,皮肤含水量由原来的50提升至69.34,水分提升率38.68%。
受试者坚持每天早晚涂样,连续进行7天,经检测,结果显示,皮肤含水量由原来的50提升至70.04,水分提升率40.08%。同时对此次临床保湿检测涂样4h、6h、24h以及坚持每天涂样7天后的皮肤进行胶带粘贴剥离角质层,检测皮肤中PCA和UCA的含量。结果如图3。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复合液后,皮肤中PCA和UCA的含量显著增加。
2.4 3D皮肤模型模拟临床实验
采用3D皮肤模型模拟临床实验,加药5%刺山柑果提取液甘油复合液(CG)、1%甘油(GY)、4%刺山柑果提取液(C0)、0.008%刺山柑果多糖(CT)、0.064%刺山柑果生物碱(CJ)、0.024%刺山柑果黄酮(CHT)后,观察4h、6h、24h,以及连续早晚加药7天后,3D皮肤的FLG的表达情况。过程如下:
(1)3D皮肤造模
将低湿度处理的3D表皮模型试验分别设阴性组,受试物组;3D皮肤模型实验中每个实验组设置2个平行孔。阴性组为去离子水溶液,受试物组分别为GY、C0、CT、CJ、CHT。3D表皮置于低湿度环境(30%-60%R.H.,高低湿度通过水盘诱导),其中两块培养24h,两块培养48h。3D皮肤用4%多聚甲醛固定,做冰冻切片,HE染色。
(2)FLG的表达检测
冰切标本室温晾干,多聚甲醛固定,PBS洗,封闭,加一抗过夜,洗涤,荧光二抗孵育,洗涤,染细胞核、拍照。
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在4h、6h、24h、7d,4%刺山柑果提取液(C0)的促FLG蛋白表达增长率29.71%、33.71%、128.81%、141.74%优于0.008%刺山柑果多糖(CT)(8.76%、17.32%、17.49%、21.15%)和0.064%刺山柑果生物碱(CJ)(15.25%、27.24%、51.95%、77.00%)和0.024%刺山柑果黄酮(CHT)(2.37%、8.79%、21.85%、24.69%)的加和,表明发挥促FLG表达增加的物质成分是刺山柑果多糖、生物碱、黄酮混合物,并不是单一的某种成分。
在4h、6h、24h、7d,5%刺山柑果提取液甘油复合液(CG)的促FLG蛋白表达增长率40.13%、49.05%、147.65%、160.19%优于4%刺山柑果提取液(C0)(29.71%、33.71%、128.81%、141.74%)与1%甘油(GY)(1.01%、2.45%、4.61%、-14.16%)的加和,表明4%刺山柑果提取液与1%甘油促进FLG的表达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由数据可看出,本发明的复合液制备的凝胶,保湿效果均优于透明质酸钠等市售产品。
2.5刺山柑果提取液与不同多元醇以不同比例复配的临床保湿效果
分别将本申请制备的刺山柑果提取液与甘油按照不同比例复配、并与1,3-丙二醇、1,3-丁二醇复配,按照上述测试方法对临床保湿效果和促进FLG表达情况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
表中结果表明,在含水量较高的胳膊内臂部位,涂抹样品后水分提升率不会无限制增大,因为皮肤含水量过高会造成皮肤水合过度,进而表现为水肿、在含水量较低的小腿内侧部位,由于皮肤非常干燥,涂抹样品后,水分提升率大幅度增加。且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的复合液(CG)在短时间内0-6h,具有即时湿和促进FLG降解的效果,从而检测到皮肤中PCA和UCA的含量增加,长期使用复合液,刺山柑果提取液具有促进FLG表达的作用,进而在3D体外实验中检测到24h后,3D皮肤FLG的表达量增加,每天早晚加药一次,培养7天后,检测到FLG的表达量明显大幅度增加。
2.6皮肤修护实验
2.6.1细胞划痕实验
实验原理:细胞划痕实验是一种最早发展起来的研究定向细胞在体外迁移的方法。该方法模拟了细胞在体内愈合过程中的迁移过程。基本步骤包括在单层细胞中创建一个“伤口”,在细胞迁移过程中定期捕获图像,通过比较图像以确定细胞迁移速度。
实验步骤:取HaCaT-TRPV1-OE细胞,按1×106/孔接种于6孔板中,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孵育过夜。于细胞板中央采用均一的枪头进行划痕后,更换成无血清培养基,再加入5%浓度的受试物继续培养24h和48h后于显微镜下拍照。不加任何受试物的作为对照组。
2.6.2试验结果
细胞拍照图如图5、6所示,图中箭头所示为划痕后的细胞间隙;
可以看出,加入5%的受试物处理细胞24h、48h后,细胞间隙明显缩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在制备具有即时保湿功效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由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组成,所述即时保湿的时长为0-24h;
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在即时功效产品中的质量比为1-5%;
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由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组成,所述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的质量比为4:1;
所述刺山柑果提取液中,总生物碱含量为0.5-5%,总多糖含量为0.1-0.5%,总黄酮含量为0.1-1%;
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刺山柑果粉末按照料液比1:4-6进行提取,过滤,得滤液1,滤渣按照料液比1:2-4二次提取,过滤得滤液2,合并滤液1和滤液2,得滤液;
(2)向步骤(1)所得滤液中加入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灭酶,得粗提液;
(3)将步骤(2)所得粗提液用微孔膜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聚酰胺树脂,活性炭,搅拌吸附1-1.5h,精滤,得刺山柑果提取液;
(4)将步骤(3)刺山柑果提取液与甘油混合,得刺山柑果复合液。
2.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在制备具有保湿和修护功效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由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组成,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被设置为在使用24小时后,刺山柑果提取液对皮肤有修护作用;
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在即时功效产品中的质量比为1-5%;
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由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组成,所述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的质量比为4:1;
所述刺山柑果提取液中,总生物碱含量为0.5-5%,总多糖含量为0.1-0.5%,总黄酮含量为0.1-1%;
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刺山柑果粉末按照料液比1:4-6进行提取,过滤,得滤液1,滤渣按照料液比1:2-4二次提取,过滤得滤液2,合并滤液1和滤液2,得滤液;
(2)向步骤(1)所得滤液中加入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灭酶,得粗提液;
(3)将步骤(2)所得粗提液用微孔膜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聚酰胺树脂,活性炭,搅拌吸附1-1.5h,精滤,得刺山柑果提取液;
(4)将步骤(3)刺山柑果提取液与甘油混合,得刺山柑果复合液。
3.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由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组成,所述刺山柑果提取液和甘油的质量比为4:1;所述刺山柑果提取液中,总生物碱含量为0.5-5%,总多糖含量为0.1-0.5%,总黄酮含量为0.1-1%;
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刺山柑果粉末按照料液比1:4-6进行提取,过滤,得滤液1,滤渣按照料液比1:2-4二次提取,过滤得滤液2,合并滤液1和滤液2,得滤液;
(2)向步骤(1)所得滤液中加入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灭酶,得粗提液;
(3)将步骤(2)所得粗提液用微孔膜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聚酰胺树脂,活性炭,搅拌吸附1-1.5h,精滤,得刺山柑果提取液;
(4)将步骤(3)刺山柑果提取液与甘油混合,得刺山柑果复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刺山柑果复合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刺山柑果粉末按照料液比1:4-6进行提取,过滤,得滤液1,滤渣按照料液比1:2-4二次提取,过滤得滤液2,合并滤液1和滤液2,得滤液;
(2)向步骤(1)所得滤液中加入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灭酶,得粗提液;
(3)将步骤(2)所得粗提液用微孔膜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聚酰胺树脂,活性炭,搅拌吸附1-1.5h,精滤,得刺山柑果提取液;
(4)将步骤(3)刺山柑果提取液与甘油混合,得刺山柑果复合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提取和二次提取的条件为:在60-90℃、50-200rpm的条件下,用水搅拌提取1.5-3.5h;刺山柑果粉末提取时的料液比为1:5;滤渣二次提取时的料液比为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总加入量为0.2-0.4%(相对于刺山柑果粉末重量);所述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5:1-5: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酶解的条件为40-60℃搅拌酶解0.5-2h;所述灭酶的操作为:加热至90℃以上灭酶10-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微孔膜为10μm聚丙烯膜;所述聚酰胺树脂的质量为刺山柑果粉末质量的0.1-1%;所述活性炭的用量为刺山柑果粉末质量的0.1-0.7%;所述精滤为用0.22μm聚丙烯膜过滤。
CN202111572264.0A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42594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2264.0A CN114259438B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2264.0A CN114259438B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9438A CN114259438A (zh) 2022-04-01
CN114259438B true CN114259438B (zh) 2023-11-14

Family

ID=80828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2264.0A Active CN114259438B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943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29529A1 (en) * 2004-11-18 2006-05-26 Biopharmacopae Design International Inc. Plant extracts and dermatological uses thereof
CN101502544A (zh) * 2009-03-25 2009-08-12 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刺山柑提取物和刺山柑乳膏及其生产方法
CN102068474A (zh) * 2010-12-29 2011-05-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刺山柑果凝胶膏剂及其生产方法和抗风湿药物的应用
EP2649987A1 (en) * 2012-04-11 2013-10-16 Bayer Consumer Care AG Embelia concinna extract comprising flavonoids in cosmetic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N107982121A (zh) * 2017-12-05 2018-05-04 杭州施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肤精华液及其制备工艺
CN108866124A (zh) * 2018-08-06 2018-11-23 佛山文森特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刺山柑淀粉酶解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81497A (zh) * 2017-08-08 2019-02-26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刺山柑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632011A (zh) * 2020-07-07 2020-09-08 广州维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保湿、焕肤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99319A (zh) * 2021-08-03 2021-11-05 中山爱护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婴幼儿多效护理化妆品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29529A1 (en) * 2004-11-18 2006-05-26 Biopharmacopae Design International Inc. Plant extracts and dermatological uses thereof
CN101502544A (zh) * 2009-03-25 2009-08-12 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刺山柑提取物和刺山柑乳膏及其生产方法
CN102068474A (zh) * 2010-12-29 2011-05-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刺山柑果凝胶膏剂及其生产方法和抗风湿药物的应用
EP2649987A1 (en) * 2012-04-11 2013-10-16 Bayer Consumer Care AG Embelia concinna extract comprising flavonoids in cosmetic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N109381497A (zh) * 2017-08-08 2019-02-26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刺山柑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982121A (zh) * 2017-12-05 2018-05-04 杭州施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肤精华液及其制备工艺
CN108866124A (zh) * 2018-08-06 2018-11-23 佛山文森特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刺山柑淀粉酶解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32011A (zh) * 2020-07-07 2020-09-08 广州维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保湿、焕肤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99319A (zh) * 2021-08-03 2021-11-05 中山爱护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婴幼儿多效护理化妆品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刺山柑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柳雨婷等;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专题讨论一:中药化学成分鉴定;2599-26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9438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9998B (zh) 柔毛肖乳香的水醇提取物、包含其的化妆品组合物及其美容用途
TWI751700B (zh) 一種組合物及其在製備調節皮膚生物節律的護膚品中的應用
CN112569155B (zh) 一种欧蓍草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CN113018224B (zh) 一种抗刺激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538112A (zh) 一种具有增强皮肤免疫屏障功能的光果甘草提取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31272B (zh) 一种源自高山植物的抗氧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569151B (zh) 一种抗敏修护屏障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46894A (zh) 用于制备构树提取物的方法
RU2297235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экстракта ginkgo biloba, высокообогащенного активными ингредиентами
CN114259438B (zh) 一种刺山柑果复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59779A (zh) 一种芦荟花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288754A (zh) 一种含有柿叶发酵提取物的精华液及制备方法
CN108714130A (zh) 一种美白舒敏芦荟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3509A (zh) 野菊花萃取物及其在抗皮肤老化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07550810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52264A (zh) 黑枸杞提取物在制备护肤品中的应用、护肤品
CN112656734A (zh) 一种蒲公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提取物及应用
US20060078569A1 (en) Method for recovery of photo-inhibited immunological activity
CN114773497B (zh) 一种玫瑰多糖和促进皮肤更新修复及增加皮肤弹性、抗皮肤衰老的用途
Nessa et al. Effect of Gel Formulation of Corn Silk Extract (Stigma Maydis) On Burn Wound Healing In Male White Rat
WO2023074491A1 (ja) プロテオグリカンの製造方法
CN114605565B (zh) 铁皮石斛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4378469A1 (en) The use of proanthocyanidin fractions obtained from lingonberry leaves and fruit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ancer cell spheroids and their effects in cancer cells
JP4581082B2 (ja) 自己免疫増強剤、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化粧料
CN106265342A (zh) 一种红景天抗氧化抗皱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500 building 6, 857 Tiangong Road, Jinshan Industrial Zone,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Jiakai Biolog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500 building 6, 857 Tiangong Road, Jinshan Industrial Zone,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JIAKA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1

Assignee: Guangzhou Jiaye Bio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anghai Jiakai Biological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5321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mposite solution of prickly orange frui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111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221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818 Tiangong Road,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54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akai Biolog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500 building 6, 857 Tiangong Road, Jinshan Industrial Zone,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akai Biological Co.,Ltd.